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

一、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

蓝维教授指出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对德育教师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发展标准,她认为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是综合性的和高水平的,标准中蕴含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良好的人格特征等无形的方面。从专业知识来看,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所涉及内容的掌握;对于专业技能,要求教师不仅仅有传授知识的技能,还要有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构自身道德素养的能力,知识的学习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过关心、了解学生,用人格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德性和道德信念的能力。以上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的概括,不难发现教师德育专业化关注教师德育素养,大多涉及教师德育的理念、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概括为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及专业德育情感三个方面。专业德育知识是指教师在职前教育中,除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外,还应该学习道德哲学、品德与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只有系统地接受德育相关课程,才能具备一定道德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对德育的本质和规律有具体的认识。正如赫斯特所说的,“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对道德的本质有所研究,对道德的适当领域有必要而合理的理解,而且在道德教学上受过专门的训练”。专业德育能力既包括教师传授德育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交流、沟通、表达、示范等方面的能力。道德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内隐的、有生命的,因此,教师应具备赋予道德知识生命的能力,通过传授有生命力的德育文本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体验、创设学生熟悉的道德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与德育文本的对话中聆听道德的声音,增加学生对道德的感悟与体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德育知识和专业德育能力,还应该包括专业德育情感,专业道德情感主要由德育情感意识、德育情感定势以及德育情感能力组成。德育情感意识是教师的情感意识,是指教师对情感在教育中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德育情感定势是教师对德育环境的习惯性的情感反应方式;情感德育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内省和调控以及对学生情感的辨别和沟通两个方面。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5]。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和专业德育情感构成了教师德育专业素养内容的框架,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启发学生,用专业能力与学生沟通,用专业人格感染学生。只有具备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职前专门的德育师资培训、职后德育科研和自我教育。师德培训。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不但是约束、鞭策和指导教师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励和教育学生的道德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规范的总和,所以国内关于教师师德的培训中应加强师范类大学教育院系培育德育师资。[6]教师师德培训对德育教师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德育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师德培训有助于教师处理好德育与一般学科教学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道德的关系,完善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教师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学生不但听其言,更注意观其行。师德培训通过对教师德育任务的明确,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与师德培训相关的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中专业德育情感的养成。专业德育情感是师范生除教育学知识和教育技能之外,促进德育专业化的内在的、隐性素养。加强对教师专业德育情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课程的学习、情感情境的模拟、情

感问题的处理等方式进行。从而使教师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确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科研。对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德育科研是指德育教师将德育科研重点放在对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的经验性研究上,同时要与专门的德育理论工作者交流,获得当前德育的新理念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出现的问题,对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理念的倡导、德育方法的应用以及德育任务的分配,从理论到实践寻求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而对非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通过德育科研,探索德育的基本规律,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并配合专门德育教师的德育工作,共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德育科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德育科研的“三位一体”的结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纯的自我反思如果只是拘泥于自我的反思,很难有超越性的发展,往往会因为百思不得其解而放弃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与同伴交流会很难发现问题的其他方面,往往会以偏概全,无法从整体上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从而无法准确地用德育的理论解决问题;而在与同伴交流反思,取得对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之后,向专家学者学习以及获得帮助、引导,获得对于德育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结合德育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自我教育。除职前和职后的培训,教师德育专业化还要求教师要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具有德育使命意识和实践反思意识。自我教育的意识是指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勇于自我剖析,发现不足,从而及时学习,获得发展。德育使命意识是使所有教师都要有认可德育意义的意识,实际上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德育的任务,都有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责任,只有教师具有德育使命意识,才能够将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实践反思意识主要是针对教师德育发展自身出现的问题经常反思,并提出改进策略,教师德育专业化才能够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最关键的是要让所有的教师都承担德育的责任,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通过职前和职后的教育,还需要教师自己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教师德育专业化过程中,我国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种种“实践取向”,区别于单纯的“理论取向”的促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广大一线教师也纷纷践行,已初显成效,以下几种方法的实践效果尤其突出。德育叙事。德育叙事就是教师能够将所看到的德育事实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德育事实背后的德育原理和德育行为的指导思想,把对德育的独到理解和德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且内化到自己的德育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指导德育教学。德育叙事不仅仅是针对现阶段正发生在教师自己身上的德育事实,还有周围其他教师身上的德育事实,教师在叙事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素养的成长过程,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有德性素养的教师。德育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案例作为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方法,其典型性、实践性和联系性显得尤为突出。案例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通常案例是德育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的、比较典型而大多数教师比较敏感而又把握不好的问题,把对德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有利于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大大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并且在以后的德育教学实践中碰见类似的案例时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德育案例中包含高度综合性的德育原理知识,对于案例的处理,通常是德育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的。因此对于新教师以及进行德育科研的教师,案例的学习是短时间内丰富德育理论、提升德育实践水平的针对性策略。德育合作研讨。教育合作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所赖以存在的场域,即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群体的发展,只有教师群体将教师职业变成专业,将教师职业理想作为自身永远的追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才能形成终身信仰。教育合作探讨就是要求教师能在德育过程中,将出现的德育问题或就当前的德育热点,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激发思考,形成对德育问题的认识。教

