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一)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

表示。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分别是1

10,1

100,1

1000,…也可以写成0.1,0.01,0.001…

4、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1

10,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5、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6、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

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获去掉“0”,小数

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没有关系。)9、单位换算

(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

较小单位的量化为较大单位的量的方法:当两个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进而用较大单位的量表示。

(2)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

部分)。

(3)其他改写方法:单名数互化

①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②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复名数与单名数

之间互化: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二)比大小

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2、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按照题目

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三)小数加减法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①小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②小数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2、方法: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4、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一)图形的分类

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

(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

(2)按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

(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

边形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的特点。

3、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1)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4、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已知两条边的长度,那么第三边的长度要大于已知两边之和小于两边之差。

(3)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和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5)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7)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5、四边形的分类

(1)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作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菱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形是轴对称图形。

①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②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

③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④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意义:

(1)小数乘小数的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可以说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如:2.3×5表示求5个2.3的和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求2.3的5倍是多少。

2、乘法的变化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 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b 倍,积就扩大a×b倍。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 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 倍,积就缩小a×b倍。

3、积不变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

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4、小数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就从积

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时,先在乘得的整数

积的左边添“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去

掉小数末尾的“0”。

5、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 ×b —a×c

6、积和乘数(0除外)的大小关系: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

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

当积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7、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

10,

1

100,

1

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2)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小数点移动

完后,整数最高位前边的“0”要去掉;

(3)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若整数部分没有数,用“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

小数的性质,应把末尾的“0”去掉。

(4)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四、观察物体

1、画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的平面图形,应明确观察到的形状,即由几个正方

形组成以及几个正方形的位置关系。

2、用一定数量的正方形按指令搭立体图形,当给出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时,

有时搭出的立体图形不是唯一的,会有多种情况。

3、根据从三个方向按到的形状还原立体图形,先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分

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从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分析,最后确定立体图形。

五、认识方程

1、数量关系: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都可以表示数量,

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①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②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③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④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

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③乘法交换律a×b=b×a

④乘法结合律(a×b)×c=a×(b×c)

⑤乘法分配律(a+b) ×c=a×c+b×c (a-b)×c=a×c-b×c

⑥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⑦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4、数字与字母乘积的表示法: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间、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表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前面。

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

如:a×b=ab、5×a=5a、1×a=a、a×a=a2

5、区别a2和2a的区别:2a=2×a a2=a×a

6、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必备两个条

件:①必须是等式;②必须含有未知数。)

7、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

8、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9、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

数),等式仍然成立。

10、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

号;一步一脱式,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

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1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

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六、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条形统计图:

①横向:用直条的长短表示,竖向表示类别,横向表示数量;

纵向:用直条的高矮表示,横向表示类别,竖向表示数量。

②不同的统计图中1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要结合具体的

情况来判断1格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量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量就小。

③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数量多少。

2、折线统计图:

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反映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

况。

②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

标出来,再用线

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4、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平均数。它是

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5、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

①平均数=总数量÷数量个数

②总数量=平均数×数量个数

③数量个数=总数量÷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背诵) 1、整数数位顺序表 2、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 10个百亿是一千亿 3、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6、读数: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9、“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 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 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 数是无限的。 11、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背诵)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2、测量土地的面积,常用“公顷”、“平方千米”作单位。 3、公顷常用在比较大的公园、森林、建筑等的占地面积,平方千米常用在一个城市、省份、国家等的土地、海洋、湖泊等的面积。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3.()-56=130 89×()=356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 360÷20=18 ()() 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 40×(5+4) 40×5+4 24+102+0 (24+102)×0 150-(120+15) 150-(120-15)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甲数是100,比乙数的3倍多16,乙数是()。 A.28B.312C.38 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459-15)×4

B.459-15×4 C.459×4-15 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 6 km,经过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 (2)15+6() (3)(15+6)×4() 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 4.在除法里,0不能作()。 A.被除数B.除数C.商 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A.0+△B.0÷○(○≠0) C.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2.25×4÷25×4=100÷100=1 ()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四、计算。(1题5分,2题10分,3题4分,4题8分,共27分) 1.口算。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7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学校:虹桥小学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1)班 任课教师:唐玉琼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 (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 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解决租船问题的策略:1、先计算哪种船的租金便宜,就考虑先租这种 船,如果船没坐满,就再进行调整;2、尽量不空座或少空座。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c=a+(b+c)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 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 )× c = a× (b×c )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补充:(a-b)×c=a×c-b×c 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 ÷b ÷c= a ÷(b×c) 。 三、简便计算 常见乘法计算:(1) 25×4=100 125×8=1000 25×8=2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50+98+50 488+40+60 =50+50+98 =488+(40+60) =100+98=198 =488+100=588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题全册精编版

