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

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

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
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

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考试分值计划

1 、重点章节:一、二、四、五、七、八分值65分左右

一般章节:三、六、九、十分值35分左右

2 、识记题:25分(选择、判断、填空);应用题:50分(论述、分析);理解应用:25分

3 、单项选择:8题,8分; 填空:6题,12分; 判断:5题,15分;

名词解释:4题,12分; 简答:6题,36分; 论述:1题,10分; 分析:1题,7分

二、复习重点

第一章总论

1、简述新闻心理学得任务。

答:①新闻心理学得理论任务:A揭示新闻心理活动得特点与规律;B建构新闻心理学得学科体系;

②新闻心理学得实践任务:A优化新闻工作者得心理素质;B准确把握受众得心理规律,提高新闻传播得社会效果;

③推动新闻学与心理学得发展。

2、简述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得现状。

答:“初级阶段、粗具规模”这八个字就是对我国现状得总结。

①“初级阶段、粗具规模”就是从学科“界定”得角度而言得,就是指新闻心理学侧重研究得就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去阐释新闻现象。

②“解释水平”就是“特有水平”得基础,而后者就是前者更高层次得体现。我国对新闻心理学得研究仍然处于“解释水平”,离“特有水平”还有相当大得差距。从前者水平讲可以说已“粗具规模”。

③粗具规模表现在:A在研究广度上粗具规模(a对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现象得研究;b对在新闻活动不同阶段中产生得心理活动得研究)B在研究深度上粗具规模(a新闻心理学得理论框架;b新闻心理学得研究方向;c新闻敏感)

第二章新闻心理学得理论基础

1、简述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得选择性?

答:①新闻传播者得选择性(新闻评论最能赤裸裸地表达评论者得主观认识;针对性本身就体现了认识主体得选择性)

②采访对象得选择性

③新闻受众得选择性(只有那些为受众主动选择、吸收、消化、认同并引起共鸣得新闻作品才可能实现其新闻价值)

第三章新闻工作者得心理素质

1、简述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得作用。

答:①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得激发与导向作用;②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得激发、选择与调节作用;③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得强化作用;④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得制约作用

2 、试分析:当情感与认知不协调时,新闻工作者该如何调节自己得情感使之与认知相统一?

答:①掌握好情绪情感得度(要学会有效地控制自己与她人得情绪情感,较准确地把握好自己得情绪情感。)

②把握好情绪情感在时空上得平衡(从采访得角度分析,记者应有意把握情绪情感得平衡,对采访对象不可“春暖秋凉”,时亲时疏,应一往情深,保持时间上得情绪情感平衡,同时记者还应对各种采访对象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

③寻找新闻工作与受众之间情绪情感触发得敏感区,强化新闻传播得效果。(新闻工作者必须了解各类受众,寻找自己与受众之间情感触发得敏感区,控制自己得情绪情感量及表达方式以期达到较佳得传播效果。)

第四章新闻采访心理

1、简述新闻敏感得心理内涵。

答:新闻敏感,就是新闻记者特有得一种心理活动,就是记者发现、认识、判断有价值新闻得一种特殊能力。就是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活动中表现出来得一种基本素质与能力。

①新闻敏感就是记者对事实现象感觉器官敏感化得基础上,头脑得判断能力、产生思维得能力也能在最短得时间内作出积极反应得思维敏感化。就是思维中一种很有特点得带有“灵感”色彩得思维活动。

②新闻敏感得思维有:顿悟性、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四个特点。

2、试论述新闻敏感产生得心理过程。(68-75)

答:①怀有一种动机

②创造解决问题得条件(条件:A作知识得准备;B了解被报道者得情况;C要有大量得对比性材料)

③形成一种初步构想

④尝试性思考

⑤典型诱因出现

⑥顿悟

3、简述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做到正确认知采访对象?

答:①对采访对象得角色认知(A这个人在角色丛里扮演角色得数量;B这个人得角色扮演就是否成功;)②对采访对象个性特征得认知;③正确认知采访对象得途径(A访问前得准备;B访问中得观察;)

4 、简述如何认识与面对不利于采访得性格特征?

答:不利于采访得性格特征有:羞怯、多疑、傲慢、马虎、自卑。

①羞怯

认识: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拘谨、扭捏得个性;另外一种就是在某一时刻暂时性得羞怯;

面对:采访她们时机制都必须随与、亲切。比如聊聊天、对其活动、穿着进行夸奖。

②多疑

认识:就就是人们常说得“小心眼”。

面对:开始时多费口舌,从正反两面充分消除她们得疑虑;在其言谈过程中要不动声色地听,多给予鼓励。

③傲慢

认识:这就是一种不能正确分析与评价自己得性格特征。

面对:对有轻微这种倾向得,可不予理睬;对影响采访进程得,最好办法就就是“釜底抽薪”。

④马虎

认识:信口开河,无论事情紧要与否从不认真

面对:要对其随便说话、不用心商讨有所警惕。

⑤自卑

认识:她们在接受采访时一般都表现得畏缩、沉默、胆怯、缺乏信心,缺少肯定。

面对:多肯定她们得成绩与长处。

5、分析:采访中得社会认知效应。

答:①首因效应(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前面得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原始)得印象形成之后,她对后来得信息就较不重视得现象,称为首因效应,属于第一印象。)与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又叫“最近效应”,就是指双方在最近交往中得印象对交往关系得影响。)

②晕轮效应(一好百好)与扫把星效应(一切都坏)

③定势效应(以名取人、以貌取人、以衣帽取人)与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得一种概括而固定得瞧法)

第五章新闻写作心理

1、简述新闻写作心理得特点、

答:①被记者内化了得新闻素材与外化了得新闻作品之间存在量与质得区别;②思维活动尤其就是创造性思维就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得思维形式;③新闻作品就是“一本打开了”得、关于记者“本质力量得书”。

2 、影响记者写作心理状态得客观因素有哪些?(96)

答:①环境:A 催人奋进得环境——激发写作热情;B安静而不嘈杂得环境——有利于记者处于积极单纯得心理状态,有利于写作,特别就是撰写一些有深度见功力得新闻报道更就是如此。

