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财务会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财务会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财务会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财务会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免抵退”税的含义上讲,“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抵减的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少了各地的税收收入,而“退税”退的仍是中央级收入,不影响地方税收收入。为了解决“免抵退”税的免抵数对地方收入和地方分成的影响,对免抵税额还要定期按规定进行调库,因此,会计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免抵税额”,将其与增值税的其他明细科目划分清楚,这也使会计核算比“显击后退”难度更大。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有关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会计核算的内容比较少,无统一规范,很不便于实际工作。本章结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与“免抵退”税政策,一些会计处理,特别是会计调整,只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做法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大家参考。

一、外销收入的确认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就其性质不同,主要有自营出口、委托代理出口、加工补偿出口、援外出口等。就其贸易性质不同,主要有一般贸易1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来料加工复出口贸易1国内深加工结转贸易等等。外销收入是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的主要依据,外销收入不管是什么成交方式下的,最后都要以离岸价为依据进行核算和办理出口退(免)税,因此,除正常的销货款外,外销收入的确认还与外汇汇率确定、国外运保佣的冲减、出口货物退运等密切相关。

(一)入账时间及依据

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不论是海1陆1空1邮出口,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

单后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一律以离岸价(FOB价)为基础,以离岸价以外价格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其发生的国外运输1保险及佣金等费用支出,均应作冲减销售收入处理。

2.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以收到外贸企业代办的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现实。入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支付给外贸企业的代理费应作为出口产品销售费用处理,不得冲减销售收入。

3.来料加工复出口,以收到成品出运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实理。入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按外商来料的原辅料是否作价,在核算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销售收入时,对不作价的,按工缴费收人人账;作价的,按合约规定的原辅料款及工缴费入账。对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其它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复出口的,按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委托企业可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出具来料加工免税证明,由受托企业在收取委托企业加工费时据以免征增值税。

4.国内深加工结转,也称间接出口,是国内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原材料加工货物后报关结转销售给境内加工企业,由国内企业深加工后再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其销售收入的确认与内销大致相同。

(二)外汇汇率的确定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不论以何种外币结算,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有外汇汇率的,均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汇率直接折算成人民币金额登记有关账簿。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当月1曰或当曰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价),确定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在一个年度内不得调整。企业应将计算出口销售收人时的汇率与实际收汇时的汇率加以区别,计算出口销售收入时以入账时规定的汇率计算,同时记应收外汇账款,收

汇时按当曰银行现汇买人价折合人民币,与对应的应收外汇账款人民币差额部分记人汇兑损益。结汇时银行扣除的手续费和其他费用,企业应作财务费用处理。(三)支付国外费用

1.国外运费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常用的成交方式有FOB、CW(CFR)、CIF三种,此外还有FAS、FCA、CPT、CIP、DAF、DES、DEQ、DDU、DDP等,三种常用成交方式的货物出口清关手续都是由卖方负担,其含义如下:

(1)FOB:是指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这意味着买方必须从该点起承当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FOB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2)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有时也称CNF,是指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

(3)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但是,在CIF条件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货物装运出口后,企业收到对外运输单位收取的运费单据时,按实际支付的海运费(包括空运费、陆运费)冲减出口销售收入。海运费是指运费单据上注明的海运费,不包括其他费用(如内陆运费、吊装费1口岸杂费等等),单据上注明的

其他费用应作销售费用处理。对以外币支付的海运费,应向外汇银行按当曰的现汇卖出价申购外汇划拨收款单位,即外汇应按支付当曰的现汇卖出价折合人民币。2.国外保险费

企业收到保险公司送来的出口运输保险单或联合发票副本及保险费结算清单时,按实际支付的保险费金额冲减出口销售收人,以外币支付的与支付海运费的处理相同。3.国外佣金

佣金是价格的组成部分,也是给中间商的一种报酬。国外佣金是根据出口合同规定的佣金率和会佣方式进行支付的,生产企业出口付佣方式通常有明佣和暗佣两种。明佣是指根据成交的价格条件在出口发票上注明的内扣佣金,其金额是根据出口发票所列货物乘以规定的佣金率计算而得。在会计上可按出口发票所列应收货款的净额处理。

暗佣又称发票外佣金,是指不在出口发票上列明的佣金,而是在买卖合同中规定的佣金率和支付方法,这种佣金一般是支付给中间商或代理商的。

支付方法有两种,一是议付佣金,即出口后在向银行议付信用证时,由银行按规定佣金率在结汇款中代扣后,支付给国外客户。另一种是出口方在收妥全部货款后,将佣金另行汇付国外。

企业在支付佣金后,应按实际支付金额冲减出口销售收入,以外币支付的与上述处理方法相同。

4.“免抵退”生产企业国外费用的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必须以离岸价(FOB价)为计税依据计算“免抵退”税。若出口货物采用到岸价(CIF)或成本加运费(CNF)成交并记账的,企业可先根据实际记账收入

