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解答(第3版)

第二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

1.

孔或轴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公差 尺寸标注 孔: Φ10 9.985 9.970 -0.015 -0.030 0.015 Φ10015

.0030.0-- 孔: Φ18 18.017 18 +0.017 0 0.017 Φ18017.00

+

孔: Φ30 30.012 29.991 +0.012 -0.009 0.021 Φ30012.0009.0+- 轴: Φ40 39.95 39.888 -0.050 -0.112 0.062 Φ40050.0112.0-- 轴: Φ60 60.041 60.011 +0.041 +0.011 0.030 Φ60041.0011.0++ 轴: Φ85

85

84.978

-0.022

0.022

Φ850

022.0-

2. 1) X max = 0.033- (-0.098) = 0.131mm X min = 0 - (-0.065) = 0.065mm

T f = | 0.131-0.065 | = 0.066mm 2) Y max = 0 – 0.060 = -0.060mm Y min = 0.030 – 0.041 = -0.011mm T f = | -0.060+0.011 | = 0.049mm 3) X max = 0.007- (-0.016) =0.023mm Y max = -0.018 – 0 = -0.018mm T f = | 0.023 – (-0.018)| = 0.041mm 4) X max = 0.039 - 0.002 = 0.037mm Y max = 0 – 0.027 = -0.027mm T f =|0.037 – (-0.027)| = 0.064mm 5) X max = 0.074 – (-0.140) = 0.214mm X min = 0 - (-0.030) = +0.030mm

T f =| 0.214 – 0.030 | = 0.184mm 6) X max =0.009 – (-0.019) = 0.028mm Y max = -0.021 – 0 = -0.021mm

T f =| 0.028 – (-0.021) | = 0.049mm

3. (1) Φ50)(7f )

(8H 025

.0050.0039.00--+ Xmax = 0.089mm Xmin = 0.025mm 基孔制、间隙配合 (2)Φ80)(10h )(10G 0

120.0130.0010.0-++ Xmax = 0.250mm Xmin = 0.010mm 基轴制、间隙配合 (3)Φ30)(6h )(7K 0013.0006

.0015.0-+- X max = 0.019mm Y max = -0.015mm 基轴制、过渡配合 (4)Φ140)

(8r )

(8H 126

.0063.0063.00+++ Y max = -0.126mm Y min = 0mm 基孔制、过盈配合 第2题

(5)Φ180)(6u )

(7H 235

.0210.0040.00+++ X max = -0.235mm Y min = -0.170mm 基孔制、过盈配合 (6)Φ18)(5h )(6M 0

008.0004

.0015.0--- X max = 0.004mm Y max = -0.015mm 基轴制、过渡配合 (7)Φ50)(6js )

(7H 008

.0008.0025.00+-+ X max = 0.033mm Y max = -0.008mm 基孔制、过渡配合 (8)Φ100)(6k )

(7H 025

.0003.0035.00+++ X max = 0.032mm Y max = -0.025mm 基孔制、过渡配合 (9)Φ30)(6n )

(7H 028

.0015.0021.00+++ X max = 0.006mm Y max = -0.028mm 基孔制、过渡配合 (10)Φ50)(6h )(7K 0016

.0007

.0018.0-+- X max = 0.023mm Y max = -0.018mm 基轴制、过渡配合 4. (1) Φ60)(9h )(9D 0074.0174.0100.0-++ (2) Φ30)(8h )(8F 0033.0053.0020.0-++ (3) Φ50)(6k )(7H 018.0002.0025.00+++ (4) Φ30)

(6s )(7H 048.0035.0021.00+++ (5) Φ50)(6h )(7U 0016

.0061.0086.0--- 5. ∵ X min = 0.025mm, X max = 0.066mm . ∴配合公差T f =| 0.066 –0.025| = 0.041mm ,

∵T f = T h + T s ,选基孔制.查表,孔为7级,轴为6级T h =0.025mm T s = 0.016mm 符合要求.

∴选Φ40)

(6f )

(7H 025

.0041.0025.00--+。 验算:X max =0.025 – (-0.041) = 0.066mm ; X min = 0 – (-0.025) = 0.025mm . 符合题意。

6. 1)∵ T f =|X max -X min |=|0.086-0.020|=0.066mm, T f = T h + T s ∴查表选T h = T s =0.033mm.

8级公差。基孔制H8,根据X min 查表选轴为f8,∴选Φ25)

(8f )

(8H 020

.0053.0033.00--+。 验算X max 、X min 后符合要求。

(2)∵T f =|Y max -Y min |=|0.076-(-0.035)|=0.041mm ,T f = T h + T s ∴查表选T h 为7级,T s 为

6级,基孔制H7,根据Y min 查表选轴为u6,∴选Φ41)

(6u )

(7H 076

.0060.0025.00+++验算Y max 、Y min 后符合要求。

(3) ∵T f =|X max -Y max |=|0.046-(-0.032)|=0.078mm , T f = T h + T s ∴查表选T s 为7级,T h 为

8级,基轴制h7,根据X max 和Y max 查表选孔为K8,∴选Φ60)(7h )(8K 0030

.0014

.0032.0-+- 。验算X max 、Y max 后符合要求。

7. Δl =

250(a 黄铜+a 玻璃)Δt =2

50×(19.5×10-6+8×10-6

)×(20+50)=0.048mm, 查表Φ50)(7f )

(8H 025

.0050

.0039

.00--+, 0.039-(-0.050)+0.048=0.137mm ,0-(-0.025)+0.048=0.073mm ∵0.137>0.075mm, ∴原设计Φ50H8/f7配合不合适。

重选为:0.075-0.048=0.027mm, 0.009-0.048=-0.039mm, 装配时的间隙量应为-0.039~

0.027mm 之间, ∴选Φ50)

(6n )

(8H 033

.0017.0039.00+++ 验算后满足要求。 8. Δl =

2

95×[22×(150-20)+12×(100-20)]×10-6

=0.181mm; 0.04+0.181=0.221mm, 0.097+0.181 =0.278mm ∴装配间隙应为0.221~0.278mm,

T f =|X max -X max |=|0.278-0.221|=0.057mm, T f = T h + T s ∴查表选孔为7级,轴为6级,基

孔制H7,根据X min 查表选轴(活塞)为b6,选Φ95)(6b )

(7H 220

.0242

.0035.00--+。验算后基本满足要求。

第三章 测量技术基础

1. 29.875-1.005-1.37-7.5=20 用4块量块组合;

48.98-1.48-7.5=40 用3块量块组合; 40.79-1.29-9.5=30 用3块量块组合; 10.56-1.06=9.5 用2块量块组合。 2. 20-0.002=19.998mm

3. 调零误差+0.0005mm ,修正值-0.0005mm ,塞规实际尺寸20+0.006-0.0005=20.0055㎜。

4. 20001.01r =

δ=0.00005;300

01

.02r =δ=0.000033;δr2<δr1,第二种测量方法精度高。 5. L =30.741mm ,1430

1151N 1

i 2i =-='∑=υσ=1.464μm, δlim =±3σ'=±4.392μm

6. L=20.0005mm 4

1'

L =

σ=0.5μm L=L±3'

L σ=20.0015±0.0015mm

7. L= L 1+L 2+L 3 =20+1.005+1.485=22.485mm

23

L lim 2

32

2L lim 2

21L lim 2

1L

lim L L 2L L L L δδδδ???

