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闻采编试题

新闻采编试题

新闻采编试题
新闻采编试题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即()。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或报道)。

3.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基本分为三个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广播电视制度,以英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以()为主的双轨制,少数欧洲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国有制。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3)(),破坏民族团结的;(4)();(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如下几类作品:(1)文字作品;(2)();(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拟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7.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做到坚持辩证法,防止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______。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

2.数字电视的特点是______。

A 、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传播,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B、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是单向的;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C、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但是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D、频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3.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求“新”与求“真”,是记者这一职业的______。

A、重要特色;

B、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

C、阶级属性的体现;

D、全部内涵。

4.播发虚假新闻需要承担的责任是______。

A、没有任何责任;

B、只有纪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

C、如果损害他人名誉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除此没有其他法律责任;

D、除了民事法律责任还可能导致行政法律责任。

5.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0日)第十二条规定,我国广播电台、电视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______批准。

A、国务院广播电视主管部门;

B、国家语委;

C、中宣部;

D、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6.关于当前新闻改革,错误的说法是______。

A、新闻改革势在必行;

B、新闻改革要强化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作用;

C、新闻改革重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D、新闻改革的最大障碍是党性原则。

7.《中国打开了电视》的作者是______。

A、鲁尔;

B、伊文思;

C、莫理循;

D、鲁迪。

8.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表现为______。

A、具体每一篇新闻报道的观点都应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新闻报道应遵循真实性的原则;

C、新闻事业自觉地为其所属的阶级及政党服务;

D、新闻宣传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9.记者在采访中要规避的禁区主要有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隐私和______。

A、商业机密;

B、批评性报道;

C、政府会议;

D、法庭报道。

10.最早将党性与党的新闻工作联系起来,要求党报编辑增强党性的无产阶级领袖是______。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近年来,中国主管部门推动网络传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组建若干大型的网络新闻传播实体。简述这些网络媒体网站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

2.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受众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4.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993年,作者许XX撰写文章批评一位剧作家方XX,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许在文章中写道:“除了《焦裕禄》由于人物本身的感召力和演员的出色表演而在观众中产生较大反响……其余大都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缺少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而显得粗糙、平淡、浅薄。原本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变成剧本上刻薄干巴的概念。”文章说:“作为一个编剧,由于思想、技能等局限,产生这样的作品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如此夹生的作品竟能接二连三地被搬上银幕。”剧作家方XX起诉作者许XX及刊登本文的报纸侵害其名誉权。

请分析:你认为本案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为什么?

2.分析广播新闻《隆福大厦火灾目击记》的报道特色,结合这篇报道谈谈现场报道对记者的素质要求。

隆福大厦火灾目击记

记者:听众朋友,现在是8月12日晚上11点5分。

我们刚刚接到一位听众的电话说隆福大厦起火了,我们现在正在赶赴现场。我现在站在了隆福大厦的南口,整个隆福大厦的上空被一股浓烟团团地包围住,大概这里停了有几十辆救火车,现在我跑过了几道防线,已经走得更近一些了,也就是说来到了隆福大厦的楼跟底下,据我们所知市领导在这里担任现场的指挥,还有公安局局长。

记者:市长,您是什么时候赶到火灾现场的?

市长:哎呀!你现在还采访我,赶快把火救完了就算了,小伙子。

记者:局长,您作为现场的总指挥,对火情是不是很了解呢?

公安局长:现在我们的探险班正在向里面去探查。前面冒烟的这个估计不是火,是后面的火蔓延过来的烟,现在新楼里面没有起火,主要是这个地区居民的房子比较狭窄,消防车过来有些困难,水源也不太足。

(砸碎玻璃和喷水声)

记者:现在我已经接近了火源,消防队员先用石块砸碎了紧封的玻璃,然后呢用水枪扑灭火舌。现在我已经完全接近了火源,也就是离大火燃烧的地方10米左右,浑身真正赶到了灼热的感觉。听众朋友,在火势最凶猛的隆福大厦的后楼,一、二、三、四,第四层我们看到了消防的抢险队员也就是探险队员已经搭上云梯敲碎了玻璃,现在正准备闯入火灾的最中心地区。现在在四楼还有没完全撤出的人员,他们正在抢救被火围困在屋子里的人。

(消防队员的喊声:李强,接她一下,接她一下,好了好了。)

记者:现在消防队员已经登上了云梯,接住刚刚撤离火灾现场的那位戴眼镜的女同志。据隆福大厦的同志介绍说,这是一直坚守岗位的隆福大厦总机值班员。

(记者被浓烟呛咳嗽声)

记者:听众朋友,我现在冒着滚滚的浓烟试图闯进刚刚被扑灭的一楼的货场。一楼的货场里充满了浓烟,消防队员正在努力地搜索每一个最后的星星点点。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993年8月13日首播)

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第一次考试答案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第一次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2.本源(或来源)

3.商业;公共广播电视

4.煽动民族分裂的;泄露国家机密的

5.口述作品

6.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十年以上

7.片面性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C

2.A

3.B

4.D

5.A

6.D

7.A

8.C

9.A

10.C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每题10分,共40分)

1.具有突出的新闻传播功能,以传统新闻媒体或媒体集团为依托;中央级综合性新闻网站得到中央政府的资源支持;地域性综合新闻网站通常由一个省内的若干新闻媒体和机构共同组建并提供资源支持;它们是大陆地区网上中文信息发布的重要源头。

2.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包括: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3)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

(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5)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6)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3.(1)受众是整个传播活动的目标,传播效果的检测。受众的选择直接体现新闻媒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当代中国媒介市场已进入受众为主体的买方市场,受众信息的多元需求是频道和节目定位的根据;

(3)现代传播技术为广电媒介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努力拓宽受众参与的渠道,形成即时反馈效应,使大众传播融入人际传播的优势。

4.(1)严把政治关;(2)切实把好导向关;(3)要遵守宣传纪律;(4)防止片面追求惊奇轰动效应和庸俗低劣的报道;(5)要遵守保密规定;(6)注意把握好民族宗教宣传问题;(7)加强群众参与和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

四.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每题15分,共30分)

1.