申报办理免税申报手续。当期支付的国外运费1保险费1佣金一律冲减销售收入,但不参与平时的免抵退税计算,而在一定时点(通常在年末)对其进行结算调整免抵退税。对出口笔数较少的企业,也可将国外运保佣与每笔销售对应起来(可以提运单号或出口发票号为关联)进行免税申报,即每一笔免税明细申报后跟一笔运1保1佣冲减的记录(负数反映,调账标志为“国外费用冲减”),此时该冲减记录参与不予抵扣税额的计算,年终不再调整。

(四)出口销售退回

货物出口销售后,如因特殊原因,经双方协定同意,退回原货或另换新货,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对已同意全部退还的货物,业务部门在收到对方提运单时,应即交由储运部门办理接货及验收、入库等手续,财会部门应凭退货通知单按原出口金额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对退货的原出口运保费和佣金,应按原冲销金额作调增出口销售收人处理;退货所发生的运保费,如是对方负担的不作处理,由我方承担的经批准后作营业外支出处理。

2.退回调换货物,不论部分或全部,除应先按上述方法处理外,在重新发货时,应按重新出口处理。如果调换的是品种1数量且成本相同的货物,在退回入库及调换货物发运时,也可简化处理。对退回的货物作增加产成品处理,对调换发运的货物作发出产成品处理,不对出口销售进行调整。但调换发运货物如发生国外运保佣的,对退货的原出口运保佣应调出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同时调增出口销售收入。3.跨年度发生的出口销售退回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调

减以前年度利润在“利润分配——末分配利润”中支出,调增上年度利润在按规定缴纳所得税后增加“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五)销售账簿的设置

生产企业应根据出口业务设置自营出口销售明细账、委托代理出口销售明细账1来料加工出口销售明细账、深加工结转出口销售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记载外销收入有关情况,内外销必须分别记账,按不同征税率和退税率分账页分别核算出口销售收入,并在摘要栏内详细记载每笔出口销售和运保佣冲减的详细情况,以便于国税机关审核出口退(免)税。

二、免抵退税会计科目的设置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根据业务流程主要可分:免税出口销售收入的核算、不予抵扣税额的核算、应交税金的核算、进料加工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核算、出口货物免抵税额和退税额的核算,以及免抵退税调整的核算。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会计科目。

(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

出口企业(仅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同)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和实际支付已缴纳的增值税;贷方发生额,反映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1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增值税。出口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

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1、“进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购进货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出口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所购货物应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登记。

2.“已交税金”专栏,核算出口企业当月上交成本月的增值税额。企业交纳当期增值税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3.“减免税金”专栏,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税额。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等科目。

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确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取得国税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后进行免抵和退税的会计处理o按《免抵退税通知书》批准的免抵税额(注1,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进行退税申报时,根据当期《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1抵1退,税汇总申报表》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者是根据国税机关审核审批结果得出的,反映的是免抵税额的真实结果,数据准确,避免了企业申报与审批不同步而产生的大量调账工作量,缺点是企业对免抵税额不能及时把握,不便于统计分析;后者的优点是,企业能根

据计算公式和申报系统及时计算和反映每期的免抵税额,便于统计分析,平时账务处理也较为清晰,缺点是每期计算的免抵税额基本上都不能与退税审批数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审批的免抵税额是根据退税审核通过数计算,这与申报数有一些差异,因此企业在收到《免抵退税通知书》后的调账工作量很大。我们倾向于按前一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样更能使退税申报和退税审批有机结合起采,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减少调账工作量,便于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

5.“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终转出应交末交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贷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上述五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借方核算。

6.“销项税额”专栏,记录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增值税额。出口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销售货物应冲销的销项税额,用红字登记。现行出口退税政策规定,实行“显击后退”的生产企业,除来料加工复出P货物外,出口货物离岸价视同内销显击税,出口单证收齐后再以离岸价为依据按规定退税率申报退税,在出口销售行为发生后,按规定征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贷记本科目,同时按规定退税率计算的出口退税借记“应收补贴款”,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的不予退税部分借记“出口产品销售成本”;

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销售收人不计征销项税额,对经审核确认不予退税的货物应按规定征税率计征销项税额。

7.“出口退税”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方法的,在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

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以及应免抵税款。出口货物退回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退关而补交已退的税款,用红字登记。出口企业当期按规定确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后,借记“应收补贴款——增值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贷记本科目。本专栏以及应退税额1应免抵税额的确定方法请参见第4点。

8.“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出口企业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货物和出口货物免税等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按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不予抵扣税额的部分,应在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的同时,贷记本科目。企业在核算出口货物免税收人的同时,对出口货物免税收人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出的“不予抵扣税额”,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贷记本科目,当月“不予抵扣税额”累计发生额应与本月免税申报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税明细申报表》中“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合计数一致。出口企业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产品销售成本”。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保佣费用支付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予抵扣税额”,用红字贷记本科目,同时以红字借“产品销售成本”。

