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考研形势分析

考研形势分析

考研形势分析

一、时代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认知度的提高;无论是个人学习的需要,还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考研都成为了一种进入“高层社会”的敲门砖,和具有雄心人的志向。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自己在社会中“核心竞争力”还不满意的人都会选择进一步学习进修;于是考研不仅是目前的一种“向优”趋势,在中国来讲,在未来50年以内都会是一种“向优”的趋势。

二、经济的循环与就业

从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看,很多国家都遭到了重创,但是唯独中国还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在表面程度来看中国似乎没有想起他国家那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不排除受的是“内伤”的可能。

从陕西科技大学的就业情况来看2008、2009年来看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大,2010年就业岗位有所增加,但是工资却低的可怜(平均1200左右)。但从2011来看陕西科技大学的就业情况可谓非常乐观,在2010年的基础上不但岗位增加,同时就业岗位的工资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平均1700左右),但从2012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向好势头在减缓。

随着中国12五规划的开年(2011年)人才储备接近饱和;

预计2013年的就业情况会比2012年的就业“向好势头”会进

一步下降。

三、考研的动机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倾向于考研的同学占绝对优势。877 人中有

50.125 %明确表示考研,27 %表明不会考研,而是选择就业、创

业或者出国留学,22.175 %还在犹豫是否要选择考研。从年级看,大二学生基本上徘徊于考与不考之间,仅有16 %左右的人坚决

选择了不考研;大三的被调查者中有48 %的人已经决定考研;大

四选择考研的人数过半,表示曾经有过考研意向的人更高达

8.612 %。引发本科生考研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内

在因素的作用,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

面:

(一) 学术研究

在调查中20 %同学表示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希望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因而产生考研以

继续深造的打算。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

考研动机[1 ] 。

(二) 就业问题

专科生无人问津,本科生供大于求,研究生供销两旺,这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攻读硕士文凭,提高自身学

历和素质,不仅暂缓了就业压力,对未来扩大就业门路也增加了

筹码和保障。58 %的学生为逃避就业受挫窘境,不得不把考研当成学业上的第二次选择,改变自己的就业前景。

(三) 名校情结和父母期望

部分在高考中失利而进入普通高校就读的学生,想借考研圆自己在名校就读的梦想;另一方面,也是看中名校的名声,觉得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能够帮助其在事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这部分同学通常学习成绩较为拔尖,对就业信息不闻不问,属于“死心塌地”的考研族。

还有部分学生考研并非完全出于个人自愿, 而是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和期望。他们多半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其寄予很深的期望,同辈的兄弟姐妹中也普遍拥有高学历。他们在家人的希望中被推上考研这条路,考研成为他们求学的必经之路。出于这两种原因而考研的学生占到11 %。

(四) 户口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优越的条件、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优厚的待遇,也是部分毕业生积极考研的诱因。一些来自农村和边远城市的学生,常因无法顺利解决户口问题,而不能留在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展,只有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占调查之数的

9 %。

(五) 群体效应

还有大约2 %的学生最初没有考研的意向,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为了考研而刻苦努力,虽然学习压力很大,但生活充实。而自

己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压力小,时常感到空虚、无聊,为了面子及能够融入同学之中,而渐生考研意向,反映出一些学生赶时髦、随大流、盲目跟风的心理[2 ] 。

四、全国考研竞争局势分析

(一)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与录取人数柱状图

“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而国务院学位办处长任增林透露,教育部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个,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MBA、MPA等也在扩招范围之列。”这一信息致使201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

(二)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录比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全国考研报录比从1999年到2007年呈逐渐上升趋势,最近几年呈现竞争更加激烈的趋势,这一变化跟硕士研究生逐年扩招招生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

(三)A、B、C三区竞争实力对比

我国按照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不同,将全国的31个省市划分为三区,即一区、二区、三区,或者称A、B、C三区。具体分区如下:

一区(A区):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江苏、湖北、湖南、浙江、天津、河南、福建

二区(B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山西、河北、安徽、四川、重庆、江西

三区(C区):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云南、海南、广西、宁夏、贵州

09年各区的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人数所占比例如下图:

目前考研形势很紧张,然后我们要对考研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败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在线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150份,有效数146份,有效率98%。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内容予以了总结。 在随机进行的150份调查中,涵盖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同学,其中,男生人数81人,占总数比例55%,女生人数65人,占总数比例45%。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因为样本容量较少,造成的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仅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以下是对对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有关专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学门槛及读研成本增加,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那么考研报名还可能稳定,甚至增长。“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另外,也有3.7%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

