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排粪造影检查

排粪造影检查

排粪造影检查

排粪造影(defecography)是用钡悬液或钡糊进行直肠造影,观察排出过程中肛门、直肠、盆底组织形态变化,判断直肠排空障碍(出口功能性梗阻)原因的影像学检查。

读片测量及正常标准

目前测量采用与照片同一放大率的放大尺(可自制)和底边为10cm的角度仪,卢伍华教授研

制的排粪桶带有尺标,且透视摄片效果较好,由于个体变异较大,采用的造影方法不同,排

粪造影测量标准有异。北京二龙路医院对120例排粪障碍者进行观测,提出了国人的正常参

考值。

(一)肛直角测量

肛直角系肛管与缘端直肠形成的夹角,其角度对排粪力的导向,对粪便排出作用力的发挥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肛直角在力排时增大,提肛时变小,直接反映了耻骨直肠肌及盆底组织收

缩和弛张功能,对诊断耻骨直肠肌失弛缓痉挛肥厚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二)功能性肛管测量

肛管即直肠通向肛缘的一段短通道,由肛周括约肌群包围,平时呈闭合状态。有解剖肛和外

科肛管之分。所谓功能肛管指排粪过程中显示的影像肛管,静息时肛管上界较易确定,相当

于肛直环水平,提肛时肛管向上伸长,力排时肛管功能性变短,所谓变短,即随着粪便泵出,肛管呈漏斗状自上而下扩展,肛管上界随之下移所致。此时肛管上界较难确定,通常是将漏

斗与管形部的移行区定位肛管上界。肛管的长度变化与其周围括约肌群等盆底组织发育营养

及其功能状态相关。钡糊法检查时显示的肛管宽度相当于排出软便时的表现,对诊断肛管远

端扩张不良,尤对内括约肌失弛缓异常肛管狭窄具有可靠诊断价值。

(三)会阴下降度测量

力排时会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程度与盆底会阴组织的发育营养和紧张度有关。目前国

内学者采用的测量方法不同,多数学者以耻尾线肛上距为评判标准。耻尾线肛上距:即为耻

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的连线,静息时它相当于盆低上界的水平位置,肛管上界与其接近。力

排时随粪便的泵出肛管自上而下呈漏斗状扩展,肛管随之功能性变短增宽,粪便顺利泵出,

所谓肛管上界亦随之下移,肛上距增大。我们认为肛上距力排时增大主要是排粪过程中耻骨

直肠肌等肛管括约肌放松弛缓的正常表现所致。相反,当耻骨直肠肌痉挛时,肛管上界则下

移不明显,甚至上移。因此,我们将肛上距力排时不增大认为是一种异常表现。另外,尾骨

在力排时有一定程度下展度,它影响耻尾线的稳定性,在同一张照片上,同时清晰显示耻骨

联合和尾骨光标记常常不理想,造成定位困难,因此,我们提出另一种测量方法,即采用耻

骶线肛门上距作为评判会阴下降度的标准。耻骶线肛门上距即第5骶椎下缘与耻骨联合线后

下缘连线至肛门缘的垂直距离。耻骶线是骨盆不动骨平面联线,标记明确易定位,肛门缘以

涂钡标记确定,该点是盆底的下外界,也是受排粪作用力而上下移动的最敏感点,能准确代

表盆底整体的上下运动度。因此,笔者认为以此测量来评判会阴下降度更为准确。临床亦以

肛门与坐骨结节的位置变化度来评估会阴下降度。

(四)乙耻距和小耻距测量

分别为力排时充盈钡剂的乙状结肠/小肠曲最低点至耻尾线/耻抵线的垂直距离。正常人力

排时乙状结肠和小肠曲最低位置多位于耻尾线即盆底上界之上。当耻尾线标志点不明确时可

以耻骶线为标准评估,正常参考值为10.6mm±12.7mm,男略大于女,钡液法与钡糊法无明显差别。

(五)直肠前膨突测量

直肠前膨突多见于女性,指直肠远端前壁向阴道方向凸出呈症囊状,形成原因与女性局部解

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在力排时,正常女性中有77.6%可出现轻中度直肠前膨突。

直肠排空障碍(出口功能性梗阻)便秘的诊断

(一)盆底痉挛综合征

盆底痉挛综合征系指力排时盆底群肌功能紊乱。主要是指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等排粪肌呈持

续收缩状态,不松弛,也可称之为肛管失弛缓症,粪便不能顺利导入肛管,肛管开放增宽不

良阻力增大,粪便排出困难或排不出。主要表现如下:

1.耻骨直肠肌失弛缓症力排时肛直角不增大,仍近于或小于90°,甚至较静息时角度变小,

耻骨直肠肌压迹不变浅展平,甚至加深,肛管不变短,肛上距增大不明显,肛管呈关闭状或

扩张不良,造影剂排不尽或排不出,呈现搁架症时可能伴有耻骨直肠肌肥厚。

2.内括约肌失弛缓症表现力排时直肠颈部及肛管近端扩张膨大,近肛门口部不扩张,突然变

细或出现指压迹样狭窄,呈现所谓“萝卜一根症”缘,造影剂于肛门口处排出受阻。

(二)直肠内脱垂、套叠

系指一侧或环周直肠黏膜层或全层向远脱垂、套叠,但未脱出肛门者,套叠肠腔部分被堵塞

而变狭窄,排出阻力增大,费力有阻塞感排不尽感。

钡糊法显示更为确切,且可准确测量其受累肠管范围供治疗参考。充盈像初排时直肠壁呈“Z”字形折曲,随着排便作用力逐步呈现典型的一般肠套叠症像。套人部充钡肠腔与远端鞘部构

