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难忘的泼水节》优质课教案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优质课教案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优质课教案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优质课教案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优质课《花钟》教学设计

《xx》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走入花的世界,欣赏《花钟》。(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花钟是什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花钟是什么? 其实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用准确的语言解释了什么是花钟。 请大家打开书齐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到答案。 2.齐读第三自然段,了解xx。 3.欣赏世界各地的花钟。 看,(出示花钟图片)这就是花钟。在我们祖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花钟”,台北市阳明公园里有一座花钟,许多游人都驻足观赏;南京、哈尔滨也有这样的花钟。在号称花园之国、钟表之乡的瑞士,花钟已经成为它的第二

大城市日内瓦的象征。这些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那这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品味xx 自学提示一: 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这些花又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来。 1.课文中写了哪些花?指名说,课件欣赏花。 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瞧: 这么多花陆续开放,所以课文的第一句说: (齐读)“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2.那这些花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指名说,贴板书) 师连起来说什么时候什么花开了。我们把刚才说的话连起来就是——(课件出示) 3.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请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老师也忍不住想参加,(师生接读)这些花太美了,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这真是——“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同样写花开了,运用的语言不同,给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 4.想象展示读: 谁来读一读花儿的开放? 5.xx接答游戏。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 一、导入课文: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北宋的时代背景: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三、简介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号为“老苏”,与儿子苏轼(大苏)、苏辙(小苏)号为“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四、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五、重要词语 弊:弊病赂:贿赂率:都邑:城镇薪:柴草嬴:秦王姓洎:(jì) 谗:谗言诛:杀殆:将近向使:假使“理”与“数”:命运积威:蓄积的力量劫:胁制从:跟随故事:旧事六、预习检查 思考下列问题,分析文章论证结构。 1.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 2.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和教训? 课文分析 第一段(1):全文纲领。提出中心论点,评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2):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正论) 第三段(3):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反论) 第四段(4、5):作出小结,提出告戒。旨借古讽今。 七、课外拓展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

三年级《花钟》优质课教案

三年级《花钟》优质课教案 导语:《花钟》一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下面是其教案,欢迎参考。 教材分析: 《花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基本理念,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落实词语理解、朗读训练、写法感悟和迁移运用,让学生在潜心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积累好词佳句;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经历逐段读书了解课文大意的过程;在感悟、品味、运用语言的实践中,学习用不同说法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体会留心观察事物的作用,初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在品词品句,感情朗读的语文实践中,体会、学习用不同的说法灵活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质疑,初读课文。 (一)观赏鲜花图,激发学趣,引发质疑。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和读长句子的情况。 (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阅读交流,整体感知。 (一)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师生相互评价。(重点纠正学生读不准确的字音和句子停顿。) (二)交流阅读收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围绕开课时质疑的问题,组织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_6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恩”等12个生字;会写“龙、柏、泼”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结合插图学习课文。 4、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 5、有兴趣了解各民族的节日。 【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具准备】 1、泼水节的录象。 2、教师用没有拼音的词卡字卡。 3、挂图。 【教具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录象导入 (4′)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跟着电视机镜头去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吧!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3、学生主动。 4、说是啊,在录象中大家看到了傣族人民过节的时候,穿上了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着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每年的泼水节都十分热闹,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要求:小声地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注上符号。 1、看录象。 2、齐读课题。 3、为什么“难忘”呢? 4、学生自由读。 集中识字(4′)1、出示“我会认”图标: 先用教师的带拼音的字卡学习。 2、换没有拼音的词卡: 拼音都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吗? 3、换没有拼音的字卡 词语变成了单个生字,你还能认读吗? 4、同学们真能干,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生字的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并组词语。 2、认读学生读下面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3、学生读生字。 4、⑴我预习了课文,我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了。 ⑵我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咖啡店,我总看到咖啡这两个字,我就认识这两个字了。

⑶我把生字编成小谜语来记,说两个给大家猜猜吧:依山而立(端),因为有心(恩)。 朗读感悟 (14′)1、这么多的生字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就再来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 小朋友请你和我们一起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指导读好长句子:“因为……” 2、可以根据情况再让男、女声各读一遍。 3、是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师生呼应读第三至五自然段:那天早晨……) 4、(指导看插图)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5、通过看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气氛,同学们我们再来朗读三、四、五自然段吧。大家说说想怎么读? 6、好那,我们就分两个小组赛读吧,看哪个小组读得更好。1、⑴三位学生读完课文: 1、2段一人读;3、4、5段一人读;6、7、8段一人读。 ⑵我知道了,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泼水节,所以这一年的泼水节非常难忘。 2、齐读。 3、师生读。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获奖公开课教案 【篇一: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 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 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教学步骤]三课时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 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

