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01

季羡林:回忆老师陈寅恪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一九三O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

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众多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海因里希·吕德斯,在国内只有陈师一人。他被海内外学人公推为考证大师,是完全应该的。这种学风,同后来滋害流毒的“以论代史”的学风,相差不可以道里计。然而,茫茫士林,难得解人,一些鼓其如簧之舌惑学人的所谓“学者”,骄纵跋扈,不禁令人浩叹矣。寅恪师这种学风,影响了我的一生。

后来到德国,读了吕德斯教授的书,并且受到了他的嫡传弟子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教导和薰陶,可谓三生有幸,可惜自己的学殖瘠薄,又限于天赋,虽还不能论无所收获,然而犹如细流比沧海,空怀仰止之心,徒增效颦之恨。这只怪我自己,怪不得别人。

总之,我在清华四年,读完了西洋文学系所有的必修课程,得到了个学士头衔。现在回想起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从这些课程中收获不大。欧洲著名的作家,什么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莫里哀、但丁等等的著作都读过,连现在忽然时髦起来的《尤利西斯》和《追忆似水年华》等等也都读过。然而大都是浮光掠影,并不深入。给我留下深远影响的课反而是一门旁听课和一门选修课。前者就是在上面谈到的寅恪师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也就是美学。关于后者,我在别的地方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清华时,除了上课以外,同陈师的接触并不太多。我没到他家去过一次。有时候,在校内林荫道上,在熙往攘来的学生之流中,会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朴素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都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绝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离开了水木清华,我同寅恪先生有一个长期的别离。我在济南教了一年国文,就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到了这里,我才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在我一生治学的道路上,这是一个极关重要的转折点。我从此告别了歌德和莎士比亚,同释迦牟尼和弥勒佛打起交道来。不用说,这个转变来自寅恪先生的影响。真是无巧不成书,我的德国老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同寅恪先生在柏林大学是同学,同为吕德斯教授的学生。这样一来,我的

中德两位老师同出一个老师的门下。有人说:“名师出高徒。”我的老师和太老师们不可谓不“名”矣,可我这个徒却太不“高”了。忝列门墙,言之汗颜。但不管怎样说,这总算是一个中德学坛上的佳话吧。

我在哥廷根十年,正值二战,是我一生精神上最痛苦然而在学术上收获却是最丰富的十年。国家为外寇侵入,家人数年无消息,上有飞机轰炸,下无食品果腹。然而读书却无任何干扰。教授和学生多被征从军。偌大的两个研究所:印度学研究所和汉学研究所,都归我一个人掌管。插架数万册珍贵图书,任我翻阅。在汉学研究所深深的院落里,高大阴沉的书库中,在梵学研究所古老的研究室中,阒无一人。天上飞机的嗡嗡声与我腹中的饥肠辘辘声相应和。闭目则浮想联翩,神驰万里,看到我的国,看到我的家。张目则梵典在前,有许多疑难问题,需要我来发覆。我此时恍如遗世独立,苦欤?乐欤?我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了。

经过了轰炸的炼狱,又经过了饥饿,到了一九四五年,在我来到哥廷根十年之后,我终于盼来了光明,东西法西斯垮台了。美国兵先攻占哥廷根,后来英国人来接管。此时,我得知寅恪先生在英国医目疾。我连忙写了一封长信,向他汇报我十年来学习的情况,并将自己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及其他刊物上发表的一些论文寄呈。出乎我意料地迅速,我得了先生的复信,也是一封长信,告诉我他的近况,并说不久将回国。信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说,他想向北大校长胡适,代校长傅斯年,文学院长汤用彤几位先生介绍我到北大任教。我真是喜出望外,谁听到能到最高学府任教而会不引以为荣呢?我于是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

这一年深秋,我终于告别了住了整整十年的哥廷根,怀着“客树回看成故乡”的心情,一步三回首地到了瑞士。在这个山明水秀的世界公园里住了几个月,一九四六年春天,经过法国和越南的西贡,又经过香港,回到了上海。在克家的榻榻米上住了一段时间。从上海到了南京,又睡到了长之的办公桌上。这时候,寅恪先生也已从英国回到南京。我曾谒见先生于俞大维官邸中。谈了谈阔别十多年以来的详细情况,先生十分高兴,叮嘱我到鸡鸣寺下中央研究院去拜见北大代校长傅斯年先生,特别嘱咐我带上我用德文写的论文,可见先生对我爱护之深以及用心之细。

这一年的深秋,我从南京回到上海,乘轮船到了秦皇岛,又从秦皇岛乘火车回到了阔

别十二年的北京(当时叫北平)。由于战争关系,津浦路早已不通,回北京只能走海路,从那里到北京的铁路由美国少爷兵把守,所以还能通车。到了北京以后,一片“落叶满长安”的悲凉气象。我先在沙滩红楼暂住,随即拜见了汤用彤先生。按北大当时的规定,从海外得到了博士学位回国的人,只能任副教授,在清华叫做专任讲师,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转向正教授。

