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学科性质

1、对外汉语教学

含义: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目的: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基础学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第二章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

1、母语(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儿童通常是在父母或周边人群的言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除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4、目的语:目标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并力求掌握的语言。

5、习得: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语言。

6、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教导,学习教学大纲指定的和书本的内容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7、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

①后天环境论。

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而成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刺激反应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论

②先天决定论又称天赋论

心理学基础是心灵主义

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

③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论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论

④语言功能论

英国韩礼德

8、习得和学习的差异:

①习得是无目的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

③习得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只要集中语言的形式上。

④习得是靠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则主要靠老师指导。

⑤习得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好;学习花费的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

不同: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的输入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同

⑦文化因素的学习不同。

相同: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上的联系。

③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联系。

④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几个阶段。

⑤语言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⑥都是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10、教学法流派有:

①语法—翻译法

②直接法

③阅读法

④听说法

⑤认知法

⑥功能法

⑦任务式教学法

11、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①代表人物:奥伦多夫和普洛茨

②理论基础:机械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③基本特征:系统讲授语法规则;母语和外语互译

④教学原则:

a.所使用的语言材料是“规范”语言,即古典的书面语。

b.使用学生的母语。

c.以母语外语互译为主,通过大量的书面翻译练习和写作练习来巩固检验语法

知识。

d.强调语法知识和语法规则。

e.注重书面语,不注重口语。

⑤优缺点:

优点:

a.创建了在第二语言中利用母语的理论。

b.主张教授语法知识,重理性和演绎,学生的语法知识比较扎实。

c.使用学生的母语,用翻译法作为教学手段,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就不会太

困难。

d.由于注重书面语的教学,且注重名著名家的原文阅读,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水平比较高。

e.该教学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教具,对教师的口语要求不是很高。缺点:

a.重视语言知识,忽视了言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几乎是放弃

了口语教学。

b.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手段,无法培养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习

惯。

c.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过时的例句,教学内容枯燥乏

味,难以理解。

12、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①代表人物:贝力兹和帕尔默

②理论基础:语言学以及连贯语法理论

③教学原则::

a.直接联系原则。建立语言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把词语和所指的事物直接

联系起来,养成直接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

b.口语优先原则。先从口语而不是书面语入门,先有一定的听说基础然后再读

写。

c.模仿操练为主原则。不讲解语法规则,通过模仿手段来复练习所学的句子,

最后达到熟练地程度,能够脱口而出。

d.学习当代通用语言。不像语法—翻译法一样过分学习古典书面语,而是学习

当代普遍使用的口语。

④优缺点:

优点:

a.打破了语法—翻译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新局面,重视

口语教学。

b.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c.注重口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d.不使用学生的母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缺点:

a.强调以学习第一语言的方式学习第二语言,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b.排斥母语,只看到消极的一面,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

c.注重目的语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师的解释不多,且完全摒弃学生的母语,

有时会影响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

d.重视感性认识,过分强调重复、模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e.口语能力有所提高,但对阅读能力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所不足。

13、阅读法

①代表人物:魏斯特

②理论基础:没有理论基础

③基本特征:以阅读作为第二语言的先导,通过阅读建立语感,从而更快的学会外语。

④教学原则:

a.直接用外语阅读,而不是翻译成母语。

b.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c.通过阅读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

d.把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

⑤优缺点:

优点:

a.目标明确,效果好。

b.首次区分精读与泛读,把快速阅读引入课堂,阅读方法多样化。

c.编写教材时注意词汇出现的频率及数量,使教学循序渐进,并且对后来的分

级读物也有一定的影响。

缺点:

a.过分强调阅读技能训练,忽视了其他技能训练。

14、听说法(陆军法、口语法)

①基本特征:

a.听说优先

b.句型操练

c.对比分析

②教学原则:

a.听说优先。以培养口语能力为首要目标。

b.重视语音教学。

c.用模仿、复述、记忆等方式学习。

d.语言结构按序排列,教完一项再教另一项。

e.以句型为重点,对句型结构进行反复操练。

f.严格控制词汇量;词语通过上下文来学习。

g.教师尽量不用学生的母语,少用或不用翻译手段。

h.严格纠正错误,培养和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

i.充分利用视听设备和语言实验室。

③优缺点:

优点:

a.以句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并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

b.充分利用对比分析方法,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c.不完全摒弃或者不绝对排斥学生母语在教学中的运用,克服了直接法的某些

片面性。

d.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缺点:

a.过分注重听说能力,忽视了读写能力的培养。

b.机械的句型操练,枯燥乏味。

c.以教师为中心,用刺激反应模式训练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

性。

d.偏重语言形式训练,忽视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15、认知法(认知代码法、认知符号法)

①代表人物:美国卡鲁纳

②理论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③基本特征:

a.理解预料、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活用语言。

b.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④教学原则:

a.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b.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c.课堂上可以适当的使用学生的母语,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加强理解。

d.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并理解掌握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练,反对

机械的死记硬背。

e.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f.容忍学生的错误,只对一些影响交际的错误进行纠正,反对见错就纠,以免

打击学生自信心。

g.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

⑤优缺点:

