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与应用电容电抗

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与应用电容电抗

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与应用电容电抗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传输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

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其中,无功补偿元件在无功补偿系统中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型合适的无功补偿元件对于实现系统的无功补

偿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就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与应用电容电抗展开

论述。

一、电容器与电抗器的作用与特点

电容器和电抗器是无功补偿中常用的两种元件,它们在电力系统中

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与特点。

1. 电容器的作用与特点

电容器是一种能够提供无功功率的无源元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供

给感性无功功率来补偿系统中所需要的容性无功功率。其特点如下:(1)电容器对系统的电压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可以改善供电电压

质量。

(2)电容器可以提供快速的无功功率响应,对于电压波动较大的

电力系统特别适用。

(3)电容器的无功功率消耗低,效率高,对于降低系统的无功功

率损耗有明显的作用。

2. 电抗器的作用与特点

电抗器是一种能够吸收无功功率的支路元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消

耗容性无功功率来补偿系统中所需要的感性无功功率。其特点如下:(1)电抗器可以阻碍无功功率的传输,减少无功功率的流动。

(2)电抗器可以起到稳压作用,抑制电压的过高或过低;同时,

也可以减轻电压波动对系统的影响。

(3)电抗器的无功功率消耗较大,效率相对较低,但其信号响应

时间短,对电压波动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二、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原则

在进行无功补偿系统设计时,正确选型无功补偿元件是确保系统性

能的关键一步。以下是无功补偿元件选型的原则:

1. 功率匹配原则

无功补偿元件选型时,应根据系统的无功功率需要进行功率匹配。

对于容性无功功率,应选用电容器进行补偿;对于感性无功功率,应

选用电抗器进行补偿。

2. 频率适应原则

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应考虑其在系统频率下的特性参数,确保其与

系统频率相匹配。一般情况下,无功补偿元件的频率适应范围应在±0.5%之内。

3. 电压等级适配原则

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应根据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进行选择,确保其

能够承受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电压及电流。

4. 环境适应原则

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应考虑其在运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三、无功补偿元件的应用电容电抗

在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中,典型的补偿方式是采用电容电抗组合的

方式,通过并联电容和串联电抗的形式来实现对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以下是无功补偿元件的应用电容电抗的要点:

1. 系统的容性补偿

对于需要补偿容性无功功率的系统,应采用并联电容的形式进行补偿。并联电容器能够快速提供无功功率,对于电压波动敏感的系统效

果更好。

2. 系统的感性补偿

对于需要补偿感性无功功率的系统,应采用串联电抗的形式进行补偿。串联电抗器能够抑制电压波动,稳定系统电压,同时具备快速响

应的能力。

3. 电容电抗组合补偿

针对系统中既有容性负载也有感性负载的情况,可以采用电容电抗组合补偿的方式。通过合理配置电容电抗元件,实现对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

结论

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与应用电容电抗是实现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关键一步。正确的选型能够提高系统的电压质量,减少无功功率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具体的系统要求和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元件,并按照法规和标准进行安装和调试。只有合理选型和精确应用,才能实现无功补偿的理想效果。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在高压无功补偿装置中,一般都装有串联电抗器,它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限制合闸涌流,使其不超过20倍;2)抑制供电系统的高次谐波,用来保护电容器。因此,电抗器在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然而,串抗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若不考虑电容装置接入处电网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刀切”的配置方式(如电容器一律配用电抗率为5%~6%的串抗),往往适得其反,招致某次谐波的严重放大甚至发生谐振,危及装置与系统的安全。由于电力谐波存在的普遍性,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电容装置所在电网结构与特性的差异,使得电容装置的谐波响应及其串抗电抗率的选择成为疑难的问题,也是人们着力研究的课题。电容器组投入串抗后改变了电路的特性,串抗既有其抑制涌流和谐波的优点,又有其额外增加的电能损耗和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缺点。所以对于新扩建的电容装置,或者已经投运的电容装置中的串抗选用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有的成果尚不足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串抗的选用作出量化的规定,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实际运行经验的积累,业已提出许多为人共识的见解,或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可供借鉴的教训。 下面总结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时,电抗率选择的一般规律。 1. 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 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器:(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5%~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4.5%~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 2. 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 (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0.1%~1%的串联电抗器;(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 3. 电网谐波以5次及以上为主 (1)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2)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对于采用0.1%~1%的串两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伙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怼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当系统中无谐波源时,为防止电容器组投切时产生的过电压和对电容器组正常运行时的静态过电压、无功过补时电容器端的电压升高的情况分析计算,可选用0.5%~1%的电抗器。 根据以上的选择原则,对无功补偿装置中的串联电抗器有以下建议: (1)新建变电所的电容器装置中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必须慎重,不能与电容器任意组合,必须考虑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谐波背景。 (2)对于已经投运的电容器装置,其串联电抗器选择是否合理须进一步验算,并组织现场实测,了解电网谐波背景的变化。对于电抗率选择合理的电容器装置不得随意增大或减小电容器组的容量。 (3)电容器组容量变化很大时,可选用于电容器同步调整分接头的电抗器或选择电抗

