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章我的育儿观

第一章我的育儿观

第一章我的育儿观
第一章我的育儿观

第一章我的育儿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我看来,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方法和技巧,不可能所有的育儿经验和育儿方法都适用于你的孩子。因此,我想告诉家长朋友的是:相信自己,你就是最好的育儿专家。

一、父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

现代社会,许多年轻的父母有了孩子后,大多不太愿意听老人们的育儿经,对他们来说,“老一套”的育儿经验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孩子了。因此,这些年轻的父母更愿意自己带孩子,更相信一些有专业知识的育儿专家的话。

可是,如今的育儿专家太多了,彼此的理论也多有不同。在这么多的理论和经验中,年轻的父母应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在养育和教育他们的时候,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这个角度上讲,不可能所有的育儿经验和育儿方法都适用于你的孩子。年轻的父母们要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

在这里,我将自己的育儿经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年轻的父母们可以理智对待和选择性地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既然父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那么父母应该在育儿的过程中做到哪些呢?

1. 育儿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管教和养育儿童是一门科学,不同的专家研究的方向也不尽相同。有的人专门攻读心理学,有的人专门攻读保健卫生,有的人可能研究幼儿的实践教育。父母如果在不了解自己孩子特征的情况下,就按照“专家”的理论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这就极有可能像请西医大夫开中医药方,最后不但没有治好孩子的“病”,反而会让孩子“病情加重”。

在我的儿子煜鑫刚出生的时候,我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时间亲自照顾他。于是,我把他扔给了家里的保姆,并买了几本育儿类的书籍给保姆,让她照着书上的一些理念来照顾我的儿子。可是,过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我发现我的儿子居然对我越来越冷淡,反而对家里的保姆非常依赖。而且,孩子动不动

就哭闹。这时,我才发现,书上的那些专家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未必见效,更重要的是孩子交给别人带,会导致他对亲生父母的关系渐渐疏远。于是,我辞了保姆,亲自带孩子。

2. 要相信专家,但不能迷信专家

不同孩子的性格和家庭环境不同,他们在面对同一问题时采取的反应也不同,不同孩子表现出来的性格也千差万别。真正的育儿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我有一个朋友,他儿子好奇心特别强,喜欢将手里的任何东西都拆得乱七八糟。一天,朋友带儿子到娱乐场玩儿,恰巧碰到了一位育儿专家,他急忙上前向专家请教。专家在听了他的讲述后,对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你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他在拆东西时尽量不要制止他。”朋友便听了专家的话,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可是,孩子真的是见什么拆什么,这令他特别苦恼,真的不知如何是好了。

后来,朋友发现,当孩子在乱拆东西的时候,他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会放下手里的东西,投入到新的事物上。利用这个方法,能够让很多东西减少破坏。

这位朋友有一次对我讲起这件事来,感慨地说:“看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千万不能迷信专家的话,要有自己的主见,更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教育他。”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在说专家起不到作用,而是想告诉父母们,你们在和专家沟通的时候,专家不可能通过你的只言片语全面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此,他们开出的“药方”极有可能是不对“症”的。

3. 每个孩子都需要体验的空间

现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乎将孩子全部的时间填满了,家长和老师

要求孩子在思想上、情绪上、价值观上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于是,孩子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回到家里父母还得让他们学钢琴、学舞蹈等。如此一来,孩子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学校和家庭的这种教育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

千万不要忘了,孩子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个体,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因此,父母要给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和自我体验的机会。同样,专家不是父母,他们的意见只能用来参考,不能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依据。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父母,都要给孩子一个体验的空间,让孩子有时间去体验生活。

一个有体验空间的孩子,才能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在犯错中成长并成熟起来。

综合以上三点,我想告诉年轻父母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是要给孩子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不要迷信专家,也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要懂得“因材施教”。相信自己,父母本身就是最好的育儿专家。

任何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因此,每一位父母都要自信起来,从容面对孩子的一切问题。做到这点,你就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家长了。

二、有好的理念,才有好的方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然而,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差距。在育儿这个问题上,想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家长的理念非常重要。有了好的教育理念,才会有好的教育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育儿理念才是最有效的呢?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不同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成长环境不同,不可能有某一种或某几种理念适用于所

有的孩子。下面,我仅以自身为例,介绍一下我认为“好”的育儿理念。

1. 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立规矩

我曾问过无数家长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看来,是爱孩子难,还是给孩子立规矩难?”几乎所有家长都非常肯定地告诉我:“给孩子立规矩难!”为什么家长普遍认为给孩子立规矩难呢?因为家长在给孩子立规矩前,自己先得以身作则,这一点,很多家长是很难做到的。而且,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这么早立规矩会影响他的发展。其实不然,规矩立得越早越好,越晚代价越大。

我儿子煜鑫两岁多的时候,我就已经和他分床睡了。刚开始时,我总会坐在床边给他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慢慢闭上眼睛。然后,我边讲讲往后退,一直退到门口。一般情况下,我退到门口时,煜鑫已经睡着了。偶尔被他发现我要离开,他会声嘶力竭地大哭大闹。我只好回来,继续讲故事哄他睡。慢慢地,时间长了,小家伙就算一个人在屋里睡,也不会大哭大闹了。

生活中,很多家长第一次立规矩时要么会因孩子哭闹而放弃,要么会因孩子做不到而大声斥责孩子,这些态度都是不可取的。面对无理取闹的孩子,家长要做到八个字:语气温和,态度坚定。

2. 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不管任何领域,都不可能有哪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是如此,养儿育女需要每位家长根据自己家中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孩子最有效的养育方法。

然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盲目追求国外的育儿方法,似乎外国的孩子比中国的聪明,外国的方法比中国的先进一样,其实这种想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要知道,任何国家的育儿理念和育儿方法都是自身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形成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国外的育儿和家教模式,更不能全盘照

搬过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养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借助科学育儿知识,拥有不断学习和总结的精神。

3. 孩子不能乱打

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溺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有些人认为教育孩子时要做到“不打不骂”。对于这个观点,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是否打骂孩子与能否最终教育他们成材没有必然关系。

中国古代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棍棒下面出孝子”,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假如,你家的孩子犯了某个错误,你怎么劝说、教育都无法让他改正时,打他一巴掌,可能一切事情都解决了。

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虽然认为必要时可以打孩子,但在打的时候一定要有技巧,不能乱打。在打孩子之前,家长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不能带着情绪打孩子。当家长带着情绪打孩子时,孩子对家长情绪的记忆比对疼痛的记忆还要深。比如,家长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动手打了孩子,孩子能记住的只会是家长愤怒的表情,这时孩子的情绪要么是愤怒,要么是恐惧,这两种极端的情绪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养成有不良影响。因此,家长要会“轻声轻气说重话”。

