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的边长分别是

12O O ,都在直线l 上,AD l ∥,EG 在直线l 上,l 与DC 相交于点M

,7ME =-,当正方形EFGH 沿直线 l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平移时,正方形ABCD 也绕1O 以每秒45°顺时针方向开始旋转,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 (1)在开始运动前,12O O = ;

(2)当两个正方形按照各自的运动方式同时运动3秒时,正方形ABCD 停止旋转,这时

AE = ,12O O = ;

(3)当正方形ABCD 停止旋转后,正方形EFGH 继续向左平移的时间为x 秒,两正方形重叠部分的

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

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线段OB 、OC 的长(OB

(3)连接AC 、BC ,若点E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点B 不重合),过点E 作

EF ∥AC 交BC 于点F ,连接CE ,设AE 的长为m ,△CEF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4)在(3)的基础上试说明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S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 的

坐标,判断此时△BCE 的形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26题图

3.如图,在线段AE 的同侧作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BEFG (BE AB <),连结EG 并延长交DC 于

点M ,过M 作MN AB ⊥,垂足为N ,MN 交BD 于点P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 (1)证明△CMG ≌△NBP ;

(2)设BE=x ,四边形MGBN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如果按照题设方法作出的四边形BGMP 是菱形,求BE 的长.

4. 如图,已知抛物线交x 轴于点A 、点B ,交y 轴于点C ,且点)0,6(A ,点)4,0(C ,OB AB 5=,设点

)

,(y x E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四边形OEAF 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2)求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为24时,请判断平行四边形OEAF 是否为菱形?

(4)是否存在点E ,使平行四边形OEAF

理由.

A B

E F

G

C

M D

P

D C B A D (备用图)B C

A 5.在直角△ABC 中,直角边AC=3cm ,BC=4cm 。设P, Q 分别为AB, BC 上的动点,在点P 自点A 沿A

B 方向向点B 作匀速移动的同时,点Q 自点B 沿B

C 方向向点C 作匀速移动,它们移动的速度均为1cm ,当Q 点到达C 点时,P 点就停止移动。设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写出△PBQ 的面积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 (2)当t 为何值时,△PBQ 为等腰三角形?

(3)△PBQ 能否与直角三角形ABC 相似?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6.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5,AD =6,BC =12. (1)求梯形ABCD 的面积;

(2)设E 在AD 上,AE =2,F 为AB 上一个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F 作FG ∥EC ,

交BC 于G .

①设BF =x ,四边形EFGC 的面积等于y ,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②当△AEF 与△CDE 相似时,求四边形EFGC 的面积.

7. 在直角系中,点A 的坐标为(1,0),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 (–1,0)、(0,b ),且0

当点C 在线段OC 上移动时,过点A 作AD ⊥l 交于点D .

(1)求点D 、O 之间的距离;

(2)如果a S S

BOC BDA =??,试求:a 与b 的函数关系式及a (3)当∠ADO 的余切值为2时,求直线l 的解析式; (4)求此时△ABD 与△BOC 重叠部分的面积.

第25题

8.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4=AB ,3=BC ,?=∠120BAD ,点E 为射线BC 上的一动点 (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E 作AB EF ⊥,FE 分别交线段AB 、射线DC 于点F 、G . (1)如图,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 ① 求证:BEF ?∽CEG ?;

② 如设x BE =,DEF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点E 在射线BC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AFD S ?:DEC S ?=3:2?如存在,请求出BE 的长;如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9. 如图,⊙O 的半径1=OA ,点M 是线段OA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M 与⊙O 内切于点B ,过点A 作OA CD ⊥交⊙M 于D C 、,联结CM 、OC ,OC 交⊙O 于E .

(1) 若设y S x OM OMC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3分)

(2) 将⊙O 沿弦CD 翻折得到⊙N ,当4=x 时,试判断⊙N 与直线CM 的位置关系;

(4分)

(3) 将⊙O 绕着点E 旋转?180得到⊙P ,如果⊙P 与⊙M 内切,求x 的值. (7分)

A

D

F

B C G

E

B

10. 在△ABC 中,∠A =90°,AB =4,AC =3,M 是AB 上的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M 点作MN ∥BC 交AC 于点N .以MN 为直径作⊙O ,并在⊙O 内作内接矩形AMPN .令AM =x .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MNP 的面积S ; (2)当x 为何值时,⊙O 与直线BC 相切?