成“杵臼征”。钡液法多于排粪终末力排黏膜像显示,黏膜皱壁折叠越过肛直环呈“伞症”,上

述症像在提肛时可以恢复正常,测量应包括重叠肠管范围及距肛门距离,以供临床治疗参考。本症可为直肠-肛管型、直肠-直肠型和直肠-直肠-肛管型,可为单发或多发,以前者为多见。

(三)直肠前窝滑动性肠疝

乙状结肠或小肠曲疝入直肠子宫/膀胱窝内,挤压直肠,影响直肠充盈和排空出现便意频,

每次排出量少。力排时显示充钡的乙状结肠或小肠曲最低点位于耻尾线以下或耻骶线以下

2cm以上,带节育环女性更易确定。

(四)直肠前膨突症

见于女性,尤以中老年经产妇多见。直肠前突与便秘的关系可视为互为因果关系。无排粪障

碍者女性力排时亦可见前突,所以前突在某些患者并不一定就是便秘的主要原因,但重度前

突则应视为异常。过度的前突力排时,可突向阴道口,会阴体亦受压变扁,排便作用力被导

向阴道口,被缓冲耗损,不能向肛管充分发挥其作用,排便无力感,排便终了前突中有滞留,排不尽。伴有耻骨直肠肌失弛缓时呈现“鹅头症”。阴道内填塞压迫前突排粪试验可确定前突

对便秘的影响程度及预测手术治疗的疗效。

(五)会阴下降综合征

多数学者以肛上距增大超过35mm诊断会阴下降,事实上肛上距增大主要由所谓肛管上界下移程度决定,而肛管上界下移有两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力排时粪便泵出,挤扩肛管肛周括

约肌松弛,肛管自上而下呈漏斗状扩展,漏斗颈部即肛管上界扩展性下移。其二,是盆隔受

排粪作用力压缩并下降,因此肛上距的增大应视为耻骨直肠肌等肛周括约肌弛缓功能正常的

表现。肛门是盆隔会阴的最低点,受排粪作用力上下移动,代表了盆膈升降运动且为最敏感区,测定该部下降度,方能反映整体会阴张力和抵抗力的强弱。

有人认为会阴下降是个综合征,为盆底神经肌肉受损后位置异常下降,会阴组织薄弱,抗力

降低,所支托的多种组织器官也随之发生松弛性异常的综合征,排粪造影表现会阴下降度增

大异常,且往往合并有直肠前膨突、内脱垂套叠、骶直分离、滑动性肠症和子宫下垂等异常。因此不宜单纯依会阴下降度大于2.5cm诊断。

上述种种异常,在便秘病人排粪造影中往往可见两种以上的异常存在,用钡糊法直肠造影像

显示更为确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X线影像学检查对便秘的直接原因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价值,但是由于

排便机制是个复杂的过程,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时亦需重复检查。要确切地研究便秘的

机制及个体的具体病因,还应配合其他方面的检查。

参考文献

[1]龚水根,张家春,周成刚.排粪造影对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1996

年06期.

[2]龚水根,许利民,周成刚.排粪造影的正常表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CT检查论文 (67)

出口梗阻性便秘MR排粪造影研究现状 作者:李冠武作者单位: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盆底 盆底是一个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复杂并紧密联系的多层次互相影响的整体,涉及各种机制的协同作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表现为便秘或便失禁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治较困难。便秘分结肠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及混合型便秘[1]。盆底影像学是PFD的重要研究内容,国内主要集中在X线排粪造影、同步联合盆腔器官造影[2]、盆底动态MR上。近来,MR排粪造影已应用于临床,作者就MR排粪造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述。 1.MR排粪造影技术 1991年Yang等率先采用MRI快速扫描对PFD的诊断进行了尝试并阐述了静息与盆腔用 力时正常人和PFD患者的盆腔器官位置和运动,表明了动态MRI用于评价PFD的可行性。可喜的是1998年Hilfiker等首先报道了大孔径开放式MR排粪造影,使患者可取直立坐位更接近生理排泄状态。 MR排粪造影时120~300ml超声偶合剂或土豆粉及1.5ml钆喷酸二甲基葡胺(一种顺磁剂)混匀注入直肠,骨盆周围放置定相排列的像圈,患者取仰卧位(封闭式MR)或直立坐位(开放式MR),分别摄取静息、最大用力提肛、排空动作正中矢状位动态实时成像,必要时加冠状位及轴位观察盆底肌及筋膜结构,开放式MR排粪造影加做动态排粪过程成像。封闭式MR成像序列有单发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GE公司)、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ast imaging with stead-state,True-FISP;Siemens)和半傅立叶采集turbo自旋回波(half Fourier acquisition turbo spin-echo,HASTE; Siemens)等,前两者较常用[3,4]。开放式MR成像序列采用快速梯度回波T1WI序列。 2.MR排粪造影参考线(图1) 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即耻骨联合下缘与骶尾关节的连线,用于评价盆腔器官的位置及运动。肛直角(anorectal angle,ARA)为肛管纵轴与直肠后壁所成的夹角,根据ARA变化判断耻骨直肠肌的功能。提肌板角(levator plate angle,LPA)[4,5]为提肌板与人体纵轴所成夹角,力排时LPA增大>10°提示盆底支持结构薄弱,LPA与肛提肌裂孔两者变化呈正相关性。HMO系统[5,6]也用于定性分析盆底支持结构,H线即耻骨联合下缘到肛直肠连接部(anorectal junction,ARJ)的直肠后壁的距离,代表肛提肌裂孔长度,正常时≤5cm;M线即通过H线末端向PCL所作的垂线,正常时≤2cm。Lienemann等[7]以1995年国际便自控学会制定的临床评价盆底器官脱垂分级系统为金标准,对41例无症状受试者行MR对比研究寻找最合适参考标准线,发现仅用一条参考线并不能全面描述器官下降,PCL更适合用于评价前中隔室异常,矢状面耻骨正中长轴线(midpubic line,MPL)更适用于对后隔室异常的评价,PCL及MPL为骨性标志,不会受体位变化影响,AL(耻骨下缘的水平切线)由于受体位影响较大,临床意义不大。 3. MR排粪造影临床应用 3.1直肠膨出(rectocele,RC) 依据膨出的位置分为直肠前膨出(anterior rectocele,ARC)和直肠后膨出(posterior rectocele,PRC)。ARC是指直肠前壁向前呈囊袋状突出,深度超过预计正常直肠前壁边界以外垂直距离2cm。少数学者以肛管前壁画延长线,直肠膨出部分最远点到此线的距离>2cm 则为ARC。复习文献,笔者认为前者更符合实际。PRC为直肠后壁通过肛提肌缺损部位向

