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调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基础教育必须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

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答。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的国际环境,都需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内,是国际上成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合作组织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国际上成立的各类合作性组织近千个。联合国各组织在国际上在协调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解决各种分歧与冲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组织每年都要举行各类论坛、会议,讨论的主题都是与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相关的时代主题。各国政府首脑频繁出访,加强对话与沟通。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的依存性和互补性越来越强。

“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全球人”。经济全球化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它要求每个国家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了解世界经济活动规则,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认识国际事务等等方面。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具有起码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具备合作、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要求人们把握世界发展的走向,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理解,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从国际背景和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具有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为了应对21世纪世界发展的挑战,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国际理解教育。199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各门课程实施中都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而且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四大基

本内容领域之一(另三个学习领域是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日本高中学习指导纲要则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英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纲要也强调应对世界发展的需要,提出基础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六种基本技能,其中,把“交往技能”放在首位。美国各州制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也不约而同地把交往技能作为课程的基本目标来设计。美国经济与教育中心研制的《中小学应用学习标准》把交往作为五大目标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于1994年10月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大会主题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大会发表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强调国际理解教育,注重“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而对课程的具体要求是:(1)必须设置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这种教育理念不能局限于专门的科目与知识,应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灵魂;(2)课程改革应该强调认识、理解并尊重国家内和国际间的文化差异,并应将全球相互依存的理念同地方行动联系起来;(3)应该强调课程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别国教材,鼓励教材编写方面展开有成效的国际合作;(4)教科书应该就某一主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并使这些视角的民族与文化背景清晰明了,而教科书的内容则应以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5)提升对外语学科的认识,学习外语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和体认其他文化,为建立社区之间和国家之间更深刻的理解奠定基础;(6)教学方法、各种形式的行动以及学校的政策方针必须使和平、人权和民主既成为一种日常实践又是一项学习内容;(7)应该促进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大中小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直接接触和定期交流;(8)必须尊重少数民族或种族、宗教和语言上处于少数地位的人士以及土著居民的教育权。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多元价值观以及全球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不仅仅是在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中培养起来的,更需要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来培养。因此,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埃及、印度等国家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综合实践类课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可以说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2.信息时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意味着信息技术已经由原先的一种纯粹的手段逐步演变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要素、生产要素,并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离开了信息技术,人类的现代生活似乎是难以维系的。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对每位社会成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它要求人们具有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所谓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对信息本身的一系列认识和观念。在信息时代面前,一方面要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就是价值。信息是人们的生活、生产、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人们应时时处处注重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过程中,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能力结构的核心,《美国图书馆学会“信息能力”主席委员会总结报告》将信息能力的内容结构分为“定位(locate)”、“评价(evaluate)”和“有效利用(use effectively)”三个方面。一般来说,信息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要素。第一,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收集是信息利用的前提。信息收集不仅仅是随机浏览信息,它首先包括对各种信息源的把握能力,不仅

能够从图书馆获取所需信息而且能够从档案馆、专利局等其他社会信息机构获取信息,还能够从亲朋好友、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其次应该包括对各种信息设备的操作能力,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设备获取信息。第二,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任务为取向的。知识基础是信息鉴别的前提,只有通过鉴别,才能获取有用的真实的丰富的信息。第三,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实质上是将所获取的信息与自身信息需求进行匹配的过程。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分析,就是要发现信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信息分析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第四,信息利用能力。人们在收集信息并适当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应能够妥善地利用信息,进行各种决策。第五,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时代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这就要求人们能力对信息资源进行妥善地管理。第六,信息传播交流能力。包括通过信息设备传播信息、口头或文本形式传播信息。总之,信息时代要求每个儿童青少年学会处理海量信息,学会整理分析与表达信息。

