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法关键技术评价

工法关键技术评价

工法关键技术评价

以工法关键技术评价为标题,本文将从工法的角度出发,对工法关键技术进行评价。

一、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是工法的核心,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是评价工法关键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材料选用

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工法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材料的选用。在选用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性能、质量、价格等因素,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是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工法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施工设备的选用和使用。在选用施工设备时,需要考虑其性能、质量、价格等因素,以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

度。因此,工法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施工管理。在施工管理中,需要考虑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因素,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五、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是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工法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施工环境的评估和改善。在施工环境评估中,需要考虑气候、地形、地质等因素,以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施工工艺、材料选用、施工设备、施工管理和施工环境是评价工法关键技术的重要指标。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工作,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工法及科技成果鉴定需注意事项

1、国家级工法《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14]103号 工法的关键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工法已经过2项及以上工程实践应用;每项工法由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申报,主要完成人员不超过5人;国家级工法有效期为8年; 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3个类别。 国家级工法申报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级工法申报表; 2)工法文本; 3)省(部)级工法批准文件、工法证书; 4)省(部)级工法评审意见(包括关键技术的评价); 5)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出具的工程应用证明、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工程施工合同; 6)经济效益证明; 7)工法应用的有关照片或视频资料; 8)科技查新报告; 9)涉及他方专利的无争议声明书; 10)技术标准、专利证书、科技成果获奖证明等其他有关材料。 2、广东省省级工法—当年10-11月申报,次年3-4月公布结果 工法的关键性技术已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专家委员会鉴定(评估),并 达到省内先进及以上水平;工法一般要经过2个以上工程实际应用;申报的每项工法主要完成单位 不得超过2家,主要完成人总数不超过8人。有效期为6年,升级需经过2个以上工程实践. 申报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广东省省级工法申报表; 2)工法内容材料; 3)关键技术鉴定(评估)证书(正本为加盖公章的原件) 4)工程应用证明,包括应用工程的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提供的证明(正本为加盖公章的原件), 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复印件,施工合同复印件(只提供封面,含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及承包范围 内容页及盖章页); 5)经济效益证明(正本为加盖公章的原件); 6)专业技术情报部门提供的科技查新报告(正本为加盖公章的原件); 7)反映实际施工中工法操作要点的照片(10张),有条件的应提供录像影像资料; 8)若获关键技术专利证书和科技成果获奖应提供证明复印件,如有涉及他方专利的,应提供无 争议声明书; 9)若工法对外技术转让企业可附加其工法对外进行技术转让的证明材料。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规范工程建设工法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工法的开发、申报、评审和成果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第四条、工法分为企业级、省(部)级和国家级,实施分级管理。 企业级工法由建筑施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根据工程特点开发,通过工程实际应用,经企业组织评审和公布。 省(部)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以下简称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和公布。 国家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经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评审和公布。 第五条、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满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工法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工法开发计划,定期组织企业级工法评审,并将公布的企业级工法向省(部)级

工法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企业应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工法,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 第八条、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工法开发和推广应用,组织省(部)级工法评审,将公布的省(部)级工法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第九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国家级工法评审,评审遵循优中选优、总量控制的原则。 第十条、国家级工法申报遵循企业自愿原则,每项工法由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申报,主要完成人员不超过5人。申报企业应是开发应用工法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十一条、申报国家级工法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已公布为省(部)级工法; (二)工法的关键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工法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尚没有相应的工程建设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已经省级及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 (三)工法已经过2项及以上工程实践应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四)工法遵循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国家建筑技术发展方向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

