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心衰)、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房颤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格局,房颤人群的抗凝率显著提升,卒中风险不断降低,而更新T弋口服抗凝药因子抑制剂在预防血栓的同时,出血风险更低,很有希望为房颤抗凝领域带来新的革命。导管消融逐渐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

疗手段,可减少房颤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房颤从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对于诊断1年之内的房颤,节律控制策略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策略。器械与技术进步大幅降低了经皮左心耳封堵(1AAC)的操作难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理念,如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房颤管理带来重大变革。以上进展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充实的依据。

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根据2014—2016年这项研究,结合2023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由于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数字。

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1.5~1.9倍,其机制可能与血栓栓塞、心衰风险增加,以及共患疾病的协同作用有关。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约34.2/1OOO人年,是无房颤人群的3~5倍;与非房颤相关性卒中相比,房颤所致卒中往往病情更严重,致残、致死率和复发率均更高。20%~30%的房颤患者合并心衰,可能与房颤伴快心室率、

房室收缩不同步、心室应变不同步,以及房颤相关心肌病等有关。房颤患者的痴呆发病率约4.1%/年,是无房颤人群的1.5倍,可能与卒中、颅内出血及大脑低灌注等机制有关。60%以上的房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症状,16.5%伴有严重或致残性症状。房颤患者住院率非常高,达到了43.7次/100人年,心血管住院(26.3次/100人年)较非心血管住院(15.7次/100人年)更为常见。

房颤的临床评估

一、房颤的病因

房颤发病机制复杂,多方面因素均可增加房颤易感性,促进房颤的发生、维持,包括年龄增加、原发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以及非心血管疾病,如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I不健康生活方式(超重/肥胖、饮酒、吸烟、体力活动过量/不足等\遗传等。此外,严重疾病状态(如重症感染)及外科手术均会增加房颤发生风险。二、房颤的诊断与分类

根据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以及转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难易程度和治疗策略选择,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具体定义见表3o

三、房颤的临床表现

1 .症状和病史:房颤最常见的症状为心悸、活动耐力下降和胸部不适,部分患者也可有头晕、焦虑及尿量增加(心房利钠肽分泌增多所致)等症状。

2 .检查:

(1)体格检查:房颤患者的主要体征包括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细等。

(2)实验室检查:初诊房颤患者应行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B型脑钠肽(BNP)或N端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及合并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

(3)体表心电图:房颤典型心电图表现包括:

(4)动态心电图和其他长程心电监测手段:

(5)心电贴、心电手表等家庭用可穿戴设备:

(6)胸部X线检查:

(7)经胸超声心动图:

(8)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9)左心房和肺静脉CT成像:

(10)心脏磁共振成像:

3 .症状与生活质量评估:房颤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可用多种工具进行评估和量化,包括通用于各种疾病生活质量评估的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和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房颤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AFEQT),以及用于房颤症状评估的EHRA量表等。

4 .房颤筛查:

(1)一般人群的房颤筛查:房颤的筛查策略包括机会性筛查(指全科医师对因不同原因在社区就诊的患者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顺便进行房颤筛查)和系统性筛查(指对高危人群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系统详细的房颤筛查\(2)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患者的房颤筛查:

(3)卒中患者的房颤筛查:

卒中预防

一、卒中风险评估

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z CHA2DS2VASc评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二、出血风险评估

在启动抗凝治疗时,应对潜在的出血风险进行充分评估。HASB1ED出血评分(表7)是应用最广泛的出血风险预测模型。HASB1ED评分≤2分为低出血风险,评分≥3分时提示高出血风险。

三、口服抗凝药物(OAC)

OAC包括华法林和NOAC。房颤患者应用OAC需权衡其获益与出血风险,是否需要抗凝应在医患讨论后共同决策。鉴于卒中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而大多数出血患者并无长期后遗症,因此,即便是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抗凝治疗仍可取得临床净获益,不应以出血风险高低作为是否进行抗凝治疗的依据。OAC的绝对禁忌证包括:严重活动性出血、与出血相关的合并疾病[如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50χ109∕1\血友病等],或近期发生的高危出血,如颅内出血等。

1 .华法林:华法林可使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降低64%o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INR并调整剂量,以维持INR在治疗目标(2.0~3.0)之内。

2 .NOAC:目前国际上已上市的NOAC共有4种,包括直接抑制凝血酶的达比加群,以及抑制Xa因子的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

3 .抗血小板药物:单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不能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虽可降低一定的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但显著增加大出血风险,不推荐抗血小板治疗用于房颤相关卒中的预防。