第二,施“家法”时用物别用手。这时所说的物,一般是杖或戒尺之类的东西,之所以要借助这些工具,除了能产生震慑力以外,还能让孩子明白:不是家长想打自己,而是规矩在惩罚自己。

懂得了上面的这两点,家长就知道如何“打”孩子了。

有了正确的育儿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育儿方法。我的儿子煜鑫活泼开朗、热爱劳动、关心同学,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这可能与我平时对他的教育有关吧!当然,我的育儿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下面,我就一两个方面与大家

一起探讨,共同学习。

育儿经验一: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宝宝的一种交流能力,主要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和书写两方面。想培养宝宝的书面表达能力,家长可以在宝宝睡觉前给他读一些小故事,以增强宝宝的想象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在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中,要多鼓励宝宝说话,让宝宝能尽可能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能锻炼宝宝的口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宝宝乐观开朗的性格。

育儿经验二: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宝宝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虽然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更多还是靠后天培养。记得煜鑫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一天拿回家一张和其他小朋友的合照回来。吃过晚饭后,我让煜鑫介绍照片里小朋友的名字、爱好等,并让他观察小朋友的照片时要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让他找到这位小朋友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样,煜鑫在看照片的过程中,学会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

育儿经验三: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

一个孩子道德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他未来的幸福。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明白“身教重于言传”的道理。

我在培养儿子煜鑫的道德品质这一问题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把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翻出来,和儿子一起讨论这些事情究竟是对是错。

(2) 故意在地上“丢”一些儿子喜欢的东西,让他捡起来后询问我,借此

培养他拾金不昧的品质。

(3) 在我看来,孝敬父母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为了培养儿子这一品质,我首先在他面前做出表率。我对自己的长辈总是表现出听话与顺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儿子,顺者为孝。

三、宝宝出生之前需要做的准备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一位准爸爸、准妈妈的心愿。想做到这点,在生孩子之前就要做大量准备工作了。关于这些准备工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在生煜鑫之前,都做了些什么。

(1) 打算要孩子之前,我去医院做了一个全身的体检。

(2) 开始合理化安排自己的饮食。

(3) 把心爱的宠物托付给朋友照顾。

(4) 每天都或多或少抽出一点时间慢跑或游泳。

(5) 每天都有意控制待在电脑前的时间。

当我制订好一系列的计划后,开始逐步实施。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有健康的妈妈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在生孩子之前,先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在保证自己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再去迎接宝宝的到来。

没有出生的宝宝就像是一粒等待勃发的种子,准爸爸、准妈妈仿佛日夜守候的园丁一般,每一天都满怀欣喜地期待着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在这个过程中,准爸爸、准妈妈们做的功课越充分,生出的宝宝才会越健康。

虽然说不同的妈妈在怀孕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有些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大家都是一样的。

1. 注意孕前检查

为了宝宝和准妈妈的健康,孕前检查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孕前检查与常规

的体检不同,它主要针对生殖系统和遗传因素所做的检查。准妈妈做孕前检查最好的时间是怀孕前的三至六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孕前检查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准爸爸同样要做孕前检查。

一般来说,孕前检查时准妈妈检查的主要项目如下。

(1) 生殖器检查:主要包括生殖器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和医生物理检查,其目的是排除生殖道感染等疾病。

(2) 优生四项检查:主要包括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感染四项,其目的是检查准妈妈体内是否有病原菌感染。

孕前检查时准爸爸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如下两项。

(1) 精液常规检查:这项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准爸爸精子的质量,这对能否生出健康宝宝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2) 生殖器检查:这项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准爸爸之前是否有生殖器官疾病和生殖道感染。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对胎儿造成伤害。

2. 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

怀孕后,准妈妈要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促使宝宝平安、健康地成长。

达到健康的体重:在怀孕期间,准妈妈的体重不断增加,而将体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保证准妈妈和胎儿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产后恢复身材的关键。一般来说,准妈妈的体重增加应该不超过15公斤。

在怀孕前3个月时,准妈妈的体重每个月大致增长0.5公斤左右,这一阶段胚胎还很小,对脂肪和能量的需求不大。怀孕四至七个月,准妈妈的体重每月增加1.5~1.8公斤左右。怀孕8~10个月,准妈妈的体重一共增加9~12公斤左右。

不过,这些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体重增加的安全范围也不

尽相同。

开始补充维生素:维生素也叫维他命,对人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对准妈妈来说,维生素对胎儿的器官形成和脑部发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准妈妈如果体内过于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一般说来,维生素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从肠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主要随脂肪被人体吸收。维生素B、维生素C、叶酸等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能促进胎儿的发育和皮肤组织的形成。鱼肝油、奶类、蛋类、菠菜、甘薯、杏、小白菜、韭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准妈妈每天正常摄入维生素A的量为0.8毫克。需要注意的是,准妈妈食用的维生素A超过3毫克以上时容易导致流产。

维生素B1有助于增加食欲,促进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米糠、酵母、瘦肉、蛋类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准妈妈每天正常摄入维生素B1的量为2毫克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B1在清洗和烹调的时候容易流失,因此要尽量减少加工程序。

维生素B2有助于胎儿血液循环系统的生长及发育。鳝鱼、螃蟹、干豆类、花生、小米、面粉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准妈妈每天正常摄入维生素B2的量为2毫克左右。

维生素B3有助于消化系统以及荷尔蒙的分泌。花生、谷类、豆类、动物内脏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准妈妈每天正常摄入维生素B3的量为20毫克左右。

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还有助于皮肤的美白。酸枣、山楂、柠檬、番茄、黄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准妈妈每天正常摄入维生素C的量为

50~100毫克。

维生素D有助于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鱼肝油、蛋黄、牛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准妈妈每天正常摄入维生素D的量为0.005~0.01毫克。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食用过量容易引起头晕、腹泻、恶心等症状。

维生素E是促进人体发育的主要物质。各种绿叶蔬菜和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维生素E。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E食用过量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还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各类维生素对准妈妈和胎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哪种维生素也不要食用过量,准妈妈在食用时最好先咨询医生,以保证摄入量符合正常标准。

3. 准妈妈要合理安排饮食

良好的营养是保证准妈妈和胎儿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怀孕期间的营养对准妈妈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整个孕期,准妈妈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力求摄取全面、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

准妈妈平时的饮食要多样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五谷杂粮,这样身体里所需的各类维生素和脂肪、蛋白质就都能有效得到补充。所以,准妈妈要力求做到不偏食、不挑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妊娠早期,准妈妈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诸如小米粥、面包等,且每天要少吃多餐,吃的时候细嚼慢咽,吃完饭后可以立即躺下休息一会。每天早晨起床前,可以少量吃一点儿东西,这对减轻孕吐有一定的帮助。