? ????+??? ????+???? ????±=

222223.013.013.01?+?+?±== ±0.5μm ∴L=22.485±0.0005mm 8. N=A1-A2

1A N 1=?? 12

A N

-=?? 255)1(512222N lim ±=?-+?±=δμm

9. 2

30308952h h 8L R 22+?=+==52.60mm 2

h

lim 2

2L lim 2R

lim h R L R δδδ??

? ????+??? ????±=2h

lim 2

222

L lim 2

h 8L 21h 4L δδ?

??

? ??-+??? ??±=

2

2

2222

002.030895210025.030495????

? ???-+???? ???±==±0.002mm R=52.60±0.002mm 10. 1) 2

d 2d L L 2

11++

= 21

L lim 2

122d lim 2

221d lim 2

1L

lim L f d f d f δδδδ???

? ????+???? ????+???? ????±=2222

22

60140214021?+???

?

??+???? ??±==±66.332μm ;

2) 2

d 2d L L 2

12--

= 22

22

2

2

L

lim 40214021701???

?

??-+???? ??-+?±=δ=±

75.498μm ; 3) 2L L L 21+= 2

2

22

L lim 70216021???

? ??+???? ??±=δ=±46.098μm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1. a )公差带是距离为0.02mm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b )公差带是直径为0.02mm 的圆柱面内的区域;c )公差带是距离为0.02mm 且平行于基准A 的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2.a )为垂直度公差,公差带与基准轴线相垂直。它的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并且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它的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b )为圆跳动公差,控制与基准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圆柱面上的位置误差。

c )为全跳动公差,控制与基准同轴的所有半径位置的圆柱面上的位置误差;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它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的。

3.a )要求斜端面对φ基准轴线成60°的理想方向,又要求斜端面中点在φ轴方向距离B 面有公差要求。

b )要求斜端面对φ基准轴线成60°的理想方向,则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0.05mm ,且与基准轴线成60°角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4.a )尺寸无公差而且也不是理论正确尺寸,无基准;b )无基准;c )基准符号标注位置不对;d )正确。

5.

第5题

6.

第6题 图样序号

采用的公差原则

理想边界及边界尺寸(mm )

允许最大形状公差值(mm ) 实际尺寸

合格范围

(mm )

a ) 独立 φ20.01

φ0.01 φ19.979~φ20 b ) 包容 φ20 φ0.021 φ19.979~φ20 c ) 包容 φ20.0 φ0.008 φ19.979~φ20 d ) 最大实体 φ20.01 φ0.031 φ19.979~φ20

8.

平面度误差 f =|13|+|-8|=21μm >20μm ,不合格。 9.

| | |0

| | |0 +8 +4 -8 -9 -2 -1 -12 +4 -8 +9 0 0 -5 -2

+7 -8 +4

0 +13 0

第9题

10.

第10题

11. 都采用最大实体要求。a)图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φ0.1mm,且以相对于A、B、C 基准表面的理论正确尺寸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b)图三个被测轴线公差带为三个直径为φ0.1mm的圆柱,三个圆柱整体上在水平、垂直方向可在±0.5mm范围内移动,但三个圆柱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间不能移动,保持理论正确尺寸。c)图为复合位置度,由两个位置度联合控制孔组的位置。上框格为四个φ0.1mm的公差带,由基准A、B、C而确定;下格框为各孔之间的进一步要求,四个φ0.05mm的公差带,其几何图框仅相对于基准A定向,因而它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移动,孔的实际轴线必须同时符合上下框格的位置要求,即只能位于φ0.1mm和φ0.05mm两个圆柱形公差带的重叠部分内。

d)图三个被测轴线公差带为三个直径为φ0.1mm的圆柱,三个圆柱整体在水平方向可在±0.5mm范围内移动,但三个圆柱个体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相互之间不能移动,和整体在垂直方向一样,保持理论正确尺寸。

12. a)最大实体要求,理想边界尺寸为φ20mm,当实际尺寸为φ20.13mm时,允许的垂

直度误差为φ0.13mm;

b)最大实体要求和独立原则并用,理想边界尺寸为φ20mm,允许的垂直度误差为φ0.05mm;

c)最大实体要求,理想边界尺寸为φ19.95mm允许的垂直度误差为φ0.18mm;

d)独立原则,理想边界尺寸为φ19.95mm,允许的垂直度误差为φ0.05mm。

测点序号0 1 2 3 4 5 6 7

0 +1.5 -3 -0.5 -2 +3 +2 +1

M 测量读数

(格)

累积(格)0 +1.5 -1.5 -2 -4 -1 +1 +2

0 -2 +1.5 +3 -2.5 -1 -2 +1

D 测量读数

(格)

累积(格)0 -2 -0.5 +2.5 0 -1 -3 -2

按最小条件:

M直线度误差 f =200×0.02×5.75=23μm

D 直线度误差 f =200×0.02×4.9 =19.6μm 按两端点连线: M 直线度误差

f m '=200×0.02×(1.3+5.2)=26μm D 直线度误差

f D '=200×0.02×(3.3+1.8)=20.4μm

14. 直线度误差 f=300×0.02×4.3=25.8μm ,25.8﹥25μm ,不合格。

15. 直线度误差6μm ,合格。平行度误差59μm 。59﹥25μm ,不合格。

第14题 第15题

16. 基准孔采用包容要求。被测孔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并同时应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基准孔沿中心距方向有±0.04mm 的变动量,被测孔沿中心距方向有±0.05mm 的变动量,位置度公差为0.5mm ,所以最大中心距为45+0.04+0.05+2

5

.0=45.34mm ,最小中心距为45-0.04-0.05-

2

5

.0=44.66mm 。 17. 基准孔采用最大实体要求。被测孔采用最大实体要求并同时应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基准孔沿中心距方向有±

±=+2

08

.01.00.09mm 的变动量,被测孔沿中心距方向有=+±

2

1

.05.00.3mm 的变动量,所以最大中心距为45+0.09+0.3=45.39mm ,最小中心距为45-0.09-0.3=44.61mm 。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

1. IT=0.016-0.002=0.014 (尺寸公差) T=0.0025(圆柱度公差) T ≈0.17IT 属T <0.25IT 范围 R a ≤0.15T=0.375μm 确定R a 值为0.32μm

2. 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五种:比较法、光切法、干涉法、印模法、针描法。

3. 形状误差属于宏观几何形状误差。一般是由机床、刀具、工件所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所造成的。

表面粗糙度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指加工后,刀具在工件表面留下波峰和波长都很小的波形。

第六章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

1.(1)上验收极限 = 60.12-0.012=60.108mm ,下验收极限 = 60+0.012=60.012mm 。选分度

值0.01内径千分尺

(2)上验收极限 =29.98-0.0021=29.9779mm ,下验收极限 = 29.959+0.0021=29.9611mm 。选分度值0.002比较仪。

(3)上验收极限=60+0.076-0.0046=60.0714mm ,下验收极限= 60+0.03+0.0046=60.0346mm 。选分度值0.005比较仪。

