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精心整理(带英文)(7)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精心整理(带英文)(7)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精心整理(带英文)(7)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精心整理(带英文)(7)

1.总体(p o p u l a t i o 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2.样本(s a mp l e):

3.抽样(s a mp l i n 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样本的过程。

4.计量资料(m e a s u r e m e n t d a t a):又称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观测每个

观察单位某项指标大小而获得的资料。变量值是定量的。一般有度量单位,可分为连续型或离散型。

5.计数资料(e n u m e r a t i o n d a t a):又称定性资料或无序分类变量资料,名

义变量资料。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分组汇总各组观察单位数后得到的资料。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兼容的属性或类别:

●二分类:药物疗效:治愈未治愈;

●多分类:人群血型分布,AB OA B互不兼容。

6.等级资料(r a n k e d d a t a):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资料。变量值具

有半定量性质,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

7.同质(H o m o g e n e i t y):医学研究对象具有的某种共性。

8.变异(V a r i a t i o n):同质研究对象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9.总体(P o p u l a t i o 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的观察单位某项观测值

的全体称为总体。

10.样本(S a m p l e):来自于总体的部分观察单位的观测值称为样本。

11.参数(P a r a m e t e r):由总体中全部观测值所计算出的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

指标。

12.统计量(S t a t i s t i c):由样本观测值所计算出的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13.变量(V a r i a b l e):指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它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

性。

14.概率(P r o b a b i l i t y):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用P表示,其取值为

[0,1]。

15.频率(F r e q u e n c y):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地重复做n次试验,随机事

件A出现m次,则比值m/n为随机事件A出现的频率。

16.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按产生原因可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

差,后者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非系统误差。

17.随机误差(R a n d o m e r r o r):是由于一系列实验或观察条件等因素的随机

波动造成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随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且大小和方向都不固定。

18.抽样误差(S a m p l i n g e r r o r):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若干个样

本统计量之间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19.系统误差(S y s t e m a t i c e r r o r):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定不

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

20.非系统误差:由研究者偶然失误造成的误差。

21.变异(v a r i a t i o n):同质事物之间的差别。

22.离散趋势(d i s p e r s i o n):计量资料所有变量值偏离中心位置的程度。

23.描述集中趋势: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百分位数。

24.描述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25.平均数(a v e r a g e):描述一组变量值的集中位置或平均水平,常用的平

均数有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26.算术均数(m e a n):反映一组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在数值上的平均水平。

27.几何均数(g e o me t r i c m e a n):反映经对数转换后呈对称分布的变量值

在数值上的平均水平。

28.中位数(m e d i a n):n个变量值从小到大排列,位置居于中间的数。

29.方差(v a r i a n c e/m e a n s q u a r e):离均差平方和除以N。反映一组数据

的平均离散水平。

30.四分位数间距(Q u a r t i l e r a n g e):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的差值,用Q

表示。通常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

31.变异系数(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v a r i a t i o n)C V:是标准差与均数之比,用于比

较测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的两组或以上数据的离散程度。

32.参考值范围(R e f e r e n c e r a n g e):包括绝大多数正常人的解剖、生理、

生化等某项指标的波动范围。常用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确定。33.构成比(P r o p o r t i o n):表示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

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34.率(R a t e):是某时期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与同期可能发生该现象

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35.相对危险度(R e l a t i v e r i s k):是暴露组的危险度与非暴露组的危险度之

比。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大小。常用于队列研究。

36.优势比(O d d s r a t i o):是病例组某危险因素的优势与对照组该危险因素

的优势之比。是分析疾病与暴露因素联系程度的指标。常用于病例对照研究。

37.标准化法(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用统一的标准对内部构成不同的各组的率

进行调整和对比的方法,目的是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所产生的影响,使两组总率具有可比性。

38.动态数列(d y n a m i c s e r i e s):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统计指标,用于

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的动态数列分析指标有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39.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

40.增长速度:净增加速度。

41.平均发展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均数。

42.平均增长速度: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

43.统计描述: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来描述资料的分布规律及其数量特征。

44.统计推断(S t a t i s t i c a l i n f e r e n c e):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一

个样本,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这个过程称为统计推断。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45.参数估计(P a r a m e t e r e s t i m a t i o n):是根据从未知参数总体中抽取的样