9.“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核算出口企业月结转出多交的增值税。月末企业“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出现借方余额时,根据余额借记“应交税金——末交增值税”,贷记本科目。对采用第4点中的第一种方法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当期应纳税额负数的绝对值;对采用第4点中第二种方法的,本科目月末转出数为计

算“免抵退”税公式计算的“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

上述四个专栏,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贷款核算。

为了便于理解,全面熟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核算的全过程,采用“丁”字型账户反映如下:(见后表)

(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出口企业还必须设置“应交税金——末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并建立明细账。月度终了,将本月应交末交增值税e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记本科目,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注2,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本月上交上期应交末交增值税,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期末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进项税额(即留抵税额或专用税票预缴等多缴税款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期末结转下期应交的增值税。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后,退税的前提必须是计算退税的当期应纳增值税为负,也就是说当期必须有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而当期未抵扣完进项税额在月末须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本科目,退税实际上是退的本科目借方余额中的一部分;在出口退税的处理上,计算应退税时借记“应收补贴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补贴款”。

(三)“应收补贴款”科目的核算内容

“应收补贴款”科目,一些企业也使用“应收出口退税”科目,其借方反映出口企

业销售出口货物后,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所计算得出的应退税额,企业必须设置明细账页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记载:第一种是在取得税务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后,作免抵和应退税的会计处理,按《免抵退税通知书》上批准的应退增值税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收到国税机关批复尚未办理退库的应退税额。

第二种是企业在办理退(免)税申报时,暂不考虑申报的退税出口额是否能通过退税审核,就当期申报的免税出口额按规定的征退税率与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出应退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金额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1抵1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本月应退税额”一致。借方反映的是企业向国税机关办理退税申报时所计算的应迟税款,与国税机关审批数有差额的,在收到《免抵退税通知书》后按申报所属期进行调整,不足的用蓝字在借方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多出的用红字在借方本科目,用红字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贷方反映的是企业收到的退税款;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累计已按申报数计算但尚未收到的退税。

两种方法相比而言,第一种方法与国税机关审批结合起来,账务处理简便易行,更适合企业采用,因此企业原则上应采用第一种方法。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免抵税额、应迟税额和不予抵扣税额等会计处理,按财会字(1995)21号《财政部门关于调低出口退税率后有关会计处理的通知》总概如下: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外贸会计流程及核算

外贸会计业务流程及核算 外贸企业区别与一般的企业是什么呢,他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去购买生产设备,厂房,甚 至是管理素质参差不齐的工人,他需要的一是有广泛的采购货物渠道,这在我国不是问题, 只要有定单,货源就不是问题;二是拥有国外客户,如同工厂一样的销售渠道一样,只是商 谈的是外国人,语言是外语而已。 外贸会计科目设置 外贸会计的科目与一般企业的特殊在以下几个方面: 银行存款——外币 应收账款——外汇账款 应收账款——内销账款 预收类似 应收出口退税款 应交税费——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 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外销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合同号报关日期外销金额月初汇率 70017月25日$10,¥75, 70027月8日$12,¥90, 70037月15日$20,¥151, 70048月6日$5,¥37, 70058月8日$5,¥37, 这些合同号项下的收入.成本都在报关日所在月份按预估法(85%)确认结转(未取得发票)如7001 预估购进 借:库存商品¥64, 贷:应付账款--AAA¥64, 借:应收外汇账款-7001$10,¥75,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75,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64, 贷:库存商品¥64, 其他合同号同理处理 在收到相应的增值税发票时进行调整成本,结转应收出口退税款、进项税额转出 合同号购货工厂进项金额进项税额应付总额 7001AAA61, ¥72, 7002AAA75, ¥88, 7003AAA125, 21250¥146,

如7001退税率为13%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AAA 贷: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8000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出口退税)8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其他合同号同理处理 在9月份收到外汇及结汇情况 收款日金额结汇汇率核销对应的合同 号 9月4日$15,7003¥113, 9月6日$6,7002¥45, 9月12日$5,7003¥37, 9月15日$6,7002¥45, 9月27日$10,¥75,此笔不一定被办税员核销到7001 9月16日对资料齐全的7002、7003进行核销并申报退税处理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317,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应收外汇账款--7001$10,¥75, 贷:应收外汇账款--7002$12,¥90, 贷:应收外汇账款--7003$20,¥151, 对7001、7002、7003核算利润 75628++.96*(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财务费用)=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流程,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表;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计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 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对计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陈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以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成本费用审查方法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

会计核算制度与办法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进行财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所依据的一般规则和准绳。《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十三条原则。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放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也就是被确认的会计事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对其发生的时间、数量以及文字说明等进行的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与经济活动的事实完全符合。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就无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也将导致错误的决策。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2001年加入)融资租赁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具体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往往存在着与其法律形式明显不一致的情形,这就要求会计