育合作研讨是在教师群体内的研讨,因此有利于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学习与提升中,丰富自己对德育的认识,提高德育实施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德育专题考察。专题考察是就某一个德育专题去考察,是带着问题去考察,区别于那些水过地皮湿的观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并且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解决方案。即在考察之前教师就应该对某一专题有了认识基础,并且结合德育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认识与教师群体以及德育权威的认识是否一致,在获得别人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之后,与自己的认识做出对比,获得对这一专题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解决德育问题的品质。

四、结语

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中对教师德育维度的专业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激励着所有的教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接受德育培训,发现德育问题,做好德育科研,并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只有教师真正地意识到教师德育专业发展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人生幸福感的源泉,教师德育专业化才会有明天,才能实现。

参加全国德育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参加全国德育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20**年12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为期七天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非常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校领导给了我难得的学习机会。培训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感动的,我们聆听了专家们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解读,对德育大纲、教材的解读,明确了德育教育发展方向,学会了更好地把握德育教材;我们欣赏了优秀教师对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演示,认识到教学方式创新的必要性。各位主讲执着于德育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令我感慨!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能站在较高的层次反思以前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严肃地思考职校德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清醒地明确中职德育教师的责任。下面将8天学习所得简要总结如下: 一、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就业技能培训,同时要注重其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公共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地位重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和政府空前重视职业教育,全教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教的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职教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比如在教学方面就明确了两个加强,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教育部职成教育司郭春鸣处长指出:

20**年全教会后,职教改革进入了更重要的内涵建设阶段,前期师资培训重视双师型教师建设,以培训专业教师为主。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注重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重视学生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重视其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公共课的教学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作用重要。公共基础课发展要服务于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服务于专业课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我们要认清第一、二个定位,同时要注重第三个定位,坚持完成国家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德育课程关系到国家接班人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德育教育是世界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德育教师要将课程教学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致力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文化进校园是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有效途径,职校教师要适用社会需要,提高自身工业文化素质。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但工业文化在我国发展很不充分。职业学校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要求与就业后工作场所环境、社会对从业者要求有太多的不同,部分学生就业后不能适应公司环境,不能很好地立足公司,部分学生进公司初期发展较好,但发展空间有限,职业生涯发展可持续性差,这些现象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工业文化素养不高。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尊重现实,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工业文化补课。 20**年以来,我们学校推行学生准企业管理9S模式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学校在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方面开展

