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完整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完整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完整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1.《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圈划、朗读关键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瀑布”,我们常常会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瀑,想起“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的奇景。那么,黄河第一瀑——壶口瀑布,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

1、全班散读全文

2、看图片,初步认识壶口瀑布。

3、用词语概括壶口瀑布给自己的感受。

三、体验课文,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1、朗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完成:

(1)在文中圈划出描写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特点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在描写壶口瀑布的?并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2)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分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完成的结果。

3、小组商议:①对结果形成共识;②选好代表负责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抓住其特征,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伟、壮阔的气势,

给人以惊心动魄、刚柔并济的感觉。

五、感悟文本,理解主旨

思考: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研读第六自然段。

2、理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

必生,勇往直前”的深意。

3、朗读第六自然段。

六、拓展思考

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七、小结

根据板书来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理清主旨。

八、作业布置

1、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校园一角,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50字左右)

2、摘录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并写出你的感受。

3、阅读梁衡的《壶口瀑布记》,并写下你的读后感。

(二选一)

板书设计:

雨季

壶口瀑布其声、其势、其景、其感黄河中华民族精神

枯季

百折不挠

多角度象征自强不息

勇往直前

2.《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2.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进而展开联想,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1.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自然”是否一致?

2.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难点:

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到过哪些哪些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你难忘呢?

大自然是美丽的,今天我们来看看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笔下的大自然是怎样的一个自然。

二.作者简介

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卢梭名言:

?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中,卢梭是最特殊的一个思想家。在高倡科学精神、推崇理性至上的时代大潮中,他高举“回归自然”的大旗,对当时的文明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从而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由于他的思想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其思想的逻辑起点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内涵。

三、听课文朗读,理清思路

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四、探究文本,理解情感

1.研读第一部分文本——生活层面

(1)请你找出作者那一天的行踪。

清早看日出

上午做杂事

中午忙用膳

到树林中去

(2)作者交代一天行踪的用意何在?

作者交代这些内容是急于想表达对逃离世俗、走向大自然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融入大自然,和大自然毫无阻隔地交流,成为自己的主宰。

(3)大自然在作者眼前展开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的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

金色燃料木

紫红欧石南

宏伟树木

纤丽灌木

纷繁花草

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研读第二部分文本——生活层面

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作者想象中的大自然乐园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安排了居民亲切的社会黄金的世纪

这是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没有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的社会,是作者经历过的并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他的心灵世界还在憧憬的情境,是作者神往的人类真正快乐、美好的生活。

作者神往甜美而纯洁的人类真正的快乐

当这种快乐远离人类时,他会非常伤感。——对自然、自由快乐的生活向往的另一种表现。

3.研读第三部分文本——精神层面

作者的思想从低处上升转向何处?作者的心灵飞向何处?

自然界的生命、事物普遍的体系、主宰一切的上帝、无限的心灵世界……

作者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中,思维停止了,冥想停止了,哲学停止了,哲学的推理也停止了,任由想象自由驰骋,心灵向着无限的自由飞奔,全身心沉湎于一种出神入化的佳境,完全融合在对自然、生命等的无线体验中。

五、延伸拓展

1.卢梭的“自然状态观”

他把自然与文明尖锐地对立起来,并为人类返回自然大声疾呼。他认为,在自然的怀抱里,人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自然人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归。

2.在大自然面前,作者让自己的想象自由驰骋,传达出了最率真而自在的情感,你在大自然面前会产生哪些想象与联想呢?

六、小结:

根据板书来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理清主旨。

七、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 预习《人生三步骤》。

3. 课外阅读卢梭的相关书籍,进一步理解卢梭的思想。

板书设计:

人生三步骤

?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

前的大自然。

?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

?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3.《藏羚羊跪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里的作用。

2、感受藏羚羊的母爱,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

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感受伟大而深沉的母爱、慈善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猎人埋掉了自己的杈子枪。)

俗话说得好,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有灵性的。作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哪些惊人的举动让你的心头为之一颤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藏羚羊跪拜》。

二、品析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结合预习思考故事中藏羚羊的哪些举动深深打动了你?出示: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1)、这就是文中藏羚羊跪拜的具体表现,有多少同学曾被这个镜头深深感动了,请举一下手。

( 2)、指名读,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3)、放声齐读一边

(4)、细品动词

读着读着,藏羚羊的哪些动作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用声音表现出来。

藏羚羊想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向老人诉说什么?

小结:是的藏羚羊作出如此虔诚的举动,就是想留住孩子的命呀!他用眼神来央求、用跪拜来哀求、用长泪来乞求就是希望猎人能给他的孩子留条命。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超越动物本性的一跪!

更可敬的是当中枪倒地后,它仍然是跪卧的姿势,它牵挂的仍是他的孩子。藏羚羊这生死之跪,跪出的是什么呀?(对,跪出的是深沉而伟大的母爱)藏羚羊这样虔诚的跪拜,苦苦的哀求却没有打动老猎人的心,老猎人真的是十恶不赦吗?

2、文中哪句话说明了猎人的性格特点?

老猎人用杀生得来的大部分钱财,救济去往拉萨的朝拜者.他曾经杀生无数,对高原动物冷血无情,而今天他却被这只跪拜的藏羚羊彻底改变了{

3、揣摩老猎人的内心,走近老猎人

结合你的预习,小组交流在整起猎杀这只怀孕的藏羚羊过程中,老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惊喜

B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惊讶、

C、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动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犹豫

D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忐忑不安

是的,夜晚,上灯了,他感到不安,因为白天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出现在他眼前

夜深了,他感到十分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又出现在他眼前

凌晨了,他感到极度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再一次清晰地在他眼前呈现

整整一个晚上,他就是这样辗转难眠,双手一直颤抖着,直到第二天

E、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惊讶后悔,老猎人悔不当初,眼前再次出现了

那位伟大的母亲,他对自己说;

4、猎人的情感变化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出示灯片)最终打动猎人的不仅仅是藏羚羊的跪拜,而是——(出示句子: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齐读

2、像藏羚羊跪拜这样感人的画面,在我们生活中也时常上演。

出示幻灯片:这藏羚羊的跪拜是在乞求放孩子一条生路,那当一个孩子病重正在医院抢救室抢救的时候,外面等候的母亲的内心肯定焦急万分。

她的跪拜是()

全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再读: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三、拓展延伸:

藏羚羊长跪不起,悲惨倒地的画面深深地烙在老猎人的心中,给了猎人强烈的震撼,于是他把那支陪伴他几十年的猎枪深深地掩埋了,从此消失在茫茫的藏北草原上,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想象一下她会做什么?

