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考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笔记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1、课程设计:是在教育目的和具体教学目的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提点和需要出发,根据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刘珣)

2、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全面指导某专业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教学计划是以课程设计为核心的总体涉及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其主要教学方式和学时分配。

3、“语言培训”的一些内容和程序:

1)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工作需求和学习者个人需求。

2)受训者的自然特性和职业特点分析。

3)确定培养目标和培训目标

4)进行大纲设计、对教学内容、教学材料以及内容的评估办法进行选择。

5)选择教学途径。

6)确定教育策略,包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7)测试教学和课程的有效性。

8)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培训方案。(包戴尔,1970)

4、总体设计:在全面分析语言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类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教师的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相互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5、一般的课程设计理论认为,对语言进行具体设计时包括:

1)调查和需求分析阶段

2)确定教学设计和大纲制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即制定语言教学大纲。

4)准备教学材料,编写教材。(杜宾和奥斯坦恩,1985)

6、进行总体设计时,一般按照下列方法进行:

1)要分析该教育项目的教学性质,根据该教育项目所体现出的教学主要特点明确教学类型。如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一般进修教育和速成强化教学、转向语言技能培训和与语言有关的职业培训等。

2)要从自然特征和学习目的两个方面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决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并确定和选择该设计所适合的学习者。

3)要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习者最终所要达到的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范围、技能和能力的等级水平。

4)要从语言要素、语用规则、相应的文化知识、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等方面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为制定各项教学内容的大纲提供依据。

5)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对语言教学规律的认识确定教学原则,选择各种教学处理方式。

6)规定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的具体途径。包括教学时间、课时计划、教学阶段划分和设计课程。

7)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7、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刚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刘旬,2000)8、大纲制定:就是要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

9、大纲制定除了要对语言内容、语言要素进行描写,还要涉及语言教学的其他内容,并且要反映语言教学的理念、形式和方法。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语言的使用情景、语言使用时涉及的话题、学习者将要运用的语言功能、学习者能够处里的意念、学习者将要使用的语言形式、学习者将要参加的语言活动以及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

10、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内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

11、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主要分组合型和分解型两种。

1)组合型大纲:是把语言内容由易到难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内容体系。传统语言大纲就是这个类型。

2)分解型大纲:是从语言的运用角度向学习者提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由难度不同的语言要素组成,语言形式被分解在不同的教学材料中,不按语法系统排列内容。意念——功能大纲就属于这个类型。

12、过程式大纲: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分任务型和程序型,两者都以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但前者侧重从学习的角度为大纲选择人物活动,后者侧重从教学角度为大纲选择任务活动。

13、语言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其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语言结构为基础,按语法项目的难易程度编排教学内容。(赵本p30)

14、功能——意念大纲,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它是把学习者运用语言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大纲模式,大纲的内容主要是功能和意念项目。

1)所谓功能,是使用语言的目的,即用语言做事,完成一定交际行为。(刘本p275)

2)意念,是指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功能意念概念最早由威尔金森(1976)最早提出。15、任务大纲: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型大纲类型。所谓任务,即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让学习者用目的语完成的语言活动,这些活动不是以语言结构为中心的活动,而是根据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涉及的交际活动。(赵本P31)

第二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

1、《汉语水平等级标准》是对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所要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的界定和描述,是科学划分出来的教学等级和每一等级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与水平。其本质特征是,规定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等级和统一的教学水平。(赵本P33、34)

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如下:

1)综合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限定性原则4)系列性原则5)导向性原则

3、《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简称《语法大纲》):是对汉语语法项目和语法点进行选择和排列,并为这些语法项目和语法点划分等级,形成系列的大纲。

4、《语法大纲》的内容特点(赵P36):

1)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地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

2)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3)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

4)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5)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要求,对理论语法的内容

和结构做简繁处里,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6)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5、《词汇与汉字大纲》在筛选词汇时依据的原则:

1)常用性原则2)均匀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规范性原则

5)实用性原则6)联想性原则7)包容性原则8)序列性原则(P39)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和教学模式

1、根据教学性质和教学总体特点不同,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外汉语教学类型大致可分为:专业教育、进修教学、短期教学、速成教学。(P42—50)

2、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包括的5个基本要素:

1)理论基础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实现条件5)评价

3、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色教学模式:

1)分技能教学模式2)语文分开、集中识字教学模式

3)词语集中强化教学模式4)实况视听教学模式

5)汉语交际任务教学模式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与课程设置

一、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含义(P56)

1、课程即学习过程,即语言的内化过程。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教学科目

4、课程即文化意识的再造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p58)

1、综合课

2、专项技能课

3、转向目标课

4、语言知识课

5、翻译课

6、其他课程。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P60)

1、综合课的技能培养取向

2、专项技能课的微化训练倾向

3、各类课程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

4、课程的活动化倾向

5、课程的教材一体化倾向

6、课程的规范化倾向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P62):对可成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课程本体包括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即课堂教学,是指课程的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和课程测试等过程。

课程规范主要包括:

1、对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

2、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的规范

3、对课程内容的规范

4、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

5、对测试的规范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概述(p67)

1、20世纪5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属于探索阶段。

2、到60年代中期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教学经验也更加丰富。

3、钟锓《15年汉语教学总结》中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理论原则:

1)基本的教学原则是实践性原则,精讲多练

2)主张“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

3)主张整个教学过程是综合性的,即“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综合在一种实践课内”

4、20世纪70年代教学理论教以往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成果不多。个别方面的研究得到了深化。如对实践性原则的认识,不但包括课堂教学方法,而且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不但体现在课堂中也体现在教材中。贯穿整个教学体系。(吕必松,1987)

5、80年代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P68)……到80年代末

6、90年代初,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宏观体系已基本形成。

7、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化,其中的一个表现是专题研究得到加强。首先,中高级阶段的教学理论研究受到关注。其次,中介语理论的引入和汉语偏误分析受到重视。第三,国内外学者对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提出尖锐而中肯的批评。第四,文化教学问题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第五,90年代开拓了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90年代以来,对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加自觉,与相关学科的研究更加紧密,与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结合更加密切。在学科性质、理论体系研究、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法研究以及对学科发展理论的学术评论等方面也有很大发展。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一学科理论基础研究概述(P70)

