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2、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3、隧道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

4、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5、喷射砼施工作业指导书

6、型钢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7、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

8、二次衬砌施工作业指导书

9、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10、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11、骨架护坡施工作业指导书

12、预应力锚索施工作业指导书

13、格构梁施工作业指导书

明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首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洞顶截水沟、天沟以及排水沟,然后按照设计坡度刷坡。边仰坡及洞口处开挖面,采用人工借助反铲、风镐、风钻由上而下进行开挖,并随之进行防护。

进口端洞门为单压式明洞门,施工时先按设计要求施作截水沟,然后逐级进行边坡开挖,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按明洞施工工序施作明洞,待明洞施工完成后,进入隧道洞身施工。

由于本明洞地质条件极差,为防止坡体滑动、保证坡体的稳定性,明洞采用明挖和暗挖并分段施工的方法。左拱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他部位均采用暗挖法进行施工。施工时先明挖左拱部土体,并随即对开挖土体两侧的边坡进行R32N 自进式锚杆注浆加固。加固好后施作暗挖段Φ108管棚和间距为80cm的I20a型钢钢架护拱。待型钢钢架护拱做好后,对本段明洞部分施作防水层进行土石回填以保证山体压力平衡,并施做右拱部暗挖部分管棚。待右拱部暗挖及初期支护段完成后,再分部暗挖边墙及仰拱部分,边墙及仰拱部分的支护随开挖同步进行,使初期支护及早封闭,形成较好的支护状态以减少围岩的沉降。

附图:明洞施工工艺框图

出口端为无端墙斜交洞门,先将坡面防护、预应力锚索及格构梁施作完成后,方可施作洞门工程。由于本洞门与线路斜交,施工较一般地段复杂,施工时型钢钢架先在洞外预先按设计尺寸制作好后,现场精确放样,逐榀安装,将初期支护部分完成后,便可开始进洞施工,进洞后出口段按CD工法施工以减小围岩松驰变形量。

明洞施工工艺框图

洞身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1、Ⅰ类围岩地段

Ⅰ类围岩采用CRD工法进行开挖,开挖前采用L=400cm的R32N自进式锚杆进行超前注浆支护。开挖时上部和下部错开2~3m,左右分部错开6~8m,下部和仰拱错开10~15m,开挖后,临时钢架、临时仰拱和初期支护紧跟。随时监控量测初支的受力状态及围岩的稳定性,根据量测信息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支护及临时支护形式。形成全断面初支闭合环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二初。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结果结合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在二次衬砌施作前拆除临时钢架及临时仰拱,但一次拆除距离不宜过长。

附图:Ⅰ类围岩CRD工法施工工艺框图、Ⅰ类围岩CRD工法施方法图

2、Ⅱ类围岩地段

Ⅱ类围岩地段采用CD工法进行开挖,开挖前采用R32,L=400cm自进式锚杆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开挖时,左右分部错开6~8m,上下断面错开3~5m,上半断面出碴时采用PC60小型反铲挖掘机将洞碴翻至下半断面,再由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出洞。开挖后,初期支护紧跟,施作钢架隔墙、喷锚等支护措施。

形成全断面初支闭合环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结果结合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在二次衬砌施作前拆除中隔墙,且一次拆除距离不宜过长。

附图:Ⅱ类围岩CD工法施工工艺框图、Ⅱ类围岩CD工法施工方法图

3、Ⅲ类围岩段

在Ⅱ类围岩段向Ⅲ类围岩过渡过程中,做好掌子面地质素描预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围岩变化及地下水情况,为Ⅲ类围岩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准备。

Ⅲ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拟定在3.0~5.0m,循环进尺2m。上下断面采用风钻打眼,同步爆破开挖。

爆破开挖找顶后及时进行初喷砼封闭,施作型钢钢架支撑,并进行拱墙挂网,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型钢钢架间距1.0m,复喷后打设φ22mm,L=300cm的砂浆锚杆,间距100×100cm梅花型布置。同时在型钢钢架拱脚处增设锁脚锚杆L=4m。

上半断面爆破后石碴,用挖掘机清理翻下后,再由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出洞。

附图:Ⅲ类围岩短台阶法施工工艺框图、Ⅲ类围岩短台阶法施工方法图

Ⅲ类围岩短台阶法施工工艺框图

隧道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

(1)爆破设计原则

①采用光面爆破。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理循环进尺。

②选择合理的直眼或斜眼掏槽形式。

③选择品种规格合适的炸药、非电毫秒雷管。

④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E及最小抵抗线V。

⑤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间隔装药结构。

(2)火工器材的选择

炸药:2#岩石硝铵炸药、乳化炸药。

雷管:8#火雷管,1~15段非电毫秒雷管。

其它:导爆索

(3)掏槽型式

上半断面开挖采用直眼掏槽,下半断面开挖采用斜眼法掏槽。

(4)钻爆参数选择

“钻爆主要参数表”,详见表3-1。

钻爆主要参数表表3-1

周边眼采用空气柱间隔不偶合装药结构。炮眼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爆破采用孔内高段别微差爆破网络进行连接,排与排之间间隔时间50~100ms。相邻近的导爆管集成一束,每束导爆管不超过25根,各束之间用同段导爆管进行连接。孔外用火雷管+导火索引爆。

(6)爆破质量要求

①爆破振动、爆破噪音等爆破公害控制在安全规程要求之内。

②爆破循环进尺、爆破工序作业时间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③炮眼利用率在90%以上,光爆炮眼留痕率在80%以上,平均线性超挖不大

