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晓山

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

1.区位及自然条件

选址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中心城区45公里,距150公里,距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港20公里,距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

中新生态城区位图从自然条件来看,选址地三分之一是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三分之一盐渍化荒地,水质性缺水,自然条件恶劣。

2.1第一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依据中方确定的中

新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两条原则”,明确选址。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0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商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城市,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2007年7月9-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的“两条原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意义,以非耕地为主,选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按照这一要求,乌鲁木齐、、、四个城市被列为备选城市推荐给新方。

2007年7月25日,市专门成立生态城选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

2007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驻华大使考察生态城选址。

2007年9月,国务院秘书二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关于滨海新区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批示,原则同意在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

2007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高丽,市长戴相龙听取与新方会谈相关筹备情况汇报。会议要求务必明确生态城概念和建设标准,并提出会谈的原则和方向。

2007年11月10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主持召开第143次常

务会议,听取市常务副市长黄兴国关于中新生态城选址滨海新区工作情况的汇报。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显龙在新加坡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国政府与新加坡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署《中华人民国政府与新加坡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标志着生态城项目落户滨海新区。

2.2第二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成立中方联合投资体;召开第一次中新双方工作组会议,明确中新双方工作组工作方案,原则通过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具体事件时序如下:2007年11月25日,副市长质枫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生态城规划建设近期工作分工。会议决定成立工作小组,副市长质枫任组长,市规划局局长任雨来任副组长,市法制办、建委、国土房管局、容委、环保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小组成员。会议明确生态城规划编制、规划标准制定、建设管理标准制定、管理条例制定等工作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

2007年12月3-7日,副市长质枫带队访问新加坡,就生态城的规划建设事宜与新方深入交换意见。

2007年12月21日,建设部科技司在京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生态城规划标准相关事宜。

2007年12月24日,生态城中方投资联合体成立。由泰达投资

控股牵头,国家开发银行、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塘沽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市汉滨投资、津联集团()资产管理参加,注册资本30亿元。

2008年1月8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苟利军和副市长质枫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财恺举行工作会谈,就生态城规划建设标准、管委会组建、开工建设筹备工作等交换意见。

2008年1月11日,滨海新区工委召开会议,宣布市委关于成立中新生态城管委会的决定,并宣布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

2008年1月31日,中新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

2.3第三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8年2月,至2008年4月。起步区开工建设;管委会正式成立运作;召开第二次中新双方工作组会议,再次确认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审议并原则通过总体规划。具体事件时序如下:2008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高丽,市长黄兴国听取并原则同意生态城服务中心设计方案。

2008年2月21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苟利军会见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财恺一行。双方就生态城宣传、合资公司组建、服务中心建设、蓟运河防洪、产业发展规划、环境整治、政府引导基金设立等事宜进行沟通。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和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秘书财恺共

同主持召开生态城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指标体系和总体规划方案,研究了下一步工作。

2008年2月22日,起步区开工。

2008年2月25日,中新生态城管委会获准成立,暂设办公室、建设局、商务局、环境局四个正处级机构。

2008年3月23日,生态城总体规划国际专家论证会在滨海新区召开,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芬兰未来社区委员会主席艾洛?帕罗海默等国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

2008年4月8日,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新加坡召开。会议再次确认中新生态城指标体系,审议并原则通过总体规划。

2.4第四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8年5月,至2008年9月。召开第三次中新双方工作组会议,审议起步区详细规划初步方案、生态城总体规划公众意见、中新教育合作进展情况及三方定期沟通机制方案;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中新生态城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具体事件时序如下:2008年5月26日,管委会召开第10次主任办公会,会议原则同意《中新双方补充协议二》,并就《中新生态城管理规定》、《中新生态城管委会与合资公司双方的商业协议》的修改完善提出具体要求。

2008年7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在共同主持召开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起步区详细规划初步方案、生态城