核算按其实质进行处理,而不是拘泥于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 3、相关性原则 所谓“相关性原则”,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也就是要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会计信息,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提供使用者所不需要的或无足轻重的会计信息。按照我国的情况,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三方面的不同需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4、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改变,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贯彻一致性原则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利用上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考核、评价本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根据本期的会计信息去制定下一期的计划,借以进行正确的预测和决策,避免因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而引起分析、判断上的错觉。 5、可比性原则

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

制造业企业会计核算流程 一、资金运动过程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G W ………… P ………… W G Ⅱ.生产过程 二、企业主要业务 1.采购过程 (1)公司购入甲材料一批,增值税率17%,货款尚未支付。 借:物资采购(材料采购)——甲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7%)——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的运杂费。 借:物资采购(材料采购)——甲材料 贷:银行存款 (3)购入甲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材料采购)——甲材料 应交增值税 (1)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 (2)已交税额(2)出口退税

(3)进项税额转出 2.生产过程 (1)公司需要计提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2)公司购买一年保险单。 ①借:待摊费用②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贷:待摊费用(3)计算本月应计工人工资、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工资 (4)计提职工应付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5)计算借款利息,到期一次支付。 ①计提时: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②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 (6)购入需要安装生产用M设备一台,买价为80 000元,增值 税13 600元,包装和运输费计1 400元,设备投入安装,费用 预计3 200元。 ①借:在建工程 95 000 ②借:在建工程 3 200 贷:银行存款 95 000 贷:银行存款 3 200 ③借:固定资产 98 200 贷:在建工程 98 200 (7)制造费用分配 ①制造费用分配率=费用总额/生产产品工人工资总额 ②制造费用分配额=分配率×生产产品工人工资 如:本期生产产品A、B两种,其中A产品工资25 000元;B产 品工资20,000元,费用总额13 500元。 费用分配率=13 500÷(25 000+20 000)=0.3 A产品应分摊25 000×0.3=7 500元 B产品应分摊20 000×0.3=6,00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 7 500 B产品 6 000

出口企业会计分录大全

利华服装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服装除了内销外,部份出口。 退税率为 13%): 2005 年 1 月有关业务如下(该企业 1 月份无上期留抵税额,服装 购进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 1000000 元,税款 170000 元,款项已支付,货物已入库。该发票已认证通过。 内销一批产品,不含税销售额为 500000 元。款项已收到。 通过案例帮助你记忆出口企业会计分录! 出口企业会计分录大全) 1) 2) 3) 报关出口一批产品,离岸价为 50000 美元(外汇牌价为 1:8.3),款项尚未收到。 [ 会计核算 ] (1)购进原材料 借:原材料 1000000 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0 贷:银行存款 (2)内销货物 借:银行存款 1170000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内销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3)出口货物 借:应收外汇账款 50000*8.3 500000 — 出口 415000 不得 抵减的进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4)计算出口产品: 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 出口货物销售额 *(出口货物征收率 —出口货物退税率) =415000*(17%—13%)=16600 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600 贷: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6600 (5)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目额) — 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上期留抵税额) =85000—(170000—16600) = —68400 (6)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 =出口货物离岸价 *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即: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退税率) =415000*13% —0=53950 (7)计算应退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未留抵税额,且其金额 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 — 当期应退税额 =0 借:应收补贴款 — 增值税 53950 68400 > 当期免抵退税额 53950,则: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53950 贷: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3950 ( 8) 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53950 贷:应收补贴款 —增值税 53950 9)结转下期留抵税额为: 68400—53950=14450 若:本月进项税额为 110000 元,其它条件均相同。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目额) — 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 (上期留抵税额) =85000—( 110000—16600)= —8400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流程 基础工作 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控制生产成本。 1、成本项目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直接消耗的主要原材料,一般企业都在60%以上。所以就这个问题,企业的成本会计和仓库和车间要密切配合,搞好原材料的核算工作。归集原材料成本主要根据车间开具的领料单,这个领料单一般是一式三份:车间留存一份;仓库一份、财务一份。在实际工作中,月末三家要核对领料单,差一张也不行。之后成本会计根据领料单编制本月材料耗用明细表,据此进行会计处理。 2、财务制度规定,要划分产成本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所以到月末成本会计要和车间一起盘点在产品,如果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比较大,那么在产品成本可以只计算原材料成本,不计算加工成本。根据上月在产+本月领料-本月在产=本月实际消耗,计算出实际的材料成本。 3、正确核算当月的产成数量,因为这是计算当月成本的基础,这也需要成本会计和成品库还有车间核对当月的入库单,三家要把产成数对齐了。 以上三点是成本会计和材料库、成品库和生产车间要协调的工作,这些工作做好了,就为成本核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本会计”和“出纳”、“应收账款会计”、“应付账款会计”都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岗位。“现金流”循环中从现金变存货,再由存货变为现金,一般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可以说流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存货,都在至少三个月销售额以上。就是说企业的现金流中承上启下的就是“成本会计”。他要核算和控制的是从材料变为在产品,最终成为产成品的所有财税处理。“成本会计”可能是会计工作中最烦琐的工作。因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种类繁多,要核算清楚是工作量巨大。要了解每一个BOM,有差错要一颗颗料去查。每天就在做表,查差异。还要去了解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实际情况。