于7cm,最大不超过10cm,相邻两循环炮眼衔接台阶不大于10cm,局部欠挖面积小于0.1m2/m2,最大欠挖小于5cm。

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本工程洞内初期支护按设计包括Φ108大管棚、R32N自进式超前锚杆预注浆超前支护、系统R25中空锚杆、系统砂浆锚杆,施工要点分述如下:

1、Φ108大管棚

Φ108大管棚采用Φ108mm无缝钢管,L=25m,钢管与钢管之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钻孔与线路中线尽量平行,注水泥浆液加固。

测量放线:按设计要求,准确画出管棚的开孔孔位。制作管棚套拱:为防止管棚施钻过程中造成过大偏位,在洞口处施作套拱。套拱长1m,采用I20型钢加工成护拱,0.5m一榀,在拱脚处打设4m长锁脚锚杆以固定护拱,在护拱上焊接φ127无缝钢管制作的导向管。模筑砼用C35砼,等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封闭坡面、搭设工作平台、钻机就位:为保证施工安全,采用C20喷射砼将坡面进行封闭,喷砼厚度为10cm。喷砼结束后,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由下而上、逐层使用逐层搭设,脚手架搭设要满足承重和水平推力的要求。钻机就位时要严格用全站仪及水准仪进行定位,虽然有导向管,但钻孔机具与导向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管棚下沉则直接侵入隧道净空,上浮则会造成较大坍塌。钻机精确就位后,用扣件将其与脚手架固定。

钻孔、顶管:钻机就位后开始钻孔,钻孔过程中技术人员随时监测钻机是否偏位,如有偏位随时纠正。钻孔深度至设计深度后用水平钻机将管棚顶入孔内。

注浆:管棚顶进后随即进行注浆作业。浆液浓度严格按设计文件执行,以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作为注浆结束标准,若注浆量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标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量未达到设计量或注浆效果不好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经业主、设计、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超注浆作业。注浆结束后将管口封堵以防止浆液外流。附图:φ108管棚施工流程图

2、R32N自进式锚杆预注浆超前支护

R32N自进式锚杆预注浆超前支护采用成品R32N自进式锚杆带钻头,由人工持钻机一次钻孔到位。钻孔前先测量定位,在掌子面精确画出本循环所需施作小导管孔位,施钻时严格控制小导管外插角,外插角为5~10°,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最大不超达15°,小导管长4m,环向间距30cm纵向2.4m一环。

注浆采用KBY-80/70型注浆泵进行注浆,浆液浓度严格按配合比搅拌,以

设计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作为注浆结束标准,若注浆量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标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标准而注浆量未达到设计量或注浆效果不好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经业主、设计、监理同意后方进行超注浆作业。注浆结束后要浆锚杆孔口进行封堵,防止浆液外流。

3、R25中空锚杆

按设计要求在岩面上画出需施作的锚杆孔孔位,孔位偏差不大于15cm。钻孔后用高压风枪清孔,锚孔清吹干净后,装入R25中空锚杆,然后注水泥浆液,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速凝膨胀剂,以保证锚固早强。

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和规范确定的抗拔力,锚杆安设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

附图: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4、砂浆锚杆

按设计要求及时安设锚杆。施作时先在岩面上画出需施设的锚杆孔点位,孔位偏差不大于15cm。钻孔后用高压风枪清孔,锚孔清吹干净后,用砂浆泵注入水泥砂浆,然后放入φ22的钢筋。必要时在水泥砂浆中掺加速凝膨胀剂,以保证锚固早强。

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和规范确定的抗拔力,锚杆安设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

附图: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φ108管棚施工流程图

喷射砼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开挖完成后,及时清理危石,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开挖面的粉尘和杂物清理干净,再进行喷射砼作业。

(1)喷砼工艺

湿喷砼就是按照配合比,把喷射砼用的原材料加入速凝剂进行搅拌,送入喷射机料斗,喷射机活塞将砼送入混合室,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进入喷射管,在喷嘴处与水混合,再次混合后的料从喷嘴射到受喷面。

(2)喷砼施工机具

喷射混凝土,配置的设备为:

洞内喷锚机2台,120m3/min空压机站通过管道送风,自动计量拌和站配料,运输自卸汽车2台。

(3)喷砼操作方法

①喷射机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洁管道内杂物。同时用高压风吹扫受喷面,清除受喷面上的尘埃。

②采用机械手进行喷射砼作业。

③喷射砼的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应保证连续供料。

④喷射砼的喷射路线应自上而下,呈“S”形运动;喷射时,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前进,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

⑤喷射机要求风压为0.1~0.15Mpa,喷头距受喷面的距离控制在1.0~1.5m 时较好。

⑥喷头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如遇受喷面被钢筋网片、型钢覆盖时,可将喷头稍微偏斜10O~20O。

⑦喷射厚度受速凝剂的效果、气温的影响,因此喷锚机喷射墙部时,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10cm,喷射拱部时,一次喷射厚度不超过7cm。

(4)喷砼技术要求

喷射砼作业在满足《锚杆喷射砼支护规范》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遵守以下几点:

①初喷砼紧跟掌子面,初喷厚度为4cm,复喷前先按设计要求完成超前支护,

钢筋网、型钢钢架的安装工作。喷射砼分层喷射,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确定,拱部为5~6cm,边墙为7~10cm。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砼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1h以上再次喷射砼时,受喷面应用风、水清洗。

②试验室负责优选喷射砼的配合比与现场控制,喷射施工前先进行试喷,试喷合格后再投入喷射施工。并按规定喷射大板,制作检验试件。

③每次喷砼完毕后,即时检查厚度,若厚度不够需进行补喷达到设计厚度。

④坚决禁止将回弹料做为喷射料使用。

⑤坚决实行“四不”制度,即

喷砼工序不完,掌子面不前进;喷砼厚度不够不前进;