我当然不能例外,而且心悦诚服,没有半点非分之想。然而过了大约一周的光景,汤先生告诉我,我已被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这真是石破天惊,大大地出我意料。我这个当一周副教授的纪录,大概也可以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吧。说自己不高兴,那是谎言,那是矫情。由此也可以看出老一辈学者对后辈的提携和爱护。

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寅恪师也来到北京,仍然住在清华园。我立即到清华去拜见。当时从北京城到清华是要费一些周折的,宛如一次短途旅行。沿途几十里路全是农田。秋天青纱帐起,还真有绿林人士拦路抢劫的。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像了。但是,有寅恪先生在,我绝不会惮于这样的旅行。在三年之内,我颇到清华园去过多次。我知道先生年老体弱,最喜欢当年住北京的天主教外国神甫亲手酿造的栅栏红葡萄酒。我曾到今天市委党校所在地当年神甫们的静修院的地下室中去买过几次栅栏红葡萄酒,又长途跋涉送到清华园,送到先生手中,心里颇觉安慰。几瓶酒在现在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钞票上每天加一个0还跟不上物价飞速提高的速度的情况下,几瓶酒已经非同小可了。

有一年的春天,中山公园的藤萝开满了紫色的花朵,累累垂垂,紫气弥漫,招来了众多的游人和蜜蜂。我们一群弟子们,记得有周一良、王永兴、汪篯等,知道先生爱花。现在虽患目疾,迹近失明;但据先生自己说,有些东西还能影影绰绰看到一团影子。大片藤萝花的紫光,先生或还能看到。而且在那种兵荒马乱、物价飞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情况下,我们想请先生散一散心,征询先生的意见,他怡然应允。我们真是大喜过望,在来今雨轩藤萝深处,找到一个茶桌,侍先生观赏紫藤。先生显然兴致极高。我们谈笑风生,尽欢而散。我想,这也许是先生在那样的年头里最愉快的时刻。

还有一件事,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解放前夕,政府经济实已完全崩溃。从法币改为银元券,又从银元券改为金圆券,越改越乱,到了后来,到粮店买几斤粮食,携带的这币那券的重量有时要超过粮食本身。学术界的泰斗、德高望重、被著名的史学家

郑天挺先生称之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先生也不能例外。到了冬天,他连买煤取暖的钱都没有,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已经回国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胡先生最尊重爱护确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当年他介绍王静庵先生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去任教,一时传为佳话。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中有几句诗:“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学院遂闻传绝业,园林差喜适幽居。”讲的就是这一件事。现在却轮到适之先生再一次“独为神州惜大儒”了,而这个“大儒”不是别人,竟是寅恪先生本人。适之先生想赠寅恪先生一笔数目颇大的美元。但是,寅恪先生拒不接受。最后寅恪先生决定用卖掉藏书的办法来取得适之先生的美元。于是适之先生就派他自己的汽车--顺便说一句,当时北京汽车极为罕见,北大只有校长的一辆--让我到清华陈先生家装了一车关于佛教和中亚古代语言的极为珍贵的西文书。陈先生只有收二千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虽不算少,然而同书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词典》的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这一批书实际上带有捐赠的性质。而寅恪师对于金钱的一介不取的狷介性格,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在这三年内,我同寅恪师往来颇频繁。我写了一篇论文:《浮屠与佛》,首先读给他听,想听听他的批评意见。不意竟得到他的赞赏。他把此文介绍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发表。这个刊物在当时是最具权威性的刊物,简直有点“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的威风。我自然感到受宠若惊。差幸我的结论并没有瞎说八道,几十年以后,我又写了一篇《再谈浮屠与佛》,用大量的新材料,重申前说,颇得到学界同行们的赞许。

在我同先生来往的几年中,我们当然会谈到很多话题。谈治学时最多,政治也并非不谈但极少。寅恪先生绝不是一个“闭门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我们谈到当代学术,他当然会对每一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除了对一位明史专家外,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贬低的话。对青年学人,只谈优点,一片爱护青年学者的热忱。真令人肃然起敬。就连那一位由于误会而对他专门攻击,甚至说些难听的话的学者,陈师也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褒贬的话。先生的盛德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从来不攻击年轻人,差堪媲美。

时光如电,人事沧桑,转眼就到了一九四八年年底。解放军把北京城团团包围住。胡适校长从南京派来了专机,想接几个教授到南京去。有一个名单,名单上有名的人,大多数都没有走,陈寅恪先生走了。这又成了某些人探讨研究的题目:陈先生是否对共产党有

看法?他是否对国民党留恋?根据后来出版的浦江清先生的日记,寅恪先生并不反对共产主义,他反对的仅是苏联牌的共产主义。在当时,这也许是一个怪想法,甚至是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然而到了今天,真相已大白于天下,难道不应该对先生的睿智表示敬佩吗?至于对国民党的态度,最明显地表现在他对蒋介石的态度上。一九四〇年,他在《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这一首诗中写道:“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吴宓先生对此诗作注说:“寅恪赴渝,出席中央研究院会议,寓俞大维妹丈宅。已而蒋公宴请中央研究院到会诸先生。寅恪于座中初次见蒋公,深觉其人不足为,有负厥职,故有此诗第六句。”按即“看花愁近最高楼”这一句。寅恪师对蒋介石,也可以说是对国民党的态度表达得不能再清楚明白了。然而,几年前,一位台湾学者偏偏寻章摘句,说寅恪先生早有意到台湾去。这真是天下一大怪事。