盆腔多重造影在诊治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应用

盆腔多重造影在诊治出口梗阻型便秘中 的应用 摘要:出口梗阻型便秘又被称为直肠型便秘,即排便出口附近组织、器官改变,导致排便困难或者羁留性便秘的一种综合征。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分为三种 类型,即直肠无力型或弛缓型,痉挛型,肠外梗阻型。三种类型可以单独发病, 也可以同时发病。出口梗阻型便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生理健康, 需要及时就医诊断,辨别疾病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盆腔多重造影应用于 诊治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较明显,能够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盆腔多重造影;诊治;出口梗阻型便秘;应用 前言: 出口梗阻型便秘常见检查方法有直肠镜检查、排粪造影、肛管直肠测压等。 直肠镜检查能够协助判断便秘类型。排粪造影能够清晰显示排便过程中肛直肠形 态改变、直肠黏膜情况以及功能性改变。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盆腔多重造影 开始兴起,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中。盆腔多重造影应用于诊治出口梗阻型便秘 能够同时观察力排时腹膜腔、膀胱、子宫阴道以及肛直肠形态和位置变化。盆腔 多重造影能够动态观察力排过程中随着直肠和膀胱内造影剂的排出腹膜疝囊以及 膀胱下降过程,能够全面评价膀胱脱垂、子宫以及阴道脱垂、肛直肠有关的功能 性异常等情况。本文则分析盆腔多重造影在诊治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应用情况, 主要内容见下文: 一出口梗阻型便秘概述 出口梗阻型便秘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由于盆底肌功能紊乱,排便时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不仅不能舒张,反而收缩,张力更高,导致肛 门口不松弛,从而引起大便无法排出。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分型为:①直肠无力 型或者弛缓型,包括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

系统认识排粪造影,有效诊断肛肠疾病

系统认识排粪造影,有效诊断肛肠疾病 排粪造影定义 排粪造影(barium defecography,BD)是通过向病人直肠注入造影剂,观察静坐、提肛、力排、排空后直肠肛管形态及粘膜像变化,借以了解排粪过程中直肠等排便出口处有无功能及器质性病变。能显示肛管直肠部位的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为临床上便秘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排粪造影原理 所需设备 DS-I型装置 a.形似坐便器,坐着舒适 b.螺旋杆转动体位方便 c.千斤顶调节高低 d.上套塑料袋,解决了卫生问题 机器设备 200毫安以上X光机 操作步骤 1.钡灌肠: 2.检查肛管直肠,灌入300-400ml钡剂达降结肠即可。 同时检查大肠,则需要800~1000ml钡剂。先查大肠然后作排粪

造影。 3.拍片: 病员坐在排粪桶上,调整高度,使左右股骨重叠显示耻骨联合。 在躯干与下肢(股骨)成钝角的情况下,分别摄取静坐、提肛、初排、力排四张侧位相,正位力排一张相。 主要测量项目 1.肛直角:肛管轴线与近似直肠轴线的夹角。 2.耻尾线:耻骨联合与尾骨尖的连线,它基本相当于盆底位置。 3.肛上距:肛管、直肠轴线交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 4.乙耻距:即耻尾线与乙状结肠距。 5.小耻距:即耻尾线与小肠距,线上为负值,线下为正值。 通过肛直角变化诊断疾病 肛直角主要随耻骨直肠肌和肛门括约肌的运动发生变化。 静态接近直角(70~140°) 力排为钝角( 110~180°) 提肛为锐角( 75~80°) 盆底痉挛综合症 用力排粪时盆底肌肉收缩而不松驰的功能型疾病。力排时肛直角不增大,仍保持90°左右或更小,且多出现耻骨直肠肌痉挛压迹。 分度: Ⅰ度-肛直角静坐正常,力排<90°; Ⅱ度 -肛直角静坐、力排均< 90 °; Ⅲ度-肛直角大部< 90 ° 伴PRMI及PD; Ⅳ度-静坐、力排肛直角均< 90 °伴PRMI及PD。

