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宁夏是野生枸杞的天然生长区域。经过劳动人民千百年的辛勤耕耘、选择和驯化,培育出了人工栽种的优良品种。“宁夏红宝”驰名中外,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传统名牌产品。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枸杞的种植和深加工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加快了宁夏枸杞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宁夏红”已成为代表宁夏枸杞产业、宣传宁夏文化的形象品牌。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夏枸杞产业在“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枸杞南移工程”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枸杞产业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为做大做强枸杞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总产量5万吨、产值16亿元,与2000年基地规模13.6万亩、总产量0.6万吨、1.8亿元相比,净增了24.4万亩、4.4万吨和13.2亿元,分别增长1.79倍、7.33倍和7.8倍。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区域布局、规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全区从事枸杞营销的人员达100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枸杞深加工发展势头强劲,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1家,产品档次显著提高,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已具备了枸杞产业升级提速、加快发展的条件。2005年,枸杞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目前,已深加工利用的枸杞约8500吨,占总产量5万吨的17%。主要产品有枸杞酒、枸杞鲜汁、枸杞精粉等40余种。特别是中卫香山酒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区最大的枸杞深加工企业。

(二)主要特点

1、枸杞加工产业初具规模。“十五”期间,随着枸杞基地的快速扩张,产量猛增,原料充足,促进了枸杞加工业的发展,先后建立大、中、小型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8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果、籽、叶开发的10大类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25%,形成产值近8亿元。

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枸杞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宁夏香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枸杞深加工,开发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国际品味的“宁夏红”枸杞酒,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目前已形成年产2万吨“宁夏红”枸杞酒的生产能力,年可消化鲜枸杞10万吨。2005年底“宁夏红”销售额实现2.1亿元,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销量第一,在西北市

场中占有率第一。在“宁夏红”的引领带动下,枸杞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有近百家枸杞深加工企业,宁夏占全国的50%。全国生产的枸杞产品宁夏不但都有,而且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在前列。

3、品牌培育已初见成效。“十五”期间,加大对“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品牌保护与培育力度,使用了“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并获准使用宁夏枸杞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宁夏红”、“杞浓”、“早康”等企业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了培育和提升,这些品牌增强了对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拉动和聚集作用,枸杞产品连年呈现出产销两旺,形成逐步攀升的势头。

4、科技贡献不断增长。“十五”期间,宁夏枸杞先后有9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特别是高效栽培技术与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宁夏枸杞在规模发展、产量和质量上实现了突破。全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从2000年亩产50公斤上升到130公斤以上,净增长了80公斤;质量上全面实现了无公害生产,“0105”枸杞新品系选育的区试工作基本完成,进入示范推广阶段,繁育苗木50万株,2005年建立示范园1500亩。

5、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十五”期间,依靠科技进步先后制定枸杞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1个,其中,国家枸杞标准2个,国家宁夏枸杞原产地域产品标准1个,国家行业枸杞标准4个,地方枸杞标准4个,并在生产中全面推广应用,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基本建立。

(三)存在问题

目前,宁夏枸杞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加工和销售企业总体规模小、带动力不足,制约了基地种植规模的扩张;二是企业技术工艺比较落后,分级、保质、包装等环节滞后,制约了产品档次提升;三是品牌宣传保护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国营销网络。

二、“十一五”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市场预测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枸杞富含枸杞多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等20多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其中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所有果蔬中含量最高。临床实验证明,枸杞具有调节免疫、保肝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开始把枸杞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辅助药物,这说明枸杞深加工产品已进入广泛的国际市场。近年来,许多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始加大对枸杞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并陆续开发出枸杞酒、枸杞籽油、枸杞多糖、枸杞全粉、枸杞浓缩原汁、枸杞营养口服液、叶茶等50多个深加工产品,在这些深加工科研成果中,仅有20%左右实现了批量生产,市场空间很大。一是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市场对具

有养生保健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二是由于枸杞系列产品价格适中,保健功能明显,用途广泛,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三是应用新技术提取枸杞多糖等有效成份,研制开发多种科技产品,为人们提供高级保健滋补品,是枸杞精深加工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市场消费的同步增长,促进枸杞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和枸杞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为枸杞种植业与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枸杞种植业和产品深加工发展前景广阔,将对我区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1、发展思路

用工业理念引领枸杞产业的发展,做到五个坚持、两个转变和三个创新。五个坚持是:坚持商品化理念;坚持规模化理念;坚持专业化理念;坚持产业化理念;坚持不断创新理念。两个转变是:要推进枸杞产业发展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要推行枸杞产业发展由传统生产型向标准化生产型转变。三个创新是:要推进枸杞产业发展机制的创新;要实施品牌战略的创新;要培育龙头企业的创新。

2、总体目标

到2010年,力争全区种植枸杞基地面积达60万亩左右,枸杞干果总产量突破1亿公斤,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0%,制干设施普及率达40%;商品量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70%左右,实现总产值达到70亿元以上;全面实现无公害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率达40%。

3、发展重点

突出特色,把“宁夏红”、“枸浓”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立足西部,面向东部市场,逐步向全国和国际市场推进。稳步推进国内国外市场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整合培育新增枸杞深加工、营销集团公司5-7家,培育宁夏枸杞产业集团等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两家,销售收入过5亿元以上的三家。

(三)主要任务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对枸杞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枸杞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力争到2010年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加强宁夏枸杞产业集团与英国英联公司、新加坡金树投资公司战略合作关系,引进国际资本,争取在境外上市,增强参与国际大市场竞争能力,使公司持续保持在同行业领先地位。争取到2006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2008年达到30亿元,2010年达到5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整合培育新增枸杞深加工、营销集团公司5-7家。

2、开发建立优质枸杞种植基地。力争三年内基地规模由2005年的38万亩达到50万亩,产量达到8万吨,实现总产值50亿元以上。到2010年基地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1亿公斤,实现总产值70元以上。

