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

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交流、互鉴、合作新平台——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

2012年08月10日来源:

假如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向你介绍他的国家和文化,什么样的方式你更能接受?

8年前,当中国国家汉办酝酿成立孔子学院时,首先要破解这道最大的难题。

8年后,孔子学院以前所未有的模式,被许多外国政要评价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

中国在这里拥抱世界,世界在这里读懂中国。截至2012年7月底,387所孔子学院、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8年间如雨后春笋;还有62个国家的160多所大学排队申请开办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用什么敲开文化传播的世界之门?

“孔夫子”越洋而来

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

——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6年前,时任德国驻华大使史坦泽到作报告。

有学生提问:今天您用作报告,在座的同学大多能听懂。如果中

国的大使在德国用汉语作报告,有多少德国人能听懂?

史坦泽回答:因为我们有歌德学院!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请问你们国家为此做了什么?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在场的同济大学副教授胡春春。“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不推广我们的语言和文化!办孔子学院,不是浪费钱,是百年大计!”

2007年,一腔热血的胡春春走马上任,出任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一干6年,3次延任。

汉诺威孔子学院,已是在德国建立的第七所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如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仅2011年,就开设各种层次汉语课程万班次、注册学员达50万人,逾700万人参加上万场次文化交流活动……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孔子学院以独一无二的中外合作新模式,成为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一条捷径。

“所有孔子学院都应外方强烈要求而开办”。

在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看来,孔子学院由中外合作出资开办,跳出了传统教学的圈子。这种中外自愿合作、互利双赢的新模式,使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孔子学院,一头“扎进外国主流”,成为广受欢迎的当代“文化使者”。

“中国的名牌”,匈牙利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霍夫曼这样形容孔子学院。

她认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去国外推广自己的文化理所当然。孔子学院的文化推广,不强迫,不勉强,而是平等推广,让双方变成多元化朋友,对双方都有利。

汉诺威市副市长汉斯的熟人圈里,很多孩子都开始学汉语。他说,“文化交流增多对双方都有好处,孔子学院对中德交往有积极意义。”

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歌德学院主席雷曼等外国政要评价:“孔子学院模式”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

“孔子学院打开一个‘中国窗口’,大大推动了中外交流,拉近了中外民众感情。”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高建表示。

“孔夫子”越洋而来,大大推动汉语热,全球学汉语人数逾5000万;40个国家和地区颁布政令,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从“喜爱中国的文化”到“影响未来的语言”,更多外国年轻人走进孔子学院:

22岁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汉学系二年级学生罗迪,母子两代都学汉语,热切期盼能去中国工作;

三姐妹都学汉语的15岁匈牙利布达佩斯女孩安琪,笑言“汉语很美”,正积极备战汉语水平考试;

15岁的意大利彼格菲塔高中学生白华力,不仅是汉语迷、功夫迷,还是中国流行乐迷……

“汉语难学,但汉语热已不是‘一阵风’。”开设孔子课堂的彼格菲塔高中汉语老师胡春爽,给出颇有说服力的数据:

学校允许选修汉语的同学试读一年。在她任教的近80名学生中,只有2名放弃。

“这些同学对中国不再只是好奇,而是长久的兴趣,坚信学汉语很有前途。”

在歌德学院的家乡德国,汉堡市已有4所中学、1所小学提供汉语课,孔子学院和当地合作的中德双语幼儿园也即将成立。

市长朔尔茨告诉记者:“孔子学院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我们对歌德学院很自豪,对孔子学院落户汉堡也很自豪。”

“直通车”拉近中国

不管是国会还是奥地利政府及部门,都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重要桥梁,在两国交往中扮演了“顾问”角色。

——奥地利国会议员彻尔吉茨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有磕磕碰碰。

2010年,汉诺威孔子学院联合其他9所德国孔子学院,组织100多名德国中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

胡春春清楚记得:临行前,一名德国老师召集学生开会,禁止同学单独进入中国家庭。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害怕”;问他怕什么,回答说“不知道”。

因不了解而误读,担忧,正是孔子学院成立之初无法回避的现实。

对很多德国民众来说,中国越来越令人感兴趣,但形象却一直“模糊,不可捉摸”。

如何突破阻碍?