盆底腹膜疝

盆底腹膜疝 病因 盆底腹膜疝是由于盆底肌的薄弱、盆底腹膜过度松弛、阴道后壁上部筋膜支持结构损伤,在长期腹内压力增高的作用下,Douglas陷窝逐渐加深,盆底腹膜腔扩展、凸至正常无腹膜的直肠与阴道之间而形成 1.盆底肌肉变性、松弛,导致盆底脱垂多见于老年肌肉及纤维结缔组织退变和肥胖者。 2.阴道上部筋膜支撑结构变性、松弛薄弱阴道上部筋膜支撑结构包括子宫骶韧带、主韧带、直肠阴道隔等女性在反复妊娠、分娩等的过程中易导致子宫骶韧带、主韧带、直肠阴道隔等反复受牵拉、扩张损伤可导致阴道上部筋膜支撑结构损伤其变性松弛薄弱。 3.腹内压增加某些慢性疾病,如习惯性便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可使腹内压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发病机制 盆底腹膜疝图2 盆底腹膜疝的疝囊由盆底腹膜凸至正常无腹膜的直肠前区域而形成。疝内容物多为小肠、乙状结肠,子宫和大网膜亦可疝入。

1.病理生理 与其他腹外疝不同是,盆底腹膜疝的疝环口很大,极少引起完全性肠梗阻,但导致功能性出口处梗阻性便秘,其机制为: (1)疝内容物直接压迫直肠、肛管并封闭了肛管上口,妨碍了粪便的排出。且愈用力排便疝内容物对直肠前壁的压力愈大,粪便排出就愈加困难。 (2)疝内容物将直肠挤压至骶骨表面,使粪便停滞直肠、乙状结肠交界以上,不能进入直肠并诱发排便反射,致使水分吸收大便干结而难以排出。 (3)疝内容物为乙状结肠时,多见于系膜过长或乙状结肠冗长患者,当其疝入直肠与阴道之间时,可使乙状结肠扭曲成角,阻碍粪便通过等。 据文献报道,本病常同时伴有直肠前突、直肠内脱垂膀胱膨出、子宫或阴道脱垂、会阴下降综合征等疾病。在排便困难的患者中约18%由小肠疝入直肠与阴道之间引起,其中1/3合并有直肠(内)脱垂Fenner报道234例排粪造影者中有9例为乙状结肠疝;Jorge报道463例排粪造影者中有24例为乙状结肠疝。 2.病理分型 (1)按盆底腹膜疝入位置分型:Bremmer在排粪造影和盆底腹膜造影的基础上,将盆底腹膜疝分为3种类型: ①直肠型盆底腹膜疝:是指疝囊位于直肠壁套叠内的一种疝与直肠前陷凹滑动性内疝、直肠(内)脱垂时的直肠壁内疝相同。 ②间隔型盆底腹膜疝:是指盆底腹膜(疝囊)凸入到直肠阴道隔中并压迫阻塞阴道和直肠,可达会阴水平。

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X诊断与应用(附75例分析)(一)

结肠运输试验和排粪造影X诊断与应用(附75例分析)(一) 作者:张宏灿杨运遥李红蕊李宁宁牛国昌【摘要】目的探讨便秘的病因,通过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评价影像学对便秘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临床诊断便秘的患者同时进行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结果结肠运输试验异常者66例,排便造影异常者56例。结论结肠运输试验及排粪造影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最佳的诊断便秘病因的检查方法,通过动态静态结合观察结肠的运输动力及排便的生理过程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二者的结合应用,将有助于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结肠运输试验排粪造影便秘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顽固性便秘患者亦有增多趋势,但其确切病因仍不甚清楚。并且该类患者的临床及病生改变均较复杂,诊断、治疗又尚无成熟经验。本文通过对75例结肠运输试验和排便造影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便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的客观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女性64例,男性11例年龄24~81岁,平均52岁临床症状:排便困难,慢性便秘,粘液血便,肛门坠胀,排便时会阴及腰骶疼痛,排便不尽,病史长短不一,0.5~38年,多数病人需要外力帮助解便,其中56例长期服用泄药,18例用手按压会阴,15例间断灌肠。 1.2检查方法 1.2.1结肠运输试验检查前3天禁用任何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一般在自然排便后进行。每位患者口服1枚装有20粒不透X射线的标志物胶囊后,分别于第1至5天拍腹部平片,观察标记物在腹部分布情况。 1.2.2排便造影采用德国西门子1000mAX光胃肠机,检查前一天服用泻药清洁肠道,次日上午检查前2-3h口服钡剂(150ml),检查时用硫酸钡配置浓度约75%钡液150ml注入直肠内,然后用注射枪再次注入钡糊250-300ml嘱患者标准侧坐位于特制排便桶上,透视下连续点片,摄取静息相、提肛相、力排相及各个时期力排进程影像。 1.3测量指标与诊断标准 1.3.1结肠运输试验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 根据结肠的走向,观察标志物每天在结肠各区的分布情况,记录各区标志物数量,进行比较。结肠运输试验诊断标准为72h排出标志物16粒以上为正常1]。异常情况分3型:结肠型,即标志物在结肠停留时间超过72h。结肠直肠混合型,即标志物在结肠各部位及乙直肠停留时间超过72h。乙直肠型,即标志物停留于乙直肠时间超过72h。 1.3.2排粪造影的测量指标及诊断标准 1.3. 2.1肛直角肛管轴线与直肠下段轴线相交所形成的背侧夹角,排便时,腹肌、膈肌收缩,腹内压增高,肛门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放松,肛直角增大,促使直肠排空。诊断标准: 静息像=116.17±12.44,力排像=137.44±11.15,增大21.27为正常;异常分Ⅲ度,Ⅰ度:增大<21.27;Ⅱ度:不增大;Ⅲ度:变小。 1.3. 2.2耻骨直肠肌压迹深度静息像时,耻骨直肠肌呈收缩状态,形成一浅压迹,深度约0.5cm;力排像时,耻骨直肠肌松弛,压迹变浅或消失,同时肛直角增大,以利排便。诊断标准:静息像压迹约=0.5cm;力排像压迹<0.5cm,如果力排压迹≥0.5cm,结合肛直角不增大或变小,可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 1.3. 2.3IT线与A点的垂直连线坐骨结节下缘最低点的水平切线(IT线)与肛直肠交界处的中点(A点)间的垂直连线,而(A点)代表盆底水平,力排时,通过会阴下降的变化,了解盆底抵抗功能诊断标准:静息像与力排像间下降 3.0cm;异常情况下降>3.0cm,即可诊断会阴下降综合征,诊断分Ⅲ度:Ⅰ度:3.1~ 4.5cm;Ⅱ度:4.6~6.0cm;Ⅲ度:>6.0cm。

