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的研究近况与思考

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的研究近况与思考

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的研究近况与思考

作者:关佳瑞张彭谢洋

来源:《世界中医药》2022年第17期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PROMs)来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进而调整治疗方案。现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其中包括肺癌特异性量表7个(EORTC QLQ-LC13、FACT-L、LCSS、QLICP-LU、MDASI-LC、DDC、PQRS)、癌症普适性量表5个(FLIC、KPS评分、ECOG体力状况评分表、CARES、RSCL)以及评估癌症患者的症状量表2类(癌因性疲乏、癌痛)。目前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种类多样,应用范围广泛,但肺癌术后症状量表的研制有待加强,同时需建立完善的PROMs评估系统,指导PROMs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肺癌;癌症;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量表;特异性量表;普适性量表;症状量表

Status Quo and Consideration of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s for Lung Cancer

GUAN Jiarui1,ZHANG Peng1,XIE Yang1,2

(1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In clinical work,medical staff can evaluate the overall conditions of patients through the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Ms) and further adjust the treatment pla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ly used PROMs for lung cancer:seven lung cancer-specific scales(EORTC QLQ-LC13,FACT-L,LCSS,QLICP-LU,MDASI-LC,DDC,PQRS),five generic scales for cancer(FLIC,KPS,ECOG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CARES,RSCL),and two types of scales for symptoms of cancer patients(cancer-related fatigue,cancer pain).At the moment,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PROMs for lung cancer 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However,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 for postoperative symptoms of lung cancer.Meanwhile,a sou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PRO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guid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Ms.

Keywords Lung cancer; Cancer;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Assessment tool; Scale; Specific scale; Generic scale; Scale for symptoms

中圖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2.17.020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新增肺癌病例220万(约占新发癌症的11.4%),新增180万例肺癌死亡病例(约占新发癌症死亡病例的18%),男性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肺癌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而且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疲乏、癌痛等不良反应,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使患者对生活及治疗失去信心。然而,由于他人(照顾者、医护人员)并不能对肺癌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故对同一症状的判定效果存在差异,所以聆听患者的真实声音是临床诊治中的首要事情。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指直接来自患者对自身的躯体状况、功能状态及治疗满意度的报告,未经过其他人(医务工作者、临床照顾者)的解释[2]。2006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了关于PROs应用于新药研制和疗效评价的指南草案,这一决策不仅能调动患者参加医疗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保障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患者报告结局测评(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s,PROMs)工具是用来收集PROs的标准化量表,本文对肺癌领域的PROMs进行阐述[3]。

1 肺癌领域常用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

1.1 肺癌特异性量表

1.1.1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和肺癌特定部分(EORTC QLQ-C30 and EORTC QLQ-LC13)

EORTC QLQ-LC13并不单独使用,它是对EORTC QLQ-C30的补充,EORTC QLQ-C30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最多的癌症共性量表,现最新版V3.0有15个领域,包括5个功能领域、3个症状领域、1个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和6个单一条目(每个条目作为1个领域),共30个条目[4]。而EORTC QLQ-LC13则是增加了关于肺癌的特异性条目,侧重于对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和疼痛以及脱发、神经病变、口痛和吞咽困难等常规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行测量。

1.1.2 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

FACT系列量表是由Cella等[5]研制,该评价系统由共性模块FACT-G和特定癌症的附加模块构成。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中文版FACT-L(V4.0),由FACT-G的27个条目和肺癌附加模块的9个条目构成[6]。FACT-L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潘雁[7]等人对FACT-L中文版(V4.0)进行考核发现:1)该量表可满足生命质量各领域的测

定;2)社会/家庭状况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稍差,这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有关;3)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

1.1.3 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

LCSS最早由Gralla等人研制,该量表有9个条目(食欲、疲劳、咳嗽、呼吸困难、咳血、疼痛、患者自我对肺癌症状分级、影响日常生活程度、生命质量高低),用来测定患者在过去24 h之内的生命质量[8]。LCSS最大的特点是分患者填写和医师填写,该量表要求患者在一条10 mm的线段上画记号,而医师部分主要就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进行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作答。LCSS项目内容简单明了,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和正确地测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属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新药筛选评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9]。有学者采用LCSS量表评价生命质量,以此来验证消积饮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10]。

1.1.4 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

QLICP-LU是我国学者研制的,与FACT量表类似,由核心量表QLICP-GM和肺癌模块组成[11-12]。QLICP-GM包含4个领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不良反应)的内容,共32个条目,肺癌特异模块评估的症状有咳喘、胸闷痛、声音嘶哑、担心传给他人4个方面[13]。万崇华等[11]对QLICP-LU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且该量表层次清晰、结构明确,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肺癌临床治疗实践,可用于我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量。

1.1.5 MD安德森癥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lung Cancer Module,MDASI-LC)

MDASI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制[14],该中心在MDASI基础上,开发了针对不同癌症的特异性模块,其中也包括肺癌模块,即MDASI-LC。MDASI-LC由测量癌症的13种常见核心症状和3个肺癌特异症状(咳嗽、便秘和咽喉痛)构成,该量表是一种有效、可靠、敏感的测评工具,可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不过,2013年国内有研究者对MDAIS的肺癌模块进行了修订和考评[15],修订后的肺癌模块由咳嗽、咳痰、咯血、胸闷、便秘和体质量下降这6个症状条目构成,该修订版肺癌模块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MDASI-LC条目简明,内容通俗易懂,测评所需时间短,临床应用有效率高,可作为肺癌患者常用症状测评工具。

1.1.6 肺癌日记卡(Daily Diary Card,DDC)

DDC最初由英国医学研究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设计,即让肺癌患者通过日记来记录评估自己每日的生存状态,主要是恶心呕吐、焦虑、心情、活动能力、全身状况5个方面,于晚餐后记录[16]。1990年Geddes在MRC日记卡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增加了“疼痛”“睡眠”和“疼痛感”等内容,并在该卡空白处附带记录疾病及治疗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方便随时动态观察,患者的依从性与对日记卡重要性的认识密切相关。肺癌日记卡简单易行、客观真实,适合化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引起的生命质量变化的监测;该日记卡目前应用较少,护理人员一般用来动态掌握患者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感受,用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时给予护理干预[17]。

1.1.7 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

PQRS是2010年研制的用于综合测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评价工具,对6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评估(生理性因素、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因素、认知功能因素和患者总评价),并能进行多次评估,动态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18]。高瑜晨等[19]应用PQRS 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这为研制肺癌患者术后症状评估量表提供了思路。目前绝大部分的肺癌症状量表均是在放化疗患者中研究和验证的,对手术患者并不完全适用,故国内研制了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20],为的是客观地记录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的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该量表评估的肺癌患者术后症状包括咳嗽、气短、恶心呕吐、疲劳、疼痛、头晕、皮下气肿、失眠和便秘。这是一份以患者为中心的症状调查表,患者出院后的症状管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而术后生命质量提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1.2 癌症普适性量表