四、房颤抗凝合并出血的处理

使用OAC治疗的房颤患者如出现出血事件,需评价出血严重程度、出血部位和最后一次服用OAC的时间,确认是否合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及评估其他影响出血的风险因素(如过量饮酒、肝肾功能异常等X应用华法林的患者应检测INR,应用达比加群的患者可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稀释凝血酶时间、蛭蛇毒凝血时间等,应用Xa因子抑制剂患者可检测抗Xa因子活性或凝血酶原时间。根据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般可将出血事件分为轻度出血、中度出血、重度或致命性出血(表141重度或致命性出血指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出血,或重要部位出血(如颅内、椎管内、心包、腹膜后、关节腔内出血或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中度出血指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但需要输血治疗或进行医疗干预;轻度出血指未达到以上标准的出血(如肢体瘀青、痔出血、结膜下出血、自限性鼻蝴等)。轻度出血可停药观察,因NOAC半衰期较短,停药12~24h后抗凝作用即显著减弱。中重度出血可予输血/补液治疗,最后一次服用NOAC在2~4h内的患者,可服用活性炭或洗胃以减少药物暴露。应用华法林的患者,静脉注射维生素K需6~8h才能起效。在确定并纠正出血原因后,对卒中高危患者应尽快评估重启抗凝治疗。房颤抗凝合并出血的处理推荐见表15o

表15心房颤动抗凝合并出血的处理

•出现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立即停用OAC,对症支持治疗,并查明出血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C)

•使用NOAC的患者在出现无法控制/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或拟行急诊外

科手术时应使用相应的特异性拮抗剂(B)

•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在出现无法控制/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或拟行急诊外科手术时应考虑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含凝血因子、、、)(aC)

•对于高卒中风险的患者,在出血组正并祛除病因后,应考虑尽早重启抗凝治疗((aC))

五、特殊人群、特殊情况抗凝治疗

1 .合并冠心病:

2 .合并CKD:

3 .合并肝脏疾病:

4 .高龄:

5 .HCM:

6 .瓣膜性心脏病:

7 .心脏复律:

8 .房颤导管消融:

9 .侵入性操作或外科手术围术期抗凝管理:

10 .左心耳血栓的诊断及处理:

六、卒中后的抗凝治疗

1 .缺血性卒中: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房颤患者,急性期治疗策略应充分权衡卒中再发与出血转化的风险。对于发病24h内的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除外脑出血后,推荐进行机械取栓。对于时间窗内(<4.5h)且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患者,如服用华法林JNR<1.7时可进行溶栓治疗。对于服用NOAC的患者,如肾功能正常,末次服用NOAC后48h以上药物已代谢完全,此时行溶栓治疗相对安全,而48h 内溶栓尚无充分证据。而对于服用Xa因子抑制剂且目前抗凝强度无法确定的患者,不推荐使用Xa因子抑制剂的拮抗剂后进行溶栓。

2 .出血性卒中:在出血得到可靠控制前,颅内出血(包括原发性和外伤性)的急性期为抗凝治疗禁忌。是否启动抗凝治疗需基于出血的病因和程度等综合决策。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房颤患者重启抗凝治疗时应优先选择NOAc,特别是有特异性拮抗剂的NOAC。颅内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的最佳时间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颅内出血后7~8周重启抗凝获益最大。

七、1AAC

1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1AAC):

2 .外科左心耳切除/闭合:

房颤的节律控制

一、节律控制策略

1 .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策略的选择:房颤的节律控制是指通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1直流电转复、导管消或外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并进行长期维持。

安全有效的节律控制是房颤治疗的理想策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对于诊断房颤早期或房颤合并心衰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早期节律控制策略,但目前的国内外指南与临床实践尚未充分践行这一理念。早期节律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心房重构,预防高危人群的房颤相关死亡、心衰、卒中,且在延缓房颤进展、减少房颤相关症状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作用,应在更加广泛的房颤患者中积极应用(表291

2 .抗心律失常药物(AAD)与导管消融的选择策略:AAD和导管消融

是节律控制的主要方法。

二、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AAD对减少房颤反复发作、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具有中等程度的有效性,但AAD 相关的不良反应相对常见。胺碘酮是类AAD,具有多通道阻滞作用。在所有AAD 中最为有效,但副作用也最多(表30);胺碘酮本应作为房颤AAD治疗的二线或最后选择,但现阶段我国的临床应用仍明显偏多,应强化对胺碘酮使用限制的认识。如有其他可选择的AAD或可行导管消融时,应尽量不用或短期应用胺碘酮。各种AAD的长期用法和注意事项总结于表31。房颤AAD治疗建议总结于表32。

三、导管消融

1 .适应证:对于拟行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识别并纠正导致房颤发生的可逆性因素、评估手术风险与复发风险、对预后的影响等,并充分考虑患者意愿。

相比AAD,导管消融可显著降低房颤复发风险、减少心血管住院。因此,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如AAD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应行导管消融改善症状。对于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明显优于AAD,可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改善心律失常相关症状、降低再住院率和就诊率,且不增加严重不良事件风险,且作为AAD治疗前的一线节律控制策略证据确切。对于持续性与持久性房颤,导管消融与房颤复发率降低和生活质量改善相关。

2 .AAD与导管消融的选择策略:

3 .并发症:

4 .消融术后管理:

5 .消融术后复发风险评估:

四、房颤的外科治疗

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一、心室率控制目标

房颤心室率控制策略包括严格的心室率控制(静息心率≤80次∕min,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110次∕min)和宽松的心室率控制(静息心率<110次∕min\

