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交往的距离

交往的距离

交往的距离

交往的距离

1.亲密距离

该距离分远近两种:其中近距离在15厘米以内,是人交往中最小的距离,彼此可以肌肤接触,耳鬓厮磨,以致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中远距离为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表现为挽手臂和促膝谈心。

亲密距离往往只限于彼此十分熟悉、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的人。对于陌生人以及异性,若随意闯入这一空间区域必定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从而给交往播下失败的种子。

2.个人距离

这一距离中最近为46~47厘米,彼此正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其远距离在76~127厘米之间,有一臂之隔,双方已不能进行身体接触,前一区域适于和熟人交往,后一区域适宜和陌生人交往。

3.社会距离

近距为1.2~2.1米,一般出现在工作环境和社会聚会上。远距离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例如,国外有些大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往往有张特大的办公桌,这样在与下属谈话时就能保持相当的距离,以显示出庄重性和正式性。

所以,社会距离已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的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共距离

其近距离为3.7~7.6米,适合于不太正式的集会,比如推销人员在产品展销会上作推销讲演。其远距离在7.6米以外。这是一个能容纳一切人的“对外开放”的空间领域。在这一领域里,交往的形式大多是作报告或讲演之类,由于人们离的太远,很难进行一般交谈。

心理距离说阅读答案

篇一:心理距离说阅读答案 距离①当我来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那陌生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②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③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正好足台灯光线的边缘。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④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⑤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⑥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1.文章第②段中,“我”为何“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而又不直接向他说?2.结合全文看,(1)第③段中,继父不识字,却“陪着我翻掉了厚厚个几本书”说明了什么? (2)第⑤段中,知道继父不识字后,我为什么会“跪在他面前”?3.试概括文中继父这一人物的主要特点。4.结合全文分析,(1)第①段写到冰凌、冰水,衬托了“我”什么样的心境? (2)文章首尾呼应巧妙,举例说说它是如何呼应的。《距离》答案1.不喜欢继父,且要和他保持距离。 (2)非常感激继父和愧悔自己过去的行为,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 (2)①季节上变化的呼应:从寒冷的冬天到温暖的夏季; 发布时间:2015-9-22 上一篇:下一篇:篇二:心理距离说阅读答案 《“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1912年他提出了完整的“心理距离”说。布洛所规定的“心理距离”的概念,是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布洛所说的“距离”,不是实际的时空距离,而是一种比喻意义上使用的“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能够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的缘故。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 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

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 保持适当的距离

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保持适当的距离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 1、亲密距离 0-0.5米为亲密距离。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厘米之间。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护等多种亲密情感。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在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一般异性之间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 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

中英文化空间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一)

中英文化空间心理距离与跨文化交际(一) 摘要]与言语交际一样,非语言交际在人们的交际中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交际之间的误解。因而分析文化心理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文化距离行为以消除交际中的障碍。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文化心理距离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国家历史发展、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特点不同,人们的空间领属观念因此而不同,其影响往往就产生了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心理空间距离着手,解析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东西方心理空间文化行为以说明心理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心理距离 人的文化心理及行为是一种行为有机体的表现形式。当个体的文化心理行为成为社会中普遍观念和行为模式时,它才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为寒暄方式、待人接物中的心理距离、身体接触距离、领属观念以及与时空有关的态度、观念及感受。 二、文化心理距离与人的关系 由于文化心理因素的不同,东西方人们表现出的亲和关系在文化上就有差异。以下为其所反映的几个方面。 1.个体观与集体观。英美人一般重个体,中国人重集体,这就形成了中西

