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梅州市部分地区特产制作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平远脐橙榨汁 B.蕉岭竹笋凉干 C.梅县金柚酿酒 D.五华水柿晒饼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

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空气属于混合物B.天然水属于混合物

C.氮气属于纯净物D.高锰酸钾属于氧化物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石蜡

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C.

加热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橡皮塞

10.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玻璃棒;③药匙;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胶头滴管.请

用序号回答: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4)用于搅拌液体的是__________;

(5)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__________;(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

12.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 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条即可)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条即可)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__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生成物是固体的有__________.

14.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发生爆炸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__

(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__________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1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

(2)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现象是__________.

(3)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一条)

(4)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

16.(16分)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

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装置B中①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②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3)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

(4)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

(5)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优点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6)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

(7)小明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上述装置序号),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进行组装,但A装置还不完善,还需改进,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的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写出其中2条)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8)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时,如何检验气体已经集满?__________.

17.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

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和药品.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C操作,为了使__________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

方法是__________.

(4)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________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梅州市部分地区特产制作的主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平远脐橙榨汁 B.蕉岭竹笋凉干 C.梅县金柚酿酒 D.五华水柿晒饼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平远脐橙榨汁制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蕉岭竹笋凉干过程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梅县金柚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五华水柿晒饼制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

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

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

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

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C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

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空气属于混合物B.天然水属于混合物

C.氮气属于纯净物D.高锰酸钾属于氧化物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故选:D.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

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B、根据空气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结合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氮气的用途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 的结论,A项的错误在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故说法不正确.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C、工业上,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说

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混合物、氮气的用途以及稀有气体的性质等问题,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石蜡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出现水雾,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

反应,故选项错误.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

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但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

属于分解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

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催化剂可以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解答】解:A、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如碳在空气中燃烧就不需要催化剂,故A错误.

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C正确.

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正确解答催化剂

问题的关键.

8.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C.

加热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酒精灯点燃方法考虑;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

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解:A、酒精灯点燃时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误;

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悬垂在试管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也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一半

了,故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避免由于错误操作造成误差和危险.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不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橡皮塞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

【解答】解:A、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

塞、集气瓶,因此不用烧杯,玻璃棒,故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

因此用到试管,集气瓶,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

因此用到酒精灯,铁架台,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单孔橡皮塞、集气瓶,

因此用到导管,单孔橡皮塞,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0.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题意: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

明显的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然后结合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

答.

【解答】解: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

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混入空气;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有水,不妨碍氧气的纯度,不符合题意;

B、导管口开始出来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所以要等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此时收集

的氧气纯,不符合题意;

C、排水法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不会混入空气,不符合题意;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里面混有空气,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实验现象的正确分析和对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考查,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玻璃棒;③药匙;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胶头滴管.请

用序号回答:

(1)称量固体药品的是④;(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③;

(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①;(4)用于搅拌液体的是②;

(5)用于给液体加热的是⑤;(6)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⑥.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在了解各个仪器作用的基础上,对号入座即可.

(1)托盘天平用于固体药品的称量;

(2)药匙用于固体药品的取用;

(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

(4)玻璃棒可用于液体的搅拌;

(5)蒸发皿可用于液体的加热;

(6)胶头滴管可用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解答】解:(1)托盘天平用于固体药品的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要遵循“左物右

码”的原则;

(2)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3)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4)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液体,过滤或配置溶液时帮助转移液体,在倾泻时引流

液体,蘸取液体使之与试纸作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所以蒸发皿可用于液体的加热;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故(1)④、(2)③、(3)①、(4)②、(5)⑤、(6)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仪器的作用,是较为简单的题型,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稍加留心即可做好.

12.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 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答对两条即可)

(2)苯的化学性质有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答对两条即可)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苯+氧气二氧化碳+水.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3)根据文字表达式的写法考虑.

【解答】解:(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是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苯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质生成,也属于化学性质;

(3)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物是苯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故答案为:(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

是80.1℃,熔点是 5.5℃;(答对两条即可)

(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能在

空气里燃烧;(答对两条即可)

(3)苯+氧气二氧化碳+水.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要熟悉文字表达式的写法.