在信息时代面前,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需要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仅仅依赖书本知识的课堂讲授,是难以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因此,世界各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增设综合实践类课程,完善课程结构,引导学生在开放情景中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收集与处理信息来进行学习。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中小学生必备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课程计划则要求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基本要素来加以设计,特别强调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具备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满足了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3.知识经济时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方面,在人类生活领域和对自然界的认识中,人们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科技、新技术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空前加快,学科分化与综合成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新领域不断产生。在世纪更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科技的竞争,世界经济竞争日益剧烈,而经济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了科技的竞争。人们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的更新变革了生产方式。在世纪更迭的时期,资本经济逐步转变为知识经济,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各国普遍认识到要增强综合国力,必须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注重建立创新体系。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实质上是一个强调创新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突出创新,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成为各国普遍的改革目标。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日益呈现出“学习化”社会的特征。学习化社会强调,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社会是人学习的基本背景,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人的学习资源,而开放学习、社会学习观念的产生,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机制,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见,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书本知识的教学来实现,相反,需要创设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发现问题,并模仿科学研

究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英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问题解决能力”是中小学课程教学应培养和发展的六种基本技能之一。日本课程改革颁布的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指出,“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根本指导思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布的“德洛尔报告”强调,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应具有基本的创新品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并把“学会认知”作为基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激增、区域或民族矛盾激化,这些问题导致人类生存危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组织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各国首脑出席会议并签署了大会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最突出的成就是认同了瑞典首相提出的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关系的基本法则:可持续发展。人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从而,它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这表明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是重视人的价值的时代,是思考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发展前景的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赋予人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可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产生于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产生于人对自我的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克服一切短视的、功利的观点,着眼社会和人的长远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面前,我们所处的社会具有强烈的学习性特征,一个学习型社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客观地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郎葛郎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终身教育观念,到21世纪又一次发挥活力。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能够自主地思考和规划人生。同时,可持续发展时代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起码的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基础教育应克服仅仅关注知识结果获得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重新建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改革中小学课程教学弊端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局限性的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新的时代面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远离时代需要的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对克服下述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1.课程教学目标单一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认知目标,知识目标往往居于决定性的地位。当

前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与教学的功能单一,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获得与掌握。

我国2001年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转变课程功能,主张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核心,设计课程目标体系。各类课程标准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具体设计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集中地体现了这次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在课程目标上,突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转变课程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和教学体现出强烈的书本化倾向,偏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学科课程及其教学活动,日益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空间中的自然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本身,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广泛的、鲜活的课程资源没有有效地进入教育过程。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得课程和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而联系生活并不仅仅是要求在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作为例证来引入,而是要求课程教学本身具有生活意义,能够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学习方式单一

中小学教学方式过去普遍存在着单一性的弊端,课程实施和教学方式过于依赖以知识获得为目的的接受性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教学空间狭小,仅仅局限于封闭的课堂或教室,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教材成为课程实施的唯一课程资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变革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改革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具有直接的作用。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人的发展的本质诉求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核心目标,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十年来,仍然有许多人对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理解,其实,构建实践教育体系,是教育的本质诉求。

(一)时代拒绝“书呆子”

我国的基础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培养了一大批会考试的学生,很多中小学过于注重

考虑把他们送入高一级学校或者送入大学。面对复杂的信息化社会、开放的时代、全球化浪潮,以及竞争激烈的生存环境,仅仅会考试,缺乏充分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难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我们对4所共400名大学毕业生中未就业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中有25-30%的毕业生未能就业,其原因如下表:

这些大学毕业生为什么难以就业?可能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缺失有关。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缺失,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局限,显然是与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仅仅会考试的“书呆子”一走出学校,就会被社会所抛弃,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是教育的悲剧!

中小学教育不能仅仅把眼睛盯在眼前,要多一些对每个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教育责任和教育行为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完善课程结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赋予学

生完整的发展机会。

1.2周大众作:《就业》

(二)“处事”胜于“解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德洛尔报告”,即《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对时代的挑战,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务必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和工作、学会生存”,并把这“四个学会”称为“基础教育的四大支柱”。

获得知识,善于解题,不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发展学生合群、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自主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引导他们分享人类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并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越来越成为这个多元化时代对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创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实践教育。

(三)实践出真知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诚教授说,在我国大学优秀毕业生中,90%以上都是在大学期间参与实践学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较多的学生,在重点大学中,这一比例更高。世界著名大学,比如哈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每年在中国录取的高中学生中,100%都是在普通高中阶段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且实践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这些学生绝对不是中国各地普通高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

