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公元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身“细族孤门”,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18岁“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肯严守师法家法。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离开太学后,曾两次出任过小官,皆因为人耿直,不愿趋炎附势,结果辞职还家,一边教书,一边钻研学问,从事著述。60岁时曾被杨州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转沿中,63岁即辞官归里,著书、教授终生。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谶纬迷信的神学化儒学持批判态度,也反对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学风。他著述甚丰,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又说:“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

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社会、国家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教育对社会作用在于经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文才雕琢,知能十倍”,可以为国家“任卿相之用”,也可以以借“仁义之力”来改造社会。

(二)论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当时的人才归纳为儒生与文吏两大类,儒生是指有一定经学造诣的学者,文吏则是指虽无经学造诣、但有丰富官场经验的官吏。他认为文吏与儒生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但从总体而言,儒生优于文吏。因为儒生自幼“被服圣教”,受纲常伦理的熏陶,并有治国之道的研究,而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已,勉赴权利。”他批评当时重文吏、轻儒生的社会风气,认为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根源。

对于儒生,王充也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他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具有独创精神;第二是“文人”,既掌握古今知识,又能从事政治工作,敢于向皇帝上书言事;第三是“通人”,能博通古今,虽缺乏实际从政的经验与能力,“而以教授为人师者”;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的章句之生,这种人只比俗人强一点,对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

(三)论教学

1.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首先,他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

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

加以深化提高,上升到理性阶段。他说:“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所谓“开心意”,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也才能分清是非,判定真假,“订其真伪,辩真虚实”"。

2.关于教学内容

王充作为古文经学的思想代表,仍把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他强调“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但他反对墨守儒经章句,主张遍览群书,涉猎百家之言。因为百家中有“圣人之言,贤者之语,上自黄帝,下至秦汉,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备矣”。它不仅能“使人通明博见”,而且可以改良当时的政治。

3.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

(1)“诠订于内”

王充指出:“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所以他强调认识事物既要“信闻见于外”,又要“诠订于内”。诠订有各种途径,而最重要的是实践。他说:“事有证验,以效实然”,这就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这是王充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

(2)学用一致

王充主张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他说:“凡遗通者,贵其能用也。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他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融合贯通,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

(3)“距师”与“问难”

汉代儒生治学,好“褒古毁今”、“信师是古”,造成教育空气沉寂,学术枯萎。尤其是在教育管理上,恪守师法家法,造成学者知识面狭窄,思想僵化,“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结果是以讹传讹,谬种遗传。因此王充有针对性地提出“距师”。他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他主张破除对教师、对古人的迷信,敢于问难求解。即使对孔子、孟子之言也不可盲从。王充指出:“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划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这种提倡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和迷信的教育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思想解放的作用。这是王充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王充的教育思想

生平和学术思想

王充(公元27- ?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浙江上虞),原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卒年不详,据史料分析,他的卒年应在公元97- 105年之间。王充生活于东汉前期,经历了光武、明、章、和帝四朝,正是赤眉起义失败,农民运动处于低潮,东汉政权相对稳定的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这个时期正是俗儒守文失真,方士仙士惑众,阴阳五行灾异谶纬之说猖獗的时代。王充目睹紫朱杂厕,瓦玉集糅,论说纷云,莫之所宗,听者以为真然,说者不舍,览者以为实事,传者不绝,甚至南面称师,也诵读宣扬奸伪邪说的状况,他企图使人们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于是以心愤涌,笔手扰的心情作《论衡》,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论衡?对作》),批驳虚妄伪说。范晔称他的著作能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后汉书?王充传》)。

纪晓岚称王充的思想殊有裨于风教(《四库提要》卷一二○,子部杂家四),近人钱穆说他是开魏晋新思想之先河。①王充祖上曾因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但时间不久。后来他的先世以农桑为业,他的祖父王汎,父亲王涌以贾贩为事,因与豪家丁伯结怨迁居上虞,所以,他自称出身于细族孤门,接近一般人民群众生活,属于下层社会,被人讥讽为宗祖无淑懿之基,文墨无篇籍之遗(《论衡?自纪》)。他一生仕路隔绝,志穷无如,晚年发

白齿落,日月逾迈,寿伦弥索,鲜所恃赖,贫无供养,志不娱快,处境相当困难。他罢官归家以后,一面招收生徒教学授业,一面研究学问专心著述。

王充自述他对仕宦淡漠,说:不贪富贵,不慕高官,贬黜抑屈,不恚下位。他抱着世能知善,虽贱犹显;不能别白,虽尊犹辱的心情看待世俗人情,立定以忧德之不丰,不患爵之不尊;耻名之不白,不恶位之不迁的高尚情操立身处世,宁可过处卑、位贱的生活,也不趋炎附势(《论衡?自纪》),所以,晚年不仅物质生活极端贫困,而且精神也受到极大压抑。

从王充的《自纪篇》来看,他罢官归乡以后,以对世书俗说、考论虚实的精神著书立说,希望将自己的思想留给后人,以垂教后世。他说:充仕数不耦,而徒著书自纪,又说:既晚无还,垂书示后(《论衡?自纪》)。所以他的著作都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和思想界的现实问题而写的,贯穿着新鲜明朗的批判精神。王充讥恶那种升擢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故旧叛去的庸俗世风人情,撰《讥俗》一书;他忧患人君治民之道,不得其宜,为郡国守相县邑令长陈通政事,作《政务》一书;痛感俗书伪文多不诚实,于是作《论衡》一书。晚年由于生活贫困,精神孤寂,年老体弱,作《养性》书十六篇,在著述中结束了一生。

王充的著作虽多,但现存仅《论衡》一书。王充写作《论衡》的目的是针对当时俗书伪文和俗儒守文而发的。他以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求真理,正是非。他以科学为依据,以证验为尺度,对一切虚妄谬论给予无情的批判。在谶纬迷信充斥于世的条件下,他敢于公开抨击天人感应,神灵怪异,一扫汉代二百多年阴阳谶纬之风,为东汉学术另辟途径,在思想史上有重要意义。《论衡》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用道家的自然主义攻击儒家的天人感应说,使中国哲学史上掀起了一大波澜。据《后汉书》记载,《论衡》共八十五篇,内《招致》一篇有录无文,实际上只有八十四篇,是他用了3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哲学政论巨著。由于《论衡》直指官方神学化的儒学,因此被列为禁书,不得流传,东汉政权瓦解后,才重见天日,但这已是王充死后百年的事了。

在《论衡》这部著作中,也谈到教育问题。如环境与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作用;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后知的学习论;反对呆读死记,重视实际锻炼的学习方法;反对复古,重视现实的教育内容;反对信师是古,提倡问难探索的学风等等,这些对以后唯物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王充依据自然科学理论,吸收道家无为自化和荀况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思想,建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