连续四届德国中学生赴华夏令营,已有400余名德国中学生来华交流,和中国普通民众面对面。

胡春春说,很多学生回来作文都有同感:去中国前,本以为中国到处都是问题,但后来发现,虽然中国并不完美,却也并非想象的那样糟糕。他们的热情和好客甚至超过了德国人……

“心态平和、目光平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传递完整的中国形象,用事实说话。”胡春春说,“这一点,孔子学院准备好了!”

在另一方土地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无论是孔子学院工作人员还是不同层次学生,都异口同声:孔子学院就像一把打开中国的“钥匙”。

这把“钥匙”,通过汉语教学、特色教育、学术研讨、文化活动等综合文化交流,打开了一个多元化中国,让外国人“零距离感知”。

一见面,1.9米大个的奥地利国防大学语言中心主任瓦尔特准将,递过一本小册子——《常用汉语会话及军事词汇手册》,由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为他们量身定做。

国防大学有25名学外语的高级军官,3名正在学汉语。瓦尔特说:“中国在世界平台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要为未来做准备。”

2月14日,意大利罗马人民广场,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迎春联欢活动,上演10万人狂欢。

数据报上去,总部第一时间打电话核实:这么多?!

中方院长、教授文铮说:“精彩的文化活动,让意大利公众看到

一个立体、丰富的中国,更加喜欢中国文化,更加希望与中国亲密接触,谋求共同发展。”

感受从冷到热的变化,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匈方院长郝清新只用了不到5年。

5年前学院成立时,他主动去其他学校联系开汉语课,四处碰壁。“如今,不用跑来跑去,等着他们上门!我们既教汉语又搞活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今天的中国,而不仅仅是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

在另一方土地上,孔子学院还开通了外方高层了解中国的“直通车”,成为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涉华顾问”。

2010年,奥地利总统访华,学院是正式成员;2011年,汉堡市长组团访华,孔子学院也是正式成员;不久前,匈牙利经济部成立推动匈中关系发展顾问团,孔子学院匈方院长郝清新榜上有名;奥地利政府许多部门遇到涉华事务,就会咨询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

大约1年前,奥地利国会议员、国民议会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副主席彻尔吉茨女士成了一名“孔院学生”。“你好”、“不成敬意”等常用语,她说得像模像样。

彻尔吉茨说:“不管是国会还是奥地利政府及部门,都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重要桥梁,在两国交往中扮演了‘顾问’角色,通过孔子学院人们可以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

立足前沿、着眼高端,孔子学院独具一格的文化交流,让更多外国人摘下“有色眼镜”,没有偏见、没有敌意地看待中国。

30多年前,意大利罗马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意方院长马西尼当学生学汉语时,罗马几乎没有中国人,只能去中国大使馆附近“感知中国”。如今的罗马,大街上不时能碰到中国人。

马西尼认为,孔子学院的意义,在于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多样性,了解中国存在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了解,可以消除误会、避免分歧”。

和而不同的魅力

非零和、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

——日本北陆大学理事长北元喜朗在维也纳市中心“寸土寸金”的1区,维也纳大学将半层教学楼交给孔子学院使用。

李夏德说,架设中奥友好桥梁,是孔子学院合作双方的共同理想。具体合作上,我们做到通畅交流、清楚办事。

比如经费投入,中奥双方大体持平。教室、办公室、语音设备等硬件设施及外方教职员工费用等由奥方提供,活动项目经费及中方教师工资、志愿者津贴等由中方负担。

比如。总部拨款,划到合作外方大学孔子学院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就连最基本的资料印刷,也必须公开招标。

“一角钱都不可能瞎花!”李夏德坦言。

中外合作,孔子学院的管理须遵守“国际标准”,规范而精细。

“‘跨两边’的模式!”马西尼认为,正是中外合作办学,让决策和管理都更符合实际、更有实效。

组图“和谐”,挂在汉堡大学孔子学院白墙上,令人瞩目。

一组三联画,两边是中国竹子,中间是德文书写的橡树,自成一体又风格迥异,成了“和谐中的不和谐”;一张印象画,将三联画中的中德符号解构,融为一体又别具风味,成为“不和谐中的和谐”。

