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型纺纱技术

新型纺纱技术

新型纺纱技术
新型纺纱技术

新型纺纱技术

一、涡流纺纱

涡流纺纱是利用高速回转的空气涡流进行纺纱的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纺纱速度可比环锭纺纱提高约6-7倍。它用一根固定的涡流管取代了高速回转的加捻器,所以是一种产量高而机构比较简单的新型纺纱方法。祸流纺是用条子喂入,直接纺成筒子,简化了纺纱工序,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涡流纺是在负压条件下纺纱,不产生飞花,劳动条件好。且制成率比较高。目前主要用以纺粗、中号的化纤纱及包芯纱等。

1、纺纱原理

涡流纺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静止的纺纱器下端由真空泵抽气,二边切开线长槽孔进气,强制气流在纺纱器内形成一股强大的涡流。被气流吸入的纤维,由于涡流的作用产生高速度回转,形成纤维环。如用一根纱引近纺纱器顶端的纺纱头小孔处,即自动被吸入纺纱器中,同时,纱头立即与聚棉处的纤维环连接起来,因为纱头上面是握住的,所以在纺纱器内的纱尾,由于涡流的作用,产生高速度回转而进行加拈,如纤维从小孔中连续输入,纱条从纺纱器头子中连续抽出卷绕在筒子上,这就是涡流纺纱的全过程。

2、涡流纺的主要特点

涡流纺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锭纺中的锭子,钢丝圈等)采用旋转涡流加捻成纱,比机械式加捻效率高,高速回转的涡流只作用在纤维上,与前罗拉引出的纤维的功能一起形成对纤维的加捻作用,高速涡流除了完成加捻任务外,并不影响纱线支数的高低,因此可实现高速纺纱,最高纺速实际可达380m/min,每锭的产量相当于环锭纺单锭产量的22倍左右。由于纤维受到具有声速的喷气涡流及卷取罗拉作用而形成真捻,因此这种特殊的加捻作用是其它纺纱机械不能取代的,纱线高的回旋速度下的成纱结构比环锭纱线的结构更为紧密和稳定。

(1)自控程度高

涡流纺整个纺纱过程受到电子系统的监控,电子清纱器发现纱疵时即自动去除疵点,并立即应用自动接头装置将纱接起来,因此整个纺纱过程是全自动、连续式的。此外,每个锭子的纱都受到自动接头器的监控,如有异常,可实现单锭自动停止纺纱。

(2)工艺流程短

涡流纺与环锭纺相比,将粗纱、细纱、络筒和并筒等四个工序合而为一。占用的厂房面积小、用工省(可减少250%)、能耗低(可节约30%的能源),机物料消耗与维修工作量也少,具有较低的运行费用。

(3)品种适应广

涡流一般可纺10 tex以下的纯棉纱,涤/棉及化纤混纺纱,并可纺包芯纱、彩色纱、花式纱。

(4)产品有特色

涡流纺其纱线是由包缠纤维和芯纤维所组成的一种双重结构纱,外观光洁,纱线的毛羽可减少3/4,3mm以上的近乎为0;具有优越的吸汗、速干、透气性,因而其产品抗起毛起球性好(可提高30%);耐磨性、染色性佳,可广泛用于机

织尤其是针织产品中。

3、涡流纺工艺技术

(1)试验用原料及品种

原棉:原棉等级:2级;主体长度:29.4mm;短绒率:12.2%;细度:4.02

熟度:1.53。

品种:JK 18tex

(2)工艺流程

清梳联合机→并条机→条卷机→精梳机→并条机→并条机→喷气涡流纺纱机→成件。

4、纺纱工艺要点

涡流纺纱的机理是纤维条经牵伸后形成纤维束,纤维束在喷管中稳定的涡流控制下加捻及末端扩张,再经空心锭子的捻搓作用后旋转,完成外部包缠纤维和纱芯纤维的加捻作用,成纱具有独特的内外结构特征。外部结构近似于环锭纺纱,包缠纤维呈螺旋状,与无捻纱芯一起形成捻度,相对于真捻纱,包缠纤维比较少,并有伸直缠绕的情况。内部纱芯纤维的排列直接影响成纱强力,如纤维分布定向好,单位截面承担应力的纤维数量多,成纱强力弱环及细节出现概率少,成纱断裂强度增加。涡流纺纱时如果喂入条纤维弯钩和棉结多,则纱芯纤维定向差,易产生强力弱环及细节,短绒含量高还将导致涡流纺纱生产中纤维散失,造成涡流纱断裂强度下降。

由此可见,喂入纤维条中的纤维整齐度、弯钩和棉结数量直接影响到涡流纺纱的成纱结构和性能,而纤维条质量主要取决于梳棉过程中对纤维的梳理和转移。因此,涡流纺前纺工艺的侧重点和环锭纺一样,依然是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减少短绒的产生。喷气涡流纺的纺速、喷嘴压力、喷针座型号、隔距等将直接影响成纱质量,

(1)清花工艺

采用“多梳少打,以梳代打,少落快喂”的工艺路线,尽量减少开松对纤维的损伤。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一般A036打手速度不高于550r/min,A076C打手速度不高于950 r/min。同时增加风扇速度与打手速度之比,保证棉流顺利输送,减少棉结。

(2)梳棉工艺

为减少纤维损伤,梳棉采用:“轻定量、低速度、大隔距、小张力”工艺原则,以使纤维得到充分梳理和良好转移。针布的选用应考虑强化梳理、转移、减少棉结和纤维损伤,达到提高针布间的分梳、转移能力,使纤维在梳理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梳理质量。适当提高刺辊速度,增强刺辊和开松梳理作用,同时提高刺辊纤维向锡林的转移能力,达到减少棉结和改善成纱条干的效果。适当增加锡林与道夫间速比,实现快转移,可明显提高生条的纤维伸直度,减少纤维弯钩的产生,改善涡流纺纱质量。

(3)并条工序

工艺配置一般采用“大隔距、小张力、重定量慢速度”原则,以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保证足够的握持力和牵伸力。由于生条内纤维平行伸直度较差,为了消除前弯钩,改善熟条条干,根据系统工艺学原理,头并的后牵伸倍数适当加大,一般不低于1.7倍,末道并条后牵伸一般不大于1.3,以提高条子伸直度,为成

纱均匀打下良好的基础。

(4)喷气涡流纺控制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

纤维输送通道的旋转角度:影响纤维与涡流场旋转配合输送,形成自由端;

引导针的定位:影响纤维准确进人纱体而加捻;

涡流场:影响纤维旋转端的形成和纤维被吹散分离效果,影响加捻程度。

5、喷气涡流纺成纱质量

从喷气涡流纺和环锭纺的质量对比数据来看,在同样配棉情况下,喷气涡流纺的条干与强力均较环锭纺稍逊,条干主要表现为细节多,但由于这种细节长度较短,在布面上反映不明显,涡流纺的纱线棉结少,毛羽少,加之这种纱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透气性好,这对于强力要求不太高的针织面料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对于高速喷气织机,使用喷气涡流纱的织机效率也高于环锭纱。

