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政治上: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 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政治上: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 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政治上: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 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政治上:第3课 正确认识自己 教案北师大版

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让学生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小学生,而是初中生了,相应地增加了很多社会责任。

教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认清自己的优点和局限,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会热爱生命、做到自尊自信。

〖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有了更复杂的角色和更大的责任,而刚刚开始初中生活的学生们可能还不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负责任。他们还会根据某些信息片面地认识自己,而产生种种自卑或自满的心理。青少年正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尝试不同的角色,并希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角色。本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了几个既系统,又切合实际的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角色与责任。

本站主要让学生明确:每个人因其社会地位不同,会有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很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都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两层含义:

(1)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2)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这两个问题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步入初中后,学生就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这必然会导致个体的社会角色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又会使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站:认识自己。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如何认识自己还很迷茫。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同学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所以,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本站就是告诉学生,如何从实践中、从别人的态度里、通过多重比较和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图示:

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角色与责任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2.内容分析

第一站:角色与责任

本站讲的是学生进入初中后,角色和责任的变化。一些新生入学后,心理不太适应这一角色转变,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对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自己的新角色,接纳自我。

在本站开始的“想一想”中,学生拿出自己以前的照片,对比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变化。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从而明白自己已经步入初中了,跟在幼儿园、小学的时候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接下来的“知识链接”这一栏目中,呈现了“社会角色”这个词的概念,在让学生理解了这个概念后,就告诉学生,步入了初中后,我们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有了新的社会角色,这些社会角色的特征是要求学生学会自立、助人、守则。

学生了解了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后,就会明白,针对这些新角色,有了新的责任。学生要对学习负责、对生活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还必须承担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责任。蓝极速网吧的事件就证明了,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材第36页的“活动平台”中的“新角色定位”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角色。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明确自己的各种角色,以及自己要为这些角色所负的责任。

通过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进一步讨论,引出下一站的内容:学生要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自己和社会负责。

第二站:认识自己

本站讲的是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各种途径。

本站开始的“想一想”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各抒己见”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正确认识自己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下面的内容,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课文中描述了认识自我的四种途径:

(1)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自己绝不能完全依靠想像和感觉。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必须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自己适合或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是什么,等等。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也不能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要全面地看待自己。

(2)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由于别人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你,所以,往往比自己带着某种情绪看自己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我们可以参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唐太宗李世民“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就是很好的例子。

(3)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使得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似懂非懂,对自己的认识也是常常找不对位置,不是过高就是过低。孔雀和朱娜的例子就说明了这

一点。在这里,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与别人做比较。学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加强自身的长处,克服弱点,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正确与他人比较,才能获得自信、发展自身。

(4)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自己的观察和内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非常重视内省,他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对自己的评价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对自己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才能准确地对自己进行重新的角色定位,也才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克服心理失衡。

教材第40页的活动平台中的“小记者在线”这一活动,通过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对身边的人进行采访,归纳自己的优缺点和潜力,从而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本课最后的扩展阅读所选的文章讲的是认识自己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很多名人的事例来告诉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扬长避短,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掌握认识自己的技能,正确审视自己,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不盲目自卑或骄傲。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从人的身心发育规律看,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发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矫正,再加上一些地方放松警惕,就会后患无穷。许多同学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导致能力下降,心理不健全,以至引发诸如轻生、出走、暴力袭击他人之类的行为发生。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何等重要。同样,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也很重要。

现实中没有人是全才全能,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实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好保障。以付出同样的努力而论:扬长避短的人,事半而功倍;扬短避长的人,事倍而功半。生活中没有人愿意做无效劳动,付出无谓的牺牲,但实际上经常走弯路的人并不少。除了可能对形势判断有误以外,更多的因素也许是:不了解自己。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帮助学生抛弃自负。自负的学生大多是比较聪明,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或者是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因此,在同学面前自以为是,常常喜欢炫耀自己,好哗众取宠,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招致同学反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信是绝不可缺少的,但这得有个度。自信恰到好处,同学们便会因为这个学生自信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而喜欢并靠近他。但自信一旦过了头,变成自负,别人就会对这个学生有种排斥心理。自然,这个学生便不受欢迎,不能与同学相处得愉快。因此,要帮助那些自负的同学正确认识自己这一缺点,赶快改正。

