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威海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文本

威海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文本

PART2 规划文本

目 录

第一章 总第二章 住第三章 住第四章 住第五章 住第六章 规第七章 附附表―――则―――――――――――――――――――――――――――――――――――――――――――――――1

房现状和需求――――――――――――――――――――――――――――――――――――――――――3

房建设目标及计划――――――――――――――――――――――――――――――――――――――――3

房建设用地供应与布局――――――――――――――――――――――――――――――――――――――6

房建设政策与策略――――――――――――――――――――――――――――――――――――――――8

划实施保障措施―――――――――――――――――――――――――――――――――――――――――12

则―――――――――――――――――――――――――――――――――――――――――――――――13

――――――――――――――――――――――――――――――――――――――――――――――――14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化住房保障的相关要求,加强对威海市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和近期城市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使威

海市住房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促

进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威海市居住环境质量,

促进威海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威海市

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研究范围为威海市区行政辖区。

第3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与《威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基本一致。

第4条·规划目标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通知要求,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

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政府组织、市场运作,统筹考

虑、突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化住房结构,稳定房价,满足威海市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发

展需求,实现房地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将人居品牌进一步做

大做强,建设世界级精品城市。

房地产业的发展应与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对房地产业进行合理调控,将促进威海房地

产业率先进入成熟理性发展的新阶段,实现城市居民居住水平的

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第5条·规划原则

1.总量供需平衡原则:总量要适度控制,增幅要合理增长,要

科学制定供给的总量标准,保持总量供求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

的稳定持续发展。

2.体系结构合理原则:住房建设规划要促使房地产市场的供应

结构基本合理,尤其是住宅增量市场的结构合理,形成商品住房、

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相配套的住房供应体系,

满足各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要求,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

题放在重要的突出位置。

3.实施操作合理原则:尊重威海的现状和特点,充分利用市场

经济规律,加强规划对市场的调控指导作用,做到规划与市场、

控制与开发相结合,促进住宅建设的良性发展。

4.持续发展良性原则:应保障房地产业的发展不出现大起大

落,促进其可持续和健康发展,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要考虑

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要立足于长远的

可持续发展。

5.城市规划协调原则:住房建设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协

调,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

划是住房建设规划的主要依据。

第6条·规划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8

号);

4.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

办发[2006]37号);

5.《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

[2006]165号);

6.《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

7.《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

8.国家建设部《关于请督促做好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建设规划

制定和公布工作的函》(建办规函[2007]740号);

9.《山东省安康居住工程实施方案》;

10.《关于印发建规[2008]46号文件做好2008—2012年住房

建设规划的通知》(鲁建规字[2008]8号);

11.《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

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威政发

[2006]59号);

12.《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13.《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14.《威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

15.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政策文件。

第7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与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

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

第8条·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图纸以及附件。

第二章 住房现状和需求

第9条·规划区内住房现状

根据我市2007年统计资料,至2007年底,规划区内住房总建筑面积2279万平方米(包含在建未竣工住房933万平方米),

规划区内总人口为96.6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3.19万人,暂住人

口33.49万人;总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6平方米,户籍人口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1平方米。

第10条·规划期内住房需求

1.需求目标:

《山东省安康居住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安康居住工程的目标:到2010年,全省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居民家庭基本拥有或租

住一套建筑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的成套住宅,使城市人均住宅建

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全面完成旧住宅小区的整治改造,居住质

量和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该方案要求,结合威海实际,充分考虑威海人居特点,

确定到2012年,威海市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

2.需求测算:

z内部需求:

依据《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关于人口的预测计算,预计2010年威海市区总人口为112万人,要达到市区安

康居住工程目标,市区需要新建住房1305万平方米;

z外部需求:

我市卓越的人居品牌,吸引了较大比例的市外购房市场,近年来外销住房保持在40%,考虑到其中部分购房人最终成为威海

常住人口的因素(含在规划期末人口112万人内),本规划按照10

%计算,共131万平方米;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确定规划区规划期间住房总需求为1436万平方米。

第三章 住房建设目标及计划

第11条·住房建设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威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繁荣、科教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的

现代化城市。引导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调整住

房供应结构,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稳定住房价格,满足不同收

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

第12条·住房建设总体目标

规划期内,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分类保障供应体系,逐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住房建设以城中

村改造为重点,盘活存量土地、城市“退二进三”战略实施为辅

助,重点建设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

第13条·住房供应体系

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由商品住房、保障住房构成,其中商品住房又分为高档商品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保障住房又分为经济适

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1.商品住房

z高档商品住房:面向全社会供应,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其中,高价位高档商品住房的建设要合理控制规模。

z普通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面向广大的中等收入家庭。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要坚持中小套型,实行中低价位。

2.保障住房

z经济适用住房:针对家庭收入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线的低收

入居民家庭,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享受各种相应优惠政策,实行

政府定价,定向销售。在本规划初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仍然按

照以往相对集中建设的模式来进行,然后逐渐向在普通商品住房

小区中按一定比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模式过渡。

z廉租住房:实行货币补贴、实物配租等方式的廉租住房制度,解决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经济适用住房和实物配租中的新建廉租住房最终都将采用普通商品住房配建制的操作模式,故本规划在以下的内容中将不再

对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单独说明,只规划保障住房的总体目

标,将来由有关部门根据保障政策要求在其中具体划分经济适用

住房和廉租住房的比例。

第14条·住房建设结构及控制套型比例指引

1.规划期内,单套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新建住房总

建筑面积达到新建住房总建筑面积的70%(以下简称“套型比例

控制”)。

2.把握总量平衡,体现区域级差

将住房建设按照所处城市区域划分,体现人性化控制标准。

即滨海一定范围划分为重点区域,其余为普通区域。

重点区域内,非城中村改造住房项目,主要用以开发高档商

品住房,原则上套型比例控制最低50%;城中村改造项目,应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在区位良好位置可建设商品住房,原则上套型比例控制最低70%;

普通区域内,应开发普通商品住房。非城中村改造住房项目,原则上套型比例控制最低70%;城中村改造项目,原则上套型比例控制最低75%;