盛炎张亚军刘珣章兼中关于基础理论的概述(P71)

总体来看,人们提到的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这无门学科。

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这种教学无法不涉及目的语相关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因此文化学中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对比研究成果,也就成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基础之一。

二学科理论基础的地位和范围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并不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所说的“学科理论基础”都是各自独立的学科,他们有着各自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他们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单独指导和支撑起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体系。

1、哲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74)

2、语言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核心性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本质、结构和功能等语言现象本身的科学,第二语言教学是研究教授和学习语言规律的科学,对其的指导和影响是:……(P75)

3、教育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P77)

4、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P77、78)

5、文化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理论基础(P78)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学科理论体系研究概述

吕必松崔永华刘珣ingram(1980)stern(1983)束定芳和庒智象等等的相关论述(P80)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体系(P83)

学科建设体系,包括有关学科理论的各个方面和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科发展和建设所涉及的各项内容,由学科理论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学科应用理论和学科发展建设

1、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

2、学科基本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教学理论

3、学科应用理论——教学目标研究、学科课程设计、学科课程建设、教学大纲研制、

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技巧研究、教材编写研究、测试理论研究、评估理论研究

4、学科发展建设——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研究、教育实践研究、

教学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管理、学科历史研究、教师进修培训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一学科基本理论概说

理论四部分确立符合“两个面向”和“三个结合”的原则: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结合国外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两个根本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结合中国的教育传统和教学方法。(P90)

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内容

(一)学科语言理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理论研究(P91)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研究(P93)

(二)语言教学理论(P95)

1、学科性质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性质在于,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区别于母语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有别于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关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基本的教学观是,要把语言当做交际工具来教,而不是当做知识体系来教;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2、教学原则理论(P97)

1)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具有时代性。

2)实践性,是基于对教学过程的规律认识和概括,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3)教学原则的提出具有理论基础做背景,体现一定的理论性。

4)不仅体现出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阶段,而且应该体现出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因此针对性是教学原则的重要属性

5)层次性是教学原则的重要属性。

根据是否受时代和教育目的的影响,把教学原则分为常规教学原则和非常规教学原则。把非常规教学原则分为上位、中位、下位教学原则。(P98)

对外汉语总教学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2、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3、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

(三)跨文化教学理论

1、文化教学的地位“跨文化交际”一般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行为。(P106)跨文化交际研究共识:

1)文化交际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但又往往是不自觉的。

2)文化既有统一性和延续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和变异性的一面。

3)由于文化是不自觉的,接触另一种文化时,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为出发点错处判断。

从根本上说,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属于第二位的,为语言教学服务。

2、文化教学的内容(P107):指语言教学本身所不应该也不能脱离的文化因素的而教学。文化因素:指跟对目的语的理解和用目的语表达密切相关的文化因素,主要是隐含在目的语的结构系统和表达系统中反应该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定的文化内涵。

3、文化教学的原则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教授的是所谓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标来决定。

应该考虑到:

1)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

2)与文化教学的服务性相适应

3)与学习者的真正需要相适应

4)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文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与展望

一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50—60年代初)。

这个阶段的教学法指导思想上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倾向,侧重从语言规律出发,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讲授。教学内容以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为中心,教材以因素和语法为纲,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学。这个阶段另一特点是,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第二阶段:体现实践性教学原则的教学法阶段(60年代初—70年代初)

教学内容侧重语言的听说训练,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归纳法,注重“精讲多练”。“相对直接法”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教学法形式。

第三阶段:深化实践性原则的教学法阶段(70初—80初)

这一阶段教学法受到语言交际观念影响。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实践的交际性含义,提出了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的主张。针对学生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这一时期教学法具有听说法烙印。(P114下)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广泛吸收和引进了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试验和自觉地归纳,教学法呈现出多种并举、丰富多彩的态势。表现在:

1、结构与功能结合的教学法(P116)

2、结构、功能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

3、教与学结合的教学法

4、科学综合的教学法

三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的趋势

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到20世纪末是一个从单一模式走向综合模式,从语言能力培养走向交际能力培养、从以教为主走向教与学结合的过程。趋势(P119):

1、理论研究的并进化

2、教学法形态的模式化

3、语言材料的语篇化

4、语法教学的强势化

5、教学的活动化和任务化

6、教学的立体化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技巧(P121)

一、课堂教学技巧

1、课堂教学技巧:指体现为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些教学具体方法,包括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项目或言语技能所使用的手段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操练方式,是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教学行为。

2、课堂教学技巧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1)涉及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整个环节、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结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技巧2)针对具体目标、进行特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程序的细节性技巧。

3、选用课堂教学技巧考虑的原则

1)要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技巧

2)使用技巧要有明确的目标

3)选用教学技巧要考虑交际性原则

4)选用教学技巧要考虑教学的高效率

二、语音教学

1、任务:在语音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声、韵、调和语调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语音基本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技能。

2、一般来说,语音教学要考虑实用性、实践性、趣味性和与其他要素的结合性的教学原则。实用性:语音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而重点不是语音本身

实践性:强调语音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活动实现

趣味性:语音教学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减少内容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兴趣

结合性:要求把语音与其他语言单位尤其是句子教学结合起来

3、教音原则

1)以自觉模仿为主,以必要的语音理论知识为指导

2)从易入手,由易到难

3)以旧引新,以新带旧

4)突出重点,反复操练

5)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6)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效率

4、音系教学:从汉语语音体系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从单音教学开始,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声、韵、调和拼音等各单项的专门练习,直到基本掌握汉语语音系统。

