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蚀设计规范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蚀设计规范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蚀设计规范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蚀设计规范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设计指导规范》编制说明

(标准送审稿)

a.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设计指导规范》。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格麟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5年12月由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设计指导规范》标准的申请,2016年1月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标准工作组于2016年3月在上海召开了标准启动会,会议确认了标准工作计划、撰写大纲、章节目录和工作分工。

2016年5月标准稿(标准框架编制)沟通(重庆)

2016年12月标准稿(第一阶段草稿)沟通(成都)

2017年5月标准稿组内评审(邮件形式)

2017年5月标准稿(第二阶段草稿)评审会议(柳州)

2017年9月标准稿定稿评审会议(沈阳)

2017年10 月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交标准送审稿

2017年11 月单项标准终审会议(北京)

2018年01月标准发布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格麟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婷婷、金超、吴卫枫、张朋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鹏飞、王鹏、朱迎五、王官府、宁小岳、韩银江、杨锐、金喆民、宗建启、向雪兵、刘飞、洪子文、潘镱、唐玉刚、刘强强、冯昌川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李婷婷、金超。组建标准工作组,编写规范总体框架,编写标准目录中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中4.1白车身防腐设计,4.2.1涂装结构设计,4.2.2.1白车身常见密封形式与典型部位,见表2;4.3 白车身制造的腐蚀防护简述,4.4 材料,收集标准工作组意见反馈并修改及工作汇报,并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和修订。

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卫枫、张朋伟。组建标准工作组,编写规范总体框架,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中4.1白车身防腐设计,4.2.1涂装结构设计,4.2.2.1白车身常见密封形式与典型部位,见表2;4.3 白车

身制造的腐蚀防护简述,4.4 材料,并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和修订。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宁小岳、韩银江,上海格麟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杨锐合作编制4.2.1涂装结构设计,附录A 电泳涂装特性,并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和修订。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李婷婷、金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李鹏飞、王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朱迎五,王官府,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刘强强,合作编制4.2.2.2 开启件等相关技术内容,并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和修订。

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卫枫、张朋伟,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雪兵、刘飞,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洪子文,潘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金喆民、宗建启,中国第一汽车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唐玉刚,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冯昌川合作编制4.2.2.3 车身密封等车身相关技术内容,附录B结构设计示例,并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和修订。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雪兵、刘飞,中国第一汽车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唐玉刚,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卫枫、张朋伟,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李婷婷、金超合作编制4.3 白车身制造的腐蚀防护简述、4.4 材料章节的内容,并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和修订。

b.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论据

1、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

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对行业相关的技术信息进行了调研,分析主要技术内容显示:关于腐蚀相关术语、腐蚀影响因素、腐蚀原理与类型、防腐用钢板、金属涂层材料与工艺、有机涂层材料与工艺、密封材料、腐蚀评价、材料测试等技术内容在这些标注可广泛的获得。因此,本《规范》中对于上述可以直接获得内容将不再重复描述,将集中对白车身防腐蚀设计的技术及涉及的必要信息进行介绍,以满足现阶段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相关技术文件参见表1。

表1 车身防腐蚀设计技术文件

内容

美国日、韩

SAE

J447

SAE

J1617

SAE

J1959

SAE

J1804

制造材料制造

腐蚀相关术语☆☆

腐蚀影响因素☆☆

腐蚀原理与类型☆☆

车身设计☆☆☆防腐用钢板☆☆

金属涂层材料与工艺☆☆

有机涂层材料与工艺☆☆☆☆☆密封材料☆☆

腐蚀评价☆☆☆

材料测试☆☆☆

经调研后,编制工作主要参考技术文件:

a)电泳涂装材料与车身结构设计类:

電着塗裝のつきおわり性について,電着塗裝付き廻りについて,抗腐蚀孔设计手册;

b)工程设计类:

Paint Engineering Zero Tolerance Item,Vehicle Design Criteria For Painting and Sealing, SAE J447 (R) Prevention Of corrosion Of Motor Vehicle Body And Chassis Componets。

2、标准制订的原则

根据各汽车制造厂商在车身过程中对防腐蚀设计经验总结,结合我国目前我国汽车防腐蚀设计的发展情况,编制了该项指导规范。同时,各汽车制造厂商对典型的设计案例进行了归纳总结,体现在附录中,以加深《规范》使用者对其中技术内容的理解,为广大相关从业者提供最基础的技术信息,以促进白车身防腐蚀设计技术的发展。

3、主要内容的论据

本技术文件提供普通乘用车白车身设计的基本技术信息,包括车身结构设计、工艺、材料。

a)结构设计

提供了涂装结构设计、密封的设计通则、附录A电泳涂装特性及附录B、C典型结构设计示例。

设计通则中,涂装结构设计提供了电泳、排液、排气的结构设计的基本信息,并通过附录A对电泳结构设计所需的电泳涂装特性进行了描述;

附录B、C典型结构示例中,对包含车底门槛、地板、车底纵梁、侧围立柱、侧围上框、后轮罩、车身后部、顶盖、发舱、前盖、行李箱盖、车门、翼子板、油箱门总成的白车身进行描述示例。

b)工艺

简述了白车身制造过程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各工序对白车身防腐蚀的影响因素。

c)材料

简要介绍了白车身防腐相关的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对防腐蚀原理与应用进行了区分,对白车身防腐设计应用镀锌钢板的区域规划进行了必要的描述。

d)附录

附录A对电泳结构设计所需的电泳涂装特性进行了描述,以帮助广大使用者理解电泳涂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附录B、附录C提供了车身各个总成的典型结构设计示例,以帮助广大使用者理解通则中相关中的技术内容,使本规范的技术内容更形象、更具体化。

c.主要验证情况分析

标准工作组对国内十余家汽车主机厂进行调研,通过对各主机厂白车身防腐蚀设计工作内容的了解,《规范》中的技术内容包括了白车身防腐蚀设计中所需的技术需求,这些技术内容经过了相关产品使用实绩及动态腐蚀实验的验证,这些技术内容使各个主机厂在白车身防腐蚀设计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因此,工作组确定了这些技术内容适用于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的工作需求并具备指导相关设计工作的可行性。

