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为《关于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与市第*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设交通委等十部门关于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第一部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城市公共交通进展取得了巨大成绩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有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还清交通进展滞后的历史欠账,公共交通投资逐年增加,建成了一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市民“出行难”;公交行业加大改革力度,深入推进体制、机制、票制改革,积极探索“行业公益性、运作市场化”的进展新路,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解决好*交通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

*作为一个人口多、地域小的特大型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进展中的永恒主题与难题。尽管通过*世纪*年代以来的高强度投入、大规模建设、全方位改革,*出行难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与人口大量导入与道路资源有限,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要切实解决*交通问题,务必始终牢固树立、坚决实施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花更大力

气、采取更有力措施,坚持不懈地把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贯穿于全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这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的必定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与“*”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以办好中国2010年*世博会为重要契机,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出行问题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按照公共交通在规划用地、建设投资、路权分配、政策扶持等方面优先的要求,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习惯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又好又快地进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立足于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考虑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与现实愿望,科学规划、全力建设、加强引导、有效管理,切实发挥公共交通运量大、价格低的优势,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共交通服务,作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与内容,是政府务必强化的职能。要

按照“行业公益性、运作市场化”的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对公共交通进展的扶持机制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促进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与质量提高中的作用。

(三)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系统性强、涉及面广,要加强统筹、形成合力,确保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政策,财力、用地、技术等各方面工作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同时,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突破制约公共交通进展的难点与瓶颈,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

三、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沪府发〔20*〕14号文提出的总体目标,分解细化年度目标、任务与具体措施。

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出租汽车为补充、信息系统为手段、交通枢纽为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机制,调整优化线网,贯彻节能减排要求,提高公交车辆环保标准与舒适度,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确立公共交通在市民出行中的主体地位,为市民群众提供安全、准时、便利、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

到2010年,*公共交通客运量占机动出行比重达到65%以上,占出行总量的比重达到33%以上。实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服务

半径在中心城与XX县区城镇的全覆盖,其中,内环线以内区域实现300米服务半径基本覆盖。实现“3个一”目标,即中心城两点间公共交通出行在一小时内完成,XX县区新城一次乘车进入轨道交通网络,新市镇与所属中心村之间一次乘车到达。

第三部分重点领域行动目标与要紧任务

一、加快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一)实施要求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优先进展公共交通重要支撑与保障。要坚持远近结合、建管并举,立足于系统、网络与枢纽。全面推进轨道交通基本网络、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公交专用道、停车场站与轮渡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

(二)行动目标

1、基本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超过400公里,站点达到280个,占公共交通客运比重30%。

2、建设60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部分枢纽按规划要求配套p+r(停车+换乘)功能。

3、力争建成300公里公交专用道。其中,中心XX县区110公里,高峰时段专用道上的公交车辆时速达到15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90%。

4、新增公交停车泊位约3500个。重点根据公交线网优化调

整,与区域进展要求,满足公交车辆维修保养与停车的需要。

(三)要紧任务与措施

1、确保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用地。市、区县两级政府确保城市交通各专业规划落地,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规划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用地与实施建设规划的管理,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实施的监管力度,切实防止与纠正违反规划、侵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建设用地的行为,保证优先进展公共交通的需要。20*年,研究制定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监管与评估办法;对未按规定配套建设的公共交通设施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与验收。20*年前,重点确保完成60个综合交通枢纽、公交停车保养场建设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实现规划落地。

2、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设。20*年,确保轨道交通6、8(市光路—耀华路)、9号线(松江新城—桂林路)3条线建成试运营,1号线延伸至富锦路停车场,4号线实现环通,形成8条运营(试运营)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超过230公里,运营车站达到163座。20*—2009年,建成轨道交通8号线(耀华路—航天公园)、7号线、9号线(桂林路—杨高中路)、10号线、11号线北段、2号线东延伸、7号线北延伸等线路,形成11条运营(试运营)线路的基本网络。

3、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年度建设项目按照市重大

项目方式予以推进。20*年,枢纽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确保3号线长江南路、4号线塘桥、南外滩等15个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20*年,力争新开工建设临江大学城、中环沪太路、4号线杨树浦、静安寺等一批枢纽。2009年,全面推进交通枢纽开工建设,基本形成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有机衔接与便利换乘的布局。

4、继续推进公交路权优先。市政、交通、公安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结合道路改造与轨道交通建设,认真实施公交专用道规划。20*年,做好现有约70公里公交专用道使用情况的评估工作,新开工建设北横(乌镇路—大连路、黄兴路—军工路)、广中路(共与新路—中山北一路)等路段,新增2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20*—2009年,大力推进中心XX县区与XX县区新城、市通郊公交专用道建设,与世博专用车道与优先车道的建设。同步完成专用道上公交港湾式车站的改造与建设任务;结合大型公建设施建设,力争同步配套港湾式出租车候客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加快完善公交优先信号系统。20*年,选择公交专用道或者公交线路集中的路段,进行优化调整信号配时的试点,进一步提高公交畅达度。20*年,继续推进公交信号优化建设,总结试点经验,完善信号系统。2009年,进一步扩大公交优先路段信号,形成规模。

