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经常听到人们在谈论所谓的“面子”,国人爱讲面子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究竟什么是“面子”,还真不好解释。有的人认为面子就是“人情”的另一种称谓;也有的人认为“面子”事实上就是人的尊严的另一种表述;还有的人则认为“面子”是人与人交往中尊重、情感、虚伪、满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表述,是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相互感觉。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某某非常给面子”,也经常听说“某某非常有面子”。国人也喜欢讲圈子,所谓“圈子”泛指人际交往的范畴。由于人们喜欢“对等”交往,或称“门当户对”,所以圈子往往被看做一个人“能量”大小的象征,所谓的“人找人,鬼找鬼,蜘蛛找的是八条腿”这也就是对“圈子”关系的最佳诠释。人一生中主要交集有四个圈子:一个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戚和老乡的圈子;第二个是以读书或当兵为纽带而形成的同学或战友圈子;第三个是工作为纽带而形成的同事(包括上下级)圈子;第四个是以业务往来形成的“客户”圈子。当然,还会有一些其他圈子,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的各种圈子,但上述四个圈子无疑是最重要的圈子。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喜欢用他的“面子”有多大,“圈子”有多牛来评价这个人是否“有本事”。给别人“面子”或被别人给“面子”似乎都是一种“本事”。交往的圈子中的人比较牛证明这个人也比较“牛”,特别是能和某些“牛人”称兄道弟,则证明这个人非常有“关系”,或者非常有“能量”。

几天前,去参加企业的一场会议,在会议接待方面,组委会之间有所分歧。其中一方认为应把细节做好,本着节俭的精神,尽量不要浪费,订餐时能吃好即可,而另一方则坚持认为在接待时应“高大上”,特别是在订餐时一定要上档次。明知吃不了会造成浪费也要多定,因为这是“面子”问题,“面子”比浪费重要的多,结果造成了许多浪费。在企业的会议接待中因为所谓的“面子”问题,造成许多浪费似乎不在少数,甚至是一种常态,同时伴随着“面子”的是“圈子”,也就是参加会议的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牛人”能来“捧场”,这也是许多会议组织者的“能量”或“水平”的一个通用的标准。

如果仔细想想,无论是“面子”文化还是“圈子”关系,似乎都和人虚荣及“自我陶醉”有关。如果一个人自我不强大,既无文化底蕴,也无知识储备,还无经济基础,那么,哪来的面子?所谓的“圈子”又会如何?

忽然想到了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当你放下面子去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熟了”,这里再补充一句话“当你不再用圈子去撑门面时,说明你真的强大了”。所以,放下“面子”,抛开“圈子”,积极上进,活出自我,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论中国的面子文化

论商业文化中的面子文化 摘要 中西方学者对面子的概念都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探讨。面子是支配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重要概念,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商品化时代,自古以来形成的面子文化对于人们的商业活动渗透的更加深刻。面子文化形成原因是复杂的,而了解面子文化在商业文化中占据的位置,对我们理解当前种种商业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促进自身正确的生活和消费规范。 关键词:面子问题;面子文化;商业文化 一、“面子”文化概论 (一)“面子”文化的产生根源 “面”由字面上看,是指人脸、头的前部,它原来只是一种生理上的指标,后来演化为心理及社会意义的价值象征。据胡先缙考证,早在公元前4 世纪, “面”就具有了指涉个人与关系的象征性意义。 爱面子其实是一种世界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心理因素。但是形成的面子文化却是中华民族独有现象。中国“面子文化”的形成由来已久,最原始的“面子”就是“脸面”,古人外出活动前都要洗脸打扮,在镜子面前照上一照,梳洗完毕才能做正式的工作——上朝的上朝、下地的下地、经商的经商。中国人以“四大美人”为傲,以黄皮肤为荣,正是看重这样的有形脸面才形成了无形的面子文化。(二)“面子”文化的内涵 “面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西方世界最早研究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著述当属1894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所著的《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明恩溥认为,“保全面子”是中国人的第一性格1。鲁迅先生曾经专门撰写过分析国人“面子”的文章,他说外国人往往认为所谓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而其实“面子”之有无,情况相当复杂,并且富于变化2。而中国文豪林 1[美]明恩溥.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M].舒扬等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3;1. 2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6.

