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要求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时间。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换算。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量长度。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实验: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

2、机械运动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4.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建议讨论测量火车(汽车)速度的各种方案.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公式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知道平均速度

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3、声

1.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4、光的色彩、光的传播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3.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平面镜、光的反射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6

透镜

光的

折射

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

4.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例8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

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实验: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

7

质量

1.了解质量的概念.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能估测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了解质量的概念。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应该对物理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发展估测能力。

知道质量的单位

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会使用游码。

实验: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8

密度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2.记住水的密度。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理解密度的概念。

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会用量筒测体积。

实验: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9

其它

物理

属性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

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4.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关注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尝试与同学交流利用当地环境资源的见解.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征。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任何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10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4.会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会作力的图示;知道重力;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滚动摩擦;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

11

二力

平衡

运动

和力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4.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知道惯性定律。知道惯性现象。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理解合力的概念。

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2

压强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的概念.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选学)

知道大气压强的现象;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知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机翼的升力(选学)

13

浮力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14

简单

机械

1.通过实验,了解杠杆平衡条件。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4.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理解力臂的概念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 轮轴(选学)

15

功和

功率

机械

效率

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3.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4.经历实验探究,理解机械效率.会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5.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理解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例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

知道功的原理

理解功率的概念

理解有用功和总功

理解机械效率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能简单描述机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3.能简单描述动能、势能、机械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能用事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理解动能、重力势能

知道弹性势能

理解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7

温度

物态

变化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3.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并能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5.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5温室效应、热岛效应)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理解)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一些水循环现象(理解);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会使用液体温度计。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知道晶体的熔点;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会查熔点表。

知道蒸发现象;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知道沸腾现象;知道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知道液化现象。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18

宇宙和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

内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2.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

3.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4.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19

比热

热量计算

1.了解热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了解热量的概念。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知道热量及其单位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理解计算热量的公式

20

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热机

1.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知道燃料的热值

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知道热机的效率;* 火箭(选学)

21

电路电流电压

1.知道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电流及其单位,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3.知道电压及其单位,会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4.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特点。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5.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

知道电压;会使用电压表

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短路及其危害。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理解电流的概念。会用电流表测电流。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理解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知道电压及其单位。知道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会用电压表测电压。理解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之和。理解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压相等。

22

电阻欧姆定律

1.知道电阻及其单位。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2.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3.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4.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的特点。

5.知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知道电阻。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知道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23

欧姆定律的应用

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会测量导体和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

3.会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活动建议(2)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画出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并进行讨论。

理解欧姆定律。

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理解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24

电功电功率电热

1.知道电功,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4.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5.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知道焦耳定律。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例1解释:家庭电路中导线连接处如果接触不好,往往会在那里发热,出现危险。知道电功及其单位。理解电功的公式。会用电能表测量电功。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实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理解焦耳定律。

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

25

家庭安全用电

1.了解家庭电路的构成,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了解家庭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3.了解家庭电路中电流超载的原因,了解电路中接触不良容易引起火灾的原因。

4.记住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和安全电压值,了解我国电网用交流供电,频率是

50Hz。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了解电路中接触不良容易引起火灾的原因。

活动建议(3)学读家用电能表,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例2了解我国电网用交流供电,频率是50Hz,电压是220V。

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

知道空气开关的作用。

知道安全电压。

知道安全用电常识。

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26

磁场

1.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能用实验证实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知道磁感线,了解地磁场.

3.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4.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调查并了解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知道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

例2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活动建议:(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用电磁继电器。

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知道磁感线。知道地磁场

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知道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实验:制作电磁铁并研究它的作用

知道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7

电能和机械能的转化

1.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2.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探究并了解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原理。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4.初步了解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5.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探究并了解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知道磁场对通电导体有作用力。

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

知道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28

电磁波现代通信

1.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能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存在。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9

能量

能源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3.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4.能结合事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5.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了解太阳能的转化

7.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8.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能结合事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活动建议:(1)讨论太阳能在地球上怎样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能?