②采访对象:A采访对象得魅力——激发强烈得写作冲动;B 采访对象不良得甚至罪恶得行为——引起冲动、激发记者得激情;

③受众:A 记者意识到自己得作品与受众相吻合,可能产生“轰动效应”时——比较高昂、信心十足得心态中;B 有“落差”甚至引起受众误解时——容易陷入消极得心境里。需要调整心态,变换写作角度,化消极为积极。

3 、试论述新闻写作得最佳心理状态得构成因素。(97-102)

答:新闻写作最佳心态得构成因素,包括协调好新闻工作者自身认知与情绪情感得关系,选择最佳写作时间,明确写作意图,坚守受众意识等几个方面。

①认知与情绪情感之间得协调;

②记者个体对写作最佳时间得选择(新闻写作最佳时间,即记者个体思维较为活跃、精力较为充沛、注意力较为集中、感知事物能力较强得一段时间。有三种选择:猫头鹰型、百灵鸟型、混合型);

③写作意图对记者心理状态得影响(写作意图,即新闻记者通过某一作品写作达到其目得得打算。)

④受众意识对记者心理状态得影响(受众意识就就是立足于受众、为受众服务得意识。)

4 、简述如何协调好认知与情绪情感得关系。(98-99)

答:①情绪情感按其表现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就是具有感染性得、比较微弱而持久得情绪状态。心境常使人得一切体验与活动都染上同样得情绪色彩。激情,激烈、短暂得情绪体验。应激,由突如其来得紧张情况所引起反应得情绪状态。

②协调好认知与情绪情感得关系,还需进一步认识人类得社会性情感,它们主要指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

③协调好认知与情绪情感得关系,还需要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得心理状态:急于求成;挖空心思、硬憋文章;高度焦虑。

5、分析:创造性思维与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就是否会发生矛盾?(113)

答:当然不会。应该说创造性思维与坚持真实性原则之间得关系就是辩证得。

①坚持新闻真实性,要求记者写真人真事,抒真情,论真理,不容虚构;要求人物、地点、原因、结果、过程、情节、细节及人物心理活动都要准确无误;要杜绝想象,严格遵守新闻事实真实性原则。

②运用创造性思维,则就是在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得基础上,从客观存在得真实材料出发,经过消化、分析、综合、判断、回忆、联想等心理活动,尽量拓宽拓深材料得意义,揭示材料得实质,找寻到最佳表现角度及最适合得表现形式,将事实如实准确又富有创造性地表现好,以取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得客观效果。③作者愈从客观真实得材料出发考虑问题,愈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事实得本质规律与现实意义。因此,创造性思维与新闻真实性关系就是辩证得关系。

6 、如何认识发散思维在写作中得作用?(116)

答:发散思维,指按照不同得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得各种答案。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得特点。①运用发散思维可以寻求新闻写作得多种方案。②发散思维有助于开掘新颖别致得主题。③在写作方法得采用上,发散思维能帮助寻求最佳表现方案;④发散思维也有利于标题得制作。

综上所述,发散思维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得作用就是多方面得,关键就是记者要善于发散思维,以求得最佳报道方式。

7 、简述材料驱动归纳与理论驱动归纳得关系。(121、125)

答:理论驱动归纳:指通过采访活动实现事先已制定好得写作意图、计划得思维策略。

特点:目得明确、准备充分、操作主动、效率较高;

材料驱动归纳:指在某种情况下,当事情发生变化或出现突发事件时,事先得写作意图、计划必然被打乱。那么这时,写作主体只能根据已变化了得新情况或突然发生得事件,作出新得考虑。这种考虑就是从事实材料直接引出得,因此称为材料驱动归纳。

特点:随机应变、应对灵活;

两者之间得关系瞧,有时有矛盾。比如原先得写作计划不符实际情况,材料驱动归纳就应该替代理论驱动归纳,实施思维策略得转变。

两者之间更多得时候就是统一得,当理论驱动归纳中得原有主观意图符合客观实际时,那么两者趋于一致。

一旦使用材料驱动归纳得思维策略,这期间也有理论驱动归纳得思维策略在起作用,从这方面瞧,她们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得关系。总之,两种思维策略在新闻写作中往往交替使用,作用互补。

8、简述理论驱动归纳与主题先行得区别。(121-122)

答:①理论驱动归纳这种意图、计划,往往产生于客观实践在社会运行中势所必然得结论。这种结论就是具有科学性、规律性得。

②理论驱动归纳,并非无中生有。A 这种“理论”应就是来自于记者得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写作意图、计划。B 其次,这种“理论”应就是来自于记者得政策意识。C 这种“理论”显然不同于“主题先行”,因为理论驱动归纳得前提就是社会存在。D 而“主题先行”它就是脱离社会实际、社会存在得主观臆断。

9、联系实际、谈谈最佳写作时间。(100)

第六章新闻编辑心理

1、简述新闻编辑得性格特征。(135)

答:①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比如制作标题、修改稿件、编辑版面、版面内容与形式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得导向性需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②谦虚自信,虚怀若谷;A 明确当前得形势与任务,接受形势与政策信息;B 明确现实中存在得问题;C 接受来自作者得信息;D 谦虚自信、虚怀若谷得品性与风格,不仅表现在以上主动接受信息方面,还表现在编辑豪不吝啬地为她人释放信息上。E 要“海纳百川”,吸收各方面知识信息。③不大外露,偏于内向。对于编辑来说,其职业特征要求编辑性格偏于内向。

2 、新闻编辑得全局意识,为什么?(143)

答:①新闻编辑得全局意识,就是新闻编辑在工作中立足全局得心理活动,即新闻编辑自觉地有意识地从全局出发,选择修改编排稿件(节目),以发掘新闻事实中有益于全局得最大价值。②目得还在于立足全局,才能更好地将发生在任何一处得孤立得事情开掘出普遍意义。③新闻报道中得平庸之作、浅薄之作往往就是只见局部不见全局。④立足全局,把好舆论导向关、内容质量关。