1.2.1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 Scale,FLIC)量表

FLIC量表由Schipper等[21]学者研制,评估躯体良好和能力、心理良好、因癌症造成的困难、社会良好和恶心5个领域的内容,反映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执行角色功能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情绪状态、症状和主观感受,且对生命质量方面覆盖全面,其灵敏度及可靠度得到认可[22]。2014年,有香港研究者将其翻译成中文版FLIC量表并对其进行验证[23],结果显示中文版FLIC量表的5个子量表与总量表之前有较好的拟合度,在评估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是可靠有效的,不仅如此,FLIC量表还有维文版本,可应用于新疆公共卫生医疗事业[24]。

1.1.2 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

FACT系列量表是由Cella等[5]研制,该评价系统由共性模块FACT-G和特定癌症的附加模块构成。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中文版FACT-L(V4.0),由FACT-G的27个条目和肺癌附加模块的9个条目构成[6]。FACT-L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潘雁[7]等人对FACT-L中文版(V4.0)进行考核发现:1)该量表可满足生命质量各领域的测

定;2)社会/家庭状况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稍差,这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有关;3)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

1.1.3 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

LCSS最早由Gralla等人研制,该量表有9个条目(食欲、疲劳、咳嗽、呼吸困难、咳血、疼痛、患者自我对肺癌症状分级、影响日常生活程度、生命质量高低),用来测定患者在过去24 h之内的生命质量[8]。LCSS最大的特点是分患者填写和医师填写,该量表要求患者在一条10 mm的线段上画记号,而医师部分主要就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进行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作答。LCSS项目内容简单明了,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和正确地测评,具

有良好的心理学属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新药筛选评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9]。有学者采用LCSS量表评价生命质量,以此来验证消积饮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10]。

1.1.4 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

QLICP-LU是我国学者研制的,与FACT量表类似,由核心量表QLICP-GM和肺癌模块组成[11-12]。QLICP-GM包含4个领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不良反应)的内容,共32个条目,肺癌特异模块评估的症状有咳喘、胸闷痛、声音嘶哑、担心传给他人4个方面[13]。万崇华等[11]对QLICP-LU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且该量表层次清晰、结构明确,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肺癌临床治疗实践,可用于我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量。

1.1.5 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lung Cancer Module,MDASI-LC)

MDASI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制[14],该中心在MDASI基础上,开发了针对不同癌症的特异性模块,其中也包括肺癌模块,即MDASI-LC。MDASI-LC由测量癌症的13种常见核心症状和3个肺癌特异症状(咳嗽、便秘和咽喉痛)构成,该量表是一种有效、可靠、敏感的测评工具,可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不过,2013年国内有研究者对MDAIS的肺癌模块进行了修订和考评[15],修订后的肺癌模块由咳嗽、咳痰、咯血、胸闷、便秘和体质量下降这6个症状条目构成,该修订版肺癌模块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MDASI-LC条目简明,内容通俗易懂,测评所需时间短,临床应用有效率高,可作为肺癌患者常用症状测评工具。

1.1.6 肺癌日记卡(Daily Diary Card,DDC)

DDC最初由英国医学研究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设计,即让肺癌患者通过日记来记录评估自己每日的生存状态,主要是恶心呕吐、焦虑、心情、活动能力、全身状况5个方面,于晚餐后记录[16]。1990年Geddes在MRC日记卡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增加了“疼痛”“睡眠”和“疼痛感”等内容,并在该卡空白处附带记录疾病及治疗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方便随时动态观察,患者的依从性与對日记卡重要性的认识密切相关。肺癌日记卡简单易行、客观真实,适合化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引起的生命质量变化的监测;该日记卡目前应用较少,护理人员一般用来动态掌握患者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感受,用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时给予护理干预[17]。

1.1.7 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

PQRS是2010年研制的用于综合测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评价工具,对6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评估(生理性因素、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因素、认知功能因素和患者

总评价),并能进行多次评估,动态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18]。高瑜晨等[19]应用PQRS 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这为研制肺癌患者术后症状评估量表提供了思路。目前绝大部分的肺癌症状量表均是在放化疗患者中研究和验证的,对手术患者并不完全适用,故国内研制了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20],为的是客观地记录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的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该量表评估的肺癌患者术后症状包括咳嗽、气短、恶心呕吐、疲劳、疼痛、头晕、皮下气肿、失眠和便秘。这是一份以患者为中心的症状调查表,患者出院后的症状管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而术后生命质量提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1.2 癌症普适性量表

1.2.1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 Scale,FLIC)量表

FLIC量表由Schipper等[21]学者研制,评估躯体良好和能力、心理良好、因癌症造成的困难、社会良好和恶心5个领域的内容,反映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执行角色功能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情绪状态、症状和主观感受,且对生命质量方面覆盖全面,其灵敏度及可靠度得到认可[22]。2014年,有香港研究者将其翻译成中文版FLIC量表并对其进行验证[23],结果显示中文版FLIC量表的5个子量表与总量表之前有较好的拟合度,在评估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是可靠有效的,不仅如此,FLIC量表还有维文版本,可应用于新疆公共卫生医疗事业[24]。

1.1.2 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

FACT系列量表是由Cella等[5]研制,该评价系统由共性模块FACT-G和特定癌症的附加模块构成。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中文版FACT-L(V4.0),由FACT-G的27个条目和肺癌附加模块的9个条目构成[6]。FACT-L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潘雁[7]等人对FACT-L中文版(V4.0)进行考核发现:1)该量表可满足生命质量各领域的测

定;2)社会/家庭状况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稍差,这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有关;3)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

1.1.3 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

LCSS最早由Gralla等人研制,该量表有9个条目(食欲、疲劳、咳嗽、呼吸困难、咳血、疼痛、患者自我对肺癌症状分级、影响日常生活程度、生命质量高低),用来测定患者在过去24 h之内的生命质量[8]。LCSS最大的特点是分患者填写和医师填写,该量表要求患者在一条10 mm的线段上画记号,而医师部分主要就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进行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作答。LCSS项目内容简单明了,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和正确地测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属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新药筛选评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9]。有学者采用LCSS量表评价生命质量,以此来验证消积饮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10]。

1.1.4 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

QLICP-LU是我国学者研制的,与FACT量表类似,由核心量表QLICP-GM和肺癌模块组成[11-12]。QLICP-GM包含4个领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不良反应)的内容,共32个条目,肺癌特异模块评估的症狀有咳喘、胸闷痛、声音嘶哑、担心传给他人4个方面[13]。万崇华等[11]对QLICP-LU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且该量表层次清晰、结构明确,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肺癌临床治疗实践,可用于我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量。

1.1.5 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lung Cancer Module,MDASI-LC)

MDASI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制[14],该中心在MDASI基础上,开发了针对不同癌症的特异性模块,其中也包括肺癌模块,即MDASI-LC。MDASI-LC由测量癌症的13种常见核心症状和3个肺癌特异症状(咳嗽、便秘和咽喉痛)构成,该量表是一种有效、可靠、敏感的测评工具,可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不过,2013年国内有研究者对MDAIS的肺癌模块进行了修订和考评[15],修订后的肺癌模块由咳嗽、咳痰、咯血、胸闷、便秘和体质量下降这6个症状条目构成,该修订版肺癌模块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MDASI-LC条目简明,内容通俗易懂,测评所需时间短,临床应用有效率高,可作为肺癌患者常用症状测评工具。