优点:

a.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b.可以适当的使用学生的母语,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加强理解。

c.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d.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

缺点:

a.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但是生成语法如何应

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

b.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

c.完全排斥机械性练习,有待商榷。

16、功能法(交际法)

①代表人物:英国威尔斯金

②基本特征:

语言功能项目为纲,针对性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③教学原则:

a.语言功能项目为纲,选取真实而实用的材料。

b.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尽量创造接近真实的

语言环境。

c.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

d.强调内容的表达,不过分苛求形式,只要不影响交际,一般的语言形式错误

是可以容忍的。

e.循序渐进组织教学。

④优缺点:

优点:

a.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b.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

c.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d.发展了“专用语言”教学。

缺点:

a.如何科学的设定功能意念项目,功能意念项目究竟有多少,如何合理的安排

这些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b.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是功能法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

c.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取容忍态度,如何把握“度”。

17、任务式教学法

①代表人物:英国伯拉胡纽南

②任务:有目标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具体的、

有明确目标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用的语通过协商、讨论,达到学习的目的。

③基本特征:

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教师设计具体的有目标的活动

④任务的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师生角色;环境

⑤优缺点:

优点:

a.强调任务的真实性。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

以展示任务的成果而不是考试成绩来展现学生的成就。

b.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言语技能,完成由知识向技能的转

化。

c.通过前期的准备,后期巩固等步骤,弥补了交际法在语言使用方面的准确性

和流利性问题。

缺点:

a.如果措施不利,容易产生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不够的情况。

b.学生为完成任务而摸索时间长,不能保证效果。

第三章语言要素及文化教学

(一)语音教学

1、语音教学的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

②实践性原则

③对比性原则

④直观性原则

⑤趣味性原则

⑥持续性原则

⑦情感激励原则

或者①单音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

②通过语音对比突出重点和难点

③循序渐进

④理解和发音相结合

⑤机械性的练习与有意义的练习相结合

2、声母韵母的展示方法

①图表

②发音示范

③口型展示

④发音部位图

⑤双手模拟发音器官

⑥对比听辨

3、声调的展示方法

①发音示范(夸张演示)

②五度声调示意法

③利用手势

(二)词汇教学

1、词汇教学的特点

①语素造成法构成大量合成词,意义明确,但缺点也突出。

②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方式多样化,单音节词口语中使用较多。

③同音词和同义词数量很多。

④存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和带有叠音形式的词,叠音形式多样化。

⑤固定短语,成语,歇后语,谚语

2、词义解释的方法

①实物或图片解释

②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解释

③用语素进行解释

④上下文语境法

⑤叙述情景

⑥用学生已学过的语言解释

3、词汇练习

①感知性练习。包括语音识别和词形识别(听录音,跟读,认读,注音)

②理解性练习。(说出或写出反义词,用同义词替换,听词指物)

③模仿性练习。(语音模仿和书写)

④记忆性练习。

⑤应用型练习。(选词填空,组词,造句)

(三)语法教学

1、汉语语法的特点

①词序和语序很重要。

②修饰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

③有一些特殊词类好特殊的词。

④狭义形态少。

⑤特殊的动词结构。

⑥句子成分跟词类既对应又不对应。

2、语法教学的内容

①把词组合成词的规则

②把词或词组组合成句子的规则

③把句子组合成语段的规则

④把语段组织成语篇的规则

3、语法教学的原则

①实用原则。最常用,最易发生偏误。

②针对原则。国别语种;水平层次;语法要点。

③复式递升原则。重复性递增逐层渐深。

④细化原则。细到小类的选择限制条件及意合关系。

⑤简化原则。简洁,浅明,感性,条理,图示。

⑥解释原则。合理恰当的理据分析、认知性解释。

⑦操练原则。汉语相近现象,与母语对应形式、正确形式与错误形式。

4、语法教学的方法

①描述讲解法。直接描述说明语法特点。

②利用公式。

③使用符号。

④借助图片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点。

⑤表演。

⑥以旧释新。

⑦汉语内部对比。

⑧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

⑨由学生解释。

(四)汉字教学

1、汉字的特点

2、汉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3、汉字教学的原则

(五)文化教学

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2、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3、文化教学的6大原则

第四章语言技能的教学

教案设计

第五章语言测试与成绩分析

填空题、选择题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

(一)对比分析

1、代表人物: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

2、理论基础:

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3、对比分析的差异等级:由埃利斯提出。共六个。

4、对比分析的步骤:

第一,对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准确的、清晰的描写。

第二,选择一定的语言项目、规则和结构进行对比。

第三,找出两种语言关系中的特殊点。

第四,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难点形成预测。

5、对比分析的优点和局限

优点:

a.有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编制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b.有利于预测学生可能犯的错误。

c.有利于设计测试题目。

d.有利于发现单语研究中发现不了的问题。

局限:

a.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就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

负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学习的困难也就越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大,虽然掌握起来比较慢一些,但干扰反而少,掌握的准确度要大。

b.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

到的困难和所见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

c.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影响下,只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

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

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也是不全面的。

d.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根本没有涉及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现,也未涉及到学