3 、新闻编辑得受众意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45)

答:①在考虑稿件内容时,应满足受众共同需要,特别就是应反映群众当时得愿望与要求,针对受众得兴趣与爱好。②用老百姓喜闻乐见得形式讲述老百姓自己得事情。③用平民化得视角与方式,讲述平民事情。④关注受众情感需要:A 要尊重并关注受众普通情感,增添作品人情味;B 重视以所编作品为高级情

感得载体。

第七章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心理

1、简述对主持人媒介人格得要求应就是怎样得?(158)

答:①应把自己当作“大众中得一个人”,能牢记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得宗旨,急大众之所急,想大众之所想,反映大众意愿,代表大众心声。②要有独立得意志与见解;③具有宽厚人性,表里一致,诚恳面对受众;

④要有敬业精神与责任心;⑤要讲良心;⑥要有丰富知识,缺乏知识得人格就是没有力量得。

2、论述:播音员与主持人得角色定位。(159-165)

答:①角色定位,实际上就就是将从事某一职业得主体得所作所为,规范在一定职业所必需得思想行为准则中。播音员与主持人得角色定位即就是将从事播音与主持人得所作所为规范在播音员、主持人所需得思想修养及行为准则中,以满足受众对她们应有得角色期待。

②播音员与主持人得双重角色(个体得身份与媒介得代表)。A 个体得身份:我与非我;B 媒介得代表:“我”有不同得风格、特色,媒介亦然。C 媒介得代表与个体得身份得关系:自我得表现要依托于媒介性质准确定位。D 个体得身份与媒介得代表,这一播音员与主持人得双重角色,其实就是一对矛盾得统一体,统一得好,既善于“临场发挥”,又能“自我约束”;统一得不好,失去个人身份特征,机械地毫无创造性地表达媒介,会使媒介表达得无生趣。

③播音员与主持人得个性与共性(个体得个性与媒介得共性)。A 个性,指一个人得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得各种心理特征得总与。主持人得个性在节目主持中,从多方面表现出相对稳定得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般就是从主持人个体得语言、行为动作及构思立意、编串艺术、风格手法等方面显示出来。B 共性,指媒介角色得共性,媒介角色就是一种社会角色,就是包括主持人在内得媒介信息得传达者。界定为:包括媒介节目收视率、媒介传播功能、服务功能得有效实现,媒介权威形象得真正确立。C 个性与共性得关系就是与谐统一得。一方面就是播音员、主持人得终极努力目标;另一方面就是节目制片人、编导不可忽视得成功条件。作为播音员、主持人,要尽量体现共性;作为制片人及编导,要尽可能把好主持人入选关。

④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新闻节目得主要组织者之一。形式:A 编播分工。编辑用第一人称写稿,主持人主播;B 编播合作。编辑编稿,主持人参与编辑、采访;C 编播合一。编播统于一身;D 节目组织者。国外叫高级主持人,就是某一活动得总组织者,指挥、控制群众场面,现场播出节目。具有相当强得组织能力、控制能力、表达能力。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其角色定位应当就是集采、编、播于一身得主持人,她们就是新闻节目得策划者与组织者,就是新闻事件得采访者,稿件得编撰者,同时又就是播出者。

3 、简述应变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得关系。

答:①应变得实质,即活动主体内部思维活动得外在体现,就是思维得外化。广播电视以语言为载体,应变能力由口头语言与非语言符号得表达来体现。应变能力取决于思维得诸多品质,如思维得流畅性、灵活性(变动性)、独创性等。

②应变能力得强弱与创造性思维得发挥程度成正比。

A 思维与语言得流畅性:播音员与主持人思维与语言得流畅性,表现在对现场发生得变化能迅速、顺畅地作出反应。思维与语言得流畅性就是节目主持成功得首要条件。好得播音员与主持人都具有思维与语言得流畅性特点。

B 思维与语言得灵活性(变通性):表现在能根据现场发生得变化,机智灵活得应对。

C 思维与语言得独创性:独创性就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得特点。

第八章新闻受众心理

1、如何理解受众与传播者得心理互动?(202)

答:受众与传播者得心理互动就是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传播者心理上得互相影响与互相作用。

①传播者对受众得心理影响:传播者居于主动地位、强势地位。而受众恰恰相反,在大众传播中她们就是被动得,处于弱势地位。A 大众传播在传受之间有一堵无形得墙——大众传播得机器与设备;B 大众传播机构集中于大都市,并且就是一般人难以进入得地方,这就更增加了传播者在受众心中得神秘感;C 由于大众传播就是面对千千万万得社会传播,传播者在这里可以一呼百应、千应、万应。

②受众对传播者得心理影响:新闻传播者对受众心理得影响方式就是直接得、即时得、连续得、就是比较强大得;而受众对传播者得心理影响则就是间接得、滞后得、断续性得、总体来说就是微弱得。A 受众对传播者得心理影响首先来自传播中得反馈;B 还以更间接得方式表现出来。

2 、简述新闻受众逆反心理产生得原因及改变。(210-212)

答:新闻受众逆反心理得产生来自传播者与受众两方面得原因:①来自传播者得原因就是这种心理产生得主要因素,比如采写新闻报道失真、失实、失当、失策、失误都会产生逆反心理;②受众方面,其兴趣、爱好、价值观、人生观、性格、气质、思维方式、个人好恶等等都就是受众群体或个体对某一新闻报道产生逆反心理得原因。

改变:①受众积极得逆反心理与舆论监督。受众积极得逆反心理就是推动受众运用媒介工具对党政人员工作中得不良现象进行斗争得一种动力;

②对受众消极得逆反心理不能迎合。受众消极得逆反心理就是指受众因受到某种错误思潮或其她因素得影响而对正面得、正确得新闻报道产生逆反心理。

第九章新闻受众得态度

1、简述新闻受众态度得内涵就是?(216)

答:新闻受众得态度就是新闻受众对于新闻活动、新闻媒介与新闻报道得内容较为稳定得内在心理倾向。①受众主体包含受众个体与受众群体;②新闻客体就是受众态度指向得特定对象。③受众态度得构成要素由认知、情绪情感与行为意向三个部分组成;④受众态度得主观性;⑤受众态度得稳定性与可变性。