工法关键技术

圆钢管相贯线计算与焊接技术 关键技术: 1.先利用数学公式Y ′(α)= -αβα2222sin )(sin 22sin )(t r R t r ----β α tan sin )(t r -计算出支管(腹杆)两端相贯线最小极值点坐标值Y 1(α)min 、Y 2(α)min ,再利用公式C=L-Y 1(α)min -Y 2(α)min 计算支管(腹杆)的下料长度,从而解决了支管(腹杆)下料长度无法准确计算的问题,通过应用以上两式可将支管(腹杆)的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0.1mm 以内。 以上两式中Y ′(α)——相贯线函数求导后的导函数 α—极值点对应支管圆周角 R —主管半径 r —支管半径 t —支管管壁厚度 L —支管中心线与上下弦管中心线交线长度 Y 1(α)min —支管一端相贯线最小极值点坐标值 Y 2(α)min —支管另一端相贯线最小极值点坐标值 2.屋架焊接时,采用先从下弦中间节点往两边节点对称焊接,再从腹杆中部节点由中间往两边节点对称焊接,最后从上弦中间节点往两边节点焊接的焊接方法,有效保证了屋架焊后的几何尺寸和起拱度的变形量,保证了焊后屋架高度方向的变形量不超过1mm ,长度方向的变形量不超过3mm ,拱度变形量在1mm 以内。

门式刚架高强螺栓连接节点焊接技术 关键技术: 1、节点板与梁、柱焊接前,先用反变形夹具对节点板四边进 行反变形,反变形量控制在2~3mm范围内,焊后减小了 节点板的焊接变形量,保证了节点板的表面平整度,高强 螺栓施拧后能保证两节点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95%以 上。 2、节点板与梁焊接时,将梁上下翼缘板与腹板交接处的腹板 进行切角处理,切割倒角尺寸为5mm,施焊时先焊接梁腹 板与节点板之间的角焊缝,后焊梁翼缘板与节点板之间对 接焊缝处焊接坡口背面的角焊缝,再在坡口面进行清根处 理,最后再焊坡口面的对接角接组合焊缝。这种与传统焊 接顺序不同的焊接方法避免了焊后由于焊缝背面不易清根 造成的焊接缺陷,使得焊缝等级达到一级焊缝标准。

工法评审标准

1 关键技术的水平 工法关键技术的先进性(不重复计算,只取一项最高分)国际 领先:(24-30) 国际先进:(20-26) 国内领先:(16-24) 30
19
工法的特点突出,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10
8
工法的工艺原理科学合理
10
6
工法的关键技术获奖励、专利(不重复计算,只取一项最高分) 国家科学技术奖:10 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 发明专利:4
10
0
2 适用性、合理性、可靠性 工艺流程完整、合理,可操作性强,能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 理的需要 24
0
主要材料、机具、仪器仪表满足施工要求
6
0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合理有效;质量检测手段完备、方法正 确;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10
0
施工安全措施有效、针对性强,明确必要的安全预警事项
10
0
符合技术发展方向,满足“四节一环保”要求
10
0
应用工程实例达到规定数量要求,能佐证工法的成熟可靠
14
0
工法在全国或行业范围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3 应用效益 效益分析依据充分、合理,结论与证明材料一致
16
10
0
通过工艺技术改进,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节省成本,经济和社 会效益显著 4 工法编写水平
20
0

文本编写格式规范,表述清晰,条文层次分明,数据可靠,图 表与文字对应性强 工程录像或照片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工艺要点
14
0
6

施工企业工法

工法简介 工法一词来自日本,日本《国语大辞典》将工法释为工艺方法和工程方法。 工法概念: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特点:必须具有先进、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环保、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等。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 工法等级:分为国家级(一级)、省级(二级)和企业级(三级)三个等级。企业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国家级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省先进水平、有较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省级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企业先进水平、有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企业。 工法的编写:要按照企业承建工程的特点,制定工法开发与编写的年度计划,由项目领导层组织实施。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工法,应指定专人编写。 工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1、前言:概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等。 2、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3、适用范围:说明最宜采用本工法对象或工程部位。 4、工艺原理:说明本方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可用网络图表 示)和操作要点。 6、材料:说明本工法使用新型材料的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 要求等。 7、工具设备:说明本工法所必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 仪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及合理的数量。 8、活动组织及安全:说明本工法所需要的工种构成、人员数量和 技术要求,以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技术鉴定资料

新型微发泡木塑模板施工工法》关键技术鉴定资料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二0 一四年十月

1、关键技术提出背景. (1) 2、材料性能原理及特点. (2) 3、关键技术 (3) 4、实施效果 (16) 5、附件 (16)