3、加大对枸杞系列产品的培育和保护力度。不断拓展新市场、新领域,使宁夏枸杞的地域品牌、企业品牌不断得到有力地宣传、打造和培育,通过采用工艺、新技术,以枸杞酒、枸杞饮料、枸杞咖啡、枸杞茶、枸杞口服液、枸杞软胶囊、枸杞多糖、枸杞籽油、枸杞天然色素及枸杞醋等深加工系列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产品转化率,让宁夏枸杞系列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4、加大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力度。不断推进枸杞品种培育的专用化、生产的标准化,烘干分选包装的机械化,加工深层次的多样化;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联结机制的探索和规范,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延长、打牢和加粗枸杞产业链条,全面提升枸杞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三、醋及枸杞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采用基地挂牌、产地认领、定单生产等多种契约合同办法,资金、技术、土地、设施等资金折价入股的方式,运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新机制,做到资源配置科学化,产业分工合理化,完成企业与农户的对接。加大对枸杞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扶持龙头企业通过建立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契约联接、服务联接向资产联接、资本联接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同国内外著名的饮料、酿酒、制药、食品加工集团合作,鼓励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建设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充分利用宁夏枸杞原产地域保护优势和“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宁夏红”、“杞浓”等品牌的优势,加大品牌和资源的整合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无序竞争,积极探索整合组建2-3家不同系列的枸杞深加工集团,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抢占国内外市场。催生5-7家经济实力强、销售网络完善、经营规模大、经营信誉好的营销龙头集团,形成产、加、销有机配套、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体系。

(二)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项目带动是促进我区枸杞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十一五”期间更要充分利用这一经验,坚持以项目带动发展的策略,加快枸杞产业的发展。

1、宁夏枸杞新品种“0105”高效栽培项目建设

宁杞1号、4号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加快枸杞新品种“0105”的推广是调整宁夏枸杞品种结构、提升宁夏枸杞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发展“0105” 6万亩,占总面积的近10%。2006年要抓好1500亩示范园的建立,培育苗木300万株,完成配套技术的集成,为全面推广打好基础。

2、加快枸杞烘干设施及技术的推广

在重点推广热风烘干道节能改造技术的同时,继续扩大低温烘干技术的研究,积极扩大塑料大棚制干技术的试验,减少自然凉晒的比例,提高设施烘干比率,提高枸杞质量。

3、宁夏枸杞在盐碱地区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针对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盐碱地枸杞栽培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枸杞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开发新的生产基地,对不与农业争地,提高土地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认真总结清水河流域和惠农盐碱地枸杞丰产栽培技术的同时,新建示范园3000亩,完成栽培技术的集成配套,为盐碱地发展枸杞打好基础。

(三)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1、突破枸杞制干、包装技术。组织科研单位与企业配合协同,开展枸杞制干设施改进与研制,对枸杞产品包装材料选择、包装设计进行技术改进,使枸杞分级包装技术自动化、系统化,产品包装设计人性化、艺术化。采用优惠政策,鼓励龙头加工、营销企业及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兴建枸杞制干包装园区,建立原料基地,直接从茨农手中收鲜果,改自然晾晒为设施制干,避免二次污染,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提高枸杞生产的机械化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枸杞质量安全卫生标准。

2、加快枸杞新品种选育和繁育基地建设。宁杞1号、宁杞4号的选育为宁夏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要不断对其选优提纯复壮。为满足市场需求和深加工技术的要求,要加快专用新品种的选育速度,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到2010年选育出3-5个果用、药用、加工、菜用等不同用途的、技术配套的专用优良新品系。要加快优良新品系的繁育速度,建设优良品系采穗圃500亩、辐射建设苗木繁育基地3000亩,建设专用枸杞品种生产基地,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强基础研究,挖掘宁夏枸杞的增值潜力。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同区内外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尽快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枸杞产业研究队伍,全面开展对宁夏枸杞的基础研究。深入挖掘宁夏枸杞异于其它产地枸杞药用保健机理、有效成分,特别是挖掘宁夏枸杞在生物制药和功能食品开发中的巨大潜力。充分利用枸杞果、叶、籽资源,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重点支持加快枸杞酒、饮料、制药、保健食品、化装品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创新枸杞传统文化。

(四)拓展产品市场,强化市场营销。在进一步发挥完善中宁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功能的同时,在惠农、原州区建立枸杞专营市场,尽快改善当地分级包装滞后,流通不便的现状。通过完善壮大枸杞协会和集团公司,运用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先进物流方式,逐步引导整合现有产品营销组织,组建宁夏枸杞系列产品营销配送集团。自治区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督、商务等部门要加强对枸杞市场的监管,在宁夏枸杞市场从事批发、运销的商业企业实行资格审查与信用评价制度。实行宁夏枸杞原产地域产品保护,重点对“宁夏枸杞”“中宁枸杞”这两个干果产品品牌进行国内外市场开发,对“宁夏红”、“杞浓”、“圣杞乐”等现有有优势的加工龙头企业品牌进行产品流通定位。鼓励有经营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枸杞系列产品直销窗口,借助市场广告,加大宣传,建立营销网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肩负信息传递和品牌维权重任,特别要扶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建立合作公司或窗口,把品牌产品全面推向国内外市场。

(五)加强合作服务体系建设。枸杞产业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发展,逐步建立“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的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把农户、企业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链的有机整体形式合作经营,减少个体茨农市场风险。充分发挥宁夏枸杞协会的作用,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行业自律,帮助规范市场、保护品牌、宣传产品,为产业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县乡两级技术服务体系的技术示范、推广、培训作用,重点枸杞产区各乡镇要建立枸杞产业服务中心或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培训,组织生产资料、劳务输入、病虫害预测预报等项工作的指导协调。特别是县、乡两级技术推广组织和协会,要通过现场示范、电视、技术手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民经营理念和生产技术的培训。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枸杞网”的作用,做到上联市场,下连农户,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逐步实现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信息服务、产品交易的网络化。