低压无功补偿中的电抗器

低压无功补偿的中的电抗器 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张刚 工程实践中,人们对串于电容回路中的电抗器总存在一定的误区,现本人将对电抗器的总结汇总如下,希望对工程人员有所帮助。 电容柜所有电抗器包括限流型电抗器和滤波电抗器,限流型电抗器的电抗率较小,一般没有滤波作用。其分类为: 1)电抗率为0.1%~1%的限流电抗器,用于抑制电容器投切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和合闸涌 流; 2)电抗率为4.5%~7%的滤波电抗器,用地抑制5、7、9次及以上谐波; 3)电抗率为12%~13%的滤波电抗器,用于抑制电网中3次及以上谐波。 1.限流电抗器 电容柜中常用的限流电抗器为XD1型限流电抗器,它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浇注成型,其外形如下图所示: 之所以人们用限流电抗器串在电容柜中,是因为其价格较低。XD1限流电抗器的输入脚为X1和X2,串接在电容回路中就可。 XD1型限流电抗器的型号为: 常用限流电抗器的技术参数为: 2.滤波电抗器

电容回路中串入滤波电抗器一是抑制涌流,二是滤除系统高次谐波。但串入电抗器后也会带来一些其它问题,主要是: 1)电容端电压升高,容易造成电容器烧毁。 设系统电压为U ,电容的容抗为1c X j C ω=,串抗的感抗为c X j L ω=,串入电抗后,电容上的电压'U 为: '1111c L c L c X U U U U X X X X =?=?=?---电抗率 故,当采用6%的电抗器时,对于0.4kV 系统,电容电压将上升6.4%,达到0.426kV 。 2)电容的实际电流也相上升 =?电容实际端电压电容实际电流电容额定电流电容额定端电压 3)电容实际容量增大 2 =??? ???电容实际端电压电容实际容量电容额定容量电容额定端电压

(完整)电容容量及电抗率选取(总结),推荐文档

电容分组方式及电容容量计算 一、 电容分组方式及投切模式 补偿电容器多采用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电容器的容性电流抵消系统中的感性电流,使传输元件,如变压器、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相应减少,因而,不仅降低了由于无功的流动而引起的有功损耗,还减少了电压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是 TSC 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的方法可动态平衡电感性负载与电容性负载,从而将功率因数维持在较高的理想水准。 1) 分组方式。在很多工业生产实践中,除了就地补偿的大电机外,大量分散的感性负载需要在低压配电室进行集中补偿,这时由于补偿容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为不出现过补偿或欠补偿,需要将电容器分成若干组,采用自动投切的方式。电容器分组的具体方法比较灵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等容量制,即把所需补偿的电容平均分为若干份;②1:2:4:8 制,即每单元电容器值按大小倍增式设置,这样可获得 15 级补偿值;③二进制,即采用 N —1 个电容值均为 C 的电容和一个电容值为 C/2 的电容,这样补偿量的调节就有 2N 级。对比上述方法可知,方法①的控制方式最简单,但相对较大的补偿级差限制了精度,而方法②与③虽采用多级差补偿的方法提高了效果,但均为繁琐,不便于自动化控制。相比之下,方法③不乏为一种有益的折中式方案。 2) 投切模式。由于动态无功补偿需要频繁投切电容器,因此为确保电容器的寿命和质量,需要考虑补偿电容的投切模式。常见有下列 2 种模式:①循环投切模式,即将各组电容器按组号排成一个环形列队,然后按序号依次投入电容。如需切除电容,则从已投入的电容队列的尾部切除。这样,随功率因数的变化,已投入的电容队列在环形队列中逆时针移动,各组电容的使用几率均匀,可有效减少电容组的故障率。通常这种方法用于等容量分组。②温度计式投切模式,即将各组电容器按组号排成一个直线队列,投入或切除电容器使已投入的电容队列在直线队列中升高或下降,类似于温度计水银柱的升降。这种方法常用于变容量分组。 3) 接线方式。Tsc 的主电路按照晶闸管和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星形有中线、星形无中线;角外接法、角内接法。其中前两者统称为星形接法,具体见图。并联电容器与电力网的连接,其额定电压应与电网相符。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电网的电压相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将其接成三角形,可以获得较大的补偿效果。 这是因为:如果改用星形接法,1 又因2 C U Q X ,所以其无功出将为三角形接法的13 倍。综合考虑成本因数,本项目使用三角形接法。按照晶闸管所处的位置,三角形接法又分为角外接法、角内接法。 ①角外接法 晶闸管处于电容器三角形的外部。按照电工理论中的“△一Y ”变换原理,在电容器总容量相等的情况下,角外接法和星形无中线对外电路所表现的特性都是一样的。与角内接法相比,体积小,但不易控制,投切时暂态过程较长。适合于三相平衡负载。 ②角内接法 晶闸管处于电容器三角形的内部。该接法对系统无污染,相对另外3种接法,晶闸管电流定额电流小,只有相电流的58%,但晶闸管额定电压定额较大。当有较大不平衡负载时,三角形接法的电容器组也可令各相电容值不等,根据各相负荷大小作分相补偿。三相不平衡