语流教学:从汉语实际语言运用出发进行的语音教学,也就是把语音教学融入会话中,从会话入手,从会话中分解语音要素,把语音练习与会话练习结合起来,最终归结到会话。

5、语音教学技巧

1)演示法:通过直观手段而不是教师讲解来体现语音部位、发音方法

2)对比法:对比汉语语音与学生母语语音在发音方法、部位等的不同抓住关键,解决难点3)夸张法:通过适当的夸张和清晰的发音,造成视听形象的优势,突破难点

4)手势法:教师借助手势辅助,用形象的提示方法帮助学生发好因素

5)拖音法:通过延长音程导出新音,以有效地练习舌尖元音

6)带音法:使用一个已学会的发音部位相近的音素带出另一个新的音素

7)分辨法:让学生通过视听觉来甄别一个音素发音的正误,体察两者之间的差别,再模仿8)固定法:采用突出容易模仿的某一点,然后固定其发音部位的方法

9)模仿法:分为直接模仿和自觉模仿。直接模仿就是简单地跟说,自觉模仿要依靠听视觉等方面的配合,经过听音、观察、比较、分析后模仿

三、词汇教学

1、词汇教学主要涉及词汇量的控制、词的选择、词义解释、词汇练习方式等问题。

2、词汇教学的一般性策略和方法:

1)词汇教学和训练应当从理解和输出两个角度考虑,有一些方法技巧适合词汇的理解、记忆,而有一些则适合词汇的表达、应用

2)在语言教学的最初阶段,词汇教学和训练重点是利用多种技巧、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词3)在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核心词汇的教学和训练是关键,词汇的数量和内容选择都要有核心词的概念

4)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应越来越强调词汇的输出训练。要注重使用语用场和语义场的概念,在特定的词汇网络中进行词汇学习和练习

5)猜测和利用上下文线索进行词汇理解训练非常有效,尤其是在阅读教学和训练时,阅读材料以及相关的练习对词汇教学有很大帮助

6)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尤其是中高级阶段,习用语、固定词语、固定格式以及成语的教学和训练都很重要,这是培养学生词汇能力的瓶颈之一

7)通过语篇和话语进行词汇与其他各语言要素以及各种技能的综合性训练,是培养高级词汇能力和学生在多个层次理解词汇作用的有效途径

三、语法教学

1、语法教学是对词组、句子、语篇、话语等组织规则的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些规则,了解目的语本身,并运用语法规则在较集中进行正确的运用。

2、初中高级三个阶段的语法教学主旨各有侧重

初级:主要应解决正误问题,即侧重最基本的语法形式的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分正误能力中级:解决语言现象异同问题,即侧重语义语法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分语言形式异同能力高级:解决高下问题,即侧重语用功能语法教学,使学习者具备区别语言形式之高下能力3、语法教学的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教学方法

演绎法:从讲解基本的语法规则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和配套练习,进行语法教学

归纳法:从具体语言材料出发,在大量接触生词课文进行相关练习的基础上,归纳语法规则句型法:把汉语语法规则归结到一定的典型范句,通过对句型的教学实现语法教学

4、语法教学的一般性策略和方法

1)在教学中突出语法的重点和难点

2)从句型入手并把句型操练与语法规则的归纳结合起来

3)在语篇和话语中体会句子的语法意义

4)语法规则的教学和语义、语用、功能的教学相结合

5)精讲多练、以练习为主

6)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编排语法项目

7)重视纠正学习者的系统性语法错误

5、练习语法点的三类大的形式

1)替换、重复、扩展等机械性操练

2)形式变换、复述、翻译等有意义的练习

3)小组活动、模拟交际等交际性练习

四、汉字教学

1、一般汉字教学原则和方法就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对比归纳、遵循规律、注重应用。

2、汉字教学的技巧

1)展示汉字的技巧:看图识字、板书出字、卡片示字、旧字带新字等

2)解释汉字的技巧:析形、析音、析义、类推释字、俗字源释义等

3)练习汉字的技巧:认读、析写、部件、组词、填空、改错、听写练习等

4)练习查字典的方法:分析部首、计算笔画、查找生词等

第三节语言技能训练(P132)

1、语言的四项技能是:听说读写,即听话技能、说话技能、阅读技能、写作技能

2、语言的四项技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共同发挥系统的功能,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语言能力,四项技能缺一不可,不能割裂。听和读主要是接受型或叫输入型、理解性技能,是四项技能中的先行性技能,其共性就是对输入信息的解码,在信息加工和特点上具有一致性。说和写两项技能主要是创造型或叫输出型、表达性技能,其共性是要辨认信息、匹配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重点在对新信息的处理和表达。

一、听力训练

1、任务:培养听力理解能力

2、听力训练认识

1)听力训练要尽早开始

2)要进行听力理解策略训练

3)听力训练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精听、泛听和随意听

4)听力练习是听力训练的一个基本方式,听力练习的基本内容是语音识别练习、词语理解练习和语义理解练习等交际活动练习

5)听力材料对听力训练具有重要影响

6)听力训练主要通过听力课教学和其他课程中的听力环节进行

7)听力训练的具体技巧应考虑重复、重组、扩展等方式,并应注重对听话技能与其他技能的结合性训练

二、口头表达训练

1、要创造说话训练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增强学生都说的胆量

2、在说话训练中要容忍错误,不要过多地、及时地纠错,使学生的口头表达有更多的机会

3、要把说的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工作、日常交际的需要

4、允许口头表达中的沉默、自我酝酿,大多数口头表达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组织和反应

5、善于利用听读等其他的技巧形式引出口头表达的训练

6、在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训练中处处训练口头表达

三、阅读训练

1、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读懂阅读材料的能力

2、阅读技巧:识别词义的能力、理解要点的能力、推理能力、评价和欣赏能力等

四、笔头表达训练

1、要重视书面语表达方式训练,使学生掌握篇章结构和格式、句子与段落之间的连接方式

2、要读写结合、以读带写,在分析范文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

3、内容要具体,有明确的提示和适当的控制

4、要有感而发,要有真实性

第四节语言交际能力培养(P141)

一语言交际能力

1、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1)语言能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即语法能力,是人们所拥有的有关本族语的语言知识,是一个内化的有规则系统,是一个语言习得和生成的内在机制。

2)交际能力理论则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一种行为处事的能力,即使用语言的能力,注重语言使用的适当性,语言使用要适合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

交际能力理论对交际能力提出的著名的4个参数:

1)是否在形式上可能,即和语法性

2)是否可行,即心里可行性

3)是否得体,即社会文化得体性

4)是否实际出现了,即实际出现概率。

2、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Canale和Swain,1980):