到了南京以后,寅恪先生又辗转到了广州,从此就留在那里没有动。他在台湾有很多亲友,动员他去台湾者,恐怕大有人在,然而他却岿然不为所动。其中详细情况,我不得而知。我们国家许多领导人,包括周恩来、陈毅、陶铸、郭沫若等等,对陈师礼敬备至。他同陶铸和老革命家兼学者的杜国庠,成了私交极深的朋友。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人帮助,一个人会是一事无成的。在这方面,我也遇到了极幸运的机遇。生平帮过我的人无虑数百。要我举出人名的话,我首先要举出的,在国外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另一个是教吐火罗语的老师西克教授。在国内的有四个人:一个是冯友兰先生,如果没有他同德国签订德国清华交换研究生的话,我根本到不了德国。一个是胡适之先生,一个是汤用彤先生,如果没有他们提携的话,我根本来不到北大。最后但不是最少,是陈寅恪先生。如果没有他的影响的话,我不会走上现在走的这一条治学的道路,也同样是来不了北大。至于他为什么不把我介绍给我的母校清华,而介绍给北大,我从来没有问过他,至今恐怕永远也是一个谜,我们不去谈它了。

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我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但是,我对他们四位,以及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师友怎样“报”呢?专就寅恪师而论,我只有努力学习他的著作,努力宣扬他的学术成就,努力帮助出版社把他的全集出全,出好。我深深地感激广州中山大学的校领导和历史系的领导,他们再三举办寅恪先生学术研讨会,包括国外学者在内,群贤毕至。中大还特别创办了陈寅恪纪念馆。所有这一切,我这个寅恪师

的弟子都看在眼中,感在心中,感到很大的慰藉。国内外研究陈寅恪先生的学者日益增多。先生的道德文章必将日益发扬光大,这是毫无问题的。这是我在垂暮之年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愉快。

然而,我仍然有我个人的思想问题和感情问题。我现在是“后已见来者”,然而却是“前不见古人”,再也不会见到寅恪先生了。我心中感到无限的空漠,这个空漠是无论如何也填充不起来了。掷笔长叹,不禁老泪纵横矣。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一日

02

贾平凹: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

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

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

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

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

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

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

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幅联,多好!”

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

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

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

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

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

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03

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

说实在话,沈先生真不大会讲课。看了《八骏图》,那位教创作的达士先生好像对上课很在行,学期开始之前,就已经定好了十二次演讲的内容,你会以为沈先生也是这样,事实上全不是那回事。他不像闻先生那样:长髯垂胸,双目炯炯,富于表情,语言的节奏性很强,有很大的感染力;也不像朱先生那样:讲解很系统,要求很严格,上课带着卡片,语言朴素无华,然而扎扎实实。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因为就学生的文章来谈问题,也很难有系统,大都是随意而谈,声音不大,也不好懂。不好懂,是因为他的湘西口音一直未变,——他能听懂很多地方的方言,也能学说得很像,可是自己讲话仍然是一口凤凰话;也因为他的讲话内容不好捉摸。沈先生是个思想很流动跳跃的人,常常是才说东,忽而又说西。甚至他写文章时也是这样,有时真会离题万里,不知说到哪里去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管不住手里的笔”。他的许多小说,结构很均匀缜密,那是用力“管”住了笔的结果。他的思想的跳动,给他的小说带来了文体上的灵活,对讲课可不利。

沈先生真不是个长于逻辑思维的人,他从来不讲什么理论。他讲的都是自己从刻苦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没有一句从书本上抄来的话。——很多教授只会抄书。这些经验之谈,如果理解了,是会终身受益的。遗憾的是,很不好理解。比如,他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以作各种深浅不同的理解。这句话是有很丰富的内容的。照我的理解是: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不能用俯视或旁观的态度。作者要和人物很亲近。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得很紧,和人物一同哀乐,一同感觉周围的一切(沈先生很喜欢用“感觉”这个词,他老是要学生训练自己的感觉)。什么时候你“捉”不住人物,和人物离得远了,你就只好写一些似是而非的空话。一切从属于人物。写景、叙事都不能和人物游离。景物,得是人物所能感受得到的景物。得用人物的眼睛来看景物,用人物的耳朵来听,用人物的鼻子来闻嗅。《丈夫》里所写的河上的晚景,是丈夫所看到的晚景。《贵生》里描写的秋天,是贵生感到的秋天。写景和叙事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对话)要相协调。这样,才能使通篇小说都渗透了人物,使读者在字里行间都感觉到人物,——同时也就感觉到作者的风格。风格,是作者对人物的感受。离开了人物,风格就不存在。这些,是要和沈先生相处较久,读了他许多作品之后,才能理解得到的。单是一句“要贴到人物来写”,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又如,他曾经批评过我的一篇小说,说:“你这是两个聪明脑袋在打架!”让一个第三者来听,他会说:“这是什么意思?”我是