对学生而言,教育中传递的知识大多属于“公共知识”,惟有学生个人的体验、理解、感悟、

思想才是他们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质量与结构,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成功。

“个人知识”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在学校教育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过于依赖教师的教授和书本知识的学习,缺乏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实践学习,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方式问题。

(四)全人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活动,知识获取也不是教育的全部任务和职责,即使是知识,它也不仅仅是个科学的问题,而是与学生的命运、幸福有关的问题。教育指向的是一个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学生的认知领域发展、情感领域的发展、动作技能领域的发展和人际技能领域的发展需要,是教育必须关注的。

学生是一个有待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所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面对多元化社会的需要,仅仅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仅仅把知识传授看作是教育的全部,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需要处图1.4华君武作:《某种教师》理好“正式教育(formal education)”和“非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的关系。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言,书本知识的学习、积累甚至训练是不可或缺的,同样,生活经验的积累、感悟与升华也是不可或缺的。

(五)生活是个大课堂

华君武作:《大教室》

教育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已经成为一条教育的公理,同时,也是我国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为生活时时有教育,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处处有教育,生活具有丰富教育的资源。

现实的基础教育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的变迁。基础教育既是个体生活的需要,又是社会生活的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基础教育应体现其对社会生活的简化、净化和平衡功能,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将中小学生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之中,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生命意义。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而且是儿童的生长与发展过程,是一种建构理想生活的活动,因而,基础教育不仅应使儿童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而且应关注儿童在基础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并从发展的角度建构儿童的生活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教育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地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这一重要的方式。单一的书本知识教育教学的方式,剥夺了学生在开放的社会背景、社会生活和社

会实践中发展的教育机会,导致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远离生活的教育弊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华君武作:《教育》

(六)“学校不是鸟笼子”

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教育!2001年春节期间,江泽民同志在看到了浙江金华市一个中学生因不堪学校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压力,残忍地杀害亲身母亲的报道后,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他说:中小学“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中小学教育的建议。

多少年来,中小学过于封闭,学生的成长经历被局限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封闭的学校教育活动,导致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缺乏充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在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征,学校教育尤其应该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开放的教育视野,超越学校空间对学生成长的局限性。

(七)经验就是财富

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大作文题是“诚信”。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育研究专家通过对考生的作文试卷分析发现,普通高中毕业生在作文中所列举的例子表明,他们的经验普遍存在着低幼化、虚假性等特点。生活经验、社会体验的缺乏,导致考生对“诚信”这一与社会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作文话题,在作文中无话可说,说不到点子上,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深度。据分析,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真实的社会生活经验、社会体验的缺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发展中的普遍问题。

对每个人的成长而言,经验就是人生的财富,是发展中的过程性资源,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条件性资源。经验是认识的基础,是理解的条件,是观念表达的背景。对学生生长必须的人生智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确立来说永远仅仅是一种“材料”,而不能成为一种“养料”。从公共知识到个人知识的转化过程,需要经验的参与,需要经验的改造过程,需要各种“实践学习”的过程。学生的“个人知识”不仅来源于对“公共知识”的转化,还来源于个人经验的升华。对学生的生长而言,如果我们把“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过程称为“外在输血过程”的话,那么,学生个人经验的升华为“个人知识”的过程则是“自我造血过程”。丰富学生经验,积累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对人身甚至对文化的经验与感悟,成为我国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八)课堂教学不是学生发展的惟一渠道

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不是惟一产生作用的重要因素。OECD所

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参加PISA测验的OECD国家中,对于学生的阅读、写作成绩中,学校教学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平均为36%。在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学校教育行为对于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只有10%甚至更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学校对学生成绩差异的解释率约为60%。我国教育部“新课程学习质量评价项目组”通过应用模拟PISA测验建立的学生学习质量数据分析系统检测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方面的学习成绩上,学校课堂教学的解释率为40%。

由此看来,多年来人们信奉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所谓教学规律,值得质疑,需要重新阐释“课堂”、“课堂教学”的内涵,重新思考学生发展的途径和学习方式等问题。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反对单一的接受性教学,主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质是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单一的接受性学习的超越。学习方式,是指反映的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方式。