其次,要引导学生走出自卑。自卑的同学大多数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状况不太好,或者是在学习等方面不如其他同学,便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无用,也无能,把一次小小的失败归结到自己的智力低下,父母遗传基因不好,家庭生活水平不高等原因上。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积极主动,平日沉默寡言,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就会越来越消极。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悲观。

这样的学生这一方面不如别人,另一方面也许就比别人强;此时无用,并不代表他将永无用处。关键是要让这样的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重新树立信心,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第三,要让学生远离虚荣心和嫉妒。有虚荣、嫉妒心的学生大多是在一定的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某些地方有些天分,或者有一定的优越性,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因此产生畸形心理,对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嫉妒,有的甚至对别人进行诽谤,恶性攻击,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我们就必须要提醒学生,面对强有力的对手,不要用卑鄙的手段,不正当的方式与其竞争。我们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公平,公正的方法打败对手,这才是正确的胜利。虚荣,嫉妒心人人都会有,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这种心理压力化作不断完善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让它支配学生做错事。

第四,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些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掌心中,或者长期在父母,老师的包办、专制中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事依赖父母、老师,而从来不自己用大脑去思考问题,从来不主动、积极地去做某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毕竟,学生要长大,都要独立。人生道路漫长,还要学生们自己去走。我们应向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学习,从现在开始,就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能力,让他们尽量不要再依赖别人,做到力所能及的独立。

2.教学过程

第一站:角色与责任

(1)不同时期的变化。

课前让学生准备婴儿、学前、小学和初中时期共四张照片。上课后,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想一想”里的问题:

①瞧瞧照片中不同时期的你,发现有什么变化?

②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一下,教师再做出总结:

“就像刚才同学们讨论中所说的那样,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再到现在意气风发地步入初中,我们的身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怎样更好地理解这个变化呢?”

引出教材第34页知识链接中“社会角色”这一概念,并加以解释:

社会角色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在各种社会关系上的体现,是人们社会价值观的集结;社会角色是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社会角色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模式,它由社会体系通过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加以规范;社会角色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同一种社会位置的价值与意义期望;社会角色是人们社会行动的依据和基础,人总是根据自己所扮演的特定社会角色进行自己的社会行动。

角色可以解释人类社会是如何建构起各种各样复杂而又有序的社会关系的;可以解释社会地位是通过什么而得以表现的;可以解释每个社会的社会规范为什么是统一的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可以解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动依据问题。

(2)步入初中后,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让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教师的指导语如下:“同学们,你们在社会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角色又对我们有怎样的要求呢?请写在纸上,越多越好!”写完后,让同学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进行报告,教师进行归纳。

(3)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了解了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之后,我们还要知道,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相

应的责任。这包括对自己负责、对班级负责、对社会负责等等。

(4)小品表演:让学生填写教材第36页的图表,回答这些问题,并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让每一组的同学表演学生在学校、家庭、班级和社会上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扮演这些角色时做出的行为。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表演出来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大家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最后得出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以及与之相伴的责任。

总之,在教学和讨论中,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像力,自行讨论、学习并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防止单纯说教。

第二站:认识自己

(1)你了解自己吗?

提问:你了解你自己吗?我想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并归纳出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等。这些归纳到底全不全面呢?我们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呢?

教师找几名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了解一些学生对自我的错误或不当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在这一环节中,先不要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提出任何指导意见,留下悬念,让同学对学习接下来的课程更有兴趣。

提问:认识自己,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呢?教师给学生讲述小孩抓糖的故事:一个小孩跟他爸爸去邻居家玩,邻居很喜欢这个小家伙,就拿出糖罐说:“来,抓一把。”小孩两眼看着糖罐,手却一动不动,邻居催促了几次,小孩就是不伸手。最后,邻居只好自己动手,抓了一大把糖果塞到小孩的衣袋里。在回家的路上,小孩的爸爸问他:“平时你最爱吃糖果了,今天为什么自己不伸手?”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怎样回答?是因为害羞吗?不是。

故事中的小孩是这样告诉他爸爸的:“我的手小,抓一把抓得太少。他的手大得多,还是让他抓好一些。”

提问:这个小孩的聪明之处在哪里?

(知道自己的短处并巧妙地避开,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好处。)

“认识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镌刻在古希腊阿波罗庙宇上的一句话,作为神对人的忠告,这被当时的哲学家认为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条军事箴言写入《孙子兵法》以传之后世。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我们不妨闭目想一想:我知道自己每一天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吗?