(3)在动点M 的运动过程中,记△MNP 与梯形BCNM 重合的面积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

式,并求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11. 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

BC 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1cm/s ,点Q 运动的速度是2cm/s ,当点Q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2时,判断△BPQ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BPQ 的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3)作QR //BA 交AC 于点R ,连结PR ,当t 为何值时,△APR ∽△PRQ ?

12. 如图11,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AD=DC=2cm ,BC=4cm ,在等腰△PQR 中,

∠QPR=120°,底边QR=6cm ,点B 、C 、Q 、R 在同一直线l 上,且C 、Q 两点重合,如果等腰△PQR 以1cm/秒的速度沿直线l 箭头所示方向匀速运动,t 秒时梯形ABCD 与等腰△PQR 重合部分的面积记为S 平方厘米 (1)当t=4时,求S 的值

(2)当4t ≤≤10,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

B

D 图 2

B 图 1

图 3

(第21题)

13. 如图,⊙O 的半径为1,正方形ABCD 顶点B 坐标为)0,5(,顶点D 在⊙O 上运动.

(1)当点D 运动到与点A 、O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试证明直线CD 与⊙O 相切; (2)当直线CD 与⊙O 相切时,求CD 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3)设点D 的横坐标为x ,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

值与最小值.

14.已知:矩形ABCD 中,AB=1,点M 在对角线AC 上,直线l 过点M 且与AC 垂直,与AD 相交

于点E 。

(1)如果直线l 与边BC 相交于点H (如图1),AM=3

1

AC 且AD=A ,求AE 的长;(用含a 的代数

式表示)

(2)在(1)中,又直线l 把矩形分成的两部分面积比为2:5,求a 的值;

(3)若AM=4

1

AC ,且直线l 经过点B (如图2),求AD 的长;

(4)如果直线l 分别与边AD 、AB 相交于点E 、F ,AM=4

1

AC 。设AD 长为x ,△AEF 的面积为y ,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 的取值范围。(求x 的取值范围可不写过程)

图11

第27题

15. 在矩形ABCD 中,AB =3,点O 在对角线AC 上,直线l 过点O ,且与AC 垂直交AD 于点E. (1)若直线l 过点B ,把△ABE 沿直线l 翻折,点A 与矩形ABCD 的对称中心A '重合, 求BC 的长;

(2)若直线l 与AB 相交于点F ,且AO =4

1

AC ,设AD 的长为x ,五边形BCDEF 的面积为S.

①求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x 的取值范围;

②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x ,以A 为圆心,以-x 4

3

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l 相切,若存在,请

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6.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厘米,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边由A

向B 以1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点P 不与点A 、B 重合),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折线BC-CD 以2厘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P 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联结 AQ ,交BD 于点E.设点P 运动时间为x 秒.

(1)当点Q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点P 出发多少时间后,∠BEP 和∠BEQ 相等; (2)当点Q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求证:?BQE 的面积是?APE 的面积的2倍; (3)设APE ?的面积为y ,试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C

A

B

C

D E O l

F 备用图

备用图

第22题图

N

M D

C B A

17. 正方形ABCD 边长为4,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两个动点,当M 点在BC 上运动时,保持AM 和

MN 垂直,

(1)证明:Rt △ABM ∽Rt △MCN ;

(2)设BM=x ,梯形ABCN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

边形ABCN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3)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 △ABM ∽Rt △AMN ,求此时x 的值.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B(33,2),(0,2).动点D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

度从点0出发沿OC 向终点C 运动,同时动点E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B 向终点B

运动.过点E 作EF 上AB ,交BC 于点F ,连结DA 、DF .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ABC 的度数;

(2)当t 为何值时,AB ∥DF ;

(3)设四边形AEFD 的面积为S .①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一抛物线y=x 2+mx 经过动点E ,当S<23时,求m 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

19. 如图,已知直线128

:33

l y x =

+与直线2:216l y x =-+相交于点C l l 12,、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矩形DEFG 的顶点D E 、分别在直线12l l 、上,顶点F G 、都在x 轴上,且点G 与点B 重合. (1)求ABC △的面积;

(2)求矩形DEFG 的边DE 与EF 的长;

(3)若矩形DEFG 从原点出发,沿x 轴的反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

(012)t t ≤≤秒,矩形DEF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1 一次函数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2. 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3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 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5 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高一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6 常用公式: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全解