高低压电容补偿柜各元器件的作用及选型

高低压电容补偿柜各元器件的作用及选型

高低压电容补偿柜各元器件的作用及选型 概述 高压断路器短路电流的开合 并联电容器的保护 并联电容器的运行与维护 1.接线类型及优缺点: 目前在系统中运行的电力电容器组的接线有两种:即星形接线和三角形接线。电力企业变电所采用星形居多,工矿企业变电所采用三角形居多。 三角形接线优点: 可以滤过3倍次谐波电流,利于消除电网中的3倍次谐波电流的影响。 三角形接线缺点: 当电容器组发生全击穿短路时,故障点的电流不仅有故障相健全电容器的放电涌流,还有其他两相电容器的放电涌一、并联电力电容器的接线流和系统短路电流。故障电流的能量往往超过电容器油箱能耐受的爆裂能量,因而常会造成电容器的油箱爆裂,扩大事故。 星形接线优点: 当电容器发生全击穿短路时,故障电流受到健全相容抗的限制,来自系统的工频短路电流将大大降低,最大不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3倍,并没有其他两相电容器的放电涌流,只有故障相健全电容器的放电电流。故障电流能量小,因而故障不容易造成电容器的油箱爆裂。在电容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靠性较高。 并联电力电容器的接线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容量,以及单台电容器的容量、所连接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因素有关。

220~500kV变电所,并联电力电容器组常用的接线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的单星形接线。 (2)中性点接地的单星形接线。 (3)中性点不接地的双星形接线。 (4)中性点接地的双星形接线。 6~66kV为非直接接地系统时,采用星形接线的电容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2.电容器的内部接线 (1)先并联后串联:此种接线应优先选用,当一台电容器出现击穿故障,故障电流由来自系统的工频故障电流和健全电容器的放电电流组成。流过故障电容器的保护熔断器故障电流较大,熔断器能快速熔断,切除故障电容器,健全电容器可继续运行。 (2)先串联后并联:当一台电容器出现击穿故障时,故障电流因受与故障电容器串联的健全电容器容抗限制,流过故障电容器的保护熔断器故障电流较小,熔断器不能快速熔断切除故障电容器,故障持续时间长,健全电容器可能因长时间过电压而损坏,扩大事故。 3.并联电容器的接线及各元件基本要求: (1)电容器 1)型式的选择 可由单台电容器组成或采用集合式电容器组。单台电容器组合灵活、方便,更换容易,故障切除的电容器少,剩余电容器只要过电压允许可继续运行。但电容器组占地面积大布置不方便。集合式电容器组和大容量箱式电容器组,占地面积小、施工方便、维护工作少,但电容器故障要整组切除,更换故障电容器不方便,有时甚至要返厂检修,运行的可靠性不如单台电容器组。在具体工

低压无功补偿回路保护熔断器选择

低压无功补偿回路保护熔断器选择 低压无功补偿柜中补偿回路的熔断器作用,是为了保证整个回路安全可靠的运行,以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那么电容器(和串联电抗器)作为补偿回路的核心元件,熔断器对它提供可靠的保护性能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现行相关标准里对补偿回路保护熔断器的选择没有特别详细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大家的选择也不尽一致,有时差别甚至相当悬殊。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负载类型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补偿回路熔断器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要视低压无功补偿的具体类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选择。 下面我们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低压无功补偿类型两方面来分析如何合理正确的选择补偿回路的熔断器。 一、相关的国家标准 1 >在低压并联电容器标准GB/T12747. 1-2004中,对有关电容器最大电流和保护的相关要求和说明如下: 21 最大允许电流 电容器单元应适用于在线路电流方均根值为3倍该单元在额定正弦电压和额定频率下产生的电流下连续运行,过渡过程除外。考虑到电容偏差,最大电容可达

1. 10CN,故其最大电流可达1.4引比这些过电流因素是考虑到谐波、过电流和电压偏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33过电流 电容器决不可在电流超过第21章中规定的最大值下运行。 34开关、保护装置及连接件 开关、保护装置及连接件均应设计成能连续承受在额定频率和方均根值等于额定电压的正弦电压下得到的电流的3倍的电流。因为电容器的电容可能为额定值的1.10倍,故这一电流最大值为1.3X1. 10倍额定电流,即为1.43IN 2、在中低压电容器及其成套装置标准GB7251中,有关电容保护熔断器的选择要求如下: 5.3.5 b) 熔断器额定工作电流(方均根值)应按2~3倍单组电容器额定电流选取。 3、在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中,有关电容保护熔断器是这样要求的: 5.4熔断器 5.4.2 用于单台电容器保护的外熔断器的熔丝额定电流,应按电容器额定电流1.37^1.50倍选择。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 简介:并联电容器及电抗器是低压配电站集中无功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对低压系统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电抗器主要作用是抑制谐波和限制涌流(包括并联电容器本身产生的高次谐波)。因此,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容器和电抗器的成组出现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据本人多年从业经验对电容器以及电抗器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 前言:在民用建筑中的小功率电机,电梯,计算机,医院中的超声波装置、X射线设备,工业中的机床、焊机、探伤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功率因数很低,吸收了系统中的无功功率,使系统电流增大,系统损耗增大,供电质量降低。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可极大地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大大降低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减少网路中的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能成本。 一.电容器的选择(未串联电抗器): 在未串联电抗器的补偿回路中,电容器的选择变得尤为简单,除了要求电容器额定电压要适合系统电压外,主要就是对电容器补偿容量的选择。 则把(4)式带入(3)式可计算出需要补偿的容量。 二.电抗器的选择: 在电容器并联补偿回路中串联电抗器,同样要求电抗器的额定电压要满足系统电压要求,最重要的也是对其电抗率k的确定。(本文只讨论对调谐电抗器的选择,不考虑限制并联电容器组的合闸涌流的阻尼电抗器的选择) (1)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主要为3次,选择电抗率大于12%的串联电抗器;(2)电容器装置接入处的背景谐波主要为5次以上,选择电抗率大于4.5%的串联电抗器;(3)由于本文只是对低压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讨论,没有对谐波谐振和放大率进行详细 的分析,根据相关文献:对于采用0.1%~1%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7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对于采用4.5%~6%的串联电抗器,要防止对3次谐波的严重放大或谐振。 三.电容器的选择(串联电抗器): 在电容器并联补偿回路中串联电抗器之后,电容器两端电压基波Uc已不再是系统额定电压Us,并且会大于系统额定电压Us,如果此时选择的电容器额定电压还是系统额定电压,电容器就会严重发热,缩短使用寿命,严重者甚至烧毁。因此,计算串联电抗器之后的电容器两端实际电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图1,令电容器支路的电容基波电抗为Xc,电抗器基波电抗为XL,则电容器两端基波电压 如果忽略系统谐波和系统电压波动,可选择440V,考虑到系统谐波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电压波动,一般选择480V。 综合上述,对于低压常用电抗率为4.5%、7%、12%、12.5%、14%的电抗器,4.5%、7%电抗器配套额定电压为480V电容器,12%、12.5%、14%电抗器配套额定电压为525V电容器 以上分析均是建立在简化模型基础之上,实践表明,按照本文所述的方法选择电容器及电抗器,完全能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在一般低压配电系统的无功补偿设计过程中,本文讲述的电容器及电抗器的选择方法是完全实用的。