1、语法能力,类似于传统的语言能力,指对语言形式和规则本身的掌握,是准确理解和表达话语字面意义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适当地表达和理解能力

3、语篇能力,也称话语能力指把语法形式和意义组合起来,构成不用体裁的口语或书面语语篇的能力。

4、策略能力,也称应变能力,指运用各种交际策略解决交际困难、弥补交际障碍或增强交际有效性的技能。(P143)

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P144)

(一)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

(三)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重点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语法原则

2、交际原则

3、文化原则

4、综合原则

在教学中,要围绕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1、要注重训练学生对语言多样性的把握。

2、要注重训练学生正确的语感和得体性的表达。

3、要注重训练学生整体性地理解和表达

4、要注重训练学生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把课堂内外的学习结合起来。

5、要注重训练学生对文化因素的兴趣和敏感,训练学生跨文化意识。

6、要注重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第五章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概述(150)

一20世纪50—70年代的教材编写概况

1、1958年邓懿《汉语教科书》商务印书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二20世纪80、90年代—21世纪初的教材编写情况

《基础汉语课本》(李培元,外文出版社,1980)

《实用汉语课本》(刘珣商务印书馆1981)

《初级汉语课本》(鲁健冀北京语言学院/华语出版社1986)

……

第二节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和功能

一基本属性

1、工具性

2、系统性

3、规范性

4、实践性

5、国际性

二基本功能

1、教学功能

2、媒介功能

3、文化交流功能

4、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5、促进学科建设的功能

教材对除了教学之外的相关诸多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P163)

第三节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分类

一一般分类

1、从组织和使用要求上:统编教材、自编教材

2、从编教人员的组成上:独编教材、合编教材;国内合作教材、国际合作教材

3、从教学性质上:学历教育教材、非学历教育教材

4、从教学的阶段和层级上:初级教材、中级教材、高级教材

5、从教授和学习方式上:学校教材、自学教材、函授教材、网络教材

二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分类(P163、164)

吕必松赵金铭刘珣

从课程类型角度对教材进行分类(P168),课程可分为技能类课程和知识类课程

1、语言技能类教材:包括综合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

2、语言知识类教材

3、文化知识类教材

4、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第四节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

一、教材编写原则研究概说

1、赵贤州(1988)提出教材编写的4原则:

针对性、实践性、趣味性、科学性

2、吕必松(1993):

实用性原则、交际性原则、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3、束定芳庒智象(1996):

真实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趣味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现代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4、刘珣(2000):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

5、赵本:

第一个层面,可以是基于符合教育和教学的一般规律而提出的教材编写原则(如科学、规范、系统、循序渐进);第二个层面,可以是基于符合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教学规律和教学法原则而提出的教学编写原则(P173);第三个层面,可以是结合本学科教材编写的特殊要求和不同课型特点而提出的教材编写原则。应该指出的是,充分体现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即教材的工具性、系统性、规范性、实践性、国际性)和基本功能(教学功能、媒介功能、文化交流功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功能)

二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

(一)定向原则:定向,即确定所编教材的基本走向,包括

1、定性——确定所编教材的性质

2、定位——找准所编教材的位置

3、定量——规定所编教材的容量

(二)目标原则:即根据对教学对象的需求分析,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现有目的语基础、将来运用目的语的方式,运用目的语的领域,语气达到的水平等(三)特色原则:要考虑所编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的不同之所在,并且这些不同之处应该是一种符合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创新之处。

(四)认知原则:要求教材涉及和编写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考虑教学对象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因素。

(五)时代原则:要求教材在设计和编写过程中,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所拟定的编排体例以及教材目标的设定、课文的编写和知识的解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等,都应体现学科研究和教材编写研究的新成果,体现时代发展的水平。

(六)语体原则:要求充分考虑语体因素,教材中教什么样的语体要明确,编写或选择的课文语体特征要典型,语汇语法等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的语体属性的体现要充分。

(七)文化原则:要求增强目的语文化教学的意识,要处理好目的语文化和学习者母语文化之间的关系。

(八)趣味原则:教材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到教材的内容既有趣又有用,教材的形式既赏心悦目又方便实用

(九)实用原则: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实际应用价值

(十)立体原则:要求教材编写向立体化方向的发展。

第五节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P185)

一思想准备

二理论准备

三资料准备

(一)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教材编写,特别是与你编教材相关的文章

(二)尽可能收集有代表性的第二语言教材,特别是与拟编教材类别相同的教材

(三)收集和分析教学大纲

(四)广泛收集跟拟编教材有关的目的语“素材”

四教材编写方案的制定

(一)教学对象需求分析

(二)明确教材编写目标

(三)研究教材的创新和特色

(四)确定教材编写原则

(五)规划教材的体例和构成

(六)实现目标和保证创新的措施

(七)制定一个具体的编写方案

(八)制定一个合适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表

第六节第二语言教材评估(P196)

第七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

1、语言测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体经历了4个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传统时期或前科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这一阶段语言测试基本上不是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开发的,测试结果主要靠考试实施者的直觉来评判,缺乏科学性。第二阶段为心里测量——结构主义时期或科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70年代),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理论以及心理测量学的原则和方法对语言测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这一时期测试方法主要为分立式测试,特别重视测试的信度。

第三个阶段为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时期或后现代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理论基础由结构主义语言学转向社会语言学。测试更多地关注如何从功能性、社会性和语言应用的角度考察被试者,测试方法从分立式走向了综合式。这一时期测试效度得到了重视。第四个阶段为交际法语言测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语言学界很多人士认为测试要以语言水平为中心,而语言水平表现为交际能力。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建立在交际理论基础上的《功能意念大纲》和《交际大纲》。这些文件对语言测试开发有指导作用。但时至今日,还未看到真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公认的、可靠的、有效的大规模标准化语言测试。

2、从语言测试发展历史来看,语言测试与语言理论特别是语言教学理论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人们的语言关不同、语言教学观不同,测试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和手段也不同,任何一种语言测验都是特定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的具体操作。

第一节语言测试的基本类型

一几种不同用途的测试

语言测试从功能或用途角度考虑,可分为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能力倾向测试、诊断性测试和安置性测验等。