答题要点:第一问,本案不应构成侵害名誉权。

第二问,这是一篇评论,新闻机构应当以“公正评论免责”的原则为自己发表这篇评论提出抗辩。

2.

隆福大厦火灾目击记较集中体现广播现场报道的优势。

(1)时效性强。记者及时赶赴现场,进入“现在进行时”的报道时态;

(2)及时报道事件最新动态。记者在现场采访有关负责人、消防队员等,向听众提供现场最新信息;

(3)记者深入灭火第一线,将自己所见、所闻生动、及时向听众报道,较好发挥听觉感染力。包括记者进入火灾现场被浓烟呛的咳嗽声,以及抢救被围困的电话总机值班员的细节,使听众如临其境;

(4)记者现场报道语言明快、朴实,提问到位,结构严密紧凑,符合听觉文本要求。

该报道体现了广播记者驾驭现场报道的素质要求。

(1)面对突发事件,记者迅速赶赴现场,及时进行报道,表现了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应变能力;

(2)在复杂的突发事件中较好驾驭现场的能力。善于选择采访对象,提问到位,提升了报道现场感和权威性;

(3)记者较成熟驾驭现场报道规律。口语叙述平实、生动、紧张而不慌乱,冷静思考,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精巧。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自如,表现了记者成熟的政治与业务素质;

(4)这篇报道能及时编辑播出,反映媒介良好的应变机制和团队精神。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圳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圳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1、谁首次明确提出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论述的?

答:列宁(见1905年他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

2、谁提出了党报的组织功能?

答:列宁。他在自已创办的《火星报》上提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3、中共在什么时期正式提出报刊的党性问题的?

答:1942年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改版。

4、新闻事业的党性来源于何处?

答:来源于阶级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4、最早提出报纸是“耳目喉舌”的是谁?

答:是资产阶级维新党人梁启超(见《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4、毛泽东对报纸的作用是如何概括的?

答:迅速广泛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见1948年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

5、毛泽东1948年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对报纸的作用和力量是如何表述的?

答:迅速广泛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政治斗争中的作用;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6、我国新闻工作的“两办方针”、“两为方针”内容是什么?

答:“两办”即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这是党的群众性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两为”即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

7、“政治家办报”是谁最先提出的?

答:是毛主席在和吴冷西的谈话时提出的。

8、关于文章的“短”和“软”是谁提出的?

答:是毛主席和赵超构谈话时提出的。

9、刘少奇新闻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刘少奇新闻思想的主要观点集中体现在1948年10月和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是他提出新闻事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二是新闻记者的任务不仅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在实践中“考察”党的政策;三是记者的修养。其它如主张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有兴趣,同时有立场;主张媒介之间的平等竞争;强调读者视角。

10、中共最早提出读者调查的是谁?

答:是刘少奇。

11、如何理解“政治家办报”?

答:一是这是毛主席最早提出的。他指出,办好报纸的根本问题是报社人员的思想革命化问题。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二是江泽民同志1996年在视察《解放军报》接见师以上干部讲话中,重提“政治家办报”问题。

三是“政治家办报”的核心是必须讲政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有很强的政治辨别力,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遇有大事,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大致能看到其基本走势。

12、试述邓小平“党报中心说”。

答:一、这是邓小平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观点,也是马列主义新闻理论一个重要观点。

二、这名话出自1980年1月《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说:“报纸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

三、理解:

一是将报刊和新闻媒体放在整个思想战线上看待其作为思想中心作用的;

二是从稳定国家大局出发看其作用,是思想战线经常性任务;

三是从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的角度,看其作为思想上中心。

13、结合实际,谈谈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坚持党性原则?

答:一是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政治家办报;

二是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邓小平理论,并以此分析社会现象;

三是在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主功能,巩固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五是贯彻新闻工作的规律,党报“姓党名报”、“顶天立地”、“三个贴近”、“天线地线贯通”、“吃透两头”,宣传价值建立在新闻价值基础上,正面灌输与信息传播统一,传者主导与受众需求统一,不排斥、拒绝和反对对党的工作进行批评和监督;

好的新闻宣传效果=政策+受惠+利益;

六是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

第二讲党的新闻出版工作方针、政策和亲新闻报道中需注意的问题

1、当前新闻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钢领、基本经验,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2、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3、“双百”方针适合新闻宣传工作吗?

答:“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适合文化艺术工作,同样适合新闻宣传工作。

4、江苏省目前已成立了多少个新闻出版方面的集团?

