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此外,国内学者赵艳芳(2001)将其定义为:“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取向,解释取向,语义取向②,共性取向的语言学。”狭义范围内的认知语言学的概念,不难被大家理解,其实就是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把语言纳入人的一般认知,从认知出发,去解释具体的语言事实。我们现在讨论的认知语言学也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的。

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确立

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形成。1987年,美国先后出版了三部认知语言学领域有影响的专著:Mark Johnson的《心中之身:意义、想象和理解的物质基础》(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Ronald https://www.sodocs.net/doc/021586604.html,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第一卷)(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I)、George Lakoff的《范畴》(Category)。这三部著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于是,在1989年春在德国Duisburg召开了由René Dirven主持的第十四届国际LAUD研讨会(Linguistic Agency University of Duisburg)。这次会议也被认为是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因为大会宣布了创办“Cognitive Linguistics”期刊,并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ICLA),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正式诞生。

(二)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今,认知语言学迅猛发展,并由美国为中心,辐射到世界其他国家,涌现出一大批的学者和理论,成为本世纪新兴语言学流派。期间还出现了三本被国内外很多院校用作专门的研究生课程教材的著作:Ungerer和Schmid的《认知语言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6)、Croft和Cruse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Evans和Green的《认知语言学入门》

(2006)。因此有学者认为当今语言学界已呈现出“结构学派和TG学派渐渐让位于认知语言学派的趋势,并逐渐成为主流学派。”(王寅 2007)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代表人物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比如概念合成理论创始人Fauconnier认为认知语言学主要分为四大领域: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隐喻研究以及心理空间及概念整合理论。而学者Evan(2007)又分为两大领域: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法。从国内学者的著作和文章可以看出,是倾向后种观点的,因为照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这两个领域是发展地最完备、体系最完整、理论最丰富的。下面就按这两个领域来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代表人物:

1、认知语义学

这一领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概念框架研究;(2)隐喻研究;(3)范畴化研究;(4)概念化研究;(5)推理研究。成果包括: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女人、火与危险事物》(1987)中介绍的隐喻思想,Lakoff的认知模型理论,Fauconnier的《思维与②现在学者多承认,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学基础是生成语义学。认为认知语言学是由生成语义学发展而来的。

语言的映射》(1997)《心理空间》(1985)《我们思维的方式》(2002)中的概念合成理论,Talmy的《走进认知语义学》(2000)中的语义学理论。

2、认知语法

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1)心智语法;(2)意象性;(3)论元结构;(4)概念化;(5)句法关系。成果包括: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1987、1991)中的认知语法理论,Goldberg的《Construction》(1995)中的构式语法理论,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理论,Fillmore和Kay的构式语法思想,语法化的认知研究理论,体验构式语法理论,流体构式语法理论。

3、主要研究方法:(1)认知语义学:形式法、心理法、概念法;(2)认知语法:构式方法、“概念”出发研究语法结构组织表达的语义、内省法;(3)其他具体方法:内省、对他人内省内容的分析、对话语和语料的分析、跨语言研究、历时和共时分析、对语境和文化结构的考察、心理语言学中的观察和实验手段、神经心理学中的语言病理研究等。(束定芳 2005)

三、认知语言学在中国

国内最先开始引进认知的研究方法的领域是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如桂诗春。。。。。至90年代,国内的语言学界和外语界开始有一些学者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和不对称》(1991)、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1998)等,这些都是较早的介绍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著作,他们也是最早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进国内的学者。进而学者又开始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汉语和外语学习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学者越来越发现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在解决中国的实际语言问题时所体现出的适用性,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认知语言学,并且投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国内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有关认知语言学的论著和文章在学术刊物上陆续刊登,几乎国内所有的语言学刊物每一期中都会有涉及认知语言学方面的文章。一些学校也陆续开设了专门的研究生课程,甚至招收认知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其在国内的发展势头,比任何当今语言学的其他学派都要迅猛。