习者的特点。

(二)偏误分析

1、偏误:当两种语言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学习者将第一语言认知机制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就会出现偏误。

2、理论基础:心理学基础是认知论;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

3、偏误分析的六个步骤:

收集语料;偏误识辨;确定偏误;偏误分类;分析原因;正确评估。

4、偏误的五大类型:

误加;遗漏;误代;错位;杂糅

5、偏误的三大原因:

母语负迁移;过度泛化;教材讲解引起的偏误

6、失误和偏误的不同:

失误:

是不成系统的、偶发的和无规律的,是在情绪紧张、思维混乱、寒冷、交际中突然改变话题等特殊情况下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人们说自己的母语时也会发生失误。

偏误:

只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才会有偏误。偏误是成系统的、多发的和有规律的。学习第二语言的人只有经过反复纠正偏误,他所使用的第二语言才能逐渐接近语言的标准形式。

7、偏误分析的作用和局限:

作用:

第一,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方法,是第二语言研究的真正起点。

第二,偏误分析为70年代与行为主义理论进行的论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即母语负迁移不是造成偏误的唯一原因。

第三,偏误分析提出了一套系统地描写和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偏误的

程序和方法。

第四,偏误分析部分的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新规律,从而丰富和充实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偏误分析可以揭示敌人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所采用的策略和程序。

第五,偏误分析具有指导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

局限性:

第一,偏误预料常常不是在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获得的,而是通过测试取得,不能准确反正学习者的习得情况。

第二,只考察学习者的偏误而忽视了其正确的部分。

第三,纵向研究少,不能了解习得过程的全貌。

第四,无法采集到被学习者回避的语言项目的使用情况。

(三)中介语

1、中介语含义: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语言知识系统。它是逐步接近目的语的一种发展阶段。

2、代表人物:1972年塞林格提出中介语。

3、中介语的四个特征:

a.可塑性。语言规则不断修正。

b.动态性。规则是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展。

c.系统性。顺序预测。

d.可渗透性。

4、中介语和自然语言之间的差距表现在:

a.准确度、

b.复杂度、

c.流利度

5、中介语的变异:

a.自有变异

b.条件变异(情景变异)

语言内部环境导致变异

语言内部环境和社会环境会交互作用,左右语言变异。

6、国内中介语研究:

1984年,鲁健骥在《中介语偏误分析》中第一次引进中介语和偏误分析概念。

7、中介语和偏误分析、对比分析的关系:

a.中介语理论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看成是一种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立

的、完整的语言系统,并且将其置于研究的核心地位;

b.对比分析没有把学习者语言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偏误分析对学习者语言

独立性的认识也没打到中介语理论的水平。

c.在方法上,中介与理论把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只是作为一般的方法来看待。(四)输入与互动

1、语言输入:

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单项语言信息。这种语言信息构成了一种单向的语言输入环境。

2、互动:

指双向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如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构成了语言习得发生的互动环境。

3、语言习得发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内在因素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

外在因素语言习得的外在环境

4、输入和互动的类型:

a.自然环境下的输入与互动

b.课堂情境中的输入与互动

5、语言输入的特点:

a.在语音方面,具有放慢语速、发音清楚、停顿、重音以及夸张等特点。

b.在词汇方面,偶尔使用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近义词替换、释义等方式。

c.在句法方面,有三种不同搞得调整方式,即省略、扩展、替换或重置等。

6、语言课教师语言的特点:

a.在所有语言层次上都产生形式调节。

b.在语法规则内进行调节。

c.常出现重复、鼓励、刺激、扩展等。

7、输入与互动的作用

a.提供套语以供记忆和分析。

b.建立垂直结构

c.提供高频率的语法形式

8、i+1原则:(克拉申提出)

即提供比学习者水平稍高一点的可理解性输入。

i:是学习者完全可以理解的东西。

1:新的语言形式

第七章汉语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2014届《生活与哲学》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哲学概论:(一) 【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⑴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需要进行专门学习才能获得,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②哲学则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 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 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 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 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 【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⑵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⑴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⑵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 (三)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至第四章 1.母语和外语的区分依据 这两个概念是按照国别、民族关系来区分的。 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最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即第一语言。 外语: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或外民族的语言)多数人学习和使用的第二语言是外语。 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区分依据 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我们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 第一语言:人们出生以后最先学习和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3.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掌握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人能够说出或理解前所未有的、合乎语法的语句,能够辨析有歧义的语句、能够判别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似的语句的掌握以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运用能力。 4.语言交际能力 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 5.结合汉语的特点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音、语法、词汇等角度进行教学,由易到难,由机械到有意义; 6.交际文化 所谓交际文化,就是这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这种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语用系统中 7.唐朝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心是哪个城市 长安 8.元末明初中国很流行的两本针对母语为朝鲜语的国别化教材 《老乞大》是元末明初以当时的北京话为标准音而编写的,专供朝鲜人学汉语的课本。 《朴事通》常与《老乞大》一起被认为是两部珍贵的元末汉语口语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对外汉语教学名称的由来及其发展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1950年,记住对外汉语教学的重大事件: 1978年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与会学者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时一门学科的看法。 专业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专业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 领导机构: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汉语教学机构的建设:(1)海外孔子学院建设(Confucius Institute),(2)中国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 1983年成立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84年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7年末,在广西南宁召开“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会上有人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狭义的应用语言学这一传统提法。 元末明初供朝鲜人学汉语的有名的教材是老乞大和朴通事 2、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是什么?教学大纲如何分类? 我们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分为四大环节,即: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 3、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属性三要素是什么?具体内容要记住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色教学模式是什么(名称及适用阶段) 汉语言专业教育 性质:兼有专业教育和第二语言教学两种属性。 教学内容: 言语技能教学和研究交际技能教学