5、积极进展快速公交系统。20*年,完成铁路南站至西站15公里快速公交(brt)试验线的前期立项准备工作,适时开工建

设。20*年,结合路网改造与高速公路建设,选择重点客运走廊、“市通郊”要紧道路,研究推进建设快速公交线路。2009年,铁路南站至西站brt线路开通运营。

6、着力加强公交停车场建设。20*年,改造、新建宝杨场、沪太场、天山场、国江场等10个公交停车保养场,新增停车泊位1960个。20*年,新建曹路、成山路—杨高路2个公交停车保养场,新增停车泊位700个。2009年,建成松江客运中心配套停车场、金山石化停车场等,新增停车泊位710个。新建区与远XX 县区要根据区域公交进展的需求,规划建设与区域公交车辆相匹配的停车保养场。

7、推进轮渡及“三岛”水上客运基础设施建设。20*年,实施公平路渡口、泰同栈渡口、东门路渡口改建,完成石洞口、宝杨路码头待渡停车场、候客设施建设。2009年,实施杨家渡、三林路、港口轮渡改建,完成吴淞客轮站、客运中心候船室、广场码头改造。3年内,新增1-2个轮渡停船基地与1个抢修船基地;结合世博会水门站点建设,完成宁国路、其昌栈、东昌路轮渡站3个泊位改扩建;每年更新2-4艘渡轮,市中心轮渡站实现售、检票系统智能化;“三岛”客运更新与新增渡船2000客位,在市中心开设2个售票点,逐步实现电子售票。

8、深入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20*年,基本建成城市交通数字化框架,对内环线区域内4000辆公交车安装实时定位车载智

能装置;因地制宜建设600个电子站牌,并在30条线路,约300个站牌上开通车辆到达预告信息;新建综合交通枢纽信息系统实现联网。20*年,对10000辆公交车安装车载智能装置,内环线区域内车辆全部安装完成;完成20个综合交通枢纽信息联网。2009年,所有公交车安装车载智能装置,中心XX县区具备建设条件的站点70%设置电子站牌,基本实现智能化调度、即时采集营运信息与提供乘车信息服务的目标,建成公共交通运营信息公布系统与市民出行查询服务系统。

二、切实规范公共交通市场行为

(一)实施要求

按照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公共交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完善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积极推进集约化与相对区域化经营,大力提高市场集中度。要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障公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将管理的重点聚焦到服务质量、营运效率与成本操纵上。

(二)行动目标

1、中心XX县区初步形成相对区域经营的市场格局。结合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企业兼并、重组、联合,与公交线网资源整合等方法,在一定区域内、要紧干道上,形成相对区域经营的市场格局。

2、新建区与远XX县区形成“一区一骨干”的经营格局。充分发挥新建区与远XX县区城市公共交通两级管理的优势,调动区县政府积极性,积极培养区域公交“龙头”企业,推进形成新建区与远XX县区“一区一骨干”的经营格局。

3、促进公交企业形成可持续进展的经营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考核评价体系,与企业成本费用审计与评价制度,促进企业加快形成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司售人员素养与服务水平。

(三)要紧任务与措施

1、大力推进公交企业区域经营。20*年,中心XX县区重点对XX县区内,与共与新路、延安路等要紧客运走廊,实施相对区域经营的整合调整;新建区与远XX县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区域经营,积极推动XX县区、XX县区等区域公交企业的重组试点。20*年,推进中心XX县区公交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品牌为龙头,加强整合,以久事公司为核心,形成若干家公交企业相对区域经营的格局;新建区与远XX县区(县)总结经验,完善模式,鼓励使用适合本地实际的有效模式,推进公交企业重组、兼并、联合,实现区域经营。2009年,基本完成区域公交的整合重组,新建区与远XX县区(县)基本实现“一区一骨干”的目标。

2、切实规范公交企业经营行为。20*年,国资管理部门针对

公交行业公益性特点,制定与完善国有资本控股与参股公交企业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20*年,实施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管。2009年,通过企业评价、线路经营权、诚信考核等多种手段,完善日常监管,杜绝挂靠、买断、发包等经营方式,防范关联投资、资源性收入与政策性补贴“漏出”等不规范行为。

3、加快实施公交企业成本规制。20*年,市财政局与市交通局以合理成本为基础,研究制定并建立成本费用审计与评价制度,统一公交企业核算制度与管理办法,制定成本规制方案。20*年,在公交骨干企业试点实施成本费用评价制度;研究确定公交企业合理的投资回报水平。2009年,完善公交企业成本规制有关方案与制度,在行业全面推行规范公开的成本评价制度。市审计局按照市政府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府审计与加强审计监督;有关部门同步开展企业成本费用审计与政策性亏损的界定工作,分析经营状况与运行效率,合理界定成本标准与营收水平,形成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规范经营,并为政府完善扶持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根据。

4、确保公交企业职工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年,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交通局把公交驾驶员的技能培训纳入本市补贴培训范围;充分发挥行业工会、行业协会与企业工会的作用,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水平,结合公交

行业特性,合理制定公交司售人员的工资增长水平,并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确定最低工资水平。20*年,建立公交企业职工工资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相联系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收入;建立职工权益保障制度,保护合法权益,确保队伍稳固。