(一)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

1、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

为了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国内学者开始筹备召开全国性的学术活动。终于,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于2001年10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2002年10月在苏州大学接着召开了第二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并举办了第一期认知语言学讲习班。2004年4月在西南大学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请来了认知语法理论奠基人美国加州大学教授Langacker,构式语法创始人美国伊利诺亚大学教授Goldberg,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和河南大学教授徐盛桓等在会上作了发言。2006年5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请来了概念合成理论奠基人Fauconnier、Mark Turner,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德春教授和河南大学徐盛桓教授在会上作了发言。并且在这次大会上,还宣布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的正式成立。2007年5月在湖南大学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请来Langacker,Panther、Gibbs以及国内的徐盛桓教授和束定芳教授等在会上作了发言,这次会议还决定申请2011年的国际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中国举办。2009年7月,第六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理论

探索与应用研究”,请来Panther、Taylor、Oakley以及沈家煊、徐盛桓、束定芳等教授在会上发言。2011年7月第七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再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恰巧与西安召开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相近,于是大会还请来了将参加西安会议的部分国内外学者作主题发言。相差几天,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会议于西安召开,国内外知名认知语言学学者赴会参加。这表明中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融合,已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论著: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接触得到认知语言学这一领域,并对其在汉语的具体问题的较强的可操作性产生了兴趣,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转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从最开始的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的简单介绍,到对其中理论的深入分析和解释,再到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汉语以及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学者,如石毓智、袁毓林、赵艳芳,以及现在仍活跃在国内认知语言学界的学者沈家煊、王寅、徐盛桓、束定芳、熊学亮、李福印等。他们从90年代开始到现在,出版了很多的相关专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和不对称》(1991)、《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2000)、《语法的概念基础》(2006);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1998);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1998);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1999);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1999)、《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2006);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1999)、《认知语言学探讨》(2005)、《认知语法概念》(2006)、《认知语言学》(200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200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200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2003);;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200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2004);;李福印《应用认知语言学》(2004)、《隐喻与认知》(2004);徐德宽《现代汉语双宾构造研究》(2004);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2005);卢植《认知与语言》(2006);;刘国辉《语言语用及认知研究》(2007);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2007);牛保义《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实践》(2007)。

此外,学者们为了促进国内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还将该领域的一些研究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分辑出版,供读者参阅。值得一提的有,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出版的认知学科系列丛书《认知与语言》,一共分六辑,介绍基地和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七个方面:语言现象分析,认知理论,语言与认知的逻辑研究,认知哲学,认知语言学,认知与文化和隐喻认知。还有王寅和赵永峰主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分专题介绍认知语言学的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成果,开阔读者的学术眼界。

3、论文

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引进,对中国语言学界和外语界的学者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理论在汉语研究和国内外语教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优越性,更是让学者们“如获至宝”。随着大量相关专著的出现,语言学相关期刊、学报等读物上跟认知语言学相关的文章也层出不穷。现在几乎到了每一种语言学的刊物上的每一期都必定有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文章的程度,而且数量有增无减。《东方语言学》集刊,在发刊词中有这样一段内容:“语言科学与其他经验科学一样,从描写走向解释是科学工作的必需。每一条假设(规则)的提出,就是对有关语言事实与现象的内部解释。当现象在系统内得不到解释的时候,自然要寻求系统外的解释:

音系内容需要语音发生和感知的解释,语言普遍现象需要人类认知功能的解释。”在其创刊号中就有关于认知语言学的文章:袁毓林的《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其后几乎每辑都有认知语言学的论文收录。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字“认知语言学”,搜索出的各种相关文章有上万篇。按被引用频率的高低列举一些文章如下: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1993)《转指和转喻》(1999)《认知语法的概括性》(2000);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1997)《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2002 )《“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1998);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2002)《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2005)《Lakoff & Johnson笔下的认知语言学》(2001)《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2005);朱永生,严世清《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2000);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2002);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1999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2002)《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2001);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2003);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2003);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2002);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2001);刘正光《Fauconnier 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2002);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2001);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2003)《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2002);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2005);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2003);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2004);杨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论》(1998);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2001);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2002);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2004);方经民《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1999);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2004);徐盛桓《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2001);张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200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2000);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200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综论》(1997)等等。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认知语言学在我国从引进到现在的发展可以说是势如破竹,成果颇丰,但是与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相比,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李福印和秦进平(2007)在对国内隐喻研究的总结的结论中提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1)从整体看,理论介绍尚可,但是创新严重不足;(2)研究队伍看似庞大,核心研究人员不足;(3)国际交流严重不足。这些结论中有很多都是对整个认知语言学领域也适用的。卢植(2006)也指出,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存在几个问题:(1)研究主题比较分散;(2)学术探索不够深入;(3)研究人员在学科交叉和实证研究上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和必要的科学训练。通过对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的分析,我们认为现在国内研究的现状为以下几点:

(1)重理论引进和介绍,缺乏理论创新。从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针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介绍的成果从开始到现在就是比较多的,到目前仍时有这类论文和著作面世,这些成果使国内学者更多地了解到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然而大都是反复对已有的认知语言学理论的重复,很少有突破这些理论的观点出现,就更不用说有新的理论出现了。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吸收和消化、补充和丰富,

在对具体语言现象的个案分析和实证性研究,尤其是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创新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研究集中于某一两个方面,缺乏系统和全面研究。国内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隐喻与转喻、原型范畴、语法化等问题,而对其他方面则很少有比较优秀的研究成果,甚至在数量上也是较少的,不是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研究。

(3)缺乏具有跨领域研究能力的学者。国内研究认知语言学的学者大多是语言学界和外语界,都属于文科领域。由于国内教育,将文理区分地很严格,文科的学者基本不涉及理工科,不可能采用理工科的方式和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且语言学界和外语界具有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者也是很少的,而认知语言学无疑跟理工科、哲学、心理学等等学科都具有交叉性,只要遇到这些学科交叉之处,国内学者就时常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4)重理论的解释和汉语现象简单分散的运用,缺乏深入探索。我们通过对现有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其中利用国外理论对汉语中的语言事实进行解释和分析的成果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成果都缺乏对它们所研究问题的更进一步的探讨,仅仅是理论的简单运用。而且这些成果相当分散,难成系统。

(5)缺乏与国际间的交流。现在国内认知语言学的学者大致有两个来源,语言学界和外语学界。语言学界中语言的理论分析和理解,主要是通过引入国外理论来分析汉语的语言事实,以期揭示汉语的本质。而外语学界重理论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引进语言理论来指导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语言学界的学者大多不精通外语,而外语学界的学者虽精通外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意识又难免比不上语言学界,只有少量学者可以做到兼顾两者。在这样的情况下,跟国际的接轨似难完成。不过,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和语言学专业素养,为国际交流做好准备。随着2011年7月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在西安召开,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开始与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合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势在必行的。而且近年来,各高校和全国认知语言学大会,越来越多地邀请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奠基者讲学,让国内学者接受最直接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思想。

四、国内认知语言学的未来

如转换生成学派取代结构主义学派成为20世纪语言学的主流学派一样,认知语言学派必定要取代转换生成学派而成为21世纪的主流学派。但这并不是说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就过时了,它们三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是一种前后继承的关系。如沈家煊所说:“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原来都在形式语言学的领域里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是对形式语言学的局限性有了切身的体会才提出新的理论来的。假如我们在形式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训练,‘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是搞不好的。”因此,国内学者在看到认知语言学美好前景的同时,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当培养起自己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方面的良好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在认知语言学领域有所突破,打破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跟在别人屁股后跑”的现状。这是今后国内认知语言学学者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认知语言学是国外引进的理论,要了解已有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最新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进行国际交流,当然免不了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的要求。这也是国内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此外,卢植(2006)认为我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介绍与研究的关系,理论与事实的关系,描写与解释的关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从上面我们对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卢植提出的这几对关系,正是未来国内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应该重视和着重处理的几对关系。而且这几对关系是前后相因,环环相扣的。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大量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介绍,这方面的工作甚至到现在仍在继续,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理论的研究和领悟,应该使两者达到平衡。理论的研究过后,就应该结合语言事实对理论进行运用。而在对理论的运用时,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很重要,它是语言研究中最基本的工作。但是同时也要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本精神对语言事实作出解释,这也是认知语言学不同于描写语言学的地方。在对各种语言现象的具体分析研究的同时,还不能忽视了对整个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宏观把握。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支流,也是整个语言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所以,也必将随主流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不仅要紧跟着主流的发展趋势和动向,还应该注意结合自身的条件不停地调整自己的姿势去适应这些动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池上嘉彦(日),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李福印,秦进平·隐喻与认知研究25年(1980-2004):成绩、问题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7(04)

