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

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

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
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

§ 数列求和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在等比数列{a n } (n ∈N *

)中,若a 1=1,a 4=18

,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A .2-128

B .2-1

29

C .2-1210

D .2-1

211

2.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2n -1,则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 )

A .2n +n 2

-1

B .2

n +1

+n 2

-1

·

C .2

n +1

+n 2

-2

D .2n

+n -2

3.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不等于1的正数,数列{b n }满足b n =lg a n ,b 3=18,b 6=12,则数列{b n }的前n 项和的最大值等于( ) A .126

B .130

C .132

D .134

4.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

n -1

·(4n -3),则它的前100项之和S 100等于( )

A .200

B .-200

C .400

D .-400

5.数列1·n ,2(n -1),3(n -2),…,n ·1的和为( )

n(n +1)(n +2) n(n +1)(2n +1) n(n +2)(n +3)

n(n +1)(n +2)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6.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1,则a 2

1+a 2

2+…+a 2

n =________.

7.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a n 与前n 项和S n 之间满足关系式S n =2-3a n ,则a n =__________.

8.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3,a 4=81,若数列{b n }满足b n =log 3a n ,则数列??

??

??

1b n b n +1的前n 项和S n =________.

9.设关于x 的不等式x 2

-x<2nx (n ∈N *

)的解集中整数的个数为a n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100的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1分)

10.(13分)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S n 为其前n 项和,对于任意的n ∈N *

满足关系式

2S n =3a n -3.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

(2)设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是b n =1

log 3a n ·log 3a n +1

,前n 项和为T n ,求证:对于任意的

正数n ,总有T n <1.

11.(14分)已知单调递增的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3+a 4=28,且a 3+2是a 2,a 4的等差

中项.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b n =a n log 12a n ,S n =b 1+b 2+…+b n ,求使S n +n ·2n +1

>50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的值.

12.(14分)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1,公差d>0,且第二项、第五项、第十四项分别

是一个等比数列的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

1n (a n +3)

(n ∈N *

),S n =b 1+b 2+…+b n ,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t ,使得对任意

的n 均有S n >t

36

总成立若存在,求出t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6. 13

(4n

-1) 7. 12? ??

??34n -1

8.

n

n +1

100

10. (1)解 由已知得?

??

??

2S n =3a n -3,

2S n -1=3a n -1-3 (n ≥2).

故2(S n -S n -1)=2a n =3a n -3a n -1,即a n =3a n -1 (n ≥2). 故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且公比q =3. 又当n =1时,2a 1=3a 1-3,∴a 1=3.∴a n =3n

. (2)证明 ∵b n =

1n (n +1)=1n -1

n +1

.

∴T n =b 1+b 2+…+b n

>

=? ????1-12+? ????12-13+…+? ????1

n -1n +1

=1-

1

n +1

<1. 11解 (1)设此等比数列为a 1,a 1q ,a 1q 2

,a 1q 3

,…,其中a 1≠0,q ≠0.

由题意知:a 1q +a 1q 2

+a 1q 3

=28, ① a 1q +a 1q 3

=2(a 1q 2

+2).

②×7-①得6a 1q 3

-15a 1q 2

+6a 1q =0,

即2q 2

-5q +2=0,解得q =2或q =12

.

∵等比数列{a n }单调递增,∴a 1=2,q =2,∴a n =2n

.

(2)由(1)得b n =-n ·2n

∴S n =b 1+b 2+…+b n =-(1×2+2×22

+…+n ·2n

). 设T n =1×2+2×22

+…+n ·2n

,③ 则2T n =1×22

+2×23+…+n ·2

n +1

.④

由③-④,得-T n =1×2+1×22

+…+1·2n

-n ·2n +1

=2

n +1

-2-n ·2

n +1

=(1-n )·2

n +1

-2,

∴-T n =-(n -1)·2n +1

-2.

∴S n =-(n -1)·2

n +1

-2.

要使S n +n ·2

n +1

>50成立, 即-(n -1)·2

n +1

-2+n ·2

n +1

>50,即2n

>26.

∵24

=16<26,25

=32>26,且y =2x

是单调递增函数, ∴满足条件的n 的最小值为5.

12解 (1)由题意得(a 1+d)(a 1+13d)=(a 1+4d)2

整理得2a 1d =d 2

.

∵a 1=1,解得d =2,d =0(舍). ∴a n =2n -1 (n ∈N *

).

(2)b n =

1n (a n +3)=12n (n +1)=12? ??

