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1-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1-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1-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附件1:武汉纺织大学课程教案

中西文化比较

导论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2、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3、理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文化的特质;

2、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三、教学学时:4

四、讲稿:

世界文化通常被分为四大体系:一是西方文化体系,覆盖欧美、澳洲;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覆盖西亚、中亚、北非、中非以及南亚、东南亚;三是印度文化文化体系,覆盖南亚,影响东南亚;四是中国文化体系,覆盖和影响整个东亚。在四大文化体系中,领先于世界文明的,最早是古希腊,随后是中国,再次是欧洲。古希腊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已经进入奴隶社会,其青铜、冶铁、造纸术的发明领先于世界。中国约公元前476年进入封建社会,在公元3—15世纪,保持着世界领先的科技水平(李约瑟语),为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

长期以来,在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支配下,一些西方政治家和学者甚至认为,在意识形态对抗结束之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贸易、旅游、媒体通信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增长正在产生一种共同的世界文化,随之而来的应当是一个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及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然而,科索沃上空轰鸣的飞机、阿富汗化为灰烬的巴米扬大佛、耶路撤冷的爆炸、伊拉克的炮火,都让我们不能不看到这表面繁荣下潜伏的危机。冷战结束十多年来,由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导致的地区性冲突与局部战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其中一些国家内部的冲突多数与文化有关。俄罗斯与美国的冲突,中国崛起与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既有国家利益冲突的原因,也有文化差异的因素。

自有文明以来,人类曾经历过各种形式的文明间的碰撞与交流。从丝绸之

路到唐僧取经,从十字军东征到成吉思汗的西征,从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郑和下西洋到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仅最近的数百年间,影响较大的文明间的碰撞即有16世纪以来的西方殖民化运动,中国的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入侵,二战后的中东战争与伊斯兰革命,20世纪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等等。当然,这些所谓交流并非完全建立在主动选择和平等互信基础上的对话,往往是与暴力或强权方式相伴随的单方向的文化输出和渗透。其中东西方文明间的交往与冲突尤为令人关注。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生与与交往史,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是不容回避的话题。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讨论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究竟谁是先进或落后,但对其各自的渊源与特征却不甚了解,对文化差异与冲突的根本性质及其产生原因也缺乏认识。铸造新的中华文明,必须以宽容的气度和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去理解不同文化的优势与特色。这也是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要进行这项工作,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怎样?现有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起因、过程和现状如何?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进行比较?

第一节“文化”释义

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兽之别,在于兽只能本能地生存,而人在本能之外拥有一个文化的世界。所谓人是政治的动物、理性的动物、符号的动物、历史的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等说法,都可概括为人是文化的动物。因为政治、理性、历史、符号、社会性等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与文化同义。人类拥有文化,已有漫长的历史。工具的制造、火的发明、文字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国家的形成等等,一切都围绕文化发生。

一、“文化”的内涵

进行文化比较,首先必须对文化有一个认识,至少要有一个界定。不同的人,不仅普通人,甚至是专家,对“文化”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我们谈到某人有文化,文化程度怎样,指的是这人识字多寡、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但在另一层面上,小到个人的心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念等,大到人类的进化、文明的进步,都可以是文化。文化包括的范围广、层面多,百家各执一说,如盲人摸象,很难求得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中西方对“文化”的认识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1、中西方“文化”的词源考察

古代汉语中,“文化”一词与现今流行的文化概念相去甚远,而且“文化”作为整词的出现也有一个过程。有装饰、之意。

“文”在古汉语中的意义比较丰富。“文”同“纹”,本意是指各色交错的纹

理,有花纹、纹路、纹理等意思。如《易·系辞下》说:“物相杂,故曰文。”《文心雕龙·原道》也说:“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由纹理之意延伸出人为装饰、修饰的意思,与“质”相对。如《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又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如《文心雕龙·原道》:“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论语·八佾》:“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再进一步推衍为美、善、文德教化,以及文辞、文章等,与“野”对应,或与武事对称。如孔颖达《尚书》序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这里的“文”指文字,中国古代相传是伏羲氏发明了文字。《尚书·大禹謨》中歌颂大禹的功德“文命敷于四海”,说大禹文德布陈于四海。“文”已有文德的意思。《论语·学而》中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行”专指道德践行,即“德行”,“文”则是与“行”相对应,指诗书礼乐等“六艺”之类。《论语·雍也》中还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野”指事物的“自然状态”,“文”指事物的人为状态。自觉地把“自然状态”和“人为状态”加以区分,可见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文”是由“人为”努力而通过“规范化”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才有了文字、文献、文籍、文学、文化、文明等词语。

把“文”与“化”连起来使用的最早见于《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道德规范。意思是人类从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中寻找规律,以便驾驭、改造自然和教育、感化世人。“文化”一词开始连用是在刘向《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功。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用如动词,意为以文德教化。不过,“文”指“文德”,“化”指教化,也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整词。之后,晋人束哲《补亡》诗中有“文化內辑,武功悠悠”句,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显然,“文化”在这里已经属于名词意义上的概念,其含义包括文治、教化和礼乐制度典章等。

到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了更为宽泛的“文化”概念,他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又说:“文之不可绝于天下地间,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清儒彭申善对“文化”也有类似的解释:

大而言之,则国家之礼乐制度;小而言之,则一身之衣服,一家之宫室。①总之,古代汉语中关于“文化”的概念,一般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指统治者

①《易经传义·解注辩证》,转引自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关于中国文化选择的再检讨》,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

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其二是指文物典章、朝政制度、道德伦理,以及日常礼俗中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

西方“文化”一词,英语、法语均写作“Culture”,德语“kultur”,都源于拉丁语“cultura”,基本含义指耕作,以后引申出居住、动植物培育等,都是指物质生活。这种含义,至今仍然在“agriculture”(农业)、“horticulture”(园艺)中保留着。不过,古罗马著名辩论家西塞罗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已经赋予它比喻的意义,采用了“耕耘智慧”(Culture mentis)的说法。而类似用法16世纪初才在英语中出现,意指为增进某种东西的质量所做的审慎努力,如“工艺的改进”(The culture of the arts),以后又出现了“精神耕耘”(mental culture)及“智力耕耘”(intellecture culture)等用法。但直到19世纪中叶,仍很少单独使用“文化”作为术语。

在1690年出版的法语《通用词典》中,对Culture的阐释是“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①到18世纪,法国学者伏尔泰、沃弗纳格等开始在比较完全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用来指训练和修炼心智或思想、趣味的结果或状态。文化一词就被用来形容一位受过教育的人的实际成就——文学、艺术、科学和良好的风度等,在1878年利特雷编纂的《法语词典》中,“文化”的解释是“文学、科学和美术的修养”,并提到了它作为“培养”和“教育”的同义词的用法。

