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点击新目标

1、记住大泽乡起义的时间和领导人。

2、理解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意义,及项羽、刘邦在灭秦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链接旧知识

朗读指导丛书第9课的知识建构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孔夫子是有些好处……但秦始皇比孔子还要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一些人骂了几千年。”——毛泽东【课前热身】

秦(1)焚书①____;(2)徭役、②繁重;

末根本原因:(秦的暴政)(3)赋税沉重;(4)刑法残酷;

(5)秦二世的昏庸残暴。

农爆发:公元前③_____年,④和⑤领导900农民在

⑥发动起义。

民大泽乡起义建立的政权:⑦政权。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巨鹿之战时间:公元前⑧年;领导人:⑨

义秦朝灭亡特点:⑩;意义: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11_ ________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新课解读】

(一)秦的暴政

阅读教材55—57页的内容回答

(1)列举秦朝暴政的表现。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

材料二《史记》记载侯生、卢生非议始皇,始皇知道后大怒道:“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遂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书生,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名书生全部坑杀①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②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

(二)秦末农民起义

观察右图,并结合教材55—58页内容回答

(1)该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何时?

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建立的政权的名字?起义的结果

如何?

(3)根据这幅图你能总结出一两个成语吗?

(三)秦朝的灭亡

阅读教材59—60页的内容填空

在秦朝灭亡的

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四)分析评价——秦始皇

4、评价历史人物秦始皇

【课堂小结】 齐读知识结构

课堂大练兵

一、单项选择题

1、秦朝有一位官员,曾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后来又建议发布焚书令,他是( )

A 、董仲舒

B 、李斯

C 、赵高

D 、蒙恬

2、秦朝统治时期,剥削压迫老百姓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②征发农民服兵役 ③征发农民服徭役 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钱作为赋税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陈县人对陈胜说:“将军生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功宜为王。”后来陈胜自立为王,建立的政权是( )

A 、张楚政权

B 、大齐政权

C 、大顺政权

D 、大西政权

4、巨鹿之战中,起义军破釜沉舟,最后歼灭了秦军主力。这场战争的重要领导人是( )

A 、陈胜

B 、吴广

C 、项羽

D 、刘邦

5、司马迁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后来直接亡秦的历史人物是( )

A 、吴广

B 、项羽

C 、刘邦

D 、赵高

课后谈收获

我记住了: 我想到了:

作业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带答案)