本的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46.假设检验(H y p o t h e s i s t e s t):是基于小概率事件原理和反证法思想的统

计推断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提出假设,然后在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看实际抽到的样本是否属于小概率事件,所属小概率事件,则拒绝无效假设;若不属于小概率事件,则不拒绝该假设。预先确定小概率事件标准即为检验水准α。

47.标准误(S t a n d a r d e r r o r):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反映样本统

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

48.自由度(D e g r e e o f f r e e d o m)d f:指能够自由取值的变量个数。

49.置信区间(C o n f i d e n c e i n t e r v a l):也叫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

α)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50.标准正态分布(S t a n d a r d N o r m a l D e v i a t i o n):正态分布是以均数为中心、

左右对称,靠均数两侧频数分布较多,离均数越远频数越少的分布,该分

布有两个参数,用N-(μ,σ),其中μ为位置参数,σ为形状参数;是指

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记作N(0,1)。对于任何一个正态

分布,都可经变量的标准正态变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51.二项分布(B i n o m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是指在只会产生两种可能结果如“阳性”或“阴性”之一的n次独立重复试验(常常称为n重B e r n o u l l i试验)中,当每次试验的“阳性”概率保持不变时,出现“阳性”的次数X=0,1,2,…,n的一种概率分布。

52.变量变换(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v a r i a b l e s):是将数据做某种函数转换,使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并尽可能达到各组间方差齐性。

53.检验效能(P o w e r o f t e s t):也称把握度,是指当两总体参数确有差别时,按α检验水准通过假设检验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概率。用1-β表示,通常检验效能应达到0.8以上。

54.检验水准(T e s t i n g l e v e l):也称显著性水平(s i g n i f i c a n c e l e v e l),是建立检验假设时预先定义的一个小概率事件的概率标准。记为α。

55.非参数检验(N o n p a r a m e t r i c t e s t):不考虑总体的参数和总体分布类型,而是对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分布或分布位置进行假设检验的一类统计分析方法。

56.区间估计(I n t e r v a l e s t i m a t i o n):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确定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

57.计量资料(M e a s u r e m e n t d a t a):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所组成的资料。又称定量资料。

58.相关系数(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是反映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简单线性相关分析中用符号r表示样本相关系

数。

59.线性回归(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是利用数理统计中回归分析,来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数量变化的依存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60.最小二乘法(L e a s t s q u a r e m e t h o d):是一种根据残差平方和最小来求解方程系数的数学方法。在线性回归分析中用其确定截距a和回归系数b的值

61.决定系数(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是指在应变量Y的总变异中,可由与自变量X的回归关系解释的部分所占的比例,用R平方表示。

62.回归系数(R e g r e s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即回归直线的斜率,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是当自变量X每变化一个单位时,应变量Y的平均改变的估计值。

63.偏回归系数(P a r t i a l r e g r e s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X j的系数βj,它表示在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 j每改变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改变量。

64.标准回归系数(S t a n d a r d r e g r e s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是指经过标准化消除了各自变量X所取单位的影响之后的回归系数,用b j’表示。用于比较各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程度。

65.复相关系数(M u l t i p l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是用来度量一个变量与其它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用R表示,分布范围为0到1之间。

66.多重共线性(C o l l i n e a r i t y):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这些自变量通常是相关的,若相关程度非常高,则得到的回归方程可能很不可靠。

67.最大似然法(M a x i m u m l i k e l i h o o d):是一种非线性的拟合方法,常用于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中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其基本思想是先建立似然函数和对数似然函数,再通过使对数似然函数最大来求解相应的参数值,所得的估计值称为函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值。

68.生存时间(S u r v i v a l t i m e):从起始事件即观察起点到终止事件(如死亡或截尾)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常用符号t表示。

69.截尾数据(C e n s o r e d d a t a):是指在随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观

察到患者的明确结局(终点事件),或称删失。产生截尾的原因有三种:失访、退出和终止。

70.生存率(S u r v i v a l r a t e):又叫生存函数,表示观察对象生存时间T大于t时刻的概率,常用S(t)=P(T>t)表示。

71.偏相关系数(P a r t i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是在对其它变量的影响进行控制的条件下,衡量多个变量中某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