卢植·认知与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牛保义·认知语言学经典文献选读[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裴文斌,戴卫平·语言学—语言·语法·语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英文文献综述样本 威尼斯商人

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题目 (中文小二号黑体居中或英文Times New Roman小二号加粗居中或日文明朝体小二号加粗)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年月日

(标题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Mystery of Antonio’s Sadness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正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1.5倍行距,各段首行空4个字符,书名用斜体加粗) Written sometime between 1596 and 1598,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s classified as both an early Shakespearean comedy (more specifically, as a "Christian comedy") and as one of the Bard's problem plays; it is a work in which good triumphs over evil, but serious themes are examined and some issues remain unresolved.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 , Shakespeare wove together two ancient folk tales, one involving a vengeful, greedy creditor trying to exact a pound of flesh, the other involving a marriage suitor's choice among three chests and thereby winning his (or her) mate. Shakespeare's treatment of the first standard plot scheme centers around the villain of Merchant, the Jewish moneylender Shylock, who seeks a literal pound of flesh from his Christian opposite, the generous, faithful Antonio. Shakespeare's version of the chest-choosing device revolves around the play's Christian heroine Portia, who steers her lover Bassanio toward the correct humble casket and then successfully defends his bosom friend Antonio from Shylock's horrid legal suit. Antonio, as the title character, is sa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play but never names the cause of his melancholy even when his friends ask him. Antonio plays the role as an outcast in the play. Shakespeare uses Antonio’s sadness simply as the device to set the tragic tone in the comedy or make Antonio be one of his melancholic characters in his works? Or Antonio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plicated human nature? Antonio's unexplained melancholy is a significant ele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play. 1. Studies on The Merchant of V enice(Times New Roman + 四号+首缩进4字符,下同) Karl Marx once cited that Shakespeare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 in the world.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汉语方言学研究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的文献整理,从研究方向、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新视角等几个方面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分类。不仅只局限传统的汉语方言学,还结合了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以及描写语音学等方面。同时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对比,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关键词汉语方言学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地域方言 “方言”的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的殊方异语。在这里我们引用袁家骅提出的“方言”定义,“方言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与民族的统一标准”。 1.研究方向: 关于方言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在《汉语方言概要》中表示方言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言本身的调查,系统地描写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第二,方言和标准语比较。第三,把以上研究的结果,跟该语言的较古阶段比较,揭示这个语言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李如龙则认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可分为横纵两个方面:横向比较是指,就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做横向比较,也就是做结构系统的比较,自然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比较。这些比较,就其同的方面可以概括出现代汉语的特征,就其异的方面可以区别开各方言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展现现代汉语的共性及其方言的个性。纵向比较则是指,将方言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做比较。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描写研究的一个对象,一个方言就是一个语言单位,是全民性的,有它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袁家骅,198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方言的比较往往立足于自身情况的描写,通过与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的比较来探索出方言系统中的共性以及自身的个性。 2.研究历史: 我国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第一人,应当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扬雄,他编纂了我国第一本汉语方言词汇比较词典--《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但可惜的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关于汉语方言的研究往往是依附于文字学、音韵学等学科,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而用现代语言的学科理论、技术方法来调查研究方言更是近七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的。前三十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方言实地调查取证,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大面积的方言调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两广、江西、云川等地的方言著作,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大批语料。到了后四十年,中国的汉语的汉语方言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学者不仅延续前辈开创的方言研究的传统,还接受吸取了海外方言研究的精髓,如桥本万太郎的语言地理类型学、贺登崧的汉语方言地理学,等等。此外,新生代的学者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引申,提出一生成语法学、生成语音学来归纳总结汉语方言特点,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与研究历史相关的--汉语方言学史,也是我们应多加以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把汉语方言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开始于20世纪。罗常培的《汉语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草创的标志。所以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何耿镛先生的《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是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汉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_现代汉语_历史与社会语言学_述评