三、大力提高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

(一)实施要求

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目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与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公交行业监督与管理,大力提高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改善车容车貌,实现公交车辆节能减排与环保目标。

(二)行动目标

1、基本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加强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运行衔接,完善标志标识,方便市民出行。各类客运方式之间与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之间基本实现有机衔接,形成骨干线、区域线、驳运线构成的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新型公共交通网络。显著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完善票价体系,采取各类优惠措施,切实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步伐,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性。符合国Ⅲ排放标准的公交车比例达到35%,高等级车使用率达到50%以上。

(三)要紧任务与措施

1、完善线路经营权管理。20*年,进一步修改完善线路经营权管理制度,重点研究落实退出机制的具体操作方案与线网调整的有关配套措施。20*年,优化监管机制与办法,综合各类服务质量测评指标,建立有效监督评价体系;按照线路等级、服务人员星级标准,重点对行车作业计划执行、车辆配置、营运服务、安全行车、人员素养等加强评议考核;对经营恶化、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安全隐患严重的企业,收回经营权,实施退出机制及有关配套政策。2009年,基本实现线路资源向服务质量好、社会效益显著的优势企业集聚。

2、推进公交线路优化调整。20*年,编制完善公交线网规划,重点实施“一区(XX县区)”、“一道(共与新路)”、“一线(轨道交通8号线沿线)”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与结合轨道新线的运营,同步做好公交线路调整与配套,新辟、调整公交线路200条以上;2万人以上的居住区配套公交始末站,5000人以上居住区引入公交线路。20*—2009年,根据线网调整规划,结合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公交专用道与配套商品房基地建设,新辟、调整有关公交线路约300条,基本实现公交线网规划目标。

3、加快新建区与远XX县区公共交通进展。20*年,依托高速公路与已建成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设置金山、奉贤、南汇、青浦、嘉定、松江等远XX县区市民往中心XX县区方向出行的快

速线16条。新辟、调整区域公交线路100条,其中城乡巴士线路25条以上。20*年,新辟、调整区域公交线路100条,其中城乡巴士线路30条以上。到2009年,根据道路、桥梁修建与中心村建设进度,实现中心村“村村通公交”的目标。

4、建立健全合理的票价体系。理顺票价结构,统筹兼顾各方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逐步降低市民出行成本。20*年,内环线以内全部线路实行换乘优惠,推出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换乘优惠,实施老人特殊优惠乘车,研究理顺公交票价结构方案。20*年,完善票价体系,总结评估换乘优惠工作,研究推出全市线路优惠换乘方案,与学生优惠乘车方案;研究制定多样化票制。2009年,推出日票、周票等多样化票制。

5、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步伐。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选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公交车辆,更新车辆全部符合国Ⅲ排放标准;加大对在用车辆维修保养的力度,满足尾气排放达标要求。20*年,更新公交车辆1840辆,其中高等级车1350辆;开展公交车辆节能减排与冒黑烟的专项整治工作,力争内环线内基本消除公交营运车辆冒黑烟现象,外环线内公交营运车辆冒黑烟情况较大改善,公交营运车辆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20*年,更新公交车辆1750辆,其中高等级车1260辆。2009年,更新公交车辆2000辆,其中高等级车1500辆;实施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车辆更新,中心XX县区公交车辆达到国Ⅱ以上排

放标准,其中国iii排放标准车辆占运营车辆的35%。

6、深入推进公交行业诚信体系建设。20*年,积极开展公交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启动行业诚信考核工作,明确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分析、评估等运作机制。20*年,总结试点经验,调整完善诚信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公交司售人员的个人诚信档案;全行业推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配套管理措施。

7、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坚持“堵、补、疏”相结合,加大改进公交服务力度,重点填补公交空白,消除“黑车”滋生空间。20*年,继续依法打击非法运营车辆,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巩固整治成果。20*-2009年,内环线区域内与要紧枢纽基本杜绝“黑车”现象,XX县区要紧城镇“黑车”猖獗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反响大的要紧地区营运秩序明显好转。

四、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进展扶持政策

(一)实施要求

把城市公共交通作为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与公共支出力度,并将有关投入、支出纳入到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完善相应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全行业持续进展的长效机制,为城市公共交通优先进展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二)行动目标

1、大幅增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需要投资约1100亿元以上。

2、形成公共交通良性长效进展机制。以“公交专项”为载体,形成补贴、补偿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长效扶持机制,完善公益性行业经济政策,促进公交良性进展。

(三)要紧任务与措施

1、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政府性投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20*年,完成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计划与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目标,共需投资约250亿元以上;落实公交停车场、公交专用道、港湾式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2009年,完成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计划与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目标,共需投资约850亿元以上。

2、盘活公共交通的国资收益与存量。20*年,国资管理部门制定公共交通的国资收益及国资盘活资金用于公交进展的办法。20*年,实施国资收益与资产盘活资金用于公共交通项目。

3、继续用好公交专项。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公交专项资金,要紧用于补贴公交车辆更新、公交信息化建设,与补偿线网优化、换乘优惠等政府指令性项目、公益性服务等。20*年,根据优先进展公共交通的阶段性任务与要求,研究完善公交专项使用办法,提出下一轮资金安排计划。