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2005. 11. 21教练部例会培训资第一版 一《如何看待“面子文化”》 我们再来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子文化”,它是“实事求是”的最大敌人,不是技术上不能“实事求是”,而是人们几千年以来一直都不愿“实事求是”。正是它的顽固存在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在中国社会关系网络中,由于面子不仅牵涉到个人在其关系网中的地位高低,而且涉及他被别人接受的可能性及他可能享受的特殊权力,因此,在中国社会,“顾面子”便成为一件和个人自尊甚至是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情。 1.“面子”侵蚀着组织的执行力 在华人社会里,有所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暗室”的原则。中国人绝大多数都“好面子”,无论阶层高低,即使在穷苦的农村也“好面子”,因为“有面子”意味着他得到了周围的尊重与认同,拥有独特的价值与地位。掌权者更有资本获得“面子”,通过对资源的掌控,逼迫周边给予其“面子”;而能否获得资源、利益,可能不在于你是否能干、有想法,而在于你能否给足掌握资源的人“面子”。如此一来,是否有“面子”,是否能给别人“面子”,就成了社会评判的重要尺度。“面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内化在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中,具备强大、持久的延续惯性。即使在今天,面子文化依然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 在中国社会里,不论是上对下还是下对上,一个善于“做人”的人,通常都是善于顾及他人面子的人。为了在公开场合不驳别人的面子,他明明不同意却不提出反对得意见和建议,甚至为了给别人添加面子,还表示赞同这个方案。因此,中国绝大多数组织中的绝大多数议案在“面子”的干扰下,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甚至是应有的争论,就轻松通过了。又由于中国组织没有“法治”习惯,因此,轻松通过的方案也轻松地“不予执行”,因为领导者的面子被照顾了,需要照顾下属、同事的面子,这样一来,“不执行”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此“相互照顾面子”,组织怎么可能有执行力呢? 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顾面子”,常常公开提出不同意见,他就会被认为不会“做人”,这在中国社会是吃不开的。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需要学会“照顾面子”,这已成为中国人的处世哲学。“面子文化”不仅在组织的高层中普遍存在,更在各个组织的各个层面普遍存在。再组织的基层,有些员工对事不对人,就工作提出问题、异议、建议,涉及的经理或员工常常感到不可接受,觉得不受尊重,往往反弹很大,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面子”在作怪。这种自我保护的态度极大的延缓了问题的解决,导致组织运行的僵化、低效,严重阻碍了组织的成长。 〈一个人事经理眼中的国人劣根性〉一文写到: 我们跟老外打交道,有问题他们会当面指出,不管多难堪,但这并不妨碍他吃饭的时候跟你谈笑风生。所以老外开会,会上可能有10种声音,但会后只有1种声音;但中国人开会,会上没人说话,但会后可能有10种声音。我们老板开会结束时通常会问:“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全体沉默。一出会议室,跑到自己办公室门一关就开始开部门小会了。 这确实是太多中国组织状况的真实写照,他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有亲身的感受。可见,“面子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而持久的。“面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家的烙印。儒家主张个人和其他人交往时,都应当从“亲疏”和“尊卑”两个社会认知度来衡量彼此之间的角色关系:前者是指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后者是指双方地位的尊卑上下。某人在考虑要不要给别人面子的时候,其实主要就是在考量彼此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企业员工的自身素养有待提升》 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员工对于“自我的价值观”和“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两个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也没有确切的答案。总体上来讲,要相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国的经理任和员工还没有准备好。“Aer you ready ? NO! 他们还在犯一些基本的错误,他们的职业素养还有待于提高,他们还在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上跟自己较劲。据个例子,职业足球运动员就职业人才的一种,而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种种令人失望的表现,突出了他们的极不职业,拿着职业化的高薪水,他们却天天做些很业余的事情,说些很专业的话,踢着很业余的球。 “自己要做”与“上级让做”有着本子上的区别,为自己做何为别人做的感觉也会影响执行的效果,这种心态对执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执行不失为领导而做,而是为企业而做,位自己而做,为企业做最终也是为自己而做。不仅人生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沉迷于索取与回报,那么你最终会一无所获。其实,执行是为自己做与为企业做的统一体。任何强大的企业都是由高素质的员工建设的,企业只有发展员工才能获得真正的长远的利益。虽然不是一一对应,但在趋势上,方向上大体如此。韩国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还过企业的员工不领取加班费,如此一来,还过企业渡过了最艰难的启动时期,产品在价格上有了竞争力,韩国企业也有利润投资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了。中国企业的经理和员工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能与素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决定了提升空间。同样“自家要学”与“上级让学”的感受与实际效果也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小富即安与追求卓越的两种心态与风格决定一个人的职业化素养,这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与美国人相比,我么在基本的职业素养上海落后了50年以上,也就是好几代人,我们正在解决美国人几代前的问题:与韩国人相比,同样是追赶世界,中国人的狠劲儿,奉献精神差的太远了。因此我们现在这几代人和所后的几代人,都要加油.努力,真的是在别人睡觉是我们还需要努力,因为过去他们也努力过。我们每个人都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不断发展,企业才能不断的强大,国家才能逐渐富裕。 我们会看到:由于执行者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的价值观存在差距,因而执行者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决策进行“自我取舍”,经理和员工挑活或者不执行的现象就是由此产生的;虽然执行者具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在操作过程中,他会站在一己私利或小团体的立场上来思考处事,违背投资者的利益.违背企业利益,甚至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法律规范;尽管执行者已经尽心尽力,但是由于缺乏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最后无法达成预期的目标。