总体规划公众意见、中新教育合作进展情况及三方定期沟通机制方案。

管委会和中方投资联合体、新方投资联合体签署《关于位于中华人民国市之中新生态城商业协议》。

2008年7月2日,管委会副主任广志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财恺就总体规划和起步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沟通协商。会议确定居住用地比率不低于40%,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144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比例应达到10%。

2008年7月27日,双方举办生态城投资说明会,150余家新加坡企业的负责人参会。

2008年8月15日,服务中心竣工验收,标志着区首座绿色建筑落成。

2008年9月1日,生态城管委会、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生态城办事处和投资公司入住服务中心办公。

2008年9月28日,《中新生态城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至此,中新生态城的建设运营走上正轨。

3.工作机制

生态城的工作机制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中新之间成立了“中新生态城协调理事会”,双方各由一位副总理牵头。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中国有9个国家部委、新加坡8个部门为协调理事会成员。至今已召开两次会议。

第二层次:联合工作委员会,这主要是双方工作性联席会谈。由各部委司长组成工作机构,至今已召开三次会议。三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起步区详规。

第三层次:三方会谈。该会谈由建设部规划司牵头,滨海新区管委会及新加坡政府驻生态城办事处负责人(现为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务秘书担任)共三方参加,不定期举行。

4.合作领域

根据的产业基础和新方的投资企业,确定中新双方主要的五大合作领域:

—生态标准的研究和拟定;

—绿色建筑;

—公共住屋;

—基础设施;

—环保。

5.开发模式

生态城的投资主体共有两个。

一是中方5个财团成立1家资公司:名称为生态城投资,由泰达控股(占股35%)、国家开发银行(约15%—20%)、津联公司(为在的窗口公司)、天房集团(约15%)、及市塘沽区政府、汉沽区政府的投资集团(各占5%)构成。其中最高股份者为泰达控股占35%。

二是合资公司,由上述中方财团“生态城投资”和新加坡财团合资设立,中新生态城合资公司(名称未最后确定,以下简称“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由双方交替担任。公司现任总裁为新加坡贸工部副常任秘书。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0亿人民币,中方和新方各占50%股份,现正在国家发改委走报批流程,最后要国务院批准。生态城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达500亿人民币。新方财团由吉宝公司牵头,包括中东的基金,来自卡达尔、迪拜等。

6.规划编制体系

按照规划编制的时间顺序,中新生态城首先编制的是生态指标体系;总体规划和《中新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态城服务中心设计和起步区详细规划;而后系列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

6.1生态城指标体系

生态城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选址区域的实际,围绕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和区域协调融合四个方面,确定了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

指标突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社会和谐、绿色消费和低碳排放等理念,主要指标包括:百万美元GDP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区绿色出行比例、垃圾回收利用率、绿化覆盖率。

6.2总体规划

2007年底,中新双方正式成立生态城总体规划联合工作组。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设计团队分别编制,经过综合汇总后形成规划方案,并经国外知名专家论证和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7.总体规划简介

7.1规划围

东至汉北公路—规划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北至规划的津汉快速公路。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

中新生态城规划围示意图7.2发展定位

“我国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技术自主创新的平台,国家级环保教育研发、交流展示中心和生态型产业基地,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发展事务的窗口;生态宜居的示新城。”

职能包括:国际生态环保理念与技术的交流和展示中心,国家生态环保技术的试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集聚地,国家生态环保等先进

适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和产业化基地,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康乐区。

基本理念:“三和三能”

—人与人和谐共存

—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

—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

7.3主导产业

发展策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生态城建设成为国际生态环保技术的策源地、总部基地,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建立新型的国际技术和经贸合作机制,构筑与生态城适应的产业结构,形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型产业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主导产业:

(1)生态环保科技研发转化产业;

(2)绿色建筑产业;

(3)生态型新兴服务业(包括文化创意、特色旅游、康体休闲等现代服务业)。

7.4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2010年人口规模达到5万;2015年人口规模达到20万;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35万。除常住人口外,还将容纳城外居住的就业人口6万人,以及暂住性消费人口3万人,本地居住、区外就业8万人。

