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临时血管转流术在四肢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临时血管转流术在四肢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临时血管转流术在四肢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冯凡哲;何晓清;徐永清;杨俊宇

【摘要】随着交通与工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机械意外等造成的四肢血管损伤数量明显增加。临时血管转流(TIVS)技术是对高能量四肢血管创伤进行的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它能短时间内临时再通受伤肢体血管,既恢复肢体血运,又维持全身血循环稳定,从而达到增加保肢率和减少死亡率的目的。该文就 TIVS 技术在四肢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6(037)005

【总页数】4页(P290-293)

【关键词】临时血管内转流;损伤控制性手术;血管损伤

【作者】冯凡哲;何晓清;徐永清;杨俊宇

【作者单位】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 650500,昆明医科大

学;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

科;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 650500,昆明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四肢血管损伤通常发生于高能量创伤后,在战创伤中的发生率平均为13%[1],而平时则常见于车祸伤及职业损伤。Fisher[2]于1967年发现,若单纯使用血管结扎术,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截肢率高达72.5%。大血管损伤的修复越早越好,时间越长,损伤肢体缺血及坏死发生率就越高,血管损伤至血流重建的安全期不得超

过6~8 h,肌肉缺血4~6 h将发生功能障碍,肢体缺血超过8~12 h将发生不

可逆性损害,大幅增加截肢率[3-4]。因此,四肢血管损伤救治的要点在于迅速止

血并恢复受伤肢体血流灌注,而这其中的关键技术在于进行临时血管转流(TIVS)。

1.1 TIVS的提出

TIVS最早由Tuffier于1915年提出,他指出临时连通血管恢复灌注比单纯血管结扎止血更为重要,应尽快恢复肢体血液灌注以减少神经肌肉损伤,并设计出一种内部涂有腊层的银制Tuffier管。Bowlby尝试利用Tuffier管对2例血管损伤患者

进行动脉转流,这是TIVS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虽然Tuffier管蜡涂层抗凝效果

不够理想,但该技术仍在当时得到小范围使用,用于治疗枪炮伤造成的主干血管缺损。

1.2 TIVS在战争中的推广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战场医疗条件恶劣以及伤病员后送困难,战地外科医生的目光聚焦于TIVS。DeBakey等对二战中美军2 471例主干动脉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指出战地医生尝试在一线利用输液管自制临时转流管,在保持肢体血液灌注的前提下进行伤病员后送,有效降低了截肢率。Murray将玻璃管作为转流管,并注意到血栓形成在TIVS中的不良影响,创新地使用肝素盐水局部抗凝,将TIVS时间延

长至24 h,此后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尝试使用玻璃管进行TIVS,但均未进行肝素抗凝,因此效果不佳。1945年Blakemore等制作了钴铬钼合金管用于股动脉缺

损临时转流,取得良好效果。美军随即尝试使用钴铬钼合金管,并完成了至少40

例TIVS手术。尽管相比于传统治疗主干血管损伤的血管结扎、缝合等方法,TIVS 在使用中需要更多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技巧,但该技术为主干血管损伤的伤病员争取了宝贵的6~12 h后送时间,拯救了大批生命。Spencer[5]指出由于TIVS技术在战场的广泛应用,使得269例主干血管损伤患者截肢率下降到13%,而行血管结扎的2 471例主干血管损伤患者截肢率为49%。尽管TIVS对于救治生命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但在当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如凝血、栓塞、感染及对血管的二次损伤,其往往导致较原发性损伤更加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在关键性抗凝、抗感染及手术操作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前,TIVS逐渐减少使用。

1.3 TIVS在损伤控制性手术中重现光辉

损伤控制性手术(DCS)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肝外伤的外科治疗中,

即先利用纱布进行肝周填塞止血,而后进行二期手术。Rotondo等[6]总结并提出DCS主要是指在救治严重多发创伤患者时,避免早期进行复杂手术,而采用快捷、简单的操作,及时控制伤情的进一步恶化,保留进一步处理的条件,使患者获得复苏的时间,有机会再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1971年Eger等[7]在全身抗凝的条件下,利用聚氯乙烯T型管对36例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四肢主干血管损伤进行TIVS,待二期行骨折、关节损伤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此后30年间,TIVS技术在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DCS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8-10]。

2.1 TIVS适用范围

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往往出现“致死三联征”,即酸中毒、低体温及凝血功能障碍,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对于严重多发创伤中的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经典治疗方式包括直接缝合修复、静脉移植修复及假体移植修复等[11],而这些操作需要花费时间往往为3 h以上,远远超过了“致死三联征”患者所能耐受的1 h上限[6]。TIVS

主要适用于严重多发创伤中的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尤其是伴有“致死三联征”的患者。Hossny[12]、Oliver等[13]分别对行TIVS的严重多发创伤患者进行5~10

年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TIVS可以及时让受伤肢体获得血液灌流,为二期手术赢得宝贵时间,显著减少下肢缺血时间,降低截肢率和缺血发生率,减少治疗总费用。

2.2 对TIVS中抗凝的认识

Inaba等[14]对213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血栓形成为

TIVS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6%。早期TIVS常联合全身系统性抗凝治疗[8-9],但由于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往往出现“致死三联征”,全身系统性抗凝治疗会加

剧其凝血功能障碍。Dawson等[15]研究认为,血栓形成与是否进行系统性抗凝治疗不相关,而与TIVS手术操作有关。Tanaka等[16]的动物实验发现,TIVS操作

造成的血管内膜损伤所引起的血栓发生率为70%,而局部注射肝素生理盐水可使

其降低至22%。Feliciano等[17]对31例行TIVS的严重多发创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TIVS管进行局部注射肝素生理盐水后血栓发生率为10%。Rasmussen等[18]研究认为,对于TIVS,降低血栓发生率的关键在于手术轻柔操作以避免损伤血管内膜。综上所述,对于TIVS并不需要进行全身系统性抗凝治疗,只需利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先浸泡、充满TIVS管腔,局部抗凝即可;选择外径适当的TIVS管匹配血管,术中轻柔操作以保护血管内膜。

2.3 TIVS管种类与材质

目前TIVS管主要分为自制转流管和商品化转流管两大类[19],自制转流管由医生

根据血管条件及个人经验进行选择并自行剪切,常用的有输血管、静脉穿刺针尾端连接管、胃管等;商品化转流管包括Sundt管、Javid管、Argyle管及Pruitt-Inahara管。Sundt管是一种由旋转螺纹状不锈钢丝加强管壁的硅胶管,两端鼓