中国人的面子观

中国人的面子观 胡先晋 黄光国译 人类学家及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虽然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会渴求声誉,但附于其上的价值以及追求声誉的手段却大不相同。在分析强调重点与基本态度迥异于自身文化的另一种文化时,必须牢记在心的是:即使是对于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那些层面,每个社会都会形成不同的观念。 这类观念上的差异经常反映在语汇之中。但是真要深入了解这些观念对其传承者的完整意义,就必须仔细研究形成这些观念的情境。中国人对于研究“面子”观念之所以饶具兴味,一则因为借此可以看出人们获取声誉以及稳固或提升地位的两组标准,同时又可以了解在同一个文化架构之内各种不同的态度如何互相妥协。 这两组标准可以用两个词来加以区分。就字面来看,两个词的意思都是指身体的“脸”部。其中之一是“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借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得的名声,也是借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要获得这种肯定,不论在任何时侯自我都必须依赖外在环境。另一个是“脸”的概念,美国人虽然略有所知,却未曾真正地了解它。这是团体对道德良好者所持有的尊敬:这种人无论遭遇任何困难,都会履行应尽的义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表现出自己是个正直的人。它代表社会对于自我德性之完整的信任,一旦失去它,则个人便很难继续在社群中正常运行。“脸”不但是维护道德标准的一种社会约束力,也是一种内化的自我制约力量。 由于以往未曾有人注意到这两组声誉标准的差异,因而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两种观念,同时探讨它们在社交场合中的实际应用。 “脸”和“面”这两个字中,后者较前者远为古老,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可以发现。早在公元前4世纪,“面”便有指涉自我与社会间之关系的象征性意义;“脸”则是比较现代的名词,《康熙字典》引用的最早典故出自元代(公元1227年至1367年)。这个字似乎起源自中国北部,而后在身体的意义上逐渐取代了“面”,而获得了某些象征性意义。同时,“面”加上无意义的虚字“子”,又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意义。如今这两个字在中国北部和中部都通用,不过“脸”在长江中部各省的使用不如它在北方的范围广。然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面子文化