71.L o g i t变换:L o g i s t i c回归模型中π变换为I n(π/(1-π)),这种变换称为L o g i t变换,记为L o g i t(π)。L o g i t变换使得在(0,1)范围内取值的π变换到(-∞,+∞),当π趋向于0,L o g i t(π)趋向于-∞,当π趋向于1,L o g i t(π)趋向于+∞。

(完整版)药剂学简答问答题加名词解释

药剂学简答问答题: 1.试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A卷考题)(十分重要) 答: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1)将弱酸弱碱制成可溶性盐。将含碱性的基团的药物如生 物碱、奎宁、可卡因、普鲁卡因等,加酸制成盐类,以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2)引入亲水基团。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如维生素B2水中溶解度为1:3000以上,而引入-PO3HNa形成维生素B2磷酸酯钠溶液溶解度增加300倍; (3)加入助溶剂。难容性药物加入助溶剂可因形成络合物、复合物等而增加溶解度。碘加 碘化钾可以形成络合物KI3而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4)使用混合溶剂。混合溶剂是指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结合并能增 加他们的介电常数,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剂的那些溶剂。如洋地黄毒苷可溶于水和乙醇的混 合药剂中。 2.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或者表面活性剂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 分为哪几类?各举1-2例说明。P32(十分重要) 答:表面活性剂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阴离子部分,带有负电荷,包括高级脂肪酸盐,一般外用;硫酸化物(SDS),乳化性强,主要用作外用乳膏的乳化剂;磺酸化物,去污力 强,为优良的洗涤剂。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作用的是阳离子,其分子结构的主要部分 是一个五价氮原子,故又称季铵化物,水溶性好,酸碱溶液稳定,只能外用,有苯扎溴铵。 ③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正、负电荷基团,具有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的 特性,天然的有卵磷脂,可作注射用乳化剂,脂质微粒制剂的辅料;还有氨基酸型和甜菜碱 型。④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其分子中构成亲水基团的是甘油、聚乙二醇和山梨醇,构成亲油基团的是长链脂肪酸或脂肪醇以及烷基或芳烃基等,它们以酯键或醚碱相 结合。包括脂肪酸甘油酯,用作W/O 型;多元醇型,包括蔗糖酯,脂肪酸山梨坦(失水山 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司盘,用作W/O型,聚山梨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吐温,是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O/W 型;聚氧乙烯型,包括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Myrij ,较强水溶性,O/W 型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Brij ,较强亲水性质,O/W 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Poloxamer,普朗尼克Pluronic,增溶作用弱。 3、乳剂存在哪些不稳定现象,并分析每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十分重要) 答:乳剂存在的不稳定现象有: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酸败。 分层: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的; 絮凝:乳滴的电荷减少,ζ-电位降低,使乳滴聚集而絮凝; 转相:由于乳化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专业名词英文及相关名词解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专业名词英文及相关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ADME 3、转运(transport):吸收+分布+排泄,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排泄,消除(elimination):代谢+排泄 第二章药物的吸收 1、药物吸收(absorption of drug):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膜转运(membrane transport):物质通过生物膜的现象。 3、跨细胞途径(transcellular pathway):指一些脂溶性药物借助细胞膜的脂溶性、或者特殊转运机制的药物借助膜蛋白的作用、或者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借助特殊细胞的作用等,而穿过细胞膜的转运途径。 4、细胞间途径(paracellular pathway):指一些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连接处微孔而进行扩散的转运途径。 5、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不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6、单纯扩散/被动扩散(simple diffusion),促进扩散/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7、膜孔转运(membrane pore transport):物质通过细胞间微孔按单纯扩散机制转运的过程。 8、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两侧的药物借助载体蛋白的帮助由低浓度向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9、膜动转运(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运过程。包括入胞作用(endocytosis),出胞作用(exocytosis) 10、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外排转运体对抗肿瘤药物的外排作用会导致肿瘤细胞内药量减少,从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下降。 11、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2、肝首过效应(live first pass effect):经胃肠道给药的药物在尚未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前即在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液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 13、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指经胆汁排入肠道内的药物,在肠道中被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4、pH-分配假说(pH-partition hypothesis):药物的吸收取决于吸收部位pH条件下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和油/水分配系数的假说。 15、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BCS):根据药物的体外溶解性和肠道渗透性的高低,对药物进行分类的一种科学方法。 16、吸收数(absorption number, An):反映药物在胃肠道渗透性高低的函数。(无单位!) 17、剂量数(dose number, Do):药物溶解性能的函数。 18、溶出数(dissolution number, Dn):反映药物从制剂中释放速度的函数。