那一天与他而言真的是有福气的一天。因为从此以后他的身上只有慈善,不再有血腥和杀戮。与其他高原精灵而言更是有福气的一天。在1990年时,这里曾生活着100多万只藏羚羊,1995年藏羚羊的数量却下降到7.5万只。那些藏羚羊以这样的方式留在了他们最爱的草原上,同样留在这里的还有许多的环保勇士,(出示图片)老师也希望藏羚羊这一跪,能跪出偷猎者的良知,停止杀戮,这一跪能跪出更多的野生动物保护者,

还藏羚羊一个美好的家园。

四、小结:

根据板书来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理清主旨。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五题。

板书设计:

藏羚羊跪拜留住孩子神圣母爱

埋掉猎枪慈善情怀

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沙田山居》

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技巧。

2、理解作者笔下的神妙的山水之美和淡淡的乡愁。

教学重点:

揣摩、分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含蓄的情感、传神的文字,充分理解作者的乡愁情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白板

教学手段:

探究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位台湾诗人曾写过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乡愁》,表达了其对祖国大陆的深情,大家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余光中)。那么有没同学能背出这首诗呢?(点评朗读,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淡淡的哀愁,所以朗读诗要注意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

乡愁

余光中(台湾)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们知道余光中先生首先是作为诗人而闻名的,后来才写散文,他把散文与诗比作自己的左右手,刚刚我们了解了余光中先生的“右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左手”——《沙田山居》,一起来体会他的“左手”有什么特点及其所蕴涵怎样的感情。

2、余光中: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原籍福建永春人。台湾当代作家、学者。著有《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听听那冷雨》等。主要成就体现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中。“乡愁”是他作品的一大主题。

3、文题背景:余光中于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文章是他“在

其中俯仰天地,呼吸黄昏”十八个月之后写成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全文描写的对象是作者在香港九龙半岛沙田的一处居住环境,主要写了围着我的山和围着山的海。

2、思考:文章那些段落主要是写景,写了什么景?概括一下

明确:课文第二、三、四、五、六段主要写景;

第二段:海天相应;

第三段:山中风光;

第四段:山势远眺;

第五段:雾中山色;

第六段:风中奇观。

三、探究研讨

1、朗读课文第二段,探究下列问题。

(1)划出段中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其妙处。

(2)“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中的“困”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3)找出有叠韵词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

(1)“问余何事栖碧山,……,是松风代山答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2)“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想想作者为什么把山比作高僧,有什么意味?

3、文章结尾处的诗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以一首诗收尾,照应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4、作者在课文第三段写到沙田山居的风景如此美丽,作者也自称是个“山人”,但在文

中结尾却说“我亦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下楼去”,表达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面对“人为骚音”诗人做不得山人,忘不了尘世,割不断故国之情,摆脱不了魂牵梦绕得乡愁,用三个典故表明下楼去为祖国统一出力。山景好愿做山人,但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

5、全文不着一字乡愁,却多处是乡愁,请在文中找出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小组讨

论)

四、小结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站在阳台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了居家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的主题。文中作者对山水的光影、声音、态势、烟云的传神描绘,让我们回味良久。文章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及祖国文化的热爱,从中可以体会作者心中深深的乡愁。

五、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余光中的诗《北望》,体会诗人割不断的故国之情。

北望

一抬头就照面苍苍的山色

咫尺大陆的烟云

一缕半缕总有意缭在

暮暮北望的阳台

那几盆海棠和仙人掌上

栏干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迭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而历史,炊黄梁也无非一梦

多少浪子歌哭在江湖

最后总是向昆仑的荒古

落下鸿蒙一丸老太阳

炼不完,一炉赤霞与紫霭

月,是盘古的瘦耳冷冷

在天安门小小的喧哗之外

俯向古神州无边的宁静

夜深,香港黯了千灯

阳台一角便伸入北斗

板书:

4. 《人生三步骤》

教学目标:

1、说出人生三步骤中每一步骤的内容;

2、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形成对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的明确认识。 教学难点: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形成对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的明确认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手段:

探究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比尔·盖茨,让我们一起了解比尔·盖茨的快乐认识?

1、你快乐吗?说出三个使你快乐的理由。

2、你认识他吗?

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软件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截至2004年8月,微软公司创立者兼总裁 比尔?盖茨的总资产增加到480亿美元, 而第11次成功蝉联400富豪榜第一位置

3、他会以什么为快乐呢?

据报道,比尔·盖茨现在依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

迄今为止,盖茨和妻子已经为国际健康事业捐赠了超过250亿美元。比尔·盖茨向外界公开了遗嘱,其中宣布将把全部财产的98%留给自己创办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2)周恩来

在周恩来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者”,他是后人永远学习的崇高榜样。

海天相应 山中风光 山势远眺 雾中山色

风中奇观

周恩来的人生以什么为快乐?他毕生追求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有专著八十种以上。他强调中国历史的独特而长久的传统,被公认为现代中国三大史学派别之一传统史学的代表,影响颇大,尤以研究学术思想和文化史驰名中外,被誉为儒学大师。《人生三步骤》是钱穆先生1980年11月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之讲演辞。收录于论文集:《人生十论》1999年,东大图书公司。

三、整体感知,了解人生三步骤的内容。

1、学生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学生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文中找出人生三步骤的内容,及基本观点的句子。

四、品味理解人生三步骤:

第一阶段:生命的安乐!

问题:生活的层次中,作者所举事例意在说明什么观点?

分析:第一步骤应为生活。作者认为:衣食住行,不论多少,不分优劣,不分豪华简陋,不分古人今人,它的意义与价值是来维持和保养我们人的生命存在的。

衣食住行——维持生命的存在与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讨论:我们的衣、颜渊的食、诸葛亮的住、孔子的行……有什么同与不同?安乐在哪里?

第二阶段:精神的安乐!

