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与辐射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表3-1 各工业部门评分

大致说来,这三种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图3-1所示。

图3-1 三部门阶段图

(二)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与梯度理论的关系

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发达产业或地区的创新活动。经济学者把弗农的产业与产品生命循环论引用到经济学中,创造了经济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发达产业和地区始终处于不断的创新活动中,人们会将已经成熟或衰退产业逐次地转移到周边地区,由此形成梯度推进格局。推移的方式——由高至低有序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新技术、新产品甚至新的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推移,有局部范围的推移和大范围的推移两种情况。局部范围的推移指的是由创新源地大致按由近至远的形式,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镇转移。大范围的推移指的是由创新源地按城镇等级系统,跳跃式地向全国或更广阔的地域转移。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的内涵

1.主导产业说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

·41·

区域经济学

·42·

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主要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不但说明它经济发展实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因此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那些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种种不良的征兆,或已陷入严重危机之中。这种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说

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城市系统扩展说

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创新多发源于城市密集带的中心城市。所以当社会上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大,创新地区已经没有能力单独把生产发展到能够充分满足需求的水平时,领近的城市就会凭借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把这种产品的生产接过来。这时,即使它们本身的条件并不十分具备,例如,技术力量不足,协作条件不完全具备,也可以靠与创新地之间业已建立起的密切关系,通过协作来求得问题的解决。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例如由纽约向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扩展。这时决定转移去向的就不是距离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差距的反映。只有处在第二梯度的城市才有能力很快接受并消化发源于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或创新产品,才有能力把这些产品更广泛、更深入地销售到它们各自控制的市场中。同理,以后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与老化,它们的生产还会依次向第三梯度、第四梯度上的城市转移,甚至还会由城市向乡镇、农村转移。农村地区的许多创新(主要在农林牧业生产及其产品加工等方面)也往往是先反馈到城市系统中,然后通过这个系统,扩展到全国有需要的地区。

(二)区域经济发展广义梯度理论

1.广义梯度概念及内涵

“梯度”一词的本来涵义是指事物在一定方向上呈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也就是说,它是描述事物在空间内不均匀分布状况的一个概念。如果把梯度定义为某种事物的量与一定距离的比率,则根据事物性质的不同,梯度的外延极其广泛。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在区域经济学中,所谓梯度一般只需考虑某一方向上的情形,它的数学表达式为:gradφ=?

?为表征梯度现?/S?,式中的分母S?一般是指所考察区域上的空间距离,分子?

象的硬性或软性的指标,包括自然资源、GDP、科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优劣程度、人口密度等。

现实人类社会由多种复杂状态的梯度分布构成,而世界万物的发展演变也是各种梯度之间综合使用、梯度分布不断产生和消失的过程。通过对定义式中分子?

?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梯度分布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自然界中物质、能量等客观事物的梯度分布。在自然界中,梯度无处不在——高山大海、矿物资源、风暴雨雪、飞流瀑布。无论是古老祖先所说的宇宙初开,浑浑沌沌,后来清气上浮为天,浊气下沉为地,还是现代科学所确立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其基本的底蕴都是梯度的产生并且逐渐多样化。经济行为主体正是在自然界诸多要素梯度分布的基础上,从事着必要的经济活动——引水灌溉、开矿冶金、筑坝发电等。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将稀缺资源在区域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而所谓稀缺资源,从物理学角度看,无不是指某些相对的高浓(密)度的物质的聚集体。就自然资源梯度分布及其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应是梯度理论研究课题中应有的涵义。

二是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梯度分布。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不同于直观的自然梯度现象的另一种梯度分布,即人类文明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梯度分布。德国区域科学家采用多元分析法,按多项发展指标来区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梯度。为了把高梯级地区与中梯级、低梯级地区区别开来,采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获得高等学位的人员在职工中所占比重、近十年获得专利项目在全国所占比重、区域失业率、区域中贫困线以下的户数所占比重、初级部门产值在GNP中所占比重、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然后用多元回归法求出对应各项指数的权数,把每个区域各项指数的加权数相加起来,求得区域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区域间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便形成各种梯度。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梯度现象是梯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三是指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梯度分布。生态环境品质对经济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害的梯度及其推移,譬如环境污染、瘟疫传播和土地沙漠化等,既对低梯级地区也对高梯级地区产生负面影响。这类梯度的产生,有些是自然使然,有些则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自然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将对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构成最根本的威胁。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被人类利用的最终结果之一,就是其已有梯度的减缓乃至消失。生态环境水平分布梯度的合理化乃至优化,应该越来越予以重视。

三种梯度分布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物质和能量的梯度分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与前提。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在各区域间的梯度分布,是人类在此基础与条件下

·43·

区域经济学

·44·

自主活动的人文结果,同时也改变着其进一步活动所赖以进行的客观条件。生态环境状况的梯度分布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结果,当加进人类自己的价值判断之后,它就存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三种意义上的梯度分布在同一地区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一个资源富集地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经济社会发达地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不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而一个地区的发展需寻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样的地区才可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高梯级地区。

除了对梯度定义式中的分子?φ的外延拓宽之外,广义梯度对其分母?S 的含义也作了拓宽,它将?S 不看作空间距离而看作经济距离。以行路为例,人们都知道“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的道理,在缺少渡船的情况下,面对虽然狭窄然而波涛滚滚的河流,行人只能望河兴叹,难以到达近在咫尺的彼岸。同样,在经济生活中,两地间交往的难易程度,并不主要地决定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而往往决定于交通、通信条件的便利与否。以经济距离来代替空间距离,更符合空间经济活动的特征。

空间距离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经济距离却可因人类的努力而缩短。要提高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强度,要减少高梯级地区向低梯级地区进行梯度推移的阻力,发展交通、通信事业,使地区间的经济距离缩短,就成了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由于对定义式中的分子、分母所作的规定,较之传统的梯度理论,广义梯度理论有了较大的拓展,因而具有更强的概括与分析能力。