妊娠中期,根据准妈妈此时期的生理特点,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要比妊娠早期多15~25毫克;对热量的需求也比妊娠早期增加了300千卡。适当搭配饮用鱼类、蛋类、奶类等食物,以保证体内的营养全面。

妊娠后期,准妈妈每天大致需要70克左右的蛋白质,以提供宝宝生长的

需求。另外,对钙、铁等矿物质的需求也比平时多,尤其是对铁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左右,以促进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在准妈妈整个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在各类食物中摄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

四、每个宝宝的成长轨迹都是不同的

由于家庭条件、家长性格的不同,每个宝宝的成长轨迹也是不同的。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多做一些对宝宝成长有帮助的事情。

一般来说,孩子在0~3岁这段时间,几乎每一天都发生着变化,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能仅仅做一个旁观者,而要在这段最佳的时间里,去倾听和鼓励宝宝,这样才能引导他更健康地成长。

0~2个月的宝宝喜欢和爸爸妈妈亲密接触。这一时期,爸爸妈妈可以把他抱在怀里,开心地看着他,轻轻抚摸他。宝宝会非常享受这种安全而平静的感觉。

3~5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跟宝宝说说话,虽然他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你仍然可以告诉他你在做什么,在为宝宝换尿布、喂奶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边做边和宝宝说话。在说话时要注意保持温柔的语调。

宝宝到了8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想办法为他创造和其他宝宝交流的机会。或许,最初的时候,他们彼此间都不愿意多看对方一眼。可是,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你会惊喜地发现,宝宝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了,并且无意识地喜欢和小伙伴做一样的事。

9~12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创造一个爬行的空间,让他能随心所欲地到处爬来爬去。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宝宝不停地爬上爬下,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毅力。

12~15个月的宝宝正是扩大视野的时候。过了一周岁,宝宝就进入了幼儿

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马上就能学会走路。从身心发展来看,真正进入幼儿期是15个月以后。这一时期的宝宝更多的时间还是在探索,他会长时间地盯着某些事物,观察它们的特征。另外,15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知道了亲吻意味着什么,爸爸妈妈这个时候亲他一下,他会很愿意的。

18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这样,宝宝各方面的技能能够从最基本的生活中得到锻炼。当你在做某件事时,宝宝兴冲冲地过来帮忙,千万不要阻止他,要鼓励他和你一起做,还要不时地称赞他“你比妈妈做得都好”。

2~3岁是宝宝重组语言板块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词汇量慢慢扩大了,但他的词序依然是混乱的,爸爸妈妈要帮助他重新组织语言,让他学会更准确地“说话”。到了3岁左右,很多宝宝都要上幼儿园了。在此之前,爸爸妈妈要锻炼他们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东西等。

当宝宝到了3岁以后,爸爸妈妈就要脱掉“超人”的外衣了。在宝宝3岁以前,他的心目中爸爸妈妈都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什么事情都能帮自己搞定。过了3岁,爸爸妈妈要慢慢让宝宝明白,自己不是万能的,不能让所有的小动物都来陪他玩,不能让花儿永远开着。这样,宝宝才会明白什么是现实。

在对宝宝整个教育过程中,家长要不断地自我提高,做好宝宝成长的辅助工作。

虽然说每个宝宝的成长轨迹不同,但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相信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宝宝的吃饭问题了。下面,我讲一下我家煜鑫在吃饭这件事上的经历。

煜鑫4个月的时候,他开始用手抓奶瓶,可自己既不会拿也不会自己把奶嘴从自己的口中拔出来。我拿起奶瓶喂他时,他会很顺从地吃着。

小家伙6个月大小的时候,他可以坐在我膝头上吃奶了,我用杯子喂牛奶给他时,他也能很舒服地吃。

7个月的时候,煜鑫能自己坐在小椅子上吃饭了,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收获。

煜鑫9个月的时候,自己能够拿住奶瓶了,并能顺利地把奶嘴放在自己口中,吃完后还能自己把它从嘴里拔出来。开始的时候,我会看着他吃,主要是怕他吃得太快喘不过气来。这一时期,如果我给他饼干之类的东西,他会很高兴地用五个手指来抓。当然,他吃完会把衣服弄得很脏。

1岁那年,煜鑫会自己用拇指和食指夹着饼干吃,而且还能吃得比较干净。这个时候,他自己能分辨菜了,对某些菜能表现出明显的不爱吃。

1岁半的时候,煜鑫已经能握住玻璃杯了,他还会试着用勺子吃饭。可是,他常常会把勺子拿反。另外,他会不小心把玻璃杯摔碎。

2岁左右的时候,煜鑫开始对刀叉感兴趣了,还试着自己用刀叉吃东西。当然,他这个时候还用不好,我会在旁边照看着他吃饭。

到了3岁的时候,煜鑫能在饭桌上吃得很好了。有一次,我带他到一位朋友家做客,煜鑫能自己独立吃饭了。另外,这个时期,他也能自己喝水了,因为他知道拿杯子时要握着杯子把手。

初为人母的那段时间是最幸福的日子,我逢人一张口就提孩子,心里边只有孩子。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总是留心他的每一次变化,比如,他什么时候学会走路,什么时候学会第一次叫妈妈。儿子的每一段变化我都用日记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几年,儿子渐渐长大了,我经常回顾过去,不止一次拿出以前写的日记、拍的视频来看,每一次看都会伴随着笑声和泪水。

家长朋友,你也可以和我一样,试着关注孩子的成长轨迹,把他每一次进步都记录下来。你会发现,真的是其乐无穷。

五、父母必须掌握的育儿技巧

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家庭,也不可能存在完美无缺的家长。我曾不止一次听到父母感慨:“我绝对不会像我的父辈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可现在我却发现自己和父辈没什么两样。”

这就需要家长掌握一些实用的育儿技巧了。在谈及育儿技巧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育儿误区。

第一章我的育儿观

第一章我的育儿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我看来,在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方法和技巧,不可能所有的育儿经验和育儿方法都适用于你的孩子。因此,我想告诉家长朋友的是:相信自己,你就是最好的育儿专家。