明白的。我这篇小说用了大量的对话,我尽量想把对话写得深一点,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事实上,没有人会这样地说话,就是两个诗人,也不会这样地交谈。沈先生这句话等于说:这是不真实的。沈先生自己小说里的对话,大都是平平常常的话,但是一样还是使人感觉到人物,觉得美。从此,我就尽量把对话写得朴素一点,真切一点。

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二排右一为沈从文图片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

沈先生是那种“用手来思索”的人(巴甫连科说作家是用手来思索的)他用笔写下的东西比用口讲出的要清楚得多,也深刻得多。使学生受惠的,不是他的讲话,而是他在学生的文章后面所写的评语。沈先生对学生的文章也改的,但改得不多,但是评语却写得很长,有时会比本文还长。这些评语有的是就那篇习作来谈的,也有的是由此说开去,谈到创作上某个问题。这实在是一些文学随笔。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文笔也很讲究。老一辈作家大都是“执笔则为文”,不论写什么,哪怕是写一个便条,都是当一个“作品”来写的。——这样才能随时锻炼文笔。沈先生历年写下的这种评语,为数是很不少的,可惜没有一篇留下来。否则,对今天的文学青年会是很有用处的。

除了评语,沈先生还就学生这篇习作,挑一些与之相近的作品,他自己的,别人的,——中国的外国的,带来给学生看。因此,他来上课时都抱了一大堆书。我记得我有一次写了一篇描写一家小店铺在上板之前各色各样人的活动,完全没有故事的小说,他就介绍我看他自己写的《腐烂》(这篇东西我过去未看过)。看看自己的习作,再看看别人的作品,比较吸收,收效很好。沈先生把他自己的小说总集叫作《沈从文小说习作选》,说这都是为了给上创作课的学生示范,有意地试验各种方法而写的,这是实情,并非故示谦虚。

沈先生这种教写作的方法,到现在我还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我倒希望现在的大学中文系教创作的老师也来试试这种方法。可惜愿意这样教的人不多;能够这样教的,也很少。

04

莫言:我的老师,在我最臭的时候说我好话

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地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我5岁上学,这在城市里不算早,但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没有。

这当然也不是我的父母要对我进行早期教育来开发我的智力,主要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村被划归国营的胶河农场管辖,农民都变成了农业工人,我们这些学龄前的儿童竟然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通通地进了幼儿园,吃在那里睡也在那里。幼儿园里的那几个女人经常克扣我们的口粮,还对我们进行准军事化管理。饥肠辘辘是经常的,鼻青脸肿也是经常的。

于是我的父母就把我送到学校里去,这样我的口粮就可以分回家里,当然也就逃脱了肉体惩罚。

我上学时还穿着开裆裤,喜欢哭,下了课就想往家跑。班里的学生年龄差距很大,最小的如我,最大的已经生了漆黑的小胡子。

给我留下了印象的第一个老师是一个个子很高的女老师,人长得很清爽,经常穿一身洗得发了白的蓝衣服,身上散发着一股特别好闻的肥皂味儿。她的名字叫孟宪慧或是孟贤惠。

我之所以记住了她是因为一件很不光彩的事。

那是这样一件事:全学校的师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听校长作一个漫长的政治报告,我就站在校长的面前,仰起头来才能看到他的脸。那天我肚子不好,内急,想去厕所又不敢,将身体扭来扭去,实在急了,就说:校长我要去厕所……但他根本就不理我,就像没听到我说话一样。后来我实在不行了,就一边大哭着,一边往厕所跑去。一边哭一边跑还一边喊叫:我拉到裤子里了……我自然不知道我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后来别人告诉我说学生和老师都笑弯了腰,连校长这个铁面人都笑了。

我只知道孟老师到厕所里找到我,将一大摞写满拼音字母的图片塞进我的裤裆里,然后就让我回了家。十几年之后,我才知道她与我妻子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我妻子说她应该叫孟老师姑姑,我问我妻子说你那个姑姑说过我什么坏话没有,我妻子说俺姑夸你呐!我

问她夸我什么,我妻子严肃地说:俺姑说你不但聪明伶俐,而且还特别讲究卫生。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个老师也是个女的,她的个子很矮,姓于名锡惠,讲起话来有点外地口音。她把我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我自己也闹不清楚上了几次一年级——从拼音字母教起,一直教到看图识字。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经常回忆起她拖着长调教我拼音的样子。今天我能用微机写作而不必去学什么五笔字型,全靠着于老师教我那点基本功。

于老师的丈夫是个国民党的航空人员,听起来好像洪水猛兽,其实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教过我的哥哥,我们都叫他李老师,村子里的人也都尊敬他。于老师的小儿子跟我差不多大,放了学我就跑到他们家去玩,我对他们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后来我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就再也不好意思到他们家去了。

几十年后,于老师跟着她的成了县医院最优秀的医生的小儿子住在县城,我本来有机会去看她,但总是往后拖,结果等到我想去看她时,她已经去世了。听师弟说,她在生前曾经看到过《小说月报》上登载过的我的照片和手稿,那时她已经病了很久,神志也有些不清楚,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我,师弟问她我的字写得怎么样,她说:比你写得强!