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模型创建

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模型创建 一、教师德育能力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观点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很大分歧。有学者把教师德育能力分为: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能力与践行能力,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掌握德育规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德育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了解并正确评价德育对象的能力,控制德育环境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1]。也有学者将教师德育能力分为:德育设计能力,德育实施能力和德育评价能力[2]。 尽管教师德育能力结构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一些学者仍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林海亮、王凌霞指出,社会学知识是教师德育能力的基础知识[3],林海亮[4]亦指出教师的德育能力模型应该是综合性、立体性和可变性的素质模型。 借鉴以上研究成果,结合长远的教育目标和上海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以及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我们按原理的知识与临床的知识,一般领域的知识与特殊领域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分类法,从三个层次构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模型:即通用德育能力,主题德育能力和学科德育能力。其中通用德育能力是基础,属于原理性知识和一般领域的知识;主题德育能力是跨学科的,而学科德育能力是分科的。这两者属于临床实践的知识和特殊领域的知识。 二、通用德育能力的建构 第一个层次,教师的通用德育能力是以教育过程的五大要素为纵向维度,即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环境;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这些基础理论为横向维度构成一个框架。 三、主题德育能力建构 德育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的展开,而以主题为单位组织德育内容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学科的。在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德育理论与方法学习后,再结合不同的主题,进行教育实践。在这个层次上,教师需要掌握不同主题的相关知识和相应的的德育方法。(本文来自于《教师教育论坛》杂志。《教师教育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教师德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德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教师德育培训心得体会(1) 20xx年x月x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广南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广南县2012=9年中小学德育主任业务培训”的学习。三天来,我积极参加每一节课的培训,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德育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本次我们一共听了五位老师的讲座,即刘老师的《师德教育论》、田老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玉老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讲座》、黄老师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和韦老师的《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

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开展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二、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就像讲课的田老师讲到一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像文化教育课一样教什么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像其他工作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来说是因为德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等,换而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既是对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种多角色的我们,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下功夫,不从细微工作做起,不研究好工作方法,是不会取好的成果的。况且,在当今这种社会环境下:网络不断侵蚀着孩子们的生活,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家庭教育又滞后不前,

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增强德育实效

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增强德育实效 作为一名教师,要胜任育人的任务,就必须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和具备育德的能力。可以说,教师的育德能力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提升育德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学会“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但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育德智慧。 一、教师育德能力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发现,许多学历相同、教龄相近、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相似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果却差异明显。那么,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呢?诺尔·希勒及其同事研究所得的结论是:一旦达到或超出一定的智力和知识的“水平线”,教师的智力和知识就不再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了,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或者说其工作效果与其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正相关。这就启示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师的学历即知识水平的“合格”,而必须着重于教师能力的培养,推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1.教师育人能力的界定与内涵 教师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应具有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

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师自我完善能力。教师育德能力是指教师不必用特定教材而按照社会现在和未来的需要,教育和培养新一代思想道德素质的能力。 育德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观察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沟通与协调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指导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善于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能力,班级管理的能力,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班主任组织各种教育活动的能力,以及选拔、培养班干部的能力等。 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不仅仅是班主任、专职德育教师的事,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把提升育德能力看作是自身的需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影响育德能力发挥的因素 教师能力的育人功能是巨大的,要想使教师的育德能力在提高德育实效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必须依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环境的积极支撑,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妨碍育德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首先,是教师对育人意义的认识和教育观念的认可。教师只有对“教书育人”有了深刻认识,并把它视为天职,才会产生“育人”的内驱力和提升育德能力的自觉性。第二,是否具有远大的目标追求。教育是科学又是艺术,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要把献身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化为自己实际的行动,始终如一地保持高昂的斗

上车小学德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终审稿)