2.广义的梯度推移

广义梯度概念使世界展示出了一幅复杂的、动态的梯度分布图景。梯度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正是因为梯度的存在而日益丰富和鲜活生动。一个没有梯度,各种质量、能量、成分、人口等处处均匀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有了梯度就有了差别,有了差别就有了矛盾,而有了矛盾才有了运动。从根本上讲,梯度分布是运动的前提,梯度推移乃是事物运动的方式之一。人类经济活动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梯度分布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利用。

广义梯度的内在规定,揭示了区域间梯度分布的多样性,扩充了梯度推移的内容。就经济技术方面的梯度推移而言,它不仅是经济总量和科学技术的单向运动,而且包括了多种生产要素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人口流动、资金流动、知识流、信息流、资源流等。以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梯度分布为例,一方面,城市是科学技术、组织管理、工业产品、信息与资金的高梯级地区;另一方面,农村又是自然资源、劳动力、农产品等的富集地区,两者之间要素的流动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一个地区多种高浓(密)度要素的汇聚,将会在聚集作用下发生“化合”反应,产生出新的、为简单堆垒所不可能产生的要素。新要素的产生和梯度式分布,反过来又影响原来的诸种要素的进一步配置。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后,社会经济生活之所以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这种“化合”反应所生成的新要素越来越多的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缘故。现实中既有高梯级地区对低梯级地区生产力水平的绝对优势和单向推移,也有不同梯级地区间生产力要素的相对优势、双向流动和交叉影响。把多种梯度的推移及其效应加以综合考虑,系统引导,方可避免战略指导上顾此失彼的被动。

3.广义梯度理论与其他区域开发理论的关系

广义梯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对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对它们如何利用、培植和配置,形成科学、有序、和谐的分布态势和开发战略,以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它必然比基于狭义梯度观念的各种理论有更广阔的视野,并对现有的区域开发理论起支撑作用。到目前为止,区域开发理论仍是由若干片段组合而成的一种合成理论,各种理论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甚至于有些理论之间相互矛盾。譬如有些学者认为,增长极理论和模式与梯度理论和模式是相互对立的,而辐射理论与梯度推移理论也有一定的相悖之处。广义梯度理论通过重新阐述和扩充“梯度”概念,对区域经济的成长条件和运行机制进行新的考察,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梯级地区形成过程及其规律进行研究,为区域经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现有的各种区域开发理论,包括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等,只不过是对呈梯度分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各种资源相互聚合、相互作用,从而生发出新的梯度及其推移的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与不同方面的局部描述。因此,各种区域开发理论都可在广义梯度理论的框架内找到相应的位置。

(1)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概念,原是用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但佩鲁在讨论对经济增长产生诱导作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时发现,空间聚集是其明显的一个特征。后来经过布代维尔的发展,这一概念本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由经济增长的概念变成了空间经济术语,并不断流传、固定化,被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那就是“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地域经济的增长”。但增长极理论对经济水平高梯级的形成和高梯级地区何以成为推动力源未做深入研究。从广义梯度理论的角度考察,布代维尔的增长极,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必须是工业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梯级地区,而高梯级地区又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着的概念。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后,在某些空间区域,由于一些必然的和偶然的要素聚集,如资源禀赋丰饶、水土气候适宜、交通运输便利以及社会政治、军事、文化方面对这一空间区域上经济提升的需要,促使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周围地区,即形成高梯级地区。这些高梯级的空间聚集点,往往就是城市。当然,并不是多种要素的聚集就必然形成高梯级地区。在社会制度允许的条件下,旧经济母体中要孕育出新经济的胚胎,作为生产力系统基本构成单元的生产力的诸多要素缺一不可,并且,这些相互作用着的要素之间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产生有机的联系。这种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生

·45·

区域经济学

·46·

产力要素间质的对应性、量的比例性、空间上的集聚性和时间上的顺序性。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的区位,才有可能孕育出新经济的胚胎,进而形成所在区域的“增长极”。一个空间聚集点能否作为增长极,进而成为高梯级地区,取决于它能否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达到某种临界水平和规模。所谓临界规模是指: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已具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可以相对独立地生存,能够承受住一般经济波动的影响。任何一个空间区域,起初都不可能具备形成高梯级地区所要求的全部生产要素,只能是所具有的优势相对周围地区来说丰裕一些,以此为依托,作为“吸引子”,诱导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向该地区流动,形成综合优势,以求发展。现代化的工业大都市往往产生于交通便利的水陆港埠,或者依傍商业贸易本来就已经较为发达的古代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地区成为增长极所需要的客观条件发生了改变。美国西部的硅谷、中国南部深圳等地的迅速崛起说明,知识、人才和制度资源已成为增长极得以产生的最主要条件。尤其重要的是,以制造业为主要标志的传统工业经济让位给生物、信息经济后,也必然使生产要素聚集点的选择标准发生变化。增长极理论与传统的梯度理论似乎是矛盾的。狭义梯度理论强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由高梯级地区向低梯级地区横向的平面板块式推移。增长极理论主张增长极的培植在时机和地域的选择上,不必与宏观经济梯度推移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吻合。广义梯度理论把增长极的培植过程看作是多种生产要素有目的的梯度推移(扩散)过程。作为产业的增长极,是诸种必需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区位的梯度推移,作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是构成该地区经济主体的产业群所需生产要素由其他地区梯度推移来的结果。微观上的梯度扩散形成了产业的增长极,相关产业的地理团聚形成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地区增长极本身就是一个高梯级,它是进行宏观梯度推移的基础。可见,在广义梯度理论的框架内,增长极理论和狭义梯度理论都可得到相应的说明,两者的矛盾也得以释然。

