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2020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2020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2020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一、 三角函数

1、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 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2=+αα,

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23sin(απαcos -,)215(απ

-ctg =αtg ,

=-)3(απtg αtg -。 4、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

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率是π

ω

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

Z k k x ∈+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

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

+-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

)(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

22

πππ

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μ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μ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12tg tg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α=αα3

sin 4sin 3- cos3α=ααcos 3cos 43

-

9、半角公式是:sin

2α=2cos 1α-± cos 2α=2

cos 1α

+± tg

2α=α

αcos 1cos 1+-±=ααsin cos 1-=ααcos 1sin +。

10、升幂公式是:2

cos 2cos 12

α

α=+ 2

sin

2cos 12

α

α=-。

11、降幂公式是:22cos 1sin

2

αα-=

2

2cos 1cos 2

αα+=。 12、万能公式:sin α=

2

12

22α

α

tg

tg

+ cos α=

2

12122

α

α

tg

tg +- tg α=2

12

22α

α

tg

tg -

13、sin(βα+)sin(βα-)=βα2

2

sin sin -,

cos(βα+)cos(βα-)=βα2

2

sin cos -=αβ2

2

sin cos -。 14、)60sin()60sin(sin 400

ααα+-=α3sin ; )60cos()60cos(cos 40

ααα+-=α3cos ; )60()60(0

ααα+-tg tg tg =α3tg 。 15、ααtg ctg -=α22ctg 。

16、sin180=

4

1

5-。 17、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α

6

π 4

π 3

π 2

π π

2

3π sin α

21 22 2

3 1

1-

cos α

1

23 2

2 2

1 0

1-

tg α

3

3 1

3

不存在

不存在

ctg α

不存在

3

1

3

3 0

不存在

18、正弦定理是(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19、由余弦定理第一形式,2

b =B a

c c a cos 22

2

-+

由余弦定理第二形式,cosB=ac

b c a 22

22-+

20、△ABC 的面积用S 表示,外接圆半径用R 表示,内切圆半径用r 表

示,半周长用p 表示则:

①Λ=?=a h a S 21;②Λ==A bc S sin 2

1

; ③C B A R S sin sin sin 22

=;④R

abc S 4=;

⑤))()((c p b p a p p S ---=

;⑥pr S =

21、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ABC 中,A c C a b cos cos ?+?=,… 22、在△ABC 中,B A B A sin sin

-tgC B)+tg(A -cosC B)+cos(A sinC

=B)+sin(A ==

2cos 2sin

C B A =+ 2sin 2cos C B A =+ 2

2C

ctg B A tg =+ tgC tgB tgA tgC tgB tgA ??=++ 24、积化和差公式:

①)]sin()[sin(21

cos sin βαβαβα-++=

?, ②)]sin()[sin(21

sin cos βαβαβα--+=?,

③)]cos()[cos(2

1

cos cos βαβαβα-++=?,

④)]cos()[cos(2

1

sin sin βαβαβα--+-=?。 25、和差化积公式:

①2cos

2sin

2sin sin y

x y x y x -?+=+, ②2sin

2cos 2sin sin y

x y x y x -?+=-, ③2cos

2cos 2cos cos y

x y x y x -?+=+, ④2

sin

2sin 2cos cos y

x y x y x -?+-=-。 二、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

=,顶点坐标是???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

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

)(,

(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

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m

3、 函数652+-=x x y 的大致图象是

由图象知,函数的值域是)0[∞+,,单调递增区间是

)3[]5.22[∞+,和,,单调递减区间是]35.2[]2(,和,-∞。

三、 反三角函数

1、x y arcsin =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2

2[π

π,-

,奇函数,增函数;

x y arccos =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0[π,,非奇非偶,减函数; arctgx y =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2

2(π

π,-

,奇函数,增函数;

arcctgx y =的定义域是R ,值域是)0(π,,非奇非偶,减函数。

2、当x x x x x ==-∈)cos(arccos )sin(arcsin ]11

[,时,,; 221)cos(arcsin 1)sin(arccos x x x x -=-=,

x x x x arccos )arccos(arcsin )arcsin(-=--=-π,

2

arccos arcsin π

=+x x

对任意的R x ∈,有:

2

)()()()(π

π=

+-=--=-==arcctgx arctgx arcctgx x arcctg arctgx x arctg x

arcctgx ctg x arctgx tg ,,

当x

arctgx ctg x arcctgx tg x 1

)(1)(0==≠,时,有:。 3、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

{}

{}{}{}。

,的解集为,方程;,的解集为,方程;,的解集为时,;

的解集为时,,的解集为时,;

的解集为时,Z n arcctga n x x a ctgx R a Z n arctga n x x a tgx R a Z n a n x x a x a a x a Z n a n x x a x a a x a n ∈+==∈∈+==∈∈±==≤=>∈?-+==≤=>πππφπφarccos 2cos 1cos 1arcsin )1(sin 1sin 1

四、 不等式

1、若n 为正奇数,由b a <可推出n

n

b a <吗? ( 能 )

若n 为正偶数呢? (b a 、仅当均为非负数时才能) 2、同向不等式能相减,相除吗 (不能)

能相加吗? ( 能 )

能相乘吗? (能,但有条件) 3、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ab b

a ≥+2

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3

3

abc c b a ≥++ n 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n

n n a a a n

a a a ΛΛ2121≥+++

4、两个正数b a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是

22112

2

2b a b a ab b a +≤

+≤≤+ 6、 双向不等式是:b a b a b a +≤±≤-

左边在)0(0≥≤ab 时取得等号,右边在)0(0≤≥ab 时取得等号。

五、 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d n a a n )1(1-+=,前n 项和公式是:

2)(1n n a a n S +=

=d n n na )1(2

1

1-+。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1

1-=n n q a a ,

前n 项和公式是:?????≠--==)

1(1)1()1(11q q

q a q na S n

n

3、当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q 满足q <1时,n n S ∞

→lim =S=

q

a -11

。一般地,如果无穷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的极限n n S ∞

→lim 存在,就把这个极限称为这

个数列的各项和(或所有项的和),用S 表示,即S=n n S ∞

→lim 。

4、若m 、n 、p 、q ∈N ,且q p n m +=+,那么:当数列{}n a 是等差数

列时,有q p n m a a a a +=+;当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时,有

q p n m a a a a ?=?。

5、 等差数列{}n a 中,若S n =10,S 2n =30,则S 3n =60;

6、等比数列{}n a 中,若S n =10,S 2n =30,则S 3n =70;

六、 复数

1、 n

i 怎样计算?(先求n 被4除所得的余数,r r

k i i =+4)

2、 i i 2

321232121--=+-

=ωω、是1的两个虚立方根,并且: 13231==ωω 221ωω= 12

2ωω=

211ωω=

12

1ωω=

21ωω= 12ωω= 121-=+ωω

3、 复数集内的三角形不等式是:212121z z z z z z +≤±≤-,其中

左边在复数z 1、z 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反向(同向)时取等号,右边在

复数z 1、z 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同向(反向)时取等号。

4、 棣莫佛定理是:[]))(sin (cos )sin (cos Z n n i n r i r n

n

∈+=+θθθθ

5、 若非零复数)sin (cos ααi r z +=,则z 的n 次方根有n 个,即:

)1210)(2sin 2(cos

-=+++=n k n

k i n k r z n k ,,,,Λα

παπ 它们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分布上有什么特殊关系?

都位于圆心在原点,半径为n r 的圆上,并且把这个圆n 等分。 6、 若121)3

sin 3(cos

32z i z z ?+==π

π

,,复数z 1、z 2对应的点分别是

A 、

B ,则△AOB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是

333

sin 6221=???π

7、 z z ?=2

z 。

8、 复平面内复数z 对应的点的几个基本轨迹: ①?=)(arg 为实常数θθz 轨迹为一条射线。

②?=-是实常数)是复常数,θθ00()arg(z z z 轨迹为一条射线。 ③?=-是正的常数)r r z z (0轨迹是一个圆。

④?-=-)(2121是复常数、z z z z z z 轨迹是一条直线。 ⑤?=-+-是正的常数)是复常数,、a z z a z z z z 2121(2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212z z a ->时,轨迹为椭圆;b)当212z z a -=时,轨迹为一条线段;c)当212z z a -<时,轨迹不存在。 ⑥?=---)(221是正的常数a a z z z z 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212z z a -<时,轨迹为双曲线;b) 当212z z a -=时,轨迹为两条射线;c) 当212z z a ->时,轨迹不存在。

七、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各适用于什么情形?有什么特点?