上车小学德育教师培训 工作总结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上车小学德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我校师德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激励广大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德育教师培训的通知》兰教师〔2013〕81号文件精神,开展了学校德育教师师德培训。现将工作情况作出汇报: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学校主要领导能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研究制定师德建设活动方案,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部署师德建设活动,每项活动领导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到位。 师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达选亿 组员:达强海宗兴萍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1、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了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兰州市规范办学行为十项规定》,学校并将规定和工作纪律张贴在教师的办公室,每位教师和学校签订了师德建设目标责任书。 3、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优秀共产党员”李成欢的先进事迹,朴实、生动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每位教师。学校制定了向“优秀共产党员”李成欢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4、学校以《我的中国梦》为蓝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校师德建设领导组组长达选亿进行了《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民教师》的师德讲座。此外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师德自评。学校严格贯彻落实市教师师德禁令及其他师德规范均公示上墙,教师人人熟知,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真正做到有举必查,查实必处。学校还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2次,进行教师心理问卷1次。 通过学习,对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落实了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提高管理能力 三、丰富活动载体,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学校领导作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动员部署,每位教师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了参加这次活动的自觉性,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师德修养计划。学校召开了教师师德公开承诺大会,在会上学校领导传达了学校师德建设三年规划及师德方案,举行了教师公开承诺签字仪式,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德育工作.doc

教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德育工作 开展年度考核工作,是建立以行政效能为核心的检查监督体系的重要途径。以下我整理了教师德育工作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教师德育工作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一 教师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我就本学期的德育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省教育厅《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把政治学习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弘扬优秀师德传统,促进思想、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勤恳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能力。 作为教师,必须勤恳钻研业务,努力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学习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能力、学科德育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教育对象,认真做好教学过程中的每道环节,深入探讨教学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

教育科研活动。 三、真心热爱学生。 作为教师,想要教育好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通过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认识到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我一直注重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用鼓励表扬方法来做他们的工作,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事事关怀、体贴,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讲课生动活泼,注重学法指导;布置作业恰当合理,激发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兴趣,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在假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情况,互相沟通,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虚心听取家长对教育的建议。 我深深地懂得:一名人民教师要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培养人才,注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这片热土上,做到工作更加勤恳,更好。

德育导师工作手册.doc

德 育 导 师 工 作 手 册 衡南职业中专学年第学期导师姓名 年月日

目录1.德育导师工作职责 2.德育导师工作原则和工作制度3.受导学生及家庭情况登记表4.德育导师工作纪要 5.德育导师谈心记录 6.德育导师与家长联系或家访记录7.受导学生获奖记录 8.受导学生违反情况记录 9.学生学业情况登记表 10.德育导师学期工作小结

德育导师工作职责 1、在班主任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当好班主任的助手和参谋,注意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同班主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2、负责受导学生德育工作,关心帮助受导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3、为受导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作升学信息、就业等指导。 5、组织受导学生开展特色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特长,指导学生课外、周末和节假日活动。 6、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家长、社区、社会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7、及时主动参与处理和受导学生有关的突发事件。

德育导师工作原则和工作制度 一、工作原则 1、师爱性原则。要热爱德育导师工作岗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 2、平等性原则。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各方面有困难和障碍的学生。 3、引导性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以表扬为主。 4、全面性原则。以德育为主,兼顾学生学习、生活、个性心理发展,努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5、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教育内容要讲究科学性,而教育方式要讲究艺术性。教育是科学,要求真,教育是艺术,要求活,两者结合,使学生最优化、最和谐地发展。 二、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德育记录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要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面谈、书信、周记、电子信箱等)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重点是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家庭)。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领导小组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教师德育的培养