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 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 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 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 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读诗书??”),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3、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年),苏轼二十岁,到京 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 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 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 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 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 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 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 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 六国)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2

第二课时 4:、看图,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看,周总理来到了人群当中,有谁能说说周总理的样子吗?从穿着,表情,动作三个方面来形容一下? 生: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生: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师:既然周总理笑容满面的,那么同学们也能笑容满面地读一读这一句吗? (同学们笑容满面的读这一句) 生: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可以找一找四个表示动作的词吗? 生:接,敲,踩,跳。 师:很好,周总理敲着鼓,跳着舞,那我们也来边敲边读吧! (学生读一个字敲一下桌子,合着节奏来读这一句) 师小结:周总理的穿着和动作体现了周总理入乡随俗,对少数民族的尊重,以及他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人。 5、开始泼水 傣族人民迎接到了周总理,敲了鼓,跳了舞,马上就要到最隆重的泼水仪式了,那么老实想请一位同学来表演周总理泼水的情景,其余同学就扮演傣族人民,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泼水的场面吧! (一个学生上讲台,老师读一句,他就做一个动作)

师: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同学拿起一个装粉笔的盒子代表银碗) 师: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同学拿着教鞭在盒子里晃了晃) 师: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同学做出向讲台下的学生泼水的动作) 师: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讲台下的学生用书当盆,用笔当树枝,向讲台上的同学做泼水的动作)师:他们这是在互相祝福,傣族人民祝福周总理健康长寿,那么周总理会祝福傣族人民些什么话呢? 周总理祝福傣族的老人们:健康长寿 傣族的年轻人:工作成功,天天快乐 傣族的小朋友:健康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是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就像一家人一样。 6、深情朗读 师:让我们用饱含感情的语气,来读一读最后三段吧! (同学们深情朗读最后三段) 师:那么,现在的傣族人民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幸福,难忘。 师:是的,日理万机的周总理能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这个泼水节,傣族人民当然会感觉到幸福,难忘。(板书:幸福难忘) 小结:今天,敬爱的周总理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对少数民族的爱却一直温暖着少数民族的心,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他,怀念他!让我们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花钟(教案)

《花钟》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各种花开放的资料、课文提到的花的照片,及“花钟”钟面演示图。 2.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怒、暮、燥、雅”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再板书“花”。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花钟”呢?(自由读一读)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课文找一句话说说什么叫花钟。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2.欣赏各种各样的花,伴着音乐解说:那“花钟”里都种了哪些花呢,接下来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 3.说说感受:欣赏完这些花,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说说吗?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 4.指导朗读:愿意读读这句话吗?(用欣赏的语气读) 5.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以小组、同桌一起读,同学互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带上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 (1)读通课文,课文中难读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教材解析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l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课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共有8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了l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第三自然段写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盛况;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第七、八自然段则直抒胸臆,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了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喜庆、祥和,人物栩栩如生。图中周总理身穿傣族人民的服装,笑容满面地端着银碗,正在向人们泼水、祝福,周围的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l5个生字,教学时教师可根据生字特点,从读音、字形、字义方面分别给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驶、盛、祝、寿”是翘舌音,“踩、族”是平舌音,“龙、容、康”是后鼻音,要在认读时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盛”是多音字,本课读“chénɡ”,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读“shènɡ”时是茂盛、兴旺的意思:认读时,可以出示两组词语引导学生据词定音:茂盛、盛开、丰盛、盛大;盛饭、盛满等。 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泼、踩、敲、驶”都是形声字,且都表动作,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可以出示“龙船、银碗”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如:互相泼水、赛龙舟、跳象脚鼓舞等。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体会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世民在其名相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一枝独秀,且看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国以外的齐、楚、燕、、、六个国家,它们都被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 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眉山县)人,人称“老”,与儿子“大” (轼)、“小” (辙)并称三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案:

(课件出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及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一)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我会认和我会读,小老师领读。 ②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②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③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④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②今年是指。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词语。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②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④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花钟教案