问题:行为和事业层次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作者更强调哪一方面?说说具体内涵。

分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专为吃饭,专为穿衣,专为住房子,专为行路的。我们应该除了衣食住行以外,另有我们人生的行为。我们这种行为是什么呢?举中国古人所讲,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算是我们的行为。是人生之主体所在。而在修身齐家中,所该做能做的,是要做一个有所不为的人。我们一个人只要肯有所不为,不肯讲我不要讲的话,不

肯做我不要做的事,不论他是大总统、大统帅、大企业家、大富大贵者,不论他是农民、工人、一贫贱者,在行为上讲来,都是平等的。做人的精神是平等的。如文天详在元朝监狱里,他就有所不为。你要叫他这样,他绝不这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他的行为,不是他的生活。

讨论:比尔·盖茨为什么要捐掉大部分的财产用于慈善事业,并且一如既往地工作?

第三阶段:灵魂的安乐!

问题:作者为什么说德行圆满是人生的最终归宿?

分析: 第三步骤就是我们的人生的归宿。人生要有开始,可是也要有个归宿。中国人讲人生的归宿在人性。我们人有生命,当然就有性。人和动物不同处,在人的天性高过其他动物,不容易知道。不仅别人不知道,你自己或许亦不知道,但总之人的行为要合乎自己的天性。我们如果能圆满我的天性,完成我的天性,自会得到安乐两字做我们人生最后的归宿。这样做,我心里才安,才会感到快乐。我请问诸位,我们的人生除了安与乐还有第三个要求吗?我们吃要吃得安,穿要穿得安,安是我们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字。安了就能乐。我们看社会上大富大贵的人,或许他不安不乐,极贫极贱的,或许他反而安乐。我们若能达到与天、与上帝、与大自然合一,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讨论:周恩来总理去世,联合国为他降半旗,他的的快乐与安宁在哪里?

讨论:物质享受和精神完善的关系?

五、主题:

做人首先讲的是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物质文明;其次要讲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能做到“有所不为”,这是人文精神;最后讲的就是德行,圆满发展德行是做人之要义,那才算是找到人生的真正归宿了。

总结:一个人的一生除了物质和财富外,还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诸如品性正直、人格高尚、心地善良、精神愉悦等。

六、拓展练习:

思考:如何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追求?

明确:我所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富贵不淫,贫贱不屈,不取不义之财,做个好人,当个良民,过上不错的物质生活,获得安乐的境遇,就很不错了。

学生发言谈自己对人生追求的体会。

七、小结:

根据板书梳理知识点。

八、布置作业:

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板书设计:

4.人生三步骤

生活——生存(物质文明)

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文精神)

归宿——德性

5.《淡之美》

教学目标:

1、感悟文中不同方面的“淡之美”,了解作者其人和为人处世

2、掌握本文从具体到抽象逐层深入分析的特点

3、领悟“淡之美”的哲理,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教学重点:

领悟“淡之美”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为人处世的平和心态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白板

教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喜欢看美女吗?

明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是正值青春的你们呢?那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看看当下娱乐圈非常走红的一位艺人吧!

二、讲授新课:

(一)熟悉课文:

1.熟读课文。

2.讨论明确学案答案。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惊鸿一瞥()嫩蕊()熨帖()濒临()

所向披靡()赘语()禅偈()水光潋滟()

不虞之隙()惬意()裨益()酽黑如漆()

B解释下面的成语。

1.惊鸿一瞥:

2.一览无余:

3.所向披靡:

4.欲壑难填:

5.欺世盗名

1.(PPT显示)范冰冰浓妆的两张照片

提问:她是谁?(范冰冰)

2.看来你们和老师都是比较关注美女的。两张艺术照有什么共同点呢?你们欣赏这样的

美吗?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女孩子才是最美的,是值得回味的?为什么?

(在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提到“自然本色,韵味深远”等观点时,再PPT显示范冰冰淡妆的图片)

3.对于女性的美,作者的观点时怎么样的呢?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齐读第2自然段)

明确:相对于借助化妆品的浓艳,我们更喜欢朴素的、自然的美,这给人一种纯真、清新的感觉。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自然本色的美,才是有内涵的,才是韵味深远的,才是回味悠长的。

板书:女性美自然本色

(三)、分析“风景美”——赏西湖

1.自古苏杭出美女,西湖除了人美,其景也是吸引眼球的。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西湖的风景吧!

(PPT出示)西湖冬韵图

一幅“西湖冬韵图”很好的展现了西湖的美景。怪不得苏东坡会写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赞美西湖。让我们也一起从诗中感受和领悟西湖的美景。全班齐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引导学生分析此诗。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美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美丽无比。

“把西湖比作西子”的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3.不管是晴日下的西湖,还是雨后的西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天然

4.读文章第7段。作者对此有了自己的见解。

(齐读第7段。)

明确:“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了西湖的淡雅。真可谓“风景如画”!

板书:风景美天然淡雅

(四)、分析“绘画美”——鉴国画

PPT显示三幅画(每幅画都设置超链接)

1.以下几幅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分组讨论)

水墨画——寥寥数笔,经营出一个意境。省略艺术,即绘画中的空白艺术。虽没有画出来,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无尽的遐想。

工笔画——浓墨重彩一览无遗

油画——色彩浓重突显自己

2.作者又是如何来谈自己绘画的看法的呢?齐读第11段。

齐读“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简单就是美。”我们也可借助“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句

话来评说“水墨画”。淡泊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的丰腴,外表不着色彩而色彩自在其中。板书:绘画美意境遐想

(五)、分析“滋味美”——品茶水

1.和大家聊了那么多,要是现在有杯饮料就好了。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饮料?

2.给这些饮料分分类?

味浓(重)味淡(轻)

3.现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两种饮料:咖啡和茶,与同学们一起品尝。

讨论(略)

小结:

咖啡——色泽浓烈

强劲持久的兴奋

茶——怡悦清新

回味清甘

明确:有人喜欢喝咖啡,有人喜欢喝茶。确实浓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作者更欣赏淡,对自己的身心有裨益。

4.请以“茶”为话题,想象一个人生场景。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提升)人生在世,什么才是至美的境界?一定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吗?不用。人生犹如一幅水墨画,不需要多么浓烈的色彩,只要淡淡的几笔点睛即可。人生犹如一杯清茶,要细细品尝,才能回味无穷,于身心更是有益。如大鱼大肉吃多了,总会腻;而粗茶淡饭才是永恒,平平淡淡才是真。

(读第14.15段。)

板书:滋味美回味清甘

(六)、分析“哲理美”——谈情感

1.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呢?