砼喷射后发现问题未解决不前进;监测结果表明不安全不前进。

附图:喷砼施工工艺框图

型钢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对隧道出口斜交段异形型钢架,加工前先进行详细型钢架尺寸交底。型钢钢架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并确保制作精度。钢架采用型钢弯曲机弯制,在大样上焊接连接板。

每榀拱架安装时,先准确测量定位,放控制桩点,保证其安装的精度符合设计轮廓的要求。拱架间用纵向连接筋按设计环向间距焊接牢固。拱脚放在牢固的基础上,拱架与初喷砼密贴。当拱架和围岩之间的间隙过大时,设砼垫块塞紧。严禁在钢架背后用碎石或块石填充。

附图:型钢钢架施工工艺框图

喷砼施工工艺框图

型钢钢架施工工艺框图

人行道改造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及目标承诺-------------------------------1 第二章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3 第三章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5 第四章环境保护措施------------------------------------------24 第五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26 第六章主要施工机具配置--------------------------------------28 第七章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资历,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配置-----------29 第八章成品保护方案及措施------------------------------------30 第九章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32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6

第一章编制说明、依据及目标承诺 第一节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BD3通道路面维修工程,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施工现场,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反复研讨,充分吸收各方的意见建议,我公司编制了本标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涵盖了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全部工程内容。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中,重点介绍了人行道拆除、人行道基础、人行道板铺装工程的施工方案、合理化建议、通病的防治措施;详细阐述了施工组织保证、劳动力安排、机械设备的投入计划,以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同时对工程回访和维修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承诺。 我公司若能荣幸中标承建本工程,将委派具有丰富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经验的国家壹级建造师黄明生同志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公司相关部门对现场工作进行跟踪考核,以确保本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为确保实行“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战略目标,严格依照 ISO9001 质量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程序进行组织管理,使项目受控于公司内部体系标准。 第二节编制依据 1、本工程招标文件; 2、本工程工程量清单、说明;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现行施工规范大全》相关部分; 6、《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手册》;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细则》

接触网工程定位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定位装置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 1、劳动组织 2、工机具

3、主要材料、设备

二、工艺流程图 三、操作程序 1、施工准备 ①中心锚结、整体吊弦,定位装置均预制完毕。 ②根据施工计划,领取施工所需材料,并对外观质量和标识进行核对无误后,装在作业车上。 2、定位装置安装 ①封闭区间线路,作业车行至安装地点,从中心锚结向起、下锚方向分别安装,升起作业平台到合适位置。 ②按腕臂偏移表复核腕臂偏移量,未达标者,调整使其达标。 ③扶起作业凳,一人上凳将预制好的定位管拉线挂在承力索座上。 ④旋转作业平台使其靠近支柱,作业人员扶起定位管,与定位管连接上。

⑤松开定位管卡子螺栓,将定位管拉线另一头连接上,拧紧螺栓,将定位管支撑连接上。用水平尺加定位管测尺检测定位管的水平度,并调整到设计要求程度。 ⑥连接定位器,安装定位线夹。作业车离开悬挂点,用激光检测仪复检拉出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未达标应调整达标,并安装好止动垫片。 ⑦作业车退回悬挂点,作业人员用塞尺调整检测定位器的限位间隙,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值。 ⑧重复上述1—7操作步骤,进行下一支柱安装。 3、结束 ①完成当日施工任务,收回工具、材料,降作业平台,放倒作业凳,作业车返回停放地点。

②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四、技术标准 1、正、反定位定位管均应水平,正定位允许抬头,反定位允许低头,但其坡度不得大于150mm/m。 2、拉出值施工允许偏差为±30mm。 3、限位间隙调整:限位间隙应符合要求,限位间隙施工允许偏差为±1mm。 五、注意事项 腕臂和定位器的偏移方向应正确。

接触网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教学文案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DK588+588.21~DK636+661.62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合福施图(路)-HFMG-07-J00)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7、《路基接触网基础》(合福客专施(房)-2001) 8、《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V) 9、《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II)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1、路基段CPIII控制桩基础施工图 1.2编制原则 本方案遵循有关规范、标准、设计文件、招标文件等,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 1.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京福客专合肥至福州铁路段HFMG-V标段桥梁公司分部施工管段DK607+813.97~DK619+000内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京福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采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设计速度为250km/h,采用电力牵引动车组双线运营模式。中铁一局集团合福铁路客运专线福建段V标桥梁公司分部,起讫里程为:DK607+813.97~DK619+000,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境内,总长11.2km。 2.2主要工程数量 我分部管段内路基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六种:ZJ-A1、B1、C1桩基础和DJ-A(二)、B(二)、C(二)独立基础。拉线基础有两种,分别是ZJLX和DJLX。桥梁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三种QJ-A2,QJ-B,QJ-C,拉线基础为QJLX-1基础一种。 各型号接触网基础数量见表2.1、2.2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人行道施工组织设计

人行道施工组织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人行道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人行道结构层为:12 cm级配碎石+15cm C20混凝土垫层+3cm水泥砂浆+8cm厚人行道砖。 二、人行道施工方法 1、人行道人行道路基施工 (1)人行道人行道路基放样 人行道路基开工前,先根据路线中桩,定出人行道具体位置。 (2)填料的选择 土方填料要事先及时做好土样液、塑限、颗粒大小分析,干密度、含水量的检测,要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不得超过±2%)的情况下分层填筑与压实,否则要凉晒或洒水。 (3)填筑方法 人行道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层水平向上填筑,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采用自行式压路机压实填土路堤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段采集的技术数据来确定,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挖土、装土、运土、卸土,然后平地机初平,自行式压路机静压,平地机再次整平,接着进行振动压路机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并注意用压路机微振收光清除轮迹(即称一推二平三碾压)。压实后,人行道路基面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不平整现象,如不合格,必须重新处理。