剪力墙结构中墙体应用新型微发泡木塑模板 施工工法关键技术鉴定资料 1、关键技术提出背景 1.1、环保要求:目前建筑行业日益发展壮大,木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森林资源日趋减少,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越来越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一些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新型材料便应运而生。PVC木塑板 材便是其中之一, 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模板、家居装饰、家具配套、项目装修等方面。 1.2、市场需求: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在混凝土结构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人工费 的30%~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是推动我们国家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1.3、施工需求:山水庭院二期5#楼及A1#娄,A1#楼建筑面积33540.88 m2,5#楼建筑面积35515.85 m2,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确定为主体结构优良。为确保主体结构达到清水砼的要求,模板工程是保证其达到预期效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故重视模板材料的选用,确定模板支设方法至关重要。经过市场调研并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本工程剪力墙结构采用PVC新型木塑微发泡建筑模板代替常用胶合木模板。该模板表面光滑光洁、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外观好,周转次数多,同时施工方便快捷,缩短了工期,解决了木模板遇水易变性、翘曲、易燃安全隐患多,脱模剂使用量大,周转次数少的缺陷。 2、材料性能原理及特点 2.1 、木塑模板复合材料是以植物纤维(锯末、木屑、竹屑、稻草、花生壳、亚大

钢结构施工工法提高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钢结构施工工法提高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技 术 钢结构施工工法在现代建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供出色的稳定性和结构性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工法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将探讨钢结构施工工法中提高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一、结构设计与分析 在钢结构施工工法中,结构设计与分析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步骤。首先,工程师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细致的结构设计和分析,包括各个结构部位的受力情况、荷载分配、梁柱配筋等。通过综合考虑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可以制定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物在承受荷载时能够保持稳定。 二、钢结构制造和连接 钢结构制造和连接是施工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结构的制造需要精确的尺寸和高质量的材料,以确保构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合理的连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工艺,可以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和刚性,提高抗震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三、构件吊装和安装 构件吊装和安装是钢结构施工工法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技术之一。在钢结构吊装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吊装设

备,并确保吊装操作的安全和稳定。同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构件的安装,保证每个构件的位置准确无误。通过规范的吊装和安装操作,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四、混凝土浇筑和固结 在钢结构施工工法中,混凝土浇筑和固结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环节。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注意浇筑质量和工艺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同时,在固结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固结材料和固结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通过混凝土的浇筑和固结,可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性和稳定性。 五、监测和维护 一旦钢结构施工完成,建筑物的稳定性监测和维护就成为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定期进行结构监测,包括使用应变仪、振动仪等设备进行结构性能的检测和评估,以及及时修复和加固受损的结构部位,可以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与分析、钢结构制造和连接、构件吊装和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固结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结构施工工法下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建筑物稳定性的监测和维护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钢结构施工工法的安全可靠性,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建筑环境。

工程工法评审方法

工程工法评审方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动深圳市建筑业施工工法的开发、编写和推广应用,促进 施工企业的技术积累,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根据国家建设部相关文件的规定,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 方法.工法必须先进、适用和保障工程质量、保证文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 第三条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 要内容,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 第四条工法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个等级.本办法所评选的工法为市级工法.市级工法的评选工作,遵循“协会组织,专家评审,社会监督”及自愿的原则,每年 1 至 3 月份评选一次,并经深圳建筑业协会工程质量工作委员会审定并 授予市级工法的荣誉称号. 第二章评审机构 第五条深圳建筑业协会常务理事会授权深圳建筑业协会工程质量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质委会)为深圳市级工法的审定机构 . 第六条“ 质委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若干委员组成.主任委员由协会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常务理事及有关部门领导担任,委员由专家担任. 第七条质委会下设日常工作办公室,由协会秘书处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其主要职责为: 负责向企业发放评选通知; 收集申报材料; 从专家库中抽选评审专家,组成专家组; 编制评审方案; 组织专家组对申报资料进行评选. 第八条市级工法的具体评选工作由专家组负责, 其主要职责为:执行评审方案;审核申报的资料;提出市级工法的入围名单.