第()次作业日期:()月()日得分: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单项选择题 (5个小题,每题4分,计20分) 1.一位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 3.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表现在()①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②在陈建立“张楚”政权③消灭了秦军主力④推翻了秦朝统治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秦末有一句流行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A.项羽B.陈胜C.吴广D.刘邦 5.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二、辨析改错题(2个小题,每题5分,计10分) 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渔阳揭竿而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错误: 更正: 7.秦朝灭亡后,刘邦拥有重兵,自封为“西楚霸王”,但由于刚愎自用、过于依赖武力,最终在争夺帝位的战争中失败。 错误: 更正: 三、材料分析题(2个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期全国青壮年男子仅有三四百万,秦始皇征调青壮年男子三十万……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占全国人口的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如:“鸿门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教学重难点】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回答问题。) 过渡:秦始皇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了秦朝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1.材料展示: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这说明了什么呢? 提示: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 2.材料展示:秦简记载,五人共同行盗,即使只抢一钱,每个参与者都要断左足,平民偷东西不到一钱,罚劳役30天。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这说明了什么呢? 提示:秦朝法律严苛(连坐、族诛、肉刑、车裂、腰斩、活埋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及楚汉之争;理解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之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教师引导,小组的讨论,课堂的展示等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课堂展示要及时给予奖励,以取得良好效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 难点: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秦的暴政。 【导入新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始皇帝。他妄想自己创建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迅速灭亡了。秦王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是谁推翻秦王朝的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内容探究】 一、秦的暴政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47页秦的暴政一目中第一段、第二段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1)赋税重。“赋”指按人口征收的税。“税”是按田地征收的税。秦始皇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人民只能“衣牛马衣,食犬之食”。(2)徭役和兵役繁重。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50万士卒,修长城征派40万人,数量庞大。(3)刑罚残酷。多媒体出示“铁钳、铁镣”刑具,当时的刑罚极为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还有连坐和族诛,人民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抓起来,就是两个人一起偷偷的小声说话,也会被抓起来。每年秦政府判刑的达到100万人。秦朝时罪犯穿赫色囚服,由于被判罪的人多,以至于出现“赫衣塞路”的现象。) 2.教师讲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他的儿子胡亥继位,就是秦二世。请结合课本第48页秦的暴政的内容,归纳总结秦二世推行的暴政。(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师过渡] 提问: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臣民,你对这种统治满意吗?(不满意。)有人不满意就会有反抗,我们来看看秦末人民是怎样进行反抗的。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8-49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中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该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如起义时间、地点、直接原因、结果等。) 2.教师待学生找出上述相关知识后,展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简要讲解战争的经过。并资料展示陈胜建立的“张楚”政权,以及陈胜、吴广兵败的经过。 3.待上述问题解决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陈胜、吴广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上大雨,秦末农民起义会爆发吗?为什么?(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3)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有何意义?其所具有的革命首创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1)会,因为秦朝政府推行残暴统治,人民生活苦不堪言。(2)直接原因是遇雨误期,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势力。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后练习题 (无答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选择题 1.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3.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繁重的徭役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D.可怕的殉葬 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爆发在公元前209年 B.爆发地点是大泽乡 C.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5. 导致秦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秦的军队不够强大 B.秦皇骄傲自大 C.秦的暴政 D.农民起义的打击 6.下列有关陈胜、吴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们号召农民举行起义反秦 B.他们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C.相继战死沙场 D.没能推翻秦朝统治 7. 秦末农民起义中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8.成语“破釜沉舟”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 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 9.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是一项是( )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10.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11.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A.残酷的刑法B.骄傲自大 C.剥削沉重D.失去民心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朝刑法严酷,一人犯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 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 13.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①大泽乡起义②巨鹿之战③楚汉之争④建立“张楚”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题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实验中学石国红 一.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 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 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 二.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 三.教学难点: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回答问题。) 过渡: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

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秦朝呢? 讲授新课: 一秦的暴政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要求:看课本47~48页第一目“秦的暴政”及相关史事,完成问题。) 1秦暴政的表现(简练的词句概括) 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略) 小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苛 4二世更残暴 过渡:秦朝残暴统治下,如果你是秦朝老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二世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要求:看课本48~49页第二目“陈胜吴广起义”,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 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 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学生回答略) 探究一: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分组讨论,学生活动略) 能力拓展: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练习新人教版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选择题 1.(2015·烟台模拟)《史记·秦始皇本纪》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此语一出,秦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诛尽百家学者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书生们谈论诗书,以古非今,不利于秦朝的统治,于是秦始皇采纳了这个建议,实行焚书坑儒。所以选B。 2.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于( )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骊山陵墓、长城、驰道等工程属于土木工程,修建这些就必须要大量役使民力,这属于徭役的范畴。故选A。 3.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罚严酷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D.国民素质不高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秦朝的法律非常严酷,法律规定既细密又严苛,当时的人民动不动就会触犯到法律。因此,才使得监狱里面人满为患。故选B。 4.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至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其根本原因是( ) A.严刑酷法 B.沉重赋税 C.繁重徭役兵役 D.秦的暴政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A、B、C都是秦的暴政的表现。 5.(2015·龙东质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于( ) A.公元前209年、今安徽省 B.公元前221年、今陕西省 C.公元209年、今河北省 D.公元前260年、今河南省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秦末农民战争爆发于大泽乡,在今安徽省境内,所以选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备课时间:10.8 上课时间:10.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以及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为此他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事实上,秦始皇有没有得偿所愿呢?是,没有。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一)秦的暴政 教师: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但他的统治也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教师:思考:秦的暴政都有哪些表现? 学生:赋税沉重 学生:徭役繁重 学生:刑法残酷 学生: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教师: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秦暴政的表现? 1.繁重的徭役 教师: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的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40万人。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大家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话说,秦始皇时代,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范喜良在新婚之夜就被征发去修长城,由于承受不了沉重劳役的折磨,终于死在长城上。孟姜女在家里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饱含深情地为丈夫缝制好一件御寒的大衣,就历尽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满怀希望地去看望丈夫。可是,来到长城边上却得到丈夫已经死去的消息。她伤心欲绝,放声痛哭,哭声震动天地,泪水溅到长城上,城墙立刻倒塌了一大段,形成了一个四十里长的大缺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境况的悲惨,也是当时劳动人民对秦始皇修筑陵墓、宫殿、驰道、长城这么多劳民伤财工程的控诉。 教师:秦始皇役使70多万人在咸阳南边修建阿房宫,秦始皇役使70多万人在咸阳南边修建阿房宫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修陵墓: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