教师德育的培养 一、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 蓝维教授指出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对德育教师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发展标准,她认为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是综合性的和高水平的,标准中蕴含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良好的人格特征等无形的方面。从专业知识来看,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所涉及内容的掌握;对于专业技能,要求教师不仅仅有传授知识的技能,还要有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构自身道德素养的能力,知识的学习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过关心、了解学生,用人格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德性和道德信念的能力。以上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的概括,不难发现教师德育专业化关注教师德育素养,大多涉及教师德育的理念、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概括为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及专业德育情感三个方面。专业德育知识是指教师在职前教育中,除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外,还应该学习道德哲学、品德与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只有系统地接受德育相关课程,才能具备一定道德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对德育的本质和规律有具体的认识。正如赫斯特所说的,“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对道德的本质有所研究,对道德的适当领域有必要而合理的理解,而且在道德教学上受过专门的训练”。专业德育能力既包括教师传授德育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交流、沟通、表达、示范等方面的能力。道德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内隐的、有生命的,因此,教师应具备赋予道德知识生命的能力,通过传授有生命力的德育文本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体验、创设学生熟悉的道德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与德育文本的对话中聆听道德的声音,增加学生对道德的感悟与体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德育知识和专业德育能力,还应该包括专业德育情感,专业道德情感主要由德育情感意识、德育情感定势以及德育情感能力组成。德育情感意识是教师的情感意识,是指教师对情感在教育中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德育情感定势是教师对德育环境的习惯性的情感反应方式;情感德育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内省和调控以及对学生情感的辨别和沟通两个方面。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5]。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和专业德育情感构成了教师德育专业素养内容的框架,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启发学生,用专业能力与学生沟通,用专业人格感染学生。只有具备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职前专门的德育师资培训、职后德育科研和自我教育。师德培训。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不但是约束、鞭策和指导教师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励和教育学生的道德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规范的总和,所以国内关于教师师德的培训中应加强师范类大学教育院系培育德育师资。[6]教师师德培训对德育教师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德育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师德培训有助于教师处理好德育与一般学科教学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道德的关系,完善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教师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学生不但听其言,更注意观其行。师德培训通过对教师德育任务的明确,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与师德培训相关的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中专业德育情感的养成。专业德育情感是师范生除教育学知识和教育技能之外,促进德育专业化的内在的、隐性素养。加强对教师专业德育情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课程的学习、情感情境的模拟、情

德育培训内容

德育培训材料(学习材料)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明职责树师德;当你走进校门的时候,当你站在教坛面对学生的时候,;21世纪,世界迅猛飞速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是时候调整;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们齐心小学的教师记住:品;作为德育负责人,我所做的一切,正是为此努力而已,别;为了让老师们能理解尽忠职守就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守;关于教师的责任;新的历史时期,教师的职业、时代的责任要求我们要重;站在历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明职责树师德当你走进校门的时候,当你站在教坛面对学生的时候,当你站听到有人叫你一声“老师,你好!”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当一名人民教师是多么荣光!21世纪,世界迅猛飞速发展,作为教师,是时候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好未来每一步,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了。 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齐心小学的教师记住:品质改变世界,责任是品质的保证。教师的责任重如泰山——因为一代人在他手中培养。做到:人前人后当好学生的榜样,苍天厚土做个有灵魂的教师。为了让老师们能理解尽忠职守就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守住道德防线,不失职,做个有灵魂的教师;爱岗敬业就是专心致志,爱自己的学生,以事其业。我借用大家的时间,在此实话实说了,关于教师的责任新的历史时期,教师的职业、时代的责任要求我们要重新理解:“教育是什么?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站在历史的基点上,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和丰富的内容、内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要求,现代的学校要有现代的管理,时代的教师要有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善于协调教师与社会、家长的关系。教育是通向未来的钥匙。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又有比生命更重 要的吗?21世纪的学校、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得先从教师的素质说起。关于教师的素质。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认识自己: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新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表明,教育是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文化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素质应理解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它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策略。 一、教师职业理想。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教改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将这种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称之为教师的职业理想,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日常中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选择好人生的立足点;处理好行与知关系,创造出人生的制高点;处理好得与失,不计较,把握人生的平衡点;给学生一生的好影响,给家长、社会一个好形象。教师的职业是艰苦的,承受的压力是沉重的,但每当看到学校有了新的建设发展,班级获得了新的荣誉,辅导的学生获得了名次获成效时,所关心的差生有进步时,那精神的快乐和满足是无法比喻的。一名好老师就是一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丰碑。这“丰碑”要在日常工作中的小事和身边的事去体现出来。 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一个人不一定有出众的才华,但每一个人必须经过良好教育与努力便能成为一个家长欢迎、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就是有灵魂的教师。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了解新观点、研究新问题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牢记这一永恒主题——终身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当一名无愧于人民教师称号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教师,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当一名普通教师并不难,你只要完成日常工作即可,然而,要当一名好教师,那就不容易了,一个好老师的一般标准是:敬业爱岗、勤奋踏实、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善待学生。对学生不光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要有创新精神。我们都清楚:教师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枕和智慧结合起来,做学问精益求精。 二、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要具有特点的专业知识,作为教师首先是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再就是实践知识以及学生心身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