1.1.6 肺癌日记卡(Daily Diary Card,DDC)

DDC最初由英国医学研究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设计,即让肺癌患者通过日记来记录评估自己每日的生存状态,主要是恶心呕吐、焦虑、心情、活动能力、全身状况5个方面,于晚餐后记录[16]。1990年Geddes在MRC日记卡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增加了“疼痛”“睡眠”和“疼痛感”等内容,并在该卡空白处附带记录疾病及治疗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方便随时动态观察,患者的依从性与对日记卡重要性的认识密切相关。肺癌日记卡简单易行、客观真实,适合化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引起的生命质量变化的监测;该日记卡目前应用较少,护理人员一般用来动态掌握患者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感受,用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时给予护理干预[17]。

1.1.7 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

PQRS是2010年研制的用于综合测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评价工具,对6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评估(生理性因素、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因素、认知功能因素和患者总评价),并能进行多次评估,动态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18]。高瑜晨等[19]应用PQRS 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这为研制肺癌患者术后症状评估量表提供了思路。目前绝大部分的肺癌症状量表均是在放化疗患者中研究和验证的,对手术患者并不完全适用,故国内研制了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20],为的是客观地记录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的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为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该量表评估的肺癌患者术后症状包括咳嗽、气短、恶心呕吐、疲劳、疼痛、头晕、皮下气肿、失眠和便秘。这是一份以患者为中心的症状调查表,患者出院后的症状管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而术后生命质量提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1.2 癌症普适性量表

1.2.1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 Scale,FLIC)量表

FLIC量表由Schipper等[21]学者研制,评估躯体良好和能力、心理良好、因癌症造成的困难、社会良好和恶心5个领域的内容,反映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执行角色功能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情绪状态、症状和主观感受,且对生命质量方面覆盖全面,其灵敏度及可靠度得到认可[22]。2014年,有香港研究者将其翻译成中文版FLIC量表并对其进行验证[23],结果显示中文版FLIC量表的5个子量表与总量表之前有较好的拟合度,在评估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是可靠有效的,不仅如此,FLIC量表还有维文版本,可应用于新疆公共卫生医疗事业[24]。

1.1.2 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

FACT系列量表是由Cella等[5]研制,该评价系统由共性模块FACT-G和特定癌症的附加模块构成。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中文版FACT-L(V4.0),由FACT-G的27个条目和肺癌附加模块的9个条目构成[6]。FACT-L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潘雁[7]等人对FACT-L中文版(V4.0)进行考核发现:1)该量表可满足生命质量各领域的测

定;2)社会/家庭状况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稍差,这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有关;3)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

1.1.3 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

LCSS最早由Gralla等人研制,该量表有9个条目(食欲、疲劳、咳嗽、呼吸困难、咳血、疼痛、患者自我对肺癌症状分级、影响日常生活程度、生命质量高低),用来测定患者在过去24 h之内的生命质量[8]。LCSS最大的特点是分患者填写和医师填写,该量表要求患者在一条10 mm的线段上画记号,而医师部分主要就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进行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作答。LCSS项目内容简单明了,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和正确地测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属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新药筛选评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9]。有学者采用LCSS量表评价生命质量,以此来验证消积饮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10]。

1.1.4 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

QLICP-LU是我国学者研制的,与FACT量表类似,由核心量表QLICP-GM和肺癌模块组成[11-12]。QLICP-GM包含4个领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不良反

应)的内容,共32个条目,肺癌特异模块评估的症状有咳喘、胸闷痛、声音嘶哑、担心传给他人4个方面[13]。万崇华等[11]对QLICP-LU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且该量表层次清晰、结构明确,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肺癌临床治疗实践,可用于我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量。

1.1.5 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lung Cancer Module,MDASI-LC)

MDASI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制[14],该中心在MDASI基础上,开发了针对不同癌症的特异性模块,其中也包括肺癌模块,即MDASI-LC。MDASI-LC由测量癌症的13种常见核心症状和3个肺癌特异症状(咳嗽、便秘和咽喉痛)构成,该量表是一种有效、可靠、敏感的测评工具,可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不过,2013年国内有研究者对MDAIS的肺癌模块进行了修订和考评[15],修订后的肺癌模块由咳嗽、咳痰、咯血、胸闷、便秘和体质量下降这6个症状条目构成,该修订版肺癌模块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MDASI-LC条目简明,内容通俗易懂,测评所需时间短,临床应用有效率高,可作为肺癌患者常用症状测评工具。

1.1.6 肺癌日记卡(Daily Diary Card,DDC)

DDC最初由英国医学研究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设计,即让肺癌患者通过日记来记录评估自己每日的生存状态,主要是恶心呕吐、焦虑、心情、活动能力、全身状况5个方面,于晚餐后记录[16]。1990年Geddes在MRC日记卡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增加了“疼痛”“睡眠”和“疼痛感”等内容,并在该卡空白处附带记录疾病及治疗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方便随时动态观察,患者的依从性与对日记卡重要性的认识密切相关。肺癌日记卡简单易行、客观真实,适合化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引起的生命质量变化的监测;该日记卡目前应用较少,护理人员一般用来动态掌握患者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感受,用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时给予护理干预[17]。

1.1.7 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

PQRS是2010年研制的用于综合测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评价工具,对6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评估(生理性因素、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因素、认知功能因素和患者总评价),并能进行多次评估,動态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18]。高瑜晨等[19]应用PQRS 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这为研制肺癌患者术后症状评估量表提供了思路。目前绝大部分的肺癌症状量表均是在放化疗患者中研究和验证的,对手术患者并不完全适用,故国内研制了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20],为的是客观地记录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的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该量表评估的肺癌患者术后症状包括咳嗽、气短、恶心呕吐、疲劳、疼痛、头晕、皮下气肿、失眠和便秘。这是一份以患者为中心的症状调查表,患者出院后的症状管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而术后生命质量提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1.2 癌症普适性量表

1.2.1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 Scale,FLIC)量表

FLIC量表由Schipper等[21]学者研制,评估躯体良好和能力、心理良好、因癌症造成的困难、社会良好和恶心5个领域的内容,反映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执行角色功能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情绪状态、症状和主观感受,且对生命质量方面覆盖全面,其灵敏度及可靠度得到认可[22]。2014年,有香港研究者将其翻译成中文版FLIC量表并对其进行验证[23],结果显示中文版FLIC量表的5个子量表与总量表之前有较好的拟合度,在评估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是可靠有效的,不仅如此,FLIC量表还有维文版本,可应用于新疆公共卫生医疗事业[24]。