王充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继承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他认为,天地是物质性的,宇宙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生成是自然现象。他曾说:夫天者,体也,与地同(《论衡?祀义》)。又说: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很清楚,王充把天当作自然物,不是人格化的,有意志的,有无上权力的神。所以他说:春观万物之生,秋观其成,天地为之乎?物自然也。如谓天地为之,为之宜用手,天地安得万万千千手,并为万万千千物乎?(《论衡?自然》)他以造物须用手,天没有手不可能创造各物为理由,通俗地证明天是自然物而不是神。他以日月行有常度,即天体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种自然过程,否定天是有目的,有意志,可以降福佑善,下祸惩恶,谴告人事等天人感应的谬论。他又以鱼生水中,兽在山林来证明物各有其自然本性,所以得出结论:夫天地不能为,亦不能知也。(《论衡?自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灾变呢?他说,这乃是运行规律的失调,而非意识性的感应,就好像人生病一样,血脉不调,人生疾病,风气不和,岁生灾异(《论衡?谴告》)。

他针对人死变鬼,可以祸害生人的谬论,指出,人之生是由于夫妇合气,是自然现象。同样,人死气灭,也是自然现象,怎能变鬼?他解释说:鬼者,归也,神者,荒忽无形者也(《论衡?论死》)。人死精神消失,骸骨归土,消亡无形,从医学生理学角度论证了人的生与死乃是普通的自然现象。

王充还进一步从精神与肉体的关系,阐述了形神关系,有力地驳斥了鬼神的存在,坚持

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王充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无神论的思想,还是朴素的直观的,他不可能对于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有本质的认识,因而有些解释也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

论教育的功能

王充以人性论为出发点,论证了人的可塑性和教育的必要性。他在《本性》篇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情性者,人治之本。把人性当作治理人的根本。怎样去治理人呢?他认为,关键在于教育。他说:原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在他看来,人有卑谦辞让之性,所以要制礼以使其得到恰如其分的发展,人有好恶喜怒哀乐之情,所以要作乐以使其严肃,正常的表达。他把人性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王充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关于人性是怎样形成的,他没有做出科学的答案,只是笼统地说是由气构成的。他说人性禀气有厚泊(薄),故性有善恶。又说: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少多,故性有贤愚。并且把五常之道也归诸禀性之多少。他把人只看作单纯的自然物,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他的人性论仍未能超脱唯心主义的窠臼。然而,王充人性论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的东西,认为人性是可变的,变化的动力在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率性》篇中他列举了大量事实来论证人性的可塑性和教育与环境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巨大作用。

首先,王充以自然界事物的变化为依据阐述人性的可变性。他说,譬如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所以,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又以,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为例,说明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他举例说,被世人称为价值千金的利剑棠谿、鱼肠、龙泉、太阿,未经冶炼之前,也不过是普通的铜铁,经过良工的锻炼之后,才成为举世闻名的宝剑。同样道理,具有五常之性的人,只要教导以学,渐渍以德,亦将日有仁义之操(《论衡?率性》),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

其次,他以社会人事为例进一步解释人的可塑性。他说,学习伯夷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气节,贪夫也可以变廉洁,懦夫也可以有志向。人受柳下惠高尚风范的影响,刻薄的人也能变敦厚,器量狭小的人也能心胸广大。他更以子路未入孔门受教之前,是戴鸡佩豚、勇猛无礼之徒,但经过孔子的诱导、教诲,猛气消损,骄节屈折,最后成为孔门十哲之一,擅长政事的人才,来说明教育的巨大作用。所以他说,人的成长在化不在性,凡含血气者,教之所以异化也。赋予了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以重大的作用。

再次,他认为由于人生活的环境不同,也可以改变人性。他说,齐国人性格和缓,秦国人性格傲慢,楚国人急躁,燕国人憨直,假若使四国之民,更相出入,久居单处,性必变易。意思是说,使四国性情不同的人相处一起,相互交往,长期脱离原来的环境,移居异国他乡,那么,原来的性格必然会发生变化。他十分重视良好环境对人的影响,孟母之徙宅就是极好的证明。因此,他认为,只要使人们迫近君子,而仁义之道数加于身,则一定能够成为优良品德的人。正因为如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大作用。他告诫:凡人君者,对于人民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近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他指出,孔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就在于他们都蒙受了圣人之教,实为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所以他要求统治者,懂得王法不废学校之官,不除狱理之吏。欲令凡众见礼义之教,学校勉其前,法禁防于后的道理。对于人民,既要注意教育,又要以法制加以约束,这样,就一定能够达到驭情治性,尽材成德的目的。

论教育的内容

汉代自武帝起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后,儒家《五经》成为官方必读教材,讲经解经日趋繁琐,五经博士各立门户,师法家法极严,不许稍有冒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完全消失,限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到了王充生活的东汉时期,书传记载夸张失实,经典注疏杂入谶纬,使儒学失去本来面目,日益神学化,邪学流行,甚至比较有名望

的文人学士也随波逐流,竞相慕习。在这种不正学风影响下,教育内容狭窄,只限于《五经》,而讲解多章句注疏,不务实学。王充反对守信经文,守一家之言的教学。他指出,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儒生,都是夫一阅备,皆浅略不及,偏驳不纯,俱有阙遗的,是一些所当知,然而不知的庸庸之辈。

有的人,连儒家经书中最起码的知识也不能晓,然而他们都各持满而自藏,非彼而是我,不知所为短,不悟于己未足。王充主张改变这种状况,提倡博览古今,通百家之言,扩大教育内容。

王充在《谢短》篇中,对在守信经文、守信师法的学风束缚下培养出来的儒生给以无情的批判。他认为,在《五经》束缚下的儒生,不了解当今时事,不懂得人类历史,知识贫乏,无一所能。所谓经师也只是徒能说经,传授一些脱离实际和无实用的知识,培养一些愚昧无知的庸人,他称这样的人为瞎子,聋子。王充的批判切中儒经一统天下的时弊,在儒术独尊的汉代是具有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开拓思想的难能可贵之举。王充在《别通》篇中,进一步抨击那些守信一学,不好广观,无温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览之暗的儒生,称他们是腹为饭坑,肠为酒囊的死人之徒.由于他们囿于《五经》,所以使他们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王充将这种人比喻为目盲耳聋鼻痈者《论衡?别通》)。