二、心室率控制药物长期心室率控制的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毗陡类钙通道阻滞剂(NDCCB)、地高辛以及部分AAD o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用药后反应选择心室率控制药物的种类、剂量(图5、表39,单一药物不能达到目标心率,应考虑联合应用不同种类的心室率控制药物。

三、房室结消融联合置入起搏器

房室结消融联合同步化起搏治疗仅适用于不可能通过导管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症

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对于房室结消融联合置入起搏器用于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治疗的推荐见表41o

房颤的急诊处理

新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急性发作以及持续性房颤突然出现快速心室率常需要急诊处理。急诊房颤处理原则包括:稳定血流动力学、缓解症状、降低短期内及长期血栓栓塞风险。

一、急诊心室率控制

进行房颤心室率控制前,应评估导致心室率增快的潜在原因(如心肌缺血、感染、贫血、肺栓塞等),并明确心室率增快是否为代偿机制。

用于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药物主要有B受体阻滞剂、NDCCB和洋地黄类药物。在特定情况下,胺碘酮也可用于心室率控制。急诊心室率控制一般首选静脉制剂,心率得到控制后转换为口服制剂。

二、急诊节律控制

约2/3的阵发性房颤可在房颤发作48h内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对于新发房颤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选择延迟复律策略,即持续48h以上仍不能自行转复再行复律治疗。合并预激综合征且房颤经旁路前传的患者不应使用β受体阻滞剂、NDCCB s 洋地黄类药物和静脉胺碘酮进行心室率控制,该类患者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立

即电复律;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应考虑静脉使用伊布利特、普鲁卡因胺,也可考虑使用普罗帕酮、氟卡尼或尼非卡兰。

1 .药物复律:房颤急性发作时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考虑药物复律。应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各种抗AAD的特点,合理选择复律药物(表421

2 .电复律:同步直流电复律较药物复律更为有效,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房颤的首选复律方法。

3 .提高急诊室房颤处理效率:

房颤的综合管理房颤的综合管理强调对患者的整体管理,包括对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症的管理。

一、房颤综合管理路径

房颤综合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心血管内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内容包括预防卒中,通过节律和(或)室率控制改善症状,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合并症,以及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支持。

二、合并危险因素的管理

1 .肥胖:减重可减轻房颤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率。

2 .运动:运动与房颤发生风险的关系比较复杂,适当强度的运动可预防房颤的发生,但长期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房颤发生风险高。

3 .饮酒:戒酒可减少房颤发作,降低房颤负荷。饮酒同时增加房颤患者出血和卒中风险。

4 .吸烟:吸烟人群房颤发生风险更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戒烟者的房

颤发生风险显割氐于目前吸烟者。

5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房颤发生风险升高34%,荟萃分析显示,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1T2i)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新发房颤风险。在房颤合并糖尿病人群中,SG1T2i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小样本量RCT研究提示SG1T2i 可减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

6 .高血压:高血压是发生房颤的重要危险因素。房颤人群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高达60%~80%,高血压也显著增加房颤人群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房颤人群强化降压治疗的绝对心血管获益高于非房颤人群。房颤患者最佳血压控制目标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约20%~70%的房颤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影响房颤患者电复律、导管消融和AAD治疗的成功率。

三、心脏或非心脏外科术后房颤

四、合并肿瘤的房颤患者管理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心衰)、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房颤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格局,房颤人群的抗凝率显著提升,卒中风险不断降低,而更新T弋口服抗凝药因子抑制剂在预防血栓的同时,出血风险更低,很有希望为房颤抗凝领域带来新的革命。导管消融逐渐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

疗手段,可减少房颤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房颤从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对于诊断1年之内的房颤,节律控制策略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策略。器械与技术进步大幅降低了经皮左心耳封堵(1AAC)的操作难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理念,如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房颤管理带来重大变革。以上进展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充实的依据。 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根据2014—2016年这项研究,结合2023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由于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数字。 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1.5~1.9倍,其机制可能与血栓栓塞、心衰风险增加,以及共患疾病的协同作用有关。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体循环栓塞的发生率约34.2/1OOO人年,是无房颤人群的3~5倍;与非房颤相关性卒中相比,房颤所致卒中往往病情更严重,致残、致死率和复发率均更高。20%~30%的房颤患者合并心衰,可能与房颤伴快心室率、

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第二部分)