面子文化 荆楚在线消息(湖北日报)对中国非常友好的英国进步学者罗素生前曾谈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要面子’觉得很可笑,殊不知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互相尊敬的风气。”罗素认为“要面子”的害处在于,“影响效率,同样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真诚。” 要面子深入到国人潜意识中,这是一个事实。当然,面子是很重要的,面子是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只是面子与里子不能脱节,面子不能比里子高一个层次独立存在。民国初年,京城那些穿着马褂、提笼架鸟的遗少,外头硬撑着气派和光鲜,回到家可就惨了,只能啃咸菜窝头,因为原本赖以撑起面子的“铁杆庄稼”,早已随着满清的倒台而失去了。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彻底消亡。愈是渗透于潜意识中的东西,就愈是不容易改变,这种顽固性,必当正视方可。 在新的条件下,要面子的作法也常以新的形式出现。只是,要面子的主体常常不是个人,而是以集体的方式出现,这就更隐蔽,而危害性也更大,久而久之,甚至形成了一种“面子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是,自我表扬的彰显意识、程式化的自夸方式、不计成本的投入气派和迫不及待的行事节奏。按这种面子文化做事,就好像演戏时,一切只为赢得个碰头彩,而不管后头是不是喝倒彩。因为碰头彩有了,就可急急拿去表功,面子是有了。至于后面是不是因演得太差而收不了场,甚至是不是演砸了或坍了台,那就不管了。其秘诀是,碰头彩可以凭一两招换得,也是可以组织人喝彩的,而领导一般也最注重有没有碰头彩。 人们见怪不怪,这是面子文化非常有腐蚀性的一个危害。如果一个单位为争面子浪费一点社会财富,千百个单位累计起来,损失就非常可观。有句阿拉伯谚语说:不结果的树是没有人去摇的,惟有那些果实累累的树才担当得起人的信赖。如果不为争面子而产生浪费和牺牲效率,就可以有更多养分转换成更多更大的果实,这样的树虽然不言,却自然可以下自成蹊。 面子文化的流布,与务实的价值取向呈矛盾状态。人的心理就这么复杂,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总是有人做,这是因为心理上虚幻收获的吸引力,甚至比实际的利益吸引力还要大。从这个角度看,要解决面子文化问题,根本是要解决价值判断和价值认同问题。从价值层面上,截断无价值的面子炫耀的机会、阻断凭面子工程升迁的途径、不给那些只图面子的人以面子。国人上上下下都应该提倡,在事关是否惠及人民利益的问题上,与其虚伪地相互给面子,不如相互较真,甚至为了效率,相互给一些难堪又何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浅析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记得晚清的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明恩溥写了一本书《中国人的气质》,本书通过一位来自外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的见闻生动详实的讲述了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在此书的第一章就讲到了: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他认为,“在中国,‘面子’一词可不是单指脑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个语义甚多的复合词,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或许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①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它不仅仅是个人现象,而是全社会的一种共同习性。我认为,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是基于一种集体体制下渴望被认同的心理状态。她强烈地表现为: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一种声望、地位,是通过成功和炫耀而获得的.说到底,这种面子并非自我认同,而是一种通过他人的评价而得到的内心满足。中国人最爱面子.从古代到现代,在中国人的内心中根深蒂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有这样一种爱面子的情结。 不禁让我想起了,秦末的楚汉之争,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于乌江自刎,一代霸王自刎的原因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试想如果那时的项羽能够知耻而后勇,休养生息,从头来过,那么中国的历史不知道要怎么改写了!!然而,后人竟大加称赞这种只顾面子的愚蠢行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清照的:“生当 ①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