起的球形结构可以加强固定血管内壁。Javid管[20]由硅胶构成,另有2个活动的金属夹用于固定血管外壁。Argyle管[21]在硅胶管主体中段连接有三通管,目前

为法军医院所广泛配置使用。Pruitt-Inahara管[22]中段有侧开口可连续监测血流量及压力,管体为双腔结构,两端分别设计有球囊,可用于固定血管内壁。李宏辉等[23]尝试发明一种新型动力辅助转流技术,通过血泵提高转流管内的血流速度,动物实验显示该技术可增加血液在转流管内的血流速度。传统TIVS管材质从过去的银、玻璃、合金发展至如今广泛使用的硅胶,然而这些材质均存在生物相容性不佳、极易为病原菌黏附等弊端。目前人工血管研究发展迅速,膨体聚四氟乙烯

(ePTFE)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Watson等[24]尝试利用ePTFE管进行TIVS,结果显示ePTFE管内径小于6 mm时转流效果良好,可应用于肱动脉、腘动脉等血管。

2.4 TIVS管置入持续时间

一般认为,严重多发创伤的肢体坏死率与肢体缺血时间呈正比,缺血超过8~12 h 就会对肢体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大幅增加截肢率[25]。而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往往伴有头胸腹等多部位、多器官严重损伤,使用TIVS进行DCS,迅速恢复肢体血流灌注,可为二期主要手术争取更多时间,同时降低截肢率,因此TIVS管置入持续时间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Gabriel等[26]统计分析了1971年至2013年间TIVS临床应用病例,结果显示TIVS置入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不等。朱庆棠等[27]对6例主干血管损伤患者进行TIVS,持续转流76~210 min,未发生转流管脱落、血栓形成等。Granchi等[28]使用Argyle管对腘动脉进行52 h持续转流,未进行全身系统性抗凝治疗。目前文献[14]报道的TIVS最长持续转流时间为96 h。而Ding等[29-30]的动物实验发现,TIVS持续转流时间超过9 h,血栓发

生率为50%,持续转流时间超过12 h,血栓发生率将达到100%;进一步实验指出,TIVS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持续性损伤,持续转流时间超过9 h时这种损伤累积

并使血栓发生率急剧增加。以上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应用结果似乎相矛盾,这可能是由于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转流管可以保持长时间通畅。因此,无需刻意追求TIVS置入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应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血管内膜,持续转流过程中利用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测近远端血流情况,出现血栓等时及时对症处理。

2.5 TIVS的救治效果

有学者[31]通过动物髂外动静脉转流实验发现,相比于血管结扎,TIVS可明显提

高肢体血流灌注,维持骨骼肌活性。Inaba等[14]对7 385例严重多发创伤进行回

顾性分析,TIVS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约为13.1%,其中血栓形成(5.6%)是最常见的

并发症,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为4.2%,分流器脱落发生率为1.4%,TIVS保肢率

达到96.3%,死亡率为20.4%,但所有死亡病例均由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造成,与TIVS的使用没有直接关系,而3.7%的截肢病例也归因为严重软组织损伤。Sisli

等[32]对90例严重多发创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同样结论,即TIVS可显著

减少肢体缺血时间,并降低截肢率。

鉴于TIVS技术在快速恢复肢体血流灌注中取得的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TIVS应用于血管瘤治疗等更多领域。Osterberg等[33]、Hanley等[34]分别在动脉瘤手术中应用TIVS,成功将肢体缺血时间减少至14 min,且未发生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对于主动脉弓夹层患者,传统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需要建立体外股动脉-头臂干、股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手术难度大、耗时长。Sonesson等[35]、Xiong等[36]分别在动物实验、临床手术中使用TIVS维持脑部血液灌注,减少整

体手术时间。针对现有TIVS管存在的动力不足、易栓塞、生物相容性不佳等缺陷,辅助动力化TIVS管、ePTFE管等研究给TIVS技术带来了新的启发,如何降低因TIVS管长度及管径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TIVS管生物相容性、进一步减少血栓形成风险、根据实际血管缺损程度个性化治疗等必将成为TIVS技术未来研究热点。TIVS作为一种发展了100余年的技术,在战时挽救了众多生命,在平时严重多发创伤的救治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TIVS的应用不断拓展,逐渐进入肿瘤、整形等领域,同时纳米材料、3D打印等新材料的发展也使TIVS与时俱进地获得了

新的特性,相信TIVS必然越来越多地成为外科医生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武器。

【相关文献】

[1] White JM, Stannard A, Burkhardt GE,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vascular injury in the war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J]. Ann Surg, 2011, 253(6):1184-1189.

[2] Fisher GW. Acute arterial injuries tre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rmy Medical Service in Vietnam, 1965-1966[J]. J Trauma, 1967, 7(6):844-855.

[3] Blaisdell FW. The pathophysiology of skeletal muscle ischemia and the reperfusion syndrome: a review[J]. Cardiovasc Surg, 2002, 10(6):620-630.

[4] 郑灿镔,朱庆棠,顾立强,等. 四肢主要动脉钝性损伤延误修复的原因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 13(4):392-394.

[5] Spencer FC. Historical vignette: the introduction of arterial repair into the US Marine Corps, US Naval Hospital in July-August 1952[J]. J Trauma, 2006, 60(4):906-909.

[6] Rotondo MF, Schwab CW, McGonigal MD, et al. ‘Damage control’: an approach for improved survival in exsanguinating penetrating abdominal injury[J]. J Trauma, 1993, 35(3):375-382.

[7] Eger M, Golcman L, Goldstein A, et al. The use of a temporary shunt in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vascular injuries[J]. Surg Gynecol Obstet, 1971, 132(1):67-70. [8] Khalil IM, Livingston DH. Intravascular shunts in complex lower limb trauma[J]. J Vasc Surg, 1986, 4(6):582-587.

[9] Husain AK, Khandeparkar JM, Tendolkar AG, et al. 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s for peripheral vascular trauma[J]. J Postgrad Med, 1992, 38(2):68-69.

[10] Nalbandian MM, Maldonado TS, Cushman J, et al. Successful limb reperfusion using prolonged intravascular shunting in a case of an unstable trauma patient: a case report[J]. Vasc Endovascular Surg, 2004, 38(4):375-379.

[11] Rich NM, Spencer FC. Vascular Surgery[M]. Philadelphia: W. B. Saunders Company, 1978:3-21.

