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注册会计师 会计讲义

注册会计师 会计讲义

注册会计师 会计讲义
注册会计师 会计讲义

前言

一、2015年注会《会计》教材的变化概况

2015年注会会计变化较大,主要的是根据财政部最新颁布或修改的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对教材进行修改。具体变化如下:

1.第2章金融资产:将涉及到的其他综合收益均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替换为“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2.第4章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1)章名由“长期股权投资”变为“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2)明确“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按照教材第二章的内容进行核算”

(3)新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如果被合并方本身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应当以其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

(4)不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删除了“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

(5)新增“成本法下,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或利润的权力,该项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投资方不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6)新增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需要考虑“三是在评估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时,应考虑潜在表决权的影响,但在确定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权益变动的份额时,潜在表决权对应的权益份额不应予以考虑”。“四是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时,法规或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应当予以剔除后计算”。

(7)新增“投资方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投出或出售资产的交易构成业务的处理”、“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投出业务并能够实施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处理”——均全额确认当期损益。

(8)新增“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

(9)新增“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被投资单位接受其他股东的资本性投入、被投资单位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权益成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

(10)新增“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核算”“权益法转公允价值计量”、“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

(11)新增“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能结转损益的除外)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进行结转”。

(12)新增“第四节合营安排”。

3.第7章投资性房地产:

(1)删除“闲置土地认定”的相关段落。

(2)新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定义”(指市场参与者在计算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3)将涉及到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单独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

4.第9章负债

(1)新增债券的内容。“债券(包括企业发行的归类为金融负债的优先股、永续债等)”。

(2)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核算科目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变更为“其他权益工具”(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第47页有涉及此科目)。

(3)删除“职工薪酬”,将其作为单独作为第13章核算。

5.第10章所有者权益:

(1)“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重新编写。

(2)新增“二、复合金融工具”。

(3)第二节节名由“实收资本”变为“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新增其他权益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及会计处理。

(4)第三节节名由“资本公积”变为“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新增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及会计处理。

(5)其他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将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进行了剔除,(现在只核算: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成本费用;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6.第11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三节利润,新增“四、综合收益总额(净利润加上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为总额和收益总额)”。

7.第12章财务报告:

(1)新增“权责发生制”为财务报表列报的基础。

(2)新增“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能相互抵销”

(3)比较信息的列报新增“企业列报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至少包括两期各报表及相关附注,列报最早可比期初的财务报表,至少列报三期报表”等相关内容。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允许抵销和不得相互抵销的要求”重新编写。

(5)第二节资产负债表,新增“资产和负债按流动性列报”内容。

(6)第三节利润表,新增“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7)对利润表“本期金额”栏项目的填列方法进行了具体化的说明。

(8)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新增“综合收益和所有者(或股东)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应当分别列示”。

(9)金融工具的披露重新编写。(新增了五大点)

8.新增“第13章职工薪酬”,后面章节顺序以此类推。

9.新增“第28章公允价值计量”。

10.第19章股份支付:新增限制性股票的锁定期和解锁期的相关内容。

11.第20章所得税:

(1)新增“与股份支付相关的当期及递延所得税”的相关内容。

(2)删除“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相关内容。

12.第21章外币折算: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13.第22章租赁:售后租回交易新增4个例题。(分别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两种情况处理)

14.第25章企业合并

(1)删除“例24-4”。

(2)将“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对子公司部分投资的处理”、“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投资的处理”全部内容转入到“第26章合并财务报表”章节。

15.第26章合并财务报表

(1)重新编写“第二节合并范围的确定”。

(2)第三节新增“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充实了“合并报表的格式”的文字说明。

(3)增加“第十节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①将原“企业合并”章节的“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对子公司部分投资的处理”、“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投资的处理”内容转至本章。

②新增多次交易实现企业合并区分一揽子交易的处理。

③新增多次交易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报表的处理。

④新增一次交易处置和多次交易处置子公司的处理。

⑤新增因子公司少数股东增资导致母公司股权稀释

⑥新增交叉持股的合并处理

⑦新增逆流交易的合并处理(需要在母公司和少数股东之间分配抵销)

16.第27章每股收益:新增企业存在发行在外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时基本每股收益的计