建筑工程工法评审要点

一、前言 工法的形成过程:企业通过开发创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过程,通过局部创新或技术改进对原有工法修改修订的过程等。 前言中一般不应出现有关特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内容。”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但工法的形成过程必须在前言中说明” 二、工法特点 1.工法在作用功能方面的特点:指本工法针对工程对象、工程项目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功能等方面具有的特点。如钢筋混凝土墙体外保温具有消除冷桥,不占用使用面积的特点;聚氯乙烯塑料管具有与填土共同作用的特点. 2.施工方法方面的特点:指施工方法本身的特点,比如单面网架聚苯板与混凝土墙体一次浇筑成型的特点。 注意事项: 该项内容中要避免将特点和效益混淆,有些特点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因果关系,指出特点即可,将效益放在“效益分析”中去叙述. 注意不要将本章仅写成本技术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工法中含有技术与管理的内容,技术只是工法中的一部分. 三、适用范围 说明最适宜于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和工程部位,有的工法还要规定最佳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 四、工艺原理 说明工法的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点内容和核心。应该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或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编制工艺流程,然后在操作要点中分别加以描述。对于使用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也可以辅以必要的图表。本章节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工艺流程 指工艺的基本过程,各有关工序的先后操作顺序和相互衔接关系,可用网络图、流程图、框图、示意图等表示。

2.操作要点 与本工法有关的施工操作要点,有别于其他施工方法的操作要点,与其他施工方法没有什么区别的部份,可以不叙述。 六、材料与设备 1、材料 说明本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及其规格、主要质量指标以及质量要求等。一些最常见的材料,如常用水泥、砂子、石子、钢筋,如本工法对这些材料无特殊要求,可不专门叙述。 2、机械 说明采用本工法所必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仪器的名称、型号、性能以及合理的配置数量.机具设备最好采用列表的方法,对于动力设备以及不常使用的机具设备还应该标明电源的电压、相数、电机功率、合理的配置数量等内容.合理的配置数量以一个最佳劳动组合作为计算单位。对于自行制作的小工具,还应该提供加工示意图。 七、质量控制 本章节要说明最终产品的质量验收要求。应说明本工法所必须执行的国家、地方或者主管部门制定的质量验收标准的名称,尤其应该说明现行标准或者规范中所没有规定的内容。 质量要求可以包含当时已有的国家或者地方质量标准的要求.也可以是实施本工法所遵循的自行制定的质量要求。但是自行制定的质量要求不能低于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质量标准的要求. 八、安全措施 说明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可以列出有关安全生产规定或规程的名称。但安全保护措施不要泛泛而谈,也不要仅仅列出相应的安全规定的名称,而一般性的安全注意事项可简略.工法中有特殊要求的措施应叙述到位,还应列出现场必须采取的主要安全设施和必要的应急措施和资源。 九、环保措施 说明应注意的环境保护事项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新增加的章节,说明国家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参照“安全措施”的写法。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促进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施工技术水平,规范工程建设工法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工法的开发、申报、评审和成果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工法,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第四条工法分为企业级、省(部)级和国家级,实施分级管理。 企业级工法由建筑施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根据工程特点开发,通过工程实际应用,经企业组织评审和公布。 省(部)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以下简称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和公布。 国家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经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评审和公布。 第五条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满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工法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工法开发计划,定期组织企业级工法评审,并将公布的企业级工法向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企业应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工法,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 第八条省(部)级工法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工法开发和推广应用,组织省(部)级工法评审,将公布的省(部)级工法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 第九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两年组织一次国家级工法评审,评审遵循优中选优、总量控制的原则。