(六)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各主产市县(区)要加大对农药市场清理整顿的力度,从源头上控制高残剧毒农药在枸杞上使用,积极推行对枸杞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严把枸杞生产第一车间源头关。加大推行无公害枸杞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的普及力度,加快无公害枸杞产地和无公害枸杞产品认定和认证工作,加强无公害枸杞的宣传力度,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多种方式,重点抓好对农民的培训与引导,使其转变经营理念,树立产品质量安

全意识,提高技术素质。科研与推广部门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调整改进传统技术,从枸杞生产实践中总结研发推广新技术,不断完善枸杞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积极引导农民推进枸杞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积极组织研究、示范绿色食品枸杞、有机食品枸杞生产技术,不断扩大绿色食品枸杞、有机食品枸杞生产规模,全面提升宁夏枸杞质量。

四、当前急需政府引导和解决的问题

(一)完善发展政策,拓宽发展渠道。将“枸杞产业”列入“十一五”产业发展重点,在优惠政策、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枸杞加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尽快形成枸杞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入方式多样化。加大引进先进人才、技术的力度,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与人才交流,加快技术引进和创新步伐。

(二)整合市场资源、壮大龙头企业。当前加快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加大品牌和资源的整合力度,探索整合组建不同系列的枸杞深加工集团,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同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加工集团合作,形成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经济实力强、销售网络完善、经济规模大、经营信誉好的营销龙头集团。鼓励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建设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加、销有机配套、有序竞争的良性发展体系。

(三)全力打造枸杞传统文化品牌。宣传是开拓市场必不可少的途径。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计划发展宁夏枸杞60万亩,“十一五”迫切需要加大对宁夏枸杞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对宁夏枸杞及其传统文化,在中央和宁夏枸杞主销区的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在交通要道、机场、车站、繁华的市区设立巨幅广告牌,通过举办宁夏枸杞节、参加国内外各种博览会、商交会,召开宁夏枸杞产品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宁夏枸杞,让国内外消费者认识枸杞,消费枸杞,让宁夏枸杞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加强和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宁夏枸杞品牌。宁夏枸杞原产地域的保护申报已经国家批准,需要将宁夏枸杞原产地域保护工作费用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组成相应机构,做好宁夏枸杞原产地域保护与“宁夏枸杞”证明商标的启用与管理工作,形成保护宁夏枸杞品牌、合法使用品牌的市场流通良好氛围。(中小企业处)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宁夏是野生枸杞的天然生长区域。经过劳动人民千百年的辛勤耕耘、选择和驯化,培育出了人工栽种的优良品种。“宁夏红宝”驰名中外,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传统名牌产品。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枸杞的种植和深加工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加快了宁夏枸杞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宁夏红”已成为代表宁夏枸杞产业、宣传宁夏文化的形象品牌。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夏枸杞产业在“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枸杞南移工程”的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枸杞产业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为做大做强枸杞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全区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总产量5万吨、产值16亿元,与2000年基地规模13.6万亩、总产量0.6万吨、1.8亿元相比,净增了24.4万亩、4.4万吨和13.2亿元,分别增长1.79倍、7.33倍和7.8倍。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区域布局、规模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全区从事枸杞营销的人员达100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枸杞深加工发展势头强劲,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1家,产品档次显著提高,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已具备了枸杞产业升级提速、加快发展的条件。2005年,枸杞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目前,已深加工利用的枸杞约8500吨,占总产量5万吨的17%。主要产品有枸杞酒、枸杞鲜汁、枸杞精粉等40余种。特别是中卫香山酒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区最大的枸杞深加工企业。 (二)主要特点 1、枸杞加工产业初具规模。“十五”期间,随着枸杞基地的快速扩张,产量猛增,原料充足,促进了枸杞加工业的发展,先后建立大、中、小型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8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果、籽、叶开发的10大类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25%,形成产值近8亿元。 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枸杞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宁夏香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对枸杞深加工,开发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国际品味的“宁夏红”枸杞酒,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目前已形成年产2万吨“宁夏红”枸杞酒的生产能力,年可消化鲜枸杞10万吨。2005年底“宁夏红”销售额实现2.1亿元,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销量第一,在西北市

浅议宁夏枸杞出口贸易的发展

浅议宁夏枸杞出口贸易的发展 摘要: 随着国际市场对枸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的枸杞越来越受到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追捧。枸杞出口市场也由传统的台湾、日本、韩国转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出口额和出口量也在不断地上升。作为中国枸杞出口大省的宁夏也在这方面获益不少。然而,国外一些国家加大了在进口枸杞方面的检验检疫力度和宁夏枸杞在出口方面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宁夏枸杞在出口方面面临出现不少问题。 本文以中国枸杞出口贸易概况和宁夏枸杞出口贸易现状为切入点,运用SWOT研究方法对宁夏枸杞出口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宁夏枸杞在出口贸易方面存在销售、加工和品牌宣传方面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外向型枸杞出口产品示范园区,二是加强国际推介,走品牌推广之路,三是培训国际贸易人员,提高宁夏枸杞的国际营销能力,四是完善管理机制,走以质取胜之路等对策。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宁夏枸杞走出国门,使宁夏经济得到发展。 关键词:宁夏;枸杞;出口贸易;对策 引言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枸杞越来越受到国外一些国家