指着组图,德方院长康易清解释,这形象地展示了孔子学院的理念:尊重文化差异,尊重中外方不同,搭建中外方桥梁。

他的搭档、来自的中方院长耿宝生说:“孔子学院不是中国人自己的卡拉OK、自娱自乐,而是中外携手合作,得到越来越多的主流认可。”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成为孔子学院的“金字招牌”。

和而不同、合作共赢,在合作模式上,孔子学院以“和”取胜;和而不同、平等沟通,在传播过程中,孔子学院同样注重以“和”感人,不说教、不灌输,开放、耐心、真诚地和外国人沟通。

从单纯的汉语教学平台到综合的文化交流平台,从单向的文化传播到双向、多向的跨文化交流,孔子学院跨越文化边界,寻找交叉点、共鸣点、融合点,寻求交流的“最大公约数”。

解决本文开头那道难题的,正是孔子学院的“和字经”。

“非零和、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日本北陆大学理事长、孔子学院理事长北元喜朗评价: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也是首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有限的资金推广本

国语言文化的先驱性实践。

这颗和平、友善的种子,在世界扎根、开花、结果,悄然影响着世界文化生态。

“只要沟通和交流,不同文明之间都会有启发。”

在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兰珊德看来,孔子学院是意大利人了解中国的一个中心,为双方提供客观、平等的交流平台。

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佐尔坦关注:西方政治家通常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不支持对方看法,但在对中关系上却是例外。他们共同出席孔子学院的活动,把它当作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

每年12月,全球各地孔子学院的合作大学校长和中外方院长,齐聚北京,交流研讨,带来不同国度的文化视角。由此,李夏德视孔子学院为“国际型桥梁”——不只是中国与某个国家的桥梁,而成为世界文化的桥梁。

突破“成长的烦恼”

孔子学院还很年轻,要有耐心,让它在风雨中成长。

——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面对如雨后春笋的孔子学院,有人质疑:是否海外“文化大跃进”?

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5年发展迅速,罗兰大学愿意无偿提供一幢更大的教学楼,希望中方承担一定装修费用;爱尔兰政府计

划为都柏林大学提供250万欧元用于孔子学院教学楼建设,外方希望国家汉办支持相应资金。由于国家汉办没有相关经费,这两个项目不得不搁浅。

事实上,像这样不被批准的项目不少。因经费所限,中方对每所孔子学院每年投入不超过20万美元。目前,62个国家的160多所大学正在申请开办孔子学院。

许琳认为,尽管孔子学院发展迅速,但和我国推广文化的需要相比、和其他国家推广文化的成果相比,仍是“拓荒者”,仍是“童子军”。

8年高成长,年轻的“文化使者”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首先是师资之困。

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前院长阿克曼说,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就是一开始就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现有专职人员3000人;英国文化委员会7000多人;联盟2万人。

孔子学院呢?

每一年,孔子学院总部都要外派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非专职人员近万人,至今仍在“抓壮丁”。

25岁的北京志愿者王悦,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孔子课堂教汉语。“孩子们很喜欢中国老师!近年来因为报名入学的匈籍学生越来越多,教课压力越来越大。公派教师和志愿者,不是专职人员,缺乏稳定性、连续性,不利于孩子们学汉语。”

零的突破,将在2012年实现。

孔子学院总部准备在今年建立300人的专职师资队伍。尽管一些

专家认为“步伐太小”,但毕竟,这是“零的突破”。

其次是教材之急。

两年前,来自的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饶勤首次参观彼格菲塔高中,差点落泪。

“这家正式教汉语课的学校,当时还未设孔子课堂,几乎没有汉语教材,连一本汉语字典也没有……”

去年,孔子学院在该校开设孔子课堂,提供了1000本书籍,除了教材,还有中国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著作。喜爱中国的孩子们终于“有书可读”。

学生增长太快,许多孔子学院都得复印教材。这几年,总部积极支持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尽管如此,适应各国文化背景和不同层次需要的教材依旧缺乏,亟待解决。