17世纪德国学者S·普芬多夫对文化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文化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依赖人和社会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他把文化理解为对人的肉体、心灵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即为了完善人自身的本性而增补的知识。到18世纪,德国思想界开始流行“bildung”一词,内涵是指对人进行智力、美学和道德方面的培养,并通过这种培养的具体化来概括人类的未来和目的这一词义在别的语种里的相应术语即“文化”,但有时也可译为教育或教化。

由此可见,在西方文化中,“文化”(Culture)同样也是一个与“自然”(Nature)相对的概念。中西对文化含义的理解,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向。西文对“文化”含义的理解,有一个从物质生活到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这与中国文化一开始使用该词时,就已经含有了精神和人文的指向是不尽相同的。

2、近代以来中西方对“文化”的阐释

19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等人科学在西方的兴起,“文化”一词成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术语,被赋予了丰富的现代内涵。

在文化人类学史上,最早对“文化”一词作出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年)。他在成于1871年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

①转引自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文化或文明,究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①

泰勒关于“文化”的这一定义,实际上强调了“文化”的几点特征:第一,文化不属于生物学遗传,不属于人的先天本能,而是后天得来;第二,文化不是若干孤立要素的机械堆砌,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整体;第三,文化不是个人的所有物,而是属于一定的社会所有。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 Klukhohn)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Culture,a Critical of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辨析了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达160多个,将文化概括为:

文化由外层的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②

中国进行文化比较研究较早的学者梁漱溟先生认为:

据我们看,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

(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

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

(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

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

(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

各种是。”③

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他把“文化”的内容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的包括“衣食住等成品、开辟的土地、修治的道路、工具机器等、其它”精神的包括“言语习惯伦理等、政治经济等诸法律、学术上之著作发明、文艺美术品、宗教。”④

对不同的文化定义加以分析后可以发现,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层次,

①转引自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9页。

②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页。

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9页。

④冯志阳编,梁启超:《梁启超讲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3—141页。

因而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第一个层次是大文化观,是指文化涵盖了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如前面所提及的美国学者克拉克洪(Clyde Klukhohn)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含器物、信仰、习惯以及被这引起习惯所决定的的人的活动之一切产品。①梁漱溟、梁启超等学者也持这种看法。

第二个层次主张文化主要是人类精神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如美国佛蒙特大学哈维兰教授在1984年版的《当代人类学》中称:“文化不是可见的行为,而是人们用以解释经验和导致行为并为行为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仰。”②中国1979年版的《辞海》也把狭义文化解释为“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第三个层次的文化概念内涵更小,是对文化的传统的、直观的理解,专指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为主的艺术文化。在西方传统观念中,文化阵地是指博物馆、图书馆、剧场、歌剧院等。一些国际性机构,如“欧洲文化合作委员会”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是按此理解来设立的。许多国家政府机构中,都设立了文化部,与科技、教育等部门并列。中国的各级行政机构中还设立了文化局、文化馆。

3、“文化”的定义

中西方很多学者赞同将“文化”进行广义、狭义之分的做法。广义的“文化”是从人的本质上进行界定的,成为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物化形态。

苏联《大百科全书》将文化概念做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的物质和精神财富。”③

1974年的《大不列颠全书》,将文化的概念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即“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体的成员所共有”,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他们在物质工具和创造物种的体现。”

中国的《辞海》是如此定义文化的:“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文化下这样的一个定义: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文化”

①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30页。

②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③转引自王祥云:《中西传统文化比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仅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不是与自然、整个社会相对而言的,而是与社会经济基础及政治法律制度等相并列的,以思想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并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在内的复合体,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等。

4、“文化”与“文明”

“文明”一词,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睿智文明”的说法。但“文明”在此还是分别的两个词,唐人孔颖达解释这句话时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心雕龙·原道》说:“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唯人参之,性灵所钟,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天有天文,地有地文,人有人文,人文彰显,即为文明。因此,“文明”是指从人类的物质创造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即指人类社会摆脱了蒙昧和野蛮的状态。李渔《闲情偶寄》中“辟草昧而致文明”,即为此义。

西方“文明”(civization)来自拉丁文城邦(“civitas”)。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都使用过“文明”一词,意指对技术进步、知识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向往。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德国人则用文化来指宗教、艺术、思想等精神方面的事物,而文明则用来指政治、经济等社会中的现实事物。

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文明”作出科学解释,明确指出“文明”是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志的,是社会进步的概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肯定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的提法。文明的发展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同时又有民族性。判断文明与否的标准有:文字的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进步;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文明”兼有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含义。

文明和文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文化是文明的内在价值,文明是文化的外在形式。文化的内在价值通过文明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明的外在形式借助文化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常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说,而文化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等之类的称谓。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须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如近代一切工业机械,全由欧美人发明,此正表现了近代欧美人之文明,亦即其文化精神。但此等机械,一经发明,便到处可以使用。轮船、火车、电灯、电线、汽车、飞机之类,岂不世界各地都通行了。但此只可说欧美近代的工业文明已经传播到各地,或说各地均已接受了欧美人近代的工业文明,却不能说近代欧美文化,已经在各地传播或接受。因为产生此项机械的是文化,应用此项机械而造成人生的形形色色是文明。文化可以产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生出文化。由

欧美近代的科学精神,而产生出种种新机械新工业。但欧美以外人,采用此项新机械新工业的,并非能与欧美人同具此项科学精神。

二、文化的性质与特征

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一种巨大力量,文化不只是代表个人的行为和观念,为一定的共同体所共有。任何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并存的共同体,文化也不例外。不同的文化各有其个性特征,同时又有一些共同相通的共性存在。

1、系统整体性。文化是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它可以涵盖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及其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如果从形态入手,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倘若从意义的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将文化区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含文化产品、文化行为、文化学术等,和深层文化要素——如价值观念、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等,其中后者显然处在更核心的位置,往往成为文化学者关注的重点。这也许便是有学者把文化定义为观念系统的原因。然而文化的深层要素一般不会以直接呈现的形式出现,而只能交织渗透于表层文化现象之中。因此,无论我们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有学者认为没有所谓物质文化这样的东西,“一个壶并非文化——所谓文化者乃在器物背后的观念。而祈祷和礼仪只不过是一个文化观念之可见及的表现方式而已”。①但脱离了壶,是无法分析其背后的观念的。

2、多样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山区人喜欢吃辣椒、花椒驱寒祛湿,而平原地区因气候原因就不能适应这样的饮食。文化具有地域多样性,不同地方的文化同样具有不同的特色,大到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小到生活习惯、乡音难改。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由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不同的人类群体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使某一社会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特质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聚合起来,就可能构成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形态。如不同的宗教文化,其宗教教义、宗教组织、宗教仪式、宗教建筑等都各不相同。中国的婚丧嫁娶,各个地区都有一整套各自固定的模式。

