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武汉大学)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武汉大学)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武汉大学)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武汉大学)

第一章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并行计算和分布式数据

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各互联的计算机互相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

等方面基本一样,都具有通信和资源共享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独立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相互联系、

协调、有分工的。

?支持网络的是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是分布式操作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数据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带宽:网络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体现网络性能的一个指标

?吞吐量:单位时间通过网络的数据量

?时延: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发送、传播、处理、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通道所能容纳的比特数

?往返时间:从源→目的→源的时延

?利用率:被利用的时间。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3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雏形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2)网络阶段:在通信网络基础上,完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研究,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美国国防部1969年开始发展的ARPAnet:用于军事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战争的环境下,保持通信的畅通,但结果颇为丰富,ARPAnet可以发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成为了Internet的雏形。

ARPA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

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

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

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

主要贡献是公开了这些研究成果

(3)网络标准化阶段:在解决计算机连网与网络互连标准化问题的背景下,提出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与协议,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加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正式制订并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ISO与CCITT等组织为该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制订了一系列的协议标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OSI基本协议集。

首先应用在ARPAnet的TCP/IP协议经过不断地改进与规范化,目前广泛应用在Internet上,

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4)当前阶段:计算机网络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

4 标准问题

(1)标准化的必要性:

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出现以后,使用同一个公司生产的各种设备都能够很容易的互连成网络。然而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的用户迫切要求能够互相交换信息。

?不同标准的网络无法互连,标准必须标准化。

?标准之争有巨大的商业利益。

(2)三个模型:

OSI/RM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研究如何把开放式系统(即为了与其他系统通信而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的标准。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层

?OSI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一个计算机网络模型,用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讨论计算机网

络。

?OSI模型太细、太复杂,执行效率低,不实用。

?OSI模型并未流行起来。

TCP/IP分层模型也被称为互连网分层模型或互连网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及其两个主要协议(TCP和IP),就是为提高多个网络无缝连接能力而设计的。

TCP/IP模型的层次结构与OSI模型有所不同,它由网络接口层、互连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TCP/IP协议事先并没有描述模型,只是在对实际应用的协议进行总结、归纳后提出

了一个模型。

?TCP/IP模型层次不分明,允许用户应用层直接调用底层,不符合分层精神。但效率

高,实用。

?TCP/IP模型被广泛应用。

?TCP/IP协议从未宣称自己是标准,但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应用层功能:

数据发送方:确定何种数据要传输到哪里去;数据传输前做何种处理

数据接收方:将在发送端经过处理的数据还原,将数据交给应用程序。

传输层功能

?确定具体的数据传输和接收者,并利用网络将数据从传输者手中交到接收者手中

?对接收数据进行检查,确保不出现错误的数据

网络层功能

?确定从数据发送者到数据接收者之间的传输路径,及确定哪些中间节点参与此次的

数据传输工作。

数据链路层功能

?确保在相邻节点之间不出现错误的传输数据

物理层功能

?在相邻节点之间完成二进制数据串(比特流)的传输。

5 因特网介绍

多层结构

因特网由核心部分和边缘部分构成。

?核心部分:网络中连接计算机的部分,为信息的提供者和获取者提供连接服务。

?边缘部分:由所有计算机组成,它们是网络信息的提供者和获取者。

6 节点的存储转发方式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在分组存储期间,其它通信进程可以使用线路,提高了线路利用率。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原点抵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建立通道需要较长时间;通道占用期间,其它通信不能使用该线路,利用率低。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超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传送时间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报文减缓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由于一个分组的长度往往远小于整个报文的长度,因此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地灵活性

7 独立实体

?原本是指参与通信的两台计算机

?网络划分层次后,每个层次都成为一个独立实体

?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个实体只与本地的上下层以及异地的同层实体有通信往来

?实体间的通信往来有规范约束,这个规范就是协议(同层之间)或服务(上下层间)。

8 服务

?下层为上层提供的一种或几种标准功能

?以因特网为例:

?传输层服务:TCP传输方式和UDP传输方式,可供应用层选择

?网络层服务:数据报传输,传输层无选择

?数据链路层:相邻节点间传输数据帧,网络层无选择

?物理层:相邻节点间传输比特流,链路层无选择

第二章物理层

1 物理层的地位

OSI模型中的最低层,它是建立在通信介质的基础之上,是计算机与通信介质之间的接口。

2 作用

任何形式的数据在计算机中都是用二进制数据(比特)表示,物理层的任务就是将化成比特串的数据真正传输出去。

物理层首先将比特数据转化成传输介质需要的信号形式,然后用传输介质传输信号,接收端物理层将接收的信号转化为比特数据。

物理层的这些功能实际上由网卡等硬件的接口功能实现。

3 物理层特性

机械特性: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式、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说明在接口线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在何种范围之内,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什么样的电压表示0。主要考虑信号的大小和参数、电压和阻抗的大小、编码方式等。功能特性:主要考虑每一条信号线的作用和操作要求,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主要考虑利用接口传送比特流的整个过程中,各种可能事件的执行和出现的顺序。

4 物理层概念的解释

物理层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而不必关心具体的物理设备和传输介质,只需考虑如何完成本层服务和协议。换言之,物理

层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介质中间起到屏蔽和隔离作用。

物理层标准并不完善。它不考虑物理实体、服务原语及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而重点考虑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即比特流、物理连接等。

5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通常分为有线介质(或有界介质)和无线介质(或无界介质)。

有线介质将信号约束在一个物理导体之内,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无线介质则不能将信号约束在某个空间范围之内。

6 三种传输介质

(1)双绞线(Twisted Pair,TP)是目前使用最广、相对廉价的一种传输介质。它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铜导线组成,导线的典型直径为1毫米(0.4~1.4毫米之间)。这两条线扭绞在一起,可以减少对邻近线对的电气干扰。几乎所有的电话机都是通过双绞线接入电话系统