出示辩论题:看得浓好VS 看得淡好

辩论(注意分组同质,组内异质)

参考:1.感情是靠联系的,所以看得浓好。

2.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3.友谊就像弹簧一样,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及适度拉伸和压缩,都会使之保持永久的弹性美。

请全班同学读17.18段,看看作者的主张吧。(读第17.18段)

2.作者主张“浓”好,还是“淡”好?

淡好。

3.那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这一主张?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水一样的清澈、干净。这就要我们在对待自己的朋友、亲人,一定要像水一样的清澈明了,而不是单单的为了某种利益而活着。淡的是交往,而不是情谊。如水一样平静的交往方式,却在心底时时的牵挂,时时想起。或许一个电话,或许一封邮件,或许一条短信,已表明了各自的心意。

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一把。

(七)、分析“哲理美”——轻名利

“君子之交淡如水”淡的是交往,不淡的是情和义。由此及彼,在“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上,我们也应能处理好“浓”和“淡”。

生读:(PPT显示)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

(解释: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净,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颜氏家训

1.请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分组讨论)

(引导)人生在世,不去过分地追逐名利,只执着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一种对世事的淡然心理。所谓“物来则应,物去则空,心如止水,了无滞碍”,即一个人抖落后呈现出的平和心态。

因而名与利,成与败,我们要学会“适度”的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德”,不要把名和利看得太重,掌握好“得与失”的度,我们就会一身轻松,就没必要烦恼。

板书:哲理美淡泊致远

三、课堂小结:

“淡泊致远”已然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了。请齐读第22-24段。

(小结):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所以说“淡泊是一种人生态度,淡泊是一种气度,淡泊是一种修养”。

板书:求淡美,得禅趣

四、作者简介:

文如其人,美文的作者李国文,也是一位非常淡定的作家。他对名誉、地位和评奖一概看得很淡。被压抑二十年重新执笔,并以写作为生,以写作为乐,从不计较别人对他作品的评断论长,即使成为文学获奖户,也坦然面对。正因为他对物质无欲,谦和平静,宽容少妒,因此被称作“弥勒佛”,笑口常开。

(PPT显示)作者简介

李国文,小说家,散文随笔作家。1930年生于上海。曾任《小说选刊》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矛盾文学奖)、《花园街五号》、《危楼记事》(其中《之一》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其中《月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没意思的故事》、《电梯谋杀案》《洁白的世界》《都市的黄昏》、《涅槃》(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专门从事随笔杂文写作,出版过《骂人的艺术》、《苦瓜苦瓜》、《楼外谈红》《淡之美》《大雅村言》(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获首届华人传媒文学奖)、《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说唐》、《文人遭遇皇帝》等著作。

五、布置作业:

仿写:《之美》(如:少之美、小之美等)

板书设计:

女性美自然本色

风景美天然淡雅

淡之美绘画美意境遐想求淡美,得禅趣

滋味美回味清甘

哲理美淡泊致远

6.《石缝间的生命》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

2、理解石缝得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坚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白板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并非对每个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窘迫的,而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憾人心的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震憾了作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从中受到教益。

二、作者简介: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时年19岁。1957年又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到农场、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直到1980年平反,才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现为天津市作协专业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无名河》、中篇小说《丑末寅初》《高买》、长篇小说《桃儿杏儿》等。其中《无名河》曾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高买》获中国作协优秀中篇小说奖。1998年,他的中篇小说《小的儿》获鲁迅文学奖。

三、正音:

倔强jué jiàng 采撷xié吮吸shǔn 扼制è茁壮zhuó

狭隘ài 贫瘠jí潸然泪下shān 佐餐zu?逊色xùn

犀利xī期期艾艾ài ài

四、朗读课文,分析结构: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出语调感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朗读时,以轻音乐陪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朗读学生点评。

2.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总写——点题和写作缘起,。

第二部分(2--7):分写,解释石缝间生命的意义。

(1)第2自然段:交待石缝间生命的由来。

(2)第3-6自然段:从三种具体的植物形态来写生命的顽强

(3)第7自然段:讴歌石缝间生命的意义

第三部分(8--10):总写——诠释和理解“石缝间的生命”。

五、感知初通:

1、石缝间的生命指的是什么?它们如何在石缝间生长的?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

2、你最欣赏哪一种石缝间的生命?为什么?

六、研读课文:

(一)问题讨论

1. “石缝间的生命”具有什么精神?

――“石缝间的生命”具有在艰苦乃至恶劣的环境中,不失生命的尊严、顽强拼搏、创造辉煌的精神。

2. 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感动得潸然泪下”?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原因要点:敢于去寻求、战胜最艰苦的环境、具有震撼心灵的情感力量。作用:是文章的文眼,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

3. 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为代表来介绍石缝间的生命?突出了其哪些特点?

――野草:生机不可扼制;山花:生命就是拼搏;松柏: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4. 文中哪一语段对题目作出概括性的诠释和理解?

――第九段。

(二)研读赏析

A、揣摩语言:

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边划边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

B、自主、合作、探究:

划出文章中你不理解的句子,齐讨论、分析。

重点突破以下几个问题:

①第五段中“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具体指什么?

――被规定着指环境使它们只能生长在石缝间,是指环境对生命成长的限制、约束作用;又被环境改变着指环境使它们成为战胜环境的强者,环境可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

②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③第九段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的,哲学的、美学的,如何理解?

――生物学的:生命本向是尊贵的,有权自认为辉煌,生机不可遏制。哲学的:生命被环境规定着、改造着,适者都是强者,生命就是拼搏。美学的:不仅装点荒山枯岭,更向你提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

④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从文章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创造生命奇迹、战胜险恶环境、显示生命顽强、增加世界活力、给人类带来重要启示等。

⑤为什么文章开头说石缝隙间的生命是“倔强的生命”,结尾说它是“顽强的生命”?首尾两段间是什么关系?

――作者透过生命个体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中的“倔强”,深刻认识到了生命力的“顽强”。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七、归纳小结:(中心内容)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八、拓展练习:

各抒己见:说一说

1.你认为文章是否仅仅赞美野草、蒲公英、松树,为什么?