有个笑话:一个咖啡店来了三个客人,每人要了一杯咖啡,每杯咖啡里都有一只苍蝇。日本客人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冲侍者说:“赶紧把你们经理叫来,我得告诉他怎样经营咖啡店,怎样管理下面的雇员”。英国人看见苍蝇一声不响,把钱往桌上悄悄一放,慢条斯理地走了。美国人看见苍蝇后把食指一勾,冲侍者说:“在我们美国,苍蝇归苍蝇堆里放,咖啡被归到咖啡类里放。客人爱吃多少苍蝇,由他们自己加,不必麻烦你们事先加好了。”——日本人讲究管理,英国人绅士派头,美国人非常幽默。如果再有一个中国人呢,讲究实惠的中国人,估

①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计会要免单、赔偿。

事实上,所谓整体的文化正是包融于许多互有差异的具体文化类型之中,而民族通常是文化结合的第一层次模式。正如美国学者鲁斯·本尼迪克所言,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①。不同民族间的这种文化差异有大有小,有些民族在历史和种族上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在文化形态上比较接近,属于同源的文化。如欧洲与现代美洲的文化,东亚各国的文化。另一些文化在历史上距离较远,联系较少,气质上差异较大,则称为异质文化。如以基督教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与有着儒家思想传统的东亚文化之间即是。而西方文化与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阿拉伯世界之间虽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由于长期的文化冲突和壁垒,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仍属于异质文化。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民族和地域文化系统的存在,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境和多样性的人类文化景观。

(冯波,p4)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文化的重要特征。

3、传递性。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一代把文化特征传给下一代的基本方式是“濡化”(enculturation,或译作文化熏染)。这是一个有意识和无意识学习的过程,通常表现为社会成员通过观察模仿或在该社会其他成员指导下的后天习得。因此,一种文化模式一经形成便具有保持下去的倾向,尽管任何一种文化都可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但在它内部总会有一个给这种文化定性的主旋律,即所谓民族精神。对一定文化的主要形态与特征加以总结、阐释并形成符码化的标志,这便是文化学中所谓“文化认同”的过程。按照本尼迪克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不灭亡,就一定要固执地寻求一种统一形态,而这种统一形态便是被民族精神从内部统一了的文化的首尾一贯的状态。当然,这里所说的首尾一贯只能是相对的。

4、共享性。文化具有共享性,它是超生理性或者个人的。在同一社会中,不同时代或不同世代的人可以享受同一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共享性。文化不能靠遗传来获得,只能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得到和创造。文化之所以必须共享,是因为文化不能靠遗传来获得。文化之所以能够共享,是因为人有后天学习的能力,有思维、语言、文字等共享文化的前提条件。

5、象征性。文化建立在象征符号基础上的,任何能有意义表达其他事物的东西都是符号。语言是符号的一种。人的举止如招手致意、握手拥抱,一个物体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都可以表现文化。

6、变迁性。文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其次是制度文化变迁,再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①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年,第页。

(冯波,p7)

7、规定性。

第二节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和意义

当我们从文化的视角放眼全球之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需要首先解决的课题。什么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什么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只有将它们放到人类文明发展演化的大背景下,放到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大视野中,才能得出清醒的判断。回首人类文明的发生与交往史,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是不容回避的话题,进行文化比较研究也就成为一件必须的工作。

一、文化比较的背景

文化比较是20世纪人文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它的兴起不仅得益于人类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也与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密不可分。随着后殖民时代的到来,长期处在边缘的文明纷纷崛起,向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发起挑战,形成了要求平等和对话的时代潮流。在中国,文化比较研究的兴衰则是与20世纪前后两期对外开放的潮流对古老传统的冲击,以及重新审视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要求息息相关的。

二、文化比较的意义:

(一)“欧洲中心论”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殖民体系。与此相应,文化上出现了以欧洲为“文明中心”的观点。“欧洲中心论”作为一种史学理论,在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得到了系统阐述。黑格尔从地理决定论和种族优越论出发,为资产阶级史学构建起“欧洲中心论”的基本框架:只有欧洲和欧洲民族才是“世界历史的中心”和“历史上光芒的焦点”,甚至“是历史的终点”。①后来,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把“一切其他文明的欧洲化”说成是“具有绝对的世界意义”②。这一唯心主义历史哲学在史著编纂的实践上,就是把世界史写成一部欧洲史,忽视、贬低以致抹杀广大非欧地区和国家的伟大历史贡献,并遭到我国史学界和世界史学界的批判。

那么,人类历史的发展究竟有没有“中心”呢?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心”始终存在,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中心”是指代表历史发展潮流和方向的先进地区与国家的历史示范的作用与地位。决定“中心”存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性和规律性。如果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共性和规律性,即无可比性,也就没有中心可言;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人类的文明发展还不能消除不平衡性,也就不能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印书社1963年版,第131页、148页。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没有历史发展的中心。在上古、中古史中,人类文明的中心纷呈不断。东亚文明、西亚文明、北非文明、美洲文明和地中海文明都先后或同时成为当时人类文明的中心,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类型和最高水平。由于当时文明赖以存在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还没有能力把它们所表现的文明形式推向整个世界,因此这些文明只能成为地域或区域性的文明中心,表现为多元化的文明中心,而始终未能形成世界性的文明中心。

进入近代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成了这一“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23页。] 尽管近代的历史五光十色、纷繁复杂,但还没有什么可以摆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旋律。尤其是进入十九世纪后,

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因此这个时代里发生的一切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的基础上产生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把这个在欧洲各国和非欧洲各国表现得不同的现代制度归结为一个共同基础即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24——25页。]看来,把资本主义历史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应不会引起太大的异议。问题是,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西欧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认为,英国与法国革命“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1页。] 而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致整个十九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851页。] “十九世纪整个文明人类的整个发展都是从它开始的,都要感谢它。”[《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01页。]可见,西欧在资本主义的产生与确立阶段确实占用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反映人类进步要求的“中心地位”,它是历史发展中心在内容与空间上的统一。那么承认世界近代史的中心曾经在西欧或欧洲,同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的“欧洲中心论”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在理论上承认西欧或欧洲曾是世界近代史的中心建立在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之上的。历史唯物论承认资本主义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曾是认为文明进步的表现,具有某种合理性。但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在起作用,使得这种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具有进步性与合理性的社会形

态,不可能再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代表这一先进形态的历史中心的出现就具有不可避免性。而资产阶级史学家的“欧洲中心论”则是建立在地理决定论和种族优越论的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

其次,在方法上承认欧洲曾是世界近代史的中心,是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西欧或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虽然不是全世界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史的全部,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的一般规律。因此,它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在一定时间内占有中心地位。而“欧洲中心论”者使用的却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方法,认为西欧或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就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完全否认或抹杀了非欧洲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与贡献。

第三,在内容上承认欧洲是中心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承认欧洲各民族、各进步阶级、阶层,尤其是无产阶级都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与发展付出了血的代价,作出了辉煌的贡献。如果没有劳动群众,尤其是工人和农民,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如何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成熟的社会形态,更谈不上成为历史发展的中心。

