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猪瘟的诊断与控制

猪瘟的诊断与控制

猪瘟的诊断与控制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包括野猪)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微血管出血变性而引起全身性出血、坏死和梗塞为特征。本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受到各养猪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自1925年开始研究猪瘟防治以来,已有近80年与本病作斗争的历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

1、流行现状与病因

猪瘟病毒经口感染猪只,从扁桃体侵入淋巴结,于24小时后到达各脏器。以脾脏、淋巴结和血液含毒量最高。病毒从各种排泄物向外界排出,是造成本病直接或间接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在猪肾、睾丸细胞培养中增殖。具有世界威望的C株是我国培育的猪瘟兔化弱毒株,在控制世界范围内的猪瘟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野外存在非典型猪瘟。近来许多学者指出:“猪瘟仅一个血清型”的看法不全面,猪瘟病毒不仅在病原性上,而且其血清学特性也存在有不同毒株。日本学者指出,凡不被牛腹泻病毒(T20-5)抗体中和的猪瘟毒株

称H群(强株),感染猪呈急性经过,5-10天死亡;易被牛腹泻病毒中和的猪瘟毒株称B 群(弱毒株),呈慢性或亚急性经过。法国学者用细胞培养测定中和价,可将猪瘟病毒分成强毒株和弱毒株两个血清型。美国学者从慢性猪瘟病猪中分离出331毒株,接种猪仅表现一过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这些都说明猪瘟病毒存有病原性和抗原性不同的毒株。但如上观点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目前,猪瘟的流行特点大致为:频发大流行转为散发为主;出现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母猪亚临床感染引致的繁殖障碍,如流产、死胎、产弱仔增多等,并有日益扩散之势;因胎盘感染引致的仔猪先天免疫耐受病例增多。这部分猪往往成为带毒并散毒的主要根源,如留作母猪,则成为恶性循环发病的传染源。

什么原因所致?有学者分析认为:猪的胎盘屏障可阻挡抗猪瘟母源抗体通过,但猪瘟病毒则可能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引起胎儿持续感染猪瘟,这种病猪猪瘟疫苗接种常产生免疫学耐性。影响猪体免疫功能的因素很多,(1)如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

都能损害免疫器官,(2)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药物,(3)以及长期或大量饲喂霉变饲料、管理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都能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减弱,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加。有的地区对猪瘟的防疫工作还不够重视,免疫接种的密度并不高,漏防的猪只占一定数量。此外,(1)有的猪瘟疫苗质量较差,效价不高,(2)免疫剂量不足,(3)运输保修不当,(4)使用方法不对,(5)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到,均可导致免疫空白或失败。此外墨西哥以HC的PA V-250株与BVKV Andy-1株制成联苗混合免疫,对猪瘟的保护率达100%,此即说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存在与散播,给猪瘟防制与根除带来很大的干扰与难度,关于免疫剂量,许多学者认为免疫剂量不足引致仅能达到临床保护而不能达到阻断亚临床感染,国内1头份免疫剂量为150个RID,台湾要求500个RID,欧洲药典要求肌注为400RID,口鼻免疫为640个RID。此外细胞苗效标准也存在相当差异,我国细胞5万倍免检合格,国际标准为13万倍,台湾要求16万倍。导致猪

瘟流行的原因多而复杂,各地情况有一定差异,学术界对此一直比较关注。

2、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

2.1 繁殖障碍型猪瘟黄瑜等(1997)调查表明,有的猪场发生母猪繁殖障碍占妊娠猪的78.2%,有的占同期产仔母猪的80%,死亡胎儿和死仔占总产仔数的68.4%。另有学者的一项调查表明,引起猪瘟中,母猪繁殖障碍占32.2%,断乳前后仔41.9%,成年猪仅占25.8%,此外,引起猪瘟中9

3.5%发生于免疫猪群。

繁殖障碍型猪瘟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其本身呈隐性感染,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的成活率下降。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就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隙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病仔猪常在2-3d内死亡,致死率很高。这种病例一般不发生水平传播。发病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少有关。本病的剖检病

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

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如在咽喉、肾膀胱粘膜等处有不程度的出血小点,淋巴结出血、充血和水肿,胃肠道有出血性炎症。

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在出生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多表现出症状。体温升高达41度左右,厌食。特症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恶臭。病猪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郁血。病检以胃肠道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为主要特征,少部分病例的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

2.2 温和型猪瘟本病常见于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也可能发生在猪免疫接种制度不健全的散养猪群。

温和型猪瘟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多见。病程长达30-60天,病性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病猪的体温稽留在40度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随着病程的延长,皮肤出现淤血斑和坏死块,有时也出现紫耳目紫斑

蹄及干尾巴等。病猪皮肤一但受创,局部常流血不止,血液不易凝固。慢性猪瘟的病变与典型猪瘟病变接近,但不如其明显。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轻度水肿、出血;脾稍肿大并有1-2个小的梗死灶;回盲瓣肠胃段可出现溃疡、坏死;肾、喉及膀胱与胃粘膜有少量出血点。

