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内部 外部 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内部:教育内部结构的运行,是教育者借助教育手段,把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其结果是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教育的内部功能表现为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它是由教育自身的结构决定的。

外部:教育通过向社会输送人才,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产生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形成教育的外部功能。教育的外部功能是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在社会运行中的作用,它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

教育价值是教育应然的表现(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反映了理想的教育应该干什么);

教育功能是教育实然的表现(是一种实效,反映了应该干什么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实践中实际干了什么,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理想)

职能是职责赋予的能力,而职责又是人为赋予的,带有一定的价值期待,因此职能也就具有了主观性

功能是一种实然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期待中的,也可能是超越预期的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作用对象)

个体功能(发生在内部,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追求,这种理想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运行的实际表现,构成了教育的个体功能。它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社会功能(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工具功能或派生功能)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它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培养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功能,受社会结构、性质、发展规律所制约

个体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功能对个体功能有制约作用。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作用方向)次重要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呈现形式)次重要

显性教育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符合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指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多纬度的复合分类(了解)

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

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负向隐性功能 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教材采用)

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出生到生命终结,身心诸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是潜能显性化的过程。

社会的人,表现为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它追求个体间的共同性 个体的人,表现为人所具有的个性,它追求个体的独特性

A.概念: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观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B.内容:

1、学习生活技能。掌握个人成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社会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

2、内化社会文化。接受和认同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

3、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4、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自觉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这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终体现

C.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自己拓展)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A 概念: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简单顺从和适应,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创新。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的形成。

B 内容:赫尔巴特把可塑性作为教育的起点,教育的潜在基础是生命的独特性,教育的使命要保护人的独特性,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C 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1、使学生获得谋生的本领,学得知识和技能,是成才的教育,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

2、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

3、通过个体社会化,使个体习得社会行为规范及意识,适应不断变化的

社会环境

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必然延伸。

1、教育是生成个体精神生命的过程

2、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的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

3、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进而获得自由和幸福。

问题所在:

1、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现存学校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4、教育的功利性使其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解决方法: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失调所致,关键是进行教育内部的改革。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3、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衍生功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通过人才的培养发挥对社会的影响,这是教育实现社会功能的基本途径。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中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社会发展。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1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通过对人的培养,保存在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认识中

○2教育通过传承,延续文化生命力;通过传播,拓展文化影响力。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1选择文化中的精华,传播真善美

○2按统治阶级需要选择主流文化

○3按学生发展需要选择文化,并进行教育学意义上的改造

○4吸收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排斥与教育异向的文化因子

○5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

3、教育的文化融合能力

○1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互相吸收、互相影响

○2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整合新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3信息社会需要教育融合文化,为信息社会提供科学技术

4

、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1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对文化进行选择、批判、融合,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

2

本的重要因素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1普通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专门的职业的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3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促进经济发展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教育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再生产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维护社会稳定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出现的失调乃至冲突的状态,产生许多预期之外的不良功能

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负向功能 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局部负向功能 1、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性条件,如果超过了物质生产所能提供的底线,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协调程度,决定是教育产生负向社会功能的程度(是根源)。

3、教育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产生正向社会功能,我们要不断的优化教育的社会环境,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才能实现教育与社会间的动态平衡与适应。

第四节 教育功能的实现

教育的两大功能是本体和衍生的关系,从形成过程来看,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其本体功能;然后,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实践,衍生其社会功能。

的期待形成教育功能的取向,它是对教育功能的期望。 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和谐一致时,教育功能价值取向的确立是一个对社会各组成部分和个人功能需求的认同过程;

2、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冲突、对立,从而出现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取向。(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联系) 社会本位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工具人。

个人本位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要根据人身心发展的要求,促进人自由和谐的发展。 3、现代教育取向应是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统一,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是社会的需求,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通过人才的培养,全面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功能取向决定教育功能的社会和个人本位的属性。我国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为功能取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行动,主要指人才选拔和培养。

受到来自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制约。就社会而言,主要表现为社会对教育的控制。就教育系统自身而言,主要取决于教育过程的运行。

教育功能行为的发生是否符合教育功能取向的要求和期待,决定教育的正向或负向功能 包含两个过程:

一是对社会各系统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形成了教育社会功能的直接结果

二是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形成了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培养了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1、教育功能释放的场域在社会,是通过对人的培养,由人的活动产生的。