评估结果

检验项目评估内容评估结果

1车身结构设计涂装结构设计:电泳、排气、排液,密封:闭合

件、车身密封的技术内容

满足要求

2白车身制造的腐

蚀防护简述

冲压、装焊、涂装、总装相关的腐蚀因素满足要求

3材料防腐蚀材料种类、镀锌板材的应用满足要求

d. 专利涉及情况

本标准未涉及专利。

e.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对于国内市场汽车产品的腐蚀现状而言,国内汽车产品的腐蚀防护设计工作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本技术文件规范”旨在提高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各企业防腐蚀设计在研发、生产方面的技术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对广大白车身防腐蚀工作从业者提供了“白车身防腐性能设计”基本信息;为制造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汽车产品提供了设计思路。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内尚无“汽车车身设计相关的防腐设计类规范”,国内各汽车生产、设计企业形成合力编制的、适用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规范”,有利于从而解决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规范”从车身结构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提供了设计思路,对与车身防腐相关设计普遍、关键因素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各参编汇编的设计示例展示,体现“规范”的实用性。在大家合力、决心完善我国车身防腐蚀设计工作的编制思路下,该技术文件将促进汽车行业的防腐蚀事业取得的进步、利于产业相关技术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推动我国汽车防止腐工作的持续发展。

f. 采用国际、国内标准情况

参考了SAE J447 (R) PREVENTION OF CORROSION OF MOTOR VEHICLE BODY AND CHASSIS COMPONETS(汽车车身和底盘部件的腐蚀防护)等技术文件、并结合国内各主机厂的白车身设计的工作情况,结合了各主机厂的和评估经验和实际需求,本标准是国内第一个白车身防腐蚀设计类指导性技术文件。

g. 与相关标准协调性

与相关标准没有冲突矛盾。

h. 重大分歧意见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工作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i. 标准性质建议说明

建议为推荐性标准。

j.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在行业内组织实施。

k. 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l. 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标准工作组 2017-10-09

通用GM泛亚PATAC车身密封防腐设计

通用GM泛亚PATAC车身密封防腐设计 车身防腐性能是决定车身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由于车身在行驶中经常受到高速石子的撞击,还经历潮湿和酸碱环境,要使整车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必须要分析车身各个部件在使用中的腐蚀风险,从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开始,确保防腐材料在整车(白车身)零部件上的可实施性。 一.PSA的防腐目标 ●保证零件16年的安全运行(售后15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 判断的标准:60个CAV循环 ●保证13年无穿孔(售后12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按照国标QC/T 484—1999, 车身耐腐蚀性要求是8无穿孔年。 判断的标准:60个CAV循环 ●客户可见的零件6年无红锈腐蚀现象(售后5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 判断的标准:30个CAV循环 二.车身防腐区域划分 2.1、通常将车身分为4个级别 -0级:没有要求区域 -1级:腐蚀较弱区域 -2级:一般要求区域 -3级:强腐蚀要求区域 2.2、对于外观腐蚀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 -A级:弱风险区 -B级:一般风险区 -C级:强风险区 2.3、车身腐蚀等级图示

O:有抗石击要求N:无抗石击要求 三.防腐密封定义 3.1、通用涂层定义: ●镀锌层 防腐原理:以牺牲性材料保护钢板。试验证明:10um/10um的双面镀锌钢板暴露在大气中,5年才出现红锈,而0.7的裸板暴露在大气中是3年穿孔。根据镀锌工艺,镀锌分为热镀锌(G)和电镀锌(EZ),电镀锌成本高于热镀锌,通常G10/10的防腐效果等同于EZ7.5/7.5。按照防腐等级划分,各个部件的镀锌层厚度见$2.4。 ●磷化层 防腐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1.8-2.5um的复合磷酸盐保护层,这层镀层是粘附在被碱腐蚀腐蚀出轻微刻痕的锌层表面,其耐大气腐蚀能力非常强,而且为电泳漆提供很好的底层。 ●电泳层 防腐原理:利用环氧树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8-25um厚度的封闭膜,将金属同大气和各种介质隔离。DPCA目前使用的是PPG第五代阴极电泳漆,其泳透性可以达到30cm,可以提高空腔内部的漆膜厚度,可以减少长空腔的工艺孔。按照防腐等级划分,各个部件的电泳层厚度见$2.4。 ●中涂层 防腐原理:主要成分是氨基树脂,成膜后有一定的弹性,在电泳漆表面形成30-40um 的涂层,当石子击打到车身上可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电泳漆膜被击穿。 ●色漆和清漆主要是装饰作用,没有防腐功能。 3.2、石击区定义 由于汽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石子经常撞击到车身,经常被石子撞击的部位定义为

白车身过孔设计规范

编号 代替 密级商密×级▲汽车工程研究院设计技术规范 白车身过孔设计规范 2007-9-20制订2007-12-30发布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

前言 本规范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而编写,其中设计流程部分参照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现行工作流程。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海清 本规范批准人: 编制: 校核: 审定: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2007 白车身过孔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M1,N1类汽车密封系统的设计。 本规范规定了轿车白车身各种装配孔、工艺孔的设计要求。 2 BIW过孔分类 3 BIW过孔大小 3.1穿透性凸焊螺栓过孔

3.2凸焊螺母过孔 注:第二、三层零件过孔大小根据实际焊接情况而定,如果焊接误差大则过孔需要相应加大。 3.3总装螺栓螺母过孔 注:第二、三层零件过孔大小根据实际焊接情况而定,如果焊接误差大则过孔需要相应加大。

3.4卡子固定孔大小 注:由于各种线卡、塑料卡子、油管卡子等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所以卡子过孔大小需要根据具体的卡子要求来定;一般来说,如果过孔是方孔,需要倒 R1的角。 3.5焊接用孔