1.1.2 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

FACT系列量表是由Cella等[5]研制,该评价系统由共性模块FACT-G和特定癌症的附加模块构成。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中文版FACT-L(V4.0),由FACT-G的27個条目和肺癌附加模块的9个条目构成[6]。FACT-L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潘雁[7]等人对FACT-L中文版(V4.0)进行考核发现:1)该量表可满足生命质量各领域的测

定;2)社会/家庭状况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稍差,这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有关;3)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

1.1.3 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

LCSS最早由Gralla等人研制,该量表有9个条目(食欲、疲劳、咳嗽、呼吸困难、咳血、疼痛、患者自我对肺癌症状分级、影响日常生活程度、生命质量高低),用来测定患者在过去24 h之内的生命质量[8]。LCSS最大的特点是分患者填写和医师填写,该量表要求患者在一条10 mm的线段上画记号,而医师部分主要就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进行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作答。LCSS项目内容简单明了,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和正确地测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属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新药筛选评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9]。有学者采用LCSS量表评价生命质量,以此来验证消积饮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10]。

1.1.4 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

QLICP-LU是我国学者研制的,与FACT量表类似,由核心量表QLICP-GM和肺癌模块组成[11-12]。QLICP-GM包含4个领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不良反应)的内容,共32个条目,肺癌特异模块评估的症状有咳喘、胸闷痛、声音嘶哑、担心传给他人4个方面[13]。万崇华等[11]对QLICP-LU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且该量表层次清晰、结构明确,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肺癌临床治疗实践,可用于我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量。

1.1.5 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lung Cancer Module,MDASI-LC)

MDASI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制[14],该中心在MDASI基础上,开发了针对不同癌症的特异性模块,其中也包括肺癌模块,即MDASI-LC。MDASI-LC由测量癌症的13种常见核心症状和3个肺癌特异症状(咳嗽、便秘和咽喉痛)构成,该量表是一种有效、可靠、敏感的测评工具,可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不过,2013年国内有研究者对MDAIS的肺癌模块进行了修订和考评[15],修订后的肺癌模块由咳嗽、咳痰、咯血、胸闷、便秘和体质量下降这6个症状条目构成,该修订版肺癌模块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MDASI-LC条目简明,内容通俗易懂,测评所需时间短,临床应用有效率高,可作为肺癌患者常用症状测评工具。

1.1.6 肺癌日记卡(Daily Diary Card,DDC)

DDC最初由英国医学研究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设计,即让肺癌患者通过日记来记录评估自己每日的生存状态,主要是恶心呕吐、焦虑、心情、活动能力、全身状况5个方面,于晚餐后记录[16]。1990年Geddes在MRC日记卡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增加了“疼痛”“睡眠”和“疼痛感”等内容,并在该卡空白处附带记录疾病及治疗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方便随时动态观察,患者的依从性与对日记卡重要性的认识密切相关。肺癌日记卡简单易行、客观真实,适合化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引起的生命质量变化的监测;该日记卡目前应用较少,护理人员一般用来动态掌握患者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感受,用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时给予护理干预[17]。

1.1.7 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

PQRS是2010年研制的用于综合测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评价工具,对6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评估(生理性因素、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因素、认知功能因素和患者总评价),并能进行多次评估,动态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18]。高瑜晨等[19]应用PQRS 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这为研制肺癌患者术后症状评估量表提供了思路。目前绝大部分的肺癌症状量表均是在放化疗患者中研究和验证的,对手术患者并不完全适用,故国内研制了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20],为的是客观地记录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的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该量表评估的肺癌患者术后症状包括咳嗽、气短、恶心呕吐、疲劳、疼痛、头晕、皮下气肿、失眠和便秘。这是一份以患者为中心的症状调查表,患者出院后的症状管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而术后生命质量提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1.2 癌症普适性量表

1.2.1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 Scale,FLIC)量表

FLIC量表由Schipper等[21]学者研制,评估躯体良好和能力、心理良好、因癌症造成的困难、社会良好和恶心5个领域的内容,反映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执行角色功能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情绪状态、症状和主观感受,且对生命质量方面覆盖全面,其灵敏度及可靠度得到认可[22]。2014年,有香港研究者将其翻译成中文版FLIC量表并对其进行验证[23],结果显示中文版FLIC量表的5个子量表与总量表之前有较好的拟合度,在评估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是可靠有效的,不仅如此,FLIC量表还有维文版本,可应用于新疆公共卫生医疗事业[24]。

1.1.2 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

FACT系列量表是由Cella等[5]研制,该评价系统由共性模块FACT-G和特定癌症的附加模块构成。目前,国内常用的是中文版FACT-L(V4.0),由FACT-G的27个条目和肺癌附加模块的9个条目构成[6]。FACT-L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生命质量越好。潘雁[7]等人对FACT-L中文版(V4.0)进行考核发现:1)该量表可满足生命质量各领域的测

定;2)社会/家庭状况领域的内部一致性稍差,这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存在差异有关;3)该量表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

1.1.3 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

LCSS最早由Gralla等人研制,该量表有9个条目(食欲、疲劳、咳嗽、呼吸困难、咳血、疼痛、患者自我对肺癌症状分级、影响日常生活程度、生命质量高低),用来测定患者在过去24 h之内的生命质量[8]。LCSS最大的特点是分患者填写和医师填写,该量表要求患者在一条10 mm的线段上画记号,而医师部分主要就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上进行评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作答。LCSS项目内容简单明了,患者和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和正确地测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属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新药筛选评价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9]。有学者采用LCSS量表评价生命质量,以此来验证消积饮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命质量的影响[10]。

1.1.4 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LU)

QLICP-LU是我国学者研制的,与FACT量表类似,由核心量表QLICP-GM和肺癌模块组成[11-12]。QLICP-GM包含4个领域(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和不良反应)的内容,共32个条目,肺癌特异模块评估的症状有咳喘、胸闷痛、声音嘶哑、担心传给他人4个方面[13]。万崇华等[11]对QLICP-LU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反应出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且该量表层次清晰、结构明确,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背景和肺癌临床治疗实践,可用于我国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测量。

1.1.5 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肺癌模块(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lung Cancer Module,MDASI-LC)

MDASI由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制[14],该中心在MDASI基础上,开发了针对不同癌症的特异性模块,其中也包括肺癌模块,即MDASI-LC。MDASI-LC由测量癌症的13种常见核心症状和3个肺癌特异症状(咳嗽、便秘和咽喉痛)构成,该量表是一种有效、可靠、敏感的测评工具,可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不过,2013年国内有研究者对MDAIS的肺癌模块进行了修订和考评[15],修订后的肺癌模块由咳嗽、咳痰、咯血、胸闷、便秘和体质量下降这6个症状条目构成,该修订版肺癌模块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MDASI-LC条目简明,内容通俗易懂,测评所需时间短,临床应用有效率高,可作为肺癌患者常用症状测评工具。

1.1.6 肺癌日记卡(Daily Diary Card,DDC)