以上套型比例指引主要起宏观指导作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保证总量平衡的原则要求下,可酌情掌握控制具体项目的套型比例控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3.保障住房中,经济适用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中的新建部分,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套建设,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在规划期内,保障住房的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经济、社会、城市的发展情况,结合实际需要,对本规划中的保障住房建设内容酌情调整。

4.鼓励各区域的新建住房项目,在套型面积比例控制的基础下,在市场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增加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新建住房占新建住房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第15条·住房建设总量目标

规划期内建设各类住房16.46万套,总建筑面积1436万平方米。根据规划期间市区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比例,合理预测其

未来发展趋势及居民购房需求,确定不同种类住房的建设目标。

第16条·商品住房建设总量目标

高档商品住房:主要分布在沿海、重点地段。规划期内,建设商品住房2.37万套,230万平方米。

普通商品住房:主要分布在内陆普通区域,规划期内,建设普通商品住房11.81万套,1069万平方米。配建的保障住房指标

单独统计在保障住房建设内容中。

第17条·保障住房建设总量目标

分布在内陆普通区域,规划期内,建设保障住房2.28万套,137万平方米。

第18条·住房建设年度指引

1.2008年,各类住房建设3.48万套,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

米。其中:

高档商品住房建设0.62万套,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普通商

品住房建设2.28万套,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保障住房建设0.58万套,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2.2009年,各类住房建设

3.43万套,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其中:

高档商品住房建设0.61万套,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普通商品住房建设2.34万套,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保障住房建设0.48万套,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3.2010年,各类住房建设3.13万套,总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其中:

高档商品住房建设0.36万套,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普通商品住房建设2.37万套,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保障住房建设0.40万套,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4.2011年,各类住房建设3.18万套,总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其中:

高档商品住房建设0.38万套,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普通商品住房建设2.40万套,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保障住房建设0.40万套,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5.2012年,各类住房建设3.24万套,总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其中:

高档商品住房建设0.39万套,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普通商

品住房建设2.43万套,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保障住房建设0.42

万套,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具体数据请参看附表1:规划期间住房建设年度计划

第四章 住房建设用地供应与布局

第19条·住房用地供应指导思想

规划期内,在强调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保障住房)的用

地供应;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盘活存量土地、城市“退二进三”

战略实施为辅助,实现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

第20条·住房用地供应总量

规划期内,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1189公顷。此用地为规范定义的居住用地,在用地范围内,除了住房建设的住宅用地外,还

包括居住必配、为居住服务的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第21条·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总量

高档商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高档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193公顷,

普通商品住房用地:规划期内,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891公顷。

第22条·保障住房用地供应总量

规划期内,保障住房供应总量为105公顷,其中集中供应17公顷,按比例配建在普通商品房建设中88公顷。

第23条·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结构指引

按照国家调控政策要求,规划期内,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含保障住房)建设的用地比重占年度住房建设用地

总量的比例不低于70%(具体数据请参看附表2:规划期间住房

建设土地供应年度计划)。

第24条·住房建设用地布局

1.城中村改造:零散分布在城区的旧村,其中的重中之重是

49个重点城中村的改造,到2009年完成拆迁及民房的安置。按照

政府城中村改造计划,除了已经完成的戚谷疃、北竹岛、陶家夼、

里窑、王家村、陈家疃、陈家后沟、阮家寺8个村庄外,2008年

列入改造计划的是古陌、南竹岛、戚家庄、合庆、前峰西、东涝

台、西钦村、仁柳庄、东河北、戚家钦村、田村、黄家夼、沟北、

海埠、宋家洼、杨家台、西曲阜、福里、大天东、小天东等20个

村子;2009年列入改造计划的是望岛、孙家疃、外窑、沙窝、江

家寨、张村、黄家皂、毕家疃、西涝台、槐云村、神道口、王家

庄、黄家沟、西河北、长峰、城子、杨家滩、老集、凤林、南曲

阜、蒿泊等21个村子。2009年之后继续适当改造其他城中村。

2.市中心区:由于历年来的房产开发积累,可供住房建设的土

地所剩无几,只能进行少量见缝插针的配套公益设施建设,以及

剩余少量城中村改造。

3.高区:住房建设的重点,一是城中村的改造,二是在科技路

与火炬路之间的“退二进三”和小石岛区域。

4.经区:住房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旧村改造和齐鲁大道以北的

“退二进三”区域。

5.外围城市组团:张村镇继续进行旧村改造,羊亭、桥头、泊

于的住房建设量较少,威海工业园住房建设重点是“正棋花园”

小区的建设,临港工业园住房建设重点是五渚河两侧居住区的建

设。

第25条·住房用地供应年度计划

1.2008年,各类住房用地供应总面积247公顷。

其中:高档商品住房用地供应50公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170

公顷,保障住房用地供应27公顷;

2.2009年,各类住房用地供应总面积247公顷。

其中:高档商品住房用地供应48公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176

公顷,保障住房用地供应23公顷;

3.2010年,各类住房用地供应总面积227公顷。

其中:高档商品住房用地供应30公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179

公顷,保障住房用地供应18公顷;

4.2011年,各类住房用地供应总面积232公顷。

其中:高档商品住房用地供应32公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182

公顷,保障住房用地供应18公顷;

5.2012年,各类住房用地供应总面积236公顷。

其中:高档商品住房用地供应33公顷,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184

公顷,保障住房用地供应19公顷;

第五章 住房建设政策与策略

第26条·实施高效、集约的住房用地供应政策

1.保证住房用地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规划期内,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各类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含保障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原则上要达到

本规划控制要求;年度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其年度供应量不能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

2.适当提高住房建设开发强度。

针对我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依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规划期内,在符合规划控制原则和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住房建设的容积率水平。

3.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

4.加快处置闲置土地,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

要切实加强房地产开发用地批后监管,对超出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依法从高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责令限期开工、竣工;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对虽按照合同约定日期动工建设,但开发建设面积不足1/3或已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按闲置土地处置。未按合同约定日期完成项目建设的,要承担违约责任。

5.集中开发零星土地,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对于建设量低于一定标准的零星土地开发项目不单独进行,而是要进行规模化集中开发,将相邻的零星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或者结合相邻的大规模土地开发项目一起进行。在统一规