2020年,规划总建设用地为25.2平方公里。居住用地占总建

设用地40%,产业用地占10%,商业用地占3%。公共绿地占18%。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75平方米,低于国家的用地标准。

7.5功能布局

总体结构为“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

中新生态城功能结构示意图

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图7.6绿色交通

布局模式采用“人车分离”的布局理念,“各成网络”的交通组织理念。

慢行系统分为休闲健身道路(自行车专用)和通勤道路(自行车与行人专用)两种类型。

横断面规划采用滨水通道红线宽度8米,不设人行道。日常出行通道红线宽度16m。

自行车停车场采取“足量供给,就近服务”的布设原则。

中新生态城交通组织示意图7.7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城所有建筑都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广泛采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以上;

—供热系统充分利用北疆电厂余热;

—建设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实施分质供水。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不低于50%。

—建设直饮水工程,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规划2020年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升/人.日。

7.8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

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生态保护性开发。

—积极建设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恢复建设鹦鹉洲、白鹭洲两处鸟类栖息地及永定洲生境演替区。在蓟运河、津汉快速路等通道两侧设置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带,为生态城提供生态屏障。

—本地植物指数不低于0.7。

天津生态城——城市设计

生态文明,绿色设计 ——《天津生态城》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 构建生态城市是在工业社会引起大量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益探索。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目前中国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生态城建设项目。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入手,通过文献参考以及实地考察,充分了解生态城现状并进行分析。发现周边环境对于生态城的影响、盐碱地的改造成本过高而可持续性不强、交通不便、生态城入住率不高和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并提出可用策略。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is caus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the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 domestic late start but the development is very fast, the new Tianjin eco city is currently China's largest investment, the largest eco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ference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eco city.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for the eco city renovation cost saline high sustainability is not strong, traffic inconvenience, eco city, the occupancy rate is not high and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is not high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关键词:中新天津生态城,人口,资源,环境 一前言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高度集中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对于建设生态城市的探索一直在不断进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生态城内部人口、资源、环境究竟发展如何,用什么样的方式在发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成为许多关注生态城建设的学者所关心的。 本文选择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尤其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来具体总结生态城的目前建设状况,从中汲取有益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对策,给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建言献策。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甚至是从研究方法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1971年开始就已经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思想,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城市建设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实践。目前国外已经有不少的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与效果并且,开发趋势已经从传统的小城镇延伸到一些开发时间较长、城市空间较大、产业形态复杂的国际大都市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晓山 中新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 1.区位及自然条件 选址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中心城区45公里,距150公里,距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港20公里,距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

中新生态城区位图从自然条件来看,选址地三分之一是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三分之一盐渍化荒地,水质性缺水,自然条件恶劣。 2.1第一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依据中方确定的中

新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两条原则”,明确选址。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0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商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城市,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2007年7月9-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的“两条原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意义,以非耕地为主,选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按照这一要求,乌鲁木齐、、、四个城市被列为备选城市推荐给新方。 2007年7月25日,市专门成立生态城选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 2007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驻华大使考察生态城选址。 2007年9月,国务院秘书二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关于滨海新区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批示,原则同意在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 2007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高丽,市长戴相龙听取与新方会谈相关筹备情况汇报。会议要求务必明确生态城概念和建设标准,并提出会谈的原则和方向。 2007年11月10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主持召开第143次常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研究 园区简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生态城位于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的战略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范围内,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地处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总面积约31.2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该项目于2008年9月启动。 主要措施: 第一,坚持生态理念和原则选址,变废为宝,借力发展。生态城选址有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特别要以非耕地为主,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地处盐碱地,1/3为水面,1/3为荒滩,属于缺水地带;人口稀少,原住居民约2000人)。二是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控制恰当,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要依托大城市交通、服务各方优势,节约生态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生态城距离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离北京150公里)。这样选址的结果即是让闲置无用的盐碱地变成可供给35万人生活工作的生态新城;并借助中心城区的资源发展为一座功能齐全的独立新城。 第二,构建多级生态社区,让生活工作便捷舒畅。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根据生态型规划理念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结合新加坡“邻里单元”理念,形成了符合生态城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包括基层社区、居住社区、综合片区三级。这一模式既能满足人们的日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的需求,也能使之触及高一级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前言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确定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这是两国政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生态城应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生态城建设管理的模式应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设计团队分别编制,经过综合汇总后形成规划方案,并经国内外知名专家论证和天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2008年4月8日,