(4)上验收极限=125-0.122-0.01=124.868mm 下验收极限 =125-0.222+0.01=124.788mm 。选分度值0.01内径千分尺 2.(1)φ80k8

通规最大极限尺寸=80-0.032-0.0227=79.9453mm 通规最小极限尺寸=80-0.032-0.0273=79.9407mm 止规最大极限尺寸=80+0.014=80.014mm

止规最小极限尺寸=80+0.014-0.0046=80.0094mm (2) φ30H7

通规最大极限尺寸=30+0.0046=30.0046mm 通规最小极限尺寸=30+0.0022=30.0022mm 止规最大极限尺寸=30+0.021=30.021mm 止规最小极限尺寸=30+0.0186=30.0186mm 3. (1) φ18p7

通规φ180342

.00322.0++mm 止规φ18020

.0018.0++mm 校通-通φ180332

.00322.0++ 校止-通φ18019

.0018.0++mm

第2题

校通-损φ18036

.0035.0++mm (2) φ60f7

通规φ600328

.00364.0--mm 止规φ600564

.0060.0--mm 校通-通φ600346

.00364.0--mm 校止-通φ600582

.0060.0--mm 校通-损φ60030.00318.0--mm 4. φ50H7

通规φ500055

.00025.0++mm 止规φ50025

.0022.0++mm φ50f6

通规φ500266

.0029.0--mm 止规φ500386

.0041.0--mm 校通-通φ500278.0029.0--mm 校止-通φ500398.0041.0--mm

校通-损φ50025

.00262.0--mm

5. D 作≥φ50mm D 实≤φ50.039mm d 作≤φ49.975mm d 实≥φ49.95mm

6.(1)轴的作用尺寸=9.99+0.012=10.002mm ,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其尺寸=φ10mm ,

∵φ10.002>φ10 ∴该轴不合格。

(2)孔的作用尺寸=10.01-0.012=9.998mm ,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其尺寸=φ10mm ,

∵φ9.998<φ10 ∴该孔体不合格。

第七章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

内径尺寸(d s ) 外径尺寸(D s ) 测量平面 I Ⅱ I Ⅱ 量得单一直径尺寸 d smax1=40 d smin1=39.992 d smax2=40.003 d smin2=39.997 合格 D smax1=90 D smin1=89.996 D smax2=89.987 D smin2=89.985 合格

d mp d mpI =2992.3940+ =39.996 d mpII =2997.39003.40+ =40 合格 D mpI =2

996.8990+ =89.998 D mpII =2

985.89987.89+ =89.986 不合格 V dp

V dp =40-39.992

=0.008

V dp =40.003 -39.997 =0.003

合格 V Dp =90-89.996 =0.004

V Dp =89.987 -89.985 =0.002

合格 V dmp

V dmp = V dmpII -V dmpI =40-39.996=0.004 合格 V Dmp = V DmpI -V DmpII

=89.998-89.986=0.012

不合格

第3题

第4题

结论 内径尺寸合格

外径尺寸不合格

该轴承不合格

查表7-4、7-5查得内径、外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

d mpmax =40mm d mpmin =(40-0.01)=39.99mm V dp =0.01mm V dmp =0.008mm D mpmax =90mm D mpmin =(90-0.013)=89.987mm V Dp =0.016mm V Dmp =0.01mm 2.

第2题

3. 由表7-4查出D 级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Δd mp )为φ30(0

006.0-)mm ,由表7-5查出D 级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ΔD mp )为 φ72(0

009.0-)mm.

孔:X max =0.022 Y max =-0.006 X 平均=0.008 轴:X max =0.045 Y max =-0.051 Y 平均=-0.003

第八章 尺寸链

1. 0.1~0.35mm

2. a)A 6=A 5-(A 1-A 2)=24-30+16=10

ES 6=0+0+0.052=+0.052

EI 6=-0.084-0.043-0=-0.127

10052.0127.0+-mm

b)A 6=A 2-A 4=16-6=10 ES 6=0-0=0

EI 6=-0.043-0.048=-0.091 100091.0-

A 5

A 6

A 2

A 1

A 4A 6

A 2

A 4

a)

b)

第3题

c)A 6=A 1-A 4-A 3=30-6-14=10 ES 6 = 0-0+0.021=+0.021

EI 6 = -0.052-0.048-0.021=-0.121 10021

.0121.0+-

d)A 6=A 5-A 3=24-14=10 ES 6=0+0.021=+0.021

EI 6=-0.084-0.021=-0.105 10021.0105.0+-

b)尺寸标注中可使A6的变动范围最小。 3.(1)绘制尺寸链图如下 A 1=32 A 2=4 A 3=20 A 4=8 A 0=0.04~0.15

(2)T 0=A 0max -A 0min =0.15-0.04=0.11mm=110μm (3)A 0=32-4-20-8=0 (4)a av =T 0/

)Di 001.0Di 45

.0(1

n 1

i 3

+∑-=

=110/(1.56+0.73+2.87+0.898)=110/6.058=18.1

查表2-1 a av =18.1接近IT8级(标准公差值等于25i ),查表2-4 T 1=39μm T 2=18μm T 3=33μm T 4=22μm 组成环公差之和112μm ,大于封闭环公差110μm ,要调整容易加工的组成环A 4的尺寸公差,使T 4=22-2=20μm.

(5)按向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各组成环均为轴类零件,取上偏差为零 A 1=320

039.0- A 2=40

018.0- A 3=200

033.0- A 4=80

020.0- 4. 孔:φ50039.00

+ 轴:φ50025

.0050.0--

es= -0.025-(0.010+0.002)= -0.037 ei=-0.050-(0.010-0.002)= -0.058 d max =50-0.037=49.963mm d min =50-0.058=49.942mm 5. (1)绘制尺寸链图

(2)活塞实际长A 3=11+40- (50-30 )-12=19mm

(3)A 0为封闭环,由等精度法求组成环公差等级系数 a av =T 0/

)Di 001.0Di 45

.0(1

n 1

i 3

+∑-=

=(0.4+0.4)/(1.71+1.428+1.22+1.579+1.012) =0.8/6.949=0.11512

由表2-1查得a av =115时接近IT12级(标准公差等于160i ),由表2-4查各组成环的公差值 T 1=250μm T 2=210μm T 3=210μm T 4=250μm T 5=180μm 组成环公差之和1100μm 大于封闭环公差值800μm ,

调整为:T 1=250μm T 2=(210-100)=110μm T 3=(210-50)=160μm T 4=(250-100)=150μm

T 5=(180-50)=130μm (4)按向体原则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A1=500

250.0-mm A 2=3011

.00

+mm A 3=190

160.0-mm

A 4=0

150.0-mm A 5=130

.00

+mm

第5题 第3题

6.(1)绘制尺寸链图A 1=0165

.00085.021++

A 2=03

.003.00+- A 3=0205

.001.015++

(2)A 0=A 1+A 2-A 3=21+0-15=6 ES 0=+0.003+0.0165 -0.01= 0.0095 EI 0= -0.003+0.0085-0.0205= -0.015 钻套壁厚尺寸变动范围6.0095~5.985mm

第九章 圆锥结合互换性

1. 查表 AT α =630μrad A T D = A T α·L ×10 -3 =630×80×10-3 =50.4μm =0.0504mm 1)内外圆锥的直径极限偏差分别是0504

.00

+mm 、0

0504.0-mm.

