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平阳霉素在如今的医学中应用非常地广泛,它最初是在我国浙江省的放线菌中培养出来的,是一种白色疏松状固体的可用于抗肿瘤的抗生素,它不仅可以治疗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鼻息肉等恶性疾病,而且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效果显著,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多多了解相关的知识。

★一、平阳霉素

平阳霉素是从我国浙江平阳县土壤中的放线菌(Streptomycespingyangensisn.sp)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抗生素。经研究与国外的博来霉素(Bleomycin)成分相近。两者比较,搏来霉素为多组分的复合药,主要成分为A2;平阳霉素则为单一的A5。实践证明本品对鳞癌有较好疗效,而肺毒性相对较低。本品与博来霉素的作用相近,主要抑制胸腺嘧啶核甙参入DNA,与DNA结合使之破坏。另外它也能使DNA单链断裂,并释放出部分游离核碱,可能因此破坏DNA模版,阻止DNA的复制。

★二、适应症状

头颈部各部位鳞状上皮癌,

皮肤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阴茎癌,外阴癌,肝癌恶性淋巴肉瘤,坏死肉芽肿

血管瘤,淋巴管瘤,鼻息肉,翼状胬肉

性病尖锐湿疣以及牛皮癣,白癜风、扁平疣等。

★三、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原理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生成性疾病,不被控制的血管生成是其增殖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血管内皮过度增殖,有明显增生期和退化期。研究发现,caspase-3参与了血管瘤由增殖期转变为消退期的病理发生过程,caspase-3的活化诱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是血管瘤自发消退的主要因素之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诱导和调控内皮细胞的增殖,对血管瘤的发展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抑制和阻断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加速肿瘤退化,将有助于血管瘤的治疗。平阳霉素是由平阳链霉菌产生的博来霉素类,是一种新型抗肿瘤抗生素,在小儿血管瘤的局部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其毒性低,对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统影响小,较适合于小儿应用。其治疗血管瘤的机理是迅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可破坏血窦内皮,促使血管瘤消退。毛细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