中职校教师应具备的四种职业能力

中职校教师应具备的四种职业能力 一、德育能力 德育能力指职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诸方面能力。它是教师的首要能力,也是教书能力、实践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的基础。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统帅,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渗透于教书、管理、服务等诸多环节中。做好它,既要素质,更需能力,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体现。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德智体统一体中德是“起决定作用的成分”。教师的德育能力主要在于帮助、教育、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职业道德以及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等诸多方面。无论从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论述,还是从职校的培养目标看,德育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职校教师欲履行教育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具备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素质和德育能力。 二、教书能力 教师是一种职业,教书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俗话说,“教书容易教好难”,而职校教师的能力也大多体现在教书上。教书又是一种复杂的双边活动,能在三尺讲台之上,将一些复杂的专业技术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张驰有度、举一反三、深入浅出,“表演”得生动活泼、游刃有余,绝

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经验和不断的追求。教书能力是教师的根本能力,也是学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办学质量。然而,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又有其先天不足。第一,我们的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缺乏教书的相关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学法等)和必要的授课技能(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和教学技艺);第二,由于职业学校自身的局限,教师间缺乏以老带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第三,没有升学、统考、竞争等压力;第四,缺乏对教师能力、水平、教学效果的科学测试和评估。这些因素又导致教师在工作上的主观性、随意性以及缺乏追求的机械重复。 三、生产实践能力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教给学生生产就业的专门技能,为社会直接输送实用人才。这自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或动手能力。如果教师单凭从书本或先生那里学的一点理论而脱离实际地“纸上谈兵”,绝不可能把书教好,更不可能成为合格教师。因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于职校教师而言缺一不可。但从实际情况看,我们不少职校教师是出大学校门进职校校门,从学生到教师,缺少了生产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动手实践能力差,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教学效果不好。这种理论脱离实践的做法,虽然毛泽东同志早就批判过,但如今仍

教师德育培训材料

教师德育培训材料 https://www.sodocs.net/doc/26909178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德育培训材料 主讲:时间: 唤醒心灵的艺术--爱 教师的工作是爱的艺术。要做一名合格的,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我认为,,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所以,恰倒好处的爱和关心对于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一个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他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以下是我对教师工作中的一点认识。 一、心的交流 作为教师,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方式更要讲究艺术性。学生是渴望理解与交流的,因此,平时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但要注意的是,交流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都能够比较清楚地掌握,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全班每一位学生多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沟通。确实,现在的孩子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自我意识强,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小,对的尊重也有所减弱,要继续维持“师道尊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作为碰到问题,不是埋怨,不是发火,而是用智慧最终圆满解决问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只有正确运用策略,巧妙的化解矛盾,把握班级主要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通过适当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更应该在班集体建设中付出自己的关心与爱,让学 2

德育导师工作手册

德育导师工作手册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德育导师工作手册学年学期 班级: 导师: 受导学生: 目录 1、德育导师工作职责 2、德育导师工作制度 3、学生档案 (1)基本情况 (2)学业跟踪 (3)行为变化情况 (4)受导学生获奖记录 (5)受导学生违纪记录 4、每日询问记录