1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

(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2)(3)(填序号,下同),生成物是固体的有(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可以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解答】解:(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时,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4)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2)(3),生成物是固体的有(2).

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3);(2).

【点评】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要正确,要注意不能出现错

别字.

14.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发生爆炸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B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A

(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D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在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然后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滴管在使用时,用完要及时

清洗干净,否则会污染其它试剂.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否则会会引起火灾.在

量取液体时,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保持水平.

【解答】解:(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破裂,故选B;(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的目的是防止药品污染,故选A;

(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否则会会引起火灾,发生爆炸,故选D;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防止实验误差,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需学生熟练掌握,防止因错误操作而引发事故或使实验失败.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

15.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

的热,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现象是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到集气瓶容积的

为止.

(3)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写一条)

(4)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

质不活泼.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

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

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并且塞紧塞子,能够观察到

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瓶内压强减小,反应停

止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到集气瓶容积的为止.

(3)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

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等.

(4)红磷在空气里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氮气.由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说明了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由红磷的熄灭,说明了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到集气瓶容积的为止;

(3)红磷的量不足;

(4)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点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是中考中常考的实验,熟练掌握实验的原理、现象、注意的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16分)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

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分液漏斗②锥形瓶③集气瓶④水槽

(2)装置B中①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②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3)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C(填字母).

(4)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

(5)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优点是②(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6)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①(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

(7)小明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A(填上述装置序号),收集装置为C或E 进行组装,但A装置还不完善,还需改进,该如何改进?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实验过程中

发现装置A中的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写出其中2条)①试管口向上倾斜了;②用焰心加热了.

(8)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时,如何检验气体已经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

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分液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

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

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的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试管口向上倾斜了;用焰心加热了;

试管外壁有水.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解答】解:(1)分液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

的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集气瓶;水槽;

(2)把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答案为:C;

(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故答

案为:装置漏气;

(5)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优点是:不需加热,节约能源;故答案为:①;

(6)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故答案

为:①;

(7)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的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试管口向上倾斜了;用焰心加热了;试管外壁有水;故答案为:A;C或E;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试管口向上倾斜了;用焰心加热了;

(8)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

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注意事项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

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7.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

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集气瓶、玻璃片、试管、一团棉花、橡皮塞、导气管、

铁架台、酒精灯、药匙、火柴、水槽高锰酸钾等仪器和药品.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撤导管,然后再熄酒精灯.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

的操作方法是将红热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4)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得出的探究结论是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

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反应原理来选择装置和仪器

(2)根据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以及注意事项来解答该题

(3)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黑色固体为木炭,且加入液体说明是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的

(4)验证二氧化碳常用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是不是生成了二

氧化碳

【解答】解:

(1)在实验室中加热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所以酒精灯是不可少的,然后就是试管、橡皮塞、铁架台等这是发生装置,若用排水法来收集则需要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所选择的药品为

高锰酸钾,所以还需要一团棉花,去药品用钥匙;

(2)反应完毕为了防止温度降低导致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所以要先撤导管再熄

酒精灯;

(3)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可以看出是探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的实验,在完成该实验时

为了让木炭充分燃烧要将木炭自上而下慢慢的伸入集气瓶中;

(4)验证二氧化碳常用石灰水,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产物.

故答案为:

(1)集气瓶、玻璃片、橡皮塞、试管、一团棉花、导气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火柴、

棉花、高锰酸钾、水槽

(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

(3)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木炭;将红热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4)澄清石灰水;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点评】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原理就操作步骤,特别是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撤导管,