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育,注重教育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从小学到高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实践的教育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对我国几十年来课外活动、活动教育以及活动课程的继承、规范和发展,是应对时代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挑战的基本策略,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根本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与学科课程、与以往的课外活动和活动课程有什么不同?这是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明确的基本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要素。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属性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基本属性。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是指一方面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经验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存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或经验重塑,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经验课程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可以说,在教育史上,经验课程从来都是与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课程相冲突的。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经验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应该说,历史上的各种经验课程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是经验者、是经验改造者,是自主发展者。经验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如果在经验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发挥,那么,其课程价值就难以得到实现。

经验课程的设计面对的不是符号系统,而是鲜活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的生活情景,面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领域,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组织生存的能力。日本新课程中的“综合学习时间”的基本活动领域之一就是自主生存。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完全是在预设的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的,如何面向现实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批判反思来获得发展,成为经验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

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往往来自于学生自身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这些生活领域中遇到的各种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经验课程的特征就是超越单一的“书本世界”,回归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并从中提出活动主题,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的规定和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直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它不存在内在的知识逻辑和知识体系,它的内容组织不是以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的,而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的,因而,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遵循的是问题逻辑。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主题,即按活动主题的形式来展开设计活动内容。从课程实施的过程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亲身经历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经验,重整人生经验的过程,这也许是经验课程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忽略了学生新经验的获得与形成,其课程价值也就丧失怠殆尽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它的独特性就在于通过经历来获得体验,包括对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情景和问题的体验。获得新经验是经验性课程的目标之一,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获得上,而是通过经验的获得,产生体验和感悟,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

所悟,则体现了经验课程的根本价值。

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实践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不再把课程仅仅视为“学科”、“知识”或“教材”,而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实践的课程观念强调,第一,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不仅仅是以文本形式来设计和组织的,而是以一系列活动为基础的,可以说,在实践的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是以活动为中心的。第二,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情境包括课堂活动情境和开放的社会活动情境。如果把综合实践活动仅仅理解为课堂或教室里的活动,那实际上与学科的活动教学就没有了本质的区别。第三,实践的课程观强调的实践,一方面不是指人类一般的、普遍的实践活动,而是指以学习和自我发展为目的的实践。这种实践依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学习过程,如“研究性学习”的侧重点依然在“学习”上,而不在“研究”上,它首先是一种实践性学习方式或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实践不是形式上的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具有明显的“任务取向”,是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活动主题来开展的各种实践性学习活动。第四,实践的课程观注重的实践不纯粹强调实践的实际产品,它注重的是学生通过实践的实际体验,通过体验,进一步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当然,离开了实践和活动本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名存实亡了。

从此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主题为活动为组织方式,以任务为取向,注重学生亲历实践的活动形态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实施,不能以“成人参照”或“科学参照”来评论其实践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具有尝试、经历、亲历、做中学等特性。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它所强调的“实践”,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做而做,各种不同的实践方式都是一种学习方式,实践性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各种观念的反思和能力的建构。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首先,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学科综合,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因为学生生活中面对的问题是单一任何一门学科都难以回答或解决的。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课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的是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和丰富多样的生活领域和生活背景,是经验和生活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因而,综合

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特别强调整合学生的经验,整合学生的生活领域,并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与现实的生活情境的问题加以整合。从下面呈现的学生活动主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难以划归哪个独立的学科领域或某几个学科领域,它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科活动。如:

2000年课程方案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1992年的活动课演变而来,是对活动课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模块。笔者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之一,花费十年时间投身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课程推进之中,深感实践教育之重要。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活动主题

①探索植物王国的奥秘(广西柳州师范附属小学)

②花——美的使者(广西柳州潭中路二小)

③凤凰树哭了(福建厦门松柏二小学)

④蔬菜的种(湖北武汉吴家山四小)

⑤哭泣的水沟(湖北武汉大学附小)

⑥寻找小鱼的死因(内蒙古乌海光明路小学)

⑦野菜变奏曲(河南郑州黄河路二小)

⑧叶子的世界(陕西西安雁塔小学)

●关于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活动主题

①盲道走向何方(湖北武汉珞珈山小学)