(一)成绩测试:教什么测什么,学什么测什么,甚至是怎样教就怎样侧,也叫回顾性测验。成绩测验必须以教学单位所规定的学习者需要掌握的教材内容、教程内容或教学大纲内容为依据,测试内容不应炒过教材、教程或大纲的范围。成绩测试最应关心的是测验内容对教学内容的代表性程度如何,即所谓内容效度如何。

(二)水平测试:通常指人们对目的语用的熟练程度或熟巧程度,考察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水平测试不以特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课程或教学方法为依据,最讲求的是测验的构想效度。

(三)能力倾向测验:也叫学能测验、性向测验、潜能测验以及禀赋测验等。为了了解考生学习目的语的潜力即所谓能力倾向如何,根据测验结果来预测学习者在未来学习目的语是否会成功。常用来选拔报考某种外语专业的学生。现有测试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语音解码编码能力、语法解码编码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语言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四)诊断性测试:为了了解学习者对教学内容那些已经掌握,哪些尚未掌握,诊断既可以是学生学习方面,也可以是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总之,是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反馈信息。

(五)安置性测试:也叫分班测试或叫分级测试。作用是评估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高低,从而确定其适合于学习什么样的课程或何种程度的班级上课。测试内容最好是以本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可能开设的课程为依据。

二主观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

根据评分方法不同,测试可以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测试。

主观性/客观性测试优点/缺点:(P291、292)

三分立式测试和综合式测试

分立式测试: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测试,它把语言分成语音、语法、词汇等不同的语言要素或语言点来侧。分立性测试中的一个项目只测试是否对一个具体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要素已掌握,针对性强,测试点容易明确。

综合式测试:用于全面考察被试运用语言的能力,考察能否把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要素综合起来并加以运用。

四标准化测试和非标准化测试

标准化测验特指采用客观性试题的、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各种测量学指标的、建立了常模的、在统一的环境和条件下施测的、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开发或参与、指导开

发的测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1、试题编制的标准化2、测验实施的标准化3、阅卷评分的标准化4、分数转化与解释的标准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表现评价或真实性评价等非标准化评测手段已经部分取代了传统的标准化测试手段。

第二节语言测试开发(P297)

一设计阶段

(一)对测验目的的描述

(二)对目的语的使用范围和需要用目的语完成的任务的确定和描述

(三)对测试对象的描述

(四)定义测验所要测量的结构

(五)对测验的质量监控计划

信度:指考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它是考试效度的必要前提。标准化信度要求在0.9以上。

效度:是考试质量的最重要方面,指测试是否测到了它所想要测的东西,包括校标关联效度、内容效度、表面效度和构想效度。

后效:主要指语言测试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六)开发资源的分配计划

二操作化阶段

(一)确定好整个测验试卷的构成

(二)制定出测验作业任务细则即题目细则

三施测阶段

(一)预测

(二)实测

第三节语言测试题目的编写和题目分析方法(P311)

第四节语言测试的质量评估: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测试条件下,使用同一测试,对同一组被试实施多次检测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一个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测出它要测量的东西,或者说该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测验目的,这就是效度问题。

效度的类别:(P338)

影响效度的因素:(P343)

第九章现代科学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P437)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文字处理

(二)辅助语言教学和训练

(三)辅助语言测试

(四)语聊分析

(五)教学管理

第二节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中文信息处理环境

1、中文信息平台:是指具有对汉字进行编码、处理、传输的能力并且具有中文输入、输出界面的操作系统。

语料库技术(P445)

语料库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自然语言机读文本的采集、存储、标注、检索和统计等。目的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大规模真实文本中的语言事实进行定量分析,支持语言学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开发。

概括来讲,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本语料库建设2、语聊加工工具研究,包括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语义语用分析等3、通过预料加工,建立各种带有标注信息的“熟”语料库4、研究从语料库中获取语言知识的技术与方法,包括查询、样本采集、统计和语料库管理。

2、对外汉语教学用语料库建设及检索系统

1)现代汉语语料库可以用来辅助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查找例句、编写教案、编出试题等。建立要经历原始语聊搜集、提取粗语聊、提取精语聊几个过程。

2)现代汉语句型语料库

3)中介语语料库中介语特点:一是不断发展变化,二是它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内在规律,表现出一种普遍性或群体性特征。

4)面向语言学研究的汉语语聊检索系统

5)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和资源库

第三节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

1、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研究的一个方面。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教学,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式与技术。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CCAI:Chinese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课件:用来存储、传递、交换、解释、处理教学信息,并对他们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的教学程序,是CAI系统的核心。

二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述

(一)应用场所1、应用于课堂教学2、应用于课下辅助训练3、应用于自学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特点

(一)优越性1、直观性2、个别化特性3、保护性4、自由行5、公平性

(二)局限性1、软件设计的局限2、学生对电子教学的不适应3、缺少竞争的约束机制4、缺乏人格化品质5、周期长、制作成本高

四CCAI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

CAI 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设计原则:1、内容正确、规范2、媒体素材的有效性3、交互方式适当

五CCAI的基本类型

按教学模式划分为:1、操练与练习型2、个别指导性3、对话与咨询型4、游戏型5、模拟型

第四节多媒体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1、人类是通过五种信息通道(眼耳鼻舌身)来完成对信息的获取的。

2、人类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视觉获得信息最多,其次为听觉。

3、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保持知识的记忆量是不同的。

4、假如人认识同一信息,直接看实物比看图片所用的时间少,看图片比用语言描述时间少。

第五节汉语远程教学的现状及发展

目前远程教学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1、网络型教学2、远程电视会议型教学

(一)网络远程教学

1、以网页为主的网络课件教学

2、通过e-mail交流

3、向BBS投稿

4、利用Internet进行的双向视频笔谈式交流

5、网络电话

第六节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变革

(一)备课方式的变革

(二)授课方式的变革1、在大屏幕演示教室里授课2、在多媒体教室里授课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考试方式的变革

(五)科研方式的变革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泰国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第一课你好