施工工法及其申报要求

施工工法及其申报要求 1 工法定义和分类 1。1 工法的定义 是指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是具有指导工程施工与管理作用的一种规范化的技术文件,是对先进的施工方法的提炼与总结提高。也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工法的分类 根据建设部2005年颁布的《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工法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三个类别。 同时,我国工法分为三级,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级。其相应要求见下表: 工法的分级及标准 2 工法的基本内容 一项技术从形成到进行规范,不仅体现了技术的成熟,同时也体现了管理的成熟。工法作为一种类似于规范、规程的特殊文体。其内容组成、编写格式和语言结构都有进行严格的规范.一篇完整的工法必须按照以下的顺序展开: 0)前言:简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和获奖的情况等内容。 1) 工法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2) 适用范围:说明最适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者工程部位。 3)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 材料与设备:说明本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施工机械等的名称和要求。 6)劳动组织:说明本工法所需的工种及其构成、人员数量以及技术要求。 7)质量控制:说明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验收要求. 8) 安全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安全规定和在现场所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9) 环保措施:说明应该遵循的环境法规和在现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0)效益分析: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应用工法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应用实例:说明采用了本工法的具体工程的名称、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 3 工法的编写要点 3。0 前言 “前言”两字可以不写。前言包含三项内容: 1) 工法的形成过程:企业通过开发创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过程,通过局部创新或技术改进对原有工法修改修订的过程等。 2)关键技术的鉴定情况:鉴定时间、主持鉴定单位、主要鉴定结论。 3)关键技术的获奖情况:一般指获得哪一级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等。 前言中一般不应出现有关特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内容。"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如果没有可以不写,但工法的形成过程必须在前言中说明" 3.1 工法特点 工法特点可包含两项内容: 1) 工法在作用功能方面的特点:指本工法针对工程对象、工程项目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功能等方面具有的特点。如钢筋混凝土墙体外保温具有消除冷桥,不占用使用面积的特点;聚氯乙烯塑料管具有与填土共同作用的特点。 2) 施工方法方面的特点:指施工方法本身的特点,比如单面网架聚苯板与混凝土墙体一次浇筑成型的特点. 注意事项: 该项内容中要避免将特点和效益混淆,有些特点与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因果关系,指出特点即可,将效益放在“效益分析”中去叙述. 注意不要将本章仅写成本技术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工法中含有技术与管理的内容,技术只是工法中的一部分。 3。2 适用范围 说明最适宜于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和工程部位,有的工法还要规定最佳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工法是一个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因而在本章中也不要仅仅强调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3.3 工艺原理 说明工法的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和理论依据。凡是涉及技术秘密的内容在编写的时候都

浅谈悬索桥主缆空中纺丝工法技术

浅谈悬索桥主缆空中纺丝工法技术 摘要:悬索桥主缆架设是施工的关键节点,我国均采用预制平行索股(PPWS)架设法,而国外普遍采用改进后的恒张力空中纺丝法(AS)架设,其施工效率、主缆安装 工程质量均大为提高,值得我国借鉴学习。阳宝山大桥拟釆用该施工方法实现国内AS 工法的零突破,文章以该项H为背景介绍了AS法的施工工法,为AS法在我国的顺利 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悬索桥;主缆施工;空中纺丝法(AS) 引言 悬渤桥主缆空中纺丝工法(AS)架设法是国外悬索桥主缆架设广泛釆用的方法,例如美国的布鲁克林桥、金门大桥、华盛顿大桥、日本的下津井瀨户大桥、韩国的光阳大桥[1]、挪威哈罗格兰得大桥[2]等,主缆均采用了AS架设法。国内的悬索桥均采用预制平行索股(PPWS)架设法[3],虽然PPWS工法产业链完整,设讣和施工技术成熟,但相比AS法存在锚固面积大,预制成本高,施工工效低等劣势,尤其对山区峡谷处的悬索桥施工,AS法运输、架设牵引设备的能力要求低,可满足山区运输条件差.超大跨径的悬索桥建设。因此我国的主缆架设应扩展思路,学习和运用AS法对主缆进行架设方法和步骤。 1・空中纺丝法架设工艺 空中纺丝法是将直径5-7mm的钢丝挂到纺丝轮上,往返于桥梁两侧的锚碇之间,以钢丝为单元架设主缆的工艺。随着纺丝轮的循环往返,钢丝从已缠好的丝盘中引出,纺丝轮下端的钢丝在引出后直至架设完成,始终处于同一位置不会移动,被称之为“死丝〃;纺丝轮上端的钢丝从钢丝丝盘以纺丝轮行进2倍速度持续供应,被称之为“活丝〃。架设过程中死丝落入索鞍鞍槽和主缆成形器内,活丝落在主缆成形器外侧支撑滑轮上,纺丝轮回程时,将纺丝轮旋转一定角度,将去程活丝提起并落入索鞍鞍槽和主缆成形器内。架设于空中的钢丝通过多次往返将数白根钢丝逐步累加合成一个索股,各索股形成环状形态分别固定在锚碇部位锚靴上,过程示意见图1。 图1空中纺线法示意图 改进的空中纺丝法在纺线过程中对主缆钢丝进行恒张力的控制,在张力状态下放丝,理论上不存在钢丝之间的无应力长度偏差,垂度调整以数白根钢丝组成的索股为单位进行,工期较短,受大风天气条件影响小,与PPWS法相比,减少了工厂制索环节及费用;架设载荷小,猫道自重轻,索股数量少(约为PPWS法的1/3),可最大限度地减小锚体或锚塞体尺寸,具有一定的经济性[4]。 2 •设备及布置 空中纺丝法架设装备主要山钢丝卷绕设备、钢丝送丝设备、带纺线轮的牵引绳驱动设备等组成,各设备的安装位置见图2所示。 图2张力控制空中纺线设备示意图 2.1钢丝卷绕设备 将丄厂制成的盘状钢丝用收线机经过张紧装置在一定张力条件下卷绕至丝盘上, 卷绕作业完成后,将丝盘转移至放丝机,使钢丝在架设过程中通过放丝机维持一定张 力高速稳定地释放,如图3所示。 图3钢丝卷绕设备现场图 受钢丝盘条制造限制,镀锌钢丝每卷质量约为2000kg左右,成卷供应。组成AS