注:焊枪过孔大小需要根据焊点个数和焊枪大小来定;夹具定位孔的大小需要根据零件总成大小来定,总成越大,孔越大。 3.6涂装过孔 注:涂装排水孔大小需要根据密闭腔体和涂装液排出速度而定,对过孔形状没有具体要求,但要考虑堵头形状。 3.7总装工具过孔 总装工具过孔大小需要根据工具的大小、形状而定,如果是套筒或者起子,可以打φ30以上大小的孔。 3.8总装零部件过孔 总装零部件过孔需要根据零部件的大小、形状而定,如玻璃升降器、锁等零件的安装过孔。 3.9 BIW减重孔 BIW减重孔主要作用是减小BIW重量,孔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零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3.9.1 冲压工艺性要好; 3.9.2 不能影响车身的强度和刚度; 3.9.3 不能影响车身的密封性等NVH性能。 4 BIW过孔形状

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同捷汽车

同济同捷科技企业标准 TJI/YJY 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 2005-XX-XX发布2005-XX-XX实施 同济同捷科技发布

TJI/YJY 前言 开闭件是车身中工艺较复杂的部件,它涉及到零件冲压、包边焊接、零部件装配、总成组装等工序;开闭件也是车身上安装附件最多的总成,对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开闭件是车身关键运动件,其灵活性、坚固性、密封性等方面的缺点易暴露,对汽车产品的使用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因此,生产商对开闭件的制造均十分重视,开闭件质量的好坏,实际上也直接反映了生产商的工艺制作水平的高低。 为了严格控制本公司汽车车身开闭件设计质量,我们参照国外汽车白车身开闭件设计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产品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让汽车车身开闭件的设计有据可依。 本标准着重强调的是开闭件设计规则,而各部分相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请参考相关国标。 本标准于2005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同济同捷科技提出。 本标准由同济同捷科技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强

TJI/YJY 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 1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身开闭件的术语、一般轿车的设计规则,及其设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轿车,其它车型也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 《轿车车身》、《现代轿车车身设计》 3术语和定义 3.1车门、外倾角 铰链轴线在x=0平面上的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 3.2车门前、后倾角 铰链轴线在y=0平面上的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 3.3门铰链的最大开度角 车门铰链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值。 3.4车门最大开度角 车门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值,一般是指限位器的最大开启角度值。 3.5双曲率玻璃 是指在某两个方向都存在曲率的玻璃,而我们常常所说的双曲率玻璃一般存在于垂直的两个方向,即存在于圆环面上。 3.6 滚压条 一种新型的窗框产品,它以滚压工艺为主,产品的特征多数为等截面,以光顺曲线为引导线。复杂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能固定多根密封条的功能,而且投产滚压生产线相对价格较便宜,因此,这种技术多用于日系车上。 3.7 门板鱼嘴处 即车门板锁安装面上U型槽口类似鱼嘴处。 3.8 车门长度 门板鱼嘴处到铰链中心线的距离,如图1: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蚀设计规范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设计指导规范》编制说明 (标准送审稿) a.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依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4年12月12日印发中汽学函[2014]73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规范起草任务书》/任务书编号2014-3制定,标准名称《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设计指导规范》。本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格麟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2015年12月由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中汽学会)提出制定《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设计指导规范》标准的申请,2016年1月成立了标准工作组,提出撰写思路并进行分工。 标准工作组于2016年3月在上海召开了标准启动会,会议确认了标准工作计划、撰写大纲、章节目录和工作分工。 2016年5月标准稿(标准框架编制)沟通(重庆) 2016年12月标准稿(第一阶段草稿)沟通(成都) 2017年5月标准稿组内评审(邮件形式) 2017年5月标准稿(第二阶段草稿)评审会议(柳州) 2017年9月标准稿定稿评审会议(沈阳) 2017年10 月向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交标准送审稿 2017年11 月单项标准终审会议(北京) 2018年01月标准发布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主要工作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格麟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婷婷、金超、吴卫枫、张朋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鹏飞、王鹏、朱迎五、王官府、宁小岳、韩银江、杨锐、金喆民、宗建启、向雪兵、刘飞、洪子文、潘镱、唐玉刚、刘强强、冯昌川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李婷婷、金超。组建标准工作组,编写规范总体框架,编写标准目录中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中4.1白车身防腐设计,4.2.1涂装结构设计,4.2.2.1白车身常见密封形式与典型部位,见表2;4.3 白车身制造的腐蚀防护简述,4.4 材料,收集标准工作组意见反馈并修改及工作汇报,并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和修订。 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卫枫、张朋伟。组建标准工作组,编写规范总体框架,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章中4.1白车身防腐设计,4.2.1涂装结构设计,4.2.2.1白车身常见密封形式与典型部位,见表2;4.3 白车

白车身前舱设计规范

XXXX有限公司 白车身前舱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2017- - 发布 2017- - 实施 XXXX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规范白车身前舱设计流程,清楚设计要点,规避设计风险,为后续新车型的前舱设计做参考。 1 范围 1.1 本规范适用XXXX有限公司研究院各项目组。 1.2 本规范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设计规范 4.1 与前保险杠总成的安装配合要求: (1)直接安装在前舱边梁上,两侧和翼子板用卡扣或自功螺钉连接。 (2)通过水箱下横梁进行与前舱的连接,两侧直接用塑料件进行倒钩安装,有些前保在水箱下横梁中部加安装点。 (3)在安装时要考虑安装的方便性。 (4)要考虑前雾灯的空间布置。 (5)为保证前格栅通风量在左右加挡风板,挡风板一般安装在散热器上下横梁上,上横梁加密封条,下横梁加挡泥板,以保证风能大量的吹到散热器上,以满足空调的需求。 (6)前防撞梁或前边梁上要预留前拖钩安装点,国内一般采用的是直接做拖钩板或是加拖钩杆,国外在这基础上增加前拖钩总成如T形。 (7)前舱下部增加底盘装甲,便于在行驶中抗击石子的撞击。 4.2与前舱盖总成的安装配合要求: (1)前舱撑杆主要分气顶杆与手动撑杆两种,不管那种撑杆都要求翼子板安装横梁与机盖内板保持一定的间隙最好是≥35mm,如用手动撑杆还要考虑在机盖关闭时撑杆另一头的安装固定和撑杆本体的空间要求。 (2)在设计缓冲块安装面时左右要用平移方式不能对称(因缓冲块左右通用)。(3)前舱前部与前舱盖总成的密封条有两种安装方式, 一种是安装在水箱上横梁上,一种是安装在前舱盖内板上,水箱上横梁的安装面要与前舱盖内板间隙是