4、实施公益性行业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现行的油价补贴政

策,20*年,实行油价补贴基数以上年度基数为准,按季补贴及时到位;研究实施高速公路通行费与养路费等优惠政策。20*年,实施行业统一的经济扶持政策。

5、完善公共交通设施使用办法。继续实施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换乘枢纽、公交始末站点免收租金,公交停车保养场低价租赁等政策。20*年,研究制定社会资金建设的公交停车场站实施低价租赁的方案,与“p+r”停车场的运行机制。20*年,实行行业统一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标准,为全行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四部分组织领导与监督检查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市推进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领导小组(下列简称“市推进领导小组”)总体负责本行动计划的实施,解决推进中的矛盾与问题;市建设交通委牵头协调,市交通局与市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推进。各区县政府与市有关部门加强对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与支持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并根据本行动计划,细化目标与任务,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与支持性政策。

二、定期检查,科学评估

市推进领导小组根据行动目标与要紧任务,定期组织分析检查,每年年底组织专项督查。建立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评估监督制度,通过行风评议与市民、新闻舆论监督,与委托专业机构

定期评估,适时评估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与实施效果。2009年底,市推进领导小组以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本行动计划进行全面评估。

三、广泛宣传,积极倡导

整合各类宣传资源,积极组织新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广泛宣传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义与政策措施,不断强化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舆论导向。结合开展“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与“无车日”活动,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在全社会营造优先进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与引导人民群众选择公共交通作为要紧出行方式。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20-2033年 清溪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行动计划(2019-2033年) 为全面合理规划布局我镇综合交通系统,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清溪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原则规划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剖析问题,个个击破。在落实好上位规划的基础上,为清溪镇谋划交通发展新思路。 二、行动策略(一)以轨道交通为载体,推进莞深惠交通一体化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积极与周边城市轨道对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综合客运体系,破除行政壁垒,强化镇域与东莞市中心以及周边城市客运联系,促进清溪镇人才、资源、信息流动。 (二)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契机,优化道路交通网络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格局,加强与深圳、惠州、东莞主城联系,特别是与深圳实现快速对接。加强与龙岗中心区、坪地国际低碳城以及塘厦、凤岗、樟木头等周边路网衔接。结合干道路网,依地就势,围绕镇界基本呈辐射环形,规整 内部道路布局。加密次支路网,增强生活、生产、自然景观等组团间的联通性。 (三)以“公交+慢行”出行模式为引导,构筑高品质公交社区加快推进清溪跨市、跨镇轨道交通联系,加强与东莞市区、深圳市及周边镇界的公交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同时,做好与东莞市新型公交规划的对接,提高清溪公交服务水平,依托公交打造高品质公交都市。推动自行车道、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完善公交最后1公里有效接驳;依托山水自然基底,打造连山通水休闲慢行网络;结合商业街区次支路网,规划休闲步行道路;通过精细化设计,优化现有道路慢行连续性、完整性、安全性。 (四)以“三分离”措施为原则,完善内部综合交通体系做好内部路网和对外联系道路的有效衔接;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结合商业街区、居住区、产业区、生态保育区等不同环境,打造疏密有致、级配合理的差异化路网体系。内外分离:识别交通构成,分离过境交通和内部交通;客货分离:结合产业和物流设施布局,划定货运通道,实现客货分离;机非分离:优化道路断面设计,保障道路慢行空间,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分离。 (五)以“动静结合”思路为要求,优化静态交通体系建立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场为补充的停车系统;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当、使用方便,与动态交通协调的停车设施和管理体系。根据居住地、工作地、社会公共停车等不同特征的停车需求,考虑城市建设用地瓶颈和制约,在保障城市停车用地的基础上,推进立体停车库、地下停车场等集约型停车设施建设,满足不同类型的社会停车需求。 (六)以“供需平衡”原则为指导,加强综合交通组织管理加强宏观的交通组织优化和微观的道路交通组织,优化交叉口渠化、路段交通组织、信号配时。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科学合理分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组织交通,保障道路交通有序、高效运行。推进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系统建设。构建包括城市交通控制系统、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公交优先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交通需求管理系统等交通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上海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三 年行动计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城市的各项运行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而各部门间信息传递的问题一直存在。要解决城市运行中的信息化问题,就需要建立起一套统一管理平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已经启动了“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 划。 “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数字化上海,智慧生活” 为主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上海市的城市运行以及服务体系整体数字化升级,使城市管理更加便捷高效。该计划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从城市交通、市政建设、公共资源保障、民生服务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城市大脑”的信息化能力。 在交通方面,计划建立起交通信号、交通视频、GPS和互 联网等多种传感设备的联网系统,实现交通信息24小时全方 位覆盖。以此为基础,对上海市的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掌控,制定最佳的交通运行方案,提升交通的运行效率,降低拥堵发生率。 在市政建设方面,计划建立覆盖全市的市政工程-企业对 接平台,便于市政施工和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协调。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由于施工和资源的冲突所带来的问题,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在公共资源方面,计划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公共资源信息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将整合各个领域的公共资源信息,方便公众进行查询和使用。同时,也将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和重供给的问题。 在民生服务方面,计划打造一个全新的“民生云”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将为市民提供身份证办理、医疗、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的服务,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上海市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其运行的高效率和便利性一直备受关注。而“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引领上海 市的城市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这个计划的实施将会在城市管理方面起到示范作用,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建设智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上海市的城市 信息化建设方面将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使各个领域的城市管理能够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化。这将是上海市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行动。