历史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某一瞬间(或点)的静态考察,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表现为先进与落后在时空上的共存;二是从某一历史发展过程(或线)的动态考察,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先进与落后的位置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交替移易。因此,历史中心的存在不但是一种历史规律,而且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明显的可变性。历史中心的可变性,首先表现在形式的变化上。上古和中古史中的历史中心都以多元的地区中心为其表现形式,它同闭塞的社会和低下的生产力相联系。到了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历史中心又以单一的世界性中心为其表现形式。它与资本对世界落后地区和民族的血腥征服相伴生。到二十世纪初,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产生了。此后,历史中心的形成又开始向多元化演变。它与人类的普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崛起,以及旧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相联系。其次,历史中心的内容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仅以世界近代史为例,历史发展的中心就经历了从地理上的“西欧”到“欧洲”,再到地缘政治上的“西方”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其间,以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思想意识形态为中心的色彩愈来愈浓厚,而以地域空间为中心的观念越来越淡薄。

总之,欧洲中心论是必须批判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但是,我们不能用否认历史发展有中心的观点去反驳“欧洲中心论”,也不能用否认欧洲在近代曾经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中心,或把其他什么地区说成是中心,甚至否认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历史进步性的方法去批判“欧洲中心论”。这样只能陷入新的唯心主义泥沼。

(二)“文明的冲突”观点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观,汤因比“挑战—应战”,赛义德抛出后殖民理论,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每一种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以此对抗欧洲中心主义。

约一个半世纪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假如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假如把“资产阶级”换为“西方”,这一预测与此后百多年的世界历史发展史惊人地吻合。

但西方“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却不仅是马恩所说的“商品的低廉价格”。强大的军事实力与经济能力一起,使西人的文化自信大增,同时也提高了西方文化对非西方人的吸引力。这在近代中国有着非常充分的体现万里长城之内的青年鲁迅在年的《自题小像》一诗中曾以一句“灵台无计逃神矢”沉痛地应和了马恩的话,而彼时开始兴起的尊西崇新大潮,似乎至今未衰。

这一现象最宜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文化霸权”理论来解释。我们国内许多人对“文化霸权”理论的理解都有些偏于从中文词字望文生义,特别注重居于强势一方的强权控制。“控制”(domination)当然是文化霸权理论的一个关键词,但若只看见这一面,就陷人另一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说的“单向度”(one—dimensional)思维模式。其实,文化霸权的形成与维持,不仅有支配群体及其文化强势控制的一面,而且有被支配群体因各种历史和时代原因对霸权文化大致接受甚而主动赞同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文化霸权”有些类似中国上古三代时的“共主”:其对从属者未必要求绝对服从,实则常常只要求承认其“共主”地位及不挑战即可。这其间还有许多细致微妙的讲究,读者可以去参考原书,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文化霸权”是“双向度”的。

当然, 霸权下的弱势群体对强势文化的倾羡和趋附也一直伴随着憎恶,特别在这一强势的形成依赖于非文化因素时更是如此。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铸》(The Clash of the Civilizationg Remarking of World Order)一书中论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非西方国家在追求以富强(特别落实于经济和军事力量)为标志的“现代化”时, 它们竞相往西方寻求成功的秘诀;而在这些国家达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后, 又纷纷转而声称是其本土文化——而不是从西方寻来的秘诀——促进了它们的成功。亨廷顿因而推论:国家的富强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复兴。

但是近代中国有着与其余东亚国家颇不相同的历史经验。在日本,“和魂洋材”说从来没有落到“中体西用”论在中国那样悲惨的结局(后者在中国思想言

说中迄今仍是一个负面意义为主的“落后”术语);近代日本许多“国学家”正是改革的促进派(其实中国亦然, 不过因为当时还有更趋“新”者而显得“旧”,故“国粹”在日本基本不是一个负面词汇。在韩国, 由于曾经陷为殖民地, 更加感到本土文化的珍贵, 反传统的思潮虽也曾出现, 却不象在中国那样成为主流。而在中国, 部分因为强势文化采取了打压和劝诱相结合的策略(不一定是预谋的),尊西趋新及与此相关联的传统观念在思想界长期居于(或隐居)正统地位, 其流风不散, 以至于今。

故中国传统的崩散远甚于日、韩等国, 到今天恐怕只剩那些居于“深层结构”之安身立命的基本价值观念尚部分存留,余者多已进人博物馆, 要经专家鉴定并释读后始能供游人观览也仅仅是观览而已。同时,今日“国学”与“后学”的异曲同调, 特别是其既不“国”也不“后”的层面, 更揭示了“专家”不专的隐忧。

这就产生了一种颇不乐观的可能性。当中国真正能够以西方的方式做西人曾经做到的事甚而做得更好(几十年来不断重复的“某事西方人用了多长时间做成、而中国人却只用了多短时间就作成”的流行“话语”, 最能提示赶超西人并驾而上之这种心态的持续存在, 因而出现亨廷顿所推论的本土传统文化复兴需求时, 包括“专家”在内的国人对传统文化实已甚感隔膜。结果, 本土文化的复兴恐怕将类无源之水, 虽得一时之盛雨而成演潦, 却难以长流。不能立足于传统或与传统接準的“现代化”, 其实并不会是有些人担心的“全盘西化”(诚如亨廷顿所言, 有些地方恐怕是“化”不过去的), 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化”呢?骡子比驴强壮、比马耐劳, 但要繁衍似乎只有“克隆”一法。这样的文化“复兴”大约不是人们所向往的吧?

上个世纪初胡适在欲为中国“再造文明”的同时也鼓吹“充分的世界化”, 那是受了“天下一家”的传统思想影响(或者也因为他所学的专业是意在高远的哲学),总希望有一个超越民族文化认同的大同世界的存在。近百年以及前此数千年的人类历史经验提示, 这样的理想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恐怕仍只能是个名副其实的理想(亨廷顿将此说破, 最为与胡适心态相近的中国人所不乐闻)。谁都希望下个世纪的世界是个冲突更少的世界, 但努力的方向也许不是人们常说的求同存异(人类诚有共性, 同者自同, 原不必求;而人类各文化族群亦自有其个性, 求也未必能同),倒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和庄子主张的“以不齐为齐”更适合于不同文化的族群共处, 也更有实现的可能。

今日世界的融合与互动已达不可能自我封闭的程度,不论何种文化或教义,皆已不存在完全纯正不杂者(故即使所谓的“原教旨主义”也不过是一种态度的强调而已)。但要能够真正吸取他文化之长,则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坚实基础,一要努力做到朱子所说的“虚其心”,即西人所谓“心灵开放”(open mind),平等对待本土文化与异文化。近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其最大问题即在

于它隐约道出将不同文化视为有高低之分的体系这一价值观念。在这方面, 持“中体西用”说者与尊西崇新者实质上并无两样,其区别不过在于中西文化何者高何者低而已。存此一念,则即使当时双方大部分人的实际目的均侧重在引进“西学”,仍难以真正汲取西学。