??1

n -1n +1,

∴S n =b 1+b 2+…+b n

=12???????

????1-12+? ????12-13+? ????1

n -1n +1

=12?

????1-1n +1=n

2(n +1). 假设存在整数t 满足S n >t

36

总成立,

又S n +1-S n =n +12(n +2)-n 2(n +1)=1

2(n +2)(n +1)

>0,

∴数列{S n }是单调递增的.

∴S 1=14为S n 的最小值,故t 36<1

4,即t<9.

又∵t ∈Z,∴适合条件的t 的最大值为8.

2022高三统考数学文北师大版一轮:第五章第四节 数列求和

第四节 数列求和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8页 [基础梳理] 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S n =n (a 1+a n )2=na 1 +n (n -1)2 d . 2.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S n =??? na 1,q =1, a 1-a n q 1-q =a 1(1-q n )1-q ,q ≠1. 3.数列求和方法 (1)公式法求和: 使用已知求和公式求和的方法,即等差、等比数列或可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2)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就是用此法推导的. (3)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 n }的前n 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4)分组求和法: 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后再相加减. (5)并项求和法: 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可两两结合求解,则称之为并项求和.形如a n =(-1)n f (n )类型,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 1.先看数列通项特点,再想求和方法. 2.常见的拆项公式 (1)若{a n }为各项都不为0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 (d ≠0), 则1a n ·a n +1=1d (1a n -1a n +1 ); (2)1n (n +k )=1k (1n -1 n +k ); (3)1 n +n +1 =n +1-n ; (4)log a (1+1 n )=log a (n +1)-log a n (a >0且a ≠1). 3.一些常见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求数列通项公式与数列求和精选练习题(有答案)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 112342421 {},1(1,2,3,)3 (1),,{}.(2)n n n n n n a n S a a S n a a a a a a a +===+++L L 数列的前项为且,求的值及数列的通项公式求 1112 {},1(1,2,).:(1){ };(2)4n n n n n n n n a n S a a S n n S n S a +++== ==L 数列的前项和记为已知,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121 {}(1)()3 (1),; (2):{}. n n n n n a n S S a n N a a a =-∈ 已知数列的前项为,求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11211 {},,.2n n n n a a a a a n n +==++ 已知数列满足求 练习1 练习2 练习3 练习4

112{},,,.31n n n n n a a a a a n += =+ 已知数列满足求 1 11511{},,().632n n n n n a a a a a ++==+ 已知数列中,求 1 11{}:1,{}. 31n n n n n a a a a a a --==?+ 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练习8 等比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S n =2n -1,则 2 232221n a a a a ++++Λ 练习9 求和:5,55,555,5555,…,5(101)9n -,…; 练习5 练习6 练习7

练习10 求和: 111 1447(32)(31) n n +++ ??-?+ L 练习11 求和: 111 1 12123123n ++++= +++++++ L L 练习12 设{} n a 是等差数列, {} n b 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1 1 a b == ,35 21 a b += , 5313 a b += (Ⅰ)求{} n a , {} n b 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 n n a b ?? ?? ??的前n项和n S.

三年级上-奥数-简单数列求和

简单数列求和 当一列数的规律是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这样的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其中固定的差用d 表示,和用S 表示,项数用n 表示,其中第n 项用n a 表示。 等差数列有以下几个通项公式: S=(n a a +1)× n ÷ 2 n=(1a a n -)÷d+1(当 1a < n a ),

)1(1-+=n a a n ×d 例1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例2 (1)1 + 5 + 9 + 13 +…+ 2001 = (2)4000 -( 50 + 48 + 46 +…+ 2)=

例3 在1949、1950、1951…1997、1998这五十个正整数中,所有双数之和比所有单数之和大多少? 例4 在1 ~ 200这二百个数中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例5 39个连续单数的和是1989,其中最大的一个单数是多少? 例6 有一列数:1,1993,1992,1,1991,1990,1,…,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从第一个到第1993个数这些数的和是多少? 1、25个连续的正整数之和是750,则第13个数是,第一个数是。 2、一串钥匙30把,对应30把锁,若不小心搞乱了,那么至多需要试次。 3、若在第二题中只要找出8把锁对应的钥匙,那么至多需要试次。

4、1 + 4 + 5 + 8 + 9 + 12 + ··· + 48 + 49 + 52 = 。 5、321 + 320 + 319 +···+ 124 + 123 + 124 +···+ 319 + 320 + 321 = 6、所有三位数中被26除余5的数之和是多少? 7、学习礼堂共有30排座位,已知第一排是15个座位,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那么共有多少个座位? 8、1 + 3 + 7 + 13 + 15 + 19 + 25 + 27 + 31 +···+ 121 + 123 + 127 = 9、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3页,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看的页数相同。第20天看了79页,刚好看完,问这本书共多少页?每天比前一天多看多少页?