考研政策解读与分析

考研政策解读与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考 研政策以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对考研政策进行解读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考研政策。 一、考研政策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对自我 发展的需求,更高的学历成为了不少人进一步提升自身价值的选择。 因此,考研政策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 考研政策的推出,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深造机会,让求知欲旺 盛的人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考研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可以保证考研生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国家整体科研水平和人才 培养能力。 二、考研政策的变化与趋势 近年来,考研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录取方式和报名条件等方面。 1.考试科目的变化 在过去,考研科目主要包括政治、外语、专业课等几个科目。 但是,随着社会对一些新兴学科的需求增加,考试科目也得到了相应 的调整和扩大。比如,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进入了考研 科目范围。

2.录取方式的变化 过去,考研生的录取主要依靠成绩进行排名,按照成绩高低进行录取。但是,在一些研究生招生单位中,已经开始注重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 3.报名条件的变化 过去,报考研究生需要具备学士学位,对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人来说,是无法报考研究生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相关政策也有所宽松,取消了对大专及以下学历的限制,允许更多有志于深造的人报考研究生。 三、考研政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考研政策的实施,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有要求,还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深化学术研究 考研政策给予考研生更多的深化学术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2.提升就业竞争力 考研生在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同时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增强了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3.创业和就业选择的拓宽

“考研潮”引发的分析与思考

“考研潮”引发的分析与思考 “考研潮”是指大学毕业生纷纷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的现象。近年来,“考研潮”越来越早,越来越热,引发了人们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以及社会竞争的分析与思考。 考研热潮的背后反映出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随着我国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而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加剧,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很多毕业生发现,仅凭本科学历难以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通过参加研究生考试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成为他们选择的一条出路。 考研潮也反映了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之一是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尽如人意。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一些大学因为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考研成为了一种修正和补偿,通过继续深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考研热潮也表明了研究生教育的特殊价值和吸引力。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提供更加深入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很多优质的企事业单位更青睐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从而使得考研成为提升求职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考研潮引发的问题与挑战也不容忽视。参加研究生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备考的压力和复杂性,很多考研考生需要花费一年以上的时间全身心地备考,加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使得他们错过了一年的工作机会。考研热潮可能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高校为了迎合考研潮,可能会放松对于研究生招生的管理,导致研究生招生规模膨胀,而教育资源和质量无法跟上,从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思考,我们需要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本科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减少毕业生对于考研的依赖。应该加强对于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与监督,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应该探索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需要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 “考研潮”引发的分析与思考使我们看到了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也提醒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改革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只有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发展需要。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形势分析(共5篇)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形势分析(共5篇) 第一篇:英语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形势分析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热门研究方向,就业形势分析 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向、英语国家文化方向、跨文化交际方向7个方向。而同样是外语类专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该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明显不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专业设置的8个研究方向更与前两所学校无一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英语专业的同学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跨考网的老师为大家就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做一个归纳和总结。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很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11个学科。其中,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多设置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所以,英语专业考研的专业设置其实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两大专业。不过,这两个专业被不同学校细化研究方向以后,就变得复杂了。如前面说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7个方向,这7个方向进一步细分,小的研究方向达37个之多。 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粗略分析,这些研究方向可分为传统研究方向和新兴研究方向两大类。 传统研究方向 传统研究方向,顾名思义,指的是设置多年的老牌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一般学校都有开设。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

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 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 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一位大四学生在调查中坦言,自己本科读的不是名校。为了不让一毕业就失业这种情况发生,家里人早在大一入学之际,就让她准备考研,“家里人说,