加法分类,类类独立;乘法分步,步步相关。 2、排列数公式是:m

n P =)1()1(+--m n n n Λ=

)(m n n -;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是:m

n m n C m P ?=!

组合数公式是:m

n C =

m

m n n n ???+--ΛΛ21)1()1(=!!!)(m n m n -?; 组合数性质:m

n C =m

n n

C - m n C +1-m n C =m

n C 1+

∑=n

r r n C

=n 2 r n rC =1

1--r n nC

1

121++++=++++r n r n r r r r r r C C C C C Λ

3、 二项式定理:

n

n n r r n r n n n n n n n n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C b a ++++++=+---ΛΛ222110)(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r

r n r n r b a C T -+=1)210(n r ,,,Λ=

八、 解析几何

1、 沙尔公式:A B x x AB -=

2、 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A B x x AB -=

3、 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两点间距离公式:

22122121)()(y y x x P P -+-=

4、 若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成定比λ,则λ=

2

1PP P

P 5、 若点),(),(),(222111y x P y x P y x P ,,,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成定比λ,则:λ=

x x x x --21=y

y y y --21

; x =

λ

λ++12

1x x

y =

λ

λ++12

1y y

若),(),(),(332211y x C y x B y x A ,,,则△ABC 的重心G 的坐标是

??

?

??++++33321321y y y x x x ,。

6、求直线斜率的定义式为k=αtg ,两点式为k=1

21

2x x y y --。

7、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点斜式:)(00x x k y y -=-, 斜截式:b kx y += 两点式:

1

21121x x x x y y y y --=

--, 截距式:1=+b y

a x 一般式:0=++C By Ax

经过两条直线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和:的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是:0)(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λ 8、 直线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则从直线1l 到直线2l 的角

θ满足:2

11

21k k k k tg +-=

θ

直线1l 与2l 的夹角θ满足:2

11

21k k k k tg +-=

θ

直线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则从直线1l 到直线2l 的角θ满足:2

1211

221B B A A B A B A tg +-=

θ

直线1l 与2l 的夹角θ满足:2

1211

221B B A A B A B A tg +-=

θ

9、 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

2

2

00B

A C

By Ax d +++=

10、两条平行直线002211=++=++C By Ax l C By Ax l :,:距离是

2

221B

A C C d +-=

11、圆的标准方程是:2

2

2

)()(r b y a x =-+-

圆的一般方程是:)04(02

2

2

2

>-+=++++F E D F Ey Dx y x

其中,半径是2422F E D r -+=

,圆心坐标是??? ??--22

E D

, 思考:方程02

2

=++++F Ey Dx y x 在042

2=-+F E D 和

0422<-+F E D 时各表示怎样的图形?

12、若),(),(2211y x B y x A ,,则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0))(())((2121=--+--y y y y x x x x

经过两个圆

011122=++++F y E x D y x ,022222=++++F y E x D y x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

0)(2222211122=+++++++++F y E x D y x F y E x D y x λ

经过直线0=++C By Ax l :与圆02

2

=++++F Ey Dx y x 的

交点的圆系方程是:0)(2

2=+++++++C By Ax F Ey Dx y x λ

13、圆),(002

22y x P r y x 的以=+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

200r y y x x =+

一般地,曲线)(0002

2y x P F Ey Dx Cy Ax ,的以点=++-+为切点

的切线方程是:02

20

000=++?++?

-+F y y E x x D y Cy x Ax 。例如,抛物线x y 42

=的以点)21(,P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2

1

42+?

=x y ,即:1+=x y 。

注意:这个结论只能用来做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若是做解答题,只能按照求切线方程的常规过程去做。

14、研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

①判别式法:Δ>0,=0,<0,等价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 ②考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距离大于半径、等于半径、小于半径,等价于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

15、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是:,,px y px y 222

2

-==

。,py x py x 2222-==

16、抛物线px y 22

=的焦点坐标是:??

?