文化交际上的差异。“美国人把自我看作是与其他人、与整个世界分离的独立整体”(萨姆瓦,1988:98跨文化传通)。英美人重视个体价值,认为人类是构成社会秩序中的独立成员。他们讲究个体主义,保持自我主体地位。他们常常把自己与其他人分开,包括家人。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人尊重的是“儒家的道”,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家制”思想。于是形成了横向大家族结构。中国从古到今“同族”思想相当强烈。儒家的群体原则与其它主张观念相结合,取得了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使中国文化观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体的特征。中国人把自己和“自家人”视为一体。这表示了中国人的亲切及亲和。说明中国人重视群体关系,群体距离近。这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界限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他人的心理距离比起英美人要小。 2.安全归属。英美国家主要靠工商业和航海业生存。他们为了利益而交往,人们为了竞争相互算计,于是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防范与利用。他们认为人是不可依附与依靠的。人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与心态,表现在心理空间上便是在相互交往中下意识地拉开体距,互相排斥,表现出了独立与个性。所以他们的安全感是建立在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上,这样就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然而,中国人向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儒家认为社会由家庭组成,家里有父母、子女,相互之间产生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家庭伦理扩大为社会中的君臣政治等级关系。仁强调在保持社会等级的基础上,人们要发自内心的爱人,不受外力强迫。因而,中国人是从

人际交往的距离1

人际交往的距离 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交往中的距离领域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1)亲密距离: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能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甚至是“亲密无间”。这一距离多用于情人或夫妻间的谈情说爱,也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这种距离能使一方感受到另一方身体的气息,并能很容易产生皮肤接触而给人以某种快适感。两位成年男性交往时,由于特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一般不采用这种距离。而女性知己往往喜欢这样近距离地相处。这个距离是每个人都很敏感的领域,因而交往时要特别小心这种距离。倘若你忽视了这一距离的灵敏性,无意间与一个交往不深或不熟识的异性形成了“亲密距离”,往往会被误解,弄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愉快来。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2)私人距离: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米)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私人距离”是指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的距离,一般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通常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个距离。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特殊的亲近感也会有意采用这样的距离。(3)社交距离: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社交距离”的范围规定比较灵活,近可相距两三步,相当于两张办公桌的距离;远可相距五六步或更远些。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员交往。例如在小型招待会上,隔几步远与没有过多交往的认识者打招呼或简单寒暄几句便离开。这一距离对双方没有过多的约束力,表示不想多作交谈。(4)公众距离: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公共距离”一般指公共场合中演讲者与台下听众,教室里老师对学生,舞台上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这是约束感最弱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类距离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动态变化,即交往双方间距离会发生缩短或拉开,这种变化本身也是一种“语言”,而且是社交中最应注意的“语言”。我们应该学会从这种距离变化中窥见对方的心理变化,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向,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是进一步深谈,还是适时告辞。总之,我们在人际交往时应注意对方对于距离变化的敏感度,以便取得良好的交往效果。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是语文的阅读教学。本文主要从“心理距离说”的核心概念“心理距离”入手,阐述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心理距离”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艺术鉴赏;语文阅读教学 “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是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的,他指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即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从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1在这一理论中,布洛详细阐述了核心概念“心理距离”的内涵和特征,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心理距离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上颇有启发。因为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将对鉴赏有积极作用的“心理距离说”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定能在阅读教学中产生积极的效应。 一、“心理距离说”的主要观点 “心理距离说”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流派之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理论观点主要有:1、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是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2、心理距离就是人的非功利态度;3、对象的美源于这种审美心理距离。在“心理距离说”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指“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活动中,作文主体的人的审美心理能力,或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心理状态。”2简而言之,“心理距离”是指人的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之间的距离,所以它是指脱离现实、脱离功利、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 布洛为解释“心理距离”的概念举过一个例子。“假设海上起了大雾,对于一个水手来说,这是极不愉快的事情,预示着危险,引起他的烦躁不安。但如果抛开一切实际利害的考虑,把注意力集中在现象本身上面,这场大雾就成了赏心悦目的美景。那使水天一色的透明的薄雾,那远离尘世、陌生孤独的感觉,还有那既给人安恬、又令人感到几分恐惧的一片沉寂,这一切都使浓雾中的海变成一幅格外美的画。”3在这个例子中,一个普通的大雾海上之所以变得美,都是由于插入了一段心理距离而使人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使人跳出了功利的需求和目的而客观地看待某一事物。“心理距离说”的核心就是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保持这样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因此艺术成功的秘密在于心理距离的微妙调整。布洛说:“在创作和鉴赏中最好的是最大限度地缩短距离,但又始终有距离。”朱光潜先生在分析布洛的“心理距离”时提到,“‘距离过度’是理想主义艺术常犯的毛病,它往往意味着难以理解和缺少兴味;‘距离不足’则是自然主义艺术常犯的毛病,它往往使艺术品难以脱离其日常的实际联想。”4因此,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创作原则,也就是说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心理距离说”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心理距离”作为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应保持的适当审美距离,对于艺术鉴赏来说不可忽视。艺术鉴赏的“心理距离”简而言之,就是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这个“心理距离”在我们欣赏一部作品时是普遍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 种距离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 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一种体现。人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总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赏识与理解、尊重。人际交往和谐应该怎么做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人际交往和谐的3个因素。 1、正确认识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怎样克服心理障碍,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或因评价过低而陷入自卑。要努力让自己树立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一观念,悦纳自我,能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2、主动与人交往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是个休适应环境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丰富人格的基本途径,具有沟通信息、相互激励、产生合力、形成互补、调节情感、保障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所以,要鼓励自己主动与他人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融入群体,在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宽容、体谅、尊重、以诚待人。如果能在广泛交往的基础上拥有几位良知益友,无疑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有裨益的。 3、理性控制情绪 生活不能万事如意,挫折在所难免。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都会产手愤怒、焦虑、苦恼、悲伤、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这时,应善于用理智控制强烈的感情,不要冲动,一方面要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钻牛角尖;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换位,想想:我是对方会怎么办? 或某某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在思考的过程中令自己冷静下来,并按理智的判断去采取行动,避免一时冲动后又产生后悔、自责等消极情绪。 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 经过相应的调查发现,在日常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健康,那么很难拥有和谐并且友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掌握,现在就从女人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我们来认识一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没有谁可以脱离这个家庭而自己一个#from 人际交往和谐的因素_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有哪些_人际