“成长的烦恼”,靠成长解决。

“孔子学院还很年轻,要有耐心,让它在风雨中成长。”许琳衷心希望。这一点,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到2015年,孔子学院预计将达500所。

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形象从遥远的神秘到零距离的亲切,中国认知从经济发展到文化认可,孔子学院为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鉴、合作的新平台。

“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

300多年前,德国先哲莱布尼茨对中西方文明这样期待。

令德国下萨克森州议会前议长维恩施德特遗憾的是:中国与西

方、欧洲的对话早已开始,但主要在经济方面,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尚未被充分发掘。

“对于文明的交流,孔子学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便可深入交往而避免争吵。”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乎《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有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依据《结构论》的系统综合理论,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约几百年几乎同期发展的希腊(自然)文化、犹太(律法、波斯时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华夏(儒家、伦理)文化奠基了人类至今以来的核心文化模式。不管世人对其文化,精神内涵的做何解释,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再从几个方面概括介绍一下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它的建立必将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服务。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文化机构,为世界各国与中国更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其在中国文化战略、中国文化软实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孔子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国际环境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278(2012)04-177-01 孔子学院是目前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程项目,自2004年11月21日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后,世界上也相继有很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已有350多个教育机构在106个国家安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然而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品牌工程,发挥关键作用的孔子学院能否实现融入日常教学的中国文化传播、是否能够全面的合理解释中国优秀文化、是否能够通过世界大环境的检验等诸多问题,都是孔子学院想要走得更远更稳固亟需认真考量并探索解决的。 一、何为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传播着一种怎样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也叫华夏文化、汉文化,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等,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其对亚洲大部分国家如韩国、日本、印度等,以及东南

亚一些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汉文化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被广泛接受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孔子学院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孔子学院必须学会上位的思考问题,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一些民间的习俗等。孔子学院的传播必须要突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孔子学院不能单薄的讲解儒家思想,需要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教材和一些国际时政上,利用儒家的“和”的思想来反思当前动荡的国际环境。 二、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对策分析 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严峻,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恐怖主义活动、环境污染、局部地区动用武力冲突、毒品走私影响着国际环境的和平与安全。毋庸置疑,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仍然是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要使中国文化在大背景下发挥作用,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 这种文化的不平衡性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例如我们的餐饮文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快餐餐厅在中国城市建立,并且势头猛过中国的一些传统饮食餐馆。据调查,由于工作压力加大和生活节奏加快,近年中国日常餐饮也逐渐向快餐发展,可见我国餐饮文化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在语言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汉语虽然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其国际传播度远远没有很多语言广泛,

中国文化论文

外国语学院(理工)英语教育L101班 10L1301415 裴颖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应先完善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模式,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出来、传播出去。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也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的兴起象征着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以及提升软实力的决心。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