2、两个环节:产品(人才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社会输入;产品的社会利用。

3、影响因素:外部社会因素和教育产品本身。因此要提高释放效益,一要提高教育产品自身素质,二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教学能力概念

教师职业能力 一、概念题: 1、教师职业能力:就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学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就是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作技能:就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 4、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结合的统一活动。 5、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6、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7、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的能力。 8、了解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9、教学设计能力:就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10、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1、课堂调控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程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12、课堂教学常规:是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13、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里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4、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15、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的一种教学能力。 16、德育: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7、德育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18、评价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 标准,对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客观 评判能力。 19、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 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 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 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 情况不相符合。 20、第一印象:是指师对学生最 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 象”,心理学称为“首因效应”。 21、心理定势:是指一个人在一 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 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22、晕轮效应:就是指人对某事 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扩大 到其他方面。 23、力戒近因效应:是指学生近 期行为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冲 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24、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 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 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 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25、效应本体法:就是从分析事 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 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事物变化 后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26、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 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27、品德评价法:是教师根据德 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 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 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 28、班风:是一个班集体长期形 成的整体精神面貌,是班级集体 在本班级和学校领导以及其他班 级师生心中的形象。 29、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感知对 象搜集资料的方法。 30、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 搜集资料的方法。 31、实验法:是通过特定的操作 设计检验某种设想的实践效果的 方法。 32、历史法:是指对教育的历史 文献、历史遗存所做的发现、整 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 对教育发展的状态及趋势所做的 阐述方法。 33、行动研究:泛指以实践中的 实践者为研究主体,以实践者在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 践中并为了实践所做出的研究工 作。 34、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 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 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35、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信息 集合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全过 程。 36、信息检索能力:就是能找到 所需要的信息能力。 37、教学口语:是指教师进行课 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用语。 教学口语一般包括导入语、讲授 语、提问语和总结语等。 38、教育口语:是指教师有目的 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 为规范的谈话,它是教师的日常 工作用语。它的基本要求是:必 须具有明显的教育指向性,要有 可接受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 育口语可分为劝导语、激励语、 表扬语、批评语等。 39、形体语言:是口语表达的重 要辅助手段,是通过身姿、手势、 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传递 信息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包括头 语、脸语、眼语、手语和身姿等 几个方面。 40、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 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 来检索信息资料一种检索手段。 41、计算机检索:简称机检,是 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 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 需要信息的一种检索手段。 42、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 学信息的工具。 43、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 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 体姿态。 44、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 种特殊形式。通过言语和非言语 手段达到,是接受暗示者对暗示 内容的知觉和接纳。 45、书面语言:主要指教师书写 出来的语言,即用书写形式表达 的语言,如板书,作业评语等。 在教学中使用书面语言有助于学 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学 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审 美能力。 46、身体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运用手势、姿态和表情 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语言形式。 47、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 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 行动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8、协调能力:指教师根据交往 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 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 策略的能力。 49、反思能力:是教师通过分析 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 找出自己行为方式中的缺点和不 足,借以提高自我的能力。 50、移情:是指教师以同情的态 度,设身处地的以内心的想法和 感受来为学生考虑。 51、教育机智能力:是指教师面 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 件,通过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把 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 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 力。 52、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机智:是 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同潜 质及社会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在 与学生的交往中,随机性、情境 性、巧妙地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 的能力。 53、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是 教师基于长期对学生情绪和行为 变化的密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综 合心理能力。 54、教师角色:就是社会对从事 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 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 师责任的期待。 55、教师角色认知能力:是指教 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 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 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教师只有对 自身的角色有充分的认识,才能 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出色地完 成教育工作的任务。 56、教学环境:是指那些与教学 有关的、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 响人的总体因素,主要包括物质 环境和人文环境。 57、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根据 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 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 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 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 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 58、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 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 理体验,是伴随特定生理反应与 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 是自然性的、原始动物也具有的 一种心理过程。情感是社会性的, 为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过程。 59、强迫:是指以不能为主观意 志所克制而反复出现的观念、意 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 障碍。 60、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 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 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61、抑郁:通常是一种情绪障碍, 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 合症。抑郁涉及身体和心理,如 疲劳感、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注意力不能集中、犹豫不决、有 自杀想法或念头等。 62、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 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 动力组织。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及其构成研究 内容摘要:教学设计及其构成的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学界重点探讨研究的问题,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小学数学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勇于创新,努力完善、优化教学模式与思路。在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设计要点以及对小学教学设计能力的构成做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能力构成 教学设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并日益得到重视,教学设计是一种把教学变得科学化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在与具体学科结合上存在不足之处,所以很难真正的发挥其作业。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数学科目在所有学科之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所以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及其结构研究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师们的积极探索和