总之,涡流纺是一种发展中的新型纺纱方法,在技术上有它的特点。近年来,国外在自动化程度和机械制造水平上又有新的提高,如波兰PV-1A型涡流纺纱机已实现了自动接头、自动清洁和自动起纺,并大量采用压制成形的机件,便于维修保养、国内在用于起绒织物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后在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机械制造水平的基础上,更多地扩大产品品种涡流纺必将有新的发展。

二、紧密纺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新型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紧密纺纱线性能优良,不但能节约后续加工的费用,而且紧密纺纱线的优良特性为开发纺织新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1、紧密纺纱原理

紧密纺纱系统多数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在纺纱三角区位置,通过一组集聚元件,使牵伸后的松散纤维须条经过负压吸聚管表面时,利用空气导向作用使纤维紧密地抱合在一起,经导向胶辊输出加捻成纱,纺纱过程中加捻三角区变得很小,基本消失,大大减少浮游外露纤维(即毛羽)的数量。

还有一种紧密纺纱系统不采用吸风而采用机械-磁铁原理工作, 如罗卡斯紧密纺系统装置,其前胶辊和引纱胶辊置于前下罗拉之上, 磁性紧密器置于两个胶辊之间,共同形成紧密区。紧密器与下罗拉之间紧密接触,没有间隙,上、下罗拉一起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负压区,其底部的弧度与下罗拉表面完全一致,纤维束与罗拉同步移动,通过紧密器的纤维通道,被安全地输送到引纱钳口。

无论是何种紧密纺装置, 其作用是减小和消除纺纱三角区,使毛羽减少,强力提高,结构紧密,纱体光滑。但由于国外紧密纺设备价格昂贵,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引进或改造了紧密纺纱系统。

2、紧密纺的特点

(1)由于在加捻前,纱条中单纤维充分伸直,相互平行,而且排列紧密,所以在加捻罗拉钳口处(也叫阻捻罗拉,因为其有阻止捻度传递的作用),纱条直径变得很小,所以基本消除了“加捻三角区”,由于加捻前单纤维

充分伸直、平行,没有毛羽伸出纱条主体,所以成纱毛羽很少,特别是3

毫米以上毛羽极少。

(2)在细纱中由于各单纤维是在伸直、平行的状态下加捻,在单纱受到拉力时,各单纤维受力基本一致,所以紧密纺强力比传统单纱高。而且由于紧密纱中的单纤维排列紧密,相互间抱合力大,这也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强力。

(3)在紧密纺工艺中,纱条是在完成了工艺规定的牵伸之后再进行聚集,所以其条干不匀的指标没有大的改善,但在其聚集区有对纱条的整理作用,且在加捻罗拉钳口处加捻时纤维的内、外层转移没有传统工艺强烈,所以紧密纱的条干不匀,粗、细节指标比传统纱要好。

(4)由于紧密纱的上述特点,为下道工序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紧密纱毛羽少,所以减轻了上浆、烧毛等工序的压力,在无梭织机的纬纱使用紧密纱时大大减少了引纬的阻力,提高了织机效率。

(5)由于紧密纱纤维排列紧密,和相同号数的传统纱线相比直径小,所以用相同经、纬密织成的布透气性好,布面平整、光滑,是高档纺织品的理想用纱。

3、紧密纱线的特点:

(1)毛羽少,光洁度高。其毛羽一般比普通纱减少70%-80%;

(2)强度高,捻度减少。同样的纱支捻度减5%-15%,而强力却提高约15%-25%,

(3)条干好。由于纤维的利用率得以提高,乌斯特条干能够达到3%-5% ;

(4)能代替股线。由于紧密纱的强度高,其单纱可以替代传统股线。如16.2tex的紧密纱与8.1×2tex的传统股线具有同等强度,在生产工艺上可以减少合股工序;

(5)可以减少上浆和上腊量。由于紧密纱毛羽少,降低了纱线之间的粘缠,因此可以减少上浆量,并可以不上腊;

(6)可以代替同号数的烧毛纱。紧密纱由于毛羽少,其织物精细、光洁度好,一般可省去烧毛工序。

从以上紧密纱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高品质纱。由于它的优良特性给纺纱、准备、织造、印染等一系列后道加工带来了工艺创新,降低了后加工流程和成本,尤其是减少了浆纱和烧毛对环境造成的工业污染。

总之,紧密纺纱技术是目前环锭细纱机关键的重要技术进步。纱线质量及生产费用等方面的优势,将使紧密环锭纺纱技术不但本身具有高档产品的特征,而且将逐步取代传统环锭纺纱技术,使纺织工业及时装工业具有更开阔的产品开发空间,使服装设计可以从紧密纱纺纱到最终产品进行一系列的设计,这种独特的生产优势,一方面提高了产品档次,另一方面也考虑了产品的经济性、生态环境特性、创新性及独特性等。现在 ,紧密纱在市场上的售价比传统环锭纱每公斤高 1-3.5美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非常欢迎。因此,紧密纺纱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

新型纺纱技术

新型纺纱技术 一、涡流纺纱 涡流纺纱是利用高速回转的空气涡流进行纺纱的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纺纱速度可比环锭纺纱提高约6-7倍。它用一根固定的涡流管取代了高速回转的加捻器,所以是一种产量高而机构比较简单的新型纺纱方法。祸流纺是用条子喂入,直接纺成筒子,简化了纺纱工序,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涡流纺是在负压条件下纺纱,不产生飞花,劳动条件好。且制成率比较高。目前主要用以纺粗、中号的化纤纱及包芯纱等。 1、纺纱原理 涡流纺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静止的纺纱器下端由真空泵抽气,二边切开线长槽孔进气,强制气流在纺纱器内形成一股强大的涡流。被气流吸入的纤维,由于涡流的作用产生高速度回转,形成纤维环。如用一根纱引近纺纱器顶端的纺纱头小孔处,即自动被吸入纺纱器中,同时,纱头立即与聚棉处的纤维环连接起来,因为纱头上面是握住的,所以在纺纱器内的纱尾,由于涡流的作用,产生高速度回转而进行加拈,如纤维从小孔中连续输入,纱条从纺纱器头子中连续抽出卷绕在筒子上,这就是涡流纺纱的全过程。 2、涡流纺的主要特点 涡流纺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锭纺中的锭子,钢丝圈等)采用旋转涡流加捻成纱,比机械式加捻效率高,高速回转的涡流只作用在纤维上,与前罗拉引出的纤维的功能一起形成对纤维的加捻作用,高速涡流除了完成加捻任务外,并不影响纱线支数的高低,因此可实现高速纺纱,最高纺速实际可达380m/min,每锭的产量相当于环锭纺单锭产量的22倍左右。由于纤维受到具有声速的喷气涡流及卷取罗拉作用而形成真捻,因此这种特殊的加捻作用是其它纺纱机械不能取代的,纱线高的回旋速度下的成纱结构比环锭纱线的结构更为紧密和稳定。 (1)自控程度高 涡流纺整个纺纱过程受到电子系统的监控,电子清纱器发现纱疵时即自动去除疵点,并立即应用自动接头装置将纱接起来,因此整个纺纱过程是全自动、连续式的。此外,每个锭子的纱都受到自动接头器的监控,如有异常,可实现单锭自动停止纺纱。 (2)工艺流程短 涡流纺与环锭纺相比,将粗纱、细纱、络筒和并筒等四个工序合而为一。占用的厂房面积小、用工省(可减少250%)、能耗低(可节约30%的能源),机物料消耗与维修工作量也少,具有较低的运行费用。 (3)品种适应广 涡流一般可纺10 tex以下的纯棉纱,涤/棉及化纤混纺纱,并可纺包芯纱、彩色纱、花式纱。 (4)产品有特色 涡流纺其纱线是由包缠纤维和芯纤维所组成的一种双重结构纱,外观光洁,纱线的毛羽可减少3/4,3mm以上的近乎为0;具有优越的吸汗、速干、透气性,因而其产品抗起毛起球性好(可提高30%);耐磨性、染色性佳,可广泛用于机