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2017-2018年初三化学期末复习题6套

江 1% (空气,氧气) 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药品 (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 ,②现象 打开止水加后 ③结论 ④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 1/5 体积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三条) 2、法国化学家 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3、空气的成分按 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氧气为 、稀有气体(混合物)为 、 二氧化碳为 其它气体和杂质为 0.03%。空气属于 。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5、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 ,(2) (3) 灭火的方法:(1) ,(2) (3) 缓慢氧化(举例) 6、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氧气具有 (写化学性质),是一种常用的 剂。氧气的用途: ① ② 氧气的化学性质 ①(黑色)C 和 O 2 反应 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化学方程式为: ②(淡黄色)S 和 O 2 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 火焰,在氧气中 的火焰,生成 气 味的气体 SO 2。化学方程式为: ③ (红色或白色)P 和 O 2 反应的现象是:产生 大量 ,(用于发令枪)化学方程式为: ④(银白色)Mg 和 O 2 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 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 镁。(用于照明弹等)化学方程式为: ⑤(银白色)Fe 和 O 2 反应的现象是: ,注意点:预先放入少 量水或一层沙,目的是 。 化学方程式为: ⑥氢气的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一氧化碳的燃烧:发出 色的火焰。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甲烷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⑨酒精的燃烧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 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 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 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 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S-32、N-14、Mn-5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后 的答案栏内) 1.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措施与其要达到的目标不相符的是 A.研制、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增进人体健康 2.自然界中发生的这些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云雾消散 B.冰雪融化 C.树木折断 D.铁器生锈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飞船常使用的一种助燃剂液氧是由氧气加压降温制成的蓝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氧和氧气的构成分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B.液氧中的氧分子停止了运动 C.液氧和氧气的组成元素不同 D.液氧中的氧分子间没有空隙4.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火柴燃烧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塞被冲飞,这种现象主要能说明 A.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可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最终可转化为光能 D.化学能可转化为内能 5.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气密性 C.给液体加热 D.称量药品质量 6.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比较四种物质:CO2、SO2、MnO2、NO2,它们的共同点是 A.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B.构成中都含有氧分子 C.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质量比都是2:1 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 7.关于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必须使用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3x B.1-2x C.1-x D.无法计算 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A.B.C.D.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 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7.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 B.B C.C D.D 8.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9.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密闭容器中有X、O2、CO2和 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X O2CO2H2O 反应前的质量/g 1.68 2.2 1.8 反应后的质量/g0 1.6待测 5.4 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B.表中“待测”数据为 4.4 C.反应中的X 与 O2变化的质量比是 1:4 D.X可能是乙醇 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 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1010102 (g) 反应后质量 待测2212 (g)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5.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6.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 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 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2021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2021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题和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化学与生活 B 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 化学与安全 D 认识微观粒子 ①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②夜间发现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②氧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很小 A .A B .B C .C D .D 2.在反应X + 2Y → M + 2N 中,已知M 和N 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 。则在此反应中Y 和N 的质量之比为 A . B . C . D . 3.已知:2 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 3、MgO 和Mg (OH )2 B .y 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 C .z 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 3 高温 CaO+CO 2↑ D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 3和MgO 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 B.B C.C D.D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 + B ═ C + 2D B.A + 2B ═ 2C + D C.A + 2B ═ C + 2D D.2A + B ═ 2C + D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期末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 分,共18 分)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鲜奶制酸奶B.黄豆酿酱油C.糯米酿甜酒D.水果榨果汁 2. 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2]等进入水体,水质会恶化,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 A.磷肥B.钾肥C.复合肥D.氮肥 3.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B.汽油可洗掉衣服上的油迹 C.水可洗去铁栅栏上的铁锈D.食醋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4.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盐酸用于除铁锈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氢氧化钠,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盐酸B.酚酞C.二氧化碳D.碳酸钠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CO+Fe2O32Fe+3CO2B.Cu+AgNO3=Cu(NO3)2+Ag C.Cu+H2SO4=CuSO4+H2↑D.CuCl2+K2SO4=CuSO4+2KCl