秦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事件

秦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事件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赵泽宁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下面是有秦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事件,欢迎参阅。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尔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农民起义推翻的事件历史背景始皇为了抵抗匈奴,派人修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夫几十万;为了开发南方,动员了军民三十万。他又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到了二世即位,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夫,大规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铜熔化了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坟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灌上了水银。然后把秦始皇葬在那里。安葬完了,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坟,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的设备,最后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坟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大坟没完工,二世和赵高又继续建造阿房宫。那时候,全中国人

口不过二千万,前前后后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造大坟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且不概幼儿和妇女。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道。 农民起义推翻的事件起义过程失期密谋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字涉,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陈胜年轻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一次当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时,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说:“假如谁将来富贵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记了。”和他一起受雇佣的伙伴们笑着回答说:“你是被雇给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贵呢?”陈涉叹息着说:“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七月,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法津规定是都该杀头的。 陈胜、吴广就商量说:“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不好?”陈胜说:“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他来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规劝始皇帝的缘故,始皇帝派他领兵在外地驻守。如今有人听说他并没有什么罪,却被二世皇帝杀害了。老百姓都听说他很贤德,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原是

秦末农民起义简介

秦末农民起义简介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其后各地响应,其中属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力最强。推翻了秦朝,打击了地主阶级。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秦末农民起义简介,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秦末农民起义 参战部队:秦朝、各地农民军 战争结果:农民军获胜、秦朝灭亡 时间:公元前209-公元前206年 地点:中国北方 人物:章邯陈胜项羽刘邦吴广 秦末农民起义详情大泽乡起义 秦二世元年(秦以十月为岁首,二世元年为前210年十月至209年九月)七月,陈胜、吴广等900余人被征发去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东南)遇大雨误期,根据秦朝法律,戍卒误期到达目的地的一律处死。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掉押送的秦朝军官,发动反秦起义, 并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史称“大泽乡起义”。起义后,义军首先攻下了蕲县,然后兵分两路分别向东西两面进军:陈胜吴广命令符离(今安徽宿州东北)人葛婴率兵攻打蕲县以东;陈胜

吴广则率主力西进,先后攻占了铚(今安徽宿州西南)、酂(今河南永城西)、苦(今河南鹿邑县)、柘(今河南柘城北)、谯(今安徽亳州)。一路上苦秦已久的百姓纷纷加入义军,等到陈县(今河南淮阳)附近时,义军已经有兵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卒数万人。 陈县称王 陈县是秦朝陈郡的郡治,是当时重要的城市。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吴广召集当地的三老和豪杰们商议大事。三老、豪杰都劝陈胜称王,于是陈胜就被拥立为王,号“张楚”(张大楚国之意,有人认为是国号,有人认为是年号,有人认为是口号)。陈胜起义和称王的消息传出后,各地受尽秦朝官吏之苦的人们,纷纷杀掉当地的秦朝官员以响应。于是,陈胜决定部署军队,以主力西征,偏师略地,向西、北、南方向三面出击,以打击秦朝,扩大势力:陈胜任命吴广为假王(假为代理之意),监督诸将向西北攻击秦朝重地荥阳(今郑州西北),以打开进攻关中和咸阳的大道;又命铚(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宋留向西南进攻秦朝的南阳郡(其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市),以通过武关进攻关中。命令陈人武臣和邵骚、张耳、陈余北攻赵地,稍后又命令周巿北攻魏地。命令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邓宗向南攻打九江郡。 之前攻打蕲县以东的葛婴,在攻占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后,私自立楚人襄强为楚王。后来葛婴听说陈胜已经在陈县自立为王,就杀了襄强回来报告。葛婴到了陈县后,陈胜杀了他。 西征失败 荥阳为中原重镇,吴广的西征军攻打到荥阳城下,秦朝防守荥阳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实验中学石国红 一.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 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 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 二.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 三.教学难点: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回答问题。) 过渡: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秦朝呢? 讲授新课: 一秦的暴政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要求:看课本47~48页第一目“秦的暴政”及相关史事,完成问题。) 1秦暴政的表现(简练的词句概括) 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略) 小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苛 4二世更残暴 过渡:秦朝残暴统治下,如果你是秦朝老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二世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仅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一、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