辛苦努力下,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方法、形式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也仍然存在着在教学设计能力上的欠缺和理论上不成熟,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表面的东西多,与中国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少,在运用上生搬硬套,使教学设计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形式进行教学,有形而无神,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教学形式过于简单,有的单纯关注应试教授课,忽视归纳和讨论;有的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也有的只注重互动、协作,却轻视引导;有的仅仅重视老经验、老方法,忽视科学设计的重要性,甚至对教学设计一知半解。 目前,小学教育教学设计方面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引导,让教师从观念上接受教学设计,建立健全的教师教学设计管理机制,注重提高教??素质,增加小学数学教师知识面,以学习培训带动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要点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各个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诸多环节。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实施教学前数学教师便需要对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细致的思考与安排,即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需要小学教师不断加强学习,采众家之长,领会掌握授课设计的基本原则、技巧,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 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 作善也”。 4.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 念的活动。 5.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 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6.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 7.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8.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0.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 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1.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2) 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 12.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3.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 和具体实施者;(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1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 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推荐)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教研员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求 教研工作是一项多职能的工作。教研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职能决定了教研员必须有才干,有能力,素质高。对教研员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 1.思想素质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教研工作,积极钻研,不断创新;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2.政策水平 教研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教研员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在工作中,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维护政策的严肃性. 3.知识结构 教研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要有良好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 4.研究能力 教研员应具备很强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能力。首先,要不断吸收和更新知识,收集教学研究情报,使教育思想始终处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其次,教研员应明确研究的主攻目标,如研究方向,确定科学的研究规划和研究课题。第三,要开展扎实的系统研究,有系统的研究成果.

5.对教学工作的示范能力 要做到能教能研。在备课、上课、成绩考核、质量分析和评估教学工作等各个方面成为教师的榜样. 6.信息整合能力 能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反馈、使用、传播等,并具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 7.组织能力 教研员要组织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体现在工作思维方式、工作魄力、组织程序安排、语言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 8.工作作风 教研员的工作作风应该力求严谨、务实、勤奋、高效。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教研员要密切联系教师,正确认识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教研员与教师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是良师益友的关系,是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关系.教研员要善于与教师交朋友,切莫摆架子,要做教师的知心人。第三,工作要扎实.工作安排要有序,活动要讲求实效,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

第二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一、什么是课程 我国“课程”一词见于唐朝 课程分广义和狭义 广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我们研究的是广义的“课程”: 包括应学科目的总和、课内外活动、各学科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二、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即结构主义课程论.主张:学科中心,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2.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是杜威。经验中心。学生社会活动研制课程、组织教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三、课程开发 制约三大因素:儿童、社会、学科特征 1.儿童:直接因素(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学生个体差异的制约。) 2.社会:决定性作用(社会的效用、社会责任感、家长与社会的压力) 3.学科特征:重要因素(确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吸收新的科学成就) 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不同划分 1.分科课程 又称科目课程,最古老、使用最广。

“六艺”、“七艺”。 夸美纽斯“泛智课程”、赫尔巴特“六种兴趣”设置的课程,斯宾塞功利主义原则课程,都属于分科课程。 特征: 科学安排每门学科知识体系,易于知识连接,知识完整性、连续性和严密性。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2.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 相关课程:又称“联络课程”,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联系,但又维持独立状态。 融合课程:“合科课程”,相关学科合并一个新学科。 广域课程: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 3.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课程。 特征:过程的实践性; 活动的自主性; 内容的开放性; 形式的多样性。 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关系: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以课程管理制度分 1.必修课程 定义:同一年级学生必学的公共课程,保证所有学生基本学历还可分为国定、地方、校定必修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根本特征:强制性, 优势:实现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养成学生未来社会公民基本素养;便于课程实施、管理、评价;体现了国家共同基本要求。 不足:过分注重共性,忽视个性,容易出现社会本位倾向,忽视个体发展。 2.选修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的课程。 主导价值: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发展个性。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一、研究主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参加对象: 组长:张XX 成员:全体数学老师 三、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数的运算非常重要,以致占据了现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绝大部分空间。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具体情景中才能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自行观察、思考、尝试、探求,逐步建立起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去理解感受数学形成的过程。 四、活动开展的动因: (一)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研究的需要。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小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凸显了研究价值。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三)学生的计算现状提出了研究要求。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实际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以研促教,在教研中提升教学能力 2、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计算技能与技巧。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六、活动的前期准备 各位教师围绕主题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是怎样进行计算指导的。 凌XX老师:计算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白算理,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学生理解了算理,做起来就容易了;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典型错误的题型来进行纠正,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 张XX老师:书写格式必须规范、数位对齐,竖式的数字要稍分

