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输血与护理管理.

输血与护理管理.

输血与护理管理.
输血与护理管理.

输血与护理管理

输血风险控制措施:

输血核对:每一环节均须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核对!

血标本采集:

1、防止血标本张冠李戴的最有效方法是给每位

患者佩戴识别带,识别带上有患者重要信息。

2、采集血标本之前需仔细核对申请单与患者识别带资料是否一致,二者有矛盾,不得采集血标本。

3、采血后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

血标本的要求:对血标本的要求因不同的检测项目而异

§ABO及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小板抗体筛选或配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抗球蛋白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3ml;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鉴定血量至少5ml。

§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均不少于3ml。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必须有新生儿及其父母亲的血标本(至少有母亲和新生儿血标本),EDTA·K2抗凝静脉血各至少3ml。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间: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在3~14d,本次交叉配血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在15d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72h 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每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下列情况拒收标本:

①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

②血标本标识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③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④血标本被稀释不收;

⑤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除外);

⑥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标记说明不收;

⑦非医护或授权人员送血标本不收;

⑧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酮、羟乙基淀粉类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有干扰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的治疗时,应在该治疗前采集血标本备用。

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器的选择: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Y型输血器。

输血速度: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min要慢,以2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速度:

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调整速度:

a) 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速度为5 ~10ml/min,或5 ~10ml/(kg?h)。

b)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至1ml/(kg?h)。

c) 急性大出血患者需快速输血时,成人输血速度可达50 ~100ml/min,或>50ml/(kg?h)输血时限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存。

?一袋血须在4h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药物加入血液,不仅可改变血液中的pH、离子浓度或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成分变性,甚至发生溶血,而且药物本身也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失效。血液加温

大量输血要给血液加温,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导致病理性出血。

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血液加温---但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

血袋及输血管道不能随意直接加温,如确需加温只能使用医用输血输液加温器对血液进行加温。

血液需要加温的情形如下:

? 1输5m血l/速(k度g:成h)人>50ml/(kg·h),儿童>15ml/(kg·h)

? 婴儿换血治疗。

? 冷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如果能够通过建立多通道达到必须的输血输液速度, 一般不主张通过对血袋加压提高输血速度, 因为红细胞制品在保存过程中, 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细胞碎片、变性蛋白和纤维蛋白等可形成微聚颗粒, 对血袋加压可增加微聚颗粒通过输血滤器输入患者体内,而大量微聚颗粒的输入可广泛阻塞患者肺毛细血管, 导致肺功能受损, 即输血相关肺微血管栓塞。如果不具备建立更多通道或已建立的通道输液、输血速度不能满足抢救需要时,可以进行加压输血,但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加压输血器或血泵。

患者的监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临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静脉通道观察:保持血液输注通畅,防止输血管道扭曲、受压;当出现针头脱落、移位或阻塞时应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输注前:

1、严格遵守一位护士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采集交叉配血用的血标本或一次只能为一位患者进行输血的原则。

2、血标本需直接从静脉或动脉采集,原则上不得从输液的静脉中抽取,特殊情况下确需从补液的静脉中抽取,应先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注,抽取5ml血液弃去,再抽取血标本。取血过程中,血袋要轻拿轻放,不宜震荡,以免破坏血细胞。每项操作前需向患者做好解释与沟通,以取得患者或其亲属的配合

注意事项--输注中

严禁将其他药物加入血液中,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输血前后均需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同一输血器连续使用5h以上应更换,因为输血时间过长,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的粘附沉淀,影响滴速;也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易引发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输注多种血液成分时,应先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再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进行加压输血或者紧急非同型相容性血液输注时,护士要全程陪护、严密观察,直至输血结束。血液输注管理-- 输血后管理

填写输血相关记录并放入病历;填写输血安全护理单。

输血完毕拔针后,用无菌棉球或创可贴压迫针孔止血,嘱患者24h内不得洗涤针孔处;

输血后核对;

血袋置入专用密闭容器,由专人收集送回输血(血库)至少保存24h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规程》相关规定处理;

血液成分有各自最适合的保存条件。血液在8℃以上时间保存过长会使保存液中的葡萄糖消耗速度过快,导致溶血,也可使被污染的细菌繁殖增快,导致污染血用于临床。

一般认为血液离开冰箱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红细胞

?红细胞:包括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及冰冻红细胞,常用的是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悬浮红细胞一般可保存21~42天。