转杯纺纱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转杯纺纱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姜同学 (青岛大学200 级纺织工程,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 本文对转杯纺的机理,分梳辊、假捻盘、阻捻器等器件的发展以及纺杯纺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的转杯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转杯纺纱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转杯纺;原理;转杯纺产品;现状;发展方向 加英文题目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principles of rotor spinning, development of spinning component such as opening roll, navel, etc.,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f rotor spinning. It also points out main problems of rotor spinn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outlooks the prospect and orientation of rotor spinn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otor spinning, principle, products, research status, orientation 应加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格式: 作者简介:姜同学(1990.6----),男,本科在读,青岛大学2009级学生,学习纺织工程专业。 1.转杯纺纱技术的现状 自由端纺纱技术在纺纱机理中不同于环锭纺纱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因其独特的纱线结构和用途,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转杯纺技术是新型自由端纺纱技术中最成熟、发展最快的一种。目前,转杯纺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设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并且仍在不断地进步,从而使转杯纺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均有了迅速提高,同时,也大大拓宽了转杯纺的应用领域。

纺纱学第1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及答案,这是其中一个阶段共3个阶段。答案在后面 考试科目:《纺纱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共12题,总分值26分 ) 1. 混合棉中纤维长度均匀度好,则成纱条干不匀率_________ (2 分) 2. 梳理过程中,针面对纤维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作用。(2 分) 3. 豪猪式开棉机中,尘棒与尘棒间的隔距自进口到出口_________ (2 分) 4. 工作面的作用为_________ (2 分) 5. 刺辊附面层速度分布由内向外逐渐_________ (2 分) 6. 梳棉机形成的生条中以_________弯钩形态的纤维较多(2 分) 7. 落物含杂率_________ (2 分) 8. 梳理工序的任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 分) 9. 混纺比一般指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_________定量计算的比例,而投料比则是指以混纺纤维 _________定量计算的比例。(2 分) 10. 梳棉机除尘刀安装角度增大大,刀背对气流阻力_________,纤维回收作用_________ (2 分) 11. 给棉板与给棉罗拉间的隔距自入口至出口应逐渐_________;给棉板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小 应稍_________给棉罗拉半径。(2 分)

12. 梳棉机自由纤维量是指_________ (2 分) 二判断题 (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3. 纯棉纱线一般采用多种唛头原棉纺制。(1 分)() 14. 锡林转速高,分梳负荷小,分梳质量好。(1 分)() 15. 梳棉机锡林与道夫间的作用属于剥取作用。(1 分)() 16. 开清棉流程中,为保证开松、除杂效果,一般先采用握持打击,后采用自由打击。(1 分) () 17. 抓棉机上包工作,为了操作方便,相同唛头的棉包常常放置在一起,并削高嵌缝、低包松 高、平面看齐、一唛到底。(1 分)() 18. 一般梳棉机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约等于纤维品质长度。(1 分)() 19. 开清棉流程的开车顺序为: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1 分)() 20. 前上罩板位置高,纤维易被锡林针刺抓取,盖板花减少(1 分)() 21. 化纤的纯纺或化纤与化纤混纺一般采用棉包混合。(1 分)() 22. 与细绒棉相比,长绒棉长度长、细度细,适合纺制低线密度纱。(1 分)() 三简答题 (共8题,总分值40分 ) 23. 除杂效率(5 分) 24. 道夫转移率(5 分) 25. 剥取作用配置(5 分) 26. 锯齿棉与皮辊棉(5 分) 27. 原料分类的原则和方法(5 分) 28. 自调匀整(5 分) 29. 再用棉(5 分)

新型纺纱知识题目解析

_ 《新型纺纱》习题 一、概述 1. 新型纺纱是如何分类的?代表性的纺纱方法有那几种? 答:1按加捻方法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加捻)和非自由端纺纱(加捻)两种。自由端纺纱按纤维凝聚加捻方法不同可分为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磁性纺纱等。非自由端纺纱按加捻原理可分为自捻纺纱、无捻纺纱、喷气纺纱、轴向纺纱等。2按成纱机理分,可分为加捻纺纱、包缠纺纱、无捻纺纱三大类。包缠纺纱主要有喷气纺纱和平行纺纱等。无捻纺纱有粘合纺纱、熔融纺纱和缠结纺纱等。 2. 自由端纺纱的原理是什么? 答:自由端纺纱的基本持点在于喂入端一定要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形成,通常采用“断裂”纤维结集体的方法,使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的纤维结集体断裂而不产生反向捻回,并在加捻器与卷绕部件区间获得真捻。经断裂后的纤维又必须重新聚集成连续的须条,使纺纱得以连续进行。最后将加捻后的纱条绕成筒子。 3. 各种新型纺纱的生产流程?(重点转杯纺,喷气纺) 转杯纺: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附高效除杂装置)——高产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无附加装置)——双联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喷气纺:采用超大牵伸装置,可省略粗纱和络筒工序。前纺工艺流程与环锭纺工艺相当,混纺时工厂一般采用三道混并后喂入喷气纺。如采用双根粗纱喂入,则必须经过粗纱工序。 二、转杯纺 1. 与环锭纺纱相比转杯纺纱的特点(生产原理、产品质量、品种等方面)。 答:生产原理: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条子从条筒中引出通过喂给机构积极向前输送,经表面包有金属锯条的分梳辊分梳成单纤维。纺纱杯内由于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或由于风机的抽吸,形成一定负压,迫使被分梳辊分解后的单纤维被吸入纺纱杯,纺纱杯壁滑入凝聚槽形成凝聚须条。引纱通过引纱管时也被吸入凝聚槽内.引纱纱尾须条连接,并被纺纱杯摩擦握持而加捻成纱。然后引纱罗拉将纱从纺纱杯中经假捻盘和引纱管引出,依靠卷绕罗拉(槽筒)回转,卷绕成筒子。由于转杯纺取消了锭子、筒管、钢领、钢丝圈等加捻卷绕元件,并将加捻、卷绕作用分开生产原理简单成熟,速度高,卷壮大,

