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全套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全套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全套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全套学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1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中的天体包括 、 、 、 、 、 等。

2、运动中的天体 、 ,形成天体系统。

3、读p3图1.2,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

,填写下面的框图,并在右侧绘制太阳系示意图。

其中, 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练习:

1、 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

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

C. 既有自传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关于地球成为太阳系中存在生命物质的特殊行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

B. 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 地球体积大小合适,使水以液态形态存在

D.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4、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是

A. 最高一级

B. 最低一级

C. 次于银河系

D. 并列于河外星系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概念辨析: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来自核变),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

练习:

1、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势能

B. 生物能

C. 太阳辐射能

D.风能

2、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

B. 产生“磁暴”和“极光”

C. 诱发潮汐现象和降水量变化

D.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广播通讯

3、我国史书曾记载有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公元前28年)“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中心核层

4、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的周期为11年

B. 1989年3月发生短波通信15次中断

C. 产生“磁暴”现象

D. 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变化

1.3 地球的运动(一)

1、地球的运动包括运动和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 公转 方向 周期

速度

两极为 。

轨道 位置 时间 速度 线

2、在下图中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公转方向、近日点、远日点,并完成表格。

位置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A

B

C

D

N

点,

点。

二、读图3,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3中用铅笔

...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公转速度最快的时间出现在a,b,c,d四个

时段中的时段。

3、地球公转从某点出发,在回到某点(360°)

所使用的时间间隔是。

三、完成目标检测p7第三大题的第1小题和第2小题。学有所得:

1.3 地球的运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图2

a b

c d

图3

1、 在下图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标出夜半球。分别用红笔..和蓝笔

..画出A,B,C,D,E 五点昼弧..

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 ,日期为 ,节气为 。此时,北半球 昼 夜 ,其中,正值日出的是 点(写字母),出现极昼的是 点(写字母)。 2、地方时是因 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隔 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时间是 早 晚。 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 偏,南半球向 偏。长江 岸

A.地表所有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B.在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C.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 D.地球自转轴北端是中指向北极星附近

2.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

A.赤道 B.23°26′N C.23°26′S D.23°34′N

3.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这一天,是北京的

A.春分日 B.冬至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4.地球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运动 B.地球自转运动 C.月球绕地球运动 D.地球引力作用

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之分 B.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

6.经度相同的各地

A.昼夜长短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太阳高度相同 D.看到日出的时间相同7.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小时56分4秒 D.24小时3分56秒

8.(双选)地球自转产生了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

C. 地方时

D.昼夜长短变化

9.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A.南岸侵蚀大于北岸B.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C.南岸堆积快于北岸D.北岸堆积快于南岸

10.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9)和太阳

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图10),完成下列要求。

(1)在12月22日太阳光照示意图上画出晨

昏线和夜半球。

(2)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

是;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3)这一天,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

图上太阳直射在位置上;该

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方

向)移动。

(4)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1.3 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

....变化

..

读图2、图3、图4完成下列各题。

赤道

10

图9

Y

1、完成下表.

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直接原因是地球 转轨道平面( 道面)与地球 转轨道平面( 道面)形成了一个夹角,叫 交角,为 。(填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3、图2中,从 点( 节气)到 点( 节气),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从 点( 节气)到 点( 节气),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 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 。在

点( 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并将向南移动,在 点( 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并将向北移动。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对应图4 中的 图),全球各地昼长 夜长; 点日出, 点日落,白昼时间为 小时。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读p19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表: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图2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b 丙

图4 太阳日照图

大值的范围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3、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 向 递减。

4、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

三、四季更替和五带

1、在气候上, 三个月为春季; 为夏季; 为秋季; 为冬季。南半球语北半球季节 。

2、五带的划分:以 和 为界限。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我们把地球内部划分为:

节气 (日期) 太阳直 射点 北极圈

(66°34′N ) 北回归线 (23°26′N ) 赤道 南回归线 (23°26′S ) 南极圈

(66°34′S ) 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

66°34′N

23°26′N 023°26′S

66°34′S ①

② ③

图2

2、图中的两个不连续面:

①②之间的是;

②③之间的是。

3、和

(即软流层以上)组成岩石圈。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练习:

读图(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

答1—5题。

1、右图所示的②表示

A地幔 B地壳 C外核 D内核

2、软流层位于

A①的顶部 B②的上部

C①与②之间 D②与③之间

3、莫霍面位于

A地壳与地幔之间 B岩石圈与地壳之间

C地幔与地核之间 D上地幔与下地幔之间

4、图中①层的主要特点是

A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B平均厚度为500米 C大洋部分比较厚 D高原地区比较薄5、在地下2900千米处,F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E波完全消失,说明了该处

A存在一个软流层 B物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C岩石的硬度增大 D温度和压力降低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1.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1、读左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表。

名称波长热量传递过程作用

A

B

C ①

图2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是 2、请在下图中,画出大气的运动方式。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 。

3、请在下图中,用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实线标出风向。

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 ;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 。

4、概念辨析

(1)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是 。 (2)大气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 差异,从而产生了 力。

2.2 气压带和风带

1、填图: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中填写气压带和风带,并画出风向;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上标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面

地面

陆 郊 城 郊

1030 1020 1010 1000 (百帕

b 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 1020 1015 1010 1005 (百帕)

a 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夏季

移;冬季移。

2、写出下列所示五种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和气候特点。

2.3 常见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名称成因气候特点(气温、降水)

A

B

C

D

E

锋面类型冷锋暖锋

概念气团主动向气团移动的锋气团主动向气团移动的锋

气压带、

A B C D E

天气状况

3、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力 ,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俗称“ ”,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中,高压中心有 低压中心有

(2)A 地的风向为 , B 地的风向为 。

(3)A 、B 两地相比, 的风力大。 判断的理由是 。

练习:

1.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1),回答下

列问题。(10分)

(1)图11中气压带D 的名称是 ;画出风带C 的风向。 (2)图11中气压带A 与气压带B 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

降水较多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 。 (3)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以

北半球为例,夏季向 (方向)移动。 (4)在图11中B 、C 带交替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其干湿 状况为冬季 ,夏季 。 (5)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全球不同纬 度地带的气温变化规律一般由 向 递减。

读“北半球某日天气系统分布示意图”(图4),回答2-4题。 2.甲处是

A.高压中心

B.低压中心

C.冷锋

D.暖锋 3.①处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根据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②处锋面过境后,将

图4

① 甲

丙 乙 B A 60°N 30°N 90°N

B D 23.5°N

A 图11 C

A.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

B.出现连续性降水

C.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D.气温降低,天气晴朗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图3),回答7-9题。

7. 图3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 A

B. B

C. C

D. D

8.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9.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3

A. A

B. B

C. C

D. D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是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2、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和,其中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

3、在地球淡水中,是主体,其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4、陆地上的水体包括、、、等。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绘制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写清每个环节的名称,并用红笔圈出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循环。通过这种循环运动,不断得到补充,

得以再生。除此之外,水循环的类型还有、。

3、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主要利用和影响的是。

3、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

(2)促进海洋和陆地间的交换和转移。

(3)使陆地不断更新。

(4)不断塑造。

练习:

(1)写出以下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陆地上总降水量比

总蒸发量_________(填大或小)。

(3)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

再生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循环。

(4)该图所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有

____________循环、____________循环。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

2、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和两种类型。从水温的海区流向水温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反之,从水温的海区流向水温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

3、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4、读p57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以太平洋海区为例,在左图中绘制世界表层洋流模

由上图,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和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顺时针或逆时针),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

5、在下图中,画出北半球大西洋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图,暖流用红笔标识,寒流用蓝笔标识。

上图中,大西洋的东岸是(寒流或暖流);西岸是;亚欧大陆的西岸是,受其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维持全球水热平衡: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和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气候:对于局部地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的作用;寒流有的作用。