划的同时适当考虑局部利益,这样可以有效统筹,避免土地资源

的浪费。

第27条·强化规划编制与跟进实施,超前指导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1.做好宏观性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开展住房状况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居民住房现状和需求情况,并编制相关宏观性规划,及时研究分析房地产业发展态势,开展

房地产投资预测和预警,出台房地产开发相关引导政策。

2.做好住房建设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本规划编制完毕并通过审批后,相关部门必须按照规划内容严格实施。

3.做好已批准的居住区规划

对已规划审批居住小区中的未开发部分,按照国家相关调控政策规定的指标要求,根据用户申请将原规划内容逐步调整到位。

要优先落实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拆迁

安置用房的开发项目,统筹安排好“城中村”的开发改造项目,

并合理配置市政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

第28条·加快住宅建设步伐,进一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

1.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加快面向广大中等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场供应比例。向本市居民倾斜,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市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同时,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改造任务重、房屋拆迁量较大的情况下,特别是要注意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中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安置住房的建设力度。

2.加大保障住房建设

2008、2009年按照部分集中建设、部分配建的模式建设保障住房,从2010年开始,逐渐过渡到完全在普通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的模式。为了保证保障住房的建设,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政策。

保障住房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按照保障住房建设年度建设计划,依据普通商品住房年度建设计划,及早向开发商通告合并建设保障住房的优惠政策及建设计划,全程跟踪,落实到具体规划内容,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以保证保障住房建设顺利实施。

要研究、规范、严格购房审批程序,建立申购审查负责制,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对瞒报、虚报申购人真实信息要追究责任。

3.严格控制高档商品住房建设

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尚未开发地段的规划控制和土地储备,避免出现

高档地块建设低档商品房等浪费优势土地资源等问题。

第29条·强化房地产项目管理,实现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监管

1.年度开发计划指导开发项目

开发项目要在年度计划指导下进行实施,对于需要变更调整的项目,需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和认可。

2.严格执行开发项目的用地供应政策

要通过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的形式确定房地产项目开发单位,禁止以集资合作建房、旧村改造、划拨土地及工业科技教育

等名义获得优惠政策的土地,转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对拟出让

土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主管部门要对项目的开发期限、规

划设计、配套设施建设、拆迁补偿安置、住宅性能要求等提出建

设条件意见,作为土地招、拍、挂的必须条件之一。

3.开发项目以规划指导为前提

开发项目要有详规的指导,要由符合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绿化设计,由规划部门审批并核发相关

证明手续。

4.掌控开发项目工程建设过程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严格施工许可制度。要全面落实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理,建立完善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制度。项目配套工程要随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房管部门要搞好拆迁安置,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工商部门要对在建商品房预售和销售广告进行严格把关。

5.严格管理开发项目承发包招标

开发项目必须全面实行公开招标。涉及工程项目的各类发包,都必须将其承发包纳入主管部门管理范围之内。加强对中标后违法分包、转包、不履行合同等方面的监管。要强化合同管理,及时发现和严肃查处合同签订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营造诚信经营、忠实履约的市场环境。

6.严把验收交接环节

开发质量差、配套设施达不到设计要求、未按合同拨付工程款的项目不予竣工验收备案,未经竣工验收备案的工程不得办理登记确权手续,不得交付使用。房管部门监督开发企业履行物业管理协议,监督开发企业将住宅小区移交业主委员会,并监督和指导物业管理公司以后的经营活动。

7.落实房地产市场交易相关税收政策

以“威海数字房产信息系统”为依托,实现房地产交易涉税信息的共享,为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征管提供依据。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有形房地产市场,现场办税,为纳税人缴税提供便利。要强化房屋权属登记和市场交易环节的监管,将完税证明列入登

记发证、交易过后、抵押登记等业务流程,严格实行“先税后证”,

确保税收政策在市场调控中发挥作用。

8.完善市场监测与信息披露制度

整合立项投资、土地出让、规划许可、税收、信贷、销售预售等环节的资料数据,及时反映市场运行状况,为市场监测和政

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要调整商品房预售管理体制,将市区住

房预售备案全部纳入房地产交易中心统一管理,凡取得预售许可

证的住房,要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公开预售的楼盘、户型、套数

等销售信息,尽快做到全部实行网上合同、网上备案、网上公示,

解决商品房市场销售房源不公开问题。通过网上销售、信息公开,

促使开发商诚信经营,落实宏观调控市场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

第30条·强化组织协调,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

1.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工作议事机制

要成立房地产开发管理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小组议事制度,不定期召开会议,主要是审定全市房地产行业规划、房地产开发

中长期计划和年度开发计划,审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房地产开

发项目,对涉及房地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

2.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规范机制

相关部门要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活动,要时刻关注投机性购房的苗头,限制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同时,坚决查处房地产开发和交易中存在的质量低劣、虚假广告、合同欺诈、面积缩水以及中介服务、物业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3.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管理运行机制

鼓励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规范、有序地进入房地产领域,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要适当提高房地产企业资质审核门槛,严格控制审批新设立的开发企业。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依法取消资质或降低资质等级。同时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将信用档案与企业资质年审、市场准入清出有机结合起来。

4.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持续发展机制

各级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要加大物业管理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业主通过业主大会与物业管理企业实现双向选择,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5.建立和完善房地产行业协会的引导自律机制

威海市房地产开发协会要强化行业自律,逐步建立完善房地产企业资信评价体系。加强调研,积极总结和推广房地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深入研究和把握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查找和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具有指导性

和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积极协调解决房地产企业在改革、经营、

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第31条·进一步发展住房二级和三级市场

房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房屋租赁、二手房交易市场和房地产中介服务的管理,将房屋租赁、二手房交易、商品房销售统一纳

入房地产交易市场,形成市场统一、管理规范、依法交易、信息

公开的房地产市场交易体系。要加强管理服务与宣传指导,进一

步优化、公开服务程序,采取简便易行的操作办法,积极引导居

民通过换购、租赁等方式合理改善居住条件。

第六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32条·落实规划实施责任

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分级负责制,加强政策的传递能力和与基层的沟通能力,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强化各级政府、各

相关部门的住房管理责任。

第33条·加强住房建设规划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项目电子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住宅建筑套密度、住宅面积净密度、容积率等相关控制指标,

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原则上不予

审批,同时通过对数据库的动态更新来及时掌握住房建设计划实

施的进展。

第34条·加强住房建设规划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制度以及行政纠正与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