技术创新与工法编写评审要点

技术创新与工法编写评审要点 技术创新与工法编写评审要点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工法编写是技术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将新技术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施工方法。技术创新与工法编写评审要点在于确保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关注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 1. 解决实际问题:技术创新应该着眼于实际问题,解决现有工程存在的难题,并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2. 提高效率与质量:技术创新的核心目的是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评审要点应该关注技术创新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 3. 具有可复制性与推广性:技术创新应该具备可复制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并具备推广应用的潜力。 二、确定技术创新的评审要点 1. 技术可行性评估:评审要点应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包括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是否充足,技术路径是否明确,是否能够实现预期效果等。 2. 安全风险分析:评审过程应对技术创新带来的安全风险进行

全面的分析,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对施工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等。 3. 经济效益评估:评审要点应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成本投入是否合理,技术创新是否能够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等。 4. 环境影响评估:评审过程中应关注技术创新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施工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污染物,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等。 5. 工艺可行性评价:评审要点应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工艺可行性,包括技术创新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所需人力、物力、时间是否合理等。 三、注意工法编写的要点 1. 清晰明了的工法编写:工法编写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步骤,清晰易懂,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2. 全面细致的描述:工法编写应全面细致地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工法编写应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工程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4. 安全保障机制:工法编写应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公司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根据中电建《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结合xx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局”)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第三条xx局工法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标准,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和综合效益,满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 第四条根据住建部和xx《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关于工法实行分级管理的规定,xx局工法属于企业级工法,xx局各二级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本单位工法,并择优推荐申报xx局工法。 第五条xx局工法每年评审一次,评审遵循好中选优、数量适中的原则。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xx局工法的开发、申报、评审、管理、推广应用和xx工法及其他省部级工法推荐。 第二章申报要求

第七条各二级单位制定本单位年度工法目标及指标。 第八条每项工法申报单位不超过2家,主要完成人员不超过5人。申报单位应是开发应用工法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九条申报xx局工法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工法遵循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技术发展方向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要求; (二)工法的关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工法已经过2项及以上工程实践应用,安全可靠,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四)工法编写内容齐全完整,包括前言、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 (五)工法内容不得与已发布的有效期内的xx局工法雷同。 第十条 xx局工法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法申报表; (二)工法文本; (三)关键技术评价证明,每项工法至少提供一项技术评价证明,技术评价证明包括技术鉴定证书、评审证书或科技查新报告等; (四)工程应用证明; (五)经济效益证明; (六)技术标准、专利证书、获奖证明等证明材料;