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和教学模式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经过几年的建设,孔子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为前提,多元共处的和谐世界为目标,以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为内容,联络汉学家,开展广泛文化交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基本模式。我们要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推进这一模式的发展。 在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孔子学院有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语言课,有商务汉语、少儿汉语等,有中国文化课,还举办中国文化讲座200多场次。近几年编译了45个语种的汉语教材,如多语种的《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历史常识》、《中国地理常识》、《快乐汉语》等。各国孔子学院主动编写的适合当地需要的教材有500多种。总的看来,汉语中初级课程较为完整,中国文化课则薄弱得多。一门笼统的“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许少民 本文发表于香港《瞭望中国》杂志2012年6月中旬版 有这么一则不怎么严肃却意味深长的幽默。话说,二千多岁的孔子收到美国“世界汉学国际研讨会”的请柬,美方邀请他在开幕典礼后作专题演讲。孔子逸兴遄飞,于是准备先去印一盒名片。文具店老板见圣人来了,异常恭敬,问清楚名片要中英文对照之后就对孔子说,“英文的一面,不知该怎么称呼?”“不是有现成的Confucius吗?”孔子反问。老板笑盈盈地回应说,“那是外国人对您老的称呼,把‘孔夫子’拉丁化的说法,你老不好意思自称‘孔夫子’吧?”“那倒是的”,孔子想到自己平常鼓吹谦虚之道,不禁沉吟起来。 于是孔子问,“那该怎么印呢?”老板思索一会,突然大叫,“有了!”孔子不禁错愕,“怎么样?”老板笑道,“您老不是字仲尼吗?”“是啊”,孔子满脸期待,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英文名字。老板兴高采烈地大声说道,“而且还会周游列国,那就印Johnny Walker 好了!” 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的背景下,这则幽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政府意欲扩展文化软实力的雄心壮志——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在短短几年间就在全球各地“安家立户”便是明证。“孔子”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名誉院长”。根据国家汉语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的相关资料,孔子学院是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从2004年11月在韩国首尔建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开始,截至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分布在104个国家(地区)。这些孔子学院和课堂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洲地区。无疑,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孔子学院的举措引起了海外观察家的普遍关注。美国传统基金会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赫尔·戴尔(Helle C.Dale)认为,“冷战胜利之后,美国忘乎所以,在公共外交中,美国睡意正酣。如今,美国正在努力回到公共外交的角逐中。相较之下,大洋彼岸的中国早已发动‘文化闪电战’。”瑞典国际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郭晓临指出,通过对孔子的重新包装,“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中国形象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中国的公共外交。在著名的中国通戴维·兰普顿(David Lampton)看来,“虽然孔子学院的影响难以评估,但借助于语言与文化,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竭力推动其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部分。”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弗兰茨(Howard W French)认为,“中国政府深思熟虑选择‘孔子’这个标签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这个国家的软实力雄心。”与此同时,他也指出“语言成为中国又一个热门出口产品”。简言之,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亮品牌”。 然而,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孔子学院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培育良好国家形象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纵观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我们都可以听到许多批判、质疑甚至非难孔子学院的声音。诸如有人批评“孔子学院主要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工具而已”;有人警告中国准备利用软实力“征服”西方;有人指责中国利用孔子学院推行“文化入侵”或“宗教入侵”;有人更是将孔子学院看成“洗脑机构”或“海外间谍机构”。 这些刺耳的评论隔三差五地出现在欧美媒体或机构报告之中。汉办主任许琳曾透露,“孔子学院在欧美等地曾多次被‘围剿’”。尽管如此,这些批评责难的舆论并没有影响孔子学院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传统文化

近几年来,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进而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 。国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以儒家经典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种文化。这里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精华文化,经典文化。“国学热”现象由此产生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热即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我们孔子学院的影响最为广泛。 孔子学院对促进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孔子学院对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中国的汉语文化推广机构以孔子命名,实际上就是向世界宣布“孔子”是中国语言文化推广与传播的代言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品牌,这表明“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首肯。中国政府在海外建立多家孔子学院,对国内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4 年以来,随着孔子学院雨后春笋般遍及世界各地,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也随之在中国大地涌动。从易中天登上《百家讲坛》评讲《三国》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引发民众“孔子热”,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流行畅销,从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中华标志城的酝酿,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 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回归。人们开始把目光重新转向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其次,孔子学院对外构建了为世界多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通行做法。通过民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让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有更深刻的理解,了解我们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孔子学院不仅仅是推广汉语教学的机构,它也是研究孔子学说和儒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机构;它不仅是一所语言教学机构,而且也是一座加深中国与外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文化驿站与桥梁。海外孔子学院在进行汉语教学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例如:包饺子、用筷子、练习武术,了解中国文化常识、风俗习惯及政治经济环境与制度等等。 如何看待“国学热”这一文化现象,我认为应该着重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国学热”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原因有多种,近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并日臻完善,经济高速发展,所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也日益增多,由此形成一些衍生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基本道德、准则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遭受到了巨大挑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此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该何去何从,由此引发了对“国学”争论。 “国学热”现象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和人文主义在当今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更好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国学热”的兴起,主要围绕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与教育问题,针对当今社会上伦理道理的逐渐缺失,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我认为“国学热”的兴起在此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之所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