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气体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 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 固体CaCO3加水溶解,过滤 D FeSO4 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8.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 A.干冰、冰B.石灰石、大理石 C.纯碱、小苏打D.生石灰、消石灰 9.烟花燃烧后的烟雾中常含有CO、CO2、SO2等气体,这三种气体具有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无色B.都具有毒性C.都能燃烧D.都含有氧分子10.生活中的下列物品,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A.铝合金门窗B.不锈钢餐具C.塑料洗衣盆D.景德镇瓷器11.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有几种说法: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含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元素种类B.原子的质子数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 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可以制作“无壳鸡蛋”。该物质是( ):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 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 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 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册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刚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铝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铝的原子结构不同 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 3.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 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 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 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 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 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 6.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 A.A B.B C.C D.D 7.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点燃 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8.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 ...的是 A.A B.B C.C D.D 9.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 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育新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 Ca 40 C 12 O 16 H 1 Na 2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本次化学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氧气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 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R=2Na2CO3+ 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 ..的是( )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7、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9、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A. XY2 B. X2Y C. X2Y2 D. X3Y2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2O 2点燃 CO 2+H 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 燃烧的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氧气验满 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 4567891011\ 12 13141516171819| 20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 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② ③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

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试卷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冰雪融化C.酒精燃烧D.汽油挥发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元素 B. 氮元素 C. 铝元素 D. 铁元素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镁条C.红磷D.铁丝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糖水C.米粥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 2B.NaCl C.NaOH D.H2SO4 8.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9.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B.O2C.CO D.CO2 10.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11.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12.下列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C.H2D.2H 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B.MnO2 C.CO2 D.H2O2 14.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 15.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物质种类D.元素种类 1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19.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26 B.88 C. 50 D .38 20.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9O2点燃4CO2 + 2SO2 + 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 D. C2H6S2 2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B.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D.钚元素的中子数为150 试管1 试管2 水

初三下册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初三下册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C1—35.5 Fe—56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2.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A.单质B.混合物C.氧化物D.稀有气体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 ==2FeCl3+3H2↑ B.Na2CO3+2KNO3=K2CO3+2NaNO3 C.Cu+ZnCl2=CuCl2+Zn D.4P+5O2 2P2O5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剂。在高铁酸钾中K为+1价,O为-2价,则Fe的化合价是 A.+2 B.+3 C.+6 D.-6 5.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B.植物油C.蔗糖D.高锰酸钾 6.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不断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3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7.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A.Ca(H2PO4)2 B.NH4HCO3 C.KNO3 D.CO(NH2)2 8.在2016年邵阳市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甲同学抽到了试题四:用量筒量取15.6mL的蒸馏水。则甲同学选用的量筒容积最适宜的是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9.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N B.2H C.O2 D.Fe 10.右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内有20个质子 B.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 11.在2A+B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g B.16 C.32g D.32 12.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Y>Z B.Z>Y>X C.Y>X>Z D.X>Z>Y 13.为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初三化学期末测试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含附加题10分)】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36分) 1. 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本试题共有31道题:其中1-22题为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23-31题在第Ⅱ卷上做答,答案写在第Ⅰ卷上的无效、不得分。 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 Cl-35.5, I —127, Mg —24, K —39, Ca —40. 4.本试题采用等级制(A .B .C .D )评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平度市的现河 B .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 .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 .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2.在餐厅里,小红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 .清除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酒精 C .石油 D .天然气 4.N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的NO 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记忆的功能。通常状况下,NO 密度比空气略小,极易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NO 的装置是 A B C D 答题开始,细 心哟,!祝你 成功!

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B.二氧化碳冰 CO2 C.氧化钙石灰石 CaO D.氧气臭氧 O3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食盐水B.石灰石C.浓盐酸D.浓硫酸 8.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9.小刚学习了用pH试纸测定酸碱盐溶液的方法后,收集了家里的几种物质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上述物质中,最容易直接腐蚀铁制品下水道的是 A.厕所清洁剂B.牙膏C.肥皂D.厨房清洁剂10.为了纪念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活动,我国首次展示了自制的核潜艇。核潜艇上备有的氧气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Na2O2)的薄板组成,使用时Na2O2与CO2反应放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2M + O2 ,则M的化学式为 A.Na2O B.NaOH C.Na2CO3D.NaHCO3 11.将50g20%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1% B.5% C.10% D.20% 12.向pH为4的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会减小的是A.纯水B.氢氧化钠溶液C.pH为4的盐酸D.硫酸溶液 13.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氯化钠和硫酸B.硫酸铜和氢氧化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