为保证人行道路基“五度”(即压实度、宽度、纵横坡度、平整度、厚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中必须注意做到:1)从人行道路基填筑最底一层开始,路堤放坡,要进行超填,两侧超填宽度为50cm,压路机碾压到边,以保证人行道路基边缘能达到压实标准。 2)每层填筑前要采用灰点控制法以控制卸料密度和平整度。 (6)人行道路基整修 土质人行道路基的整修,用人工配合机械整修,边坡的整修,要按照设计要求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做到人行道路基边缘平顺,边坡坡度比例正确。 2、 12cm级配碎石垫层施工 a、材料准备:选择适宜的料场,根据级配配合比进行拌合混合料; 根据路段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密度计算干混合料重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的堆放距离和数量。 b、主要施工机械:推土机,平地机,自卸汽车,洒水车,压路机,装载机。 c、准备下承层: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进行碾压检查(3~4遍),如果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d、施工放样:恢复路中线每10m设一中桩并放出该层边线桩,进行水平测量,并在边桩上准确标出实施层顶标高,有明显标记。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包括线路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收集。 3. 技术标准 3.1 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0.5-1kN为宜。

3.2 根据计算表,用钢尺在承力索上测出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的位置,并标记为一道红漆。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即断线和绑扎处各一道。 3.3 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20~25mm 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紧密整齐。 3.4 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 3.5 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安装位置应准确,施工允许偏差为5mm,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 N·m,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搬手检测。 3.6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 3.7 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60mm,调整螺栓调整螺丝不得大于2/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图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检查软横跨预制和安装的工具、材料,对照软横跨预制表,熟悉现场。 5.2 施工工艺 5.2.1 软横跨预制 5.2.1.1 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临时地锚。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φ4.0 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5.2.1.2 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5.2.1.3 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另一人按预制图中的各分段尺寸读唱,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5.2.1.4 按红油漆标记及下料图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 指导书 二○一四年五月

目录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3) 第二节基坑开挖 (4) 第三节基础浇筑 (9) 第四节混凝土支柱安装及整正 (16) 第五节硬横梁安装—钢柱安装 (25) 第六节硬横梁安装—横梁安装 (29) 第七节硬横梁安装—吊柱安装 (34) 第八节拉线安装 (39) 第八节支柱装配—腕臂安装 (44) 第九节补偿下锚—拉线安装 (49) 第十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展开 (54) 第十一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61) 第十二节承力索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67) 第十三节接触线架设—线索展放 (74) 第十四节定位装置安装 (84)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附加线安装架设 定位装置安装 腕臂计算参数测量 腕臂结构计算 腕臂结构预配 腕臂结构安装 承力索、中锚安装、倒鞍子 设备、接地装置安装 电连接安装、下锚绝缘子安装 静态检测 动态检测 承力索悬挂点测量 接触悬挂精调 吊弦计算 吊弦安装 吊弦制作 基坑确认 支柱安装整正 拉线安装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 预配车间施工现场工程技术部 接触线架设 定位装置初安装 补偿装置安装

第二节基坑开挖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厢车站接触网的基础浇筑。包括支柱、拉线、硬横梁支柱基础等。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基坑测量定位准确; 3 技术要求 (1)基坑开挖采用人工开挖; (2)开挖好的基坑要做好防护支撑; (3)开挖好的基坑四周做好警戒标识。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开挖→防护措施→填写记录 4.4工艺流程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先将需安装基坑周围地面清理干净、平整; (2)复核基坑类型、基坑坑深和侧面限界; (3)确认基坑类型、支柱限界、基坑深度(轨面埋深):区间:(道床高度按1.04米,底板按0.1米);H78、H60、H93 、400等径支柱:为4.14米;站场:(道床高度按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作业进行控制,使其结果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津保铁路大北环线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工艺,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3、职责 技术主管负责技术交底书的编制、发放,对工序的实施过程进行控制检查。根据施工进度,提报材料计划。 测量班测量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平面位置放线。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的检验,设计配合比、混凝土强度检查、监控指导混凝土施工。 物资设备部负责按要求购进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等);负责机械设备的配置,机械设备和采购、发放,检查指导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质检工程师负责对整套工序监督检查及抽查。 项目队长负责组织施工,对工序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协调作业班组之间的关系。 涵洞队负责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工程施工。 4、资源配置 4.1人员 负责现浇梁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工作熟练的工人,并且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 电工、混凝土输送泵司机等特殊工种,必须是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每班组人员配置:

4.2设备 4.3材料 技术主管负责按施工进度要求提供月材料计划。 物资设备部负责根据材料计划,组织进料。 试验室接到材料室通知后立即组织取样试验工作,对无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的产品则有权拒绝试验,并上报项目部工程部。 涵洞为框架结构,框架涵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到位后,对基底进行换填砂夹碎石或CFG桩加固处理,上部浇筑20cm厚混凝土垫层。 本管段涵洞工程主要有框架涵。框架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分两次浇筑成型,先浇筑至底板内倒角以上30cm处,然后浇筑剩余部分,模板采用组合钢模,内设拉杆加固;集中加工钢筋运到现场绑扎,砼集中拌制,搅拌输送车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5、框架涵施工工艺与方法 5、工艺操作步骤 5.1流程图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号:BX02-10 编制: 校对: 会审: 批准: 晋中博信机电设备贸易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目录 一、安装过程注意事项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三、吊装就位 四、清理扶梯准备试车 五、试车 六、安装扶手部分 七、安装内外盖板 八、整机调试 九、完工报检 十、附录