双绞线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又可传输数字信号。用双绞线传输数字信号时,其数据传输率与电缆的长度有关。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双绞线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0Mbps,甚至100Mbps,因而可以采用双绞线来构造价格便宜的计算机局域网。

对于双绞线的定义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的远程通信工业分会(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Association,TIA) ;另一个是IBM公司。

EIA负责“Cat‖(即“Category‖)系列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标准。IBM 负责“Type‖系列屏蔽双绞线标准,如IBM的Type1、Type2等。

电缆标准本身并未规定连接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类型,然而EIA和IBM都定义了双绞线的专用连接器。

对于Cat3、Cat4和Cat5来说,使用RJ-45(4对8芯),遵循EIA-568标准;对于Type1电缆来说,则使用DB9连接器。

大多数以太网在安装时使用基于EIA标准的电缆,大多数IBM及令牌环网则使用符合IBM 标准的电缆。

(2)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中的内外导体等材料是共轴的,同轴之名由此而来。

外导体是一个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圆形空管,内导体是圆形的金属芯线。内外导体之间填充绝缘介质。同轴电缆内芯线的直径一般为1.2~5毫米,外管直径一般为4.4~18毫米。内芯线和外导体一般采用铜质材料。同轴电缆可以是单芯的,也可以将多条同轴电缆安排在一起形成同轴电缆。

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有两种:一种是阻抗为50Ω的基带同轴电缆,另一种是阻抗为75Ω的宽带同轴电缆。

当频率升高时,外导体的屏蔽作用加强,因而特别适用于高频传输。一般情况下,同轴电缆的上限工作频率为300MHz,有些质量高的同轴电缆的工作频率可达900MHz。因此,同轴电缆具有很宽的工作频率范围。

当用于数据传输时,数传率可达每秒几百兆比特。

由于同轴电缆具有寿命长、频带宽、质量稳定、外界干扰小、可靠性高、维护便利、技术成熟等优点,而且其费用又介于双绞线与光纤之间。

同轴电缆在闭路电视传输系统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3)光纤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光导纤维来传输数据,以光脉冲的出现表示“1‖,不出现表示“0‖。

可见光所处的频段为108MHz左右,因而光纤传输系统可以使用的带宽范围极大。目前的光纤传输技术可使人们获得超过50000GHz的带宽,且还在不断地提高。

当前实际使用的10Gbps限制是因为光/电以及电/光信号转换的速度跟不上。

今后将有可能实现完全的光交叉和光互连,即构成全光网络,到那时网络的速度将增长上万倍。

光传输系统利用了一个简单的物理原理:当光线在玻璃上的入射角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光线将完全反射回玻璃,而不会漏入空气,这样,光线将被完全限制在光纤中,而几乎无损耗地传播。

光纤呈圆柱形,含有纤芯和包层,纤芯直径约5~75微米,包层的外直径约为100~150微米,最外层的是塑料,保护纤芯。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高1%左右,这使得光局限在纤芯与包层的界面以内,并保持向前传播。

任何以大于临界值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介质边界都将按全反射的方式在介质内传播,而且不同的光线在介质内部将以不同的反射角传播,即认为每一束光线都有不同的模式。

如果纤芯的直径较粗,则光纤中可能有许多种沿不同途径同时传播的模式,通常将具有这种特性的光纤称为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

如果将光纤纤芯直径减小到光波波长大小的时候,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没有多次反射,这样的光纤称为单模光纤(Single-mode Fiber)。

光纤通信的优点是频带宽、传输容量大、重量轻、尺寸小、不受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强、原材料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因而,由多条光纤构成的光缆已成为当前主要发展和应用的传输介质。

7 通信基础知识

(1)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的信号。

数字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再生中继、便于加密、易于集成化等一系列优点。

采用模拟信号的系统有:电话、广播电台、电视等,采用数字信号的系统有:数字通信、数字电视、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早期发明的系统采用模拟信号,发明较晚的系统一般采用数字信号。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早期的系统也用数字技术进行改造。

(2)带宽信号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差值就是信号带宽

(3)信道信道一般都是用来表示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是信号的传送通道

(4)数据传输率信道在单位时间内能传输的二进制位数被称为数据传输率。

通信理论已经证明,通信系统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最理想的情况下,为信道带宽的2倍,也就是每秒钟可以传递2B个二进制位数。宽带网络B值远高于一般网络,所以宽带网络速度快。8信号调制技术

(1)信号调制

计算机及其网络通信设备中使用的都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传输距离很短,如打印机电缆一般为2米、3米,最多为5米。因此数字信号直接用来传输,距离有限。需要远距离传输,在信号传递前要进行调制。

一般,高频信号能够传输更远的距离。调制是指将要传输的信号加载到一个被称为载波的高频信号中,形成调制信号。调制信号是高频信号,能够传输很远。

(2)常用的调制技术有:调幅,调频,调相。

调幅:就是使载波信号的幅度值随传递信号而变化。

调频:就是使载波信号的频率随传递信号而变化。

调相:就是使载波信号的相位随传递信号而变化。

9 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多路信号同时使用同一线路

多路复用的好处:提高线路利用效率。

多路复用的方法:传输前,将多路信号合成为一路;传输后,将一路信号还原成多路信号。常见的方法有两种: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1)频分多路复用:一般,信道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将信号带宽用调制的办法依次搬到高频区域,占据信道带宽的每一部分,形成一路宽带信号进行传输,叫频分多路复用。

例子:电话系统的频分多路复用:一路电话的标准频带:0.3kHz~3.4kHz,超出该范围的频率分量被衰减掉

每一路电话分配4kHz,利用频率变换,将3路电话搬到频段的不同位置,就形成了带宽为12kHz的频分多路复用信号

目前,一根同轴电缆上实现了上千路电话的同时传输。

CCITT建议:

12路电话构成一个基群,占用60~108kHz频段;

5个基群构成一个超群,占用312~552kHz频段;

5个超群构成一个主群,占用812~2044kHz频段;

3个主群构成一个超主群,占用8516~12388kHz频段;

4个超主群构成一个巨群,占用42612~59684 kHz频段;

(2)信道带宽越大,单位时间内可传输的比特数越多,数据传输的越快,信道的空闲时间越多。将多路信号分时传输,可减少信道的空闲时间,提高信道利用率。这叫时分多路复用。奈奎斯特准则:带宽为B的模拟信号,每秒等间隔传输2 B采样点,接收方就可完全恢复模拟信号

带宽为4kHz的电话信号,每秒采样8k次,采样值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则一路电话需要的数据传输率为8x8=64Kbps

24路电话复用,依次传输,24个采样点+一个间隔,共24x8+1=193比特,每秒采样8k次,则24路电话需要的数据传输率为193x8k=1.544Mbps

24路电话复用一条1.544Mbps主干线路被称为T1标准

4个T1信道复用一个T2信道

T2信道数据传输率6.312Mbps>4x1.544,额外的比特主要用于帧定界和时钟同步

6个T2流复用成一个T3线路

7个T3流复用成一个T4线路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信道有两种类型:

(1)点对点信道:节点到节点的一对一通信方式

(2)广播信道:使用共享的信道广播通信方式

点对点方式是传统网络模型考虑的方式

广播方式是局域网出现后的新方式

2 数据链路

每次通信都需要经过建立通信连接和拆除通信连接两个过程。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叫做数据链路。简单地讲,数据链路就是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道。

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链路连接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或

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把实现这些数据传输规程的物理硬件和软件附加在物理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链路”: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物理链路就是用于连通物理设备的实际线路,而逻

辑链路则在物理链路上附加必要的通信规程。

?一条物理链路上,可以由多条逻辑链路共享,因而可以构成多条逻辑链路。

3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链路层位于模型的第二层,其功能是:利用物理层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比特流的功能,为网络层在相邻节点中传输数据帧。保障物理层比特流的正确传输

利用意味着链路层不必考虑底层物理网络的组成情况,从链路层来看,相邻节点之间传输的是数据帧。

具备封装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等功能。

措施:通过将比特流整合成帧,将无结构的比特流变成有结构的帧流;设置对帧的校验码,建立帧中比特组合的约束关系。

4ppp协议的特点

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应满足的要求

(1)简单:TCP最复杂;I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数据链路层没有必要提供比IP协议更多的功能。

(2)封装成帧:必须规定特殊的字符作为帧定界符,能在比特流中找到帧的开始和结束

(3)透明性:解决数据中碰巧出现和帧定界符一样的比特组合问题。

(4)多种网络层协议:

(5)多种类型链路:串行或并行同步或异步低速或高速

(6)差错检测丢弃有差错的帧

(7)检测连接状态

(8)最大传送单元:指的是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而不是帧的总长度

(9)网络层地址协商

(10)数据压缩协商

不需要的功能

(1)纠错:ppp协议是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2)流量控制:流量控制由TCP协议完成

(3)序号:不使用帧的序号

(4)多单线路:只支持点对点的链路通信

(5)半双工或单工链路只支持全双工链路

三个组成部分

(1)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2)一个用来建立,配置,测试数据链路连接的链路控制协议

(3)一套网络控制协议,其中每个协议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帧格式

1.F:帧首、帧尾标志,8比特,特定的组合:01111110(7E)

2.A:地址字段,固定为FF,没有实际意义

3.C:控制字段,固定为03,没有实际意义

4.P:协议字段,表示I字段是数据包,还是用来建立、配置、测试数据链路的LCP

控制数据,或是用于不同网络之间的不同协议信息交换的控制数据

5.I:如果是来自网络层的数据包,进入数据帧时,需要特殊处理,以保证F标志唯

一性

6.特殊处理:如果是同步传输,以比特流形式传输,如连续出现5个1,则插入一个0;

如果是异步传输,以字节流形式传输,对原有的字节7E,变成7D5E,对原有的字节7D,变成7D5D,对原有的ASCII码控制字符,用7D加上适当变换字符值代替。

7.FCS:校验码,用于本帧检错。

PPP协议发现错误帧,则丢弃该帧,但不会要求源端重传,重传要求由传输层或应用层提出。

PPP协议只检错,不纠错。是不可靠传输。这是因为网络质量的提高,使错误发生率大幅降低,省略纠错可提高效率。

透明传输方式:插入转义字符,插入0比特

5局域网

局域网是指较小区域范围内(如一栋办公楼)各种数据通信设备及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局域网的特点是所有权属于一个单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数据传输率高、传输延时短、误码率低、属于单一组织拥有等特点。由局域网互连而成的广域网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范围更加广阔,得到的服务也日趋便捷。

三种拓扑结构

?总线型特征:在网中广播信息,每个工作站几乎可以同时收到每一条信息。总线型

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用户入网灵活,一个站点失效不影响其它站点。

?环型特点:信息在环中沿着每个节点单方向传输,数据传输时间确定。

?星型特点:系统通过中心节点控制全局,方便了网络的维护和调试。缺点是中心节

点失效会导致全网无法工作。

?总线型、星型网常用于政府、公司、高校等办公环境,环型网常用于工业控制等企

业中。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主要有两种:竞争方式和令牌方式。

?竞争方式:常用于总线型网络中。局域网中的每一个站点都有同等的权力使用传输

总线,谁抢先占用传输总线,谁就可以发送数据,其他站点必须等待,直到总线空闲才能使用。

?令牌方式:局域网中的站点必须持有令牌,才有权使用传输介质,发送数据。令牌:

一种特殊的帧,在网络站点中循环游荡,欲发送数据的站点必须先捕捉令牌,不发送数据的站点则将其传给下一个站点。

竞争方式的典型代表是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工作原理:

1、每个工作站都能探测到总线上是否有数据在传递。要发送数据时,若探测到总线中

无数据在发送,就立即发出自己的数据,否则,边探测边等待。

2、一旦有了一个以上的节点同时发出数据(碰撞),转而发送一个强干扰信号,以强化

碰撞,目的是让所有的节点都知道发生了碰撞。

3、而后退避一段时间,试着重发。

4、只要有信息在传递,每个工作站都能接收到数据帧,所有工作站对帧中的目的地址

字段进行检查,若是发给自己的就接收该帧,否则就忽略该帧。

名称含义:

?IEEE 802.3标准规定了下列以太网:

10Base-5 ,10Base-2 ,10Base-T,10Base-F,10BROAD36等

10:速度为10M/s Base:基带传输

5,2,36:电缆的最大长度可达500米,200米,3600米。

T :中心集线器F:光纤

BROAD:宽带传输

?IEEE 802.3标准具体内容就是对这些网络技术参数的具体规定。

6高速局域网

快速以太网FDDI网络千兆位以太网

FDDI:

?在令牌环网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拓扑结构:环状,双环,一个正向,一个反向。

?传输介质:光纤。提高了信道带宽和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介质访问控制:多个令牌,多个工作站可同时发送数据。

?容错:在线路或节点故障的情况下,自动利用双环构成新环路。

?主要用于一些局域网络之间的主干网,不再是传统意义下的局域网络。

局域网扩展:

常用的局域网扩展方式有集线器扩展、交换机扩展和网桥扩展。

第四章网络层

1 网络层概念:

?网络层的任务: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包

?面向连接的服务:虚电路服务

(1)源主机先发送一个通信连接请求(虚呼叫),寻找一系列路由器构成一条通往目的主机的最优路径;目的主机返回同意消息,然后在源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连接通路,也就是虚电路;

(2)在这条通路上进行数据的传输与通信;

(3)通信完毕而释放虚电路。

虚电路是逻辑电路,一条物理线路可以建立几条逻辑电路,它们断断续续共同使用物理线路。虚电路服务适合大数据量的传输,一批发送的n个数据包,每个只要携带较短的标记路径的编号,不用携带较长的目的地址。

由于只有一个通道,目的主机接收数据包的顺序与源主机的发送顺序一致。

如果有一个数据包发生错误,包括该包在内的所有后续数据包要重新发送。

?无连接的服务:数据报服务

主机发送的一批数据包,每一个都携带目的地址,由交换节点(陆由器)根据该地址决定每个路段的传输路径。数据报服务适合小数据量的通信

后发的数据包可能先到,即目的主机接收数据包的顺序与源主机的发送顺序不一致(错序)。只有错误的数据包需要重发。

源主机实行超时重传,对同一个数据包,目的主机可能接收多次(重复)。

错序和重复等传输错误要由目的主机来纠正。

因特网网络层服务模式为数据报服务。

2网络互连

?什么是网络互连?

将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网络

?为什么要进行网络互连?

1.解决网络长度的物理限制

2.实现更广泛的资源共享

3.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

4.提高网络的效率和管理的方便性

?不同类型网络如何能够连接?

在某个层次数据格式相同(互相识别)

?网络互连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不同类型的网络可能有很多差异:提供的服务,应用的协议,寻址方式,分组大小,出错处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方式等等

网络互连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由互连设备在网络接口处消除这些差异的影响,使各个网络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正常运行

?目前,网络互联最普遍、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互联网(Internet)。

?互联网对联入网络的最基本要求是网络运行采用TCP/IP协议,即在网络层、传输层

处理方式相同。

网络互连设备

1.物理层互连设备

通常称为转发器(Repeater),主要以比特的形式转发数据包。将数据包以比特的形式从一种介质转换到另一种介质或从一段介质转换到相同的另一段介质。物理层的互连设备主要有中继器和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

通常称为桥接器。数据链路层的桥接设备以数据帧为单位进行数据转发。它可以将从一条链路上收到的数据帧,经检查链路层协议的帧头后传送到另一条链路上。数据链路层上实现互连的设备主要有网桥和交换机。

3.网络层互连设备

通常称为路由器。网络层互连主要解决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差错处理和分段等技术问题。

4.高层互连设备

在网络层以上各层间进行的互连一般统称为高层互连,实现高层互连的设备统称为网关和应用网关。网关的主要作用是协议翻译。

5.互连起来的网络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称为虚拟互连网络,即逻辑上可以彼此异构,

但从网络层来看好象是一个整体。计算机通过这个网连接截起来。

3两种地址

IP地址是逻辑地址,是网络层地址。路由器仅根据IP地址的网络号进行路由选择。

MAC帧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是物理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地址。

真正通信仍需依据物理地址(MAC地址)。物理地址是与具体硬件相关联的,只有使用物理

计算机网络 期末 知识点 总结

目录 第一章 (2)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3) 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4) OSI七层模型和TCP/IP 。 (4) 第二章 (4) 物理层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特性。 (4) 奈奎斯特准则和香农公式的具体内容、参数及其含义。 (5) 奈氏准则 (5) 香农公式 (5)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 (6)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及其原理。 (6) 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6) 第三章 (7) 数据链路层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7) 循环冗余检验码的计算。 (7) 局域网的工作层次及特点。 (7) 网卡的作用及工作层次。 (8) 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英文缩写、中文名称及含义。 (8) 扩展以太网的方法及特点。 (8) 高速以太网的标准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9) 第四章 (9) 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的优缺点(区别)。 (9)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10) 分类IP地址的分类标准。 (10) 子网IP地址的原理及划分和表示方法。 (10) 子网掩码的概念,A、B、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计算,子网地址的计算。 (10) CIDR地址的概念及CIDR地址块。 (11) IP数据报的基本构成。 (11) RIP、OSPF、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12) 第五章 (12) 运输层的作用。 (12) TCP/IP体系的运输层的两个协议的名称及特点。 (12) TCP可靠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12) TCP的流量控制。 (13) TCP拥塞控制的实现方法。 (13)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机制。 (13) 第六章 (13) 域名系统DNS的作用。 (13)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及顶级域名的构成情况。 (14) 中国的顶级域名及二级域名的设置情况。 (14) 电子邮件系统的构成及所使用的协议。 (15)