??02,p ,准线方程是:2p x -=。

若点),(00y x P 是抛物线px y 22

=上一点,则该点到抛物线的焦点

的距离(称为焦半径)是:2

0p

x +

,过该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称为通径)的长是:p 2。

17、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12222=+b y a x 和122

22=+b

x a y

)0(>>b a 。

18、椭圆122

22=+b y a x )0(>>b a 的焦点坐标是)0(,c ±,准线方程是

c a x 2±=,离心率是a

c e =,通径的长是a b 22。其中2

22b a c -=。

19、若点),(00y x P 是椭圆122

22=+b

y a x )0(>>b a 上一点,21F F 、是

其左、右焦点,则点P 的焦半径的长是01ex a PF +=和

02ex a PF -=。

20、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12222=-b y a x 和122

22=-b

x a y

)00(>>b a ,。

21、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焦点坐标是)0(,c ±,准线方程是c a x 2

±

=,离心率是a c

e =,通径的长是a b 22,渐近线方程是02222=-b

y a x 。

其中2

2

2

b a

c +=。

22、与双曲线122

22=-b

y a x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λ=-2222b y a x )0(≠λ。与双曲线122

22=-b

y a x 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

程是122

2

2=--+k

b y k a x 。 23、若直线b kx y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 1,y 1),B(x 2,y 2),则弦

长为 2212))(1(x x k AB -+=

若直线t my x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 1,y 1),B(x 2,y 2),则弦

长为 2212))(1(y y m AB -+=

24、圆锥曲线的焦参数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对于椭圆和

双曲线都有:c

b p 2

=。

25、平移坐标轴,使新坐标系的原点O '在原坐标系下的坐标是(h ,k ),

若点P 在原坐标系下的坐标是,),(y x 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y x '',则x '=h x -,y '=k y -。

九、 极坐标、参数方程

1、 经过点),(000y x P 的直线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

?+=+=)(00是参数t bt y y at

x x 。 2、 若直线l 经过点α,倾斜角为),(000y x P ,则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

式是:??

?+=+=)(sin cos 00是参数t t y y t x x α

α

。其中点P 对应的参数t 的几何

意义是:有向线段P P 0的数量。

若点P 1、P 2、P 是直线l 上的点,它们在上述参数方程中对应的参数分别是,和、t t t 21则:2121t t P P -=;当点P 分有向线段

λ成定比21P P 时,λ

λ++=

12

1t t t ;当点P 是线段P 1P 2的中点时,

2

2

1t t t +=

。 3、圆心在点)(b a C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是:

??

?+=+=)(sin cos 是参数αα

α

r b y r a x 。 3、 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点

P 的极坐标为,),(θρ直角坐标为),(y x ,则=x θρcos ,

=y θρsin ,x

y

tg y x =

+=θρ,22。 4、 经过极点,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απθαθ+==或,

经过点)0(,a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a =θρcos , 经过点)2

,a 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a =θρsin ,

经过点)(00θρ,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sin()sin(00αθραθρ-=-。

5、 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r =ρ;

圆心在点a a ,半径为,

)0(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cos 2a =; 圆心在点a a ,半径为,)2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sin 2a =;

圆心在点)(00θρ,,半径为r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2002

02)cos(2r =--+θθρρρρ。

6、 若点M )(11θρ,、N )(22θρ,,则

=MN )cos(221212

2

21θθρρρρ--+。 十、 立体几何

1、求二面角的射影公式是S

S '

=

θcos ,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是:S 是二面角的一个面内图形F 的面积,S '是图形F 在二面角的另一个面内的射影,θ是二面角的大小。

2、若直线l 在平面α内的射影是直线l ',直线m 是平面α内经过l 的斜足的一条直线,l 与l '所成的角为1θ,l '与m 所成的角为2θ, l 与m 所成的角为θ,则这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是21cos cos cos θθθ?=。

3、体积公式:

柱体:h S V ?=,圆柱体:h r V ?=2

π。

斜棱柱体积:l S V ?'=(其中,S '是直截面面积,l 是侧棱长); 锥体:h S V ?=

31,圆锥体:h r V ?=23

1

π。 台体:)(3

1

S S S S h V '+'?+?=

, 圆台体:)(3

1

22r r R R h V +?+=

π 球体:3

3

4r V π=。 4、 侧面积:

直棱柱侧面积:h c S ?=,斜棱柱侧面积:l c S ?'=;

正棱锥侧面积:h c S '?=

21,正棱台侧面积:h c c S ''+=)(2

1

; 圆柱侧面积:rh h c S π2=?=,圆锥侧面积:rl l c S π=?=

2

1

, 圆台侧面积:l r R l c c S )()(2

1

+='+=π,球的表面积:24r S π=。

5、几个基本公式:

弧长公式:r l ?=α(α是圆心角的弧度数,α>0);

扇形面积公式:

r l S ?=

2

1

; 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公式:πθ2?=

l

r

; 圆台侧面展开图(扇环)的圆心角公式:πθ2?-=

l

r

R 。 经过圆锥顶点的最大截面的面积为(圆锥的母线长为l ,轴截面顶角

是θ):

?????<

2(2

1)20(sin 2122

πθππθθl l S 十一、比例的几个性质

1、比例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2、反比定理:

c d

a b d c b a =?=

3、更比定理:d b

c a

d c b a =?=

5、 合比定理;d

d

c b b a

d c b a +=

+?=

6、 分比定理:d d

c b b a

d c b a -=

-?= 7、 合分比定理:d c d

c b a b a

d c

b a

-+=

-+?=

8、 分合比定理:d

c d

c b a b a d

c b

a

+-=

+-?=

9、 等比定理:若

n

n b a b a b a b a ====Λ33

2211,0321≠++++n b b b b Λ,则

1

1

321321b a b b b b a a a a n n =++++++++ΛΛ。

十二、复合二次根式的化简

2

2

22B

A A B

A A

B A --±

-+=

±

当B A B A ->>2

00,,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对形如B A ±的根

式使用上述公式化简比较方便。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及公式大全

高一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必修1: 一、集合1、含义与表示:(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关系:子集:对任意x A ∈,都有 x B ∈,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 真子集:若A 是B 的子集,且在B 中至少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A 是B 的真子集, 记作A ≠ ?B 集合相等:若:,A B B A ??,则A B =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 不属于:? 空集:φ 4、集合的运算:并集: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并集,记为 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交集,记为A B 补集:在全集U 中,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补集, 记为U C A 5.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 6.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二、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奇函数 <=> f (– x ) = – f ( x ) ,偶函数 <=> f (–x ) = f ( x )(注意定义域) 2、性质:(1)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成轴对称图形; (3)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4)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二、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对于定义域为D 的函数f ( x ),若任意的x 1, x 2∈D ,且x 1 < x 2 ① f ( x 1 ) < f ( x 2 ) <=> f ( x 1 ) – f ( x 2 ) < 0 <=> f ( x )是增函数 ② f ( x 1 ) > f ( x 2 ) <=> f ( x 1 ) – f ( x 2 ) > 0 <=> f ( x )是减函数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同增异减 三、二次函数y = ax 2 +bx + c (0a ≠)的性质 1、顶点坐标公式:??? ? ??--a b ac a b 44,22, 对称轴:a b x 2-=,最大(小)值:a b ac 442-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两根式12()()()(0)f x a x x x x a =--≠. 四、指数与指数函数 1、幂的运算法则: (1)a m ? a n = a m + n ,(2)n m n m a a a -=÷,(3)( a m ) n = a m n (4)( a b ) n = a n ? b n (5) n n n b a b a =??? ??(6)a 0 = 1 ( a ≠0)(7)n n a a 1=- (8)m n m n a a =(9)m n m n a a 1=- 2、根式的性质 (1)()n n a a =. (2)当n 为奇数时,n n a a =; 当n 为偶数时,,0 ||,0 n n a a a a a a ≥?==?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篇一 篇二 篇三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

(完整版)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整理

高 中 数 学 公 式 大 全(简化版)

目录 1 集合与简易逻辑 (01) 2 函数 (03) 3 导数及其应用 (09) 4 三角函数 (11) 5 平面向量 (13) 6 数列 (14) 7 不等式 (15) 8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7) 9 直线与圆 (20) 10圆锥曲线 (23) 11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25) 12统计与概率 (26) 13复数与推理证明 (29)