2022帕金森病消化道症状管理(全文)

2022帕金森病消化道症状管理(全文) 帕金森病是第二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残疾和寿命缩短,值得更多关注。消化道症状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超过80%的帕金森病患者受消化道症状的困扰,远高于健康人群。帕金森病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涎、吞咽困难、胃轻瘫和便秘,通常在帕金森病诊断前数年甚至数十年即可出现,提示其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消化道症状的主要评估与治疗方法多样,可根据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选择单一或综合的管理方式。消化道症状的评估宜采用问卷的方式。 流涎 ➤1.流涎严重程度和频率量表(DSFS)(表1):是流涎的半定量评估工具,已在部分帕金森病研究中开展使用,能够反映流涎发生的频率与严重程度。量表分值为0~9分,评分≥3分表示有流涎,评分≥6分为严重流涎。 ➤2.流涎评定量表(DRS)(表2):为评估帕金森病患者流涎情况而制定,分值为0~3分,分数越高流涎程度越严重。 ➤3.帕金森病流涎临床量表(SCS-PD):同时评价流涎的频率、严重程度

和对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分值为0~21分,分数越高,流涎程度、对社会功能产生的影响越严重。 ➤4.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表3):已被广泛用于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评估。第19项问题有关流涎评价,但对流涎频率和程度没有精确评估。 此外,唾液收集、记录患者的吞咽次数、将牙科棉垫放在口腔内这3种方式在帕金森病流涎相关研究中被使用,以客观评估流涎的改善情况,但在临床中较少使用。 《中国帕金森病消化道症状管理专家共识》 (以下简称“共识”)推荐: 1.对于有流涎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根据临床需要采用DSFS、DRS、SCS-PD评估流涎的严重程度(B级推荐)。 2.对症状较轻的患者首先采用行为疗法,指导患者定时吞咽、嚼口香糖(B 级推荐)。 3.非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只推荐作为难治性病例的辅助治疗(C级推荐)。

肛肠科 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临床路径

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便秘结肠慢传输型的门诊患者。 一、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便秘病(TCD编码:BNP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便秘(ICD-10编码:K59.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便秘》(ZY/T-1994)和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制定。 (2)西医诊断:参照《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RomeⅢ国际标准》(2006年)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和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07年)。 2.疾病分度 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量用药; 中度:指介于轻度和重度两者之间; 重度:指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常规治疗无效。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诊疗方案》。 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临床常见证候: 肠胃积热证 肝脾不调证 肺脾气虚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中医诊疗方案》和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 —1 —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3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便秘病(便秘-结肠慢传输型)的患者。 2.疾病分度属于中、重度。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或长期使用精神类药物不进入本路径。 5.患者合并肠梗阻、结肠扩张等需外科手术治疗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肛门指诊。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肛管直肠测压、排粪造影、结肠镜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肠胃积热证:清热通腑,行气润肠。 (2)肝脾不调证:疏肝解郁,行气健脾。 (3)肺脾气虚证:补脾益肺,润肠通便。 (4)肝肾阴虚证:滋水涵木,培本润肠。 (5)脾肾阳虚证:补益脾肾,温阳通便。 2. 针灸治疗。 3. 其他治疗如中药灌肠、耳穴压豆等。 4.护理调摄 (1)病情观察; (2)辨证施护:生活调摄、泻药使用指导、腹部按摩、心理护理、指导食疗、体疗等。 —2 —