三角函数公式 1.正弦定理: A a sin = B b sin =C 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A cos b 2=a 2+c 2-2ac B cos c 2=a 2+b 2-2ab C cos bc a c b A 2cos 2 22-+= 3.S ⊿= 21a a h ?=21ab C sin =21bc A sin =21ac B sin =R abc 4=2R 2A sin B sin C sin =A C B a sin 2sin sin 2=B C A b sin 2sin sin 2=C B A c sin 2sin sin 2=pr=))()((c p b p a p p --- (其中)(2 1 c b a p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4.诱导公试 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注: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注:三角函数值等于α的 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即:

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5.和差角公式 ①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②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③β αβ αβαtg tg tg tg tg ?±= ± 1)( ④)1)((βαβαβαtg tg tg tg tg ?±=± 6.二倍角公式:(含万能公式) ①θ θ θθθ2 12cos sin 22sin tg tg += = ②θ θ θθθθθ2 22 2 2 2 11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tg tg +-=-=-=-= ③θθθ2122tg tg tg -= ④22cos 11sin 222θθθθ-=+=tg tg ⑤22cos 1cos 2 θθ+= 7.半角公式:(符号的选择由 2 θ 所在的象限确定) ①2cos 12 sin θθ -± = ②2 cos 12sin 2θ θ-= ③2cos 12cos θθ+±= ④2cos 12 cos 2 θθ += ⑤2sin 2cos 12θθ=- ⑥2 cos 2cos 12θθ=+ ⑦2 sin 2 cos )2 sin 2 (cos sin 12θ θθθθ±=±=± ⑧θ θ θθθθθ 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 -=+=+-± =tg 8.积化和差公式: [])sin()sin(21cos sin βαβαβα-++=[] )sin()sin(21 sin cos βαβαβα--+=[])cos()cos(21cos cos βαβαβα-++= ()[]βαβαβα--+-=cos )cos(2 1 sin sin 9.和差化积公式:

§2.1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doc

§2.1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课前导学(一) 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求两条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产生两条线段间的函数关系,常见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勾股定理,二是比例关系.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就是线段全长等于部分线段之和. 由勾股定理产生的函数关系,在两种类型的题目中比较常用. 类型一,已知“边角边”,至少一边是动态的,求角的对边.如图1,已知点A的坐标为(3, 4),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OB=x,AB=y,那么我们在直角三角形ABH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类型二,图形的翻折.已知矩形OABC在坐标平面内如图2所示,AB=5,点O沿直线EF翻折后,点O的对应点D落在AB边上,设AD=x,OE=y,那么在直角三角形AED中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图1 图2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在两种类型的题目中比较常用. 一是由平行线产生的对于线段成比例,二是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一般步骤是先说理产生比例关系,再代入数值或表示数的字母,最后整理、变形,根据要求写出定义域. 关键是寻找比例关系,难点是有的整理、变形比较繁琐,容易出错.

课前导学(二) 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求面积随某个量变化的函数关系,是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 计算面积常见的有四种方法,一是规则图形的面积用面积公式;二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过割补进行计算;三是同高(或同底)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或高)的比;四是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前两种方法容易想到,但是灵活使用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可以使得运算简单. 一般情况下,在求出面积S关于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后,会提出在什么情况下(x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关于面积的最值问题,有许多经典的结论. 例1,周长一定的矩形,当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例2,面积一定的矩形,当正方形时,周长最小. 例3,周长一定的正多边形,当边数越大时,面积越大,极限值是圆. 例4,如图1,锐角△ABC的内接矩形DEFG的面积为y,AD=x,当点D 是AB的中点时,面积y最大. 例5,如图2,点P在直线AB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当点P位于AB的中点E的正上方时,△PAB的面积最大. 例6,如图3,△ABC中,∠A和对边BC是确定的,当AB=AC时,△ABC 的面积最大. 图1 图2 图3

中考常见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 4.07×105,0.000043=4.3×10-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 ⑥a-n=1 n a ,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 (-3)-1=-,5-2==,()-2=()2=,(-3.14)o=1,(-)0=1. 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三角函数公式全解