3、诊断思路与要点

3.1目前,生产实践以温和型猪瘟和繁殖

障碍型猪瘟最多见,过去的那种急性型、

典性型猪瘟已十分难见。因此过去许多学

术论文、专著等文献中所描述的临床症状

及特征性病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失去

其诊断价值。但尚有3个指标可协助诊断:

(1)持续性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任何

抗菌药治疗无效;(2)母猪大面积长期出

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不孕、产仔数

低;(3)断奶后的仔猪出现顽固性腹泻,

耳根、腹部皮肤呈紫红色瘀血。

3.2免疫酶组化染色法诊断待检病

料触片,自然干燥后用含2%(体积分数)

的H2O2甲醇室温固定15min后用

PH7.4PBS洗涤3次,每次5min;再用2

个工作浓度的猪瘟酶标抗体滴于角片上,

置湿盒内37度作用35min;取出后用PBS

振荡洗涤3次,每次5min,用DAB-H2O2

底物避光显色5min,蒸馏水漂浙江省洗2

次,每次2min,以终止瓜及脱盐;等其稍

干后,用缓冲甘油封片,显微镜油镜检查。

细胞内有棕褐色颗粒者则可诊断为猪瘟。

3.3兔体交互免疫试验待检病料用生理

盐水1:10稀释成乳剂,肌肉注射接种家

兔2只,5ml/只,为试验组。另取家兔2

只,接种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经7-12d

后,2组家兔全部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每只耳静脉注射1ml,连续测量体温并观

察3天。若试验组家兔无体温反应,而对

照组家兔出现体温反应,则可诊断为猪

瘟。

3.4琼脂沉淀试验在半固体琼脂打一直

径为0.5cm的孔穴,以抗猪瘟血清注满,

在另一孔穴中加入病猪的肠胃系膜淋巴

结磨碎液,两孔相距0.2cm。与血清孔等

距的另一方打同样的第三孔,孔中加组织

病料作对照。在22度过夜后取出观察,

如两个组织孔与血清孔之间都出现沉淀

线即为阳性反应。

4、综合防制措施

4.1 加强猪瘟的诊断目前,除前文述及的3个诊断方法之外,冰冻组织切片(或触片)的直接荧光体(FA)试验已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执行消灭猪瘟规划的法定诊断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可靠的特点。

4.2 加强免疫监测应把清除、扑杀亚临床感染猪作为重点,并增强HC群体免疫监测措施,根据总保护率的高低判定免疫效果,如果总保护率能达到90%左右,则表明总体免疫良好,对引进的外源猪必须严格进行检疫。在大批量注射疫苗前应进行疫苗效价监测。

4.3慎用三联苗,制定合理免疫程序,确定科学免疫检测方法。吴增坚等推荐的目前猪瘟免疫程序为:20-25日龄,猪瘟活苗,首免;60-70日龄,猪瘟活苗,二免;200-220日龄,猪瘟活苗(限种猪)三免。种用成年公猪每年补防2次,经产母猪在断奶前或配种前补防1次,避开配种和妊娠期。适时开展猪瘟的抗体

检测,常用ELISA法和间接血凝法等,通过免疫检测,可了解免疫的效果和疫苗的质量,并为制定本地(场)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重要依据。

4.4 加大免疫剂量多数学者认为,适当提高免疫剂量有利于提高抗体水平,同时加大免疫剂量亦可中和一定的母源抗体。王雯慧等(2000)提出了一个参考免疫剂量:种猪4-5头份,仔猪2-3头份;仔猪母源抗体在1:32以上时(25日龄左右),以4头份剂量免疫效果最佳;生长育肥猪、母猪和公猪均应2头份;30日龄仔猪接种和空怀母猪接种为1500个兔感染量。

4.5 猪瘟流行时应当以扑灭疫病为主猪瘟流行应采取“早、快、严、小”的原则扑灭疫病,尽量减少其对养猪业的危害。强化消毒、接种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4.6 猪瘟的治疗据目前的研究所知,尚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药品,对发病早期的猪瘟病猪,抗猪瘟血清、干扰素等有一定效果。中华神力注射液、百毒杀注射液等均系抗菌病、抗病毒药和免疫增强剂等经特殊工艺制成的

复合制剂,对早期病猪有一定治疗效果,肌肉注射剂量为每kg体重0.1ml,一日一次,连用3日,对解救高热、修复病变组织、增强免疫力有较好作用。对于无特别价值的病猪,仍应以屠宰为宜。猪瘟血清的治疗剂量为每kg体重1ml。

4.7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兽医和养殖户的培训,增强对繁殖障碍性猪曾、温和型(非典型)猪瘟的认识,提高其临床诊断水平,加强预防免疫接种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