第三个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

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里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1.70米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

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里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

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大的睡在桌子上,

个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惊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感动不已。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牵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

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1.70米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高中语文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季羡林、贾平凹、汪曾祺、莫言,四位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 01 季羡林:回忆老师陈寅恪 别人奇怪,我自己也奇怪:我写了这样多的回忆师友的文章,独独遗漏了陈寅恪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对我来说,这是事出有因,查亦有据的。我一直到今天还经常读陈先生的文章,而且协助出版社出先生的全集。我当然会时时想到寅恪先生的。我是一个颇为喜欢舞笔弄墨的人,想写一篇回忆文章,自是意中事。但是,我对先生的回忆,我认为是异常珍贵的,超乎寻常地神圣的。我希望自己的文章不要玷污了这一点神圣性,故而迟迟不敢下笔。到了今天,北大出版社要出版我的《怀旧集》,已经到了非写不行的时候了。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六十五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一九三O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改名为外国语文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风顺。我同一群学生去旁听冰心先生的课。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我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一变而为慈眉菩萨。我向她谈起她当年“逐客”的事情,她已经完全忘记,我们相视而笑,有会于心。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参考书用的是《六祖坛经》,我曾到城里一个大庙里去买过此书。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

贾平凹散文赏析

贾平凹散文赏析 贾平凹 的散文 被学者和评论家排在了优秀之列, 并且有多篇被选进中学课本。 本文浅谈贾 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了解。 摘要:贾平凹的散文取材广泛,语言简朴、幽默,小说 化的写法和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更让他的散文独树一帜。 本文就结合其散文, 从取材、 手法、 语言、 地域特色等方面入手, 来谈谈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艺术特色 一、取材自由广泛 贾平凹的散文取材自由广泛。他的散文似乎不拘一格,丑汉、退伍军人、屠 夫、石头、树木等统统走进了贾平凹的散文。从反映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大致可 以分四类:一是人物篇。一般以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我的老师》塑造了一 个纯真、正义、极富爱心的儿童孙涵泊形象,《米脂婆姨记》则描写了一个对爱 情充满憧憬的农村少女形象。二是世相篇。这类散文常常评说人生,针砭时弊, 如《病人》借一个病人的口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玩牌》则将麻将桌上 的众生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三是游记篇。 《游寺耳记》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野菊 花开花落,云雾忽聚忽散”的山间图画。《入川小记》描绘了四川的山光水色、 物产人情,让读者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番。四是风情篇。通过描摹地方风俗,记 述地方风物, 把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与大自然构成一种和谐的关 系。如《五味巷》通过巷中景、巷中事、巷中人、巷中风俗,展现了古风很浓的 长安小巷,这里的人们重人情、讲信用,知足乐观。《静虚村记》则描绘了一幅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画卷, “静虚村”是一个偏离市区的地方, 显得既原始又 古朴,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浸染。 二、小说化写法 贾平凹一直倡导散文写作小说化。他在《散文就是散文――自我告诫之二》 中说: “小说家可以以散文的笔调去写小说, 为什么你不可以以小说的笔法写散 文?”散文与小说的不同点在于重视抒情, 而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 情 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小说中担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任, 是吸引读者的

贾平凹《我的启蒙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的启蒙老师 贾平凹 ①5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不收,我就抱住教室的桌子 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娘当时要我给老师磕头,我跪下就磕了,头还在地上磕 出了响声。 ②那个女老师倒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的耳朵了,那胖胖的、有着肉窝儿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 ③“学生了,还流鼻涕!”大家都笑了,我觉得很丢人,从此就 再不敢把鼻涕流下来。因为没有手巾,口袋里常装着杨树叶子,每次 进校前就擦得干干净净的了。 ④老师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 歌一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开头的半年时间里, 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是什么,每一堂课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所以, 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 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开 始小瞧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 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为 此打过几次架。 ⑤娘后来狠狠地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 寻到我家,向我和娘做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从

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 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⑥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 当即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 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的嘴一下,她笑了。我也笑了。 ⑦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造一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 本就用得费。后来,就常常跑黄坡下的坟地,捡那死人后挂的白纸条,回来订成细长的本子;一到清明,就可以一天之内订成十多个本子呢。但是,句子造得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替着,同学们都 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学写大字也是我 最喜欢的课,但我没有毛笔,就曾偷偷剪过伯父的羊皮褥子上的毛做笔,老师知道后,就送了我一支。我很感谢,越发爱起写大字,别人 写一张,我总是写两张三张。老师就将我的大字贴在教室的墙上,后 来又在寺庙的高年级教室展览过。她还领着我去让高年级学生参观。 高年级的讲台桌很高,我一走近,就没了影儿,她把我抱起来,站在 那椅子上。那支毛笔,后来一直用到没毛了,我还舍不得丢掉。 ⑧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颗鸡蛋来求老师代写,教师硬是不收鸡蛋,信写得老长。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她说:“你现在能造句了,你怎么不学着 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她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