汽车设计-白车身涂胶轨迹图设计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白车身涂胶轨迹图设计规范模板

白车身涂胶轨迹图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车身涂胶的种类及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对涂胶工艺的设计指导。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结合汽车整个制造过程所涉及的工作部位以及功能等实际情况,可将车用胶粘剂分为焊装工艺用胶、涂装工艺用胶两大类。 焊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点焊密封胶、折边胶、膨胀减震胶;涂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焊缝密封胶和抗石击涂料两类。粘结技术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增强汽车结构、紧固防锈、隔热减震和内外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代替某些部位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方法,实现相同或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简化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的效果。在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点焊密封胶 点焊密封胶是在焊接前涂布在钣金件搭接处的一种密封胶。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2 折边胶 用在车门、发动机罩盖和行李箱盖板等卷边结构处,粘结强度高,可完全取代点焊结构。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3 膨胀减震胶 在车门内外板之间、车身覆盖件与加强梁之间常常用到这类胶。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4 焊缝密封胶 涂于车身焊装后焊缝上的密封胶。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2.5 抗石击涂料 抗石击涂料用于车身底板、挡泥板、轮罩内板等部位。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3车身涂胶的基本要求 车身涂胶工艺以涂胶图的形式输出,要求涂胶图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描述零部件设计喷涂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涂胶图必须要求注明打胶位置、打胶宽度、厚度及用量

要求。 4 车身涂胶的设计规则 白车身的涂胶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则: 4.1 涂点焊密封胶 点焊密封胶主要用在车身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部位,或者焊缝密封胶无法进行涂抹的部位。主要在焊装车间使用,白车身中主要使用部位为:前竖板与前围板搭接处、后轮罩内板与后轮罩外板搭接处等等。一般使用直径为¢6mm 的打胶枪进行涂抹在两焊接边的中心位置,要求打胶速度平缓,涂胶均匀过渡,不允许出现间断现象。 4.2 涂折边胶 主要应用在车门、机盖外板与内板的包边涂胶。一般定义包边胶的宽度为5mm ,特殊最小可以减小到3mm ,或者3-5mm 之间均匀过渡(如图1)。 图1 4.3 涂膨胀减震胶 主要应用在:四门和两盖外板与内板之间,间隙5~6mm ;顶盖与横梁之间,间隙4.5mm ,具体如下图2的b 值。 图 2 顶盖外板 顶盖横梁

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 一、冲压件设计规范 1.孔 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 1.3过线孔 1.3.1过线孔翻边 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 1.3. 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 1.3. 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 1.4.1 1.5排水孔 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

1.8管道贯通孔 2.圆角

3.边 3.1密封边 3.1.1行李箱下端 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厚度的极端值会产生较高的插入作用力和密封条稳定性等问题。 3.1.1.4止口厚度的变化在任何位置不得超过一个金属板的厚度。如果可能,仅可以使垂直的止口产生厚度变化,绝对不要使弯角半径产生厚度变化。止口厚度的阶段变化会使密封条托架中的水渗漏。 3.1.1.5应该避免带有焊点的止口出现燃油和其它润滑油,这些物质会降低稳定性。 3.1.1.6止口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

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同捷汽车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 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 2005-XX-XX发布 2005-XX-XX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TJI/YJY 前言 开闭件是车身中工艺较复杂的部件,它涉及到零件冲压、包边焊接、零部件装配、总成组装等工序;开闭件也是车身上安装附件最多的总成,对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开闭件是车身关键运动件,其灵活性、坚固性、密封性等方面的缺点易暴露,对汽车产品的使用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因此,生产商对开闭件的制造均十分重视,开闭件质量的好坏,实际上也直接反映了生产商的工艺制作水平的高低。 为了严格控制本公司汽车车身开闭件设计质量,我们参照国内外汽车白车身开闭件设计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产品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让汽车车身开闭件的设计有据可依。 本标准着重强调的是开闭件设计规则,而各部分相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请参考相关国标。 本标准于2005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及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 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强

TJI/YJY 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身开闭件的术语、一般轿车的设计规则,及其设计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轿车,其它车型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轿车车身》、《现代轿车车身设计》 3术语和定义 3.1车门内、外倾角 铰链轴线在x=0平面上的投影及z轴之间的夹角。 3.2车门前、后倾角 铰链轴线在y=0平面上的投影及z轴之间的夹角。 3.3门铰链的最大开度角 车门铰链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值。 3.4车门最大开度角 车门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值,一般是指限位器的最大开启角度值。3.5双曲率玻璃 是指在某两个方向都存在曲率的玻璃,而我们常常所说的双曲率玻璃一般存在于垂直的两个方向,即存在于圆环面上。 3.6 滚压条 一种新型的窗框产品,它以滚压工艺为主,产品的特征多数为等截面,以光顺曲线为引导线。复杂的特征使得它具有能固定多根密封条的功能,而且投产滚压生产线相对价格较便宜,因此,这种技术多用于日系车上。 3.7 门内板鱼嘴处 即车门内板锁安装面上U型槽口类似鱼嘴处。