一、父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 现代社会,许多年轻的父母有了孩子后,大多不太愿意听老人们的育儿经,对他们来说,“老一套”的育儿经验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孩子了。因此,这些年轻的父母更愿意自己带孩子,更相信一些有专业知识的育儿专家的话。 可是,如今的育儿专家太多了,彼此的理论也多有不同。在这么多的理论和经验中,年轻的父母应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在养育和教育他们的时候,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这个角度上讲,不可能所有的育儿经验和育儿方法都适用于你的孩子。年轻的父母们要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 在这里,我将自己的育儿经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年轻的父母们可以理智对待和选择性地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既然父母是最好的育儿专家,那么父母应该在育儿的过程中做到哪些呢? 1. 育儿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管教和养育儿童是一门科学,不同的专家研究的方向也不尽相同。有的人专门攻读心理学,有的人专门攻读保健卫生,有的人可能研究幼儿的实践教育。父母如果在不了解自己孩子特征的情况下,就按照“专家”的理论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这就极有可能像请西医大夫开中医药方,最后不但没有治好孩子的“病”,反而会让孩子“病情加重”。 在我的儿子煜鑫刚出生的时候,我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时间亲自照顾他。于是,我把他扔给了家里的保姆,并买了几本育儿类的书籍给保姆,让她照着书上的一些理念来照顾我的儿子。可是,过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我发现我的儿子居然对我越来越冷淡,反而对家里的保姆非常依赖。而且,孩子动不动

法国妈妈的育儿理念

法国妈妈的育儿理念 两位时空相差了两百年的专家——一位是哲学家卢梭,另一位是儿童精神分析大师佛朗索瓦兹.多尔托。他们的育儿理念至今仍在法国流行。 卢梭是法国现代育儿理念的奠基人。在1762年,卢梭出版他的著作《爱弥尔》。书中他阐述了对一个虚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尔的教育方法。他反对将孩子包在襁褓之内,反对使用“套头婴儿帽”和“学步扶手素”等用来保护婴儿安全的东西。“这一点儿也不能保护爱弥尔,如果他从不受伤、没体验疼痛就长大,反而会令我更加担心”。卢梭写道,“就算他手拿一把刀,其实根本很难握紧,因此也不必担心他把自己伤得太重。”卢梭认为,应该给予孩子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当然,卢梭也表示孩子的自由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之内,有着严格的界限和父母的权威来约束。 “你知道对孩子百依百顺意味着让孩子变得痛苦吗?”卢梭写道,“这会让他习惯于得到任何想要的。因为孩子非常容易就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欲望就越来越大,你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权,这种感觉迟早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拒绝他们。” 对于卢梭来说,唯一的老大就是家长。他常提到的界限,或者框框,成为今天法国父母教育的模板。理想状态下的界限是指,家长在某些方面非常严格,但在其他大部分事情上非常宽松。 “我倾向于任何时候都保持严格一点儿,”有两个年幼孩子的出版商范妮说,“我发现如果你放宽一些规矩,你就要花双倍的力气再

把事情扭转回来。我很少让这种事情发生。” 对于范妮来说,所谓“严格”涉及的领域是吃饭、睡觉,还有看电视。“除此之外,她想干什么都行。”她说的是她的女儿露西。即使是在这些领域内,范妮还是会给露西一些自由和选择。“看电视的话,不能看电视节目,只能看DVD。但她可以选择看那张碟。我试着在每件事上都这么做。早起穿衣服,我告诉她,‘在家里,你可以随便穿。如果你想在冬天穿夏装,也没问题。但如果我们要出去,我们就要一起作决定。’这个方法一直都很好用。” “你需要设立界限,不然你就会迷失,”范妮说,“它能给予你自信。你会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而你的孩子也能感知这一点。” 法国育儿界泰斗佛朗索瓦兹.多尔托在如何对待孩子的观点上很前卫。他坚称,孩子有自己基本的动机,即使他们有不对的行为,父母也有责任倾听并且领会他们的动机。多尔托拿小孩子突然拒绝在大街上行走作为例子。对父母而言,看起来好像是突发的固执行为,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我们应该试着理解他,并说‘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不能理解,让我们来想想看。’相信婴幼儿能够听懂你并且回应你,这种观点的实际影响是巨大的。” (摘自《法国妈妈育儿经》[美]帕梅拉.德鲁克曼/著,李媛媛/译)

育儿新理念

网络在刚进入21世纪后,就已经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然而网络的无限空间,也决定了网络平台是一个新的营销市场,因为是无定义,无界限的经营体系,则考验了投资者的过人胆识和长远眼光,同时造就了无数成功者的传奇。 基于这样一个时代,一个肥沃的平台,网络营销因此应运而生。然而网络营销不单纯是指网络技术,而是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不单纯是网上销售,是企业现有营销体系的有利补充;网络营销是4C(整合营销)营销理论的必然产物。 网络营销模式的目的: 首先,是市场营销的Internet替代了报刊、邮件、电话、电视等中介媒体,其实质是利用Internet对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它自始至终贯穿在企业经营全过程,包括寻找新客户、服务老客户,是企业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利用Internet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它是直接市场营销的最新形式,是由Intern客户、市场调查、客户分析、产品开发、销售策略、反馈信息等环节。 其次,网络营销只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是利用Internet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的总和,必须解决与之相关的法律、安全、技术、认证、支付和配送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中的有些Internet在中国发展的瓶颈问题,而网络营销则对之需求不高,因此发展网络营销不存在障碍。国际上实施网络营销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一些知名的企业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以自己各具特色的站点结构和功能设置、鲜明的主体立意和网页创意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给这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如一些大型企业以鲜明的形象、精良的产品和巨额资金熔铸在大腕明星上,再利用这些明星的光环效应为其品牌升值,产品获得不尽的市场扩张能力,品牌价值一再飙升。 就现在的形式与环境: 目前,在美国,有超过40%的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业务;在北美、西欧和日本,自1995年以来加入互联网的企业以每月翻一番的速度增加;美国《财富》杂志统计的全球前500家公司几乎全都在网上开展营销业务。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1996年为30亿美元,1997年为134亿美元,1998年为313亿元,预计1999年将达到710亿美元,2000年将突破2230亿美元,到2010年网络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将达到42%。网络蕴藏市场无限,孕育商机万千,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虽然我国直到1996年,才开始首次尝试。据传媒报道:1996年山东青州农民李鸿儒首次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网上花店",年销售收入达950万元,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但公司没有一名推销员;1997年,江苏无锡小天鹅利用互联网向国际上8家大型洗衣机生产企业发布合作生产洗碗机的信息,并通过网上洽商,敲定阿里斯顿作为合作伙伴,签定合同2980万元;海尔集团1997年通过互联网将3000台冷藏冷冻冰箱远销爱尔兰,至1999年5月12日,该公司累计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11298次,接受并处理用户电子函件3600多封,访问人数由去年同期平均每天2300人次扩大到现在平均每天27000人次,并有20%的出口业务通过互联网实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不少商业企业也纷纷在网上开设虚拟商店,全国网上商店已达100 家左右。 就近日,网络营销早已在我国用于各种网络调研、网络广告、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网络营销活动,正异常活跃地介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经国家信息中心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有8万余家企业已加入互联网,并涉及网络营销,其中以计算机行业、通讯行 1