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 一、秦的暴政 请学生浏览书本,并出示阿房宫、秦始皇兵马俑、长城有关图片,组织学生思考归纳出秦始皇的暴政。 师: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更加残暴,残杀兄长大臣,与赵高狼狈为奸。请学生讲述成语“指鹿为马”。 教师例出秦的暴政的四个方面: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残暴。 师:如此残暴的统治,老百姓苦不堪言。秦朝的统治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所以必然导致农民起来反抗,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二、秦末农民起义 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1)课件展示《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片段。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同时也培养学生演绎历史的能力,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提问:这次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谁发动的?地点在哪里?他们的口号是什么?建立了什么政权?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讨论)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掌握战争经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精神。 2.后期:项羽、刘邦继续反秦,推翻秦朝。 (1)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请学生讲述“破釜沉舟”的故事,思考为什么项羽能以少胜多? (2)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组织学生计算秦朝存在的时间,让学生感知秦朝统治的短暂。

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练习(带答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秦的暴政 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________,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________和 ________。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________和________都要受到牵连。秦始皇死后,________的统治更加残暴。 知识点2 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公元前209年夏,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________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领队的________和________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经过:起义军在陈县建立“________”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由于缺乏后援,最终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________,秦朝灭亡。 知识点3 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__________”。________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________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刘邦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________,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秦的暴政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 ) ①秦始皇骄傲自大 ②繁重的赋税 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 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 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优质教案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一课时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古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秦朝的统一,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但是强大的秦王朝却昙花一现,很快就走向灭亡,本课通过“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秦亡汉立的历史过程,本课条理清晰,因果分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 2、 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 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组织学生分析探讨,动脑思考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秦朝的暴政,探究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史料论证的历史学习方法; 2、通过讲述讲述本课内容有关的历 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历史地图的使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教学重点】 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1、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排练,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组织学生编写《陈胜、吴广起义》剧本、服装的设计和准备、道具的制作等,并指导排 练; 3 、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它是怎样被推翻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二、进入新课 (一)秦的暴政 1、播放影片《秦始皇》中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筑长城有关片断; 2、组织学生思考,在影片中秦朝修建了哪些重大工程?奴役了多少人修建这些工程? (学生回答) 3、学生计算每年服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再想想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

新课标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以及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教学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可谓是威震四海,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自称始皇帝,奢望秦朝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事实上,秦始皇有没有得偿所原呢?是,没有。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费尽毕生精力,苦心经营的秦王朝竟然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那么,赫赫一时的秦王朝为什么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一)秦的暴政 教师: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但他的统治也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教师:思考:秦的暴政都有哪些表现? 学生:赋税沉重

学生:徭役繁重 学生:刑法残酷 学生: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教师: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秦暴政的表现? 1.繁重的徭役 教师:他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的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40万人。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大家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话说,秦始皇时代,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范喜良在新婚之夜就被征发去修长城,由于承受不了沉重劳役的折磨,终于死在长城上。孟姜女在家里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饱含深情地为丈夫缝制好一件御寒的大衣,就历尽艰辛,跋涉千山万水,满怀希望地去看望丈夫。可是,来到长城边上却得到丈夫已经死去的消息。她伤心欲绝,放声痛哭,哭声震动天地,泪水溅到长城上,城墙立刻倒塌了一大段,形成了一个四十里长的大缺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境况的悲惨,也是当时劳动人民对秦始皇修筑陵墓、宫殿、驰道、长城这么多劳民伤财工程的控诉。 教师:秦始皇役使70多万人在咸阳南边修建阿房宫,秦始皇役使70多万人在咸阳南边修建阿房宫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修陵墓: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陵墓规模宏大,修建时间长达37年之久,分为内外两城,内城方形,外城长方。陵园南部是墓葬区,今墓冢为四方锥形,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55米。墓内机关重重,有众多的珍品陪葬。虽然始皇陵的价值极高,但由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尚不能挖掘。 多媒体展示陵墓图片 教师:修长城:秦始皇修筑抵御匈奴的城防,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共长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多媒体展示长城图片 教师:“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全家穷困潦倒;忍饥挨饿。然而帝皇的生活却是豪奢残暴的。 讨论:繁重的徭役有怎样的影响?