PYM治疗淋巴管瘤的临床研究

PYM治疗淋巴管瘤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0-05-19T08:21:01.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罗宣生 [导读]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为淋巴管内皮增生和淋巴管扩张所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 罗宣生(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北恩施 445000) 【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106-02 【摘要】目的研究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淋巴管瘤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18例海绵状淋巴管瘤瘤内注射平阳霉素。结果(1)18例淋巴管瘤全部治愈,瘤体面积15cm2左右者,注射3次-4次;瘤体面积在20-30cm2以上者,注射5次-6次。(2)注射平阳霉素后有轻度肿胀、疼痛,未见明显发热反应。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淋巴管瘤疗效满意。 【关键词】平阳霉素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是淋巴管发育畸形,为淋巴管内皮增生和淋巴管扩张所形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口腔颌面部,致颌面畸形,并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损害。目前,对于复杂的或大面积的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尚缺乏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作者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淋巴管瘤18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1 材料及方法 1.1 8-16岁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18例。 1.2 天津太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8mg,溶于注射用水2-4ml,行瘤体内注射。有囊者尽可能抽尽囊内液后注药,间歇期至少1周。每次注射前,给予地塞米松3mg口服,每天1次,连服2天。 1.3 记录各例注射次数并观察疗效,将治疗后瘤体缩小90%以上,随诊6个月以上无复发,视为治愈。 1.4 观察各例注射药物后全身及局部的不良反应,将注射平阳霉素后体温超过37.2℃视为发热,局部肿胀范围超过病变外2cm或引起功能障碍者视为重度肿胀。记录发热及重度肿胀的例次。 2 结果 2.1 按疗效评价标准 18例海绵状淋巴管瘤全部治愈。瘤体面积在15cm2左右者,注射3-4次;瘤体面积20-30cm2者,注射5-6次。 2.2 注射平阳霉素后局部有轻度肿胀、疼痛,未见明显发热反应。 3 讨论 平阳霉素是由平阳链球菌(Sterptomyces Pingyangensisn.S.P)产生的博莱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与国外博莱 A5结构相似,1982年Lewis[1]首先用博莱霉素治疗淋巴管瘤,其后相继有用该药治疗淋巴管瘤及血管瘤的报告[2]。平阳霉素可以通过Fe离子与DNA形式DNA—Fe_—PYM络合物,促进二价Fe氧化成三价Fe,造成DNA链断裂,同时产生氧自由基(OH.)。OH.是机体内最活跃最强有力的氧自由基,可以直接与DNA结合使其碱基发生改变,也可以与细胞膜上的酶和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的离子转运功能发生障碍,导致细胞损害[3]。 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皮肤反应(色素沉着、角化增厚、皮炎、皮疹等)、脱发、肢端麻痛和口腔炎症等,肺症状(肺炎样病变或肺纤维化)出现率低于博莱霉素。 作者运用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前,给予患者口服地塞米松,并连服2天,有效的控制了发热,减轻了局部肿痛症状,由于用药间隔时间长,未见到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4 结论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淋巴管瘤疗效满意,地塞米松可以减轻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副反应。参考文献 [1]Lewis,ChungRS,Allison J.ScLerotherapy 09 esophagal varides. Ann Surg,1982,115:476-483. [2]张文峰,钟林生.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口腔医学纵横,1995,11(2):100-111. [3]赵吉宏,赵怡芳,张文峰,等.PSD联合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口腔医学纵横,2001,17(2):128-129.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平阳霉素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选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100例,其中血管瘤病灶123处,头面部92处,占74.80%,躯干四肢24处,占19.50%,会阴7处,占5.70%。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疗效。治愈为52.00%,有效率41.00%,总有效率(治愈和有效率)为93.00%(93/100)。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患者痛苦小,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 标签:平阳霉素;血管瘤;瘤内注射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3%~8%,因此小儿血管瘤应及时积极治疗[1]。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激光、冷冻、手术,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发现通过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对治疗血管瘤有良好效果,其疗程短,疗效确切,注射后瘤体逐渐萎缩,不发生坏死,不留下瘢痕,外型保存令人满意[2]。现将我们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100例,经初步观察,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治疗有完整资料的小儿血管瘤100例,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齡3月~5岁,共有血管瘤病灶123处,头面部92处,占74.80 %,躯干四肢24处,占19.50%,会阴7处,占5.70%,血管瘤面积最大5 cm×6 cm,最小0.2 cm×0.2 cm。 1.2诊断标准①症状:患处皮肤颜色异常,以红色、鲜红色、紫色、紫红色多见,常被误认为是胎记,多发于婴儿时期,其中混合型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多数生长在皮肤的表面,并在皮肤表面透出红色,有的表面能看到曲屈盘张的血管,有些早期血管瘤的症状会出现一个或几个大小不一的肿块,不痛不痒,误以为是外伤引起的淤血,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越大,畸形血管的管径随之增粗,深度越来越深,治疗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预后就相对越差。②体征: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压之不褪色,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浸入真皮和皮下组织。③影像学:CT检查一般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等至稍高密度影,可合并斑点状钙化,典型表现为不均匀的斑点状增强,伴有襄性部分的病变,可见环状增强。 1.3方法术前多与患者及家屬沟通交流,耐心讲解平阳霉素的治疗原理及方法和药理作用,平阳霉素虽然是抗肿瘤药物,但是没有任何抑制造血功能,帮助消除患者家属的恐惧心理,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病变部位常规消毒,抽取浓度为2 mg/ml的混合药液,距血管瘤边缘1~2 mm处进针,沿不同的方向呈放射状注射药物,术后适合加压包扎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h,余部位可沙袋压迫,病变位于四肢者应减少活动,以减轻组织肿胀。对面积较大者分次注射,一次未愈半月后再注射1次,2~5次为一个疗程;平阳霉素注射量不超过8 mg/次,分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探析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探析 发表时间:2018-11-07T12:01:45.2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蒲道进 [导读] 结论:在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岳阳县人民医院湖南岳阳 414100 摘要:目的:讨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中治疗的咽喉部血管瘤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博来霉素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平阳霉素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头痛,恶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平阳霉素注射;咽喉部;血管瘤;临床效果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的肿瘤,咽喉部血管瘤比较少见,是由于咽喉部的血管出现畸形发育造成的疾病。在治疗中一般使用激光,手术,冷冻,硬化,栓塞,类固醇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中使用平阳霉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中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中治疗的咽喉部血管瘤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博来霉素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平阳霉素的患者为实验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选取我院中治疗的咽喉部血管瘤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博来霉素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平阳霉素的患者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中具有24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年龄区间为(18岁,65岁),平均年龄在(39.9±4.1)。对照组中具有25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年龄区间为(20岁,68岁),平均年龄在(50.1±4.2)。选取的两组患者在一般的资料上的比较不具有较大的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博来霉素治疗,使用5毫克的博来霉素以及5毫升的生理盐水混合,通过静脉注入瘤体育正常组织相邻的位置。之后回抽,见血后,进行多点的注射。如果患者注射一次就有效果,那么最多注射3次。在实验组中使用平阳霉素治疗。使用8毫克的平阳霉素与5毫升的生理盐水混合,通过静脉注入瘤体育正常组织相邻的位置。之后回抽,见血后,进行多点的注射。如果患者注射一次就有效果,那么最多注射3次。 1.3观察标准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1.0软件对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实行分析统计,其中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达;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测,例数以及百分比表示。如果检验中出现P<0.05,表示具有较大的差别。 2 结果 2.1两组的生活质量的情况对照组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 表1两组的生活质量的情况 3 讨论 咽喉部血管瘤是一种由于血管的先天发育出现异常的情况从而导致的肿瘤发生,在成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喉部的异物感,具有不适的感觉,咳痰痰液带血,出现阵发性疼痛等,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肿瘤逐渐增加会影响患者的呼吸以及饮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治疗中平阳霉素具有较好的效果[2]。平阳霉素是一种抗癌抗菌的糖肽类药物,能够参与进入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破坏其结构,能够阻止肿瘤的生长,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3]。平阳霉素是我国分离出来的抗肿瘤的抗生素,与国外发现的博来霉素相似,均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过程,平阳霉素的毒性更小,安全性更高[4]。 本文研究中选取50例咽喉部血管瘤的患者实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50例咽喉部血管瘤的患者实行博来霉素注射治疗。经过研究发现,实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实行博来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实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实行博来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实行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的头痛,恶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小于实行博来霉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徐帅等[5]研究的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耳鼻咽喉部血管瘤27例临床观察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重复性以