②石牌岭,我的家(湖北武汉石牌岭小学)

③设计公交线路(湖南长沙三角溏小学)

④标志与我们的生活(广西柳州驾鹤路小学)

⑤湘雅路的明天(湖南长沙三角溏小学)

⑥调查网巴(湖南长沙浏阳河学校)

⑦汽车与生活(广西柳州柳石路小学)

●关于人与自我关系问题的活动主题

①校史校友鼓励我们前进(山东青岛育才中学)

②我是小兵(广西玉林市玉林镇古定中心小学)

③生日如何过(湖南长沙国防科大附小)

④装扮我们的教室(广西柳州景行小学)

⑤我初次“下海”(湖南长沙麻园岭小学)

虽然这些活动主题带有活动领域的特征,但任何一个活动主题都应是综合性的。这种综合性不仅仅表现在设计的问题的综合性,而且还包含活动情景的综合性、活动方式的综合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解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第二,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课程整合的理念。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是与课程分化相对的一种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策略。课程整合,又称为“课程一体化”,是指把分门别类的课程或学习科目,以及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在课程设计的层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一个根本的课程价值来追求。在课程实施的层面上,要求在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逐步使中小学生具备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基本素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责任和确立自信等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而,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研究和思考新课程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一门课程中如何得以实现。

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整体性。进行课程整合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的整体性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社会的整体性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决定了学生时刻处在一个复杂的关系世界之中,“学生是关系中的人”,面对这种“关系中的人”的发展,教育一刻也不能脱离其生存的关系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客观地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把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对知识的习得过程与处理世界的各种关系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他们通过知识的习得,从容地面对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文化等关系。因而,课程的整合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般来说,课程整合的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使不同的课程门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使每门课程内部的内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整合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整合的一个基本理念和策略。在课程设计方面,强调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超越单一的“学科中心”,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发展他们对待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能力,以及综合的实践能

力。加强课程的整合,是学生生活的整体性和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课程内容层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克服以往那种按单一的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弊端,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中心”,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适切性,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文化的关系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尺度和主题,通过课程整合,引导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深层次的反思,克服片面的重视知识结果的学科中心课程和机械训练的片面教学状况。

要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获得书本知识。此外,各门课程的教学实施,都应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增长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和体验。

另外,作为一种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与其它类型课程的整合,以及多样的学习方式的整合。在处理与其它类型课程的关系上,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通过探究性教学、体验性教学、交往性教学和综合活动性教学,改变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在各种课程中,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操作、演示、实验、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创作、体会等学习活动。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使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体现整体性,发展学生各种基本能力。学习方式的整合必然带来学生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生活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处理好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同时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堂以外、学校以外、教材以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4.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即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地方对课程的管理和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照顾了地方差异和学校差异,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对学校的适应性,从而也强化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方面的基本责任和权利。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宽松的课程管理环境。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区实际,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合当地需要的地方课程,并报教育部备案。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学校有权利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

作为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和管理,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以及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是哪一级的课程,从设计到实施,它在不同侧面属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范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管理的课程,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乏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目标的一部分。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又与地方实际、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需要、生活经验等)直接相关联,因而不同地方和学校背景下的课程实施,其实施条件、活动方式都可能具有极大的差异。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不可能对其进行统一而细致的规定,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则可以根据国家课程管理的要求,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地方实施的细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也不可能做到学校之间的完全一致性,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校本化的过程,也可以与学校课程建设统筹加以考虑。

在日本新课程中,文部科学省只规定“综合学习时间”的宏观目标和课时要求,而实施的总体活动领域和具体目标都由地方自主设计。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关于“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规定就相当宽泛,其目的在于为地方和学校留有空间,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增强其课程的适应性。

作为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它对地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因为国家不可能对地方和学校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规定,从而地方和学校如何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需要地方和学校有课程制度的创新。而对教师来说,则比任何一门课程的实施都要求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时空。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角度审视中小学,我们会发现,我们选择了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方式。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将成为重建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体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课程观念,即实践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要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必须超越“课程即知识”“课程即学科”“课程即教材”等狭隘的课程观,以全新的课程观为指导,才能把握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学习方式强调学生