电容的电抗

电容的电抗 电容的电抗是指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抗。阻抗是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比值,它与电容器的电容值、电流频率有关。 电容器是一种存储电荷的装置,它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当电容器接通交流电源后,导体板上的电荷会不断地在两板之间来回移动,形成电流,这个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呈现出开路状态,对电流没有阻碍作用。但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的方向不断改变,导致电容器内部的电荷也不断来回移动,因而对交流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就是电容的电抗。 电容的电抗与电容值和电流频率有关。电容值越大,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越大,电抗也就越大。而电流频率越高,电荷的移动速度越快,电容器内部的电流也越大,电抗也就越大。 电容的电抗可以用阻抗的复数形式表示,即Zc = 1/(jωC),其中Zc表示电容的电抗,j表示虚数单位,ω表示电流频率,C表示电容值。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电容的电抗是一个负的虚数值,其大小与频率成反比。 电容的电抗在交流电路中起到了阻碍电流的作用,它与电感的电抗相对,可以一起构成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在电路分析中,我们常常使用阻抗来描述电路元件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电容的电抗在工程中有很多应用。在电子设备中,电容器常常用于滤波电路中,可以滤除交流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使得电路输出的信号更加稳定。此外,电容器还广泛应用于电源电路、电动机启动电路等领域。 电容的电抗是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抗,它与电容值和电流频率有关。电容的电抗对交流电路起到了阻碍电流的作用,在电子设备和电路设计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了解电容的电抗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要点分析

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要点分析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力系统中用于调节功率因数的重要设备。它的选 型与设计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选型和设计两个方面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 的要点。 一、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 1.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选择合适 的无功补偿装置。对于大型电力系统,一般采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或静态无功发生器(SVG);而对于中小型电力系统,采用 电容式无功补偿装置比较常见。 2.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根据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需求量, 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一般来说,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应该与电 力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相匹配,以达到适当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 3.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方式: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选 择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方式。常见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 制和远程控制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二、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要点 1.合理布置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装置的布置应 该合理,以达到最佳的无功补偿效果。一般来说,无功补偿装置应该 布置在负荷高峰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损耗。

2.充分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稳定性:无功补偿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应 该具备稳定性,以避免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和功率因数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无功补偿装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保证无功补偿装置的可靠性:无功补偿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应该具 备较高的可靠性,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在设计无功补 偿装置时,需要采用可靠的元器件和设备,并加强对无功补偿装置的 维护和监测。 4.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经济性:在设计无功补偿装置时,需要充分 考虑其经济性,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选择合适的无功补 偿装置和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无功功率的损耗,并减少电力系统的运 行成本。 总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设计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任务。在选型时要考虑系统负荷特性、容量和控 制方式等因素;在设计时要注意布置、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要点。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为电 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海峰, 郑晓云, 陈逸敏. 高压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选型与 设计[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8, 22(6): 108-113. [2] 宋翔, 乔媛媛, 刘炜. 无功补偿装置与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现状与 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 40(13): 11-21.

补偿电容器电抗率选择

抑制谐波串联电抗器的选用 天津市同德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黄缉熙 补偿用并联电容器对谐波电压最为敏感,谐波电压加速电容器老化,缩短使用寿命。谐波电流将使电容器过负荷、出现不允许的温升,特别严重的是当电容器 组与系统产生并联谐振时电流急速增加,开关跳闸、熔断器熔断、电容器无法运 行。为避免并联谐振的发生,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它的电抗率按背景谐波次数选取。 电网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宜选取4.5% ~ 6%;电网的背景谐波为3 次及以上时,宜选取12% 电抗率K 值的确定 1.系统中谐波很少,只是限制合闸涌流时则选K=0.5~1%即可满足要求。它对 5 次谐波电流放大严重,对3 次谐波放大轻微。 2. 系统中谐波不可忽视时,应查明供电系统的背景谐波含量,在合理确定K值。 电抗率的配置应使电容器接入处谐波阻抗呈感性。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应配置K=4.5~6%。通常5次谐波最大,7次谐波次之,3次较小。国内外通常采 用K=4.5~6%。配置K=6%的电抗器抑制5 次谐波效果好,但明显的放大3次谐波 及谐振点为204Hz,与5次谐波的频率250Hz,裕量大。配置4.5%的电抗器对3次谐波轻微放大,因此在抑制5 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 是适宜的。它的谐振点235Hz与5次谐波间距较小。电网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 时应串联K=12%的电抗器。在电抗器电容器串联回路中,电抗器的感抗X LN与谐波次数虚正比;电容器容抗X CN与谐波次数成反比。为了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则要使5次及以上谐波器串联回路的谐振次数小于5次。这样,对于5 次及以上谐波,电杭器电容器串联回路呈感性,消除了并联谐振的