王充要求培养有大人胸怀,才高智大的上儒.王充规定上儒应该冲破《五经》的桎梏,学习圣人之言,贤者之语,上自黄帝,下至秦汉,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王充力图打破汉代《五经》独占教坛的局面,扩大教育内容。学习范围不仅有儒家的经典,而且包括天文、历算、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知识。不仅教授儒家思想,而且还应包括法家、墨家、道家等百家之言,尤其要重视当代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王充本人就是既有天文、历算、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人文历史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是博览众流百家之言的学者。王充关于博览古今,众流百家教育内容的主张,对于学术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德优、才大,多闻博识,深知道术的人才十分重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发人深思的,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也应该指出,王充虽然对汉代只重《五经》和信守一家之言的学风十分不满,但他毕竟也是儒者,不可能完全超脱儒家的影响,所以他把礼乐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他希望通过礼的教育以节制人们,养成谦恭辞让等优良品德,通过乐的教育以陶冶人们,修养好、恶、喜怒哀乐等情感。在这方面,王充虽然没有超出一般儒者的主张,但有不同于一般儒者的地方,他不把礼乐教育的作用过分夸大。在他看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礼乐教育能否生效的前提,也就是说,首先要使人们得到温饱和安定的生活,然后才谈得上礼乐教育。他明确指出礼义之行,在谷足也(《论衡?治期》)。事实证明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民要求的首先是温饱,而不是什么礼仪之教.就教育本身而言也是这样,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所谓发展教育也只能是一句空话。王充正确指出,人们物质生活和礼义之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历史证明,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条件下,才能谈得上对人民的道德训练,形成好的道德风尚。同样,人们的优良的思想品德有利于社会安定和促进社会进步,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

论教学与教师

王充对教学和学习有其独特的见解,他冲破当时不正学风的束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远见卓识,很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第一,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以求知。为了正确地认识王充求知的观点,首先需弄清他的认识论,即王充坚持唯物主义观点,批判神秘主义的先验论。

他还进一步认为,凡事都应该经过事实验证,才能判断是非、真假,否则,不可相信。因此说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衡?知实》)应该肯定,此乃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发展,在批判当时唯心主义先验论,反对神学迷信方面,都有着

积极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在王充的这一思想中,也存在着就事论事的成分,还停留在直观的初级阶段,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有本质的区别。

知识的来源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课题。王充坚持学以求知的观点,他认为知识的获得必须赖耳目等感官去感知,观察客观世界,无论何人都是学乃致知的。但是,在儒学神化的汉代,孔子被看作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圣人。王充反对这种观点,他在《知实》篇中列举了十三件事证明孔子不是先知先觉的,天地之间也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即使圣人也不例外,有力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所谓圣者,须学以圣(《论衡?实知》)。这是唯物主义的学习论。感知事物是从学习开始的,不是学习的终结。欲求得真知,还必须经过阴见默识与用思深秘.就是说,还应该观察细微和用心思考。

事实证明,仅仅通过耳目感知,而不加思考,往往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可能出现事非相反,黑白颠倒。所以王充要求,在耳目感觉之后,还应考之以心,效之以事.认识的经验告诉我们,用明察非,非无不见,用理铨疑,疑无不定(《论衡?定贤》)。由此可见,王充将学问思辨作为致知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求证存真,不然,空言虚语,人犹不信(《论衡?薄葬》)。王充学以求知,求证存真的学习方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冲破信师是古学风的羁绊,强调独立思考,不随声附和,不泥古守旧,主张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即使是众心非而不从,只求黜其伪,存其真(《论衡?自纪》)。他力排众议,大胆地对世人所奉守不渝的《五经》提出怀疑,经之传不可从,《五经》皆多失实之说(《论衡?正说》)。他号召人们冲破藩篱,以求证存真的精神对所学知识予以一番虚实是非之辨,怎样去分析真伪虚实呢?王充提出了圣心贤意,方比物类(《论衡?薄葬》)的方法,就是要内用理智加以思考,外以事实比较订正。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论衡?案书》)。

第二,主张循序渐进,提倡勤学不舍.知识的获得既然靠学习,那么就必须立志发奋,力学不辍,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王充以河水结冰,积土成山为例说明学习靠日积月累,不断进取。他主张宿习反对暴习。他认为学不宿习,一曝十寒是很难成功的。他用枫树桐树生长快,但木质不坚固,檀树生长虽慢,但其材强劲,证明在求知上:其进锐者退速,要求人们踏踏实实地循序渐进地学习,不要企图一蹴而就。在学习上若只追求速度,就会像酒暴熟者易酸,醯暴酸者易臭(《论衡?状留》)一样,欲速则不达。王充以古人成才为例,进一步证明在学业上不能急于求成,他说吕望到了晚年辅佐周武王伐纣才封侯显贵,百里奚晚年被秦穆公任用为相,始表露才华,说明大器晚成,任重,取进疾速,难矣(《论衡?状留》)。王充用了大量自然和人事的实例来说明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勤学不舍,因此,他强调学习中的日见日为的功夫,刻苦锻炼,反复练习是学习成功的保证。他以骨、象、玉石经过切磋琢磨,才成为宝器,来说明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论衡?量知》),注意学习锻炼,强调反复练习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教育欲育人成才,受教者欲奋发进取都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王充认为,若取得学业成就,不仅要勤学不舍,而且必须精思好问。他认为,可以被人们学会的知识,经过思考可以弄懂;尚未了解的知识,向别人请教也能够得到解决。事实上,天下的事情,人间的事情,假若通过深思熟虑可以弄明白的,即使是愚笨的人最终也能明白。假若通过努力探求还不能理解,即使是圣人也难弄懂。所以,他认为,不学自能,无师自达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总之,求知在于学习。

第三,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汉代学风,好褒古毁今,以古为贵。汉儒学者,固守先圣先贤学说,奉为金科玉律,不敢稍有异议,所以汉代学术空气沉寂,不利于学术的发展。王充不因循陈规,反对信师是古,主张为学要有创造,有新义。首先,他对汉代贵古贱今的思想给以无情地揭露和批评。王充针对这种好高古而下今的思想从符瑞、治乱、农作、衣著、教化等各方面论证汉代比前世大有进步,断言周不如汉是有充分根据的。王充