我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吗?

我知道自己真正的能力专长吗?

我们看到很多同学不分昼夜地在努力学习,却始终无法取得好成绩;可是还有另外一种同学,这些人学习起来很轻松,但却很成功。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但努力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很多人虽然很努力,也很勤奋,但可惜的是,成功似乎总是在遥不可及的天之尽头。是他们没有天分么?不是这样的,如果这样的学生能在每天努力学习的过程中,稍微停下来,抽出一点时间来进行深入的内省和思考,花一点时间来重新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也许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一个人如果能够深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再加上勤奋努力,也许离成功就不远了。

(2)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指的就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认识、体验自我。

提问: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回顾一下,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成功或者失败经历,在体验这些成功或失败的时候,你是怎样认识你自己的?成功时有没有觉得特别自信?失败时有没有感到自卑?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成功和失败

呢?

教师作出总结: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也不可能永远失败。所以,不必为暂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以免加重自卑,形成恶性循环,也不必为一时的成功而过分沾沾自喜,产生优越感。优越感是自卑的另一表现形式,越是自卑的人越想体验优越的快感。

另外,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要对在提问中表现出对自己评价不当或自卑的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说一说成功的事情。

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还可以模拟实际情景,让学生表演小品,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3)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讨论:找出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并让同一小组的同学对这些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分析讨论。这样讨论可以让学生达到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时,最好是主动些,态度要虚心和诚恳。

整天被老师、家长表扬的同学,难免过于自信,甚至可能会变成自大狂:相信离开了他地球就不再以每天四万公里的速度旋转、人类就会陷于水深火热;整天被老师点名、家长批评的学生,又难免会过于低估自己,安于“差生”的现状,不再努力和奋斗,只是叹息着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完全不可知的命运。

所以,虽然我们要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接受别人评价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4)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

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著名作家劳伦斯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相同的自我和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只是所占比例不同。”所以,在比较时,一定要头脑清醒,真正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切不可只看到别人的长处,忽视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自卑,进而导致失败。

教师给学生讲下面的《上帝没有看轻卑微》这个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

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原来,很多时候,是出身卑微的人自己看低了自己。

提问:伊东?布拉格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人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自信的、积极进取的心。自己可能和别人相比暂时有一定差距,但只要努力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师给学生讲索菲亚.罗兰的故事: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中学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工作,有一次她看到招聘演员的广告,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应聘。但几次试镜之后,化妆师说她的鼻子太长,臀部过宽,不太理想,要做适当的整形手术。但是罗兰拒绝改变自己的容貌,后来有机会参与了演艺活动,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终于以自己本来的面目获得了成功。

提问:①索菲亚.罗兰与别人比较是否有优势?

②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与别人相比的优势和劣势?

索菲亚.罗兰与别人比较时的劣势是相对的,而这些劣势如果应用得当的话,恰恰会变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成为自己的优势。

另外,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大家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或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

(5)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孔夫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抽出三次时间用于自省。也许正因如此,他才在不经意间成了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思想巨擘,以致于他的真知灼见要用厚厚的一本《论语》来记载,并光耀中国文化两千余年。而内省这种方法,也恰恰是认识自己的最好方法。要认识自己,关键在于自己的观察和内省,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恰当看待别人的态度,合理地与别人比较,这样才能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所谓内省,就是让学生在外界的帮助和督促下,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刚开始,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差,谈不上什么评价、调控及如何去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并创设情境,以提高学生的认识。

在现实人生中,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真正关怀和关注自己,甚至没弄清自己是谁、是干什么的。“你到底是谁”,其实是一个关乎心灵走向、关乎事业抉择的人生命题。

教师给学生讲述下面的这个故事:

一位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的学者写过一篇文章,文章里面叙述了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的故事。该教授欢送又一批学生即将毕业时,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

同学们觉着老教授在眼睛失明之后居然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的告诉老教授。老教授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不时地说着:“好”、“很好”、“再说一遍”、“你很了解自己了”、“你目标明确,好好

的实践吧”等等。

与同学们分手时,他又一一握着同学们的手,异常亲切而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是谁了!不过,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你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谁啊!”有的同学就觉得怪怪的,偷偷的对其他同学说:“老人家的眼睛一瞎,思维也好像不太清晰了,有些絮叨了。”