2019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20210210085157)

2019 年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篇一: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危害 淋巴血管瘤在临床中较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之少见。淋巴结处的肿大,用有触之有硬物样东西,可以波动,巴血管瘤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那么,淋巴血管瘤有哪些危害呢?下面由成都长峰血管瘤医院专家为您详细讲解。 1、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这是淋巴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很小,但也可很大,甚至侵及一个肢体。病损为境界不清、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据统计,52%的损害侵犯头颈部,30%在下肢,16% 在臂及腋部,20%在躯干。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血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 2、单纯性淋巴血管瘤:表现为群集、深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颈、上胸、肢体近端等处。 单个水疱大小在1~ 3mn,—般不超过1cm,内容似粘液。有时带有血

性水疱,呈淡紫色和暗红色。水疱下方的皮下组织有轻度的弥散性水肿,偶见整个肢体肿胀。 3、囊性淋巴血管瘤: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偶有发生于腋、腹股沟及腹膜后区者。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很少数病例还可自然消退。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或下达纵隔。在颈前三角者,则倾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 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肿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碍,发生喘鸣声,舌咽困难或死亡。 篇二: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淋巴血管瘤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近年来研究证明海绵状血管瘤为不完全外显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基因位于染色体7q 长臂的q11q22 上。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畸形36例临床分析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畸形36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血管畸形 皮肤软骨组织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患病率大约3%~8%;小儿血管瘤多为血管畸形所致,属错构瘤。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平阳霉素共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36例,临床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23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4个月,6个月~8岁最多。毛细血管瘤11例,海绵状血管瘤19例,混合性血管瘤6例;颜面部12例,颈部7例,躯体8例,四肢9例;肿瘤大小,最小1.0 cm×1.0 cm×1.5 cm,最大6.5 cm×4.0 cm×3.0 cm。 1.2 方法(1)稀释方法:采用国产平阳霉素(平阳星)8 mg/支,用1%利多卡因8 ml稀释即每毫升含平阳霉素1 mg。(2)注射剂量:小儿按0.2~0.3 mg/kg计算,每次总量不超过8 mg,总量≤40 mg。成人每次8~16 mg,最大剂量不超过24 mg,总量≤240 mg。(3)注射方法:采取5号半(0.8 mm)注射针头一次性注射器,根据肿瘤大小,采取一点或多点浸润性、放射性注射,且不可一点足量,注射至瘤体表面苍白肿胀为度。(4)疗程:3~5次为一疗程。(5)所有患者均随

访6个月~2年。

1.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瘤体消失,半年无局部复发;有效:注射4次后瘤体明显减小;无效:注射4次后瘤体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本组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4例,治愈率66.7%,有效率达88.9%;4例无效患者均为混合性血管瘤,瘤体大小≥3.6 cm×4.5 cm×2.7 cm。毛细血管瘤治愈率81.8%(9/11);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73.7%(14/19),有效率100%(19/19);混合性血管瘤治愈率16.7%(1/6),有效率33.3%(2/6),无效率66.7%(4/6)。 3 讨论 Lister(1938)首先报道血管瘤有自然消退的特征,但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血管瘤的自愈率却报道不一,约75%~98%;Mulliken[1](1982)重新将血管瘤分类为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并且认为真性血管瘤多有消退的趋势,而血管畸形则多不能自愈,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如生长迅速可能致畸形、损毁面容、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 平阳霉素在如今的医学中应用非常地广泛,它最初是在我国浙江省的放线菌中培养出来的,是一种白色疏松状固体的可用于抗肿瘤的抗生素,它不仅可以治疗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鼻息肉等恶性疾病,而且在治疗血管瘤方面效果显著,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多多了解相关的知识。 ★一、平阳霉素 平阳霉素是从我国浙江平阳县土壤中的放线菌(Streptomycespingyangensisn.sp)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抗生素。经研究与国外的博来霉素(Bleomycin)成分相近。两者比较,搏来霉素为多组分的复合药,主要成分为A2;平阳霉素则为单一的A5。实践证明本品对鳞癌有较好疗效,而肺毒性相对较低。本品与博来霉素的作用相近,主要抑制胸腺嘧啶核甙参入DNA,与DNA结合使之破坏。另外它也能使DNA单链断裂,并释放出部分游离核碱,可能因此破坏DNA模版,阻止DNA的复制。