《花钟》教学设计 郭晶 教材分析:《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按照“列举现象——揭示规律——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时间的规律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这篇说明文思路清晰,全文紧紧围绕“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句子展开,第 1 自然段按顺序列举了九钟花在不同时间开放,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第2 自然段解释了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以设问的方式承上启下,用“为什么”“原来”“比如”“还有的”等关联词把句子连接起来,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在第2、3自然段的教学中迁移运用。 这篇课文词汇丰富,语句优美,非常适合练习朗读,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积累词汇,学习多样表达。它和后面的《密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凌晨”、“暮色”、“蔷薇”、“干燥”等14个 词语,正确书写“醒”、“修”、“播”等几个生字,了解“干燥”、“灼伤”、“淡雅”、“欣然怒放”等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注意 与“燥”字形近的字。 2、能体会“左右”、“大致”等用词的准确性;学习用“比 如”、“还有的”连句成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由读到写,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培养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自然的习惯和乐于创造的激情。 教学重点:感悟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花钟的原理,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欣赏鲜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美丽的鲜花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鲜花,感受鲜花的芬芳和迷人吧!(多媒体出示鲜花) 2、说感受 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那么多同学想说,老师也想说说呢。(出示句子: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学生读) 3、揭题 师:知道吗?这么美的花儿还有更多、更神奇的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两遍。) 4、质疑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2)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4)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 “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 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 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 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 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 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

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⑷.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

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花钟(优秀教学设计)

《花钟》教学设计 大岭小学李天龙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森林旅馆。一天傍晚,森林旅馆来了许多客人。大家怕耽误了办事时间,都拜托服务员小白兔按时通知自己。小白兔怕记错了时间,就按照旅客要求的时间顺序,一一记在了小黑板上: 母鸡大婶,凌晨三点左右起床; 山羊爷爷,早晨四点左右出去办事; 红马哥哥,早晨五点左右去参观; 黄狗阿姨,早上六点左右外出; …… 森林旅馆的猴子经理来了,看见记事黑板,连声夸奖小白兔工作认真负责。但是,他又担心地问:“咱们森林旅馆没有钟表,你怎样掌握钟点呢?” 小白兔笑着回答:“我在旅馆门前种了一池子花儿,那些花能给我报时,所以,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花钟。 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问题想问,是吗?把你们的问题提出来好吗?(生提问题:小白兔种了什么花?花怎么能报时间呢?花钟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这堂课,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花钟》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美丽的花儿们是怎样用无声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一天之内的时间,请大家齐读课题——花钟。打开课文13课52页,我们要先自学啦,在自学之前,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老师送给你们的自学提示: (1)生字比较多,要注意读准字音。

(2)遇到难读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把它读好。 (3)碰上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好,我们开始吧,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花钟” 1、学生自学。 2、检查生字词。 怒暮燥雅昆播吻致艳内梦醒苏湿娇嫩强适修 (我指你认的游戏,指导书写:暮,燥,醒。同时理解暮色的意思) 争奇斗艳艳丽苏醒湿度娇嫩适宜凌晨蔷薇绽开欣然怒放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花圃大致 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3、理解“淡雅”和“艳丽”。 师:第一遍读就读得这么准确,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在读的时候,这个词语(出示“淡雅”)大家一起来读——淡雅。课文中说“淡雅”的什么? 生齐:花蕾。 师:是的,什么花的花蕾? 生:淡雅的昙花。 师:是的,那你们想象一下,淡雅的昙花是什么样子的? 师:老师这儿有两幅画,请你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一幅可以用“淡雅”这个词?生2:第一幅。 师:是呀,清新自然的咱们就可以用上——“淡雅”;那下面的这幅画送上什么词语好呢?

六国论——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教学 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 协政策。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 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 年) 人物:苏轼(时年20 岁)

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 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 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 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昔日的战国七雄争奇斗艳何以演变为秦国一 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板书:《六国论》题解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霸天下,国与国之 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六国论,其实是六国 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难忘的泼水节(优质教案)

17.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难忘的泼水节》)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 敲鼓驶过笑容踩着铺上盛满银碗祝福健康长寿象脚鼓凤凰花

13 花钟 省一等奖优质课 第1位老师 教案

13.花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自然段。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重点难点 1.默读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的大意。 2.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用词的生动、准确。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2:花的世界)(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 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3)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板书:13花钟)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课文,领略鲜花的神奇和美丽。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4)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5)生字,读生字。 dòu fēn fānɡ nèi xǐnɡ shòu sū斗芬芳内醒寿苏 qiáng shì kūn xiū jiàn zǔ强示昆修建组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苏组”,翘舌音“寿示”,前鼻音“芬昆建”,后鼻音“强芳醒”等。 【设计意图:利用优美的图片,认识不同的鲜花,激活了学生的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