(2)点轴扩散理论。从广义梯度理论的视角来看,如果说增长极是一个高梯级的 “点”——例如一个城市,那么点轴扩散理论中的“轴”就是一个高梯级的线(带)状地区,即由若干个高梯级地区相互联成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轴线)上,交通往来便利,信息交流畅通,故从经济距离来考虑,这个轴线就缩为一个“点”,成为一个更大的增长极。所谓点轴开发就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个具有较好发展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尤其是城市间带状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个点(城)进行重点发展。这样,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注意力愈来愈多地放在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将以往不作为发展中心的点轴确定为较低级别的发展中心。因而点轴理论中“点”的发展,仍属于增长极的培植,而轴的建立和发展,无非是点在一维方向上的推移。可见,点轴扩散理论其实只是增长极理论和狭义梯度理论部分内容的综合。

(3)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以点轴开发为前提,是在点轴开发所形成的经济布局框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架基础上进行的。网络开发是对已有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市)之间、各域面(沿轴线两侧节点所影响的范围)之间,以及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空间经济协调发展。纵横交错的高梯级的线(带)状地区形成网络,从网线向网络心部的梯度推进,就是所谓的网络开发。网络开发必须以较多相对发达的点和线作为前提。在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正是实施网络开发战略的极好实验地。需要指出的是,网络开发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开发区内各种要素都达到了相同的高密度,处于一种均质(混沌)状态,而是指各种要素的梯度分布达到了理想的有序状态,结构配置可以保证其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快速发展,从而形成社会生产力的高梯度。

(4)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和反梯度推移理论。狭义梯度推移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梯度单向推移而导致反梯度推移理论的产生。后者认为:确定每个时期的生产力布局战略和区域开发重点不能依据现有顺序,而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条件来确定,主张跳过发达地区直接对不发达地区进行开发。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方向的转移,除了向商业、贸易发达的地区转移外,还向资源丰富但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方转移。而后一种转移是超越现有生产力水平梯度分布的跳跃式转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系统中要素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自然资源和其他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和投资成本此消彼长,由此而导致潜在的增长极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许多坐落在落后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成为了该地区的经济支柱,就是这种跳跃式发展的明显例证。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周期缩短,结构存量刚性的惰性掣肘作用加大,跳跃式发展有可能从原来的补充角色变为一种较普遍现象。无论狭义梯度理论所包含的高梯级向低梯级地区的推移,还是反梯度理论所阐释的低梯级地区的优先开发,都是广义梯度理论中各种梯度分布和双向推移的特例。我国正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从传统工业经济和狭义梯度理论的眼光看,或许是不经济的和为时过早的,但是从广义梯度理论的视角看,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5)中心辐射理论。与狭义梯度理论形成较大区别的是厉以宁等学者提出的中心辐射理论。该理论借用物理学术语,把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定义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知识、市场信息等的交流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交流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旧的习惯势力。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但辐射是双向的,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传播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知识、市场信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注入资金,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输出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农产品等。辐射可分为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三种方式。点辐射是指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与四周地区之间的交互影响,通过交互作用带动后者发展;线辐射

·47·

区域经济学

·48·

是以铁路公路干线、大江大河大湖沿边和沿海岸线地区与两侧腹地或内地之间的交互影响,通过交互作用带动后者发展;面辐射是指由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摊饼式推进过程。该理论仍然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梯度分布为前提,认为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点辐射”和“线辐射”意义上的双向推移,也存在“面辐射”意义上的单向推移。这事实上是广义梯度理论的部分研究内容,即梯度推移的多样性和系统设计问题。

综上所述,广义梯度理论把区域经济开发看作为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依据该理论,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一般说来,在经济发展落后或者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宜采用增长极开发战略;在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或者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宜采用点轴开发战略;而在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或者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则采用网络开发战略。当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突破了传统工业经济阶段,带领社会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之后,增长极的空间选择也应相应变化。当在落后地区实施增长极发展战略时,从宏观上看,也就是一种反梯度推移发展战略。增长极、点轴扩散和网络开发三种理论与辐射理论的三个方面——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一一基本对应。已有的几种区域开发理论都可统一在广义梯度理论这一框架之内。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广义梯度理论对西部开发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于:西部地区要积极接纳发达国家和地区(港澳台、东部)的梯度推移,也要推动西部各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的梯度推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实施不同的开发模式,并坚持实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战略。

(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动因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是由种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1.创新阶段产业布局

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重要新兴部门与新产品一般都发源于地区发展梯度图上一些高峰的尖端,这往往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根据世界各地颁发专利证书的多少等情况判断,世界主要创新发源地有美国大西洋沿岸与五大湖城市带;美国太平洋沿岸城市带;德国莱因河谷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英国盆地与米德兰平原城市密集区,特别是这些城市密集带中少数科技力量强、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实力强、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城市。形成这种分布样式的主要原因有:

(1)大城市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汇集与传播的中心。在这里既可以最好地了解到市场的动态、消费者的心理以及他们对新产品的需求,又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到哪些有关科研项目已经有人在研究,并且大致进行到了什么程度,哪些尚属空白。市场信息与科技信息的结合就会给有志于发展创造的人输入种种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正是创新的源泉。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2)大城市集中了大量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资料馆,同时也是各方面人才荟萃之地,给研究与发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在这种地方,尤其是在它们的专业方向上,已经形成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熟练的专业队伍,新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就可以很快投入批量生产。这就使它们能更早地推出新产品。

(3)大城市可以依靠聚集经济效益来推动与加速发明创造、研究与发展工作的进程,节约所需投资。一方面技术需要相关产业提供弥补;一方面零部件、上下游产业必须完整。

(4)生产新尖端产品,发展新兴工业可能遇到的风险都较大。大城市能提供较好的协作条件,能降低风险。

(5)创新产品一般价格昂贵,销售对象主要限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或高收入家庭,即使是他们也不会经常消费这一类商品。通过大城市伸向国内外强大的商业系统行销全世界。