要朝“和而不同”的方向努力,首先要能既充分了解自己, 又对异文化及异文化群体产生真正的“了解之同情”。而这一努力的方向恐怕不是去求同, 而是先分清人我之别, 即不仅弄清楚“我是谁”这一认同问题更要能将“非我”(the other)真正当做“他者”来理解。这是我们的文章常常注目于梳理中西文化异同的一点初衷。

就西方学术成果而言, 只有循西方文化体系的内在发展理路去解读其具体的研究, 才能弄清其心意所指必有此理解, 才谈得上对话、批评与借鉴。我们在评介一些西方汉学包括中国研究书籍时, 总试图说明其产生的学术语境。盖汉学在西方是边缘学科, 除欧洲少数经典汉学著作有与近代西方经学相近的特有传统外, 大部分汉学研究都循西方学术主流而波动的若不了解其主流, 也就难以读出其所欲言。①

鉴于上述所言,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意义在于:

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与理解各种文化的本质和特征,从而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文化就其本质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在人类千差万别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中,中国文化和西方两大迥异的文明形态与冲突及其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命运,更是引起了东西方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认真思索。延续了5000年,从未中断,给世界以巨大影响力的中华文明,在其漫漫发展的历史长河过程中,其优秀传统是什么,其留给后人的负面影响又有什么?当今在世界上借助于资本和科学技术优势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其精华和糟粕又各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只有把他们放到人类文明发展演化的大背景下。放到全球文化多元共生的大视野中,才能得出清醒的判断。那么,遵循怎样论文联盟的逻辑起点才能进一步把握某一特征文化系统的特征与性质,并正确鉴别其中积极与消极的因素呢?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逻辑起点是站在文化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基础上,并把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剖析和文化基本精神的比较作为统摄整个文化比较的中心线索。在彼此的文化比较中,从东西方文化形成的背景与基础人手,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赖以产生的不同地理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原

①罗志田《文化评论与中西文化异同》,《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第108-110页。

初生产方式及经济社会结构模式等文化景观,由此导引出对不同民族精神的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再选择一些在文化系统中有着最普遍联系和广泛影响的文化现象展开具体分析。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在上述诸方面基本异同的比较,使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总体价值在文化诸要素中的体现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进而全面认识东西方文化精神在文化演进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通过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透过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现象,廓清其本质,从而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二、有助于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当今,在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一些西方政治家和学者认为,在东方、西方以意识形态为主的对抗结束之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贸易、旅游、网络媒体通信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增长正在产生一种共同的世界文化,随之而来的应当是一个以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普及为基础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但是,冷战结束近20年来,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导致的地区性冲突与局部战争却愈演愈烈。各个国家在分享现代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不同种族、宗教之间的文化与价值的认同度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以西方文化的生存模式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世界共同体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诸多事实证明,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自己难以克服的矛盾。相反,我们欣喜地,东方文明中也存在着推动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我们既可以从20世纪后期东亚经济的崛起中看到儒家精神的驱动力,更可以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提高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魅力。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文化借助于资本和技术优势处于强势地位地影响下,部分中国人盲目推崇西方文化,主张以西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取代中国文化。部分人心中的文化自卑心理也就应运而生了。理论界就曾经历过一段盲目、浮躁、浮浅地谈论和引进西方文化的时期,其直接后果是变相地忽略了对中的研究,也影响了对西方文化的进一步借鉴。其实,通过比较我们便会发现,每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都有其生长发育的源和流,都蕴含着自身的内在智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从深层次看,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实际上是相通的,国家、民族、种族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只是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态有所不同而已。对不同文化的进行比较可以增加对其它文化的了解。同时,在这种比较中,我们还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也属于世界上的一种优秀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既无必要妄自菲薄,更无必要妄自尊大。

三、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任何一种文化都通过传承而延续,通过创新而发展。传承是文化存在的形式,创新

是文化进步的灵魂和发展的动力。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延续而没有衰亡和湮灭。就在于这种文化善于传承和创新。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深入比较研究,我们既可以领略西方文化“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探索精神”等的魅力,也能体会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和谐中庸、务实求真”等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史上发展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整个世界的进步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必须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传承。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文化存在着糟粕和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我们必须拿出文化创新的勇气,增强文化创新的自觉意识。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知道哪些东西需要传承,哪些东西需要创新。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能够进一步使我们对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加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比较将会从一个更为合理的角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西文化提供一种参照。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历史优秀文化,一方面也要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根据时代特色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开放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概述

古人的世界和活动范围,比起现代人来,都要狭小太多。两千多年前,庄子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从北冥徙于南冥时写道:“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千里。”大鹏可谓自在逍遥,可他笔峰一转,写到当时人们外出旅行的情形,却是“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遥,放在现在,不过是坐几个小时的高铁,飞机更是不到一小时的航程,可在庄子那个时代,竟要准备几个月的粮食。在那样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人们怎么可能想象和追求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呢?因此,生活在亚欧大陆东端的中国人和西端的欧洲人,在公元166年以前,一直没有留下过直接接触的记录。对双方来说,对方从来不曾属于自己的世界,所有来自远方世界的信息,都是间接的辗转传闻,加上自己的想象,因此,每每和真象相差很远。比如,中国人认为西方人的地里长羊,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用小米和青芦喂一种类似蜘蛛的昆虫,喂到第五年虫肚子裂开,便从里面取出丝来。①

即使到了近代,欧洲人被视为乞丐,因为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国外去生活。

①钟叔和:《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第4页。

第一章中西文化的交流

教学内容:

一、先秦秦汉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一)先秦时期中西交流的曙光

(二)汉代时期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二)西亚与欧洲宗教的传入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

(三)中西贸易与科学技术的交流

三、宋至清初时期中西海陆交通与文化交流

(一)宋元时期中西交通与基督教的传播

(二)明代耶稣教士在华传教

(三)清初天主教在华传播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四)中国文化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四、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一)西方的侵略与中国文化的改变

(二)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西文化论争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开始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冲突与融合。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动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进取、创新和外来文化的刺激、补充。

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古代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向四周辐射传播,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对西方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传入海外诸国,丰富和改善了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17、18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哲学思想进入欧洲许多进步学者和启蒙思想家的视野,成为他们反对封建神学、弘扬理性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另一方面,中亚游牧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都曾输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彼此渗透、融合,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汉语拼音法源自于印度,拉丁数字来源于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大规模输入中国有三次高潮:一是汉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逐渐与儒道融合,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二是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同时输入了西方近代科技,再次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三是鸦片战

争以后,西方文化强行进入中国,殖民侵略、民族压迫与文化碰撞交融同时出现,迫使中国的不同阶层对照西方文化,反观本民族文化,探寻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途径。

了解异国文化最终是为丰富和发展自己,但前提是必须以了解他国和本国的实际情形为依据,获取真相,探明本源,不能停于肤浅表象,也不能预设某事物其必有或必无。因此,先要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

一、先秦秦汉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我们通常会把汉代视为中西交流的初始,其实中西交往的历史要久远得多。