最新国家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 二〇一〇年八月

目录 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 一、“十一五”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情况 (1) (一)取得的成绩。 (2) (二)存在的问题。 (4) 二、“十二五”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7) (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加快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8) (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要求加快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8)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9) (四)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要求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10) (五)关注民生成为政府执政的核心目标,要求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0) 三、“十二五”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四、“十二五”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2)

(一)发展目标。 (13) (二)主要任务。 (14) 五、保障措施 (20) (一)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法规体系。 (20) (二)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编制。 (20) (三)落实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 (21) (四)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力度。 (22) (五)加大公共交通财政保障力度。 (22) 六)建立规范的公共交通补贴补偿制度。 (23) (七)科学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票价。 (24) (八)加强公共交通人才保障和科研投入。 (24) (九)加强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考核与评价。 (25)

2023年公共交通优化改造计划书3篇

2023年公共交通优化改造计划书3篇 计划书一:2023年城市公共交通优化改造计划 一、诊断 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 1.线路不足、覆盖面积小,不能完全满足市民需求。 2.出行方式单一,公共交通不够普及,私家车拥堵问题突出。 3.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持,不利于智慧城市建设。 4.绿色环保意识不足,损害城市生态环境。 二、目标 1.提高公共交通线路设计质量,扩大线网覆盖面积。 2.增加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数量,提高使用效率。 3.引进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公共交通信息化运营和管理。 4.推行绿色环保理念,倡导低碳出行。 三、方案 1.加强与市民沟通,了解对公共交通需求,对公共交通线路进行必要调整和新增。 2.扩大公共交通投入,逐步推广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增加使用频次和数量,满足市民需求。 3.引进信息化技术,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公共交通管理中,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4.开展城市公共交通普及宣传活动,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减少私家车使用频次。 5.加强对公共交通绿色环保意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公共出行环保意识。

四、计划 1.推进公共交通线路优化技术研发,逐步调整和扩大城市公交 线路覆盖面积。 2.逐步推广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增加使用频次和数量,同时 配套建设充电桩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 3.引进人脸识别、智能计费、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技术,提高 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4.开展城市公共交通普及宣传活动和推广活动,提高公共交通 使用率。 5.加强公共交通绿色环保意识宣传和教育,推广绿色出行理念。 五、预期效果 1.公共交通线路能够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频次和数量增加。 3.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4.公共交通使用率提高,私家车使用频次减少,缓解拥堵现象。 5.推广绿色出行理念,促进城市环保。 计划书二:2023年地铁交通网络建设方案 一、诊断 当前城市地铁发展面临的问题: 1.地铁线路分散,覆盖面积小,无法满足市民需求。 2.车辆损坏、故障和维修时间长,影响地铁正常运营。 3.出站口不足、环境单一,出行体验不佳。 4.线路设计不合理,造成运营成本过高。

2023年交通局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工作计划方案【精选3篇】

2023年交通局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工作计划方案【精选3篇】方案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设 1. 完善交通局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并逐步实现透明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督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对重大交通事故责任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处置进行全面管理。 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加强对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和道路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 加强对交通局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确保全体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方案二: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 1. 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记录交通事故信息,分析研究事故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为预防交通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2. 对于持续发生交通事故频发路段进行重点治理,包括提升道路标志、交通信号设施,加强交通警力巡逻,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等方面。 3. 强化对酒驾、超速、疲劳驾驶和非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4. 加大对交通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审批、监督和管理,严格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确保

运输安全。 方案三: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 1. 制定具体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计划,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2. 加强对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规则宣传,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 3. 鼓励开展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学生、青少年和老年人加大交通安全教育的力度。 4. 强化交通安全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交通事故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关注交通安全,加强交通安全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是2023年交通局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工作计划方案的三个 精选方案,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设、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全面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3年交通工作计划汇总5篇

2023年交通工作计划汇总5篇 交通工作计划篇1 一、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发展 (一)工作目标。 1、指标任务:在全市物流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实现“2个确保”,即,确保全市物流产业年均增幅超20%;确保全市物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200亿元,全市物流产业总体规模突破亿元。 2、项目建设计划:共计18项,其中在建项目5项、新建9项、前期推进4项。 二、确保春运工作安全有序 提早谋划,在春运前做好全市客流预测和公路运输的运力安排,对公路运力精心的组织并合理的投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公路、铁路及航空之间的市内公共交通的衔接和安排,确保春运安全有序,圆满完成年度春运工作。 三、继续强化铁路道口监管 继续强化对市境内陇海线、新长铁路17处无人看守道口和238个铁路专用线无人看守道口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三次夜间检查,按照省经信委(道口办)的要求,在每三个月对255个无人看守道口检查一遍。 交通工作计划篇2