1、安装过程注意事项: 1.1必须牢记“安全第一”的生产观念,从思想上保持警惕。 1.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头戴安全帽,工作时穿上规定的工作服和安全鞋,不可戴手镯等装饰品。严禁在工作时玩耍,打逗,饮酒。 1.3在井道脚手架上工作,上下爬行时要注意站稳抓实,除非已提供某些防护措施,当工作台高度超过2米时而有坠落危险时,必须戴上安全带,并紧系在牢固的物体上。当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将附在木板上的钉子除去或弄弯。 1.4工作区域及周围地区必须保持清洁,任何时间均应防止绊倒,或其他损伤。保持安全清洁的环境。 1.5工作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对随身照明严禁使用明火或220V电源照明,必须用36V以下的电源作照明。 1.6当使用易燃,易爆及有害液体时,必须要有足够的空气流通,并有保护措施的设置消防器材。在现场严禁吸烟和引入火种。如在密封场所也无通风设施,则必须戴上认可的口罩,防止溶液接触到皮肤。切勿将氧气,氯气等混合以免发生爆炸。 1.7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保证有可靠接地,并配有漏电保护器,电动工具不得在潮湿或水中使用,切不可将电动工具当作其它用途使用。 1.8气割设备应放置在妥善地方,并有“禁止吸烟”的标志、消防措施和灭火工具。氧气瓶、乙炔瓶存放位置不得小于7米,且远离火源至少10米。 1.9当进行电焊或气割工作时,应提前与业主取得联系。申请动火证,操作工必须持动火证方可动火,动火前必须有监护人并配备灭火器。 1.10防止溶液溅到衣服上。 1.11未经质检部门验收的扶梯,非授权人员不得随意启动。 1.12每天工作结束时,检查是否有工具、无用的物品还没有拾起,看看安排的工作是否完成。检查开关是否开着。同时应确保防火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1.13每个工地上,必须有急救箱。 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1扶梯安装前的检查 在安装前应首先检查扶梯在运输过程中是否有包装破损现象,对照装箱清单检查是否有零件遗缺,如发现有此类现象请马上向公司报告,以免延误安装时间。 2.2土建的检查 为了安装施工能进行地顺利,在施工准备时,必须检查土建情况,并与图纸核对,如有问题可提前发现,以便即时研究解决。 2.3检查用户供电系统容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满足“三相五线”的要求,是否有可靠的接地,供电线路是否敷设到上机房处。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用户联系解决,以免影响装梯速度。

接触网吊弦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吊弦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1 铁路接触网吊弦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 (1)施工准备 人员组织 工、机具

主要材料、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吊弦线夹(承、 导) 按施工表套若干 与锚段相匹 配2 吊弦按施工表根若干与锚段相匹 配 3 U型销钉按施工表个若干 4 无酸锂基润滑脂kg 若干 2)测量吊弦安装位置,安装吊弦 测量人员带测量工具下车,按计算表,开始测量吊弦安装位置,用粉笔在钢轨上作出标志,或采取沿着导线测量的方法。 作业车对位,升作业台,作业车上安装人员扶起作业登,上凳系好安全 带,一人将需安装的吊弦传递给安装人员 施工负责人用线坠对准钢轨上的安装位置,反引到承力索上,安装人员 配合,并标记安装位置,先安装承力索上的吊弦线夹,再安装接触线上的吊弦线 夹,承力索上的吊弦线夹安装图见下图: ④先用刷子清楚掉承力索、接触线安装吊弦线夹部位的灰尘和氧化物层,并在安装位置涂一层电力复合脂。 ⑤拆开吊弦线夹,先将吊弦线夹的线夹(6 )固定在承力索上,将吊弦穿过吊弦心形环(4),将六角螺栓(8)穿过线鼻子(1)及防松垫片的孔,把吊环(7)推过线夹(6),将六角螺栓穿入吊环(7)和线夹(6)及防松垫片,带上六角螺母。 ⑥将U 型销钉从六角螺栓(8)和承力索之间,见下图。

⑦用梅花扳手拧紧螺栓(8)与螺母(9),用力矩扳手检测紧固力矩并达标,然后再按要求将防松垫片的长短折弯将止动垫片板到位。 ⑧拆开接触线吊弦线夹,以便安装,将吊环穿过吊弦心形环(4 ),将六角螺栓(8)穿过线鼻子(1)的孔及防松垫片的孔,把吊环(7)推过线夹,抬住接触线,将线夹防止在接触线的凹槽里,把带线鼻子的六角螺栓(8)推进吊环(7)和线夹(6)及防松垫片,带上螺母,安装人员用线坠检测吊弦垂直度,并调整达标,再用梅花扳手紧固,并用力矩扳手检测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要求将防松垫片的长短片折弯,详见下图,将止动垫片板到位。 ⑨测量导高 一个锚段吊弦安装全部完成之后,应逐悬挂点,吊弦点检测接触线下缘距轨面连线的高度。 记录人员如何记录,并将记录交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吊弦长度是否合格,并出具处理意见,安装人员根据意见处理达标。 接触线高度变化的坡度及预留驰度均为0,相邻两根吊弦间的导高差不大于10mm。 ⑩结束完成当天安装任务后,收回工具和余料,放倒作业凳子,降下作业平台,作业车在封闭点结束前返回车站。