★二、适应症状 头颈部各部位鳞状上皮癌, 皮肤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阴茎癌,外阴癌,肝癌恶性淋巴肉瘤,坏死肉芽肿 血管瘤,淋巴管瘤,鼻息肉,翼状胬肉 性病尖锐湿疣以及牛皮癣,白癜风、扁平疣等。 ★三、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原理 血管瘤是一种血管生成性疾病,不被控制的血管生成是其增殖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血管内皮过度增殖,有明显增生期和退化期。研究发现,caspase-3参与了血管瘤由增殖期转变为消退期的病理发生过程,caspase-3的活化诱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是血管瘤自发消退的主要因素之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诱导和调控内皮细胞的增殖,对血管瘤的发展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抑制和阻断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加速肿瘤退化,将有助于血管瘤的治疗。平阳霉素是由平阳链霉菌产生的博来霉素类,是一种新型抗肿瘤抗生素,在小儿血管瘤的局部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其毒性低,对机体免疫功能和造血系统影响小,较适合于小儿应用。其治疗血管瘤的机理是迅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可破坏血窦内皮,促使血管瘤消退。毛细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仍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的特征,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

淋巴管瘤的三大危害

大多数在出生时或1岁以内发病,但也有迟发者或老年发病。临床上虽可分为上述三型,但常混合存在,因此有人认为病变基本一致,不需要再分类。而有人强调海绵状与囊性者需要区分,因两者治疗不一样。现分述如下: (一)单纯性淋巴管瘤表现为群集、深部、张力性水疱,组成斑片状,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但常见于颈、上胸、肢体近端等处。单个水疱大小在1~3mm,一般不超过1cm,内容似粘液。有时带有血性水疱,呈淡紫色和暗红色。水疱下方的皮下组织有轻度的弥散性水肿,偶见整个肢体肿胀。有些水疱间甚至顶部皮肤可呈疣状外观,如破后流出浆液性液体。损害的范围变异很大。也可发生在海绵状淋巴管瘤之上方,特别常见于舌部。有时发生蜂窝织炎,可使肿物暂时增大。如发生在舌部,则发生舌炎,特别容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 (二)海绵状淋巴管瘤这是淋巴管瘤中常见的一种,可以很小,但也可很大,甚至侵及一个肢体。病损为境界不清、海绵状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一般表面无颜色改变。据统计,52%的损害侵犯头颈部,30%在下肢,16%在臂及腋部,20%在躯干。发生在颊部及舌部者多为单纯海绵状淋巴管瘤,而颈、腋、口腔底部及纵隔者以合并囊性者为多见。 (三)囊性淋巴管瘤通常为多房性、张力性皮下组织肿块,但不能压缩,大多发生于颈部,尤其是颈后三角,偶有发生于腋、腹股沟及腹膜后区者。通常进行性增大,膨胀性扩大,但也可不变大,很少数病例还可自然消退。起源于颈后三角者有向颊、耳下腺区域发展倾向,或下达纵隔。在颈前三角者,则倾向于侵犯舌部及口腔底部。如有感染及出血,可使肿瘤迅速增大,以致呼吸障碍,发生喘鸣声,舌咽困难或死亡。继发感染后常伴随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败血症。 淋巴管瘤对人体并非无害,可以生长很大造成畸形,甚至死亡。如侵及舌部,可以大得口腔不能容纳,以致舌尖只能凸出口腔之外,牙齿及下颌骨水平外移,口腔不能闭合。如发生周期感染、溃疡、肿胀,结果纤维化而进一步使肿瘤增大。如发生于头颈部,侵犯口腔底部、气管或纵隔,可引起呼吸道阻塞而致死。继发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的损害,可使病损增大而威胁生命。 淋巴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退,通常继续生长而扩大。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的血管瘤医院进行诊治,在接受正规的治疗的同时,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肝血管瘤