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

30

新材料及其应用

知道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知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初中全部)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2.微观粒子: ●分子:能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为分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的大小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我们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分子。 ●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由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 3.物质三态的微观模型: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但水结冰时体积变大。 ●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显著增大。 4.纳米科学技术(1nm=10m): ●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0.3~0.4nm,蛋白质分子的直径可达几十纳米,病毒的大小为几百纳米。 ●纳米尺度:0.1nm~100nm ●纳米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第二节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千克(kg)是质量的基本单位。 3.常见的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为10-3t=1kg=103g=106mg。 4.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5.质量的测量:在生活中,我们常用杆秤、台秤、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 质量。天平分为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6.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7.①选程:使用前,观察称量(最大测量值)、感量(最小测量值); 8.②放平、归零: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9.③调平:调整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天平平衡); 10.④称量: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左盘,用镊子从大到小地往右盘夹取砝码。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11.⑤读数: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m物=m砝码+m游码; 12.⑥整理器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13.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 ●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游码,这样做会导致砝码生锈。 ●调平前,如果指针向左偏(右盘高)就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向右偏(左盘高)就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潮湿的物体、液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测量。 ●测量时不允许移动天平,也不允许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对游码读数时,应该按左侧对应的数值读数。 ●如果称量时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后天平平衡,那么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去游码在标尺上所 对的刻度值,即m物=m砝码-m游码。 14.器材磨损或不规范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可结合实际分析原因):

教科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基础版)(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中考总复习 初中物理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考纲要求】 1、知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3、知道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诠释: 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 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声现象复习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要点诠释: 1、超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2、次声波:通常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频率低,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但是有的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诠释: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考点四、声的利用 1、声与信息: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利用声呐探测海深、鱼群。 2、声与能量: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典型例题】 类型一、知识的综合应用 1、(2016?无锡一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思路点拨】考查简单的声现象。 【答案】C 【解析】A、真空不能传声,手机接收的是电磁波,故A错误;B、蝴蝶振翅频率低于20Hz,人耳是听不到的,故B错误;C、“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C正确;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错误。

最新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2016--2017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大纲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 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这对于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学习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物理课是普通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物理教学应该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实现普通高中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更好地作出贡献。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程安排 本大纲提供两类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具有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的需求。 必修物理课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简称Ⅰ类物理课。 必修加选修物理课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简称Ⅱ类物理课。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内容应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中属于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高中物理课应该强调加强基础,把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主干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应当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要处理好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关系,适当增加近代物理的内容,并在经典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注意渗透近代物理的观点,开阔学生的思路和眼界。 物理知识有广泛的应用,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与基础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要介绍与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学生不仅要学到物理知识的结论,而且应该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的。在展开教学内容时要介绍一些历史背景和物理思想的演化。 教学内容的程度和分量应该难易适度、负担合理,课时安排要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培养质疑的习惯。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都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学习和发展。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讲课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鼓励和指导他们主动地、独立地钻研问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

初中物理学习大纲

初中物理学习大纲 1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 . 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 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 见。 3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 自己的见解。 5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6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物质属性 7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8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9 .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10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物质的结构和尺度 1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12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13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14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新材料及其应用 15 .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6 .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17 .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8 .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9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0 .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21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物理课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对完成义务教育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的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是: (一)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 选取基础的、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比较广泛的知识,是今后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生活所需要的预备知识,既要有形象生动的感性内容,又要有初中学生能够理解的理性知识。选择教学内容还应注意有利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 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要注意选取与物理知识联系密切的实际知识,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理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要以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适当介绍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境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物理知识在解决这些问题和取得这些成就中的作用,并安排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三) 难易适度、负担合理 初中物理的程度和分量,应该难易适度、负担合理,使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经过努力可以学好,并留有余地,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大纲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适当地留有了余地,并安排了一些选学内容(标有*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让学生阅读自学。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人教版人教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 ,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 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

初中物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总复习:压力 压强(基础)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

总复习:压力压强(基础) 责编:雒文丽 【考纲要求】 1、理解压力的概念、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2、固体压强的计算,增大减小压强的办法及应用; 3、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4、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压强(高清课堂《压强》) 1.压力: (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2.压强 (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 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3)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 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考点二、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 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考点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证明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要点诠释: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l05Pa=76cmHg=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 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最新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最新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知识学生实验演示 机械运动 知道机械运动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长度的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平均速度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知道平均速度 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声音的发生及 传播 物体振动发声 声音靠介质传播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乐音和噪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温度和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温度温度计、体温计(实物或挂图)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摄氏温度 会使用液体温度计 * 热力学温度 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知道晶体的熔点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会查熔点表 蒸发蒸发吸热 知道蒸发现象 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 关 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沸腾观察水的沸腾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知道沸腾现象 知道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 液化知道液化现象 升华和凝华碘的升华和凝华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球面镜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透镜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 作用 凸透镜成像 观察凸透 镜所成的像 凸透镜成像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 像的条件 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实 物、模型或挂图)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 物体的颜色 白光的色散 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 照度测量教室中不同位置的照度 质量知道质量的单位 天平用天平称质量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 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密度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 等 相同质量不同物质的体积不 等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 比 理解密度的概念 会查密度表 知道水的密度 会用量筒测体积 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力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 作用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引起物体的形变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 运动的方向 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重力重垂线 知道重力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 直向下 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 法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力的图示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不同 力的方向性 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会作力的图示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方向二力的合成 反方向二力的合成 理解合力的概念 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 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 变速运动: A 、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 、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 、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恒量与路程S 时间t 没关系 t S v s t = t s v = v t s = v s t =