等差数列求和的几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几种情形 11()(1) 22 n n n a a n n S na d +-= =+ ()-n m n d =-m a a 一、分组法 例1 求1 1357(1)(21)n n S n -=-+-++--L . 变式练习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50n S n n =-,试求:

(1)n a 的通项公式; (2)记n n b a =,求{}n b 的前n 项和n T 二、倒序相加 ()1112()() n n n n n S a a a a a a =++++++644444474444448L 个 1() n n a a =+ 1 ()2 n n n a a S += 例2 求22 2 2 o o o o sin 1+sin 2+sin 3+.......sin 89

三、错位相减 1 1n n a a q -= 11(1)(01) n n n a a q a q S q q --==≠≠且1-q 1-q 例3 21123(0) n n S x x nx x -=++++≠L

变式练习3(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2n n a n =, 求其n 项和n S (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 ()121.3n n a n ?? =- ? ?? ,求其 n 项和n S

四、裂项相消 例4 已知数列1 {},n n a a 的通项公式为求前n 项和. n (n+1)

变式练习4:(1)1111132435(2) n n ++++????+L . (2)求数列, (1) 1 ,...,321,321,211+++++n n 的前n 项和n S

数列求和7种方法(方法全例子多)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配以相应的练习) 一、总论:数列求和7种方法: 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错位相减法求和 反序相加法求和 分组相加法求和 裂项消去法求和 分段求和法(合并法求和) 利用数列通项法求和 二、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是逆序相加法,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是错位相减法, 三、逆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是数列求和的二个基本方法。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下面,就几个历届高考数学和数学竞赛试题来谈谈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 ) 1(2)(11-+=+=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11)1()1(111 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3、 )1(211+==∑=n n k S n k n 4、)12)(1(611 2 ++==∑=n n n k S n k n 5、 21 3)]1(21[+== ∑=n n k S n k n [例1] 已知3 log 1log 23-= x ,求???++???+++n x x x x 32的前n 项和.

解:由2 1 2log log 3log 1log 3323=?-=?-= x x x 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n n x x x x S +???+++=32 (利用常用公式) =x x x n --1)1(= 2 11) 211(21--n =1-n 21 [例2] 设S n =1+2+3+…+n ,n ∈N *,求1 )32()(++= n n S n S n f 的最大值. 解: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1(21+=n n S n , )2)(1(2 1 ++=n n S n (利用常用公式) ∴ 1)32()(++= n n S n S n f =64 342++n n n = n n 64341+ += 50 )8(12+- n n 50 1≤ ∴ 当 8 8- n ,即n =8时,501)(max =n f

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docx

§ 数列求和 ( : 45 分 分: 100 分) 一、 ( 每小 7 分,共 35 分 ) * 1 1.在等比数列 {a n } ( n ∈ N ) 中,若 a 1= 1, a 4= 8, 数列的前 10 和 ( ) A . 2- 18 B . 2- 19 2 2 C . 2- 1 10 D . 2- 1 11 2 2 2.若数列 {a n } 的通 公式 a n =2n + 2n - 1, 数列 {a n } 的前 n 和 ( ) n 2 n + 1 2 A . 2 + n -1 B . 2 + n - 1 C . 2n + 1+ n 2- 2 D . 2n + n - 2 3.已知等比数列 {a n } 的各 均 不等于 1 的正数, 数列 {b } 足 b = lg a , b = 18,b = 12, n n n 3 6 数列 {b n } 的前 n 和的最大 等于 ( ) A . 126 B . 130 C . 132 D . 134 4.数列 {a } 的通 公式 n - 1 ·(4 n - 3) , 它的前 100 之和 S 等于 ( ) n a = ( - 1) n 100 A . 200 B .- 200 C . 400 D .- 400 5.数列 1·n , 2(n -1),3(n -2) ,?, n ·1的和 ( ) n(n + 1)(n + 2) n(n + 1)(2n + 1) n(n + 2)(n + 3) n(n + 1)(n + 2) 二、填空 ( 每小 6 分,共 24 分 ) 6.等比数列 {a } 的前 n 和 n 2 2 2 S =2 - 1, a + a +?+ a = ________. n n 1 2 n 7.已知数列 {a } 的通 a 与前 n 和 S 之 足关系式 S = 2- 3a , a = __________. n n n n n n 8.已知等比数列 {a } 中, a 1= 3,a 4= 81,若数列 {b } 足 b =log 3a , 数列 的前 n n n n n 1 b b n + 1 n 和 S = ________. n 9. 关于 x 的不等式 x 2- x<2nx (n ∈ N * ) 的解集中整数的个数 a n ,数列 {a n } 的前 n 和 S n , S 100 的 ________. 三、解答 ( 共 41 分 ) 10. (13 分 ) 已知数列 n n 和, 于任意的 * {a } 的各 均 正数, S 其前 n n ∈N 足关系式 2S n = 3a n -3. (1) 求数列 {a } 的通 公式; n (2) 数列 {b } 的通 公式是 b = 1 ,前 n 和 T ,求 : 于任意的 n n n log 3a n ·log 3a n + 1 正数 n , 有 T n <1. } 足 a + a + a = 28,且 a + 2 是 a , a 的等差 11. (14 分) 已知 增的等比数列 {a n 2 3 4 3 2 4