1、发病率 2、病理 肝血管瘤主要有两种:一是毛细血管瘤,二是海绵状血管瘤。前者好发于幼儿,常多发,瘤体小,直径多为2cm以下。后者常见于中年患者,多为单发,也可多发,肿瘤直径一般在3cm以上,甚至大到占据整个肝叶。病变左、右肝叶的发生率大致相等。两种血管瘤病理组织学上表现相似,都可以见到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腔内充满新鲜血液,间质中有中等量的结缔组织,有时出现间质黏液变,肿瘤中央纤维化常见,有时可出现广泛纤维化。血管腔内偶可见钙化(静脉石)。 3、临床表现 (1)病史与症状体征: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达数年以上。50%-70%的患者临床无症状,仅在查体或其他原因行超声或CT等检查时发现。少数肿瘤较大(5cm以上)患者可出现压迫症状,主要是上腹不适、发热、嗳气、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可触及腹部包块,包块与肝脏相连,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有囊性感及不同程度的压缩感,有时可呈分叶状。 (2)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有贫血表现。 4、影像学检查 (1)B超: 1)毛细血管瘤:肿瘤常较小,直径1-2cm,多单发,位于肝表面和邻近血管处,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肿瘤多为高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细小圆形小暗区或管状无回声区,边缘可见凹陷,形成网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为线状高回声,内部为低回声,有时低回声内见细小光点。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较大时呈不规则形,边缘锐利。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可呈蜂窝状或条索状,低回声型肿块周边可见强回声带,巨大者强回声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边界清楚。(2)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病变,边界清楚,边缘光滑或轻度分叶。密度多均匀,肿瘤较大者,其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少数中心可有钙化。增强扫描大多在60s内,个别在2min内出现边缘增强,部分血管瘤增强病灶可占据肿瘤的大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灶逐渐由边缘向中央扩大,延迟10-15min后,肿瘤变为等病灶或高密度。较大肿瘤中心的更低密度可始终不增强,系瘤内血栓机化形成纤维瘢痕或有坏死所致。(3)MR:T1加权像表现为均匀性低信号或混杂性低信号(内有更低信号区),如有出血,可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随着TE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也增高。重度T2加权像肿瘤信号可达到或超过胆囊和脑脊液信号。肿瘤的纤维瘢痕在T1、T2加权及质子密度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 (4)血管造影: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大小、形态及走形多正常。在动脉早期血窦显影,可见多发血管湖,一直持续至静脉期后达30s。一般无增粗、不规则的新生供血动脉存在。血窦显影通常呈环形或“C”形,系肿瘤中央纤维化或血栓、出血所致。有时可见动-静脉瘘。肿瘤较大者,可见血管增多、增粗且受压、移位。 5、介入治疗 (1)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证:①肿瘤较大,邻近器官受压移位,引起明显压迫症状者;②肿瘤较大,引起肝薄膜紧张导致疼痛者;③肿瘤破裂、出血者;④手术切除前准备;⑤肿瘤虽小,但一般治疗对疼痛效果不佳者。 禁忌证:①单发或多发肿瘤,病变较小(直径小于4cm)且趋于稳定、无临床症状者;②病变直径大于8cm或合并有动-静脉瘘者不适于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③有血管造影禁忌证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疗效观察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51例颌面部血管瘤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观察瘤体消退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38例完全消退,10例大部分消退。少数患者有发热和胃肠道不适,2例因注射过浅或过量造成局部瘢痕。结论: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标签:平阳霉素;血管瘤;疗效;局部注射 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8%,其中近60%发生在头颈、颌面部[1],常常导致颌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本科自2000年起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同时口服泼尼松治疗颌面部血管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0年8月~2010年8月共收治患者51例,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9个月~42岁,平均21岁。单发性血管瘤43例,其中唇部12例,咽部9例,舌部11例,颈部7例,鼻腔3例,上颌窦1例。多发性血管瘤8例,其中颈部、唇部和咽部同时发病1例,咽部和舌部同时发病2例,颈部和舌部同时发病2例,唇部和咽部同时发病3例。血管瘤类型有海绵状血管瘤34例,毛细血管瘤11例,混合性血管瘤6例。瘤体最大面积为2.5 cm×2.5 cm×1.5 cm,最小为0.4 cm×1.0 cm×1.0 cm。均未受任何治疗。根据病史体征,穿刺或病理,全部均明确诊断为血管瘤。 1.2 治疗方法 取国产平阳霉素8 ml,用2~5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再加2%利多卡因1 ml。进针部位常规消毒后,将药液直接注入瘤体内。注射量的多少依据肿瘤所在部位、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而定,瘤体小者注射到瘤体表面苍白为佳,瘤体大者可分点注射,成人每次剂量不超过8 mg,小儿每次不超过4 mg。注射一次未消退者可间隔15~20 d重复注射。平阳霉素总剂量不能超过40 mg。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泼尼松10 mg每日1次,2周后药物剂量减半,减量后需维持1周,直到每次剂量2.5 mg为止。间隔1个月后可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瘤体完全消失,皮肤表面色泽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治疗后瘤体基本消失,皮肤表面色泽接近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消退,需配合其他治疗。无效:注射后瘤体无变化。 2 结果