在《齐世》、《宣汉》等篇中引用大量吏实,从自然人事不同角度驳斥了今不如昔的错误思想。他指出:上世之天,下世之天也。

天不变易,气不改更。就是说,天体古今一样,并没有什么改变,不存在什么古优于今。人类历史证明,无论古人、今人,都有仁义等道德行为,善恶品德古今一样。所以他说:才有深浅,无有古今,文有伪真,无有故新。因此不应该好珍古不贵今,更不能说古人贤今人(《论衡?案书》)。不仅如此,他将汉朝与周朝相较,认为汉朝功业不仅不逊于周朝,而且远远超过周朝的功业。王充通过分析证明了这一点。王充的分析,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不无道理,一代胜过一代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不然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当然,也不像王充所颂扬的那样,汉代一切都非常兴盛美好,连最微小的缺点也不存在。事实上,汉朝统治者也如其他封建君主一样,存在着许多落后、反动的东西,这些都必须予以抛弃。对于这一点,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是不可能认识到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王充的古今无别,今优于古的历史进化观点是正确的。事实证明,一味信古,或者厚古薄今,必然看不到当代的成就,否定自己的创造价值,甚至影响社会进步。在学术上则可能将人们引向脱离实际,述而不作的歧途。所以,王充的思想不仅对冲破汉代流行的复古、拟古风气有积极意义,即使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其次,在学习上,王充主张独立思考,不迷信偶像,不盲从附会,摒弃师法,不因循旧说。汉朝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设博士弟子后,专经、师法成为官学教学的特点。各经博士自立门户,形成各自独立的学术系统,作为猎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为保护自身利益,又立家法,讲经解经。由于《五经》各有家传,私相授受,解经日益脱离实际,陷于章句训诂,使汉代学术远离经世致用之道,影响了汉代学术的研究。《汉书?儒林传》说的传经授业,其结果就是,博学者不思多闻阙疑,而务辟义逃难,只求便辟巧说;学习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以致终以自蔽(《汉书?艺文志》)。王充讲求学术自由,求真求实,抛弃师法,独立研究。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大胆的见解。

王充主张本着求真求实的为学态度,凡事只求真理,不避权贵,哪怕是被神化了的孔子,也敢于质疑问难。然而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王充指出,一味信师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不知问难,就不可能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当然也无法学习到利学的知识。所以他主张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展开讨论,学生要敢于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疑问,打破对权威偶像的盲目崇拜。

在《问孔》篇中,王充采用以其矛攻其盾的办法,指出孔子言论中许多上下相违,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刺孟》篇中,也列举了八方面问题,一一加以质问。他以孔孟言论中的自相矛盾和失实错误之处,证明并非贤圣所言皆无非,而是破绽百出。他不迷信偶像,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在王充看来,对待圣人的言论,即使是正确的,也往往由于意沉难解,不能体会圣人原意,也应该问难,做到: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他说: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形。不能辄形,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他举例说,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毋违.后来,孔子对樊迟说,孟孙问我孝是什么意思,我答复他不要违背。樊迟问,不要违背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释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侍奉应合乎礼,死了,埋葬时应合于礼。王充分析道:孔子说的这里不要违背,是指不要违背礼。然而孝子也应该体会父母之心意,顺从他们的心愿,不违背父母的愿望。孔子只说不要违背,那么孟懿子听了孔子的话,怎么见得不会误解为不要违背父母愿望呢?等到樊迟追问时,孔子才说明不要违背的本意是不要违背礼。事实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文字,各个地域有不同的方言,再加上相隔时间久远,古今语言的差异,若不极问,后人也很难理解。追根求源,务求甚解的学习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王充认为,在求学道路上,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是不行的。但守信师法,独名一师之学,随旧述故,也不能博学多闻。王充主张独立研究,反对因袭模拟。他说:饰貌以强

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又说: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辨伪以实事(《论衡?自纪》)。学习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拘泥于师法家法,不屈从于传统习俗,不崇拜偶像权威,不人云亦云。假若只模拟前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这种不屈从传统,独立研究,创新立异的治学精神,是极其可贵的。

第四,提倡博达疏通,主张学为世用。王充在谈论治学之道的时候,强调博达疏通,为学的目的,不为一己,不为装饰,要求学为世用。首先,在《别通》篇中论述了博古通今的重要意义。他以大海为例,比喻人的学习也要像大海汇合百川一样,兼容众家,避免浅陋窄狭。他认为,善于学习的人其于道术,无所不包.只有这样,方能才高智大,受到知识界的重视,被称为上儒,担负起国家的重任。王充用大量事实说明,学习在通明博览,多闻多识,切忌守信一学,不好广观.王充认为古代文书典籍,记叙了人类优秀文比和嘉言懿行,若能广泛阅读,取其精华,可以利于言行,圣贤言行,竹帛所传,练人之心,聪人之知。他列举了历史上和汉代的名人,都是能够孜孜不倦,好学博览才学成立业的。人的品德也赖于好道乐学。所以说,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在于通仁义之文,知古今之学也。王充远见卓识之处,还在于他已意识到知识的力量。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怎样去获取这种力量呢?

关键在博达疏通.所以只能说一经的儒生,是不能算作有力的。然而当时一些儒生守信师法,不览古今,所以殷周的事迹虽然载于六经,却不能了解。因为不能博览,因之秦汉事迹也不知晓。至于汉代借鉴周秦的历史经验,更是一无所知。这些,都是由于信守一师,固守一经,孤陋寡闻之过。因此,他得出结论:儒生力多者,博达疏通。故博达疏通,儒生之力也。他正确地指出:儒生以学问为力(《论衡?效力》)。

其次,王充明确提出学为世用的观点。他指出,治学的目的在治世济民,著书立说是为了应用。他说:圣人作经,贤者传记,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论衡?对作》)。很明显,任何社会,任何阶级,发展文化教育都是为了改造社会,教育人民。著书立说若不能劝善惩恶,有益于社会和人民,即使文如锦绣,深如河汉也毫无价值。所以他说: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自纪》),也就是说,著书作文只要于民有利,多多益善。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流传于世,成为丹青,以劝善惩恶,不是为了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论衡?佚文》)。王充就是本着这种精神著书立说的。他写《论衡》就是为了警世骇俗,使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者若聋之通耳(《论衡?自纪》)。

王充学为世用思想,在汉代章句之风盛行,谶纬迷信成灾的情况下,有其重要的意义,对改变汉代崇古、拟古,脱离实际的学风有一定的作用,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进步意义,应予以肯定。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王充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她批评地吸收了先秦诸子的学说,自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把春秋战国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其思想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批评性。 西汉末东汉初,由于统治者的提倡,谶纬神学盛行。谶纬神学就是由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发展而成的一种迷信学说,它妖化了孔孟,腐蚀了学校,僵化了学术思想,王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①反对“信师就是古”,主张“极问”。这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也就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②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贯通”。王充批评当时的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学用相违,所培养的人只知“记诵章句”,实际运用、动手能力极差。她认为接受教育要能“贯通”,能通览古今,学用结合,有独立见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她的这种主张在教育史上也就是由积极意义的。 在《论衡》中,王充提出了与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 ①“天道自然”。无论就是天、地,都就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天,天也不能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②万物自生,万物一元。天没有创造万物,天与世界上其她任何事物一样,都就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不生不灭,就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人也就是由“元气”构成的,皇帝与老百姓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③人死魂灭。王充认为,所谓灵魂就就是人的精神。精神依赖人的形体而存在。人死了,形体失去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消散了。 2、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①论教育与人性改良 王充从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比较正确地阐述了人性与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充分肯定了教育与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巨大作用。王充认为,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正性、随性、遭性。 “正者,禀五常之性也。”王充把禀有“五常之性”作为人类区别于其她物种的标志。 “随者,随父母之性也。”五常之气,人人皆有,但就是每个人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与各人禀受五常之气中各种不同类型的气的比例与多少有关,就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 “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怀孕期间,母体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改变五常之气的比例。 王充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人,就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就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就是中人。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就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教育对人性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人的善恶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可使恶人变善,使中人定型,也可使善人变恶。王充的性之善、恶,不就是对人的道德定性,而就是表示人禀受的先天气质对接受道德教育的难易程度与对个体的与谐发展就是否有利。 王充还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 ②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筋骨之力,不如仁义之力荣也”。所谓“仁义之力”,指道德与知识的力量,它就是教育与学习的结果。王充认识到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所表现的隐效性,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作为其她事业基础的作用。