白车身涂胶图技术规范

白车身涂胶图设计规范

白车身涂胶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车身涂胶的种类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涂胶工艺的设计指导。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结合汽车整个制造过程所涉及的工作部位以及功能等实际情况,可将车用胶粘剂分为焊装工艺用胶、涂装工艺用胶两大类。 焊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点焊密封胶、折边胶、膨胀减震胶;涂装工艺用胶主要有焊缝密封胶和抗石击涂料两类。粘结技术在汽车制造上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增强汽车结构、紧固防锈、隔热减震和内外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代替某些部位的焊接、铆接等传统工艺方法,实现相同或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简化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的效果。在汽车轻量化、节能降耗、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点焊密封胶 点焊密封胶是在焊接前涂布在钣金件搭接处的一种密封胶。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2 折边胶 用在车门、发动机罩盖和行李箱盖板等卷边结构处,粘结强度高,可完全取代点焊结构。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3 膨胀减震胶 在车门内外板之间、车身覆盖件与加强梁之间常常用到这类胶。主要用于焊装工艺。 2.4 焊缝密封胶 涂于车身焊装后焊缝上的密封胶。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2.5 抗石击涂料 抗石击涂料用于车身底板、挡泥板、轮罩内板等部位。主要用于涂装工艺。 3车身涂胶的基本要求 车身涂胶工艺以涂胶图的形式输出,要求涂胶图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描述零部件设计喷涂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涂胶图必须要求注明打胶位置、打胶宽度、厚度及用量要求。 4车身涂胶的设计规则 白车身的涂胶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则: 4.1 涂点焊密封胶 点焊密封胶主要用在车身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的部位,或者焊缝密封胶无法进行涂抹的部位。主要在焊装车间使用,白车身中主要使用部位为:前竖板与前围板搭接处、后轮罩内板与后轮罩外板搭接处等等。一般使用直径为¢6mm的打胶枪进行涂抹在两焊接边的中心位置,要求打胶速度平缓,涂胶均匀过渡,不允许出现间断现象。 4.2 涂折边胶 主要应用在车门、机盖外板与内板的包边涂胶。一般定义包边胶的宽度为5mm,特殊最小可以减小到3mm,或者3-5mm之间均匀过渡(如图1)。

防腐蚀设计规范

中国工程检测网: 1 总则 1.0.1 为防止或减轻腐蚀性介质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腐蚀作用,使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受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防腐蚀设计,不适用于由杂散电流引起的腐蚀。 1.0.3 建筑防腐蚀设计应以预防为主,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介质的腐蚀性、环境条件、生产、操作、管理水平和维修条件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综合考虑防腐蚀措施。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部位,危及人身安全、维修困难的部位,以及重要承重构件等应加强防护。 1.0.4 建筑防腐蚀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腐蚀性分级Corrosiveness classification 根据腐蚀性介质对建筑材料破坏的程度,即外观变化、重量变化、强度损失以及腐蚀速度等因素,综合评定腐蚀性等级,并划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无腐蚀四个等级。 2.0.2 腐蚀性水Corrosive water 含对建筑材料有腐蚀作用的阴、阳离子的水。 2.0.3 污染土Contaminated soil 受腐蚀性介质作用,改变了原有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质的土。 2.0.4 难溶介质Slightly soluble medium 温度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2g/1的碱、盐类介质。 2.0.5 易溶介质Soluble medium 温度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等于或大于2g/1的碱、盐类介质。 2.0.6 难吸湿介质Slightly hygroscopic medium 温度20℃时,相对平衡湿度等于或大于60%的碱、盐类介质。 2.0.7 易吸湿介质Hygroscopic medium 温度20℃时,相对平衡湿度小于60%的碱、盐类介质。 2.0.8 钢筋阻锈剂Inhibitor of steel in concrete 掺入混凝土中以阻止或减缓钢筋锈蚀的外加剂。 2.0.9 玻璃鳞片胶泥Glass-flake mastic resin 以树脂为胶结料,加入玻璃鳞片和粉料等配制而成、可以刮抹施工的混合材料。 3 基本规定 3.1 腐蚀性分级 3.1.1 腐蚀性介质按其对建筑的腐蚀可分为气态介质、腐蚀性水、酸碱盐溶液、固态介质和污染土五种;各种介质应按其性质、含量划分类别。生产部位的腐蚀性介质类别,应根据生产条件确定,并可按本规范附录A确定。 3.1.2 各种介质对建筑材料长期作用下的腐蚀性,可分为强腐蚀、中等腐蚀、弱腐蚀、无腐蚀四个等级。多种介质同时作用时,腐蚀性等级应取最高者。 3.1.3 环境相对湿度宜采用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值或构配件所处部位的实际相对湿度;室外构配件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可根据地区降水情况,比年平均相对湿度适当提高。不可避免结露的部位和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部位,环境相对湿度的取值应大于75%。 3.1.4 常温下,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应根据介质类别以及环境相对湿度,按表,腐蚀性等级可相应降低一级。 气态介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级表3.1.4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归纳了[BIW]白车身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长春宇创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及检查。 2.基本原则 2.1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 评注:周边造型匹配[面差、分缝影响外观];周边安装匹配[焊接装配、安装件的连接、安装空间] 2.2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评注:结构的强度、刚度与横截面积有关系,与周边的展开的周长也有关系,“红旗3”轿车的一个宣传点就是其前防撞横梁为六边型。 2.3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四大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2.4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3.冲压工艺要求 3.1 在设计钣金件时,对于影响拉延成型的圆角要尽可能放大,原则上内角R≥5,以利于拉延成型;对于折弯成型的圆角可以适当放小,原则上R≈3即可,以减小折弯后的回弹。 1)板件最小弯曲半径