《距离》阅读及答案

距离 ①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那陌生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 ②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 ③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正好是台灯光线的边缘。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 ④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 ⑤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 ⑥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

浅析个人空间圈及其影响因素

浅析个人空间圈及其影响因素 070404017 苏华清07应心摘要:个人空间圈是指当个体间互相作用时,试图保持围绕身体周围看不见的空间范围,也即个体在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身体缓冲区。个人空间圈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情境因素以及文化差异等。 关键词;个人空间圈;性别;年龄;情境;文化 如果仔细观察人的空间行为,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一定距离,人好似被包围在一个气泡之中。这个神秘的气泡随身体的移动而移动,当这个气泡受到侵犯或者干扰时,人们会显得焦虑和不安。这个气泡就是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萨姆把这个气泡称为“个人空间圈”。 个人空间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例如,在公共场所中,一般人不愿意夹坐在两个陌生人中间,因而出现公园座椅两头忙的现象。如果有人张开双臂占据中间位置,那么常常是一个人就客满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些简单却很普遍的事实,个人空间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自1959年萨姆提出个人空间圈的概念以来,这一概念在生物学、人类学、建筑学中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个人空间圈更成为了环境与行为研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领域之一,很多环境心理学家都曾就此主体做过研究。据埃特曼的统计,到1975年已经发表了约200项关于个人空间圈的经验的、定量的研究。到1985年,海达克就报告说此方面的研究已经超过了1000个。 艾伊勒(Aiello,1987)在回顾700多个人个人空间的研究时,指出人类空间行为的概念集中在人际距离上。他认为对人类个体空间的关注源自对动物和人类领属范围和拥挤的研究。有人认为个人空间是指个人身体周围存在着的既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贾希云等,1983),也有人认为个人空间是环绕在一个人身体四周的区域,当他人侵入时便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Hayduk,1983)。个人空间圈还指个体被一个看不见的屏障包围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个人环境免受社会侵害。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个人空间圈定义为,当个体间互相作用时,试图保持围绕身体周围看不见的空间范围,也即个体在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身体缓冲区(body buffer zone)。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篇一: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空间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45~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大约在120~360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篇二: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 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