环锭假捻纺纱技术应用效应与发展展望-FZDB

环锭假捻纺纱技术应用效应与发展展望 黄建明 赵 培 倪 远 上海申达进出口有限公司 上海申孚纺织有限公司 上海东飞现代纺织技术研究所 摘要:本文分析了假捻纺纱技术两个工艺特征和三大工艺效应,在介绍假 捻工艺参数时引入了假捻/成纱捻系数比值的参数,在应用效应方面归纳 了六个优势项目,解读了假捻纺纱技术的行业规划和需求属性,比较了集 聚纺纱与假捻纺纱技术的特征和性价比,明确了假捻纺投资运行成本低和 纺纱条件改善的优势,创见性地提出了两种纺纱新技术投资运行成本具有 数量级差距的概念 关键词:假捻技术;低捻度;低扭矩;新结构纱线;工艺特征;假捻/成 纱捻系数比值;优势效应;发展展望;投资运行成本;纺纱条件 1、假捻纺纱技术的工艺特征 环锭假捻纺纱技术的基本工艺特征一是加捻点从钢丝圈向导纱钩上游的纺纱段移动,并接近于前钳口;二是假捻捻系数大于成纱捻系数,假捻点上游捻系数成倍高于成纱捻系数。假捻过程是假捻元件动态握持纱条,使纱条轴向以纱条输出速度与假捻元件滑动摩擦、切向产生滚动摩擦而转动,滑动是纱条体轴向相对于假捻元件的动态握持点或区的移动,滚动是纱条体中心相对于假捻元件接触表面的转动。 假捻使得纱条获得过程性或阶段性捻度,从时间或区段的角度看这些捻回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纱条两个握持端均未有相位改变,在假捻点上下游的捻度相等相位相反,故在假捻过程结束时真实捻回归零。 把假捻结构和假捻点引入纺纱段可以形象地比拟为“加捻接力赛”的第一棒,其虽然未有真捻加在成纱上,但却将捻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提前、超额地给予了纱条,并且是给予了纱条形成的起步段、纱条加捻最远、最弱的环节。 2、假捻纺纱技术的工艺参数 在假捻纺纱技术中,由于附加了直接作用于纱条的假捻元件,在相关研究中引入了一个纺纱工艺参数,即假捻元件线速度D 与纺纱速度Y 之间的比值,称为D/Y 值。成纱捻系数和D/Y 值成为影响假捻纺纱性能的主要因素。 通过分析和计算,可以知道D/Y 值与理论假捻螺旋角βf 及理论假捻捻系数αf 的关系。假定单位时间内假捻元件与纱条接触点运动长度D ,作用于输出纱条长度Y 所产生假捻捻度的效率为100%,那么就有: 理论假捻螺旋角βf =tg -1 D/Y 理论假捻捻系数αf =假捻捻度×Tex 1/2 =D/(纱条周长×Y/10)×Tex 1/2 =D/(纱条直径×3.142×Y/10)×Tex 1/2 =D/(0.0037×Tex 1/2×3.142×Y/10)×Tex 1/2 =D/ Y ×860 式中纯棉纱线直径=0.0037×Tex 1/2 (cm ) 当D/Y 一定时,理论假捻捻系数αf 也为定值。 当D/Y=1或D=Y ,即假捻元件线速度等于前钳口输出速度时,理论假捻螺旋角βf =45度;对于纯棉纱线理论假捻捻系数αf =860。即任何线密度的纱线,以及任何捻系数、纱条输出速度或锭子速度等工艺参数,该值基本上为定值,除了不同纤维原料因密度不同而稍有 本文发表于 《纺织导报》 2012年 第11期

新型浆纱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围绕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与环锭纺纱技术进步两个主题,分析了转杯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具有的工序短.效率高.质量优、用工省,成本低等优势;对传统环锭纺的技术创新,尤其是紧密纺,复合纺纱技术作了论述:指出在今后纺纱技术发展中将出现多种纺纱方法互相渗透,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纺纱加工技术;创新;新型纺纱;发展;环锭纺纱 l 纺纱加工技术与发展的概况 纺纱是纺织产业链的第一道工序,其生产的纱线质量、品种与后续加工关系十分密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大科技人员认真学习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纺纱加工技术,自主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纺纱加工技术的进步,突出反映在各种新型纺纱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传统的环锭纺纱的技术进步上,包括: 1)以纺纱高速度、高效率和低成本为特点的新型纺纱技术的应用,如转杯纺纱、喷气纺纱与涡流纺纱等。 2)以提高成纱质量、增强纱线强力、降低纱线毛羽为目的的,对纺纱过程中纤维的转移进行有效控制的纺纱新技术,如紧密纺纱等。 3)以改善织物风格和功能为目的,在纺纱过程中进行不同纤维的混纺、长丝与短纤复合纺纱等技术,如包芯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及平行纺等。 4)以为织物提供变化效果为目的的纺纱技术,如竹节纱、花式纱及多种有色纤维混纺纱等。 5)以提高织物柔软度、改善手感为目的纺纱技术如无捻纱、低捻纱及中空纱等。总之,纺纱加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纺织产品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型纱线,彻底改变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纺织工业使用原料单一、加工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品种少的落后面貌,为提高人们的穿着质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新型纺纱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的发展 发展新型纺纱是近30多年来国内外纺纱技术进步的最大亮点。国内外众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新型纺纱技术的研究,在许多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从而使各种新型纺纱加工技术得到发展与提高。迄今为止,先后出现了转杯纺、摩擦纺、喷气纺、喷气涡流纺、自捻纺、平行纺及静电纺等10多种新型纺纱,其中转杯纺、喷气纺、喷气涡流纺、摩擦纺等均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目前,欧美国家把发展新型纺纱视作纺纱加工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如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大幅压缩环锭纺,致力发展转杯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据报道,目前美国短纤纱的市场占有率是:转杯纱占35%、喷气纱占18%、摩擦纺纱占8%、包缠纱占5%、环锭纱占34%,4种新型纺纱已占短纤市场的2/3,其中转杯纺纱已超过环锭纺纱,处于第一的位置。欧美国家快速发展各类新型纺纱原因是与传统的环锭纺纱比较具有工序短、生产效率高、质量优、用工省、成本低的优势。 1)工序短。新型纺纱如转杯纺、喷气纺、摩擦纺等都采用条子喂入纺纱,并在纺纱机上直接卷绕成筒,省略了粗纱与络筒两道工序。 2)效率高。由于新型纺纱多数为自由端纺纱,依靠高速回转气流或喷嘴直接成纱,取消了环锭纺纱中钢领、锭子等加捻卷绕部件对纺纱速度提高的束缚,故纺纱速度均高于环锭纺纱。如转杯纺纱速度是环锭纺纱的4—8倍,喷气纺纱与涡流喷气纺纱速度是环锭纺的15—20倍。由于纺纱速度的提高,在一定的生产量下设备配台可大大减少。如10台喷气纺纱机共720头或4台全自动转杯纺机(4x360)共1440头生产同一规格纱支时,均可达到环锭纺纱一万锭的生产量。