孔子学院与文化产业

孔子学院与文化产业(南农大公管91 阙立刚) 从孔子学院的性质,宗旨上来看,其实不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内的。孔院章程的第四条中规定孔子学院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第三十一条也说明了孔子学院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收益主要是用于教学活动和改善教学服务条件的,不得挪作他用。 1、而文化产业以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其投入是为了获得利润。所以孔院更像是语言推广服务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2、因为首先是由于国家的需要,而不是市场的需要,其生产资本也是由国家和社会提供而不是市场提供,其领导机构是政府部门的相关单位,也就是“国家对外汉语推广办公室”,而不是企业,其目的是为了社会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追求利润的) 3、但个人认为汉语国际推广不是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不单单靠国家的投入。且目前部分孔子学院已经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收取学费、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当地社团自主,科研经费、测试、中国文化展等等。我认为未来孔院未来会完全走商业化市场模式的。 4、孔子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主观因素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物化在产品中。所以其在发挥自己商品功能的同时,也就或隐或现的发挥政治舆论功能,教育功能,凝聚社会精神的功能。孔子学院在出口文化产品的同时,其实也在输出特定的价值观念。 ●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当下,中国俨然已经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今年以来,我国共遭受了8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2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0%。几百年来都是西方给我们灌输民主人权的所谓思想,我们这次是反其道而行,把孔子的仁爱、和为贵思想推到西方去。政治和经济贸易的摩擦从根本上是文化的不认同。 ●文化传播机制是一个大问题。美国用三大片(薯片、芯片、影片)策略就征服了世界。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功夫熊猫对中国文化的完全解读,迪斯尼出品的花木兰等等,利用中国的元素中国的文化来赚中国人的钱。 ●数据:目前美国就有640多所学校开展中文学习计划,5万多中学生在学习中文。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孔院设立原因:通过推广汉语,让更多人接受中国文化,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能够使得相互之间达到政治上的互信,贸易的友好往来。假设中国从2011年起,对世界范围内资源或潜在资源丰富但是教育落后经济贫困的国家大幅公费输出知识分子和技工在当地招工建设,按照中国体系建立各种社会设施,建立类中国体系。并且,公费促进教育事业,每国每年挑选数十名各方面人才进入中国深造,在这期间输入中国文化,培养亲中人才,之后回国。每年拿出十几亿外汇针对30个以上国家来做这件事情。20年之内,这些国家之中很可能发现巨大资源,则中国能源问题可放松。20年之后,回首这些国家,他们已不再贫穷,社会精英都是当年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的亲中派。毛主席说过:农村包围城市。我们可以说:小国包围大国。那么敢问,这个世界,还有哪个国家具备与中国抗衡之力?文化输出的意义远不止此,文化左右文明,假以时日,世界有一半国家崇尚儒学,那么这一般国家的未来就属于中国,世界就属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长久的,而且愈久弥新,愈久愈定。

从孔子学院看待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 一.孔子学堂的现状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开办,且增长速度迅速。从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看出,孔子学院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分别占总数30.85%,33.33%,10年分别占31.99%,32.61%,孔子学堂在美洲和欧洲的数量09年占总数73.03%,14.11%,10年占65.04%,22.22%。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在西方国家的数量远大于东方国家,可见孔子学院主要致力于在西方国家中传播汉语文化。 表一 孔子学院 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总计 09年10月28国70所15国21所11国87所29国94所2国10所85国282 所 10年10月30国81所16国21所12国103 所31国105 所 2国12所91国322 所 表二 孔子学堂 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总计 09年10月10国27所2国2所5国176所7国34所1国2所28国241 所 10年10月11国31所5国5所6国240所10国82所2国11所34国369 所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办引起了“汉语热”。中国官方估计全球非汉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共有4000万人在学习汉语。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每三年都要调查大学中的外语学习情况。与2006年相比,2009年学习外语的学生增加了6.6%,其中学习韩语的人数增长19.1%,汉语增长18.2%,葡萄牙语增长10.8%,日语则增长10.3%。根据这份调查,2009年美国大学前十大热门外语依次为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美国手语、意大利语、日语、汉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俄语。虽然汉语仅排第七名,但是学习汉语的人数的确比以往增加了

“走进孔子学院”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走进孔子学院”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本文是关于“走进孔子学院”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时间 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 分布 2006年3月 54所孔子学院 30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1月 123所孔子学院 49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12月 249所孔子学院和56个孔子课堂 78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10月 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 87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中国的崛起和高速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无限商机,这种情况促进了汉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