5、谈心辅导记录 6、家校联系记录 7、学期小结记录 8、绩效评价记录 德育导师工作职责 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主要表现在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等方面。突出以网络成瘾、网恋交友、行为失范、心理障碍、特殊体质、家庭有问题等特殊学生为重点对象,扎实开展六个一工程: (1)每日主动询问一次;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2)每周面批一次作业;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每周进行一次谈话;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每周对受导学生校内外思想、交友、学习、生活等进行汇报、分析、摸排,完成学生一周表现反馈表。 (4)每月进行一次家访;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5)每学期活动一次,与受导学生一起参加一次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6)每年鼓励一次,对受导学生在一学年中取得的进步或成绩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鼓励肯定,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德育导师工作制度 (1)建立成长档案制度。为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 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 对学生每一周期(期中、期末)表现及每次考试后的成 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对学生每一周期(月)记录受 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有 效指导。 (2)建立谈心辅导制度。每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思 想、生活、学习情况;随时汇报和咨询。 (3)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 重点)。每月至少一次与家长沟通联系,每学期至少一 次家访,同时做好记载。有必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 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定期召开年级组教师会议和年级组学生会议,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 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期末导师对受导学 生完成一份书面个案分析。

教师德育培训材料教学教材

教师德育培训材料

德育培训材料 主讲:时间: 唤醒心灵的艺术--爱 教师的工作是爱的艺术。要做一名合格的,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育 事业,对学生真心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是推动教育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我认为,,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所以,恰倒好处的爱和关心对于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十分重要。一个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他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以下是我对教师工作中的一点认识。 一、心的交流 作为教师,光有爱还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方式更要讲究艺术性。学生是渴望理解与交流的,因此,平时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但要注意的是,交流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都能够比较清楚地掌握,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全班每一位学生多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沟通。确实,现在的孩子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自我意识强,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小,对的尊重也有所减弱,要继续维持“师道尊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作为碰到问题,不是埋怨,不是发火,而是用智慧最终圆满解决问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但我们常常一味地把问题简单化处理,要么对学生严加苛责,不留余地,要么过 于民主宽容,给学生犯错误留下可乘之机,两者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只有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正确运用策略,巧妙的化解矛盾,把握班级主要问题,才能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通过适当的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更应该在班集体建设中付出自己的关心与爱,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感受到。教师要用爱感化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学生就会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奉献出他们的那份爱。 二、和谐共进 作为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比其他要丰富得多,也意味着要处理的事务也更繁多。随着教育要求的改变,教师工作的要求与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教师要抓准学生的心理特点,缩短与学生的心距,真正从心与心交流的角度,富于技巧地去把持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共同管理集体,优化个人的行为品质。 作为一个教师,班级的日常管理总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经常会碰到一些令自己手无足策的事情,感到那么力不从心。因此,班级的管理不是仅仅依靠教师本人,而是把学生当助手,不是当对手。学生才是一个班级真正的主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其次是学生间的互相教育管理,班干部的教育管理,最后才应是教师的教育管理。他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班上的工作,班级用品都应该有人负责、承包。这样责任明确,便于管理。正如魏书生说的那样:“普通同学能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教师德育能力及其重要性

教师德育能力及其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道德能力的低下与教师德育能力欠缺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和发展教师德育能力,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教师德育能力及其重要性 教师德育能力,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问题进行感知、监控、处理和反思的能力。教师德育能力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主要包括感知能力、监控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教育机智等。教师德育能力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直接面对全体学生,其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风采、德育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影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教师道德教育能力的反映。此外,教师德育能力不仅对学生当前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德育能力和水平关乎几代人的精神素养,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二、教师缺乏对自身德育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德育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德育观念因循守旧,德育方法简单粗暴 由于缺乏现代德育思想的指导,某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依然沿用过去的训斥、体罚的方法教育学生,无法取得