(一)先秦时期中西交流的曙光

我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在商代已经达到高度发达的阶段。据考古学材料,大约与商超同时,中亚北部和西伯利亚也进入青铜器时代,以叶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为中心,形成了三个依次更替的青铜文化。其中的阿凡纳西沃文化(约前2000—前1500)遗址中,发掘出一种白玉环,与我国出现于黄河流域的商代白玉环在纹饰上几乎完全相同。位于欧洲伏尔加河流域的赛伊玛文化(前1600—前1300)遗址中,也曾出土这种白玉环。可见仅就玉器产品的交流而言,我国中原地区与西伯利亚乃至欧洲之间,早就存在联系。1979年新疆考古发现,与蒙古人种略有体态差异的欧洲人种居民曾先后移居罗布泊地区。

周王朝时期,国力强盛,与西北和中亚草原地区各民族的交往日益密切。公元279年在汲县出土的《穆天子传》中,记载了周穆王西征的行程,描绘了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与西北各族人民交好的场景。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经传入中亚阿尔泰地区,并到达波斯市场。在欧洲地区,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古典作品中,已有对中国丝织品的描述。希腊人克泰西亚斯首次用赛里斯(Seres)一词称呼中国,意为“丝国”。这一名称在之后的西方流传甚广,古罗马学者斯特拉波(前58—21)的《地理志》,普林尼(22—79)的《自然史》都提及赛里斯。欧洲人认识中国始自丝绸,赛里斯一词与享誉西方的中国丝绸有关。

(二)汉代时期的中西交往与文化交流

秦初曾却匈奴700余里,可不久,匈奴势力卷土重来。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意欲联合大月氏夹攻匈奴,虽然无功而返,但使西汉王朝对西域和葱岭以西的国家有了初步的了解。前121、119年,卫青、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西汉政府与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迅速发展。为了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安全,西汉政府设置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以及玉门关和阳关。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府设在丝路重镇乌垒镇(今新疆轮台县)。此外,汉朝还在西域实行屯田。这些措施,保证了汉武帝之后大部分时期内,丝路畅通无阻。

在东汉、魏晋时期,罗马帝国是西方强国,并于公元2世纪前后达于极盛。《后汉书·大秦传》:“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大秦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极西之地”,与明代中国人称西人为“泰西”,清朝时称“西洋”含义一样。班固还记载了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前来一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克·奥利略·安东尼(161—180年在位)。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而返。他沿途了解到许多关于罗马的情况,增进了东汉对罗马帝国的认识。

在中西交通和贸易中,丝绸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起初,丝绸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到公元2世纪,丝绸开始出现在伦敦。到4世纪,中国丝绸在罗马各地比较普及,甚至平民百姓到船上丝绸服装。罗马历史学家马赛里努斯说:“过去我国近贵族能穿著丝绸服装,现在则各阶层民众都能普遍服用,连搬运夫和公差都不例外。”(p17)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二)西亚与欧洲宗教的传入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

(三)中西贸易与科学技术的交流

三、宋至清初时期中西海陆交通与文化交流

(一)宋元时期中西交通与基督教的传播

(二)明代耶稣教士在华传教

(三)清初天主教在华传播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四)中国文化对近代西方的影响

四、鸦片战争以后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一)西方的侵略与中国文化的改变

(二)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中西文化论争

第二章中西文化的成因和起源

影响文化的要素:地理条件、气候、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法律、艺术等。

一、中西文化界定

东西方的界定。政治上的东西方、经济上的东西方(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

尔雅2015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互动互构 ?B、 互补互彰 ?C、 互起作用 ?D、 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 ?B、 自我适应 ?C、 自我淘汰 ?D、 自我进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 ?A、 民贵君轻 ?B、 民治主义 ?C、

?D、 民为邦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中国语音: ?A、 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都不属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 ?A、 恶欲协调 ?B、 迫不得已 ?C、 因势制宜 ?D、 宗法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

?B、 能指和所指 ?C、 任意性和必然性 ?D、 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 ?A、 天赋和人赋 ?B、 瓜分与分享 ?C、 集中和分散 ?D、 下放和收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 ?A、 比较自由 ?B、 可以随心所欲 ?C、 不能锁心所欲 ?D、 有严格程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 殊途同归 ?B、 迥然不同 ?C、 异曲同工 ?D、 错综复杂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017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35' 44''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15 23:59 一、单选题 1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 天地 ? ?B、 阴阳 ? ?C、 男女 ? ?D、 日月 ? 我的答案:D 2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 ?B、 副热带高压带 ?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 ?D、 温带季风 ? 我的答案:C 3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 笛卡尔 ? ?B、 霍布斯

? ?C、 洛克 ? ?D、 斯宾诺莎 ? 我的答案:C 4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 理性主义 ? ?B、 唯物思想 ? ?C、 专制心态 ? ?D、 共和意识 ? 我的答案:C

5 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 ?B、 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 ?C、 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 ?D、 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 我的答案:A 6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 第二冰期结束 ? ?B、

第三冰期结束 ? ?C、 第四冰期结束 ? ?D、 第五冰期结束 ? 我的答案:C 7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 北纬30°-40° ? ?B、 南纬30°-40° ? ?C、 北纬40°-50° ? ?D、 南纬40°-50° ?

我的答案:A 8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A、 历时语言学 ? ?B、 短暂语言学 ? ?C、 共时语言学 ? ?D、 纵向语言学 ? 我的答案:C 9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中西文化比较考试题及答案

1.请从中西视域阐述文化的含义,并比较文化与文明的差异。 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涵盖、反映社会、自然现象的条理及规律性。“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西方的“文化”,英文“culture”和德文的“kuctur”都由拉丁文“cultura”衍化而来,原意指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来逐渐引申出神明崇拜、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这就与古汉语中“文化”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义项日益接近。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上的话说:“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大文化”指的是人类自身的一切精神性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上立论,认为正是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为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因而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在汉语言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亦属于“小文化”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由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文明”随之而来。“文明”在中国的古典中频频出现,并与“文化”词义相近。《尚书·舜典》中有“溶哲文明”,《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之语。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对上述两句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与“文明”对译civilization, 来源于拉丁文sivis (市民)或civilitas(都市), 表示城市生活的秩序和原则, 是相对未开化、野蛮而言, 也有启蒙、教化、不落后于时潮之意。近代中国人最早诊释的是清朝第一任驻英公使郭篙熹。他在1878年所写的日记中, 把civilized、half civilized、barbaian、相对应地称之为“教化、半教化、无教化”, 虽未出现“文明”等译词, 但也相当于“文明、半文明、野蛮”的概念。到十九世纪末, 黄遵宪、康有为、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大量采用日本译词, 频繁使用与“野蛮、半开化”相对应意义上的“文明”一词。“文明”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则是