2023年考研初试考试考前形势分析及考试特点

2023年考研初试考试考前形势分析及考试特点 2023年的考研即将开始初试考试,12月的月末大家就要正式迎来考试了,今年的报考人数相较去年增长了十六万左右,可见考试的竞争压力有多大,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考研初试考试考前形势分析及考试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历届本科毕业生考研更具有优势。 众所周知,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增长迅猛。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仅165万人,而2022年就达到了457万人,8年间增加了292万人,增长率达到了177.00%。 正是因为如此,参加考试的历届本科毕业生,经历了“一战”“二战”,甚至“三战”“四战”“五战”,得到了考试磨炼,提升应对能力。 不过,从历届本科毕业生的现状看,由于他们的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既要工作又要迎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有的考研人已经成家立业,有孩子、有家庭,要工作,要做家务,要抚养子女,自然也就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人云亦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网友们怎么评价了。 第二,2023年是考研报考增长率,是相对较低的。 今年仅增长了16.8万人,增长率仅为3.68%,考生们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就相对要缓和一些。 第三,2023年考研录取率会有所增长,成功“上岸”率也会高一点。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总人数约110.7万人,而报考人数是457万人,故录取率是24.22%。 而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130万人,所以录取率将达到27.43%。比2022年增加19.3万人,增长率是5.21%。对于考生们来讲,成功“上岸”的人数增长了,录取率增长了,参加考试的环境和心情也会好一些。 第四,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报考上,显得更加理性一些。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对考研的看法 一、调查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迫切。考研成为大学生向更高研究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考研倍受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在校生毕业班有50%的同学考研。但是,考研热也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好考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关键,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把它放到战略地位,全校上下达成共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考研促学风,以考研创品牌。 二、出现考研热的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生需求的增加 随着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人才战略思想就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以科研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

业教育,其培养的人才能够在更高程度上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必然会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研究生的扩招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对研究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的考研者。 2、躲避就业压力 现在就业门槛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唯高学历不用,不怕大材小用,就怕招不到大材,显得单位档次低。在这样大的就业压力面前,本科毕业生深感自己的学历偏低,与其委曲求全,不如再拼搏几年。这样,很多大学生抱着高一级学历就能赢得更多机遇、多一个竞争砝码、少一份就业压力的想法报考研究生,不得不再次踏上寒窗苦读之路。 三、结论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还有一些大学生盲目跟风,报考研究生。但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考研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因此,大学生在考虑是否要考研时,应该理性思考,权衡利弊,不要盲目跟风。

我国“考研热”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考研热〞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考研热〞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本科毕业生面临着工作难找、工资低、就业压力大的严峻形势。在这种背景下,考研已日益成为多数大学本科生选择的道路。分析高校大学生考研热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考研热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考研热;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 高校学生“考研热〞的现状概述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招生的不断扩招,受到就业难等现实压力的困扰,很多学生选择了继续留守校园,考研将校园生活进行到底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重要选择之一。根据调查资料的结果显示,由于2000年前后我国高校本科生就业行情总体较好,我国200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为46万人;而随着高校扩招的加剧和就业困境的压力,2021年研究生报名人数预计约增加到180万人,增幅为391.30%。从全国范围来看,考研现象不断升温,并附带带动了考研培训市场持续多年的火爆、考研书籍的热销,“考研热〞已逐渐陷入一种疯狂的境地。为了提升学生考研成功机率,很多院校都专门开辟了“考研专用教室〞,专门用于局部学生的考研复习使用,海天、文登、启航等一系列考研辅导班不断增加招收的人数。种种迹象无不说明考研热在不断升温。 2 高校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分析 2.1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家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国际竞争的日趋剧烈,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成为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范畴。研究生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更为专业化的教育,以培育适应社会开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肩负着为民族振兴培育人才的重任,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展的全局。推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是导致我国近年来加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政策背景。 2.2 非理性的评估攀比推动了“考研热〞的持续升温 对于高校而言,培养优秀的社会急需的人才是根本。但是近年来,各种评估、评比已经大大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活动。由于在一些教育质量评比和检查活动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都是重要的参数,所以,很多地方学校都有相关政策鼓励本科生报考研究生,同时为考研的学生提供方便。对于研究生招生单位而言,增加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研究生比例,从而形成所谓的“研究型大学〞。盲目的非理性的各种评估过于重视考取研究生的指标、研究生人数所占全校学生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考研热〞的形成。 2.3 用人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盲目追求推动了“考研热〞的持续升温 中国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比拟畸形,人才市场竞争异常地剧烈。据调查,最好公司的酬劳可能是普通公司的5倍。由于薪酬分配的不均,导致人才流向日趋集中化,应聘者学历的上下变相地成为著名企业的第一道“筛选程序〞。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分看重求职者的

国家考研的形势分析真题

国家考研的形势分析真题 考研,全称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广大考生为了实现更高的学术追求和职业发展,积极备战考研。 一、国家考研的背景与发展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 了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国家考研制度于1980年正式实施。经过几 十年的发展,考研已成为中国广大学子追求深造的重要途径。 二、国家考研的政策与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提高选拔水平,国家考研政策进行了多次改革。最近几年,考研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科目、增加综合评价 国家考研政策逐渐减少科目数量,如改为进行学科专业综合测试, 综合考核考生综合素质。 2. 在研究生入学选拔中采用多次考试成绩 考研改革开始引入了多次考试成绩的评判标准,以减轻一次考试的 压力,并更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开展优秀本科生推免生制度 为了鼓励优秀本科生继续深造,国家考研政策实行了推免生制度, 允许部分本科阶段成绩优异的学生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