医学统计学 名词解释+问答题-1

医学统计学 1、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能太小; ②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③当各分组的观察单位数不等时,总率(平均率)的计算不能直接将各分组的率相加求其平均; ④对比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两个率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即要求研究方法相同、研究对象同质、观察时间相等以及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等客观条件一致,其他影响因素在各组的内部构成应相近; ⑤进行假设检验时,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进行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2、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其应用 性质:①两头低中间高,略呈钟形; ②只有一个高峰,在X=μ,总体中位数亦为μ; ③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④μ为位置参数,当σ恒定时,μ越大,曲线沿横轴越向右移动; σ为变异度参数,当μ恒定时,σ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曲线越矮胖,反之,曲线越瘦高; ⑤对于任何服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作的线性变换,都会变换成u 服从于均数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即标准正态分布。 应用:①概括估计变量值的频数分布; ②制定参考值范围; ③质量控制; ④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3、确定参考值范围的一般原则和步骤、方法 一般原则和步骤:①抽取足够例数的正常人样本作为观察对象; ②对选定的正常人进行准确而统一的测定,以控制系统误差; ③判断是否需要分组测定; ④决定取单侧范围值还是双侧范围值; ⑤选定适当的百分范围; ⑥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或估计界值。 方法:①正态分布法:②百分位数法(偏态分布)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概念:可信区间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来确定的未知参数μ的可能范围。 参考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范围。所谓正常人,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人;所谓绝大多数,是指范围,习惯上指正常人的95%。 计算公式:可信区间① ② ③ 参考值范围①正态分布 ②偏态分布 用途:可信区间用于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参考值范围用于表示绝大多数观察对象某项指标的分布范围

保险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

《保险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 1?再保险(Re in sura nee):是一方保险人将原承保的部分或全部保险业务转让给另一方承担的保险,即对保险人的保险。 2.意外伤害保险 :是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以致死亡或残疾,按照合同约定给付全部或部分保险金的一种人身保险。 3.年金保险 :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生存保险,指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保险人按合同约定的金额、方式、期限有规则并且定期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生存保险,因其在保险金的给付上采用年金的形式而得名。 4.责任风险(Liability risk) :是指因侵权或违约依法对他人遭受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应负赔偿责任的风险。 5.投机风险(Speeulative risk) :是既可能造成损失也可能产生收益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三种可能:损失、无损失和获利。 6.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可能存在损失;二是这种损失是不确定的。 7.自杀条款 :在人寿保险合同中,一般都将自杀作为责任免除条款来规定,主要是为了 避免蓄意自杀者通过保险方式谋取保险金,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但自杀毕竟是死亡的一种,有时被保险人遇意外事件的打击或心态失常亦会作出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并非是在有意图谋保险给付金。 为了更好地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险人也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很多人寿保险合同中都将自杀列入保险条款,但规定在保险合同生效较长的期限后被保险人自杀行为,保险人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通常是二年,以防止被保险人预谋保险金而签订保险合同。 8.人寿保险 :是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存、死亡两种形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9.比例再保险 :是指分出人与分入人相互订立合同,按照保险金额比例分担原保险责任的一种分保方法。 10.保险深度 :是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整个 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11.保险利益 :是指投保方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 12.重复保险(Double In sura nee):是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同时分别向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其保险金额之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13.保险密度 :是指按全国人口计算的平均保费额。它反映一国国民受到保险保障的平均程度。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 14.定值保险 :是指保险合同当事人将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事先约定并在合同中给予载明作为保险金额,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根据载明的保险价值进行赔偿的保险。 15.受益人(Benefieiary) :是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16.保险合同(In sura nee Contract):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围绕着设立、变更与终止保险法律关系而达成的协议。它是合同的一种形式,适用于合同法的一般规定。 17.保险代理人(Insuranee Agent) :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代理合同或授权书,向保险人收取保险代理手续费,并以保险人的名义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人。对保险代理人的含义可理解为:①保险代理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 18.被保险人(Insured) :是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19.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责任的最高限额。 20.保险基金:是指专门从事风险经营的保险机构,根据法律或合同规定,以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建立的、专门用于保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或人身伤亡的给付的一项专用基金,是保险人履行