新型纺纱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原始手工纺纱 原理:利用回转体的惯性给纤维细条加上捻度。 二.手工机器纺纱 原理:脚踏转动绳轮,双手同时纺纱。 三.动力机器纺纱 (二)走锭纺纱机 原理:罗拉将纤维条一端夹住。锭子一边回转一边拉着纱条向外侧移动,将罗拉钳口与锭子间的纱条抽长拉细并加上捻回。然后锭子一边回转,一边向罗拉方向退回,将加上捻度的纱绕到纱管上。 (三)翼锭纺纱机 原理:拉细了的纤维条由罗拉钳口出来,先绕过锭帽的下缘,再绕到筒管上。筒管回转时,罗拉钳口至锭帽下缘间一段纱也随着回转,从而给纱条加上捻度。 (四)环锭纺纱机 1.原理:在锭杆四周套放固定环形轨道(钢领),轨道上骑跨下部有缺口的卵圆形钢丝圈。纤维条从罗拉钳口下来,先穿过钢丝圈,再绕到套在锭杆上的纱管上。锭子一回转,钢丝圈沿着钢领飞转,给纱条加上捻回,同时把纱条绕到纱管上。 2.特点:加捻和卷绕由同一零件(锭子)完成,两个动作同时进行。加捻和卷绕组件合一,限制了成纱卷绕尺寸和运转速度。 3.固有缺陷:卷绕尺寸与运转速度之间产生了无法克服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当加捻与卷绕机构分开时才能克服。 第二节新型纺纱技术概述 一.新型纺纱的由来 (一)传统纺纱与新型纺纱 1.传统纺纱技术的优点 (1)机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 (2)生产率较高。 (3)适纺性强。 (4)成纱质量好。 2.传统纺纱技术的缺点:加捻和卷绕组件合一,限制了成纱卷绕尺寸和运转速度,因而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 3.新型纺纱的范畴 1965年以来发明的不同于传统纺纱技术的纺纱方法统称为新型纺纱。 (二)环锭纺纱技术的固有缺陷分析: 1.受钢丝圈转速限制,生产速度不可能有突破性提高。 2.受钢领直径限制,卷绕容量不可能有大幅度提高。 三.新型纺纱的分类 (一)按成纱原理分 1.自由端纺纱: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断开的,形成自由端,自由端随加捻器一起回转使纱条获得真捻。如转杯纺、涡流纺、静电纺、摩擦纺DREF-II 2.非自由端纺纱:喂入点与加捻点之间的纤维须条是连续的,须条两端被握持,借助假捻、包缠、粘合等方法使纤维抱合到一起,从而使纱条获得强力。如喷气纺、平行纺、自捻纺、摩擦纺DREF-III自由端纺纱与非自由端纺纱 (二)按成纱方法分

访谈式节目策划

学科建设年系列节目之学科带头人访谈录视频节目策划 一、节目设想 2013“学科建设年”,宣传部影像科和微博科计划联合推出一档视频节日——学科带头人访谈录,采取主持人与嘉宾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并穿插微博提问(微访谈)互动环节,请受访嘉宾与网友在线交流,畅谈我校各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二、节目形式及技术支持 1、节目名称(暂定):《纺大面对面》(摄制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 2、形式: 人物采访,以面对面采访的形式。 3、访谈人物的选择: 学校优势学科专家学者、二级学院学科带头人 4、拍摄准备: 摄像机(高清)两台、灯光、移动三脚架、笔记本电脑等 5、工作人员: 1)主持人(一名):负责串词的撰写,把握现在节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要求符合本栏目的风格,风格清新、自然,使人有亲切感;能够引导嘉宾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反应敏捷,能够应对嘉宾的各种问答。 2)编导(一名):负责每期节目的策划、撰稿、导演,把握整个

播出节目及相关事宜。 3)摄影、摄像(各一名):外景拍摄、访谈现场拍摄 4)编辑(一名):负责剪辑、合成、节目包装 5)文字记者(两名):搜集、整理被采访人资料,准备主持人问题及网友问题。 6)微博技术支持(一名):提前申请微访谈网页,审核网友提问及后期微访谈文字整理等。 6、节目时长:20分钟 7、内容设计: 1)栏目形象片头。以便突出节目形象。5至10秒片头,以栏目标志为主要画面,抽象的多层画面叠透出三维的图象,再加上电视栏目字样,音乐要浓缩节目个性。 2)节目初始用2-3分钟,用视频或短片,对纺织学院学科建设情况做一个简短的介绍(可以在纺织学院院牌前主持人出镜讲解)3)采访: ①采访内容主要以嘉宾所研究领域的概况、师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情况等为主。 ②后期在视频中可适时加入一些与采访内容相关的图片,以增加采访的形象性。 ③采访的形式须注意: 主观提问: 避免生硬的问题,通过纺织学院学科建设的最新新闻或政策变化

纺织科学技术:新型纺纱技术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doc

纺织科学技术:新型纺纱技术考试卷及答案模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新型纺纱按成纱方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并请举例。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喷气涡流纺纱的喷嘴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喷气纺纱第一喷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尘笼吸气负压的调节原则是什么?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喷气纺纱中间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摩擦纱的耐磨性具有怎样的特点?其成因是什么?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喷气纺纱中间管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8、填空题 非自由端纺纱包括()、()、()和摩擦纺DREF-III等。本题答案: 9、问答题 喷气涡流纺纱相对于传统喷气纺纱的优势是什么? 本题答案: 10、问答题 摩擦纱的组分分层结构具有怎样的优势? 本题答案: 11、问答题 摩擦纱成纱段的特点是什么? 本题答案: 12、问答题 转杯速度对成纱细节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本题答案: 13、问答题 转杯速度对成纱强力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有这样的影响? 本题答案: 14、问答题 简述转杯纺纱技术的优点。 本题答案: 15、问答题 传统喷气纺纱技术的局限是什么? 本题答案: 16、问答题 新型纺纱按成纱原理可以分为哪两类? 本题答案: 17、问答题 喷嘴纱道直径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本题答案: 18、问答题

纺纱学重点

纺纱学重点第一章 棉纺纺纱系统 在棉纺中应用广泛,用于纺中,粗特纱 毛纺纺纱系统

第二章 轧棉原理:棉纤维和棉籽间具有一定的联结力,轧棉时,棉籽和纤维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纤维受到比联结力稍大的作用力,同时棉籽不断翻滚,使棉籽上长度在16mm以上的可纺纤维都被轧下。 纤维与棉籽的联结力约为单根纤维强力的25%~50%,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轧棉不会轧断纤维 代号表示 唛头:我国以原棉类型、品级、长度、马克隆值顺序组成,皮辊棉在下方加横线,锯齿棉不加。 类型代号:Y表示黄棉,G表示灰棉,L表示长绒棉,细绒白棉不作标志。 品级代号:用1-7表示一级到七级。 长度代号:25~32mm用数字表示。 马克隆值代号:分别用A、B、C表示,六、七级棉花不标注马克隆值。 配棉(分类排队法) 纺织厂一般不用单一唛头的棉纤维原料纺纱,而是将几种相互搭配

使用,这种方法即为配棉。 分类就是根据原料的性质和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划分为一类。 分类时的注意成纱要求、到棉趋势、纱线质量指标的平衡、气候变化、混合成分性质差异等。 排队:将某种配棉类别中的原棉按地区、性能、长度、线密度和强力等指标相近的排成一队。 原料混合目的:使最终产品的各项性能均匀一致;均匀混合是稳定成纱质量的重要条件。 实质 (1)每个成分的内部相混 (2)各种成分的纤维在整个混和原料中的均匀分布 要求 满足“含量正确”和“分布均匀”两种要求,即要使各种混合原料在纱线任意截面上的含量与设计的比率相一致,而且所有混合原料在纱线任意截面上的分布呈均匀状态。 均匀混合的前提是混合原料被细致地松解,直到单纤维状态。松解越好,纤维块越小,混合就越完善。 方法(1)散纤维(包)混合(2)条子混合 纯纺——散纤维混 天然纤维与化纤混纺——多采用条混 化纤之间混纺——多采用散纤维混;为控制混比,则采用条混