答:7个(其中演艺集团全国独家)。

5、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改革必须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6、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正面宣传为主”。主要内容是: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理直气壮地宣传人民卫生员众创造历史、创造社会、建设新生活的英雄壮举,宣传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形面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7、什么是新闻舆论的导向性原则?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即“新闻报道的导向性原则”,这是新闻舆论定向发展的基本法则。新闻具有引导舆论的功能,导向性是新闻的重要属性。须掌握以下原则和方法:一是要把握好舆论基调;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去引导舆论;三是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四是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五是要坚持用党的政策和主张引导群众,把党的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六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七要坚持辩证法。

8、我党关于新闻宣传纪律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一是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服从党的领导;三是遵守法律法规,不能报道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四是维护社会稳定,一切不利于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内容,一律不得刊播;五是保守秘密,严禁泄露党和国家机密。

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更有效地宣传十六大精神。

第三讲国家关于新闻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

1、以下条例施行的时间:

《出版管理条例》1997年2月开始施行;

《间像制品管理条例》2002年2月1日开始施行;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1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印刷业管理条例》2001年8月2日开始施行。

2、出版物禁载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是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是汇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的利益的;

四是煸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是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是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是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是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是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是有法律、行雨季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3、对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相应处罚是什么?

答:下达违规通知书、通报批评和责令限期更正或检讨等;对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视性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或1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4、报刊使用信息应注意的问题?

答:一是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以编辑出版“内参”功内部信息资料等为由擅自设立编辑机构;不得擅自公开发表、出版、发行内部涉密信息或境外媒体的报道、文章,以及互联网上未经证实的信息。凡将上述内汇编出版发行的,一律按非法出版物取缔。

二是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成立以传播新闻信息以及从事其他新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对擅自设立的非法新闻出版从业机构,要坚决取缔。

三是新闻出版单位因工作需要所办的“内参”,要严格规定发送和阅读范围,并标明密级。任何媒体不得公开引用、转载和出版发行。

5、报纸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答:报纸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

6、报纸版本记录包括哪些内容事项?

答:报纸出版的规格、开本、版式要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报纸须在每期固定位置刊登版本记录,法定记录事项有8项:

一是国内统一刊号;

二是出版日期;

三是期号;

四是发行方式(邮发的应注明邮发代号);

五是报社地址、电话、电报挂号和邮政编码;

六是定价;

七是印刷厂名称;

八是“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

7、报纸出版专版专刊有哪些规定?

答:专版专刊是报纸的有机整体,不得以任何名目将所属专版专刊与主报分开,单独定价发行。

8、广告法内容准则是什么?

(见)

9、怎样理解出版自由?

答:“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出版物上自由表达自已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意愿,自由发表自已从事料学研究、文学艺术刨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成果

第四讲著作权法和著作权保护

1、《著作权法》何时实施?新修定的《著作权法》何时实施?

答:《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修定的《著作权法》2001年10月27日开始实施。

2、《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何时施行?

答:2002年9月15日。

3、如何理解合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答:合作作品是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能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4、如何理解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答: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其归属:一是著作权归个人,单位有两年的使用权;二是下列情况作者仅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单位享有。其一,主要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其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由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5、精神权利中的发表权以及经济权利的保护期区别不同的作品分别是多少年?

答:自然人作品截止于作者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非自然人作品截止于作品发表后50年的12月31日(自创未发表的不受保护);

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影作品截止于作品发表后50年的12月31日(自创未发表的不受保护);

计算机软件截止于作品发表后50年的12月31日。

6、什么是著作权?

答:著作权是作者进行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创作的权利。

注:作者也就是著作权人;版权就是著作权。

7、什么是《著作权法》?

答:著作权法是国家用以调节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三者利益关系法律规定的总和。

8、什么是著作权人?

答: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非法人单位。享有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9、著作权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指的是什么?包括哪几项?

答:著作人的精神权利又称人身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的完成权。

注:发行权属财产权,不属精神权利。

经济权利又称财产权利,指作者为了其经济利益,使用、处理其作品的权利,包括专有使用权和获得

报酬权。使用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翻译权;汇编权。

报酬权许他人使用作品获得的报酬。

注:著作权人可以转让权利并获得报酬。

10、著作权中的专有使用权包括哪几项权利?

答:使用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翻译权;汇编权。

注:记述人享有署名权,但不具修改权。

注: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保护;但特写、地图受保护,一般情况下属作者;

版式设计受保护;

继受人的权利不是全部。其享有的是财产权,如出现赠与、转让,只是物权、财权的转让,不是著作权的转让。

11、我国加入wto以后,加强对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即“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化,有利于更广泛地开展国际著作权保护和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推动我国著作权产业和对外著作权贸易的发展。

12、我国应对入世迎接挑战,加强著作权保护主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一是进一步完善普及法律体系;二是抓紧培养熟悉WTO规则的高素质人才;三是发展相关产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四是加快执法队伍建设,严打侵权、盗版行为。

第五讲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侵权

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何时颁布的?

答:2001年。

2、第一个全球性的新闻职业道德公约《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公约》是何时颁布的?

答:1954年。

3、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由哪个部门通过并颁布的?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991年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第三,遵守法律和纪律;第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第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第六,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第七,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第八,增进同各国新闻界的友谊与合作。

4、如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答: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绝对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失实报道。

5、用抄袭形式侵害他人著作权的两种形式及内容是什么?

答: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就是全篇、整章拿来;间接就是斩头去尾。

6、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侮辱行为指行为人以暴力、语言或文字等形式贬低他人名誉、毁损他人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指故意捏造或散布虚假的事实以毁损他人的名誉的行为。

二是指向特定的受害人。如指名道姓地贬损他人的名誉或通过特定的新闻要素可以使被侵害人得以指认。

三是损害事实的存在。即新闻作品的发表导致了被侵害人客观上名誉的贬损。

四是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过错分为故意的过错和过失的过错两种。

7、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的存在。表现为侵害隐私权的的作品已经发表。

二是受害人可以被指认,如果受害人不能被指认,即便有隐私被披露也不构成侵权。

三是怀致了损害结果的出现。即表现为受害人隐私被披露后,产生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有的还会导致财产的损失。

四是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行为人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在新闻作品中披露他人隐私,都会导致损害后果并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注:名誉权不是财产权,但和财产有关系;名誉权可能是虚假的,隐私肯定是真的;当事人自爆隐私要有证据意识。

第六讲新闻传播学知识与传播技术发展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谁提出的?