谁知,在学生们毕业离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迹”般的复明了。他在送别会上对同学们说:“在我双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时候,是同学们的关怀和激励让我重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给那些曾经看望我的同学们精心制作了一件礼品――我们的谈话录音。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当你们失意的时候、迷茫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听听这盘录音带吧……”

直到这时,同学们才真正领悟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提问:①这个老教授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②如何内省?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询问学生的内心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注重自我观察和内省。并引用名人自省的例子,为学生做出榜样。

另外,要正确认识自己,除了需要深刻的内省,更需要超然、客观的心态,无论何时何地都对自己前进的方向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单纯的说教,必须把各种生动的事例、生活实际融入其中。教师应当运用讨论、情境模拟法、小品表演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会评价自己的方法。而且,本参考书还为在下面提供了几种相应的活动,使这些内容和方法更易被学生掌握。

3.评价建议

本课的评价应主要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以学生的小组互评。

自我认识非常的个人化,每个学生的性格、优势和局限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都会不同,学生是否真的认识到自己、是否真的树立了自信,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建议让学生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和改变,这样能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进步。

小组的互评可以使用下面教学活动设计里面提供的“乐音、噪音”这一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提出优缺点,并与学生原有的自我认识进行对比,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了解。

正确认识自我活动课教案

撕开“自我标签”,正确认识自我 设计思路: 进入高中不久的很多学生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容易适应不良,一部分学生在与他人的不恰当比较中产生了“我不行”的思维模式,进而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标签、重建自信成了我这节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从游戏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标签,重点让学生认识消极自我标签的危害及消除方法,通过对学生身上一些典型的消极自我标签进行现场消除,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原来我并不是那么的差,都是消极自我标签在作怪,撕掉它就可以重拾自信。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是:认识消极自我标签——了解消极自我标签危害——撕开消极自我标签有招——贴上积极自我标签有术——战胜消极自我标签拓展。前四个环节是课内矫正认知和心理训练,第五个环节是课外拓展,通过一系列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并获得心灵的成长,助人自助,能够积极应对今后的高中生活。 教学理念: 自我标签是指用来描述自己、形容自己,成为自己身上的标志或特征的词句,如“我很会交际”、“我很胆小”等。自我标签有积极的和消极的。 高中生由于性意识的觉醒和逐渐发育成熟,不仅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且自我意识的内容也进一步丰富和深刻了。高中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上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充满自我炫耀的冲动,喜欢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把权威、传统和社会规范看在眼里,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总是强调自己、维护自己。这种表现常被人们误解为妄自尊大,自私自利。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比较脆弱和不自信的,很在乎外界给予的评价。 现实生活中也可看到高中生不够自信的一面。很多学生喜欢给别人或自己“贴标签”,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胆子太小,我不行”、“我不善于言谈”、“我很容易紧张”、“我过于谨慎”、“我太粗心”、“我多愁善感”等;老师们也往往喜欢给学生贴譬如“好学生”、“调皮捣蛋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等标签;家长们也喜欢给孩子贴上诸如“我的孩子不聪明,脑子苯”、“我的孩子做事慢慢吞吞”等消极标签。 同学们被自己或老师及其他人贴上这些消极标签后,就不断地用消极标签暗示自己:“我胆子小”、“我不会”、“我不行”等等,自卑心理由此产生,自信心也因此不断下降。可以说消极自我标签已经成了打击高中生自信心的一大杀手。为此,只有撕开消极自我标签,才可能帮助更多学生战胜自卑,重拾自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消极自我标签的危害。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让学生们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是小学生,而是初中生了,相应地增加了很多社会责任。 教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价,认清自己的优点和局限,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会热爱生命、做到自尊自信。 〖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生有了更复杂的角色和更大的责任,而刚刚开始初中生活的学生们可能还不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负责任。他们还会根据某些信息片面地认识自己,而产生种种自卑或自满的心理。青少年正处于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尝试不同的角色,并希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角色。本课主要介绍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了几个既系统,又切合实际的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角色与责任。 本站主要让学生明确:每个人因其社会地位不同,会有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很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都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包括两层含义: (1)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2)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这两个问题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系。步入初中后,学生就进入了人生发展的新阶段,这必然会导致个体的社会角色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又会使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站:认识自己。 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对如何认识自己还很迷茫。学生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也有些同学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所以,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本站就是告诉学生,如何从实践中、从别人的态度里、通过多重比较和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图示: 步入初中,我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 角色与责任正确认识我们的责任 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感知正数与负数,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负数;知道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天气预报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现在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1)、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2)、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而是分界点;(3)、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4)、-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温度;(5)、城市的温度与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关……2、分类:大屏幕上这些表示温度的数,每个小组桌面上的信封里也都有一套。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些数分分类。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讲述:第一类,像5,13,20,32,…都是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13,+20,+32;第二类,像-2,-,-20,…都是负数;0该归哪一类?你有什么问题?板书:负数分界点正数5、13、+20、+32……-2、-、-20…… 0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小数,读一读:+7.6,-3.4,你们说该归哪一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负数”。(板书课题)3、谁知道正负数是哪个国家的人们最早使用的?我们来听听小博士是怎么说的:(放录音)二、联系图示,感受负数。好,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大家回去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温度这样的现象,下面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还有哪些量需要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呢?小组汇报,配合实物演示,如存折等。随机出示书中习题:1、世界上最高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米;海平面的高度为()米。对于这道题,你有什么疑问?你知道“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高”和“低”是相对的,说明正负数也是……?谁还会说?非常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 在上面先写下你的理想或者说你想要怎么样的生活想成为怎么样的人你觉得你该怎么样去成为这样的人 再写下你现在所遇到的问题 一条一条的写 写完后你再回头看看你的最初写下的东西 最后对比下你所需要做的和你现在所迷茫的 我想你会很快找到自己的答案 【一个不能正确评价自我的人,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我的不满和排 斥,从而出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 1.“以人为镜”,从比较中认识自己 通过处世方法、感情方式等方面与同伴的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虽然常带有主观色彩,但却是认识自己的常用方法。 不过,在比较时,要寻找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比较,这样才较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2.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人人都会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且在乎别人怎样看自己,怎样 评价自己。当然他人评价比自己的主观认识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周围人的评价有较大的相似性,则表明你的自我认识能力较好、较成熟,如果客观评价与你自己的评价相差过大,则表明