DDC最初由英國医学研究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设计,即让肺癌患者通过日记来记录评估自己每日的生存状态,主要是恶心呕吐、焦虑、心情、活动能力、全身状况5个方面,于晚餐后记录[16]。1990年Geddes在MRC日记卡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增加了“疼痛”“睡眠”和“疼痛感”等内容,并在该卡空白处附带记录疾病及治疗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方便随时动态观察,患者的依从性与对日记卡重要性的认识密切相关。肺癌日记卡简单易行、客观真实,适合化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引起的生命质量变化的监测;该日记卡目前应用较少,护理人员一般用来动态掌握患者情况,随时了解患者感受,用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时给予护理干预[17]。

1.1.7 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

PQRS是2010年研制的用于综合测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评价工具,对6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评估(生理性因素、感受伤害性因素、情感因素、日常生活能力因素、认知功能因素和患者总评价),并能进行多次评估,动态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18]。高瑜晨等[19]应用PQRS 评价肺癌术后恢复质量,这为研制肺癌患者术后症状评估量表提供了思路。目前绝大部分的肺癌症状量表均是在放化疗患者中研究和验证的,对手术患者并不完全适用,故国内研制了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20],为的是客观地记录肺癌患者术后出现的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该量表评估的肺癌患者术后症状包括咳嗽、气短、恶心呕吐、疲劳、疼痛、头晕、皮下气肿、失眠和便秘。这是一份以患者为中心的症状调查表,患者出院后的症状管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疾病严重程度,而术后生命质量提高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1.2 癌症普适性量表

1.2.1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标(Functional Living Index-cancer Scale,FLIC)量表

FLIC量表由Schipper等[21]学者研制,评估躯体良好和能力、心理良好、因癌症造成的困难、社会良好和恶心5个领域的内容,反映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执行角色功能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情绪状态、症状和主观感受,且对生命质量方面覆盖全面,其灵敏度及可靠度得到认可[22]。2014年,有香港研究者将其翻译成中文版FLIC量表并对其进行验证[23],结果显

示中文版FLIC量表的5个子量表与总量表之前有较好的拟合度,在评估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方面是可靠有效的,不仅如此,FLIC量表还有维文版本,可应用于新疆公共卫生医疗事业[24]。

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为了更好地了解 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对30名患有不同类型肺 癌的患者的分析。以下是我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一、患者基本情况: 1. 性别分布:男性患者占85%(25名),女性患者占15%(5名)。 2. 年龄分布:年龄范围在40岁至75岁之间,其中以60岁至70岁 的中老年人居多。 3. 吸烟史:90%的患者有吸烟史,其中20%的患者为烟龄超过20 年的重度吸烟者。 二、临床症状和体征: 1. 咳嗽: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咳嗽时间长短和咳 痰性质有所差异。 2. 呼吸困难:大多数患者(80%)在疾病中后期出现呼吸困难,尤 其在剧烈活动或夜间更为明显。 3. 胸痛:约一半的患者(50%)出现胸痛,疼痛程度不一,常伴有 呼吸困难和咳嗽。 4. 体重下降:部分患者(30%)在疾病的早期就出现了明显的体重 下降现象。

5. 随痰带血:约60%的患者在咳痰时可带有血丝或血块。 6. 体征:患者体检时可发现一侧或双侧肺部呼吸音减弱,局部气管压迫等异常体征。 三、影像学检查结果: 1. 胸部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出现异常阴影。 2. CT检查:通过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有无转移等信息。 3. PET-CT检查:该检查可帮助医生进行初步判断肿瘤是否为恶性以及是否发生转移。 四、病理学检查结果: 1. 痰液细胞学检查:通过分析患者咳痰标本的细胞学特点,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癌细胞。 2. 组织活检:对患者进行组织活检,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以及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五、分期和预后评估: 根据肺癌的分期,我们对这30名患者进行了预后评估。其中,分期较早的患者(Ⅰ期和Ⅱ期)的预后相对较好,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较高。然而,分期较晚的患者(Ⅲ期和Ⅳ期)的预后较差,一般采取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

患者报告结局的国际应用进展研究

患者报告结局的国际应用进展研究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是指直接来自患者的关于治疗产出及自身健康状况的报告。研究患者报告结局相关领域的国际进展情况,在介绍患者报告结局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国际上目前的应用进展加以概述,深入探讨目前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善问题的建议。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标签:患者报告结局;应用进展;挑战;建议 近年来,“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越来越为医疗业所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备受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关注。因此,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这一概念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那么,这一概念在各国的应用进展如何?应用过程面临什么挑战?未来将如何解决?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引入,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就以上问题逐一探讨。 1患者报告结局概述 1.1概念 患者报告结局是一种由多种潜在评价终点组成的涵盖性术语,是未经医疗专业人士解释的患者对自身健康产出的主观、直接的评价。患者报告结局在慢性疾病及致残性疾病领域广泛应用,因为相比治愈疾病,这些领域药物更常见的治疗终点是缓解症状、恢复机体功能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患者报告结局可作为临床试验中的主要终点,如肠易激综合症、偏头痛以及疼痛领域;它可为诸多疾病治疗领域提供主要支持性数据,比如失眠、哮喘以及精神疾病领域;它可用于评估治疗的获益及毒性,如在肿瘤领域引入其全面的评价治疗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患者报告结局也被用于评估治疗满意度、依从性及看护者负担。 1.2测量方法 广义上,患者报告结局共有两类测量方法,分别是特定疾病评价和总体评价。根据不同的症状以及特定肢体功能的影响,前者可根据特定的症状和机体功能有成千上万种分类;后者通常考量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如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六维度健康量表(SF-6D)等。广义分类的两种方法通常结合使用,特定疾病评价具有更强的信度和效度,总体评价可跨越病种界限评价总体情况。 除以上所述的多指标测量方法之外,也可以就治疗方案实施后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向患者提出个体化的问题。 1.3PRO与HRQoL

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的研究近况与思考

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的研究近况与思考 作者:关佳瑞张彭谢洋 来源:《世界中医药》2022年第17期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PROMs)来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进而调整治疗方案。现详细介绍了常用的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其中包括肺癌特异性量表7个(EORTC QLQ-LC13、FACT-L、LCSS、QLICP-LU、MDASI-LC、DDC、PQRS)、癌症普适性量表5个(FLIC、KPS评分、ECOG体力状况评分表、CARES、RSCL)以及评估癌症患者的症状量表2类(癌因性疲乏、癌痛)。目前肺癌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种类多样,应用范围广泛,但肺癌术后症状量表的研制有待加强,同时需建立完善的PROMs评估系统,指导PROMs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肺癌;癌症;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量表;特异性量表;普适性量表;症状量表 Status Quo and Consideration of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s for Lung Cancer GUAN Jiarui1,ZHANG Peng1,XIE Yang1,2 (1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46,China;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In clinical work,medical staff can evaluate the overall conditions of patients through the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Ms) and further adjust the treatment pla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ly used PROMs for lung cancer:seven lung cancer-specific scales(EORTC QLQ-LC13,FACT-L,LCSS,QLICP-LU,MDASI-LC,DDC,PQRS),five generic scales for cancer(FLIC,KPS,ECOG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CARES,RSCL),and two types of scales for symptoms of cancer patients(cancer-related fatigue,cancer pain).At the moment,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PROMs for lung cancer 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However,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 for postoperative symptoms of lung cancer.Meanwhile,a sound evaluation system for PRO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guid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Ms. Keywords Lung cancer; Cancer;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Assessment tool; Scale; Specific scale; Generic scale; Scale for symptoms 中圖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2.17.020