宁杭高铁接触网作业指导书概论

NGG/JS280-2013 南京供电段宁杭高铁接触网检修工艺 第一章总则 根据宁杭高铁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高速接触网施工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验收标准,制定本检修工艺。 对于新操作项目,需要样板引路,确认安装标准和工艺操作。特别是对于需要新增材料、配件的验证,确保材料申请的正确性。 不得踩踏接触线或对接触线施加外力,以避免影响接触线的平直度。配备携带方便和功能良好的照明工具。以确保检修的准确性。 带入线路的工机具和材料、配件等应登记编号,确保工完场地清,不留任何杂物(如一个螺帽、一个铁丝头等)。 修正或更改现有零部件(及结构)位置和状态必须得到车间技术人员、现场负责人的同意,并做好记录,确保现状满足高速运行和安全质量要求。 切实落实记名检修制度,记录检查人、检修人和现场负责人。排查发现的问题应提供照片。 第二章腕臂结构 一、作业准备 1、人员:车梯作业14人;作业车作业10人。 (1)车梯作业:工作领导人:1人;座台要令、防护:1人;车梯上作业:2人;推、扶车梯:4人;两端验电接地:4人;两端行车防护:2人

(2)作业车作业:工作领导人:1人;座台要令、防护:1人;平台上作业:2人;两端验电接地:4人;两端行车防护:2人 2、工、机具:作业车(或车梯)、水平尺、力矩扳手、钢丝套、滑轮组、滑轮、大绳、橡胶锤(或木锤)、温度计、安全工具、防护用具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3、材料:套管双耳(套管绞环)、承力索座(钩头鞍子)、定位环、管帽、黄油、调节板、平腕臂、斜腕臂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二、检查项目 1、套管座 2、承力索座 3、套筒双耳 4、套管单耳 5、定位装置 6、弹性吊索 7、其他零部件 三、检查方法与标准 1、套管座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框架涵施工作业 :指导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人:人: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框架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施工准备 设置项目部管理人员专职办公室及住所,并配备办公设施及用品,为便于施工人员就近施工提供安全、且利于休息的环境住宿,同时在施工现场设技术人员值班房一个,24 小时提供技术支持。 3. 技术要求 3.1框架涵砼施工砼拌合全部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钢筋加工在工区钢筋加工场地加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组织顺序:施工准备7清表7地基处理7挖基7框架涵砼施

4.2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 页)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按地质、水文资料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护方案、

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5.1.1 基坑开挖 技术员对基底进行平面位置、基底标高检查,基底几何尺寸应满足施工与设计的要求。 5.1.2 基坑护壁 基坑可采用放坡开挖、支撑加固或其它加固的开挖方法。挡板支撑,根据土质经检算,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 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不宜超过1.5m,边挖边支; 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挖出土时,应有防护措施,不得碰撞支撑。 5.1.3 基坑排水 基坑四周设制排水沟及汇水井,根据水量大小选用适当的水泵进行排水。基底自检合格后立即报请检验,待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迅速进行基础施工。 5.1.4 碎石垫层施工 碎石垫层厚度30cm碎石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5.2 钢筋骨架加工及安装 5.2.1 骨架制作 钢筋骨架制作须焊扎坚固。多层钢筋焊接时,可采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平面骨架,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处。如斜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应在中间部分适当增加短段焊接,以便有效地固定各层主筋。 5.2.2 钢筋接头 钢筋绑扎接头要求: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范围:I级钢筋不小于30d,n级钢筋不小于3 5d。钢筋的焊接采用搭接式电

人行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人行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人行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加强城镇道路人行道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要求,提高工程质量,特制定《人行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二、依据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三、质量管理要求 3.1.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承担人行道施工的工作量及要求,配备切合实际的人力、物力及机械设备。 3.2熟悉施工图及合同要求,编制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必须到具体操作层并留有记录,交底覆盖率100%。 3.3明确奖罚制度,责任落实到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要有高度责任心,严格过程质量控制,负责督促现场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技术交底进行。 四、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4.1严格控制现场材料质量,须送检的应及时送检,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4.2必须按要求配备相应机械设备。 4.3人行道路床必须碾压成型,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灰土施工,灰土必须过筛。在重要路段灰土必须采用厂拌灰土。严格控制灰土灰剂量、含水量,碾压完成后及时养生。 4.4人行道砼垫层必须使用商品砼,砼垫层施工应支模并配备平板振动器分块振捣,控制好砼高程、厚度、平整度。 4.5砌筑砂浆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0。砂子必须过筛处理,拌合必须采用砂浆搅拌机并应在拌合现场标识施工配合比。砂浆厚度不得超过2cm。 4.6人行道面层铺筑前应对人行道砖进行外观检查,外观质量及加工尺