2.如果环境注定你不能成为参天大树,那么你怎样面对自己的生命?

九、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写一写

以“我赞美石缝间的生命”或“我愿做石缝间的生命”为开头写一段话(不少于200字)。

板书设计:

无名的野草:生机不可扼制托物言志

石缝间的生命小小的山花:生命就是拼搏顽强拼搏人

参天的松柏:为自己占有一片天地以物喻人

7.《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材料,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并能在品味语言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3.领会作者提出的“咬文嚼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的主张,明确“咬文嚼字”的真实含义。

4.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5.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谨严精神。养成严谨的学习和人生态度。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

语文基础模块下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单元 一合欢树 一、文学常识 史铁生,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二、字词注音 敷.灸.虔.诚瘫痪 ..瞎逛.够呛. 三、解释词语 虔诚:侥幸: 稀奇古怪:够呛: 四、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情深意切的怀人散文。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追忆母亲,后半部分叙写合欢树的由来及其引发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同时抒发了对亡母的愧疚与作者的心痛苦。 五、合欢树的寓意 合欢树在作者心中占有特殊位置。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是作者和母亲之间情感的凝聚和象征,寄托了母亲对儿子的美好期盼和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也寄托着作者希望所有的母子都能合家欢乐的心愿。 二善良 一、文学常识 王蒙,男,南皮人,祖籍,1934年10月15日生于。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 二、字词注音 恃.圭臬 ..参.透凄.厉 ..滥.用戚戚 三、解释词语 不足恃圭臬 弘扬以逸待劳 超拔参透 四面楚歌滥恶 四、文章主旨 人性之美,美在求善。作者针对新形势下人们对“善良”的一些错误认识,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善良”这一古老的道德准则作了精辟的阐发,赋予“善良”许多新的美好而深刻的涵,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启发人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思考。 三人生的境界 一、文学常识 友兰(1895-1990),字芝生.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释今古,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纪贞元”总结了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字词练习

咆哮( ) 瑰丽( ) 蕴涵( ) 真谛( ) 告诫( ) 吞没( ) 驰骋( ) 漩涡( ) 霎时( ) 刹那( ) 寒噤( ) 雾霭( ) 轧钢( ) 汩汩( ) 潺潺( ) 2. 翱翔( ) 憧憬( ) 殷切( ) 用膳( ) 懒惰( ) 遐想( ) 阐明( ) 窒息( ) 疆界( ) 禁锢( ) 亢奋( ) 冥想( ) 陶醉( ) 狭窄( ) 寻觅( ) 3. 掩卷( ) 肺腑( ) 杈子( ) 牦牛( ) 朝觐( ) 瞅见( ) 保佑( ) 忐忑( ) 狩猎( ) 腹腔( ) 咣当( ) 颤抖( ) 沉甸甸( ) 蹊跷( ) 5. 惊鸿一瞥( ) 嫩蕊( ) 熨帖( ) 濒临( ) 所向披靡( ) 赘语( ) 禅偈( ) 水光潋滟( ) 不虞之隙( ) 惬意( ) 裨益( ) 酽黑如漆( ) 6. 潸然泪下( ) 采撷( ) 倔强( ) 吮吸( ) 间隙( ) 黑黝黝( ) 震慑( ) 缚住( ) 茁壮( ) 贫瘠( ) 枯萎( ) 凋落( ) 犀利( ) 栖身( ) 驾驭( ) 柔韧( ) 布帛( ) 搁置( ) 譬如( ) 贬意( ) 山岚( ) 裨益( ) 窘迫( ) 狷躁( ) 团簇( ) 繁衍( ) 粲然( ) 7. 尺牍( ) 憎恶( ) 逻辑( ) 斟酌( ) 岑寂( ) 烹调( ) 蕴藉( ) 锱铢( ) 8. 狭隘( ) 跋涉( ) 闲暇( ) 慰藉( ) 麻痹( ) 戕害( ) 斑斓( ) 符录( ) 9. 慨然( ) 门槛( ) 管辖( ) 确凿( ) 应酬( ) 作揖( ) 荒谬( ) 踊跃( ) 倒涎( ) 咀嚼( ) 沟壑( ) 清沁( ) 10. 遁辞( ) 卦辞( ) 懦夫( ) 鲁钝( ) 玄奘( ) 遇难( ) 11. 姗姗而来( ) 接洽( ) 娓娓而谈( ) 反馈( ) 携带( ) 12. 孵豆芽( ) 萎缩( ) 獠牙( ) 蓓蕾( ) 城隍爷( ) 忏悔( ) 瞩望( ) 凛凛( )

(完整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1.《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圈划、朗读关键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起“瀑布”,我们常常会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瀑,想起“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的奇景。那么,黄河第一瀑——壶口瀑布,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 1、全班散读全文 2、看图片,初步认识壶口瀑布。 3、用词语概括壶口瀑布给自己的感受。 三、体验课文,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1、朗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完成: (1)在文中圈划出描写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特点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在描写壶口瀑布的?并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2)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分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完成的结果。 3、小组商议:①对结果形成共识;②选好代表负责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小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抓住其特征,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伟、壮阔的气势, 给人以惊心动魄、刚柔并济的感觉。 五、感悟文本,理解主旨 思考: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研读第六自然段。 2、理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 必生,勇往直前”的深意。 3、朗读第六自然段。 六、拓展思考 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七、小结 根据板书来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理清主旨。 八、作业布置 1、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校园一角,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50字左右) 2、摘录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并写出你的感受。 3、阅读梁衡的《壶口瀑布记》,并写下你的读后感。 (二选一) 板书设计: 雨季 壶口瀑布其声、其势、其景、其感黄河中华民族精神 枯季 百折不挠 多角度象征自强不息 勇往直前 2.《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第三单元测试