答:陆定一。

2、新闻的首要特征是什么?

答:真实性。

3、最早的新闻产生于什么时期?

答: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4、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提供信息服务。

5、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是哪个报?

答:1986年的《经济日报》。

6、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是由准在何时发出的?

答: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

7、对网络记者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文化修养;二是专业技能;三是职业道德要求。

8、广义的新闻和狭义的新闻各指的是什么?

答:广义的新闻是报刊、广播、电视中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这一体裁。

9、新闻价值的要素?

答: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就是新闻价值的要素。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0、新闻事业的性质?

答:新闻事业的性质指的是新闻事业区别于其它传播工具的决定性特点。它没有立法、司法、行政那样的强制性或指挥权;新闻事业是真实、及时地反映并影响现实变动的大众伟播工具。新闻事业有阶级性,但非新闻特有,故不是划清与其它传播工具的区别。

11、新闻倾向性。

答: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的立场、观点等,是主观在对客观事实的新闻反映中所包含的对立场的赞成或反对的社会意识。新闻一般带有倾向性。

12、新闻的新鲜性。

答:一是事实要新;二是传播要快;三是报道手法要新。

13、新闻的真实性。

答: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首要特征。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和说明事物。它有两利含义:一是具体真实,首先必须确有其事,其次,对事物的描述必须真实,再次,对事实的分析、评价、解释必须准确、客观;二是总体真实。

14、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及其表现形态满足社会需要的总和。

15、新闻的公开性。

答:是指新闻传播必须面向尽可能多的受众,在尽可能大的空间范围内流通(不公开的是情报是秘闻,不是新闻)。

16、第四媒体的崛起对传统媒体有哪些影响?

答:一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网广播时代的变化;新闻传播运作流程受到影响;受众的变化。

第七讲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1、新闻传播者所承担的角色责任是什么?

答:一是新闻采集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二是信息制作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南任;三是信息反馈中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

注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是社会责任,是同新闻信息的流动进程结合在一起的。

注2:信息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系统偏离旧稳态向新稳态过渡的过程;负反馈是系统趋向稳定的过程。

注3:什么叫“前馈”。即事前反馈----传播前了解受传者的愿望、兴趣,据此制定正确的传播策略和决定新闻信息的流量、流向。

2、新闻敏感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新闻敏感是识别什么是新闻的能力,是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一能力。它包括:一是政治洞察力;二是判断某个事实、事件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件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能力;三是判断新闻事实能否吸引受众、引起受众关心的能力;四是见微知著的能力。

注1:政治洞察力是新闻敏感的基础与核心内容;

注2:新闻敏感的另一种能力是在同类事实中或在同一事件中迅速判断哪个事实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从而判断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3、增强新闻敏感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一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趋势,这是主要途径;二是认真学习辩证法,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观念,善于从全局角度看问题;三是深入调查研究,熟悉基层情况;四是不断学习,扩充知识储备;五是善于不断总结,从大量无序的事物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4、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和群仃信息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一是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宪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得尤为强烈;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的增加;三是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与分化。

5、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中短处有哪些?

答:(您自个体会吧)

6、新闻策划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答:创新。

新闻采编类

第一章 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采访的定义 “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2采访的特点 ①目的的差异性; ②时间的限制性; ③项目的突发性; ④需要的广泛性; 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 :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 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4、采访的方式 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4、采访的方式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5、采访的认识路线 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

新闻采编试题[1]汇编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即()。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或报道)。 3.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基本分为三个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 ()广播电视制度,以英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以()为主的双轨制,少数欧洲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国有制。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3)(),破坏民族团结的;(4) ();(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如下几类作品:(1)文字作品;(2)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拟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7.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做到坚持辩证法,防止 ()。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______。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 2.数字电视的特点是______。 A 、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传播,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B、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是单向的;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C、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但是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D、频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3.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求“新”与求“真”,是记者这

新闻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陕西日报社新闻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liuhai 2014年12月

中图分类号:TP311. UDC分类号:004. 陕西日报社新闻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姓名liuhai 学院名称软件学院 指导教师金乾坤 答辩委员会主席教授 申请学位工程硕士 学科专业软件工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12月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haanxi Daily News Gathering System Candidate Name: liuhai School or Department: Software School Faculty Mentor: JING QIAN KUN Chair, Thesis Committee:Prof. Degree Applied: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jor: Software Engineering Degree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Date of Defence: December,2014

陕西日报社新闻采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成果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获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特别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合作者对此研究工作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学位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特此申明。 签名: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理工大学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其中包括:①学校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原件与复印件;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复制并保存学位论文;③学校可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或借阅;④学校可以学术交流为目的,复制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⑤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3