教案1问好 第一课问好 教学目标: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师生互相了解;用汉语表达问候,师生之间上课时的互相问候,让学生学会用汉语问好。通过学习,使学生慢慢进入汉语学习的氛围中。 掌握词汇:你好我叫老师谢谢我爱再见 要求学生掌握句子:你好,我叫...我爱...。 教给学生最基本的上课下课师生问好: A:上课!同学们好! B:老师好! A:请坐! B:谢谢老师! A:下课!同学们再见! B:老师再见 教授汉字基本笔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用具:汉语图片词卡。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介绍自己:你好!我叫刘吉存!我是刘老师!我是中文老师!写出来在黑板上。 问号的同时用泰国合十礼,反复用汉语说“你好”,让学生猜测其意义。“老师,我”可以用泰文解释。

2.对话。把“你好”写在黑板上,老师走到每一个学生的面前,用中文说:你好!教给学生如何回答你好。然后老师给与学生夸奖(竖起大拇指,非常棒)。 3.要求学生掌握“你好!我叫。。。。”。把我叫写出来。首先跟学生用泰语解释“我叫”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汉语自我介绍的说法。领读,纠正发音。 4.要求每个学生用“你好,我叫......”做简单的自我介绍。对于发音准确声音洪亮的要及时的夸奖。(夸奖要用同样的,让学生以后逐渐明白老师的习惯性夸奖方式) 5.老师走到学生面前,和学生握手,并互相用“你好,我叫......”作自我介绍。 使学生明白中国人是握手问好,而泰国是行礼问好。 6.教授:我爱...爸爸、妈妈、泰国、中国。向学生解释“我爱泰国中国”并领读。教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你好,我叫...,我爱...。 第二课时 教学生上下课最基本的问候: 上课问候 1、先把要教的对话抄在黑板上。 A:上课!(等学生起立)同学们好! B:老师好! A:请坐!(示意学生坐下) B:谢谢老师! 2、词汇教学,解释“上课”,“请坐”的含义,要学生掌握“老师”“谢谢”。 3、师生对话练习。要求按照正常上课问好的方式,学生起立问好。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语法40项 1.助词“着” 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让每位同学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开始教学。 ?归纳并板书“V+着”,指出其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东西,如“教室的门关着”“老师戴着眼镜”,等等。 ?以对话的方式练习存现句: 地图在哪里挂着? 地图在墙上挂着。 老师在哪里站着? 老师在教室前面站着。 让学生归纳格式:“A+在+地方+V+着”。 操练,用“着”描述学生的外貌和穿着,让别的同学猜测描述的人是谁。 2.句末“了” 句末“了”主要有三种用法: 1.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2.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 3.肯定某个事实。 ?先讲解1,“太……了”中的“了”表示感叹语气,用于评价。芒果太贵了。

玛丽太漂亮了。 天气太好了。 ?再讲2,关着门,让学生描述。门再打开,引导学生说“门开了” ?板书“句末V/Adj+了”表示发生了变化,再给出几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最后讲3,展示例句 我们是朋友10年了,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3.量词 ?汉语的数词和普通名词之间有量词。 ?“个”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是比较通用的个体量词。 一个面包 一个学生 一个杯子 ?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解释:扁扁平平的是“张”,长长细细的是“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练习,教师帮助纠 正和积累,每次积累的数量不宜过多,5个一组,1-2组比较合 适。 ?可以通过量词填空和量词搭配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活跃气氛。 4.介词结构中的方位词 ?给出偏误

衣服放在床书本在桌子 ?汉语表示方位,必须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 ?讲清楚“处所”和“普通名词”的区别: 在学校上课在商店买东西字典放在教室 在床上躺着书放在桌子上衣服挂在衣柜里 ?帮学生建立“在……上”“在……之中”的框架,然后给出房间布置图或地图进行练习。 5.离合词的个别教学 把离合词放在格式中进行教学。 玛丽和谁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一面。 ?“玛丽见面同学”是错误的。 ?帮助学生总结“见面”的用法。 6.离合词的总结性教学 ?当学生学习了若干个离合词之后,就可以进行总结性教学。?请同学回忆学习过的“离合词”,如:见面洗澡游泳跑步结婚帮忙 ?讲解离合词的特点:V和O之间可以加入“着、了、过”,还可以加入表数量和性质的词语。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

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对外汉语--第一课-你好

第一课:你好 教学对象:泰国初中一年级汉语零基础学生 课型:综合课 所用教材:第一课(《体验汉语学生用书初中版第一册》)教学内容: 1,理解最基本的课堂用语 2,学会三个简单句型的对话。 (1)A:你好!我是飞飞。 B:你好,飞飞。/飞飞,你好。 (2)A:再见,飞飞。 B:再见! (3)A:你好,我叫飞飞,你叫什么? B:我姓李,叫李明。飞飞,你姓什么? A:我姓王。 教学目标: 1,理解最基本的课堂用语。 2,学会问候与告别。 3,学会介绍自己的姓名。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记住怎样介绍自己的姓名; 不断操练三种简单句型对话。

教学方法: 1,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并运用课堂用语。 2,卡片法:将所学生词及上课和下课时的课堂用语用卡片的形式体现出来,方便教学并加深学生的印象。 3,板书法:将所学句型以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方便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4,操练法:采用替换法、用所学的语言点回答问题的方法和“击鼓传花”及“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不断操练,加深记忆。 5,剪纸“小人手拉手”:剪出四个或者六个手拉手的的圆形或者长方形的小人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小人上写上自己的姓和名,以及泰文名字。方便以后教学。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具:卡片、白板、白板笔、小人手拉手的剪纸。 教学步骤: 一、上课问候语的使用和教授。(5分钟) A:上课!(等同学起立)同学们好! B:老师好! A:请坐!(示意学生坐下) B:谢谢老师!

