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诗经 用韵

诗经 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五)
《诗经》的用韵


一、概念
韵母:指一个音节中除声母以外其他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介音)、主要元音(韵腹)和韵尾。
韵: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
韵脚:汉语诗歌或韵文中互相押韵的字一般放在句尾,叫做韵脚。
韵例:关于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二、《诗经》的韵例
从三个方面观察:
1、韵在句中的位置: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2、一章中所用的韵数:分为一韵到底的和换韵的两类。
3、韵脚的相互距离:情况较为复杂,大致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这是《诗经》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C、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总的看来,《诗经》用韵的主要格式有两种:一是隔句押韵的句尾韵,一是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三、《诗经》的韵部
1.韵部:押韵字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原则上就属一个韵部。
2.古韵:清代以来,研究音韵的学者们就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诗经》时代的韵部来,叫做“古韵”,指的就是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
3.韵部的归纳方法:系联法
先秦韵部主要从诗歌韵文的押韵归纳出来。最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其次则有《周易》、《楚辞》以及群经、诸子里的韵语。对于从来没有用于押韵的字,可以根据谐声偏旁归入相应的韵部。谐声字就是形声字,指由代表意义类属的义符(又叫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符(又叫声旁)合成的合体字。一个声符,往往产生出一系列谐声字。凭借经验,我们知道一组谐声字的韵母往往相同或者只有介音不同,声母也相同或者属于同一发音部位,这是谐声字的造字原理。例如以“长”为声符的字有“张帐胀苌怅”等,韵母都是a ,声母分别是t 和t 。造字时代一定遵守着这样一条原理。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同声符的谐声字的读音差别很大。例如,以“台”为声符的字有“怡贻、治始笞、胎泰怠殆”等。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已经知道语言是变化的,那么可以推想,同一谐声系列的读音存在较大差别一定是长期演变导致的后果,在造字时代,它们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相近的。拿谐声字跟《诗经》押韵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同一个声符的字在《诗经》里做韵脚时,总是出现在同一个押韵范围内。从谐声字系列在押韵中表现出的一致性,人们得出一个结论:“同谐声者必同部”。那些没有出现在押韵里的字,就可以根据

它的声符归到恰当的韵部。
4.前人的古韵分部
清代顾炎武分为10部,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分为17部,江有诰《诗经韵读》分为21部,黄侃分为28部。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5.王力的古韵分部:30部
6.合韵:临近的韵互相通押。有两种情况:非入声韵和入声韵通押;韵母近似通押。
叶韵:叶,在此念xie,二声读音。六朝时,人们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就是所谓“叶韵”(叶句)。到了宋代,有的人更全面采用“叶音”的办法来说明《诗经》的用韵,如朱熹。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照这样字音随着上下文变化,所规定的“叶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这种错误,在于他们没有看到语言发展的事实,不知道古今的语音并不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