贾平凹《我的老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我的老师贾平凹

贾平凹《我的老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我的老师贾平凹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 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 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 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 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 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晚上看电视, 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 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 a,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 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泊 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 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 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 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 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 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 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 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描写老师的优美段落

描写老师的优美段落 1、有人说你是园丁,其实你比园丁更勤奋;有人说你是蜡烛,其实你比蜡烛更执着。 2、做老师很辛苦。但只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他们会忘掉辛苦,心里会由衷的高兴。老师经常的鼓励同学:“努力点!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可谓是燕儿吐哺,高风亮节啊! 3、老师指引我们做事,教我们做人,永远不辞辛苦。他们就像蜡烛一样,默默无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4、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5、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曰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 6、她就是我们学校的年轻语文老师梁老师了。梁老师苗条的身材上套着一件雪白的上衣,黑色的斯文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漂亮的高跟鞋,扎着一根小小的辫子,他眼前的鼻梁上挂着一副明亮的眼镜。

透过眼镜,一双瞳瞳有神的眼睛展现于我们眼前,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有时笑起来还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呢!多么和蔼可亲呀! 7、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8、流星的明亮和短暂,带给我们最美好的祝愿和希望,而它却划过天空永远消失在那儿。 9、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曰里,我要把一份崇高的敬意献给您。 10、天黑了,我得到了您的眼睛。天亮了,我离不开您的眼睛。 11、感谢您老师,是您为我们批改作业,您用蓝蓝的墨水在我们的字里行间洒下了多少汗水啊,您用蓝蓝的墨水在我们的字里行间洒下了多少心血啊!当我看到被批改的作业时,便会想起您在昏暗的灯光下批改作业的身影! 12、亲爱的老师,你是我们生命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你是我们成功的蜡烛,燃烧自己成全我们。 13、我的语文老师姓张,她与我们相处了一年,她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优秀口才和平等宽容的心。 14、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

贾平凹我的老师原文

贾平凹我的老师原文 贾平凹论文518江西师范大学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On the female images in jia pingwa’s works 姓名:学号:0605010290届别:2010届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冯昊完成时间:2010年4月目录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 (2) 引言.................................................3一、贾平凹笔下女性的归类..............................4(一)美丽圣洁的女神.................................4(二)固守传统的女性.................................4(三)都市文明下的女性...............................5二、贾平凹笔下女性的通性. (6) (一)美丽···········································7(二)痴情···········································7(三)坚忍···········································8(四)善良···········································9三、贾平凹笔下女性的缺憾······························9(一)对女性的理想化·································9(二)解构女性悲剧····································10 结语················································13 参考文献············································14论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叛逆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在他构建的一个个乌托邦世界里,都离不开一个个的女性描写。 一个个子虚乌有的女性都是复杂的,包括她们的形体和灵魂。 在贾平凹作品中,写的多是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

我的老师 (贾平凹)

《我的老师》教案 耿萌花 教学目标: 1、通过熟悉课文了解“我”认孙涵泊为师的原因。 2、掌握本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刻画人物的写法。 3、通过揣摩最后一段的含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呼吁真、善、 美人性的复归。 教学重点: 1、通过熟悉课文了解“我”认孙涵泊为师的原因。 2、掌握本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呼吁真、善、美人性的复归。 教学过程: 导入语:虽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也说过“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甚至还有许多文人认“一字师”的佳话。然而贾平凹——一位在当今文坛颇有影响力的大作家却认一个三岁半的孩子为师,总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孙涵泊老师有何过人之处吧。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用字典解决生字词。如果有特别难理解的地 方就打上问号。 2、根据你对孙涵泊小老师的了解填写下面所缺的内容

孙涵泊老师的小档案 姓名:孙涵泊性别:男 年龄:三岁半外表:不漂亮 经典表情:木然、傲慢 性格: 教学手段:言传身教 教学内容:待人处事。 具体表现为: (1)他不满阿姨的摘花行为,认为花也会疼。让“我”这个学生明白应尊重、善待一切生命。 (2) (3) (4) (5) 小结:从大家刚才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位孙老师的确有过人之处,并非浪得虚名。他有善心、做事不瞻前顾后、不阿谀奉承、不沾世俗邪念,的确可以做贾平凹以及我们大家的老师了。 二、拓展延伸 这样的老师你曾在书中或现实生活中遇到过吗?你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仿照课文2-6小节的写法,你也来写一段。 写完后交流、评价。

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语文我心中的一弘清泉

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语文我心中的一弘清泉 D

也有不喜欢的科目,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话说回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身体里流的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血液。语文,应该是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在背诵的时候、在阅读的时候、在写作的时候,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喜文中之喜,悲文中之悲,把语文当作是最贴近的朋友,也许心中的某种意识就会被唤醒,令人自觉妙不可言。这,便是语言的魅力所在了。所以我觉得,与其“培养”什么兴趣,不如激发自己对语文的感情。 当然学好语文是很辛苦的,必要的基础知识积累是很重要的。这就是要在读、写、背上下功夫了。这是不可避免的一条艰辛的路程,亦无捷径可走。我的记忆力还不错,因此还算轻松,但也有无法胜任的时候,这时候的办法是——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宋代的罗大经说过:“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当然抄也有抄的学问。眼、耳、口、手、脑全到,才能抄出效果。为什么默写之后老师总爱让我们把写错的抄写N遍?就是这个原因。另外还要经常反复。记得以前看过关于“遗忘曲线”的知识,大致意思就是记住的东西遗忘速度是很快的。所以,经常反复才能记牢。不要