二年级思维第9讲 简单数列求和(二)讲义

第9讲:简单数列求和(二)姓名: 知识要点 在学习这一讲内容之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数学王子”——高斯。高斯(1777年—1855年)是德国著名数学家。有关高斯最出名的故事就是他十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难题:“计算1+2+3+4+…+99+100=?”这可难为了初学数学的学生,但是高斯却在几秒后将答案解了出来。他把这些数首尾配对:1+100=101,2+99=101,…,50+51=101。也就是首末两项两两相加,共有50对,它们的和都是101,因此,1+2+3+4+…+99+100=101×50=5050。据说最后只有高斯的答案是正确无误的。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1、2、3、4…99、100正好组成一个等差数列,1是首项,100是末项,一共有100个项数。在高斯的解法中,101表示前后两项两两相加的得数,也就是首项+末项=101;50表示有50对这样的数,也就是项数÷2。由此可得到: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运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呢。 例1:求等差数列3、4、5、6……前6项的和。 练习1:求等差数列6、10、14、18……前8项的和。 例2:计算:1+3+5+7+9+11的和。 练习2:计算:10+12+14+16+18+20 例3:一个数列首项是2,公差是3,求这个数列前7项的和是多少。 练习3:一个数列首项是2,公差是4,求这个数列前5项的和是多少。

例4:一个小型剧院共有6排座位,第一排有10个座位,以后的每一排总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这个小型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 练习4:这是歌剧院的一个厅,共有7排座位,第一排有8个座位,以后的每一排总比前一排多4个座位,这个厅共有多少个座位? 例5:一次有8个朋友聚会,见面时,每人和其余的每个人只握一次手,那么这8个人共握手多少次? 练习5:有9个同学聚会,如果参加聚会的每个人和其余的每个人只握手一次,请问这9个同学共握手多少次? 总结归纳 一个等差数列的项数无论是奇数还是偶数,都可以运用同样的求和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来求和,不分奇数项与偶数项。这是对任意项等差数列都通用的公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直接运用这个求和公式。 奥赛点击 用3根一样长的火柴棒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再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如图。如果这个大的等边三角形的底边放了6根火柴,那么这个大的等边三角形中一共放了多少根火柴?

等差数列求和教案

等差数列求和 教学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了解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定义,了解逆项相加的原理,理解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推导的过程,记忆公式的两种形式; (2)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利用公式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项和的公式两套公式涉及五个字母,已知其中三个量求另两个值; (3)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项和的公式研究的最值. 2.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4.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数学地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本节内容是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首先通过具体的例子给出了求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思路,而后导出了一般的公式,并加以应用;再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组成方程组,共同运用,解决有关问题.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公式推导的思路. 推导过程的展示体现了人类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从特殊问题的解决中提炼一般方法,再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般情况,所以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比公式本身更为重

要.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应根据条件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计算;另外反用公式、变用公式、前项和公式与通项公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方程(组)思想. 高斯算法表现了大数学家的智慧和巧思,对一般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但大多数学生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所以难点在于一般等差数列求和的思路上. (3)教法建议 ①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公式推导及简单应用,一节侧重于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综合运用. ②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建议由具体问题引入,使学生体会问题源于生活. ③强调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与研究方法. ④补充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⑤用梯形面积公式记忆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获得推导公式的思路.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数列求和7种方法(方法全-例子多)