三、学习要求

1.预习。要注意在上课之前要把所讲的内容预习一遍,要带着问题来听这门课。

2.认真听讲。在听课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集中精力去听课。同时强调会听课。

3.课后复习。

4.多做练习。

5.学习时应注意横向总结。

6.做题时,还应注意总结归纳。

四、讲授方法

1.根据教材逐章地讲解,按照知识点内容授课,凡是重要的内容、重要账务处理等考点,我把它们按知识点编排讲课,而不重要的内容,我们采用战略放弃的战术。

2.在讲课的时候结合“中华会计网校”编写的“梦想成真”系列之《经典题解》中的一些例题来讲解。

3.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法,将考点的讲解和习题班的内容相结合,使大家真正把知识点学习到手。

4.授课深度、难度、广度

讲课深度、难度、广度,不是以考生水平高低为主,而是以应试为主,目的就是通过考试,讲课难度会略高于考试。

五、学习资料

1. “中华会计网校”编写的“梦想成真”系列之《经典题解》(2015年)

2.新修改或新颁布的八项会计准则的单行本

3.《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组织编写财经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

预祝中华会计网校的学员

在2015年注册会计师学习中一帆风顺!!!在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取得良好成绩!!!梦想成真!!!!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 答案(1) 考友们都准备好考试了吗?本文“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 1、下列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应当将中期视同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一致 B、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 C、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的第1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第1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当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还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以及在会计政策变更季度财务报告中或者变更以后季度财务报告中所涉及的本会计年度内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之前季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该知识点通常以文字叙述方式进行考查,考生需要熟悉掌握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遵循的原则;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编报要求;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2、2×18年甲公司所属企业集团内各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考虑其他因素,会引起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金额增加的有( )。 A、甲公司持股80%的子公司乙公司某项其他债权投资本期公允价下降200万元 B、甲公司持股60%的子公司丙公司授予其管理人员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期末确认成本费用120万元 C、甲公司持股65%的子公司丁公司本期计提盈余公积80万元 D、甲公司持股55%的子公司戊公司发行一项可转换公司债券确认权益成分公允价值300万元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选项A,归属于甲公司所有者权益会减少;选项

2018cpa注会复习会计之合并财务报表笔记

2018cpa注会复习会计之合并财务报表笔记

思路: 1.合并财务报表,是以当年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而不是上年的合并财务报表; 损益类是暂时性账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永久性账户, 个别报表在成本法下,不反映子公司暂时性账户的调整(当年和往年都不反应),而合并要求反映; 所以,年初未分配利润的调整,要以过去n-1年的累计数来进行,其综、其资也都是一样; 2.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先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以便更加清晰的反映母、子公司之间的联系; 但作为一个合并整体,二次分配不能影响整体金额,所以还要抵消掉; 3.整体大三步走: 第一步,子公司账面调公允 第二步,母公司长投成本法改权益法 第三步,内部交易抵消

笔记: 一、二、合并理论与合并范围 1.我国商誉的处理的母公司理论,其余的都是实体理论;二者都要求控制; 母公司理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 所有权理论(50%,50%),在我国没有使用;该理论不要求控制; 2.判断控制三要素:权力,可变回报,运用权力影响回报金额; 通常考虑前两个因素,即权力的大小和可变回报的量级;(实质性权力,不考虑保护型权力,来源是表决权,或结构化主体的合同安排) 注意:要基于实质,而不是形式——固定利息回报,由于存在风险,也可能是可变回报; 从风险角度考虑,大部分都是可变回报(国债除外)

3.可分割部分:自己的钱偿还自己的债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能构成可分割的非常少) 4.投资性主体:特点1:不打算无限期持有该投资;特点2:投资者不是该主体的关联方; 豁免仅指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的情况——仅合 并为其投资活动提供服务的子公司,其他的豁免合并; 非投资性主体,全部合并;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和准备工作 1.原则: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原则;一体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2.抵消:例子:母公司将一栋办公楼出租给子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中需要抵消哪些? (1)投资性房地产在合并报表中,并不存在,所以固定资产转投资性房地产的分录,要抵消; (2)公允价值变动,抵消;