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种行为我认为大家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正视失败,从中汲取教训,反而却一再地颂扬这种面对困境而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呢? 在历史上看,中国历来是一个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下,每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声誉和名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人的命运往往背后连着一家人的命运。试想,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做了错事的话,那会使得整个家族蒙羞。另外,中国历来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的环境下生活,就要讲究。一个他人的认同感。因此,面子问题也许就是这么产生的。 给别人留足面子是一种礼貌。在公众场合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不能直接指出,凡事讲究个迂回,先要肯定此人的长处和优点,继而委婉地指出缺点,这在我们的语境习惯中叫做“求同存异”。说话办事时一定要注意到他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一定要懂得如何维护他人的面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子问题同样需要掌握个度。当今网络时代上的红人毫无廉耻之心,一味地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这种行为真是让人汗颜!过度的讲究面子问题同样危害不浅,官员过度地讲求面子往往会伴随着带来权力寻租,滋生腐败,贪污受贿等丑陋现象,而个人之见如果也是过度的讲究面子,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淡漠和虚假。 其实,面子问题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中国人在几千年的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面子文化与圈子关系 经常听到人们在谈论所谓的“面子”,国人爱讲面子也是不争的事实。但究竟什么是“面子”,还真不好解释。有的人认为面子就是“人情”的另一种称谓;也有的人认为“面子”事实上就是人的尊严的另一种表述;还有的人则认为“面子”是人与人交往中尊重、情感、虚伪、满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表述,是一种满足与被满足的相互感觉。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某某非常给面子”,也经常听说“某某非常有面子”。国人也喜欢讲圈子,所谓“圈子”泛指人际交往的范畴。由于人们喜欢“对等”交往,或称“门当户对”,所以圈子往往被看做一个人“能量”大小的象征,所谓的“人找人,鬼找鬼,蜘蛛找的是八条腿”这也就是对“圈子”关系的最佳诠释。人一生中主要交集有四个圈子:一个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戚和老乡的圈子;第二个是以读书或当兵为纽带而形成的同学或战友圈子;第三个是工作为纽带而形成的同事(包括上下级)圈子;第四个是以业务往来形成的“客户”圈子。当然,还会有一些其他圈子,如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的各种圈子,但上述四个圈子无疑是最重要的圈子。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经常喜欢用他的“面子”有多大,“圈子”有多牛来评价这个人是否“有本事”。给别人“面子”或被别人给“面子”似乎都是一种“本事”。交往的圈子中的人比较牛证明这个人也比较“牛”,特别是能和某些“牛人”称兄道弟,则证明这个人非常有“关系”,或者非常有“能量”。

几天前,去参加企业的一场会议,在会议接待方面,组委会之间有所分歧。其中一方认为应把细节做好,本着节俭的精神,尽量不要浪费,订餐时能吃好即可,而另一方则坚持认为在接待时应“高大上”,特别是在订餐时一定要上档次。明知吃不了会造成浪费也要多定,因为这是“面子”问题,“面子”比浪费重要的多,结果造成了许多浪费。在企业的会议接待中因为所谓的“面子”问题,造成许多浪费似乎不在少数,甚至是一种常态,同时伴随着“面子”的是“圈子”,也就是参加会议的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牛人”能来“捧场”,这也是许多会议组织者的“能量”或“水平”的一个通用的标准。 如果仔细想想,无论是“面子”文化还是“圈子”关系,似乎都和人虚荣及“自我陶醉”有关。如果一个人自我不强大,既无文化底蕴,也无知识储备,还无经济基础,那么,哪来的面子?所谓的“圈子”又会如何? 忽然想到了李嘉诚先生的一句话“当你放下面子去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熟了”,这里再补充一句话“当你不再用圈子去撑门面时,说明你真的强大了”。所以,放下“面子”,抛开“圈子”,积极上进,活出自我,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中国人的面子观

Face Considerations in China and the US and its Influence for cross-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d its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 as an indispensable activities for promoting economic exchanges to realize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hina and the US both have its unique and culture. Face considerations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ir perspective of face, degrees of concern with face and ways of dealing with face issues often bring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or even misunderstanding i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 becoming obstacles to negation. How to conduct cross-culture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ter is a question that needs to be resolved for negotiators of China and the US. The thesis makes a relatively detailed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face consideration in China and the US on business negotiators and give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and America negotiators in the last. Key words: face consideration; business negotiation; China and

面子文化与送礼

中国面子的形成原因 首先,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是中国面子形成的 根本原因从地缘上看,中国东部南部临海,西南 侧为高原,西北部被沙漠阻断,在对外水陆交通都 不发达的古代,中国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地域,隔 绝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由此形成了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他们赖以生存 作息的土地上,除了战争和饥荒,农民几乎是一成 不变的¨0]1。再加上封建统治者长期奉行“重农 轻商”的政策,人民更加被束缚在土地上,因此渐 渐形成了家族式的集体主义,强调个人迁就集体, 以达到和谐交融的状态¨1|。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产生的价值观是基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长期生 活在特定群体内的个人做事要服从集体或他人利 益,要维护自己或兼顾他人的面子。正如易中天 所说:“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就因为中国文 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依照群体意识,每个 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 中的人。”‘3 381 其次,儒家传统文化也是中国面子形成的重