【材料三】 中国的文化更让世界充满了好奇。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院长拉多萨夫?普西奇曾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你为什么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这一问题,竟然有75%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答:_______ 10.为了传播中国文化,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纷纷开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并积极组织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展览、演出和活动,以便学员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也为孔子学院设计一门课程及相关活动。(2分) 参考示例: 课程名称:中国武术 课程内容:介绍中国武术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以及主要流派。配合课程举办中国武术 表演活动。 课程名称:_____ 课程内容:_____ 参考答案 8.①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②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 (共2分。共2条信息,每条1分) 9.答案示例: 因为中国迅速崛起与发展,以及中国文化影响力巨大,所以孔子

学院06-09年在海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共3分。三条信息2分,语言表达1分) 10.答案示例: 课程名称:走进孔子课程内容: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教育思想和哲学理念。组织观看电影《孔子》。 课程名称:中国京剧课程内容:介绍京剧在发展历程、主要唱腔、角色和重要代表人物,并且举办京剧表演活动。 课程名称:中国书法课程内容:介绍中国书法的历史演变和博大精深的内蕴。授课中可让学生临摹书法字帖。 (共2分。课程名称1分,课程内容阐述1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言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语文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文言文教学,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文言文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文言文的教材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 现行语文教材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选自《论语》中的篇目为例: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语文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

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国文化传播中起到的作用

The role of Confucius Institute Program in the promot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fucius Institute Program is a non-profit education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ims to promote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support loca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Chey 32). To be concrete, CIP is committed to meet the people’s need for Chinese learning worldwide, promote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the countries and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al diversity as the same time. Also, China government ha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 and CIP is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increase China’ soft power as it can project an image of China as a benign country. In this regard, whether CIP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around the world causes a heated debate and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report. On this point,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opinions. Some people state that the CIP has met with some success in promot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hinese culture, while others argue that although CIP is successful in raising a positive imag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attracting learners, there are still obstacles and constraints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hinese culture (Gil 116).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am more in favor of the argument that CIP has being doing a good job to promote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In order to prove this argument, many statistics related to CIP will be explored as well as previous studies and examples of CIP all

孔子学院的“旅游”特色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探讨

孔子学院的“旅游”特色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探讨 旅游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向特色化、高层次发展的产物,其开创了以旅游为特色开展汉语教学的新模式,丰富了中国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内容,为中外人文交流谱写了新篇章。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主要依赖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充分认识上述两者的内在契合性,为旅游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保证与约束机制,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标签:旅游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探索 1 引言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跨界文化交流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备受关注。旅游孔子学院以鲜明的旅游特色创孔子学院发展之先河,其课程设置以旅游汉语为主,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培养旅游方面的高级人才。因此,在旅游孔子学院建立背景下深入理解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实现路径这一课题,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外友好关系;构建和谐世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尽管有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话题备受关注,旅游孔子学院的建立也确实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从已有的“软实力”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涉及国际关系与战略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传统文化研究等学科,在研究的方法上也主要侧重在理论研究上,从“旅游”这一视角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来研究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也就无法有效地探寻发展旅游文化业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相结合的途径和行动建议。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旅游孔子学院的建立入手,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与不足以及旅游孔子学院的建立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关系,提出通过旅游孔子学院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2旅游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内在契合性分析 2.1 旅游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 2011年4月9日,作为全球首个“旅游孔子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旅游孔子学院在澳大利亚宣布成立。这所旅游孔子学院是由中国矿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国矿业大学位于汉文化发源地徐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格里菲斯大学作为学校长期合作方,在旅游和酒店管理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旅游孔子学院以鲜明的旅游特色创孔子学院发展之先河,其课程设置以旅游汉语为主,利用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培养旅游方面的高级

高频考点02 文化传承与创新(必修3)(解析版)