对几种新型纺纱的分析比较及其应用发展前景的看法(新).docx

. 对几种新型纺纱的分析比较及其应用发展前景的看法 东华大学周慈念 本文所讲的新型纺纱是指成纱原理与成纱的主要机构以及其成纱结构(指单纱结构)不 同于传统环锭纺纱的新型纺纱方法。而基本原理与环锭纺相同的集聚纺,和与纺制类似股线或缆 绳结构的赛罗纺与索罗纺、以及化纤长丝与细纱交捻的赛罗菲纺等纺纱技术就不属此 围。即使符合以上条件但实践证明受技术关键所制约而没有发展应用前景的静电纺纱、涡流纺纱(涡流管凝聚加捻)也不在其。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转杯纺纱为代表的各种纺纱新技术开始面世。其中到目前为 止已被广泛应用或已局部应用、或有应用发展前景的新型纺纱主要有转杯纺纱、喷气纺纱、 喷气涡流纺纱和摩擦纺纱等。 本文就以上几种新型纺纱技术的特点、应用围和今后发展前景做些分析比较,谈谈个人的看 法与大家一起探讨。通过分析探讨必将有利于我国纺机制造企业与纺织生产企业正确决 策其今后技术、设备和产品开发的方向。 由于转杯纺纱已比较广泛应用于生产,以及全国会议上国外企业都已进行了较多的技术 交流。喷气纺纱也通过国外企业与学者的报告,大家都有所了解,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只 做相互比较之用。对喷气涡流纺纱由于国尚未有MVS 这种机型的机器引进,过去国虽然也 有涡流纺纱研究与生产如天津纺织研究所已形成过中试车间,还有上棉三十一厂等开发应用过。但其机构、原理、成纱品质、应用围就不可与现在的MVS 机同日而语。所以对MVS 这种喷气涡流纺纱就须在文中略加介绍并作些分析比较。 另外对过去已引进过并已有国产化设备的摩擦纺纱技术也多作些介绍。因为它在这十 多年中已被大家所忽视,但我认为它有它的特点与它的应用围,是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完全可以在新型纺纱发展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一、纺纱原理与机构 1. l 转杯纺纱 转杯纺纱是属于自由端纺纱原理。纤维条从喂入到加捻点之间必须是不连续的,否则 就是假捻加不上捻度成不了纱。就无法实现高速与大卷装目的。它是依靠喂给与分梳机构实 现纤维条分离成不连续的纤维流,又通过气流将纤维流输送到转杯实现纤维与气流的分离。 纤维再集合成连续须条,籍转杯回转而加捻成纱。由于纤维在抵达转杯并在其壁上加速向下 滑移,对纤维的伸直度有一定的改善,同时在引出纱条时又要承受转杯的惯性离心力,所以有一定的纺纱力,才使成纱强力有一定的保证并带来一些成纱结构上的特点。 1. 2 喷气纺纱 喷气纺纱是非自由端纺纱原理即是连续纺纱。但又要达到成纱加捻和卷绕作用与机构 分开实现高速与大卷装这一新型纺纱共同的目的。其关键是如何使纱条获得捻度和强力。该成纱的捻度是整个纱条还是部分纤维加捻,这是喷气纺纱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对成纱捻度新的 启示和认识。其他新型纺纱大都是整个纱条获得捻度或分层获得捻度。而喷气纺纱主要是头 端离开罗拉钳口而尾端尚被握持的这部分所谓“头端自由纤维”依靠喷嘴的旋转气流被包缠到 纱芯上获得“包缠捻度”而成纱。采用二级喷嘴主要是利用第二级喷嘴与第一级喷嘴气流旋 转方向相反且旋转速度(退捻力矩更强)较大的作用。使被第一级喷嘴作用下初始包缠的纤 维在通过第二级喷嘴后在退捻方向与初始包缠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包缠更紧,因而成纱强度就更提高了。 1. 3 喷气涡流纺纱 本人认为喷气涡流纺纱原理主要是喂入纤维与加捻点结合在一起而获得真捻的一种新

纺纱学知识要点

1.纺纱原理与设备 纺纱: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将纺织纤维纺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原理:初加工、原料的选配、开松除杂、混和、梳理、精梳、并合、牵伸、加捻、卷绕等。 纺纱方法:传统纺纱方法、新型纺纱方法。 纺纱设备:开清棉联合机、梳棉机、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 2、精梳系统→精梳纱 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准备→精梳→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3、原料选配的目的和原则 1.目的:(1)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2)合理使用原料;(3)节约原料和降低成本;(4)增加花色品种。 2.原则:(1)根据产品用途选配原料;(2)满足工艺要求、稳定生产。 4、原料混合的目的与要求 1.目的:稳定成纱质量 2.要求:含量正确和分布均匀 混合方法:(1)散纤维(包)混合;(2)条子混合。 混合计算 1.散纤维投料比计算:设A,B两种成分的成纱混纺比为K1’、K2’,A、B两种成分的投料比为K1、K2,则K1’+ K2’=1,K1,+K2=1. 设A、B两种成分单独纺纱时额制成率分别为Q1、Q2,则A成分的成纱混纺比(干重比)为:K1’=Q1K1/(Q1K1+Q2K2)由此解得K1. 混纺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 投料比:混纺纱中以混纺纤维湿重计算的投料比例。 5、开清棉联合机的组成 按主要作用一般分为四类机械。 1.抓棉机械:抓取棉束和棉块喂给前方机械。有开松、混合作用。 2.混、给棉机械:混棉机(棉箱、角钉机件)将原料充分混和,给棉机均匀给棉(靠近输出部位)。有混和、除杂、开松作用。 3.开棉机械:利用各种打手,打击、松解棉块,初步除杂(如双轴流开棉机、豪猪开棉机)。 4.清棉机械:细致开松除杂,成卷或由气流将棉丛送至梳棉机。 5.清棉成卷机 6、相邻两针面间的基本作用 1.分梳作用:当两针齿的沿针分力方向均指向针根时。 2.剥取作用:两个针面按针尖方向相互交叉配置,并且它们之间有足够小的隔距。两个针 面相对运动的方向是顺着针尖方向的。 3.提升作用:两个针面按针尖方向平行配置,并且它们之间有足够小的隔距。两个针面相 对运动的方向是顺着针尖方向的。 7、针面负荷:是指梳理机各辊筒单位面积针面上纤维层的平均重量。反应纤维层的厚度变化,不仅与喂入量有关,也与梳理机各项工艺参数及针布规格等有关。 参与梳理作用的负荷有三种情况,即工作件上只有一种负荷;纤维混合后的负荷;在同一工作件有多种。 8、盖板梳理机锡林负荷:主要有喂入负荷、盖板负荷与盖板花负荷、锡林负荷、出机负荷、返回负荷。 9、梳理机的混合、均匀作用