社交距离

编辑本段一、空间距离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告诉我们交际双方的关系、心里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1) 亲密接触(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 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2) 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45-120) 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3) 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 120-360) 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4) 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 360-750) 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的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是会凑的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的“进攻”,英国人不断的“撤退”。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个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空间的观念是立体的,不仅包括领域的大小距离,包含领域的高度。“拉开距离”具有保持身份的威严的功能,而保持空间领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权利的一种方式。法庭、教堂、礼堂、会议厅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间距离来发挥这一功能,以表现优越感与从属关系。在中国,长辈和领导面朝南坐,在西方则坐在椭圆桌子头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固定模式,从而构成无数文化差异,让空间的使用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编辑本段二、目光注视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近代西班牙哲学奥塔加在《人与众人》一书中说:“每一次注释都说出了注视者的心路历程。”中国古代成语有“画龙点睛”之说,人类男女之间有眉目传情之举。从莎士比亚的“仿佛他眼睛里锁藏着整个灵魂”,到音乐摇滚的“不要说,你的眼睛已经告诉了我”,都说明目光注视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功能。“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几乎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能够和感情交流都依靠过眼光,某些文化所特有传播实践也体现在目光接触的运用之中。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如果从美国文化角度来看,这种目光是不适用于两个男人之间的,这种长时间凝视常常是同性恋的亚文化群使用的非语言代码的一部分。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接凝视且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同本人与人交谈是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非礼勿视”。而在西方这个世界文化的大熔炉里,人人都锻炼得眼界开阔喜欢大大方方地表白自己,敢于毫不遮掩地宣泄情感,她们往往会因为异性受到自己的吸引力而感到受庞,但不若惊。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放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从而促进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编辑本段三、身体接触 正像语言和姿势可以传递人们的情感信息一样,身体与他人的接触在交际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传递信息。婴

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理论研究

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理论研究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先驱。“心理距离说”是朱光潜审美心理研究的成果,在其美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朱光潜沿袭了对“审美非功利”的追求,延续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性美学概念“距离”的研究,并通过科学的“中国化”手段,使“心理距离说”成为兼具中西美学特征的理论。朱光潜的“心理距离说”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理论的双重影响,他将二者加以融合,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心理距离说”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美感经验理论,建立起了完整的美学体系。本文以“心理距离说”的内涵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它所受到的中西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它对朱光潜其他美学思想的影响,以推动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朱光潜的“心理距离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论断:通过“艺术家剪裁”的方式调整距离和精炼情感,指导艺术创作;通过对“心理距离”远近的设置,实现“不即不离”的理想距离,指导艺术欣赏;通过“心理矛盾”的把握,辨析审美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此外,朱光潜还将这一美学观念广泛运用到他美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他将“心理距离说”与“直觉说”“移情说”“内模仿”融合在一起,成为审美经验分析的基础理论;他将“心理距离说”运用到诗歌分析中,成为建立“诗境”的理论基石;他在“心理距离说”的基础上,探讨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的关系,传达他通过审美实现人 生趣味化的理想,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理论。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讨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也有利于对其“心理距离说”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解读。本文对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的研究就