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式的,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不同于其它课程的基本特征。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综合性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所面对的完整的生活世界决定的。学生的生活世界由个人、社会、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这些基本要素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各种复杂的关系构成的,它们像“灌木丛”一样,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这些关系中,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或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生活世界中最普遍的关系。学生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过程。因而,学生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去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分门别类的学科的界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的综合性特点。

在日本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观点认为,学生的“综合学力”仅仅通过学科(日本称为“教科”)教学是难以得到全面关照的,必须要引导学生从开放的学习中发展基本学力。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够综合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及其处理这些关系的已有经验,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展开。因而,从内容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包括了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生活、学生与自我关系的基本情境和问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远远超越了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对任何主题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的综合性和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完整的发展。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和实施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

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与各门学科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统化的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学科课程中,练习、操作,甚至实践,都难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课程领域,它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考虑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立足于时代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总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针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针对于中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融入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综合实践能力需要。

在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尽管新课程标准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三大领域,但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具体的活动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主题是开放的,它因中小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只要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在内容上的开放性特点,是其它任何课程的内容所不具备的。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上,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资源、自身已有的经验,采取不同的方式。课题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而调查、访问、考察、实验、制作、劳动、服务等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基本的活动。这些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也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因任务而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强求学生固定地采取哪种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通过这种开放的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发展创新精神。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和该课程的开发所决定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是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学生参与了活动过程本身,也就在过程中获得了逐步的发展,并且学生通过对过程中的体验进行反思,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游离于活动过程,那么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综合实践能力是难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

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建构自我的整个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动态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在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还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重视实际的过程,也就是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独特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时刻都体现着生成性的特征。从活动的主题、活动的过程、活动方式,特别是学生的收获都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非预设性。它不是事先完全设计好了的,在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学生时刻会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想法,找到解决问题新的方式。

学生的问题是这样生成的

①山西一所中学学生开展了一项大型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那就是“关于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开展活动。学生们走访了县旅游局,调查了县城内的各旅游景点、古建筑、寺庙等等地。同学们在考察和参观一座古塔的时候,发现这座古塔年久失修,风化得很严重,古塔已经从中间分开,呈“Y”字状,但即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期也未倒塌。因而,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完成了地方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后,又对这座古塔的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发生了兴趣。从而开展新的课题的研究,即“古塔建筑材料及风格与古塔保护措施的研究”。新的活动主题就这样在活动过程中生成了。

②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溏小学一个班的学生对学校门前的文物一条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精心设计了文物一条街的调查活动方案,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文物一条街的调查活动,了解了文物的一系列知识,形成了保护文物的意识。调查活动完成后,学生们觉得要把自己的调查和感受向家长、向社会发布,这样“关于文物保护的社会宣传活动”应运而生了。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对学生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本身就是不断生成的,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创生的课程。该课程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应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应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模式的机械装配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的。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学生又从他所能接触的情境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发展。新的主题不断生成的,兴趣盎然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活动领域或活动内容、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在新课程结构中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中,为学生开辟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发展的空间。

(二)什么样的课程不是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点。任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的做法,都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其中基本特征的课程,都难以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或者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

1.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认知性的课程,而是实践性的课程。实践性课程客观地要求学生具有开放的实践情景和适当的开放的活动空间。尽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并在教室里进行讨论、交流,但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局限于文本的学习和活动,不能局限于教室空间进行活动。不能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

以书本和教室空间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往往会使学生远离实际的自然情景、社区背景和学生自身日常生活,不利于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同时也容易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各门认知性的学科课程的延伸,从而窄化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得综合实践活动演变成了课堂活动。

2.以系统知识获得为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不以认知目标为主,而是以各种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为主,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尽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深化已有的知识和各种认识,但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学习的关系。既不能完全脱离学科课程的学习,又不应把综合实践活动变成一门学科课程来实施。

3.以教师讲授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亲身体验,

积极实践。因而,不能以教师的讲解、告诉为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引导、活动规则等方面的讲解。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不能以教师在教室里讲解、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展开。

4.以笔头和书面作业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利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情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各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从文献到文献、从书本到书本的笔头作业或书面作业上,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作业来开展活动过程。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如果离开了“实践”环节,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实践、离开了活生生的活动情景,这门课程也便名存实亡了。