注会会计张志凤第十三章---职工薪酬

第十三章职工薪酬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属于不太重要的章节。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不同类别的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原则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 将原负债一章中的职工薪酬内容移到本章并做了一些修改。 主要内容 第一节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及分类 第二节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第三节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第四节辞退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第五节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第一节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及分类 一、职工的概念 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二、职工薪酬的概念及分类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提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属于辞退福利范畴。 (一)短期薪酬 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属于辞退福利的范畴。短期薪酬主要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职工带薪缺勤 7.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8.非货币性福利 9.其他短期薪酬

(二)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除外。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职工福利计划。 (三)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务合同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辞退福利主要包括: 1.在职工劳动关系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2.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四)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第二节短期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一、货币性短期薪酬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研发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等 【教材例13-1】2×15年6月,甲公司当月应发工资1 56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1 0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20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360万元。 根据所在地政府规定,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0%和8%计提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给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1 000+1 000×(10%+8%+2%+1.5%)=1 215(万元)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200+200×(10%+8%+2%+1.5%)=243(万元) 应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360+360×(10%+8%+2%+1.5%)=437.4(万元)

注册会计师cpa注会东奥会计网校张志凤会计基础班课件讲义

前言 一、考试题型题量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三、近三年命题规律 (一)题目类型特点 会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会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二)命题规律 从近三年《会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覆盖面宽,考核全面; 2.重视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职业判断能力; 3.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要求; 4.综合性较强。 四、复习方法 (一)明确目标,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 (二)全面研读大纲和教材,把握教材之精髓; (三)加强练习。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不高,属于不重要章节。

20XX 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删除了“第六节 会计科目”一节的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会计概述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组成。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总 论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1·多选题】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A.当无形资产价值恢复时,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B.由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全额转回 C.由于资产购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将借款费用由资本化核算改为费用化核算 D.某项专利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E.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会计英语 注册会计师讲义

会计英语(08年注册会计师讲义) 会计、税务和审计英语 2009-04-14 10:06 阅读315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第一讲会计英语的常用术语 在第一个专题中向大家介绍会计领域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术语以及它们的应用,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框架并对会计专业英语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些内容将构成以后几个专题学习的基础。 1.accounting n.会计;会计学 account n..账,账目a/c;账户 e.g.T-account: T型账户;account payable应付账款receivable 应收账款); accountant n.会计人员,会计师CP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注册会计师 2.Accounting concepts 会计的基本前提 1)accounting entity 会计主体;entity 实体,主体 2)going concern 持续经营 3)accounting period 会计分期 financial year/ fiscal year 会计年度(financial adj.财务的,金融的;fiscal adj.财政的)4)money measurement货币计量 人民币RMB¥美元US$ 英镑£法国法郎FFr *权责发生制accrual basis. accrual n.本身是应计未付的意思, accrue v.应计未付,应计未收, e.g.accrued liabilities,应计未付负债 3.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reliability (2)相关性relevance (3)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4)可比性comparability (5)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 (6)重要性materiality (7)谨慎性prudence (8)及时性timeliness 4.Elements of accounting会计要素 1)Assets: 资产 – 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bank deposit) inventory存货receivable应收账款prepaid expense 预付费用 – non-current assets 固定资产 property (land and building)不动产, plant 厂房, equipment 设备(PPE) e.g.The total assets owned by Wilson company on December 31, 2006 was US$1,500,000. 2)Liabilities: 负债 funds provided by the creditors. creditor债权人,赊销方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7)含答案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7)含答案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 确认预计负债 B. 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C. 对外公布财务报表时提供可比信息 D. 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入账 【答案】D 【解析】选项A、B,体现谨慎性要求;选项C,体现可比性要求;选项D,形式上不属于承租人的自有资产,但是从实质上承租人已取得对该项资产的控制,应作为自有资产核算,因此体现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 下列项目中,能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变动的是( )。 A.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B. 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C. 股东大会通过董事会提出的分派现金股利方案 D. 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答案】C 【解析】选项A,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内部转变;选项B,董事会宣告分派股票股利只需做备查簿登记,不需要做会计处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或负债;选项C,需要减少未分配利润,增加应付股利;选项D,增加资产、所有者权益,但不会增加负债。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利得或损失的是( )。 A. 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营业外收入