你在自我认知上有偏差,需要调整。 然而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要有认知上的完整性,不可以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应全面听取,综合分析,恰如其分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和调节。 3.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 成功和挫折最能反映个人性格或能力上的特点,通过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来发现个人的特点,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你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性格、才能和优势,不妨寻找机会表现一番,从中得到验证。 您何以试着用一张白纸,左边写自己的优点,右边写自己的缺点; 把您最好的朋友选三个,您照上面的方法分别写对她们的优缺点评价,让他们分别写对您的缺点评价,一一对比和讨论,就会发现您自己的看法有什么问题了,百度搜索妙康催眠可以详细咨询答案.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步入大学校门,大学生便开始在学习知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而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要完成好自我认知这门功课,这样才能为将来更好地规划、发展自己。 一、正确认识自我的涵义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由心理学我们知道,人不但能认识到外界的客观事物,而且对自已的心

正确认识自我的演讲稿5篇

正确认识自我的演讲稿5篇 【篇一】正确认识自我的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能善于认识自己,要有无畏和追求真实的勇气。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有勇气正视现实,是清醒认识自我的第一步。鲁迅先生在他国学习医学时,勇于面对人生,看清了中国的现实,也发现了自己心之所往,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文学之路,誓从精神上救治他人。有的人沉迷于想象中完美的自己,便恣意妄为,丝毫不听从他人建议;有的人自卑于那个毫无是处的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他们都缺乏勇气,缺少直面人生、正视自己的魄力。人无完人,美玉仍有瑕,但能够清醒认识自己,分明优劣势,便弥足珍贵了。 以目标为峰,不懈攀登,让你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 不去做,不去攀登,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你永远不知道极限在哪。乔布斯当年从大学辍学,在一间车库里便开始了技术研发,没有人曾预想到有今天,但他也曾遇到失败,别人的不信任。一步一步走来,是他不停奋斗的足迹,用近乎极致对于完美的严苛铸就了苹果的奇迹和一个时代的巅峰。他也不断重新认知自己,不断寻求创新和改变,这是他的品质,也是苹果的品质,更是留给时代的记忆。 认识自己,最透彻的是探寻并遵从心灵抉择。 他是菊之隐者,淡泊处世,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写下《归去来兮辞》,不屑名利,赢得千古美名。他是陶渊明,他明白对于官场的厌恶,向往着闲适自然的田园生活,遵从了心灵的选择。他对于自己的认知是透彻的,是深入骨髓的,是直至灵魂的。不在意外界的评价、纷扰,只遵从内心。这是无比的纯粹、直白,却也鲜有人做到。人在世上,怕的是心早已随波逐流,迷失在碌碌无为的生活中,心上只有一层阴翳。正确认知自我,遵从心灵选择。 真实看待自己,勇于直面人生,不断奋斗,不偏离心之轨道。以最真实的态度勇敢生活,获得成功,驶向梦的彼岸。 【篇二】正确认识自我的演讲稿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及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以新课标为准绳,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毕业水平测试的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高分段不多,低分段密集。在学习态度上,想方设法激发与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堂适当做笔记,课后复习,有问题应有勇于提问,作业要当天做、独立做、及时改正等。 三、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数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⑴、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⑵、增强上课技能,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并在课堂上适当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⑶、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⑷、狠抓作业。要求学生自觉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若发现学生抄袭作业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扼杀。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应及时、认真,分析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⑸、做好培优、托中、补差的工作,注意分层教学,要优秀生保持优秀,中等生成绩易波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多注意中等生的情况,多鼓励其学习,肯定和表扬他们,争取成绩提高一个档次。对学困生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具体