督。对没有按要求严格审查,违规发放规划、施工、商品房预售

证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严

肃查处;属于失职、渎职的,应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35条·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跟踪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评价工作,对每年政府引导下的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并进一步与城市的发展速度

与方向相协调,使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动态的互动反馈环,形成住房建设规划实施跟踪机制。

第36条·规划实施中灵活掌握变更调整

本规划的年度计划在规划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把握总量平衡原则前提下,对具体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变更。

第37条·住房建设规划实施中变更控制原则

1.固有项目“退变”原则

对原来已经确定了相应控制要求的项目,如果需要变更和调整,应该住房层次从高档向普通变化,控制套型比例从低向高变

化,即“后退变化”。

2.增加项目“类比”原则

由于特殊原因,新增加年度计划之外的项目,原则上应按照其所在的区域、土地供应的类型等,参照相同或类似的项目控制

来执行新项目的控制要求。

3.年度土地“定比”原则

建设项目在规划期内的年度计划如果发生变化,其变化当年要保证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住房的土地供应不低于土地供应总量

的70%。

第七章 附则

第38条·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第39条·本规划由威海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40条·本规划由威海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附表:

表1: 规划期间住房建设年度计划

各类住房建设 比例(%)

年度 高档商品住房

(万平方米) 普通商品住房

(万平方米)

保障住房

(万平方米)

合计

(万平方米)

单套套型

建筑面积

≤90平方

米住房

单套套型

建筑面积

>90平方

米住房

2008 59 204 35 298 75 25 2009 58 211 29 298 74 26 2010 36 215 24 275 72 28 2011 38 218 24 280 71 29 2012 39 221 25 285 71 29 合计 230 1069 137 1436 73 27 注:廉租房制度以租金补贴为主,租金核减为辅,不集中新建廉租住房。

表2: 规划期间住房建设土地供应年度计划

各类住房用地 比例(%)

年度 高档商品住房

用地

(公顷) 普通商品住房

用地

(公顷)

保障住房

用地

(公顷)

合计

(公顷)

中低价位、中

小套型普通

商品住房(含

保障住房)用

商品

住房

用地

2008 50 170 27 247 80 20 2009 48 176 23 247 81 19 2010 30 179 18 227 87 13 2011 32 182 18 232 86 14 2012 33 184 19 236 86 14 合计 193 891 105 1189 84 16 注:廉租房制度以租金补贴为主,租金核减为辅,不集中新建廉租房,不产生用

地。

威海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文本

PART2 规划文本

目 录 第一章 总第二章 住第三章 住第四章 住第五章 住第六章 规第七章 附附表―――则―――――――――――――――――――――――――――――――――――――――――――――――1 房现状和需求――――――――――――――――――――――――――――――――――――――――――3 房建设目标及计划――――――――――――――――――――――――――――――――――――――――3 房建设用地供应与布局――――――――――――――――――――――――――――――――――――――6 房建设政策与策略――――――――――――――――――――――――――――――――――――――――8 划实施保障措施―――――――――――――――――――――――――――――――――――――――――12 则―――――――――――――――――――――――――――――――――――――――――――――――13 ――――――――――――――――――――――――――――――――――――――――――――――――14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化住房保障的相关要求,加强对威海市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和近期城市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使威 海市住房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促 进房地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威海市居住环境质量, 促进威海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威海市 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研究范围为威海市区行政辖区。 第3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08-2012年,与《威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基本一致。 第4条·规划目标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通知要求,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 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政府组织、市场运作,统筹考 虑、突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化住房结构,稳定房价,满足威海市区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发 展需求,实现房地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将人居品牌进一步做 大做强,建设世界级精品城市。 房地产业的发展应与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适应,对房地产业进行合理调控,将促进威海房地 产业率先进入成熟理性发展的新阶段,实现城市居民居住水平的 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第5条·规划原则 1.总量供需平衡原则:总量要适度控制,增幅要合理增长,要 科学制定供给的总量标准,保持总量供求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 的稳定持续发展。 2.体系结构合理原则:住房建设规划要促使房地产市场的供应 结构基本合理,尤其是住宅增量市场的结构合理,形成商品住房、 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相配套的住房供应体系, 满足各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要求,把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 题放在重要的突出位置。

郴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细则

·郴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细则

————————————————————————————————作者:————————————————————————————————日期: 2

郴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各城市规划区进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本细则。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包括市、县城城关镇、其他建制镇的城市建成区、近郊区及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县(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当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依法规定。 第四条郴州市规划建设局是郴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郴州市的规划工作,并对县(市)城市规划办(处)进行业务指导和执法监督。郴州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县(市)城市规划办(处)负责管理本辖区(含各类开发区)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市辖区街道办事处和乡镇配置专职或兼职规划管理人员,协助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搞好本辖区内的城市规划

管理工作。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建制镇配置专职或兼职城市规划管理人员,协助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辖区内的城镇规划管理工作。 各区(镇)人民政府和国土、公安、环保、消防、水利、交通、房产、城管、工商、建工等有关部门应配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郴州市规划建设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二)具体负责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实施管理,查处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 (三)参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参与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 (四)负责郴州市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负责颁发郴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负责建筑方案的审批,负责城市规划设计和勘测的统一管理; (六)负责城市规划的报批和宣传工作; (七)依法受理因不服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而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 第六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包括所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说明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中国西北璀璨的明珠。 巍巍贺兰山,漫漫黄河水。秀美富饶的塞上湖城,不仅用千古文明、多元文化,支撑着银川不断发展的辉煌。如今,更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宏图的实施,拉开了更高发展的序幕。 一、规划范围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全长17.5公里,是城市南北向新主干。主轴南段起点在五里台,现状是宁安大街,北段终点在元宝湖,现状位于万寿路。 二、规划依据 《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三、规划理念 银川城市中轴线以“多彩银川”作为规划理念,不仅表达了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空间的规划诉求,更加体现出“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的城市精神之魂。 三、规划结构 “多彩银川”城市中轴的规划结构,分为一轴一心,三廊五段,九大节点。 按照城市人文生命序列中轴线由南向北分为历史银川、风情银川、和谐银川、开放银川和未来银川五段。历史银川是表达银川千年人文的底蕴,风情银川是反映银川民俗民风珍贵遗产,和谐银川是打造银川最靓丽的窗口,开放银川是创新银川城市精神的新亮点,而未来银川,则是进一步展示银川可持续发展的新辉煌。 九个城市节点分别为塞上明珠、银川民风、文化中心、城市中央、市民中心、塞上西湖、中阿论坛、北部新城、月坛金凤。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历史文化公园、英贤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宁夏民风街、银川青少年宫、宝鼎广场、宁夏歌剧院、银川图书馆、宁夏博物馆、三馆两中心、曾杏绯艺术馆、中阿论坛、宁夏移民博物馆、人文亭阁等。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通过集中考虑设置和完善一批大型文化空间,城市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人文的精神所向,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开放性城市旅游价值,同时向全中国及世界人民展示着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综合规划样本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综合规划