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doc

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 “父望子成龙、母望女成凤”,这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参考,。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个孩子,其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地面对来自学业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战。培养自信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无形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赞扬,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当儿子当上小排头时、取得小红花时、主动帮我们做家务时……我们都会奖给他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着。对于父母亲来说,爱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但知道怎样爱孩子,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无数次的育儿实践,使我们懂得了“爱孩子就必须懂得欣赏孩子”的道理,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老师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树立老师、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觉地、发自内心地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要求矫正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是小孩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让孩子学会尊重老师,要求家长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尊重自己的老师,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师。凡是老师要求家长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目的就是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信。让孩子从小遵守诺言,懂得什么是“一诺千金”。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家长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

【育儿知识】育儿观念:陪伴是最好的爱

育儿观念:陪伴是最好的爱 K j 今年是儿子到实验小学渡过的第三个六一儿童节。一转眼,他已经由一个一年级的小豆丁长成一个小小少年了。 五月初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里。儿子马上跑出,很严肃地对我说“妈妈,我要和你说个事。”我笑着说“什么事?说吧。”“妈妈,韩老师说六一儿童节要排一个家长节目,看哪个妈妈有时间能报名参加。老师说要占用周六周日时间练舞。”儿子说完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我心里有些犯难,我对儿子说“东东,妈妈也很想参加活动,可是因为妈妈年纪有些大还有腰突,而且单位也总有事,要是不能坚持排练就会影响班级节目的,所以我还是别报了。”儿子的眼神一下就暗了下去,沮丧的说“可是,我希望你参加。”我摸着他的头,问道“你为什么一定要妈妈参加呢?”儿子认真地对我说“妈妈,你总让我要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我都参加街舞表演了。我这么积极,你也要积极呀,我还要争得艺术之星呢!”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我心里特别的羞愧。是啊,我平时总是要求孩子要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而我确没有为他做出一个好榜样。我笑着对他说“你说的太对了,妈妈接受你的批评。我一定克服困难参加,你给妈妈报名吧!” 在排练的时候,儿子特别的支持我。每次排练的时间都是周末,有时爱人有事,就需要儿子自己在家。儿子每次都懂事地对我说“妈妈,你要认真练,不用担心我,我自己在家看书。”并且和我约定,我俩要比一比,看谁的节目练的好。演出的时候,儿子主动拿手机给我照相。我一下台,儿子就高兴地对我说“妈妈,刚才音乐老师说那个穿紫裙子的家长是谁的妈妈,跳的真好。妈妈你可真棒,我们俩都参加演出了!”看着儿子骄傲的样子,我觉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想起排练时,他像小老师一样鼓励我的样子,我心里就会有一片淡淡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大全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大全 育儿心得1 拼妈时代缺位妈妈是最差的妈妈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是的,你没看错,不是拼爹是拼妈!“‘拼爹’拼‘硬件’,诸如家住哪里,开什么样的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等。而‘拼妈’则拼‘软件’,带孩子参加何种亲子活动、陪孩子上何种兴趣班等。” 近日,家住鱼峰区驾鹤路的林芳菲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幼儿园在放假前给家长们留了个做消防知识剪报的亲子作业,建议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 无论是主动去“拼”,还是被“拼”,做妈妈的看法大体一致:过去不拥有“拼”的条件,如今孩子出生在信息时代,妈妈力争全能,也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家庭中,孩子的爸爸通常承担大部分养家的责任,而这些育儿的事,理所应当就落在了妈妈们的身上。 妈妈们普遍认同,“拼妈”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拼教育理念,也就是所谓的家庭教育方式。 我曾经花费了很多时间研究早教知识和孩子的吃穿用度,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然也有各种早教机构炒作的原因),当今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被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网络和物流也让孩子成了世界宝宝,可以随时用到来自各国的最优产品。 我身边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

曾经我也这么认为,当我给孩子买很贵的用品和玩具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是个很不错的妈妈,顶着生活压力给孩子提供了我所能给的全部。 但是我又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们这么重视早期教育,那为什么,这个时代多的是工匠,而非大师?多的是明星,而非恒星?多的是巨富,而非贵族? 我们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最贵的玩具,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叛逆的、孤独的、偏激的、不快乐的孩子? 而在古代,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时候,甚至在战乱动荡时期,我们这个国家还是大师辈出群星闪耀不是吗? 经过长时间的反省和思辨,我发现这个问题产生的最大原因,可能就是:妈妈的缺位。 最大的缺位妈妈群体,就是留守儿童的妈妈。 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有6000多万的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严重缺失父母亲情、经济条件不佳、无有效管束的环境中孤独散漫地成长,这些让人心疼的孩子,如果凭自己的本性和造化走上正路,开创幸福人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我知道,即使实现这个最好的结局,他们内心的那个巨大漏洞,也是永远填补不上的。 排名第二的,是职场妈妈。 很多妈妈三个月产假一过就奔赴职场前线,把孩子丢给后方老人或者保姆照顾,为了更好地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早早给孩子断

中国传统儿童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是怎样的呢?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子子” 儒学重礼。“礼”这一概念就是传统儒学心目中的伦理纲常、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传统儒学认为普天之下合乎他们所说的“礼”,那么也就实现了“王道”,达到了“大治”。就是基于这个思想前提,当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治间题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翻洲》)“子子。即儿女要有儿女的样子。子女怎样才象子女呢?传统需学认为: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很显然,子女在父亲面前是没有自身的权利的,他只是一个奴隶,父亲拿翻粉子女的生死予夺之大权。直至当今社会,仍经常有父母摧残子女,甚至将子女摧残至死的,众多的儿童在家中没有独立的人格,连自身的生存权都无法保障。这就是传统的“子子”儿童观在现代社会的余孽。 2、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蔑视。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将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经贤传’尽量的灌下去,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甚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气周作人:《艺术与生活·儿童的文学》)即使赞及小孩,也是推崇那种“小时了了”的少年老成,对天真无邪、童言无忌则讥为乳臭未干。由于“中国看不起小孩"(周作人:《苦竹杂记·儿时的回忆》),所以传统文化要求儿童快快结束儿童期,成人用长袍马褂将儿童打扮成成人的样子,以成人的规范要求儿童,用四书五经作为催熟剂灌输给儿童,这只能使儿童倍受折磨。 3、把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中国人对生命不朽的追求似乎比西方人更为狂热。 由于子女是父母身体和精神的后代,是家族权力和财产的继承者,所以,人们认为生儿育女是延续生命、追求不朽的另一方法。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文化中看待儿童的另一方面:由于子女是自己的生命和权利得以不朽的一种手段,所以中国人又对后代有一种感恩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父子子”往往会发生错位现象。从皇帝到百姓都可能如此。有史为证,据《左传。哀公五年》记载,春秋齐景公爱庶子茶,曾自己衔绳作牛,让茶牵着走,公触地而齿折。一般百姓把子女当作小祖宗看待的更是普遍。在当今社会中如此之例便不胜枚举。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种认识并没有什么错误,错误在于把子女看成小祖宗,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这种儿童观看起来似乎与“子子”儿童观相背甚远,但实质上它们有其共同的一面,那就是,儿童都未能从封建的人格依附关系的链条中解脱出来。 4、把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从古至今,“父以子贵”,不少人把子女当成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工具。 目前,有些家长在子女身上相互攀比,别人的孩子会什么,我家的孩子就不能落后,甚至还要超过他们,比考试分数,逼学钢琴、美术等,不时能听到一些悲剧性的新闻报道。 5、性别歧视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严重的男尊女卑思想。这不仅表现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而且明显地表现在家庭中。人们普遍认为女儿是外姓人,家里有什么谋生的密方