2020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题全册精编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 一、连一连。(6分) 从前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8分) 1、李老师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6个皮球,一共花了68元,一副羽毛球拍32元,一个皮球多少钱?( ) A、68÷6 B、(68-32)÷6 C、68-32÷6 2、观察下面的物体,( )是由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A、 B、 C、

3、花店昨天卖了16束鲜花。今天比昨天多卖了8束,每束花12枝,今天卖了多少枝花?( ) A、16×12-12÷8 B、12×(16+8) C、16×(12+8) 4、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 A、75-12+18 B、8+4×6 C、400÷(12+8) 5、下面算式,先算减法不需要使用小括号的是( ) A、25×17-7 B、75-12+13 C、100-20÷5 6、李强数学前三单元的平均成绩是96分,第四单元考了100分,那第李强数学前四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确算式是( ) A、(96+100)÷2 B、96×3÷2+100÷2 C、(96×3+100)÷4 三、仔细推敲,分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4分) ( )1、36÷4×3与36÷(4×3)的结果相同。 ( )2、75+25÷25+75 的结果是1。 ( )3、0乘或除以任何数,都得0。 ( )4、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左 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图,搭这个立方体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 正方体。 四、算一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48÷8×9= 0+12×0= 45+8-23= 28÷7×7= 0÷5×1= 3×8÷6= 2、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40×[64-(95-39)] 410-(54+54÷6) 42+8×12÷4 75+225÷(20-5) 3、笔算,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验算。(8分) 420÷35= 28×32= 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并列出综合算式。(6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新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姓名 ★数学考试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6)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 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结果得零: a - 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0 × a = 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2、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示:(a+b) +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78×(125×8)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字母表示:(a+b) ×c=a×c+b×c

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新完整版

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概念及公式 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3、积=乘数×乘数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a+b)+c=a+(b+c)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 来。 a×(b+c)=a×b+a×c 6、减法的性质:(1)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 b - c = a -(b﹢c) (2)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 - b - c = a -c -b 7、除法的性质:(1)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c) (2)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a÷c÷b 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 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完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单元名称:四则运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混合运算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难点: 1、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混合运算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关键: 先根据例题把运算顺序讲清,适当补充四则运算的题型和量。情景是作为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为何可以这样计算的素材来加以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运算顺序后,再补充综合性的“解决问题”题型,从而使解题步骤和策略得以强化。 五、学生情况 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

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六、教学建议 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七、课时安排 四则运算(一) 2课时 四则运算(二) 2课时 四则运算(三) 2课时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一、单元名称:位置与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单元知识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 (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知识要点 ①.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⑤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⑥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⑧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⑨测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测量时,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其中一条射线重合。 ⑩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12. 直角=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180° 1平角=2直角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对角相等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叫做减法的性质。用 字母表示:a - b - c= a - (b+c) 。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 c = a× (b×c )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125×78×8的简算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用字母表示:(a - b) ×c= a×c - b×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三、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换减数的位置。 a-b-c=a-(b+c)或 a-b-c=a-c-b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的位置。 a÷b÷c=a÷(b×c)或a÷b÷c=a÷c÷b 5、有关简算的拓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一)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 表示。 2、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分别是1 10,1 100,1 1000,…也可以写成0.1,0.01,0.001… 4、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1 10,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5、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 6、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 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获去掉“0”,小数 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大小与小数位数的多少没有关系。)9、单位换算 (1)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1克=0.001千克