威海市桥头镇总体规划 桥头镇人民政府 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

第一部分文本

目录 第1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镇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镇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绿地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基础设施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环境卫生设施、环境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镇区防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9章远景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0章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郴州武广站福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郴州武广站福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一部分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规划调整的原因与内容 (1) 第三章规划目标、功能定位与规划结构 (2) 第四章土地使用与用地控制 (2)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5) 第六章市政设施规划 (7) 第七章环保环卫规划 (8) 第八章防灾规划 (9) 第九章城市设计指引 (10) 第十章建设开发控制 (11)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13) 第十二章奖励与处罚 (13) 第十三章附则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郴州市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科学指导郴州武广站福城的开发建设,促进福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已经批准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郴州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编制《郴州武广站福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武广站福城片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规划范围 武广站福城位于郴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部,含有万华岩镇、市郊乡各一部分。规划区西起增湖岭东山脚,东止107国道,北临郴桂高等级公路,南靠山体控制绿线,即原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郴州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范围,规划用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及相关法律法规; 2.《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初步设计》(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2004年10月); 3.《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4.《郴州市城市绿地绿线控制规划》; 5.《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的初步成果; 6.《郴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郴州市高层建筑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等; 7. 已经编制完成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郴州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四条规划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适应《城乡规划法》的要求,遵循依法规划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 3.遵循《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的指导,注重保持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郴州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合理的延续性,强调整体格局的优化和功能完善,合理确定相关设施的规模和布局; 4.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5.引入城市设计的方法,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塑造郴州市地方特色,增强福城在未来的持续竞争力。 第五条强制性内容规定 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住宅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等内容。 本规划文本中黑体字为强制性条文。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规划调整的原因和内容 第六条规划调整的原因 1.随着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不断深入,郴州站片区及周边用地的开发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如村民安置用地的要求和范围不同、武广客运专线标高、站场及涵洞位置的确定与原规划不一致、土地开发建设成本大幅度提高、原规划开发强度偏低等,导致实施难度加大; 2.《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修编工作基本完成,对规划片区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功能定位,原规划因位于95版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外,依据明显不足; 3.《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元月1日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直接依据,原规划在编制内容与深度上尚有需要完善与深化的方面,如有约0.75平方公里的综合用地没有明确的控制指标体系,无法指导土地出让;

word城市规划必读书目

(word)城市规划必读书目 篇一:城市设计word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2、步行街区——即人车分离、没有机动车辆行走的区域。严格意义上说,步行街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步行系统包括:商业步行街、林荫道、空中和地下步行街,其中步行商业街是步行系统中最典型的内容. 3、开放空间——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它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 4、心智地图——心智地图(mental map)是存在心智中的空间意象和环境特征,是由各种生活体验、感受及长期累积的经验,包括:从地图阅读中获取信息、个人的实际经验,也包括图片、传说等。 5、场所——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一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 6、城市轴线——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中起空

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城市轴线的规划设计是城市要素结构性组织的重要内容。 7、图底理论——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图底关系理论就是将研究形态视觉结构的“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领域,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 8、记忆地图——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地图。它指人们大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特定形象,是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图。 1、简述区域级—城市级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与重点。 设计目标:为城市规划各项内容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一个基于公众利益的形体设计准则,成果具有政策取向的特点。 *设计对象一般为整个城市;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 *没计城市竖向轮廓。 2、谈谈你对城市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理解。 ①积极空间:完全由面围合的空间,称为积极空间,人在这种空间内具有安全感。 ②消极空问:由点或线所暗示围合的空间,称为消极空间。另外,利用镜面玻璃、水面反射所造成的虚空间,也可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新区规划完整版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新区 规划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式征求张店区政府意见。 (四)2015年10月14日,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2015年11月12日,通过了市规委会第5次项目审议会。 二、《淄博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维护)规划情况 (一)规划范围:东起世纪路,西至滨博高速,南起昌国路,北至济青高速,总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本项目规划范围分两个层次,即片区层次及街坊层次。(二)规划设计内容: 1、片区层面:梳理各片区人口容量、建筑容量,在此基础上,对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根据新标准要求进一步分析研究,根据设施不同,提出相应的落实方式。 2、街坊层面:踏勘现状、根据新标准更改用地性质、对未建设地块和更新改造地块重新分析确定控制指标、落实专项规划内容、更新竖向管线等内容。 3、主要指标: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面积(hm2) 百分比(%) 大类中类小类 R 居住用地 R1 一类居住用地R2 二类居住用地R22 服务设施用地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1 行政办公用地

A2 文化设施用地A3 教育科研用地A4 体育用地 A5 医疗卫生用地A6 社会福利用地A9 宗教用地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 商业用地 B2 商务用地 B4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W 物流仓储用地 W1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1 城市道路用地 S2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S3 交通枢纽用地 S4 交通场站用地 U 公用设施用地U1 供应设施用地U2 环境设施用地U3 安全设施用地 G 绿地与广场用地G1 公园绿地 G2 防护绿地 G3 广场用地 H11 城市建设用地H H2 H21 铁路用地 E E1 水域

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规划文本)(2020年整理).pdf

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三章行政办公设施布局规划 第四章商业设施布局规划 第五章文化设施布局规划 第六章体育运动设施布局规划 第七章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第八章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第九章社会福利设施布局规划 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各项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一致,对威海城市公共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为未来公共设施谋划、预留足够的承载空间,控制和引导区域内的各项建设,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6、《城镇老龄设施规划设计规范》; 7、《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8、《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9、《山东省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 10、《威海市残疾人发展“十一五”规划》; 11、《威海市“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12、《威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