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在新加坡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联委会决定中新双方分别在两国进行公示,广泛征询民众意见,待修改完善后,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选址情况 中国政府关于生态城建设的“四项要求”:一是必须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二是要符合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三是要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坚持政企分开。 生态城选址的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陈畅 周长林 摘 要: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文明”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了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现了“宜居城市”、“紧凑城市”等生态城市理念。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对总体规划的贯彻和深化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城的城市骨架和“生态导向”的控制指标体系。本文主要阐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生态导向”理念量化和细化的过程,论述了“生态导向”的引导与控制,并总结了“生态导向”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 关键词:生态导向;控制性详细规划 1.“生态导向”的涵义 现有城市规划思想的出发点无不在于解决城市发展中已出现的问题,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需求,是“需求导向”型城市规划。但是,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空间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单纯满足人类需求会驱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出现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绿地减少、公共设施缺乏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出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规划和谐的生产消费关系,社会结构关系,以及文化价值理念,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生态导向”中的“生态”突破了生物学范畴,包含了社会、自然、经济的复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生态导向”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消费观念,并与传统价值观有本质区别,它倡导以社会、自然、经济和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生态导向”的根本出发点。 2.生态城控规的“生态导向” 2.1生态城控规“生态导向”的缘起 2.1.1生态文明背景下“生态导向”是城市规划的趋势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案例研究 晓山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1.区位及自然条件 选址用地区位优势明显,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距唐山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天津港20公里,距曹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范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天津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

中新天津生态城区位图从自然条件来看,选址地三分之一是废弃的盐田,三分之一是有 污染的水面,三分之一盐渍化荒地,水质性缺水,自然条件恶劣。 2.工作阶段 2.1第一阶段 该阶段始于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依据中方确定的中

新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两条原则”,明确选址。具体事件时序如下: 2007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商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生态城市,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 2007年7月9-12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中新合作建设生态城的“四项要求”和选址的“两条原则”: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以非耕地为主,选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按照这一要求,乌鲁木齐、包头、天津、唐山四个城市被列为备选城市推荐给新方。 2007年7月25日,天津市专门成立生态城选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 2007年8月,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驻华大使考察天津生态城选址。 2007年9月,国务院秘书二局转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关于天津滨海新区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的批示,原则同意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生态城。 2007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戴相龙听取与新方会谈相关筹备情况汇报。会议要求务必明确生态城概念和建设标准,并提出会谈的原则和方向。

天津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详细版】

天津中新生态城 重大意义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胡锦涛主席指出:生态城建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李光耀资政说:生态城将把新中长期合作推向一个新高点。吴作栋资政说:新方希望同中方共同推动天津生态城建设。温家宝总理指出:生态城建设起点要高,设计要高瞻远瞩,符合人民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愿望,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生态城是新中合作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城的构想是打造一个社会和谐、重视环保和讲求资源节约的城市。 背景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与新方进一步探讨了生态城选址和建设原则。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在征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意见后,于9月底初步认定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诞生。 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此,两国政府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新两国企业分别组成投资财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至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 选址

中新生态城发展背景报告

天津中新生态城发展报告 意义: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胡锦涛主席指出:生态城建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李光耀资政说:生态城将把新中长期合作推向一个新高点。吴作栋资政说:新方希望同中方共同推动天津生态城建设。温家宝总理指出:生态城建设起点要高,设计要高瞻远瞩,符合人民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愿望,成为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生态城是新中合作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城的构想是打造一个社会和谐、重视环保和讲求资源节约的城市。 背景: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2007年7月,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与新方进一步探讨了生态城选址和建设原则。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在征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的意见后,于9月底初步认定生态城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