高频考点二:文化传承与创新 1.2019年11月27~30日,第三届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办。文明古国论坛自2017年成立以来,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自信地发出了古国声音,奏响了文明对话新乐章。唯有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古国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本国乃至全球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定文化自信,力促古老文明优先发展②加强文化创新,摒弃古文明发展新文化 ③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优秀文化发展④深化文化合作,携手推动文化多样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思维发散型试题。由题意可推断,文明古国的交流应该做到坚定文化自信,为共同发展提供指引;保护文化遗产,留住人类文化根脉;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优秀文化发展;深化文化合作,携手推动文化多样繁荣。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中“优先发展”表述不准确;②中“摒弃”表述错误。 2.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正在承担起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的责任。VIPKID(一家从事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的企业)成功的将中华文化输出与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上将语言学习和中华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文化带到国外,让全世界的小朋友了解中华文化,并爱上中华文化。这对文化企业启示有() ①以文化发展为基础,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立足人类文化共鸣,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应为“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应为立足“社会实践”,故排除。 3.凤凰卫视与故宫博物院创新思路,创制了《清明上河图3.0》。这一展演挖掘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这表明() ①推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 ②利用现代科技能够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③科学技术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传播

一、研究背景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孔子学院总部设在北京,2007年4月9日挂牌。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主要采用中外合作的形式开办。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的兴起象征着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以及提升软实力的决心。 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兴办,外界褒贬不一。因此本文就孔子学院对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一些研究。 二、文献综述 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要突出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和,将其发展成具有世界性的思想体系。然而对于目前以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孔子学院来说,不可能完全以儒家学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的工具,更切实可行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汉语教材,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让汉语学习真领会中国文化。 当前,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逆差。以图书为例,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到100:1以上。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594种,输出22种。文艺演出也有类似状况。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屈指可数。在如此现状下,孔子学院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文化出口产品,虽然有我国政府的高度支持和巨大投入,但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英语文化的霸权统治地位,只是尽可能寻求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并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贡献。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汉语的形成和产生源远流长,是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孕育而成。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同时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

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交流、互鉴、合作新平台——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 2012年08月10日来源: 假如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向你介绍他的国家和文化,什么样的方式你更能接受? 8年前,当中国国家汉办酝酿成立孔子学院时,首先要破解这道最大的难题。 8年后,孔子学院以前所未有的模式,被许多外国政要评价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最妙的一个出口产品。 中国在这里拥抱世界,世界在这里读懂中国。截至2012年7月底,387所孔子学院、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8年间如雨后春笋;还有62个国家的160多所大学排队申请开办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用什么敲开文化传播的世界之门? “孔夫子”越洋而来 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 ——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6年前,时任德国驻华大使史坦泽到作报告。 有学生提问:今天您用作报告,在座的同学大多能听懂。如果中

国的大使在德国用汉语作报告,有多少德国人能听懂? 史坦泽回答:因为我们有歌德学院!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请问你们国家为此做了什么?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在场的同济大学副教授胡春春。“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不推广我们的语言和文化!办孔子学院,不是浪费钱,是百年大计!” 2007年,一腔热血的胡春春走马上任,出任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首任中方院长,一干6年,3次延任。 汉诺威孔子学院,已是在德国建立的第七所孔子学院。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如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仅2011年,就开设各种层次汉语课程万班次、注册学员达50万人,逾700万人参加上万场次文化交流活动……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孔子学院以独一无二的中外合作新模式,成为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一条捷径。 “所有孔子学院都应外方强烈要求而开办”。 在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看来,孔子学院由中外合作出资开办,跳出了传统教学的圈子。这种中外自愿合作、互利双赢的新模式,使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孔子学院,一头“扎进外国主流”,成为广受欢迎的当代“文化使者”。 “中国的名牌”,匈牙利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霍夫曼这样形容孔子学院。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汲取有益思想,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 1 基本概念 文化(culture),从词源上讲,原指对土地的耕作,后引申为树木、禾苗的培育,对人类心灵、知识、能力的培养。【1】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 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纲领中做了 全面的论证和阐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由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 2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2.1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素质,风土人情等,经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潜入人心,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仍有许多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值得我们批判性的继承与发扬,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和忧患意识,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奋斗进取和宽厚待人的精神等。 毛泽东清醒的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价值,明确提出了继承历史遗产的任务,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正确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他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他的特点,有他的许多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