肠造口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肠造口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肠造口是一种为患有严重胃肠道疾病或消化系统排泄功能丧失的患者提供排泄通道的手术方式。对于肠造口患者而言,定期进行结局评估对于评估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至关重要。而自我报告的结局评估工具是一种让患者主动参与并评估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是指由患者自己填写的问卷或日志,用以评估患者在手术后的症状、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与传统的医学观察方法相比,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更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在肠造口患者中,他们的生活质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肠造口的外观、排泄功能的恢复程度、社交活动的限制等,这些都需要通过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进行客观评估。 目前,关于肠造口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俄勒冈肠造口量表(OCSS)、肠造口健康状况指数(SSI)和患者健康问卷-9(PHQ-9)等。OCSS是专门用于评估肠造口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问卷,通过评估患者的肠造口功能、排泄情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来判断手术效果。SSI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肠造口健康状况的 指数,包括评估肠造口引流量、造口红肿和排泄功能恢复等指标。PHQ-9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的问卷,通过评 估患者的抑郁程度来判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这些评估工具的引入为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报告结局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但目前这些工具普及率较低,部分原因是由于患者对自我报告

工具的不熟悉和理解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报告能力和评估工具的易用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改进和优化已有的评估工具,例如 OCSS 可以增加关于肠造口后的心理情况和生活满意度等指标,使其更全面地评估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情况。其次,可结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技术,开发更便捷和适用的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这样,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自行填写评估问卷,在家中或在医院随时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参与率和自觉性。此外,可以采用跟踪研究的方法,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以了解长期肠造口对患者的影响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综上所述,肠造口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对于评估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评估工具,并结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技术,提高患者的自我报告能力和评估的便捷性,以更好地了解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肠造口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引入为医务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然而,目前这些工具的普及率较低,主要是因为患者对自我报告工具的不熟悉和理解不足。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自我报告能力和评估工具的易用性,未来的研究可以改进和优化已有的评估工具,开发更便捷和适用的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并结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等技术,提高评估的参与率和自觉性。此外,采用跟踪研究的方法,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可以更好地了解长期肠造口对患者的影响和生活

临床研究中的病人报告结局与满意度评价

临床研究中的病人报告结局与满意度评价临床研究在医学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疾病的发展、治疗方法的评估以及病人的报告,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信息。在临床研究中,病人报告的结局和满意度评价是评估治疗效果和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探讨临床研究中病人报告结局和满意度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1. 病人报告结局的重要性 病人报告结局是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病人报告结局可以直接从病人角度反映治疗的实际效果,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临床的适用性。 2. 满意度评价的意义 满意度评价是研究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病人对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可以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满意度评价还能帮助医生和研究者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期望,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病人报告结局的测量方法 病人报告结局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包括问卷调查、面谈、病人日记和观察等。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利用标准化工具来测量病人的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满

意程度。面谈和病人日记则更侧重于病人主观感受的描述和记录,通过深入交流和观察,可以获得更细致的信息。 4. 满意度评价的测量方法 满意度评价的测量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调查问卷、定性面谈、评分表和焦点讨论等。调查问卷可以从病人满意度的整体评价、特定治疗方案和医疗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定性面谈和焦点讨论则更侧重于病人个体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入交流和思考,可以获取更具体的满意度信息。 5. 病人报告结局与满意度评价的应用 病人报告结局和满意度评价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评估疾病治疗方案的效果、新药疗效的验证、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等方面。病人报告结局和满意度评价的数据可以为医学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决策。 总结: 临床研究中的病人报告结局和满意度评价是评估治疗效果和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可以获得病人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信息,为临床研究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和信息。病人报告结局和满意度评价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应该重视病人报告结局和满意度评价,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 展 摘要: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ROs)是评估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感受和满意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能力。本文将总结,重点讨论其对提高骨科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1. 引言 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和疾病治疗效果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传统的医疗评估方法主要以医生的观察和医学检查结果为基础,无法全面反映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而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则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收集和评估患者主观感受的指标,对医疗决策和治疗效果评估有重要意义。骨科疾病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2.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即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PROs),它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PROs可分为疾病特异性和通用性两种类型。疾病特异性的PROs针对特定疾病的症状和影响进行评估,而通用性的PROs则涵盖了多个疾病的测量指标。 3.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

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治疗效果,优化治疗方案。通过患者的自我报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等影响因素,从而判断治疗效果。同时,PROs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参与医疗决策,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监测骨科疾病的患者在康复期间的变化和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4.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应用的挑战和展望 虽然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工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工具的选择应基于疾病的特点、治疗目标和研究目的等因素。其次,如何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患者报告的数据也是一个挑战。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患者主观意见的误判或信息的遗漏。因此,研究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并在数据解释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展望未来,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便捷和准确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工具。此外,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分析患者报告的大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总结: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该领域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期望未来通过不断的努力,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骨科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大型研制与临床应用项目介绍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大型研制与临床应用项目介绍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大型研制与临床应用项目介绍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ment Tool, PROM)在医疗领域中起着核心作用,它能够通过患者自己的反馈,评估治疗的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满足患者的需求。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PROM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参与了一个名为“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的大型研制与临床应用项目”的项目,旨在研发出全新的PROM工具,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设计和开发一个更加全面、准确、易于使用的PROM工具,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治疗效果。项目分为四个阶段:需求调研、工具设计、工具开发和临床实践。 首先,我们进行了广泛的需求调研,通过与患者、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PROM工具的需求和期望。我们还研究了已有的PROM工具,并评估它们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这一阶段的调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基于需求调研的结果,我们开始了工具的设计阶段。我们组织了一个由医生、研究人员和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制定了PROM工具的目标和功能。我们着重考虑了工具的可靠性、敏感性、易用性和可行性,并结合了专业知识、统计学方法和人机交互设计的原则。通过多次的讨论和修改,我们最终确定了工具的设计方案。 随后,我们进入了工具的开发阶段。我们与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合作,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软件系统。我们

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以确保工具在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展示方面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在工具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多次测试和修正,以确保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将开发的PROM工具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我们 与多个医疗机构合作,选取了不同病种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收集他们的报告结果,并与传统的临床评估工具进行比较。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即新开发的PROM工具在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 著优势。我们也收集了患者和医生的反馈意见,用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具的性能。 总的来说,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种全新的PROM工具, 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通过深入的需求调研、工具设计、工具开发和临床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更可靠、准确的数据,帮助他们作出更好的治疗决策和评估效果。这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推动医疗领域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我们的PROM工具,为更多的患者和医生带来益处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的合作,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先进的PROM工具,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该工具利 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多次测试和修正,我们确保了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经过与多个医疗机构的合作和实验验证,我们发现该工具在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我们也收集了患者和医生的反馈意见,用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具的性能。通过这一项目,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