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诞生。 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此,两国政府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新两国企业分别组成投资财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至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 选址原则: 按照两国政府确定的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不占耕地、节地节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选址于自然条件较差、土地盐渍、植被稀少、环境退化、生态脆弱且水质型缺水的地区。 同时,选址考虑有大城市依托,基础设施配套投入较少,交通便利,有利于生态恢复性开发。 指标体系: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依据选址区域的资源、环境、人居现状,

中新生态城要火了全天津都羡慕

中新生态城要火了!全天津都羡慕!!! ——正文——▼ 中新天津生态城新版形象宣传片?中新生态城真的要火了 不论是城市配套、还是自然风光不论是教育资源、还是旅游玩乐都让全天津人羡慕不已快!看! 教育单是幼儿园生态城目前就已经开园10所了 而!且!都是国内知名品牌!今年年内还将再添3所幼儿园!未来规划建设若干所!完全覆盖整个中新生态城让每一位宝宝都能更便利的上学,接受最好的学前教育 ▼▼▼ 艾毅幼儿园艾毅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多元智能学会认证的 机构。学校拥有多名外教,配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一个设施齐全的游泳馆、一个儿童厨艺教室、以及开阔的户外活动场地。是生态城第一所幼儿园,依托生态城国际化平台,充分发挥艾毅教育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品牌优势。 地址| 和韵路1375号 艾毅和风路幼儿园园区总面积为20000平米,配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一个设施齐全的游泳馆、一个儿童厨艺教室、以及开阔的户外活动场地。开设6个班级,招生大中小班级幼儿。 地址| 和风路312号

艾毅实验幼儿园 中西方教师全天都会和孩子在一起,潜移默化中渗透教学,大班的时候会开设小学入学准备课程。 地址| 和风路312号(跟艾毅和风路幼儿园同校址) 东方剑桥幼儿园东方剑桥中新生态城幼儿园的办园定位是“普惠不普通、优质有特色”的国际化幼儿园。该园将以“双语言环境下的全人教育”为特色,开设全人主题活动课程、全人习惯养成课程、全人蒙台梭利课程等国际化课程。每班配备一名中文幼儿教师,一名英文幼儿教师,英语的生活化,为幼儿园营造了自然的双语环境。 地址| 和旭路与中天大道交口 海丽达幼儿园海丽达幼儿园是中新天津生态城社会局通过 公开招标、择优选定的一家民办幼儿园,隶属于海丽达国际幼教中心,是一所全日制幼儿园。幼儿园以“希望、成长、爱心、包容、奉献、丰富、信任”为办园理念,以“让入园的幼儿获得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办园宗旨。于去年12月荣获滨海新区“四星级幼儿园”! 地址| 和风路1179号 海丽达美信幼儿园 隶属于海丽达教育机构,海丽达美信幼儿园,用美好的信念来构建幼儿园。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设计规模12个班,可容纳幼儿360人。去年9月开园。

中新天津生态城调研报告

中新天津生态城调研报告 一、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情况 为充分借鉴新加坡经验,深化中新两国在城市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合作,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与国政府与新加坡共与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署《中华人民共与国政府与新加坡共与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补充协议》,决定在中国建设一座经济蓬勃、社会与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城。为此中新两国政府联合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新加坡国家发展部成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成立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与《中新天津生态城市政公用设施大配套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新天津生态城就是继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后又一个中新两国合作项目,其合作模式、开发模式等都与新加坡工业园基本相同。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总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25平方公里。规划有国家动漫园、国家影视园、生态科技园、生态产业园、生态信息园等高端产业园区,注重产业的高端化、高质化与高新化,重点发展科技研发、节能环保、文化