(完整版)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 一、财务会计制度 1、经理的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小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有关财经法规。 (2)领导企业财务工作,设置会计机构,对财务人员进行配置、考核。 (3)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负责对企业一切财务收支进行审批。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审查,对内部经济指标进行考核。 (4)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2、会计岗位责任制 (1)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当好领导参谋。 (2)及时准确编报财务计划、用款计划,按时报送各种会计报表,做到账表一致、账实相符、日清月结。 (3)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财税法规、会计制度,记账、算账、报账必须做到手续完备、内容充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 (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各项费用按规定支出范围和标准列支,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保证完成各项财会工作任务。 (5)对成本、费用项目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各项资金使用需领导批准后才能支付、报账。不准公款私借,及时清理往来

款项,不得开空头支票,妥善保管好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会计资料。 3、出纳员岗位责任制 (1)努力学习财务制度,熟练掌握出纳工作基本技能,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严格执行财会制度,各项费用支出按规定报销,确保原始凭证真实、准确、完整,手续齐全,账目清楚。 (3)银行存款余额账实一致,现金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相符,每月底结账时作出货币资金余额调节表。 (4)严格遵守现金结算制度,不得借用、挪用公款,公司人员借款要经财务领导批准,对借款人员及时督促结账。 (5)支票必须凭领导审批的申请单方能开具;按规定签发“空白支票”,对逾期未用的支票要及时收回注销。 (6)出纳收付必须经会计审核无误,未经会计审核的凭证应拒绝支付。若因出纳人员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由当事人承担责任。(7)现金收付要当面点清,金额较大时,一定要有人复核。 (8)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现金要尽量做到日清月结,月结盘库后作现金盘库表。 (9)现金日记账所纪录的内容必须同会计凭证相一致,不得随便增加或删减;日记账必须连续登记,不得跳行或隔页,不得损坏账簿;文字和数字必须准确无误、整洁清晰,如有改动,必须严格按会计制度执行。

(财务会计)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从“免抵退”税的含义上讲,“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抵减的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少了各地的税收收入,而“退税”退的仍是中央级收入,不影响地方税收收入。为了解决“免抵退”税的免抵数对地方收入和地方分成的影响,对免抵税额还要定期按规定进行调库,因此,会计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免抵税额”,将其与增值税的其他明细科目划分清楚,这也使会计核算比“显击后退”难度更大。而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有关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会计核算的内容比较少,无统一规范,很不便于实际工作。本章结合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与“免抵退”税政策,一些会计处理,特别是会计调整,只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做法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大家参考。 一、外销收入的确认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就其性质不同,主要有自营出口、委托代理出口、加工补偿出口、援外出口等。就其贸易性质不同,主要有一般贸易1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来料加工复出口贸易1国内深加工结转贸易等等。外销收入是生产企业出口退(免)税的主要依据,外销收入不管是什么成交方式下的,最后都要以离岸价为依据进行核算和办理出口退(免)税,因此,除正常的销货款外,外销收入的确认还与外汇汇率确定、国外运保佣的冲减、出口货物退运等密切相关。 (一)入账时间及依据 1.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不论是海1陆1空1邮出口,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

单后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一律以离岸价(FOB价)为基础,以离岸价以外价格条件成交的出口货物,其发生的国外运输1保险及佣金等费用支出,均应作冲减销售收入处理。 2.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以收到外贸企业代办的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现实。入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支付给外贸企业的代理费应作为出口产品销售费用处理,不得冲减销售收入。 3.来料加工复出口,以收到成品出运运单和向银行交单后作为收入的实理。入账金额与自营出口相同。按外商来料的原辅料是否作价,在核算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销售收入时,对不作价的,按工缴费收人人账;作价的,按合约规定的原辅料款及工缴费入账。对外商投资企业委托其它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复出口的,按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规定,委托企业可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请出具来料加工免税证明,由受托企业在收取委托企业加工费时据以免征增值税。 4.国内深加工结转,也称间接出口,是国内企业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原材料加工货物后报关结转销售给境内加工企业,由国内企业深加工后再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其销售收入的确认与内销大致相同。 (二)外汇汇率的确定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不论以何种外币结算,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有外汇汇率的,均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汇率直接折算成人民币金额登记有关账簿。生产企业可以采用当月1曰或当曰的汇率作为记账汇率(一般为中间价),确定后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在一个年度内不得调整。企业应将计算出口销售收人时的汇率与实际收汇时的汇率加以区别,计算出口销售收入时以入账时规定的汇率计算,同时记应收外汇账款,收