4. 提供多种录取方式 除了通过考试成绩录取,国家考研也允许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录取,以确保录取的学生符合高校的综合需求。 三、国家考研的现状与挑战 虽然国家考研制度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选拔优秀学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现状与挑战。 1. 竞争激烈 由于国家考研名额有限,而考生追求深造的热情持续高涨,考研竞争日趋激烈。 2. 培训机构泛滥 随着考研竞争的加剧,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存在一定的市场混乱和不合理竞争的问题。 3. 着重学术能力评价 考研注重学术能力的评价,对学术研究能力要求较高,对某些专业能力的评估相对不足。 四、国家考研的前景与建议 国家考研的前景充满希望,同时也需要一些改进和完善。 1. 加强专业素质培养

大学生“考研热”的现状与动因分析

大学生“考研热”的现状与动因分析 一、本文概述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考研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大学生选择考研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动因。通过对考研热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学术追求以及社会期待,从而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文章将首先概述考研热的现状,包括考研报名人数、录取比例、热门专业等,然后分析考研热的动因,包括个人职业规划、社会就业压力、家庭期望等。文章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考研,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 二、大学生考研热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持续升温,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需求,也体现了大学生对自我提升和未来发展的高度期待。 从报考人数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也逐年

上升,一些热门专业和名校的录取率更是低至个位数,显示出考研热的持续高涨。 从考研动机来看,大学生的考研动因多种多样。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考研继续深入探索某一领域的知识。还有一些学生出于家庭期望、个人规划等原因选择考研。 然而,考研热的现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考研竞争的激烈导致部分学生过度焦虑和压力过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考研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其视为唯一的出路,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 大学生考研热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考研为大学生提供了提升自我和拓展未来的机会,但也需要注意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考研热,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规划做出合理的选择。 三、大学生考研热的动因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现象愈演愈烈,其背后的动因复杂而多元。

2023年考研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

考研行业洞察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

目录 序言 (4) 一、考研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4) (一)、我国考研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4) (二)、考研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 (5) (三)、中国考研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5) (四)、细分考研产品将具有最大优势 (6) (五)、考研行业与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机遇 (6) (六)、考研人才培养市场广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7) (七)、考研行业发展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8) 二、2023-2028年宏观政策背景下考研业发展现状 (8) (一)、2022年考研业发展环境分析 (8) (二)、国际形势对考研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9) (三)、考研业经济结构分析 (10) 三、考研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11) (二)、现金流对考研业的影响 (14) 四、考研行业(2023-2028)发展趋势预测 (14) (一)、考研行业当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14) (二)、考研行业经营理念快速转变的意义 (15) (三)、整合考研行业的技术服务 (16) (四)、迅速转变考研企业的增长动力 (16) 五、考研企业战略选择 (16) (一)、考研行业SWOT分析 (17) (二)、考研企业战略确定 (18) (三)、考研行业PEST分析 (18) 1、政策因素 (18) 2、经济因素 (18) 3、社会因素 (19) 4、技术因素 (19) 六、考研产业发展前景 (20) (一)、中国考研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估 (20) (二)、考研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20) (三)、中国考研行业市场增长点 (20) (四)、考研行业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1) (五)、考研产业与互联网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1) (六)、考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人才培养市场大 (22) (七)、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3) (八)、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4) (九)、考研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4) 七、2023-2028年考研业竞争格局展望 (25) (一)、考研业经济周期分析 (25) (二)、考研业的增长与波动分析 (25) (三)、考研业市场成熟度分析 (26)

考研竞争情况分析报告

考研竞争情况分析报告 近年来,考研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学科的报考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显示,考研人数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这一趋势显示了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追求和重视程度的增加。考研竞争情况的分析对于了解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等至关重要。 首先,从整体来看,考研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热门专业和名校。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等专业一直都是热门学科,报考人数众多。同时,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有限,加之对学生质量要求高,导致报考竞争尤为激烈。这些热门学科和名校往往吸引了大量本科毕业生报考,造成了竞争的白热化局面。 其次,各个学科的竞争程度存在差异。例如,一些与当前热门行业紧密相关的学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由于其就业前景广阔,吸引了大批学生报考,竞争非常激烈。而一些相对冷门的学科、专业,如某些艺术学科、古文化研究等,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此外,考研竞争还存在一些地区差异。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高校往往是考研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考生。相比之下,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吸引力相对较低,报考竞争程度相对较小。 最后,对于考研竞争情况的分析还需要考虑到各个学科的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一些热门专业由于其就业前景较好,吸引了