总是抱怨“记住的东西又忘了”,这是正常的,而要做的工作是:把书翻开,再背一遍。 关于作文,老师一直称赞我的文笔。这里面有两个秘诀:一是观察和联想;二是阅读和记录。承蒙母亲大人的遗传,我的脑海里经常翻腾着各种有趣的怪念头。我从小就爱观察那些不起眼的事物,然后为它们编故事。漆黑的夜空下一幢大楼上一个亮着的窗口——是有人在等待晚归的家人?或是在开一个其乐融融的生日庆典?还是夫妻俩一言不和正吵闹不休?……诸如此类,别以为我很无聊,其实这对我的写作很重要,因为想象力是我作文的一个强大支撑。不要太离奇,在文中只要有发散性的联想,就会发现可写的生活素材很多。另外还有阅读和记录。这里的阅读可不是那些傻乎乎的“好词、好句、好段”,也不是一些粗制滥造的所谓作文选。读诗词、散文、名著、名人传记会有用得多。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至少必须是能够引发你的思考与感慨的。收集之后必须记住,否则亦是无用。这样,写作时就会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了。

《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理解

我的老师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娇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将诋毁看作缘分,用沉默制止诽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你瞧,他写的这幅春联,‘×××××××,××××××’,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

贾平凹我的老师

贾平凹·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作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响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作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六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唯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作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幅联…xxxxxxx,xxxxxx 春?,多好!”孙涵怕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作我的老师。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作我的老师。 春节里,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脸色严肃。那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袄儿贴在那裸体上,大家才

中职教师铸就高尚师德主题演讲稿

中职教师铸就高尚师德主题 演讲稿 20XX年我从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毕业,跟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无法给自己定位,迷茫、彷徨,我到底该选择什么、我该何去何从,最后在家人的建议下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说实话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当老师,因为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清贫奉献,付出的也会比常人更多,但是当我走上了三尺讲台,面对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时,我被感染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为人师的光荣与责任,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要成为让学生爱戴的老师。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这是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一副对联,这幅对联时时刻刻在鞭策着我、启迪着我,在当今社会里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又何在?在我看来,那便是师德二字。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为人师表,授之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既要以学业教人,更要以道德范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就是对我们教师最好的诠释! 张丽莉、殷雪梅、谭千秋,一个个多么响亮的名字,面对危险,他们义无反顾的张开了柔弱的翅膀去庇护那一群无助的雏鹰时,谁!!能说那一刻他们仅仅是一名教师呢?面对教学倾尽一生心血、潜心研究、积劳成疾,甚至连走的时候都没有忘记要背好他们人生

的最后一堂课。谁!!能不为之动容?在20XX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相信大家对胡忠、谢晓君夫妇印象非常深刻,还记得当天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不乏类似的英雄,虽然他们没有着惊心动魄的事迹,但是他们有着对教学工作的爱、有着对学生的爱,所以他们一直默默的付出。青丝换白发,转眼已数年;两袖清风,却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坚守那一方净土。 我是一名中职教师,在7年的教书生涯中,我始终以师德为本,在工作中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我所钟爱的教学工作,有人说:平凡孕育了伟大、生活赐予了幸福,是的,在工校温暖的大家庭里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今生从教我无怨无悔。 此时此刻,我的耳畔想起了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 坚守一方净土,铸就高尚师德,就让生命之花为工校的教育事业,结出丰硕之果。 文/李一晨

《我的老师》读后感

《我的老师》读后感 可是生活又迫使着我们不得不随波逐流;随着时代的坠落,人心也满是烟尘了。贾平凹所写的《我的老师》中,谁也不会料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中的“他”指的竟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然而正是这个孩子,告诉他慈悲、尊重、无畏、坦率、正义、平平常常、坦坦然然……只有最纯洁的童心,才能堪破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她们是曾经的同学,分别数载再次重逢,第一句寒暄的话便是——“你的皮肤保养得好好呀!”“哪里,哪里,几年没见,你的身材还是那么好!”……而此时我却旁逸斜出地飞出一句:“阿姨,你好丑啊,脸上好多豆豆。——童心是多么地宝贵呀,童言无忌的时代!因为不久它就会湮灭了。这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印象,尽管我知道母亲也是迫于无奈。 每当我们直视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总会感叹路途的坎坷,人生的羁绊;在这个人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不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并不只是孙浩涵,他只是代表着一颗纯洁的童心;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们每个人。确实作者说的没错,我们真的应该从小孩子身上反省自己。 我似乎听到了贾平凹携着“孙老师”的手在向并未懂得如何去忏悔的人们呼吁:多一点微笑,少一点虚假;多一份真诚,少一份纷扰——何必活得那么勾心斗角,入夜总为小事而睡不着;何必等到人心变凉才觉不妙。记得在我的童心丝毫没有受玷染的时代,妈妈带我去她朋友家玩。冰心写过: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孩子;小孩子!他细