总之,处在创新阶段上的产业及其产品,在布局上主要考虑的是专利保障、技术基础与协作条件、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这些正是高梯度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大城市的优势所在。这种地区的不利条件则是地税高,生活费用高,工人工资水平也高,燃料与原料缺乏,都需要从远处运来,它们的产品成本也因此比较高。但对于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产品来说,却能享有很高的垄断价格,巨大的超额利润,地租、工资与原材料运费在其销售价格中所占比重不大。

2.发展阶段产业布局

这一阶段在布局上被称为扩展阶段。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铺开。这时,大城市中个别工厂的产量无法满足需求,便选择在外地组建分厂或转移技术来增加产量,改变布局,占领更广大地区的份额。这时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较具备的城市就全把这些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生产接收过来。这种有序转移所以有必要与可能是因为:(1)转移之所以必要,首先是因为随着技术的转让,同品种工厂增多,竞争也将加剧。工厂必须考虑降低成本,第二梯度地区有一定的优势,甚至可以凭借其在资源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后来居上,取代处在最高梯度上的创新发源地,逐渐发展成为这种产品的最大生产地。

(2)转移之所以是有序的,即不能跳过第二梯度地区直接进入第三、第四梯度地区,是由地区接收能力的差异决定的。当创新产品进入到发展阶段以后,生产已开始定型,技术密集程度有所下降,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外部聚集经济可以转化成内部规模经济,对外部协作的依赖也会相对减少,但它们在布局上对技术、协作等多种生产发展的条件要求仍相当严格。第二梯度城市将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接收过来之后价格将会下降,需求频率因而可以增大,这就使得它们要求占有的市场区也会相应缩小,以致一个二级城市的市场区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它们所需要的最小的销售界限。而处在第三、第四梯度上的

·49·

区域经济学

·50·

地区暂时还不具备这种接收能力。

3.成熟、衰退阶段产业布局

这一阶段在布局上成为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这时,经过长期生产,产品已经由成熟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它们的生产由技术密集型逐步转变成简单劳动密集型,产品完全不可能享受垄断价格。市场需求接近饱和,大城市工厂的技术优势、聚集经济优势逐渐丧失,工资、地租、原材料价格、税收成为它们的弱点,因此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有关技术,出让设备,扶植它们向这方面发展。

西方区域经济学者就用这种生产的生命循环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论来说明在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与推移模式。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与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像接力赛跑那样,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威尔伯、汤普逊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为“工业区位向下层渗透”现象。

但是一个区域究竟是处在梯度的顶端、中层,还是低层,并不是由它的地理位置,而是由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来决定的。梯度变化总的来说,固然有朝着一个方向、由高到低发展的趋势,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美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致是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但在美国北部,紧靠着东北部沿海最发达的波士顿城市带就是经济相当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山区,由此往西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五大湖沿岸城市带与俄亥俄河沿岸城市带,再由此往西,则经济发展水平逐渐下降,直到落基山区。西太平洋沿岸的西雅图-波特兰地区,经济又比较发达。美国南部的情况更复杂,这里经济最发达的是位于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而东部沿海平原却是经济困难地区。在它以西则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皮德蒙工业地带。由此再往西,在南部沿海工业带以北、加利福尼亚以东,又夹杂着一大片经济困难地区。

三、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梯度发展理论一开始曾经是一种静态定位理论。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最高发展梯度的国家、地区逐渐衰败沦为第三流国家、地区;而原低梯度国家、地区后来居上,成为最发达的国家、地区。这些事实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造成区域发展梯度变化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贫富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中,最有权威的是迈达尔的累计因果论。根据这种理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这就是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回程效应的作用则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进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会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因为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极化效应,而回程效应在这方面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极化效应提升城市带梯度

根据迈达尔理论,任何一个区域,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它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时,即使原先依赖发展的优势已经消失,它仍可以向前发展。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则越来越困难。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具体原因有: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当前世界工业布局正在发生巨大的指向性变化,一些过去是原料燃料指向的重要传统部门转变成了消费区指向或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发达地区的优势,加剧了极化效应的作用。原因是:一是加工工业技术进步,一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将其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转化为成品,这就使得一些原料逐渐转变成为地方纯原料;二是许多原料在采用新技术进行来料加工后,可以除掉其中所含的大部分无用成分,使之接近于纯原料,从而大大降低用它来进一步加工的工业原料指数值,削弱原料地对加工工业的引力;三是消费区废物利用能力的提高,得到更多的原料供应;四是技术进步导致原材料的节省;五是运输技术改进,运费率普遍下降,原料运费下降最快,成品运费下降缓慢,因此企业宁愿运输原料而不是产品,增大了消费区的引力;六是原料地枯竭,消费区一般不会消失;七是企业盛衰的决定权在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如在美国的北部、西部、南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形成的权势集团,它们的力量对比与权势斗争直接左右着美国的总统选举、参众两院的人选及其主要决策,从而影响着地区间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分配、国防订货与国家建设项目在地区间的分配,使之有利于发达地区而不利于欠发达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中获益,从而大大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从现在世界总的发展形势来看,骨干企业的合理规模与区域聚集经济规模仍在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发达地区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因而有必要与可能不断扩大其聚集规模,加强生产分布的极化。

·51·

区域经济学

·52·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变化

由于兴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规模大的钢铁业、石化业、建材业等日益向发达地区集中,势必要求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也在这些地区相应发展,如运输业、公用事业、商业、银行、保险业、环保业、零部件生产与修理行业等,这样就会引起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增多又要引起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行业相应发展,从而促使人口进一步增长。这种乘数效应是一轮又一轮地按乘数增大的,它能大大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个地方一旦因某种原因而发展起来,就会在上述几种力量的作用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就有可能在那里形成高度发达的城市、城市群,甚至绵延千里的城市密集带。这是资本主义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变化的主流。现在美国的波士顿城市带,由波士顿向南延伸到华盛顿,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但人口却达到1 000余万,是美国金融业、工商业、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最集中的地带。美国与加拿大的五大湖沿岸城市带,其人口与经济实力大致与波士顿相当。日本的太平洋城市带拥有全国大部分的人口与全国经济与科技的精华,是世界上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带。英国由伦敦向西北经伯明翰、曼彻斯特到利兹的城市带集中了英国一半以上的人口与经济实力。欧洲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与鹿特丹港向南沿莱茵河,经德国鲁尔区到斯图加特的一条城市带包括有3 000多万人口与德国、荷兰的经济精华。