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

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摘要:礼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应该遵循礼貌这一普遍原则,然而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衡量标准及表达方式,本文以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为理论依据,深入剖析中西方文化中“谦虚”的不同内涵及其成因,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语用失误,取得得体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礼貌原则;谦虚;文化差异 一、Leech和顾曰国的“礼貌原则” 礼貌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在言语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普遍遵循礼貌的原则。H.P.Grice 在1967年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谈的双方要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虽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由于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歧义,但他不能够解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违反合作原则大量使用委婉客气的间接语言的原因。Leech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为丰富和完善Grice的“合作原则”,他从语用学和人际修辞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表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性准则(agreement maxim)及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他认为根

据这些准则合理使用语言就可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Leech提出的这六条准则是根据英国文化特点而提出的,主要是说英国人如何运用礼貌原则而使言语行为恰到好处。同时Leech也指出:“东方有些文化社团(如中国和日本)比西方国家更重视谦虚准则;操英语的文化社团(尤其是英国)更重视策略准则和反语准则;地中海国家更重视慷慨准则,而不太重视谦虚准则。”这些不同的礼貌准则是礼貌原则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具体表现,即礼貌语言的文化差异性表现。同样,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顾曰国、何自然等从语用角度分析了汉语中礼貌现象及礼貌行为的文化特征。 Leech认为礼貌理论具有普遍性,但也清楚地意识到礼貌受文化制约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承认礼貌原则的普遍性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礼貌原则的特殊性,不应该追求并满足于普遍框架的趋势。礼貌是一条普遍原则,既然它属于文化因素,那么在不同的文化里,就会产生相应的准则或准则变体。在礼貌原则总的框架之下,根据我国的文化特点、社会习惯、行为准则和社交方式等,顾曰国先生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提出了五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准则:贬已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他认为这些准则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共同对人们的言语行为起作用,同时“贬已尊人准则”又是汉文化礼貌中的核心部分。 二、中西方“谦虚”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成因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标准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 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 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于感性存在,它是理智、情

中西文化比较

1.《中西文化比较》周义、徐志红 Chinese ethics value as essence, in this society, al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center is fami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ies also expands.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values, the home was promoted to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 status in the life. Filial piety is the family idea to sustain the maintain blood and group feelings of, as well as the highest values. 2.《中美家庭价值观的比较》魏章玲 This article from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view, love and marriage, family ethics and procreation conception,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family values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points out that we can't use simple trend to generalize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family valu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we can have different analysis of family valu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3.《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陈铭 In China,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the parents have high expectations to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are their all hope, because of the thought, the children have a lot of burden. In America, the parents of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ay is equal, the child as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Those belong to theirselves , have their own privacy. American parents will also respect the child's privacy. 4.《文化价值观影响下家庭教育方式的分析》杨志华 In contemporary China family, the majority of children is only children, children are very loved. In the social activities, they protect their children, they don't allow kids to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when children and other children at variance. Most parents shield their own child and blaming each other. In life, the parents do all things for the children But the American parents to practice and guide their children, they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Since the childhood encourage children, their positive to accomplish a task, and gain experience and happy from it. The child never have any illusion to the world of adults, they may try to achieve the American dream. 5.《中国女性百科全书——婚姻家庭卷》卢乐山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is our most intimate, the most lasting, the most sincere relationship, with the whole life. Husband and wife need to: 1 mutual understanding, mutual trust. 2 care about each other and respect each other, tolerance the conflict. 3 in the home have equ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big things need to discuss together. 4 to do the housework together, equal treatment for both parents and relatives. 6 keep harmonious life. 6.《试析中美婚姻观的不同》蔺学才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mbination of husband and wife is free, the parents is not to interfere in, this is their personal right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the individual as the center, they deal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family issues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ational

尔雅课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1.0 分 A、 大帮择主 B、 强化王权 C、 帮派主义 D、 契约分权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1.0 分 A、 以礼规范 B、 以道规范 C、 礼法结合 D、 道法结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1.0 分A、 制造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军事工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1.0 分 A、 色、受、想、行、智 B、 色、受、智、行、识 C、 色、受、想、行、识 D、 色、智、想、行、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1.0 分 A、 思维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0.0 分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1.0 分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1.0 分 A、 社会的反应 B、 流行的理论 C、 自己的身体 D、 外部的环境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1.0 分A、 程颢 B、 杨时 C、 陆九渊

张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0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 分 A、 礼 B、 和 C、 衷 D、 孝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1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1.0 分A、 农耕文化 B、 工业文化 C、 商业文化 D、 产业文化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1.0 分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1.0 分 A、 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 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 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 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中西文化比较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十分注重形式,所以对于菜品的要求就是色香味都要“上道”,而且餐具方面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因为其灵活轻巧的特点也让它一直流传至今。而西方的人们则比较看重实际,对于食品的外貌要求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和单调,在餐具方面则喜欢使用刀叉。 在文化观念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一直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该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则比较注重理性,主张从本源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世界,要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改变,所以,西方的思维更多着重在改造世界并使其适应人类方面。因此,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在隐私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隐私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隐私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隐私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但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同,他们注重的是个人能力,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在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现在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但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而自古以来的小农意识,也使得中国式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对手打倒,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而西方人的观念则与这大相径庭,他们认为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竞争才会出现人才,经济才能在竞争中快速发展。而西方人也认为竞争是可以让人与人共同发展的,应该公开公正的竞争,很多突破性的成就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所以,西方人的看待竞争的方式,也会一定程度给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带来动力。 因为文明类型不同,所以也就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我们喜欢东方文化的含蓄与谦虚,也喜欢西方文化的自由和平等,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个呢? 1、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中西文化比较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西文化比较 课程代码:EE3007 计划学时:34 学分: 2 课程性质:必修、考试面向专业:英语专业学生 课程负责人:梁洁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比较是英语专业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中西文化理论,文化基本模式,基本因素,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基本原理,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文化冲突案例分析。通过对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克服文化障碍,以减缓可能碰到的文化冲击,逐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用文化的眼光,认识自己,包容他人。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英语理解能力——通过文化对比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英语理解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熟悉文化差异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接受和适应不同的文化差异,并使之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服务。 三、素质培养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

(1)文化素养——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应能够认识中、西文化的基本异同点,以及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鉴赏能力——通过对课程学习,使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促使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审美热情,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3)创新和开拓精神——学生学习课程后,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他们将会寻求更好、更恰当的交际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和开拓的精神。 四、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有关文化的定义,特性和作用,以及价值观对比。 本课程的难点首先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很难操作。由于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外国人,很难有机会直接观察跨文化交际现象,更难直接参与。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九个单元。每单元大概四课时,共34课。主要学习方法包括:典型实例分析,学Presentation展示,角色扮演,PPT演练,英汉双向练习等。 第一单元为绪论,总体介绍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三单元介绍日常言语交际,着重介绍跨文化日常交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称呼、话题选择、拜访礼仪、赞语与赞语应答等。练习注重训练学生的日常交际的模式化习得。 第四单元介绍语言交际,着得讲解词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思维模式。通过大量的实例,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生动有趣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把文化深层结构引入学生的视野。 第五单元介绍非语言交际,主要概述非语言交际的三大内容:时间观念、空间的使用与身势语,用大量事例充分展示了非常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规则。 第六单元介绍跨性别文化交际,介绍中外男女性别意识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差异,如谈话风