较小单位的量化为较大单位的量的方法:当两个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根据小数的意义把较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进而用较大单位的量表示。 (2)复名数改单名数:抄相同,改不同。(相同的单位抄在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单位按照上面的改写方法写在小数 部分)。 (3)其他改写方法:单名数互化 ①低级单位名数÷进率=高级单位名数。 ②高级单位名数×进率=低级单位名数。复名数与单名数 之间互化:抄相同,改不同(同单名数互化方法)。 (二)比大小 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2、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按照题目 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知识点2: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比如: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知识点3:什么叫做数位?数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是叫做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知识点4:一个数字是几位数?每个数位是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比如:65780035中,7所占的位置是十万位,7表示7个十万。 知识点5:一个数是几位数? 一个数由几个简单数字组成,占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比如:536由5、3、6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它们占了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就是三位数。 知识点6:什么叫做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特点?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知识点7:什么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9:大数的读法: 一划:个位起,每四位,划虚线,分数级; 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读:高位起,开始读,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都照个级读,亿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万”字; 四想:末尾0,都不读,其他0,读一个。 知识点10:大数的写法: 一找:找亿、万,分数级; 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写:高位起,开始写,一级一级往下写; 四想:若数位,没单位,就用0,去占位。 知识点11: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4个0,再在后面加“万”字。比如:300000=30万知识点12: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8个0,再在后面加“亿”字。比如:400500000000=4005亿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概念及公式 一、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积=乘数×乘数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二、与简便运算有关的知识:(重要的算式:25×4=100 125×8=1000)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 和不变。 (a+b)+c=a+(b+c)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 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 再加起来。 a×(b+c)=a×b+a×c 6、减法的性质: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 - b - c = a -(b﹢c)

7、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 = a÷(b×c) 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 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9、添上(),去掉() 在﹢和×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 -,- 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变×。 10、带符号搬家:在同级运算中,可以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 11、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12、在减法中,减数不变,被减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差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13、在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减数减少多少,差就增加多少。 14、在乘法中,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在乘法中,一个乘数扩大m倍,另一个乘数扩大n倍,积就扩大m乘n倍。 15、在除法中,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16、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多少倍,商就缩小多少倍; 除数缩小多少倍,商就扩大多少倍。 17、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三、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 一、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检测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人版小学生四年级检测卷全套试卷共30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2份) 2. 第二、三单元使用(2份) 3. 第四单元使用(2份) 4. 第五单元使用(2份) 5. 第六单元使用(1份) 7. 第七、八、九单元使用(2份) 8. 周培优测试卷(11份) 9. 期中检测卷(2份) 10. 期末检测卷(2份) 11. 模块过关卷(4份)

第1、2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297,另一个加数是()。2.0乘任何数都得();0加任何数都得();0不能作()。3.()-56=13089×()=356980÷()=28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360÷20=18()() 5.367比()多89,247比()少156。 6.在里填上“>”“<”或“=”。 56÷7÷256÷(7×2)40×(5+4)40×5+4 24+102+0(24+102)×0 150-(120+15)150-(120-15) 7.计算32×[640÷(71-55)]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8.如果要把算式12×450-210÷5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9.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如右图),从()面和()面看到的图形都是。 10.一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几何体至少是由()个搭成的。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280÷4-15×3可以同时先算280÷4和15×3。 ( ) 2.25×4÷25×4=100÷100=1 ( ) 3.57+15-5与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 ) 4.因为0×24=24×0,所以0÷24=24÷0。 ( ) 5.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甲数是96,比乙数的3倍多18,乙数是( )。 A .306 B .38 C .26 D .342 2.从459里减去15的4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459-15)×4 B .459-15×4 C .459×4-15 D .(459-4)×15 3.下面的算式中,计算顺序相同的一组是( )。 A.???16×25÷8 16+25-8 B.???75-15×4 75÷15×4 C.???96÷16×596-16× 5 D.? ????64-4+1564-4×15 4.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 A .0+△ B .0÷○(○≠0) C .0×△ D .8×0 5.在上摆一个同样的正方体,使它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 ( )种摆放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小结(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 1、亿以内数的认识: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11、“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3、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最新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四则运算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有关0的运算: 加法:0加一个数得原数 减法:(1)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乘法:0乘任何数得0 除法:(1)0不能做除数,(2)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6、租船问题:(1)先要考虑租哪种船便宜。(2)尽量不要有空位。(3)哪种方案空的位子少,那种更省钱。 二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公式: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公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c)+b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公式: ab = 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公式: abc = (ab)c = a(bc) = (ac)b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