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第二部分) 六、卒中后的抗凝治疗 1.缺血性卒中: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房颤患者,急性期治疗策略应充分权衡卒中再发与出血转化的风险。对于发病24 h内的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除外脑出血后,推荐进行机械取栓。对于时间窗内(<4.5 h)且符合溶栓适应证的患者,如服用华法林,INR<1.7时可进行溶栓治疗。对于服用NOAC的患者,如肾功能正常,末次服用NOAC后48 h以上药物已代谢完全,此时行溶栓治疗相对安全,而48 h内溶栓尚无充分证据。小规模研究显示,服用达比加群的患者应用特异性拮抗剂逆转其抗凝作用后溶栓治疗安全可行。而对于服用Xa因子抑制剂且目前抗凝强度无法确定的患者,不推荐使用Xa因子抑制剂的拮抗剂后进行溶栓。荟萃分析提示,相较未服用OAC或服用VKA且INR<1.7的患者,部分48 h内服用过NOAC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并未增加出血及死亡风险。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在48 h内服用过NOAC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行溶栓治疗后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应用特异性拮抗剂或测定NOAC水平。作为溶栓的替代方案,血管内治疗(如机械取栓等)对于48 h内应用过OAC的前循环闭塞患者是安全的。 早期荟萃分析显示,在急性心原性缺血性卒中后48 h内,应用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并未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但增加颅内出血风险。关于NOAC的应用,TIMING研究显示,房颤合并轻中度缺血性卒中[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平均评分为6分]后≤4 d内使用NOAC在减少由再发缺血性卒中、有症状的颅内出血和全因死亡构成的主要复合终点方面不劣于卒中后5~10 d重启NOAC的策略,且主要终点事件有降低趋势。观察性研究显示,根据卒中危险分层早期重启NOAC(早于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位抗凝启动时间,即TIA后1 d内、轻型卒中后2 d内、中型卒中后3 d内、严重卒中后4 d内)与卒中/栓塞风险降低相关,且颅内出血发生率未明显增加。另一项观察性研究也显示,早期(≤5 d)重启NOAC并未显著增加颅内出血风险。而重度卒中患者卒中后重启抗凝时机缺乏确切证据。正在进行的OPTIMAS研究(NCT0375993834)、ELAN研究 (NCT0314845735)与START研究(NCT03021928)将为卒中后抗凝重启时机提供更多证据。NOAC在卒中二级预防治疗有效性和减少颅内出血方面均显著优于VKA。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建议总结于表25。

心房颤动指南

ACC/AHA房颤指南 I. 导言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其患病率正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尽管房颤常常与心脏病有关,但也见于许多无明显疾病的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和血栓栓塞可导致发病、死亡一级医疗费用增加,因而,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联合建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制定该种心律失常控制指南。 委员会由ACC和AHA的8名代表、ESC的4名代表、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学会(NASPE)的1名代表以及来自Johns Hopkins大学循证医疗中心·老年房颤保健研究与质量报告管理局的1名代表。ACC、AHA、ESC各自任命了3位专业评论家(共9位),同ACC临床电生理委员会、AHA和ECG心律失常委员会、NASPE以及本次执笔委员会任命的25位评论家一道对此文告进行了校阅。文告的发行得到了ACC、AHA和ESC行政机构的同意以及NASPE 的正式认可。工作组每年要对这份指南审查一次,如果没有修改或撤销,该指南将一直用以指导当前临床工作。 本委员会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 (包括Cochrane系统查阅数据库和Cochrane对照试验登记)和Best Evidence数据库,对1980年至2000年6月的文献进行了全面复习。文献查询仅限于英语语系和人类研究。 II. 定义 A. 房颤 房颤是一种室上性心律失常,特点为心房活动不协调,继之心房功能恶化。在心电图(ECG) 上,房颤表现为正常的P波被大小、形状、时限不等的快速振荡波或纤维颤动波所取代。如果房室(A V)传导正常,则伴有不规则的、频繁的快速心室反应(1)。心室对房颤的反应性取决于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张力水平,以及药物的影响(2)。如果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或交界性快速心律失常,则RR间期可能比较规则。持续的不规则性、宽QRS波群快速心律失常强烈提示房颤伴有附加旁路传导或束-支阻滞。频率极快(高于200次/分)的房颤提示存在附加旁路。 B. 相关的心律失常 房颤可能为孤立性,或者合并其它心律失常,通常为房扑或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扑可发生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治复发性房颤时,比房颤规整,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规则的房性活动锯齿波,称为扑动波(f波),尤易见于II、III和aVF导联。房扑未经治疗时,心房频率通常为240(320 bpm,心电图上f波在II、III和aVF导联倒置,在V1导联直立。右房(RA)活动波可能发生翻转,从而导致f波在II、III和aVF导联直立,在V1导联倒置。2:1房室阻滞比较常见,此时心室率为120(160 bpm。房扑可蜕化成房颤,房颤也可引起房扑,因此心电图上有时会出现房扑和房颤交替存在的现象,这都反映了心房活动的改变。 其它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以及房室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也可触发房颤。在其它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时,P波易于识别,ECG上表现为1个或多个导联中的P 波被等电位线分割。P波形态有助于确定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单一类型的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肺静脉(3),频率通常高于250 bpm,而且往往蜕化成房颤。心内标测有助于确定不同类型的房性心动过速。 III. 分类 房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论有无明显的心脏病或相关症状均可发生,比如有关“孤立性房颤”术语的定义就很多。对于临床上和心电图上没有心肺疾患表现的年轻(年龄小于60

心房颤动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特点是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房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如快速的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括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参与等。不同人群房颤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不同发病机制的房颤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 一、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房颤可分为三类: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 7d 的房颤,一般< 24 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 有些患者房颤病史不详,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采用新近发生的(recent onset)或新近发现(recent discovered)房颤来命名,