1、上课时,使用上述上课问候语一遍,并适当用泰语解释。 2、领读一遍,带学生熟悉后,找愿意的学生角色扮演,上台当老师。 3、引出课堂用语“非常好”。先让学生读准、读好“非常好”后,加上动作。(“非常”两个字拍手,“好”字竖起两个大拇指)用泰语翻译“非常好”,以后就固定用这种鼓励方式,让学生渐渐习惯这种鼓励方式。 4、再找愿意的学生角色扮演一次(用同样的方式给予鼓励) 二、学习生词(6分钟) “同学们、老师、谢谢、你好、是、我、你、再见、王飞飞” 1、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周丽华,我是你们的汉语老师。现在我们来学第一课,跟我学生词。) 2、领读上面的生词两遍,并用写有泰语和汉语的生词卡展示。让单个学生试读生词,并带读。 3、巩固练习:做一个游戏(“老师说”和“击鼓传花”综合起来的游戏) 生词卡片放到学生们手中,老师边敲桌子,边说刚学的生词,敲击未停,生词卡则在学生中传,手里拿到这个生词的同学就举起词卡重复刚说的生词,速度可以越来越快,察看学生发音是否准确并练习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练习句型:(8分钟) (1)A:你好!我是飞飞。 B:你好,飞飞。/飞飞,你好。 (2)A:再见,飞飞。 B:再见! 1、在教(1)句型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回答时顺序不受限制。 2、分钟)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对外汉语教学说课稿

对外汉语教学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级汉语第一课《你好》。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七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诚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快乐汉语》依照由浅入深,循环递进的原则进行了科学的编排。练习的设计重点突出,综合性强;语法点的解释简洁而严谨;词汇的选择面广而实用。整套教材既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又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学习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一方面可全面掌握并强化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为进入中高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分析: 招呼语对于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是最基本的表达。本课侧重听说,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比较容易学,也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主要教授基本招呼语及练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见面打招呼。“你好。你好吗?我很好。” (2)掌握生词“你、好、吗、我、很”。 (3)掌握基本招呼句式,学会写汉字“你、很、好” (4)学会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韵母“a o e”。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见面打招呼。“你好。你好吗?我很好。” 教学难点:四个基本声调的发音,汉字“你、很、好”。 四、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 1.说教法 (1)说教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按照“生词——课文——语法”的顺序教学。因为课文在安排上无论是词汇难度还是语法难度都是体现这一特点。 (2)突出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行高频、有效的正面训练。 (3)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思考并正确理解重点词语和难句的理解。 2.图示法 利用PPT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模仿练习。 字卡展示生字,让学生认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用英语或学生母语打招呼“Hello”,再用中文打招呼“你好”。 图片展示,领学生读几遍“你好”。教师对学生说“你好”,学生回答老师“你好” (二)学习生字 1.你:引入 2.我,扩展他/她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 谓语 +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 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十八节汉语语法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一、面向新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的状况 (一)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考验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语言事实的描写上,或者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的运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理论的介绍和运用,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语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突破。过去的深厚基础与发展态势,为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发展势必会遇到新的困难,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受到极为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和应用上的直接服务。正如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所说的“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2000)。 (二)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要做的工作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理论上的重新解释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建立功能范畴观 语言靠组合和聚合两根轴来运转,就聚合关系而言,不仅体现在词类、句法结构关系等方面,表达同一类范畴意义的不同手段也可以形成一个聚合。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功能范畴的观点研究同一范畴不同表达手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价值,对于认识相关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会有所帮助。如语气范畴,其表达手段涉及到语气词、语调、语气副词、助动词、甚至某些相对稳定的结构;量的范畴涉及到数量词、某些形容词、副词、词的重叠形式等。时间范畴涉及到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动态助词甚至某些句末语气词等。 (2)对语用因素进行句法处理 语言现象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统一体,过去所总结的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包含了句法规则和语用规则的。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基于句法结构体中某一成分在组合和聚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如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句中语气词”,根据结构主义理论,它们出现在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要起停顿、舒缓语气的作用。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此类词是说话人对句子心理结构切分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功能标记,而非句法标记。但上述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句法和语用的“剥离”,对于语法规则的总结以及提高语法规则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的。但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语用因素的范围有多大,语法分析中如何处理此类语用因素、语用成分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语用成分有何句法地位等。 2、应用上的直接服务 从语法研究的应用价值看,主要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上。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的论文中有过较为恰当的提法:这两方面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试金石。研究中得到的语法规则,拿到这两个领域中去用,立刻就可以看出哪些行,哪些还不行,或者说还不太行。可以这么说,语法规则直接服务于这两个领域“适切度”的高低,也是检验我们语法研究成果优劣的一个标志。 就目前情况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脱节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的产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起来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1)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创造则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图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其成果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形象体系。 (2)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文学活动建立在对世界真实感受的基础之上,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宗教活动却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的幸福,它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迷途,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自身的价值。 (3)文学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佃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科学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性和规范的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日常言语较 富于感情色彩、个人风格和艺术意味,但总的说还是服从说理的需要,以表意明确为主旨。这两种言语都较接近语法意义上的“语法系统”。文学言语则明显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的方法,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言语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

最新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篇第一课

第一课你好 课程名称:初级精读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使用教材: 教授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拼音a、o、e、I、u、ü及四声调的拼读,并能够拼读简单的复韵母。 2、会话:能够流利且正确地运用课本知识进行简短的会话。 3、书写:学会本课生词的“我、你、也、很、好、吗、呢、一”的拼写,尽量做到 笔画正确,合乎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拼音:正确拼读单韵母和简单复韵母,注意学生的e、ǚ音的拼读。 正确书写拼音,包括声调标注的位置和是否轻声。 声调中的二声、三声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需要多次练习和纠正。 注意三声双读时,第一个三声变调的问题。 2、情景会话:“你好”较多用于第一次见面时互相问候。 “你好吗”则用于朋友之间的问候。 注意课后练习中“你好”与“您好”的区别: 您好: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年轻者对年老者的问候,是一种尊敬的说法。 3、书写:注意汉字结构,书写的笔画和笔顺。 书写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每天都坚持练习,可以把练习册中的整体书写练习改成笔顺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书写笔顺的正确。