(精心整理)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教案

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第2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自己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认识自己,并且领悟认识自己的途径,从而在学习、家庭、生活中,有更多方面的自我的认知和成长。 2、课堂之中有更多的问题和认识自己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多地自我认识体验,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构建知识结构,能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的结合。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自己的途径:实践的检验、别人的态度、多重的比较、自我的观察和内省。 在这4个途径中,皆有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个有具体案例来支持和解释概念,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认识自己的途径。 2、认识自己的三个活动:“三个我”、“长处和短处”、“我的素描”。 三个课堂活动,都可以引发学生对自我的探讨,理论结合实际的体现学生自己的反映,使得学生的自我成长。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实例(有关认识自己的文章)来教学,并且叫分别叫学生上讲台来朗诵这些文章。 2、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表个人看法。 3、用具体的课堂活动,如“三个我”、“长处和短处”等,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对自我实现了一次内心的追问。 四、教学过程 首先,引入“你了解自己吗?”这篇哲理短文,并且叫学生来讲台朗读,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了解自己。 你对自己了解吗?接着,让学生回到教材P31的“想一想”,思考两个问题: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呢?有哪些途径来了解自己呢?(P37~P39)学生认真思考和讨论,让同学们来回答,正面的都给予积极的反馈,然后就进入教材的黑体字内容,即认识自己的四个途径。 (10分钟+9分钟+1分钟=20分钟)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三课 发现自己 第1课时 认识自己 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课发现自己 第1课时认识自己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人贵自知 教学难点:多把尺子量自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斯芬克斯之谜》 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是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给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让人们猜。斯芬克斯来到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拜森克,守候在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每一位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没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这句谜语给当时拜森克城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4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3条腿走路? 谜底:人。 箴言:认识你自己。 师:同学们,当色彩斑斓的青春世界向我们敞开大门,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贵自知 1.正确认识自己的必要性 “凤姐”因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一“炮”而红,引发各路媒体和广大网民的关注,被网友戏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凤姐”,真名罗玉凤,重庆綦江赶水镇人,身高1.46米,大专学历,在上海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千余元。下面“节选”了部分“凤姐”的语录: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论交际,论人际关系,论工作能力,实在是不但女人,就是男人,也很难和我相比。 我打开电视,东方卫视正在播奥巴马的新闻。我觉得我和奥巴马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做人,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爱因斯坦发明电灯,他宏观上不如我,比我差远了。 (1)凤姐说,“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你认为她有自知之明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2.你的“自我”在哪里(教材P2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教案2013

北师大版小学第七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代,如1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 2.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

3.知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a)

中考考点:3.知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a)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1、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②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来完善自己。 2、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因此,要想全面认识自己,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一般而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既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的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会对了解自身有一定的帮助。集体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④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己,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以更新的自己面对新的一天。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努力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以新的自己面对新的每一天。 课堂练习: 1.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他人的态度 B.自我观察和反省 C.考试的成绩反馈 D.集体综合评价 2.《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和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感慨,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有 ( ) ①读史书②照镜子③自我反思④倾听他人评价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通过他人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下列名言和谚语揭示的道理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④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正确认识自己2500字论文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摘要】: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将用列举的方法对自我认识的含义,途径做深层的阐述,并结合一些案例、以及个人本身的经历,对大学生自我认识方面的做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含义、途径、认识自我、案例 一、正确认识自我的含义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2.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 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而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就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1.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外貌,言行等,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道德、能力等;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