2)内外圆锥直径的极限偏差都为±0.025mm.

2. 假定内外圆锥角的公差等级均为7级,则 AT α =200μrad AT D = AT α·L ×10 -3 =200×106×10-3 =21.2μm=ΔD K -ΔD Z ΔD K -ΔD Z = ±0.0106mm Δ1b= ±(ΔD K -ΔD Z ) /C = ±0.0106×

7

24

= ±0.036mm Δ2b=Δb -Δ1b=(±0.4)-(±0.036) = ±0.346mm

22Z

K

αα-=Δ2b·C/0.0006H=106

0006.00364.024

7

??±= ±1.67' 直径的极限偏差ΔD K -ΔD Z = ±0.106mm ,圆锥角极限偏差(

2

2

Z

K

αα-

)= ±1.67'

3. 圆锥角偏差 Δα =arctg(

L

n

)=arctg(80032.0036.0-)=2.86×10-3rad=2.86μrad

由题意:

50

1

d L h =

+= 50h=L+10 h=L/50+0.2 取 L=100mm h=2.2mm

第十章 螺纹结合的互换性

1. 由螺母 M24×2-6H 查表得 T D2 = 0.224mm T D1 = 0.375mm

中径D 2 = 22.701mm 小径D 1 =21.835mm

∴小径 D 1max =21.835+0.375=22.210mm D 1min =21.835mm 中径 D 2 max = 22.701+0.224=22.925mm D 2min = 22.701mm 由螺栓 M24×2-6h 查表得 T d2=0.170mm T d =0.280mm 中径 d 2=22.701mm

∴大径 d max =24mm d min =24-0.280=23.720mm

第6题

中径 d 2max =22.701mm d 2min =22.701-0.17=22.531mm 公差带图:

2. d 2作用=d 2实+(f p +f α/2) =21.9+0.0866+0.057=22.044mm

∵d 2作用 =22.044mmd 2min =21.851mm ∴该螺栓合格。

3. D 2作用=D 2实-(f p +f α/2)=18.61-(0.069+0.035)=18.506mm

∵D 2作用 =18.506mm>D 2min =18.376mm D 2单一 =18.61mm

-

υi 2 1

12.003 +0.003 0.000009 2 12.005 +0.005 0.000025 3 11.995 -0.005 0.000025 4 11.998 -0.002 0.000004 5 12.003 +0.003 0.000009 6 12.003 +0.003 0.000009 7 11.990 -0.010 0.000100 8 11.995 -0.005 0.000025 9 11.998 -0.002 0.000004 10 12.005 +0.005 0.000025 11 12.005 +0.005 0.000025 12 11.998 -0.002 0.000004 13 12.003 +0.003 0.000009 14 11.998 -0.002 0.000004 15 12.010 +0.010 0.000100 16 12.005 +0.005 0.000025 17 11.995 -0.005 0.000025 18 11.998 -0.002 0.000004 19 12.000 0

20 11.995

-0.005 0.000025

ΣPi=240.002

n

P P i

∑=

12.000

∑=n

1

i i

υ

=0.002

∑=n

1

i 2i

υ

=0.000456

2) 计算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估计值σ',即丝杠单个螺距误差ΔP

ΔP = σ′1

20000456.01

N n

1

i 2i

-=

-=

∑=υ

= 0.48×10-2

=0.0048mm

根据依拉达准则判断测量列中不存在粗大误差

3) 计算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估计值σ'τ,即丝杆螺距累计误差ΔP L ΔP L = σ'τ =

20

0048.0N

=

'

σ =0.0011mm

6. d 2max

d 2min =14.701-0.198=14.503mm f p =0.01732mm, f α/2=0.0219mm

由 d 2作用=d 2单+( f p +f α/2)≤d 2max 得 d 2单≤d 2max -(f p +f α/2)=14.6234mm ∴单一中径合格的条件 d 单一≥d 2min =14.503 且 d 2单≤14.623mm 7. 1) 由 d 2 = M -3d m +0.866P d m =0.577P 得 d 2 = M -0.865P=21.151-0.865×2.5=18.9885mm>d 2max =18.391mm 此螺纹塞规中径不合格。

2) 由 d 2 = M -d m (1+

2sin 1α

) +2

ctg 2P α

δlimd2 =2

lim 2

22lim 2

22lim 2

22lim 2

2αδαδδδ??? ????+??? ????+?

??

? ????+??? ????±=d P d d d M d P dm m M ()()()22

2

22

226.0634.17.1866.0195.0?-+±?+-?+±== ±

3.51μm ±0.0035mm

第十一章 键和花键的互换性

1.

第1题

2. 花键数N=6 小径d=23 大径D=26 键宽B=6 23H8=23033

.00

+ 26H9=26052

.00

+ 6H10=6048

.00

+ 23g8=23007

.0040.0--

300.0384.02610a 26--= 010

.0028.068f 6--=

3. 内外花键联结的标注为: 9

f 11

H 611a 11H 367g 7H 32

8??- 32H7=32025

.00+ 36H10=36100

.00

+

075.00611H 6+= 32g7=32009

.0034.0-- 36a11=36310.0470

.0-- 6f9=010.0040.06

--

第十二章 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

1. 1)j nmin =J n1+J n2=0.02+0.0164=0.0364mm 2) 确定齿厚极限偏差

??

?

? ??+++++-=

20cos 2104.22222121'βααF f f j j tg f E pb pb n n n ss ???

? ???++++?-=

20cos 29104.21090364.0205.17222tg =16.344μm pt ss f E '=2

齿厚上偏差代号为E

E ss = - 2f pt = -2×10 = -20μm = -0.020mm 52623620

tg 2T 22'

s =+=

μm

E'si =E ss -T's =72μm pt

si

f E '

= -7.2 齿厚下偏差代号为H, E si = -8fpt= -80μm

E wms =E ss cosαn -0.72

F r sinαn = -0.020×cos20°-0.72×0.036×sin20°= -0.028mm

第3题

E wmi =E si cosαn+0.72

F r sinαn = -0.08×cos20°+0.72×0.036×sin20°= -0.066mm

2. 1)确定大、小齿轮的精度等级

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1 = m n Z1 = 3.5×18 = 63mm

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2 = m n Z2 = 3.5×79 = 276.5mm

公称中心距 a= (d1 + d2 ) / 2 = ( 63 + 276.5) / 2 = 169.75mm

齿轮圆周速度 v = πd1 n1 = 3.14×63×1440 / (1000×60) = 4.75m /s

查表,按齿轮圆周速度,选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传动平稳性、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精度等级分别为8级、8级、7级。

2)确定大、小齿轮的应检精度指标的公差或极限偏差

查表,得大、小齿轮的四项应检精度指标的公差或极限偏差为:

齿距累积总公差 F p1 = 53μm, F p2 = 70μm

单个齿距极限偏差 ±f pt1 = ±17μm, ±f pt2 = ±18μm

齿廓总公差 F a1 = 22μm, F a2 = 25μm

螺旋线总公差 Fβ1 = 20μm, Fβ2 = 21μm

本例为普通齿轮,不需要规定k个齿距累积极限偏差。

3)确定公称公法线长度及相应的跨齿数和极限偏差

公称法向公法线长度w n和测量时跨齿数k的计算:

本例直齿齿轮α= 20°, inv 20° = 0.014904, 变位系数 x = 0,

k1 = Z1 / 9 +0.5 =18 / 9 +0.5 = 3, (圆整为整数) k2 = Z2 / 9 +0.5 =79 / 9 +0.5 = 9

w1=m cosα[π(k1-0.5)+ Z1inv20°]+2x sinα = 3.5×0.0.9397[3.14(3-0.5)+18×0.014904]= 26.700mm w2=3.5×0.0.9397[3.14(9-0.5)+79×0.014904]= 91.653mm

确定公法线长度上、下偏差:

查表,得F r1 = 43μm, F r2 = 56μm, 已知j bn min =0.21mm, 取轴承跨距 L=125mm, 则

j bn1 m

j bn2 = 47.2μm

查表,得中心距极限偏差 f a = 31.5μm

E sns1 =-[(j bn min+ j bn1 )/2cosα + f a tanα]=-[(210+44.9)/2×0.9397+31.5×tan20°]=-147μm

E sns2 =-[(j bn min+ j bn2 )/2cosα + f a tanα]=-[(210+47.2)/2×0.9397+31.5×tan20°]=-149μm

查表、计算,得b r = 1.26IT9, b r1= 1.26×74 = 93μm, b r2= 1.26×130 = 164μm

T sn1 = 2tanα= 2 tan20 = 75μm

T sn2 = 2tanαμm

E sni1 = E sns1 -T sn1 = -147-75 = -222μm

E sni2 = E sns2 -T sn2 = -149-126 = -275μm

计算,得大、小齿轮公称公法线长度极限偏差

E ws1 = E sns1 cosα-0.72

F r1 sinα= -147 cos20°-0.72×43sin20° = -149μm

E wi1 = E sni1 cosα + 0.72

F r1 sinα= -222 cos20°+ 0.72×43sin20° = -196μm

E ws2 = E sns2 cosα-0.72

F r2 sinα= -149 cos20°-0.72×56sin20° = -154μm

E wi2 = E sni2 cosα + 0.72

F r2 sinα= -275 cos20°+ 0.72×56sin20° = -244μm

4) 确定齿面的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值

按齿轮的精度等级,查表得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R a 的上限值为1.6μm。

5)确定齿轮齿坯公差

大、小齿轮的齿顶圆直径:d a1 = 63 + 7 = 70mm, d a2 = 276.5 + 2 = 283.5mm

小齿轮:查表,两个轴颈的直径公差(参考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确定),选为k6, 为φ0.018

0.00240++mm ,

齿顶圆柱面的直径公差,选为h8,为φ0

0.04670-mm

两个轴颈分别对应它们的公共轴线(基准轴线)的径向圆跳动,计算为 t r1 = 0.3 F p1 = 0.3×53 = 16μm

大齿轮:基准孔尺寸公差选为H7,为φ0.0300

60+mm

齿顶圆柱面的直径公差,选为h8,为φ0

0.081283.5-mm

按公式,由基准端面直径、宽度和F β 确定齿轮坯基准端面对基准孔轴线的端面

圆跳动公差值:t t2 = 0.2 (d a2 / b) F β2 = 0.2 ( 278.5 / 50) ×21= 23μm

6) 确定大齿轮轮毂键槽宽度和深度的基本尺寸和它们的极限偏差,以及键槽中心平面

对基准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

键槽宽度:选18 mm ,正常联结,为18±0.0215mm 键槽深度:基本尺寸4.4mm, 60+4.4=64.4mm, 为0.2

064.4+mm

对称度公差:查表,选0.012mm

7) 画出齿轮轴和大齿轮的零件图,并标注技术要求

小齿轮工作图数据表 齿数 Z 1 18 法向模数 m n 3.5 齿形角 α 20° 螺旋角

β 0° 径向变位系数 x 0 齿顶高系数 h a * 1

精度等级 8-8-7GK GB/T10095.1—2001

配对齿轮

图号

齿数

79 齿轮中心距及极限偏差 a ± f a 169.75 ± 0.0315

公法线公称长度和极限偏差 ws wi W

0.149

0.19626.700-- 跨齿数k

3

四项应检精度指标 检验项目代号 公差或极限偏差(mm ) F p 0.053 ±f pt ±0.017 F a 0.022 F β 0.020

第2题

3 采用绝对测量法,数据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齿 距 序 号 P 1 P 2

P 3

P 4

P 5

P 6

P 7

P 8

P 9

P 10 P 11 P 12

理论累积齿距角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330° 360° 指示表示值(μm ) +6 +10

+16

+20

+16

+6

—1

—6

—8

—10

—4

0 P i -P i –1= Δf pti (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的代数差,μm )

+6

+4

+6

+4

—4

—10

—7

—5

—2

—2

+6

+4

齿距累积总偏差 ΔF p =(+20)—(—10)= 30μm

单个齿距偏差的评定值为p 6的齿距偏差 Δf ptmax = —10μm 该齿轮分度圆直径 d = mz = 5×12 = 60mm 查表,F p = 39μm, f pt = ±13μm

∵ ΔF p < F p ,Δf ptmax < f pt

∴ 该齿轮这两项精度指标合格。

4 采用相对测量法,其测量数据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 齿 距 序 号

P 1 P 2 P 3 P 4 P 5 P 6 P 7 P 8 P 9 P 10 P 11 P 12 指示表示值(μm )

+8

+12

—4

—12

+20 +12

+16

+12

+12

—4

各个示值的平均值

P m =12

1

112i i p =∑(μm )

+6

P i -P m = Δf pti (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P m 的代数差,μm )

—6

+2

+6

-10

—18

+14

+6

+10

—6

+6

+6

-10

齿距累积总偏差ΔF p =(+10)—(—26)= 36μm

单个齿距偏差的评定值为p5的齿距偏差Δf ptmax = —18μm 该齿轮分度圆直径 d = mz = 5×12 = 60mm

查表,F p = 55μm, f pt = ±18μm

∵ΔF p

∴该齿轮这两项精度指标合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主编:唐芬南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 (1) 实验二:用内径指示表测内孔 (7) 实验三:直线度误差测量 (10)