[12] Hossny A. Blunt popliteal artery injury with complete lower limb ischemia: is routine use of temporary intraluminal arterial shunt justified[J]. J Vasc Surg, 2004, 40(1):61-66. [13] Oliver JC, Gill H, Nicol AJ, et al. Temporary vascular shunting in vascular trauma: a 10-year review from a civilian trauma centre[J]. S Afr J Surg, 2013, 51(1):6-10.

[14] Inaba K, Aksoy H, Seamon MJ, et al. Multicenter evaluation of 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 use in vascular trauma[J].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6, 80(3):359-364.

[15] Dawson DL, Putnam AT, Light JT, et al. Temporary arterial shunts to maintain limb perfusion after arterial injury: an animal study[J]. J Trauma, 1999, 47(1):64-71.

[16] Tanaka Y, Koghure T, Ueno M, et al. Effects of flow patterns and hemodynamic force on vascular endothelium in the temporary arteriovenous shunt loop in rabbits[J]. J Reconstr Microsurg, 2013, 29(5):331-340.

[17] Feliciano DV, Subramanian A. Temporary vascular shunts[J]. Eur J Trauma Emerg

Surg, 2013, 39(6):553-560.

[18] Rasmussen TE, Tai NR. Rich’s Vascular Trauma[M]. 3rd ed.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6:198-205.

[19] Ding W, Wu X, Li J. 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s used as a damage control surgery adjunct in complex vascular injury: collective review[J]. Injury, 2008, 39(9):970-977.

[20] Rasmussen TE, Clouse WD, Jenkins DH, et al. The use of temporary vascular shunts as a damage control adjunct in the management of wartime vascular injury[J]. J Trauma, 2006, 61(1):8-15.

[21] Hornez E, Boddaert G, Ngabou UD, et al. Temporary vascular shunt for damage control of extremity vascular injury: a toolbox for trauma surgeons[J]. J Visc Surg, 2015, 152(6):363-368.

[22] Davins M, Llagostera S, Lamas C, et al. Role of temporary arterial shunt in the reimplantation of a traumatic above-elbow mputation[J]. Vascular, 2007, 15(3):176-178. [23] 李宏辉,郑灿镔,何海洪,等. 动力辅助血管转流术在兔离断肢体再植中的应用[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4, 28(12):1519-1524.

[24] Watson JD, Houston R 4th, Morrison JJ, et al. A retrospective cohort comparison of expanded polytetrafluorethylene to autologous vein for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in modern combat casualty care[J]. Ann Vasc Surg, 2015, 29(4):822-829.

[25] 朱家恺. 显微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9-53.

[26] Gabriel EA, Gabriel SA.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Cardiovascular Surgery[M]. London: Springer, 2013:131-137.

[27] 朱庆棠,郑灿镔,戚剑,等. 临时血管转流术在快速重建肢体血供中的应用[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 26(2):231-234.

[28] Granchi T, Schmittling Z, Vasquez J, et al. Prolonged use of intraluminal arterial shunts without systemic anticoagulation[J]. Am J Surg, 2000, 180(6):493-496.

[29] Ding W, Wu X, Meng Q, et al. Time course study on the use of 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s as a damage control adjunct in a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njury model[J]. J Trauma, 2010, 68(2):409-414.

[30] Ding W, Ji W, Wu X, et al. Prolonged indwelling time of temporary vascular shunt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endothelial injury in the porcine mesenteric artery[J]. J Trauma, 2011, 70(6):1464-1470.

[31] Marinho de Oliveira Goes Junior A, de Campos Vieira Abib S, de Seixas Alves MT, et al. To shunt or not to shu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comparing temporary vascular shunts and venous ligation as damag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vascular trauma[J]. Ann Vasc Surg, 2014, 28(3):710-724.

[32] Sisli E, Kavala AA, Mavi M, et al. Single centre experience of combat-related vascular injury in victims of Syrian conflict: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mputation[J]. Injury, 2016, 47(9):1945-1950.

[33] Osterberg K, Falkenberg M, Resch T. Endovascular technique for arterial shunting to prevent intraoperative ischemia[J].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4, 48(2):126-130. [34] Hanley SC, Neequaye SK, Steinmetz O, et al. Sheath-shunt technique for avoiding lower limb ischemia during complex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J]. J Vasc Surg, 2015, 62(3):762-766.

[35] Sonesson B, Resch T, Dias N, et al. New temporary internal introducer shunt for brain perfusion during total endovascular arch replacement with in situ fenestration technique[J]. J Vasc Surg, 2012, 56(4):1162-1165.

[36] Xiong J, Guo W, Liu X, et al. Novel temporary endovascular shunt technique to assist in situ fenestration for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tal aortic arch[J]. J Vasc Surg, 2015, 62(1):226-228.

战场救护的内容和方法

战场救护的内容和方法 一、出血与止血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人体血量约5000--6000毫升。血液从损伤的血管流出叫出血。急性出血(大血管破裂)的流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如不及时止血,流血过多,往往会引起休克和心跳停止而造成死亡。在战场上,大量出血是引起休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救护人员必须熟悉出血种类,熟练地掌握止血技术,迅速准确地做好止血工作,以便有效地挽救伤员的生命。 出血种类大体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外出血是指血液由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内出血是把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体腔中。外出血有三类:(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缓慢流出;(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片状渗出。对内出血的判断,主要看伤员有没有吐血、咯血、尿血或便血等症状,据此判断胃肠、肺、肾脏或膀胱有无出血。如伤员出现休克症状,在无外出血的情况下,应立即想到有内出血的可能。止血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指压止血法。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止血法,多用于头部、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这种方法是在出血点的近心端,依循动脉行走的部位,用手指将动脉压在骨胳上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换上止血带。采用指压止血法,可起到临进止血的作用。力以能止住出血,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宜。 (2)止血带止血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在使用止血带时,一定要掌握止血带的使用方法。 (3)止血粉止血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止血粉直接敷在出血部位,用干纱布加压包扎,可止住出血。 二、包扎 包扎在战场救护中应用最广,具有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和固定敷料、夹板等作用。为了确保包扎效果,包扎要求做到快、准、轻、牢。包扎松紧要适宜,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有利于伤口尽早愈合。包扎工作要有步骤地进行。 1.发现伤口和判断伤情。发现伤口,在白天比较容易,在夜间则比较困难。对清醒的伤员可问其负伤部位。对因伤情严重而自述有困难的,可利用月光、照明弹和遮光手电筒等发现伤口,也可用手自上而下地摸,触到潮湿和有温暖感觉的部位,这是出血的表现。否则只能观察其全身情况。如发现伤员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的症状,伤处多在胸部;伤员昏迷不醒,可能伤在头部;伤员手、脚不 能移动,,多半是骨折伤,对多处有伤者,要仔细检查。 2.暴露伤口的方法。发现伤口后,必须充分暴露伤口,才能正确、及时地加以包扎。暴露伤口的方法有:(1)在情况许可时,可脱掉衣服。脱衣先脱健侧,再脱患侧,以避免受伤肢体大范围的活动,减少伤员痛苦。(2)前臂或小腿负伤,可将衣袖或裤腿卷起。(3)对大出血、骨折、大面积伤等重伤员,可将伤部衣服剪开或撕开;天冷时要注意保暖。