无功补偿电抗率详解

无功补偿电抗率详解 1、谐波对补偿系统的影响 在无功补偿系统中,电网以感抗为主,电容器回路以容抗为主。在工频条件下,并联电容器的容抗比系统的感抗大很多,补偿电容器对电网发出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在有背景谐波的系统中。非线性负荷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引起电压及电流波形畸变。影响电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 1.1造成电容器过电流谐波分流原理图如图1所示: n次谐波下变压器阻抗:X S(n)=2πf(n)L(1)n次谐波下电容器阻抗: X C(n)=1/2πf(n)L(2) 存在高次谐波时,由于f(n)的增大,从而导致X S(n)增大及X C(n)减少,从而导致谐波电流大量涌入电容器。假设电容器工作运行在满载电流,若加上谐波电流后,电容器运行电流大于1.3倍的额定电流,电容器将出现故障。 1.2与系统产生并联谐振当大量的非线性负荷挂网运行时,将在电网产生严重的电压畸变和电流畸变。此时的谐波源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流源,其产生的谐波电流加在系统感抗和电容器的容抗之间,形成并联回路如从图中可以看出谐波电流一部分流经X S(n),一部分流经X C(n),回路阻抗为: 当n为某次谐波时,电网感抗等于电容器容抗X C(n)时,形成并联谐振,此时并联回路总阻抗等于无穷大。谐波电流流经阻抗无限大的回路时。将产生无限大的谐波电压,无限大的谐波电压将在电网和电容器间产生

大电流,造成电容器故障。 2、串联电抗器对谐波的抑制 电气设计中多采用在无功补偿电容器回路串联电抗器来抑制谐波。谐波源从电力系统中吸收的畸变电流可分解为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其谐波分量与基波分量和供电网的阻抗无关,所以可以将谐波看作恒流源。力系统的简化电路和谐波等效电路: 图中In为谐波用电设备,X S为系统基波阻抗,X L为串联电抗器基波阻抗,X C为电容器基波阻抗,在n次谐波条件下谐波阻抗分别为:X S(n)=nXs;X L(n)=nX L;X C(n)=X C/n。 从等效电路阻抗图4可得,流入供电系统的谐波电流I为:流入并补装 置的谐波电流I Cn为:nX S为系统谐波阻抗与系统大、小运行方式的短路容量有关。根据式(4)、(5)可以看出关键在于X L与X C的取值,现就典型情况讨论如下(见表1)。 由表1可知。无功补偿回路串联电抗器要实现对谐波电流的抑制,须使回路电抗对谐波源产生的低次谐波电呈电感性,即满足: n为主要谐波的低次数,从上述讨论可知,对同一系统,由于K值不同,其运行状况截然不同,因此正确选择电抗器电抗率K值是十分重要的。 3、电抗率的选择 在《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17中指出了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配置标准:“用于抑制谐波时,电抗率应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含量的测量值选择。当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电抗率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择

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择无功补偿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选择 电网中的110kV、35kV变电站都根据系统无功负荷和变压器容量配置了一定量的电容器组。一般通过电容器组的合理投切,以达到提高变电站的各时间段的功率因数、控制母线的电压合格率、节约电能的目的,但对电容器组的容量和电抗器的配置对电网的稳定性、防止系统谐振、防止电容器的过电压还存在着认识不足。 事例一、10kV单母线不分段运行,二组电容器组并列运行,运行后有二只电抗器昌烟烧坏。原因分析:容量由2400kvar调整到1800kvar。通过现场的谐波测量发现,10kV母线的电压总畸变率达到7。56%大于公用电网4%的标准。其中3次谐波的畸变率达9。905%,5次谐振动波的畸变率达9。97%。因变电站电容器容量的减小,电抗率也相应发生变化,致使电抗器无法起到抑制高次谐波的作用,从而发生高次谐振,谐振引发过电压和过电流。最终导致电抗器的烧坏。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当Q=2400时,XS=0。48欧,XC=50。4欧,XL=2。268欧,当电容器容量由2400(调整为1800后,电容器的容抗增加为67。3欧,电抗器与电容器组长阻抗比XL/XC(K值)随之由4。5%减小到3。37%小于4%。 公式:谐波电压放大率:F=n2K-1/n2(S+K)-1S=XS/XC=QCN/Sd,;Sd为电容器装置接入处母线的短路容量;QCN为电容器装置容量。 当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对3次谐波电压放大较大,对5次谐波电压放大较小,可以有效抑制5次谐波。 要做到合理选择电抗率必须了解电容器接入母线处的背景谐波。并联电容器的串联电抗器,根据IEC标准按照其作用分为阻尼电抗器和调谐电抗器。阻尼电抗器的作用是限制并联电容器组的合闸涌流,其电抗率可选择得比较小,一般为0。1%~1%;调谐电抗器的作用是抑制谐波。当电网中存在的谐波不可忽视时,则应考虑