实验一、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 线性尺寸可以用相对测量法(比较测量法)进行测量。相对测量常用的量仪有机械、光学、电气和气动比较仪等几种,本实验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外尺寸,用比较仪测量时,先用量块(或标准器)调整量仪示值零位,测量工件所得的示值为被测尺寸相对于量块尺寸的偏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比较仪的结构并熟悉它们的示值零位调整方法和使用方法; 2.熟悉量块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图1-2 光学比较仪系统的光学 二、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光滑极限塞规 1.量仪说明和测量原理 立式光学比较仪也称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且结构不复杂的光学仪器,用于测量外尺寸。 图1-1为量仪外形图;量仪主要由底座12、立柱16、横臂14、直角形光管4和工作台10等几部分组成。 量仪的光学系统安装在光管内,光学系统如图1-2所示。光管工作时的测量原理是光学杠杆放大原理。光线经反射镜6、棱镜7投射到分划板4上的刻度尺9(它在分划板左半面)。分划板位于物镜2的焦平面上。当刻度尺9被照亮后,从刻度尺发出的光束经直角转向棱镜3,物镜2形成平行光束,投射到平面反射镜1上。光束从反射镜1反射回来,在分划板4右半面形成刻度尺9的影象,从目镜5可以观察到该影象和一条固定指示线。刻度尺上有一条零刻线。它的两侧各有100条均布的刻线,这些刻线与零刻线构成200格刻度间距。零刻线位于固定指示线上。 测量时,若反射镜1垂直于物镜2的主光轴,则分划板右半面胸刻度尺影象与其左半面的刻度尺的上下位置是对称的,即零刻线影象位于固定指示线上。如果反射镜1与物镜2 的主光轴不垂直,则分划板右半面的刻度尺影象就相对于其左半面的刻度尺上下移动。 参看图1-3所示的光学比较仪测量原理图(图中没有画出图1-2中的直角转向棱镜),从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全解

互换性技术测量试题与答案(共3套) 试题部分 第一套 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总复习题(答案)

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 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 mm。 (2)圆锥轴线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 mm。 (3)端面Ⅰ对φd1和φd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mm。 (4)φd1和φd2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 mm和 mm。 (5)φd1和φd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0.8μrn,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 。 ? 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2-φ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2)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 :0.02 mm。 (3)槽两侧面对φ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 mm。 3.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 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 mm。 (2)φ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 (3)φ210h7轴线对φ70H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3mm。 (4)4-φ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φ70H7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mm。

4.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图上,要求 (1)用任何方法加工圆柱面φd3,R a最大允许值为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孔φd1,要求R a最大允许值为μm。 [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A,要求R z最大允许值为μm。 (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R a允许值均为25μm 。 5、试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图中 (1)Φd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2mm; (2)右端面对Φd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 (3)Φd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08mm; (4)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006mm; 】 (5)圆锥面A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6)Φd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μrn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五、按要求进行标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上。 ⑴φ505.003.0+-mm 孔的圆度公差为0.004mm ,圆柱度公差0.006mm ; ⑵B 面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B 面对C 面的平行度公差 为0.03mm ; ⑶平面F 对φ505.003.0+-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 ⑷φ1805.010.0--mm 的外圆柱面轴线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 ; ⑸90°30″密封锥面G 的圆度公差为0.0025mm ,G 面的轴线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2mm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 一、 判断题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 ,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 7.(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 ,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 ,它是符合要求的。 10.(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 ,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 ,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 16.(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 )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1.( )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22.( )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23.( )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24.(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25.( )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26.( )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主编:胡凤兰》课后习题答案 P39第1章课后作业 1.1 (1)正确。原因:一般情况下,实际尺寸越接近基本尺寸说明制造的误差越小。 (2)错误。原因:规定的是公差带的宽度,不是位置,没有正负。 (3)错误。原因:配合是由孔、轴的配合性质、装配等综合因素决定,不是由零件的加工精度决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加工精度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合精度。 (4)正确。原因:过渡配合必须保证最大过盈量和最小间隙的要求。 (5)错误。原因:可能是过渡配合,配合公差是孔、轴公差之和。 1.2 (1)①28,②孔,③下偏差为零,④正值,⑤轴,⑥上偏差为零,⑦负值 (2)①基孔制,②基轴制,③基孔制,④定值刀具、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3)①20,②01,③18,④5到12级 (4)①间隙,②过盈,③过渡,④间隙 1.3 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 孔+0.050 +0.032 0.018 轴+0.072 +0.053 0.019 孔-0.041 -0.060 0.021 轴+0.005 -0.034 0.039 1.4 (1)+0.0390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 (2)-0.014 -0.035 0.021 0 +0.013 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 (3)+0.005 -0.041 0.046 0 -0.030 0.030 +0.035 -0.041 -0.003 0.076 过渡 1.5 (1),(2),(3),(4),(5),(6),(7),(8) 1.6 (1),(2),(3),(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套

-------理工大学一、填空题 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 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 6.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 7.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8、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9.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mm,下偏差为mm。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相同,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固定的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浮动的。 5.φ30 + 0mm的孔与φ的轴配合,属于基孔制间隙配合。 6.φ50mm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8.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9.某轴尺寸为Φ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最小实体状态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Φmm 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mm。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渡配合。 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

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Re 、Ry、Rz三项。 15. 含义是给定方向上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的垂直度公差是Φ,且遵循最小实体要求。 16.φ45+ 0mm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0,φ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 mm。 17.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或换前,不做任何的选择;装配时不做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8.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17μm,最小极限尺寸是Φmm。19.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其ES= +mm,EI= 0mm,es= + mm,ei= mm。 20.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公差带形状相同,不同点是前者公差带轴线位置浮动而后者轴线的位置是固定的。 21.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22.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是控制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指标,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是控制齿轮副侧隙的指标。 23.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最大极限尺寸。 24.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千分尺校正棒。 三、实验原理 1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二)实验步骤 1 用千分表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2 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5 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

研合在一起。 4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力就能贴附在一起。如研合立力不大,可在推进研合时稍加一些力使其研合。推合时用力要适当,不得使用强力特别在使用小尺寸的量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使量块扭弯和变形。 5如果量块的研合性不好,以致研合有困难时,可以将任意一量块的测量面上滴一点汽油,使量块测量面上沾有一层油膜,来加强它的黏结力,但不可使用汗手擦拭量块测量面,量块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煤油清洗。 6量块研合的顺序是:先将小尺寸量块研合,再将研合好的量块与中等尺寸量块研合,最后与大尺寸量块研合。 7. 记录数据; 六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卷及答案1

08春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期末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差标准是对 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2.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 +0.019 mm ,下偏差为 -0.019 mm 。 3.由于径向全跳动误差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4.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5.φ30 +0.021 0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 属于 基孔 制 间隙 配合。 6.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 -0.05 。 7.当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大极限尺寸而所有的减环都是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必为 最大极限尺寸 。

8.孔、轴的ES<ei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EI>es的配合属于间隙配合。 mm,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9.某轴尺寸为Φ10-0.018 -0.028 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是在被测要素为最小实体状态时给定的。当轴实际尺寸为Φ9.972 mm是,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0.02 mm。 10.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配合公差为40μm,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过渡配合。11.在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是根据机器的精度要求,合理地确定有关尺寸的公差和极限偏差。12.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原因是加工孔比加工轴要困难,所用刀具量具尺寸规格也多,成本大。 13.配合公差是指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它表示配合精度的高低。14.国家标准中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有Re 、 Ry 、 Rz三项。 15. 0.1○L A 含义是给定方向上 元素相对基准元素A的垂直度公差是Φ0.1,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复习