新闻编辑学考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二章报纸设计 1、报纸设计——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 2、编辑方针——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与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五章新闻标题 1、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2、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 点、发出号召 3、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 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4、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在不影 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尽量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近,富有节奏感,层次更分明 第六章版面设计与排版 1、报纸版面——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3、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一般为5-8栏之间 4、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5、大头条——在版面上占有绝对地位,是本版最重要的稿件,一般占四至六栏宽。 6、小头条——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 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字号多为一号 7、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版面空间,编排手段,版面的布局结构。 8、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9、编排手段——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包括: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10、综合式版面——整个版面包含的稿件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稿件之间的轻重差别 11、重点式版面——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其成为版面上的重点 12、集中式版面——用整个版面或版面的绝大部分刊登有关同一主题的稿件 13、编排思想——依据报道思想对版面编排的决策,是版面编辑根据对各篇稿件的评价对在版面上恰当安排这些稿件的整体构想 14、同题集中、专栏集中、集纳性专栏、单一性专栏 15、集纳——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组合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补充:新闻图片:图片的一个子概念,广义指在新闻媒体上出现的全部图片,狭义仅指与新闻保持着直接与密切关系的图片,或者直接反映新闻,直观传递新闻信息,或者评价新闻事实,表达媒体观点。 二、简答题 第一章概论: 1、你认为当前报纸版面编辑出现了哪些新特征或趋势。大信息量;版面简洁;图像化;强化新闻版;专刊、副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模板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模板 首先感谢大家在我实习期间两个多月来的教导与关爱! 在泉州电视台实习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 很多收获,使我更真实、准确地理解电视新闻采编和电视制作。从理 论方面来说,实习期间的活动,一方面是对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一个 检验,也是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使用的考核,另一方面实习活动,增长了更为具体实在的新闻采访经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老记者对于 各种新闻采编的经验,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也是最实用的理论知识;从实践方面来说,从前期的采访准备工作到后期的编辑工作,真 真切切地理解了整个新闻采编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工作当中的点点滴滴。 在没有到电视台实习之前,对新闻的采编工作也仅仅一知半解,一般 都是通过书本和电影电视了解的,认为记者是很强势的群体,知识面 涉及很多领域,既是政府的喉舌,也是受众的****窗口,能够为政府 做时事宣传,也能够为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但实习经过告诉 我不是这样的,因为记者他首先也是人,所以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 先学会的是做人,先做好人,处理好与各类人的关系,灵活应对不同 的人群,才能做好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多看多写多总结”。 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对我们专业领域上的一些操 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能够让我们更快地适合新闻的采编工作,但 是实际上,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在学校所学的要来得更复杂、更细致。比如说写稿,如果你永远用从书本上的所谓“实用写作”来指导 你的写作,有很好的悬念、很好的逻辑,辞藻优美,你的稿子也许会 是一篇很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适合于专题类的新闻写作,却不是一 篇很好的新闻稿,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的写作方式,在稿件的处理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出现大量的形容词、设 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

新闻采编教学大纲

《新闻采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新闻采编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32理论学时,0实训学时) 总学分:2 适用专业:音乐学(艺术教育)新闻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教育专业新闻方向的核心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生,使学生理解新闻采编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新闻采编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采编创作流程,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熟悉不同媒体新闻采编的特色,对新闻作品具有较准确的鉴赏和判断能力,可以对新闻采编的过程进行准确描述与表现,使学生既能够掌握新闻采编的相关理论,分析新闻采编案例,并能参与新闻采编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认真学习和理解教材,达到比较深刻的领会。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要深入领会并能够运用,比较全面地加以把握。学生还应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要注意认真研读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又要学生运用这些理论来进行新闻的采、写、拍、编等。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掌握得较为扎实。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前期课程《新闻学概论》、《主持礼仪》等,后绪课程《节目主持人概论》、《广播电视节目评析》等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上)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新闻的涵义、特点、作用及新闻构成要素; 2.理解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及电视新闻的分类; 3.掌握电视新闻业务流程,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新闻采编人员。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闻的核心本质;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2.难点:新闻伦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 一、《南京零距离》的启示 二、重视受众需求 第二节真实:新闻的生命 一、制造新闻、故意歪曲(故意造假):职业道德的缺失 二、主观妄断、真假不分(判断失误):调查核实的不足 三、摆拍重演、移花接木(表达低劣):制作观念的误识 第一章导论(下)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的分类 2.理解电视新闻的叙事元素 3.掌握并会实际运用电视新闻的业务流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电视新闻的八种叙事元素。 2. 难点:电视新闻业务流程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内容: 一、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三、电视深度报道解析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1

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采编业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职业记者的发源地是( ) 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 C.意大利威尼斯D.美国纽约 2.“你对北京印象如何?”这个问题属于( ) A.闭合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D.激将式提问 3.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 A.有闻必录B.纯客观报道 C.用事实说话D.渲染细节 4.按事实的重要性程度递减来安排报道的结构,称为( ) A.金字塔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 C.自由式结构D.时间顺序结构 5.在通讯家族中,数量上占据比重最大的是( ) A.人物通讯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D.风貌通讯 6.广播新闻中,对重要的信息必须做到( ) A.刻意重复和强调B.避免重复和强调 C.请专家出面来传达D.发布过程中穿插音乐 7.教材中所举例的电视专题片《共产党宣言》,属于哪种风格?( ) A.新闻式风格B.政论式风格 C.抒情式风格D.戏剧式风格 8.法制新闻与其他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体现在( ) A.要迅速及时,讲求时效B.要真实准确 C.要主题鲜明,角度得当D.要平衡报道,防止干扰司法公正 9.设计消息导语时,有一种修辞手法的实质是“一种感情的转嫁”。这种手法是( ) A.比喻B.对比 C.借代D.拟人 10.提出记者“要学会写视觉新闻”这一观点的新闻界前辈是( ) A.穆青B.范敬宜 C.邵华泽D.梁衡 11.报纸编辑工作是在报纸什么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