为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按照公安部交管局和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统一部署,9月21日至12月31日,开展预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百日行动。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百日行动,减少因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坚决遏制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交通事故。 二、工作措施 (一)全力整治国、省道公路行车秩序。 1、集中警力上路,投入执法装备,严查超速、超员、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实施不间断巡逻管控,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车,要大力开展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2、会同交通、公路等部门进一步做好危险路段排查治理,督促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年内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恶劣天气交通管理,加强与气象、交通运输部门信息沟通,完善应急预案,共同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高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交通管控能力。 4、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交通违法监控水平、快速反应和交通违法动态查处能力,运用技术装备查处交通违法的比例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 (二)大力消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1、最大限度地将警力向农村道路倾斜,加强巡逻管控力度,要组织农村派出所重点查处拖拉机、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摩托车违法载人和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

2024交通建设三年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2024交通建设三年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一、背景和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当前我国交通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隐患等,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此,我们制定了2024交通建设三年攻坚活动实施方案,以提升交通系统的效能和安全性,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方案的目标是: 1. 提升交通运输效能,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通行速度。 2.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3. 优化道路网规划和公共交通体系,提高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4.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 1. 降低交通拥堵 1.1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 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投入,扩大道路网络规模,改善交通流通瓶颈。优化道路设计,提高通行效率。 1.2 推进快速公交建设

加强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提高公交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发展地下快速公交系统,减少车辆数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1.3 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升级现有交通信号灯系统,提高信号响应速度和准确性。引入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信号灯与交通流量的自动调节,优化交通运行。 2. 提高交通安全 2.1 加强交通法律法规落实 加强对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交通执法机制,加大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2.2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对重要路段和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估,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修复和加固交通设施,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2.3 加强交通事故处理 建立快速、高效的交通事故处理机制,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和效率。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3. 优化道路网规划和公共交通体系 3.1 统筹城乡规划 加强城乡规划的统筹协调,合理布局和规划交通设施。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水平。 3.2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

2024年城区交通保畅行动方案

2024年城区交通保畅行动方案 1. 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首先,我们将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部署交通监控摄像头、智能交通信号灯等设备,实时监测和控制道路交通状态,并根据交通流量情况进行智能调控,提高交通流畅度。 2. 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为了提升城区的交通能力和保障交通畅通,我们计划在2024年新增一些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新建道路、桥梁、隧道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同时,我们还将对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服务能力。 3. 推进公共交通发展 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和提升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将主动推进公共交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将增加公交车辆的数量,提升车辆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将投资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停车场,鼓励市民使用地铁和停车场,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道路交通拥堵。 4. 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绿色出行方式不仅能够减少交通排放,还能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因此,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首先,我们将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便利和安全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其次,我们将推广电动车和

共享单车,提供便捷的短途出行方式。最后,我们将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拼车和出租车等共享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5. 完善交通管理措施 城区交通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对于交通保畅至关重要。我们将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管理的公正性和威慑性。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交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6. 加强交通信息公开和交通出行指导 为了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和交通服务,我们将加强交通信息公开和交通出行指导工作。通过建设交通信息发布平台和智能导航系统,及时发布交通状况和出行指南,以帮助市民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和方式。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交通运输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提供更多的交通出行服务。 7. 加强交通规划和调度 交通规划和调度是保障交通保畅的基础。在2024年,我们将加强交通规划和调度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道路和交通流动,减少交通瓶颈和堵点,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促进交通规划和调度工作的顺利推进。 综上所述,我们制定的2024年城区交通保畅行动方案主要包括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公共交通发

交通建设三年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交通建设三年攻坚活动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交通事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加大力度进行交通建设。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制定实施一项三年攻坚活动,推进交通建设工作,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标确定 1. 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通过优化道路规划、信号互联互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缓解交通拥堵。 2.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建设高效、便捷、舒适的公交、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3. 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交通连接,提高道路交通质量,打通交通卡脖子,实现交通畅通。 4. 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改善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三、重点任务 1. 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加快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推动交通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完善交通管理平台,实现交

通信号的智能控制、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提高交通信号优化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2. 建设高效公共交通系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出行速度。鼓励企业投资兴建公共交通设施,完善公共交通票务系统,提供便捷的票务购买和使用服务。 3. 加强道路建设和改造:加大城市道路改造投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强化道路维护保养,提高道路的服务水平和交通流动能力。 4. 提高交通管理能力: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推广使用交通监控设备,提高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率。加强交通警力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专业交警,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能力。 四、推进措施 1. 加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资金需求。发展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如通过政府基金、PPP模式等方式筹措资金,保障交通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加强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提高项目推进的协调性和效率。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3. 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参与交通建设,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有利的融资政策和产品,支持交通建设项目的融资需求。

公共交通 三年 行动计划

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一、背景与目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交通在居民出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制定本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包括提升公共交通覆盖率、优化线路、提高准点率及降低事故发生率。 二、重点任务与措施 1. 覆盖率提升 a. 新增公交线路,扩大服务范围。 b. 增设公交站点,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c. 推广共享单车,满足短途出行需求。 2. 线路优化 a. 调整现有线路,提高线路合理性。 b. 实行区间车、直达车等多样化运营模式。 c. 建立动态调度系统,实时调整车辆班次。