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作者:黄德铨傅林平徐玲侯艳梅高红 【摘要】目的应用排粪造影方法描述排便困难者的不同X表现,并分析其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排粪造影的X线片表现,并使用卢氏标准进行测量。结果直肠前突94例,直肠内脱垂128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102例,会阴下降15例,肠疝和内脏下垂9例。结论便秘患者中以成年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多见,其异常表现的病理基础多与盆底松弛有关,排粪造影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肛肠疾病,特别是便秘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排粪造影;便秘;盆底松弛 排粪造影是在患者“排粪”时对其肛管直肠部做静态和动态的检查方法,它能显示肛管直肠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异常,因为只有当肛管直肠发挥作用(排粪动作)时,才能显示某些异常,故排粪造影就显示肛管直肠段是一种比传统的钡灌肠、内镜检查更敏感可靠的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肛肠疾病,特别是便秘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321例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的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21病例均收集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行排粪造影患者,其中男77例,女244例,年龄15~76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排便困难、肛门坠胀、腹部不适病史,部分患者便血。病史时间2个月至8年。 1.2 方法前日午后3、4时用9~15 g番泻叶泡水200 mL顿服以清除积粪,检查时用75%硫酸钡混悬液350 mL行常规钡剂灌肠,如疑小肠疝和内脏下垂,则于检查前2~3 h服用钡剂以显示小肠。嘱患者侧坐在特制排粪桶上,调整高度使左右股骨重合显示耻骨联合。分别摄患者静坐、提肛、力排时直肠侧位相,力排包括开始用力时及最大用力时的充盈相和黏膜相。应注意摄片要求包括耻骨联合,骶尾椎和肛管,必要时摄正位片。 2 诊断标准 笔者依据长海医院卢任华教授的测量标准进行诊断测量[1]。 2.1 正常值肛直角:近似直肠轴线(一般将平行于直肠壶腹部远端后缘,末端在耻骨直肠肌压迹处的平行线作为直肠轴线)与肛管轴线的夹角作为肛直角。静坐时为(98±13)°,力排时为(114±14)°。肛上距:耻尾线为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的连线,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结合部,肛上距为肛管上部中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中点在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中点在耻尾线以下为正值,正常值≤30 mm,经产妇≤35 mm。乙耻距和小耻距:为充钡的乙状结肠或小肠最下曲下缘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17版)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17版)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加,以及精神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制定的"便秘外科诊治指南(草案)" ,对规范便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便秘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对慢性便秘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我们这次对"便秘外科诊治指南(草案)"作相应的修订。 便秘表现为持续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包括排便量少、干结、排便费时和费力、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帮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或长期无便意。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正常排便需要胃肠内容物以正常的速度通过消化道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肛管,诱发排便反射。排便时盆底肌肉协调活动,完成排便。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障碍,均可引起便秘[2,3,4,5,6,7,8,9]。 1.结直肠外因素: (1)胃肠运动控制中枢:长期抑制便意、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食、认知障碍或痴呆;脑出血、占位、外伤[3]。(2)神经传导: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传入、传出神经支配异常。 2.结直肠因素: (1)壁内神经传导:先天性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巨直肠。(2)肠神经系统: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10]。(3)终末效应器: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剂、抗胆碱能制剂等[11];局部排便感受器缺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垂体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尿毒症、慢性肾病等;离子通道拮抗剂、激动剂[3]。(4)肌肉组织:假性肠梗阻、肛裂、肛管或直肠狭窄、老年、内括约肌失迟缓、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皮肌炎等[12]。(5)间质组织:硬皮病、淀粉样变性、系统性硬化病等[13]。(6)黏膜层:炎性肠病、泻剂结肠、直肠黏膜内脱垂[6]。(7)直肠形态改变:直肠全层内脱垂、直肠前突。 3.结直肠内因素: (1)黏膜表层:肠炎、伪膜性肠炎[14,15]。(2)腔内: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环境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结肠崩解的药物[16,17]。 1.询问病史: 详细询问有关便秘的症状及病程、饮食和排便习惯、胃肠道症状、伴随症状以及用药情况;便秘有关症状包括便次、便意、是否困难或不畅、便后有无排不尽、肛门坠胀及粪便形状;注意询问有无肿瘤的预警症状,如便血、黑便、腹痛、贫血、消瘦、发热等。 2.一般检查: 肛门直肠指诊能了解直肠有无粪便滞留及形状,肛管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功能状况,肛管和直肠有无狭窄和占位病变,有无直肠前突和直肠内脱垂;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是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的重要检查;血常规、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标签: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治进展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1]: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骶直分离、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关于OOC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其近年来中西医诊治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1 诊断 诊断方法已由早期的病史采集、肛门指诊发展到结肠传输试验检查、排粪造影、肛肠测压、肌电图检查,甚至盆腔MRI等客观检查,使得OOC的诊断更加规范,并能了解肛管直肠动力及形态的改变,为下一步临床治疗作指导。 1.1 结肠传输试验 清晨与试餐同时吞服不透X线标志物——10 mm×1 mm×1 mm钡条20根,72 h摄X线立位腹平片1张,根据钡条在腹平片上的分布情况判定便秘类型。若腹平片上显示存留钡条少于4根,即72 h内钡条排出率>80%(16根)为正常。若腹平片上显示存留钡条为4根及以上,即72 h钡条排出率≤20%,提示全胃肠道通过时间延长;根据钡条在腹平片上的分布情况判定便秘类型,以第五腰椎棘突下缘与左髂嵴连线为降结肠与乙状结肠的分界线,同时以第五腰椎棘突下缘与骨盆入口右切缘做一连线,若残留钡条均分布在此区域,即为出口梗阻型便秘;若残留钡条超过4根,但都未到达此区域,即为慢传输型便秘;若此区域内外均有钡条存留,即为混合型便秘。 1.2 排粪造影 通过向直肠内注入阳性造影剂,模拟正常生理排便活动,动态观察直肠肛管在整个排便过程中的形态功能变化,从而对直肠的形态变化、有无解剖结构异常、直肠前突及肛门部位的病变和功能变化进行直观的了解[2]。赵文召等认为引起OOC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肛门直肠方面的因素:直肠肛门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直肠内外括约肌失协调及排便动力障碍,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症、直肠内套叠等。第二、盆腔其他脏器和盆底形态的因素,其中以直肠前突和趾骨直肠肌肥厚为多见[3]。通过排粪造影检查可了解OOC患者是否存在直肠肛管解剖结构的异常,从而筛选并指导病人下一步是否需行手术治疗,并评估手术方案。 1.3 肛管直肠测压