王充简介

王充简介 坛上又曾有人说王充是儒家的反对派,是反孔的急 先锋……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自然我们今天不必为这些带有浓厚政治偏见的褒贬, 去为古人的恩恩怨怨纠缠不休,但是,从学术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不能仅凭“问孔、 刺孟、非儒”这些表面现象就断定他的学术派别,而应视其所问、所刺、所非的具 体内容。根据王充的整体思想来分析定性,笔者认为:综观王充的一生言行,他不 仅是一位儒者,而且是一位博学的奇儒。 一、孤门细族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上虞县)人。生于汉光武三年(公 元27年),卒于汉平帝永元中(学者拟定在永元九年,即公元97年)。 王充一生业儒,仕路不亨,只作过几任郡县僚属,且多坎坷沮阻,从事迹上看, 既无悲歌慷慨之行,也无惊天动地之业。因此无论是他自己写的长篇自纪,还是范

晔为他作的正史传记,他的事迹都甚寥寥,实在无法引人入胜。 王充自谓出自“孤门细族”,但种种迹象表明,王家祖上还是比较风光的。 《论衡·自纪篇》(下引此书,只注篇名)曰: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孙一,几世尝从军有 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 (原谅)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仇家所擒,祖父汛举 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商贾为事。 元城,旧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充说其先“一姓孙一”,字颇费解,论者 疑有脱误,甚是。根据上下文意,后“一”字下当脱“姓王”二字。王氏意谓其先 祖“一姓孙,一姓王”。同祖两姓,必是一姓之分化。颇疑王充祖先乃王孙氏之族, 为先秦某工族之后,后来才分为二姓:一姓王,一姓孙。由此看来,王充的血统曾 是很高贵的。 在汉代,王充祖先因功受封会稽阳亭。亭侯是汉代军功爵之一。汉制,从军立

人格心理学 特质论试题

第五章生物学论 1.当我们过独木桥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的保持身体平衡,此例用自我解释说明了什么() 5.1.149 A A自我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B 自我是无意识的 C 自我相当于直觉 D 自我是天生的 2.大多数人害怕黑暗,害怕庞大凶狠的动物,说明了什么() 5.1.151 A A由于原始意向的存在 B 图式 C 环境的选择 D 后天的经验 3.根据荣格的观点,怎样解释“工作狂”,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及自身的身体健康() 5.1.150 C A工作情节 B 金钱情节 C 权力情结 D 权力情结 4.某学生在上课时,心里面想到的是其他的事情,而表面仍做出很认真上课的行为,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5.1.152 C A说明此人有强迫症 B 此人运用了防御机制中的移置 C 人格面具所起的作用 D 自我约束 5.某人买了彩票,可惜没有中奖,可当晚他做梦梦到自己中了500万,请用荣格的观点解释此现象() 5.1.154 A A等值原则 B 熵增加原则 C 心里能的前行 D 心里能的后行 6.某人常感到身体不适,头痛,胃痛,而且比较冲动,情绪不稳定的现象,用艾森克的理论则此人属于() 5.2.160 B A内倾—外倾 B 精神质 C 神经质 D 内倾质 7.荣格创立了与佛洛依德理论有很大差异的理论体系,荣格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意识,个体意识和() 5.1.147 B A潜意识 B 集体意识 C 本能 D 思维 8.下面对关于“自我”的描述错误的是() 5.1.149 A A自我是个体自觉意识的心里组织,它由能够自觉到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情感等组成 B 自我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挑选出个体意识所需要的信息 C 自我是个性化不断独特,个性,达到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认识自我的过程 D 自我不断的充实、完善和塑造着新的自我 9.荣格认为对人格及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5.1.150 B A个体潜意识 B 潜意识 C 本我 D 个性化 10.荣格最具原创性的思想是()确立了进化遗传在人格中的地位和作用() 5.1.151 A A集体潜意识 B 个体潜意识 C 整合潜意识 D 特质论 11.当人们感到无聊或者烦闷时,会倾向于冒险、艺术创造、交换性伴侣、酗酒和吸毒等。这种对感觉刺激和经验变化的的需求被称为() 5.2.169 B A行为遗传 B 感觉寻求倾向 C 外向型特质 D 刺激表现 12.谁提出了人格三层次构造() 5.1.149 A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杨春晓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亦称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心理学基本分支学科。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亦有着丰富的思想。综合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三大方面:即人格形成思想、人格分类思想、人格鉴定思想。兹分析如下。 一、人格形成思想 中国古代关于人格形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即染积说、差异说、阶段说。 (1)染积说 这一观点的意思是说,人格是在各种因素的“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染”和“积”最初是两个概念。最早提出“染”的概念的是墨子。他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1]这里的“染”即指由外向内渗透。后来,荀子又提出一个与之内涵一样的概念“渐”,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所渐者然也。”[2]这里的“渐”也是由外向内靠近、渗透之意,与“染”同。故此,东汉的王充将两

个概念合用,称“渐染”。王充说:“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兰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3]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指“渐染”的作用。 但是外界因素的“渐染”作用,只是人格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的作用。“渐染”要发挥好的效果,还离不开被“渐染”者的能动作用。正所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里,内因的能动作用体现为“接受和积累”。对此,荀子用一个概念“积”来表述。其意是说,人只有不断接受,长期积累外界信息,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又说:“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2]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把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格形成的过程称作“染积”说。 究竟哪些外在因素对人格的形成发生“渐染”作用呢?对此,古人亦有清晰的认识。古人认为,家庭、师友、邻里、社区、民族、教育(教学)、圣人之言等都对人格的形成发挥“渐染”作用。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慎交友”、“慎居处”、“慎择师”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格受到积极因素的“渐染”作用。 (2)阶段说