?其他制品保存期随添加剂的配方不同而异。

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红细胞

常温下输注1U红细胞应在4h内输注完。冰冻红细胞经复苏洗涤后或洗涤红细胞制

备后,需尽快输注,因故未能输注在4℃条件下保存不得超过24h。如遇浓缩红细胞输注不畅时,可放开生理盐水夹,向浓缩红细胞血袋内加入一定量的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混匀,降低浓缩红细胞浓度,使输注流畅。如遇悬浮红细胞输注不畅时,可能因红细胞沉积于血袋下端所致,护士可将血袋从挂钩上取下,平放于手掌上,以上下30 夹角、每分钟60次频率摇摆血袋,使红细胞与添加液充分混匀后继续输注。输注过程中发生堵塞时,要及时更换输血器,不可强行挤压过滤网和输血管道,以免凝块进入患者血管,造成血管栓塞。成人患者输注时选用9号针头,针头进入静脉后要保持一定深度,并固定,确保输注畅通。

婴幼儿患者输注浓缩红细胞时,应先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输注。

洗涤红细胞

开放式制备的本制品应在6小时内输用。封闭式四联袋2盐4水洗涤法制备的本制品也应在洗涤后24小时内用于临床,因生理盐水不能给红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不宜保存

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

浓缩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包括手工制备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手工制备血小板输注前,要采集患者的血标本,送输血科(血库)做交叉配血试验。单采血小板最好同型输注,不必做交叉配血试验。因为血小板需在22℃振荡条件下保存,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因故未能及时应用,应在室温下放置,每隔10到15分钟轻轻摇动血袋,不能放4℃冰箱暂存。血小板不可冷藏,同时血小板在传递及输注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尤其在冬季更应注意。

?应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一般为80-100滴/min,1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输注时间不超过20min。

?血小板输注完毕后,应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袋及输血器。

?由于输注速度快,护士要全程严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血浆包括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

同型输注,特殊情况下也可ABO血型相容输注,不需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RhD阴性患者可输注RhD阳性血浆。

血浆

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 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入,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

?因故融化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在4℃冰箱保存,但不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内除血小板外,几乎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要求输注速度快一些(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准),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输注速度一般为200ml血浆在20min内输完。

冷沉淀

ABO同型或相容输注,不必做交叉配血试。一般认为,不同型输注也不会出现溶血反应。亦有人认为尽管低效价的抗-A或抗-B对成人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新生儿或早产儿可能有害。因此,新生儿或早产儿输用时最好给予血型相同或血型相容的冷沉淀。目前临床上仍以冷沉淀同型输注为主。

冷沉淀融化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7℃,以免引起因子Ⅷ活性丧失。如冷沉淀经37℃加温后仍不完全融化,提示纤维蛋白原已转变为纤维蛋白则不能使用。由于冷沉淀在室温下放置过久可使因子Ⅷ活性丧失,故融化后必须尽快输用。如融化的冷沉淀因故未能及时输用,不宜再冻存。

融化后的冷沉淀一般为澄清或略带乳白色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如血袋内有大量或大块不溶物应退回输血科(血库),不宜输注。

1U冷沉淀应在10min内输完。

需大量输注冷沉淀时,护士不能离开病人,及时更换待输注的冷沉淀,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防止急性肺水肿,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冷沉淀粘度较大,如经静脉推注,最好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以免注射时发生凝集而堵塞针头。

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不得与氨基酸混合,因为这可能引起蛋白沉淀,又因20%~25%的白蛋白是高渗溶液,故也不要与红细胞混合使用;