小学教育学第二章提纲

第二章小学教育特性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价值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文化规定性 (一)小学教育是一种特殊文化 小学教育是在人类学校教育历史中逐渐分化和成熟的教育形态,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小学教育成为人类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一种特殊生存与发展方式,成为一种特殊文化。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小学教育始终是一种文化活动。 其次,从地域分布来看,小学教育也表现为一种文化活动。 (二)文化的价值是优化人的生命 价值有多种定义,如“需要说”“属性说”“劳动说”“关系说”和“效应说”等。 文化的价值,就是“某对象的属性对人成为‘人’所具有的意义”。 一切文化活动的价值,都需要回到这些活动对人的“生成”的意义这一层面上予以讨论。简言之,文化的价值,乃是优化人的生命。由此,小学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其价值就在于优化小学生的生命。 二、养育生命的价值取向 (一)小学教育的多重价值选择 第一,“扫除文盲”的价值取向; 第二,“知识传授”的价值取向; 第三,“培养能力”的价值取向。 (二)养育生命的价值凸显 第一,教育家xxxx的真知灼见;

第二,我国现实的迫切需要; 第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功能特性 一、小学教育的社会规定性 (一)社会结构与教育结构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 第一,社会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 (1)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与管理结构对教育结构的作用; (2)社会的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制约和影响; (3)劳动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等都对教育结构的特点和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教育结构影响着社会结构。 (1)通过对社会结构的复制,维护社会的稳定; (2)通过对社会结构的优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小学教育是一个教育结构实体 教育结构的内容: 实体性教育结构、规范性教育结构。 国际上,一般将教育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小学教育为第一级教育、中等教育为第二级教育、高等教育为第三级教育。 二、奠定基础的功能定位

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对于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控制,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进行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成功地进行 学习的过程,其基本结构如下: 教师接受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教师启发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处理信息---学生输出信息---反馈信息。 由此不难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堂教学的外部环境、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等等,都会对课堂教学控制产生影响。而教师的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主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的能力呢? 1、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身的情感、仪表、举止等方面的约束能力。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根本前提。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师语言简洁风趣,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学生就会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失控,动辄发火,学生就会焦虑

不安;如果教师没精打采,口授随便,那么学生也会,心中的反应也只能是死水微澜;若教师情感过度,渲染过重,语调始终高昂激越,学生就会趋于疲惫麻木,继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此种种情形,都难以使学生产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同样,教师的仪表、举止等如果失度,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水平。 2、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水平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它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各学科性质的支配。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和效率。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保证。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做到准确、精练,有条不紊,合乎逻辑。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能否打开学生的思路,能否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想知而又不知的内容,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既要把问题点到,又不把话说尽,给学生留 有思考的余地。 3、提高教师的。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根据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第一章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发展历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及对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要求,认识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难点:数学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讲授2课时,课堂讨论、学生自主学习1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第一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含义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 三、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 二、中国科举制度的世界地位 三、数学教育测量学科的诞生 四、数学教育测量运动的蓬勃开展 五、美国的“八年研究”是教育评价的催生剂 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 二、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改革呼唤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四、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 [1]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在学科专业分类中,“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放在哪一个类别中比较合适? [4]试分析一下,狭义、中义与广义的教育评价概念有何区别? [5]怎样使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这个概念? [6]为什么说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第二章信息处理能力(幼儿园习题)

第二章信息处理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纸张上的文字 B.身份证中的相片 C.屏幕中显示的图像 D.信息媒体所表达的内容 2.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即()。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3.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属于()。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4.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年鉴 B.书目 C.索引 D.文摘