中西文化概论教案

课题: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1、掌握文化的概念 2、了解文化的分类与特征 3、明确学习中西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重点: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分类与特征 难点:文化的内涵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模型:多媒体演示和讲授教学相结合 作业: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结合实际谈学习中西文化的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分类与特征 三、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四、学习中西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第二章中西文化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目的要求:了解中西文化的起源和条件以及植根的基础 重点:中西文化的起源和条件以及植根的基础 难点:中西方文化发展的“元”点差异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模型:多媒体演示和讲授教学相结合 作业: 1、中国文化是封闭性文化吗? 2、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西方文化的形成条件与中国文化有何不同? 教学内容: 第二章中西文化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一、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二、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三、中国文化以来的社会政治结构 四、西方文化的起源和产生的条件

课题: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先秦: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第二节秦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目的要求:了解先秦、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重点:理解中国原始的精神文化,把握秦汉时代宏阔的文化精神 难点:神本文化逐渐向人本的过渡的内在理路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模型:多媒体演示和讲授教学相结合 作业: 1、“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如何理解“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2、如何理解秦汉文化的精神? 教学内容: 第三章中西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先秦: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一、上古: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发端 二、殷商西周:从神本到人本 三、春秋战国:从礼崩乐坏到百家兴起 第二节秦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一、文化的统一与思想的统一 二、儒学独尊于经学兴起 三、宏阔的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 ..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 . . w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 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 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 1.0分 ?A、 礼 ?B、 和 ?C、 衷 ?D、 孝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 ?A、 平实 ?B、 口语化 ?C、 华丽 ?D、 书面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 ?A、

思维 ?B、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0.0分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安提西尼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D 5 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1.0分 ?A、 互根律 ?B、 互抗律 ?C、 互助律 ?D、 互证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0分 ?A、 机械记忆能力强 ?B、 理解记忆能力强 ?C、 理性思维能力强 ?D、 感性思维能力强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 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 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 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 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1.0分 ?A、 地球与太阳 ?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 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1.0分 ?A、 3000-5000 ?B、 5000-7000 ?C、 7000-9000 ?D、 9000-10000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下列不属于中原文化特点的是: 1.0分 ?A、 顺应自然 ?B、 家庭小工业 ?C、 草场文明 ?D、 内陆贸易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中西文化差异在三个方面的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在三个方面的体现 韦昕怡 0801130107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 随着全世界正在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密切。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体会英语语言以及某种行为的深意和微妙,而很多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你对这种微妙之处的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和精通商务往来目标国的语言,更要掌握和精通它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首先找到多个恰当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切入点也应该是商务活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英语异同能力 广告不单纯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甚至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世界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广告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广告词作为广告的载体,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把我们推向世界的产品的广告译得合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如果没有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很难体会英文广告的深意和微妙。比如:汉语的广告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谐音和双关。我国黄河冰箱的广告词“黄河冰箱,领鲜一步”中的“鲜”就与“先”谐音。另外,我国的茅台酒的广告词“国酒茅台,世界之醉”中的“醉”也用了“最”的谐音。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这里连用两个双关成语,突出刻划了钟表的端庄俊逸,让人一见钟情,产生非买不可的购物欲。英文广告比较洗练、含蓄,也经常运用比喻、象征、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其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最难翻译的是双关。广告英语还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韵类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广告,下面就一条英文本土广告做一分析。 这是一则“PORSCHE”“保时捷”汽车的广告。 Its sound is as unique as its shape./Its brakes are as unique asits engine./It’s not built to be s omething to everyone./But everythingto someone. 这则广告词中前两句运用了Parallelism 结构(“平行”,汉语中叫“排比”)。这一结构使用的规则就是用相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近的意义, 作用就是使句子本身更有韵味。那么借助于这一结构,表达了保时捷汽车的声音、外形、制动和引擎都是独特的。另外,这则广告词中的前三句,还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Its”,读起来琅琅上口。这则广告词中后两句运用了复合词的调换,第三句中的“something”和“everyone”在第四句中换成了“everything”和“someone”。通过这一微妙的复合词的调换,传达了保时捷汽车与众不同、精益求精的技术。这两对复合词是这则广告词的亮点。本英语论文由英语论文网https://www.sodocs.net/doc/242053763.html,提供另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前些年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产销两旺,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看好。究其原因,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

中西文化比较答案

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资源 正确答案:B 2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其实是()。 ?A、 人民政治 ?B、 精英政治 ?C、 帮主政治 ?D、 阶级政治 正确答案:C 3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A、 五四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C、 新生活运动时期 ?D、 文革时期 正确答案:D 4印欧语系的语言不可能引导文化向()发展。?A、 逻辑型 ?B、 抽象型 ?C、 理智型 ?D、 理论型 正确答案:D 5下列人物中,对于汉字持肯定态度的是()。?A、 郝尔德

鲁迅 ?C、 钱玄同 ?D、 德里达 正确答案:D 6西方哲学倡导()。 ?A、 气一元论 ?B、 精神论 ?C、 原子论 ?D、 客观论 正确答案:C 7中国产生了专制皇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制约传统中国太强的()。?A、 自由自治意识

人生哲学思考 ?C、 平等民主心态 ?D、 官本位思想 正确答案:C 8乔姆斯基提出描写语言学的缺陷在于()。?A、 描写局限性 ?B、 描写及时性 ?C、 描写主观性 ?D、 描写无止境 正确答案:D 9关于催眠术,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

被控制的人做出行为时是可以感觉到被控制的 ?C、 催眠性的语句只有被充分相信了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D、 任何人都有自由使用催眠性语言的权力 正确答案:C 10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A、 彰显朝廷气度 ?B、 区分官员品级 ?C、 做出表率作用 ?D、 约束官员行为 正确答案:C 11影响印欧语系语言押韵的音节是()。 ?A、 单音节

2019年《中西文化比较》课后测试题

2019 年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课后测试题 1.1审美递增递减律(一)已完成成绩:75.0 分 1【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 B、新生活运动时期 C、文革时期 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 C 得分:25.0 分 2【单选题】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 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 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 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我的答案: C 得分:0.0 分正确答案: B 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 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 分 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得分:25.0 分 1.2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 分1【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 A、精英 B、个人 C、特定人群 D、大众我的答案: D 得分:25.0 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 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 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 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 我的答案: C 得分:25.0 分 3【判断题】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我的答案:√得分:25.0 分 4 【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 分 1.3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 分1【单选题】《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A、道 B、象 C、规 D、气 我的答案: B 得分:25.0 分 2【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 年一转折。 A、600年 B、800 年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的分析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分析其理论原理,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全球化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 跨文化合作) ”、“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 ”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 。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 aterloo (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