数列求和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d n n na a a n S n n 2 )1(2)(11-+=+=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3、 )1(211+==∑=n n k S n k n 4、)12)(1(6112++==∑=n n n k S n k n 5、 213)]1(21[+==∑=n n k S n k n [例1],求???++???+++n x x x x 32的前n 项和. [例2] 设S n =1+2+3+…+n,n ∈N *,求1 )32()(++= n n S n S n f 的最大值. 题1.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S n=2n-1,则= 题2.若12+22+…+(n -1)2=an 3+bn 2+cn ,则a = ,b = ,c = 二、错位相减法求和 { a n }、{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例3] 求和:132)12(7531--+???++++=n n x n x x x S ………………………① [例4] 求数列??????,22,,26,24,2232n n 前n 项的和.

练习题1 已知 ,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 练习题2 的前n 项和为____ 三、反序相加法求和 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将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就可以得到n 个)(1n a a +. [例6] 求 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的值 题1 已知函数 (1)证明:; (2)求 的值. 练习、求值: 四、分组法求和

(完整版)数列求和练习题(含答案)

2.(教材改编)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n =1 n (n +1) ,则S 5等于( ) A .1 B.5 6 C.16 D.130 B [∵a n =1n (n +1)=1n -1 n +1 , ∴S 5=a 1+a 2+…+a 5=1-12+12-13+…-16=5 6.] 3.(2016·广东中山华侨中学3月模拟)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2·a 8=4a 5,等差数列{b n }中,b 4+b 6=a 5,则数列{b n }的前9项和S 9等于( ) A .9 B .18 C .36 D .72 B [∵a 2·a 8=4a 5,即a 25=4a 5,∴a 5=4, ∴a 5=b 4+b 6=2b 5=4,∴b 5=2, ∴S 9=9b 5=18,故选B.]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2a 2+a 3+a 5=20,且前10项和S 10=10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b n = 1 a n a n +1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 [解] (1)由已知得???? ? 2a 2+a 3+a 5=4a 1+8d =20,10a 1+10×9 2d =10a 1+45d =100, 解得??? a 1=1, d =2, 3分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2(n -1)=2n -1.5分 (2)b n = 1(2n -1)(2n +1)=12? ?? ??1 2n -1-12n +1,8分 所以T n =12? ? ???1-13+13-15+…+12n -1-12n +1 =12? ????1-12n +1=n 2n +1 .12分

(完整版)等差数列求和及练习题(整理).doc

等差数列求和 引例:计算 1+2+3+4++97+98+99+100 一、有关概念 : 像1、2、3、4、5、6、7、8、9、这样连起来的一串数称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叫这个数列的一项,排在第一个位置的叫首项,第二个叫第二项,第三个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又叫末项;共有多少个数又叫项数;如果一个数 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固定的数就叫做“公差”。 二、有关公式: 和 =(首项 +末项)×项数÷ 2 末项 =首项 +公差×(项数 -1) 公差 =(末项 -首项)÷(项数 -1) 项数 =(末项 -首项)÷公差 +1 三、典型例题: 例 1、聪明脑筋转转转: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是的请打“√”,并把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公差及项数写出来,如果不是请打“×” 。 判断首项末项公差项数 (1) 1、2、4、8、16、 32.()()()()()(2) 42、49、56、63、70、77.()()()()()(3) 5、1、4、1、3、1、2、1.()()()()()(4) 44、55、66、77、88、99、110()()()()() 练习 1、填空: 数列首项末项公差项数2、5、8、 11、14 0、4、8、 12、16 3、15、27、39、51 1、2、3、 4、5、、 48、49、 50 2、4、6、 8、、 96、 98、100

例 2、已知等差数列 1,8,15, , 78.共 12 项,和是多少?(博易 P27例 2)(看 ppt,推出公式) 例 3、计算 1+3+5+7++35+37+39 练习 2:计算下列各题 (1)6+10+14+18+22+26+30 (3)1+3+5+7++95+97+99 (2)3+15+27+39+51+63(4)2+4+6+8++96+98+100 (3)已知一列数 4,6,8,10 ,,64,共有 31 个数,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 例 5、有一堆圆木堆成一堆,从上到下,上面一层有 10 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 10 层。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博易 P27例 3)(看 ppt) 练习 3: 丹丹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了 6 个单词,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会一个,最后一天学会了 26 个。丹丹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多少个单词?