无功功率补偿选择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一、按投切方式分类: 1. 延时投切方式 延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静态"补偿方式。这种投切依靠于传统的接触器的动作,当然用于投切电容的接触器专用的,它具有抑制电容的涌流作用,延时投切的目的在于防止接触器过于频繁的动作时,电容器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防备电容不停的投切导致供电系统振荡,这是很危险的。当电网的负荷呈感性时,如电动机、电焊机等负载,这时电网的电流滞带后电压一个角度,当负荷呈容性时,如过量的补偿装置的控制器,这是电网的电流超前于电压的一个角度,即功率因数超前或滞后是指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通过补偿装置的控制器检测供电系统的物理量,来决定电容器的投切,这个物理量可以是功率因数或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 下面就功率因数型举例说明。当这个物理量满足要求时,如cosΦ超前且>0.98,滞后且>0.95,在这个范围内,此时控制器没有控制信号发出,这时已投入的电容器组不退出,没投入的电容器组也不投入。当检测到cosΦ不满足要求时,如cosΦ滞后且<0.95,那么将一组电容器投入,并继续监测cosΦ如还不满足要求,控制器则延时一段时间(延时时间可整定),再投入一组电容器,直到全部投入为止。当检测到超前信号如cosΦ<0.98,即呈容性载荷时,那么控制器就逐一切除电容器组。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先投入的那组电容器组在切除时就要先切除。如果把延时时间整定为300s,而这套补偿装置有十路电容器组,那么全部投入的时间就为30分钟,切除也这样。在这段时间内无功损失补只能是逐步到位。如果将延时时间整定的很短,或没有设定延时时间,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控制器监测到cosΦ〈0.95,迅速将电容器组逐一投入,而在投入期间,此时电网可能已是容性负载即过补偿了,控制器则控制电容器组逐一切除,周而复始,形成震荡,导致系统崩溃。是否能形成振荡与负载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所以说这个参数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整定,要在保证系统安全的情况下,再考虑补偿效果。 2. 瞬时投切方式 瞬时投切方式即人们熟称的"动态"补偿方式,应该说它是半导体电力器件与数字技术综合的技术结晶,实际就是一套快速随动系统,控制器一般能在半个周波至1个周波内完成采样、计算,在2个周期到来时,控制器已经发出控制信号了。通过脉冲信号使晶闸管导通,投切电容器组大约20-30毫秒内就完成一个全部动作,这种控制方式是机械动作的接触器类无法实现的。动态补偿方式作为新一代的补偿装置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在很多开关行业厂都试图生产、制造这类装置且有的生产厂已经生产出很不错的装置。当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从性能上、元器件的质量、产品结构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动态补偿的线路方式 (1)LC串接法原理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采用电感与电容的串联接法,调节电抗以达到补偿无功损耗的目的。从原理上分析,这种方式响应速度快,闭环使用时,可做到无差调节,使无功损耗降为零。从元件的选择上来说,根据补偿量选择1组电容器即可,不需要再分成多路。既然有这么多的优点,应该是非常理想的补偿装置了。但由于要求选用的电感量值大,要在很大的动态范围内调节,所以

无功补偿及补偿装置的选择

第一讲:基础知识 一、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交流电力系统需要电源供给两部分能量,一部分用于作功而被消耗掉,这部分能量将转换成机械能、光能、热能和化学能,我们称之为“有功功率”。另一部分能量是用来建立磁场,用于交换能量使用的,对于外部电路它并没有作功,有电能转换为磁能,再有磁能转换为电能,周而复始,并没有消耗,这部分能量我们称之为“无功功率”。无功是相对于有功而言的,不能说无功是无用之功,没有这部分功率,就不能建立感应磁场,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就不能运转。在电力系统中,除了负荷无功功率外,变压器和线路上的电抗上也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等容性设备以后,可以供给感性电抗消耗的部分无功功率小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也即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输电线路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改善电网的运行条件。这种做法称为“无功补偿”。 无功功率的定义国际电工委员会给出的无功功率的定义为:电压与无功电流的成积。 QC=U< IC 其物理意义为:电路中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活动所需的功率交换称为无功功率。 (插入讲解电感元件及电容元件)电磁(电感)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元件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压超前于电流90 C .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电压90 °C .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 °C .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提高电能作功的能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原理。 (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均为动态元件,电容元件的电流是电压与时间的导数关系, ,电感元件的电压是电流与时间的导数关系,) 矢量图: 我们将每一瞬间电感上的电压与电感电流IL相乘得到电感的功率曲线PL(图a), 同样的,将电容上的电压与电容电流IC相乘得到电容的功率曲线PC(图b)。 如图(a)所示,功率在第二个和第四个1/4周期内电感在吸收功率,并把所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磁场能量;而在第一和第三个1/4 周期内电感就放出功率,储存在磁场中的能量将全部放出。这时电感好象一个电源,把能量送回电网。磁场能量和外部能量的转化反复进行,电感的平均功率为零,所以电感是不消耗功率的。 如图(b)所示,在电容中,在第一个1/4周期内,电容在吸收功率进行充电,把能量储存在电场中。在第二个1/4 周期内电容则放出功率,原来储存在电场中的能量将全部送回给外部电路。第三和第四个1/4 周期内各重复一次。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实际上就是外部电路的能量和电容的电场能量之间的交换过程。在一个周期内,其平均功率为零,所以电容也是不消耗功率的。我们注意到:在第一个1/4 周期中,当电压通过零点逐渐上升时,电容开始充电吸收功率,电感则将储存的能量放回电路。而当第二个1/4 周期,电感吸收功率时,电容放出功率。第三和第四个 1/4 周期又重复这样的充放电循环过程。因此,电容和电感并联接在同一电路时, 当电感吸收能量时,正好电容释放能量;电感放出能量时,电容正好吸收能量。 能量就在它们中间互相交换。即电感性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可以由电容器的无功