现代纺纱 新型纺纱技术试题及答案

新型纺纱技术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传统纺纱技术的缺点是加捻和卷绕组件合一,限制了成纱卷绕尺 寸和运转速度。 2.新型纺纱按照成纱原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两种。 3.非自由端纺纱包括喷气纺、平行纺、自捻纺和摩擦纺DREF-III等。 4.转杯纺纱机按照排风方式可以分为抽气式和自排风式两种。 5.转杯纺分梳辊型式主要包括锯齿辊和针辊。 6.转杯纺纱机排杂机构按照补风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调节式两种。 7.转杯纺纱机凝聚加捻机构主要包括输送管、隔离盘、转杯、加捻盘和 引纱管等。 8.骑跨在剥离点和凝聚须条尾端之间空隙内的纤维称为搭桥纤维。 9.剥离点到有捻至无捻过渡区中点的一段弧长称为捻度传递长度。 10.转杯纱由纱芯和缠绕纤维两部分组成。 11.喷气纱由纱芯和包缠纤维两部分组成。 12.喷气涡流纺相对于传统喷气纺的优势是适纺纯棉纱(纯涤纱、涤棉纱、 纯棉纱)。 13.喷气涡流纺的喷嘴相对于传统喷气纺的改进是增加了针棒和空心管。 14.平行纺纱是利用空心锭子和假捻作用生产纱芯为短纤维、外包长丝的包 缠纱。 15.纤维在静电场作用下伸直、排列、凝聚成自由端纱尾,随加捻器高速回转而 加捻成纱,这种纺纱方法称为静电纺纱。 16.将短纤维须条与长丝保持一定距离平行喂入同一牵伸机构,在前罗拉钳口下 游汇合,加捻成纱,这种环锭纺新技术称为赛络菲尔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缆型纺)。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转杯纺是一种非自由端纺纱技术。(?) 2.转杯纺纱机的喂给机构由喂给喇叭、喂给罗拉和喂给板组成。(√) 3.分梳面长度又称分梳工艺长度。(√) 4.锯齿辊对纤维的作用缓和,不会损伤和切断纤维。(?) 5.假捻捻度对增加纱条动态强力、减少断头有利。(√) 6.转杯纱中弯钩、对折、打圈和缠绕纤维比圆锥和圆柱形螺旋线纤维多。(√) 7.转杯纱强力一般高于同特环锭纱。(?) 8.转杯纱的断裂伸长率一般高于同特环锭纱。(√) 9.转杯纱的条干均匀度一般低于同特环锭纱。(?) 10.转杯纱的耐磨性一般高于同特环锭纱。(√) 11.转杯纱的染色性一般低于同特环锭纱。(?) 12.喷气纺纱是一种非自由端纺纱技术。(√) 13.喷气纺纱喷嘴中的气流一方面使纱条旋转,一方面推动纱条输出。(√) 14.喷气纺纱第二喷嘴的主要作用是对纺纱段须条起积极的假捻作用,使整根须 条呈现同向捻,在须条逐步退捻时获得包缠真捻。(√) 15.喷气纱强力一般高于同特环锭纱。(?) 16.喷气纱3 mm以上毛羽一般少于同特环锭纱。(√) 17.喷气涡流纱由平行(芯)组分和(外)螺旋包缠组分组成。(√) 18.喷气涡流纱中包缠纤维所占比例低于传统喷气纱。(?) 19.摩擦纺纱是一种非自由端纺纱技术。(?) 20.摩擦纱成纱段纱条已成形,没有纤维再添加进去。(√) 21.摩擦纱强度低于同特转杯纱和环锭纱。(√) 22.摩擦纱表面丰满、膨松,吸湿性好。(√) 23.自捻纺纱是将两根须条两端握持,同时施加假捻,形成两根各具有正、反捻 交替的单纱,再利用它们的自捻作用,使两根单纱结合成一根双股线。(√) 24.涡流纺纱和喷气纺纱都属于非自由端纺纱。(?) 25.粘合纺纱是将短纤维条子用水溶性粘合剂粘合、烘干成纱。(√)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与应用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与应用 发布日期:2008-1-22 15:38:57 访问次数:272 [中国工控网] 1 喷气纺纱机及其纺纱原理 喷气纺纱是继转杯纺,摩擦纺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它是借助压缩空气在喷嘴内产生螺旋气流对牵伸后的纱条进行假捻并包缠的一种新颖独特的成纱方法,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平行纤维的纱芯,另一部分是包缠在纱芯外部的包缠纤维。包缠纤维将向心的应力施加于芯纤维上,给纱体必要的聚合力以承受外部应力。其基本原理是应用了两只气流方向相反的喷管。纤维条经高速牵伸后,喂至位于牵伸区前罗拉和成纱输出罗拉之间两只串联喷嘴。第一只喷嘴将纤维开松,并使开松了的自由端纤维包缠在纱芯纤维束外;第二只喷嘴起加捻作用.离开输出罗拉的成纱表层呈现纤维包缠而纱芯纤维则无捻度。纱的结构和强力通过调节两只喷管的气压而变化。 喷气纺纱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单喷嘴包缠纱的喷气纺纱机到日本70年代经过8年研制,于1981年推出第一代双喷嘴三罗拉喷气纺纱机,已经完成从试验到工业化生产,以后经不断研究改进,又研制成功N0802MJS型和N0881 MJS型喷气纺纱机,实现 了在线监测、全自动接头和全自动落筒,体现了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水平。由于涡流喷嘴的气流转速在1007万 r/min~3007万r/min之间,因此用喷气纺理论上可达到很高生产率。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纺纱技术。 当前使用得较多、较为成熟的喷气纺纱系统有国产SFA5802A型;日本村田产MJS801型、 MJS802型、MJS881型;日本东丽AJSl01型、AJSl02型;德国产绪森Plyfill000型、2000型;日本丰田TYS型;法国ARCT的RS300型。 2 国际上喷气纺纱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全世界共有喷气纺设备约22万头,分布在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北美约占73%,亚洲约占I 9%,中南美、欧洲、澳大利亚、非洲等约占8%。美国是拥有喷气纺纱机最多的国家,总数约有15万头,占全世界总量的70%。