【高考数学专题突破】《专题三第讲数列求和及综合应用学案》(解析版)

第2讲 数列求和及综合应用 数列求和问题(综合型) [典型例题] 命题角度一 公式法求和 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1)等差数列:S n =na 1+ n (n -1)2 d (d 为公差)或S n =n (a 1+a n ) 2 . (2)等比数列:S n =???? ?na 1,q =1,a 1(1-q n )1-q =a 1-a n q 1-q ,q ≠1其中(q 为公比). 4类特殊数列的前n 项和 (1)1+2+3+…+n =1 2n (n +1). (2)1+3+5+…+(2n -1)=n 2 . (3)12+22+32+…+n 2 =16n (n +1)(2n +1). (4)13+23+33+…+n 3=14 n 2(n +1)2 .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3a n 2a n +3 ,n ∈N * .

(1)求证:数列???? ?? 1a n 为等差数列; (2)设T 2n = 1 a 1a 2- 1 a 2a 3+ 1 a 3a 4- 1 a 4a 5 +…+ 1 a 2n -1a 2n - 1 a 2n a 2n +1 ,求T 2n . 【解】 (1)证明:由a n +1=3a n 2a n +3,得1a n +1=2a n +33a n =1a n +2 3 , 所以 1 a n +1-1a n =23. 又a 1=1,则1a 1=1,所以数列???? ??1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 3的等差数列. (2)设b n = 1 a 2n -1a 2n - 1 a 2n a 2n +1 =? ??? ?1a 2n -1-1a 2n +11a 2n , 由(1)得,数列???? ??1a n 是公差为2 3的等差数列, 所以 1 a 2n -1 - 1 a 2n +1=-43,即 b n =? ????1a 2n -1-1a 2n +11a 2n =-43×1a 2n , 所以b n +1-b n =-43? ????1a 2n +2-1a 2n =-43×43=-16 9. 又b 1=-43×1a 2=-43×? ????1a 1+23=-20 9 , 所以数列{b n }是首项为-209,公差为-16 9的等差数列, 所以T 2n =b 1+b 2+…+b n =- 209n +n (n -1)2×? ?? ??-169=-49(2n 2 +3n ). 求解此类题需过“三关”:第一关,定义关,即会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定义,判断所给的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第二关,应用关,即会应用等差(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来求解,需掌握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S n = n (a 1+a n ) 2 或S n =na 1+ n (n -1) 2d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q =1,a 1(1-q n )1-q ,q ≠1;第三关,运算关,认真运算,此类题将迎刃而解. 命题角度二 分组转化法求和 将一个数列分成若干个简单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常数列等),然后分别求和.也可先根据通项公式的特征,将其分解为可以直接求和的一些数列的和,再分组求和,即把一个通项拆成几个通项求和的形式,方便求和.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公差为d ,n ∈N * ,且不等式ax 2 -3x +2<0的解集为(1,

数列求和公开课教案(1)

《数列求和复习》教学设计 开课时间:2016/12/22 开课人:洪来春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等差、等比数列这两类最基本的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同时也掌握了与等差、等比数列相关的综合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本节课作为一节复习课,将会根据已知数列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二、教法设计: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讲究效率,加强变式训练、合作学习。采用以具体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讨论,注重分析、启发、反馈。先引出相应的知识点,然后剖析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例题中巩固相应方法,再从讨论、反馈中深化对问题和方法的理解,从而较好地完成知识的建构,更好地锻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如下方法: (1)诱导思维法: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2)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学设计: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对数列求和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属于高考命题中常考的内容;另一个面,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高考中逐年加大了它的份量。化归与转化思想是本课时的重点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就是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成熟悉问题的数学思想,即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最终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的过程。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数列通项求数列的前n项,本节课重点复习分组求和与裂项法求和。 教学难点:解题过程中方法的正确选择。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通项公式选择求和的方法,并能运用分组求和与裂项法求数列的前n项。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②通过阶梯性练习和分层能力培养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数列通项及求和测试题(含答案)