得不从在长期的封建中国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的 思想体系——儒家文化说起。孔子把人分为两 类,一类为“君子”,一类是“小人”。一个人被称 为君子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他会享有很高的 社会地位、受到其所在的社会圈子的人们的尊重, 同时也会占有较多的物质资源。相反,被认为是 小人的人就会毫无社会地位,行为不端,道德低 下,因此毫无脸面可言。在这样的思想信仰驱使 下,人人都要争当“谦谦君子”,为自己脸上贴金, 唾弃“卑鄙小人”。 首先,西方文化中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个 人主义价值观念是西方面子形成的根本原因。从 地缘上看,西欧大陆虽地处大平原,但在远古时期 不适合农业耕作(即使现今欧洲也非农业区)。 欧洲的早期民族日耳曼人就过着游牧的生活,经 常进行长途迁徙,不像中国古人那样祖祖辈辈依 赖一块田地生活,很难形成相互依赖的乡邻关系 与血缘关系,所以他们的群体意识不浓。在这样 的背景下,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需用面子 去协调。尤其是到了近代,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 主义制度,很快进入工业化社会,人口的流动性更 大,人们在一处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由于工作或 其他原因又迁居别处,无法形成在中国社会常见 的稳定的群体关系。因此,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 人自由,只要不妨碍他人,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 方式并不会受到约束限制,更不会去看别人的脸 色或照顾别人的面子行事。在这种环境下,个人 的愿望、自由、权利得到充分的保护尊重。这是前 文提到的西方文化侧重维护负面子的根本原因。 其次,西方文化中的契约精神也是西方面子 形成的重要原因。西方社会中契约精神存在的促 进因素有很多,其中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近 现代商业的高度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就蕴含着丰富的 契约思想,他在关于正义的论述中指出了公平交 换的原则,这是契约思想的雏形,其思想影响了后 来人不断地探索以公平为基础的契约原则,如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名作《社会契约论》。这 种契约思想深入人心,西方社会的人们都遵从这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

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

face 面子文化(英文)

Face "Face" By Shirley Zhang Just imagine , if you are very hungry , and a person throw a piece of bread to you scornfully , you will eat it or not ? I guess that most of you will choose not to eat it , as you have your self-esteem and reputation , which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your stomach . But , could i summarize it as you are keeping your face? Let's move to the theme—face . First , what is face? Face , a concept originating from Chinese culture , has plenty of connotations. In one aspect, face is an accumulation of praise and success. In other word, face means reputation. More reputation a person requires, more desire he wants to keep his face. Those who care about their reputation care about other's view very much, so when they are praised , they will feel grow face . Otherwise, they will suffer from loosing face. Everyone wants praise rather than criticism, so , face hides in every people's mind , and it sometimes shows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society. In other aspect , face work shows the subtle social relationship . It implies the personal mutual affection. For example , if one of your relative wants to have a position in your company, it is likely that you will accept his requirement. This means that you give him face. However , if you refused, your relative may feel embarrassed and heart-broken, and this could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r relative and you. This phenomenon is very common during our social daily life, though we can hardly accept it. All in all, "face" has seeped into our daily life and social culture. Today ,let's focus on the first aspect, and we can call it "the face-saving phenomenon". Some people view "face-saving" as a positive noun,while other people classify it as a negative noun. But for me , i view "face-saving" as a neutral noun. That is to say , suitable face-saving is acceptable. Most of people may wonder about the advantages of face-saving. In fact , those who care about their face have a strong sense of shame , so they will notice their behavior and abide by the law.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reputation .What's more ,you will be disgraced if you lose ,the most savage combative instincts are aroused. Everyone cares about face, so face-saving exits in everyone's mind. Therefore ,consider face-saving as a bad thing arbitrarily is unreasonable .when it comes its disadvantages, an old saying appears in my mind, which is "Gentility without ability is worse than plain beggary", that is to say , if you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face-saving, you will suffer a lot from it. For example, you may nurse a grievance or suffer from injustice , in that you don't want to loose face at any time. Secondly , "face" can be