寸不符合要求的道砖不得使用。铺筑前还应对道砖及砼垫层进行洇水。 4.7在铺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灌缝,灌缝必须饱满。 4.8检查井周围或与构筑物相接的砌块宜切块补齐,不得用砂浆涂抹或打砖实施。确实不宜切块补齐的部分应用高标号细粒式混凝土填补平整,提浆、抹面、压光,并按道砖花纹勾假缝。 4.9道砖应高出路缘石5mm,道砖与路缘石相接处的砂浆应抹面压光并勾缝处理。 4.10人行道应与相邻构筑物顺接,不得反坡。人行道面层应稳固平整,排水通畅。 4.11铺筑面层砌块,发生错台、凸出、沉陷时,应将其取出,整理垫层,重新铺装面层,填缝;。 4.12安装路缘石应设控制桩,直线段桩距宜为10~15m;曲线段桩距宜为5~10m;路口处桩距宜为1~5m。 4.13路缘石应以干硬性砂浆铺砌,砂浆应饱满、厚度均匀。砌筑应稳固、直线段顺直、曲线段圆顺、缝隙均匀;路缘石灌缝应密实,平缘石表面应平顺不阻水。 4.14路缘石应采取C15水泥混凝土做立缘石背填,并还土夯实。还土夯实宽度不宜小于50cm,高度不宜小于15cm,压实度不得小于90%。 4.15路缘石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缝。灌缝后,常温期养护不少于3天。 4.16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以确保人行道的平整度。 五、料石、预制砌块、缘石的外观及加工尺寸要求 5.1水泥混凝土预制人行道砌块 水泥混凝土预制人行道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宜低于30MPa,抗折强度不低于设计要求。砌块的耐磨性试验磨坑长度不得大于35mm,吸水率应小于8%,其抗冻性应符合设计规定。砌块应表面平整、粗糙、纹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等现象;彩色道砖应色彩均匀。加工尺寸及外观质量允许偏差符合表2要求。

顶进框架涵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作业准备 (1) 3 技术要求 (1) 4 施工工艺 (1) 5.施工要求 (2) 5.1顶进设备安装 (2) 5.2试顶 (2) 5.3顶进挖土 (2) 5.4箱涵顶进 (3) 5.5尺寸偏差控制 (4) 6劳动力组织 (4) 7材料要求 (5) 8机械配置 (5) 9质量控制及检查 (5)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6) 10.1确保顶进安全措施 (6) 10.2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 (7) 10.3环境保护措施 (9)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十局宁启复线电化工程K223+527 新建(7+8.5+8.5+7)m框架桥箱体顶进工程施工。 2 作业准备 1、现场准备:现场既有地下管线采用人工挖出,并采取包裹保护,坡脚下电缆不能挖出积极与设备管理单位取得联系进行割接改移,在地下管线改移、保护措施完成后再进行框架顶进施工。 2、劳力及施工机具准备充分调试正常,由施工负责人确认备有足够人员、机械、材料,满足紧急情况下的替代、备用后方可施工。 3、技术准备:组织架子队人员进场,开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按批准的施工防护方案先防护后开工的原则进行施工。顶进前技术人员复核箱体几何尺寸和高程,并由测量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顶进高程中中线和高程控制点。 3 技术要求 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均没有存在既有线路行车安全隐患。 2、施工时间采用的行车办法符合《技规》、《行规》等上海铁路局规定的要求。 3、所有参加接长框架施工的负责人、安全把关人员和监督人员等必须经过培训,并熟悉施工程序、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顶进施工时,对既有路线采取D24型便梁的加固措施。 5、桥涵顶进前,应检查验收桥涵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后背,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顶进设备并做预顶试验。 6、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宜避开雨季施工,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7、顶进挖运土方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在开挖面应设专人监护。应按照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开挖,并严禁逆坡挖土、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每次挖土进尺不得超过1m。 8、在顶进过程中,应对原线路加固系统、桥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测量监控。 4 施工工艺

燃气管道的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燃气管道的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室外管道的敷设 燃气管道架空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厂房的外墙敷设;也可敷设在非燃材料的支柱或栈桥上; 不得在存放易燃、易爆物的场地和仓库区内敷设; 不得穿过不使用燃气的建筑物; 架空管道靠近高温热源敷设以及管道下面经常有装载炽热物体的车辆停留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在已敷设的燃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厂区架空燃气管道与架空电力线路交叉时,燃气管道如敷设在电力线路下面,应在燃气管道上设置防护网,交叉处的燃气管道必须可靠接地。 燃气管道与其它管道共架敷设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燃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燃油管和惰性气体在同一管架敷设时,其上下的垂直净距不宜小于250mm;

居民用户和商业用户管道埋地敷设确有困难时,可采用明管架空敷设,除应符合管道架空敷设的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室外架空明管可采用无缝钢管、镀锌钢管等,但应尽可能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连接。 室外架空明管水平安装,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墙敷设,也可设固定支架敷设,支架的间距以不使管道造成下弯曲为准,以免影响供气(不能超过5m); 沿建筑物外墙的燃气管道距住宅或公共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中压管道不应小于0.5m,低压管道不应小于

0.3m; 支架敷设时,不能影响车辆通行,沿墙装置不可影响门窗开启;管底至人行道路面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2.2m;管底至其它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4.5m; 在同一平行的线路上,架空明管管道与电线和电气设备间距不应小于300㎜,间距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水平管道安装应横平竖直。水平安装的管道,需要升高降低时,在系统低处宜装丁字管,加丝堵或法兰,不得安装弯头;竖直安装的管道应与地面垂直,不垂直度应小于2mm /m。 架空明管管道及支、托架应刷防锈底漆二遍,刷黄色调和漆二遍。视漆膜脱落情况或每三至五年再涂刷一遍。 2、室内管道的安装 户内管线安装符合以下要求: 住宅室内燃气管道工作压力: 天然气为≤3000pa。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3) (一)作业前一天的准备 (3) (二)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4) (三)要令及验电接地程序 (5) (四)作业过程 (6) (五)撤出地线及消令 (7) (六)收工 (8) 二、岗位作业指导书 (11) (一)工作票签发人作业指导书 (11) (二)工作领导人作业指导书 (12) (三)安全员作业指导书 (14) (四)驻站联络员作业指导书 (15) (五)现场行车防护员作业指导书 (16) (六)地线监护人及操作人作业指导书 (17) (七)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指导书 (18) (八)平台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19) (九)车梯推扶人作业指导书 (20) 三、接触网巡视作业指导书 (21) 四、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 (23) (一)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23) (二)两跨式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26) (三)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 (28) (四)电联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32) (五)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5) (六)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9) (七)滑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2) (八)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4) (九)弹簧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6)