更多的学生投身其中。而一些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学科,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总结来说,考研竞争在整体上呈现激烈的趋势,尤其是在热门专业和名校。不同学科的竞争程度存在差异,同时地区也会影响竞争程度。分析考研竞争情况可以为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也能够更好地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一、本文概述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就业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大学生“考研热”现象持续升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也体现了教育体制和社会就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大学生“考研热”现象的背后原因,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文章将从考研热的现状、成因、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这一现象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并为相关决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二、考研热现象的背景与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现象持续升温,背后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考研成为许多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寻求更好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因此,考研成为了大学生获取更高学历、提升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 家庭教育观念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对大学生的考研热产生了影响。许多家长认为考研是子女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通过考研让孩子

获得更好的未来。同时,社会对高学历的认可和推崇,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对考研的热情。 然而,考研热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过于追求高分和名校,忽视了自身兴趣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考研竞争压力巨大,许多大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考研热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考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大学生“考研热”现象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推动考研热的我们也需要关注其背后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考研,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三、考研热现象的影响 考研热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学生的学业选择上,也体现在他们的职业发展、社会观念以及学术环境等多个方面。 考研热现象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使得考研竞争日益激烈,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同时,许多学生将考研视为未来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忽视了对其他职业路径的探索,这可能限制了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2023年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2023年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2023年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1 据统计表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减少8、2万人,这是非颠倒以来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首次下降,教研执法“降温”现象出现。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教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对未来很多人并没有目标,其中60%以上的人虽有目标但不明确,甚至还有24%的人根本没有目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这是一个值得在校大学生和即将踏入大学殿堂的中学生深思的问题! 在问到是否在大一时已经决心考研,回答是否不明确三种答案的人所占比例相当大一由于刚进入大学还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对考研还没有做过多考虑。 问到为什么会决定考研时,认为考研只是想拿到更高的学历,以后有个好工作的人占地66%,回答考研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的占有一席之地14%,迫于父母的压力和想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各占10%。这也许就是考研热潮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吧!更多的人只是希望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以及缓冲就业压力,考研究生却认为其没有价值的现象有原因。

在每年的考研人群中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在职考研,在我调查的对象中有34%的人愿意在职考研,66%的人选择应届考研。综合现已读研的人对此的反映,可以看出未曾跨出校门就直接读研的学生m由于急于在经济上独占,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对步入社会显得有点迫不及待;而工作后再返校读研的人则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了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对将来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性。共存而相悖的表明,工作和读研是矛盾的统一体,已然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围城效应”。 面对近几年教研现状,其中68%的人认为出现考研热最主要的原因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人们不得不通过拿高文凭来提高自已的竟争力,24%的人认为大部分人只是盲目的随大流,自已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仅有4%的人认为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 调查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选择教研是否有何时何地,其实自义务教育结束后,一个人是否再续接受教育,或接受怎样的教育,都应该成人个体独立的选择,但是我们的社会却缺乏这样的允许大家有多无选择的环境,一方面,观念上不支持,而另一方面,现实的出路,也迫使我们做出逶心的选择,那些在教研很热或者教研趋冷的环境中始终能更改的进行考研分析,然后作出选择的人十分难能可贵。只有进行了事先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使得研究生学习更有价值。希望那些还未做出决定或已经做出决定的人都能更改的对待考研,做出适合自忆的人生规划! 2023年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2 在寒假期间,管理系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相应的作出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调查报告。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载优秀调查报告。本期推出关于“大学生考研目的”的调查。

大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第一篇:大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100名大 一、大 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是否有考研意向? 2若有考研意向,是父母之命还是自愿? 3若无考研意向,大学期间是否仅以考试及格为底线? 4是否了解过考研方面的信息,是否关注过考研分数线? 5有意想考取本专业研究生还是跨专业? 6是否有明确的报考学校和专业? 7你认为考研是大一就开始努力还是大四拼一把? 8你是否因为就业问题而选择考研? 9你是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附调查问卷 大学生考研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我校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感谢你阅读这份调查问卷。此卷是为了了解徐州各大本科院校(主要)学生考研情况而设计的。请你仔细阅读此调查问卷,选择符合你情况的选项,在此真心感谢你的支持! 1.您现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 大三D 大四 2.您是否想过考研 A.想过B 没想过您了解考研吗? A 了解B一知半解C 完全不懂 4.如果您考研,那您考研的原因是 A个人喜欢所学专业,想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次 B 本科毕业已不具有竞争优势,考研有利于将来更好的就业 C不喜欢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希望考研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 D躲避社会压力,想继续过校园生活 E家长的督促使自己萌生考研的想法,完成父母心愿 F目标不明确,考考再说,跟着社会形势走 5.如果您不想考研,原因主要是 A 经济原因,家里比较困难 B想直接就业,积累社会经验 C觉得考研太难,对自己没信心 D年龄问题 6您想考研的专业方向是 A法学类 B 经济类 C计算机类 D 管理类 E 其他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相关的对策思考