从近年来发展的情况看,这几条城市带的发展势头并未减弱。虽然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了人口下降的趋势,但由于郊区迅速扩大,卫星城镇增多,致使原有城市带内的城市密度、人口总数与经济实力均在增长。根据趋势分析,几个由城市带融合成的特大都市区将主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二)扩展效应促进低梯度地区发展

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扩展效应也在起作用。随着城市与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周围地区的经济也会在它的带动下,有程度不同的提高。没有扩展效应的配合,极化效应是不可能进一步加强的。在扩展效应作用下,那些处在较低发展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可以在下述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初级行业及其产品初步加工工业

随着城市密集带越来越向新的高度发展,它们就必须从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取得越来越多的农林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供应。先进地区因此必须通过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产品收购等多种方式,促使扩大不发达地区增加这些产品的生产,改善它们的供应状况。美国发达地区不但在国内比较不发达的西部山区、南部地区与阿拉斯加地区,还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拉丁美洲广大地区投资发展初级产品,以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需求。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同样是这样做的。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初级产品或是在加工过程中失重过大,或是易于腐败变质,不经初步加工,一般不宜远运。这就使得不发达地区随着初级产品生产的增长,其初步加工工业也要相应地增长。

2.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业

前面讲到,在大城市中首创的工业部门总会由创新阶段转到衰退阶段。与此相适应它们也就由技术密集型工业转为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业,它们的最优区位也就由梯度高的发达地区转到梯度低的不发达地区。在生产布局学中通常把这种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业由高工资、高技术地区流到低工资、低技术地区的现象称为“外溢”现象。如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业就不断外溢到南部地区,现在又正由美国南部地区外溢到第三世界国家。

3.污染严重的工业

在工业与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带,工业污染造成的社会损失必然更大,并且更容易激起居民群众的反对。因此在高度发达地区,环境立法一般偏严。这就迫使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四周城郊,甚至更远的小城镇去寻求它们的最优区位。这又是一种“外溢”现象。

4.军事工业

出于国防的考虑,各国都力图使自己的军事工业在布局上比较分散,避免把它们过度集中配置在发达地区。这对一些原来不发达的地区得以较迅速地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美国阳光带的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与佛罗里达等州的经济所以能迅速发展、后来居上,其原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军事工业的发展。

5.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密集带的发展,这些地区人口拥塞、空气污浊现象不断加剧,居民们特别向往出外旅游观光。平均每人收入的增多、假期的加长又使得实现这种愿望成为可能。于是那些人口较少、风景秀丽,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地区的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在一些经济不很发达的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推动了地方旅馆业、游览业、饮食业、某些有关的礼品经营业、银行业、商业、客运业等的发展,成为扩展效应作用的又一种方式。

6.先进城市带对落后地区的支持

扩展效应作用的另一种方式是,由于先进的城市带经济的发展,国家税收增多,因而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而且,由于城市带可以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周围地区、包括比较不发达地区与农牧业区进城工作的人也会增多。他们向家乡汇回的款项,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也能起一定的作用。

在不发达地区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发展起来的一些企业,在布局上要求相对集中到一些条件较好的点上或交通线上,从而会扩大、兴起一批城镇。它们只要达到了一定规模,在

·53·

区域经济学

·54·

规模经济、聚集经济、乘数效应作用下,也会不断扩大,甚至有形成新城市带的可能。如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海岸城市带、皮德蒙城市带、佛罗里达城市带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初具规模的,其实力虽然远比不上那些老城市带,但已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些新城市、城市带的兴起,从美国全国来看,从较长远的历史时期来看,是波士顿、五大湖沿岸等大城市带向外扩展的产物,是扩展效应作用的结果。但从南部地区来看,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它们又在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化效应,在自身壮大的同时也在推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三)回程效应阻碍低梯度地区发展

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当处在高梯度上的发达地区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时,它的投资环境、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得到改善。竞争力日益增强,因而与那些处在低梯度上的贫穷地区相比,占有更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回程效应就会在至少三方面起着削弱低梯度地区,增强高梯度地区的作用。这包括:其一,在资金形成上,发达地区在扩展效应作用下,向不发达地区投放的大量资本、贷款,到一定时期都要还本付息或支付利润。这时,如果不发达地区不能迅速改善投资环境,吸收与消化这笔资金,它将被源源不断地汇回发达地区。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发达地区的企业与人民积蓄的资金也会因当地投资机会少、利率低,而通过种种渠道流往繁荣的发达地区。这两者都会严重损害不发达地区资本形成,而加速发达地区的积累。其二,在移民上,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倾向于流往发达地区。其三,在竞争能力对比上,发达地区在繁荣兴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扩大其产业规模,增添先进设备,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开展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进一步加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迫使不发达地区只能发展那些衰退部门,无法改善落后的产业结构。

可见,在国家全局的发展过程中,低梯度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的大小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扩展效应”与“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的对比。在通常情况下,在那些生产发展条件较优越的不发达地区,如在一些文化教育、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好,或是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扩展效应的作用往往较强,回程效应则较弱。如亚洲一些新型国家与地区的情况正是这样。反之,在那些生产发展条件较差的地区,回程效应的作用往往较强。因而,能在相当程度上谒制扩展效应的作用。