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小孩子怎会没有资格当我们的老师呢?贾平凹先生一定会珍重地告诉你,我们才真的没有资格自以为是。我们没有理由去拍拍他的头,潇洒地说声“幼稚”;而是应该至诚地点点头,至少保留一份尊重,一份对童心的爱护。 小孩子们的一两句直冲出来的话,不是幼稚,不是不懂事,而是最坦率的言语,最伟大的名言。”语惊四座,阿姨倒是没有什么反应,妈妈却阴沉着脸,回家时教训了我一顿:“你怎么能那样说话!”语气严厉得让我发颤。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阅读贾平凹的《泉》的几点体会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阅读贾平凹的 《泉》的几点体会 在阅读教学时,如果把音乐,美术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对于分析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设置音乐,渲染课堂气氛。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播放了谢军的《槐花香》,学生陶醉于那优美的音乐的同时,领悟了文章的开头的方式,尤其是回忆性的文章。如《藏在记忆里的幸福》。 二。欣赏美图,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现代文阅读贾平凹的《泉》时,我先展示各种类

型的槐花。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等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这样,学生在理解阅读时,真正领悟了: 儿子的话使作者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联想到了泉,想到了泉水的永不枯竭;想到月光下老槐树的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所表现出的旺盛的生命力。 老槐树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遐想。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利用乐音和画面,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我的老师贾平凹分析

我的老师贾平凹分析 贾平凹是我国的现代著名作家,我的老师是他的代表作,下面就是为您收集的我的老师贾平凹分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我的老师》原文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

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我的老师贾平凹分析 什么样的人才是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这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给“老师”下的定义。

《我的老师》贾平凹 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20分) 我的老师 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6 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春节里,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脸色严肃。那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袄儿贴在那裸体上,大家才嗤嗤发笑起来,故意指着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

有关教师师德征文优秀篇

有关教师师德征文优秀篇 师德就是教师的。它是教师素质之魂,是交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幼儿教师担负着人类基础教育的任务,其行为更应具有示范性和先进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更加广泛。下面有整理的有关教师师德征文优秀篇,欢迎阅读! 有关教师师德征文优秀篇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应具备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像家,有着相同 的理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像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 长的监督教育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不低于教师、教师只要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王子鹏同学是我班上的一名学困生,在家里主要是爷爷照顾他。作为小孩子很调皮并且经常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情况我和他爷爷商量把每天的作业写在一个小本子上,回到家让爷爷监督有没有完成作业,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 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是收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

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答案

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答案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作我的老师。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儿疼不疼?”人们对于美好的东西,往往不加爱惜,只想占有,甚至加以残害。孙涵泊却视一切都有生命,加以怜悯、爱惜和尊重。我想,他真该做我的老师。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当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时,他就要站在椅了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 A,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孙涵泊,孙老师,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发生了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现在的人,多半是胆小怕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孙涵泊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显得十分神勇。一点不假,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有一次,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着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还有一次,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同事家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神情严肃。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裤兜贴在那裸体上,大家都嗤嗤发笑起来。有人故意指着仍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孙涵泊无视权威,不瞧脸色,不转弯抹角,说话直奔事物的根本,没有丝毫的虚伪和做作,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的确确,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 B,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10. 文中A和B处应该选择的词语是( )和( )(2分) A处.①讥笑②嗤笑③哂笑 B处.①教育②教诲③教导 11、文章以“我的老师”为题,实则描写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可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老师。文中反复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划线的文字描写十分精彩,请简析它的作用和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doc

幼儿园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 本文是关于幼儿园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幼儿园我的教育故事演讲稿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如果说师德是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开放的绿叶,那么爱与责任就是维持绿叶生命的茎与脉;如果说师德是搭送求知者驶向成功彼岸的渡船,那么爱与责任就是使渡船航行的舵与桨。爱与责任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这段文字是我从一篇文章中节选下来的,用生动形象的话语说出了师德的精髓和价值。我演讲的内容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章节,爱的理解和滋润。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的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有爱就有一切,故事中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有人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对学生就需要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她不求回报,严慈相济,这种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因为,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翻开记忆的本子,二位课代表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年我带高一二个班的数学课,怎么选课代表呢?一个班采用自我推荐方式,另一个班采用听音乐答问题的方式,结果二个班的课代表都是女生。课代表的主动和负责对于本学科的学习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她们的积极性呢?女生一般重感情,那就多一点关爱吧,古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好似她们的父母又似她们的兄长。每次课前的小聚,跟她们了解一下工作的情况,同时关心一下她们个人的情况,如果有

《我的老》贾平凹点分析完整篇.doc

《我的老师》贾平凹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20分) 我的老师 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6 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

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春节里,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脸色严肃。那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袄儿贴在那裸体上,大家才嗤嗤发笑起来,故意指着裸着的胸脯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