电能质量治理之无功补偿元件的选型与应用电容电抗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开展,企业对供电的需求与电力设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电能质量、无功功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引言:无功补偿对电网的平安、优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案和无功补偿元器件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分析了常用无功补偿元器件电容、电抗的特点,并结合电网的现状就自愈式电容器和串联电抗器的选择方面提出了几点考前须知。 1.简介 1.1自愈式电容器简介 自愈式电容器采用单层聚丙烯膜做为介质,外表蒸镀了一层薄金属作为导电电极。当施加过高的电压时,聚丙烯膜电弱点被击穿,击穿点阻抗明显降低,流过的电流密度急剧增大,使金属化镀层产生高热,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导体迅速蒸发逸散,形成金属镀层空白区,击穿点自动恢复绝缘。所以,这种电容器也被称作自愈式电容器。 1.2串联电抗器简介 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提高0.4kV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有效抑制电网的高次谐波,减轻电容器由谐波引起的过载,防止谐波放大,对电容器的平安运行,改善网络电压波形,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平安经济运行起良好作用,适用于3.、5、7、9次谐波负载的无功补偿及滤波作用。 2.选型 2.1自愈式电容器选型 在进展自愈式电容器选型要进展以下几步: 第一步,要确定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这个会在本文的第4节重点说明; 第二步,要确定电容器的补偿方式,单相、三相,单相用于无功补偿中的分补,三相用于无功补偿中的共补; 第三步,确定电容器的容量,如:共补有10kvar,15kvar,20kvar,25kvar,30kvar,35kvar,40kvar,45kvar,50kvar等,分补有3.34*3kvar,5*3kvar,6.67*3kvar,8.34*3kvar,10*3kvar等。 2.2自愈式电容器型号说明 2.3串联电抗器选型 在进展串联电抗器选型要进展以下几步: 第一步,要确定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这个会在本文的第4节重点说明; 第二步,要确定电抗器的补偿方式,单相、三相,单相用于无功补偿中的分补,三相用于无功补偿中的共补; 第三步,确定电抗器的容量,根据电网背景确定电抗器的电抗率,这个会在本文的第4节重点说明,再使用公式电抗率=XL/Xc,按照确定好的电容器容量计算出对应的电抗器的容量。 2.4串联电抗器型号说明 3.产品特点 3.1自愈式电容器产品特点 产品具有良好的自愈性能,即在电介质局部击穿后,能自动地迅速恢复其绝缘性能。 电容器电容偏差值不超过额定值的0~10%; 在工频额定电压下,20℃时损耗角正切值不大于0.001; 允许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允许在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 产品内部安装放电电阻,在断电后1分钟内可将端子上的电压降低至50V以下; 电容器内设过压隔离装置,一旦电容器出现故障,内部产生的过压力将使隔离装置动作,

无功补偿中对谐波的抑制作用及电抗率的选择及电容器的端电压计算

电容器的端电压计算 、电容器的端电压计算Ucn;Ucn=Uxn/(1-电抗器的电抗率%)【Ucn为电容器的额定端电压、Uxn为电网的线电压】,注;抑制5次以上的谐波时,电抗器的电抗率取4.5%~6%,抑制3次以上的谐波时,电抗器的电抗率取12%,所以在选择无功补偿有电抗器时电容器一定要注意其端电压的选择。②、电容器回路电流的计算;Icn= Uxn/(1-电抗器的电抗率%)【Icn为电容器的回路电流、Uxn为电网的线电压】,所以在选择其熔断器及热继电器时一定要把这时的电流一并考虑进去。③、电抗器的电抗率%是指串联电抗器的相感抗Xln占电容器的相容抗Xcn的百分比,电容器回路线电流的计算;Icn=Qc/Uxn√3=Uxn/ Xcn√3。Xcn= Uxn2/ Qc。④、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后,其无功补偿的补偿量=1.062 Qc,提高了6.2%。⑤、并联电容器可以长期允许运行在 1.1倍的额定线电压下。a、电抗器的电抗率为6%时,则电容器的端电压升高6.4%。b、电抗器的电抗率为12%时,则电容器的端电压升高13.6%。 无功补偿中对谐波的抑制作用及 电抗率的选择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和高压大容量的工业用交、直流变换装置,特别是静止变流器的采用,由于它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从而引起电网的谐波“污染”。产生电网谐波“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网接有冲击性、波动性负荷,如电弧炉、大型轧钢机、电力机车等,它们在运行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高次谐波,而且会使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日趋严重。这不仅会导致供用电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降低,而且会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形成了对电网的“公害”。在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母线处的谐波“污染”暂未得到根本整治之前,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会产生一定的谐波放大。我们在许多工矿企业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电容器直接补偿)投入后,供电设备中的电器件(包括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自动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经常损坏,这就是谐波电流被电容器直接补偿引起的谐波放大后而造成的。许多企业采用电容器串接电抗器的无功补偿方式来回避谐波,但是由于不清楚电抗值的计算方法,不仅达不到理想补偿效果,反而造成了谐波放大。一些企业选用了无源滤波器,但由于没有对电网参数精确测算,投入运行后不能正常运行。由于电抗器高次谐波电流含量与电网谐波源状况、阻抗参数和电容器装置回路阻抗参数有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电抗率的取值是不同的。串联电抗器绝不能与电容器组任意组合,更不能不考虑电容器组接入母线处的谐波背景。文章着重就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的作用展开分析,并提出电抗率的选择方法。 1 谐波的产生及其主要构成成分