由此可见,极化效应固然不能离开扩展效应而单独起作用,反之亦然。但这两者作用力的大小却相差悬殊。即使在发达地区高速度发展的推动下,不发达地区能借以得到的经济发展也不过是些没有多大发展前途的部门。再加上回程效应的作用,地区间的不平衡只会进一步扩大。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辐射本身是物理学的概念,指的是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媒介相互传送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量高的物体向能量低的物体辐射能量,而且能量低的物体也能向能量高的物体反辐射能量。由于后者小于前者,从净辐射能量的数量看,能量低的物体的能量不断增加,最后两者达到相同水平。区域经济领域中的辐射理论认为区域之间由于存在广泛的辐射,相互之间的影响和作用不仅繁杂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中的辐射概念

(一)经济发展中的辐射概念简述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这里,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称为辐射源。

如果辐射源是一个中心城市,则此种辐射称之为点辐射。

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在辐射过程中资本向投资回报高的地区流动,初期中心城市的资本边际回报较高,周围城市的资本大量并长期地向中心城市集中,导致周围城市投资供给相对缺乏,当一段时期后,中心城市的资本边际回报减少,资本便会向周围城市流动,随之而来的是中心城市培养但处于成熟或夕阳阶段的产业、技术、资源等,但这些产业是周围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时所需的替换产业,资本的流动带动了辐射源与被辐射地区的共同发展。

如果辐射源是交通干线或沿海地带等带状地区,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则此种辐射称之为线辐射。

辐射干线上的中心城市把两翼地区和上下游地区联系起来,上下游的资金、技术、人才、自然资源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首先和辐射干线上的中心城市进行流动和传播,再由中心城市向两翼地区辐射和传播;两翼地区也是首先和辐射干线上的中心城市进行辐射和传播,然后再由中心城市向上下游地区辐射和传播。

如果辐射源是由中心城市和小城市连成一片的地区,则此种辐射称之为面辐射。

面辐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摊饼式辐射;另一类是跳跃式辐射。前者是指经济发展水

·55·

区域经济学

·56·

平和产业结构相对较高的地区逐渐与周围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的交流,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并逐渐向外推移,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发展模式;后者是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的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次、信息等的交流,带动后者加快发展,是一种跳跃的、突进的发展模式。

(二)经济发展中辐射的特点

经济发展中辐射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其一,经济辐射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对外开放和资源自由充分流动。

其二,双向辐射,缩小差距。在经济辐射中,发达国家(地区或城市)与落后国家(地区或城市)存在着互相辐射。前者向后者传递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本、管理经验、信息、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后者向前者提供自然资源、人才、市场等。由于前者向后者传递了先进的生产资源,通过接触能够缩小两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其三,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其距离和关系有关。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或城市)对落后国家(地区或城市)的辐射距离越近,关系越好,其辐射越充分、辐射的速度越快,辐射的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其四,经济辐射的媒介主要是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即经济辐射是通过交通、信息和各种关系进行的。

其五,经济辐射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种效应。

其六,经济辐射的方式主要有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1.增长极理论

经济增长极核心内容是: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由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增长极的辐射表现为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资金、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之后再通过扩散效应把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

布代维尔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二是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因此,增长极是指“由推进型产业及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具有较强的创新的增长能力,并能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的研究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所以,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是一个同时包括重点产业和重点战略区域在内的复合型增长极,这种复合型增长极一般都是发展条件比较好,产业综合优势比较突出,区位条件好,投资环境较为优越,发展潜力巨大的点状区域。”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2.点轴开发理论

它是把国民经济看作是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结构,“点”即增长极,“轴”即交通干线。松巴特认为“空间极化不仅会出现在若干点上,也可以出现在连接各点的重要交通干线及其沿线的线状地带上。它一产生,就会对产业和人口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导致产业和人口在沿线的聚集,形成新的增长极与点线一体的极化带。使极化过程与扩散过程在空间上可以沿着既定的方向连续进行,由单个、静态的点成为一个空间的量,因而具有了动态的性质。”从总体看,它既是以轴线相连的产业密集带,又是一个经济能力的空间辐射的方向。点轴开发这一理论与模式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2)在各发展轴上以中心城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3)确定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渐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

3.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成现代区域的空间开发结构,实行网络开发。网络开发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以各类中心城镇为增长极;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所吸引的范围;三是“网络”,由物流、人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等的流动网及交通、通信网组成。网络开发可提高节点、域面、网络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网络的外延,则可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调整组合。这是区域经济发展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

4.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7年缪尔达尔曾提出过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回流和扩散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1958年赫希曼也

·57·

区域经济学

·58·

提出了与缪尔达尔的扩散与回流效应极为类似的极化与涓滴效应,指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总是同时存在极化与涓滴两种效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化效应使工业向城市和发达地区集聚,促进了城市的扩大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当它们达到一定限度后,城市和发达地区因过分集聚产生的环境恶化,土地和水资源有限,地价昂贵,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生活费用高,犯罪率上升,生产成本上涨,又必然使经济出现涓滴效应,即资源由少数发达地区向广大相对落后的不发达地区扩散,使区域、城乡差别缩小,地区发展趋于平衡。

5.中心—外围论

弗里德曼将经济系统划分为中心和外围两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十分明显,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当经济持续增长进入一定阶段后,随着政府平稳发展政策干预加强,中心和外围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6.倒“U ”型经济发展理论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分析了世界上24个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倒“U ”型经济发展规律。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不断扩大的,但经过一定时期,平衡的力量将使区域差距保持稳定;当经济进入成熟阶段后,区域差距将随着总体增长而逐渐下降。

7.知识溢出理论

阿罗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知识溢出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由知识溢出的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

三、辐射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一)理论指导意义

辐射包括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其共同点是:(1)都意味着经济资源和人文环境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

的流动和传播。辐射的结果就是地区之间逐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2)都是双向辐射,目的是实现地区之间优势的互补。

展开讨论:(1)点辐射、线辐射都是一种抽象。两者最终表现为面辐射;(2)点、线、面辐射没有既定的顺序,可能同时存在;(3)点辐射组成线辐射,面辐射包含前两者。

(二)经济学实践意义

经济辐射是以空间和产业为途径,以资源(主要是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劳动等)的流动为纽带来完成的。