四肢的损伤

四肢损伤 问题与思考 如果疑似四肢骨折的患者,病情如何判断?急救措施有哪些? 一、定义 四肢损伤是指包括上肢和下肢的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关节脱位、骨折及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等。 骨折是指骨组织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中断。 在骨折时一般会伴有周围软组织、骨膜、韧带、肌腱、血管、神经及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关节脱位和周围韧带损伤。 在日常生活、生产、交通运输中,四肢的创伤较多见,在战时占伤员总数的70%左右。如救护不当,不但增加伤员痛苦,并可导致伤残率增高或致生命危险,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负担。 因此,对此类患者应给予及时、迅速、准确、全面的处理,以维护患者的生命,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二、分类 1.根据骨折损伤的程度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断不与外界相通。 2.根据骨折损伤的程度 不完全性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只有部分中断。 完全性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完全中断。此类骨折常表现为稳定性差,易造成脱位、重叠旋转、成角或嵌插畸形等。 3.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 分为稳定性骨折是指骨干的线性或嵌插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是指骨的斜行、螺旋及粉碎性骨折。 4.根据骨折伤后时间 新鲜骨折:伤后3周以内的骨折为新鲜骨折; 陈旧性骨折:伤后3周以上的骨折为陈旧性骨折。 三、病因 四肢损伤的病因包括直接外力和间接外力。

直接外力是指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使受力部位发生骨折。 间接外力是指外力间接作用与骨骼而导致骨折。它又可分为垂直外力、传导外力、扭转外力、积累性外力和肌牵拉力等。 常见的病因:交通事故伤、重物砸伤、高处坠落伤、机械损伤等直接或间接暴力综合作用而造成的严重创伤。 四、症状与体征 1、软组织损伤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可能会有因疼痛引起的活动障碍。 2、韧带损伤 常与骨折或关节脱位同时发生,症状和体征不突出。若为单纯的韧带损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 3、关节脱位 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畸形、活动障碍,触诊在正常关节部位变软或空虚,而在附近可触及不正常的骨性隆起,正常关节骨性标志的关系发生改变。 4、骨折 1)疼痛和压痛: 骨折处常有明显的疼痛及压痛。触诊骨折部位常出现剧烈的压痛。 2)肿胀及瘀斑: 骨折发生后局部血肿形成,也可由于创伤炎症反应致患处肿胀,2~3天后肿胀加重,血肿浸润皮下出现瘀斑。 3)功能障碍: 骨折可导致局部疼痛及肢体内骨骼支撑作用障碍,而引起肢体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活动受限。 4)畸形: 骨折后,由于肌肉收缩、肢体重量及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导致骨骼的移位,如短缩、分离、成角、侧方及旋转等。 5)骨擦音: 由于局部肌肉的痉挛或肢体的位置变动而致骨折的断端碰触而发生的摩擦声音。 6)反常运动: 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4、四肢损伤的并发症 1)血管损伤: 多发生在邻近部位的重要动脉和静脉都有可能损伤,如胫骨上骨折可能会伤及胫前和胫后动脉,伸直性肱骨髁上骨折的近端则可能会伤及肱动脉。

手足外科常见病诊断治疗规范

手足(显微)外科诊疗规范与流程 手足(显微)外科 诊疗规范及操作流程 滨州市人民医院

目录 1、开放性骨折的诊疗规范 (1) 2、周围血管损伤的诊疗规范 (3) 3、周围神经卡压的诊疗规范 (5) 4、跟骨骨折的诊疗规范 (6) 5、踝部骨折的诊疗规范 (7) 6、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规范 (8) 7、手足(显微)外科手足外伤急诊处置流程 (9)

手足(显微)外科诊疗规范 一、开放性骨折 【概述】骨折端或骨折血肿经软组织创口与外界空气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患肢可见皮肤及软组织创面,部分患者就诊时骨折尖端尚暴露在外;多发生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机械绞轧、枪弹伤等高能量损伤之后,患者可同时伴有烦躁、精神萎靡、虚汗、手足发冷、心率加快、血压进行性下降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表现。 【诊断】 l.直视下见到骨折端,或伤口内流出漂浮油滴的血液,或急诊探查时可直接触及骨质,可诊断为开放性骨折。 2.X线表现 (1)X线片上骨折端露出于软组织阴影之外。 (2)软组织内有空气阴影。 3.开放性骨折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应检查患肢远端动脉搏动、皮温皮色及肢体感觉、运动有无异常。疑有血管损伤者应行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4.注意全身情况,警惕有无内脏或其他伴发损伤。 5.分型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分型: I型:伤口清洁,长度不足lcm。 Ⅱ型:伤口长度超过lcm,但无广泛软组织挫伤,骨折端仍有血供。 Ⅲ型:软组织损伤严重,创缘血供不良,可伴有重要神经血管损伤。 6.潜在性开放骨折,由于重力碾锉,在造成骨折的同时使皮肤广泛皮下剥离;此时皮肤不一定有伤口,但以后往往部分或全部坏死,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治疗】 1.视全身情况和生命体征而定,复合伤患者应由有关科室人员共同处理。 2.止血带的应用伤口内有活动性出血时需加压包扎或用止血带,并立即转送手术室探查血管损伤。如患者来院时已使用止血带,必须询问止血带使用时间和是否曾定时放松,应即行伤口包扎后松除止血带,松除止血带后如仍有后续出血,应立即使用器械止血。如止血带持续安放时间过久,估计组织已广泛坏死,则止血带不宜立即放松,必须做好输血、补液等准备工作后方可缓慢松除止血带,以免毒素骤入血循环引起血压突降。 3.伤口用消毒敷料或尽可能干净的毛巾。衣物等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未经清创,切勿将外露的骨折端还纳。 4.治疗原则为尽早变开放性骨折为闭合性骨折。伤口的关闭需考虑以下因素: (1)受伤时间:一般8小时以内的新鲜伤口可以彻底清创后一期缝合,伤口张力过大的可通过成形手术缝合或做减张切口;8--24小时以内伤口仍可做清创术,能否缝合则应根据伤门的具体情况而定;超过24小时的创口已有感染者,不宜做清创术,可去除伤体内可见到的异物。 (2)伤口情况:如有严重污染、天气炎热、创面已转灰暗并有异味时,即使伤后不满8小时,清创后仍不宜一期缝合;反之如果伤后已超过8小时,但创面比较洁净,清创后仍可缝合。 (3)皮肤缺损:皮肤有缺损时首先考虑用中厚层皮肤移植。骨骼、神经、血管和裸露