无线通信课程重点

题型: 填空题(共30分,30个空,每空1分)常识 简答题(共30分,共4~5个题,每题5-8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计算题(共40分,共3-4个题,每个题8-16分) 1. Chapter1 无线通信概论(1,2) 无线通信的链路组成及功能方框图 1、各类无线通信系统工作频段及特点,英文缩写的中文表示建议不做重点 2、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挑战简答 Chapter2无线信道传播机制(3,4) 1、大气空间结构建议不做重点 2、电磁波的传输方式建议不做重点 3、掌握功率的dB度量,天线增益及单位,全向有效辐射功率(EIRP)建议不做重点 4、自由空间损耗计算方法(Friis定律)及适用范围重点 5、路径损耗d-n计算方法重点 6、采用菲尼尔半径及余隙估算绕射损失的方法建议不做重点 7、噪声源,噪声温度,噪声系数,高斯白噪声的特性,系统的信噪比重点 8、衰落余量、中断概率的概念重点 9、系统的链路预算重点,融合大尺度路径损耗,小尺度衰落余量、噪声系数、调制方式、 分集接收(综合题) Chapter3无线信道的统计描述(5) 1、信号幅度的小尺度衰落的成因重点 2、小尺度衰落信号幅度的瑞利、莱斯分布发生条件 3、瑞利、莱斯分布统计特性、小尺度衰落的相位的分布建议不做重点 4、小尺度衰落的衰落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 5、信号幅度的大尺度衰落的成因建议不做重点 6、大尺度衰落的信号幅度的对数正态统计特性 7、大尺度衰落的衰落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 8、形成多普勒频移,多普勒谱的原因、经典或称Jakes谱只重点要求多普勒频移计算 9、衰落的时间依赖性(电平通过率(LCR),平均衰落持续时间(ADF))的参数的意义。建议 不做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陈昌来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名词解释、运用)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全过程和整个教学体系中各个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 所谓的内部因素主要指:(1)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学习者和教师;(2)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即所教授的目的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3)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和实践。所谓外部因素是指一些基础学科,特别是与本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以及其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 1、理论基础部分提出与本学科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七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可以看作是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或叫做支撑理论。 2、直接应用于语言教学、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其中,应用研究是指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和师资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习题 (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和写的能力。 2.练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等等。 3. 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泛读等几种。 4.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 功能法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 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和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8. 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临界期假说。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预测四个步骤。 10. 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挫折期、逐渐适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三、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8分) 1. 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 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3.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4.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结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一、填空题 8.现代汉语教学理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_______

通信概论知识点梳理

普通电话线路带宽约3KHz,在保证不失真的情况下,其最大码元速率是多少?如果采用16进制调制方式,最大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 根据P18的公式2.1有:RB=2fN=2BN 则有:RB=2×3=6 KB 如果采用16进制调制方式,根据P11的公式1.3有:Rb=RB log 2 N 则有:Rb=RB log 2 N =6 ×log 2 16=24Kb/s 答:最大码元速率是6 KHz。最大信息传输速率是24Kb/s 设在200μS内传输了500个二进制码元,求比特率是多少?如果在10S内有8个误码,其误码率是多少?解:RB=500×106÷200=2.5×106B Rb=RB log 2 N=2.5×106bit/s Pe=8/(10×2.5×106)= 3.2×10-7=3.2×10-5%答:比特率是2.5×106bit/s。 如果在10S内有8个误码,其误码率是3.2×10-5%。12分) 1.空分交换——在数字交换网络中,任一输入线与任一输出线(或任一复用线与任一复用线)之间的信息交换,称为空分交换。 2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用分组来传输和交换信息的。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长度,每个部分叫一个分组,在每个分组的前面加一个分组头。 4.多址连接——多址连接是指在卫星的覆盖区内,各地球站通过同一个卫星,能同时实现多个方向多个地球站之间相互联系通信的一种方式。 5同步卫星——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与地球上任一点都保持相对静止这样的卫星称为同步卫星