平阳霉素治疗脉管性疾病规范

[收稿日期]2010-11-15;[修回日期]2010-12-10[通信作者]郑家伟,E-mail:zhjw@https://www.sodocs.net/doc/f312141732.html, ;赵怡芳,E-mail:yifang@https://www.sodocs.net/doc/f312141732.html, c 2011年版权归《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编辑部所有 [文章编号]1672-3244(2011)01-0068-02 平阳霉素治疗脉管性疾病规范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脉管性疾病学组 [提要]采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对其不良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 相应预防措施。本指南确定了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畸形的适应证、浓度、用药方法、不良作用和预防抢救措施,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平阳霉素;血管瘤;脉管畸形;不良作用 Guideline of using pingyangmycin to treat hemangioma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Division of Vascular Anomalies,Chinese Society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Chinese Stomatological Association.China ) [Summary]Use of pingyangmycin to treat hemangioma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has been proved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however,some side effects must be given enough consider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This guideline defines the indications,concentration,methods of injection,side effects and first aid treatment,which is important for clinical practice in using pingyangmycin to treat vascular anomalies.[Key words]Pingyangmycin;Hemangioma;Vascular malformation;Side effects China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1,9(1):68-69. 平阳霉素是博莱霉素类抗肿瘤药物的新品种,由我国学者自主研制并投入临床使用[1]。它由平阳链霉菌产生,为博来霉素中的单一A 5组分。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DNA 合成和切断DNA 链,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从而促进细胞变性、坏死。平阳霉素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少,对造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1适应证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5],平阳霉素注射治 疗脉管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主要用于:(1)各期婴幼儿血管瘤;(2)静脉畸形; (3)淋巴管畸形(微囊型和大囊型)。此外,平阳霉素还 可用于治疗肉芽肿性(血管性)牙龈瘤、舌下腺囊肿以及尖锐湿疣等,疗效较好,不良作用少。 2治疗方法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浓度为1~ 1.6mg/mL (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1~3mL+3~ 4mL 注射用水+1mL 地塞米松),剂量为1mg/cm 2[6-7], 每次用药量一般不超过4mg 。病变范围大时,间隔 7~21d(视肿胀消退程度)重复注射,注射次数应尽量少,注射总量一般不超过20mg [7],以病变得到控制并 逐渐消退即可,切勿一味追求病变近期完全消失。治疗血管瘤时,首次剂量以0.5mg/mL 为宜,从瘤体周边进针,向瘤内注射药液至瘤体表面肿胀、稍变白为度。位于眼睑、唇红、鼻翼及耳郭等表浅的病变,每次注射药量应较其他部位相应减少。病变面积较大或多发者,可采取分次注药治疗,一般先外周后中央,以防治疗期间病变向周围进一步扩展;对于静脉畸形及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注射浓度为2.0mg/mL(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1mL+2mL 注射用水+1mL 地塞米松),静脉畸形应穿刺病变,抽出回血后再注射;一般直径1.5cm 以下的病变,1次注射多可治愈;病变较大或多发者,注射3~5次病变也可明显缩小。对于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尽量抽净囊液后,保持针头原位再行病变内注射,效果更佳;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药物浓度为1.0mg/mL (平阳霉素8mg+2%利多卡因 3mL+4mL 注射用水+1mL 地塞米松),成人每次用药 量8mg ,儿童一般不超过4mg ,宜从病变最明显的部位进针,向病变内注射药液至病变表面明显肿胀、苍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1月第9卷第1期 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Vol.9No.1January ,2011 68··

淋巴管瘤症状简介及治疗方案

淋巴管瘤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1、手术适应证:诊断明确的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经注射治疗无效或未完全痊愈的囊状水瘤;颈部淋巴管瘤因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患儿;淋巴管瘤囊内出血、感染,在感染控制后尽早手术。 2、手术相对禁忌证:新生儿、早产儿没有压迫、窒息症状的;局部有急性炎症的患儿;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患儿。 二、诊断、鉴别诊断需要完善的检查检验 局部穿刺、超声检查、CT、MRI、血常规、生化全项。 三、术前评估需的检查检验 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五项、术前四项、血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入院前查血常规,肺部平扫CT,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 术前评估:营养评估、心理评估、伴发病评估、依从性评估、并发症评估、医者能力评估。 四、治疗方案 1、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作为大的、有症状的、大囊型的淋巴管瘤的治疗;术后复发患儿的补充治疗;混合型淋巴管瘤患儿手术治疗前的辅助治疗。穿刺尽量抽吸囊腔内淋巴液,然后注射药物。主要有平

阳霉素、博来霉素、沙培林、溶链菌制剂。 2、手术治疗尽量一次完全切除瘤体,尽量避免完全切除受累脏器,并结扎瘤体周围毛细淋巴管道,避免淋巴漏的发生。对于难以完全切除的,可允许残留部分瘤体,但应对残留囊腔及创面进行药物涂擦或电凝烧灼,减少复发。特别巨大的囊性淋巴管瘤、弥漫性淋巴管瘤可分期手术治疗。 五、术后需重点观察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予吸氧、多功能监护,注意局部引流情况。 六、术后病情观察需要完善及关注检查检验项目(包括时间、频次) 术后三天每天血常规,生化全项。 七、术后可能出现主要并发症 1、出血 临床表现 手术局部渗血或活动性出血 需关注的检查检验指标 血常规、超声检查 处理原则 应用止血药物、局部加压包扎,如无好转,需手术探查止血。2、局部瘢痕增生 临床表现

平阳霉素微球长效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放

平阳霉素微球长效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 放 【摘要】目的制备可稳定释药平阳霉素的长效微球制剂,考察该微球制剂在体内外的释放。方法运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为囊材,将平阳霉素包封在PLGA微球中,制备可缓释的具有较高包封率的平阳霉素PLGA微球长效制剂。将该微球制剂在体外环境和比格犬体内做药物释放试验。结果体外释放实验证明该微球制剂可持续释放平阳霉素近28 d,将其肌肉注射到比格犬体内,可稳定缓释平阳霉素近24 d。结论平阳霉素PLGA微球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肌肉注射该微球制剂在体内有缓释平阳霉素的作用。 【关键词】平阳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体外释放;体内释放 平阳霉素目前主要应用在治疗老年人易发的恶性肿瘤中且疗效显著〔1,2〕。一些良性肿瘤和良性病变,如淋巴管瘤、血管瘤、眼科翼状胬肉、皮肤尖锐湿疣和白癜风、鼻息肉等在应用平阳霉素治疗时均见到令人满意的疗效〔3〕。平阳霉素的应用由于受限于半衰期短,给药方式局限性大,在中国的临床应用主要围绕在原位给药,使得平阳霉素的抗肿瘤特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治疗时需连续注射给药给患者增添了麻烦,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加难以承受连续注射带来的痛苦。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共聚物是一种药物制剂制备中常用的药用辅料,