《当代语言学》第8卷2006年第3期265-271页,北京 《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述评 P.Chen著李晋霞刘云述评 Chen Ping(陈平)《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M odern Chinese:Its H istory and S o2 ciolinguistics)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是供国外的汉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写作目的,作者以还原现代汉语的发展史为目标,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从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三个方面出发,对自19世纪末至1990年代的现代汉语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了翔实、全面的考察,对外国人系统了解现代汉语和汉语的现代化过程极有帮助。 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的,但对于国人而言也很有价值。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现代汉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现代汉语的发展史我们却未必都知道。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汉语拼音化、汉字简化这些“语言运动”的年轻人来说,现代汉语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更是所知甚少。读完本书,这个缺憾会得到很大的弥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学习了这本著作之后萌生了把它介绍给国内读者的想法。该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下面择要介绍。 1.现代汉语口语 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标准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变异;标准语和方言。 1.1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 在简要回顾19世纪末以前的汉语标准口语的历史之后,作者重点论述了19世纪末以来现代汉语标准口语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使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政府组织或民间自发的振兴中华的运动蓬勃发展,语言改革也是其中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很多方言之间不能相互交流,在这一现实面前,建立和发展标准的现代汉语,并改革书写系统,就成为汉语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的任务。 受日本的启发,几位知名学者将日本的“国语”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国语被确立为现代标准汉语。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统一国语方法案》通过。由该法案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建立和发展现代标准汉语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1)国语的标准不止语音一个方面,还包括词汇和语法;(2)国语应主要建立在官话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建立在北京话的基础之上,应具有正确、文雅、合逻辑的特点;(3)现代标准汉语不应该只建立在某个单一方言或单一方言群的基础之上,而应包含不同特点,容纳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这些设想和建议成为“国语运动”的基本使命。 本刊网址:htt p://https://www.sodocs.net/doc/021586604.html, 56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一词多义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摘要】一词多义现象在很多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是人类对社会不断认知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应用原型范畴理论论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待对认知语言学中相关理论加以进一步掌握并对现实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典型范畴理论,及其典型范畴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隐喻理论;转喻理论 世界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这是一个一直为语言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由于名称和词语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事物是无限的,因此,同一词语,同一名称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意义。”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传统的语言理论从索绪尔符号理论到现代的各种语义理论,都不能回答为什么会产生一词多义现象及各种词义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把握一词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外部世界来解释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更使得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来分析和探究词的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对一词多义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就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且语义范畴由典型义项为中心向边缘义项成放射状辐射,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通过语义学的语义变化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理论等对一词多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一词多义与原型理论 (一)一词多义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概述 这就是综述一下,不过下面提到的名词的都是考过的知识点。 一、定义:什么是语言学?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二、语言学研究的核心(下面的术语要尽量全都认识,不然做题时可能看不懂选项) 1、Phonetics 语音学 2、Phonology 音位学 3、Morphology 形态学 4、Syntax 句法学 5、Semantics 语义学 6、Pragmatics 语用学 三、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 这个考过的。Parole这个概念是 F. de Saussure(索绪尔)提出的。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所有(语言使用)个体头脑中存储的词语-----形象之总和”,这个整体相对较为稳定;Parole 指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它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的实体。 四、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 (这个也考过的。考过the informative function,就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的那道题) 1、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 2、The regulatory function 3、The heuristic function 4、The interactional function 5、The personal function 6、The imaginative function

7、The informative function 五、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 这个也考过的,这五个特征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提出。 弱弱地说一句:如果真的在临时抱佛脚,那就不要管这五个术语的具体含义了,只要能强行记下来应付考试就是了。>_< 1、Arbitrariness 任意性 2、Productivity 多产性 3、Duality 双层结构 4、Displacement 移位性 5、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性 六、语音学和音位学 (一)语音学 Phonetic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1、三大分支 (1)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 (2)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3)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 2、辅音和元音(这个考过的,考过二者的区别) (二)音位学 Phonology: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1、三个术语 (1)Phone音素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0903012234陈绿清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外语系 年级专业:09英语 姓名:陈绿清 学号:0903012234 题目名称:英语诗歌象似性的语用分析