数列通项及求和 一.选择题: 2.已知数列{a n} 满足a1=1, 且, 且n∈N) , 则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 A. ?? B.C.a n=n+2 ??? D.a n=( n+2)·3 n 3.数列的前项和记为,,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 B.????? C.???? D. 4.数列满足,且,则=??(??? ) A.10????????? B.11 C.12 ?? D.13 6.设各项均不为0的数列满足,若,则(?? ) A.??? B.2??? C.??? D.4 二.填空题: 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则_________. 9.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 10.如果数列满足,则=_______. 11.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 12.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 1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15.在数列中,=____________. 16.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通项公式???????? ? 17.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 。 18.已知数列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___. 20.已知数列中,,前n项和为,且,则=_______

三.解答题: 25.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30.等差数列中, ? (1)求的通项公式 ? (2)设,求的前n项和 40.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44.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1)求及; (2)令bn=(),求数列的前n项和. 3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2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其前项和为。 29.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成等差数列. 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 (Ⅰ)分别求出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其前项和为。 3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对任意正整数,点在直线上.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求和及练习题(整理)

等差数列求和 引例:计算1+2+3+4+……+97+98+99+100 一、有关概念: 像1、2、3、4、5、6、7、8、9、……这样连起来的一串数称为数列;数列中每一个数叫这个数列的一项,排在第一个位置的叫首项,第二个叫第二项,第三个叫第三项,……,最后一项又叫末项;共有多少个数又叫项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固定的数就叫做“公差”。 二、有关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三、典型例题: 例1、聪明脑筋转转转: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是的请打“√”,并把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公差及项数写出来,如果不是请打“×”。 判断首项末项公差项数 (1)1、2、4、8、16、32. ()()()()()(2)42、49、56、63、70、77. ()()()()()(3)5、1、4、1、3、1、2、1. ()()()()()(4)44、55、66、77、88、99、110()()()()()

例2、已知等差数列1,8,15,…,78.共12项,和是多少?(博易P27例2)(看ppt,推出公式) 例3、计算1+3+5+7+……+35+37+39 练习2:计算下列各题 (1)6+10+14+18+22+26+30 (3)1+3+5+7+……+95+97+99 (2)3+15+27+39+51+63 (4)2+4+6+8+……+96+98+100 (3)已知一列数4,6,8,10,…,64,共有31个数,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 例5、有一堆圆木堆成一堆,从上到下,上面一层有10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10层。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博易P27例3)(看ppt) 练习3: 丹丹学英语单词,第一天学了6个单词,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学会一个,最后一天学会了26个。丹丹在这些天中共学会了多少个单词?

简单数列求和习题

1、1+2+3+4+5+6……+100 2、1+3+5+7+9……+97+99 3、求数列5、8、11、14……中的第33项是多少? 4、求数列3、 5、7、9……中的第26项是多少? 5、求末项为2011,公差为5,项数为201项的等差数列的首项。 6、一个项数为15的等差数列,公差为2,末项为148,求首项。

7、求首项是5,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的前25项的和。 8、求公差为3,末项为107,共30项的等差数列的和。 9、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下图的形状。最上面一层有6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25层。问这堆圆木一共多少根? 10、用3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按下图所示摆成一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如果这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底边是10根火柴。那么这个大的等边三角形中一共要放根火柴? 11、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时刻的时钟钟面数。每半点也敲一下。时钟一昼夜总共敲打多少次?

12、2+6+10+……+98+102 13、1+4+7+10+……+97 14、求所有被4除余数是1的两位数的和。 15、求所有除以5余3的两位数的和。 16、在19和91之间插入5个数,使这7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写出插入的5个数。 17、在20和68之间插入5个数,使这7个数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写

出插入的5个数。 18、1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025。其中最大的奇数是多少? 19、8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00。其中最大的偶数是几?最小的呢? 20、1-50中所有不能被5或7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21、在1-80这80个数中,所有不能被9整除的奇数的和是多少? 22、1234+2345+3456+4567+5678+6789+7900=

(完整版)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

计算(三)等差数列求和 知识精讲 一、定义:一个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这个数列的和。 二、表达方式:常用n S 来表示 。 三: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1()2n n s a a n =+?÷。 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思路1)1239899100++++++L 11002993985051=++++++++L 1444444442444444443 共50个101 ()()()() 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 2349899100 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 +++++++=+++++++=+++++++L L L 和=1+和倍和 即,和 (1001)100 2 10150 5050=+?÷=?=。 四、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平均 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中间项乘以项数。 譬如:① 48123236436922091800+++++=+?÷=?=L (),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 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L (),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于3333?。 例题精讲: 例1:求和: (1)1+2+3+4+5+6 = (2)1+4+7+11+13= (3)1+4+7+11+13+ (85) 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例如(3)式项数=(85-1)÷3+1=29 和=(1+85)×29÷2=1247 答案:(1)21 (2)36 (3)1247 例2:求下列各等差数列的和。 (1)1+2+3+4+…+199 (2)2+4+6+…+78 (3)3+7+11+15+…+207 分析:弄清楚一个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从而先根据项数公式求项数,再根据求和公式求和。 例如(1)式=(1+199)×199÷2=19900