纺纱学复习重点

1.何谓纱线?何谓纺纱? 纱线即由一定长度的短纤维或长丝集聚而成具有一定强力,能制成纺织品的细长体。 纺纱是把棉、毛、麻、丝(绢)和化纤切断纤维制成纱线的工艺过程。 2.纺纱的九大基本原理是什么?其中必需的四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九大基本原理:初加工、原料选配与混合、开清(松)、梳理、精梳、牵伸、并和、加捻、卷绕 四大基本原理:开松、梳理、牵伸、加捻 3.写出精梳棉纱、普梳棉纱生产工艺流程? 普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精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1-2道)-粗纱-细纱-后加工 4.皮辊棉、锯齿棉的特点? 皮辊棉:由于皮辊轧花机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所以皮辊棉的特点是棉结、索丝等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棉:由于锯齿轧花机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所以锯齿棉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5.原料选配的目的? 1.合理使用原料 2.保持生产和成纱、织物质量的相对稳定 3.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原料成本占65%~80%) 4.增加花色品种 6.分析原料性质对纱线主要质量(强力、结杂、条干)的影响? (1)强力:a.纤维细度:纤维细度细,强力越高;b.单纤强力:单纤强力高,纱线强力高; c.成熟度:成熟度好,单纤强力高(一般,细号纱用成熟度偏低的,粗号纱选用成熟度高些的纤维); d.纤维长度、短绒率:纤维长度长,纤维接触面大,强力高。 (2)结杂:a.成熟度差,易形成结杂;b.僵棉、软籽表皮等有害杂质:多,加工中易分裂成结杂;c.含水率高,易形成棉结,纤维与杂质不易分离。轧工差,索丝多,带纤杂质和短绒率多。 (3)条干:a.纤维细,且细度不匀率小的原棉有利于改善条干;b.原棉结杂导致条干牵伸不匀;c.短绒率高或整齐度差,条干差。 7.何谓分类排队法? 分类:根据原棉的性质及各种纱线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产品或某号数的原棉划为某一类排队:在分类的基础上,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排成几个队,将产地、性质等接近的排在一个队内,以便接替使用。 8.原料混合的方式有哪几种? (1)散纤维混合:抓直放横取法混合、横铺直取法混合、多仓铺放法混合、称量式混合(2)条子混合

新型纺纱习题答案

《新型纺纱》习题 一、概述 1. 新型纺纱是如何分类的?代表性的纺纱方法有那几种? 答:1按加捻方法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加捻)和非自由端纺纱(加捻)两种。自由端纺纱按纤维凝聚加捻方法不同可分为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磁性纺纱等。非自由端纺纱按加捻原理可分为自捻纺纱、无捻纺纱、喷气纺纱、轴向纺纱等。2按成纱机理分,可分为加捻纺纱、包缠纺纱、无捻纺纱三大类。包缠纺纱主要有喷气纺纱和平行纺纱等。无捻纺纱有粘合纺纱、熔融纺纱和缠结纺纱等。 2. 自由端纺纱的原理是什么? 答:自由端纺纱的基本持点在于喂入端一定要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形成,通常采用“断裂”纤维结集体的方法,使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的纤维结集体断裂而不产生反向捻回,并在加捻器与卷绕部件区间获得真捻。经断裂后的纤维又必须重新聚集成连续的须条,使纺纱得以连续进行。最后将加捻后的纱条绕成筒子。 3. 各种新型纺纱的生产流程?(重点转杯纺,喷气纺) 转杯纺: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附高效除杂装置)——高产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无附加装置)——双联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喷气纺:采用超大牵伸装置,可省略粗纱和络筒工序。前纺工艺流程与环锭纺工艺相当,混纺时工厂一般采用三道混并后喂入喷气纺。如采用双根粗纱喂入,则必须经过粗纱工序。 二、转杯纺 1. 与环锭纺纱相比转杯纺纱的特点(生产原理、产品质量、品种等方面)。 答:生产原理: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条子从条筒中引出通过喂给机构积极向前输送,经表面包有金属锯条的分梳辊分梳成单纤维。纺纱杯内由于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或由于风机的抽吸,形成一定负压,迫使被分梳辊分解后的单纤维被吸入纺纱杯,纺纱杯壁滑入凝聚槽形成凝聚须条。引纱通过引纱管时也被吸入凝聚槽内.引纱纱尾须条连接,并被纺纱杯摩擦握持而加捻成纱。然后引纱罗拉将纱从纺纱杯中经假捻盘和引纱管引出,依靠卷绕罗拉(槽筒)回转,卷绕成筒子。由于转杯纺取消了锭子、筒 管、钢领、钢丝圈等加捻卷绕元件,并将加捻、卷绕作用分开生产原理简单成熟,速度高,卷壮大,工艺流程短。 产品质量:1、纱线强力:低于环锭纱。纺棉低10~20%;纺化纤时低20~30%。(原因:①纤维形态紊乱,弯钩纤维多,②纤维伸直度低③纤维在纱中径向迁移度低,④径向捻度差异大,捻度分层⑤分梳辊造成部分纤维断裂,⑥纺纱张力低,纱线紧密度小。) 2、条干:100多倍的并合效应使条干优于环锭纱(中 粗号优10~12%)(原因:①并合效应,②分梳辊分梳作用强,纤维分离度好③无罗拉牵伸波。) 3、纱疵:少而小,仅为环锭纱的1/3~1/4(纺杯中 留下或分梳去除)(原因:①前纺作用,②附排杂装置的转杯纺纱机,③纺杯中排杂。) 4、耐磨:高于环锭纱10~15%。原因:不规则的外 层使纱不易解体。 5、弹性:稍好于环锭纱。原因:捻度大 6、蓬松性:高于环锭纱10~15%,染色性好(原因: 纤维伸直度差,排列不整齐,有外包缠纤维) 7、捻度:比同号环锭纱高10~30% (原因:捻度损失; 强力低) 品种适应性:转杯纺适纺中粗号棉产品,较不适纺长纤维及非棉产品。品种适应性较环锭纺差。 3.转杯纺对前纺有那些质量要求? 答:降低生条中的含杂率及微尘量 项目优质纱正牌纱专纺纱 生条含杂率0.07-0.08% <0.15% <0.2% 良好的熟条质量(含杂少、条干好、混合均匀) 熟条质量项目国外要求国内要求1g熟条中硬杂重量<4mg <3mg 1g熟条中软疵点数量<150粒<120粒硬杂最大颗粒重量<0.15mg <0.11mg 熟条乌氏变异系数<4.5% <4.5% 熟条重量不匀率<1.5% <1.1% 4.与环锭纺相比转杯纺对前纺加工有那些特殊要求? 答:1、开清棉:工艺原则: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1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模拟考试卷_0.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试分析粗纱捻系数的选择原则和依据?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粗纱机的加捻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捻度的变化对产量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除尘刀安装角度大,则( )A 、刀背对气流阻力小,纤维的回收作用增加 B 、刀背对气流阻力大,纤维的回收租用降低 C 、刀背对气流阻力小,纤维的回收租用降低 D 、刀背对气流阻力大,纤维的回收作用增加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开清棉联合机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机。下列哪种为正确的开机顺序( )A 、先开凝棉器再开给棉罗拉,最后开打手,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B 、先开打手再开凝棉器,最后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C 、先开凝棉器再开打手,最后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D 、先开给棉罗拉再开凝棉器,最后开打手,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各种混合方法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本题答案: 6、名词解释 梳理隔距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捻幅的含义。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造成纤维松散度及色泽差的工序主要有煮练和()。A、水洗 B、敲麻 C、浸酸 D、烘干 本题答案: 9、问答题 什么是细纱机的皮圈钳口隔距?钳口隔距过大或过小时对细纱质量有何影响?本题答案: 10、单项选择题 粗纱成形角大小配置正确的是()。A、纺棉纤维的大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小于纺中长纤维的; B、纺棉纤维的小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大于纺中长纤维的; C、纺棉纤维的大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大于纺中长纤维的; D、纺棉纤维的小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小于纺中长纤维的; 本题答案: 11、问答题 控制化纤质量的重点是提高原料的均匀混合程度、增进化纤卷地纵横向均匀程度以及防止粘卷。 本题答案: 12、名词解释 炭化 本题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