和地区的追捧。枸杞出口市场由传统的台湾、日本、韩国转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枸杞出口量、出口价格和出口额在不断增长,并且枸杞产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2010年中国枸杞出口量为6191吨,同比增加6%;出口价格为6580美元/吨,同比上涨31%;出口额为4073万美元,同比增长39.5%。在中国,宁夏、山东、广东、湖南和上海为中国枸杞出口较大的省市。2010年,宁夏以独一无二的地理、气候、环境因素,所产枸杞的品质远远胜过其它地区,位居中国枸杞出口额排名居首位。 枸杞是宁夏的特产,是唯一用宁夏区域名称命名的地道珍贵药材,国家药管局,唯一指定药用的枸杞生产基地。自古享誉中外,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和保健功能。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大环境下,宁夏枸杞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宁夏枸杞行业在2006年以前发展态势一向很好,而且也与国外各大市场建立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2006年之后,枸杞出口量大大减少,各个市场对枸杞的需求也急速下降,再加上日本、美国、欧盟等过对枸杞农药残留的要求近乎苛刻,宁夏枸杞产业受到了严峻的冲击。 在近几年宁夏枸杞出口受阻的背景下,鉴于对宁夏枸杞的热爱,利用自己所学的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知识,把宁夏枸杞出口情况作为研究内容,切实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的战略,希望能为中国宁夏的枸杞产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2.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以丰富的数据进行论证,运用了列事实、摆数据等方法,设计了必要的图表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清晰的显示。在理论分析上,运用SWOT研究方法,由此理论得到启示,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宁夏枸杞在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

中宁枸杞市场现状分析

中宁枸杞市场现状分析 中宁枸杞,位居宁夏五宝之首,以原产地在中宁县城宁安堡而得名。中宁枸杞是家种名优农产品,是继承我国长期利用野生枸杞的传统经验,在宁安堡一带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贵重中药材。中宁已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建立“中宁枸杞专卖店”181家,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枸杞销售渠道和网点,枸杞干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宁枸杞”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近30亿元人民币,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9位。 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宁夏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各地特别是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全区枸杞面积达到44.5万亩,约占全国的30%。2005年总产量达到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产值达15亿元,其中原果收入6亿元,加工产值9亿元。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60%,出口创汇最多年份达500多万美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主

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在全区推行“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4 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带。 二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的良好声誉。 三是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加大了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统防统治力度,仅中宁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65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11.5万亩的40%,已有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9.5%和26%。 四是在品牌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

枸杞销售的渠道分析情况报告

枸杞销售的渠道分析情况报告 枸杞之所以名甲于天下,其一功效在于药用,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枸杞销售的渠道又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枸杞销售的渠道分析,欢迎阅读! 枸杞销售的渠道分析 竞争对手 枸杞的营销市场广泛,且原材料充足,且不需要加工。导致市场上竞争对手非常多,且跟风严重,使广大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忠实度低,消费者的流动性强,固定消费者少。 2营销竞争态势。 广告投入:枸杞营销企业在枸杞的广告宣传上做的好不够到位,其平面广告与其他投入相比资金依然显的不足。

知名度:由于企业广告不足,导致企业知名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明显。质量:由于枸杞大多不需加工,且原材料产地单一,使得企业枸杞质量与零售商枸杞质量无多大区别,消费者遵循就近原则选择零售商而不会选择大型企业。 宏观环境分析 (1)经济基础 随着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宁夏人均gDp 提高,居民更加追求健康营养的生活,为枸杞的的推广赢得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2)技术优势 枸杞的深加工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只有大型企业可支撑,企业依靠技术研发吸引消费者,成为企业的技术优势。 (3)社会文化的引导 随着消费者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枸杞具有养生的优势,

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首要选择。 1优势分析 (1)原材料优势:宁夏是枸杞的主产区,产量高,质量优。且原材料无污染,纯天然,纯绿色。 (2)效用优势:可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肝损伤,降血糖,补肾保肝,降血压,抗疲劳,抗脂肪肝。 (3)营养优势: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和钙、铁等眼睛保健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自古就是滋补养人的上品,有延衰抗老的功效,所以又名“却老子”。 (4)企业技术、管理和渠道也相当成熟。 (5)知名度高:枸杞是众所周知的保健养生产品。同时也是消费者所喜爱且相信的保健产品。 (6)目前枸杞产品尚无主导品牌。枸杞市场无特定的主导品牌,市场杂乱,不规范,品牌效应不明显。

宁夏枸杞对外贸易状况分析(定稿)

宁夏枸杞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摘要 “天下枸杞出宁夏”,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枸杞对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至90年代初已形成稳定的出口贸易。近年来,宁夏枸杞对外贸易却遭遇了日本、欧美等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出口频频受阻,陷入了多年来少有的困境。本文立足于宁夏枸杞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对宁夏枸杞的外贸竞争优势做一分析,同时探索宁夏枸杞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枸杞对外贸易外贸优势制约因素对策

前言 枸杞是宁夏的传统特色产业和主要支柱产业,也是宁夏出口创汇的重要经济作物,与二毛皮、甘草、发菜、太西煤统称为“宁夏五宝”。宁夏拥有全球第一大枸杞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直接产值超过48亿元。1 随着近现代医学对枸杞药理成分的深入研究以及人们对健康的新认识,宁夏枸杞及加工品日益受到世人的青睐,消费量猛增,出口额逐年攀升,外贸形势被许多人看好。近年来,宁夏枸杞虽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但外贸出口量锐减,对外贸易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对宁夏枸杞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和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 1 赵航:《枸杞产业链纵向延伸,宁夏红尽“龙头”之职》,载《证券日报》2011年11月16日。

一、宁夏枸杞生产和外贸的基本情况 宁夏枸杞种植历史悠久,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户自给自足的有生产、无对外贸易时期;解放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的有生产、无对外贸易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农户自主生产,企业自主组织出口的枸杞对外贸易形成和快速发展时期。 (一)小农经济状态下自给自足时期 宁夏枸杞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古代文献记载,枸杞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明朝弘治年间,宁夏枸杞被列为“贡果”。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将宁夏枸杞列为《本草纲目》之上品,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清朝时期,宁夏枸杞也一直保持了“贡果”的身份。乾隆年间, 宁夏中卫知县黄恩锡在其《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肤田岁早丰。”的佳句描述了宁夏中宁枸杞的种植规模、市场占有率、品牌地位、高贵价格。在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宁夏枸杞没有对外贸易的记载。 (二)解放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时期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对宁夏枸杞生产十分重视,大力扶持宁夏的枸杞生产,1961年宁夏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但这一时期,枸杞主要是作为中药材使用,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基本没有出口贸易。参见图表一:

青海柴达木枸杞与宁夏枸杞比较

青海柴达木枸杞与宁夏枸杞比较 比较项目青海枸杞宁夏枸杞 主要产区柴达木盆地中宁地区采收期每年8、9月份果实呈橙红色时采夏秋季果实呈橙红色时采 形状卵圆形椭圆形或纺缍形 粒径长6~21mm,直径8~11mm 长6~18mm,直径6~8mm 性味性平,味甘性平,味甘色泽色泽红润,呈深红色呈红色 外观颗粒大,籽少,肉厚色红,表皮不规则皱纹粒小,籽少,肉厚色红,表皮不规则皱纹100粒重(g) 33.3~39 22.7~27.8 多糖含量(%) 11.3% 9.7 叶黄酮(mg/100g) 1904 577 游离氨基酸(%) 13.8 11.5 含糖量(%) 60 40 果红素(%) 3.5 2.2 蛋白质(g/100g) 6.28 4.49 脂肪(g/100g) 3.16 2.33 粗纤维(g/100g) 2.52 1.68 总酸(g/100g) 0.06 0.04 碳水化合物(g/100g) 13.768 9.12 牛磺酸(g/100g) 0.471 0.31 甜菜碱(g/100g) 0.364 0.26 维生素C(mg/kg) 20 18.4 维生素B1(mg/kg) 0.72 0.53 维生素B2(mg/kg) 1.918 1.37 维生素E(mg/kg) 7.79 5.5 类胡萝卜素(mg/kg) 1344 960 钾(mg/kg) 2103 1502.4 钠(mg/kg) 79.1 55.55 钙((mg/kg) 297.1 212.22 镁(mg/kg) 454 317 铁(mg/kg)78.19 55.85 灰分(%) 2.07 3.16 热量(kcal/100g) 481.4 343.9 一羟叶黄素(mg/kg) 14.07 10.05 二羟叶黄素(mg/kg) 84.42 60.3 尼克酸(mg/100g) 6.848 4.32

枸杞产业调研报告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 (2006年) 枸杞为宁夏“五宝”之首,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对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各地特别是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全区枸杞面积达到44.5万亩,约占全国的30%。2005年总产量达到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产值达15亿元,其中原果收入6亿元,加工产值9亿元。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60%,出口创汇最多年份达500多万美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40多种产品,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主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在全区推行“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 4 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

带。 二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的良好声誉。 三是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加大了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统防统治力度,仅中宁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4.65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11.5万亩的40%,已有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9.5%和26%。 四是在品牌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了“宁夏红”、“杞浓”、“早康”、“杞王”等枸杞产品系列品牌,尤其是“宁夏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注重对“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品牌的保护,注册使用了“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对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在关联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枸杞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流通加工、印刷包装、交通运输、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据初步统计,仅关联产业收入达15 亿元。枸杞市场营销网络建设速度加快,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枸杞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点,从事枸杞营销的人员达10000余人。2005年,有40多万人加入了枸杞种植和深加工领域,有近20万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使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状况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状况 第一章枸杞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枸杞为宁夏“五宝”之首,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宁夏首个“世界第一产业”,拥有世界第一大枸杞基地和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到全国60%以上。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对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枸杞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自治区政府决定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全区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60%。2011年直接产值超过48亿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百瑞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免洗枸杞,有机枸杞,枸杞果汁、枸杞芽叶茶、枸杞休闲食品等10大类40多种产品,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主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发展现代优势特色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建设“优质名牌枸杞基地”、“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 4 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格局。 2、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

中宁枸杞详细介绍

枸杞 基本情况介绍 产地:宁夏中宁

目录 一、中宁枸杞甲天下 (1) 二、中宁枸杞的化学成分 (2) 三、中宁枸杞的药理作用 (3) 四、中宁枸杞的用途 (5) 五、中宁枸杞的优秀品质形成 (6) 六、中宁枸杞的基本食用方法 (8) 七、中宁枸杞的识别方法 (10)

中宁枸杞甲天下 中宁枸杞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三十六卷枸杞篇中记载:“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论述了枸杞全身是宝,并列出了数十种以枸杞为主的中药配方。在明代萧如薰的《秋经》诗中也有“杞树珊瑚果,兰山翡翠峰”的佳句。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王泽辰的《银川小志》称:“枸杞宁安堡(现中宁县)产者极佳,粒大肉厚,家家种植。”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卫知县黄恩锡在《中卫县志》的枸杞项下写道:“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短短的19个字,道出了当时中宁的枸杞产区、种植方式和市场规模。在《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发早丰”,描述了中宁枸杞的生产、市场、售价和种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宁枸杞作为宁夏为数不多的创汇产品,为国家外贸出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宁县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产地,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中宁县、政府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加工、集团化销售”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推动、政策驱动、科技撬动、社会联动、市场拉动等有效措施,做优做强枸杞产业,使枸杞种植规模稳步扩大,营销网络日益健全,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综合效益日益显现。目前,全县枸杞生产基地已发展至18万亩,预计生产枸杞干果3万吨,枸杞干果总产值达9亿元;中宁县建成了全国最大、功能最全、设施一流的中国枸杞商城,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52个“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年交易枸杞干果达5万吨以上,