多病例分析,了解排便障碍

多病例分析,了解排便障碍 作者:Robert Kucejko, MD; Alexander Crean, MD; Edward Fazendin, MD; David E Stein, MD 骨盆底包含许多调节排便的肌肉。盆底疾病包括以下内容: •肌肉拉伸或无力(直肠脱垂) •直肠穿过肌肉的解剖学缺陷(脱肛) •肌肉无法放松(肛门括约肌失弛缓征,或排便协同失调) •肌肉痉挛(提肌综合症) 以前该区域的创伤,也会损伤骨盆底和周围结构的肌肉。这些疾病通常伴有便秘或大便失禁,准确诊断可能需要专科医生进行高级检查。[1,2]

便秘是排便过程中结肠运动的功能障碍。它是患者中最常见的胃肠道(GI)疾病之一,在特定人群中患病率高达30%,并且可以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每年,这种典型的良性疾病占了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处方药。 早在1990年,医学上提出了'功能性胃肠病'概念,并把功能性便秘,归属于功能性胃肠病范畴。1994年,国际性关于功能性胃肠病防治研究的罗马委员会制定了'功能性胃肠病分类标准',称为'罗马I标准';1999年又提出了关于'功能性胃肠病分类标准'的'罗马II标准';2006年5月罗马委员会对'罗马II标准'进行修订,又制定了功能性胃肠病分类的'罗马III标准',其中包括'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成为国际公认和通用的功能性便秘诊断的最新标准。 因此,临床诊断功能性便秘须依据以下'罗马III标准'。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多条: 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或硬便。 ③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 ⑤至少25%的排便需要用手法协助(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底支持)。

排粪造影结合钡灌肠检查在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排粪造影结合钡灌肠检查在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排粪造影结合钡灌肠在便秘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72 例便秘患者进行排粪造影结合钡灌肠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69例有异常X线表现,仅3例未见异常,其中直肠前突32例,直肠黏膜脱垂、内套叠63例,会阴下降18例,盆底痉挛综合征5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2例,内脏下垂11例(其中2例横结肠下垂),乙状结肠疝1例,乙状结肠冗长4例。其中多种异常表现并存50例。结论:排粪造影结合钡灌肠检查对便秘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排粪造影;钡灌肠;便秘 排粪造影是指利用造影剂模拟粪便,在患者排粪时对直肠肛门部进行动静态的观察,以达到诊断目的一种检查方法,它能显示直肠及肛管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是功能性出口梗阻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1]。对于出口梗阻性便秘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优于普通灌肠和内窥镜检查[2]。由于便秘通常是由出口梗阻和结肠无力引起的[3],且两者常常伴发,所以在做便秘患者影像学检查时本院把排粪造影和钡灌肠检查相结合,全面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5-2013年72例排便障碍患者,男6例,女66例,年龄30~85岁,病程1个月~40年。主要临床表现:便秘、排便困难、排便不尽、疼痛、肛门部坠胀不适等症状。排粪造影示69例有异常X线征象,3例X线未见明显异常。检查设备为东芝数字胃肠机。 1.2 方法术前准备:造影前清洁肠道。检查时常规准备,将Ⅰ型硫酸钡+Ⅱ型混悬硫酸钡调制的硫酸钡悬液约1200 mL注入直结肠内。先在诊断床上透视下观察整个肠道情况,如有可疑病变,即摄片留下图像,立位时再观察一下横结肠的位置变化。然后令患者侧坐于坐便器上进行排钡动态观察,同时摄静态相、力排相、黏膜相、提肛相,力排时以3帧/s的采集速度摄取图像。摄片范围要包括骶尾骨、耻骨联合,坐骨结节、肛门,以利于划线测量。排粪造影完成后再观察一下整个结肠黏膜相,如发现异常,加摄图像。 1.3 测量测量工具选择普通圆规及约10 cm半圆量角器各一个。测量项目:(1)肛直角:是指近似于直肠轴线与肛管轴线的夹角,测量时量角器零度线平行对准肛管直线,与近似直肠轴线平行对应的一条角度线所形成的夹角即为肛直角的角度值。正常值为静息(101.9±16.4)°,力排(120.2±16.7)°[4]。(2)肛上距:是肛管、直肠结合部中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耻骨联合下缘至尾骨尖的连线即为耻尾线)。肛上距≤31 mm,经产妇≤35 mm为正常值[5]。(3)肠耻距:为充盈钡剂的乙状结肠及小肠最下缘与耻尾线的垂直距离。测量时用量角器零度线一侧与耻尾线平行对齐,用圆规跨点小肠或乙状结肠最低点至耻尾线之间的距离,然后与参照标尺得出数值。最低点位于耻尾线以上为负值,为正常情况。最