秦末农民起义教学反思

《秦末农民起义》的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的实际演练,整个教学过程喜忧参半,喜的是:一是利用几个小组自学展示的形式,将枯燥的历史知识教学变得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高昂,效果明显。二是突出了重点。三是声情并茂(课件里既有音乐,又有图象),寓教于乐。 不过也有几个不足的方面,有待完善: 1.本节的教学任务没能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能自学按时完成的很少,严重地浪费了教学时间。二是学生小展示时间太长,以至于学生最重要的大展示(表演)还没开始就下课了。 2.没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预设《导学案》时,我曾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我想一个学生每次只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看起来那节课上他掌握的东西少,但这是他自己的东西,只要这样日积月累,他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我就没再考虑这个问题了。但在后来的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也就更谈不上理解了。 3.我始终怀疑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本课的知识结构。他们只是简单的了解了本课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只是知道散乱的历史知识点,而无法知道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我还要下功夫解决此问题。 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进入了深深地反思中: 随着新课程实验向纵深推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显得非常迫切。因此,加强对课堂教学相关要素的研究,澄清思想,消除认识偏差,这对促进和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要正确对待传统和改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测试(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测试(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陈胜、吴广起义 2. 秦末农民战争开始的领导者是() A.刘邦、项羽 B.萧何、张良 C.赵高、子婴 D.陈胜、吴广 3. 用“时间轴”了解历史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根据下列时间轴,这一历史史实正确的描述时间是() A.公元前3世纪末 B.公元前3世纪初 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2世纪初 4.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5.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下列不属于起义爆发原因的是() A.赋税繁重 B.刑法残酷 C.徭役沉重 D.统一度量衡 7. 下列有关秦朝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央集权 B.刑法严酷 C.赋税繁多 D.徭役繁重 8.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我国农民陈胜、吴广发出的呐喊。这次大起义发生在()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三国时期 9. “(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他们)都要被斩首。”这段话与大泽乡起义的关系是() A.没有雨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B.大雨成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C.大雨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 10.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秦朝法律严酷 B.陈胜想称王 C.老百姓快饿死了 D.天下大雨 1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焚书坑儒 C.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D.修筑长城 12.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书中提到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一个是秦末农民起义,另一个是()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13. 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自己的书斋里有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包含的历史人物有() A.刘邦、项羽 B.项羽、勾践 C.秦始皇、刘邦 D.勾践、刘邦 14. 在学习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小明又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准备和同学们交流。他的观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首创精神值得学习 B.作为统治者,必须轻徭薄赋才能够维护社会安定 C.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基础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 夯实基础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赋税沉重;徭役繁重;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2.秦二世更残暴:殉葬宫女,闷死工匠;杀害手足;屠杀大臣;剥削民众;穷 奢极欲。 二、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地点:大泽乡。 (3)发展:陈胜在陈县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4)结果:最终失败,吴广、陈胜被部下杀害。 (5)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项羽、刘邦起义 (1)巨鹿之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刘邦灭秦: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在起义 军的包围下,被迫投降,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三、楚汉之争 1.交战双方: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 2.交战目的:为了争夺帝位。 3.战争结果:最后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按图索骥

趁热打铁 1.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下面的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 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 3.下图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情景。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A.渔阳 B.陈县 C.大泽乡 D.垓下 4.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最终率领起义军灭亡秦朝的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5.《史记》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包括() ①战乱频繁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刑罚严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A.修筑万里长城 B.修建阿房宫 C.刑罚非常残酷 D.秦朝的暴政 7.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囫囵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治安混乱 B.刑罚严酷 C.社会安定 D.人口众多 8.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6519.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如:“鸿门宴”“揭竿而 起”“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 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 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 榜样 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陈胜、吴广起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回答问题。) 过渡:秦始皇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了秦朝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 1.材料展示: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这说明了什么呢? 提示:繁重的赋税、徭役、兵役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