心理学史复习题1

名词解释 泛灵论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 亚里士多德错觉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 《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①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②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③心脏中心说。④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⑤知意二分法。⑥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要求背时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得出某种结论。 单子论由莱布尼茨提出,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 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 统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统觉最具有意识性、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意识阈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 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等。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成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曾被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意动心理学主张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的心理学派。 二重心理学一种调和折中的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意动和内容的统一。 意识流詹姆士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意识与行为的生理学是“同型论”,即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 行为环境个体心目中或臆想中的环境。 心理场拓扑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他认为心理场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人的心理活动在心里场中发生。 蔡戈尼克效应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个现象是由蔡戈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华生所著,是行为主义诞生的宣言,对传统方法理论提出挑战,阐述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动作流由华生提出,他认为人的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用以解释行为的形成,并认为可以代替詹姆斯的意识流。 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脑中的类似现场地图的模型,是认知行为轨迹和策略的图式。 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能量中性化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从而使能量能被自我支配使用,提升自我的独立性。 自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异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于自己。 社会兴趣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而个体心理的发展品质和这种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公元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身“细族孤门”,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18岁“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肯严守师法家法。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离开太学后,曾两次出任过小官,皆因为人耿直,不愿趋炎附势,结果辞职还家,一边教书,一边钻研学问,从事著述。60岁时曾被杨州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转沿中,63岁即辞官归里,著书、教授终生。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谶纬迷信的神学化儒学持批判态度,也反对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学风。他著述甚丰,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又说:“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 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社会、国家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教育对社会作用在于经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文才雕琢,知能十倍”,可以为国家“任卿相之用”,也可以以借“仁义之力”来改造社会。 (二)论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当时的人才归纳为儒生与文吏两大类,儒生是指有一定经学造诣的学者,文吏则是指虽无经学造诣、但有丰富官场经验的官吏。他认为文吏与儒生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但从总体而言,儒生优于文吏。因为儒生自幼“被服圣教”,受纲常伦理的熏陶,并有治国之道的研究,而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已,勉赴权利。”他批评当时重文吏、轻儒生的社会风气,认为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根源。 对于儒生,王充也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他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具有独创精神;第二是“文人”,既掌握古今知识,又能从事政治工作,敢于向皇帝上书言事;第三是“通人”,能博通古今,虽缺乏实际从政的经验与能力,“而以教授为人师者”;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的章句之生,这种人只比俗人强一点,对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 (三)论教学 1.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首先,他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 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情感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 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 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C )为中介的。 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 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 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D、情绪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C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 A、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 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A)的影响。 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 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 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C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 12、情绪和情感是(D )。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B )。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 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C )。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 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B )。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 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A ) A 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 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 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C )。

心理学模拟卷与答案

《心理学通史》的问题及答案 1. 理解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内部动力:新实验与旧理论的矛盾;学科发展分化与综合的矛盾;新知识理论的突破和就有史料的重新认识的矛盾。 外部条件:西方哲学思想;生产实践的需要;科学发展水平:三者的关系? 2.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1]夯实基础全面地了解心理科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全貌,使专业学习基础牢固; 2]开拓眼界鉴古知今,形成对心理学流派和理论基本知识地掌握; 3]洋为中用掌握西方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事业作知识和能力准备。 3. 了解柏拉图理念论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后来有何影响 内容:灵魂的世界是“理念” :实物达致的普通理念;灵魂不借助任何事物即可达致的最高理念; 灵魂的形成是早已存在于世界之中; 灵魂结构包括: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 《理想国》不同等级的人的三种灵魂角色; 论述了感觉、技艺、想象、思维、情感、梦 柏拉图的身心二元论 心理学知情意三分法的雏形的创意者 影响:其思想揭开了欧洲心理学史的序幕。 4. *了解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后来的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是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取向。其中以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为先躯,以德谟克利特开创的,伊壁鸠鲁发展的,卢克莱修系统化的原子论为代表。

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提出了决定论的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源及其自动性,重视身心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观念,承认感觉的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到心理与灵魂的区别。显然原子论也有其思想局限性,例不懂得心理与物质的本质区别,不懂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本质区别等。但在当时,其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对后来各派学说的产生也有深远影响。 5. *理解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特征及其进步意义与局限 特征: 1. 以人权反对神权,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地位; 2. 以人性反对神性,维护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发展; 3. 以人道反对神道,维护人间快乐和现实幸福。 进步意义: 这种与教会神学完全对立的人文主义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大飞跃。它鼓舞人们打碎宗教的精神枷锁,重新去认识世界和人类自己,大胆地去追求一切,并有所作为。因此,在它的指导下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都获得新生,并空前繁荣, 局限: 人文主义由一大批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所组成的人文主义者所建立,他们所宣扬的人性,主要还是资产阶级的人性,他们把追求自由、平等、享乐、幸福等等,作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唯心的。他们反对宗教迷信,但并不反对教会制度本身。这些都是其局限所在。 6.怎样认识韦伯对心理学的两大贡献? 1. 第一次用实验证明和测量两点限阈,为触觉感受性实验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指标; 2. 提出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差异阈限定律,为开创心里物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做出贡献。