公司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 第一章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第一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第二条本单位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 资本、基金的增减: (五)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第三条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 第四条会计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五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第六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七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 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不得设置账外账,不得报送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第八条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格式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第九条实行会计电算化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页脚内容1

和其他会计资料的要求,应当符合财政部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建档要求、保管期限、销毁办法等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 会计电算化的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会计记录的文字使用中文。 第二章填制会计凭证 第十二条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十三条办理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事项,必须取得或者填制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编制记帐凭证。 第十四条记账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记账凭证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第十五条填制会计凭证,字迹必须清晰、工整。 第十六条实行会计电算化,对于机制记账凭证,要认真审核,做到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无误。打印出的机制记账凭证要加盖制单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印章或者签字。 第十七条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应当科学、合理,具体办法为: 审核人员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记账凭证,经过复核人员复核后,交由出纳人员收款或付款;出纳人员根据已收款或付款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并按现金、银行日报表的要求填制日报表,连同会计凭证交记账人员记账。 第十八条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 第三章登记会计账簿 第十九条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 页脚内容2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

制造企业成本的会计核算(一) 主讲老师丁小云 前言 2013年8月16日,财政部以财会〔2013〕17号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既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会计工作,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制定成本制度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 制造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提供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了正确确定产品的价格,必须以产品为对象,对制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做出全面、分类、综合的确认、计量、归集和分配,以计算其相关成本。 第一节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 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重要条件。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很多,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种类繁多的生产经营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生产经营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或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等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八个生产经营费用要素。 1.材料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 2.燃料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等。 3.动力费,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各种从外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等动力。 4.职工薪酬,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是指企业对其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规定计算提取的折旧费。 6.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7.税金,是指企业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 8.其他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属于以上各项费用要素,但是按规定应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项支出,如办公费、差旅费、修理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劳动保护费、检验费等等。 生产经营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耗费了哪些经济资源,数额各是多少。但这种分类只能反映各费用要素的支出形态,不能说明各种费用的经济用途,也不能说明费用的发生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成本的分析和考核。因此,对于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还必须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二)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制造业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

出口企业账务处理

1、一月份,期初增值税留抵5万元,购进原材料等货物500万元,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1200万元。 ①外购原材料、备件、能耗等,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等科目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0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5850000 ②产品外销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1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00 ③内销产品,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④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得免征你和抵扣税额(即剔税)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0×(17%-13%)=4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 ⑤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51-(85-48)-5=9(万元)>0,仍应交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4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140000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一般来说,“免、抵、退”是各有含义的,①、“免”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②、“抵”是指以本企业本期出口产品应退税额抵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③、“退”是指按照上述过程确定的实际应退税额符合一定标准时,即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成的部分予以退税。 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抵、退”税办法已两年多了,但有一些出口生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免、抵、退”税计算及账务处理仍不能很好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抵、退”工作的进行。笔者现将“免、抵、退”税计算方法简介如下并举例说明。

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

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财务会计制度或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一:财务制度: 1、财务管理原则: ①合法原则,即财务管理工作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依照法规要求开展财务活动、 处理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以维护和保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②平衡原则,即力求资金存量与流量的综合协调平衡.资金的存量平衡,指资金的合理配置,也就是通过资金活动的组织和调节使各项物资资源间形成适当的构成比例,以保证各种形态资金的适度占用和资金活动的继起性,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畅进行;资金的流量平衡,指通过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积极筹措,达到收支总量和收支时点的平衡,以保证资金周转不致中断.③利润风险均衡原则,即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充分考虑风险,全面分析财务活动的收益性和完全性,在利润与风险的矛盾均衡中求得最大收益 2、财务管理任务: 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状况.因此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财务上就体现为是否获得利润,经济效益的一般含义,是要以较少的投入(或较少的支(或耗费),才可能形成利润.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依法合理筹集企业经营所需资金,促使企业有效利用各项资产,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财务管理方法:

为了有效地组织、指挥、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并处理好因财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当本企业发展到比较成熟时,将会聘请更高水平的专业会计人员进 行科学的财务管理,比如运用一系列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如: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方法)组建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 二.财务处理办法(财务活动的具体处理方法): 1、资金的取得:本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投资者投入所得和企业经营收入所得. 2、资金的使用:本企业所得资金将用于经营范围内的业务的拓展、员工工资福利 的发放等. 3、资金的分配:本企业的盈余将用于扩大企业规模、发放股东分红、发放员工福 利等. 三.会计制度: 本企业采用的会计制度为: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基本原理:做好内部监督和接受外部监督.会计核算将 遵守以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2、实质重于形式你3、可比性原则4、相关性原则5、一致性原则6、及时性原则7、清晰性原则8、配比原则9、权责发生制. 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出口贸易会计核算流程图