A.出版过程B.生产过程 C.策划过程D.发行过程 12.报纸编辑对于新闻素材而言,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 A.指挥和把关B.创作和把关 C.策划和把关D.再认识和再创作 13.报纸策划社会公益活动,并将其作为新闻报道出来,这种方式被称为( ) A.读者参与式报道B.体验式报道 C.报纸介入式报道D.重点式报道 14.新闻语言的最大特点是( ) A.娱乐性B.新闻性 C.通俗性D.精准性 15.下列标题结构中,无法成立的是( ) A.主题+副题B.引题+主题+副题 C.引题+副题D.引题+主题 16.将头条、倒头条、简讯、版心各自按照版面内部区序的重要程度排列,照顾到各种题材的新闻稿件及其新闻价值的大小,这种版式是( ) A.静态版式B.模块版式 C.传统版式D.创意版式 17.在影视编辑中,表现蒙太奇又称为( ) A.对列蒙太奇B.交叉蒙太奇 C.心理蒙太奇D.抒情蒙太奇 18.电视节目制作中,从现成的电视节目或影片中节选借用的镜头叫做( ) A.插入镜头B.交代镜头 C.资料镜头D.反应镜头 19.将几乎同时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行展开,分头叙述的电视镜头组接方式常常称为( ) A.隐喻蒙太奇B.平行蒙太奇 C.重复蒙太奇D.交叉蒙太奇 20.评论写作中,从总论到分论,从观点到材料的论证结构方式是( ) A.归纳式结构B.并列式结构 C.演绎式结构D.递进式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记者采写的内参,有以下几种类型( ) A.揭露型B.讴歌型 C.情况反映型D.批评建议型

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导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4、电视新闻的分类:1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和图片新闻。 图像新闻业也叫影像新闻,它采用ENG的方式。特点: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 字幕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特点: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传播新闻信息简洁明快 口播新闻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特点:1增强新闻的时效性2在时间与空间的流程里,口播新闻具有采制的简洁性、编播的灵活性等特点。3在整体综合的新闻节目中,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灵活的调节性;在语言文字及信息容量上,它具有简洁性、精炼性和密集型。 图片新闻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专题类新闻节目,分为专题新闻和电视深度报道。 专题新闻是指针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和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的报道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特征:题材较为重大;主题较为深刻;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充分调动电视的立体表现手段,充分发挥电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分为单篇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电视专访)和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及时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某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多次的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相同之处:都是多个单元集合而成;都是在一定阶段密集播出,都能产生轰动效应。区别:不局限于同一事件的阐述,是对既定话题选取多种题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横向机理联系,改变播出顺序不会出现对主体的理解 3电视新闻评论特征: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正确的导向包括三种形式:“用事实说话”类型“深入分析”类型“灵活幽默”类型,中国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节目是《观察与思考》,走向成熟的是《焦点访谈》 5、业务流程:一发现:从新闻线索出发二了解:获取事实的真相三传达:新闻事实的讲述(分为拍摄、编辑和写作) 6、电视记者具备的素质:A专业素质1充满好奇心2观察分析能力强3正直勇敢4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B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2熟练地采访能力3得体的出境能力4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5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6机动灵活能力C道德素质 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和形象思维)A求异思维的作用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洞察事物表现形式或运动状态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规律,达到“见微而之著”的作用。发现思维的特征:流畅

新闻采编岗位面试题(卷)库

新闻采编专员面试题库 自我介绍范文1: 各位面试老师: 你们好! 我是**学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我对新闻工作很感兴趣,喜欢看报纸、杂志和电视新闻,因此我选择了这一专业,大学的四年,给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还有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我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成绩优秀,掌握了基本的新闻理论基础知识。 在大学里,我参与了学校新闻小组,担任学校的校园记者,在学校里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校刊发表了很多新闻作品和摄影作品。同时我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运用寒暑假时间到报社实习,增加自己的实践工作知识和经验,在校外的媒体也发表了一些作品。几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掌握了较好的文字功底,锻炼了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关注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也培养了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性格。同时,我也学会了基本新闻摄影及新闻剪辑技术。 岗位胜任力特征 个人特质类:心理承受能力、执着精神、应变能力 业务技能类:策划能力、采访技巧 社会关系类:关系网建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 专业素养类:新闻鉴赏水平、新闻敏感性 面试题目 一、背景性题目 测评要素题目测评要点 外在气质你好,欢迎您参加我们的这次面试!开场语,观察应试者动作、行为 今天天气很热(冷)……观察应试者与陌生人交往的意识与能力导入面试 过来顺利吗?到这里来上班工作地点能接受吗?观察应试者的第一反应 了解应试者的基本信息,同时观察其表达能力、自信心请您自我介绍一下 概括能力,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层次分明。 离职分析离开上一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对这个问题应试者离开的原因是他在寻求下一家公司时要

新闻采编规范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 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 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 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新闻采编与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记忆点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中国最高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原分别为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2005年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的精神,将两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 ●现在常说的“两报一刊”,即重要宣传口径要以“两报一刊”为依据,这“两报一刊”指的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解放军的《解放军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 ●中新社: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以海外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向境内外媒体提供供稿服务。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指导方针四个“以”:宣传工作的“四个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中国的记者节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每年的5月12日)、教师节一样(9月10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养是多方面的,诸如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作风素养、科学素养、技能素养等。 ●新闻敏感: 1、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判断某些事实(事件)的社会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意义的能力。 2、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判断某些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影响大小的能力。 3、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判断某些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听众兴趣和兴趣大小的