初中物理人教版考纲

教学大纲对知识点要求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时间。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常用单位,知道各单位间的换算。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测量长度。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实验: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 2、机械运动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4.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活动建议讨论测量火车(汽车)速度的各种方案.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理解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公式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知道平均速度 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3、声 1.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了解乐音的特性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4、光的色彩、光的传播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3.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5、平面镜、光的反射 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最新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知识学生实验演示 机械运动 知道机械运动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长度的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平均速度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知道平均速度 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声音的发生及 传播 物体振动发声 声音靠介质传播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乐音和噪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温度和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温度温度计、体温计(实物或挂图)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摄氏温度 会使用液体温度计 * 热力学温度 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知道晶体的熔点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会查熔点表 蒸发蒸发吸热 知道蒸发现象 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 关 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沸腾观察水的沸腾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知道沸腾现象 知道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 液化知道液化现象 升华和凝华碘的升华和凝华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球面镜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透镜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 作用 凸透镜成像 观察凸透 镜所成的像 凸透镜成像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 像的条件 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实 物、模型或挂图)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 物体的颜色 白光的色散 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 照度测量教室中不同位置的照度 质量知道质量的单位 天平用天平称质量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 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密度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 等 相同质量不同物质的体积不 等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 比 理解密度的概念 会查密度表 知道水的密度 会用量筒测体积 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力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作 用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引起物体的形变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 运动的方向 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重力重垂线 知道重力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 直向下 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 法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力的图示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不同 力的方向性 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会作力的图示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方向二力的合成 反方向二力的合成 理解合力的概念 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6--2017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大纲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①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 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 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距离大于10 r 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第三节比热容 1、比热容: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知识学生实验演示 机械运动 知道机械运动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长度的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匀速直线运动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平均速度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 度 知道平均速度 会用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 声音的发生及 传播 物体振动发声 声音靠介质传播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乐音和噪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知道乐音的三要素 知道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温度和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温度温度计、体温计(实物或挂图) 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知道摄氏温度 会使用液体温度计 * 热力学温度 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知道晶体的熔点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会查熔点表 蒸发蒸发吸热 知道蒸发现象 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 关 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沸腾观察水的沸腾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知道沸腾现象 知道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 液化知道液化现象 升华和凝华碘的升华和凝华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球面镜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透镜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 作用 凸透镜成像 观察凸透 镜所成的像 凸透镜成像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 像的条件 凸透镜的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实 物、模型或挂图)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 物体的颜色 白光的色散 透明物体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 照度测量教室中不同位置的照度 质量知道质量的单位 天平用天平称质量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会使用游码 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密度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 等 相同质量不同物质的体积不 等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 比 理解密度的概念 会查密度表 知道水的密度 会用量筒测体积 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力对物体的推、拉、提、压等 作用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引起物体的形变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 运动的方向 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重力重垂线 知道重力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方向竖 直向下 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 法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力的图示力的作用点不同,效果不同 力的方向性 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会作力的图示

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

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

————————————————————————————————作者:————————————————————————————————日期:

物理 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 (一)落实“立德树人”。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充分挖掘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德育内涵,在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三)注重实验、探究。合理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有效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理解概念、发现规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四)发展科学思维。关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科学方法的应用,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开设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课时安排,开足开齐初中物理课程,尤其要加强实验教学。 (二)教学要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为依据,针对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让学生练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使用科学记数法。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让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形成感性认识,明白孤立的、缺少单位的数值在物理学中是没有意义的。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提纲(完整)

第一章声现象(起步物理学)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 →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3.(1).例子: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 传导。 4.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 难再听到声音。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 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周期: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周期的符号T,单位s 周期与频率关系:T f=1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