计算机网络-(第5版)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总结

《计算机网络》_(第5版)★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武汉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2)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 动力与机械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2013 年11 月10 日

一、实验操作过程 1.在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上按照实验的要求选择无线路由器,一般路由器和PC机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局域网的网络拓扑图如下: 2.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表9.1(参数配置表)对路由器,DNS服务器,WWW服务器和PC机进行相关参数的配置: 服务器配置信息(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 主机名IP地址默认网关 DNS 202.2.2.1 202.2.2.2 WWW 202.3.3.1 202.3.3.3 路由器配置信息(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 主机名型号IP地址默认网关时钟频率ISP 2620XM e1/0:202.2.2.2 e1/1:202.3.3.3 s0/0:202.1.1.2 64000 Router2(Server) 2620XM f0/0:192.168.1.1 s0/0:202.1.1.1 Wireless Router Linksys WRT300N 192.168.1.2 192.168.1.1 202.2.2.1 备注:PC机的IP地址将通过无线路由器的设置自动分配 2.1 对router0(sever)断的配置: 将下列程序代码输到router0中的IOS命令行中并执行,对router0路由器进行设置。Router>en Router#conf t

2.3 WWW服务器的相关配置 对www服务器进行与DNS服务器相似的配置,包括它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具体的相关配置图见下图: WWW服务器的相关配置图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 A.网络拓扑结构 B.计算机 C.网络传输介质 D.网络协议 2.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 A.电话线 B.通信卫星 C.光纤 D.公共数据网 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 A.分组交换 B.共享交换 C.对等服务 D.点对点 4.网络节点是计算机与网络的。 A.接口 B.中心 C.转换 D.缓冲 5.上因特网,必须安装的软件是 A.C语言 B.数据管理系统 C.文字处理系统 D.TCP/IP协议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数字信号变换为便于在模拟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称为调制 B.在计算机网络中,一种传输介质不能传送多路信号 C.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只能共享软件资源,不能共享硬件资源 D.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将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通信线路称为调制解调 7.为网络提供共享资源的基本设备是 A.服务器B.工作站 C.服务商D.网卡 8.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硬件、和规程三部分内容组成 A.软件 B.线路 C.服务商 D.协议 9.要使用WindowsXP系统电脑上网,首先要对进行设置 A.Modem B.工作站 C.服务器 D.网络和拨号连接 10.若干台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在的支持下,用双绞线相连的系统属于计算机网络。A.操作系统 B.TCP/IP协议 C.计算机软件 D.网络软件 11.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共享软、硬件资源 B.处理邮件 C.可以互相通信 D.内存容量大 12.广域网和局域网是按照来分的。 A.网络使用者 B.传输控制规程 C.网络连接距离 D.信息交换方式

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总结

【精品】计算机网络个人概要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2.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4)提高可靠性。(5)好的可扩充性。 3.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4.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全连接形、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 5.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 网络延迟时间主要包括:排队延迟、访问延迟、发送时间、传播延迟。 7. 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

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8.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9.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隔开。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10.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11. OSI模型采用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物理层:实现透明地传送比特流。负责建立、保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比特如何编码。传送单位是比特(bit)。 13. 数据链路层:实现无差错帧传送,包括把原始比特流分帧、排序、设置检错、确认、重发、流控等功能;负责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传送信息的单位是帧(frame)。 14. 网络层:实现分组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和交换节点,透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武汉大学)

第一章概述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 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支持下,进行并行计算和分布式数据 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各互联的计算机互相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 等方面基本一样,都具有通信和资源共享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独立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的计算机是相互联系、 协调、有分工的。 ?支持网络的是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是分布式操作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数据传输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带宽:网络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体现网络性能的一个指标 ?吞吐量:单位时间通过网络的数据量 ?时延: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发送、传播、处理、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通道所能容纳的比特数 ?往返时间:从源→目的→源的时延 ?利用率:被利用的时间。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3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雏形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2)网络阶段:在通信网络基础上,完成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研究,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美国国防部1969年开始发展的ARPAnet:用于军事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战争的环境下,保持通信的畅通,但结果颇为丰富,ARPAnet可以发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成为了Internet的雏形。 ARPA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 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 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 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 主要贡献是公开了这些研究成果 (3)网络标准化阶段:在解决计算机连网与网络互连标准化问题的背景下,提出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与协议,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加速体系结构与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正式制订并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ISO与CCITT等组织为该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制订了一系列的协议标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OSI基本协议集。 首先应用在ARPAnet的TCP/IP协议经过不断地改进与规范化,目前广泛应用在Internet上,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答案.doc