三角函数公式全解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三角函数定义及其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一: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平方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sinα/cosα=tanα= 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 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诱导公式 sin(-α)=-sinαcos(-α)=cosα tan(-α)=- ta nα cot(-α)=- cot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万能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三角函数的降幂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3tanα-tan3α tan3α=——————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例1 2013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 如图1, △ABC 是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A 、C 分别是一次函数3 34 y x =-+的图像与y 轴、x 轴的交点,点B 在二次函数2 18 y x bx c = ++的图像上,且该二次函数图像上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ABCD 能构成平行四边形. (1)试求b 、c 的值,并写出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动点P 从A 到D ,同时动点Q 从C 到A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问: ①当P 运动到何处时,由PQ ⊥AC ②当P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PDCQ 的面积最小此时四边形PDCQ 的面积是多少 图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3菏泽21”,拖动点P 由A 向D 运动,观察S 随P 变化的图像,可以体验到,当S 最小时,点Q 恰好是AC 的中点.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3菏泽21”,拖动点P 由A 向D 运动,观察S 随P 变化的图像,可以体验到,当S 最小时,点Q 恰好是AC 的中点. 思路点拨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需要代入B 、D 两点的坐标,点B 的坐标由点C 的坐标得到,点D 的坐标由AD =BC 可以得到. 2.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为t ,用含有t 的式子把线段AP 、CQ 、AQ 的长表示出来. 3.四边形PDCQ 的面积最小,就是△APQ 的面积最大. 满分解答 (1)由3 34 y x =-+,得A (0,3),C (4,0). 由于B 、C 关于 OA 对称,所以 B (-4,0),B C =8.因为 AD 21 8 y x bx c =++240,88 3. b c b c -+=?? ++=?14b =- 211 3 84y x x =--4 5AQ AP =54 5 t t -=25 9 AP t ==

三角函数公式及图像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 cos α=∠α的邻边 / 斜边 tan α=∠α的对边/ ∠α的邻边 cot α=∠α的邻边/ ∠α的对边 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 tan2A=(2tanA)/(1-tanA^2) (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 三倍角公式 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2a+a) =sin2acosa+cos2asina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推导公式 tanα+cotα=2/sin2α tanα-cotα=-2cot2α 1+cos2α=2cos^2α 1-cos2α=2sin^2α 1+sinα=(sinα/2+cosα/2)^2 =2sina(1-sin²a)+(1-2sin²a)sina =3sina-4sin³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²a-1)cosa-2(1-sin²a)cosa =4cos³a-3cosa sin3a=3sina-4sin³a =4sina(3/4-sin²a) =4sina[(√3/2)²-sin²a] =4sina(sin²60°-sin²a) =4sina(sin60°+sina)(sin60°-sina) =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表达式:y=kx (心0的常数) 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性质特 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1、y与x成正比例:y=kx (k工0); 2、y 与x+ a 成正比例:y=k(x + a)(k 工0); 3、y + a与x成正比例:y + a=kx (k工0); 4、y + a 与x+ b 成正比例:y + a= k(x + b)(k 工0); 《一次函数》知识点 表达式:y=kx+b (心0, k, b为常数) 注意:(1)k M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四 、 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的直线; 2、

、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丰0, b丰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 k (0, 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工0, b工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 y=kx+b” ;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丄,0); k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 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 b< 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 < 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 < 0, b < 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b/0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3、一次函数y=kx+b (k工0, b工0)中“ k和b的作用”: (1)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2)I k I的作用:l k I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 I k I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

三角函数公式全解

三角函数定义及其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一: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平方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sinα/cosα=tanα= 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 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诱导公式 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万能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 tanα ·tanβ tanα-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EFGH 的边长分别是 12O O ,都在直线l 上,AD l ∥,EG 在直线l 上,l 与DC 相交于点M ,7ME =-,当正方形EFGH 沿直线 l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平移时,正方形ABCD 也绕1O 以每秒45°顺时针方向开始旋转,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 (1)在开始运动前,12O O = ; (2)当两个正方形按照各自的运动方式同时运动3秒时,正方形ABCD 停止旋转,这时 AE = ,12O O = ; (3)当正方形ABCD 停止旋转后,正方形EFGH 继续向左平移的时间为x 秒,两正方形重叠部分的 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 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线段OB 、OC 的长(OB