5.辞典、手册、年鉴、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属于()。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6.汇集较为完备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的方式加以编排,专供查阅以解难释疑的图书称为()。 A.索引 B.工具书 C.百科全书 D.著作 7.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和参考工具书。 A.期刊 B.书目 C.检索工具书 D.测验工具书 8.()属于检索工具书。 A.辞典 B.年鉴 C.文摘 D.表谱

9.下列选项属于参考工具书范畴的是()。 A.期刊 B.百科全书 C.标准 D.科技报告 10.被称为“工具书之王”,是概括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最完备的工具书是()。 A.字典、词典 B.百科全书 C.手册 D.类书 11.(2012年真题)下列关于网络百科全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百科全书的词条主要是由网络用户创建的,对创建者的身份没有限制 B.网络百科全书的词条是由网络编辑创建的,只有网络编辑才有权创建和编辑 C.网络百科全书是动态开放的,网络用户可以随时对其中的词条进行编辑修改 D.网络百科全书不追求知识的权威性,所以对词条的解释不一定准确和完整 12.系统汇集年度时事文献、学科进展和各项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出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 1,什么是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即教育能够干什么的问题。 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将会产生的结果。 教育功能与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键所在。教育本质决定着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又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本质是恒定的,功能是弹性的。 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制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往往限于育人本身;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超越育人的范畴。 教育目的与实施教育目的所达成的结果之间往往存在差距。 教育功能与教育效用 教育效用即教育实际干了什么。涉及价值判断:正、负、零效用。 教育功能与教育效用密切相连,但教育功能并不一定全部转化为现实; 教育功能能否发挥出来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等因素。 2,教育功能分析的多重维度:教育功能的理论探讨与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相适应: 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 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教育功能非一种主张或一种学派所能涵盖。对教育功能的分析,可从不同维度进行。 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分析 筛选功能:某种社会地位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竞争与选拔的过程。 协调功能:通过教育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差异。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分析 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人的生存、发展的作用。 社会功能:教育对于维持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 从教育的层次分析 基本功能:教育根本的、基础的、稳定的功能。 派生功能:由基本功能引发出来的功能。 从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分析 正功能(积极功能) 负功能(消极功能)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有好的素质,好的知识背景这些与个人先天素质及大学学习有关的因素,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所谓“脑中有结构”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结构清晰、完整的认知,“心中有学生”是指教师不仅有很强的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障碍、还懂得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的发展规律。一个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才能使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序)与认知的发展(认知序)有机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序)。教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完善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通过学习、研究和与学生相互交流获得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与体验,需要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获得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认知等。 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由下面五方面构成:(1)基本素养;(2)学科知识背景;(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5)学科教学能力。在此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板书能力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但其实决定板书质量高低的还是教师对知识结构的认知。 学科教学能力是通过教学实践的磨砺,整合前面四个方面内容而形成的一种能力。

第二章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内部 外部 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内部:教育内部结构的运行,是教育者借助教育手段,把教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其结果是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教育的内部功能表现为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起的作用,它是由教育自身的结构决定的。 外部:教育通过向社会输送人才,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产生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形成教育的外部功能。教育的外部功能是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在社会运行中的作用,它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 教育价值是教育应然的表现(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反映了理想的教育应该干什么); 教育功能是教育实然的表现(是一种实效,反映了应该干什么的教育价值在教育实践中实际干了什么,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理想) 职能是职责赋予的能力,而职责又是人为赋予的,带有一定的价值期待,因此职能也就具有了主观性 功能是一种实然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期待中的,也可能是超越预期的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作用对象) 个体功能(发生在内部,本体功能或固有功能)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追求,这种理想追求在教育实践中运行的实际表现,构成了教育的个体功能。它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社会功能(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工具功能或派生功能)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它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培养的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功能,受社会结构、性质、发展规律所制约 个体功能是社会功能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功能对个体功能有制约作用。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作用方向)次重要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呈现形式)次重要 显性教育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符合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指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多纬度的复合分类(了解) 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 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负向隐性功能 把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教材采用) 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出生到生命终结,身心诸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是潜能显性化的过程。 社会的人,表现为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它追求个体间的共同性 个体的人,表现为人所具有的个性,它追求个体的独特性 A.概念: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观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B.内容: 1、学习生活技能。掌握个人成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社会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 2、内化社会文化。接受和认同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 3、形成社会性的发展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4、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自觉按照角色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这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终体现 C.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自己拓展)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A 概念: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简单顺从和适应,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创新。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的形成。 B 内容:赫尔巴特把可塑性作为教育的起点,教育的潜在基础是生命的独特性,教育的使命要保护人的独特性,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C 影响因素:主要是学校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二章