附录: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1 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以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通过通信手段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1.2独立的个人计算机与连网的计算机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独立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不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高;缺点是:资源不能提供共享;也不能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困难。 连网的个人计算机的优点是:资源可以提供共享;也可以共享网上的资源;与其他计算机交换交换信息很方便。缺点是:容易受黑客、非法入侵者及网络病毒的攻击;数据的安全性较低。 1.3计算机网络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联机系统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阶段、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并遵从国际化标准化协议的标准化网络阶段和网络互联阶段。 1.4网络的基本用途是什么? (1) 信息共享与办公自动化、(2) 电子邮件、(3) 电子公告与广告、(4) IP电话、(5) 在线新闻、(6) 在线游戏、(7) 网上交友与实时聊天、(8) 电子商务及商业应用、(9) 虚拟时空、(10) 文件传输、(11) 网上教学与远程教育、(12) 万维网冲浪WWW、(13) 超并行计算机系统、(14) 网格计算机系统。 1.5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协调用户。提供网络通信服务。控制用户访问。文件管理。系统管理。提供资源共享服务。 1.6网卡有什么作用?是否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 (1)数据转换功能。(2) 数据缓存功能。(3) 通信服务功能。 不是所有上网的计算机都需配置网卡,比如采用电话拨号上网的计算机就不需配置网卡。 1.7线路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由终端发送数据时,将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送到调制解调器; 接收数据时,将由调制解调器送来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 产生定时信号,并用硬件确定本机的地址号,以便与主机交换信息。 1.8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什么场合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 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将计算机送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以在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调制过程),再通过电话线发送出去;收端接收信息时,把电话线上传送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传送给计算机,供其接收和处理(这一转换过程称为解调过程)。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知识点超强总结

计算机网络考试重点总结(完整必看) 1.计算机网络:利用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有机地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自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外部特征:自主计算机系统、互连和共享资源。内部:协议 2.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中的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ATM网等。2)网络拓朴结构进行:星型网;树形网;总线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混合网等。4)网络的作用地理范围: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个域网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时序或同步。语义:协议元素的定义。语法:协议元素的结构与格式。规则(时序):协议事件执行顺序。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3.TCP/IP的四层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协议提供远程访问和资源共享及各种应用服务。2)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为应用层隐藏底层网络的细节。3)网络层: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报文发送请求;处理入境数据报;处理ICMP报文。4)网络接口层:包括用于物理连接、传输的所有功能。 为何分层:目的是把各种特定的功能分离开来,使其实现对其他层次来说是可见的。分层结构使各个层次的设计和测试相对独立。各层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不必理会其他的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层1实现方式的改变将不会影响层2。 协议分层的原则:保证通信双方收到的内容和发出的内容完全一致。每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下层向上层提供透明服务,上层调用下层服务,并屏蔽下层工作过程。 OSI七层,TCP/IP五层,四层:

中石油《计算机网络基础》2017年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 单项选择题 1、小型企业采用IMAP而不采用POP有什么优势(3 分) A.邮件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中,直到从电子邮件客户端手动删除。 B.当用户连接到POP服务器时,邮件副本在短期内会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中,但IMAP会长期保存邮件。 C.IMAP发送和检索电子邮件,但POP只检索电子邮件。 D.POP只允许客户端集中式存储邮件,而IMAP允许分布式存储邮件。 参考答案:A 2、哪个术语是通过标定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量来定义交换机的处理能力的(3 分)A.交换速率 B.转发速率 C.端口密度 D.外形因素 参考答案:B 3、 ARP请求帧使用下列哪个目的地址(3 分) A.参考答案:B 4、子网掩码的前缀长度计数法是什么(3 分) A./25 B./26 C./27 D./28 参考答案:C 5、哪个路由表条目具有一个与目的网络关联的下一跳地址(3 分) A.直连路由 B.本地路由 C.远程路由 D.C和L源路由 参考答案:C 6、网络管理员对第3层交换机发出以下命令: DLS1(config)# interface f0/3 DLS1(config-if)# no switchport DLS1(config-if)# ip address DLS1(config-if)# no shutdown DLS1(config-if)# end 该管理员在配置什么(3 分) A.路由端口 B.交换虚拟接口 C.思科快速转发实例 D.中继接口 参考答案:A 7、下列哪项陈述描述了数据链路层帧头字段的特征(3 分)

A.它们都包括流量控制和逻辑连接字段。 B.以太网帧头字段包含第3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C.它们因协议的不同而不同。 D.它们包括用户应用程序中的信息。 参考答案:C 8、第2层交换机用于将从1000BASE-T端口传入的帧切换到连接100Base-T网络的端口。此任务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内存缓冲方法(3 分) A.基于端口的内存缓冲 B.1级缓存缓冲 C.共享内存缓冲 D.固定配置缓冲 参考答案:C 9、在传输来自实时应用程序的数据(例如音频流和视频流)时,IPv6报头中的哪个字段可用于告知路由器和交换机对同一对话中的数据包维持相同路径(3 分)A.下一报头 B.流标签 C.流量类别 D.区分服务 参考答案:B 10、什么是WAN(3 分) A.用于提供数据存储、检索和复制的网络基础设施 B.针对广泛地理区域内的其他网络提供访问的网络基础设施 C.覆盖有限地理区域(例如一个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 D.在较小地理区域内提供访问的网络基础设施 参考答案:B 11、IPv4地址由多少位组成(3 分) A.32 B.64 C.128 D.256 参考答案:A 12、网络管理员正在设计包括有线和无线连接的新网络基础设施。在哪种情况下建议使用无线连接(3 分) A.最终用户设备只有一张以太网卡。 B.由于性能要求,最终用户设备需要专用连接。 C.连接到网络的同时,最终用户设备需要具有移动性。 D.最终用户设备区域存在较高的RFI。 参考答案:C 13、在该接口上启用IPv6时,哪种类型的地址将自动分配给接口(3 分) A.全局单播 B.B. 本地链路 C.环回 D.唯一本地 参考答案:B