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目录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13)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2)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33)

附件1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两种血管移植物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的应用比较

两种血管移植物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的应用比较目的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 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 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标签:动脉闭塞性疾病;旁路转流术;通畅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ASO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目前临床药物缺乏直接针对动脉硬化的治疗,更多的办法都是试图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很多时候,保守治疗已经无法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肢体缺血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必须行外科手术治疗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外科手术包括动脉旁路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及介入腔内治疗。其中动脉旁路术是主要办法,其术式根据血管替代材料不同包括大隐静脉旁路术及人造血管旁路术,大隐静脉旁路术包括原位及倒置两种方法。2000~2010年,本院对46例(49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症实施股-腘动脉 旁路转流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38例,女8例;年龄29~76岁,平均61.6岁。主要表现有:间歇性跛行25例;静息痛14例;足趾坏疽7例。踝肱指数(ABI)为:0.30±0.09(0~0.5)。全部患者均经DSA做出诊断。 1.2 手术方法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均为倒置)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均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

人造血管在四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

人造血管在四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后应用人造血管桥接的机制、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近20年收治35例四肢腘动脉、肘动脉以上的动脉损伤,应用人造血管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造血管修复血管损伤疗效可靠,省时、省力、方便易行。结论:早期诊断尽快恢复肢体血运,合理利用侧枝循环可减少致残率,人造血管的应用,可使治疗更方便、省时,疗效更满意。 关键词人造血管修复四肢血管 四肢动脉损伤的治疗,要求尽早恢复患肢的血循环,愈后与血循环建立的时间早晚有直接的关系。1985年开始利用机织涤纶毛绒型人造血管移植治疗四肢肘、股、腘动脉损伤的患者,旨在使缺血的肢体尽快得到血液供应,减少手术中取大隐静脉的繁琐操作,从而最大程度的挽救人的肢体,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患者35例,年龄22~49岁,平均33.5岁。致病原因主要是车祸和工业外伤、损伤部位髂外动脉断裂3例,股动脉断裂16例,膕动脉断裂14例,肱动脉断裂2例,使用人造血管4~7cm,平均5.5cm,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为伤后2~10小时。 方法:①术前准备: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加压包扎傷口,诊断明确后,将显微器械及人造血管送手术室,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做好术前谈话,静脉输入抗菌素。②术中操作:麻醉生效后,认真冲洗消毒伤口及皮肤,解剖损伤动脉的上下端各8cm,以阻断带及血管夹阻断上下断血流,探查血管损伤情况,彻底清创,将损伤血管修剪至内膜完整处,如血管缺损>3cm,则需要进行血管移植,准确测量长度及口径,选择略粗于损伤动脉的人造血管,并将人造血管褶皱螺纹适度拉长,测量其长度,将人造血管的一端与损伤动脉的近端行端-端缝合,边距1.5~2mm为宜,吻合后以血管夹夹住人造血管的另一端,放开动脉近端的阻断带及血管夹,此时,人造血管充盈并有少量渗血,以热盐水纱布稍敷,即可止血。再次测量缺损血管长度,修剪过长的人造血管,再以同法吻合远端动脉,最后一针先不打结,放远端血管夹,使血管内的空气及凝血块排出后再打结,再松近端血管夹,人造血管充盈,远端动脉搏动有力,检查吻合伤口无渗漏、血管平直,将人造血管置于血供丰富的组织上,逐层缝合伤口,伤口内放置引流管引流。③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肢以石膏托固定于血管无张力位1个月、消炎、止痛、抗血小板凝集,保温,密切观察患肢血运。 结果 在本组应用人造血管的病例中,术后即时通畅率100%,肢体温度回复,甲床血运正常,足背或桡动脉搏动可触及,无1例发生肌间隔综合症。术后两个月

临时性血管分流术在四肢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临时性血管分流术在四肢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 临床应用研究 杨福周;罗锦辉;黄远清 【摘要】目的:探讨临时性血管分流术( TIVS)后行清创、骨折复位固定在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笔者选取60例GustiloⅢC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均合并血管损伤。分别在术中采用传统方法和TIVS处理损伤血管,比较两组血运重建时间与伤肢伤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截肢率、治疗周期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血运重建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34.2±14.8) h,(11.4±1.7) d,(3.06±0.36)个月, (10.2±1.3)d,(2.31±0.37)万元,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总评分、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89.2±11.2)、(42.9±5.7)和(46.3±6.2),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截肢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TIVS在GustiloⅢC型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肢体血运,减轻术后功能障碍,降低肢体截肢率和医疗负担。%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s (TIVS),debridement and fractur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n Gustilo type ⅢC open fracture.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Gustilo type ⅢC open fracture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30 patient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30 patients ( the treatment group ) received TIVS to treat their injured vessels .The revascularization time , wound healing time,wound healing,recovery condition of motor and

体外循环在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急救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在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急救中的应用 陈祥舟;刘梅;彭莉;胡卫;杨宗英;肖颖彬 【摘要】目的临床评价体外循环(CPB)在心脏及大血管损伤急救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从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急诊应用CPB技术救治创伤所致心脏及大血管破裂患者11例.其中3例为创伤所致心脏穿透伤,3例为创伤所致颈部大血管损伤,4例为肾癌根治术中下腔静脉破裂,1例为肺叶切除术中肺静脉破裂.结果全组死亡1例(9.1%),为颈部刀刺伤及无名动脉,术前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和心跳骤停;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准确的判断,及时有效的术前处理,尽早建立CPB,加强CPB管理,可有效提高创伤所致心脏及大血管破裂的救治成功率.%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 CPB) in emergency trealmenl for cardiac injury and cardio great vessel Lrauma. Methods A total of 11 cases of cardiac injury and cardio great vessel Lrauma were Irealed emergenlly by cardiopulmonary bypass from July 2003 Lo December 2010 in our center,including 3 cases of cardiac ruplure,3 cases of cervical vascular injury,4 cases of inferior vena cava ruplure during radical nephreclomy and 1 case of pulmonary vein rupture during pulmonary lobectomy. Results one case which experienced hemorrhagic shock and cardiac arrest preoperalively died (9. 1% ) due Lo innominale artery ruplure. The rest cases were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Conclusion Correct judgement, effective preoperalive emergency Irealmenl, establishing CPB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enhancing CPB adminislralion 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le for palienls with cardiac injury and cardio greal vessel lrauma.