药剂学常见名词解释

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药物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即称为药物剂型。 3、药物制剂:在各种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品种,将其称为药物制剂。亦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 4、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制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5、药物动力学:是采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对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安全合理用药等提供了量化的控制指标。 6、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它由权威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辑、出版,由国家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ChP.2010) 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 9、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10、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职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11、溶解度:指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的量。 12、分配系数(P ):指药物在两个不相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并达到平衡时浓度的比值。 水 油;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C C P P == 13、晶型:指晶态物质晶格内分子的排列形式。 14、多晶型(同质多晶现象):药物常存在有一种以上的晶型。 15、吸湿性:指固体表面能从周围环境空气中吸附水分的现象。 16、临界相对湿度:粉末吸湿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17、被动扩散:药物分子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即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移动。 18、主动扩散: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通常不能透过微孔,且脂溶性小,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透过生物膜转运,这种过程成为主动转运。 19、促进扩散:指一些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差扩散或转运的过程。 20、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1、溶出速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药量。 22、药物的分布: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体内各脏器组织(包括靶细胞)的过程。 23、表观分布溶剂: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状态时,体内总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按照血药浓度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占有的体液容积。 24、血脑屏障: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屏障。 25、胎盘屏障:由胎盘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屏障。 26、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的同时,在机体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药物化学结构的改变。 27、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8、隔室模型: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29、消除: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30、消除速度常数(k ):大多数药物从体内的消除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 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 31、生物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 32、清除率(Cl ):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清除率是表示机体或组织器官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率的药动学参数。 33、生物利用度: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 34、粉体:指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 35、粒子: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包括粉末(粒径小于100μm )和颗粒(粒径大于100μm )。

药剂学英文术语

生物药剂学英文汉译英要求 Bio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 Absorption吸收 Distribution分布 Metabolism代谢 Excretion排泄 Transport转运 Disposition处置 Elimination消除 Transcellular pathway细胞通道转运 Paracellular pathway细胞旁路通道转运 Passive transport被动转运 Pore transport膜孔转运 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载体媒介转运 Facilitated diffusion易化扩散、促进扩散 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 Membrane mobile transport膜动转运 Pinocytosis胞饮作用 Phagocytosis吞噬作用 First pass effect首过效应 pH-partition hypothesis pH-分配假说 Dissolution溶出 Parenteral drug delivery注射给药 Oral cavity mucosa drug delivery口腔粘膜给药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皮肤给药 Nasal mucosa drug delivery鼻粘膜给药 Pulmonary drug delivery肺部给药 Rectal drug delivery直肠给药 Ophthalmic drug delivery眼部给药 Distribution分布 Accumulation蓄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观分布容积Metabolize, metabolism代谢 Biotransformation生物转化 Inhibition酶抑制作用 Inhibitor酶抑制剂 Induction酶诱导作用 Inducer酶诱导剂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标准差、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含义不同:标准差S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描述个体变量值(x)之间的变异度大小,S越大,变量值(x)越分散;反之变量值越集中,均数的代表性越强。标准误..估计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是描述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度大小,标准误越大,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间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大;反之,样本均数越接近总体均数,抽样误差越小。 (2)与n的关系不同: n增大时,S趋于σ(恒定),标准误减少并趋于0(不存在抽样误差)。 (3)用途不同:标准差表示x的变异度大小、计算变异系数、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联系:二者均为变异度指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即为标准误,标准差与标准误成正比。 2.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2.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计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 3.确定P值,下结论 3.正态分布的特点和应用:? 特点:?1、集中性:正态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即均数所在的位置;? 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位于直角坐标系上方,以x=u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 3、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