3. 准点率提升 a. 强化车辆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率。 b.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保障行车顺畅。 c. 加强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技能。 4. 事故预防与处理 a. 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能。 b.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安全意识。 c.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5. 技术创新与应用 a. 引进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与调度。 b. 推广移动支付,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c. 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 6. 服务质量提升 a.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b. 设立乘客投诉热线,及时处理乘客意见。 c. 开展满意度调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7. 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a. 推广清洁能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 b. 合理规划公交停车场,降低噪音扰民现象。 c. 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公共交通环境。 8. 社会参与与合作 a. 加强与社区、学校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公共交通发展。 b.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交通建设。 c. 定期举办公共交通论坛,促进交流与合作。 9. 政策支持与监管加强 a. 出台相关政策,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b. 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公共交通运营安全有序。 c. 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10. 宣传推广与教育引导 a. 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公共交通的便捷与优势。 b. 开展公共交通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市民出行意识。 c. 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三、时间安排与进度评估

盐城市交通运输碳减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盐城市交通运输碳减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为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降碳减排,推动形成绿色交通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制定《盐城市交通运输碳减排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一、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完成一批近零碳交通示范项目建设,行业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能效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行业碳减排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 2023 年底,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广泛推广应用,城市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到 80% 以上。与 2020 年相比,全市营运车辆、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均下降 1.8%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1.2% 。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用能结构 1. 推广应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运输装备。依托省级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创建等行动载体,推进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鼓励新增和更换港口作业机械、港内车辆和拖轮、货运枢纽(物流园区)作业车辆、交通工程施工机械、公路、港航和海事巡查装备等优先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因地制宜推动纯电动游轮以及旅游景区纯电动游船应用,积极探索油电混合、燃料电池等动力船舶应用。严格落实新建码头和船舶同步建设岸电设施相关要求,加快现有码头和船舶岸电设施改造,提高岸电设施使用率。推进主要港口的港作船舶、公务船安装受电设施,提高营运船舶受电设施安装比例。加强岸电使用监管,确保已具备受电设施的船舶在具备岸电供电能力的泊位靠泊时按规定使用岸电。(责任单位:局运管处、建管处、港务处,市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港航中心,各地交通运输局) 2. 加强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装备的新能源与清洁能源供给网络,推动公路服务区、港区、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公交场站等区域充电设施建设,为绿色运输和绿色出行提供便利。鼓励在服务区、公路沿线、港区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利用光伏、风力、潮汐等发电设施,并与市电等并网供电。(责任单位:局科技处、运管处、港务处,市公路中心、港航中心,各地交通运输局) (二)提升用能效率 3. 发展先进运输方式。鼓励港口和大型工矿企业煤炭、矿石、焦炭等物资采用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等绿色运输方式。继续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打造示范航线。创新公路货运模式,鼓励和支持公共“挂车池”“运力池”“托盘池”等共享模式和甩挂运输等新型运输模式。以推动智慧物流发展为突破口,促进“互联网 + 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统筹规划建设三级配送网络,合理设置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装卸相关设施,鼓励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分时配送等集约化配送,强化通行政策研究,搭建物流配送平台。(责任单位:局运管处、科技处,市港航中心,各地交通运输局) 4. 促进运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老旧高能耗营运车辆、船舶、港作机械、施工机械等,推广应用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鼓励道路运输企业更新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货运车辆。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车辆和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制准入制度。(责任单位:局运管处、港务处,市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公路中心、港航中心,各地交通运输局) (三)倡导绿色出行

公共交通发展计划书

公共交通发展计划书 1. 摘要 本计划书旨在提出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策略和行动计划,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的出行便利性。通过改进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设施和服务质量,本计划旨在实现交通拥堵缓解、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目标。 2. 介绍 2.1 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交通拥堵、尾气排放和能源消耗等问题已经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发展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2.2 目标与原则 本计划的目标是建设更加智能、便捷、环保、舒适和安全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市民出行品质,降低私人车辆使用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物排放量。本计划遵循科学规划、资源合理配置、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3. 发展目标 3.1 交通拥堵缓解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频次,提高运营效率,减少私人车辆使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通勤效率。 3.2 环境保护 推广清洁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如电动公交、轨道交通等,减少车辆 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3.3 提升服务质量 优化线路规划,增加站点密度,提高公交运营服务质量,缩短乘客 候车时间,提高乘坐舒适度。 3.4 促进城市发展 通过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鼓励新业态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优化,提 高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 行动计划 4.1 全面规划 制定公共交通路网规划,根据城市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配置线路、站点、换乘设施等,确保覆盖面和连贯性。 4.2 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筹措 资金完善车辆、设备和服务水平。 4.3 制定优惠政策

2023年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方案(市级)

2023年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方案(市级) 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方案(市级)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安全,市级政府制定了2023年 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优化交通系统,改善交通状况,并促进可持续城市发展。 一、提升公共交通系统 1. 扩大公共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 2.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加强车辆维护和更新,增加空调公交车辆比例。 3. 鼓励多式联运,加强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步行等出行方式的衔接,建设便捷的换乘站点。 二、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1. 提升道路规划和设计水平,合理设置道路宽度、道路指示标志和红绿灯等交通设施。 2. 加强道路维护和修复,及时处理路面坑洞和裂缝,确保道路畅通。 3. 改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连接性和安全性,提供更多的步行和骑行设施。 三、优化交通流程管理 1. 引入智能交通系统,监测和管理交通流量,智能调配交通信号配时,减少交通拥堵。 2. 加强交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效率。 3. 推广电子收费系统,减少人工收费,提高通行效率和便利性。