第三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独特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因而,其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经验

作为一种经验性课程,其独特价值集中地体现在学生经验和体验的获得上。这种经验和体验的形成及获得,是任何学科课程所不能比拟的。而这种经验和体验具体表现为形成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丰富他们的经验和体验。

如果说学科课程是建立在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基础之上来使学生获得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话,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则是试图在开放的生活空间中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在这种整体认识中,学生时刻将自己融合在这种开放的情境和现实的实践之中,并在认识过程中时刻伴随着他们自己鲜活的体验和感悟。下面是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北京路第一小学学生开展关于荆州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活动的个人总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我叫赵力,是北京路第一小学的学生。现在我来谈一谈,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改掉了坏毛病。以前我喜欢打电脑游戏,只要有时间,我就溜进游戏室,玩电脑总得玩个够。因此,同学们都把我叫做“游戏王”。自从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后,我的心才收回来,一心扑在了查找资料上。

我们这次社会调查的任务是收集经济发展的资料、写论文。可是,我们小组成员去了几家书店,查到的资料都太少了,而且全是2000年以前的。他们知道我会上网,于是就让我当小组的网上资料查询员。以后每当我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把收集到的资料全部打印出来,现在,我已经打出了厚厚的一叠,供我们小组进行讨论。同学们都夸奖我,羡慕我。其实,我在其中也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了解了荆州,学会了整理资料,而且还改掉了玩电脑游戏的坏毛病,并且成了我们小组调查活动不可缺少的一员。我感到十分高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蔡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3—6 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知识也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解决有限的学时和知识量的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综合学习”越来越受关注。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出发,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立足于让每一个学生健全、完整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1、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2、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3、社会发展对中小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因此需要具备些基本能力手综合素质; 同时也为了适应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步养成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报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2、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3、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4、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5、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统一安排,每周一至二节课,学生全是员参与,教师参与活动小组的活动。 6、采取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这两种基本的组织形成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的开展。 7、在开放的时空中不能忽视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 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与管理 1、范围:小学3—6年级学生 2、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学目标,学校建立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小组,加 强组织管理。切实保证研究性学习标真正落实到实处。组长: 魏素菊 副组长: 吴孝东冯秋怀 成员: 冯启红刘晓娜王志鹏张继辉指导管理小组根据学校特点、学生实际、教育原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和具体的研讨措施,合理安排课时,科学调整任课教师,使音乐、体育、美 术、社会、自然、英语、电脑等各学科的教师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性学习的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最终稿)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劳动与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

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最新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应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指导思想 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学生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 的初步能力。 三、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原则。 四、课程设置 1、内容框架设置课程菜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及指定领域与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整合,从“探索自然”、“发展自我”、“亲近社会”等板块着手,整合形成了“生活与体验”、“卫生与健康”、“民风民俗”、“种植与养殖”等小板块的课程内容,形成序列、体现个性差异、体现地方特色。 2、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为三课时。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必须灵活安排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度。

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

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

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点击数:1149 更新时间:2010-9-26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

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介绍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总共配置 23 个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占 15 个学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分别为 2 个和 6 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作为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和意义,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规范,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各种操作方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课程解读】 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基本规定。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是指一方面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经验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存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或经验重塑,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经验课程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可以说,在教育史上,经验课程从来都是与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课程相冲突的。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经验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应该说,历史上的各种经验课程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是经验者、是经验改造者,是自主发展者。经验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如果在经验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发挥,那么,其课程价值就难以得到实现。 经验课程的设计面对的不是符号系统,而是鲜活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的生活情景,面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领域,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组织生存的能力。日本新课程中的“综合学习时间”的基本活动领域之一就是自主生存。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完全是在预设的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的,如何面向现实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批判反思来获得发展,成为经验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调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基础教育必须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 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答。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的国际环境,都需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内,是国际上成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合作组织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国际上成立的各类合作性组织近千个。联合国各组织在国际上在协调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解决各种分歧与冲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组织每年都要举行各类论坛、会议,讨论的主题都是与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相关的时代主题。各国政府首脑频繁出访,加强对话与沟通。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的依存性和互补性越来越强。 “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全球人”。经济全球化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它要求每个国家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了解世界经济活动规则,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认识国际事务等等方面。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具有起码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具备合作、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要求人们把握世界发展的走向,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理解,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从国际背景和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具有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为了应对21世纪世界发展的挑战,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国际理解教育。199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各门课程实施中都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而且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四大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1、查找文献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报告等 5、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根据学生生活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参观、调查、采访、 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包括从事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写活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