当患者的血容量正常或轻度减少时,5%白蛋白输注速度为每分钟2~4mL,而25%白蛋白为每分钟1mL,儿童是成人输注速度的1/2~1/4。

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输血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如果输血操作规程不当,可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加强临床输血护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学习,以适应现代输血医学迅速发展的需求。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工作对安全用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有着重要作用。1牢固树立护理人员输血安全意识1.1护理人员应掌握输血的一般知识护士除要掌握有关血型,输血适应证、禁忌证等知识外,还应熟悉常用血液制品的性质、特点,输血方法,各种输血反应意外抢救措施。了解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免疫效应和成分输血等。 1.2严格执行输血管理制度,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正确输血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错误的输血不仅影响疗效、安全,而且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输血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病情,认真执行输血护理工作制度,一丝不苟地按输血护理常规工作。1.3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输血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护理服务的首要前提。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医院护理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护理输血管理制度 (1)护士须掌握临床输血相关护理技术规范,遵守输血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病区、科室应定期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并记录。 (2)申请输血须经医生按规定向患者家属说明输血相关告知事项、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生核准签字。 (3)确定输血后遵照采集交叉配血标本流程进行血样采集。护士须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写好标签的采血管,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床号、血型,按照静脉采血操作规程采集血标本,配血试验血标本必须输血前3天之内采集。 (4)由医护人员或专项配送人员将患者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5)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项配送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双方根据输血查对制度进行核对,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回。 (6)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领取。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5)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6)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7)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7)领取血液使用专用取血箱,取回的血制品应3min内输注,病区不得自行贮血。 (8)血液需室温复温,不可人为加温,防止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9)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10)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输血申请单、发血报告单、输血治疗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床号、血型、血液成分、用血量、血袋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1)输血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输血操作规程。 (12)输血前后使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输血器管道。输血器需4h更换。 (13)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14)全血或成分血从出库领取到输注的最长限是4h。 (15)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按照输血反应应急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规定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

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 (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09—(9)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2015年09月制订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的正副联,并将填写完整的副联粘贴于 试管上。 2.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血型和诊断,无误后方可采血。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3.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患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与输血科发血者共同查对,双方核对无误后,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名。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输血申请 单反面签名。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6.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分钟内进行输注,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 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7.输血时,必须携带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输血登记本至床旁,严格执行“三查十对”, 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液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即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 另爪住院号、血型鉴定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液成分、血量、血袋编号。请家属在输血登记本上签名后,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8.输血前后或连续输注两袋血液之间需用0.9%氯化钠冲洗输血管道。 9.输血过程中应掌握先慢后快原则,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 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并做好记录。如出现异常情 况应及时处理。 10.输血完毕,在空血袋上注明床号、姓名、输血结束时间,并登记于血袋回收登记本上。空血袋放 置于4C冰箱内保留24小时,由专人送回血库。 11.如发生输血反应,应按照《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处理制度》执行。

输血与护理管理.

输血与护理管理 输血风险控制措施: 输血核对:每一环节均须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核对! 血标本采集: 1、防止血标本张冠李戴的最有效方法是给每位 患者佩戴识别带,识别带上有患者重要信息。 2、采集血标本之前需仔细核对申请单与患者识别带资料是否一致,二者有矛盾,不得采集血标本。 3、采血后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 血标本的要求:对血标本的要求因不同的检测项目而异 §ABO及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小板抗体筛选或配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抗球蛋白试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不少于3ml;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鉴定血量至少5ml。 §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均不少于3ml。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必须有新生儿及其父母亲的血标本(至少有母亲和新生儿血标本),EDTA·K2抗凝静脉血各至少3ml。 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间:交叉配血用血标本的采集时,前次输血在3~14d,本次交叉配血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在15d以上,本次配血标本应在输血前72h 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每72h至少进行一次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 下列情况拒收标本: ①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 ②血标本标识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③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④血标本被稀释不收; ⑤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除外); ⑥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标记说明不收; ⑦非医护或授权人员送血标本不收; ⑧用右旋糖酐、聚乙酰吡咯酮、羟乙基淀粉类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有干扰交叉配血实验结果的治疗时,应在该治疗前采集血标本备用。 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器的选择: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Y型输血器。 输血速度: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min要慢,以2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速度: 血液输注管理--输血过程管理: 调整速度: a) 一般情况下成人输血速度为5 ~10ml/min,或5 ~10ml/(kg?h)。 b)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至1ml/(kg?h)。 c) 急性大出血患者需快速输血时,成人输血速度可达50 ~100ml/min,或>50ml/(kg?h)输血时限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存。 ?一袋血须在4h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2.决定输血治疗前,主管医师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3.采集交叉配血标本室,每次只为一位患者采集,禁止同时为两位及两位以上的患者采血,避免发生差错。 4.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输血前在治疗室和患者床边均需要2名医护人员同时查对无误,方可输注,并做到双签名。 6.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 7.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无输血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8.不同血液成分输注的护理要点: (1)红细胞:要求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200ml)要求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如未输完应废弃。 (2)血小板制剂:取回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一般应在20分钟内输完。

(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一般200ml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1U冷沉淀应在20分钟内输完。 9.如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按“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10.输血患者应书面交班,记录内容应包括输血时间、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11.输血完毕尽快将废血袋送回输血科保持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1.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2.依据《护士条例、《护士守则》、《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与《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规范护理行为,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3.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 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5.遵照医嘱为围术期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6.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和治疗反应。 7.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