2、什么是WAP技术?它有什么特点? 答:WAP技术是将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使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它是专门为窄带宽、高延时、小屏幕、有限存储容量、低处理能力的无线环境量身定做的。它的特点是: (1)独立于网络标准(可以在GSM、GPRS、CDMA上运行)(2)适用于无线数据的传输机制。(3)开放的标准,独立于生产厂商。 (4)WAP可以从服务器上下载应用,能快速提供新的服务。(5)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掌上服务,把用户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 3、GPRS是什么?它有什么优点?GPRS服务会怎样收费? 答: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它是GSM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套标准,以实现移动分组数据业务。GPRS 的优点是: ①速度快。最高可达171Kbit/s,支持IP协议,与数据网络建立连接的时间仅几秒钟。 ②利用率高。GPRS具有按需分配频率资源和网络传输资源,用户时间利用率高,资金利用率高。 ③GPR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无线网络覆盖,投资少,功能强。GPRS服务是按流量计费的。 4、简述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 答:地球站A与地球站B传送电话信号的卫星通信系统基本工作过程如下:(1)当甲地用户与乙地用户通话时,要把甲地的市内通信线路送来的电话 信号在发端地球站A的终端设备中进行多路复用,成为多路复用电话的基带信号,在发信设备的调制器中对中频载波(如70MHz)进行调制、中频滤波,然后再由发信设备进行上变频,把70MHz的已调波变换成微波载频(f1)的已调波。载频为f1的已调波在经射频功率放大送入地球站A的发射天线发向空间的通信卫星。 (2)通信卫星把经天线接收的信号首先进行低噪声放大,然后变成另一微 波载频(f2)的已调波,在经卫星发信机功率放大,再由卫星发射天线发回接乙地收地球站B。 (3)接收地球站B将收到卫星发回的微弱信号用高增益天线接收后首先 由地球站B接收设备的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在将载频为f2的已调波进行下变频,变成载频为中频(如70MHz)的已调波后,再中频滤波、解调成为多路复用的基带信号,该信号再终端设备中进行多路分解后,经市内通信线路送给收端用户。 5、试画出光波分复用(WDM)系统的示意图,并简述其基本原理。答:光波分复用(WDM)系统的示意图如下: 波分复用是将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类型的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亦称会波器)汇合在一起,并藕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在接收端经分波器(亦称解复用器或去复用器)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分离后由光接收机相应的处理而恢复原信号,如图所示。 二、名词解释 1.解调: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调制信号的过程。 2.扩频:扩展频谱通信(简称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并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3.信息:消息中的有效内容,其含量用信息量衡量。或以适合于通信,存储或处理的形 式来表示的知识或消息 4.复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信道进行通信而不互相干扰。 5.蓝牙技术:蓝牙(Blue Tooth)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全球开放性标准。其使用跳频(FH/SS)、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先进技术,在小范围内建立多种通信与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 6.调制:调制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某个载频频带再进行传输的方式。 7.基带:基带是由消息转换而来的原始信号所固有的频带。 8.接入网:由核心网和用户驻地网之间的所有实施设备与线路组成,是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维护管理(Q3)由电信管理网进行配置和管理,主要接口包括: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维护管理接口(Q3)。三、简答题 1.简述多普勒频移 移动台(如超高速列车、超音速飞机等)的运动达到一定速度是,固定点接收到的载波频率将随运动速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频移,即产生多普勒效应

动画概论知识点梳理

一、动画的定义:按时间的顺序播放有规律的不同画面所产生的视觉 假象。 二、动画的特点:①是一门绘画艺术②是一门电脑技术③随意性和灵 活性④夸张(包括动作、语言、表情、场景、角色夸张和多重夸张)⑤动画风格的多样性⑥娱乐性⑦商业性。 三、动画的应用范围: 游戏、广告(包括网络广告在内)、影视(电影,电视)、房地产、医学研究(动态捕捉)。 四、美国人爱德华〃穆布里奇在动作方面最有成就,其作品是《运动 中的动物》,《运动中的人体》。 五、法国电影史将1877年8月30日定为动画的生日,那是法国光学 家兼画家艾米尔〃雷诺发明“光学实用镜”的日子。雷诺可以说是动画的鼻祖。 六,负面拍摄动画的技法上,法国的艾米尔〃柯尔《幻影集》(采用定格技术拍摄),美国布莱克顿《滑稽脸的幽默像》皆被称为是第一部手绘动画柯尔也是第一个利用“遮罩摄影”结合动画和真人动作的先驱,因而被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七,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公开放映的电影《火车进站》是第一部影。 1914年温瑟〃麦凯的《恐龙葛蒂》结合了真人表演与动画角色。 是第一部注重动作的“拟真”与“夸张”的动画片,可是说自此开创了美式动画的时代。 1929年,迪士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号》;1937年迪