能力。 4、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在同类事实中,迅速判断哪个重要、哪个次要、哪个无关紧要的能力。 5、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见微知著,从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它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6、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注意宣传口径并且能发现某些宣传口径有所变化的能力。 ●新闻线索的获取渠道 1、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之。 2、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之。 3、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之。 4、通过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之。 5、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之。 ●采访提问的三种形式 1. 正面提。 2. 侧面探。 3. 反面激。 ●具体地讲,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制定报道计划、组织稿件、选择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言论、制作标题、安 ●排版面等几个方面。 版面的元素包括有版面空间、字符、图像、线条、色彩等等。 ●新闻策划的流程有五个步骤: A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策划的主题,进行目标定位 B拟订报道方案 C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新闻编辑岗位面试试题及 应聘者回答答案

新闻编辑岗位面试试题及某应聘者回答答案 1.请举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热点新闻事件并分析网络媒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鹿奶粉事件”。在此次三鹿奶粉事件当中,网络媒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的贡献和社会价值绝不亚于传统新闻媒体。它第一时间实时,准确,客观的报道着整个事件的进展过程,满足广大受众的急切需求,让受众及时了解事态的进展信息。在这次事件当中,网络媒体起着监督的重要作用,第一时间让“三鹿奶粉”事件公开,透明,让受众及时了解整个事态的进展过程,同时给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让他们在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网络媒体在此次事件报道中向前跨了一大步。它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更高的新起点。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它也充分有力的说明了网络媒体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必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目前房价、股价下跌,市场出现希望政府救市的呼声,请谈谈你对救市的看法。 答:对于这种呼声,我们首先应该保持冷静的思考。危机已经恶化到了政府一定要出来救市的地步了吗?政府救市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吗? 首先,我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市场危机还没有恶化到政府必须出来救市的地步。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由市场经济来调节。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如果强行救市,就会打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面临风险和危机这是必不可免的,政府应该相信市场经济规律,让他们勇敢的去面对此次危机,让市场经济在危机之中变的更加的成熟,让他们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考验。 其次,我认为政府救市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政府救市用的是谁的钱,纳税人的钱。而纳税人呢,很大程度上是这次危机的受害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次危机呢?很大程度上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则不合理,既然是不合理的东西,政府为什么还要来维持这种体制和现状呢!就应该由市场经济进行调节,让它重新回到正常的,科学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上来。 3.有人说美国大选是“金钱政治”,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人说美国大选是“金钱政治”是有一些道理。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受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所以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民主和专制是相辅相成的,而又是相互对立的。一个国家的政府只可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可能维护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而在美国正是这些大财团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向前发展,那么美国政府理所当然的就应该维护这些人的利益。而大财团为了得到政府的拥护那么必然要支持总统候选人,从这一点上来讲,说美国的大选是“金钱政治”也无可厚非。 其次,即使是在以民主国家、民主制度自诩的国家,要真正做到像林肯所期望的为由人民来决定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政府永远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且代表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的利益。其实我个人认为美国的“金钱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面民主,因为它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潮流。 最后,美国的经济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大选政策。我们应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之上。那些说美国大选就是“金钱政治”的人正是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新闻采编与制作

新闻采编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 主持与播音专业专业综合一《传播学概论》考试命题方案 (考试时间约分钟,总分值分) 一、考试范围 郭庆光主编《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第版,年第次印刷。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测试学生对传播学基本知识、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分析各种传播现象与传播实务的能力。 (二)必须掌握知识要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分)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分)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分)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分)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分) 第一节人内传播 第二节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分) 第一节群体传播 第二节组织传播 第七章大众传播(分)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分)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分) 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分)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新闻编辑知识要点

新闻编辑知识要点 新闻编辑工作与媒介形态变化 1、新闻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新闻媒介产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新闻传播的发展,报纸,新闻性杂质,报道新闻的广播、电视、网站依次都有了专职的新闻编辑。 2、新闻编辑业务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而发展,报纸新闻编辑的原理和规范为后来各类新媒介的新闻编辑业务奠定了基础,新媒介的编辑特点是总是在汲取传统媒介的编辑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而且这种特点后来还会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介的编辑业务改革。 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及其流程 1、负责新闻采访编辑工作的组织机构是编辑部,编辑部内有“采编合一”与“采编分离”两种不同的分工模式,也有媒介混合采用这两种模式。 2、新闻编辑的工作种类按管辖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有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编辑、版式编辑、新闻编辑、校对等;按业务程序划分,有日班新闻编辑、夜班新闻编辑、内务编辑;按编辑内容的专业划分,可分为政治编辑、文教编辑、经济编辑、体育编辑等。 3、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编辑在新闻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与把关、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新闻互动与公共交流的组织与引导。 4、新闻编辑工作流程是将新闻媒介由创办伊始至产品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新闻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 5、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图: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结构、规模和风格;设计报纸的各个版和专栏;策划、组织当前的新闻报道;分析、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设计版面;校正、签发。(接受信息反馈、处理信息) 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编辑部的变化 1、世纪之交,西方媒体集团的一些改革实验表明,传统的新闻媒体力图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将其内容优势转化成市场利润。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 2、我国媒体融合正在经历由“互动”到“一体”的递进式发展过程。“报网互动”是报纸与网站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媒体进行合作。“报网一体”是报纸与网站的整体融合。 3、在融合的媒体中,新闻传播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新闻融合”(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出现。融合新闻