该材料具有缓释释放降解的性质,目前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各种药物制剂的制备和作为医用材料〔4〕。本研究拟运用PLGA包裹平阳霉素制备成PLGA微球制剂,以有效地解决平阳霉素生物半衰期短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药品、试剂与仪器 2岁龄比格犬6只,雌雄各半,体重12.5~14 kg,吉林天药科技有限公司动物中心提供。平阳霉素注射剂(中国哈尔滨博莱制药有限公司),PLGA(美国lakeshore公司),PVA(美国Sigma公司),二氯甲烷(中国天津试剂厂),API4000质谱仪(美国Applied Biosystem 公司),KQ300DV台式数控超声仪(上海精密仪器仪表公司)。 1.2 平阳霉素PLGA微球的制备 将经过预处理的平阳霉素水溶液加至溶有PLGA的二氯甲烷溶液的初乳反应器中,运用均质器在初乳反应器中高速搅拌制备油包水的初乳,再将该初乳缓缓注入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在自制的复乳搅拌反应器中, 600 r/min搅拌形成水包油包水的复乳,然后300 r/min 搅拌复乳,其间保持反应器内的气体流通,搅拌3.5 h后即得到固化的平阳霉素PLGA微球。将该微球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去除掉杂质,用冷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概述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概述 作者:webmaster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概述 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特别是小儿生长迅速的血管瘤以及成人颜面的血管瘤,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可以引起严重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碍。平阳霉素是国产新型抗肿瘤抗生素,是平阳链霉素产生的多种博来霉素A组(A5),是一种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对造血功能亦无明显损害的新型抗癌药,抗瘤活性较强,毒性较低。其作用原理是药入瘤体后与细胞内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促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产生游离基,再作用于DNA,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和切断DNA链干扰细胞分裂和增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此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可以迅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而皮肤不遗留瘢痕。本文就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的方法、疗效、护理及不良反应等做个综述。 1.治疗方法平阳霉素注射前全部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作胸透。取平阳霉素4~8mg,用生理盐水或1%利多卡因注射液2~4ml稀释,用药量的多少和稀释浓度与病变的部位、体积大小、病变类型、病人的年龄有关[1]。一般按1~2ml稀释液/cm2瘤体面积注射,表浅血管瘤用药要少,深部(如海绵状、混合性)血管瘤及较大儿童用药量可适当增加,不要一次性给太大剂量,以免出现血管瘤和局部组织坏死。注射后为避免药物快速进入血循环,可用中央空的环形纱布卷压迫病变四周,使药物能在血管瘤内充分发挥作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2]。注射1次未痊愈者,可间隔7~15天重复注射,局部组织肿胀消除后,再行第二次注射为宜,一般3~5次一个疗程,用药总量最多不超过64mg。 平阳霉素的注射方法可因血管瘤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别。颜面部瘤体、眼睑上方瘤体通常较表浅,注意对美容的影响,严格掌握进针角度及药物剂量。一般为0. 5~0.8ml皮内注射、瘤体表面发白即可。慎防药液外渗刺激外周皮肤组织。躯干、四肢瘤体可分次、分层注射,注意对关节功能的影响。会阴部瘤体局部组织疏松、易污染、应采用集中与分散注射。注意局部清洁。囊性瘤体应先抽出囊腔内液体,再缓注入药液,确保药液注入腔内。穿刺中视液体的颜色可对瘤体作初步分类、定性。面积大且较深的瘤体要分期、深浅兼备注射药液[3]。 2.护理注射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小儿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早期生长速度较快,令家长忧心重重,精神及心理压力大。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解除各种忧虑和压力,积极配合治疗达到预期的效果。注射治疗前局部皮肤护理:瘤体局部皮肤必须无感染病灶。如果出现皮肤表面溃破、糜烂、渗液、水泡等现象应控制感染后作局部注射治疗[3]。 3.疗效文献报道经过临床实践,认为平阳霉素注射对单纯海绵状血管瘤效果最为理想,无后遗症、有效率基本达到90%以上;而对单纯型和混合型的皮肤表现者,则应注意药物的浓度,操作方法,注射后的护理等,否则易发生表皮溃烂,延期愈合,遗留瘢痕等,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4]。 4.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变态反应、肺部毒性反应和皮肤反应等[6]。 4.1 发热为刺激内源性致热原释放的结果。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4%,但局部用药发生发热的概率较低,发生率在10%以内。激素注射可抑制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控制的发热反应,并且还可预防的变态反应。因此可在平阳霉素注射前或后注射激素预防发热反应。 4.2 过敏性休克可在第1次用药后发生,亦可在多次用药后发生,可在用药中发生,亦可在用药后数小时至4小时发生。推荐在使用前按说明书上做药敏试验,平阳霉素1mg,生理盐水1ml,2%利多卡因1ml,皮下注射,观察1小时无过敏反应,再足量体内注射。或者局部注射之前至少应作一次药物皮肤划痕试验。因1岁以下患儿部分出现呼吸困难,喘鸣现象,注射时备好氧气,吸痰装置。 4.3 肺毒性急性反应表现为肺水肿,慢性反应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一般出现肺部病变在用药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3%~8%。虽然小儿血管瘤有一定的自然消退率,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血管瘤持续发展,引起许多并发症。根据临床观察,血管瘤多见于女性,多数在出生后第1~4周出现,80%为单发,20%为多发,以头面部最多,约占60%以上。血管瘤在患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内生长迅速,以后逐渐变慢。另一种与血管瘤表现相似的病变为血管畸形,属于发育畸形而不是真性肿瘤。此种畸形绝大多数在出生时即出现,随患儿生长逐渐长大,并终身持续生长,可合并骨骼变形、肥大或破坏等改变。 尽管部分血管瘤可自行消退,但对有并发症或某些特殊部位的血管瘤,例如颌面、唇、舌、鼻尖、眼睑等部位,由于影响美观和功能,应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对于血管畸形,则应尽早治疗,不能等待观察。 目前血管瘤、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够满意。近年来发现,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平阳星),对某些血管瘤或畸形有良好效果。其疗程短,疗效确切,注射后瘤体逐渐萎缩,不发生坏死,不留瘢痕,外形保存令人满意,特别适合于五官、颜面等特殊部位中小型血管瘤或畸形的治疗。 一般来说,毛细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具有幼稚胚胎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注射方法为平阳霉素8mg,用注射盐水稀释,用4号半皮试针从瘤体周边注药,至瘤体表面稍变苍白为止。每次用药量不宜过多。对低流速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药物浓度要高,穿刺瘤体抽出鲜血后注药。由于瘤体内血流交换缓慢,药物注入瘤体后易积聚在局部,高浓度的平阳霉素可破坏瘤体内皮细胞,使肿瘤萎缩、消退。 瘤内注射平阳霉素一般用药量少,药物全身吸收少且缓慢,不良反应很少,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对于颜面部中小型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不失为目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除血管瘤或血管畸形以外,平阳霉素对淋巴管瘤也有良好治疗效果,尤其对囊性淋巴管瘤,可达到完全治愈