2019年枸杞产业调研报告范文稿

2019年枸杞产业调研报告范文稿 一、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xxxx县是枸杞的原产地,具有600多年的枸杞人工栽培历史,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枸杞之乡”、“中国枸杞出xx,xx枸杞甲天下”。枸杞产业是xx县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县城经济的壮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发的不断扩大,xx枸杞产业的发展也日趋强大。xx全县种植枸杞产业20万亩,产业深加工不到10%,品种38个,出口量3000吨,总产值4.5亿元。并全部实现了无公害生产,枸杞干果总产量达5.4万吨,总产值达1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8亿元。其中:xx杞乡生物制品有限有限公司枸杞种植面积3000亩。销售13个国家,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现有资产50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不到20%。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1729.6元。 枸杞是xx县的传统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的纵深发展,枸杞也由过去药材部门的单一经销走向了多元化的市场经营,从而实现了枸杞由单一生产转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在枸杞产业的稳步发展中,枸杞的生产基地规模逐渐扩大、营销体系日趋完善,加工转化数量不断增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断提升,其支柱产业地位也日趋显现。 xx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枸杞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日光温室致干和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采用枸杞硬枝

沙藏倒置崔根技术育苗,革新了枸杞传统育苗技术,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培育0207、04-1、06-1等9个新品系,全县共建立枸杞优质苗木基地550亩,推广统防统治及生物防治13.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6.6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4万亩,出口原料基地3万亩,其中:杞乡生物食品公司等18家企业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早康、杞乡生物食品公司2家企业取得了有机食品转换证,杞芽、旭彤等10家企业通过了产品质量认证,全县无公害、绿色、有机枸杞产品认证分别达到3.37万吨、1.3万吨、280吨。 二、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xx枸杞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虽然突飞猛进,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枸杞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紧密对接、而且有些问题还衍生出一些新问题。 (一)枸杞产业政策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一直提倡优质优价、以质论价,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做好;现在市场没有分类,产品质量好坏不分,导致好坏一个样。 (二)市场监管不到位,销售问题多。枸杞规模化的投资到位了,但国家标准化的补贴没有到位。 (三)枸杞的质量体系不健全,质量差别大,价格不同步。

中宁枸杞的药用价值

中宁枸杞的药用价值 枸杞是清肝明目常用药材,这里所说的枸杞其实是枸杞的果实。其实宁夏西北浓情枸杞除了果实可以作为中药使用,枸杞的叶和根同样可以作为药材使用。提起地骨皮很多人都不陌生,其实地骨皮其实就是枸杞的根部。枸杞一年四季都可以服用,它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的保健食品。虽然它的吃法有很多种,但是枸杞怎么吃才有效果呢中医提醒不管怎么吃枸杞子,只有长期服用才有效果。我们一起看看专家怎么说吧!枸杞的性味甘平,中医认为,它既能够更好的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还能增强人们的免疫力。枸杞里面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它们能够更好的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宁枸杞最实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劳和降低血压。枸杞还能够更好的保肝、降血糖、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枸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枸杞可分为三个部分来使用,枸杞叶可用来泡“枸杞茶”来喝;红色果实“枸杞子”可用于做菜或者泡茶;枸杞根又称为“地骨皮”,它一般当作药材使用。那么枸杞怎么吃才有效,下面介绍:在做菜的时候加入枸杞子要注意它的烹调方法。烹饪枸杞的时间不能太长,应该在炒菜或者煲汤收尾的时候放入枸杞,这样就可以防止大量营养成分流失,因此,枸杞更适合泡茶或者做凉菜的辅料来食用。枸杞也不适宜长时间地清洗,如果长时间清洗的话就会让它里面的营养成分流失,建议在温水里稍洗一下就可以了。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十分强烈,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大量摄取肉类会导致面泛红光的人最好不要吃。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等急症患者在发病期间也不宜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群,但一定要每天吃一点,长期坚持食用,只有长期服用才有效果。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中宁枸杞的药用价值已经都得有利的临床证明,枸杞已经成为人们泡茶的选择之一。文章中提到了三种枸杞的使用方法,相信大家

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园林 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史良1,邬海涛2,郝月成,,吴文俊4,马洪霞4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政府,乌拉山镇014400;2.乌拉特前旗林业局封育飞播站,乌拉山镇014400;3.巴彦淖尔市封育飞播站,乌拉山镇014400;4.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20)摘要:文章介绍了乌拉特前旗枸杞栽培现状,分析了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枸杞产业思路,促进当地枸杞产业发展。 关键词:枸杞产业;现状;发展思路;乌拉特前旗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识码:B 乌拉特前旗位于内蒙古中西部,总面积7476km2,总人口34.4万,其中,农村人口20.9万,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旗县。乌拉特前旗地处河套平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乌拉山冲积扇与黄河河套平原淤积形成的洪积土、灌淤土,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腐殖质多,熟化度高,水质独特,黄河水灌溉配套设施便利。正是这一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为枸杞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枸杞种植是乌拉特前旗前山地区的主导产业,有50a的种植历史,199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枸杞种植示范基地,2013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乌拉特前旗在多年的枸杞产业发展中,经历了很多起伏波折,近年来,旗委、政府将其确定为大力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 1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现状分析

1.1 枸杞产业发展现状 乌拉特前旗是枸杞种植大旗,面积达5333.3hm2,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枸杞主产区。被誉为“全国枸杞第一乡”的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枸杞种植面积达4533.3hm2,户均0.4hm2,人均0.1hm2,年产枸杞干果1~1.3万t,产值近4亿元,产量占全国1/7,枸杞已成为农民真正的“摇钱树”。2011年,华融扶祥农贸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扶祥”牌商标,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的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品可直销欧洲及“台湾”等地,同年,本产品在第二届国际林产品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2年,在第十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参展,受到广大群众消费者一致认可好评。 乌拉特前旗以专业合作社创建绿色食品为龙头,以合作社加农户的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新路,但是针对乌拉特前旗大面积的枸杞来说,这种合作社加农户走绿色食品的种植而积比例还较小,乌拉特前旗整体枸杞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 1.2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因素 在枸杞产业发展中已出现诸多不利因数,制约当地枸杞产业发展。分析乌拉特前旗枸杞产业经营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政府部门没有真正把加快培育枸杞产业和发展其他主导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安排落实、管理服务等环节上没有下到功夫,影响了提升枸杞经济效益及产业的扩张升级。 二是管理粗放,品种优劣不齐。目前,当地枸杞仍然以小户经营为主,缺乏栽培管理技术人员,在优良品种选育及更新上,没有大的突破,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差,经济效益低。