士尼推出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使美国动画步入商业动画的道路。迪士尼被称为“商业动画之父”。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迪士尼的繁盛时期。二战后创造了世界动画风潮的包括前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和东欧的木偶动画。东欧的木偶动画以捷克为代表,捷克木偶动画的代表人物是杰利〃川卡。 八、1958年东映推出《白蛇传》这是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日 本的动画与漫画的发展密不可分。其中影响做大的是手冢治虫。 其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这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动画片)《森林大帝》《怪医黑杰克》等。20世纪80年代是宫崎骏,高火田勋(吉卜力工作室)的时代。宫崎骏的作品《风之谷》《天空之城》《千与千寻》(2001柏林影展金熊奖)等。大友克洋的作品《阿基拉》《老人Z》《回忆》《蒸汽男孩》;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 九、万氏三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20世纪60年代的《大 闹天空》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开创了中国动画的新局面。1999年的《宝莲灯》是中国动画走向商业运作的第一步。2005年北影推出《小兵张嘎》这是一部极富民族特色和情感的影院动画片,并获中国电影最高奖项“华表奖”,看成是动画中的“红色经典”。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梳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学科性质 1、对外汉语教学 含义: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指在学校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进行的、以传授汉语交际技能为主的正规教学活动。 目的: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过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语言测试。 基础学科: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第二章语言学习与教学法流派 1、母语(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语言习得者自己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第一语言:一个人出生以后获得的第一种语言,一般是在幼儿时期获得的,是一个人最早学会的语言。儿童通常是在父母或周边人群的言语环境中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 3、第二语言:除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就是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4、目的语:目标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并力求掌握的语言。 5、习得: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获得了一种语言。 6、学习: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教导,学习教学大纲指定的和书本的内容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7、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理论: ①后天环境论。 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习得而成的,强调外部条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刺激反应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论 ②先天决定论又称天赋论 心理学基础是心灵主义 乔姆斯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

③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论 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论 ④语言功能论 英国韩礼德 8、习得和学习的差异: ①习得是无目的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②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是在课堂环境中进行的。 ③习得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只要集中语言的形式上。 ④习得是靠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则主要靠老师指导。 ⑤习得花费的时间多效果好;学习花费的时间少效果不确定。 9、第一语言的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 不同: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的输入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同 ⑦文化因素的学习不同。 相同: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上的联系。 ③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联系。 ④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几个阶段。 ⑤语言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⑥都是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10、教学法流派有: ①语法—翻译法

哲学概论复习大纲

哲学概论 第一章什么是哲学 1、尝试回答的途径 1)从词源上看:哲学(philosophy) 源于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词合成,指爱智慧 “爱”:Eros指“情爱”:代表一种本能的感情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 Philia指“友爱” Agepi指“博爱”:宗教里无私的爱 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爱智慧并不等于拥有智慧,哲学家也不等于那些已经拥有了智慧的人。爱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以苏格拉底为例) 也就是说,哲学称为爱智慧,所强调的是“过程”,是不定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 2)从外延上看:哲学既不是神学宗教,也不是科学,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罗素的观点) 第三章哲学起源 1、哲学的起源: 1)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好奇心,起源于一种惊异感。 2)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哲学的起源: 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 所谓轴心时代,是指在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世界上的三个地方:印度、中国和希腊产生了哲学。这三个地方像三个点一样,构成了三种文化的中心与核心。而这一时期则被称之为“轴心时代。” 3)中国哲学类似的思考:金岳霖在论《道》中提出3个概念 西方:“逻各斯”(logos) 古印度:“梵”(梵我同一) 中国:道 2、西方哲学起源及其概念: 1)西方哲学起源:希腊哲学(从神话时代到哲学时代,即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古希腊人开始思考问题时以自然作为认识对象(与人的认识心理与其宇宙观有关)2)第一个哲学概念: (1)亚里士多德:所谓“本原”(arche)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惟独它不变的东西。 (2)在希腊语中,arche的两个重要含义:一个是开端,一个是主宰。因此,也译为始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期末复习试题

判断题: 1、1983年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见书本第6页 2、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的。√见书本第5页。 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何时教”是根据语言点的难易程度排列教学顺序的问题。√见书本16页。 4、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错,改:不是 5、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教学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错,改: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能当做只是体系来教;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6、学科应用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应用价值的学科理论本身。 错,改:学科基本理论 7、语言教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包含:基本理论研究、学科性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教学法理论、中国传统教育观。错,改:不包含基本理论研究 8、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与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项知识并不是对立的系统。对 9、相对直接法就是直接法和翻译法结合的成果。错 10、说是学生语言和认识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四项语言技能中最难的一项。错 11、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对 12、词汇教学技巧可以分为展示词汇的技巧、解释词汇的技巧、词汇练习的技巧、词汇积累的技巧。对 13、阅读训练是指对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专门训练。对 14 从教学性质上划分,教材可以分为:初级教材,中级教材,高级教材。错(应是从 教学的阶段和层级) 15 文化知识类教材包括:中国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旅游汉语,商贸汉语等。错(旅游和商贸是属于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16 趣味性的作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它是绝大多数学习者评价教材优劣的根本标准。错(应是首选标准) 17.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它主要涉及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等学科。错 18 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和发展,中介语理论是由偏误分析发端的,早期的中介语研究又采取对比的方法。因此,中介语理论是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继承和发展。错 19. 留学生使用否定结构,由“A和B不一样”变为“A不和B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外化”。对 2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交际法或情景教学,把重点放在内容的交流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这种方法也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自然习得。 21、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初级阶段通常不直接通过汉字的形体来识记汉字的意义。对 22、外国学习者在汉语语音方面的困难,一般来说首先是声母韵母,其次是声调。错 23、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外国学生识词的能力。错 24、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了先语后文、语文并进、拼音文字交叉出现和听说与读写分别设课的发展过程。对 25、语法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速、词、词组、句子和语篇这五级语法单位。对 26、汉字部件可以分别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两种。对 27、现代通用汉字在6000~7000个范围内,常用汉字约3000个。对 28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理论是由赵金铭先生最早提出的。