血管外科总结

血管外科总结 【问诊小结】 1. 现病史:主要症状index symptom、起病情况、伴随症状、主要阴性症状、发展情况、一般情况、诊疗经过。 2. 主要症状应注意: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环境、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伴随症状、对生活的影响。 3. 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 A、呼吸困难、气短、活动耐量减低:心功能不全相关的;外周血管:肺动脉高压、体循环血压急剧升高或 血管压迫左主支气管。不会因为卧位而加重。 B、胸疼:三种形式:1、起病缓,但持续。大约在胸部中央区域感觉钝痛或不舒服,不放射,没有其他伴随 症状,与体位或劳累无关。2、起病急,撕裂样剧疼,向上或下放射,与劳力无关,不因体位或休息而缓解。3、部位或严重程度变化大,常常表现为突发锐利的疼痛,在胸部外周,可伴严重呼吸困难,是胸膜源性,体位或劳力无关。 C、无力:全身或局部。全身多是由于弥漫性血管疾病,局部多由于神经损伤。 D、水肿:多是静脉源性,单侧,可因运动或卧位而缓解。动脉闭塞后的水肿是继发的,因为为了缓解静息 痛,患者常把下肢放低,减少了静脉回流,引起水肿。心源性水肿会因卧位而出现呼吸困难。 E、昏厥syncope:较轻时表现为头晕、眼花。原因:1、血管动力性,亦血管迷走反射。诱因明显,常伴心动 徐缓或周围血管扩张。2、脑血管改变。 F、肢体疼痛:相关的一系列表现可为间歇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cramp痛性痉挛、疲劳tireless、承重 感、精细运动障碍、无力感等。1、动脉闭塞性静息痛在夜间躺下时最明显,抬高肢体、紧张、寒冷时会加重,感觉刺疼或烧灼痛。可伴肌肉萎缩,体毛脱落。2、动脉急性闭塞表现为剧烈的持续痛疼后肢体麻木。3、静脉回流不畅引起的疼痛,感觉肢体绷紧、欲破裂样胀痛,抬高肢体缓解。局部皮肤有瘙痒或脱屑。 G、咳嗽、声嘶或咯血 H、神经症状 【周围静脉性疾病】 分为血液倒流和回流障碍两大类疾病,前者主要是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后者主要是指血栓形成。 一、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 1.定义:(WHO)浅静脉局限性、节段性囊状或圆柱状扩张。 2.分类: A.原发性:仅为浅静脉病变,不伴有深静脉病变或其它先天性畸形疾病。 B.继发性:浅静脉曲张为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继发所致。 3.临床表现: 早期以症状为主,晚期以外貌改变为主。 A.外貌改变:蜿蜒、扩张而迂曲的静脉,大都出现于小腿的前内侧和后面,如大腿呈现明显的曲张静 脉,往往提示大隐静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瓣膜功能不全;股外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大腿外侧面静 脉曲张;股内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大腿后内侧静脉曲张。此外,>6个月的妊娠妇女,因盆腔静 脉功能不全而在大阴唇形成静脉曲张;阴部静脉受累时,曲张静脉可自臀皱襞蔓延至大/小腿,甚至 累及整个下肢。 B.酸胀不适、疼痛感:一般在静息站立时发生,行走或平卧后迅速消失。 4.诊断: A.站立时的明显形态特征

新型临时血管转流装置在犬股动脉损伤再通的应用

新型临时血管转流装置在犬股动脉损伤再通的应用 冯凡哲;徐永清;何晓清;张旭林;李亮;刘帅 【摘要】目的本研究自行设计新型血管转流装置,并探讨其在犬股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健康成年比格犬12只,体重(20±2) kg,通过手术制作股动脉损伤动物模型,使用新型血管临时转流装置联通离断的股动脉,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 组、C组,每组各4只.各组均于植入血管转流装置,术后每2h进行静脉采血,行血常规、凝血常规检查;A组植入术后4h处死,B组6h处死,C组8h处死,切取装置两侧股动脉进行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血常规及凝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Fib(纤维蛋白原)各项指标术前、处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植入术后4h、6h、8h通过组织学检查未见动脉明显损伤.结论该新型血管临时血管转流装置自带固定球囊,可减少血管损伤,在短时间内可有效临时联通离断的股动脉,恢复下肢血液灌注. 【期刊名称】《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9(016)002 【总页数】4页(P6-9) 【关键词】血管临时转流;动物实验;股动脉损伤 【作者】冯凡哲;徐永清;何晓清;张旭林;李亮;刘帅 【作者单位】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骨科,云南昆明,65003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骨科,云南昆明,650032;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骨

科,云南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云南昆明,650500;昆明医科大学研究 生部,云南昆明,650500;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云南昆明,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 四肢血管损伤通常发生于高能量创伤后,在战创伤中的发生率平均为13%[1],而平时则常见于车祸伤及职业损伤。Fisher[2]指出,单纯使用血管结扎术,四肢主 干血管损伤患者截肢率高达72.5%。大血管损伤的修复越早越好,而损伤时间越长,损伤肢体缺血及坏死发生率就越高,血管损伤至血流重建的安全期不得超过 6 ~8h,肌肉缺血4 ~6h 将发生功能障碍,肢体缺血超过8 ~12 h 将发生不可 逆性损害,大幅增加截肢率[3-4]。因此,四肢血管损伤救治的要点在于迅速止血 并恢复受伤肢体血流灌注,而这其中的关键技术在于进行临时血管转流,目前国内进行血管转流多使用输液管等临时剪切而成,暂无专用血管临时转流装置的使用报道。 本研究旨在尝试设计一种全新的专用型血管临时转流装置,建立犬股动脉缺损模型,并探索该型装置的动物模型使用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手术器械与液体 下肢手术器械(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血管临时转流装置(课题组自行设计并委托加工);戊巴比妥钠盐(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生理盐水(昆明南天化工药业有限公司,中国);肝素钠(昆明南天化工药业有限公司,中国)等。 1.2 实验动物