是从心理学角度对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研究,是对“艺术化”人生实现方法的研究,也是对中国美学理论建构方法的一个初步探索。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_对一段美学公案的检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3月,第38卷第2期,Mar.,2008,Vol.38,No.2 Journal of North west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收稿日期:2007205229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课题“美学的文化学转向” 作者简介:张冰(1974—),女,辽宁本溪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从事比较美学研究。 【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 ———对一段美学公案的检讨 张 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北京 100102) 摘 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详细地分析了对心理距离说批判最有代表性的分析美学家迪基 (D ickie)的基本观点以及得失所在,并试图得出结论,即在这场论争中,尽管是以迪基为代表的持 批判立场的学者,对心理距离说的退出历史舞台起到了摧毁性的作用,但以卡塞比尔(Casebier)为 代表的持坚持和修正立场的学者,对心理距离说的解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对心理距 离说在中国传播中的转变及对中国美学建设的价值给予了一定的观照。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分析美学;迪基;卡塞比尔 中图分类号:B83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31(2008)022******* 心理距离说是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无 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它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内 目前对它研究的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对于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以迪基(D ickie)为代表的分析美学学派对 它所展开的批判,缺乏足够的关注。这是一次重要 的美学聚讼,在它之后,在英美理论界盛行了数十载 的“心理距离”说黯然退出了美学主流舞台。因此, 了解和反思这次论争就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情。 一、心理距离的传统内涵 心理距离说是由布洛(Bull ough)在他的论文——— 《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来 的,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国内学者对这 一学说的熟悉,源自朱光潜先生的推重。 心理距离说是审美无利害命题的相关子命题之 一。审美无利害命题是康德主义的经典命题,源起 于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经康德的继承和发展, 获得了美学界的普遍认同,成为现代美学的关键词 之一。康德对这一命题的分析,着眼于审美与道德、 美感与单纯的快适之间的区别。在他看来,道德感 和单纯的快适都是与利害相连的,而美感与之最大 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无利害性。至于如何获得这种无 利害的美感,后康德时期的美学家们都试图给出一 个答案。布洛给出的答案是最有影响的版本之一。 他继承了康德从心理学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将人 的心理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在常态状况下, “经验总是以同一方面对着我们的,也就是以它具 有最强的实用的感染力之一面;我们平常意识不到 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我们的那些特征;我们也 一般地不能离开受感动的自我而觉察到印 象。”[1](P375)这就是说,正常状态下,人对物的关注以 及判断都是与人的现实性和物的实用性方面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那么,我们如何跳出这种实际的羁绊 呢?布洛说:这需要心理距离的插入。“这种距离 仿佛落在我们自身和自身感受之间……通常,即使 并非总是如此,这不啻是说:这距离落在我们自己和 作为这些感受之根源或媒介的客体之间。”[1](P373)插 入的距离所起的作用是“out of gear”。这一词组缪 灵珠将它意译为“脱节”,而高建平在他的论文《“心 15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一、个人空间的概念 定义:个人空间指在个人环境内有个人自由,即环境隐私性,它表示个体需要控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与量。 举例:我们有些话是可以对一般同学说的,有些话是可以对父母说的,还有一些话是指对挚友说的。除此之外,人们都希望在自己心灵深处有一块留给自己的地方,在此,人们可以自我发泄,自我思考,自我评价。这样一种私间、KTV包房等,目的就是为了使互不相识的顾客相互隔离;写字楼里各自为政的隔离小间,一家人在一套房子里有各自的房间,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互相干扰,个人可以轻松自在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个人空间的功能 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空间可以提供自我两大重要功能: (一)增进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有赖于个人有能力掌握与他人接触的层次,需要在人我之间设定界限。个人空间能赋予我们自我才能感、个人自由感与环境互动的自我权。、 (二)提供独处机会 个人空间使我们有独处机会,借此我们可以整理信息、调适情绪,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在社会压迫下的从众行为,具有面具效应。换言之,社会鼓励个人依照社会赞许方式行事,却可能与个人自己的想法与感情相违。例如,男人在家人面

前必须显得坚强能干,以示一家之主;一位领导干部会认为必须维护其家庭生活和谐的形象,才能稳住官位。但过分从众于社会角色的扮演,又可能面临自我失落的危机,个人会感到丧失了自己的感情与经验,只是不断迁就他人。所以个人空间可使个人易于保持自我肯定感,可协助个人界定或重新界定自己,适度控制社会互动。 现代生活中信息的超载可能是使人们感到紧张不安的源泉,人们经常显得忙忙碌碌,而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因此,独处的机会往往很难得而且为人们所珍惜,独自散步,静坐或者 三、人际距离 人们常常用控制个人空间的大小来控制和他人的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当陌生人距离自己过近时,我们常常感到一种紧张、恐慌、或不适感。人类学家霍尔(E.Hall)指出:人们似乎需要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维持某种距离和物理空间。一些学者将此称为“身体缓冲区”(bodoy buffer zone)。个体把这个空间看作是自我空间的一部分,在这个界限之外的物体则被认为是环境的一部分。 人们根据所接触的对象来选择人际距离或身体缓冲区。霍尔认为,至少存在四种人际距离类型。 人们的互动发生的四个距离 亲密距离-15-46厘米个人距离-46-76厘米社交距离-122-365厘米公共距离- 365厘米以上