电容容量及电抗率选取(总结)

电容分组方式及电容容量计算 一、电容分组方式及投切模式 补偿电容器多采用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电容器的容性电流抵消系统中的感性电流,使传输元件,如变压器、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相应减少,因而,不仅降低了由于无功的流动而引起的有功损耗,还减少了电压损耗,提高了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是 TSC 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的方法可动态平衡电感性负载与电容性负载,从而将功率因数维持在较高的理想水准。 1)分组方式。在很多工业生产实践中,除了就地补偿的大电机外,大量分散的感性负 载需要在低压配电室进行集中补偿,这时由于补偿容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为不出现过补偿 或欠补偿,需要将电容器分成若干组,采用自动投切的方式。电容器分组的具体方法比较 灵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等容量制,即把所需补偿的电容平均分为若干份; ②1:2: 4:8 制,即每单元电容 器值按大小倍增式设置,这样可获得15 级补偿值;③二进制,即采 用 N — 1 个电容值 均 为 C 的电容和一个电容值为C/2的电容,这样补偿量的调节就有2N级。对比上述方法 可知,方法①的控制方式最简单,但相对较大的补偿级差限制了精 度,而方法②与③虽采用 多级差补偿的方法提高了效果,但均为繁琐,不便于自动化控制。相比之下,方法③不乏 为 一种有益的折中式方案。 2)投切模式。由于动态无功补偿需要频繁投切电容器,因此为确保电容器的寿命和质量,需要考虑补偿电容的投切模式。常见有下列 2 种模式:①循环投切模式,即将各组电容 器按组号排成一个环形列队,然后按序号依次投入电容。如需切除电容,则从已投入的电 容队列的尾部切除。这样,随功率因数的变化,已投入的电容队列在环形队列中逆时针移动, 各组电容的使用几率均匀,可有效减少电容组的故障 率。通常这种方法用于等容量分组。②温度计式投切模式,即将各组电容器按组号排成一个直线队 列,投入或切除电容器使已投入 的电容队列在直线队列中升高或下降,类似于温度计水银柱的升 降。这种方法常用于变容量 分组。 3) 接线方式。 Tsc 的主电路按照晶闸管和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大致可以分 为4种类型: 星形有中线、星形无中线 ;角外接法、角内接法。其中前两者统称为星形接法,具体见图。 并联电容器与电力网的连接,其额定电压应与电网相 符。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相电容器的额 定电压与电网的电压相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将其接成三角形,可以获得较大的补偿效果。 这是因为 :如果改用星形接法, 1 倍,又因 Q U 2 其相电压为线电压的,所以其无功出将 3 X C 为三角形接法的1倍。综合考虑成本因数,本项目使用三角形接 法。 按照晶闸管所处的位 置,3 三角形接法又分为角外接法、角内接 法。 ①角外接法 晶闸管处于电容器三角形的外部。按照电工理论中的“△Y ”变换原理,在电容器总

施耐德电气无功功率补偿方案

施耐德电气无功功率补偿系统成套厂应用 随着用户节能意识的增强,和对电能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电气设备。作为低压配电柜中结构比较复杂的无功功率补偿电容柜,不仅需要成套厂具有丰富的安装经验,而且不同厂家对产品的选型和安装的要求也存在差异。错误的选型或安装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更有发生电气事故的风险。 本文专门针对电气成套厂客户,介绍施耐德电气无功功率补偿系统的选型和安装,帮助成套厂客户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无功功率补偿柜。 1施耐德电气无功功率补偿方案及产品选型 无功功率补偿产品的选型一般分为补偿容量选择,补偿类型选择,保护元器件选型和电容控制器选型。 1.1补偿容量选择 一般情况下电气设计图纸标有补偿柜的总容量,如果电气设计图未标出补偿容量,成套厂可根据变压器容量的20%~40%选择无功补偿柜容量。 1.2补偿类型选择 无功补偿柜补偿类型的选择是最终要的环节,选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补偿柜的效率和可靠性。补偿类型的关键选型依据是系统的谐波污染程度,由于配电系统中非线性负载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其带来的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无功补偿电容器是配电设备中受谐波危害最大的设备之一,谐波不仅会造成电容器过载,乏值降低,缩短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电网谐振,发生严重的电气事故,另外,不正确的补偿类型选择还会造成谐波放大,进一步加剧配电网谐波污染程度。因此,必须根据谐波污染程度选择正确的无功补偿类型。 1.2.1施耐德电气补偿类型选型方法 首先将配电系统进行简化,将系统简化为变压器(容量Sn),所有非线性负载总容量(容量Gh),将Gh/Sn的比值,即非线性负载占系统容量的比例作为补偿类型的选型依据(见图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