临时血管转流TIVS在四肢血管损伤治疗中应用的进展(全文)

临时血管转流TIVS在四肢血管损伤治疗中应用的进展(全文)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暴恐事件及战争风险的存在,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发生率较之前不减反增。周围主要血管损伤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时血管转流(TIVS)技术在救治过程中可以迅速地恢复四肢血运,又能有效地维持全身血运循环稳定,可以有效地解决主要动脉损伤短时间内救治不便及长途转运困难等问题。本文就TIVS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中的作用及转流装置的发展进行综述。 周围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因各种原因日益增加,无论是对于临床骨科医师还是一线抢险救灾的军警医务工作者来说,积极地挽回伤者的生命、保住伤者的肢体及功能都是最为迫切、最为紧要的任务。四肢血管损伤的发生率约占人体血管损伤发生率的44.4%[1]。其中战创伤导致的四肢血管损伤发生率约为13%[2]。而在周围血管损伤的救治中,肢体缺血时间的长短是决定肢体成活及其他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通常血管重建的时间不得超过6~8h,大于12h属于超时限缺血时间,缺血6h后肌肉将发生变性、功能障碍。缺血12h后肢体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并发急性肾衰竭等[3-5]。因此,在四肢血管损伤争分夺秒的救治中,临时血管转流(temporary intravascular shunt, TIVS)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TIVS在四肢血管损伤治疗中应用的进展文献综述,旨在探讨其应用历史、临床效果、技术发展以及材料展望。01、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简述

1.1 外周血管损伤的机制及特点 通常血管损伤的机制有锐性损伤、钝性损伤和医源性损伤三大机制[6-7]。其特点及临床表现又因损伤机制、损伤时体位、损伤部位和类型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出血、休克、血肿、组织缺血、局部震颤和杂音以及合并神经组织损伤的症状等[8]。主要特点包括:①其他并发症掩盖了血管损伤,最后出现漏诊的可能;②早期的血管损伤有可能第一时间没有症状;③不能只关注原发部位,可能出现多部位血管损伤可能。 1.2 血管损伤的分型及诊治 血管损伤可以根据其损伤机制简单分三大类[9-11],但因为繁琐的损伤程度及名称描述,导致不同的医务工作者对同一血管损伤认识可能存在差异,给伤情的描述以及诊治增添困难。为此2008年张英泽等[12]提出了血管损伤分型(coding and injury classification for arteries, CICA)系统,对血管损伤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有很大的帮助,并取得的广泛的认可。血管损伤因临床表现、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在临床救治工作中需做全面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血管损伤在诊断时应注意:①不要把所有焦点集中在骨折或脱位上,因为不仅仅是开放性损伤才伴有血管损伤;②检查动脉时应与健侧对比,有搏动不代表主干动脉没有损伤;③肢体感觉异常或障碍不能只考虑神经损伤,需排除血管损伤缺血后的感觉异常;④针刺肢体末梢出血不能完全证明肢体血运良好,应根据实际出血速度、颜色、血液中是否伴有其他液体综合

骨科常见急救方法归纳学习重点(详细内容)

第一节骨伤科急诊救治常用技术及原则 肢体血管的开放性损伤诊断普通比较容易,在重要血管行经部位有开放性伤口,动脉出血为鲜红色 喷射性、搏动性出血。对于闭合性损伤,则要注意观察以下一些征兆: 1 四肢有无进行性增大的血肿。 2 肢体远端的动脉,如足背动脉、腔后动脉、挠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者消失,需两侧作对照。 3 远侧肢体皮肤有无苍白,这是肢体远端血供不足的表现。 4 与对侧肢体对照观察有无皮肤温度 的下降。 5 疼痛,肢体远端血运障碍后,导致缺血、缺氧,使肌肉失去弹性,被动牵拉后引起疼痛。 6 麻木,周围神经及肌肉对缺氧十分敏感,皮肤感觉会很快减退,甚至消失,肌肉麻痹,活动消失。 7 毛细血管充盈度,在肢体缺血后,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会延长,充盈度差。作针刺试验,往往无出 血或者少量出血后即住手。8 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往往动脉搏动不清。 9 在有搏动性血肿时,听诊可有传导性搏动, 听诊有收缩期杂音。(二)急诊室止血方法 1 加压包扎:适应于多处出血点。 2 指压法止血:现场暂时止血,可用指压出血动脉近心端, 以便包扎或者其他措施止血。压迫部位为颞、面、颈部、锁骨下、肱及股动脉等。 3 屈肢法:利用关节极度屈曲、压迫血管止血。 4 止血带 (1)适应证:主要是肢体伤。1)肢体大出血 2)无血手术野下四肢手术3)截肢 4)少数情况下,无助手在场而出血又不能用其他方法制止时或者其他方法失效时。 (2)注意事 项1)包绕于出血处近侧,普通在肢体上部。2)常用于单一骨骼肢体部份。 3)局部皮肤加以衬垫保护,不宜贴皮用。4)松紧合适。 5)记录时间,及时松解,普通不持续使用超过1 — 1.5h ,动脉硬化者不用。 6)除非必要,普通不用。 7)注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止血带麻痹、缺血性伤害。 5 结扎或者修复血管 (1)结扎:止血钳夹住出血处血管,再予结扎,常用。 (2) 填塞:常用消毒长纱布条填塞在伤口内, 压迫破裂的血管。对普通小血管出血有效,如继发性 出血或者看不到出血部位等。 (3)血管缝合:对大血管出血可采用血管缝合修复,使血流恢复,避免肢体坏死。 (4)冷冻法: 用冰袋放在局部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可用于小血管止血。 (5)电凝结:用变频电电烙止血,普通在术中应用。二清创术 清创术是对开放性损伤的污染创口进行处理,以使其转变为接近无菌的清洁创口。 (一)清创的原则和时机 彻底清创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关键步骤。清创并不能彻底清除己侵入的细菌,但却彻底可能相当彻 底地清除有利于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因此,彻底清创是防止感染的最根本的手段。 任何开放性损伤,均应争取及早进行清创手术。通常伤后 6 —8h 以内,污染伤口的细菌尚未侵入深部 组织,是清创术的黄金时间。对于污染不太严重的创口,基本可以做到彻底清创。即使超过 6 —8h, 在24 h 以内,感染尚未确立,在使用有效抗生素的情况下进行清创术也是有益的。而超过24 h 的污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健康指导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健康指导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obliterans)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以中小动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引起患肢远侧段缺血性的病变。患者大多为男性,好发于青壮年,绝大多数有吸烟史,常伴有患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和雷诺综合征。临床表现视血管受累、病变程度、局部缺血情况以及侧支循环是否建立而定。常见症状为疼痛、肢体发凉、感觉异常、皮肤色泽改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端溃疡和坏疽。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好发部位有哪些?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周围血管的病变,血管全层呈炎性反应,有腔内血栓形成和管腔阻塞现象。病变主要发生于中、小动脉和静脉。一般先自动脉开始,然后侵袭静脉。病情进展从末端逐渐可累及胭、股、骼动脉和肱动脉,侵入腹主动脉和内脏血管等大血管者临床少见。病理变化主要是非化脓性全层血管炎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有哪些? 尚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吸烟指主动及被动吸烟者,烟碱能使血管收缩。据统计,患者中有吸烟史者占80%~95%。戒烟可使病情好转,再吸烟后,又再度复