§01.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集合运算 全集U :如U=R 交集:}{B x A x x B A ∈∈=且I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3.集合关系 空集A ?φ 子集B A ?:任意B x A x ∈? ∈ B A B B A B A A B A ??=??=Y I 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 4. 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I U U U A B C B C A ????U A C B ?=ΦI U C A B R ?=U 5.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 真值表 7.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8. 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相同 否命题与逆命题真假相同 9. 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总结汇总 一、对数函数 log.a(MN)=logaM+logN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 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 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 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 S圆柱侧=c*l S圆台侧=1/2*(c+c′)*l=兀*(r+r′)*l S圆锥侧=1/2*c*l=兀*r*l S球=4*兀*R^3 V柱体=S*h V锥体=(1/3)*S*h V球=(4/3)*兀*R^3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 (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 (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 |AB|=sqr[(x2-x1)^2+(y2-y1)^2] (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 (A^2+B^2) (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 C2|/sqr(A^2+B^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sin(2*k*兀+a)=sin(a)

tan(2*兀+a)=tana 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 sin(兀+a)=-sina sin(兀-a)=sina cos(兀+a)=-cosa cos(兀-a)=-cosa tan(兀+a)=tana 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 1、二倍角公式 sin2a=2*sina*cosa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tan2a=(2*tana)/[1-(tana)^2] 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 (cosa)^2=(1+cos2a)/2 (sina)^2=(1-cos2a)/2 tan(a/2)=sina/(1+cosa)=(1-cosa)/sina 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A=(b^2+c^2-a^2)/2bc cosB=(a^2+c^2-b^2)/2ac cosC=(a^2+b^2-c^2)/2ab tan(兀-a)=-tana sin(兀/2+a)=cosa sin(兀/2-a)=cosa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全集: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速记 一、函数、导数 1、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 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 *二次函数: (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2)焦点的坐标为241(,)24b ac b a a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 C 0=;②1 ' )(-=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 )(;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5、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 ()u v u v ±=±. (2)' ' ' ()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分数指数幂 (1)m n a =0,,a m n N *>∈,且1n >). (2)1m n m n a a - = = (0,,a m n N * >∈,且1n >). 根式的性质 (1)当n a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A B C U B C U A A C U B C U ABR 2 .集合 { a 1, a 2 , , a n } 的子集个数共有 2n 个;真子集有 2n – 1 个;非空子集有 2n –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n – 2 个 . 3.充要条件 ( 1)充分条件:若 ( 2)必要条件:若 ( 3)充要条件:若 p q ,则 p 是 q 充分条件 . q p ,则 p 是 q 必要条件 . p q ,且 q p ,则 p 是 q 充要条件 .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 4. 函数的单调性 (1) 设 x 1 x 2 a,b , x 1 x 2 那么 (x 1 x 2 ) f ( x 1 ) f ( x 2 ) f ( x 1 ) f ( x 2 ) 0 f (x)在 a,b 上是增函数; x 2 x 1 (x x ) f ( x ) f ( x ) f ( x 1 ) f ( x 2 ) f ( x)在 a, b 上是减函数 . 1 2 1 2 x 1 x 2 (2) 设函数 y f ( x)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 f (x) 0 ,则 f (x) 为增函数;如果 f ( x) 0 ,则 f ( x) 为减函 数 . f ( x) 和 g( x) 都是减函数 , , 和函数 f ( x) g( x) 也是减函数 ; 5. 如果函数 则在公共定义域内 如果函数 y f (u) 和 u g (x)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 , 则复合函数 y f [ g( x)] 是增函数 .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 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 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 对于函数 y f (x) ( x R ), f (x a) f (b x) 恒成立 , 则函数 f ( x) 的对称轴是函数 a b x ; 两个函 a b 2 数 y f (x a) 与 y f (b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对称 . 2 8. 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 ( 约定 a>0) ( 1) f (x) f (x a) ,则 f (x) 的周期 T=a ; ( 2), f ( x a) 1 ( f ( x) 0) ,或 f (x a) 1 f ( x) ( f (x) 0) , 则 f ( x) 的周期 T=2a ; f (x) 9. 分数指数幂 m 1 m 1 (1) a n ( a 0, m, n N ,且 n 1 ) .(2) a n 0, m, n N ,且 n 1) . n a m m ( a a n 10.根式的性质 ( ) ( n a )n a . ( 2)当 n 为奇数时, n n a ;当 n 为偶数时, n a n | a | a, a 0 . 1 a a, a 0 11.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a r a s a r s ( a 0, r , s Q ) .(2) (a r ) s a rs (a 0, r , s Q) .(3) (ab)r a r b r (a 0, b 0, r Q) . 12.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 a N b a b N (a 0, a 1, N 0) .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 .1 的对数等于 0: log a 1 0 ,③ .底的对数等于 1: log a a 1 , ④ .积的对数: log a (MN ) log a M log a N ,商的对数: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N n log a b 幂的对数: log a M n nlog a M ; log a m b n m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2.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 个. 3.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 数. 5.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 b a x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 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 对称. 8.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a ; (2),)0)(()(1 )(≠=+x f x f a x f ,或1()() f x a f x +=-(()0)f x ≠,则)(x f 的周期T=2a ; 9.分数指数幂 (1)m n a = (0,,a m n N * >∈,且1n >).(2)1m n m n a a - = (0,,a m n N * >∈,且1n >). 10.根式的性质 (1 )n a =.(2)当n a =;当n ,0 ||,0a a a a a ≥?==? -∈.(2) ()(0,,)r s rs a a a r s Q =>∈.(3)()(0,0,)r r r a b a b a b r Q =>>∈. 1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