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 B.生活小康 C.全面小康 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A)A.“三步走”发展战略 B.“四步走”发展战略 C.“五步走”发展战略 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_____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B)A.2015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40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_____。(C)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_____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_ ____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D)

A.二 B.三 C.四 D.五 7.党的十八大把_____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B)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A) A.人民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_____道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现代化 C.和平发展 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_____。 (B)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_____。(B)

新闻采编岗位面试题库

新闻米编专员面试题库 自我介绍范文1: 各位面试老师:你们好! 我是**学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我对新闻工作很感兴趣,喜欢看报纸、杂志和电视新闻,因 此我选择了这一专业,大学的四年,给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务实的工作作风还有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我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成绩优秀,掌握了基本的新闻理论基础知识。 在大学里,我参与了学校新闻小组,担任学校的校园记者,在学校里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校刊发表了很多新闻作品和摄影作品。同时我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运用寒暑假时间到报社实习,增加自己的实践工作知识和经验,在校外的媒体也发表了一些作品。几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掌握了较好的文字功底,锻炼了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关注追踪社会热点的能力,也培养了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吃苦耐劳的性格。同时,我也学会了基本新闻摄影及新闻剪辑技术。 岗位胜任力特征 个人特质类:心理承受能力、执着精神、应变能力 业务技能类:策划能力、米访技巧 社会关系类:关系网建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 专业素养类:新闻鉴赏水平、新闻敏感性 面试题目 、背景性题目 测评要素题目测评要点 外在气质你好,欢迎您参加我们的这次面试! 开场语,观察应试者动作、行为 今天天气很热(冷)…… 导入面试 过来顺利吗?到这里来上班工作地点能接受吗? 观察应试者与陌生人交往的意识与能力观察应试者的第一反应 自信心请您自我介绍一下 了解应试者的基本信息,同时观察其表达能力、概 括能力,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层次分明 离职分析离开上一家公司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对这个问题应试者离开的原因是他在寻求下一家公司时要

新闻采编与写作[1]

第一章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 1、什么是新闻? 新闻就是指新近和正在发生的事实。 2、什么是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就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图像、文字为符号,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其二,广播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其三,广播电视新闻的功用。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 1、从传播速度上看,快捷迅速、时效性强 报纸新闻通常是固定时间一次刊发,广播电视新闻则可以多次固定时间滚动播出,还可以随时插播、并现场直播。 2、从传播对象看,受众广泛、覆盖面大 传播对象不受地域、文化水平限制。这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其它新闻媒介在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超越的。 3、从传播功能看,信息量大、服务性强 广播电视的包容性和声画一体的特征使其在传播功能上,除了传递信息和引导舆论的功能外,还具有传播知识、文化娱乐、服务受众等方面的功能。 4、从传播效果看,生动传真、参与性强 广播电视依靠媒介优势将可听可看的新闻形象通过技术终端传送给观众,使观众不仅闻其声、见其人,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较其他媒介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 5、从生产方式上看,技术手段、依赖性强 报纸新闻文字符号转换到纸质载体,只有文字录入和印刷的问题;广播电视声音和图像从信息到符号到载体的转换则牵涉到一系列技术问题。音像的录制技术、传输技术、贮存技术、接收技术等,较为复杂,技术含量很高。 6、从生产流程看,流水作业、工序复杂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前期采访、后期编辑制作、审查、制作播出 7、从接收方式看,线性收看、受限较多 报纸时可随意阅读,重复阅读,不受版面和时间限制,还可以收藏。广播电视新闻则是线性传播、顺序接收,选择性小,不能检索,难以保留。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定义 1、什么是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2、新闻采访的涵义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其中:记者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新闻事实是采访活动的客体;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3、新闻采访的特点 目的的差异性 时间的限制性 事件的突发性

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与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导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与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4、电视新闻的分类:1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与图片新闻。 图像新闻业也叫影像新闻,它采用ENG的方式。特点: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 字幕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特点: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传播新闻信息简洁明快 口播新闻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特点:1增强新闻的时效性2在时间与空间的流程里,口播新闻具有采制的简洁性、编播的灵活性等特点。3在整体综合的新闻节目中,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灵活的调节性;在语言文字及信息容量上,它具有简洁性、精炼性与密集型。 图片新闻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专题类新闻节目,分为专题新闻与电视深度报道。 专题新闻就是指针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与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的报道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特征:题材较为重大;主题较为深刻;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充分调动电视的立体表现手段,充分发挥电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分为单篇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电视专访)与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及时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某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多次的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相同之处:都就是多个单元集合而成;都就是在一定阶段密集播出,都能产生轰动效应。区别:不局限于同一事件的阐述,就是对既定话题选取多种题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横向机理联系,改变播出顺序不会出现对主体的理解 3电视新闻评论特征: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正确的导向包括三种形式:“用事实说话”类型“深入分析”类型“灵活幽默”类型,中国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节目就是《观察与思考》,走向成熟的就是《焦点访谈》 5、业务流程:一发现:从新闻线索出发二了解:获取事实的真相三传达:新闻事实的讲述(分为拍摄、编辑与写作) 6、电视记者具备的素质:A专业素质1充满好奇心2观察分析能力强3正直勇敢4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B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2熟练地采访能力3得体的出境能力4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5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6机动灵活能力C道德素质 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与形象思维)A求异思维的作用就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洞察事物表现形式或运动状态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规律,达到“见微而之著”的作用。发现思维的特征:流畅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