发。吸烟虽与本病关系密切,但并非唯一的致病因素,因为妇女吸烟者,发病率并不高,还有少量患者从不吸烟。 (2)寒冷和感染寒冷损害可使血管收缩,因此北方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由于很多患者都有皮肤真菌感染,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它影响人的免疫反应,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易导致血栓形成。但目前尚不能确认寒冷和感染为本病的主要病因,而可能是一种诱因。 (3)性激素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又都在青壮年发病,很可能与前列腺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失常有关。 (4)血管神经调节障碍自主神经系统对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的调节功能失常,可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从而可导致管壁增厚和血栓形成。 (5)外伤少数患者有肢体损伤史,如压伤、剧烈运动、长途行走等,发病可能与血管损伤有关。因此,有人认为外伤后刺激神经感受器,进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其逐渐丧失对周围血管的调节作用,引起血管痉挛,长期痉挛而导致血栓阻塞。 (6)免疫学说临床研究表明脉管炎患者有特殊的抗人体动脉抗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性,血清中有抗动脉抗体存在。患者血管中发现各种免疫球蛋白和复合物,血清中发现抗核抗体存在,无抗线粒体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异常与这些自体抗体的存在提示本病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之,从临床角度看,凡是能使周围血管持久地处于痉挛状态者,

院前急救技术

院前急救 1、院前急救的概念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急诊医疗服务向社会大众的延伸。它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上讲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救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即伤员尚未到达医院前的救治。狭义的院前急救则专指由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2、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医疗角度、社会救灾角度 、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3、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4、院前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突发性) (2)时间紧急、流动性大(紧迫性) (3)病种多样复杂,涉及各个学科(多样性) (4)急救环境条件差(艰难性) 5、院前急救总任务: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

疾苦,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具体:平时对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灾害或战争时对遇难者的院外急救;特殊任务时救护值班;急救知识的普及。 6、院前急救的原则 总原则: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先救命、后治病 先复苏、后固定 先止血、后包扎 先重伤、后轻伤 先救治、后运送 先排险、后施救 急救与呼救并重 1.抬起就跑→暂等并稳定伤情 2.10-20分钟白金时间 3.1小时黄金时间 4.6小时白银时间 5.>6小时白布单时间 7、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8、内容

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事故伤员的应急处理方法 发生伤害事故的常见原因一般有,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碾压(压榨)伤,土石方坍塌掩埋等。造成伤员的危急症状主要有,创伤性大出血、骨折(手足大骨骨折、脊椎骨折)、颅脑损伤、休克、窒息、昏迷等,严重者心跳呼吸停止等。发生伤害事故后怎么办?无疑是在场人员,必须及时地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应急抢救,尽量减少减轻伤害程度,下面介绍十种应急抢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创伤出血 创伤出血一般分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如果按其出血性质分四种:(1)动脉出血;(2)静脉出血;(3)毛细血管出血;(4)内脏破裂出血。 伤口不深的皮肤擦伤、挫伤一般为毛细血管或小血管出血;切割伤、皮肤肌肉撕脱的创伤性外出血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或动、静脉混合性出血。 因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车辆或机械碾压所致的因骨折断端刺穿血管或机械压榨造成肝、脾、肾破裂等所引起的内出血。 (一)出血类型

1、静脉出血:静脉出血流血缓慢,血色暗红;大的静脉出血为涌出状。 2、动脉出血:动脉出血为喷射状,血色鲜红。 3、毛细血管出血:为较缓慢的渗出状,多见于皮肤擦、挫伤。 (二)内出血的症状 1、急性大出血可致伤者迅速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患者表情冷酷,回响反映迟钝,手足皮肤酷寒,血压低,脉搏细弱; 2、内出血的伤员,其受损器官部位有胀满、触痛和压痛(如骨折断端刺穿血管的出血和肾破裂出血)的症状;肝、脾破裂的内出血还可见腹部胀满等。 (三)应急处理 1、伤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状,先用双氧水将创口的污物进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无双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时可用瓶装水冲洗伤口污物),伤口清洗干净后用敷料包扎止血。出血较严重者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2、一般的小动脉出血,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即可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榨取或用止血胶管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加强止血效果。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149)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骨外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 年(149) (总分83.XX99,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女性,40岁,双下肢挤压伤,经初步抗休克处理后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吸纯氧未能改善呼吸。检查:无发绀,肺部无啰音,胸透无异常发现。应首先考虑诊断 A. 输液过量 B. 吸入性肺炎 C. 心功能不全 D. 呼吸窘迫综合征 E. 下呼吸道梗阻 2. 男性,44岁,工伤,左下胸受挤压,左8、9、10后肋骨折,脾破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120次/分,血压10.7/8kPa(80/60mmHg)。下列哪项治疗原则是正确的 A. 一旦确诊,立即手术 B. 大量快速输液,待血压正常后及早手术 C. 积极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 D. 积极抗休克,如病情无好转再手术 E. 积极抗休克,不手术 3. 女性,44岁,患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由基层医院转来本院。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120/min,血压10.7/8kPa(80/60mmHg),无尿。血清肌酐300μmol/L。呼吸困难,吸氧后测动脉血氧分压7.7kPa(58mmHg)。估计休克至少已持续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72小时 D. 10小时 E. 5小时 4. 有关休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血压低于90/60mmHg,就可诊断为休克 B.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导致脓毒性休克 C. 挤压伤可引起创伤性休克 D. 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是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佐证 E. 颈项部痈可能导致暖休克 5. 引起休克的致病因素虽然不同,但各类休克的共同点均为 A. 自知力障碍 B. 器官功能、代谢的变化以及细胞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