出口贸易会计核算流程 一、自营出口货物的会计核算 一、国货物采购业务的帐务处理 根据《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国购进用于销售或出口的货物的进货原价为采购成本,购进货物所发生的进货费用,包括货物到达交货地车站码头以前支付的各项费用和手续费,计入经营费用。 1、购进货物验收入库,同时支付货款时, ⑴采用支票、银行汇票等票据结算的, 借:商品采购 经营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记帐)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⑵采用商品汇票等结算方式的, 借:商品采购 经营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交货费用) 应付票据(商品进价+进项税额) 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商品采购 2、购进商品的溢余和补缺 ⑴购进商品发生溢余时,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查明原因,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A.属于自然溢余,抵减“经营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经营费用-商品溢余 B.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同意补作购进,补付货款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C.属于供货单位多发商品,本企业不同意补作购进,应按溢余金额减少库存,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 同时将溢余的商品作为代管商品处理。 ⑵购进货物发生短缺与损耗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商品采购(进价) 查明原因后,分别处理: A.属于正常损耗,不作“进项税额转出”; B.属于应由供货单位、运输部门、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C.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列作“经营费用”) 借:经营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D.属于自然灾害或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销售出口货物业务的帐务处理 1、商品托运出口 ⑴出库待运时, 出口企业储运及业务部门根据分工按出口合约或信用证规定,做好包装等工作,并备妥发票、装箱单以及其他出口单证后,应即开具出库单交由对外运输单位,办理出口待运手续。财会部门应根据出库凭证,作会计分录。 借:待运和发出商品-××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⑵出口交单时, 出口商品已经装船装车并取得已装船提单或铁路运单时,储运部门应即根据信用证或出口合同规定,将全套出口单证向银行办理交单手续,同时将出口发票注明交单日期,送财会部门据以作销售处理。 借:应收外汇帐款-有(无)证出口-美元 -人民币 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人民币 ⑶结转销售进价, 对已装运出口的商品在向银行交单转销售收入时,应即结转销售进价。 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商品类别 贷:待运和发出商品 或贷:库存商品 或贷:应付帐款-供货单位(贷款部门) 或贷:加工商品-加工单位-××商品 ⑷出口收汇时, 银行收到出口企业全套出口单证经审核无误后,即按规定向国外银行办理收汇或托收手续。银行在收妥外汇后,即按当日现汇买入价折人民币,开具结汇水单将人民币转入出口企业,出口企业据以作会计分录。借: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学习目标与要求: 一:明确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原则 二:掌握产品成本核算中的账户设置 三:了解成本核算的程序 第一节: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原则 一、分期核算原则 成本核算的分期,与会计上月、季、年期间的划分一致,有利于经营成果的确定。需指出的是,产品成本的分期核算,与产品成本计算期是有区别 起讫期(从投产到完工时期),它受产品生产类型(类型:①大量大批量生产②单件生产③小批量生产)的影响,可以与会计期间一致(①大量大批量生产),也可以与各批或各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②单件生产③小批量生产)。 二、费用确认的配比原则 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可按下列三种方式确认。 ①按因果关系确认(如:主营业务收入及支出) ②按受益期分配确认(如:折旧额计提) ③按发生的时期立即确认(如:差旅费) 三、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的原则★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果,必须划清下列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①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②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③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④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⑤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四、一贯性原则 与成本核算有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前后期一致,目的是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可比。 五、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在企业对外会计报表中,必须按实际成本对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劳务计价。 六、重要性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信息对经营管理和作用,对于产品成本中重要的内容应单独设立项目反映(参见书P30表面2-1),并力求准确。