B. 处置无形资产产生的营业外支出 C.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 D. 发行股票产生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答案】D 【解析】选项D,发行股票产生的资本公积属于溢价收入,是计入股本溢价明细科目 的,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是通过“其他综合收益”核算的,不包括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4.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遵循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

注会会计讲义02-张志凤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是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全书后续章节具有统驭作用。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2分左右,属于不重要章节。 本章近三年主要考点: (1)能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增减变动; (2)会计计量属性; (3)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 本章应关注的问题: (1)掌握基本概念; (2)因本章练习题的部分内容和后续章节有关,建议初学者学习本书全部内容后,再钻研这些题目。 2015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第五节财务报告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定义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现代企业会计根据其服务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分支。 管理会计侧重于服务企业内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内部各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需要使用会计信息拟定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经营方针、做出财务和经营决策、管理和控制日常经营活动、做出绩效评价等。 财务会计侧重于服务企业外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这些外部使用者需要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投资及信贷决策等。 二、会计的作用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中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组成。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财务报告目标 我国基本准则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注册会计师 会计讲义

前言 一、2015年注会《会计》教材的变化概况 2015年注会会计变化较大,主要的是根据财政部最新颁布或修改的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对教材进行修改。具体变化如下: 1.第2章金融资产:将涉及到的其他综合收益均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替换为“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2.第4章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1)章名由“长期股权投资”变为“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2)明确“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按照教材第二章的内容进行核算” (3)新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如果被合并方本身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应当以其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 (4)不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删除了“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 (5)新增“成本法下,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或利润的权力,该项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投资方不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6)新增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需要考虑“三是在评估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时,应考虑潜在表决权的影响,但在确定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其他权益变动的份额时,潜在表决权对应的权益份额不应予以考虑”。“四是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时,法规或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损益应当予以剔除后计算”。 (7)新增“投资方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投出或出售资产的交易构成业务的处理”、“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投出业务并能够实施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处理”——均全额确认当期损益。 (8)新增“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其他综合收益的处理”。 (9)新增“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包括的内容。(主要包括被投资单位接受其他股东的资本性投入、被投资单位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包含的权益成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 (10)新增“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公允价值计量转为权益法核算”“权益法转公允价值计量”、“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 (11)新增“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能结转损益的除外)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在处置时亦应进行结转”。 (12)新增“第四节合营安排”。 3.第7章投资性房地产: (1)删除“闲置土地认定”的相关段落。 (2)新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定义”(指市场参与者在计算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3)将涉及到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单独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 4.第9章负债 (1)新增债券的内容。“债券(包括企业发行的归类为金融负债的优先股、永续债等)”。 (2)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核算科目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变更为“其他权益工具”(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第47页有涉及此科目)。 (3)删除“职工薪酬”,将其作为单独作为第13章核算。 5.第10章所有者权益: (1)“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重新编写。 (2)新增“二、复合金融工具”。

[财务_会计培训试题]会计基础一点通张志凤

[财务_会计培训试题]会计基础一点通张志 凤

前言 一、教学对象 零基础会计学员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四)复式记账 (五)会计要素的核算 (六)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七)账务处理程序 (八)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

记录和报告,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附本讲随堂练习供学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基本假设中,确立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假设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1)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基础练习及答案 (1) (一) 1、下列关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表述正确的有( )。 A、企业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应当将中期视同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相一致 B、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 C、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的第1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第1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企业只需要根据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编制当季度和当年度以后季度财务报表,并对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项目数字作相应调整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年度内第1季度之外的其他季度,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还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比较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以及在会计政策变更季度财务报告中或者变更以后季度财务报告中所涉及的本会计年度内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之前季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该知识点通常以文字叙述方式进行考查,考生需要熟悉掌握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遵循的原则;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编报要求;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2、2×18年甲公司所属企业集团内各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考虑其他因素,会引起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金额增加的有( )。

注会讲义《财管》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五) 总结 1.指标的计算、分析及影响因素 【例题11·计算题】甲公司是一个材料供应商,拟与乙公司建议长期合作关系,为了确定对乙公司采用何种信用政策,需要分析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为此,甲公司收集了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如下: (3)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3月份至10月份是经营旺季,11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经营淡季。 (4)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初坏账准备余额140万元,2013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150万元。最近几年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好,截至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为了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乙公司在2013年收紧了信用政策,减少了赊销客户的比例。 (5)乙公司2013年资本化利息支出1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 (6)计算财务比率时,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要求: (1)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速动比率。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乙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2)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利息保障倍数;分析并评价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