2、论述:影响新闻受众态度改变得因素(221-237)

答:①新闻传播者得因素(权威性、喜爱性、可信性、睡眠者效应)

A 权威性,指在受众心目中传播者得资历、地位、专业知识与阅历等因素。包括:专家身份与社会身份两个方面。(形成原因:因为受众自己在某方面所知甚少或了解不充分,人们心目中客观上都存在着慕名心理,佩服那些地位较高、资历较深、很有学识与经验得人,愿意与她们得观点达成一致;认为地位较高

得传播者或级别较高得传播工具所传播得新闻信息往往不就是某个人得主张,而就是某个党派、团体或某种社会势力得代言人,人们乐于接受她们得观点。)

B 喜爱性,指传播者所具备得能够吸引受众喜欢得特征,包括外貌与内在精神两个方面。(产生原因:人

们都有模仿自己喜爱得人得倾向,通过对她得服装样式、行为举止得模仿,会容易接受她得观点。)

C 可信性,指传播者在受众心目中被信赖得程度。(产生原因:传播者得传播动机对于传播效果十分重要。对传播者来说,让传播对象相信自己就是一个客观公正、没有自私目得得人就是非常重要得。)

D 睡眠者效应,也译作“休眠效果”,指得就是随着时间得推移,信息得内容可能比信息源更能够给受众留下深刻得印象,因此也更容易改变受众得态度。(产生原因:主要就是受众自身得因素。首先,从动机

上来说,受众使用媒介得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接受新闻信息得内容;第二,受众对信息源得情绪情感色彩,可能会干扰她们对信息内容得接受。)

②新闻信息自身得因素:A 态度差异,指新闻信息所维护与支持得观点与受众得原初态度之间得歧异程度。B 唤起恐惧,指传播者试图凭借带有较强得恐惧性情绪色彩得媒介信息去改变受众态度得一种方法(就是决定人们得态度取向与行为取向得重要因素)。C 单方面论证与双方面论证,就是传播者安排说服性信息得两种方法。D 结论得引出或结论得得出(结论得引出与得出就是两种说服方式。她们得区别,

实质在于传播者就是直接说出自己得观点还就是用事实说话,让受众自己得出观点。)结论得引出,指传播者把自己得观点直接表露于事实材料之中,让受众一目了然;结论得得出,就是指传播者并未在宣传内容中表达自己得观点,受众通过分析后才能体会其中传播者得观点与宣传意图(一般得新闻体裁,如消息、通讯、特写、摄影等)。E 信息呈现秩序得先后(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③新闻受众自身得因素

A 心理免疫,又称“预防灌输”或“接种效果”。麦克盖尔认为:当受众对某些问题得反面观点事先有

了思想准备,甚至还能进行一定程度得批驳时,当该问题得更大压力出现时,这样得受众因为事先有了一定得思想准备,因而能够坚持固有得正确得态度。

B 受众得人格变量(自尊心、智力、气质、性格)

④新闻传播得情景因素(A 群体规定得情境;B 事先预告得情境;C 分散精力得情境;D 信息重复得情境)

3、简述新闻传播者得因素。(222)

答案:详见第2题①点内容

第十章新闻工作者得心理健康

1、简述新闻工作者心理健康得标准。(242)

答:①具有良好得社会知觉与社会适应能力;②具有与谐得人际关系;③具有较强得自我调节能力;④具有创新意识与探究心理;⑤具有强烈得社会责任感;⑥具有完整统一得人格品质与健康得人格特

征。

2、简述我国新闻工作者心理障碍形成得原因(253)

答:①社会原因:宏观:A新闻媒体得商品属性与新闻宣传得指导性原则以及由此引发得新闻机构体质

与功能得变化给新闻工作者带来得心理压力;B 新闻实践得超前态势与新闻理论相对滞后得矛盾对新闻工作者带来心理冲击;C 人民群众得高期望值与参与意识得增强对新闻工作者得压力;微观:A新闻工作

者不仅工作压力大,而且家庭负担也较重;B 单位体质改革“末位淘汰制”。

②职业原因:职业特征就是造成新闻工作者出现心理障碍得外部(客观)原因;表现在:A新闻得真实性与时效性得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得艰巨性;B 新闻工作这种特殊得职业,给予新闻工作者以最大限度地观察与接触社会得机会,她们在与形形色色得人打交道中,既获得了人生得经验,也同时感受到许多苦恼;C 时代得发展,对新闻工作者原有得知识结构与知识储备提出了新得要求。

③认知原因:认知原因就是造成新闻工作者出现心理障碍得内部(主观)原因。表现在:A对心理健康认知得偏差、心理健康理念与知识得缺乏就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心理障碍形成得又一重要得原因。B 国民心理健康意识得单薄与心理知识得缺乏同样也表现在我国新闻工作者身上。

综上所述:社会得变革、职业得挑战、认知得误区就是目前我国新闻工作者心理障碍形成得主要原因。

3、简述心理防御机制得内容有哪些?