3、渔场:海区,易形成渔场。

4、海洋航行:顺流;逆流;多雾难行。

5、海洋污染:加快;扩大。

练习:

33.读全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以中低纬大洋环流为例,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可表述

为北(半球)南(半球);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以

大洋为中心,东侧多为流,西侧多为流。

(2)图①——④中可以形成渔场的是,其主要原因

是。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

具有重要作用;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

沿岸气候起到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

作用。

(4)某油轮如在②处发生原油泄漏事故,洋流对该污染能够起到

作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两种:和。

能量来源主要形式作用结果综合

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态

对地表形态起

主导

..作用的是

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

2、读p72图4.8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1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

① _____ ____,② _____ 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 ___,

⑤ ____ _ ____。

A 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_____,

30°S

60°S

30°N

60°N 90°N

图12

图1

F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图中字母,其能量来源是。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作用。

(3)在①②③④中,含有古生物化石的是,判断理由是。

练习:

填图2

A _______ ____,

B _____________,

C _______ ____,

D _____________,

① _____ __ __,② _____ _ 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 _ __。

3、写出以下三种山地的类型。

A B C

以上三种类型的山地在形成时主要受作用的影响。

4、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和。

示意图岩层形态岩层排列原始地貌

( 力作用)

侵蚀地貌

( 力作用)

图2

D

C

B

A

斜:

岩层向 弯曲

-- --

形成地形 ︱ 褶皱山

斜:

岩层向 弯曲

-- --

5、断层: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力,岩体破碎,两侧岩体沿断层面产生 。其中,上升岩块形成 或 。例如: 、 、 ;下降岩块成 或 。例如: 、 。

6、火山的构造:

A

B

C

7、全球 可分为六大板块:

A B

C D

E F

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① ②

③ ④

练习:

1.图H-2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 B C

A B C E D F ① ② ③ ④ ⑤

图H-2

读图M-9,回答2~3题。

2.图中所示山岭的成因是 ( ) A .背斜形成的山岭 B .向斜形成的山岭

C .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D .断层形成的山岭 图M-9 3.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形成的是( )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阿尔卑斯山

D .唐古拉山 4.读图4-7,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A 、B 两处岩块的运动方向 (2)简单说明秦岭山脉、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

(3)目前影响黄土高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对其地表形态有何影响?

5.读图H-4,回答问题。

(1)A 、B 、C 、D 四地,属于背斜构造的是_____,属于向斜构造的是_____。 (2)图中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我国渭河平原属于_____构造(填字母),庐山属于_____构造(填字母)。 (4)找油气应在图中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处。(填字母)

8、流水地貌 河段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堆积作用

作用形式

地貌类型

溯源侵蚀

地貌类型

图4-7 图H-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 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必修一全册学案及 答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前预习: 1、列举出不同类型的天体。 2、请说出一个天体系统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3、光年是的单位,1光年约为。 4、用图示的方法描述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5、八大行星共同的运动特征是、、。 6、请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7、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课堂探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具有哪些特点?并说明理由(依据)。 2、在教材P3图1.2和教材P4图1.4中找到地球,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提供的材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存在生命所必须的条件地球上具备这些条件的原因 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 请将下列表述填在框图中 ①物质属性②运动、有序③天体④天体系统及其级别⑤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⑥在太阳系中的位置⑦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⑧地球与其他