平阳霉素

型与疗效关系方法 术并发症较,内科处理通常无效。我院

FA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灶较大时表现雪树状,呈典型的

伤和破坏为一缓慢过程,其安全性较高;随后用明胶海绵细条超选择性栓塞近端瘤体动脉,既可避免碘化油被冲走而不能滞留,影响栓塞效果,又达到永久栓塞的目的。所以利用栓塞剂,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物理、化学刺激,使其破坏,并造成血管腔广泛血栓形成,致使纤维化闭塞,瘤体终止生长并萎缩,即达到栓塞治疗目的[8,9]。 马新民[10]报道碘化油和平阳霉素栓塞治疗40例肝血管瘤,30例瘤体缩小50%以上,患者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国外学者也报道,肝动脉栓塞治疗血管瘤,能有效缓解腹痛、贫血症状,阻止肿瘤长大,减轻瘤内动脉门静脉瘘或动脉静脉瘘所致的门静脉或体循环高压[11]。本组病例中,以瘤体较大的Ⅰb型、Ⅱb型介入治疗效果明显,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或30~50%的病例的构成比分别为100%、94%,Ⅱc型效果次之,构成比为75%。Ⅱa型效果较差,多系瘤体数目多且小,栓塞剂及PYM的用量难以掌握,致使栓塞不充分,血管硬化变性不完全。瘤体收缩变小缓慢,同时复查时间较短也是一个因素,所以PYM、碘化油、明胶海绵栓塞硬化治疗CHL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总之,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微创、简单、副作用少、相对安全的方法,可作为血管瘤治疗的较好选择。对于瘤体较大不宜外科手术治疗的CHL病例,宜行PYM碘化油明胶海绵栓塞硬化治疗。本组资料显示,肝血管瘤分类属Ⅰb型、Ⅱb型者,行栓塞硬化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吴孟超,俞鲁谊,应越英.实用肿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10-111. 2 勒海英,张和平,索智敏,等.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3):621-622. 3 陈骥学.120例肝血管瘤治疗操作.肝胆外科杂志,1996,4(1):88-93. 4 Deutsch GS,Yeh KA,Bates WB,et al.Embolization for management of hepatic hemangiomas.Am S urg,2001,67:159-164. 5 肖亮,邵尉,徐克.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灌注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作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2):75-76. 6 王景斌,李福亮,曹道俊,等.PYM及碘油在治疗肝血管瘤中的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6):534-535. 7 Li GW,Chen QL,Jing JT,et al.The origin of blood supply for caverm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3,2:367-370. 8 王文锦.平阳霉素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中国肿瘤临床,1992,19(3):223-224. 9 张学军,朝鲁孟,丽萍,等.肝血管瘤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硬化治疗.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0(3):170-172. 10 马明新,王敬忠.肝血管瘤选择性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0):896-897,9 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