《肿瘤临床试验运用核心患者报告结局行业指南(草案)》解读

《肿瘤临床试验运用核心患者报告结局行业指南(草案)》 解读 《肿瘤临床试验运用核心患者报告结局行业指南(草案)》解读 近年来,随着肿瘤临床试验的发展与进步,研究者和决策者对于如何确定适当的临床试验结局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国际药品监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制药行业和患者团体等关键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制定了《肿瘤临床试验运用核心患者报告结局行业指南(草案)》。本文将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借鉴。 首先,这份指南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在以往的临床试验中,往往只考虑了临床评估指标,而忽视了患者的自身感受和反馈。因此,该指南提出了“核心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在此简称PRO)的概念和重 要性。PRO是指通过患者自行填写的问卷、日记以及面对面交 流等形式,获取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价和反馈。 指南指出,选择合适的PRO测量工具是关键。在肿瘤临床试验中,常用的PRO测量工具包括EORTC QLQ-C30、FACT-G、QLQC-29等,但不同工具的结构和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 应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阶段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指南还提到了新兴的电子PRO工具,如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电子问卷和移动设备等,它们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和实时的信息,但其可接受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次,该指南对核心患者报告结局的评估和分析提出了要求。研究者应该明确给出PRO的评估时机和频率,并确保患者

能够理解和完成PRO测量。此外,为了减少信息偏倚和主观性,研究者应采取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对PRO数据进行整合和解读。最后,为了提高研究的临床重要性和可解释性,研究者还需要以最小重要差异(Minimal Important Difference,MID)等指标为基础,确定PRO的临床意义。 对于决策者和审评机构,该指南明确了其角色和责任。决策者应在药品上市许可和追踪评估中充分利用PRO数据,考虑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的重要性。审评机构应加强对PRO数据的理解和解读,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和指南的制定,确 保PRO数据在决策过程中被充分考虑。 然而,该指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该指南仍处于草案阶段,其内容和指导水平尚未最终确定,需要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其次,目前肿瘤临床试验中PRO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仍然面临着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技能和方法。最后,如何解决PRO数据缺失的问题以及如何结合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仍然是待解决的难题。 总的来说,《肿瘤临床试验运用核心患者报告结局行业指南(草案)》为肿瘤临床试验中的核心患者报告结局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建议。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设计和评估,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疾病负担,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相信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该指南将会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肿瘤临床试验运用核心患者报告结局行业指南(草案)》为肿瘤临床试验中的核心患者报告结局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建议。该指南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设计和评估,使决策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疾病负担,为临

早期肺癌患者对癌症复发恐惧的筛查现状(全文)

早期肺癌患者对癌症复发恐惧的筛查现状(全文) 前言 癌症复发恐惧(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FCR)是指在抗癌治疗后,由于担心癌症会复发或进展而引起的情绪困扰。FCR在癌症幸存者中很普遍。一般情况下,FCR的严重程度也称为患者FCR经验的水平。严重的FCR会影响患者继续生活和规划未来的能力。严重FCR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和生活质量差(QOL),可能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因此,评估癌症幸存者的FCR 是很重要的。然而,用于评估中国人口,如在台湾,中国,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工具较少。因此,关于中国癌症患者对疾病复发的担忧程度的信息有限。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发展了许多FCR评估。例如,综合的42项多维的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In- inventory详细地涵盖了FCR的多个领域,已经被广泛地用于评估癌症患者及其照顾者的FCR 。然而,考虑到癌症随访期间反复评估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和临床环境中的时间限制,一个简短而准确的量表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医生。7项单维癌症复发恐惧(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FCR7)评估最初被命名为Fear of Recurrence。FCR7已被用于评估头颈部癌症患者的FCR。FCR7包括对癌症复发的担忧程度评估的4个项目,FCR对患者思想和活动的干扰程度评估的2个项目,以及患者行为反应评估的1个项目总体量表代表患者FCR水平(严重程度)的经验。为了评估

FCR7的心理测量特性,我们通过确定该评估是否考虑了已知的影响FCR7严重程度的因素来检验结构效度。例如,更严重的FCR 倾向于发生在年轻的患者和那些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更严重的FCR也与更高的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身体症状可提醒患者身体状况和癌症复发的可能性,从而增加FCR。FCR越严重的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综上所述,我们对中文版FCR7 (FCR7- c)得分与相关参数的相关性做了如下预测:(1) FCR7-C评分与肿瘤相关症状(疼痛、疲劳、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不振、便秘、腹泻)、抑郁、焦虑呈正相关;(2) FCR7-C评分与患者年龄、表现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此外,FCR7- c应反映原FCR7的一维设计。我们选择早期肺癌患者来评估ffcr7 - c的疗效,因为FCR的高死亡率可能在肺癌患者中很常见。以往的研究报道肺癌患者中FCR的患病率很高(72%)24并且肺癌患者的FCR比其他类型的癌症患者更严重。虽然在台湾,早期肺癌的筛查方法提高了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40e70%),肺癌作为一种致命疾病的名声可能引起特别的恐惧。本研究旨在:(1)将fcr7 -7翻译成中文(第一步);(2)对可手术早期肺癌患者的FCR7-C进行心理测量,探讨FCR7-C 的严重程度(第二步)。 摘要 目的

肺癌病例报告与研究

肺癌病例报告与研究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率较高的肿瘤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 篇文章将介绍一例肺癌的病例报告,并探讨与之相关的研究。 病例报告 某男性患者,50岁,久病体弱,因持续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前 来就诊。经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曾长期吸烟史,有接触有害物质 的职业史。体格检查中发现,患者呼吸音减低,胸廓对称性受限,体 重显著下降。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存在明显肿块,并 向周围组织浸润。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结果,诊断为非 小细胞肺癌(NSCLC)。 为了进一步了解肺癌的病理类型及分子机制,对该患者进行了肺癌 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在患者血液中检测到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CEA(癌胚抗原)和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升高。此外, 对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发现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阳性。这些检查结果提示该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腺癌亚型,并存在EGFR基因突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 研究 肺癌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从病理学和分子生物 学的角度探究肺癌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提高对肺癌的认识,并为临床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肺癌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成因研究:肺癌的主要成因是吸烟,因此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烟草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吸 烟与肺癌之间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推动控烟政策和肺癌预防。 2. 病理学研究:研究肺癌的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类型、肿瘤分期、组织学特点等,有助于明确肺癌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为精准治疗提供 依据。 3. 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分析肺癌细胞的基因突变、蛋白质异常表 达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探索肺癌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为个体化治 疗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深入研究肺癌与免疫系统的互动关系,有助 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4. 肿瘤标志物研究:寻找肺癌特异性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 诊断率和预测患者预后。此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也可用于监测肺癌 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5. 新药开发和临床试验:通过开展药物筛选和研发工作,探索肺癌 的新治疗药物,如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此外,进行临床试验, 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疗效,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结论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通过病例报告和相关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肺癌的病理类型、 分子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策略。研究肺癌的成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预 防和早期诊断。同时,精准治疗的开展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加个体化的