第一课时 1、在黑板板书拼音和汉字“你好”。并标注AB对话形式,让学生能够看懂并逐渐 熟悉老师的习惯。 2、学生握手并说“你好”,与所有学生握手。 3、领读“你好”,老师与全班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 4、认读拼音:n、i、h、a、o、ao,a和i标注四声调,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 意纠音以及学生二声三声的发音是否到位。 5、按照笔顺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板书“你”、“好”,学生在下面跟写。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2、书第一节课对话“你好”,在相近位置板书对话“你好吗”,引入新课。 3、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 4、将“你好”“你好吗”一起进行对话。 5、认读拼音:e、en、m、w、y。 让学生自己拼读,注意声调和拼读的正确。 6、按照笔顺板书“我”、“很”、“也”、“吗”、“呢” 学生在笔记本上跟写。 7、检查学生所学内容。 部分学生到课堂前进行对话。 对学生进行听写,包括单韵母、复韵母、汉语拼音、汉字。 8、布置作业:复习两节课所学的内容,练习a、o、e、i的四声发音。 书本课后作业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五、练习六。 第三课时 1、讲解学生默写中的错误。(10分钟) 2、复习前两课时所学的会话。可加入游戏的方式。学生需要做到不仅会回答,还 可以问。(15分钟)

14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4

考生答题情况 作业名称:14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作业4 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4-4-22 11:43:08 至 2014-4-22 11:54:23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你喜欢这本还是那本?”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4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我们的一个总原则。 A、精讲精练 B、精讲多练 C、多讲多练 D、多讲精练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你明天去机场接谁?”是()。 A、是非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正反疑问句 D、选择疑问句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 A、实物道具法 B、对话法 C、举例法 D、图示法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4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如仅仅表达赞美、惊叹、兴奋等感情,而无意向不知情者介绍这种情况,我们就用()。 A、“可”字感叹句 B、“真、好”字感叹句 C、“多”字感叹句 D、“多么”感叹句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4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主要用在是非疑问句中,即要求回答“是”或“不是”的疑问句中。 A、吗 B、呢 C、吧 D、啊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4 题号: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教学文稿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这句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2、唐代继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又把有关“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4、依据戏剧所表现的矛盾的性质与美学风格,可将戏剧划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三类。 5、人物就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6、“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与游戏活动,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就是席勒与斯宾塞。 7、魏晋南北朝被认为就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著作,影响深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8、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 9、文学文本由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与文学意蕴层面等三个层面组成。 10、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就是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模仿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与亚里士多德等。 11、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与物化阶段。 12、文学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混沌、模糊、多义的特点。 13、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思维与仪式活动之中。 1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就是世界、作品、艺术家与欣赏者。 15、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劳动。 16、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就是王国维。 17、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就是魏晋时代。 18、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开端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就是象征主义。 19、小说起源于神话,就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即叙事性与虚构性。 20、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21、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 篇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一课你好 课程名称:初级精读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使用教材: 教授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拼音a、o、e、I、u、ü及四声调的拼读,并能够拼读简单的复韵母。 2、会话:能够流利且正确地运用课本知识进行简短的会话。 3、书写:学会本课生词的“我、你、也、很、好、吗、呢、一”的拼写,尽量做到 笔画正确,合乎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拼音:正确拼读单韵母和简单复韵母,注意学生的e、ǚ音的拼读。 正确书写拼音,包括声调标注的位置和是否轻声。 声调中的二声、三声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需要多次练习和纠正。 注意三声双读时,第一个三声变调的问题。 2、情景会话:“你好”较多用于第一次见面时互相问候。 “你好吗”则用于朋友之间的问候。 注意课后练习中“你好”与“您好”的区别: 您好: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年轻者对年老者的问候,是一种尊敬的说法。

3、书写:注意汉字结构,书写的笔画和笔顺。 书写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每天都坚持练习,可以把练习册中的整体书写练习改成笔顺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书写笔顺的正确。 第一课时 1、在黑板板书拼音和汉字“你好”。并标注AB对话形式,让学生能够看懂并逐渐熟 悉老师的习惯。 2、学生握手并说“你好”,与所有学生握手。 3、领读“你好”,老师与全班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 4、认读拼音:n、i、h、a、o、ao,a和i标注四声调,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 意纠音以及学生二声三声的发音是否到位。 5、按照笔顺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板书“你”、“好”,学生在下面跟写。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2、书第一节课对话“你好”,在相近位置板书对话“你好吗”,引入新课。 3、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 4、将“你好”“你好吗”一起进行对话。 5、认读拼音:e、en、m、w、y。 让学生自己拼读,注意声调和拼读的正确。 6、按照笔顺板书“我”、“很”、“也”、“吗”、“呢” 学生在笔记本上跟写。 7、检查学生所学内容。 部分学生到课堂前进行对话。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DOC)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 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 [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 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 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 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 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 [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 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 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 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 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这句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2、唐代继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又把有关“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4、依据戏剧所表现的矛盾的性质和美学风格,可将戏剧划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类。 5、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6、“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是席勒和斯宾塞。 7、魏晋南北朝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著作,影响深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8、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 9、文学文本由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等三个层面组成。 10、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等。 11、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12、文学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混沌、模糊、多义的特点。 13、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1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 15、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劳动。

16、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者是王国维。 17、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是魏晋时代。 18、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开端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 19、小说起源于神话,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即叙事性与虚构性。 20、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21、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是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22、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浪漫主义。 23、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 24、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意境。 25、一般说来,特别强调“艺术家不应在它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 26、在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席勒与斯宾塞。 27、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 二、名词解释 1、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2、艺术构思:是指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作家对所积累材料和艺术发现进行梳理、提取、综合、加工,以形成观念中的艺术意象的过程。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试卷 《文学概论》(A) 一、填空(1空1分,共20分) 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 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四个要素构成。 3、(、可以说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 4、文学概念有三种不同含义,分别称作( )、()、() 5、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层次,“陌生化”是(、层面的特征。 6、清末(、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7、抒情作品的主要体裁是() 8、诗的基本特征是(、()()。 9、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如下五个要素:(卜()、()、 ()、语境。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 分) 1艺术真实 2、审美意象 3、隐含的读者 4、期待视野

5、典型环境 三、简答(每个10 分,共30 分) 1、简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简述作品与意识的冲突。 3、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学概论》(第2 页共5 页)

四、论述(每个15分,共30分) 1、结合作品谈谈文学意境的特征。 2、试论审美批评。 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

if*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 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61215eb41ae3cc9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