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⑨安全的宇宙环境⑩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形态多样,是物质的,但天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总星系是人类所知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所以总星系即为宇宙 C、太阳系是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D、只有相邻的天体可以构成一个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按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银河系、太阳系、行星系、地月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D、地月系、恒星系、银河系、总星系 3、下列属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的是() A、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 B、月球绕地球公转 B、有适宜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湿度条件 D、有液态水的存在 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回答4~8题: 4、图中共有几类天体() A、2类 B、3类 C、4类 D、5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试题综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 1.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回答题。 3.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4.上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5.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2.1969-1972年,美国人登月成功。他们在月球可能上看不到() A. 太阳黑子 B. 流星现象 C. 夜晚的星星 D. 彗星的长尾 阅读以下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2014年10月8日傍晚,上海的夜空开始上演今年国内可见的唯一月全食;18时25分,月亮开始变红,红月亮过程持续近1小时。 3.月球所属于的天体类型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下列天体系统与此次月全食所涉与的天体系统无关的是()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5.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新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2(含答案解析)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 课堂互动与探究 抓要点 知识详解 知识点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2)太阳辐射能力 太阳常数的数值为8.24焦(厘米2·分),表示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力的大小。在太阳辐射的三种光中,辐射能力最强的是可见光,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长短,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 ①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②天气:天气晴朗,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反之,太阳辐射少。 ③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④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点拨: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结合①可得:太阳高度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光热越集中,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愈多,太阳辐射强度就愈大;反之愈小。 结合②可得:太阳高度愈大,太阳辐射所经过的大气的路程愈短;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多;反之愈少。 【例1】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的城市中,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___市。 (2)在我国四大直辖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_市,

简述原因。 (3)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________(高或低),解释原因。 (4)我国台湾岛、海南岛西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均比东侧的多,请试着说出理由。 [解析]第(1)题,拉萨市有“日光城”之称。第(2)题,我国四大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中,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中,由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阴雨、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第(3)题,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所以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第(4)题,台湾岛、海南岛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应从两侧降水差异入手分析。 [答案](1)拉萨 (2)重庆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中,盆地地形使水汽不易扩散,阴雨、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 (3)高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4)台湾岛、海南岛的西侧地处夏季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东侧处于迎风坡,降水多,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故西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东侧的多。 知识点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圈层剖面示意图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测试卷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银河系、太阳系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 2.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氢气燃烧 B、氦气爆炸 C、核裂变反应 D、核聚变反应 3.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4.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o的是() A、北极点 B、北京市 C、广州市 D、南京市 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 日B.7月1 日C.8月1日D.10月1 日 7.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8.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 9.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2时B.6月22日8时 C.3月21日0时D.12月22日12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10~11题。10.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11.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一轮复习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本章考点: 1.掌握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宇宙探测的意义.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地理意义. 3.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本章重难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地理意义.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课标解析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 (2)能够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概念: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的天体:、、、、、等。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运动着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总星系系 系系 系 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九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 2.运动特征:、、。 3.按、、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三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是中唯一具有生命物质的行星。原因有:

2.、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 3.内部物质的运动:不断产生:逸出、凝结,形成:汇集到地表低洼地带,形成了。 三、典题解析 1、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SL-9)彗星撞击木星,与该行星相邻的是()[1998年全国] A.地球、火星B.地球、木星C.火星、土星D.木星、金星 答案:C 解析:该题所选材料并非教材所提供的资料,要求学生注意课外有关读物所提供的天文地理知识信息。此题考查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仰望晴朗的夜空,北极星周围各星座的视运动状况是() A.静止不动B.部分有位移 C.绕北极星作顺时针方向转动D.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转动 答案:D 解析:该题考天球视运动的的规律。观察天球上所有天象变化都为天体的视运动,并非真正的运动轨迹;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人们视觉感受到的天体运动都是东升西落;面对北极星,所有的天体都围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三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为什么水星和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2)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 (3)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由于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平均为15℃,同时也为有液态水提供了条件,同时自转和公转周期不长,也会使地球的年较差、日较差不太大,这样才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1)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2)具有适宜的温度(3)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天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天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 四、课堂练习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最全面最详尽

习一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经线圈长约40000千米 二、地球仪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N S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 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0 ,均可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其他纬线上l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 纬度km 。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 地 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120°E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人教版(含答案)