(新)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一、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 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 (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五、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 、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 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时:

(一)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二)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五)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急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 2路,积极配合抢救,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以便查找原因。 (六)执行后在医嘱单、护理记录单、输血(检测)记录单、输血核对登记本上双签全名及执行时间,将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粘贴在输血(检测)记录单及输血核对登记本上。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一、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标本。 二、由陪检护士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字。 三、陪检护士和家属从血库领血时要认真核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量、血袋号和供血者的姓名、性别等有关内容,并签字。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拒绝领取,通知相关人员。 四、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五、输血时,有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两名核对的护士在电子医嘱单上签字。 六、取回的库存血不能加温,需要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

入其它药物。 七、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进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八、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在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九、处理措施如下: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核对受血申请单、血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十、输血完毕后将输血过程记录,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例中,并将血袋低温保存24小时。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 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9.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9.3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性检验。

安全输血护理综合质量PDCA(持续改进)

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一、背景 《三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中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条款中对临床用血得整个过程提出要求。为控制输血严重危害,要有临床输血过程得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护理质量得,我院于2015年1月进行输血质量监控,以提高本院输血安全。 现状调查:2015年一季度通过现场督查本院输血患者17例,对实施输血操作得护士进行临床实操考核与现场访谈,存在缺陷项为:核对内容不全面9例;输血登记本记录不全面、不规范15例;输血袋去向不明3例;评估不全面3例;输血时间不规范2例;接血无人签名2例;输血流程掌握不熟1例。 二、原因分析 (1)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足够得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

(2)输血流程:医院输血流程不健全 (3)制度:医院未制定相应得输血质量考核标准 (4)职能部门:考核频次不够 (5)设备:医院未配备“血制品转运箱”,未安置“血袋放置点” 三、计划 1、整理输血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2、规范安全输血护理记录,全院实施,并考核。 3、修订输血流程,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并考核。 4、加强落实《输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位护士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 5、配备专用“血制品转运箱”,安置“血袋放置点”。 7、汇总统计一季度安全输血存在问题,进行效果评价。 四、实施

1、收集一季度输血相关资料,核查存在问题,汇总,分析。 2、规范安全输血护理记录,全院实施,一周时间学习,科内考核并记录成绩;一周后大科护士长检查学习签到、课件与科内考核成绩汇总,并现场抽查。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 3、修订输血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一周时间学习,科内考核并记录成绩;一周后大科护士长检查学习签到、课件与科内考核成绩汇总,大科护士长现场抽查。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 4、修订输血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位护士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补考,直至合格为止。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 5、配备专用“血制品转运箱”,安置“血袋放置点”。

最新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单,正确准备试管,并将条码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试管上。 3、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4、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条码的试管,医护2人至床旁核对患者的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无误后方可采血。 5、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6、护士采集标本并经2人核对签名确认后,由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7、输液科血液准备好后,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凭《领血证》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8、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

度,并做好签字交接工作。 9、输血时应挂上具有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10、输血时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执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与流程,并按照输血反应报告制度上报输血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11、输血完毕,将血型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单独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及时送输血科保存。 12、做好输血相关的护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量、血型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认真填写《输血护理记录单》。 13、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知识培训,组织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确保输血安全。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

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 (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

医院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临床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文件类别:Y-HL-1 签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版次:日期:xx年5月 为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消除输血安全隐患,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一、患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含Rh 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交叉配型标本。 2.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医护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全名签字。 3.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二、血液制品提取与发放 1. 配血合格后,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持血液制品领取单到输血科取血时,必须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科别、病室、床号、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型(含Rh 因子)、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品种和血量、以及血液制品的外观(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等,准确无

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发血。 2. 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3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3.血液制品发出后一律不得退回。 三、血液制品输注 1.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与其家属共同进行确认,同时确认患者腕带标识。确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每组血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将血袋号标签贴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的背面。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 3.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输血前后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更换输血器。 4.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密切观察”的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适当加快速度,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5ml/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一)患者输血种类及剂量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 (二)根据医嘱打印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条形码,采血前须向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核对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及住院号)与试管条码信息是否一致(用PDA进行扫描),核对无误后按要求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完毕,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三)采集时每次只抽取一位患者的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血标本。需采集两人以上的血标本时,要严格查对,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标示清楚,明确区分。 (四)标本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对试管信息及相关申请项目进行逐项核对,准确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字。 二、取血 (一)患者需要用血时,由主管医师开具医嘱,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携带处方及取血专用箱到输血科取血。 (二)取、发血双方必须认真核对: 1. 核对输血报告单和输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床号、血型、供血者血型、血袋条码(血袋号)、血量及血液成分类别。任何一项不符不交不接。 2. 核对血袋及血液外观,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交不接。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要查证的情况。 3.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三、输血 (一)取回的血制品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输注,不得自行贮存。 (二)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需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报告单、血型单、