1.自然资源流动。自然资源富有而利用效益低的地区形成自然资源输出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自然资源缺乏而利用效益高的地区形成自然资源输入利用型发展模式。

2.资本转移。资本转移分为“资本聚集”和“资本扩散”。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首先形成了“资本聚集”,但当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雷同、市场竞争激烈时,为减少竞争损失,发达地区的投资者又会将其资本投入到周边地区,利用周边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获取高的投资收益率,形成了“资本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3.技术扩散。技术创新、技术进步首先在中心城市得到开发和利用,但技术资源具有共享的特点,它又可通过两种方式向周边落后地区扩散:第一,考虑其应用成本,在周边地区建立新企业,新技术由中心城市的创新扩展到周边地区的应用;第二,由于技术创新速度和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加快,中心城市相对落后的技术、过度集中的产业就会向周边地区转移。因此,创新技术的共享性决定了技术进步对中心城市和周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好处。

4.劳动力流动。虽然劳动力先由周边落后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促进了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周边地区人才的流失问题,但如果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了,城市规模扩大了,通过经济辐射,周边落后地区必然会受益。一方面周边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会注重吸引大量急需的人才,进一步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一些落后地区的劳动力流入到中心城市后,逐渐积累资本、知识、管理经验,他们会将学到的知识、技术和积累的资本带回周边落后地区,开创自己的事业,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1.增长极网络化:积极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城市不仅意味着它是人口流动、资本聚集、信息集中、科技发展等方面的中心地区,更意味着它是人才分流、资本扩散、信息传播、科技推广的要地。因此点辐射理论特别强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我国实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战略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选择走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城镇化道路;实施稳健的城镇化发展政策,使城镇化与经济同步增长;逐步实现城镇发展的高度化和网络化。其一根据城镇发展的路径(“镇

·5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3.区域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产值上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汇编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与辐射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

梯度推移理论

1、发展背景 现有梯度推移理论最早产生于西方。早在1862 年, 西方产业布局理论的先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 H . Tunen ) 就开始注意到了经济生活中的梯度现象, 提出了农业圈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区逐步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达到荒野的梯度分布。后来, 阿尔弗雷德?韦伯(A. Weber ,1909又从资源和能源的角度探讨了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区域间的变化梯度, 并据此得出了工厂的最优区位, 初步揭示了产业的空间集聚机制, 从而使梯度理论进一步丰富。马歇尔(Marshell,1 961 ) 在上述理论特别是韦伯产业集聚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外部规模经济思想(external scale economies则为现有梯度推移理论奠定了雏形, 为产业空间布局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梯度推移理论最终成形于美国哈弗大学教授拉坦弗农(Ruttan Ve r n o n )等人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梯度转移理论被引入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区域经济研究中,中国“七五”计划首次正式提出将中国经济发

展区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重点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在东部发展起来后,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计划,而后又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这正体现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思想。梯度推移理论的前提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梯度。实行梯度推移的目的是随着梯度的推移、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传统的梯度 推移理论(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存在静态性、反对跨越发展和不全面的局限性,已不能充分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广义梯度推移理论。2、内涵及具体内容 1)狭义梯度推移理论还可以细分为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和动态梯度推移理论。 (1)静态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雁行形态论在生产按比较优势在国际间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文章对西方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问题所提出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了评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

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 主要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_钟有林

2009/1 40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 钟有林 李霁友 摘 要: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综述熊彼特创新理论、弗朗索斯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论、弗农的梯度推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国内对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分析,体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非均衡状态;区域经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 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9)1-040-02 作 者:钟有林,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李霁友,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51 一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将创新理论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波段一个波段的起伏现状,整体经济的增长通过某一个时段创新成功的企业或地区的“创新———模仿———均衡———再创新———再模仿———均衡”的运行方式来实现。[1] 因此,经济的增长是一种螺旋式、非均衡状态的增长方式。熊彼特将实现经济增长的诱因归结为技术的进步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的贡献在于从正面认识到了由创新引起的“不均衡状态”可以实现经济增长,认识到经济的增长必须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并且感悟“创新”成功的企业或产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这为后来的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弗朗索斯的“增长极”。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斯佩鲁(F r a n c o i s .P e r r o u x )在《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增长极”理论。[2] 该理论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若干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增长极,经济的增长并非在均衡状态下发展,而是在“中心”或“极”的作用下首先在某一点上取得突破,实现增长,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佩鲁将增长极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商或企业,另一类是产业。此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J .R .B o u d v i l l e )《区域经济规划问题》(1957)和《国土整治和发展极》(1972)中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 [3] 将增 长极概念从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存在“市场机 制下的增长极”和“计划机制下的增长”二种,实现了从经济理论向经济政策的转变,取得区域经济学和中观经济学的理论突破。增长极理论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应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实力增强,同周边区域经济形成一个“位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看是建立在发达市场经济机制的背景之上的,所以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比较成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联系,产业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关联效应,各中心之间也有较强的空间相互作用,引进一个新的增长极,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区域乘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反,后发区域最大的弱点就是产业之间缺乏联系效应,加上落后的基础设施,引进的增长极很有可能成为区域经济中的“孤岛”,更不可能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 (三)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在《经 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等文章中提出“回波”和“扩散”概念,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 [5][6] 缪尔达尔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 实现的过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动和效应。一是“回波效应”,即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促使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的“回流”和“聚集”,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距。二是“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必须促成各种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从而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回波效应总是先于扩散效应,市场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经济差距,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永远存在。在此基础上,缪尔达尔进一步提出强化国家干预的作用,这一观点成为后来许多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时的理论依据。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过分强调发展对于“不平衡”的依赖,这一点是不足取的。 (四)赫希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缪尔达尔的理论为后来者赫希曼(A .H i r s c h m a n )所继承,后者提出了区域非 均衡增长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7] 赫强调指出,经济增 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和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经济增长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但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占支配地位,并进而提出了“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与佩鲁不同而与缪尔达尔相似的是,赫希曼主张政府的积极干预。赫希曼认为,尽管经济增长的聚集将首先加大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但长期的地理渗透效应将足以减少这种差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例如,纺织、钢铁、造船等行业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都曾经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部门,在产业革命中起到了先锋作用,但现在已经成了衰退部门。一般说来,当一个部门处在创新和发展阶段之间,它是兴旺部门,处在发展和成熟阶段之间是停滞部门,处在成熟和衰老阶段之间的是衰退部门。 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阶段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主要论点有: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后者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不但它经济发展势力雄厚,而且说明它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然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这种地区就被列入高梯度地区。如果一个地区的主导专业化部门都是由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地区经济必然会呈现出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人均收入下降等现象,或者已经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这种地区就处于低梯度地区。 2、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扩展和大范围扩展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展指的是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照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邻近城市转移。大范围的扩展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的向广大地区扩展。这是决定转移的方向就不是距离的远近,而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处在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接受并消化来自第一梯度的创新产业部门和产品,以后随着产品生命的成熟和衰老,它们的生产再顺序向第三梯度、第四梯度上的城市转移,甚至进一步向乡镇、农村转移。 之所以发生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是由种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1、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大城市有信息优势。大城市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种种信息汇集与传播的中心。在这里可以全面了解到市场动态、消费者心理、产品需求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等等。市场信息与科技信息的结合会给有志于发展创造的人输入种种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产生创新的源泉。 大城市有科研优势。大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图书馆、资料馆,同时也是各方面的人才荟萃之地,给研究和发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大城市有产业聚集优势。大城市可以依靠聚集经济效益来推动与加速发明创造、研究与发展的进程,节约所需投资。我们拿纽约的时装业为例说明这个问题。纽约是世界时装业的中心,这里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工作室、有剪裁缝纫厂、服饰加工厂、刺绣厂、纽扣厂、拉链缝纫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一带一路”中梯度与“反梯度”理论的思考