崖城高级中学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试题 学科:地理 (必修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老师:周秀云 审核人: 第一卷 2.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C.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 3.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 A. 气旋与反气旋 B. 热力环流 4. 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 D.冰川和生物水 A.干燥 B.狂风暴雨 C. 读图“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6?9题 6. 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东岸为暖流 7. 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 图中最有 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8. 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减湿 B .降温减湿 C.增温增湿 D .降温增湿 9. 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 A. A B . B C. C 10.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 )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A.地下水、湖沼水和土壤水 B.海洋水和冰川水 A.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5.台风一般会带来 天气。 ( 1.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 ) 色球、光 日冕 C.光球、色球、日冕 D. 日冕、色球、 光球 .大气垂直运动 ) D .大气水平运动 以上都不是 D. 晴朗 图10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象灾害》学案

气象灾害 【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识记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 2.结合地图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3.通过地图和图像材料,分析气象与水文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学习重难点】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过程】 ) 一、知识体系导引 二、学习新知,挑战自我 知识点一:洪涝灾害 读洪涝灾害相关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 1.洪涝灾害的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

2.洪涝灾害的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由图甲可知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此外,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3.洪涝灾害产生的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 (2)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引发瘟疫,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知识链接: 1.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如何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灾害是发生在自然界的异常现象,社会属性是指自然灾害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如下图所示: ` 学法指导: 1.分析雨涝原因的技巧

2.干旱与旱灾的区别技巧 干旱是一种现象,而旱灾是一种因干旱而形成的灾害,也就是说干旱是旱灾的致灾因子。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稀少 ↓ 干旱 - 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植物生长需要,阻碍经济发展 ↓ 旱灾 知识点二:干旱灾害 1.概念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 2.危害 ~ (1)造成农业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对畜牧业的影响表现在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3.分布 由图可知,我国旱灾的发生范围广泛,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思考1: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提示: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必背版(完整版)

1 第一章行星地球 2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3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5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6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7 8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9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10 11 河外星系 12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3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14 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15

16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7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8 19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0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21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 22 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3 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4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25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26 活动); 27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28 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29 30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31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2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 体。 恒星特点:①自身可以发光、发热;②体积、质量巨大;③距离遥远。 彗星哈雷彗星76周年 比较: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地球 3.天体系统:总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月球 其他行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4.八大行星名称: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王、海王星(距日远近) 5.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分类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温度条件 内部条件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大气聚集,形成了适宜生命物质呼吸的大气 7.存在生命地球上有液态水 的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辐射的影响:①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 ②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 注意:地热、核能、潮汐、地震与太阳辐射能无关 4.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6.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剧烈)的显示周期约为11年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的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影响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④影响地球气候,发生异常(主要黑子与降水的关系)。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类型绕转中心方向 速度 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自转地轴 自北 西逆 向南 东顺除南、北极点为零外, 其他各地均相等 (15°/时)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南北极点为 零(同一纬度海拔 越高,线速度越大) 恒星日(23时56分4 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 期太阳日(24小时) 日常作息时间 公转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速度大小不等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线速度快 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线速度慢 恒星年365日6时9 分10秒 备注: 1.地球自转时,最北端(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1/2。赤道(1670km/h),30度1447km/h, 60度837km/h 4.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备有答题纸,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惟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 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 ..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 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酸雨的形成 B.“磁暴”现象的产生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 D.扬尘、沙暴天气的出现 4.当伦敦(零度经线)地方时为中午12点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 B.莫斯科(37°E附近) C.上海(120°E附近) D.洛杉矶(120°W附近) 5.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是 A.4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D.11月1日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热力环流 B. 大气环流 C. 三圈环流 D. 季风环流 读右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B.高空 C.不考虑摩擦力 D.近地面 8.图中d代表的是 A.地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风向 9.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 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B.风向相反 C.A地风速小于B地 D.摩擦力一定相同 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 学案 [学习目标] 1.用图示说改日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专门的行星。3.分析地球位置及自身条件,明白得地球上显现生命的缘故。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1) 概念:宇宙间①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②星云 、恒星、行星、③流星、彗星、④卫星。 2.天体系统 (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⑤相互吸引、⑥相互绕转形成的系统。 (2)级别:总星系??? ?? ⑦银河系??? ⑧太阳系??? ?? ⑨地月系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 1.太阳系八颗行星 (1)名称: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 水星、b 金星、c ○ 10地球、d ?火星、e 木星、f ?土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2)运动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分类 依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 类型(填字母)???? ? 类地行星:?a 、?b 、?c 、?d 巨行星:○ 21e 、○22f 远日行星:○ 23g 、○24h 2.表现:地球的○ 25质量、○26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特点并不专门。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专门性:地球是太阳系中○ 27唯独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育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位于太阳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专门安全。 (2)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3)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4)地球上有液态水 我的疑问