枸杞市场调查报告 2

枸杞市场调查报告 题目:包装设计市场调查 杞生堂包装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2012年11月5日 2012级艺术设计专业

杞生堂枸杞包装设计市场调查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中药材的需求量加速向两极分化。一部分药材,只能做治疗用,随着中药饮片的萎缩,西药的兴起,也不同程度的需求下降,而一部分中药材,进入了调味品、饮品、保健品、食品、出口等开发领域,需求不但不减,反而猛升。枸杞就是其中之一。枸杞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宏观控制不力,生产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由于价格的影响,部分质次的品种对地道品种冲击较大,深度开发利用不够。因此,应加强宏观控制,理顺产销关系,合理布局,巩固老产区;有计划地调整新产区,建设商品基地;培育良种,展优质地道品种;研究加工、储存的新方法、新技术,保证商品质量;进行枸杞子新用途的开发研究,拓宽应用领域。 二、调查内容与要求 1、枸杞的来源作用有哪些 2、枸杞的生长情况和面积分布 3、枸杞的市场分析 4、杞生堂的市场分析和调查 艺术系 2012年11月5日

枸杞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中药材的需求量加速向两极分化。一部分药材,只能做治疗用,随着中药饮片的萎缩,西药的兴起,也不同程度的需求下降,而一部分中药材,进入了调味品、饮品、保健品、食品、出口等开发领域,需求不但不减,反而猛升。枸杞就是其中之一。枸杞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宏观控制不力,生产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由于价格的影响,部分质次的品种对地道品种冲击较大,深度开发利用不够。因此,应加强宏观控制,理顺产销关系,合理布局,巩固老产区;有计划地调整新产区,建设商品基地;培育良种,展优质地道品种;研究加工、储存的新方法、新技术,保证商品质量;进行枸杞子新用途的开发研究,拓宽应用领域。 二、调查对象 市场上枸杞的具体消费情况,枸杞包装的种类和形式以及杞生堂现有的包装盒和标志。 三、调查方法与内容 1、调查方法 通过网络进行市场分析,了解清楚枸杞的生态特色以及生长的分布情况,对枸杞市场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对杞生堂的包装和统一品牌的包装进行调研,从中找出差异和相同点。 2、调查内容 1枸杞市场状况 中国枸杞主要产地:宁夏、新疆、河北、内蒙,宁夏枸杞占全国百分之60以上,是枸杞产地大省,“宁夏枸杞”是国内知名的区域产地品牌,这已经得到普遍共识。总体来说枸杞消费市场总额,有比较稳步的小规模增长趋势。目前国内枸杞的产能,主要通过流通释放,此外小包装零售渠道,正在成为一块迅速成长的“蛋糕”,市场上所见到的枸杞品牌,很大一部分仍是经销商品牌。 2 枸杞市场趋势分析 枸杞作为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其养肝、明目等功能已经被人们普遍认

(完整word版)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路升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引言 宁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工种植枸杞的发源地,明朝时已经开始大量进行人工栽培,清朝黄恩锡的《竹枝词》中有:“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的诗句。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之说,即宁夏中宁是世界枸杞的正宗产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枸杞文化底蕴。同时,宁夏地处平原,又有黄河水灌溉,再加上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适中,降水稀少,很适合枸杞的种植,农户经过多年的种植已掌握了丰富的枸杞种植技术,并且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品种。2003年宁夏枸杞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因此,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竞争也十分激烈[1]。 一、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现状 苟金萍提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枸杞产业的发展,使宁夏枸杞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由1 996年的0.1 7万公顷扩大到2007年的3.3万公顷。选育出“宁杞1号”、“宁杞2号”、菜用枸杞“宁杞菜1号”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实现了构杞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目标,增强了产品出口竞争力[2]。 沈滨、刘大伟在《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中也提到宁夏枸杞的一些现状:宁夏中宁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了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截至2007年底,宁夏共拥有各类从事构杞干果、酒、药、汁、粉、糖、茶、饮料以及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企业130多家,形成了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0多家;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39万bm2,枸杞产量70000吨,产量占全国枸杞产量的65%,枸杞加工企业产值约21亿元;有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形成了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3]。

最新的宁夏枸杞广告词大全

最新的宁夏枸杞广告词大全 1、德令红,健康红。 2、天然枸杞,绿色有机。 3、天然德令红,健康你我他。 4、圣水哺乳杞,得天独厚食。 5、德厚万家,令望所归,红动中国。 6、原汁原味原生态,得人得心德令红。 7、德令红有机枸杞,天然健康传奇。 8、极品枸杞出冰川,健康新宠德令红。 9、枸杞德令红,健康绿灯行。 10、枸杞甲天下,德令红华夏。 11、千年冰川滋养,日照时间最长。 12、心随健康动,枸杞德令红。 13、生态枸杞盛宴,营销合作典范。 14、青藏高原德令红,华夏养生第一品。 15、一品德令红,健康中国梦。 16、藏域奇珍德令红,天然健康我最红。 17、千年冰川的问候——德令红。 18、健康无极限,德令红体验。 19、德令红枸杞,健康零距离。 20、品型更出众,演绎中国红。