高中数学必背公式、常用结论 一.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 1.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x b b 4a c b 2 ,顶点坐标是 2a , 。 2a 4a 2.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的解: ①若 b 2 4ac 0, 则 x 1,2 b b 2 4a c ; 2a ②若 b 2 4ac 0, 则 x 1 x 2 b ; 2a ③ 若 b 2 4a c 0,它在实数集 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 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x b(b 2 4ac)i (b 2 4ac 0) . 2a 3.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a 0) 解的讨论 :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 a 0 )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ax 2 bx c 0 x 1, x 2 ( x 1 x 2 ) x 1 x 2 b 无实根 a 0 的根 2a ax 2 bx c 0 x x 1 x 2 x x b (a 的解集 x 或x 2a R 0) ax 2 bx c 0 x x 1 x x 2 (a 0)的解集 二、指数、对数函数 1.运算公式 m n m m 1 ⑴分数指数幂: a n ; a n (以上 a 0, m,n N ,且 n 1 ) . a m a n ⑵ . 指数计算公式: a m a n a m n ; (a m )n a mn ;( a b)m a m b m ⑶对数公式:① a b N log a N b ; ② 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 ③ log a M log a M log a N ; ④ log a m b n n log a b . N m

2020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一、 三角函数 1、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 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2=+αα, 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23sin(απαcos -,)215(απ -ctg =αtg , =-)3(απtg αtg -。 4、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 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率是π ω 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 Z k k x ∈+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 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in =的递增区间是?????? +-2222πππ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 )(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 22 πππ 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μ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μ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12tg tg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α=αα3 sin 4sin 3- cos3α=ααcos 3cos 43 - 9、半角公式是:sin 2α=2cos 1α-± cos 2α=2 cos 1α +± tg 2α=α αcos 1cos 1+-±=ααsin cos 1-=ααcos 1sin +。

高中数学必修2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默写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必背公式定理知识点 1、空集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___。 N ____________ Z __________ Q ___________ R ___________(常用集合字母表示)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函数定义:对定义域内任意x ,都有___________y 值与之对应,称y 是x 的函数。 4、求函数定义域三种基本形式: ①分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式,开偶次方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数式则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指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②对数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时函数单调递增;当_______________函数单调递减。 其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 ③幂函数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当0<α时,图像恒过______________;在第一象限内单调_________; 6、如果函数是奇偶函数,其定义域一定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奇函数; 如果对定义域内任意x ,当________________时,函数为偶函数; 7、函数单调性定义:在区间D 内任取两个值1x 、2x ,设21x x <,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 如果______________,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 8、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两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空间两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线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1、3、4、5知识点归纳与公式大全

必修1数学知识点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 子集。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 §1.2.1、函数的概念 1、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 有惟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A x x f y ∈=,.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 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21x f x f -=… §1.3.2、奇偶性 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偶函数. 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3、 我们规定:

(新)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必背知识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π -a) 半角公式 sin( 2 A )=2cos 1A - cos( 2 A )=2cos 1A + tan( 2 A )=A A cos 1cos 1+- cot( 2 A )=A A cos 1cos 1-+ tan( 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 b a +sin 2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b a b a cos cos ) sin(+ 积化和差 sinasinb = -21 [cos(a+b)-cos(a-b)] cosacosb = 21 [cos(a+b)+cos(a-b)] sinacosb = 21 [sin(a+b)+sin(a-b)] cosasinb = 21 [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2π -a) = cosa cos(2π -a) = sina sin(2π +a) = cosa cos(2 π +a) = -sin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gA=tanA =a a cos sin 万能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