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1.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 2.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 完善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加强事故责任认定和赔偿制度。 五、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 1. 鼓励绿色出行,推广电动汽车和其他低碳交通工具。 2. 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更多非机动车、行人友好的交通环境。 3. 加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提供方便、廉价的短途出行方式。 该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全面推动城市交通的发展和改善。通过不断优化交通设施、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加强交通流程管理、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市级政府期望在2023年实现交通拥堵缓解和交通安全提升的目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环保的出行方式。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为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交通运输部决定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为主线,力争到2023年,实现执法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执法权威和公信力明显增强、执法队伍社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政治素质。 1.组织开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工作。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关于“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中开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工作。以讲政治为统领,落实革命化要求,突出专题学习、警示教育环节,引导

执法人员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以优作风为关键,突出整治问题、肃清顽疾环节,通过自查自纠、专项巡查、分类处理等方式,全面整治执法不廉、办案不公、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实现执法队伍风清气正。以强服务为落脚点,突出整改提升、建章立制环节,制定优化提升方案,实现专题教育成果长效化。 2.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备条件的把党支部建在执法大队上,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批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 (二)提升专业素质。 3.推进文化素质提升。探索实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准入制度,新录用执法人员原则上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提高交通运输、法律、管理类专业执法人员的录用比例,鼓励优先提拔使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领导干部。通过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共建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在岗执法人员参加继续学历教育,到2023年,基本实现执法人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区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和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区交通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和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XX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我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三年行动,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交通运输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事故预防控制体系,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航空运输有效遏制人身伤亡事故发生;铁路沿线环境安全得到有效管控,铁路安全基础建设得到强化;公铁水并行交汇地段无突出安全隐患;港口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达100%;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管设施明显改善,客(渡)船、涉砂船舶等重点船舶得到有效监管;邮政快递业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推动交通运输各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减增量、去存量”,实现重大事故隐患“清零”,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及《XX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

施细则》和《XX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要求,厘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边界,制定并公布安全生产权责清单,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分工,严防失控漏管,细化履职行为规范,实行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减少工作失误和推诿扯皮,推动行业安全业监管规范化标准化。 2.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贯彻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健全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和《日常安全工作清单》等,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一线岗位、落实到一线操作者身上。严格规范安全生产经费提取及使用,扎实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突出责任落实、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安全投入、隐患整改和现场管理,着力补齐安全生产能力短板。 3.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加快健全完善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行业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信用管理。构建完备的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档案,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公开曝光、联合惩戒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净化交通运输市场环境。 (二)强化风险隐患预防控制 1.深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风险排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城市交通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城市交通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常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6.15 •【字号】常政发〔2018〕71号 •【施行日期】2018.06.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 正文 市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城市交通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的通知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常州市城市交通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5日常州市城市交通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和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以及省委、省政府《城市治理与服务十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提高道路承载能力,完善绿色交通体系,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和依法治理水平,使道路通行更加有序顺畅,让人民群众出行更方便、更舒心、更安全,特制定《常州市城市交通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顺应城市建设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发,从紧紧围绕推动全市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要求出发,按照“调控交通总量、优化出行结构、规范交通秩序”总体思路,坚持专项治理与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相结合,健全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联动共治机制,大力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和停车难等“城市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安全、顺畅、有序、绿色、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到2020年,城市交通畅通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同类城市最好水平。 二、基本原则 ——系统思维、综合施策。坚持结合城市特点和现状,系统化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创新理念、机制和方法,集中力量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突出问题。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坚持政府统筹,构建属地为主、部门推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道路交通社会治理格局。 ——规划先行、绿色发展。坚持规划牵引,编制完善路网、公交、停车等专项规划,倡导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优化绿道、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纾解出行压力。 ——问题导向、突破难点。坚持以老城区、高架路、居住小区及学校、医院、商贸区等为重点,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问题”的原则,探索实施针对性有效措施。 ——依法治理、规范管理。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整治城市交通堵点乱点,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区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区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9.02.20 •【字号】徐政办发〔2019〕9号 •【施行日期】2019.02.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 正文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徐州市区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 通知 徐政办发〔2019〕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单位: 《徐州市区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2月20日

徐州市区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为提高徐州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以及省关于进一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创建“江苏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围绕我市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以创建“江苏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抓手,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优先发展的主导地位,健全规划方案、加快场站建设,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引导绿色出行、改善城市环境,全力建设城乡一体、高效快捷、服务优质、群众满意、全国一流的公交都市。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责,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资金、土地、路权、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条件和交通需求等特点,科学确定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布局,构建一体化、多模式、高效率、衔接顺畅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出行需求。 注重规划,协调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和调控作用,统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保障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注重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作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分步实施。坚持“分步实施、阶段总结、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工作模式,以年度为阶段,制定详细年度工作计划,加强督导考核,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二、发展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