大学生考研现状分析及相关的对策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本科教育由少数人占有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而导致就业压力剧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过渡到科技的竞争,这就迫切需要拥有丰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在就业压力和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之路。 一、考研的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165.6万名考生报名参加考研,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纪录。业内专家解释,对于考研人数每年递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毕业生人数增加。面对就业压力,考研仍是大量毕业生的选择。此外,专业学位扩招,也是原因之一。 经过分析调查,学生积极的考研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专业技能,充实自我。有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学习,专业知识尚浅,基础理论不扎实,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欠缺,动手实践能力不强,而读研则会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平台,使自己能够更加深入学习研究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 (2)增强心理素质,挑战自我。考研复习中,处处都潜伏着对心理素质的检验,对恒心毅力的考量,对身体素质的试金。意志薄弱一点的同学,在面对考研复习中遇到困难,很可能选择放弃。而有些同学则喜欢体验这种过程,因为有压力的考研生活让他们再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挑战自我的充实。 (3)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专科生无人问津,本科生供大于求,研究生供销两旺,这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攻读硕士文凭,不仅暂缓了就业压力,而且也提高了自身学历和素质,同时也扩大了就业门路。 (4)为了父母老师和恋人。有的学生父母对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在家人的希望中被推上考研这条路。有的学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而老师总是向其灌输“高学历、高位置、高待遇”的理念,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考研改变命运。还有的学生,大学期间谈了朋友,,为了不让恋情付诸东流,于是一方甚至双方共同考研,以期双宿双飞。 但是仍有一部分准备考研的学生在考研上有一些顾虑、困难、问题或不正确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家庭经济上的困难。有些学生家庭经济不宽裕,考研读研又需要一笔不少的花费,父母可能无力支持他们继续学习深造。再者说,如果考不上,等于

考研形势分析

考研形势分析 一、时代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认知度的提高;无论是个人学习的需要,还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考研都成为了一种进入“高层社会”的敲门砖,和具有雄心人的志向。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自己在社会中“核心竞争力”还不满意的人都会选择进一步学习进修;于是考研不仅是目前的一种“向优”趋势,在中国来讲,在未来50年以内都会是一种“向优”的趋势。 二、经济的循环与就业 从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看,很多国家都遭到了重创,但是唯独中国还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在表面程度来看中国似乎没有想起他国家那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不排除受的是“内伤”的可能。 从陕西科技大学的就业情况来看2008、2009年来看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大,2010年就业岗位有所增加,但是工资却低的可怜(平均1200左右)。但从2011来看陕西科技大学的就业情况可谓非常乐观,在2010年的基础上不但岗位增加,同时就业岗位的工资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平均1700左右),但从2012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向好势头在减缓。

随着中国12五规划的开年(2011年)人才储备接近饱和; 预计2013年的就业情况会比2012年的就业“向好势头”会进 一步下降。 三、考研的动机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倾向于考研的同学占绝对优势。877 人中有 50.125 %明确表示考研,27 %表明不会考研,而是选择就业、创 业或者出国留学,22.175 %还在犹豫是否要选择考研。从年级看,大二学生基本上徘徊于考与不考之间,仅有16 %左右的人坚决 选择了不考研;大三的被调查者中有48 %的人已经决定考研;大 四选择考研的人数过半,表示曾经有过考研意向的人更高达 8.612 %。引发本科生考研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内 在因素的作用,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 面: (一) 学术研究 在调查中20 %同学表示对所学专业由入门到入迷,希望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因而产生考研以 继续深造的打算。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 考研动机[1 ] 。 (二) 就业问题 专科生无人问津,本科生供大于求,研究生供销两旺,这是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攻读硕士文凭,提高自身学 历和素质,不仅暂缓了就业压力,对未来扩大就业门路也增加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