第二节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一、制订先进而可行的消耗定额 消耗定额:单件产品耗用的标准 定额消耗区别开来,定额消耗:指总定额。 二、完善物资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存制度(数量的确定) 1、盘存制度: ①实地盘存 ②永续盘存 (①和②均是对数量的盘存) 2、领退分为“真退”和“假退” ①.“真退”是指填制本月的退料单或红字领料单,以冲减本月领料数,同时将实物退回仓库。 ②.“假退”是指同时填制本月份的退料单或红字领料单和下月份的领料单,以冲减本月领料数量,而转作下月领料数量,但实物并不退回仓库。 三、建立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传递流程 原始凭证传递流程的内容:应包括它们所流经的部门、以及有关部门及人员对 它们的处理程序与期限等。 四、制定费用的开支标准,明确费用的审批权限 即:哪一级、哪一部门负责人有权审批何种性质费用及其金额范围,使费用发生有人把关,费用审核有章可循。 五、确定合适的企业内部结算价格 为了何理确定各责任中心的利益。 第三节工业企业的费用分类 一、工业企业费用要素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所作的分类,称之为费用要素。为了具体反映各种费用的构成和耗费水平,费用要素可进一步划分为下列九项要素: ①、外购材料 ②、外购燃料 ③、外购动力 ④、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加强和规范本企业的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的规定,结 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要逐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作好财务收支、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基础 工作,努力降低成本,减少费用,确保财产的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财会人员应严格遵守《会计法》,抵制违反财会制度、财经纪律和企业章程有 关 财务会计方面规定的行为。 各级会计组织内部的会计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确认每个岗位的责任,保证会计工作有秩序的进行。出纳人员不得作监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四、关于会计核算若十问题的规定: 1 .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1月10日至次年1月95日止。会计月结账日为自然月15 日; 2. 采用借贷式记账法。 3.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以人民币“元”为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分 以下四舍五入; 4. 资金收付和成本、损益的计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5. 物料用品、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储存采用“永续盘存制”,库存商品储存采用 “实地盘存制”。 6. 库存商品核算方法按照进价金额核算。 7.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计算,预计残值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咐算。 8. 低值易耗品摊销采用一次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在100元以上(含 100元),非经营用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下(含2000元)的各种办公家具、用 具、包装容器等。 9. 凡是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培训费、办公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 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构建成本的利息等支出,均作为开业费在自营业之日分期摊 入管理费用,摊销期5年。 10. 凡是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在租赁期限内摊销 五、会计人员、出纳人员和管理财产物资的人员调动工作,必须办理交接和监交手续, 交接不活,不得离职。 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都必须建立档案,各独立核算单位的核算主管人员 负责妥善保管。电脑储存的的会计记录视同会计档案保管,硬盘或磁盘备份必须保留。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是 本企业会计工作的根本法规,应与该制度一并严格贯彻执行。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出口业务会计核算 一、一般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帐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上期《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作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存)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应退税额做帐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次月根据《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中的免抵税额做帐务处理(一般企业不做此笔会计处理,因其是税务机关免抵调库的依据,不影响增值税的核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出口退税款时,做帐务处理: 借:银存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增值税) 三、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业务核算 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销售收入是免税的,不计提销项税额,用于来料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直接计入成本。应税和免税共用的进项税额要作进项转出处理。 四、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的会计核算 (一)本年出口货物,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增加内销销售收入)

工业会计成本核算(精)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制造费用是分摊生产成本后结转的,生产成本是生产完工入库时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是销售时结转的。 产品成本计算表,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尤其现在已经实现电算化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会计软件,都有不同的成本计算表,现就一般的手工操作的成本计算表表述如下,供同仁参考:我们现在计算成本的方法是制造成本法,它区别于过去的完全成本法,现在的制造成本法只算到制造成本为止,其他诸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钧视为期间费用,不参加产品成本费用的分配,而是直接抵减当期损益。其二,直接发生的材料、外加工费等,不用分配,可以凭领料单和有关帐单直接进入各该品种。而制造费用需要采用一个标准通常是加工的工时,进行分配。表样基本是这样的,它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产品工艺单号码、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制造费用等,按照有关材料和费用明细帐载数额,抄到计算表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该品种中去,各该品种的费用相加后,应该等于总的费用。之后,就可以进行总帐帐务处理了。首先,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其次,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当然在计算原材料消耗时,还要计算期末在产品的成本,借以保证当期成本的准确。 在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非应税项目领用的原材料,也必须先按计划成本进行结转。然后于期末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差异额,并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

际成本后才能确认应转出的进项税额,而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额又涉及到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问题。所以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更应注意相关增值税的计算。 举例如下: 例: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主要原材料为甲材料,该企业对甲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一、有关账户期初余额:甲材料月初结存10800公斤,每公斤计划单价1元;甲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借方余额590元。 二、本月发生经济业务 (一材料采购业务 1.本月采购甲材料100 000公斤,单价0.90元,共计价款90 000元,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款15300元,价税合计为105300。其中:以银行存款支付60 000元,开出商业汇票40 000元,余款暂欠。另以银行存款支付给某国有运输企业运输费用2903.23元,并取得运输发票。另以现金支付装卸费用550元,以现金支付货物运输保险费50元。 2.材料运达企业后,经整理挑选,整理出残料200公斤,共作价50元入库,残料率在规定的标准以内,整理挑选中发生职工工资费用400元。 3.材料整理挑选后,实际验收入库99200公斤,发现短缺800公斤,其中200公斤属于定额内损耗(即整理挑选出的残料,尚缺600公斤原因待查。 4.经查明,短缺材料中,有200公斤系供货方少发,供货方核实后同意按实发数结算货款,本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开具了“进货退出与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取得对方开给的“销项负数”增值税专用发票;有100公斤系运输公司责任,该运输公司同意按含税购买价赔偿;有300公斤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于对该批货物加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