答:①合理宣泄(方法:找亲朋好友或领导、同事倾诉;写日记;体育锻炼等;如日本得“发泄室”、我国得“心理减压室”)②转移注意力;③精神升华(一种较高水平得宣泄);④用幽默法化解矛盾;⑤用自慰法安抚自己(“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新闻心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是研究新闻传播者、采访对象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2、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指参与新闻活动的各类人,包括新闻的采制者、传播者即新闻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的接收者即新闻受众。 3、新闻传播者:在我国一般称之为新闻工作者,国际新闻界大多称之为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指记者、编辑、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及制作、传播新闻的其他工作人员。 4、新闻心理:是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新闻心理是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5、记者的写作心理: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制作活动时,在其头脑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像思维、言语等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6、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的内容,是影响受众心理的主要刺激物。 7、第一信号系统:是指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8、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9、认知心理学:在最近一二十年来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主要代表人物是纽厄尔和西蒙。从广义上说,它是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心理学;从狭义上看,它就是通常所说的信息加工心理学。 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及其过程。思维这个概念,一般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思维的过程,叫思考;一种是思维的结果,叫理性认识或思想。 11、角色理论:属于符号互动理论的一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用角色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角色又称“社会角色”,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德首先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中。- 12、角色期望:又叫角色期待,是指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色应表现出的特定的行为期望。 13、角色冲突:是指居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境。角色冲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角色内部冲突和角色之间接的冲突。 14、角色互换:又叫“扮演他人的角色”。是指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公开地或隐蔽地进行角色互换,旨在认知、体验与已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地履行本角色的职能。 15、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6、刺激物:心理学认为,所有作用于认识主体感官的东西都叫刺激物。 17、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你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的功能。 18、心理素质:指人们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顺利地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 19、智力:是大脑的一种心理潜能,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能力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20、能力:是智力在一定条件下被开发和尚发展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指人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1、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的。 22、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曰内驱力。动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23、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情感是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 24、情绪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25、性格:是表现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并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在一定应

奥鹏东财网考2020年3月课程考试《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单选题 1.()与信息系统相结合,产生了专家系统。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专家技术 D.人工智能 【参考答案】: D 2.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是()。 A.信息分类 B.信息分析 C.信息采集 D.信息存储 【参考答案】: C 3.信息调查的要求是准确性和()。 A.完整性 B.及时性 C.真实性 D.科学性 【参考答案】: B 4.按照控制来源划分,控制可以分为()、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 A.正式组织控制 B.非组织控制 C.专家控制 D.自动控制 【参考答案】: A 5.按照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信息源分为口传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

A.网络信息源 B.多媒体信息源 C.超文本信息源 D.文献信息源 【参考答案】: D 6.为开发网络上的电子商务提供了关键的安全环境的是()协议。 A.HTTP B.TCP/IP C.SET D.FTP 【参考答案】: C 7.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A.霍顿 B.哈默 C.马钱德 D.莫尔斯 【参考答案】: B 8.按时间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历史信息、()和预测信息。 A.自然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B 9.信息检索的概念最早是由()在1950年首次提出。 A.莫尔斯 B.霍顿 C.马钱德 D.香农 【参考答案】: A 10.按管理层次分类,信息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信息管理。

A.战略 B.中观 C.战术 D.决策 【参考答案】: B 11.战略规划强调分析、选择和制定方案,而战略管理强调()。 A.战略方案选择 B.战略实施 C..战略规划 D.技术系统构建 【参考答案】: B 12.信息动机形成后可能会产生()和指向作用两种作用。 A.刺激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约束作用 【参考答案】: C 13.按社会性分类,信息可分为()和自然信息。 A.科学信息 B.现实信息 C.社会信息 D.有用信息 【参考答案】: C 14.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准是()。 A.《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C.《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D.《国家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参考答案】: A 15.软件维护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维护,重点是()的维护。

《新闻心理学》核心内容及重要考点

心理产生的标志是感觉。 新闻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 大众传播学与大众传播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是否将“内向传播”纳入研究领域。内向传播,即自我传播。 研究新闻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增强对新闻传受者本质的认识,提升对新闻实践理性的认识 实践意义 按照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采制、编播活动 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帮助新闻传播者调控自我 学习新闻新闻心理学,自觉调控自我的心态 学习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态 新闻心理学,可以帮助新闻从业人员从心理学理论的高度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包括采访对象、受众、新闻领导者、同事等),并把他人视为有独特人格特质的个体 新闻心理是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指新闻现象或新闻活动在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新闻传者、新闻制作者、新闻传播者、新闻受众 新闻活动中的心理现象:采访心理、写作心理、编辑心理、读者心理、心理学学习任务:理论任务: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实践任务:提高新闻活动的效率和新闻宣传的效果 心理学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 调查法:通过向被调查人的口头或书面提问,收集有关的心理活动的资料,进而探访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方面 内容分析 定性研究、质性研究 个人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 观察法 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将研究对象加以量化的困难 主观感受难以量化 质性变量难以量化 衡量标准难以量化 传播效果与脑的中介作用:所谓的“信息即力量”、“传播即力量”,这“力量并不单指“媒介信息”本身,而是指信息与人的结合。只有当信息经过受者的头脑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时,“信息”才具有生命力,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媒介世界对传受者社会化的影响 社会化(或称人格的形成)分为基本社会化和二次社会化。在我国18岁即进入成年,标志着基本社会化的完成;二次社会化是儿童进入成人以后继续继续的社会化的过程,也称继续社会化,通常在社区和大社会中进行。 学校教育和人的基本社会化 传媒的教育功能和人的继续社会化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如何持续深入推进内控管理工作学习资料

“以内控加强管理,以管理带动发展” ------深入推进**公司内控建设的措施 企业管理水平高低与企业的效率、效益直接相关,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内控工作既是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各项业务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因此,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不断优化、逐渐适应的过程。 下面我从内控工作的内容及重要性出发,结合**公司内控建设的现状,谈一下2010年如何深入加强**公司的内控建设: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及重要性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 一是保证将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都纳入计划轨道,完成计划规定的任务,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 二是改善经营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消