中国人爱面子

实际上很多民族都有这个习俗,一旦吃了共同的东西,就是兄弟了。法国大仲马的小说《基度山伯爵》,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基度山伯爵请他的仇人吃饭的时候自己是不吃的,一口都不吃。因为一旦吃了就是兄弟,这仇就报不了啦!反过来也一样。仇人一旦在一块儿吃了喝了,也就成了哥们,不打了。所以你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你要吃他们的东西,奶茶呀,手抓羊肉呀,没有这种能力的人不能学人类学,不能学民族学。新疆的哈萨克族有一个习惯,请客的时候要给最尊贵的客人一个待遇,由他们当中地位最高的人拿一把刀,把那个羊尾巴上的肥肉切一块下来,塞到你嘴巴里面。(笑声)你不能吐出来呀!吐出来你就是敌人。你得拧着脖子吞下去,吞下去之后,大家就是兄弟了。什么事情他都护着你,你有事他一定拔刀相助。 对人类来说,食物是生命之源。“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东西才能活下去,那么我给你东西吃,是给你生命啊!当年韩信不肯背叛刘邦,就因为“汉王推食食我,解衣衣我”。我吃了人家东西,那么我的生命就是人家的;我穿了人家的衣服,那么人家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梁山好汉为什么要在一块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因为就是兄弟嘛!“生死之交一碗酒,你有我有全都有,水里火里不回头。”惟其如此,中国人才那么爱请客吃饭。请客吃饭的事情全世界都有,但没有中国人这么爱。有个小品节目里,一个领导干部做检讨时说:“过去我们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现在我们说,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笑声)不要说领导干部了,包括我们大学生,哪个不请客吃饭?过生日、得了奖学金,都吃成风啦!为什么要吃?因为我们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生命来源,我们才是兄弟。至少是你我素不相识,但自从我们在一块儿吃过饭、喝过酒以后,你就不是生人,是熟人啦!什么叫生人?就是没在厨房里煮过的人。什么是熟人?就是经过烹调吃过好几次的人。所以所有的熟人都是可以吃的,具有可食性。我们在一起吃饭,我们就是兄弟,我们就是熟人,这个时候我要是开口求你办点什么事,你好意思不答应吗?你又能够答应了以后不照办吗?不能!如果说你在酒桌上答应了兄弟们什么事,最后你又没有办,中国也有一句话,叫做“食言”。(笑声)“食言”是什么意思?就是把你说出去的话又吃回来啦!嘴巴里吐出去的东西能够再吃回来吗?你不能吃回来。所以你不能食言,只有答应。以至于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我们只好不吃饭,坚决不吃。当然现在已经发展到不仅是吃饭了,还有别的招待,是不是?但吃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肯定要吃啊! 那么,吃饭有什么讲究呢?嘿呀,这讲究可大了。古人是席地而坐的,主人坐的那个席子就叫做“主席”,他是坐在当中的。旁边的两列席子叫“列席”。现在是圆桌了,但是也有主次。谁坐这儿,谁坐那儿,谁坐上菜的地方,这是有规矩的,不能乱坐。看什么呢?看面子。请客吃饭这个事情主要是由面子来操作的。比方说哪些人该再三敦请,哪些人顺口说说,取决于面子。哪些人来了以后坐上面,哪些人来了以后坐下面,这也取决于面子。被有面子的人请去吃饭是有面子,能把有面子的人请来吃饭也是有面子。很多人会回去吹嘘说我今天和谁谁一块儿吃饭啦,甚至不惜花巨款请头面人物吃饭。所以面子在中国是相当重要的,不可以没有的。我可以讲三个例子来证明面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 西楚霸王项羽宁死不肯过乌江,叫做“无颜见江东父老”,这是为了面子自杀。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为了面子杀别人。春秋时期郑国的大臣子公上朝的时候,忽然手指头动了。他就跟大家说:“今天有好东西吃啦!”进去一看,果然有一只巨大的王八在鼎里面烹煮。可是到了吃鳖的时候,国君灵公却偏不准他吃。因为你说食指一动就有好东西吃,我偏不让你吃到。子公就没面子,于是非常愤怒地走到鼎面前,手指头蘸了一下。啊,这叫做“染指”。(笑声)“染指而出”,走了。这下子君臣两个就翻脸了。灵公就说:“妈的,我非宰了这小子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