3.如图,在线段AE 的同侧作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BEFG (BE AB <),连结EG 并延长交DC 于 点M ,过M 作MN AB ⊥,垂足为N ,MN 交BD 于点P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 (1)证明△CMG ≌△NBP ; (2)设BE=x ,四边形MGBN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如果按照题设方法作出的四边形BGMP 是菱形,求BE 的长. 4. 如图,已知抛物线交x 轴于点A 、点B ,交y 轴于点C ,且点)0,6(A ,点)4,0(C ,OB AB 5=,设点 ) ,(y x E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四边形OEAF 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 (2)求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为24时,请判断平行四边形OEAF 是否为菱形? (4)是否存在点E ,使平行四边形OEAF 理由. A B E F G C M D P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 式svt中,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在时间t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 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2)y=2x-1(3)y= 1 x (4)y=2 -1-3x(5)y=x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 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 义。 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 A.y=2xB.y= 1 x 2 C.y= 2 4xD.y=x2·x2 函数yx5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 已知函数2 yx,当1x1时,y的取值范围是() 2 A. 5 2 3 yB. 2 3 2 5 yC. 2 3 2 5 yD. 2 3 2 y 5 2 5、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 内由 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6、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 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 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 律 。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9、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y=kx(k不为零)①k不为零②x指数为1③b取零 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 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1)解析式:y=kx(k是常数,k≠0)

人教版中考压轴题汇编 2.2 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2.2 由面积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 2018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 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4,cos A=1 4 ,点P是边AB上的动点, 以P A为半径作⊙P. (1)若⊙P与AC边的另一个交点为D,设AP=x,△PCD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若⊙P被直线BC和直线AC截得的弦长相等,求AP的长; (3)若⊙C的半径等于1,且⊙P与⊙C的公共弦长为2,求AP的长. 图1 备用图

例2 2017黄冈市中考第25题 如图1,在四边形OABC中,AB//OC,BC⊥x轴于点C,A(1,-1),B(3,-1),动点P 从O出发,沿着x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过点P作PQ垂直于直线OA,垂足为Q.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0<t<2),△OPQ与四边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求经过O、A、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确定顶点M的坐标;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Q的坐标; (3)如果将△OPQ绕着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是否存在t,使得△OPQ的顶点O或Q在抛物线上?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求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图1

如图1, △ABC 是以B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点A 、C 分别是一次函数3 34 y x =-+的图像与y 轴、x 轴的交点,点B 在二次函数2 18 y x bx c = ++的图像上,且该二次函数图像上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ABCD 能构成平行四边形. (1)试求b 、c 的值,并写出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动点P 从A 到D ,同时动点Q 从C 到A 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问: ①当P 运动到何处时,由PQ ⊥AC ? ②当P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PDCQ 的面积最小?此时四边形PDCQ 的面积是多少? 图1

三角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一、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任意角的概念 (1)我们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①正角:按__逆时针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②负角:按__顺时针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零角:如果一条射线__没有作任何旋转__,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2)终边相同角:与α终边相同的角可表示为:{β|β=α+2kπ,k∈Z},或{β|β=α+k·360°,k∈Z}. (3)象限角:角α的终边落在__第几象限__就称α为第几象限的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象限角 轴线角 2.弧度制 (1)1度的角:__把圆周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圆心角叫1°的角__. (2)1弧度的角:__弧长等于半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弧度的角__. (3)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360°=__2π__rad,1°=__π 180__rad,1rad=(__180 π__)≈57°18′. (4)若扇形的半径为r,圆心角的弧度数为α,则此扇形的弧长l=__|α|·r__, 面积S=__1 2|α|r 2__=__1 2lr__.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1)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非顶点)P的坐标是(x,y),它与 原点的距离为r,则sinα=__y r__,cosα=__ x r__,tanα=__ y x__. (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是: (3)三角函数线可以看作是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正弦线的起点都在x轴上,余弦线的起点都是原点,正切线的起点都是(1,0).如图中有向线段MP,OM,AT分别叫做角α的__正弦__线、__余弦__线和__正切__线. 4.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 sin(α+k·2π)=__sinα__, cos(α+k·2π)=__cosα__, tan(α+k·2π)=__tanα__(其中k∈Z), 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学案教案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 【目标导航】 1.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宽学生思路,从而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典例解析】 例1.如图,在△ABC中,AB=AC=2,∠A=90°,P为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动点,∠EPF=45°。 ⑴求证:△BPE∽△CFP. ⑵设BE=x,△PE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例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边由A向B以1cm/秒的速度匀速移动(点P不与点A、B重合),动点Q从点B出发沿折线BC-CD以2 cm/秒的速度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点P停止时,点Q也随之停止.连接AQ,交BD于点E.设点P运动时间为x秒. ⑴当点Q在线段BC上运动时,点P出发多少时间后,∠BEP=∠BEQ? ⑵设△APE的面积为y cm2,AP=x cm,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分别相交于点()30A -, 和点()10B ,,与y 轴相交于点()03C m -,,其中(m >0),顶点为点D . ⑴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系数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⑵如图①,当2m =时,点P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设APC ?的面积为S ,试求出S 与点P 的横坐标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S 的最大值; ⑶如图②,当m 取何值时,以A 、D 、C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BC ?相似?