(3)计算乙公司2013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评价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变现速度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乙公司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影响。(2014年) 【答案】 (1)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平均金额÷流动负债平均金额=[(100+100+500+460+2850+2660)/2]÷[(2350+2250)/2]=1.45 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实际坏账很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多,从而降低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均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可能不能正确反映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2)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97.5+32.5+500)÷(500+100)=1.05 乙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略大于1,说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勉强可以支持现有的债务规模。由于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而利息支出却是固定的,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弱。 (3)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4500÷[(2850+150+2660+140)÷2]=5 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余额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会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应使用赊销额,由于无法取得赊销数据而使用销售收入计算时,会高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乙公司2013年减少了赊销客户比例,现销比例增大,会进一步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例题12·多选题】某企业营运资本为正数,说明()。 A.流动资产有一部分资金来源靠长期资本解决 B.长期资本高于长期资产 C.营运资本配置率大于1 D.财务状况较稳定 【答案】ABD 【解析】营运资本=长期资本-长期资产,营运资本为正数,表明长期资本大于长期资产,一

会计基础一点通_张志凤

前言 一、教学对象 零基础会计学员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教学容 (一)总论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四)复式记账 (五)会计要素的核算 (六)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七)账务处理程序 (八)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部、未来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附本讲随堂练习供学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会计基本假设中,确立了会计核算空间围的是()。 A.会计主体假设 B.会计分期假设 C.持续经营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 A.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 B.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C.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 D.销售会计与成本会计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说确的有()。 A.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2015会计学基础复习题与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会计是以()为标志。 A.官厅会计 B. 复式簿记 C. 注册会计师协会 D. 成本会计2.古代会计是以()为主的。 A.官厅会计 B. 民间会计 C. 单式记账 D. 复式记账3.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 反映 B. 控制 C. 监督 D. 预测 4.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的是()。 A. 可靠性原则 B. 谨慎性原则 C. 货币计量原则 D. 可比性原则 5.“四柱清册”产生于()。 A. 西周 B.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6.计提坏账准备是体现()要求。 A. 可靠性原则 B. 谨慎性原则 C. 配比原则 D. 相关性原则 7.会计的本质是()。 A. 提供会计信息 B. 经济管理 C. 认定受托责任 D. 决策8.下列不能构成会计主体的是 A. 业主个人 B. 子公司 C. 分公司 D. 某一车间 9.会计循环的最后环节是()。 A. 对账 B. 结账 C. 编制报表 D. 登记账簿 10.会计计量属性目前应用最多的是()。 A. 历史成本 B. 重置成本 C. 可变现净值 D. 公允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学的发展阶段包括()。 A. 古代会计 B. 近代会计 C. 现代会计 D. 管理会计 2.现代会计的两个重要标志是()。 A. 注册会计师 B. 会计电算化 C.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 D. 复式簿记系统 3.下列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可理解性 D. 实质重于形式

4.会计信息的基本载体是()。 A. 会计凭证 B. 会计账簿 C. 会计报表 D. 复式记账 5.会计前提包括()。 A.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会计基础包括()。 A.复式记账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资金运动 7.我国《会计法》明确提出会计具有()基本职能。 A.管理 B.计划 C.核算 D.监督 8.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等。 A.会计主体 B.设置账户 C.复式记账 D.财产清查 9、会计确认的标准包括()。 A.可定义性 B.可计量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三、判断题 1.财务会计的对象与管理会计的对象都是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一致的。()3.会计主体是假定了会计工作空间,会计分期是假定会计工作时间。()4.我国规定会计核算只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5.一贯性也称可比性原则,只是强调同一企业前后不同时期(纵向)之间的可比。()6.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越简单越好。()7.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而存在的。()8.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而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9.相关性的要求使得会计信息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10.可比性原则就是指一个企业会计处理方法不得改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C 5.C 6.B 7.C 8.A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 3.ACD 4.ABC 5.ABCD 6.BC 7.CD 8.BCD 9. 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第2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单项选择题