互换性与测量基础课程复习 第一章绪论 习题: 1—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以“√”或“×”填入括号内): (1)不经挑选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完全互换性的原则组织生产。(√) (4)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得越小越好。(×) (5)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6)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1—2 填空: (1)互换性的定义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并且符合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2)完全互换适用于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 (3)我国标准按颁发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优先数的基本系列有R5、R10、R20和R40,它们的公比分别约为1.60、1.25、1.12和1.06。 1—3 设首项为100,按R10系列确定后5项优先数。 解: 后5项优先数为125,160,200,250,315(化简值为320)。 1—4 下列三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750、1500、3000、……。 解: (1)是派生系列(倍数系列)R40/12。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有:25、40、63、80、100、125、 解: (2)是混合系列,前面三项为R5系列,后面为R10系列。 (3)国家标准规定的从IT6级开始的公差等级系数为:10、16、25、40、64、100、……。 解: (3)是R5系列。 思考题: 1—1 什么叫互换性?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 1—2 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 1—3 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何关系? 1—4 为什么要规定优先数系? 补充习题: 例题1—1某机床主轴转速为50、63、80、100、125、…单位为r/min,它们属哪个系列? 解:属R10系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刘惠娟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2004

学生实验须知 1.在规定时间准时进入实验室,入室前必须更换拖鞋, 除有关书籍和文具外,其它物品一侓不准带入实验室。 2.进入实验室后,严禁随地吐痰;严禁吸烟和乱抛纸屑, 保持室内清洁和安静。 3.凡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均不得乱动。 4.实验前,首先预习实验指导书,在指导老师的同意下 方可使用仪器。 5.严格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要细心。仪器的光学 镜头严禁用手模或用手帕檫模。 6.实验时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告诉指导老师,不得自 行拆修。 7.实验完毕,将仪器、被测工件整理好,认真填写实验 报告,并将实验报告交指导老师审阅后才可离室。 8.实验成绩为期终考查之一,必须保存全部实验报告。 9.凡遇不遵守实验规则时,指导教师可随时停止其实验。

目录 1实验二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2实验三形状误差的测量 2实验四位置误差的测量 3实验五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外螺纹的各项参数4实验六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4实验七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变动的测量 4实验八齿轮周节偏差及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 4实验九在双啮仪上对齿轮的综合测量 5实验十产品质量检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二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基本原理。 2.练习用9J光切显微镜测量Rz、Ry及S的方法。 二、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应用光切原理设计而成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称为光切显微镜(或双管显微镜)。我国生产的光切显微镜有JSG—I型和9J型,光切显微镜适于测量微观不平度+点高度Rz 、轮廓的最大高度 Ry,以及较规则表面(如车、下、铣、刨等)的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和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值。 9J型光切显微镜的外型如图3—1所示,仪器测量的微观不平高度范围为(0.8—63)um,其工作原理如图3—2所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题题库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题题库 一填空题 、δε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 律:、、 表示,下偏差用符号表示。、孔的上偏差用符号 、配合种类有:、、。 边界。、采用包容要求时被测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 边界 ;距离参数、、、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有:高度参数 。、;形状特征参数 量规、量规、量规。、量规按照用途不同分为 原则。、设计量规应遵守 、滚动轴承常用的等级是级。基准滚动轴承与外壳配合采用滚动轴承与轴配合采用、基准制; 制。、解尺寸链的方法有和不完全互换法。《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规定了个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各种基本偏差。、-5g6g,则其中径公差带代号为,旋合长度代号为。、某普通外螺纹标注为、在机器装配过程或零件加工过程串,由的尺寸形成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轴的上偏差用符号表示,下偏差用符号表示。 、量快应从所需尺寸的开始选择量块。组成量块组的量块总数不应。) ,分组互换法一般适用于。完全互换法一般适用于? 极限偏差是尺寸减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极限偏差的数值可能为) ?,公差的数值是值。) 配合是指相同的孔和轴之间的关系。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配合;孔的公?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为配合;) 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为配合。) 配合公差等于,其数值应是值。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极限尺寸,当孔、轴以最?)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大实体尺寸相配时,配合最。(基轴制配合中,,????标准规定,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以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 。基轴以偏差为基本偏差,其数值等于)) 公差带的位置由决定,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标准对标准公差规定了级,最高级为最低级为。) ) 标准公差的数值只与和有关。标准对孔和轴各设置了个基本偏差,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与基孔构成配合,jzc) 的基本偏差为,与基准孔构成配合。和有。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一般与无关,只与) ? ) h5、h6、h7的相同不同。f7、g7、h7的相同不同。) p6、p7、p8的基本偏差为偏差,其数值同。(IT8已知) 25P8的极限偏差为,Φ则022mm,Φ25p8的基本偏 差为+0.?=0.033m,IT7=0.021mm)。1 / 26 )/g6()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期末复习Word版

一、填空题 1.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_ 测量值 _代替。2.现代工业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归纳起来有四项,分别为传动的准确性、传动的平稳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侧隙的合理性。 3.检验孔、轴尺寸是否合格使用的量具称为光滑极限量规。 4.公差带形状为两同心圆环之间区域的几何公差项目一定是圆度公差。5.零件精度设计时,对零件上所有表面都要进行标注的参数是表面粗糙度。6.在平键连接的3种配合类型中,键的公差带代号都是h8。 3.从加工过程看,随着材料的被切除,孔的尺寸由小逐渐增大。 4.一般地,基准孔与基本偏差为j、js、k、m、n的轴相配,可以形成过渡配合。5.对于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因其间隙和过盈的变化对定位精度及连接强度很敏感,故应选择较高的公差等级。 8.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使用最少的块数,一般量块组合不超过4块。 9.优先数R5系列中每隔4位,第5位数的数值将增加到10倍。 10.公差带形状为一圆柱区域的被测要素一定是轴线(空间直线)。 11.端面圈跳动公差是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13.能全面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参数是R a(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二、判断题 1.公称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2.?35T6、?35T7、?35T8、?35T9公差带的基本偏差相同。(×)3.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应从材料的外面指向被注表面。 (√) 4.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5.光滑极限量规是通用量具。(×) 6.?50E7、?50E8、?50E9三种孔的上偏差不同、下偏差相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被测件。 三、实验原理 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被测零件尺寸高度。 (二)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被测件 2.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研合在一起。