交往四种距离

交往四种距离 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交往中的距离领域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能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甚至是“亲密无间”。这一距离多用于情人或夫妻间的谈情说爱,也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这种距离能使一方感受到另一方身体的气息,并能很容易产生皮肤接触而给人以某种快适感。两位成年男性交往时,由于特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一般不采用这种距离。而女性知己往往喜欢这样近距离地相处。这个距离是每个人都很敏感的领域,因而交往时要特别小心这种距离。倘若你忽视了这一距离的灵敏性,无意间与一个交往不深或不熟识的异性形成了“亲密距离”,往往会被误解,弄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愉快来。“私人距离”是指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的距离,一般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通常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个距离。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特殊的亲近感也会有意采用这样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范围手册比较灵活,近可相距两三步,相当于两张办公桌的距离;远可相距五六步或更远些。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员交往。例如在小型招待会上,隔几步远与没有过多交往的认识者打招呼或简单寒暄几句便离开。这一距离对双方没有过多的约束力,表示不想多作交谈。“公

共距离”一般指公共场合中演讲者与台下听众,教室里老师对学生,舞台上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这是约束感最弱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类距离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动态变化,即交往双方间距离会发生缩短或拉开,这种变化本身也是一种“语言”,而且是社交中最应注意的“语言”。我们应该学会从这种距离变化中窥见对方的心理变化,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向,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是进一步深谈,还是适时告辞。总之,我们在人际交往时应注意对方对于距离变化的敏感度,以便取得良好的交往效果。 ..交往四种距离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审美心理距离说及其应用

审美心理距离说及其应用 对童年生活,或许我们大多数人保留有如下温馨的记忆:当爷爷奶奶、父母亲或幼儿园阿姨讲故事之初,仅那一句“很久很久以前……”的开场白,就已经在心理上将我们引入那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了。这是有关心理距离在审美作用中的最明显的例子。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1880—1934)于1912年发表了枟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颇具影响,由此形成审美“距离”学说。 布洛为说明这一理论,举出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处在海雾所形成的危险之中,航行者到焦急,对难以预料的危险感到恐惧。但是,“你也同样可以暂时摆脱海雾的上述情境,忘掉那危险性与实际的忧闷,把注意转向‘客观地’形成周围景色的种种风物———围绕着你的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它使周围的一切轮廓模糊而变了形,形成一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你可以观察大气的负荷力量,它给你形成一种印象,仿佛你只要把手伸出去,让它飞到那堵白墙的后面,你就可以摸到远处的什么能歌善舞的女怪……”,在这种心理中人们就会忘掉实际生活中的焦躁、恐惧,而尝到某种欢乐的滋味。 布洛提出:“距离是通过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们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也因此,“距离也就成了一种审美原则”。此学说中特别让人注意的是被布洛称为艺术“谜团”的“距离内在矛盾”。因为这儿的距以,这个“距离”到底如何掌握,实在并非易事,其基本要求是“既切身又有间距”布洛称为“有人情但又有距离”,由此就产生出三种距离状态。 一种是距离过远,由于对象与主体关系不“切身”,主体对对象太无了解,态度漠然,情感上无动于衷。这种情况也表现在那些离人生经验太远,太背离人情的事物上,这样的结果,很难进入较充分的审美境地。 第二种是距离过近,将艺术欣赏和审美活动完全等同于现实利害,将主体完全束缚在眼前的功利关系上,完全沉浸在个人现实利害之中,此时主体虽然有情感波动,有时甚至异常激烈,但那也非理想的审美状态,是因利害感引起的好恶之情。 最困难然而也是最理想的是距离适中,这是第三种情况。例如欣赏戏剧,“观众如果能够做到在戏剧行动与他的个人感情之间保持距离,那么剧情与他个人的经历愈加吻合,他对这出戏的领会以及身临其境之情也必然愈加深切不断进行转换,同时也需要由后者向前者不断转换,而这一点恰好是艺术家的特色。” 那么,这“适中、恰当”的距离具体尺度怎样确定呢?布洛认为有两方面因素可以掌握,“可以说距离既可以依据个人保持距离的力量大小而变化,也可以依据客体的特性而变化。”就主体方面而言,适度的距离要使人在心理上得以超脱;就客体方面而言,要使此超脱离不开对对象的外观形式的强烈感受。两方面因素可以相因而变化,但其综合效果却是较为恰当的心理距离状态。当处理生活中的美感问题和艺术中美感问题时,都面临着调剂心理距离的选择,有时是潜意识(无意识)的,有时是分析后(有意识)意识到的。 在各种美感经验中,人们一方面一定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另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