《语文基础模块下》 襄阳铁路工业学校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命题:乔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三、A.阜盛(fù)敕造(chì) 契约(qiè) 引吭高歌(kàng) 四、B.笑靥(yè) 盘螭(lī) 纨绔(kuà)咫尺天涯(zhǐ) 五、C.茶峒(tóng) 沮丧(jǔ) 竹篙(gāo) 强弩之末(nǔ) 六、D.槲树林(hú) 暧昧(mèi)屯戍(shù) 大模大样(mú) 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八、A.埋怨脉博兴致大坝合拢 九、B.狼籍俨然诽谤孽根祸胎 十、C.分量厮混笼照丰富多采 十一、D.提防膏梁拾缀声嘶力竭 十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十三、①翠翠是一位犹如山间清泉般的船家少女,她对爷爷体贴入微。 十四、②襄阳才子郑交甫偶遇汉水女神赠佩玉定情的美丽传说在当地广为 十五、③语文活动是语文知识应用的验证,对语文活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水平。 十六、④他非常专心地写生, 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十七、A.明净留传应用以至 十八、B.纯净留传运用以致 十九、C.纯净流传运用以至 二十、D.明净流传应用以致 二十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二十二、A.今春这座城市用电紧缺的主要因素是河流枯水现象严重以及城市用电负荷陡增。 二十三、B.我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从教写字和写好字开始的,字写得好,常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或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十四、C.阿蒂亚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几十年的情况证明,油价大起大落,不但对石油消费国不利,对生产国也有影响,保持油价的稳定符合双方的利益。 二十五、D.各国推行的新法规为投资者提供了法律武器,投资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付十那些行为不端的公司,保障及提高他们的长远利益和投资风险。 二十六、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二十七、A.他讲写文章要“惜墨如金”“文不厌改”。前者要求“精约笔墨,词正而理备”,后者要求“反复修改,言畅而意美。” 二十八、B.“老师,”我低声说,“您原谅我这一次吧!”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9课《一剪梅》word参考教案-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一剪梅·李清照》教学设计 一、概述 1、这首词是高中语文二年级《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鉴赏》中的一篇课文,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也是宋代婉约词中难得的佳作。 2、学习内容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词作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移情入景,借景抒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情感。 3、学习这首词需要一课时。学习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初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感受情境、学生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情感内容,进而形成鉴赏评价机制。 二、选题计划

三、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1) 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2)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总结出诗人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3) 李清照写内心愁苦的名句很多,让学生把握用意象写愁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词,并熟练背诵,准确无误地默写全词。2)锤炼词语,品味“轻”、“独”“才”、“却”等字词。 3)深刻体味作者所表现的“闲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形成行为价值观。2) 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感受甜蜜的相思之苦。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李清照有所了解,学习过她的《如梦令》,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导课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既温故又知新。 2、学生对于诗歌仅仅是读一读,在独立鉴赏评价方面的能力不足,

最新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练习题

1.《壶口瀑布》练习 一、语言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驰骋推推搡搡震耳欲聋奋力抗争 B. 旋涡如丝如楼挟而不服汩汩如泉 C. 雾霭怒不可遏窟窟窍窍搏大宽厚 D. 番身钢板出轧浪沫横谥潺潺成溪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 C.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 D. 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往,真当另眼相看 ....。 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 C.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 ....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D. 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 4. 对以下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A.这首诗歌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B. 第二句“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复习答案

第一单元 一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文学常识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二、字词注音 芦.苇 lú平庸. yōnɡ赫赫. hè携. xié嘈.杂 cáo 沐浴 .. mù yù缅.怀 miǎn 萎.缩 wěi 自筹. chóu 三、解释词语 平庸寻常;凡庸;不高明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嘈杂杂乱,喧闹 二善良 一、文学常识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 二、字词注音 恃. shì圭臬 .. qī参.透 cān 凄.厉..ɡuī niè滥.用 làn 戚戚 qī 三、解释词语 不足恃不值得依赖圭臬比喻准则或法度 弘扬发扬光大以逸待劳指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时再出击 超拔出众参透看透,透彻领会 四面楚歌比喻被团团包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滥恶滥用恶行 三人生的境界 一、文学常识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著名的哲学家家、哲学史家、教育家。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释今古,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纪贞元”总结了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一代哲学宗师。他的主要论著收入《三松堂全集》。 二、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觉.解 jué了解和自觉宇宙. zhòu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遵循. xún 遵从;依照崇.高 chónɡ高尚;至高 无明不自觉,没觉悟给.予 jǐ使别人得到;给 四父亲的手提箱 一、文学常识 奥尔罕?帕慕克(1952—),土耳其作家,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星,2006年得主。 二、字词注音 腼腆 .. gān gà愧疚. jiù殊.荣 shū.. miǎn tiǎn 棱.角 lénɡ寥.寥 liáo 尴尬 三、解释词语 大大咧咧随随便便,满不在乎敬而远之虽然敬重,但不愿与之接近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集

一、我的母亲 老舍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由名人对母爱的描绘: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我的生命是从睁开眼睛,爱上我母亲的面孔开始的。——乔治?艾略特活动一:悠悠母爱,丝丝缕缕牵扯不断,让我们拾取其中一段,为爱下一个注解,描绘我们的母亲。 二、课文探究 1、作者简介: 2、思考一:老舍笔下的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 美国作家惠特曼曾经说过:“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那么老舍身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母亲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母亲对他是否跟惠特曼说的一样? 作者笔下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她勤劳诚实而且做事认真仔细,她热情好客而且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思考二:(探讨)你的母亲与作者笔下的母亲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的父母并非像他们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我们张罗,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承受着在我们眼中看来理所当然的一切,并在不断接受我们因不满生活所发出的唠叨、牢骚。但,血浓于水,正是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三、深入探究 1、探讨母亲对老舍的性格影响 面对这一切,大作家老舍先生心存感激。下面,你们能告诉我,母亲给了老舍哪些方面的生命教育吗? 明确:四个方面——(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写作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四、重点研习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戏剧单元学习的要求。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 能力目标: 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生动性特征。 3.通过证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圆、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4.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5.研读重要“舞台说明”,认识其在剧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 1.把握人物语言的潜台词。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仆圆、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教学难点: 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腐朽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抓住戏剧冲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电影《雷雨》高潮部分的影片剪辑,使学生初步感知《雷雨》,快速进