4.将研合后的量块与被测件同时放到测量平板上,在测量平板上移动指示表的测量架,使指示表的测头与量块上工作表面相接触,转动指示表的刻度盘,调整指示表示值零位。 5.抬起指示表测头,将被测件放在指示表测头下,取下量块,记录下指示表的读数。 6.量块的尺寸与指示表的读数之和就是被测件的尺寸。 7. 记录数据; 五、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实验二常用量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正确掌握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3、对比不同量具之间测量精度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轴承等。 三、实验原理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仪器本身的“允许误差”(尺寸偏差)相应也越小。学习使用这些仪器,要注意掌握它们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读数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知识等,并注意要以后的实验中恰当地选择使用。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熟悉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 2、用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内、外径。 3、对所测数据进行误差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二)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外径的同一部位5次(等精度测量),将测量值记入下表中,并完成后面的计算: ⑴平均值:将5次测量值相加后除以5,作为该测量点的实际值。 ⑵变化量: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入上表中,并完成后面的计算: ⑴平均值:将5次测量值相加后除以5,作为该测量点的实际值。 ⑵变化量: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⑶测量结果:按规范的测量结果表达式写出测量结果。 3、内径百分表测量步骤: (1)内径百分表在每次使用前,首先要用标准环规、夹持的量块或外径千分尺对零,环规、夹持的量块和外径千分尺的尺寸与被测工件的基本尺寸相等。 (2)内径百分表在对零时,用手拿着隔热手柄,使测头进入测量面内,摆动直管,测头在X方向和Y方向(仅在量块夹中使用)上下摆动。观察百分表的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问题详解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三版周兆元翔英主编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 产? 答: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去,并达到使用要求,这种特性就叫互换性。 互换性给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维修都带来了很大方便。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互换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企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什么场合? 答:互换程度不同: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做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而满足使用要求;不完全互换是同一规格的零部件,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再装配到机器中去才能使用要求。当使用要求和零件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即机器部件装配精度不高,各零件制造公差较大时,可采用完全互换进行零件生产;反之,当机器部件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或很高,零件制造公差较小时,采用不完全互换。 1-5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 (1)电动机转速:375,750,1500,30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数(钻孔直径):25,40,63,80,100,125等 (12 答:(1)此系列为派生系列:R40/12,公比为 (2)此系列为复合系列,前三个数为R5系列,后三位为R10系列。 补充题: 写出1~100之的派生系列R20/3和R10/2的优先数常用值。 答:R20/3:1.00,1.40,2.00,2.80,4.00,5.60,8.00,11.2,16.0,22.4,31.5,45.0,63.0,90.0 R10/2:1.00,1.60,2.50,4.00,6.30,10.0,16.0,25.0,40.0,63.0,100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实验指导书1解析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编 2011.09 目录

实验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 实验2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 (4) 实验3 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7) 实验4 平行度与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1) 实验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4) 实验6 工具显微镜长度、角度测量 (18) 实验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由国家标准GB/T 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判断其适用性。 三、计量器具及测量原理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测量仪。其所用长度基准为量块,按比较测量法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1为立式光学计外形图。它由底座1、立柱5、支臂3、直角光管6和工作台11等几部分组成。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放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2b 所示。照明光线经反射镜l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由于刻度尺8位于物镜3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平行光束。若反射镜4与物镜3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刻度尺的像7与刻度尺8对称。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α(图2a),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α角度,从而使刻度尺像7产生位移t(图2c),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设b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为测杆5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K为 当a很小时,,因此 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f=200mm,b=5mm,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n为 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时,在目镜中可见到0.96mm的位移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试卷及答案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1.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有哪几种?国标规定采用何种方式?为什么?(8分) 答: 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可以分为几类?列举出至少4 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7分) 答: 3.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和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指标都有哪些?(10分) 答: 四.标注与改错题(共18分,按具体要求答题) (8分) 圆柱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25mm。 孔圆柱度公差为0.007mm。 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2mm。 Φ40H7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mm。 。(10 分)

注 : 学 生 不 得 在 草 稿 纸 上 答 题 , 答 题 不 得 超 出 框 体 。 解: 五.综合计算题(共25分,要求步骤清晰、计算完整、结论明确) 0.039 50 φ+mm,轴0.034 0.009 50 φ+ + mm,求 max X、 max Y及T f,并 (10分) 轴孔配合,要求极限间隙为25-66,试确定配合制,孔轴公差等级及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

注: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答题不得超出框体 。 答: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可以分为4类。(1分) (1)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1分) (2)轮廓的最大高度Rz (1分) 凡是有表面粗糙度要求的表面,必须选用一个幅度参数,一般情况下可以从 Rz中任选一个。 在常用值范围内(Ra为0.025~6.3m μ)优先选用参数Ra, 光滑时,即表面粗糙度要求特别低或特别高(100m μ>Ra>6.3m μ或0.008m μ <0.025m μ)的时候,多选用参数Rz; (3)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 m (2分) 例如,光泽表面、涂镀性、抗腐蚀性、减小流体流动摩擦阻力(如车身迎风面) 性等,就需要控制Rs m(轮廓单元平均宽度)数值。 (4)轮廓支承长度率Rm r(c)(2分) 对表面的支撑刚度和耐磨性有较高要求时(如轴瓦、轴承、量具等) Rm r(c)来进一步控制加工表面的特征质量。 3.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和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指标都有哪些?(10 答 偏差、径向跳动、径向综合总偏差。(每个1分) 差、基圆齿距偏差、单个齿距偏差。(每个1分) 四.标注与改错题(共20分,按具体要求答题) 1.试将下列各项几何公差要求标注在所示的图上。(8分) 2分 A,2分,同轴度指引线对齐尺寸线,1分,加φ1 1分,去掉φ1分;AB字母对准尺寸线各1分; 1分,基准加B1分。 25分,要求步骤清晰、计算完整、结论明确) =D max-d min=50.039-50.009=+0.030mm (2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解析

一、是非题 1.对2 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错10错11对12错13错14对 1、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2、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3、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 配合。() 4、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5、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6、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7、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的高低,与基本偏差无关。() 8、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10、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1、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12、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3、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4、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二、选择题 1.C 2.D 3.B 4.C 5.C 6.D 7.B 8.C 9.D 10.D 11.D 12.B 13.B 14.A 15.C 1、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 2、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3、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4、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位置度 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A.合格B.尺寸最大C.不合格D.变形最小 6、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 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 7、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A.轴承的径向游隙B.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C.轴和外壳的材料和机构D.轴承的工作温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实验指导书(2017-201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指导书 (2017-2018)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研组编 机械工程学院 2017年08月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实验一长度测量 (3)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 (9) 实验三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13)

实验一长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杠杆千分尺、和立式数显光学计的测量原理、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2.应用上述仪器检验光滑极限量规。 3.巩固尺寸公差的概念,学会由测得数据判断零件合格性的方法。 二、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1.杠杆千分尺 杠杆千分尺相当于外径千分尺与杠杆式卡规组合而成,其外形如图1-1(a)所示。它的工作原理与杠杆式卡规及千分尺相同。可以用作相对测量,也可以作绝对测量。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如图1-1(b)所示。 (a)(b) 图1-1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图 当测量杆1移动时,使杠杆2转动,在杠杆的另一端装有扇形齿轮,可使小齿轮3和装牢在小齿轮轴的指针4转动,在刻度盘5上便可读出示值。为了消除传动中的空程,装有游丝6。测量力由弹簧8产生。为了防止测量面磨损和测量方便,装有退让器9。 杠杆千分尺刻度值有0.001毫米和0.002毫米两种(现在使用的是前者),表盘的示值范围±0.02毫米,测量力是500-800克,测力变化不大于100克。 2.立式数显光学计 立式光学计又称光学比较仪,集光电、机电于一体,是我国最先进的数显式光学仪器。直接测量可以达到10毫米。测量结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英制在显示屏上显示,也可以在任意位置置零。当被测工件大于10毫米时,在测量前用量块(或标准件)对准零位,被测尺寸与量块尺寸的差值在屏幕上读得。 立式数显光学计对五等量块和一级精度的量块,球形和圆柱形工件得直径和不圆度,线型、板型、金属及非金属薄膜的厚度和平行度进行高精度测量。 仪器基本度量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