对于这种房颤,我们很难判定其持续时间,也不能确定以前是否有房颤发作。有些房颤很难界定发生时间。一个患者有可能存在多种房颤的类型,如多次阵发性房颤和偶尔发作的持续性房颤。 二、房颤的流行病学和危害 在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4%~1.0%。房颤的患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小于60岁的人群患病率较低,而8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8%。40岁以下者房颤的发病率为0.1%/年,8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房颤的发病率分别为2%/年和1.5%/年。 房颤患者远期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一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5%/年,是无房颤者的2~7倍。若考虑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的脑卒中,伴随房颤的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为7%/年。与年龄匹配的对照者相比,房颤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7倍;与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相比,风险增加5倍。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59岁患者因房颤所致的脑卒中每年发生率为1.5%,而80~89岁者则升高到23.5%。男性患者栓塞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 心力衰竭患者中房颤发生率增加,房颤使心功能恶化。心功能Ⅰ级的患者(NYHA分级),房颤的发生率≤5%,随着心功能恶化,房颤的发生率增加,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患者发生房颤。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要点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 )要点 【摘要】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实践证明,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等一级预防措施延缓或避免临床事件的发生。2020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牵头,联合相关学会共同制定了《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为全面推进该指南的推荐建议在基层落地,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专家工作组进一步结合基层心血管病防治的特点,给出有关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血压管理、血脂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和阿司匹林的使用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推荐建议,并以问答形式进行解释说明。 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证据表明,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控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些以预防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为目的,在尚无心血管病的人群中开展的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防控措施即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指南基层版》的目标人群为尚未发生心血管病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主要聚焦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 )的一级预防。ASCVD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等。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推荐意见: •总体风险评估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决策的基础(B) •对18~75岁的成人,推荐采用基于我国人群长期队列研究建立的‘中国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简化流程图〃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风险分层(B) •对10年风险为中危的个体,应考虑结合风险增强因素决定干预措施(a B) 1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为什么要进行风险评估? 心血管病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病风险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危险因素的水平,还取决于多个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多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可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因此,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孤立控制单一危险因素是不够的,应重视对心血管病总体风险的综合评估。 2 .临床实践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基础是基于长期队列访数据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于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的数据建立了〃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完整版)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完整版)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以来,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等组织撰写的《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及由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t Rhythm Association,EHRA)、亚太心律学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等组织撰写的《2017 HRS/EHRA/ECAS/APHRS/ SOLAEC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的发表,集中展示了在房颤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在此基础上,由CSPE和CSA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吸收美国和欧洲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形成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现予发表,旨在提供新的学术信息和规范对房颤的全程管理。

ESC 2023房颤治疗全面指南

ESC 2023房颤治疗全面指南前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口。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每年都会发布房颤治疗的最新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指南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为房颤的诊断、风险评估、治疗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房颤的诊断 临床表现 - 房颤的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心跳不规律、疲劳和呼吸困难。 - 不典型症状可能包括短暂意识丧失或胸痛。 体格检查 - 检查心率和心律,寻找心悸或其他不适的迹象。

- 检查心脏杂音和肺部啰音,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辅助检查 - 心电图(ECG):诊断房颤的首选方法,可显示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房大小和左心房血栓。 -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在评估结构异常和心肌缺血方面可能优于超声心动图。 房颤的风险评估 栓塞风险 - 评估患者是否有栓塞病史或栓塞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老龄和慢性肾病。 - 使用CHA2DS2-VASc评分对栓塞风险进行量化。 心脏衰竭风险

- 评估患者是否有心脏衰竭的病史或风险因素,如左心室功能低下、高血压和糖尿病。 - 使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 房颤的治疗 药物治疗 - 抗凝治疗:对于大多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 - 率控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 - 节律控制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推荐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生理干预。 电生理干预 - 射频消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可耐受的患者,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 指南围绕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临床评估、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急诊处理、综合管理等七个方面,重点收集和引用亚洲、国内临床研究及人群队列研究的成果与数据,使指南更适用于中国房颤患者群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如根据2014-2016年我国的房颤流调结果,结合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因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 1、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以及转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难易程度和治疗策略选择,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指南用持久性房颤取代既往根据字面直译的“长程持续性房颤”,并对永久性房颤给出了一些客观的定义,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能性小,房颤持续10~20年以上,心电图显示近乎直线的极细小f波;或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左心房纤维化面积占左心房面积的30%以上”。 2 、房颤筛查 筛查是房颤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 ✓推荐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在就医时可考虑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进行房颤的机会性筛查(Ⅱb,A);

✓年龄≥70岁的人群,可考虑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系统性筛查(Ⅱb,A); ✓推荐具有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的患者常规程控时应评估心房高频事件,并明确房颤诊断(I,C); ✓对未诊断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可考虑在1年内完成每3个月1次,每次至少7天,累计超过28天的心电监测以进行房颤筛查(Ⅱb,C)。 3、卒中风险评估 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 ➢年龄≥50岁的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即开始增加。 ➢年龄55~59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亚洲房颤患者与合并一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 ➢65~74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与合并2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并发现年龄>55岁的亚洲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OAC)可显著获益。 ➢指南采用CHA2DS2-VASc-60评分(表1)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I,B), ➢将年龄60~64岁的亚洲患者为1分,年龄≥65岁的患者为2分。推荐CHA2DS2-VASc-60评分≥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应使用OAC(I,B)。