创意、现代服务等产业。目前生态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二、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关于建设管理主体。天津生态城建设管理主体主要包括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国有独资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中新合资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三个实体单位。借鉴新加坡政府经验,生态城管委会组织架构简单,主要职责就是行使行政许可、社会化管理等职能。国有独资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股东包括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5%)、国家开发银行(20%)及其她投资者(45%),主要职责就是依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第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负责对生态城内的土地进行收购、整理与储备,对生态城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进行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并享有相应的投资权、经营权与收益权。中新合资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有独资生态城投资开发公司以土地作价20亿人民币元出资,占股50%;新方财团以现汇折合20亿元人民币出资,占股50%;主要负责对外招商与建设用地的开发运营,并从中获利。 (二)关于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模式。第一步由国有独资开发公司按照管委会确定的开发计划对土地进行收储整理。第二步由土地储备中心对建设用地进行招拍挂。第三步由国有投资开发公司摘牌,然后按中新双方政府协议约定价格以出资形式或转让形式注入中新合资开发公司;出资部分总金额不超过20亿元,超出部分土地,以协议约定价转让中新合资公司。第四步由中新合资开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试行) 目录 1.总则 (2) 2.施工规划 (2) 3.施工现场布置 (2) 4.环境保护 (4) 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 6.节水与水源合理利用 (7) 7.节能与能源合理利用 (7) 8.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8)

1.总则 1.1.为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100%绿色建筑的目标,对生态城各项目绿色施工活动进行规 范,特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 1.2.绿色施工是为满足生态城绿色建筑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 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的施工活动。 1.3.参与生态城建设施工的单位要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 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中,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2.施工规划 2.1.施工单位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单独成章,或根据需要单独编 制,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2.2.绿色施工方案要有明确的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并满足生态城绿色施工强制性技术要 求。保证完成技术指标的措施要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2.3.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施工现场布置 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科学计算用地指标,并经过生态城管委会 批准后,方可实施。 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3.2.1.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应当分开设置。各区域应当科学合理布局,并 符合城市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及绿色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 3.2.2.施工现场布置应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环境、市政资源条件(动力、交通等),减少临 时设施的重复建设。 3.2.3.施工现场仓库、材料堆场、加工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 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2. 4.施工现场要整洁、美观,与环境保持协调。施工现场外观应符合《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作者:赵林, 李莹, 毛国柱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刊名: 天津科技 英文刊名: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36(2) 参考文献(9条) 1.联合早报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蓝图总投资超500亿7月开工 2008 2.第一财经日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方案出炉 2008 3.贾铁军论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和生态住宅的建设[期刊论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7(07) 4.陈卫;孙文全;孙蕙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途径及其生态保护[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0(06) 5.吴兆申;皇甫佳群;金家明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水量规模的确定[期刊论文]-给水排水 2003(04) 6.杨建峰城市化与雨水利用 2001(02) 7.张书函;陈建刚;丁跃元城市雨水利用的基本形式与效益分析方法 2007(z1) 8.科技之光21世纪的朝阳产业:海水淡化 2007 9.高学平;崔广涛生态城市与水利现代化[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2007(z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赖志彬金溪县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规划探索[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 2.陈海军.李富.姚章村在农业生态中提高水的利用率与生产率[期刊论文]-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3) 3.城市用水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期刊论文]-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11) 4.王彤.石玉敏.夏广锋.孙梁基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工业结构调整模型研究—以辽河上游铁岭段为例[会议论文]-2009 5.王显安农业节水灌溉浅析[期刊论文]-山西水利2007,23(6) 6.郭军"中新天津生态城"太阳能资源评估[期刊论文]-天津科技2009,36(1) 7.贡欣IRP在北京市生活及工业需水管理中的应用[学位论文]2006 8.周淑春.陈蓓.廖飞.程川.Zhou Shuchun.Chen Bei.Liao Fei.Cheng Chuan三峡库区小城镇水环境与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以万州区分水镇为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6) 9.孙凌帆.桂林城市屋面雨水径流水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9) 10.孙增峰.袁少军.石炼城市总体规划视角下我国城镇环境卫生之路—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卫规划为例[会议论文]-2008 引用本文格式:赵林.李莹.毛国柱中新生态城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期刊论文]-天津科技 2009(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