【通信电路与系统】期末复习提纲(投影版)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特别说明 (一)首先建立正确、牢固的电路概念(物理概念) 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对分析公式的理解 (二)务必建立强烈的“非线性电路”的概念 非线性电路与大家所学的模拟电路课程中的线性电路分析方法截然不同。请大家谨慎使用诸如拉氏变换这类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三)要建立信号“频率变换”、“频谱搬移”的概念 实现这类信号变换非得“非线性电路”不可。 (四)“线性”与“非线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混频电路中介绍的“时变参量分析法”、锁相环路中的“线性分析”等。 (五)不同的知识点应该做到融会贯通 第一章 通信概论 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2、模拟与数字通信的概念 3、通信方式:基带/频带;TDM/FDM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4、信道:有线/无线;衡参/变参 5、比特速率/码元速率:二进制与多进制码率的关系 比特率指的是信息速率,单位:bit/s 码元速率指的是不同进制符号的符号速率,单位:波特 当0、1等概率时,二进制码率数值上等于比特率 当一个M 进制编码是由一个二进制编码转换而来时,有 b M 2R R = log M

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 1、LC 并联谐振回路(各电路的基础) (1)阻抗频率特性,谐振与失谐;振荡频率,谐振电阻 (2)频率响应: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3)品质因数Q ,与谐振电阻的关系 (4)滤波作用,通频带 (5)重要的关系式 00R Q =; P P R Q =; 00 p p R Q R Q =; 00p P p R R R R R =+ 0 3dB p f B Q ≈ 2、放大效率 (1)功率放大必须注重效率问题 (2)放大器甲、乙、丙类工作状态的定义 (3)丙类(C 类)工作状态效率高的原因 提高放大效率的关键是减小管耗,主要措施: A .减小c i 的导通角θ(C 类放大,以增大激励功率为代价) B .减小电流与电压的乘积c ce i u ?, 借助LC 电路,保证c i 大时ce u 小,或者ce u 大时c i 小(1958年提出的D 类放大,推挽PDM 开关模式放大,在音频放大、电机控制、电源逆变上应用。高频音质和EMI 特性有待改进)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考点 第一章学科论 1、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包括外语。 (按照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 ←第二语言广义如上,狭义: 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不包括外语。 (看学习的环境) 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部分外语。 2、母语: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外国的语言。或本国别的民族的语言,或本国另一种官方语言。 (按照国家的界限) 3、本族语:本民族语言。通常是母语。 非本族语: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语。 (按照言语社团、民族界限) 4、目的语: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5、学科性质:教学过程-学科-事业。(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针对外国人的语言教学。 6、理论体系:“一体两翼”:汉语语言学本体,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和中外文化素养。 7、教学的一般性:目标:培养外国人运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中心:语言技能训练。教学重点:基础阶段的汉语教学。汉语教学与汉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手段:集中强化教学。 8、教学的特殊性: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语感 9、教学任务:怎么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好、掌握好汉语。 10、任务过程的内容: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 11、潘文国提出学科内涵:以对比为基础、以教学为目的、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汉语本体研究。 12、学科体系: 第二章基础论 1、习得:在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 学习: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 2、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独词句-双词句-电报句 3、第二语言习得途径:接受学校正规课堂教育(主要)、家庭教育和自学(次要) 4、第二语言的教学:“教”: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技巧、教材编写、成绩测试 “学”:学习者心理、学习规律

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1111111

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课程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 2015-6-16 康宇 推荐参考书目: 王德峰《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s) 知识点: 1.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大类问题。类似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哲学是关于 存在之存在”(亚里士多德),或“哲学源于惊异”(柏拉图),或“哲学是思”(海德格尔),或“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或“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等。 需要把握两点:(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 1)哲学的民族性(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 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1)哲学的民族性哲学首先是民族性的而不是普适性的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哲学具有鲜明的主体价值和主题尺度的特征,不同的认识主体,有不同的民族和各自不同的民族背景,生存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各具民族性的哲学。可以说,哲学的产生都是与其民族性的内涵有着直接联系的,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决定着其哲学的导向。哲学使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发展。与此同时,哲学又具有普适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都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为人类的发展指引方向,而其彼此之间必定有共同的因素,指导整个哲学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哲学的普适性。哲学的普适性是与哲学的民族性相对立的,是一个功能性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哲学的民族性决定的 民族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有着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素质的比较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有差别的。从宏观上说,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尽管我们经常把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中国的老子进行比较,柏拉图的“理念”和老子的“道”具有相似之处;把黑格尔和朱熹相比较,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与朱熹的“理”很接近;把贝克莱和王阳明进行比较,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如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母语和外国语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外国语:指外国的语言 2(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非本民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3( 目的语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二、判断正误 1. 母语就是第一语言。错 2. 对我校的英语系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对 3. 中国移民在英国学习英语,英语是他们的外语。错 4. 对正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目的语。对 5. 汉族的孩子出生后,他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入学后,他学习蒙语或者藏语,那么蒙语或者藏语是他的第二语言。对三、问答题 1( 对外汉语专业的理论基础(支撑理论)有哪些, 理论基础包括与本学科发展关系最紧密的7个基础学科,即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及哲学。这七个学科本身是独立学科,其理论不能直接应用于本学科的语言教学,但是他们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学习的本质、语言运用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四个主要方面对本学科产生影响,当然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对这些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者叫做支撑理论。