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三查:查血有效期、查血液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的各项内容。 (三)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头牌、腕带,由患者陈述患者姓名、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身份,再次进行“三查八对”,用PDA直接扫描输血条码后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名,填写输血观察记录单。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不能确认患者,须通过询问患者家属及核对腕带进行确认。 (四)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五)输血时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 (六)严格控制输血的速度,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输入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及血液种类调节滴速。 (七)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达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其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八)若发现输血严重危害(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时,应按照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执行,并及时规范记录。 (九)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防止发生血液凝集现象。调换每袋血液时,必须坚持两人查对制度。输血器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必须更换新的输血器。 (十)输血完毕将输血报告单及输血观察记录单存入病历,血袋在2~6℃冰箱至少保存24小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并有记录。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

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 (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急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③疑为溶血性或细菌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一、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师必须与患者或家属谈话,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护士执行输血医嘱后,打印条码,准备采血试管,核对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结果。凡申请输注血小板、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凝血因子者,一般情况下无需交叉配血。 3.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试管,床边双人查对患者信息后,按照备血样本采集流程采集血样并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记录采血时间,由专人及时将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逐项核对签收。 4.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交叉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血标本。 5.科室派专人到输血科取血,严格“三查八对”,核对信息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取血。不符合要求的血制品应拒绝领用。 6.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一般在2h内输完,最长不超过4h,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轻轻晃动,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制品中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7.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认真检查血液质量,双人核对交叉配血结果等各项内容并签字;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确认受血者信息与配血报告单相符;输血时应挂上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请患者参与核对血型。 8.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速度应先慢后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 9.怀疑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医师和输血科处理。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连同原袋余血返还输血科查明原因。 10.输血结束后,再次核查患者,填写输血护理核对记录单,与临床用血记录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一并存入病历中;将血袋放入专用的存放的黄色垃圾袋中,由工作人员及时送输血科冷藏保存。 11.科室定期进行输血安全的培训、学习、考核并记录。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一)发热反应发热是输血中常见的反应 1、原因 (1)血液、保养液、贮血器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2)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再次输血时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临床表现 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临床表现为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发热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续1~2h后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3、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减慢低速或停止输血,给予生理盐水输入,爆出静脉通路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至病情平稳。 (3)给予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给予相应生活护理。 (4)必要时按医嘱用药,例如激素、抗过敏药若异丙嗪等。

(5)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1)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与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3)多次输血患者,体内可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4)供血者血液中的变态反应抗体随血液传给受血者,一旦与相应抗原接触,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2、临川表现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反生过敏性休克。 3、护理措施 (1)发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通知医生。 (2)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

临床输血护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临床输血护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黄冈市中心医院临床输血护理知识测试题 工号: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的适应症() A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B消瘦 C重症感染 D凝血机制障碍 E急性出血 2.一次输血不应超过()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3.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A循环超负荷 B发热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溶血反应 4.可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是() A浓缩红细胞B冷沉淀C白蛋白液D免疫球蛋白E血小板 5.男性病人,70岁,输血后30min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内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次/min。临床诊断是() A心功能衰竭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以上都不是 6.在输血过程中错误的是() A新生儿输血时要注意预热 B可以在血中加入抗菌素 C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D输血后血袋要保留2小时 7.最严重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过敏反应 D 循环超负荷 8.一卵巢癌患者,输血儿毫升后,疑发生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是 () A 减慢输血速度+肌注异丙嗪 B 中止输血,静推糖皮质激素 C 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D 停止输血应用肝素 9.一患者,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6/12kpa,应考虑为() A 溶血反应 B 发热反应 C 疟疾感染 D 体温中枢受损 10.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是() A 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 B 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 C 头部胀痛,恶心呕吐 D 粘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 E 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11. 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发生溶血性反应最早征象() A 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B 腰背酸痛 C 胸闷、呼吸困难 D 寒战、高热 12.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订需医患双方,如果无家属,病人又无自主意识的急性失血怎么办( ) A 先输血抢救,后上报院领导 B 用晶体胶体盐维持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规定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护理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 (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 (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

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 (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