803中西哲学史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03]考试科目名称:中西哲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哲学史”部分约75分 先秦哲学约30分 汉唐哲学约15分 宋元明清哲学30分 “西方哲学史”部分约75分 古希腊罗马哲学约30分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约15分 近代西方哲学约30分 4)题型结构 a: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b: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c: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中国哲学史”部分 1、先秦哲学 [1]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考试内容: 中国原初文明时代的宗教、政治与道德。《易经》中的思想观念以及气、阴阳、五行、和同等观念产生。 考试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哲学诞生于五帝与夏商周时代“天”“上帝”“帝”“天命”等宗教观念的形成与嬗变。理解这些观念在嬗变过程中的政治与道德内涵。 (2)理解殷周之际以周公等人为代表在思想观念上发生的变化,即把“以祖配天”发展成“以德配天”,以及这种观念变化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之发展走向的意义。 (3)了解《易经》的文本构成要素,了解《易经》卦爻辞不成于一时一人,乃长期积累编纂而成,大约成书于商周之交。 (4)理解《易经》中相互联系和变化的思想。 (5)论述在春秋初期出现的“气”与“阴阳”的观念及其对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意义。 (6)论述五行观念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和”观念的产生。 [2]孔子 考试内容: 孔子的“天命论”、“仁”学思想和方法论。 考试要求: (1)了解孔子的“仁者爱人”,“一以贯之”之“道”,“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 (2)论述孔子是如何创造性地奠定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的。 (3)理解孔子天命观的宗教性和道德性。 (4)论述孔子“仁”学的主要内涵、层次及其意义。 (5)理解孔子在人性修养方法、教育方法和思想方法上的具体主张。 [3]老子 考试内容: 老子之“道”的体与用,以及体“道”的工夫与境界。 考试要求: (1)了解老子其人在历史上的几种不同的说法以及《老子》文本的演变。 (2)从“体”和“用”的角度来论述老子之“道”的哲学内涵与意义。 (3)理解老子“无”与“有”的思想。 (4)论述老子体“道”工夫的种种表现与方法,及其所达到的澄明境界。 (5)理解儒道两家在先秦时期即体现出来的思想方法上的差异。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 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公元27年——约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出身“细族孤门”,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18岁“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不肯严守师法家法。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离开太学后,曾两次出任过小官,皆因为人耿直,不愿趋炎附势,结果辞职还家,一边教书,一边钻研学问,从事著述。60岁时曾被杨州刺史董勤辟为从事,后转沿中,63岁即辞官归里,著书、教授终生。他的一生,都不与时苟合,对当时流行的充满谶纬迷信的神学化儒学持批判态度,也反对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学风。他著述甚丰,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王充认为,人性具有差异性和可变性。他说:“论人之性,定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人性的差异并非天意,而是自然因素影响而成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又说:“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近恶,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也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育的人。 王充认为,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礼义教化似乎不能为国家增添财富和实力,教育的社会效益是间接的,往往被一些缺乏远见的人所忽视。王充指出,从社会、国家的角度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在于维持纲纪伦常,激民向善,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教育对社会作用在于经过“圣教”渐化熏陶而使受教育者“文才雕琢,知能十倍”,可以为国家“任卿相之用”,也可以以借“仁义之力”来改造社会。 (二)论理想的培养目标 王充把当时的人才归纳为儒生与文吏两大类,儒生是指有一定经学造诣的学者,文吏则是指虽无经学造诣、但有丰富官场经验的官吏。他认为文吏与儒生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但从总体而言,儒生优于文吏。因为儒生自幼“被服圣教”,受纲常伦理的熏陶,并有治国之道的研究,而文吏“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已,勉赴权利。”他批评当时重文吏、轻儒生的社会风气,认为这是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根源。 对于儒生,王充也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他的培养目标,第一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具有独创精神;第二是“文人”,既掌握古今知识,又能从事政治工作,敢于向皇帝上书言事;第三是“通人”,能博通古今,虽缺乏实际从政的经验与能力,“而以教授为人师者”;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的章句之生,这种人只比俗人强一点,对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 (三)论教学 1.关于教学过程 王充以为教学过程包括“见闻为”的感性认识和“开心意”的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首先,他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重要性。他指出,“闻见”是圣人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闻见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二是广闻博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思想,接受间接知识。王充认为,教学中首先要依靠耳闻、目见、口问、手为,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这是认识的最根本的条件。 其次,王充指出,教学不能停留在“见闻为”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这必须把感性认识加以深化提高,上升到理性阶段。他说:“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所谓“开心意”,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也才能分清是

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心理活动虽然人人都很熟悉,但是它如何发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心理活动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就企图认识的重大课题。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唯心主义心理观和唯物主义心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第一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观 一、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一)灵魂说 在远古时代,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是一种独特的“灵魂”的作用。人出生时灵魂就来到人的身体里,清醒时控制着人体的活动,睡眠时它可以暂时走出人体,人死时灵魂便永远离开人体。例如,柏拉图(公元前427 ̄347)认为万物是由“理念”派生出来,人的灵魂也同样来自理念。人活着,它支配人的活动;人死后,灵魂还会回到理念世界。所以,人们的灵魂是永存的。灵魂被看成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可以永存不朽,也可以轮回转世。许多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这样宣传的。 (二)精神决定论 精神决定论认为精神决定客观世界,从而颠倒了心理现象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夸大了心理、精神现象的作用。例如,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照此说法,世界上除心理活动之外,就不存在其他事物了。英国主教贝克莱(G.Berkeley,1685-1753)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即所有没有被人们感知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有被人们感知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三)心体平行论

心体平行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独立的实体,即物质与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依存,而是相互平行。心理不是脑的功能,也不是脑的产物,而是独立于脑活动之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国外心理学界普一度流行过,但最终还是被科学心理学所摒弃。 二、机械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一)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心理观 同唯心主义的观点相反,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人身体的一种机能。荀子所:“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心理现象同物质现象具有直接的依存关系。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但由于科学发展的水平所限,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还具有朴素的特点,不能完全正确地阐明心理现象。如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总是把人的心理同人的内脏,如肝、肺特别是心脏联系在一起,认为心理现象是心脏活动的产物。人们常说“心想”、“心疼”、“心爱”之类的话,汉字中几乎凡是与心理现象有关的字皆带“心”旁,如思、想、情、意、恨、恶、悲、怒等。这种心理活动理解为心脏的机能的观点,尽管属于唯物论,但却与事实不符。 ━━━━━━━━━━━━━━━━━━━━━━━━━━━━━━━━━ 阅读材料2-1: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人贵论、形神论、性习论、知行论和情欲论等基本观点。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

简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并予以评价 ——青简西方心理学发展有三个故乡: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远源;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而美国是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也是当代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 一方面,整个西方心理学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哲学心理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它是心理学成为独立学 科之前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心理学形成的悠久渊源。在这一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古代和中世纪主要为灵魂,17世纪至19世纪以前主要为心灵。 2、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即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从19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70、80年代,这是一个学派林立、取向多元,趋向综合、日益繁荣的时期。在此时期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体上说,19世纪末至29世纪初主要为意识、潜意识(或无意识),20世纪20至50年代行为,直到60年代左右又改为心理(意识、潜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分为三个时代: 奴隶社会——古代 封建社会——中世纪 资本主义社会——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等) 在此,本文的以横向的心理学观正确与否为叙述点,纵向以历史进程为插入点来进行整理论述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即大约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9世纪中叶的哲学心理学发展。 首先,古代——奴隶社会。古希腊罗马心理学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以原始宗教神话万物有灵论观念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以亚力山大城学派的生理心理学为补充;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为归宿。具体地说,(1)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它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发展等四个时期,以德谟克利特为创始者,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为系统化者。主要思想成就:提出决定论的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原及其自动性,重视心身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观念,承认感觉的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