摘要:“一带一路”从提出到构建的近两年时间,备受国、内外瞩目。我国东、西部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差距大,“一带一路”既有利于带动新一轮的西部发展,又能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其中有许多梯度理论与“反梯度”理论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一带一路”及其区域经济意义,然后用阐述了梯度理论与“反梯度”理论含义,并用梯度理论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现象,最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思考如何运用“反梯度”理论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经济。 关键字:“一带一路”、区域经济、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

目录 一、“一带一路”的背景与区域经济意义 (1) (一)“一带一路”的背景 (1) (二)“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意义 (1) 二、梯度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 (1) (一)梯度理论的含义 (1)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梯度理论表象 (2)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运用“反梯度”理论发展西部经济 (3) (一)“反梯度”理论应用 (3) (二)机遇与挑战 (4)

一、“一带一路”的背景与区域经济意义 (一)“一带一路”的背景 “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1]。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走向复苏,但依然面临总舵难题,许多贸易关系等待重建。中国的出口贸易在这次危机后受挫严重,产能过剩严重。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经济的钳制,使得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将自身优势充分展现的平台,既能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在新一轮的全球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使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共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机,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一带一路”的区域经济意义 从对外经济合作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加强同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由于中国同中亚及东南亚各国文化相通,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所以合作基础坚固,有利于贸易的稳定发展;通过“辐射”作用,可以逐步形成连接东欧、西亚和东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同时可以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振兴势必会形成对阿拉伯和东欧国家的辐射作用,其结果有利于新的欧亚商贸通道和经济发展带的形成。 从带动中国内陆地区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带动内陆西部省份向中亚开放,即西部大开发的新时代机遇;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应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二、梯度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 (一)梯度与“反梯度”理论的含义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费农等人首创的,其主要内 [1]百度百科 https://www.sodocs.net/doc/1714179296.html,/link?url=L-TGiyL3VbcGB3NtUBlIHD8AQ0pCPhwp990UOtUtB1KOiPT5AfET4TtEQg7 KZrxipagqKOhOW5h_32xz-8g1rq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李光辉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可以预料21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并同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是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的地域空间,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一词是一个含义十分广阔、使用领域极大的词汇,它或以实体概念被使用,或以抽象的空间概念被使用,不同的学科对象有不同的解释,就是在经济学这一学科中也有不同所指。常见的区域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经济特区等等。在这些区域中,既有跨国的,也有几个国家各自一个行政区的组合,还有一个国家内为特别目的设立的区域等等。 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作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应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 一体化一词英文为“Integration”,最初来源于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之间通过卡特尔、托拉斯以及其他兼并方式联合而成的产业组织,可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两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专有名词最早出现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欧,从此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探讨也就开始了。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词的定义,经济学家艾尔·阿拉格(AiiM·EL-Agrua)有过这样的描述:“到了1950年,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们赋予这一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一项明确的定义,特别指将不同经济实体结合成较大经济区的一种事务状态或者一种过程。今天这个名词的用法也仅限于一含义。更具体地说,国际经济整合能消除参与国之间的所有贸易障碍,并建立一定的合作的协调的机制。后者完全依赖于一体化采取的具体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A.Balassa)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对“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也做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a process),又是一种状态(a state of affairs)。就过程而言,它包括采取种种措施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歧视;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差别的消失。”(3)巴拉萨的这一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经典性意义。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解释,基本上围绕着“过程”和“状态”而展开的。 1952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8年1月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从此,经济一体化不是一纸概念,而是有丰富实践的实体,从而引起很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经济学家维多利亚·柯森(Victoria Curson)在1974年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解释了经济一体化,他把一体化“过程”的理解为趋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把一体化“状态”理解为业已一体化成员国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4)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给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或两者的结合,达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对此,经济学家彼得·罗伯逊(Peter Robson)则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某种条件下,成员国之间歧视的消失;维持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