各种检查宣教

B超检查流程与须知 B超检查流程 1、医师为您开具B超检查申请单。 2、请您持单到一楼或三楼收费处缴费。 3、阅读《B超检查须知》,做好检查前准备。 4、将B超检查申请单交给护士站,依次编号排队或预约。 5、请坐下等候,护士叫您名字时,请您进入B超室(做需憋尿的检查时,如果您已经被叫号,而又未憋尿或尿量不够时,请适当推后检查)。 6、B超检查结束后,请您在B超检查室外等候领取B超检查报告单。 7、请您将B超检查报告单拿回开单医生处,以便医生进行结果分析。 《B超检查须知》 1、B超检查对受检者无痛、无损伤、无放射性。 2、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检查时,当天需空腹。 3、检查妇科、早孕(妊娠3个月以内)、膀胱、前列腺B超者,需喝水憋尿,保证膀胱充盈良好。 4、经阴道B超检查则无需憋尿,经期与孕妇不宜做经阴道B超检查。 4、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 5、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更严格的肠道准备。 6、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 7、大部分检查都没有事先收取B超照片的费用,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有值得关注的病征,需要照片的,将会要求您再去收费处补交照片费用,之后您将可以领取带有照片的图文报告。 8、国家法规规定:“禁止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我院严禁医务人员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请勿向医务人员提出此项要求。 9、检查者请服从医护人员安排,陪同者请主动让座,保持候诊区的安静。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祝您早日康复! 放射检查須知 1、已怀孕或有可能怀孕的女性,请在检查前告之放射科医师。 2、检查前请把所有首饰、发饰取下并保管好,衣服不可有铁扣、别针、拉饰等金属饰物,女性患者请脱掉内衣。 3、检查时,请将被检查部位以外着防辐射铅衣; 4、家属欲留在X光室內陪同拍片时,請务必穿着防辐射铅衣。 5、摄影过程中切勿移动照射部位,并请您配合医师口令做好闭气和吸气等动作。 6、检查时,如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告之放射医师进行处理。 7、如需进行其他特殊检查,可请医师或放射医师为您做进一步的解说。 肠镜检查的步骤怎样? 很多患者对于肠镜检查是第一次听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步骤,我院专家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肠镜检查一般有以下步骤:

2021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全文)

2021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全文) 一、概述 (一)定义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一种(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应≥6个月。 便秘在阿尔茨海默病、肝性脑病以及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梗时便秘可导致病情加重发生意外,甚至有死亡的风险。部分便秘与肛肠疾病如肛裂、痔疮等均有密切的关系。慢性便秘患者生命质量下降,造成明显的经济和社会负担[1]。 (二)流行病学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便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成人患病率为7.0%

~20.3%[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患病率有所升高,我国老年人患病率为15%~20%[3],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22~1∶4.56[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诱因和病因 1.诱因[1]: (1)低纤维素食物、水分摄入不足可增加便秘发生的可能性。 (2)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环境改变、精神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 (3)滥用或不合理应用泻药可加重便秘。 (4)文化程度低、低体重指数(BMI)、女性、人口密集区生活者更易发生便秘。 2.病因: 便秘主要由器质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及药物3大类病因所致,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见表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二)发病机制 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器质性病变因素及药物因素所致便秘后,由于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作用所导致的包括肠道动力障碍、肠道分泌紊乱、内脏敏感性改变、盆底肌群功能障碍和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引起的便秘。按照病理生理学机制,可将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排便障碍型便秘(defecatory disorder)、混合型便秘和正常传输型便秘(normal transit constipation,NTC)。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见表2(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三、诊断、鉴别诊断与转诊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每周排便<3次,排便困难,每次排便时间长,排出粪便干结如羊粪状且数量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感,可有下腹胀痛或绞痛、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头晕、烦躁、焦虑、失眠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因用力排硬粪块而伴肛门疼痛、肛裂、痔疮和肛乳头炎。部分功能性便秘患者可在左下腹乙状结肠部位触及条索状块物。便秘患者出现报警征象,包括

15第十五章 排便功能障碍

第十五章排便障碍 一概述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排便障碍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多数学者都强调,排便障碍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排便障碍既是一种症状,也可以说是一种疾病。还有很多的学者把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干燥称为排便障碍,把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称为排便困难,两者合称为排便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我们习惯统一称之为排便障碍。《现代汉语词典》对排便障碍的解释是:粪便干燥,大便困难而次数少的症状。目前在我国对慢性排便障碍发病率并无准确统计,但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排便障碍的发病率为6.07%~9.18%,国外资料显示排便障碍的发病率在年轻人中为3%,中年人为8%,老年人为20%。北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病人人群排便障碍的发病率为6.07%,而且排便障碍与结肠癌、心、脑血管及老年性痴呆等发生有关。 随着医学基础研究和诊疗手段的发展,排便功能障碍的医学概念和诊治水平已发生重大突破。以解剖生理学研究进展为依托,近年来前所未有的排便障碍诊断手段迅速建全起来。例如:大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检查、气钡双重造影、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等应用,使专家们清楚地认识到肠道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的排便功能障碍。 我国历代医家在从先秦至今的二千多年时间里,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摸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逐渐阐明并完善了排便障碍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和辨证施治规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许多方法经过长期反复验证,疗效确切可靠。 二病因病理 (一)中医: 中医学认为排便障碍病因多种,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及著作也对排便障碍的病因和病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结合临床提出各自相关看法,以期更好的认识排便障碍,并指导临床实践。如《黄帝内经》就从不同角度对排便障碍进行了认识和描述,从邪气性质言者,有热邪、寒邪及湿邪为患;从病变脏腑言者,有脾、肾、肝、胃、小肠等,主要责之于脾、肾;从气机变化言者,主要为气机上逆;从五运六气言者,责之少阴阳明。又如《诸病源候论》对“大便难”和“大便不通”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区分,认为前者在于冷热邪气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