入情景。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却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年仅二十三岁的曹禺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它在中国演了七十多年,却经久不衰。它除了生命的毁灭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之谜,究竟还能给我们多少人与人性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进《雷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戏剧知识介绍 戏剧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形象。 中国的戏剧,古代与现代差别迥异。古代戏剧称为“戏曲“,主要包括南戏、杂剧、传奇以及各种地方戏。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其主体是话剧。戏剧按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按内容形式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分为现代剧、历史剧、儿童剧等;按篇幅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2.曹禺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们杰出的剧作家。1933 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以后他又陆续创作出了《原野》《蜕变》《北京人》等剧本。解放前,曹禺和老舍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其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作)《王昭君》等剧本。 3.有关《雷雨》 戏从封建资本家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和后母蘩漪的乱伦关系面临破裂开始。这罪恶的根源却要追溯到三十年前。三十年前周朴园还是个大少爷,诱骗了女仆侍萍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将遭受他凌辱的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赶出家门。大儿子被保留下来,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试习题

欢迎阅读 《语文》(高教版)试卷 班级:姓名: 成绩: 的裂缝也许是 ? 太大惊小怪了吧。 A.边境分割微不足道 B.边境分隔微乎其微 C.边界分隔微乎其微 D.边界分割微不足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都不可同日而语 ....。B.一江春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 ....的,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事实。 C.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 ....,准备再次盗窃王丽丽家的财务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D.《警察和赞美诗》的结尾别出心裁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 不懂孩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②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③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④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⑤②①③④??? D. ⑤②③④① 8.从修辞上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布衣之交不可忘 ? B. 终岁不闻丝竹声? C. 君子之交淡如水 D. 巾帼不让须眉志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善良》的作者是当代着名的作家王蒙, B. 衰”。 C.D. 10.是(A. C. 11.( A .B .领悟到空门禅悦的奥秘,从而产生皈依佛门的念头。 C .诗人欣赏禅院清幽美妙的环境,领略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 D .古寺的深邃幽静,令诗人陶醉,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12.下面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日照高林”中的“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B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幽”和“深”准确描绘出后禅院的幽深静谧,在这种氛围中,自然会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C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是使动用法,写出古寺清新明丽、幽深静谧的环境,使鸟儿为之喜悦;潭水平静映出倒影,使人心更加空静。 D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中的“钟磬”之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把诗人从清幽、超脱的意境中带回现实。 。篇论文,其中说:"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弗雷德里

人教版职高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的: 1.了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 借助演讲、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思辨说理的能力 3.对比谢冕心中的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并揣摩这种差异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大学观、人生观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理想中北大与现实中北大的差异 教法与学法: 1.课型:讲读课、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课 2.教法:质疑、讨论、辩论 3.教具及能力培养方向: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及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诵读文章,感知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展开拓展、延伸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03年2月25日,在首都北京发生了二起震惊中外的爆炸案,先后发生在清华大学的荷园餐厅和北京大学的农园餐厅,虽然比不上恐怖份子驾机撞毁世贸大楼那样引人注目,但在很少发生恐怖流血冲突的中国大陆来说,这的确也算得上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了,最引人深

思的是:恐怖份子为什么要选择清华和北大进行作案呢?案情侦破之后,答案浮出水面,而这个答案竟让人哭笑不得,因为犯罪谷子声称:“制造爆炸案的目的是为了出名。” 对于这起事件,我不想多作分析了,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炸清华、北大就能出名呢?那是因为这两所大学太有名了,本身就是名望的象征。我们这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那些杀人的罪犯很少留下姓名,而刺客荆轲的故事却被广为传诵,不仅仅是因为荆轲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还因为他刺杀的对象是权倾天下、赫赫有名的秦王。 的确,清华、北大太有名气了,不仅是每一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就连没有丁点儿文化常识的人可能也会对他们肃然起敬。江泽民同志作为一国主席,日理万机,我不知道他曾去过哪些大学,但我知道北大他是去过的,就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典礼上,还作了热情扬溢的讲话,因此,才有了我们课本上这篇文章。 大凡有名望的人、事、物都难得一见:比如卢浮宫珍藏的那些传世珍品;比如我们的局长、县长、市长或者更高的官员。于是我们容易对那些有名望的东西产生神秘感,认为他们与众不同,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认为他们高不可攀,或许真的如此,或许未必竟然。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大著名学者、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朦胧诗派的倡导者谢冕先生用他的眼、他的手、他的心为我们搭建的北大校园,去感受北大的那一份脱俗和平凡吧! 二、感受北大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版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某某学校教研组:语文任课教师:老师

能事件还是发生) 遏止(尽量阻止事件发生) 12月7日到14日,中央的房地产政策接连三次出台来__遏制_房价,但目前楼市房价上涨过快过高过猛,绝对不是新政策就可以_遏止_的。 (2)寥廓(空旷深远)辽阔(宽阔的,广阔的) “神舟”七号飞船在__寥廓_而深邃的太空 遨游两天以后,平稳地降落在__辽阔__内 蒙古大草原上,实现了中国人出舱漫步太 空的梦想。 (3)意气(志向与气概。也指精神;神色、志趣等) 义气(本指节烈、正义的气概。引申为刚正之气。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盲目作自我 牺牲的气度。) 《日本时报》13日文章以“亚运会以_意气_风发的开幕式拉开了序幕”为题,对广州亚运会进行了报道。 齐鲁晚报讯,德州市宁津县的青年战某为讲__ 义气_竟半夜出门帮朋友偷邻居的摩托车,案发后,朋友逃跑,自己却落入法网。 二,研读诗词,学习目标达成 1,细读上阕: (1)“独”立“寒秋”,诗人的情感本应该是(悲伤、孤独)的,但是,诗人却“看”到了一幅(生机盎然、绚丽壮美 )的湘江秋景。(体会景象,感悟其氛围与特点),这与作者(乐观积极、有着雄心壮志)的胸襟有关。(联系写作背景) (2)上阕的领字是(“看”),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内容(意象)? 这几句写景有何特色? 诗人看见了山、林、江、舸、鹰、鱼。 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2,研读下阕: (1)下阙的领字是(“恰”)统领至哪一句? ①“恰”字统领至“粪土当年万户侯”。②这七句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古文译文

《将进酒》参考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 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 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 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 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 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 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 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 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 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 呼唤下人统统拿去换美酒, 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琵琶行(并序)》参考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外调任

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移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恢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像清泉在冰层底下流淌。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歌女负有盛名;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