(完整版)三角函数图像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幂函数的图形 指数函数的图形 对数函数的图形 三角函数的图形

各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sinα·cscα cosα·secα tanα·cotα 三角函数的性质 函数y=sinx y=cosx y=tanx y=cotx 定义域R R {x|x∈R且 x≠kπ+ 2 π ,k∈Z} {x|x∈R且 x≠kπ,k∈Z} 值域[-1,1]x=2kπ+ 2 π 时 y max=1 x=2kπ- 2 π 时y min=-1 [-1,1] x=2kπ时y max=1 x=2kπ+π时y min=-1 R 无最大值 无最小值 R 无最大值 无最小值 周期性周期为2π周期为2π周期为π周期为π奇偶性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单调性在[2kπ- 2 π ,2kπ+ 2 π ]上 都是增函数;在 [2kπ+ 2 π ,2kπ+ 3 2 π]上 都是减函数(k∈Z) 在[2kπ-π,2kπ]上都是 增函数;在[2kπ,2kπ+π] 上都是减函数(k∈Z) 在(kπ- 2 π ,kπ+ 2 π )内都 是增函数(k∈Z) 在(kπ,kπ+π)内都 是减函数(k∈Z)

反三角函数的图形 反三角函数的性质 名称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切函数反余切函数 定义 y=sinx(x∈〔- 2 π , 2 π 〕 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弦 函数,记作x=arsiny y=cosx(x∈〔0,π〕) 的反函数,叫做反 余弦函数,记作 x=arccosy y=tanx(x∈(- 2 π , 2 π )的反函数,叫做反 正切函数,记作 x=arctany y=cotx(x∈(0,π))的 反函数,叫做反余切 函数,记作 x=arccoty 理解 arcsinx表示属于 [- 2 π , 2 π ] 且正弦值等于x的角 arccosx表示属于 [0,π],且余弦值 等于x的角 arctanx表示属于 (- 2 π , 2 π ),且正切值等 于x的角 arccotx表示属于(0, π)且余切值等于x 的角 性 质 定义域[-1,1][-1,1](-∞,+∞)(-∞,+∞) 值域[- 2 π , 2 π ][0,π](- 2 π , 2 π ) (0,π)单调性 在〔-1,1〕上是增函数在[-1,1]上是减 函数 在(-∞,+∞)上是增数在(-∞,+∞)上是减函 数奇偶性 arcsin(-x)=-arcsinx arccos(-x)=π-arcco sx arctan(-x)=-arctanx arccot(-x)=π-arccot x 周期性都不是同期函数 恒等式 sin(arcsinx)=x(x∈[-1, 1])arcsin(sinx)=x(x∈ [- 2 π , 2 π ]) cos(arccosx)=x(x∈ [-1,1]) arccos(cosx)=x(x∈ [0,π]) tan(arctanx)=x(x∈ R)arctan(tanx)=x(x∈ (- 2 π , 2 π )) cot(arccotx)=x(x∈ R) arccot(cotx)=x(x∈ (0,π)) 互余恒等式arcsinx+arccosx= 2 π (x∈[-1,1]) arctanx+arccotx= 2 π (X∈R)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经典习题解答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经典习题解答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用心辅导中心 高二数学 三角函数 知识点梳理: ⒈L 弧长=αR=nπR 180 S 扇=21L R=2 1R 2 α=3602R n ?π ⒉正弦定理: A a sin =B b sin =C c sin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⒊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A cos b 2=a 2+c 2-2ac B cos c 2 =a 2 +b 2 -2ab C cos bc a c b A 2cos 2 22-+= ⒋S ⊿=2 1a a h ?=2 1ab C sin =2 1bc A sin =2 1ac B sin =R abc 4=2R 2A sin B sin C sin =A C B a sin 2sin sin 2=B C A b sin 2sin sin 2=C B A c sin 2sin sin 2=pr =))()((c p b p a p p --- (其中)(2 1c b a p ++=,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⒌同角关系: ⑴商的关系:①θtg =x y =θ θ cos sin =θθsec sin ? ② θθθ θθcsc cos sin cos ?=== y x ctg ③θθθtg r y ?== cos sin ④θθθθcsc cos 1sec ?== =tg x r ⑤θθθctg r x ?== sin cos ⑥θθθθsec sin 1csc ?== =ctg y r ⑵倒数关系:1sec cos csc sin =?=?=?θθθθθθctg tg ⑶平方关系:1csc sec cos sin 222222=-=-=+θθθθθθctg tg ⑷)sin(cos sin 22?θθθ++= +b a b a (其中辅助角?与点(a,b ) 在同一象限,且a b tg =?) ⒍函数y=++?)sin(?ωx A k 的图象及性质:(0,0>>A ω)