2019注会会计英语基础讲义

2019注会会计英语基础讲义 xx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前言总体考情分析一般选择综合题第1题要求选用英文作答,若用英文作答完全正确,则在原题满分的基础上多加5分。对于《会计》科目来讲,综合题的知识点分布可能性很大,知识面比较广,所以对于常见的综合性知识点,均需要关注如何转化为英文作答的形式。 在本次教学中, 将会按照专题的形式,同时结合具体例题,分别使用中文与英文进行讲解,并帮助学员提炼相关专业词汇。在具体每个专题的讲解时,每个专题会以先列举常用的词汇,最后结合典型例题的形式进行演练。部分专题在讲解中将会整合在一次授课中完成。 本次授课共涉及以下17个专题: 1.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投资性房地产 3.资产减值 4.借款费用 5.股份支付 6.或有事项 7.金融工具 8.收入.费用和利润 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

10.所得税 11.外币折算 12.租赁 13.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差错更正 1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5.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 16.合并财务报表 17.每股收益课堂教学形式由于自xx年起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机考的形式,因此同学们在运用英语进行综合题目作答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在电脑上输入答案是得分的前提。为了提高同学们快速输入英语答案的准确性,本门课程需要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跟随主讲老师将英文部分内容在Word文档中输出,以达到对单词的准确拼写以及对语法句型熟悉掌握的目的。 专题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目录 01 考情分析 02 词汇归纳总结 03 重点.难点讲解 04 同步系统训练考情分析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内容在注会考试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可能并不单独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但是专业阶段主观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中一般都会穿插其相关内容。如与借款费用.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等内容的结合。因此,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词汇归纳总结

2018年CPA注册会计师税法讲义

第一章税法总论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是义务性法规;综合性法规。税法为公法,但仍具有一些私法属性。 一、税法原则 1、税法基本原则:“公法实效” 第三节税法的要素 一、税法要素 1、纳税义务人 自然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法人:可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我国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 代扣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等,税务机关将支付手续费 代收代缴义务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交货时代收。也支付手续费。 2、征税对象:即征税客体 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

税基是又叫计税依据,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对征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税基有两种形态:1.价值形态(从价):按征税对象的货币价值计算,如增值税 2.物理形态(从量):按征税对象的自然单位计算,如城镇土地使用税 3、税目 税目反映具体征税范围。是对征税对象的质的界定。 并非所有税种都规定有税目,例如企业所得税就没有。 4、税率:比例、累进、定额、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 5、纳税环节 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可将税种分为一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制。 6、纳税期限(★★) 有三个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缴库期限。 纳税期限为1个月或1个季度的,缴库期限为期满之日起15日内。 为1、3、5、10、15日的,缴库期限为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次月1日-15日申报。 7、附则:1、税法的解释权,2、税法的生效时间。 第四节税收立法与现行税法体系 1、税收管理体制:划分税权的制度。大类可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 税权的纵向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的横向划分:立法;司法;行政; 1、税收立法原则:1.从实际出发 2.公平 3.民主决策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 2、税收立法权及其划分 ①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来划分;特定领域的立法权归特定政府。 ②根据任何税种的基本要素来划分;授于某级政府(不多见) ③根据税收执法的级次来划分:【我国采用】立法权可以给予某级政府,行政上的执行权给予另一级:基本法规的立法权放在中央政府,具体实施规定的立法权属于低级次政府或政府机构。 4.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 (1)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及全国统一开征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2)地方适当的地方税收立法权。限于省级立法机关或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同级政府,不能下放。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版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会计主体 ◢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独立核算的事业部、分公司; 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集团等。 2.持续经营 ◢界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 应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摊销)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3.会计分期 ◢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期间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这种划分是人为假定的。 ◢会计期间通常包括年度和中期,年度的划分通常是1月1日到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季度以及半年度。 ◢应用: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有折旧、摊销、递延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4.货币计量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计量,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不使用其他计量单位。 ◢应用:我国境内的企业,其会计核算通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1)货币计量的背后隐含着币值不变的假设 会计业务中常常将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进行汇总比较,这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这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 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时要启动通货膨胀会计或物价变动会计。 (2)有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

比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 基于以上两点缺陷,需要通过报表的附注等表外披露来弥补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5.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