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扁平; ?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 应用:?1.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2.质量控制?3.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4.简述参考值范围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的区别和联系 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意义、计算公式和用途均不同。 ?1.从意义来看?95%参考值范围是指同质总体内包括95%个体值的估计范围,而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是指?95%可信度估计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 2.从计算公式看?若指标服从正态分布,95%参考值范围的公式是:±1.96s。?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公式是:??前者用标准差,后者用标准误。前者用1.96,后者用α为0.05,自由度为v的t界值。 5.频数表的用途和基本步骤。 用途:(1)揭示资料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类型;(2)便于进一步计算指标和分析处理;(3)便于发现某些特大或特小可疑值。 基本步骤:(1)求出极差;(2)确定组段,一般设8~15个组段;(3)确定组距;组距=R/组段数,但一般取一方便计算的数字;(4)列出各个组段并确定每一组段频数。 6.非参数统计检验的适用条件。 (1)资料不符合参数统计法的应用条件(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或总体分布类型未知;(2)等级资料;(3)分布呈明显偏态又无适当的变量转换方法使之满足参数统计条件;(4)在资料满足参数检验的要求时,应首选参数法,以免降低检验效能 7.线性回归的主要用途。

保险学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风险: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的状态 纯粹风险: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状态 投机风险:指既有损失的可能性又有获利的可能性的不确定性状态 风险管理:指个人家庭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处理所面对的风险时,所采取的一种科学的方法保险:是一种以经济保障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安排,它通过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数理预测和收取保险费方法,建立保险基金,以合同的形式由大多数人分担少数人的损失,实现保险购买者风险转移和理财计划的目标 保险合同:又称为保险契约它是保险关系双方之间订立的一种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一项协议 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人寿保险:指保险公司承诺当被保险人死亡时进行的保险金支付的保险包括1、定期寿险2、终身寿险3、两全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身体、健康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指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间,因遭遇非本意、外来、突然的意外事故,致使身体受伤害而残废或死亡时,保险人依照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定期寿险:称为定期死亡保险,它是一种以被保险人在规定期限内发生死亡事故为前提而由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人寿保险 终身寿险:终身死亡保险,是一种不定期死亡保险 两全保险:指被保险人不论在保险期内死亡还是生存到保险期届满,保险人都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不可争条款,这一条款通常规定,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从保单签发之日起满两年后,除了由于被保险人欠缴保险费以外,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投保时的误告、漏告、隐瞒等为理由,否定保单的有效性 年龄或性别误告条款:这一条款通常规定,投保人在投保时如果误报年龄和性别,但仍符合合同约定的限制,其保险金额将根据真实年龄和性别进行调整 宽限期条款:对于没有按时缴纳保费的投保人给予一定时期的宽限期。投保人只要在宽限期内缴纳了保费,保单继续有效。 复效条款:保单因投保人欠缴保费而失效后,投保人可以保留一定时间的申请复效权,在此期间,投保人有权申请保单复效。 不丧失价值的选择条款:投保人享有现金价值的权利,不因保险效力的变化而丧失,投保人可以任选一个方案享用其保单上的现金价值,换句话说,即使保单失效了,投保人享用保单现金价值的权力并不受影响 寿险责任准备金:保险人事先估计的,用于支付未来到期保险金所需的金额。保险公司必须保持资产超过其寿险责任准备金,以便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到期额索赔。 或然准备金:虽然死亡统计反映了保险公司可以预期的全部死亡率,但在某些情况下,实际死亡率可能会偏离预期水平,保险人的实际投资回报率可能低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实际运营费用也可能高于保险人事先的估计,这些因素都将影响保险公司的经营,使偿付能力受到损害。 年金保险:指保险金的给付采取年金这种形式的生存保险,而年金是一系列固定金额、固定期限的货币收支,年金保险合同即以该保险为内容的合同。年金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签发保单的保险人2投保并购买年金保单的合同持有人 企业财产保险;是以投保人存放在固定地点的财产物质为保险对象的保险业务。它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务中的主要险种之一。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①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极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效之间相互的科学。 ②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的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临床意义:1.使给药方案个体化,2.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3.进行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4.探讨新药给药方案 5.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 6.降低治疗费用 7.避免法律纠纷。 ③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④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又叫生物转化。 ⑤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人体循环的过程。 ⑥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⑦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转运。 ⑧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⑨清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清除。 ⑩BCS: 是依据药物的渗透性和溶解度,将药物分成四大类,并可根据这两个特征参数预测药物在体内-体外的相关性。 11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Dn::溶出数。Do:计量数。An:吸收数 12 清除率:是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血浆体积或单位时间丛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13 体内总清除率:是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清除掉多少体积的相当于流经血液的药物。 14 生物利用度(Bioacailability,BA):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它的吸收程度用AUC表示,而且吸收速度是以用药后到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即达峰时间来表示。)评价指标AUC,Tmax,Cmax。 15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Fabs):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16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Frel):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17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8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性。 19 首关效应: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型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20 药代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21 速率常数:是描述速度过程重要的动力学参数。速率常数越大,该过程进行也越快。单位为min-1或h-1。 22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特点:一级速率过程的消除半衰期与剂量无关,而消除速率常数成反比因而半衰期为常数。 23 滞后时间:有些口服制剂,服用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吸收,滞后时间是指给药开始只血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保险学概论小抄完整版(填空和名词解释)