学生的认同,教育难以触及学生的心灵,更谈不上令学生感动。(二)德育过程缺少情感投入,言语表达缺乏说服力 当学生犯错时,一些教师或者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势,对学生一味指责,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发生师生冲突;或者用空洞、浅薄的大道理说教,学生无动于衷;或者教师的谈话没有力度,被学生无礼顶撞,弄得哑口无言,失去为师的尊严。这些现象充分暴露出一些教师自身道德情感体验的贫乏、道德情感语言的干枯和道德情感材料占有的匮乏。 (三)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指导 一些教师缺乏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不能及时发现青少年学生存在的思想道德问题,即使发现了也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过多地让学生反省犯错原因,却很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一旦学生承认错误,教育过程也就基本结束了,教师留给学生的也就是“知道自已错了,下次不许再犯”之类的活语。这种教育只是为了证明教师是对的,学生是错的,因此,这种德育既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行为,也不能对学生今后的行为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三、教师德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德育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看几本理论书籍就能获得的,而是在德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升的。笔者认为,教师德育能力的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德育观念,是提高教师德育能力的前提

德育导师工作手册范本

德育导师姓名 受导学生姓名 受导学生班级四年(1)班二〇一四年九月

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 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力辅导”的要求,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是: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 德育导师工作制度: (1)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德育导师应对每位受导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每周的表现及每次考试后的成绩逐一登录,对照分析,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 (2)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受导学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联络制度,德育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3)谈心交流与汇报制度。德育导师应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受导学生进行个别谈心交流并进行记录,并要求受导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4)特殊案例会诊制度。定期由班主任召开班级导师会议,组织导师对个别受导学

生特殊情况进行会诊,针对存在问题,共同研究对策。 附表一:学生档案 1、基本情况 受导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

附表二: 家访联络记载[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家访联络记载[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小学校德育研修培训计划

小学校德育研修培训计划 本学期要仔细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师培训学习。进一步实施校本培训,提高广阔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完善广阔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习惯基础教育进展的需要,使我们的教师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培训工作,做到持证上岗,组织好新任班主任和现任班主任参加进修组织的培训学习。巩固班主任岗位练兵成果,将班主任的基本技能内化,经过进行凉爽班主任技能岗位大练兵活动,快速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养和工作水平。 一、校本培训: 1、鼓舞并催促教师注重理论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教学杂志,仔细做好摘抄(45岁以下教师至少写5000字,45岁教师以上至少写3000字)。 2、教师们按要求保证了数量和质量,每周都能上交钢楷一篇,粉笔字一板,简笔画一张。 3、为提高教师习惯新课标的能力,每位教师每月上交2篇优秀反思,一篇优秀案例,一篇优秀论文。 4、各校组织上教研课10节,有教案、记录、发言纪实。 5、经过学习教育活动,班主任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出怎么使自己成为一名充满教育智慧的班主任,写出心得体味。此外,教师要能仔细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对学生耐心辅导,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仔细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事情,经过家访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做到每生家访一次,采取请、去、家访沟通等形式。 二、专题培训: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注重班主任校本培训,每月组织一次专题培训,专业德育队伍培训按岗位,分层次实施,按照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实践,依照我乡实际事情,克服经费缺乏、路途远的实际困难,每次要选派一名班主任参加进修组织的专题培训,回来后在集中为本乡教师培训交流学习,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多种办法,突出了培训的研究化、个性化、自主化,灵便多样地开展活动,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带回来的经验及好的做法及时向本乡教师做以专题汇报。 2、每位班主任教师每学期要写一篇心得或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因为班级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养教育的基本单位,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引导者、协作者、促进者,是青青年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导师,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工作很重要,也很辛苦。 3、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各校都要建立了心理问信箱,名字要很温馨,如:有话对你说,悄悄话等,石槽小学建立了心理问室和学生心理档案,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队会、家长会、家访等)。课程系列,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建设等。帮助向阳满族小学、长胜小学建立心理问室及相应的软件材料,组织好如家杯活动课大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