值得深思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推荐语:王金战是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数学老师。他从教三十多年,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2003年他所带55名学生的一个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他也是一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也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 王金战现任宽高教育董事长,不再授课,但是王金战的理念留给了大家,我推荐王金战的教育之33条,每个家长阅读花约三分钟时间,但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后,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学习-影响孩子成绩主因并非学校 1、影响孩子成绩主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会过得比较辛苦,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5、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 6、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成长环境-家庭富裕≠成长好 7、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穷越好。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8、富裕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但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反而会给孩子成长带来灾难。 9、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亲子关系-请和孩子一起进餐 10、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和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11、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中心,但也要过独立生活,否则父母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成长。 12、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

美国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

三、主观分析题(20分) 了解了这许多的美国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你一定很感慨。你对美国教育的哪些内容感兴趣?请你抓住其中一点或几点,分析其利弊,即将这种教育行为产生的教育后果,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并说说哪些做法可以为我所用,为什么? 答:我对“不论出身,每一个6——16岁的少儿都必须受到有效的教育,这是无条件的”教学理念,及“美国教育为什么能赢在终点”等内容很感兴趣。 美国的教育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孩子,不管你在心理或生理上是否有残疾,你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美国教育尤其强调个性化教育,而非整体性的发展。中国可能通过老师的教获得一致的答案,而在美国大家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参与甚至争吵获得个性化发展。每个人强调自己的不同,而且以标新立异于他人而倍感自豪和欣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服装,发型。老师会鼓励他们的选择并且会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选择,学生非常乐意的去做这件事情。这也许是美国发展很快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获得那么多诺贝尔奖的原因,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去冒险、创新、尝试一切新鲜的事情。而作为教师,在美国,不是老师决定要教什么,而是决定于学生要学什么。如果一个老师在不停的讲,学生在静静地听,接受,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事。这样的老师也是最不好教师的表现,好的教师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即使找不到,也会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知道努力的方向。中国教育教学强调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美国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观察、思考、收集信息、使用资料的能力等。他们对学生比较放任,不太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他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如今,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针对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缺乏和创新实践能力不足这一情况寻找解决的办法;这也是我国教育要向美国教育借鉴的。 总之,努力发展当代世界共同追求的教育理念:要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负责。有机地整合中美教育教学取向,寻找中西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是我教育工作者之责任。以上仅为我个人见解,希望得到赞同。

最新父母育儿心得体会

父母育儿心得体会 父母的爱,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父母育儿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父母育儿心得1 记得春晚一位小朋友唱的: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一、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 由于工作原因大多数家长都没时间陪孩子,孩子总是跟着老人。像我们家只要我一有休息时间就带着孩子出去转转,尽量多点时间和她在一齐,让老人也有点私人空间。我们上班时间都挺早的,冬天孩子就和她奶奶睡一个房间,仅有周六佳佳才会和我睡在一齐。孩子十分盼望和我一齐的时光,我能够讲个好听的故事给她听,和她猜谜语,听她讲学校的人和事,我还会和女儿讲我学生时代的事。把孩子当做一个朋友一样交谈,当然这种交谈是相互平等的。有时候孩子会“童言无忌”。有一次放学回家,她说:_x同学今日没来上课,估计是到天堂去了吧。我当时异常惊讶,就蹲下来问她:“什么叫天堂?”佳佳说:“就是天上,要坐飞机才能去的地方。”说真的,当时我真不明白怎样向她解释这个名词,只能和她说:“小朋友们都像天使一样可爱健康,你们的翅膀就是脑袋里各种各样的想法,经过蜡笔能够把想法画出来,可是飞不到天堂里去的,那里不欢迎小朋友,以后也不要说了好吗”?孩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二、孩子表现优秀时要多鼓励。

我们佳佳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说话声音小小的,看上去太“嫩”没有别的孩子那么出道。有一次放学回家别的小朋友都贴到大苹果娃娃了,可是佳佳没有。她说是因为唱“泥娃娃”的歌唱不好。吃过晚饭,她要和我玩上课的游戏,我就趁这个机会做了一回“教师”,用家里的电子琴弹了一首《泥娃娃》的歌,佳佳摇头晃脑地唱完了整首歌。“佳佳唱的很棒啊,歌词唱的很对,可能在学校唱歌你声音太小了教师听不到,要是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我试着鼓励她一下。孩子听到赞美的话更起劲了,要求再来一遍,显然第二次唱的更好更有自信了。 三、对孩子不能光靠“纸上谈兵”。 每一天我下班回到家,都会看到佳佳在外面玩滑板车,佳佳看到我回来都会去接我。然后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说:“妈妈,我想你了。”“我也是”然后会抱她一会再去忙自我的事。这是每一天的必修课,拥抱是表达感情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的特性。我家佳佳是比较乖的小孩,天性很难改变。但也有不听话的时候,遇到不称心的事情就会大哭,闭着眼睛叫的很响,眼泪很少的那种。每次遇到她无理取闹我就狠狠心不理她,让她一个人喊到没劲再好好讲道理。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等她平复心境再重提旧题时,她就像受到天大的委屈一样泪眼婆娑一发不可收拾。几次下来我就觉得是我时机没有把握对,再晚一点旧话重提也许效果就不一样了。 总的来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我一样,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也是