《电力建设工法评审办法(2021版)》

附件 电力建设工法评审办法 (2021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施工技术创新,提高施工效率,规范电力建设工法评审工作,参考住建部《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14〕10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电力建设工法的申报、评审、管理及推广应用。 第三条电力建设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以量化的工艺流程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将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相对成熟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其核心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创新性,并经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审定发布。 第四条电力建设工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施工效率。 第五条电力建设工法为省部(行业)级工法,电力建设工法每两年评审一次。 第六条电力建设工法分土木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两类。 第七条推荐采用“三维视频”的方式进行工法编制,以促进工法的推广应用。 第八条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创新开展工法的研制,提高企业施工技术水平。 第二章评审机构及职责 第九条中电建协根据工法申报情况组建电力建设工法评审委员会(以

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行业部,负责电力建设工法的申报、评审等工作。 第十条评审委员会由中电建协及有关专家等15~17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若干。主要职责是:审核电力建设工法,形成审核意见;处理评审过程中的问题和异议。 第十一条秘书处负责组建专业评审组,每个专业组不应少于5位评审专家,且应是中电建协专家库专家。 第十二条专业评审组成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高级技术职称,长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或行业管理工作,熟悉本专业现状和发展方向;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泄漏技术秘密,不私自翻印申报材料; 3.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秉公办事; 4.能够本着科学、公正、独立的原则行使评审权利,并对本人评审意见负责。 第十三条评审专家实行回避原则,与申报工法有利害关系的成员,不得参加该工法的评审。 第三章申报 第十四条电力建设工法采取网络申报的方式,申报单位登录“电力建设工法网络申报评审系统”(以下简称“网络申报评审系统”),自主注册申报用户,进行工法申报。 第十五条电力建设工法遵循企业自愿申报原则,申报单位应是中电建协会员单位,每项工法应由一家电力建设企业申报,主要研制人的名额不应大于6人。 第十六条下列情况之一者,其核心技术应经全国性电力行业协会组织的专业性技术评价,且评价时间不超过三年。

工法知识

我国施工工法制度诞生始末如今,建筑业经常有人提到工法一词。那么,什么是工法?我国的工法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工法一般都包含哪些内容?工法对于建筑业有什么好处?就此,笔者专门走访了我国首批推行工法制度的试点单位之一———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的一些老职工。这些建筑企业老职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笔者讲述了发生在20多年前的故事。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质量部的孙合祥,当年曾经在企业科技处负责过技术情报工作。据他回忆,上世纪80年代,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云贵高原上建设鲁布革水电站,其中部分工程项目实行国际招标。当时许多外国工程公司纷纷进入我国参与投标,最终是日本企业签下了工程合同。在日本人凭借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施工工法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以后,日本人开创的施工工法制度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1987年,原建设部在以推广鲁布革工程经验为主题的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实施项目法施工的概念。后来,有关领导多次建议在我国建筑业推行工法制度,于是在1989年,原建设部下发了《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为了执行新办法,有关部门决定,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与其他17个大型建筑企业一起,作为第一批工法编制试点单位,着手进行工法编制工作。

那么,什么是工法呢?工法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北京建工集团下属某企业一位老职工告诉笔者,所谓的工法,其实是指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它既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工法分为国家级(一级)、省(部)级(二级)和企业级(三级)三个等级。完整的工法应包括形成过程、适用范围、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机具设备、劳动组织、质量要求、效益分析、应用实例等内容。 据孙合祥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原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曾经承接了华侨公寓、方庄居民小区等一大批新型住宅建设项目。这些住宅不但内部结构设计较从前有明显改变,而且房屋开间规模也加大了许多。为了完成施工任务,一线技术人员曾经在没有规范标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研究出多项新工艺、新技术。由于有一定的技术资源储备,所以,当1989年公司作为第一批工法编制试点单位开始编制正规工法时,这些资源派上了用场。孙合祥说:“记得当时我们公司由副总经理亲自挂帅,总工程师和科研室主任直接牵头,各分公司纷纷成立了以科研室为主的编制小组。大家将各分公司近年来应用新技术的成功案例进行集中,系统总结成文后上报到公司科技处,科技处再进行甄别筛选,然后将有价值、符合工法制度编制要求的内容进行整理改编,最后将完整的资料汇总至上级单位。我们公司编制出的第一批工法包括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上梁板结构工法,大开间板式楼大模板工法,预应力薄板叠合楼板工法,大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