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期末考试题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4级研究生“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课程期末考试试题 要求:所有的题目的解答均写在答题纸上,需写清楚题目的序号。每张答题纸都要写上姓名和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面列出的条目中,()不是数据仓库的基本特征。B A.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B.数据仓库是面向事务的 C.数据仓库的数据是相对稳定的 D.数据仓库的数据是反映历史变化的 2. 数据仓库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下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仓库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加新的数据内容 B.捕捉到的新数据会覆盖原来的快照 C.数据仓库随事件变化不断删去旧的数据内容C D.数据仓库中包含大量的综合数据,这些综合数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地进行重新综合 3. 以下关于数据仓库设计的说法中()是错误的。A A.数据仓库项目的需求很难把握,所以不可能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来进行数据仓库的设计,只能从数据出发进行设计 B.在进行数据仓库主题数据模型设计时,应该按面向部门业务应用的方式来设计数据模型 C.在进行数据仓库主题数据模型设计时要强调数据的集成性 D.在进行数据仓库概念模型设计时,需要设计实体关系图,给出数据表的划分,并给出每个属性的定义域 4. 以下关于OLAP的描述中()是错误的。A A.一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为(维1,维2,…,维n) B.维的一个取值称为该维的一个维成员 C.OLAP是联机分析处理 D.OLAP是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决策的基础 5. 多维数据模型中,下列()模式不属于多维模式。D A.星型模式 B.雪花模式 C.星座模式 D.网型模式 6. 通常频繁项集、频繁闭项集和最大频繁项集之间的关系是()。C A.频繁项集?频繁闭项集?最大频繁项集 B.频繁项集?最大频繁项集?频繁闭项集 C.最大频繁项集?频繁闭项集?频繁项集 D.频繁闭项集?频繁项集?最大频繁项集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CSMA/CD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C ) A.星形 B.环形C.总线型 D.网状形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 ) A.PAN https://www.sodocs.net/doc/1a6290271.html,N C.MAN D.WAN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 )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4、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分别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 D ) A、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 5、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6、组建局域网可以用集线器,也可以用交换机。用集线器连接的一组工作站(B ) A.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于一个广播域 B.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于一个广播域 C.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于一个广播域 D.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于一个广播域 7、在网络综合布线中,工作区子系统的主要传输介质是( B) A.单模光纤 B. 5类UTP C. 同轴电缆 D. 多模光纤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在同一台PC机上可以安装多个操作系统 B. 在同一台PC机上可以安装多个网卡 C. 在PC机上的一个网卡上可以同时绑定多个IP地址 D. 一个IP地址可以同时绑定到多个网卡上 9、局域网具有的几种典型的拓扑结构中,一般不含D A、星型 B、环型 C、总线型 D、网状型 10、共享介质的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D ) A.并发连接 B.令牌 C.时间片 D. CSMA/CD 11、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为100Mbit/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那么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为 C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16-2017数字信号处理试题(含答案)

武汉大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A 卷)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 (闭卷) 专业: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付立叶级数:若x(t)是以T 为周期的函数,则付氏变换可以用付 立叶级数表示为: ,物理含义为: 。 2、采样信号的频域表示(采样脉冲是以T 为周期) 为: ,该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为: 。 3、在Matlab 中,函数 可以产生一个包含N 个零的行向量,在给定的区间上可以用这个函数产生)(n δ。 4、在Matlab 中,可以利用函数 计算序列的离散时间傅立 叶变换在给定的离散频率点上的抽样值。 5、IIR 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一般分为 、 和 这三种。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要叙述采样定理。 2、简要叙述数字信号处理的一般过程。 3、离散傅氏变换DFT 的定义。 4、简要给出冲击函数的定义、性质和推广性质。 5、简要分析FFT 的计算量和算法特点。 三、设系统为D n Cx n y +=)()(,判断它是不是线性系统。(5分)

四、已知一长度为16的有限长序列 )25.0sin()(n n x π=,试利用Matlab 计算序列)(n x 的16点和512点DFT 。(10分) 五、已知某LTI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1 1 111)(-----=az z a z H 其中,a 为实数。 (1) 试判断a 值在什么范围内时该系统是因果稳定系统? (2)证明该系统是一个全通系统(即频率响应的幅度特性为一常 数)?(10分) 六、现有一频谱分析FFT 处理器。假设要求频率分辨率为Hz F 5≤。 信号的最高频率成分KHz f 25.1max ≤。试求: (1) 采样时间间隔T ; (2) 1次记录时间长p t ; (3) 信号记录长度N 。(15分) 七、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个3阶Butterworth 数字低通滤波器。 其截止频率Hz f c 400=,系统采样频率为:KHz f s 2.1=。(10分) (附注:3阶Butterworth 模拟原型低通滤波器1 )(2)(2)(1)(23+++=c c c s s s s H ωωω )

计算机网络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网络技术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 2.在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由防火墙负责对网络服务请求的 合法性进行检查。 3.为了确保无差错传输,接收端可以通过检错码检查传输的数据帧是否正确,一旦发现传输错误,则采用反馈重发/ARQ 方法进行纠正。 4.在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上,UDP 协议实现的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检验。 5.在令牌环网络中,为了解决竞争问题,使用了一个称为令牌的特殊标记,只有拥有它的节点才有权利发送数据。 6. 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7. 网络操作系统是利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局域网共享资源管理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 8.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是WWW客户机与WWW服务器之间 的应用层传输协议。 9.基于TCP/IP协议的各种互连网络管理标准,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得到众多网络产品生产厂家的支持,成为实际上的工业标准。

10.通常,用户计算机接入Internet有三种方式:通过网络接入、通过联机服务系统接入和通过SLIP/PPP接入。 11.虚拟局域网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路由和交换设备,在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逻辑网络。 12.集线器是局域网中的重要部件,是作为网络连接的中央连接 点。 13.为了解决应用程序对网络过分依赖的问题,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加一层中间件,其功能是把应用和网络屏蔽开。 14.互连网络的基本网络概念是:网络连接、网络互连和网络 互通。 15.网桥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连接若干个局域 网网段。 16.路由器是一种智能型网络设备,其基本功能是:网络连接、网 络地址判断和设备管理。 17. 网关一般用于不同类型、差别较大的网络系统之间的互连。 18.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 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 19.电子邮件系统采用存储转发工作方式。 20.电子邮件的传送是依靠SMTP 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 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21.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距离)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模拟/数字信号和数字/模拟信号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