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用欣赏的目光来看自己。因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2.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的优点和缺点也在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新的优点和新的缺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变缺点为优点,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 三、认识自我的途径包括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必须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观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包括外貌、风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观察;b.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是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观察.c.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大文豪苏轼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候的确比较难,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 国土面积_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国土面积 一、设计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自主探索、自主总结。 2、精讲精练,使学生巩固提高。 3、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身边的数学,使学生知道数学就在生活中,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4、面向全体,使所有的孩子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9、10页——国土面积。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生在学习了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大小比较和以“万”“亿”为单位的数的改写。 2、本课时分三个内容:一是数的大小比较;二是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三是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通过各省国土面积的比较,得出“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的结论;通过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让学生发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去掉4个0,加上“万”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去掉8个0,加上“亿”字;最后教材还设计了试一试,练一练。 3、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发现去掉4个0或8个0,实际上就是把这个数缩小1000倍或100000000倍,为今后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及不是整万整亿数的改写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概括、抽象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难点:用“万”或“亿”作单位改写大数的方法。 六、教学关键: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点拨。 七、教学准备:地图、图片、课件、地球仪。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看世界上陆地面积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哪5个国家?同时教师给出数据:俄罗斯(17075000平方千米),加拿大(9971000平方千米),中国(9600000平方千米),美国(9364000平方千米),巴西(8547000平方千米),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二、引入新课: 1、看中国地图,找出黑龙江、江苏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让学生说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把这几个地区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关于认识自我的话题作文

关于认识自我的话题作文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的时候,即使纠正就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认识自我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关于认识自我的话题作文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喜欢"训诫";别人,真是让人厌恶的爱好。 看看这段时间,我写的日志,看似处处充满"哲理";,却让人忍不住厌倦,让自己忍不住讨厌自己。 本来嘛,其一,我不是老师;其二,我不是哲学家;其三,我又不普渡众生。。。呸呸,佛家一定不愿意收我这种没有一戒可以戒掉的人,好吧,换句,大家容易听懂的: 任何一种贪念我都有,只是量不大。 无事闲逛以前在聊QQ上,发现我原来是个强说愁的无聊女子,那些曾经的字里行间,让我忍不住怀念那些有些"怨忧";而自在的一去不复返的日子。 错了能改,走了能回来,而过去的日子却像流逝的水,连想看一眼都奢侈。 于是,我想把过去的那些日志贴过来,虽然我早忘了,那些日志里的名字代号是谁。 呵,我绝对有得老年痴呆症的病变基因,过去的一切都像是八百度的近视眼摘了眼睛看这个世界,模糊而辨不清真伪。 所以,我容易快乐,因为过去的一切不愉快在甩在脑后的瞬间,我选择了忘记。

现在翻出这些陈年旧事,只是想回忆一下过去,让我记得曾经的自己。 稚嫩却真实。 人,害怕的不是改变,而是忘记自己。 篇二、关于认识自我的话题作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们总会有有点和缺点,但是者迷啊,我们常常只看见自己的闪光点,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点。 当字典家族中都好,句号和感叹号在为谁最伟大而争论时,字典说了一句最正确的、令人反省自我的话——你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确实如此,我们常常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然后便引以为傲,甚至不可一世地傲视他人,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却忽略了自己本身存在许多的缺点,而它们足以掩盖了你所有的闪光点,甚至使你一败涂地。 赵括自以为读懂了兵书,且在口头争辩中使他人哑口无言,便真成大将军了,便真的以为自己是骁勇善战的领兵大将军了,却不知自己缺乏实战经验,自己尚且能力有限。最终他一败涂地。 假如赵括能意识到自己缺乏经验这一短处,虚心请教,逐渐积累实战经验,那么他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也许他能历史,成为真正的英雄。但如今已不可能了。假如他能全面认识自我,清楚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综合应对,那么也许今天我们心目中的赵括就不是"纸上谈兵";这四字了。 长处是闪光点,是绚丽的色彩,是闪光的金字塔,它总是让我们欣然接受它,且引以为傲。所以长处总会让我们看见。可短处却是一滴墨水,它不受我们待见,却可使一盆澄清的水变黑。可见短处虽小,其影响却大。 木桶原理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那只断的木条。同样,一个人能走多远,能有多成功,与他的短处也是息息相关的。假如一个学霸,他永远都考第一名,但却不善与人交流,总是独自一人学习,那么你会觉得他将来能很成功吗。 长促与短处是相对存在的,他们共同影响着我们的未来,与我们的成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全面认识字我是十分重要的。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然我们人也就是比较复杂的,全面认识字我,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接近成功,使我们的人生路走得更平坦些。 篇三、关于认识自我的话题作文 也许你总是在失败后,后悔当时的行为;也许你总是在无助时,抱怨世界的不公,