15、《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35号); 16、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医发[1994]第25号); 17、《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 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3]82号); 19、十一部委转发关于加快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决议; 20、《威海市“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21、《威海市规划管理单元规划方案》(讨论稿); 22、《威海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资料》(2003年12月); 23、《威海市体育事业战略发展规划》; 24、《威海市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25、《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26、《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 27、国家、省、市有关公共体育设施法规、文件、规范; 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29、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30、《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31、《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32、《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郴州市城市夜景专项规划

郴州市城市夜景专项规划 【目录】 第一部分总体概述 第一条、项目概况 第二条、郴州市城市照明基本现状 第三条、规划原则与规划依据 第四条、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五条、城市夜景架构规划 一、近期夜景架构规划 二、远期夜景架构规划 第二部分近期夜景照明规划 第六条、以城市功能区域为主的照明格局 第七条、照明分级控制格局规划 第八条、建筑照明 一、建筑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功能建筑照明设计 一)标志性建筑物的照明设计 二)行政办公建筑的照明设计 三)商务建筑的照明设计 四)传统建筑的照明设计

五)交通与通信类建筑的照明设计 六)工业建筑的照明设计 七)宾馆酒店类建筑的照明设计 八)民用住宅类建筑的照明设计 第九条、道路照明 一、道路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道路分类照明及照明标准 三、道路交叉口照明 四、道路立交桥照明 五、一般道路照明设计灯具布置及选型要求 六、郴州市道路照明现状分析、规划 七、郴州重点道路照明规划 第十条、公园照明 一、公园照明的基本要求 二、公园夜景照明主体 三、北湖公园、苏仙岭夜景照明规划 第十一条、广场照明 一、广场照明的基本要求 二、广场夜景照明的方式 三、五岭广场夜景照明规划 第十二条、桥梁照明 一、桥梁夜景照明的基本原则

二、桥梁照明的基本要求 三、桥梁结构分类照明 第十三条城市水系郴江 第十四条、公共景观照明规划 第十五条、城市重点区域照明规划 一、城市节点与标志照明 二、城市交通枢纽夜景照明规划 三、城市主要出入口照明 四、城市照明观景点 五、街道整体亮化形式示例 第三部分夜景照明建设的相关要求第十六条夜景照明建设的实施计划 一、近期实施计划 二、远期实施计划 第十七条规划实施的技术要求 一、灯具的技术要求 二、电气配置的技术要求 三、灯光控制技术 第十八条灯光实施、组织和管理 第十九条照明建设的政策及措施 第二十条景观照明的质量评价

最全城市规划书单

《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 [美]贝利著 《城市意象》 [美]凯文·林奇著 《城市设计》(修订版) [美]培根 《拼贴城市》 [美]柯林·罗等编 《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丹麦)盖尔编 《感知与意象——城市理念与形象研究》闵学勤著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特兰西克著 《街道的美学》(日)芦原义信著 《城市策划实战案例》赵卓文著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芒福德编 《城市设计新理论》 [美]亚历山大等著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加)雅各布斯 《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 《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 《落脚城市》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城记》王军 《采访本上的城市》王军 《城市与人——一部社会与建筑的历史》(美)吉罗德 《城市色彩——一个国际化视角》(美)斯文诺芙 《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美)吉勒姆 《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美)卡尔索普,富尔顿 《都市圈规划:理论·方法·实例》顾朝林 《街道与城镇的形成》迈克尔·索斯沃斯 《城镇化与区域规划》姚士谋 《反规划途径》俞孔坚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 《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弗朗西斯·D·K·钦 《城市建设艺术——遵循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卡米诺·西特 《街道与广场》克利夫·芒福汀 《城市设计基本原理》沙尔霍恩 《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与城市意义》斯皮罗·克斯托夫《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黑川纪章 《城市规划哲学》孙施文 《城市空间发展论》段进 《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刘伯英、冯钟平 《从“功能主义”走向“文化城市”》单霁翔 《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规划》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沙立宁 《总体设计》凯文·林奇 《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 《网络城市》 《城市突变》 《生态城市/60个优秀案例研究》(西)鲁亚诺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银川

城市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摘要: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集中与分散则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市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银川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建国以来,由民国初期的“哑铃状”发展到“带状组团式”,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次大的规划,最终形成银川市“三中心并联式”的格局。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城市空间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分散银川市规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 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物质要求在特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多种背景下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织方式以及背后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空间布局特征。集中与分散是城市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它们贯穿于城市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上。因此,集中与分散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 集中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它是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扩散等作用引力聚焦的过 程。集中的相对性决定了集中的复杂性。集中主义的代表是勒柯布西埃,他提出用城市的 三维结构来解决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城市”方案。 分散是城市空间的一种异化现象,是对城市空间过度集中的—种反动,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必然行为。分散的相对性只有与集中空间联系起来考察后才有真实的意义。分散的城市形态所反映的正是空间内人类活动分散化了的表征,同时也是受制于各种自然条件与环境的结果。分散主义的代表是霍华德,为了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集中与分散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状态,所反映的是空间结构内在的相互关系。集中与分散的空间运动总是在一定的人类行为动力的驱使下以或聚或散的空间表现而呈现两相依依的社会与空间关系。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化遵循从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轨迹,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每后一个阶段也不单单是前一个阶段的简单重复。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本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作为实例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的探讨、分析。选取该城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以银川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海市,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的庆阳地区,它们的经济、文化、商业触角均远离其本省区的核心辐射,而在这10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区域范围内,只有银川是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城市人口超70万的大城市。因此有理由认为,银川的强盛会带动在包头、太原、西安、兰州一带形成新经济三角带,在中国西部城市规划编制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2、作者本人来自宁夏,对银川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了解,银川作为我的故乡,借这次机会可以更好的了解银川的历史发展及规划现状。 1.银川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化。 1)银川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