21、雪域圣水,传承经典。 22、藏域孕枸杞,天然我最红。 23、饱吸千年冰川净水,仰卧万亩有机高原,孕育一粒天然枸杞。 24、有机枸杞健康情,定位招商德令红。 25、得道者多助,德令红者健康。 26、外星人遗址的枸杞,地球人珍稀的宝藏。 27、每一粒,都是生命中的青藏高原。 28、德令红,中国红。 29、一粒不一样的枸杞,大众都相同的选择。 30、德令红,用枸杞告诉世界。 31、枸杞营销之道,德令专业智造。 32、千年青藏高原,一品雪域圣果。 33、悠悠冰川情,粒粒德令红。 34、德令于心,红遍天下。 35、扶正固本良药,营养滋补佳品。 36、枸杞专供基地,定制天然养生。 37、枸杞精华,健康绿卡。 38、枸杞德令红,送礼最有情。 39、天然枸杞,德令红福。 40、极品枸杞德令红,五大保障铸双赢。 41、心与梦的原生态,你和我的德令红。 42、冰川滋养,私人独享。

中宁县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2018年修改)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宁县枸杞产业园建设规划 中宁县人民政府 2018年3月

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背景 枸杞是中宁的地域符号、特色产业、文化品牌。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中宁枸杞”知名品牌已成为助推枸杞产业崛起的首要任务。枸杞是中国“药食同源”功能型特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国药瑰宝”。中宁是枸杞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也是世界枸杞的正宗原产地,“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中宁枸杞甲天下”。千百年来中宁枸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甘美异于他乡”的特有品质,成为中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红色名片”,中宁已成为全国枸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区。 1.1枸杞是我区优势特色战略性主导产业 按照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自治区“两区建设”的战略部署,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发展壮大枸杞产业若干意见》(宁政发【2013】117号)明确提出:力争到2017年,全区枸杞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产品出口率达到10%以上,枸杞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建立,“三品”认证率达到85%以上;培育产值5亿元以上的枸杞加工流通企业 10-15家,实现产值120亿元以上。为实现《意见》目标,自治区林业厅下发了《枸杞产业发展提升规划(2013-2017)》,指导全区枸杞产业发展。2014年,为进一步加强枸杞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和市场开拓,推进枸杞产业现代化进程,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下发了《加强枸杞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及市场规的指导意见》(宁政办发

【2014】57号)。以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颁布,进一步确立了枸杞在优势特色产业中的战略性主导地位,同时也为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 1.2中宁是枸杞产业的核心产区 中宁是枸杞产品生产与文化聚集的核心区,是全国枸杞产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中宁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成立了推进中宁枸杞现代化发展转型升级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枸杞产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汇各方之力,集各方之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发展,系统描绘中宁枸杞产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从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标准化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保护、市场监管等方面,细化方案、明确职责、严格考核监督,把中宁枸杞产业放到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加快中宁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宁枸杞品牌价值,提升枸杞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引领中宁枸杞产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1.3 中宁枸杞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中宁枸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40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有10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中宁枸杞作为道地药材记载于多种医书中,神奇功效为历代医家和食疗学家所推崇,也是大多数家庭保健常用的滋补品。明?时珍《本草纲目》中将其列为本经上品,清代《中卫县志》记:“各省入药枸杞皆宁产也”。中宁枸杞是中华人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是中华人民国药典收载的唯一药用枸杞来源。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种植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精)

宁夏枸杞产业调研报告 宁夏中宁枸杞具有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早在公元15 01年(明弘治十四年,中宁枸杞就被列为贡品上贡朝廷。公元 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宁夏银川小志》在药材类中记载“枸杞,宁安堡(中宁县产者极佳,红大肉厚,家家种植”。当时的《中卫县志》也有“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的记载,时任中卫知县黄恩锡在“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的佳句描述了当时中宁枸杞的生产、市场、售价、种植规模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宁枸杞作为宁夏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产品, 为国家农产品出口创汇做出了突出贡献。1961年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1994年中宁枸杞获全国林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中宁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中宁县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2001年“中宁枸杞”证明商标正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证并注册,成为全国唯一的以原产地命名的枸杞产品证明商标。2002年中宁枸杞在全国农产品展览会上,获“优质产品”称号。2003在全国首届沙产业博览会上,中宁枸杞获得“名牌产品”称号。200 4年在首届中国国际林产业博览会暨科技经贸洽谈会上中宁枸杞 荣获“林博会名特优新奖”。同年5月中宁枸杞种植正式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2005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在中宁视察期间,品尝了中宁枸杞,对中宁枸杞口感和品质赞不绝口,欣然题词“中国枸杞之乡”。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中宁,对中宁枸杞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年中宁县成功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同年中宁枸杞获“全国十佳区域品牌”光荣称号。2007年中宁枸杞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地理标志大会,获得参会各国的一致好评。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

宁夏枸杞产业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 摘要: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特产优质的红枸杞。枸杞具有十分可观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及其经济价值。然而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疲软,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条。从生产到加工、出售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发展已到瓶颈阶段,既有问题难以解决,产业发展难以实现突破。通过对中宁县枸杞产量2005年——2010年变化趋势分析寻找枸杞产量保障的方法。尝试对1吨枸杞深加工增值转换比率计算,为枸杞深加工商解除后顾之忧提供理论依据。对2005年——2010年来甲级枸杞价格变化趋势分析枸杞的需求趋势并开拓市场,提供有可行性的营销理念。从而为枸杞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形成开辟新途径,提供可行性改革措施。确定宁夏中宁县枸杞未来发展方向为立足国内市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以建设枸杞品牌形象为基础,走深加工化道路,促进枸杞产业集群,建设中宁县农业主导产业枸杞产业经济模式。 关键字:枸杞产业;既有问题;趋势分析;改革措施;中宁县 1 引言 中宁枸杞是宁夏特产,位居宁夏五宝之首。是中宁县农业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中宁县是枸杞原产地,栽培枸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得益于宁夏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和宁夏枸杞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使得宁夏枸杞品质远远胜过其它地区所产的枸杞。 1.1存在问题。 作为主导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初是稳步上升,目前发展进入艰难时期。暴露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1.1缺乏技术,目前产品处于初加工阶段。 枸杞市场主要还是以枸杞干果这种原材料为主,开发出的新产品不多,枸杞的深加工不足,枸杞深加工企业全县仅有13家。缺乏科研人才,全自治区只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