除和防止各种经营管理弊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三是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企业内部控制的好与坏,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企业竞争力高低。内控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也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将其控制在可承担的风险范围内,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最主要的是预防,而不是等着风险来了,再采取措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从理论角度讲: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对偏离计划行为的检查,第二层含义是对偏离行为进行纠正。两者结合,就能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公司内控建设的现状 2009年是**公司的“内控管理年”,在**审计事务所提出的“管理建议书”的具体内容基础上,对内控推进的具体工作事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整理和提炼并编制了内控工作计划,同时对工作计划内容的责任部门、工作时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心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新闻心理学母体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教育心理学B. 管理心理学 C. 社会心理学 D. 文优心理学 2.在1941年,在《综合心理学》一书中专门讨论新闻专业与心理学关系的中国新闻学家是 A.邵飘萍B.王韬C.任白涛D.徐铸成 3.播音员在播出新闻时进行再创作的客观刺激物是 A.记者采写的稿件B. 通讯员采写的稿件 C.主持人撰写的稿件D.编辑撰写的稿件 4.新闻传播者选择事实进行报道,受众选择报道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二者所依据的同一标准是 A.新闻素质B.新闻理论 C.新闻事实D.新闻价值 5.情绪情感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 A.稳定剂B.调节剂C.强化剂D. 催化剂 6.记者与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发生心理碰撞的基础是 A.记者的心理B. 采访对象的反应 C.记者的认知D.采访对象的认知 7.人仍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顺利完成任务而在心理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被称为 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C.心理基础D.心理素质 8.新闻敏感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思维活动,它具有一定的 A.逻辑色彩B.直觉色彩C.抽象色彩D.形象色彩 9.1981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空中之友》正式开播,主持人徐曼甜美、温柔的声音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这里打动台湾同胞的主要因素是 A.动机B.情感C.意志D. 性格 10.在记者的采访活动中,交往的主要手段是 A.言语B.表情C.体态D. 装束 11.使记者的智力得到有效开发,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的思维方式是 A.形象思维B.理性思维 C.常规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 12.制服情绪情感这匹“野马”要抓住的主要矛盾是 A.增强认知水平B.加强认知协调 C.培养冷静心境D.培养高级情感 13.编辑坚持真理的勇气和魄力,来自于他们的 A.敬业精神B.高尚人格 C.社会责任感D.独到眼力 14.新闻编辑要有在报纸上画龙点睛的功夫,“报纸的眼睛”通常指 A.新闻版面B.新闻标题 C.新闻内容D.新闻导向 15.“更多地依靠自我为主要参照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和自已的行为”,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1、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1)善于移情,对象感强(2)语言功底深,口才流利,善于言辞(3)声音条件好,音质音色俱佳(4)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临场反映迅速、准确(5)有驾驭、控制、引导、组织整台节目的能力(6)有魅力、有个性、能吸引受众。 2、什么叫移情?它在播音员主持人活动中的作用的什么?两种含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感情绪;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对方和对方一起感受。作用:(1)移情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加深对新闻素材的理解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2)移情有助于激发播音员与主持人的丰富想象,达到自我与他人共享情感的目的,满足听观众情感交流的需要。(3)移情有助于播音员与主持人进入良好的播讲状态。移情有助于情景再现和真实情感表达。 3、什么叫应变?应变的生理、心理机制是什么?怎样从创造思维的三个特性方面来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1)应变又叫随机应变,意思是能随着(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其实质是活动主体内在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思维的外化。(2)衡量人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应时”。即反应时间,指人的反应潜伏期,即从刺激出现,到人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3)创造性思维三特征: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思维的独创性应变,是一个先天素质(神经系统自身)和后天的训练(学习和实践)的合金。二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勤能补拙就是明证。重视知识的积累,要广泛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用心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强弱既与先天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训练,其重点是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应该这样进行训练:经常参加辩论会、作文比赛、即兴发言、演讲活动,努力提高临场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本途径:平时刻苦努力,在思想、业务上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涉及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形成较优化的思维定势和语言定势。 4、什么叫魅力?播音员主持人怎样才能使自己有魅力?魅力是一种很吸引人的力量,是美的客体对认识主体的吸引力:相貌身材、举止谈吐、音质音色、语言功力、才华学识、驾驭节目的能力等。沟通和引导的能力是很有魅力的素质。需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辩证关系:(1)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的关系应以主持人节目为主,主持人不应喧宾夺主(2) “我”的个性与媒介角色的共性的关系既代表媒介出场又有鲜明的个性(3)话筒(镜头)前的“我”和生活中的“我”的关系在屏幕上是受众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为人师表。

信息管理学复习提纲简要

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1.1信息的含义 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1.2数据、信息、知识及关系P10 1.3信息的特征(基本属性)P6(理解,选择题其中选择解释) 1.4信息管理的定义(广义)P19(基本管理对象: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第二章信息交流 2.1信息交流含义 信息交流的含义:信息交流是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所进行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等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信息交流分为共时信息交流和历时信息交流。(理解) 2.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交流通道、符号体系、知识信息库、支持条件 2.3信息交流的模式(理解+重点理解个别第一模型里的含义)P48 2.4信息交流和传播中的栈 有信息栈参与的社会信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栈交流”(间接交流,社会代理交流),而S与R的直接交流则可称为“零栈交流”(直接交流)。 2.5信息传递模式(四种) 2.6论述Web2.0环境下有哪些常用信息交流工具及其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论述) 第三章信息分布 3.1马太效应的表现和作用形式 在用户信息需求中的表现 3.2信息离散分布规律 1.布拉德福定律:“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个学科主题的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在所有这些期刊中区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部分和包含着与核心部分同等数量论文的随后几区,这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a:a2的关系”这就是布拉德福定律的区域表述形式。 2.齐夫定律:如果将一篇较长文章(约5000字以上)中每个词按其出现频次递减排列起来(高频词在前,低频词在后),并用自然数给这些词编上等级序号,出现频次最高的为1级,其次为2级……这样一直到D级,如果用f表示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次,用r表示词的等级序号,则有:fr = c (齐夫定律)式中c为常数。 3.3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1.洛特卡定律:在论文数X和作者数Y x之间,存在着下列一种关系:X n Y x = C (此式中,Y x是发表了论文X篇的作者数,n和c是对应于这一典型数据集合而估计出来的两个常数,n的数值在2上下波动。指数n近似为2。则上式可改为:Y x = C / X2 2.普赖斯定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全部论文的半数系由该领域中全部作者的平方根的那些人撰写的。“那些人”无疑是核心或高产作者。 3.4 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 1.指数增长率:

学校内部控制培训资料全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 内部控制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 2016.2.18