淄博市北郊镇总体规划

淄博市北郊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 第三章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2 第四章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3 第五章总体布局规划4 第一节城乡空间管制规划4 第二节镇域镇村体系规划5 第三节乡村建设规划5 第四节用地布局规划6 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8 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9 第八章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11 第九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12 第十章“五线”控制12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3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规划15 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16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18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措施18 第十六章附则19 附表19 表一居民点规划安置表19 表二远期镇域用地汇总表20 表三远期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21 表四城镇建设区主要道路一览表22 表五文物保护单位紫线控制表22 表六近镇域用地汇总表26 表七近期城镇建设用地平衡表26 表八近期建设项目表27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需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效引导规划期内北郊镇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保证镇内开发建设有序进行,特制订本文本。 第2条(一)镇域范围为北郊镇的整个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6.23平方公里。 (二)镇区规划范围:北至青银高速公路以南250米,南至老济青路,西至正 阳路,东至西十五路,镇区总面积26.41平方公里。 第3条本文本是北郊镇镇域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镇域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文本的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管理中除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的和规划期内颁布的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4条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北郊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规划建设,属严重影 响城乡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5条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146号令发布) (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四)《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五)《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六)《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116号令) (七)《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八)《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稿) (九)《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十)《北郊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十一)《北郊镇环境规划》 (十二)其他相关规范、规定 第6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5-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郴州市-刘运华-“两城”建设-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报社版)

“两城”建设 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郴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站长刘运华 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其承担的功能相对一般城市要多、要广,任务繁重,必须结合郴州实际,加强郴州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一、建设“两城”郴州面临着来自自身与周边城市的挑战 1、郴州现有基础设施与“两城”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体量小,与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不相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功能定位、分区不明确;规划、建设水平较低。二是未形成现代人流、物流聚散的高效、快速交通网络;市内快速、便捷交通环线以及交通主干道不足,与周边次级城市、三级城市未形成快速交通联络干线。三是市政设施、市容环境面貌有待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较低,快速反应能力较差。四是总体上缺乏作为湖南最开放城市、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磁力效应。 2、郴州建设“两城”面临着来自赣州、韶关的重大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上下都在谋求新的发展。郴州周边

的韶关、赣州等城市在新的形势下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赣州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确定发展目标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赣州特大型城市;韶关为广东省政府重点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之一,其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建设成为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粤北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就三城市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比较,郴州中心城区发展规划明显落后。特别是近几年来, 韶关、赣州发展势头和基础较好。具体情况为郴州总人口比赣州少,比韶关多,经济总量指标不如赣州,但人均指标占有优势;人均指标不如韶关,但总量指标占有优势;但近两年韶关、赣州在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增长明显大于郴州,而且郴州与这两城市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也存在差距。这表明,赣州、韶关是郴州“两城建设”中的强劲对手,包括在人才、资金、项目等各方面的争夺,若不采取超常规的有效发展策略,郴州“两城”建设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二、建设“两城”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两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充分依靠人才和科技,在充分论证其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统筹实施。 1、把握规划、建设原则。必须紧紧围绕“两城”发展目标定

城市规划专业必看的100部书

100本规划书 1.城镇规划实践城市和郊区设计艺术的介绍(先生)理查德 1909年 根据一个规划网站点的好的观点,例如建筑物和街道,广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安排的观点而提出的一个专业的阐述。这本书是这个领域的基础之一。Lushly 提供了城镇计划和一些照片,理查徳的书演示了在人类极限的基础上规划城市。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与当地的土木工程师们分享。 2.城市规划的介绍美国城市民主的挑战本杰明·玛希1909年 Marsh是其中第一个和最强烈呼吁通过使用协调政府行为来解决公共健康危机的运动的领导者。“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规划,”他写道,“就像一艘船失去了舵。”Marsh成了一位主要的早期提倡在纽约进行分区和计划的人。 3. 科学管理的原则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911年 泰勒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论点是这两个商业和政府应该“根据工作人员职能分派工作”。它提供了从工作的管理中分离政治因素这个观点的支持,并提供信用给城市规划者,专业工程师,以及类似的工作人员。 4. 瓦尔克公司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沃尔特D﹒穆迪 1912年 首次出版对初学者面向主题的规划,这本手册教他们关于丹尼尔﹒伯翰姆的1909年的芝加哥的城市规划。 5. 实施城市规划Flavel Shurtleff,弗雷德雷克﹒奥姆斯特德1914年 由奥姆斯特德倡议,这是第一个研究的国家计划的律法。景观设计师Flavel Shurtleff承办,那个工作成为一个对于规划者、规划委员会、律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开发了一套法律基础和实践的规划。 6.介绍城市在进化的城市规划运动, 学习物理的帕特里克·Geddes 1915年连接社会改革和城市环境,Geddes看着城市综合运用。所有计划应该保留独特的历史特征的城市中,涉及公民,在规划的发展,他的理由是,声音听起来有两大主题:将再度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7.现代城市规划的指导原则之回顾城市规划纳尔逊p .刘易斯 1916年 集中在身体的城市,刘易斯认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城市规划作为工程问题。从运输系统以公园和娱乐,这本书花了一个系统的方法,激发工程师能够同时考虑计划他们的关怀和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生理上的问题。 8.城市规划与参考特殊的计划的街道和许多语言 1916年查尔斯·罗宾逊罗宾逊被查尔斯语之间的知识作家阿梅里奥第18、19世纪设计与日益增加的影响,“现代”电动旅行的美国生活。这本书是源自一段伟大创意的发酵和试验在城市规划领域,特别是在设计和platting街。他的许多观察保持相关的今天。 9.这个城市公园,欧内斯特·罗伯特·e·w·伯吉斯,主人公罗德里克·d·McKenzie,路易。沃思 1925年 介绍了伯吉斯的概念,通过考察人类生态学的空间模式的城市发展。他的同心区理论的距离每天上下班往返于一个连接到一个中央商务区的城市社会经济开发区的排序;因此居民经济和社会阶级成为开发区。 10.保罗·道格拉斯近郊趋势眷顾 1925年 道格拉斯进行的调查显示,郊区的社区就像郊区写的是在大的numbers-and首次被发展的时候就有许多人信郊区可能会以某种方式保险丝最好的城市和农村的和谐统一。他的工作是正在进行的拖船的例证 11.新城镇,为旧的成就在市民改善在美国的一些小城镇和社区约翰Nolen 1927年