王充的心理学思想

王充的心理学思想 心理10本1班 ?关键词:形神观心物观知虑心理思想情欲心理思想性有善有恶论人性的转变、发展与教育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思想家。 基本观点 ?一、形存神存与形朽神亡的形神观 王充从元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人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气自然而然产生的。而人的心理则也并非神秘莫测,它乃是形体的产物,并随着形体的腐朽而消亡。正如他所说: 1、在这个问题上,王充最根本的贡献就是他第一次比较完整的提出了形存神存与形朽神亡的的著名论断。众所周知,在先秦时期,形神关系问题早已受到诸子百家的注意。 2、王充继承荀子的唯物主义的形神论的传统,进一步解决了形神的关系问题。 3、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这段话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来说明形神关系。在王充看来,“-精神,‘精气’‘精’的含义是相通的。’’因而精气与心理是同义语。他认为人的精 气是由血脉产生的;人死之后,血脉枯竭了,自然精气也就消灭了。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这种说法显然是正确的口当然,他把精气的生理机制归结为血脉,却是不科学的。) ?二、如无闻见则无所状的心物观 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然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在这里,王充已认识到形体产生心理(具体地说,五脏产生聪明智慧)不是直接的,还必须有气作为中介,从而提出了“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的命题。这个命题显然是唯物主义的。因为他所说的气是一种物质;“气须形而知’’,是说五脏之形必须有物质之气的作用,才能产生知,产生聪明智慧。《淮南子》曾提出形、气、神“一失位则三者伤”的命题,把三者并列来探讨它们的关系;很显然,王充的上述命题较之《淮南子》是前进了一大步的。 在心物关系上,王充还具体地提出了“如无闻见,则无所状”②的论断,肯定人的感知器官必须与外界事物相接触才能产生感知。这里的“闻见”指必须有被感知的外在事物,“状”是描写、复写、模写的意思,“所状”指必须有被描写、复写、模写的外在事物。两句话的意思很明显,虽有感知器官存在,如果没有“所闻”“所状”,即对外在事物的反映,人的感知是不可能产生的 知虑心理思想

王充、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幼儿教育思想

2013级学前教育2班 第二组 组员:王梅134140202011 余永丽134140202012 蔺丽媛134140202013 陈雪134140202014 邹超群134140202015 金佳佳134140202016 龚云凤134140202017 周小敏134140202018 何小红134140202019 陈天敏134140202020 组长:陈天敏 分工:王梅、余永丽王守仁word 陈雪、何小红朱熹word 金佳佳、周小敏颜之推word 龚云凤、陈天敏王充world 邹超群王守仁、朱熹ppt 蔺丽媛颜之推、王充ppt

王充的幼儿教育思想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他出身“细族孤门”,先人以农桑、贾贩为业。早年至京师,入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即能记诵,博通诸子百家之言。后归乡里,隐居教授。曾任州郡吏数年,以谏争不和,罢规从事著述。王充对幼儿教育问题没有专门的系统论述,他的幼儿教育观点和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哲学和其他著作中。他曾写过《政务》《讥俗》《论衡》《养性》等书,现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八十四篇。 王充在《论衡》的《齐世》《气寿》《命义》《率性》《本性》《别通》《说日》《识知》《超奇》等各篇中,都有关于幼儿教育得论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是我国古代幼儿教育史上的优秀成果。 王充的哲学思想 (一)自然观 1、天道自然 王充认为,无论是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天,天也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来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在宇宙万物如何产生及构成上,王充提出了元气自然宇宙生成论认为天和地都是无意志的自然的物质实体,是有物质的元气构成的. 3、人死神灭 人员有灵性,但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他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的,提出了“精神依倚形体”。认为精神必须依赖形体切能发生作,这就肯定了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二)认识论 认识论思想主要集中在“实知”与“知实”

西方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心理学史 第一章绪论 一.把握西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心理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范畴;理论心理学的范畴. 研究对象:研究西史的起源,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理解西史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内部动力:新实验与旧理论的矛盾;学科发展分化与综合的矛盾;新知识理论的突破和就有史料重新认识的矛盾 外部条件:西方哲学思想;生产实践的需要;科学发展水平(三者关系?) 三.学习西史的意义 .夯实基础全面了解心理科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全貌,是专业学习基础牢固 .开拓眼界鉴古知今,形成对心理学流派和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 .洋为中用掌握西方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鉴别.评鉴能力.为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事业作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四.学习西方心理学史应主要掌握哪些内容和学习方法? 内容.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 2.关于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和重大成就. 3.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各种争论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 4.关于心理学与基础科学,临近科学在发展上的联系 5.关于西方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及其传统特点 发法.整体把握与个别通晓 2.史论结合法 3.比较分析法 4.文献资料法 5.以哲学思想为指导 6.以社会学,文学,史学为基础 第二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一.试分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 基本问题:灵魂本质,即心身关系,心物关系. 逻辑线索: 1.以原始宗教神话中万物有灵论为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2.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两种心理学思想为主干 3.以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为总汇 4.以亚历山大学派的生理心理学思想为补充 5.以官能心理学的形成为归宿 二.了解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及其对后来的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史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的研究取向.其中以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为先驱,以德谟克利特开创的,伊壁鸠鲁发展的,卢克来修系统化的原子论为代表. 影响: 原子论心理学思想提出了决定论原则,坚持灵魂的物质本源及其自动性,重视身心不可分的关系,否定灵魂的不死和转世的观念,承认感觉得客观性及其同主体的联系,指出脑是思想的器官,看到心理与灵魂的区别.显然原子论也有其思想局限性,不重视心理与物质的本质区别,

王充元气自然论研究

摘要 摘要 王充是东汉时期“异端”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是对当时社会“虚妄”现象的批判。他通过将“元气”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对万物、天地、人、性命作了系统地阐述。在对《论衡》全书通读以后,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著作的思想核心是“元气”,本文通过归纳与分析的方法,把王充思想中关于天地、万物、人、性命各方面的认识纳入在“元气”的体系之下,做新的尝试和突破,希望可以更加深入、合理、准确地挖掘出王充哲学的意义。本文以“元气”为王充的理论基础,通过三个方面对他的思想做了分析。第一,是对王充“元气”思想产生的探究。第二,主要是对王充讲的天地、万物和人从“元气”的角度做了细致地分析与探讨,认为这些都是“元气”所表达的内容。第三,主要分析了他对人“性命”的认识,王充认为人的“性命”是“元气”在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因此,对于当时社会谶纬、迷信思想的泛滥,王充希望用“元气”自然思想来做合理的解释。他认为天地、万物和人都是“元气”自然的产物,一切都是禀气而生。在对人“性命”探讨时,他还是从“元气”的自然出发,认为两者是“元气”在人身上的表现形式。所以“性”在人刚出生的时候就已决定了,但他这一思想是积极的,在王充的思想中他认为“性”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中人之性”的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与学校的教化使人性向善的方面发展。在“命”的讨论上,他同样认为人刚出生时“命”就已经确定了,这里的“命”它包含了人长短的寿命和吉凶祸福之命。王充对“人”和“性命”坚持用“元气”的观点来做解释,是因为他坚决反对当时社会谶纬、迷信思想泛滥,“虚妄”之言横行的社会现状,希望从源头直接给予打击。由此在“元气”的思想体系下对王充的哲学进行研究、探讨是合乎他自己哲学思想对当时社会批判目的的,他想从当时不同的社会思想角度找出一个新的方法,建立起自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逻辑结构。虽然在他的哲学思想结构中存在着矛盾之处,但是对当时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打击是沉重的,他的哲学思想并不是对自己成长遭遇表达不满,并对“性命”产生悲观消极的宿命论情绪,而是表达了一种对当时社会的关怀之情。 关键词:王充,元气,自然,神秘主义,谶纬,性,命 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