西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为了有实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依托周边社区的资源优势,开发以“乡土特色为载体,感恩教育为起点,实践能力为宗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超越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她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她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学生经过走进社区、走进农田、走进敬老院,亲近、考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丰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品德优良、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现代小公民。 2.各年级课程内容及目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3-6年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期课程纲要(3-6 年级) 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学材料: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设计:莒南县十字路镇第二中心小学刘敬霞 授课时间:2012年9月1日12 月30日共40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义务教育3—6 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语文教师 【学期课程总目标模块总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3-6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一)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二)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三)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内容标准及教学安排】 3-6 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教师要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机会,启发小学生提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乡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道通实验学校王崇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当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反映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理论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 1.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的探讨与阐释多,实践操作研究少,尤其是对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跟踪、跟进研究显得迟滞。 (2)在研究权威主体上,教育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居多,地方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研究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践层面上专家引领的不足,研究型教师成长缓慢。 (3)在研究对象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如何管理课程的研究多,对教研部门如何指导课程实施及学生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获得发展研究得少。 (4)在研究范围上,对发达地区关注得多,对偏远落后地区留意得少。 (5)在研究成果上,重复研究多,创新作品少。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学科拓展活动。由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任课老师,活动主题的确定很容易变成学科课程的延伸。 (2)用学科教学方式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两个概念,这两种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手段都应不同。 (3)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更多的教师青睐于研究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化倾向。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反思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更多依赖于“教师教”,要转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座谈、报告.查阅资料、体验等。 (2)教师问题。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接受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需要一个过程。 (3)学校问题。学校管理者认为实施实践活动会耽误学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在学校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校声誉和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峡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一、指导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我校将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练习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结合农村亲近大自然的地理优势,开发一系列以农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

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几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因此,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和特色办学的理念,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年级进行目标定位。 二、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我校1-2年级,每周1课时;3-6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1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综合实践精彩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辛店镇同源完全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体现了其基本理念。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1.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制定活学习动方案。 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2.面向学生生活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要尽可能由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要贴近社区和社会现实,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或项目要克服以往那种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的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活动项目。不少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 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亏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e当今社会变迁日边严坐了-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和.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惶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和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阪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和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功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和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均以唇动为非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和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傲"、"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评价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在小学3-6年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设置,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设置3课时,校本课程1课时,实践活动2课时。为了“常态化”实施此课程,根据有关政策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总目标: 拓展学生学科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通过社会考察与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能力。 2、分阶段目标 三年级 在教师指导下,能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并进行小课题调查,写调查日记。 能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围绕主题开展社区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和生活自理。 四年级 以系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指导教师帮助下,思考研究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 家长组织下参加小组活动或个人社会实践。 完成一些手工制作及生活自理项目,并在周末回家时能帮助父母完成家务。 五年级 能独立思考研究课题,自主选择、确定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科普文章。 能独立组建活动小组,独立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注意人身安全。 根据主题创意设计相应的作品,能独立完成或与他人合作完成,

完整地表达自己作品设计的目的。 能根据研究主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搜集。 二、活动方式 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并存,具体视活动内容而定。个人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鼓励优秀生拔尖,并将过程或成果交流、展示,与他人共同分享。小组活动,倡导学生优势互补,学会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培养相互合作精神,是活动成功必备条件。集体活动,收获的面较广。通过在集体活动中分工合作,体会集体同心协力产生巨大力量的道理。当然这三者不是孤立地进行,可以审时度势,兼而有之,以达到最佳的组合。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段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三、实施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保证课程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使课程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备课、有评价、有小结。学校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指导教师教研制度、校外活动管理制度等,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走向规范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