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赤峰市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 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 2019年4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规划修编背景 (6) 第一节区域概况 (6)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8) 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结论 (9)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 第二章规划目标 (14)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 (14) 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15) 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6)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 (19)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9) 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 (21) 第四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6) 第一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6) 第二节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27) 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29) 第一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29)

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31) 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32) 第四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 (34) 第五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与管制措施 (34) 第六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 (36) 第六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37)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 (40) 第八章土地整治 (44) 第一节土地整治的目标 (44) 第二节土地整治具体措施 (47) 第九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49) 第十章规划调整完善实施措施 (51) 第一节法律保障措施 (51) 第二节行政保障措施 (51) 第三节经济保障措施 (52) 第四节社会保障措施 (52) 第五节技术保障措施 (53) 附表 (54)

前言 为保证松山区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赤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编制《松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全面分析了松山区规划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制定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进行了主要用地规划和空间管制引导,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一、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1、规划的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对土地利用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强化土地的宏观调控,协调部门和产业间的用地矛盾,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对非农业用地由外延增量为主,转变为内涵挖潜为主,努力实现宏观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有计划的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促使土地资

威海市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威海市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燃气管理,维护燃气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燃气生产、供应和使用安全,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从事燃气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燃气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工作;市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燃气的安全监察工作;市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城市燃气的消防监督工作;市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城市燃气和燃气器具的质量、计量监督及燃气管道、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管理检验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燃气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四条城市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燃气专业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在同一种气源管道燃气规划区域内禁止两种管道燃气交叉运行。 第五条建立管道燃气工程建设报建制度。凡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含管道液化气,下同),建设单位应将燃气工程站点、供气范围等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公安消防、规划、环保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有关规定,办理立项等建设手续。 第六条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执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化管理规定。严禁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担设计、施工任务。 外地有资质证书的设计、施工单位进入本市承揽燃气工程,应先到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第七条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建设单位应按燃气工程建设专业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要求,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预留燃气设施建设位置。预留的燃气设施建设位置,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占用。 应配套而未配套燃气设施的,规划部门不予规划验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综合验收,不得交付使用。 第八条燃气工程建设所用设备和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挠燃气工程公共管道(含室内主管道)的施工安装。 第十条燃气管道施工安装应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检验合格。 燃气工程竣工后,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监督、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燃气工程完工后竣工资料应及时交市城建档案馆存档。 第三章燃气生产、储存和输配 第十一条城市管道燃气的压力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两段炉煤气须按规定向燃气中加入定量的加臭剂。 第十二条城市燃气生产、储存和输配所采用的各类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气瓶设施,必须符合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按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和建立档案,并定期检验。 第十三条城市燃气管道和燃气容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气密试验和置换,在置换过程中,应定期巡查,加强监护和检漏,确保安全无泄漏。对各类防爆设施及安全装置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确保灵活可靠。 第十四条城市燃气生产、储存、输配系统动火作业应建立分级审批制度,取得动火证后方可实施。 第十五条城市燃气生产、储存和输配单位应按设备负荷能力组织生产、储存和输配,特殊情况需强化生产时,必须进行科学分析和技术论证,并经企业总工程师或技术主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调整设备的工艺参数和生产能力。

郴州东城区的潜力

郴州东城区的潜力 2004年湖南省政府搬迁至长沙城南板块,政府入驻,三馆一中心开建,整体区位经济飞速发展,城南板块现已成为长沙最具活力的板块,今日的辉煌早已无需赘述。 对于现在的郴州楼市来说,郴州城东板块在郴州版图上的意义,尤如长沙城南板块对于长沙的意义。可以说未来城东新区的建设和高速发展与苏仙区政府东迁是密不可分的。从苏仙区政府新址东迁,城东板块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城东新区城市次中心的全面启动,更是掀起了城东新区的开发热潮。据了解,郴州市政府的第二办公大楼也即将搬迁至城东新区,随着郴州市“承接转移”和郴州城东建设的展开,郴州楼市原有的格局势必也将产生化学性裂变,2012年郴州新开发的楼盘总量一半以上都位于城东坂块。 郴州市城东新区,尤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于王仙岭脚下冉冉升起。

区政府东迁带动新区建设 近几年来,郴州提出了城市发展“南延东进,东进优先”的战略目标,其中城东新区是郴州市“两城”建设的重点,更是苏仙区投资的主战场。这给城东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机遇,苏仙区政府抓住城市东移和产业中心的定位,以百亿投资计划,以区行政中心搬迁为龙头,计划用3-5年的时间把城东新区打造成可容纳20万人口,功能齐全,产业发达的城市次中心。按照100万人口、100平方公里的城区新规划,规划城东新区面积32.48平方公里(含出口加工区),以区行政中心搬迁为龙头,着重推进苏仙区白露塘镇辖区内的白水组团和板桥组团,力争今年内,完成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其中建设相山大道、香雪大道、云松路、相水路、学院路、观山大道等交通设施项目“三横七纵”10条路。

苏仙区政府的搬迁进驻以及配套落成的法院、检察院、医院、学校这些配套,规模上已经是一个“新城市”的体量。市体育中心、市会展中心这些亮点项目,对未来的经济、人文、商机和房价潜力都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郴州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已经成型,以及河西沙滩公园,长10公里的规划,用海沙做的沙滩排球场,政府所做的这些市民工程,这都说明了未来的政府中心偏移。 东城区依托已形成的湘南学院、高职院、有色科技工业园、出口加工区,郴资大道向南北纵深发展。该区以西河为界分为白水组团和东河组团,即以新型工业和综合服务、居住职能为主的东河组团;以高等教育、体育、居住为主的白水组团。两个组团形成两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功能区。东城区三纵七横的道路已基本形成,路电水煤气管道已经铺设到位,具备了住行娱多种功能于一体,功能配套日渐完善,未来就好像沙盘上的绿色一样,充满着勃勃生机,它将是郴州的一个精品亮点。 城东新区作为郴州“两城建设”、“三城创建”的桥头堡,它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辉煌,郴州市体育中心竣工,市会展中心落地,市人防指挥中心拔地而起,涵盖了苏仙区政府、苏仙区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医院等项目的苏仙区行政中心整体搬迁工程全面启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力量的汇聚,昭示着这里的无限前景和勃勃生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