73由图形运动产生的函数关系(下)

如图直角梯形ABCD和正方形EFGC的边BC、CG在同一条直线上,AD∥BC,AB⊥BC于点B,AD=4,AB=6,BC=8,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与正方形EFGC的面积相等,将直角梯形ABCD沿BG向右平行移动,当点B与点G重合时停止移动。设梯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⑴求正方形的边长; ⑵设直角梯形ABCD的顶点C向右移动的距离为x,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⑶当直角梯形ABCD向右移动时,它与正方形EFGC的重叠部分面积S能否等于直角梯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能,请求出此时运动的距离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2 如图,在△ABC中,AB=AC=5,BC=6,D、E分别是边AB、AC上的两个动点(D不与A、B重合),且保持DE∥BC,以DE为边,在点A的异侧作正方形DEFH。 ⑴试求△ABC的面积; ⑵当FG与BC重合时,求正方形DEFG的边长; ⑶设AD=x,△ABC与正方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试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 取值范围; ⑷当△BDG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D的长。 【例3 在△ABC中,∠A=90°,AB=4,AC=3,M是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M点作MN∥BC交AC 于点N。以MN为直径作⊙O,并在⊙O内作内接矩形AMPN。令AM=x。 ⑴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NP的面积S; ⑵当x为何值时,⊙O与直线BC相切? ⑶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记△MNP与梯形BCNM重合的面积为y,试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求x 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测 试题 1 如图①,正方形ABCD 中,点 A 、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 C 在第一象限。 动点P 在正方形ABCD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以相同速度在x 轴 正半轴上运动,当P 点到达D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⑴当P 点在边AB 上运动时,点Q 的横坐标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 运动速度;⑵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 的坐标; ⑶在⑴中当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 ⑷如果点P 、Q 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 沿A →B →C →D 匀速运动时,OP 与PQ 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 图 2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3,AB =5。点P 从点C 出发沿CA 以每秒 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P 到达点A 时停止运动,点Q 也随之停止。伴随着P 、Q 的运动,DE 保持垂直平分PQ ,且交PQ 于点D ,交折线QB -BC -CP 于点E 。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⑴当t =2时,AP =,点Q 到AC 的距离是; ⑵在运动的过程中,求△APQ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 ⑶在点E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 能否成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 )如图11,在梯形ABCD 中,AD BC ∥,2cm AB AD DC ===,4cm BC =,在等腰PQR ?中,120QPR ∠=°,底边6cm QR =,点B 、C 、Q 、R 在同一直线l 上,且C 、Q 两点重合,如果等腰PQR ?以1cm /秒的速度沿直线l 箭头所示方向匀速运动,t 秒时梯形ABCD 与等腰PQR ?重合部分的面积记为S 平方厘米。⑴当4t =时,求S 的值; ⑵当410t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

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中,表示速度,表示时间,表示在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vt s =v t s t 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Y 是否为X 的函数,只要看X 取值确定的时候,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 (4)y=2-1-3x (5)y=x 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1x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 ) A . B . C . D . 函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y =已知函数,当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22 1+-=x y 11≤<-x A. B. C. D.2325≤<-y 25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