2(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有哪些, 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作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以后研究及运用影响深远。 3( 对外汉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有何区别, 对外汉语语言学是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研究,也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客体的研究。而汉语语言学因为已经有丰硕的研究成果,这将对对外汉语语言学研究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因为对外汉语语言学需要从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这一新角度描写研究汉语。 不同对外汉语语言学汉语语言学 1.研究目的培养运用汉语交际对语言规则系统的 的能力理性的认识 2.研究内容通过与学习者母语追求理论知识的系 对比得出的汉语特统性与完整性 殊规律,并研究如 何将这些规律、知 识转化为学习者的 技能 3.研究的侧重点从意义表达出发,单纯从语言结构出 突出用法和功能研发,集中于描写、 究,多讲句子条件,分析语言现象 建立汉语组装规则 体系 4.研究的角度从语言学、汉外对从语言学角度 比、跨文化交际、 语言习得、学习者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知识点整理修正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 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 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 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 大纲和过程式大纲。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内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 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 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P34~35 《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 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 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②汉语

哲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及复习题汇总

哲学概论考试重点及复习题汇总 名词解释(概念题) 一、决定论 基于唯物论的一种观点,认为物理运动是由一定的因果关系所决定而非自由的选择,即我们的所有行动都是原子的运动所决定的。(主要代表者是霍布斯,源于此时物理学的大发展的一种观点。) 二、二元论 关于心物关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心灵是一种实体,物体则是另一种实体。依照心物二元论的说法,心灵的基本特征是意识或思想,物体的特征是空间的拓延性,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解释心灵与物体的互动与影响。(作为双实体论。认为心与物是两种不同的实体或存有物。) 三、形而上学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被认为是研究事物本质与基本原理的学问。它是对现有哲学最根本问题的探讨(在早期甚至被称为对超物理的、超自然的、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探讨的学问。)。 四、效益原理(效益论) 指的是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无论何种行为),取决于它是否增加或减少利益当事人的幸福,即是否能促进或反对那种幸福。属于一种道德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则效益论和行为效益论。它是对处理道德难题的古老尝试之一,表现在经济学上,则主张自由主义

以获得最大效益。(主要由边沁形成和发展)。 五、社会契约 它是一个社会所有成员通过订立自愿且全体一致协议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政治社群,并且成员要服从他们集体选出的政府所制定的法律。这个契约由所有成员共同制定和遵守,并对所有成员有着一致的约束力。 六、绝对命令 意为你只根据你制定的,而你同时也愿意它成为一项普遍法则的那项法则来行事。它是康德发明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一种要求我们无条件地去做某件事的命令——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想要什么或是我们的目标和目的为何。 七、理论中立 当我们说科学资料或观察是理论中立时,就是说对那些现象的描述没有预设哪一种科学理论是对的。如果科学观察或是对资料的描述确实牵连或预设了理论。则认为是理论负载。 八、异化 根据马克思的话,是指一个人和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工作的伙伴发生冲突或对立的状态。他指出,资本主义破坏了人类创造性与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使得人类在工作时不快乐,在休闲时不满意,无法发挥其潜能。 简答题 一、怎样理解学习哲学可以化智慧为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期末试题 一、你认为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210 二、教口语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选择方法的依据是什么?P196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方法上应遵循口语课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 (一)学习内容中的交际:口语教学要重视说话双方能互相交际的内容和意义,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其独特的要求。 (二)课堂活动中的交际:口语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没有互动就不能称之为口语教学。 (三)以学生为中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口语交际的特定情境,在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绝大多数学生都可参与的话题,便于双向互动的话题 2、个人化原则 在口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谈熟悉的事情、讲自己的故事。 3、精讲多练原则 (一)精讲 其一,立足于与情景相结合的功能,讲清一定的情景下的一定的交际功能,以及完成一定功能的语法项目,以功能统语法。 其二,口语用法。注意多讲一些口语的表达特点,尽量在课堂上再现社会口语的特色和情景,增强真实感,使课堂教学和社会交际接轨。 (二)多练 第一,多样化的练习方式。 第二,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一)通过教授语言讲解文化 (二)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举例说明分析教学对象的重要性。P85 P86 分析教学对象能够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对象的分析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定。 教学对象的特征主要从自然特征、学习目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时限四个方面分析。 1、自然特征包括学习者的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等等。这些自然特征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有决定的作用。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孩子与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在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有所不同;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国别不同、第一语言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教韩国、日本学生的中文和教欧美学生的中文就很不相同。 2、学习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五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决定了第二语言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3、学习起点一般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对学习汉语的认识、兴趣、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有差异,直接影响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