目录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1) 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2) 权力运行机制实施方案 (10) 权力运行监督 (15) 学校管理内控制度.(预算、收入、支出、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经费报销、申购验收、报废报损、会计档案).17 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 (22) 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24) 财务公开制度 (25) 会计工作交接制度 (26)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27) 票据管理制度 (29) 会计员岗位职责 (29) 审核岗位职责 (31)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2)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34) 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35) 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36)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9) 资产清查制度 (41)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为贯彻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为尽快建立符合规范要求和我校自身特点,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快推进管理学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实施,经研究决定由工会为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并成立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胡耀荣 副组长:杨炜 成员:艾春文张翔宇高云郑渊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和评价工作,内部控制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同治理原则,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和监督的相互作用,形成监管合力,优化监督效果,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学校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学校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 海则滩九年制学校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为深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根据《靖边县财政局关于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一、领导决策机制 (一)学校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 领导小组职能:

新闻心理学概论

新闻心理学 江苏师范大学靳近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 对象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它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 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广大受众进行定时的、迅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 递。 2.传媒表征是指将客观事物在传播媒介中的反映,它是受众获得可观世界知识的重要基础 3.心理学家布鲁纳将人类对其环境中周遭事物,经只觉而将外在物体或事件转换为内在心 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知表征。 4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具有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和笼统的看法。 5.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流派别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 义的根本特点就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6.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是关于人类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学习现象的一种理论,它研究各种社 会因素如何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情感与行动的过程,目的是要说明和解释人的行 为及其规律。 7. 班杜拉示范作用:事实上,人的大多数行为技能是在他人如师傅的指导下获得的,行为 技能的这种学习过程就是模仿的一种特殊形式,班杜拉用示范作用modeling概念来表示,并逐渐使之成为他后来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概念之一 8.班杜拉观察学习:关于知识、行为技能或行为表现方式在不同个体之间的社会传递过程, 用学习理论术语来描述,可以称之为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即学习者通过 观察榜样对某一行为的操作而获得这一行为的过程。 9. 班杜拉将这种学习现象称之为观察学习,它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对人而 言,观察学习现象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具有替代学习的能力,而不必对每事 都加以亲身的实践。班杜拉认为替代学习能力是人所独有的区别与动物的另一重要 特征。 10.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界定为“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 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 没有对示范行为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 .11.自我效能: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就会感到焦虑、羞愧。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 能 12.价值实现:马斯洛用潜能说明人的内在价值,认为一种潜能即一种价值,潜能实现即价 值实现 13.媒介行规:那些已经规范化的、形成一定规模的、被媒介从业人员反复实践的工作形式。 14.沃伦布理得在对报纸记者的社会化过程的研究中指出:刚进入新闻行业的记者在其所作 的报道被编辑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什么内容适合新闻报道,什么不适合,这种微 妙的影响叫做“潜网” 15.关于乌合之众: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对于群体心理做了更加系统的研究。他指出群体是冲 动的、易变的、急躁的;群儒容易受暗示、轻信;群体情绪夸张,单纯;群体偏执、专横、保守。 16.有的研究将观众介入电视媒体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习惯性的和工具性的。 习惯性的观众倾向于被动接受,工具性的观众更积极也更有选择性。

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

新闻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考试分值计划 1 、重点章节:一、二、四、五、七、八分值65分左右 一般章节:三、六、九、十分值35分左右 2 、识记题:25分(选择、判断、填空);应用题:50分(论述、分析);理解应用:25分 3 、单项选择:8题,8分; 填空:6题,12分; 判断:5题,15分; 名词解释:4题,12分; 简答:6题,36分; 论述:1题,10分; 分析:1题,7分 二、复习重点 第一章总论 1、简述新闻心理学得任务。 答:①新闻心理学得理论任务:A揭示新闻心理活动得特点与规律;B建构新闻心理学得学科体系; ②新闻心理学得实践任务:A优化新闻工作者得心理素质;B准确把握受众得心理规律,提高新闻传播得社会效果; ③推动新闻学与心理学得发展。 2、简述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得现状。 答:“初级阶段、粗具规模”这八个字就是对我国现状得总结。 ①“初级阶段、粗具规模”就是从学科“界定”得角度而言得,就是指新闻心理学侧重研究得就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去阐释新闻现象。 ②“解释水平”就是“特有水平”得基础,而后者就是前者更高层次得体现。我国对新闻心理学得研究仍然处于“解释水平”,离“特有水平”还有相当大得差距。从前者水平讲可以说已“粗具规模”。 ③粗具规模表现在:A在研究广度上粗具规模(a对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现象得研究;b对在新闻活动不同阶段中产生得心理活动得研究)B在研究深度上粗具规模(a新闻心理学得理论框架;b新闻心理学得研究方向;c新闻敏感) 第二章新闻心理学得理论基础 1、简述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得选择性? 答:①新闻传播者得选择性(新闻评论最能赤裸裸地表达评论者得主观认识;针对性本身就体现了认识主体得选择性) ②采访对象得选择性 ③新闻受众得选择性(只有那些为受众主动选择、吸收、消化、认同并引起共鸣得新闻作品才可能实现其新闻价值) 第三章新闻工作者得心理素质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说课材料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包括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和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信息经济学是该视角下信息管理与经济学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 (3)从行政和法律视角,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政策、计划、规划)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协调和解决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冲突、新的利害关系,促进社会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更好地发挥信息的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是该视角下的典型研究领域。 (4)从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信息行为仅仅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是难以有效约束的,必须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信息活动进行管理。在此视角下,信息伦理、网络伦理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7、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新闻心理学重点整理