从育儿方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教研探索 11/2007从育儿方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钱鲍华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育儿方式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这些差异存在的 根源,即中西方在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家庭观念上的不同。通过比较和探讨不同育儿方式的优劣,我们能融贯中西,从中取长补短,培养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下一代。 育儿 文化差异 价值取向 道德观念 家庭观念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快,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育儿是典型的民俗传承事项之一,它衔接着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通过对中西方育儿方式及其文化根源的比较,我们可以结合体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好孩子!的标准不同???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差异 在中国, 乖!和 听话!是好孩子的标准。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要服从长辈的思想,而在西方,孩子们 自由散漫,没大没小!,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敢于挑战长辈的权威性。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中西方心理积淀的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西方的儿童从出生起,就在受到各自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和洗礼。中国文化中价值取向是以群体为核心,崇尚谦虚、内敛,因此大多学生们从小不敢张扬个性,表现创意。教师和家长是权威和专家, 学什么,怎样学!的决定权和选择权都在教师乃至领导手里。甚至在提到学习目的时,中国学生常常会说 为振兴祖国而学!,或是 为了不辜负老师和父母亲的希望而学习!,很少会说 为自己的兴趣而学!。而西方则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强调个性的张扬,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在对待学习上,强调创新、开拓、求异、求变。 那这两种价值观到底孰优孰劣呢?我们知道价值体系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种文化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可简单理解为这种价值标准先进,而那种价值标准落后。但是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受中国传统价值取向影响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我国自古即崇尚变易的哲学理念,认为只有依情境之需要调整、变通,方能达到稳定发展。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年代,了解中西方价值取向的差异,彼此借鉴,不断变通,对于我们培养下一代有益无害。 二、对孩子的尊重不同???中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 电影#刮痧?中有这样一幕:当儿子与美国老板的儿子起了争执时,主人公许大同不问缘由就当众打了自己儿子。这样的情景在中国很普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父为子纲!的表现。中国的父母大都存在这样的一种观念: 因为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须听我的!。很少有父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平起平坐,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家长制遗风弥久。西方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公正为道德原则,凡符合公正的即是道德的。比如两个小孩打架,他们的父母不会为了照顾对方父母的面子而一味责怪自己的孩子。西方的父母还习惯于放纵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兴趣,他们常常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中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主流和总体是一种主静、内求伦理道德体系。于国不可轻易变法,于家不可改了规矩。人们普遍重视血缘关系,社会体制等级森严。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时时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形成了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的信条,通过 让己受损,使人获益!的方式来表示最大的礼貌和尊敬。 与中国的伦理道德相对应,西方社会突显个人价值至上,个人主义伦理道德和市场自由竞争经济观念成为指导民众的基本信条。西方文化中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 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三、是否采用隔代教育???中西方家庭观念不同 在中国,新生儿降临到一个家庭以后,基本上都是由祖辈们在抚养孩子。老人们非常注重 几代同堂!的家庭形式和氛围,大都向往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而在西方,父母一方或者辞去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或者将孩子交给专门的机构来照顾,很少完全托付给老人照顾。对多数西方老人而言,退休后的岁月是用来享受、放松的时光,带孩子不合适。他们也往往不愿去剥夺孩子父母养育幼儿的乐趣,不想干涉自己的子女的生活。西方的核心家庭(一对夫妻+子女)占主导地位,主干家庭(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的家庭)数量很少。儿女成年以后,不论成家与否,一般都离开父 母,单独居住。 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源自古代,他们把子女看作自己的延续和财产,往往拼将一生的辛劳,奉献所有的金钱、精力。因此,当家庭中的第三代出生以后,老人们理所当然认为抚养孙辈是自己刻不容缓的责任。作为回报,子女在索取了如此沉重寄托和投入后,要尽 孝!,要付出听从家长、关心家庭成员、丢弃自我意识的代价。 以宗法制度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社会模式在西方早就被以财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契约制的城邦组织所取代,这种社会制度的转变导致了西方家庭观的差异。西方人认为子女就是上帝托付、寄养在他们家里的孩子,父母要尽到抚养责任。等到孩子到了十多岁成人后,父母的责任就结束了。爱怎么生活是孩子自己的事,抚养第三代绝非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在我国,隔代教育是一个颇令人无奈的话题。孩子由祖辈教养,年轻父母得以解除后顾之忧,专心于事业。隔代教育也可以缓解老年人的孤寂,使其从孙辈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大有裨益。然而,由于祖辈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带有老年人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有差别,所以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这种教育模式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未来中国人口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国传统育儿习俗以家长为尊的亲子关系准则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育儿模式,已不能够适应当今的发展趋势,应予以调整。但是传统育儿习俗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教育及其它的一些合理因素是我国传统的美德,也是育儿习俗的精华所在,应该予以承继、发扬。在养育儿女方面,中西方各有各的传统,各有各的方式,并且有时候很难去评判其优劣。或许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结合两种文化,取各自精华,去各自缺点。最好的,不一定是纯中国的,也不一定是纯外国的,应该是融合的。 参考文献: [1]吉国秀.当代育儿习俗流变[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李雪梅,张郁.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 ].理论导刊,2006,(6). [3]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肖德林.中西文化交际中价值观问题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5,(8). [5]王昭.家庭观的文化差异模式[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6).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职业大学) 7

教育孩子必须坚持的五个理念

教育孩子必须坚持的五个理念 一、身体健康 健康是孩子生活、学习和成长、发展的基础。健康的身体取决于科学的生活方式。一是要有好的睡眠,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要保证孩子每天10到11 个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和体力、精力的恢复。二是要有健康的饮食,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按时吃饭,多吃主食、蔬菜和水果,按时喝水,不准挑食,不准吃和喝带有色素和添加剂的食品和饮料。 孩子健康的身体,还来源于适当的锻炼。引导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每天晚饭后散散步、跳跳绳、做做游戏等。周六、周日带孩子去郊游,到公园去玩耍等。要养成好的生活方式,必须有好的生活习惯。我给孩子设计的时间表是这样的:早上6点30分起床、洗漱、喝水,6点50分开始早餐,7点20分准时去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及时处理老师留下的作业,然后自己玩耍,或跳绳,或拼图,或剪纸,或折纸,18点吃晚餐,18点30分开始练琴,19点20分读书,19点50分喝牛奶、洗漱,20点上床看书,大约20分钟后入睡。 二、品行端庄 好的品行突出表现为尊重和责任。尊重,就是要认真对待他人或事物的价值,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不伤害所有形式的生命以及滋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意味着面向他人,关注他人,对他人的要求做出积极的反应。责任和尊重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自己的尊重和责任,二是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师长的尊重和责任,三是对集体利益的尊重和责任,进而扩大至学校、家乡、国家、人类和自然的尊重和责任。 为培养孩子的德行,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要求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他人;要求孩子孝敬父母,自己首先要孝敬父母。要常怀感念之心,保持记人之功的心态,不在孩子面前说人家的不是。 三、心情快乐 心情快乐,就是要心态阳光,情绪饱满,意气风发,乐观向上,时常兴高采烈,春风满面,喜气洋洋。孩子快快乐乐,不仅有助于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感觉器官就会更加敏锐,思维更加流畅,记忆更加快捷,从而让学习效果更好。 让孩子快乐,家长首先要快乐。不要把工作上的烦恼带回家,不要把不良情绪施加给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宽容,不要制造矛盾,不要吵吵闹闹,要和和美美,一团和气,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环境。要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与孩子一起散步,积极创造让孩子快乐的机会。 四、才智清明 清明的才智,就是富有智慧和见识。这源于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要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习惯。 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通过读书来丰富孩子的知识,提升孩子的智慧,开阔孩子的视野。我的做法是给孩子建立书房、购置书籍、订购报刊杂志、带孩子逛书店、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开展亲子共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做法是,为孩子朗读,给孩子送书,引导孩子做到读、说、写相结合。亲子共读,就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更是父母与孩子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四大经验先进育儿理念