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 第一章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 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 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同主机B的某个进程通信。 2、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对等方式(P2P) 3、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 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选) 三、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填) 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电话交换机是电路交换,“建 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 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 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存储转发技术,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中英文名称):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 网(LAN)、个人区域网(PAN)(填) 五、(简答)时延:时延的4个组成部分、计算。 六、协议(定义、三要素及其含义):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 准或约定称为协议。三要素及其含义:(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填选) 七、 5层体系结构各层及功能:(填)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transportlayer)为主机中进程间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networklayer)为主机间通信提供服务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相邻结点间的无错传输 物理层(physicallayer)透明地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第二章物理层 一、关于信道(通信方式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填) 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对讲机 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选) 二、常用的导向性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填) 三、常用的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微波:地面接力、卫星(填) 四、信道复用:FDM、TDM、STDM、WDM(名称、复用方法、特点):(填选选) FDM:频分复用,复用方法: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特 点:所有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占用不同的频带宽度。 TDM:时分复用,复用方法: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TDM 帧划分为N个时隙。每一个用户在一个TDM帧中占用一个固定时隙。特点:所有用户在不 同的时间占用整个频带宽度。 1

计算机网络基础答案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例题与解析】 1、一个办公室中有多台计算机,每个计算机都配置有网卡,并已经购买了一台网络集线器和一台打印机,一般通过()组成局域网,使得这些计算机都可以共享这一台打印机。 A 光纤 B 双绞线 C 电话线 D 无线 【解析】B,参见局域网的组成,在一个办公室中,通过双绞线连接集线器和计算机网卡,然后对计算机进行协议配置和打印机共享配置,则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共享这一台打印机。 A 他们同属于中国教育网 B 它们都提供www服务 C 他们分别属于两个学校的门户网站 D 他们使用同一个IP地址 【解析】D,域名是层次化的。cn代表中国,edu代表教育网,pku代表北京大学,tsinghua代表清华大学,www代表提供www服务的主机名,两台www主机不可能使用同一个IP地址。 3、提供可靠传输的运输层协议是()。 A TCP B IP C UDP D PPP 【解析】A,在TCP/IP协议簇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安全,可靠,稳定但是效率不高,占用较多资源。UDP协议是无连接方式的协议,它的效率高,速度快,占资源少,但是传输机制为不可靠传送,必须依靠辅助的算法来完成传输的控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nternet计算机必须是个人计算机 B Internet计算机必须是工作站 C Internet计算机必须使用TCP/IP协议 D Internet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运行同样的操作系统 【解析】C,任何计算机,从掌上PC到超级计算机都可以使用TCP/IP连接到Internet。且上网的计算机可以运行任何使用TCP/IP协议的操作系统进行相互通信。 5、电子邮件E-mail不可以传递()。 A 汇款 B 文字 C 图像 D 音视频 【解析】A,电子邮件除了正文可以传递文字以外,在附件中还可以粘贴图像文件,音视频文件,和正文一起传递,但是汇款不能通过电子邮件传递。 6、下一代InternetIP的版本是()。 A IPv6 B IPv3 C IPv4 D IPv5 【解析】A,现在有的Internet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个版本,也可以说是下一代协议,他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悠闲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7、对于连接Internet的每一台计算机,都需要有确定的网络参数,这些参数不包括()。 A IP地址 B MAC地址 C 子网掩码 D 网关地址和DNS服务地址 【解析】B,参见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和域名的基本概念,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网卡出厂时,MAC地址已写入网卡硬件中,不需要用户配置。 8、如果出差在外,住在宾馆中,并自己携带有配置Modem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可以上互联网。 A LAN B 无线LAN C 电话线拨号 D 手机卡 【解析】C,笔记本电脑配置有Modem,则把宾馆房间的电话线插入Modem中,使用当地中国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_常考简答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简答题汇总 1.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1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2.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 (1 )信号转换 (2 )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 (3 )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4 )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3.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答: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为适应路径上不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组装)。 4.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 1,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2,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简述计算机通信中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的区别主要在于: (1 )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2 )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桢。 (3 )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开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以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4 )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 (5 )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的核心协议是() A.X.25B.TCP/IP C.ICMP D.UDP 2.下列哪项不是UDP协议的特性() A.提供可靠服务 B.提供无连接服务 C.提供端到端服务 D.提供全双工服务 3.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哪种网络设备实现的() A.服务器 B.网桥 C.路由器 D.交换机 4.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A.模拟信号的放大 B.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D.数字信号的编码 5. 13.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6.某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哪么它属于()网。 A. A类 B. B类 C. C类D.D类 7.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

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 )比较合适。 A.光缆 B.同轴电缆 C.非屏蔽双绞线 D.屏蔽双绞线 IP网络类型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 A. 应用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网络接口层 CD是所定义的协议标准,它适用于()。 A. 令牌环网 B. 令牌总线网 C. 网络互连 D. 以太网 的默认端口号是() .3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 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 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业多台路由器 13.交换机下“特权用户模式”的标识符是:( )

A.> B. ! C. # D.(config-if)# 14.交换机转发数据到目的地依靠( ) A.路由表地址表 C.访问权限表 D.静态列表 15.交换机的配置文件startup-config存放在( )里 16.配置交换机特权用户“加密密码”的命令是:( ) A. password B. enable password C. enable secret D. passwd 17.查看E0端口配置信息的命令是:( ) access-list ip route version interface e0 18.命令“ping .0.1”的功能是() A.测试网卡是否正常 B.测试网关是否正常 C.测试TCP/IP协议是否正常 D.测试介质是否正常 19.如果网络不通,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交换机坏 B.网卡坏 C.光纤或是网线坏 D.应用软件坏 20.交换机上激活端口的命令是() A. shutdown B. no shutdown C. up D. no u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