(完整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卷 1.本卷为试题卷,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个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他觉得有些蹊跷 ..(qīqiāo),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呢? B.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 ..(cháo jīn)的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险情的漫漫长路。 C.山与海绸缪 ..(chóu mù)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 D.腋下似有风声的惬意 ..(xiáyì),也非笔墨所能形容。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坚难。 B.在中国画中,浓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意,是美。 C.富贵贫贱只是人生的一种境遇,而我们要的是安与乐。 D.我的想象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邈无人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美丽的花朵了生活,为普通的日子平添了些色彩。 (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身手敏捷,这让我们对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3)科学传播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想这样,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A.装点演练误解 B.装饰演习误解 C.装饰演练曲解 D.装点演习曲解 4.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岸的八仙岭下,琳琅满目 ....,有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 B.每天早晨他都一个人跑到公园,指手画脚 ....的练习动作。 C.这些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 ....的勇气,去克服重重困难。 D.他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 ....,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因此我们更加重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轿车的生产,很难打入到国际市场。 B.大量事实证明,放射治疗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法。 C.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努力。 6.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说,当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那一刻,连上帝也发出了轻轻地叹息。 B.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C.什么叫德?韩愈说:“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德就是性。 D.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学内容:规划好自己的语文求学之路 教学目标:1、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2、提出本学期的新要求 教学节数:2节 教学时间:第二周(一) 教学重点: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出本学期的新要求 教学媒体:粉笔、教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欢度了一个寒假,能跟其他同学分享你在春节期间的趣事吗? 2、讲一则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回答:几年后,这三个人的经济情况会怎样? 烈日炎炎下,三个工人挥汗如雨的工作。这时,一个人走前问道:你们在做什么?甲工人回答道:我在砌砖,乙工人回答道:我在砌一堵墙,丙工人满怀憧憬的说:我在盖一座美丽的大厦。十年后,甲工人成了熟练的砖瓦工,乙工人成了一名建 筑工头,而唯有丙工人,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了一名身价过亿的房地 产巨子。 你选择了怎样的心态,也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二、总结上学期期末考情况 三、明确道理: 1、样是语文课,同样的老师、时间、作业、考试难度等都一样,有的同学优秀,越学越精明,有的同学则考了不及格,越学越无奈,其实在乎心态,在于有没有规划出目标。 2、强调本学期语文学习的要求 3、上课要求 作业布置: 预习《壶口瀑布》

教学后记: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加与学生的感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教学内容:《壶口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来体现壶口瀑布的特征的方法。2.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节数:2节 教学时间:第二周(二)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来体现壶口瀑布的特征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刚柔相济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之间的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考试题

精品教育 第1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欢谑(xu è) 艾蒿(h āo ) 熹微(x ī) 屯戍(sh ù) B. 暧昧(ài m èi ) 墓冢(zh ǒng ) 渣滓(z ǎi ) 碾坊(ni ǎn ) C. 红缯(z ēng ) 龟裂(j ūn ) 虔诚(qi ǎn ) 馔玉(zhu àn ) D. 圭臬(ni è) 茶峒(d òng ) 灵寝(q ín ) 脚踝(hu á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喧 油尽灯枯 美不胜收 叹为观止 B. 濒临 因地制宜 孜孜以求 不刊之论 C. 眩耀 恍然大悟 雍容华贵 栩栩如生 D. 瘫痪 强弩之末 幅圆广阔 盛气凌人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恃(依赖,倚仗)惶惶(恐惧不安)径须(只管) B. 无明(没有觉悟)谙(熟悉)但愿(只希望) C. 会须(一会儿)暧昧(不光明,不可告人)沮丧(灰心失望) D. 濒临(紧接,临近)觉解(了解和自觉)恣(纵情任意)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的这篇论文,见解深刻,富有创见性,文字运用也很_______。 ②.农村能源短缺和不稳定供应,极大地_______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十分可疑,很可能就是哪个行迹____而久未被抓住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A. 精要 限制 秘密 B. 精辟 限制 隐密 C. 精辟 局限 神秘 D. 精当 制约 诡秘 5、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 B.10月23日以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至全世界,都被车臣非法武装制造的人质劫持恐怖事件搅得天翻地覆。 C.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着”,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D. 短短几年工夫,这个村子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家家都饱食终日,不再愁吃愁穿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今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B.中国撤离在利比亚的公民行动,表达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外交为民”的理念。 C.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发展成本过高,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D.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具有广泛的活动基础,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前少年参加从基层学校到全国大赛的不同层次活动。 7、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请你明天在家里等我,我会按时光临的。 B.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惠顾。 C.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在家恭候吧。 D.我们一定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8、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辨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红柳强大的根系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比喻) B .红柳的根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年来,从太阳那里所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拟人) C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的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比喻) D .四月的一天,春风就像今天抚摸你的额头,抚摸你的粗糙的小脸蛋,抚摸你忧伤的心。(拟人 排比)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珍品,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的历史趋势。 C.戴望舒,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 D.《窦娥冤》是我国明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 ………………………密………………………………封…………………………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英语语文版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新版].doc

英语语文版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Unit 1 Travel Warming up &Word Study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长城的一些景点的英语名称,如:the Great Wall, the First Pass Under Heaven, Jiayuguan Pass and so. (2)掌握握一些词汇和短语:rebuild, province, engineer, pick sb. up and so on. (3) 能结合图画进行简单介绍或问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课堂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为阅读课做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相互合作;了解长城是世界奇观之一,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掌握握一些词汇和短语的用法:rebuild, province, engineer, pick sb. up and so on. 三、教学难点 用英语简单介绍有关长城的情况。 四、教学方法 研讨、探究与实践 五、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Some Pictures 七、教学过程 Step1 lead in 教师提出问题: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Great Wall?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Where is the First Pass Under Heaven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说明:分享个人经历激发学生热情,活跃班级气氛,进行有效导入。 Step2 Presentation 教师展示图片,给出景点的英语名称 the Great Wall, the First Pass Under Heaven, Jiayuguan Pass... 说明: 学生熟悉英语景点名称,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 Step3 Practice in class 1.教师讲解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1)The students read the words and phrases. (2) The students mak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and phrases. 2.教师布置讨论任务,给出例子:This is a beacon tower. It was used.. 3.学生分组,介绍长城的景点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篇一: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 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 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 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 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 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 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 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 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 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 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 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正确认读并书写 3 500 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 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 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能辨识常 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 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 名段、名篇。 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