1.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36.(生命表)的编制和运用,奠定了现代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 37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保险人)和(投保人),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38风险因素可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39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部分无效。 40.保险赔偿方式主要:(现金赔付)(修复)(重置) 41.保险人把其原保险业务转让给其他保险人的方式叫(再保险) 42.投保人对保险表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43.保险的基本职能是(补偿损失)(给付保险金) 44.保险具有(经济性)(互助性)(契约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45.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有(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 46.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纯粹风险导致两种结果(损失)和(无损失) 47.保险费率由(纯费率)和(附加费率)组成 48.再保险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再保险公司)和(再保险集团)(兼营再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49.保证安保证存在形式分为(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 50.人寿保险按照有无利益分配可划分为(分红保险)(不分红保险) 51.保险法是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2.保险合同的辅助人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 53.风险的基本要素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54.对保险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和解)(调节)(仲裁)(诉讼) 55.再保险合同按再保险的方式可以分为(比例再保险合同)和(非比例再保险合同) 56.保险市场的要素包括(保险主体)(保险商品)(保险价格) 57.按风险的性质不同分类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58.按保险的标的分类,保险分为(财产保险)(人身保险) 名词解释: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险利益:是指投保方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在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投机风险:是指可能产生收益和造成损害的风险,其所致的结果有有三种,即损失、无损失和赢利。人寿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以人的生存、死亡两种形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自杀条款:为了更好地保障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保险人也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很多人寿保险合同中都将自杀列入保险条款,但规定在保险合同生效较长的期限后被保险人自杀行为,保险人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通常是2年,以防止被保险人预谋保险金而签订保险合同。再保险:即“保险人的保险”,也叫分保,是保险人把其原保险业务转让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方式。履约终止:是指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约定的保险事故已发生,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了给付全部保险金的责任,保险合同即告结束。意外伤害保险:是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以至死亡或伤残,按照合同约定给付全部或部分保险金的一种人身保险。 保险代理人:是指保险人的代理人,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近因:是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直接,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社会保险:是指国家或政府通过立法形式,采取强制手段对全体公民或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失去生活来源或中断劳动收入时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制度。 保险密度:是指按全国人口计算人均交纳保险费。保险准备金:保险准备金是保险人为履行保险责任,保证保险业务的正常经营(1分),而根据政府有关法规或自身的特点需要(1分),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取的一种资金准备(1分)。 弃权与禁止反言: 比例再保险:是指分出人与分入人相互订立合同,按照保险金额比例分担原保险责任的一种分保方法,在再比例保险中可以分为成数再保险,溢额再保险和混合在保险。 弃权与禁止反言:弃权是合同一方以明示或默示的形式表示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权利。禁止反言是合同一方既然已放弃再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而后便不得再向他方主张该种权利。弃权与禁止反言是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 保险基金:是指专门从事风险经营的保险机构,根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以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建立的,专门用于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或人身伤亡的给付的一种专用基金。 受益人: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重复保险:重复保险:就是投保人将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事故和同一保险利益向两个以上的保险人投保的保险方式健康保险:被保险人因疾病,生育所致的医疗费用支出和工作能力丧失、收入减少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批单:又陈背书,是保险人应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要求出立的修订或更改的保险单内容的证明文件,他是变更保险单内容的批改书。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将支付保险储金方式的家庭财产保险称为家庭财产两全保险或定期还本家庭财产保险或家庭财产长效保险.