2) 弯曲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h ≥R+2t 。见上表。 3)弯曲边冲孔时,孔边到弯曲半径R 中心的距离L 不得过小 ,其值L ≥2t 。见上表。 4)圆角弯曲处预留切口。 5)凸部的弯曲 避免如a 图情形的弯曲,使弯曲线让开阶梯线如图b ,或设计切口如c 、d 。 r ≥2t n=r m ≥2t k ≥1.5t L ≥t+R+k/2 3.2在设计钣金件时,考虑防止成型时起皱,应在适当的地方(如材料聚集处)布置工艺缺口,或布置工艺凸台、筋。 3.3 孔与孔,孔与边界距离应大于2t ,若在圆角处冲孔,孔与翻边的距离应大于R+2t 。 开孔时尽量不要开在倒角面上,以避免模具刃口早期磨损。 正冲孔孔径与最大倾斜角 拉深件或弯曲件冲孔的合适位置

汽车车身密封及防腐设计介绍

汽车车身密封及防腐设计介绍 车身防腐性能是决定车身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由于车身在行驶中经常受到高速石子的撞击,还经历潮湿和酸碱环境,要使整车满足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必须要分析车身各个部件在使用中的腐蚀风险,从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开始,确保防腐材料在整车(白车身)零部件上的可实施性。 一.PSA的防腐目标 ●保证零件16年的安全运行(售后15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 判断的标准:60个CAV循环 ●保证13年无穿孔(售后12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按照国标QC/T 484—1999, 车身耐腐蚀性要求是8无穿孔年。 判断的标准:60个CAV循环 ●客户可见的零件6年无红锈腐蚀现象(售后5年+1年商品化前的整车库存) 判断的标准:30个CAV循环 二.车身防腐区域划分 2.1、通常将车身分为4个级别 -0级:没有要求区域 -1级:腐蚀较弱区域 -2级:一般要求区域 -3级:强腐蚀要求区域 2.2、对于外观腐蚀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 -A级:弱风险区 -B级:一般风险区 -C级:强风险区 2.3、车身腐蚀等级图示

部件说明要求等级 涂层 镀锌层电泳层抗石击 Ⅰ-地板部件 1-前地板总成:K2B -地板: -横梁:-外(前,前闭板) -侧围内部 -通道/横梁加强板:侧围外部 侧围内部-通道:3 3 3 3 10/10 10/10 0/0 10/10 0/0 10/10 15 15/R 8/R 15/R 8/R 15 O O N O N O/N 2-后地板总成:K2C -地板: -横梁:-侧围内部 -侧围外部-纵梁: -加强板:-外部 -侧围内部3 1 3 3 3 10/10 0/0 10/10 10/10 10/10 0/0 15 8 15 15/R 15 8 N N N O N N Ⅱ-风窗挡板:K3A -挡板: 3 10/10 10 N

汽车设计-汽车前围板设计规范

汽车设计- 汽车前围板设计规范

目录 1.概论 (2) 1.1主要目的 (2) 1.2相关内容 (2) 1.3适用范围 (2) 2.前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 (2) 2.1前围板总成功能概述 (2) 2.2前围板安装功能、孔及标准件的功能介绍 (2) 3.前围板设计对碰撞及刚度的影响 (7) 3.1前围板布置对碰撞的考虑 (7) 3.2前围板总成设计刚度和NVH方面的考虑 (10) 3.3合理布置加强筋提高前围板NVH性能 (10) 4. 前围板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11) 4.1 前围板设计和布置流程及注意点 (11) 4.2右舵对前围板设计的影响 (16) 5. 前围板加工制造及注意事项 (17) 5.1前围板模具设计及选材事项 (17) 5.2前围板焊接、涂装事项 (17) 5.3部分车型的历史问题 (18)

汽车前围板设计规范 1 概述 1.1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指导前围板总成设计,提供一个前围板总成设计的思路。 1.2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前围板总成设计的过程,首先对前围板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尤其是安装功能,以及前围板总成对整车的碰撞和NVH方面的知识做了简要的概述,同时对前围板总成设计要点作了描述,最后对前围板在加工制造方面作了阐述。 1.3 应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XX公司各平台车型的前围板总成设计。 2 前围板总成主要功能定义 2.1前围板总成功能概述 前围板又称前围板或防火墙,是前舱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 1)是发动机舱与车厢之间的隔板,实现良好驾驶环境的关键件; 2)满足多种件的安装; 3)提高整车性能功能,主要包括碰撞,整车刚度以及改善座舱的环境等。 2.2前围板安装功能、孔及标准件的功能介绍 下面以某车型为例,介绍一下前围板的安装功能,因安装零件比较多,下面是以各分系统来一一阐述其安装功能。 2.2.1底盘件

白车身三维设计规范

白车身零部件三维设计规范

车身三维设计是汽车工程化设计的关键阶段。主要设计工具是三维设计软件CATIA_V5设计需要完成车身上各个零件的三维模型,焊接打点图、挤胶图及螺母、螺栓图,零件的定位位置、零件的压紧位置,零件的料厚方向等。本规范的主要目的是让车身设计人员进行车身三维设计时,依据规范的设计规则,了解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车身三维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从而缩短设计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产品可靠性。 编制:_________________ 校核:_________________ 审定: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车身三维设计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车身三维设计的规则及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M N类汽车的车身设计。 2引用标准 CATIA_V5的start model 文件。 《汽车常用术语统一规定》 3术语 3.1设计前的相关工作 在用CATIA对零件进行设计时,要求使用start modeI格式。为此,先进行下面工作:a)、将Start Model 模板文件“start model Chang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institute pa” 和“ start model Changan automotive engin eeri ng in stitute weldi ngr载至U本 地机器上。 b)、新建一个PART时,采用“ File—New from”菜单命令,然后找到“ start model Chang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institute part 文件。 图3.1