(十)绝缘子检修作业指导书 (48) (十一)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0) (十二)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 (53) (十三)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56) (十四)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9) (十五)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61) (十六)扭力扳手使用作业指导书 (65) 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9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框架涵现浇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路客运专线下设的通道式或排水式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箱涵。 2 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根据框架涵的平面位置、结构尺寸和设计标高,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在实地放出标志桩或用石灰等画出基坑开挖标志线。 2.1.2 审核施工图纸,核对结构尺寸及工程数量,做好技术交底。 2.2 场地准备 拆除施工场地内及周围所有对施工有影响的障碍物。做好周边防排水设施,规划好堆放材料区域,有占用地方道路的则进行改道。 2.3 人员配备(见表1) 表1 框架涵每班劳动力组织 2.4 机具配备(见表2) 前期配开挖基坑用的挖掘机1台,根据运距配倒运弃土用的自卸车1—3台。后期根据运距配6立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3台,每小时60立方排量的输送泵或长臂泵车1台,插入式振动捣固器4—6台,钢筋弯折及焊接设备各一套。 3 技术要求 3.1 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合钢模板分二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通过泵送入模或吊装入模,浇筑完成后先带模浇水养生,拆模后覆盖塑料膜养生。 3.2 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在经过试验室鉴定合格后,由项目负责人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3.3 涵身混凝土必须是原装原色,色泽一致、结构尺寸准确,棱角分明,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且表面光洁平整,接茬顺直;混凝土表面严禁涂、刷、抹。 3.4 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框架涵进行中线、水平及贯通测量。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 4.2 操作要点 4.2.1 基础开挖 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车倒运弃土,人工清底,遇有地下水的基坑,施工时备用抽水泵准备排水。地基土不得渗水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开裂,地基承载力不低于设计值。框架底部软弱地基按设计要求处理。 4.2.2 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或组给钢模板,分二阶段安装,第一阶段安装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安装边墙和顶板涵身,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现浇支立。 4.2.3 钢筋制作与绑扎 钢筋在钢筋棚内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图纸在现场绑扎,严禁漏绑。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与涵身混凝土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相互位置的正确。 4.2.4 混凝土灌注 (1)框架涵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底板和边墙埂肋,第二阶段施工边墙和顶板。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2)浇注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作业指导书(上)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上) 2014-04-04 一、说明、、、、、、、、、、、、、、、、、、、、、、、、、、、、、、、、、、、、、、、、、、3 1、目的、、、、、、、、、、、、、、、、、、、、、、、、、、、、、、、、、、、、、、、、、、、3 2、范围、、、、、、、、、、、、、、、、、、、、、、、、、、、、、、、、、、、、、、、、、、、3 3、职责、、、、、、、、、、、、、、、、、、、、、、、、、、、、、、、、、、、、、、、、、、、3 4、引用标准、、、、、、、、、、、、、、、、、、、、、、、、、、、、、、、、、、、、、、、3 5、定义、、、、、、、、、、、、、、、、、、、、、、、、、、、、、、、、、、、、、、、、、、、3 6、一般要求、、、、、、、、、、、、、、、、、、、、、、、、、、、、、、、、、、、、、、3-4 7、对维保人员的基本要求、、、、、、、、、、、、、、、、、、、、、、、、、4-5 二、自动扶梯和人行道维修保养管理规定、、、、、、、、、、、、5-6 三、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梯维保安全操作规程、、、、、、6-11 1、通用事项、、、、、、、、、、、、、、、、、、、、、、、、、、、、、、、、、、、、、、6-7 2、大修换件安全作业、、、、、、、、、、、、、、、、、、、、、、、、、、、、、、7-10 3、安全预防措施、、、、、、、、、、、、、、、、、、、、、、、、、、、、、、、、、10-11 四、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梯的维修保养、、、、、、、、、、、、11-16 1、维修保养的一般要求、、、、、、、、、、、、、、、、、、、、、、、、、、、、11 2、周期性维保、、、、、、、、、、、、、、、、、、、、、、、、、、、、、、、、、、、11-14 3、保养方法、、、、、、、、、、、、、、、、、、、、、、、、、、、、、、、、、、、、、14-16 五、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中修和大修、、、、、、、、、、、、16-18 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中修的确定及项目内容、、、、、16-17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页脚内容1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接触网支柱定位测量及放样、隧道吊柱定位测量及放样、轨面标高测量及放样。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土建单位提供CP Ⅱ交桩资料。 2.1.1 路肩高程计算 H =Hd+L*i (m ) 式中: H :支柱点路肩高程; Hd :变坡点高程; L :支柱点至变坡点距离; i :坡度(‰); 2.1.2 竖曲线计算公式: )(22 m R L y = )(2000m i R T ?= T=7.5△i 式中 y :竖曲线支距; T :切线长;L :支柱点到竖曲线始、终点距离; R :15000m △i :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i2-1i i =Δ; 2.1.3 曲线偏角计算 2.1.3.1 圆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T=R*tg(a/2) L=R*a*π/180 C=2* R* SIN(r/2) 由三角关系可得 r=2* β

β=L*90/R*π 此即为圆曲线上任一点处弦线与切线的夹角公式 其中 T :切线长 L :曲线长 R :圆半径 C :弦长 r :圆心角 2.1. 3.2 缓和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弦长计算公式 C=L-L3/(90*R2)+L5/(3888*R4) β=L2*180/(6*R*L0*π) Z Y Y Z R JD βa r C T 图1 H Z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