医学药理学英文名词解释

医学药理学英文名词解释 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adrenalinereversal肾上腺素升压;Adrenoceptorag.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adversereaction不良反应:是指上市;Afterdepol.后除极:一个动作电位中0相;aftereffect后效应:指细菌接触抗生素后;agonist激动药: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aller 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adrenaline reversal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a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等可取消去氧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以部分阻断去氧肾上腺素所致升高血压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称为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 Adrenoceptor ag.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一类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与肾上腺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又称拟肾上腺素药。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Afterdepol.后除极:一个动作电位中0相除极后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频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易引起异常冲动。根据时间分为早后除极和晚后除极。 after effect后效应:指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当药物消除或浓度降到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时,细菌的生长在一段时间内仍受持续抑制的效应。 agonist激动药:是指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 allergic reaction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其临床表现包括免疫反应的各种类型。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或药物代谢产物,亦可能是制剂中的杂质或辅剂。 antagonist拮抗药: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但不能激动受体。antibacterual spectrum抗菌谱:指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antibacterual activity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这是由于各种病原菌或者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的关系。 aspirin asthma阿司匹林哮喘:有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某些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bacteriostatic drugs抗菌药:是指某种或某一类抗菌药物仅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而无杀灭作用。 bactericidal drugs杀菌药:该类抗菌药物不但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且具有杀灭的作用。 bacterial resistance细菌耐药性:是指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这种病原菌称为耐药菌,造成抗菌药物对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降低或者无效。 blood-brain barrier,BBB血脑屏障:指由脑毛细血管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膜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 bioavailability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化疗指数:是评价包括化学治疗药物在内的所有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常以LD50/ED50或LD5/ED95,这一比列关系来衡量,这一比例关系称为化疗指数。化疗指数愈大,表明该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越好;而对机体的毒性越小,则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 1.医学统计学: 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各种因素) 2.同质: 性质相同的事物成为同质的,否则成为异质的或间杂的。 (观察单位间的同质性的进行研究的前提,也是统计分析的必备条件,缺乏同质性的观察单位的不能笼统地混在一起进行分析的) 3.变异: 是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4.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5.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含量) 6.随机: 即机会均等,是为了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靠性,使各对比组间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的分布方面尽量保持均衡一致,而采取的一种统计学措施。(包括抽样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 7.统计量: 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统计量。(反映样本特性的有关指标) 8.参数: 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称为参数。 (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为常数) 9.抽样误差: 从某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来进行研究,而所得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常不一致,这种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这种在抽样研究中不可避免。(抽样误差有两种表现形式: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②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10.概率: 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常用P表示,取值为0≤P≤1。 11.频率: 用随机事件A发生表示观察到某个可能的结果,则在n次观察中,其中有m次随机事件A发生了,则称A发生的比例0≤f≤1为频率。显然有 f = m / n 12.小概率事件: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涵义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为进行统计推断的依据) 13.定量资料: 以定量值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血脂,心率等。 14.定性资料: 以定性方式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血型、性别等。 15.等级资料: 以等级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疗效分级、血粘度、心功能分级等。

保险学名词解释(1)

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避免: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 可保风险: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 商业保险:又称合同保险或自愿保险。所谓商业保险,即保险双方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付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保险的本质:是指保险的社会属性,它与保险的自然属性不同。 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以确定保险金最高限额的保险合同。

不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双方当事人对保险标的不预先确定其价值,而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再估算价值、确定损失的保险合同。 定额保险合同:是针对人身保险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在订立合同时,由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约定保险金额;在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所约定的年龄、期限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足额保险合同:是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相等的保险合同。 不足额保险合同:又称低额保险合同,它是指保险金额小于保险价值的保险合同。 超额保险合同:是指保险金额超过保险标的价值的保险合同。 原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直接与保险人订立的保险契约。保险标的如有损失,由保险人直接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承担赔偿给付责任。 再保险合同: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保险合同的解释:是指当保险当事人由于对合同内容的用语理解不同发生争议时,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或者约定俗成的方式,对保险合同的内容或文字的含义予以确定或说明。 保险利益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被保险人不得因投保而获得不属于保险利益限度内的额外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