1 四四大大经经验验先先进进育育儿儿理理念念 经验1:充足的爱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 “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 “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 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名师指点】对子女家长应该放松心态-家长不可轻易给孩子作出“笨”的断语。 经验2: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例如扮演一名教师、售票员或足球教练、汽车司机。 两种最好的亲子活动是:一起读书和一起游戏。 所以,最好把看电视的时间节约下来,用来与孩子一起读书和游戏。 还有一点,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东西。 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使他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发展空间。 要是能全家人一起来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会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家庭的和睦。很多家长除了赚钱之外,已无余暇关心了解一下自己子女的真正需要与感受。 倘若他们不大清楚子女的想法,他们将更难以揣测子女的行为。 待孩子出走后才慌忙寻找、心焦如焚,这又有何用呢?...... 经验3:倾听孩子的心声 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 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 与孩子谈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 而对我们来说,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专家指点】“餐桌教子”不可取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父母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生活,也没有时间管教孩子,于是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往往成了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美其名曰“餐桌教子”。 但有关专家提醒,“餐桌教子”不可取。 经验4: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利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首先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们可以作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我们可以让他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 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只有一个宝贝的妈妈来说,的确很重要。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爱我们。 事事都包办代替的妈妈,显然不是好妈妈,这样只能害了孩子。 孩子虽小,但他有自己的头脑、思想和情感,他是他自己。 我们只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在一部分事情上帮帮他而已。 试想,一个十几岁的大孩子如果鞋带开了自己还不会系好的话,他会感谢妈妈以前十多年来辛辛苦苦为他系鞋带吗?他只能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有教会他来做这样简单的事情。 【该放手时就放手】: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漫画:一个小女孩摔倒了,自己爬了起来。姐姐问怎么这么乖呀?跌倒了还会自己爬起来!小女孩说:“因为妈妈不在!” 父母的过分呵护,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会令原本“我能行”的孩子,变成“我不行”的孩子。

妈妈育儿心得体会

妈妈育儿心得体会 妈妈的育儿心得体会 我的孩子今年已经5岁了,正在上中班,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一手带大的,虽然苦了点,但是苦中有乐,母子之间有一种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我天生乐观、开朗,我的孩子活泼好动,我与儿子之间有时不分大小,经常与他一齐光着脚在草地上摔跤、翻跟头。与他玩游戏我还会耍赖,他的娃哈哈、果冻我会与他抢着吃。有时音乐声起,我会情不自禁地舞起来,儿子也与我一齐同舞,我们俩经常闹得满头大汗。有时我们俩也闹矛盾。比如我把儿子弄哭了,说话语气重了,或不讲理打了他,我都会抱住他吻干他的小眼泪,认真地对他说一句儿子对不起。而每次儿子做错了事,他也会对我说母亲对不起,然后亲我一口,就什么都化解了。 我觉得做个快乐的母亲很重要,尽管生活中有那么多不尽人意之处,生活有那么多酸甜苦辣,但是这个完美的生命会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上什么苦、什么困难都是不可阻挡的。哪个母亲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得小眼睛放亮、食欲大增,带着快乐的微笑入梦? 儿子小的时候,我经常牵着他的手步行送他上幼儿园,一路上我总是给他讲故事,谈天说地,他的情绪很愉快,不知不觉就进了幼儿园。为了让他学会与叔叔阿姨打招呼,有时我故意先爬上楼,然后再从楼上一本正经地走下来与他打招呼:“嗨!小朋友你好。”他也会很神气地说:“你好!母亲阿姨。”这种礼节就这样很生动地训练出来了。 做母亲的我经常给孩子讲他儿时的事,讲他在母亲肚子里时,母亲为了他每一天要吃很多不愿意吃的东西,讲母亲在夜里抱着大哭不止的他不能入睡。孩子会感受到母亲的辛苦,他会很心疼自己的母亲。此刻每当我身体不舒服或累了的时候,儿子都会说:“母亲你休息吧,我来干。”他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好,有时抢着要自己洗衣服。一个孩子要让他学会爱别人,为别人付出,就要让孩子首先学会爱自己的母亲。

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

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 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 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

怎么写育儿心得体会

怎么写育儿心得体会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育儿心得体会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育儿心得体会篇一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好比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课程。以前觉得孩子还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说咱小时候不就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可现在想想远没这么简单。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要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表扬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膏方。平时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并能增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所以只要看到他的稍许进步,就要毫不吝啬地肯定他,鼓励他,同时不要让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批评,这样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而且还能

很好地保护其自信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表扬,若遇到原则性错误也要毫不犹豫地给以指正,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更要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他,这样就会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此外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也是必要的,一次孩子把两种不同的拼插玩具混在一起,一时半会没法分开,因之前已提醒过,妈妈就数落他了,可儿子硬说不是我混的,接着越批评越不肯承认,其实混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总以为这次又要挨批了,就是不承认,直到后来向他保证不会批评他,他才说是他干的。反过来就说明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做家长的就有可能对他太严厉了,事事较真他心里总有点怕,其实想想孩子很多时候不是故意犯错的,有时更是好奇心所驱,所以是诚实重要还是让孩子一定要按你的想法做更重要呢? 3.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通过幼儿教育的系统培训,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带有感情色彩,而老师的评价就更为客观,而且老师在发现孩子潜能方面肯定比我们家长来得敏感,所以和老师多交流就非常有必要。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觉得与孩子较好的聊天时间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多听听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讲故事,让他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说到克服缺点如我家孩子有乱扔玩具的坏习惯,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