合理的防腐蚀设计

合理的防腐蚀设计 表面涂覆层保护表面涂覆层就是应用物理的、化学的包括电化学的和机械的方法,在金属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比较耐腐蚀的材料,以达到减缓腐蚀、保护基体金属的目的,又称涂覆层保护或者表面保护。这类方法主要包括涂镀防腐层保护、表面处理和内衬。涂镀防腐层保护按照其材料不同又可以分为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金属性镀层。控制腐蚀的表面涂覆技术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起保护作用:机械性保护、化学性保护、阴极性保护。 合理的防腐蚀设计控制腐蚀应该从结构物的项目设计开始予以重视和必要的考虑,这是从大量时间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的经验。防腐蚀设计的内容保护防腐蚀结构设计、防腐蚀强度设计、防腐蚀方法选择、合理选材和提出制造、加工、安装中的防腐蚀要求等。防腐蚀设计应该按照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类情况分别进行考虑。在全面腐蚀的条件下只需要考虑由于腐蚀造成的壁厚减薄对强度的影响。但是,在局部腐蚀为主的情况下,强度设计中没有同意的计算公式,一般是通过选材、控制环境、改进结构设计以及安装监测装置来解决。 腐蚀电化学基础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技术,以及所有其他各种防腐蚀工程技术,都是腐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研究、发展和工程应用都需要一些必要的学科基础,例如金属腐蚀学、材料学、腐蚀电化学和电工学。其中腐蚀电化学是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十分普遍而重要的理论基础。电化学腐蚀反应的特征金属腐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热力学倾向,在海水、淡水、土壤、潮湿大

气和酸、碱、盐等工业介质中服役的金属结构物和设备都遭到腐蚀破坏的威胁,这些环境介质都是电解质体系。大量研究结果和实践证明,金属在电解质中的腐蚀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电化学过程。金属通过其与电解质界面处电化学反应而发生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自然界和工业中的材料腐蚀在本质上绝大多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反应具有一般电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征,这就是腐蚀电化学的基础。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都是基于腐蚀电化学原理而发展起来的控制腐蚀的技术方法。

汽车设计-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 编号xxxx-xxxx 汽车设计- 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模板

汽车白车身数据发放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白车身数据发放内容、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汽车白车身产品数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 术语和定义 3.1 QS数据: 最初版数据,包含CAS数据、截面定义、整车参数以及竞争车型信息等;用作工艺厂房规划、平台通过性、CAS工艺可行性分析,车身性能初步判断分析等校核。 3.2 TG0数据: 粗略的三维数据,表达零部件在整车位置上的基本外形尺寸,车身主要结构,用作零部件采购定点,工艺分序分析,制造工装设计及成本初步预算,白车身性能CAE分析验证等。 3.3 SE数据: 即工艺分析数据,用作详细的工艺分析数据。 3.4 TG1数据: 工艺分析确认,CAE方案验证等,可以用于软模设计。 3.5 TG2数据: CAE最终验证,工艺可行性分析最终验证数据,经产品设计开发部门完成设计、审核、批准,工艺技术部门完成审查、确认,产品、工艺信息表达较为完全,达到白车身数据基

本要求,可用于软模加工,并可用于进行工艺实施、模、夹、检具设计开发的白车身数据,主要包括3D数据及其它产品说明性技术文件。 3.6 NC数据: 可用作正式模具制造加工用数据。 4 数据内容及质量要求 4.1 QS数据 4.1.1 数据内容 a)包含白车身主断面(3D),截面须包含料厚信息与初始材料信息。 b)CAS数据。 c)整车参数定义。 d)竞争车型信息,含逆向数据,EBOM。 4.1.2 数据质量及技术资料要求 a)主断面数据满足QZTB 05.005《车身主断面设计规范》要求; b)3D数据需达到SE数据要求; c)EBOM满足公司《BOM、数据管理规定》; d)CAS数据包含轮胎及后视镜,含有车身外观分缝信息。 4.2 TG0数据 4.2.1 数据内容 a)车身所有外覆盖件数据(车身主要外覆盖件包括侧围外板、翼子板、顶盖;门、前后盖内、外板);主要内板数据(前/中/后地板、侧围内板、前挡板、前轮罩本体后轮罩内/外板、前/后纵梁本体、座椅横梁本体);

汽车防腐设计

车身腐蚀直接关系着汽车的外观和使用寿命,是汽车制造和腐蚀防护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国内的整车防腐设计和检测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三方面重点介绍了提高汽车车身防腐性能的措施,并指出了汽车车身防腐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 张菊香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质保实验室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车身腐蚀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汽车车身腐蚀可以分为外观腐蚀,结构腐蚀和穿孔腐蚀。外观腐蚀指车身外观损伤和锈蚀,直接影响汽车美观和顾客满意度;结构腐蚀指车身结构件发生腐蚀,直接影响汽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穿孔腐蚀指汽车内腔或接缝处由于防腐能力薄弱,腐蚀介质容易堆积导致车身锈穿,严重影响汽车外观和使用寿命,央视3.15 曝光的汽车腐蚀问题就属于汽车车身穿孔腐蚀。目前国内的整车防腐设计和检测

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通过优化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设计以保证整车防腐质量是各汽车公司研究的重点。 汽车设计的防腐措施 结构设计 汽车设计工程师在结构强度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设计能力,而往往忽略了结构对车身防腐蚀性能的影响,但是很多腐蚀生锈问题都是由不合理的结构设计造成的,因此在车身设计阶段应重点考虑: (1)接缝设计 汽车车身由金属钢板拼焊而成,拼焊缝隙本身就是涂装的薄弱部位,而且水,泥污等腐蚀介质容易在缝隙堆积,导致金属钢板迅速腐蚀。因此在设计时需注意开口根据汽车行驶方向,朝向水等腐蚀介质难以进入的方向,如图“接缝开口设计示意图”所示;结构设计中注意尽量使用整块钢板冲压,减少缝隙。车身接缝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后续涂装,密封,注蜡的匹配性,因此接缝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 (2)空腔设计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标准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 2015-05-23制订2015-06-15发布 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部

车身数据检查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汽车的白车身数据检查。 2.白车身设计流程图 3.适用流程阶段 此规范用于数据冻结前的工程化设计阶段。即上图刷红阶段。 4.检查内容: 4.1干涉,搭接及孔的检查: 4.1.1 干涉检查