2023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用药(全文)

2023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用药(全文)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的临床特点为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年龄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5岁及以上人群的房颤特称老年房颤。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房颤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临床危害 1.房颤的流行病学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为1%-2%,40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有25%一生中会发生房颤。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较年轻的人群(51~60岁)相比,71~80岁的人群房颤患病率增加5倍,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房颤患病率增加6倍。近11年,我国房颤患病率增加了20倍,房颤相关性卒中增加了13倍。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患病风险增加1.5倍,而女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高于男性患者。

图1 房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 2.房颤的主要危害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增加,卒中风险增加5~6倍,死亡风险增加2倍,生活质量降低。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需求与出血风险 1.抗凝需求 老年房颤患者的血栓事件表现为“复杂血栓”,即多系统、多部位的血栓事件,可能同时存在或反复发生静脉系统血栓及动脉系统血栓。 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引发的主要栓塞性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 临床医生应根据老年房颤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长期抗凝治疗,减少血栓事件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2. 出血危险因素抗凝治疗相关的出血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糖尿病、出血性疾病或出凝血相关问题、出血病史(特别是大出血)、抗凝治疗中发生出血的病史、卒中病史、抗凝药物相关卒中病史、女性、低体重、药物敏感性。直接与老年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糖尿病。与颅内出血(ICH)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2023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重点内容

2023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重点内容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过去二十年间,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抗凝治疗格局,导管消融逐渐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手段,器械与技术的进步大幅降低了经皮左心耳封堵(LAAC)的操作难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产生,未来房颤管理仍将发生重大变革。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的《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正式发表,以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表1 推荐类别

表2 证据级别 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 1.一般人群的房颤筛查 房颤的筛查策略包括机会性筛查(指全科医师对因不同原因在社区就诊的患者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顺便进行房颤筛查)和系统性筛查(指对高危人群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系统详细的房颤筛查)。指南推荐,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在就医时可考虑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进行房颤的机会性筛查;年龄≥70岁的人群,可考虑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系统性筛查。 房颤筛查方式包括心电模式与非心电模式,前者包括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手持式或可穿戴式心电记录仪以及心脏置入式电子装置等,后者包括脉搏触诊、光容积脉搏波描记和使用有房颤识别功能的电子血压计等。

2023年ESC房颤管理全指南

2023年ESC房颤管理全指南 简介 本文档是2023年欧洲心脏学会(ESC)制定的房颤管理全指南。该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房颤的最新诊断和治疗策略, 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诊断 - 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包括评 估房颤的类型和持续时间。 - 心电图: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认房颤的存在和类型。 - 心脏超声: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 血液检查: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排除其他 疾病。 分类与评估 - CHA2DS2-VASc评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相关危险因 素评估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 - HAS-BLED评分:评估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时的出血风险。

治疗策略 非抗凝治疗 - 心律控制治疗:使用药物或电生理手术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 心率控制治疗:使用药物来控制房颤时的心率。 -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预防房颤的发作。 抗凝治疗 - 根据CHA2DS2-VASc评分,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 根据HAS-BLED评分,评估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时的出血风险。 - 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 服抗凝药物(如阿哌沙班)。 - 定期监测抗凝治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其他适用的 指标。 心房颤动消融术 - 心房颤动消融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房颤的介入手术。 - 该手术通过导管介入,在心脏内部进行热消融或冷冻消融, 以终止或减少房颤的发作。

随访与预后 - 对房颤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 - 随访包括对心率、心律和抗凝治疗的监测。 - 提供患者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和戒烟等方面的建议。 - 对于高危患者,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和其他相关检查。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2023年ESC房颤管理的全面指导,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制定诊断和治疗策略。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改善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2023年版欧美心房颤动指南

2023年欧美心房颤动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010 年制定了新的心房颤动(房颤)治疗指南(以下简称ESC 指南),并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上。2011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 美国心脏协会(AHA)/ 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更新了美国房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ACCF 2011 指南)。在《ACC/AHA/ ESC 2006 年房颤治疗指南》的基础上,新的欧美指南在房颤的抗栓、导管消融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更新。 1 房颤的抗栓治疗 1.1 卒中危险评估在房颤的卒中和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方面,既往常用的CHADS 2 积分(表1)相对简单,便于记忆,但是并未包括所有已知的卒中危险因素。因此,ESC 新指南提出了新 的评分系统——CHA 2DS 2 VASc 积分(表2),其在CHADS 2 积分基础上将年龄≥75 岁由1 分改为 了2 分,同时增加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性别(女性)3 个危险因素,最高积分达到9 分。ESC 新指南将房颤的危险因素分为主要危险因素(卒中史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年龄≥75岁)和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心力衰竭(心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指南认为还不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65~74岁和血管疾病,即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等]。ESC 指南建议直接根据危险因素选择抗栓治疗策略,存在一个主要危 险因素或两个以上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 2DS 2 VASc 积分≥2 分者需服用口服抗凝 药(OAC);存在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 2DS 2 VASc 积分为1 分者,服OAC 或 阿司匹林均可,但推荐OAC ;无危险因素,即CHA 2DS 2 VASc 积分0 分者,可服用阿司匹林或不 进行抗栓治疗。表1 CHADS 2 积分 表2 CHA 2DS 2 VASc积分