epro患者报告结局

EPRO患者报告结局 概述 本文将介绍EPRO(电子患者报告结局)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患者 结果报告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将阐述EPRO的定义和用途,然后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EPRO来改善患者护理和医疗决策。 什么是EPRO EPRO是指利用电子设备收集和分析患者的自述信息,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和治疗效果。通过使用EPRO工具,患者可以直接向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关于他们的症状、生活质量和治疗反应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EPRO的用途 1.评估患者症状:EPRO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是否改善或 加重。患者可以通过填写问卷或记录日记的方式提供相关信息。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2.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收集EPRO数据,医生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结果。 3.促进患者参与:EPRO工具使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医疗决策。患者可以 通过记录自己的症状和感受,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并共同制定治疗目标。这种合作关系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EPRO的优势 1.客观性:EPRO工具收集的数据是患者的真实自述,避免了主观评估 的偏差。这些客观数据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 2.及时性:EPRO数据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使医生能够更快地获得患 者的最新情况。这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3.个性化:EPRO工具可以根据患者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这使得医生 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EPRO的挑战 1.技术难题:使用EPRO工具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和设备支持。一些患 者可能对使用电子设备感到不熟悉或困惑,这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肺癌外科的应用现状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肺癌外科的应用现状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肺癌外科的应用现状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PROMs)是一种通过患者自主填写问卷来评估其自 身疾病相关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工具。近年来,PROMs 在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肺癌外科领域,PROMs 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外科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淋巴结清扫等。然而,肺癌患者在手术后常常面临着诸多身体和心理的问题,如疼痛、恶心、呕吐、焦虑、抑郁等。传统的评估方法,如医生的主观评价和生存率等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而PROMs 的应用则能够从患者 自身角度出发,客观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目前,肺癌外科中常用的PROMs 工具包括EORTC QLQ-C30、SF-36、LCSS(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等。EORTC QLQ- C30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包括身体状况、功能、症状等多个方面的评估。SF-36 是一种常用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疾病患者,包括肺癌患者。LCSS 是专门针对肺癌患者症状评估的量表,包括呼吸、 咳嗽、胸痛、疲劳、体重变化等症状。通过这些PROMs 工具,可以客观地评估肺癌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在临床实践中,PROMs 工具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PROMs 可以用于术前评估,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例如,患者在手术前填写的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现状调研报告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 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为医疗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本调研报告旨在 对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二、医疗影像诊断 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领域之一。 通过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患者的 医学影像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例如,肺癌的早期检测和骨折的 自动识别等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实现。这不仅提高了诊断的 准确率,还能够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时间成本。 三、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除了医疗影像诊断外,人工智能在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方面也取得了 显著进展。通过整合患者的病历信息和实时监测数据,人工智能可以 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和建议。例如,对于慢性病患者,人工智能系 统可以根据其病情和生活习惯智能调整用药方案,提供更加精准的治 疗方案。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提供实时的手术辅助和 指导,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四、医疗数据分析与预测

医疗健康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医疗数据,如病历数据、生理数据和基因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有效地分析这些海量的医疗数据,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进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提供支持。人工智能能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从而实现对疾病风险的预测和干预,大大提高了医疗保健的效率和质量。 五、医疗机器人与智能助理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通过医疗机器人和智能助理的形式,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医疗机器人可以在手术、康复和护理等环节中提供帮助,如进行微创手术、物理治疗等。智能助理则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和心理支持,缓解医患沟通不畅的问题。 六、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和社交媒体信息,实现对传染病爆发的预测和监测,提供有效的防控策略。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智能问诊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为偏远地区和人口稀少地区提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 七、挑战与展望 尽管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数据的隐私保护、算法的安全性、缺乏专业标准和规范等问题

LinkLab原创:患者报告结局

科研也要跟上患者的节奏—患者报告结局(PRO) 临床科研中,为保证研究结果的严谨性,我们通常多采用客观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然而事实上,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客观指标也并不完全“靠得住”…… 例如,对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必须每日测量血压,但血压在一段时间内的平稳并不代表血压就被完全控制了。这提示我们,从临床观察者那里反映的问题有可能远远少于患者本身的问题。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今天,如何真正围绕患者解决问题也将逐渐成为科研关注的重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评价指标——患者报告结局。 1.什么是患者报告结局(PRO)?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PRO)是直接来自于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功能状态以及治疗感受的报告,其中不包括医护人员及其他任何人员的解释。 PRO数据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问卷收集而来的,常见的如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等。这些问卷作为测评工具,由明确的概念框架构成,其中包括了症状、功能(活动限制)、健康形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I )或生命质量以及患者期望等各个层面的内容。

2.什么时候需要用到PRO? 1)慢性疾病的评价: 很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其治疗终点已经从疾病治愈转变为病情缓解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很多慢性疾病的治疗也会将长时间治疗转为终身治疗。也就是说,对于那些目前不可治愈或疗程很长以及没有治疗金标准的疾病来说,保持或提高生存质量更为重要。目前国内有关PROs量表的研制大多关注于慢性病领域。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病、中风、重症肌无力、偏头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腰腿痛、抑郁等。 2)精神类疾病的评价: 对于一些非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如抑郁、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焦虑等,其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不能提示阳性结果,此时患者提供的自觉症状以及随着治疗过程中症状的改变可能就成为诊断疾病和判断疗效的唯一证据。

患者报告结局在食管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患者报告结局在食管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患者报告结局在食管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引言: 食管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但长期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和评估患者报告的结局在食管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对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患者报告结局的定义 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s)是 指患者自己对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与传统的医生评估指标相比,患者报告结局更能够反映患者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患者自我评估对于临床结果的影响。 二、食管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1. 生存率与生存质量的评估 食管癌手术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手术及术后治疗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一定影响。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患者自我评估来评估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与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的关联性。 2. 吞咽功能的评估 食管癌手术可能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报告结局在评估手术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术后吞咽功能评估的有效性和其与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 3. 心理健康的评估

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术后康复阶段。患者报告结局在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的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患者术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心理支持对康复的影响。 4. 疼痛感受的评估 食管癌手术常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患者报告结局在评估术后疼痛感受的强度和阶段性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疼痛管理策略对于患者的功效以及患者对于疼痛缓解的需求。 三、患者报告结局的意义与应用 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在食管癌外科领域的意义不言而喻。首先,患者报告结局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有助于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次,对患者主观感受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意愿。最后,患者报告结局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指导术后康复。 然而,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患者报告结局的评估工具和标准的选择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统一化。其次,患者间的情况和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对个体差异的评估与处理。此外,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还需要加强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分析,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结语: 患者报告结局在食管癌外科领域的研究现状表明,关注患者自我评估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评估患者的生存率、生存质量、吞咽功能、心理健康和疼痛感受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手术治疗的效果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