第2讲 数列求和及简单应用(教案)

第2讲 数列求和及简单应用 高考对数列求和的考查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分组转化、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方法求一般数列的和,体现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热点一 分组转化求和 有些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若将数列通项拆开或变形,可转化为几个等差、等比数列或常见的数列,即先分别求和,然后再合并. 例1 (2017届安徽省合肥市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S 4=24,S 7=63.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2(1)n a n n n b a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 解 (1)∵{a n }为等差数列, ∴??? S 4 =4a 1 +4×3 2 d =24,S 7 =7a 1 +7×6 2 d =63?????? a 1=3,d =2 ?a n =2n +1. (2)∵2(1)n a n n n b a =+-? =22n +1+(-1)n ·(2n +1) =2·4n +(-1)n ·(2n +1), ∴T n =2(41 +42 + (4) )+[-3+5-7+9-…+(-1)n (2n +1)]=8(4n -1) 3 +G n , 当n =2k (k ∈N *)时,G n =2×n 2=n , ∴T n =8(4n -1)3+n , 当n =2k -1(k ∈N *)时, G n =2×n -1 2-(2n +1)=-n -2, ∴T n =8(4n -1)3 -n -2,

∴T n =??? ?? 8(4n -1) 3 +n ,n =2k ,k ∈N *,8(4n -1)3-n -2,n =2k -1,k ∈N * . 思维升华 在处理一般数列求和时,一定要注意使用转化思想.把一般的数列求和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进行求和,在求和时要分析清楚哪些项构成等差数列,哪些项构成等比数列,清晰正确地求解.在利用分组求和法求和时,由于数列的各项是正负交替的,所以一般需要对项数n 进行讨论,最后再验证是否可以合并为一个公式. 跟踪演练1 (2017届北京市朝阳区二模)已知数列{a n }是首项a 1=13,公比q =1 3 的等比数列.设 13 2log 1()n n b a n *=-∈N . (1)求证:数列{b n }为等差数列; (2)设c n =a n +b 2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T n . (1)证明 由已知得a n =13·????13n -1=????13n , 所以13 12log ()121(N )3 n n b n n * =-=-∈, 则b n +1-b n =2(n +1)-1-2n +1=2. 所以数列{b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解 由(1)知,b 2n =4n -1, 则数列{b 2n }是以3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c n =a n +b 2n =????13n +4n -1, 则T n =13+1 9+…+????13n +3+7+…+(4n -1) =13×????1-????13n 1-13+(3+4n -1)·n 2. 即T n =2n 2+n +12-12·????13n (n ∈N * ). 热点二 错位相减法求和 错位相减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其中{a n },{b 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数列求和的七种基本方法

数列求和的七种基本方法 甘志国部分内容(已发表于 数理天地(高中),2014(11):14-15) 数列求和是数列问题中的基本题型,但具有复杂多变、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等特点,本文将通过例题(这些例题涵盖了2014年高考卷中的数列求和大题)简单介绍数列求和的七种基本方法. 1 运用公式法 很多数列的前n 项和n S 的求法,就是套等差、等比数列n S 的公式,因此以下常用公式应当熟记: 22 1 231 123(1)2 135(21)12222111111122222 n n n n n n n n n -++++= ++++ +-=++++=-++++=- 还要记住一些正整数的幂和公式: 2 233332222)1(41 321)12)(1(6 1 321+=++++++= ++++n n n n n n n 例1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32n n S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 解 由232n n S n -=,可得n a n 233-=,160≤?>n a n ,所以: (1)当16≤n 时,n T =232n n S n -=. (2)当17≥n 时, 512 322)()()(21616161817162121+-=-=--=+++++++=+++=n n S S S S S a a a a a a a a a T n n n n n 所以 2 2 32(1,2,,16) 32512 (17,) n n n n T n n n n * ?-=?=?-+≥∈??N 且 例2 求1)2(3)1(21?++-?+-?+?=n n n n S n . 解 设2 )1()1(k n k k n k a k -+=-+=,本题即求数列}{k a 的前n 项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