房颤管理的ESC 2023全方位指南

房颤管理的ESC 2023全方位指南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23年发布的房颤管理全方位指南。该指南提供了最新的关于房颤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指南内容 1. 房颤的定义和分类 - 指南对房颤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详细解释,以便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分类患者的房颤类型。 2. 诊断与评估 - 指南介绍了房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等。同时,还提供了评估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的工具。 3. 抗凝治疗

- 指南详细介绍了抗凝治疗的原则和具体用药方案,包括口服抗凝药物和肠内抗凝药物。同时,还讨论了不同患者群体的抗凝治疗策略。 4. 心律控制治疗 - 指南提供了心律控制治疗的各种选项,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同时,还介绍了不同患者群体选择心律控制治疗的考虑因素。 5. 心房颤动的消融治疗 - 指南详细介绍了心房颤动消融治疗的适应症、技术和并发症管理等方面内容,以及消融治疗对不同患者的效果评估。 6. 房颤相关的并发症管理 - 指南提供了房颤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建议,包括卒中预防、心力衰竭管理和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缓解等。 7. 房颤的围手术期管理 - 指南介绍了房颤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以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风险。

8. 房颤的康复管理 - 指南强调了房颤患者的康复管理重要性,并提供了康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结论 ESC 2023年发布的房颤管理全方位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的临床实践指导。该指南涵盖了房颤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内容,帮助医生制定简单、有效的房颤管理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3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

2023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一、节律控制的总体原则 1 .症状驱动的节律控制 房颤的节律控制必须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对有指征者进行抗凝治疗以及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控制等。AADs节律控制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根据房颤症状评分辅助节律控制治疗决策。症状在2b及以上者,若有指征,可考虑进行节律控制。 2 .早期节律控制 建议房颤确诊后应尽早启动节律控制策略。对仅表现为疲乏或运动耐量下降、缺乏房颤特异性症状的患者,可行试验性复律治疗,因较难辨别房颤与其症状间的关联。试验性复律治疗有助于判断此类患者的症状是否由房颤所致,若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节律控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当决定放弃节律控制策略而采用心室率控制策略时,应停用AADs o 症状驱动的节律控制和早期节律控制建议: 1 .症状性房颤患者结合其意愿,推荐应用AADs和/或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特别是具备以下临床特征的患者:年轻、初发房颤或房颤病程较短、房颤相关心动过

速性心肌病、心房内径正常或稍大;房内电传导正常或稍延 缓(心房重构不显著)、室率控制症状缓解不佳。(适用) 2 .诊断1年内的无症状性房颤,合并CHA2DS2-VASc≥2分,结合患者意愿,推荐尽早进行节律控制治疗,治疗策略包括AADs和;版虬(倾向于使用) 二、节律控制的药物 1 .氟卡尼和普罗帕酮 氟卡尼和普罗帕酮为Ic类AADs,可阻断心脏Na+通道,延长有效不应期,减慢心房和心室内传导,延长QRS波时程及H-V间期。Ic类药物对急性房颤转复作用强。 氟卡尼(国内尚无此药)和普罗帕酮可用于左心室功能正常、无明显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缺血的房颤患者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口服单剂量可在医院外用于终止发作不频繁、药物耐受性良好、无严重心脏病患者的房!跋作。静脉注射较口服药物起效更快。增力涮量疗效更佳,但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 Ic类AADs治疗过程中,如房颤转换为房扑,常可致1:1房室下传诱发快速心室率,故建议同时使用阻断房室结药物(美托洛尔朝E二氢喷陡

ESC 2023房颤管理全纲要

ESC 2023房颤管理全纲要 1. 引言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口。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23年发布了最新的房颤管理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房颤诊断、风险评估、治疗及长期管理的全面指导。 2. 房颤的诊断 2.1 病史和体格检查 详细收集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对于诊断房颤至关重要。应特别关注心悸、呼吸困难、疲劳、晕厥等症状,以及心脏杂音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体征。 2.2 心电图(ECG)

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首选方法,可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以及心律绝对不齐。 2.3 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对于评估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功能以及瓣膜状况等具有重要价值。 2.4 Holter监测和事件记录器 对于症状不典型或间歇性房颤的患者,Holter监测和事件记录 器可以帮助捕捉心电图变化,辅助诊断。 3. 房颤的风险评估 3.1 血栓形成风险 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应通过CHA2DS2-VASc评分 对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对于中高风险患者,应考虑长期抗凝治疗。

3.2 心脏病变和功能 通过评估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功能和瓣膜状况等指标,对心脏病变和功能进行风险评估。 4. 房颤的治疗 4.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房颤管理的重要手段,包括抗凝治疗、控制心率和节律、以及减少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 4.2 电生理治疗 包括电复律和射频消融等方法,适用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4.3 外科手术