英语诗歌象似性的语用分析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意在研究象似修辞在诗歌当中的运用,研究象似性修辞的运用给诗歌带来什么样的效果,本文将具体从象似修辞的不同方面,语音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等等入手,着重研究某个诗人的诗歌。在前期资料的搜寻中,发现王寅先生在象似性这方面,做的研究相较其他学者的多。对于象似性的研究,在句法,方面研究的较多,在诗歌方面,研究的人相较于前者还是比较少的。 【关键词】:象似性诗歌语用分析 导言 本文意在研究英美诗人在诗歌写作当中的对象似性修辞的应用。本人旨在着手分析某个具体的诗人。从这个诗人诗歌的篇章,用词,句法结构的对称加以分析。象似性是许国璋先生首先从英文的iconicity翻译成象似性。最先涉及到象似性的研究的有C.S.Peirce,peirce首先提出了象似符这个概念,Haiman对象似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而索绪尔认为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任意性的。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具有任意性,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地联系,两者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或无可理据的。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发现语言间存在着象似性。即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Haiman,J.(1980).The iconicity of grammar: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Language,56:。515-516Haiman, J.1985. Iconicity in Syntax: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n Iconicity in Syntax, Stanford, June 24-6,1983.stanfold: John Benjamins Haiman,J.(1 985a). Iconicity of sequence: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ing of temporal adverbial clauses in English.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 3, 468Zhou Siyan [周思言],2012, on the iconicity in John Keats’ poetry ,西南大学硕士论文,10 Hong Qi [洪琪],2009,弗罗斯特诗歌的象似性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6,1:13Hu Zhuangling [胡壮麟],2011,《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Huang Qinggui [黄清贵],2009.《从语言到语用:理论与实践》,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Li Han[李涵],2009,iconicity in E.E.Cumming’s Poetry,四川师范大学,16Lu Weizhong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1. 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认知语言学 语言认知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却是最近20年的事。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于心理学的研究(the psychological approach),一个方面是基于语言学的研究(the linguistic approach)。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注重语言的感知、语言理解、记忆、注意力、推理等方面的问题,而基于语言学的研究则比较注重语言的形式类、语言符号的意义、形式和意义之间的操作、意义-概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的认知研究涉及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语言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 心智之外,因此可以作为一个纯客观的研究对象来对待;另一类认为语言与人的心智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现象,因此研究语言必须与语言所赖以存在的心智联系在一起。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语言学领域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语言学不像别的学科,研究对象很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直与别的学科有粘连。如果研究对象不确定的话,一切都会成为问题。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地说:“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关于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基本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语言是一种客观现象,它独立于人的认识主体,那么人类言语活动的表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当然首先就是语言本身,因为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没有语言什么都谈不上。所以还是应该首先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迄今为止,各种语言学的著作和非语言学的著作对“语言”做过几十种界定,因为观察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什么是语言进行界定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从语言的自然属性上说,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从语言的社会属性上说,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从语言的心理属性上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索绪尔注意到了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多面性,认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重属性。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人类言语活动本身,那么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动态的言语过程;如果把语言看成是静态的符号系统,那么语言研究的对象就应该是静态的语言现象。麻烦的是这种现象不纯粹是自然现象,它又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并在社会中运用的。如何才能找到语言学完整的研究对象呢?因为我们无论从那一方面去着手解决问题,“任何地方都找不着语言学的完整对象;处处都会碰到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要么只执著于每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冒着看不见上述二重性的危险;要么同时从几个方面去研究言语活动,这样,语言学的对象就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离奇古怪、彼此毫无联系的东西。” 索绪尔很明确地提出我们“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作言语活动的其它一切表现的准则。” 索绪尔强调要把“语言”和“言语”分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他说:“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之言语毫不逊色,这对于研究特别有利。” 作这样的区分十分有利于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确定,而且把言语活动的复杂性也揭示出来了。 关于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追寻语言证据存在的处所,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了解语言在哪儿。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已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中。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语言的认知研究就是一种语言学和心理学在理解人类概念结构方面的统合。人类的语言在结构上对应以下一些范畴: 1.概念结构(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2.外部世界(the world) 3.知识系统(the knowledge syste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