新课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介绍)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例如对第12页的云图中提出的“如果一家四人,结果是否一样呢?”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按“3个大人和1个小孩”、“2个大人和2个小孩”等不同情况得出结论。 6.本章得练习、习题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如第10页的练习第1题,由于考虑得方式不一样,会发现前面的数具有各种不同的规律,这样答案自然就不同了。 7.评价时,请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利用适量的开放题,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 (3)安排调查活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写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5)开展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6)提供成果展示机会,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 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课时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知识与技能: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师: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4.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5.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6.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人贵自知 探究一:教材P25运用你的经验 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请选取三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 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探究二:教材P26阅读感悟 (1)学生代表朗读本文章。 (2)思考: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提示:这篇短文说明了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会越来越关注自我。 探究三:教材P27探究与分享 (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1)小刚有点自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2)小刚的态度,不利于他的自我发展,不利于和他人的交往,对自己,对集体都是有害的。 知识模块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探究四: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1)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 (2)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 答案提示:(1)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

第三课《认识自己》--教学设计---阙义生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科书相关内容】《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暂时依据2011版课标,依据框题内容,适度择取。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具体相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自我评价标准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相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 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第三课《发现自己》的第一框内容《认识自己》,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活动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觉察自我形象,并初步了解自己在在同学中的形象,引出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增强,使认识和发现自己不仅成为“我”的需要,而且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小刚与队友对话,理解自我探索对中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通过“我是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同时觉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共同之处和差异。通过“了解自我评价方法”,掌握自我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学会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学情分析】 跨入中学的大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关注自己在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我是谁?我的能力如何?别人如何看待我?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识发展规律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看待,容易形成自负或自卑的不良心理。而自我认识的偏差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由此本节课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编写意图——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主要特点:提倡从操作到思考、想象的学习方式 内容特点 1 本章内容与教材中其他相关内容的联系:本章是“空间与图形”学 习领域的最基础部分,它与后面有关几何部分的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知识、方法与学习资源等方面。 2.内容定位 观察生活中的几何体,从事对基本几何体的操作性活动; 认识基本几何体及其展开图的基本性质;进一步了解点、线、面,体 会一些基本几何对象由空间到平面的转换过程。 设计思路 1.整体设计思路:围绕认识基本几何体、发展空间观念展开教材。 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 棱柱及其展开图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球的概念;基本活动——观 察以及各种操作性活动(展开、折叠、切与截),及其内省化(想 象、转换与推理);发展空间观念——从直观到抽象、从实物操作 到空间想象和转换。 具体过程:认识几何体(形状)——分析几何体的构成——对几何体进行分解与组合——视图——若干平面图形。 2.各节内容分析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以及分析、概括其形状特征,初步接触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和球的概念,明确它们的组成及基本性质。介绍点、线、面的基本含义。 §2 展开与折叠 在展开与折叠的活动中认识棱柱展开图的特征,初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通过对正方体展开图的讨论,进行图形的分析与推理活动。 §3 截一个几何体 在对立方体的切与截活动中从事发展空间观念的学习:从具体认识截面的形状到想象通过切与截所可能产生的形状。 §4 从不同方向看 将观察与研究的对象转到平面上——通过想象与表达、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也为学习投影与视图打基础。 §5 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梳理有关基本多边形的概念,了解其组成与分解。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一些建议 1充分展示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看出”图形。 2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 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有意识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 4关注对数学活动水平的考察。

北师大版第七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 教材2-4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 ”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 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 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 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认识“百万、千万、亿” 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3页第1题。 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 2.教材第4页第2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