对于部分患者,外科手术(如迷宫手术)可能是治疗房颤的有效选择。 5. 房颤的长期管理 房颤患者需要长期管理,包括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管理并发症和评估生活质量。 6. 结语 ESC 2023房颤管理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科学的房颤管理框架,有助于提高房颤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以上是关于ESC 2023房颤管理全纲要的简要概述,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指南原文。

2023老年房颤抗凝最新治疗进展

2023老年房颤抗凝最新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以老年人群居多。多项研究显示,中国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平均年龄>65岁。一项中国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0岁男性AF人群患病率达到6.3%,女性为5.6%。 一、老年AF患者的抗凝治疗需求及面临的问题 老年AF患者的脑卒中和体循环栓塞风险较年轻AF患者更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 曾有研究对2000—2010年间4家医疗机构的6438例诊断为NVAF 的患者,根据年龄分层(即年龄<65岁,65~74岁和≥75岁)计算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显示65岁以下人群的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低至0.23%,65~74岁人群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05%,而这一数据在≥75岁人群中高达3.99%。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加,AF患者脑卒中/血栓栓塞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面对严峻的血栓风险,抗凝治疗势在必行。但抗凝治疗面临出血风险的增加,这就对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老年AF患者肾功能不全患病率高、合并用药多、冠脉风险高、依从性不佳。据统计,超过30%的AF患者伴发肾功能不全,而肾功能不全显著增加NVAF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此外,肾功能不全还显著增加脑卒中、出血、死亡风险,颅内出血风险也随年龄逐渐升高。

一项中国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0岁超高龄AF患者无论是否接受华法林治疗,颅内出血风险均显著增加。 这些都是老年AF患者抗凝治疗面临的挑战。老年AF患者的抗凝治疗需要兼顾疗效与安全性,还需要有服用简便的特征以改善患者依从性。 老年AF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需同时评估脑卒中风险(CHA2DS2-VASc 评分,见表1)和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见表2)。 CHA2DS2-VASc评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脑卒中风险评估工具,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考虑到亚洲AF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年龄阈值更低,2023年《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采用CHA2DS2-VASc-60评分,将年龄60~64岁的患者增加为1分,年龄≥65岁的患者增加为2分。 表1 CHA2DS2-VASc评分 注:心衰为心力衰竭;房颤为心房颤动;HFrEF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为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pEF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LVEF为左心室射血分数;1 mmHg=0.133 kPa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摘要】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2018年以来国际发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共识及新分类。与之相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了专家组,在中国2001年《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分类、应用现状及新证据,对传统药物的新认识和新适应证及新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提出推荐意见。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已逾百年,目前仍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随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新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的认识不断发展,特别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结果发表后,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安全性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共识和新分类陆续发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 一、明确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 首先评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无明显症状、不影响预后的心律失常,多不需治疗。确定需要治疗者,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的证据较少,如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早期节律控制可改善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预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部分药物甚至可能恶化预后。因此,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

状或减少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心肌缺血等的影响,不应都以消灭或减少心律失常为主要目标,且应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则是控制心律失常。 二、兼顾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需在基础疾病已有的治疗证据和指南基础上,权衡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重考虑可改善预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房颤时的抗凝治疗等。 三、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 依据药物的抗心律失常谱,当多种药物存在相似作用时,需考虑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对于急性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重点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尽快终止或改善心∖律失常,必要时联合电复律;慢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治疗多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与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的协同性。避免影响或忽视基础疾病的治疗而过度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因顾虑药物不良反应而不用药或给药剂量不足。 四、协调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 符合非药物治疗适应证者,应根据指南进行推荐,药物用于提高疗效或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放电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主要考虑电转复/除颤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哆嗦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之吉白夕凡创作 心房哆嗦(房颤)是临床最罕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特点是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哆嗦波。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房颤的发病机制包含多种,如快速的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含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介入等。分歧人群房颤发病机制其实不相同,分歧发病机制的房颤对分歧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 一、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房颤可分为三类: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 7d 的房颤,一般< 24 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不克不及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克不及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 有些患者房颤病史不详,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采取新近发生的(recent onset)或新近发现(recent discovered)房颤

来命名,对于这种房颤,我们很难判定其持续时间,也不克不及确定以前是否有房颤发作。有些房颤很难界定发生时间。一个患者有可能存在多种房颤的类型,如多次阵发性房颤和偶尔发作的持续性房颤。 二、房颤的流行病学和危害 在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4%~1.0%。房颤的患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小于60岁的人群患病率较低,而8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8%。40岁以下者房颤的发病率为0.1%/年,8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房颤的发病率分别为2%/年和1.5%/年。 房颤患者远期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一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5%/年,是无房颤者的2~7倍。若考虑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的脑卒中,陪伴房颤的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为7%/年。与年龄匹配的对照者相比,房颤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7倍;与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相比,风险增加5倍。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59岁患者因房颤所致的脑卒中每年发生率为1.5%,而80~89岁者则升高到23.5%。男性患者栓塞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 心力衰竭患者中房颤发生率增加,房颤使心功能恶化。心功能Ⅰ级的患者(NYHA分级),房颤的发生率≤5%,随着心功能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