在CATIA装配里,打开要检查的总成,进行干涉检查: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筛选: 只选出干涩的部分进行校验,注意不包括凸焊标件的干涉。 对筛选出的干涉结果检查时,一般干涉值≦0.02mm时,不认为是干涉。对干涉值大于0.02mm的做好记录(可CATIA直接导出)。

4.1.2 搭接检查: 4.1.2.1 件与件的边缘处搭接: 以避免焊装时件与件干涉。 4.1.2.2 件与件的R处搭接: 间隙1.5mm只作参考,不能做到的地方适当放宽。内外板R值大小错开2mm以上 4.1.2.3 件与件无焊点不贴合处搭接:

不贴合处间隙不小于2mm。 4.1.3 孔的检查: 4.1.3.1:孔尽量做在凸台上(特别是定位孔) 4.1.3.2 标件开孔

4.1.3.3 定位孔及过孔 定位孔垂直于车体线,最好大于φ10,过孔一般R取值大2mm 4.1.3.4 孔边距 孔到边缘的距离增加到5mm或3t以上。 4.2焊装分析 4.2.1 焊接边宽度 ⑴悬挂式点焊机:Φ13、Φ16 ------焊接边宽度:14~17mm ⑵固定式点焊机:Φ20 -----焊接边宽度:21mm以上 局部地方在焊钳活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焊接边宽度最小10mm,需工艺部门确认。 4.2.2 焊钳通过孔 W ≤ 130 mm ΦX ≥Φ50 mm ; W > 130 mm ΦX ≥Φ80 mm

乘用车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指南

乘用车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明确了乘用车白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原则、各分级面的干湿分区、腐蚀环境分级,规范提供了湿区排水主要措施、干湿联通面密封措施和白车身防腐工艺方案及其选用指导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乘用车白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方案设计,其它车型的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工作可参考本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732 乘用车强化腐蚀试验方法 T/CSAE 69 乘用车整车强化腐蚀试验评价方法 T/CSAE 92 普通乘用车白车身防腐结构设计指导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车身 按T/CSAE 92定义。 3.2 湿区面 整车行驶或露天放置,允许雨水、洗车水、路面积水等流经的钣金表面。 3.3 干区面 整车行驶或露天放置,不允许雨水、洗车水、路面积水等流经的的钣金表面。 3.4 干湿分区密封面 干湿区联通的分界面,如孔洞及钣金搭接缝隙等。 4 白车身防腐密封及排水设计步骤 a)根据车身结构和防水等级,确定各级面干湿分区及其腐蚀环境等级(详见第5章)。 b)根据车身水的流向,为湿区面进行排水设计(详见第6章),干区面无需排水设计,仅需要满足工艺要求。 c)确定干湿分区密封面,开展密封设计(详见第7章)。

d)依据防腐目标和各防腐工艺方案在环境中防锈能力,选择防腐工艺方案(详见第8章)。 5 白车身各级面干湿分区及其腐蚀环境等级 5.1白车身各级面干湿分区 依据干湿区的定义和常规车身防水等级,车身各级面干湿分区见下表1(下表为干湿区设定参考,部分车型略有不同,可按具体产品设计防水等级和干湿区定义优化分区设定)。 可见面车外可以直接看 到的表面 车底举起直接看到 的表面 打开四门两盖可见的面 ?湿区?湿区?湿区 被装配件覆盖面乘员舱外被装配 件覆盖的表面 机舱内被装配件覆 盖的表面 乘员舱内/尾门内板被 装配件覆盖的表面 四门与发盖被装配件覆 盖的表面 ?湿区?湿区?干区?湿区 内腔/搭接面 白车身开闭件 ?A,B,C柱下膨胀胶的上部:干区 ?其他为湿区?湿区?干区

汽车车门钣金设计规范模板

XXXX公司企业规范 编号:xxxx 汽车车门钣金设计规范模板 XXXX发布

车门钣金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车门钣金的术语、一般汽车车门钣金的设计规则以及设计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轿车,其它车型可参考执行。 2.车门基本简介 2.1车门钣金概述 1.作为外覆盖件,起装饰作用,保证装配后外观效果,需保证翼子板、侧围、前后门之间的间隙平度满足要求; 2.有效保证车门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风噪,导致顾客抱怨; 3.为开启件,需满足开启及关闭的易操作性; 4.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证车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5.保证车门很容易的装配到车身骨架上; 6.为车身附件安装(外开把手、后视镜、外水切、昵嘈、内水切、门护板、门锁、扬声器、防水膜、升降器等安装)提供必要安装点及型面; 7.保证升降系统的正常运行; 8.保证行车门在行驶过程中不出现振动;不产生噪音; 9.车门售后可更换及可维修性; 10.具有承受一定作用力的刚度及强度

2.2车门结构类型 车门是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车型不同,车门结构形式一般有旋开式车门如图2.1所示、滑动门以及外摆式车门等,还有一些轿车上使用了上下车极方便的鸥翼式车门。目前轿车车门使用最多的是旋开式车门,应用较多的轿车车门结构全尺寸内外板结构(整体式)、滚压窗框结构(分体式)以及半开放式车门结构(混合式),其结构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图2.1 旋开式车门 2.2.1整体式----即车门面板与门框部分一体成形。由全尺寸的冲压外板、全尺寸的冲压内板和嵌在内外板间的窗框导轨组成,导轨为U 字形滚压成型件,焊接在内板上,最后外板与内板总成通过包边方式闭合起来,这种车门板金结构在许多早期的车型被普遍采用。 优点:具有较好的完整性,整个车门的刚度较好,一体冲压出来的门板尺寸精度较高,并且加工工序较少、工艺简单。 缺点:窗框外边框通常较宽大,窗框的可装饰性不强,对造型有限制,不太符合现在造型的要求,而且全尺寸的门板需要较大的冲压模具,对冲压模的要求也比较高,整套模具的成本很高,由于窗框是一体冲压而成,废料面积较大,材料利用率较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