1.题型: 2.第一题单项选择 1x10=10分; 3.第二题多项选择 2x5=10分; 4.第三题名词解释 4x5=20分; 5.第四题简答 4x8=32分; 6.第五题论述题 2x14=28分; 7.作答要求: 8.名词解释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用自己的话语理解作答; 9.简答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层次分明答到要点即可; 10.论述尽量详尽层次分明尽量用小标符号表明层次; 重要概念: 1、图式:指的是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2、移情:这个学说最早是由西典德·李普斯提出的。即观察者把自己认同于图形的某个部 分(例如一座建筑物的支柱),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上,从而引起视觉变形。这同理智的判断被情感所歪曲是同一个道理。作为心理学的用语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能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 一般包含两种含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人到对方和对方一起感受”。 3、斯诺法:记者对人际关系改善的方法,记者要尽力打破双方由于生疏带来德拘束,缩短心理上德距离,使双方交流具有共振德可能性 4、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5、晕轮效应:人们在认知一个人时,由于对这个人的某些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印象。又称月晕效应、光环效应、光圈效应。 6、受众心理:指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它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外在条件即媒介的刺激和内在条件——受众自身的动机、需要和兴趣。 7、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指受传者在心理上对某一事物产生的抵触情绪,在大众传播中,指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反感情绪或抵触情绪。 8、编排心理:指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的心理,主要包括编辑的人格(胆识)、编辑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以及编辑和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9、写作心理:是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 10、新闻采访心理:是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11、采访对象的心理:包括采访对象对记者采访意图的认知、理解的程度,所抱的消极或者积极的态度,以及表达新闻事实的能力 12、人格健康:个体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和职业功能.人格健康是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自我气质以及内心和谐的统一。 13、人格障碍:即病态人格或者变态人格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而使得患病者形成特有的行为模式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如自恋型人格、妄想型人格、戏剧化型人格、边缘型人格等。 14、人格缺陷:是介于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之间的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

补完《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信息管理学》复习大纲 1.哈特莱、香农、维纳和钟义信对信息的定义。P2~3 哈特来:信息是他从通信符号表中选择符号的具体形式 香农:信息被看作是消除信宿对信源发出何种消息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叫唤来的东西。 钟义信:信息是食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形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简介的表述。2.简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P3 信息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 信息与能量的关系: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3.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主体的认识层次,信息如何分类?P4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消息,资料,知识。 按照信息的认识层次分类: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4.简述信息的层次如何划分?哲学层次、认识论层次和社会层次。 5.信息的特征。P5 6.普遍性。表征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干扰性。可加工性。 7.简述信息的功能。(注意各要点的细节)P8~10 认知客体的中介。人类思维的材料。科学决策的依据。有效控制的灵魂。系统秩序的保证。 社会发展的资源。 8.广义与狭义信息管理概念。 9.信息管理发展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特征。P28~29 古代信息管理时期:信息交流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信息记载材料是天然的,信息记录方法是手工的。信息活动几种在个体层次上,社会信息量不大,信息管理活动零星、片段,对信息载体进行封闭式的物理管理。 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文献信息为中心,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以解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报道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基本上是以人力和手工为主并辅之以部分机械化作业,主要管理者是图书管理员。 现代信息管理时期: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阶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数据量信息的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主要管理者是mis经理。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战略信息系统为主要真滴,以解决信息资源对竞争战略决策的支持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网络化,主要管理者是信息主管(cio) 10.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哪几个方面?P30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 11.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都包括哪几个层次?P30个人的,组织的,社会的。 12.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分析信息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信息管理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P31 微观:狭义信息资源管理。中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宏观:广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再加上信息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主要研究内容: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

新闻心理学答案整理

新闻心理学答案整理 一、填空题 1、新闻心理学的产生是与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新闻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新兴学科。 3、只有不断解决办报人的主观意志与读报人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促进新闻事业的改进和 发展。 4、1986年7月由张骏德、刘海贵合著的《新闻心理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地介绍新闻心理 的专著。 5、新闻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都是以人作为研究的对象。 6、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7、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就成人 8、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9、曹日昌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一书,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10、新闻记者要有入虎穴得虎子的魄力和勇气。 11、内部感觉是反映有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 12、观察人物时,以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为主。 13、采访时的倾听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14、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 15、新闻记者的思想和行动要立在时代的最前线。 16、意图是所有记忆和忘却的基础。 17、观察人物时,以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为主。 18、记忆力就是感知事物和回忆过去的映象的能力。 19、肖像观察是人物观察的起点。 20、人的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这两个特点。 二、名词解释 1、风度:指人的言谈、举止、态度、表情,是人的气质和性格的外在的、直观的表现,给人留下的 从感觉到知觉的综合印象。 2、采访心理学:是研究如何接近人,如何了解人,让别人打开心扉,使之与采访者相互配合的一门 学问。 3、采访难度的表现:数量的广大性,范围的广阔性,类型的多选择性,捕捉新闻的或然性,人际交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 ) 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3.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最 成熟的理论学派。 A 瑞克斯 B 霍顿 C 高(K. F. Gow) D 库克 4. ( C)是三大派流派中内部分歧最大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马丁、克罗宁 A 记录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信息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5. 1986年,信息管理学者马钱德和(D )出版了《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 在这本书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最新阶段 A 德鲁克 B 安索夫 C 西诺特 D 霍顿 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C ) 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7. 美国心理学家( A )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五级, 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如图5-2所示。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马斯洛 B 马钱德 C 弗鲁姆 D 弗海德 8.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H.Vroom) 的( A )是: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他们带 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他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A 期望理论 B 层次需求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9.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A )提出的。它主要是研究报酬的公平 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A 亚当斯(J.S.Aadams) B 马洛斯 C 弗鲁姆 D 西诺特 10.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 行为,这种行为作用于环境。 A 马洛斯 B 斯金纳(B.F.Skinner) C 弗鲁姆 D 亚当斯(J.S.Aadams) 11. 美籍工业研究专家( A )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认为,美国20世纪20—40年代的人已由追

内部控制学复习要点

内部控制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论 1、内部控制学的发展阶段:五阶段 ①内部牵制阶段------起步阶段两个设想是:(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机会较少;(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②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进化阶段 ③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高阶段(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 ④内部控制框架阶段----演进阶段 ⑤风险管理阶段------提升阶段 2 、内部控制框架(COSO报告):(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三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取得好的经营效果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遵循有关的法规制度 (2)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察 3、风险管理模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有多目标驱动、全员、全过程、合理保证的特性。) (1)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 (2)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定义内部控制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3)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cc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4)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 《基本规范》的作用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应用指引》的作用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评价指引》的作用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事后控制”的指引,是对企业贯彻《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效果的评价与检查。 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①人为错误: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