第二章中学课程 一.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二级) p59 1.以学科的逻辑体系为中心 2.主张分科教学 二.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二级) p59 1.课程应该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化 3.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与兴趣 三.简述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二级) p60 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会影响课程开发。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有影响 3.学科(知识)特征会影响课程的编制 学生在社会上学知识 四.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一级) p64 (一) 课程计划 概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作用: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二)课程标准 概念: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 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作用: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 (三)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 概念: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视听材料 作用: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科学性和思想性(首要原则) 五.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一级) p65 六.简述教材设计的一般原则。(二级) p66 1.方向性原则 2.完整性原则 3.适切性原则 七.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二级) p71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两独一发 八.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二级)p71

最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施本计划,促使广大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创新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成长常态化、制度化,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关键,建立教师培训、交流、评估、咨询、服务系列制度,使全校基础课程教师、中青年教师、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特色课程教师和研究生助教等接受系统的教学培训和交流研讨,开展覆盖所有课程、所有教师的评估与个性化咨询服务,建立完善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强化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辐射示范效应,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建设 1. 实行新教师教学准入制度,加强岗前培训与资格认定。设立新教师研习营,为期一年,实行学分制管理,进行课程学习、主题研讨、教学录像、教学诊断、教学观摩、助教计划、必读文库等方面的培训,经试讲和考核合格后新入

职教师才能取得上岗证书和开课资格。学院依托基层教学组织对新教师加强过程管理,为每一位新教师指定一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指导新教师制定完善的课程助教计划,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观摩和名师示范课程,组织新教师课程试讲,并进行教学录像与教学诊断,配合学校建立新教师教学成长档案。 2. 建立在岗常态培训机制,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学院应配合学校组织开展骨干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优秀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各类专题培训、外语技能培训,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能与方法、教学研究能力、学术道德和师德等方面的提升。 实行职称有待提升教师再训制度,所有校内在编在岗教师如申报副教授必须参加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引进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国内高校教师系列引进人才除外)需在到岗工作后两年内参加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学院应配合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等培训工作。 3. 建立青年教师全面参加本科课堂教学竞赛制度,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申报副教授,必须具有学校青年教师本科课堂教学竞赛参赛经历。通过教学竞赛平台,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素养。

生理学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的习题集及答案.doc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阈强度 3.阈电位 4.局部反应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_______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_______。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动的物质可溶于_______。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_______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_______。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_____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 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 9.O2和CO2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 10.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_____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______细胞内。 11.刺激作用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纤维,使之细胞膜去极化达_______水平,继而出现细胞膜上_______的爆发性开放,形成动作电位的_______。 12.人为减少可兴奋细胞外液中_______的浓度,将导致动作电位上升幅度减少。 13.可兴奋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对_______的通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_______处于开放状态。 14.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 15.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______。 16.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7.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布的机制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18.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_______。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明带长度_______,H带_______。 19.横桥与_______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 20.骨骼肌肌管系统包括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具有摄取、贮存、释放钙离子 的作用。 21.有时开放,有时关闭是细胞膜物质转动方式中_______的功能特征。 22.阈下刺激引_______扩布。 三、判断题 1.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 ( ) 2.抑制细胞膜上钠-钾依赖式ATP酶的活性,对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无任何影响。 ( ) 3.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都属被动转运,因而转运速率随细胞内外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 ) 4.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 ) 5.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兴奋细胞的任何变化。 ( ) 6.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都是通过局部电流的机制传导动作电位的,因此二者兴奋的传导速度相同。 ( ) 7.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 ) 8.局部反应就是细胞膜上出现的较局限的动作电位。 ( ) 9.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扩布性兴奋。( ) 10.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 11.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需要消耗ATP,而舒张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无需消耗ATP。 ( ) 12.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Ca2+结合,牵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 ( ) 13.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特点是,每次新收缩的收缩期都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中。(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