1.. 2.. 3.. 探究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材料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照月球表面影象,猎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预备。 1.宇宙是物质世界,而且物质的形状多种多样。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待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是不是天体?一个物质要成为天体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2.月球、地球、太阳之间构成了几级天体系统?判定天体系统的标准是什么? 3.用简图表示天体系统的层次,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归纳】 1.待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不是天体,判定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着眼于“三看”。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2.月球、地球、太阳之间构成二级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是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假如某些天体只相互吸引但达不到绕转的程度,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如北斗七星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和层次如下图所示,用此图可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考例探究1】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册第一册 高中地理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册 高中地理期末测试卷 第I卷(选择题) 1.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岩石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下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大气——地球的保护伞,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大气成分及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大量的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B.水汽能够吸收地面辐射 C.氮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氧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3.一架飞机从南极飞往我国的海口,高度一直保持在12千米,那么这架飞机是从() A.对流层飞往平流层B.对流层飞往对流层 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 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A.地下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B.大气降水、湖泊水、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D.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5.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 读某种地貌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该种地貌的因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 7.下列省区中可能有该种地貌的是() A.云南B.四川C.新疆D.陕西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9.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10.读“华北地区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下题。 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A.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D.支流众多 11.新京报2018年12月31日消息: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31日说,菲律宾中部和北部山区连日来的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涝灾害,截至目前造成的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68人,另有18人失踪。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该滑坡的形成是持续强降雨诱发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020年5月28日,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站数据显示,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这次的太阳耀斑是自2017年10月以来,太阳爆发的最强的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太阳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关系匹配的是() A.光球—耀斑—光球能量激烈暴发

高中必修一地理《海水的性质》学案.doc

海水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主要因素。 2.运用图表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分布规律。 3.据图表信息,理解全球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并学会分析世界盐度最高及最低的海域原因。 【学习重点】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难点】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知识体系导引 二、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海水的温度 1.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1)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分布规律。 3.海洋温度影响 (1)影响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

和种类越少。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越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 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4.海水对大气温度调节作用 (1)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 的气温变化慢。 (2)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思考1:海水温度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提示:受太阳辐射(纬度、季节)、沿海的地形、气象、洋流、海陆分布、海水深度等因 素的影响。 知识点二:海水的盐度 1.盐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指100 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 约为3.5%。 2.影响盐度因素 (1)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2)近岸海区:海水盐度受到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 般较低(下图)。 知识链接: 1.下图反映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下图反映的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_必背版(完整版)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晨昏线与太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围:0°~ 23°26′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线上=0°。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㈡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完整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人教版(含答案)

皖江高级中学2017-2018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试卷 学科:地理 (必修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评分: 第一卷 1.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 .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2.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 .地下水、湖沼水和土壤水 B .海洋水和冰川水 C .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 D .冰川和生物水 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 ) A .气旋与反气旋 B .热力环流 C .大气垂直运动 D .大气水平运动 4.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 ) A .气旋 B.反气旋 C. 冷锋 D.暖锋 5.台风一般会带来 天气。( ) A.干燥 B .狂风暴雨 C.晴朗 D.以上都不是 读图“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6~9题 6.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 .大陆东岸为寒流 D .大洋东岸为暖流 7.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增温减湿 B .降温减湿 C .增温增湿 D .降温增湿 9.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 A .A B .B C .C D .D 10.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 )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图9 图10

相关主题